小学生健康教育考试

2024-12-05

小学生健康教育考试(精选9篇)

小学生健康教育考试 篇1

今天,几个孩子下课围着我聊天。说到考试时,大家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一个说:这次数学我居然下95了。另一个说:你能考90分以上就不错了,我妈老提醒我别掉队。还有一个说:是啊,我妈从来不管我英语。但是语文和数学就经常说我。

我说,为什么你们那么在乎分数。分数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要你会了懂了不就好了。重要的是过程。

几个孩子同时叫起来说,老师,您总是说重要的是过程,但是我们家长都重视结果——分数。我们亚历山大!

我让他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长重视分数?

他们马上分析出来了,因为怕我们将来上不了好中学。

我接着说,是啊,怕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不能让下一代上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这是个无限死循环。

他们听了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孩子们笑完了就接着去努力考试了。

大人们笑完了,就必须要反思了。反思我们的教育,考试到底为什么而存在?

当老师这么多年,我确确实实体验过考试曾经赋予老师们的威严。正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又开始翘尾巴了是吧?又开始浮躁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是吧?

考试!

一发卷子,全老实了。

一出分数,全蔫巴了。

老师得意的笑容藏在背后——让你们嘚瑟!都给我老老实实地埋头苦干去!

还记得当年的学生——可爱的小泫泫站在我身边,羡慕地说:老师,我长大了也想当老师。就像您这样,用红笔在他们的卷子打勾。说着,还比划着,那得意劲儿感觉像皇帝批阅奏折。

是啊,我们哪一个不是从分数中走出来的?哪一个不是从考卷上白手起家的?哪一个逃得了“考考考”的命运?

所以,我们就认为考试理所当然了吗?

我想说的是,不!我们要站出来勇敢地说不!

对“考试”say:NO!

每次发下试卷,能看到有人在镇定自若地答卷,也能看到有人在抓耳挠腮,有人在左顾右盼……

每次发下分数,有人兴冲冲,有人悲戚戚,有人哀伤不已……

老师教导我们,平时认真听讲,好好写作业,就能考高分。满满的套路。

问题是,这套路大部分时候并不适用。尤其是语文和英语这类语言学科。

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发育晚,或家长不够重视,所以,即使他听讲再认真,作业再努力完成,语文练习册写得再多,仍然无法取得高分。

因为他的分数低原因不是做题少,听讲不认真,作业不努力,而是:阅读水平低,理解能力低。

所以他不可能,在分数上,看到自己努力后得到的成果。

想提升语文和英语的分数,并不在于上课听讲多认真,课后作业多认真,而在于阅读习惯是否养成,语感培养是否到位。

无数在家上学,不学课本,不做作业的孩子,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用在家的时间,读了大量的书,积累了海量的语言,随便什么题都不会把他们考倒。

不读书,不积累,只会跟着老师傻听讲,傻做题,考试时,基础知识还好,但一到阅读理解和作文,就全军覆没。而语文英语卷子上的阅读理解和作文的分值,相对基础知识分值,呈现压倒式优势。

所以,小学阶段的考试,尤其是语文和英语两科,已经不再是一种激励和检测,而蜕变成了加重孩子学习挫败感的利器。

考分高的孩子并不知道,分数高,是因为他读书习惯好,语言积累多;考分低的孩子,则怎么也弄不懂,为什么苦苦付出,没有丝毫收获?或者收效甚微?

无数次,眼睁睁看着孩子们拿到卷子和分数后的泪眼,我就恨考试。从心底恨考试。尤其是那些听讲极其专注,特别把老师留得作业当回事儿,无比努力的孩子。面对他们时,真真觉得无颜以对。

有的孩子拿着卷子问,老师这里为什么要扣我的分?我哪里写的不对了?(他们无法理解评分标准,尤其是语文的阅读理解。)

亲眼见过不少孩子,明明理解能力很强,想象力丰富,作文写得极其生动有趣,但是往往折在阅读理解的古怪评分标准上。

他们怎么也无法理解这个标准。

很多上了初中高中的学生经常跟我反映,说语文考试太变态了。

也曾经听说,一些阅读理解文章的作者,在做用自己文章出的考题时,都得分可怜的冷笑话。

但是好歹他们已经是中学生了,能够慢慢承受和理解那些标准,调整自己,在考试时套用标准,用套路答题,只为了博得高分。而在实际生活中,则能给自己的大脑松绑,不让思维受到那些考试标准的限制。

而小学生呢?他们能做到这些吗?

面对强权式的考试和标准,面对每次考试带来的挫败感,他们的选择是要么放弃,要么死磕。

家长宽松的,会选择放弃,并把这种“学习无所谓”“学了也白学”的感觉,投射到其他所有学科上;在老师家长的威压下,大部分孩子选择了死磕,分析评分标准,给自己洗脑,随之而来的是思维的僵化和对读书阅读重要性的忽视。

有多少孩子跟我们说过:老师,我哪儿有时间读书啊?我课外班的作业一大堆,我妈还给我留了一大堆的练习册呢!

