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崛起实验中学校长

2024-06-12

深圳崛起实验中学校长(共6篇)

深圳崛起实验中学校长 篇1

深圳市崛起实验中学2021年春季插班生招生指南

深圳市崛起实验中学创办于2003年3月,是深圳市第一家民办教育集团辖属的一所完全中学。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深圳市崛起实验中学2021年春季插班生招生指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招生年级

1、七、八年级招收少量插班生

2、高一年级招收少量插班生(含艺术生)

二、报读要求

1、现对应年级在读学生,且学籍状态正常。

2、初中插班生补充要求:

(1)儿童父母至少一方是深圳户籍或至少一方持具有使用功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

(2)儿童父母具有有效房产证或购房合同或特殊住房或房屋租赁凭证或在宝安有效的居住一年信息登记(租赁凭证的登记盖章时间和特殊住房证明显示的入住时间必须是2019年12月31日前);

(3)儿童父母至少一方在本市连续参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同时购买)满1年,且都在正常缴费状态。”

3、高中插班生补充要求:

(1)具有深圳市高一学籍且学籍状态为正常的学生,学生家长至少一方是深圳户籍或至少一方持具有使用功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且满一年,学生父母至少一方在本市连续参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同时购买)满1年,且都在正常缴费状态。

(2)深圳市外高一学籍学生,学生户籍为深圳户籍或广东省内户籍,学生家长至少一方是深圳户籍或至少一方持具有使用功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且满一年,学生父母至少一方在本市连续参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同时购买)满1年,且都在正常缴费状态。

三、转学申请资料

深圳户籍学生

1、身份证或户口本。

2、住房信息(有效房产证或购房合同或1年以上房屋租赁凭证)

非深圳户籍学生

1、父母一方在本市连续参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1年以上,提交2020年全年的社保清单。

2、父母一方新版深圳居住证。

3、有效房产证或购房合同或1年以上房屋租赁凭证或在宝安有效的居住一年信息登记。

4、父母和学生户口本,学生身份证。

高一插班生补充资料:中考成绩单等成绩证明材料

以上资料交复印件,带原件到校审核。

四、招生程序

1、在线填报信息,即日起,到2021年1月8日中午12:00止。

2、资料提交及审核。

2021年1月9日上午8:30前,家长带学生本人,及所需资料,到校提交、审核(验原件,交复印件一份)。未提前在网上登记信息的学生学校不接受转学资料的审核。

3、录取及注册。

根据区教育局工作安排,学校于2021年2月18日前电话通知被录取的学生到校注册,未按通知规定的时间到校注册,视作放弃学位。

五、联系方式

崛起实验中学招生办电话:27447811

地址:深圳市宝安82区新安六路1031号

学校简介

深圳市崛起实验中学创办于2003年3月,是深圳市第一家民办教育集团辖属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校训,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不同起点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收获,阶梯进步,快乐成长。

办学十七年来,学校追求“让每一个努力的学生都取得进步,让每一个勤奋的孩子都能考上理想大学”的教学目标,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帮助一批批学生圆了大学梦。

学校现为深圳市一级学校、深圳市绿色学校、深圳市高水平运动(跆拳道)项目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多次荣获宝安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宝安区先进团委等称号,2016年荣获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9-2019年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宝安区高考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被评为“深圳市优质民办中小学”,获评宝安区2020年“初中教学工作超越奖”。

深圳崛起实验中学校长 篇2

张耀斌:随着教育改革日益深入, 为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 我国的教育政策更加民主、开放, 倡导教育创新, 鼓励特色教育。而复建女校正是源于学校对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创新。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男性和女性在成长阶段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 为了让女性在这一阶段享受更符合其性别特点的教育, 我们开创了因性施教的思路, 并开始对女校进行研究、筹备。

在现代教育政策和先进研究理念共同引领下,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以独有的女校历史经验为基础 (学校前身为1887年由美国传教士沙德纳女士创建的沙小姐学堂, 以西方观点和方式教育中国学生, 开启女性教育历史;沙小姐学堂于1902年正式更名为汇文女中) , 总结出“发扬女性智慧与精神”的女校教育核心。学校挖掘历史积淀的传统办学文化资源, 整理和弘扬潜在历史价值, 充分利用女性教育传统与特色, 有效扩展优质资源, 形成独树一帜的办学风格, 凸显个性, 在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一条新路。

值得一提的是, 复建女校的工作得到了省、市、区多级教育部门领导的支持。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就表示将给予学校全力支持, 希望“汇文女中”办成江苏省一流的女子中学。江苏省省委常委、南京市市委书记杨卫泽更对学校做出亲笔批示:“积极探索、热情支持汇文女中的发展”。