为孩子们鸣不平!

为什么教育不去遵循规律行事?

为什么在以语言输入为主的小学阶段,一定要有考试?

为什么把考试这种检验与考察,变成一种激励,一种正面的反馈?

我旗帜鲜明地主张:小学阶段取消语文和英语考试。期末评价以阅读量、诵读量、课堂发言、演讲准备的认真程度及平时作业的认真程度为标准。

公众号:读书巴学园

小学生健康教育考试 篇2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是思想道德体系的基石。诚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 而诚信考试则是诚信教育的一部分,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 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同时, 短暂而宝贵的大学生活不仅是大学生不断汲取知识、掌握技能的最佳时机, 还是努力塑造良好人格、提升自我的关键时刻, 因此, 大学生必须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来培养。然而当前大学校园里的考试作弊现象却屡见不鲜, 严重违反了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籍管理制度, 扰乱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 降低了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素质, 阻碍了高校诚信道德品质的弘扬。因此, 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维护考试公正, 构建和谐校园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肩负着历史使命与责任。作为搭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 诚信考试应该成为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但是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 大学校园里的考试作弊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个别大学生甚至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

目前考试作弊现象渗透到高校及相关的各种考试中, 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种等级资格证书考试、校内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等。有些大学生为了 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及各种荣誉等想考高分, 有些大学生为了不挂科、不留级想考及格, 于是在考试过程中携带小抄或剽窃他人答案等, 最终因被抓到考试作弊而受到留校察看的处分; 有些大四学生提前参加一些社会考试, 然而考试不是通过自己的本事或实力而是通过作弊蒙混过关, 获得相应资格的;有些大学生将作弊的恶习带到关乎自身前途命运的人才招聘考试中, 最终贻害自己, 前途无望。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学生自身素质差是考试作弊的直接原因。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 录取分数线逐渐降低,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学生基础较差, 还有一些学生未被自己希望的院校录取, 因此缺乏学习热情, 不适应“自主学习”的管理方式, 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畏惧考试, 为通过考试, 难免发生作弊现象。 [1]同时, 各高校普遍存在竞争机制, 成绩直接关系奖助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及三好学生的评定、推优入党等, 为此, 有些学生受利益驱使而铤而走险, 为获取高分毫不犹豫地作弊。另外, 大部分大学生未受过艰苦的磨炼, 家庭生活条件优越, 因此, 自我意识较强、自我约束力较差, 在实际生活中注重个人利益, 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存有侥幸的投机心理, 盲目认为考试作弊可以不劳而获, 弄虚作假不用付出代价, 于是经不起监考教师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放纵, 不自觉地出现作弊行为。

2.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是考试作弊的重要原因。

首先, 家庭教育存在问题。部分家长诚信教育意识淡薄, 受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影响, 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 而缺乏对道德品质教育的关注, 这使得孩子背负的精神负担日益加重, 一定程度上高期望带来的压力导致孩子出现作弊行为;部分家长价值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教育孩子时采取不恰当的观念, 同时自身不诚信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对孩子的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缺乏必要的引导, 不能及时给予指正, 甚至放任不管。其次, 社会的不良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投机取巧、贪污受贿、弄虚作假等腐败现象, 致使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倾斜, 一些人认为可以不劳而获, 这种负面效应严重影响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 使得他们盲目从众, 缺乏理智地走上作弊的歧途。

3.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是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

高校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良莠不齐,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等现象已常态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考试的难度。当前社会需要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 而现有专业课程更新慢, 缺乏创新性, 学生对于死记硬背的知识没有兴趣, 部分老师在考前辅导和答疑时, 给学生画出考题范围, 这给学生作弊留有机会。另外, 部分高校考试命题不合理, 需要背诵的客观题目较多, 给学生创造了作弊的条件。高校监考教师监督管理尺度不一, 有些监考教师责任心不强, 对于学生的小动作视而不见, 使作弊学生有机可乘。有些监考教师不重预防和遏制, 等到学生出现作弊作为后再处理。学生作弊手段多式多样, 监考教师有时难以发现, 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作弊行为。

四、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及建议

杜绝大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 必须发挥家庭、学校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合力, 并且在制度上健全、管理上重视, 才能使大学生诚信考试落到实处。

1.树立诚信观念, 不断提升文化素养。

大学生要树立诚信观念, 意识到诚信考试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性, 并自觉按照这种观念时刻规范行为。树立“有信用者荣, 无信用者耻”的理念, 并内化为自觉意识, 进一步提高自身价值, 以健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划和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 [2]同时, 大学生要以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知行与体悟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自己, 通过不断学习, 逐步将自己的人文精神内化为良好的个人素质。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课案例讨论的正面引导及典型事例对诚信考试氛围的大力弘 扬, 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不断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

2.强化家庭教育观念, 加强行为引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 父母要重视家庭伦理建设和诚信道德建设, 在要求孩子做到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考试的同时, 自己也要以诚信道德理念约束行为, 努力在家庭中培养平等互利的教育观念和团队意识, 真正为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创造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同时, 父母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 不断提高自身的诚信修养, 认真履行对孩子或他人许下的承诺, 相互尊重、以诚相待, 用自身的诚信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另外, 父母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氛围, 有效指导和监督孩子的行为, 从而减少社会阴暗面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 [3]

3.加强诚信教育, 加大作弊查处力度。

首先, 开展诚信考试宣传活动。将“诚实守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使大学生从内心接受“诚实做人、诚信考试”的观念。通过开展“诚实做人、诚信考试”征文活动、考前动员并组织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在校报和校园网 上刊登典型的诚实守信案例等方式, 培养大学生拒绝作弊的主观意识。其次, 加强教风, 带动学风。考风的转变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要从严治教, 教书育人, 为学生树立表率, 以自己诚实守信的言行教育、影响学生。不断学习深造,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再次, 改革考试方法。高校要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法, 采取笔试与口试、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方式, 考试类型灵活多变, 考试内容由重理论转向灵活性, 由书本知识转向以能力测试为主。最后, 狠抓考场管理, 严惩作弊行为。加强对监考教师和考务人员的培训, 明确其职责;加大考场巡视力度;所有监考教师统一标准, 认真履行职责, 严抓考场纪律, 不允许有任何特殊行为或动作; 一旦发现有考试违纪或作弊行为就要求立即交卷、全校通报, 并给予留校察看或以上处分;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考试作弊的学生提高学位绩点, 加大考试作弊的惩处力度。

参考文献

[1]王晓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0) :141.

[2]吴维维.民办高校诚信教育的特殊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1 (1) :230-231.

小学生健康教育考试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大学生;考试;诚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26-02

一、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

1.诚信及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诚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诚信社会,从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等社会组织到社会个体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诚信无处不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诚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诚信也是对每一个从业者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诚信还是社会主义民商法的重要的法律原则。可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处处离不开诚实信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诚信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个体的诚信品德的塑造,而诚信品德的塑造过程就是社会个体接受教育的过程。

“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同样,诚信品德的养成也离不开教育,通过教育,使社会个体形成道德认知,产生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并在行为上得以落实和体现,最终养成道德习惯和树立起自己的道德信仰,使道德行为得到强化和巩固。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道德养成的外部教育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在一个人诚信品德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启蒙教育,也会伴随孩子的道德人格形成、成熟的整个时期,但家庭教育一般不是系统的教育,加之一些父母忽视“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效果并不理想。学校教育是儿童期到青年期最重要的诚信教育形式,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下,受教育者将接受较为系统的诚信教育,如果教育内容设置合理,教育教学方法得当,其效果是最为理想的。社会教育是最为复杂的,其渠道多,形式灵活多样,但受众面不易把握,其效果也不易评估。因此,相对来说,学校道德教育我们要高度重视,其对诚信品德的养成尤为重要。

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渠道

从教育内容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直接进行诚信教育的课程。该门课程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的自我完善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遵守职业道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多个层面,阐释了诚信品德的重要性。

从教育形式看,课堂教学仍然是其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以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诚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对于执政兴国、社会文明、提升民族威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进而自觉增强诚信意识,提升诚信品德。另外,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实践教学形式近些年也备受关注。

从教学手段看,伴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迅速,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普遍采用,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很直观的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听资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从教育目的和教学效果看,诚信教育的目的在于感化学生,提升学生的诚信品质,并在学习、生活中坚守诚信,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教学效果好坏是通过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体现的,现实中大学生不诚信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说明诚信教育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不利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但考试环节单一和考试方法不当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不端行为,极大地削弱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考试中的不端行为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期末闭卷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其危害性不容小视,它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在作弊行为不能得到制止和惩罚的情况下,还会助长学生通过违规违纪获取不当利益的投机心理,损害学生的人格健康,为其走入工作岗位后从事不法行为埋下隐患。二是论文的抄袭剽窃成为常态。考查课的结课论文一般要求字数在3 000字左右,如果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是必须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的,不然难以按要求上交。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论文的抄袭剽窃或者变相抄袭剽窃变的轻而易举,很多学生能够轻车熟路地利用手机或电脑在互联网上下载资料,然后经过简单修改或者东拼西凑,甚至个别学生不经过修改,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结课论文。而评卷教师虽然也想制止这种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就考试学生的人数来看,每个学期每个思政教师所教的学生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近千人,这么多的论文想要逐一甄别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教师难以逐一甄别,就可能出现抄袭剽窃之作获得高分的情况,于是又会变相助长抄袭剽窃之风,甚至是恶性循环。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知荣明耻本来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但学生们的表现让人无言以对。三是对试卷中某些问题的回答存在不诚信的问题。转型期社会的阶层结构日趋复杂,学生成长环境、家教方式、父母社会地位、就业前景等等都存在一定差异,加之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导致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大相径庭。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有些学生的“三观”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但是,在考试的时候,为了获取高分或者为了考试及格,这些学生也会违心地回答问题。这如同很多落马的官员,在任时把党的先进理论挂在嘴边,大会小会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但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却“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目的动机不同,但性质相似。