:在筹建女校的过程中, 学校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

张耀斌:从普通中学教师转变为女校教师, 需要在教育观念、能力、方法等方面进行变革、完善。为更好地完成转变, 陈仲翔校长带领部分教师组团赴台湾学习女校办学经验, 聘请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领导专家来校举办讲座, 分批选送优秀教师前往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和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学习交流。

2011年, 学校尝试开办“女子实验班”。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各招收了一个班, 增设英语口语外教课和形体课, 开展小班化教学。这次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两个女子实验班各科的学习成绩均在年级中名列前茅, 并在各项校园活动中表现积极、突出。

成功的试点经验为学校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动力, 我们继续推行了一系列女校复建举措。在市、区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 学校成立了区校领导小组、行程规划小组、建设小组、宣传小组以及教师准备小组, 通力合作, 共同筹备恢复“汇文女中”的事项。邀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专家杨四耕教授和南京市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向红到校指导工作, 研究确立了“汇文女中”的办学理念、学生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等。学校最终恢复确立了“汇文书人”的办学理念:通过融汇中西文化, 帮助学生“书写”美丽人生。在学生培养方面, 坚持以“零缺陷”的态度为每名学生的终身发展、多元发展以及美丽人生奠基。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构建“一轴三线”的特色课程结构 (又称“E”型课程) 。该体系以基础学科课程为主轴, 辅以女性修养类、女性智慧类、女性才艺类三线课程协同发展。学校坚持控制周课时总量, 坚持非考试科目的最低课时量, 创造性实施课程方案, 培养知书达理、秀外慧中、致力于让未来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智慧女生”。

学校现任教师都参与到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以教研组为单位, 针对某一方面的特色课程深入研究、开发。目前, 学校已经拟定出一批适合女生在校学习的特色课程, 其中包括女性修养类课程:少女课堂、女性与法、少女审美、成才女性、社交技巧、演讲口才、女生心理、形象礼仪、生活哲理、文学戏剧、国际理解以及女性领导力等;女性智慧类:趣味数学、数学思维、创意空间、生活中的科学、学法指导、科学实验以及科技制作;女性才艺类:趣味陶艺、书法篆刻、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设计、汽车模拟驾驶、琴棋书画、茶道插花、女子形体以及女子防身等。这些课程中, 既有必修也有选修, 学生将通过6年时间完成。

:基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学校在校园室内、室外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特别的设计?

张耀斌:自2013年暑假起, 学校就一直在进行“校安工程”建设, 借此契机, 除对现有实验楼、体育馆进行加固改造外, 还将重建1万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和5万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 并将老“汇文楼”改建为校史馆, 全面升级现有办学条件。学校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学院联手完成了校园整体规划, 设计出具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格的古朴校园, 既体现学校对昔日女中的怀旧之情, 又能确保新旧建筑在风格上保持一致, 使校园在肃静庄重中不乏精致优雅。

人们往往会用“漂亮”“柔美”“坚毅”等词汇形容女性, 学校也从中找到了布置室外环境、打造区域景观的灵感。新校园预留出了充足的绿化空间, 利用园地种植娇艳的鲜花, 使校园墙壁“爬满”蔷薇, 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认识美、感知美, 成就“最美”的自己。学校通过创造“水景”表现女性的柔美和灵动, 挖灌出人工池塘, 种植水生植被, 放养观赏鱼类, 让学生在颇具“江南风”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水”既柔且韧, 不仅可以静置观赏, 还可以动感地体现出更多的内涵。学校就根据“滴水穿石”的典故设计了类似的校园景观, 让学生透过贯穿磐石的晶莹水滴体会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校门前的古树是学校重点保留的自然景观之一, 饱满的树冠庇护着每一位在这里成长的莘莘学子;而每一片树叶也都因园丁的辛勤浇灌在阳光下绿意耀眼。学校沧桑厚重的历史文化、园丁默默付出的教育仁心, 都在古树上淋漓尽致地体现。

而学校的教室建设则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 为基础课程、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证。除建有常规的理科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教室外, 还新建了多间书画教室、陶艺教室以及舞蹈教室, 针对琴棋书画、陶艺、舞蹈等艺术课程提供相应服务;新建汽车模拟驾驶室, 让学生在智能、仿真的环境中研习驾驶技术, 提升综合技能素养。

普通教室建设从细节入手表现女性特征, 给予师生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 例如自主设计窗帘样式与图案、柜子的造型与外观等, 让大家生活在健康、舒适且极具个性化的班级环境中。

女性对环境有更细腻、敏感的感知力, 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每一处景观的构建、每一间教室的布置都凝结着学校的教育理念, 润物无声地惠泽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置身校园便能感觉到教育的力量。

: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学校进行了哪些信息化改造?应用了哪些信息技术装备?教师又将如何利用这些装备开展教育教学?