胡锦涛曾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考试中存在的这些不端行为,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构成严重的威胁,也将对党的事业构成巨大的潜在的威胁。

三、消除考试不端行为,加强诚信教育

1.消除期末闭卷考试作弊的问题

第一,变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这样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可以极大地降低学生的作弊几率。但为了保证考试的促学功能,我们对答题时间和考试题型可以适当调整,督促学生认真复习和思考。例如,对于客观试题缩短答题时间或增加题量,主观题以材料分析为主,突出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死记硬背失去“用武之地”。

第二,适当缩减试卷成绩所占期末总评成绩的比例,增加学习过程、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考核。给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即便笔试考的不理想,但在平时能够表现良好,做到“知行统一”,成绩仍然可以合格。避免个别学生铤而走险,违纪作弊。

第三,提升教师监考意识,严格监考,建立教师监考的奖惩制度。一般来说,高校对教师的期末监考都有明确要求,但是在监督检查方面往往做的不到位,导致监考教师在监考过程中宽严程度因人而异。我认为,“监考必严、违纪必究”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学生进行的“无言的教育”,相反,“监考不严,违纪不究”,对违纪作弊行为的宽松、纵容是对“诚信的亵渎”,更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误导。

第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电子监控设备加强对考试的管理,加大对考试作弊的惩罚力度,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

2.解决考查课结课论文的抄袭剽窃问题

考查课的结课论文的抄袭与剽窃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言之包括:助长了不良学术风气;损害了知识产权法的权威;侵蚀了学生的诚信美德;强化了学生的投机心理;弱化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等等。对于这种行为我们绝不能听之任之。解决的办法是。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强调遵守学术规范要求的重要性。

第二,由教师确定选题范围,对抄袭剽窃的论文更容易识别,便于教师的监督管理,也能增强对学生的约束力。

第三,要求学生查阅10至15篇相关论著并将主要观点整理列出。强化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增强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敏锐性和深刻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建立严格的惩罚制度并认真执行。例如,对于抄袭剽窃者,一经发现,考试成绩计为零分,取消补考资格。只有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惩罚制度,让抄袭剽窃者付出高昂违规代价,才能有效避免问题的出现。

3.避免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诚信的现象

在回答某些问题是,学生想要获取高分或者考试及格,需要“违心”作答,矛盾就会凸显出来,而弄虚作假的品质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邓小平曾讲到“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讲,少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不认同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要想办法解决,有效实施教育和引导。“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考试角度,解决问题的关键的是要提高试题的设计水平,除了出一些要求学生掌握、了解的识记性的试题之外,应多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例如,考核有关人生观的知识点,如果直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可能出现上述的矛盾,更好的设计是通过一个案例(如丛飞的事迹),让学生谈一谈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综合上述,仅就诚信教育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要尽量消除不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因素,避免部分学生的行为走向了诚信品德的对立面,即欺骗。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 篇4

学院

计算机学院

班级

软件工程一班

姓名

陈佳鹏

学号

3111006067

序号

一、简答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八个方面? 答:(1)良好的学习能力;

(2)正确的自我意识;

(3)善于调控情绪;

(4)和谐的人际关系;

(5)完整统一的人格;

(6)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7)优良的意志品质;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抑郁的自我调节方式有哪些? 答:(1)改变消极观念,培养积极心态;

(2)转移、宣泄消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

(3)改变认知;

(4)建立积极行为方式,寻求人际支持;

(5)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挫折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答:(1)彰显人生意义;

(2)磨炼人的意志;

(3)成就人生;

二、论述题

1、请用ABC理论分析以下案例,并论述你的看法。小王、小李一起碰到一个认识的同学,那人没有跟他们打招呼。小王:他可能没注意到或有特殊原因。小李:他是故意的。答:

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结果。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

小王、小李一起碰到一个认识的同学,那人没有跟他们打招呼是这件事的起因,即诱发性事件。“小王:他可能没注意到或有特殊原因。小李:他是故意的”是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解释。

两个不同的解释必定会造成两个不同的结果,前者认为无所谓,这件事对他没有多大的影响,他仍能保持安静的心境去干他想做的事情;而后者,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最直接的结果是,他心情变得不好,甚至可能和这位同学的关系变得不愉快!

2、请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为大学四年的目标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要求详实有操作性)答:

大一已经过去一大半了,不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努力认真的学好课堂上教的知识,决不挂科;见学习重点放在大英与专业课上!不沉迷于电脑,不浪费时间在没意义的事情上。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大二过四六级,当一年的班干部,推优入党,不留任社团,全身心放在学习上。

大三为考研做准备!努力搞好人际关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增强自我的综合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篇5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大学生应达到哪些标准?在大学生活中,你将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来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提升个人的心理品质?

2.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控制情绪的心理调节方法有哪些?日常生活中调节情绪时你运用了哪些心理调节方法?

3.面对恋爱中的挫折,合理进行心理调适有助于我们更快地走出阴影。大学生在面对恋爱挫折时可运用哪些心理调适方法?

二、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1.度过了大一生活,回顾昨天、展望未来:你在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历过哪些困扰,这些困扰是如何得以解决的?目前还有哪些事情感到苦恼,希望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

2.某大一学生,由于高考发挥失误,对上大学的考试就担心,结果平时学习挺好,但一到考场就脑子一片空白,无论如何也答不上。考试紧张、焦虑是怎样形成的?你是如何应对重大考试的?

三、案例分析(30分)

小明最近一学期以来,经常因为上网而旷课,每天几乎都在聊天和网络游戏中度过,对上网非常着迷。虽然有时觉得自己需要去学习或者去活动,但是总是想再多上网一会儿,总是不能控制上网时间;没上网时总是感觉心情烦躁,像是缺点什么。学习成绩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尤其到考试前,小明总说反正我也不会,还是上网比较快乐,于是反而增加了上网时间。平时也没有时间和同学老师联络,和身边的人渐渐疏远了;当家人问起最近状况时候,小明隐瞒了上网的状况。

小红是小明的同学,她也感觉自己每天上网的时间比较多,虽然没有上网时候没觉得心情有什么不一样,但是经常除了上课、集体活动以外,每天几乎都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在网上查资料、写论文。

小学教师考试工作的教育故事 篇6

今年到新的单位,我也成了大龄之列。全校十个人,比我小的有六个老师。忽然感觉自己老了许多,在原单位自己就是一个小孩子。六个老师都比我大好多岁,总是你这小孩子小孩子的,所以没有感觉自己有多大。监场安排时,本来还想着今年去哪里监?今年你就在学校做些考务服务工作。我们以前安排都是年龄偏大不能出外的干这事,当时一下就想是不是自己有些老了。记得上次,刘民科老师说自己可是八零后,殷老师你比我大,不能成我哥的!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是四十多的人了,还以为我是二十岁呢?随便见个人,叫哥哥总是不错的。

上午我们城南小学两个考场,安排了四位教师监场。带队老师程老师,都是熟人,甚是好招待。来监考的老师,也是一个学区的,都是年轻的,我不太认识。不过做好工作就行了,贴好场号,安排好学生,入场后,进行考场服务,端茶送水。上午两个学生出现发烧,呕吐,最终没有坚持完考试。一人发烧,不愿意回家,坚持要考试完。我给她量了体温。又让她喝了两次热水,多次问她是否能够坚持住。我们的原则,孩子健康第一位,不能因为考试,误了孩子的病,那可是大事。

收完卷子,我帮着清查试卷,装订试卷。领导巡视,咱给给开个门,也和领导聊聊天。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待遇,感觉有点不自在,看来人的角色还是有些固化作用的。

考试,第一次不用出外监场,但这次安排我去改卷子。我还是感觉自己的这样的受重用,以后还要努力工作,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教育部:中小学不得举办升学考试 篇7

标准指出,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 落实招生入学方案, 公开范围、程序、时间、结果,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行均衡编班, 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编班过程邀请相关人员参加, 接受各方监督。实行收费公示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免费的规定。

标准要求, 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 学校需主动联系辍学学生家长, 针对辍学原因, 积极帮助学生返校。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不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 不从事有偿补课。关心教师生活状况和身心健康, 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定期安排教师体检。

忘掉考试,靠近教育 篇8

为此,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通过听课、座谈、观察、问卷调查、与校长访谈等各种方式了解这所学校的改革。的确,杜郎口中学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迈步较大,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了。崔校长带领广大师生一刻也没有停息探索的脚步,它一天一天规范起来,一天一天健康起来,一天一天逼近教育的本质,一天一天走向教育的自由王国。

杜郎口中学正在书写着一所中国农村初级中学的传奇:每天到这所学校参观考察的少则二三百人,多则两千多人。从2005年至今,来校参观的领导专家和一线教师达到85万人次,遍及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所有省份。此外,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韩国、喀麦隆等6个国家三百多名外国友人来学校学习交流。