张耀斌:学校通过添置信息技术装备, 改造无线网络环境, 更新了校园发布系统, 为打造平安校园、美丽校园、智慧校园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务。校园监控设施、门禁设备等可以有效保障师生在校期间的安全;IC卡、在线登录系统等可以让校园学习、生活变得更加智能、便利;多媒体装备、电子大屏可以让教学方式更加多样, 信息获取更加快捷、准确。

改造后的教室将装配集成化的多媒体设施, 兼具大屏显示、智能书写、无线上网、短焦投影、实时录音等多种功能, 让教师在教学资源灵活、充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综合利用多种表现方式, 将学生带入生动、活跃的教学情景中, 全身心地进行课程学习。

校园网站建设也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重点, 精心设计的网站除实现信息公开与发布、经验分享、学校形象宣传等基础功能外, 还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活动组织机构, 通过各式活动引导师生在线互动。例如, 推出“为教师点赞活动”, 让学生颂扬他们心中的优秀教师, 以正能量案例和形象影响更多的教师;开办“汇文女中复校建言”栏目, 广开言路, 通过网络平台让师生畅所欲言, 共议女校发展大计。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直瞄准“超前”的目标努力, 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校园装备与设施, 大胆地更新改造。除上述措施外, 还将进行系统的弱电改造, 新建录播教室、移动课堂等, 综合利用智能录播、无限互联等技术开发“未来课堂”,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他们随时随地、智能高效地学习。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

:学校的改造工期将会持续近3年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学校将如何安置师生, 保证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张耀斌:在市、区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兄弟学校的共同支持和帮助下, 学校将6个年级的1 350名学生分散安置到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南京市第九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3所学校的4个校区内。高中年级学生分别安置在玄武高级中学太平门校区和南京市第九中学;初中年级学生则被统一安置进玄武高级中学梅园校区;2个女子实验班被安置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教师及各教研组随学生分配至不同校区, 部分常规校级部门则留在老校区办公。

学生分散虽然给学校统一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 但学校还是借助多种方式竭力克服了重重困难, 定期教研活动解决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 大家集中时间讨论日常教学难点, 用集体智慧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进行。学校还为分散在各校区的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如辩论比赛、朗诵比赛、戏剧节、青奥主题活动以及外出考察等, 在有效缓解学生课业和学习压力的同时, 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 一举多得。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 学校正有序地渡过校园改造期, 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在有声有色地正常开展。

现代化社会强调求新、求变, 学校要适应社会大潮, 寻求自身发展, 就必须做出创新性举措。百年老校的身份并没有禁锢住学校的发展思路, 她正凭借着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发展视野, 以全新的姿态蓬勃成长, 寻觅复兴良机。在一系列深入研究、开放交流、精心设计、智能装备的行动中, 一所现代的优质女校正朝我们大步走来!

深圳崛起实验中学校长 篇3

二、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技能

1.验证性实验

【典例分析】

例1:为了验证叶片光合作用受到光质的影响,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1)实验材料与用具:小烧杯三只、三棱镜(注释: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形成红光、黄光、绿光等单色光)、打孔器、注射器、40 W灯泡、烧杯、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绿叶(如菠菜叶)。(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忽略不计)

(2)实验步骤:① 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 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注意避开大的叶脉);② 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这一步骤可重复几次;③ 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这样的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水,所以全都沉到水底);④                      ;⑤                          ; ⑥                       。

(3)预测结果并分析:                           。

(4)结果讨论:增强单色光光照强度,能否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试在同一坐标图中画出不同类型的单色光(光质)照射下,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来说明这个问题。

解析:(2)④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光质不同,其他如叶圆片的数量、NaHCO3稀溶液的量、灯泡的功率和距离等均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故步骤为取三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 mL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并分别向3只小烧杯中各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光质不同,用40 W灯泡照射,三棱镜色散形成红光、黄光、绿光分别作用于三只小烧杯。⑥由于不同光质导致光合速率有所区别,因此实验的因变量就是产生的氧气的多少,故观察并记录的指标是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或上浮相同数量圆叶片所需时间)。