2012年7月3日上午,崔校长在参加中央新闻媒体教育改革采访团山东教育改革座谈会的发言中讲道:“真正的教育是为孩子的一生奠基的,而不是为了做题和考试,考试和做题的教育是摧残人性的。我特别要求老师,不要再印题了。课堂不能再围绕做题来进行,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根本。”“教学的目的,不管什么学科,是一定要把学生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勇于奉献的品质培养起来。”“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死的、有限的,但是能不能让学生学会找规律,能不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有新的发现,这是最根本的。”

从这些讲话中,我受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这震撼来源于崔校长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崔校长对学生的尊重来源于他对学生潜能的敬畏。他知道:学生的智慧和高度是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

崔校长对课堂的认识多么精深独到:课堂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心灵,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积极向上、自信的人。

崔校长对当下教育的批判入木三分:为了做题和考试的教育是摧残人性的。

……

杜郎口中学因连续十几年全县升学率倒数第一,原本面临着被撤并的厄运,今天却成为享誉全国的教育改革名校。它之所以让人尊重,绝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教育质量高了、升学率高了,而是它的校长、它的教师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近了,它的学生离教育的自然生态越来越近了。崔校长和他的学校挣脱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这种教育牢笼,迈入了自由教育王国的大门!

小学教育心理学测验考试集锦 篇9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

2、性格

3、遗传

4、焦虑

5、发展

6、记忆

7、品德

8、迁移

9、挫折

二、填空: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领域里的_______及其________的规律。

2、观察法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实验法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

4、现代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学儿童解决问题过程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学儿童学习中情绪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当前较有影响的迁移理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教与学的性质,将教学模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小学儿童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幼稚、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_____、喜欢_____。

三、单项选择:

1、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的三个定律。

A工具说 b 联结说 c 认知说 d 人本主义学说

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A 直觉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A 成人的榜样 b 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 c 掌握利他的知识 d 掌握利他的技能

4、儿童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是()。

A 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 遗传 d 家庭环境

5、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途径是()。

A 形成问题的表征 b 知识技能的调用 c 解题成果的评价

6、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

A. 一般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

7、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阶段。A. 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8.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科勒 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C.贾德 D.桑代克

9、保持时间短暂;记忆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记忆为()。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

10、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

A. 每天跑步 B.视力下降 C.装修房屋 D.不怕见生人了

四、多项选择:

1、学习的学习动机就其心理成分有()。

A 学习的目的性 b 学习兴趣 c 成就愿望 d 成绩反馈

2、要了解儿童自我意识,必须了解儿童的()。

A 自我评价 b 自我体验 c 自我控制 d 自我中心

3、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4、根据学习的特征可把学习分为().

A 情感学习b 试误学习c 顿悟学习d 模仿学习

5、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是以()形式编码的。

A 知觉 b 听觉 c 视觉 d 感觉

五、简答:

1、简述学习的类型。(按不同的分法回答)

2、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3、遗忘的理论有哪些?

4、小学儿童的认知活动有哪些发展?

5、学习准备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6、什么叫学习策略?简述一般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三种策略

7、小学儿童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8、小学儿童道德评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9、练习曲线的典型势态有什么特点?

10、儿童在小学时期身心发展有哪些一般特点?

六、论述:

1、如何理解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

2、结合实际谈谈小学儿童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的特点。

3、迁移主要有哪些类型,如何培养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的能力?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2)阶段性;(3)顺序性;(4)联系性;(5)差异性。

2.简述小学感知发展的特点。

(1)由感知带有明显的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2)由感知的笼统性向精确性发展。3.简述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1)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4.简述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

(1)从顺从别人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优缺点进行评价。

(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直到高年级,他们进行抽象性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仍然不多。(4)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其抽象概括性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在迅速发展。(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5.简述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外部行为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心理品质特征的注意。(2)从简单到复杂。从某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从 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6.简述小学儿童社会性交往发展的特点。

(1)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2)小学儿童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 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出怀疑和思考。(3)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7.如何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

一般从以下西个方面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8.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1)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3)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震,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9.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 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而主要影响学习的速 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提高因材施教的效果:(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10.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

(1)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内容必须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通过特殊教育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2)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①随班就读: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②普通班加巡回辅导。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 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

(3)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它有两种用途,一是对学生作个别辅导或小组教学,通过补救学生所缺乏的技能或补偿其弱点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问题;二是由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对那些普通教师难以处理的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④设置特殊班。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这种特殊班 通常附设在普通中小学里,对象为轻度和中度的残疾儿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此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作者是()

A.杜威 B.斯金纳

C.霍尔 D.桑代克

2.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A.新旧知识的联系 B.对新知识的理解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 D.对新知识的应用

3.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A.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号

4.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最早把有关学习方法的学习概括为()

A.学习策略 B.学会学习

C.认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5.儿童能对某一概念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这是概念形成的()

A.抽象化阶段 B.类化阶段

C.辨别阶段 D.符号化阶段

6.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具有四种成分,即()