(3)在结果预测时,根据色素的吸收光谱,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单位时间内红光作用的小烧杯内的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最多,绿光作用的小烧杯内的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最少。结果分析:因为绿叶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能力最强,吸收绿光的能力最弱,所以在红光照射时产生O2的速度最快,叶肉细胞间隙的O2增加最快,叶片上浮的速度也就最快;相反绿光照射的烧杯叶片上浮最慢。

(4)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故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变化,画曲线图时,横坐标为光照强度,纵坐标为光合作用强度,首先它们均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提高,只是红光斜率最大,绿光斜率最小,并且都会达到饱和点,三条曲线的最大光合速率相等。

答案:(2) ④ 取三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 mL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并分别向3只小烧杯中各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   ⑤ 用40W灯泡照射,三棱镜色散形成红光、黄光、绿光分别作用于三只小烧杯   ⑥ 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叶片全部浮起经历的时间)    (3)预测结果:单位时间内红光作用的小烧杯内的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最多,绿光作用的小烧杯内的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最少。结果分析:因为绿叶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能力最强,吸收绿光的能力最弱,所以在红光照射时产生O2的速度最快,叶肉细胞间隙的O2增加最快,叶片上浮的速度也就最快,相反绿光照射的烧杯叶片上浮最慢  (4)能    曲线如图所示

【技能技巧】

(1)实验原理一般由“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目的原理)+实验具体过程的描述(操作原理或书本原理)+自变量的观察指标(检测原理)”组成。如“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的活动状态为观测指标”的实验原理可描述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水平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自变量的观察指标),此症状可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实验具体过程的描述)。

(2)对照组是指保持原有状态(未做处理)或已知影响因素所造成结果的一组实验。实验组是人为改变条件(人为特别处理)或未知实验结果的一组实验。值得说明的是鉴定性实验及遗传规律实验可以不设置对照。控制自变量的原理: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原理。如探究不同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实验,加酸和加碱的一组为实验组。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因素的原理。如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施加人为因素的一组,即遮光组为实验组。

(3)实验结果、结论:依据实验原理写结果,依据实验目的写结论。

【解题模板】

取材分组 把(生长状况、大小、性别、身高、体重和发育状况等)相同的××随机均分为若干组,记为A(对照组)、B(实验组)组

材料处理 A组加适量的××(自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对照组处理);B组加等量适量的××(施加实验变量——实验组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观察记录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生理实验)或反应(生化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特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变化)记录(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求平均值等)

2.探究性实验

【典例分析】

例2:以下是一个测定某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示意图

①在每组试管中注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②在每组的a试管中加入等量叶圆片和少量亚甲基蓝晶粒(对溶液浓度影响可忽略不计)并定时轻摇

③从每组a中吸取1小滴蓝色液滴,小心放入对应b试管的溶液中部,观察蓝色液滴沉浮情况并记录

说明:若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液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反之蓝色液滴将上浮;若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液滴将均匀扩散。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原理是:                ,这种变化可通过蓝色液滴的浮沉反映出来。

(2)本实验的结论是: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         M的蔗糖溶液浓度。

(3)本实验不同组别间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4)若在某组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则在第③步操作中,将发现蓝色液滴    。

(5)在操作正确情况下,若发现在所有的组别中蓝色液滴都上浮,则实验应该如何改进?       。

解析:(1)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原理是根据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引起外界溶液浓度的改变,这种变化可通过蓝色液滴的浮沉反映出来。(2)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0.05M的蔗糖溶液浓度时,液滴均匀扩散,说明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0.05M的蔗糖溶液浓度。(3)本实验不同组别间的自变量是蔗糖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a管中蔗糖溶液浓度的改变。(3)若在某组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说明蔗糖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则在第③步操作中,将发现蓝色液滴上浮。(4)在操作正确情况下,若发现在所有的组别中蓝色液滴都上浮,说明蔗糖溶液浓度偏高,则实验应设置低于最低溶液浓度的系列,让溶液组别重新进行试验。

答案:(1)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引起外界溶液浓度的改变     (2)0.05      (3)蔗糖溶液的浓度    a管中蔗糖溶液浓度的改变      (4)上浮     (5)设置低于最低溶液浓度的系列蔗糖溶液组别重新进行实验

【技能技巧】

(1)实验原理的书写方法:利用××(理论或器材或反应原理),通过××(方法),出现××(现象),就能达到××(目的)。

(2)书写预期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观测指标都要进行描述。

(3)书写实验结论常用语言是:如果“结果”,则“结论”。要分类讨论,一般为: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实验变量有利、促进;实验组比对照组差,实验变量不利、抑制;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变量无影响。