A.目的、条件、障碍、方法 B.目的、个体已有知识、障碍、方法

C.目的、条件、已有知识、障碍 D.目的、条件、已有知识、方法

7.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罗杰斯

C.斯金纳 D.布鲁姆

8.美国心理学家贾德在学习迁移理论中,提出()

A.经验泛化论 B.关系转换说

C.相同要素论 D.认知结构论

9.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难度中等时,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强度应为()

A.较高 B.较低

C.中等 D.极高

10.学生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多半的原因是()

A.道德认识不足 B.缺乏愿望与热情

C.道德意志力不够 D.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

11.实验研究表明,儿童倾向于自发、适时地使用复述策略的年龄是()

A.5岁 B.7岁

C.9岁 D.11岁

12.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口诀,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3.某生学习英语字母“b”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的“b”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A.功能固着 B.反应定势

C.智力低下 D.场依存性

14.某位老师在班级教学中,常常激励学生相互启发,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是()

A.联想法 B.清单法

C.试误法 D.脑力激励法

15.道德性的社会行为理论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皮亚杰

C.斯陶布 D.科尔伯格

16.科尔伯格的道德性研究与皮亚杰的研究有不同之处,科尔伯格强调()

A.理论研究 B.问卷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应用研究

17.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有效的纪律约束方法是()

A.强化 B.强制

C.法制约束 D.集体约束

18.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

A.男性与女性相等 B.男性多于女性

C.男性少于女性 D.与性别无关

19.在心理学上,鉴定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

A.卡特尔量表 B.韦克斯勒量表

C.比奈量表 D.瑟斯顿量表

20.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这种心理反应是:()

A.认识功能障碍 B.无助感

C.自我估价降低 D.焦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关于师生关系的特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师生关系是一种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B.师生关系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C.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

D.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

2.班集体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A.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

B.松散期、权威期、凝聚期、形成期

C.权威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D.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3.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A.原则定向、良心定向

B.社会契约定向、良心或原则定向

C.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D.“好孩子”定向、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4.心理健康具有()

A.绝对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

5.斯金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认知目的说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6.杜威认为,问题解决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疑问、分析、假设、检验、结论 B.疑问、分析、假设、检验和评价、结论

C.疑问、分析、假设、评价、结论 D.疑问、分析、假设、检验、评价

7.个人智力的量化结果是()

A.智力水平

B.智力测验

C.智力发展水平

D.智商

8.瞬时记忆又称作为()

A.知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视觉记忆

9.在派生类属学习中所学习的新概念是()

A.下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B.上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C.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

D.下位概念中的一个新概念

10.强化可以分为()

A.有效强化和无效强化

B.正强化和负强化

C.长期强化和短期强化

D.食物强化和语言强化

11.迁移量的计算公式为()

A.迁移量(%)= ×100

B.迁移量(%)= ×100

C.迁移量(%)= ×100 D.迁移量(%)= ×100 12.学校教育中有三个核心因素。这三个核心因素是()

A.教师、学生和家庭

B.教师、学生和环境 C.教师、学生和社会

D.教师、学生和教材

13.一般认为,较为理想的复习安排是每次复习的时间为()

A.1个小时

B.10分钟左右

C.20-50分钟

D.1个小时多一点

14.自然实验法与实验室实验法相比有以下优点()

A.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的被动局面与观察法明显的人为性质

B.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控制不够严格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

C.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控制不够严格

D.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

15.纵向迁移可以进一步地分为()

A.自下而上的迁移和自上而下的迁移

B.正迁移和负迁移

C.特殊成分的迁移和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D.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16.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

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个体具有创造性

D.提出方案

17.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性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A.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18.归因理论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即()

A.天资、能力和心境

B.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C.个体的力量、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D.内外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19.人的心理现象()

A.具有自然属性

B.具有社会属性

C.既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又具有动物性

D.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20.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包括()

A.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目的说 B.认知建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建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现理论

21.PQ4R阅读法的4R除了复述、复习外,另外还包括()

A.背诵、反思

B.背诵、提问

C.练习、提问

D.阅读、反思

22.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随着年级的增高()

A.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D.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23.人在能力发展的水平和迟早上的差异是属于()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24.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规范首先取决于()

A.道德规范的可信度

B.自己的道德认识

C.已形成的态度定势

D.自己的道德感

25.个性的特征主要有()

A.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B.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C.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

D.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26.学生的纪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课堂里的纪律问题和课堂外的纪律问题

B.个别学生经常表现出的破坏纪律行为、班级群体性的纪律问题

C.校内的纪律问题和校外的纪律问题

D.学校的纪律问题和家庭的纪律问题

27.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就是()

A.挫折

B.应激

C.冲突

D.焦虑

28.常用的心理测量有()

A.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及心理测量

B.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心理健康测量等

C.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等

D.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和能力测量等

29.教师的思维应具有的特征是()

A.准确性和创造性

B.严密性和准确性

C.逻辑性和精细性

D.逻辑性和创造性

30.关于迁移的认知结构说是由()

A.机能心理学派提出

B.联结主义心理学派提出

C.认知派提出

D.人本主义学派提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群体规范有以下几种重要的心理功能()

A.行为诱发的功能

B.群体支柱的功能

C.评价标准的功能

D.行为激励的功能

E.行为导向的功能

32.创建测量智力方法的学者有()

A.斯金纳

B.西蒙

C.冯特

D.桑代克 E.比奈

33.应激反应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警戒阶段

B.抵抗阶段

C.适应阶段

D.衰竭阶段

E.恢复阶段

34.规则学习的方式有()

A.规则的发现学习方式 B.规则的掌握学习方式

C.规则的自我学习方式

D.规则的应用学习方式

E.规则的接受学习方式

35.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是()

A.动机和目的是一一对应的B.动机一定有与其相伴随的目的 C.动机与目的是有区别的D.有了目的一定会有动机

E.动机与目的的关系错综复杂。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A.学习B.成熟

C.学习准备 D.知识准备

2.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3.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的观点。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

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这就是()。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

C.机械学习D.掌握学习

5.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称之为()。

A.道德评价 B.道德观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品质

6.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

A.形成问题的表征 B.解题成果的评价

C.知识技能的调用 D.知识的准备

7.认知领域的口标分为六级,其中()是最低水平的认知结果。

A.知识 B.运用

C.领会 D.评价

8.根据练习的时间分配方式,可以将练习分为()。

A.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B.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

C.内隐练习和外显练习D.一般练习和特殊练习

9.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 B.冲动型

C.慎思型 D.独立型

10.处于概括水平同等层次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纵向迁移

11.在记忆的三个系统中,短时记忆的容量较小,一般仅能驻留()个单元的信息。

A.7 2 B.5 2

C.9-20 D.10—15

12.自我评价是()的一种形式。

A.自我控制 B.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D.道德品质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法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它具有的特点是()。

A.教育的独立性 B.教育的主动性

C.教育的可控性 D.教育的权威性

3.学习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是()。

A.学习的内驱力 B.智力水平

C.诱因 D.情绪

4.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对学习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

A.情感学习B.试误学习

C.顿悟学习D.模仿学习

5.联结说关于学习的主要定律有()。

A.练习律 B.情绪律

C.效果律 D.准备律

6.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以()编码。

A.言语 B.听党

C.视觉 D.表象

7.情绪的功能为()。

A.信号交际 B.动机

C.适应 D.塑造个性

8.构成教学的基本因素有()。

A.教师 B.学生

C.课程内容 D.政策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C 2.A 3.B 4.B 5.D 6.A

7.A 8.A 9.C 10.C 11.A 12.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ABCD 2.ABC 3.AC 4.BCD

5.ACD 6.BC 7.ABCD 8.ABC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A.哲学世界观

B.专门方法论

C.具体技术和手段

D.各种理论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A.高觉敷

B.严复

C.梁启超

D.潘菽

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

A.学科分化

B.整合趋势

C.产生危机

D.学科繁荣

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A.群体心理

B.国民性

C.人格

D.文化

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上的问题

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

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

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

知中属于()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

A.同化

B.内化

C.服从

D.从众

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

A.总加量表法

B.社会距离尺度法

C.投射法

D.生理反应法

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A.场合B.声调

C.热情程度

D.表情

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调解

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A.中国学者孙本文 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 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 D.法国学者塔尔德

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提出的A.强效力论

B.适度效力论

C.子弹论

D.有限效力论

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A.匿名理论

B.还原理论

C.价值累加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A.勒温

B.伯德

C.斯德克迪尔

D.若拉列夫

19.俄国学者()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

A.列宁

B.巴甫洛夫

C.斯大林

D.普列汉诺夫

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A.社会舆论

B.社会认知

C.社会动机

D.聚集行为

E.社会态度

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

A.内化

B.磨尖

C.同化

D.削平

E.弥补

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A.行动人群

B.临时人群

C.常规人群

D.松散人群

E.表意人群

24.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合作者

B.共同的环境

C.共同的目标

D.直接沟通

E.行为配合25.身势语主要有()

A.手势

B.体态

C.人际距离

D.言语

E.触摸

26.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看成是心理学分支的代表人物有()

A.孙本文

B.埃尔伍德

C.时蓉华

D.吴江霖

27.社会心理学在形成时期受到了()的影响

A.社会学

B.民族学

C.心理学

D.语言学

E.人类学

28.理智的对抗方式有()

A.消极对抗

B.发泄不满

C.侵犯行为

D.自我辩解

E.改变策略

29.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对自我的()

A.情感

B.认知

C.模仿

D.印象

E.意向

30.美国社会心理学出现危机被认为的原因有()

A.理论脱离现实 B.实验室的局限 C.不科学 D.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E.社会期望过高

参考答案

上一篇:AI英语影评下一篇:六年级成语俗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