(4)分析实验结果,套用实验原理。

【解题模板】

取材

分组 将若干生长发育状况、大小、长势、体重(体长)、年龄、性别等相同的材料用具随机均分为若干组,并用字母进行标号 分组编号,等量对照(描述无关变量)

材料

处理 不施加实验变量(自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设为对照组;施加实验变量,设为实验组(或均施加实验变量,设为相互对照);控制无关变量,即其他条件相同适宜,试剂适量且等量 处理实验组(描述自变量,平衡无关变量)

观察

记录 反应(生化反应)或培养(生理实验)相同时间后,观察指标(特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等)或测定指标(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记录并处理数据 处理实验结果(描述因变量)

3.评价性实验

【典例分析】

例3:某兴趣小组为验证2,4-D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A.剪取同一杨树植株上长势与长度相同、部位相近且有3个芽的健壮枝条20根,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B.甲组每根插条上都保留3个芽,乙组每根插条上的芽全部去除;C.将甲组插条的下端插入适量蒸馏水中,乙组插条的下端插入等量适宜浓度的2,4-D溶液中。两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D.每天观察、记录插条上芽的数目。

请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

(1)每组选取多根插条的目的是           。

(2)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两项不合理之处。

①                                                  ;②            。

(3)实验设计改正后,甲组起            作用。

解析:(1)每组选取多根插条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2)依据实验设计的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分析该实验设计的两项不合理之处依次是:甲、乙两组插条上芽的数量不等(或没有控制好变量);观察、记录插条上芽的数量不对(或观察记录的指标不对)。(3)实验设计改正后,甲组起对照作用。

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2)①甲、乙两组插条上芽的数量不等(或没有控制好变量) ②观察、记录插条上芽的数量不对(或观察记录的指标不对) (3)对照

【技能技巧】

(1)实验材料用具的评价:材料选择是否合理(包括生长状况、大小、身高、体重、生长发育和性别等是否相同,分组是否随机均分);用具选择是否合理;是否遗漏重要的实验用具;材料用具是否充分利用;是否随意增加材料用具;药剂选择、使用、用量是否准确。如在做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时,要将整株材料在低温下处理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2)实验变量处理的评价:有无实验对照;实验变量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有标记;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是否遵循了适量等量原则;是否排除了干扰因素。

(3)实验步骤的评价:步骤是否完整;步骤顺序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违反生物学原理;观察指标是否正确;实验条件是否正确。如在做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时,要先漂洗后染色。

(4)实验条件的评价:是否需要搅拌、加热;实验所需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是否合理。

(5)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评价:实验结果的种类是否符合实验的类型;实验结果与题目要求写出的结果是否相符;实验结果是否出现科学性错误;结果(实验现象)与结论因果关系是否倒置;实验结果的验证方法是否得当。如在做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时,只能看到部分细胞的染色体加倍。

(6)实验原理的评价:是否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包括因变量的观测指标;是否包括对实验具体过程的描述。

【解题模板】

对照原则 除遗传学实验分析、鉴定性实验可不设置对照外,均要设置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空白对照和条件对照等)

单一变量原则 无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一个反应变量;实验中做到避免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的干扰

科学性原则 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平衡重复原则 设计的实验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在无法重复的情况下不能得出正式结论

可行性原则 实验的原理、实验的实施和实验结果产生的可行性

简便性原则 实验材料容易获得且不得随意添加、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药品比较便宜、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实验步骤相对较少、实验等待时间相对较短

竞聘实验中学校长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非常感谢组织上能给我提供这样一次竞职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和所有参加这次竞聘的同志一样,我坚信,通过这种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职方式,必定能为实验中学选拔出一位德才兼备、能够把学校带向辉煌明天的好校长。

首先我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个人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工作状况。我叫xxx,196年出生,中共党员,19年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我始终坚持读书学习,善于思考,勤作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管理水平,得到了领导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菏泽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菏泽市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二十多年来,我把所有的心血和汗水全部挥洒在教育这块园地里,潜心教改,推陈出新,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在领导的关心和老师们的支持下,我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中学副校长,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经历,培养了我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养成了我遇事不含糊,办事不拖拉的工作习惯,具备了较高的协调能力。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作为校长,只有在成为领导核心的同时,进一步上升到传承学校优良传统、激发学校教育活力、铸造学校

1团队意志、支撑学校发展信念的面向未来的精神统领的位置,才能真正肩负起社会自己的神圣使命.如果我能竞聘上岗,我的目标是:把实验中学办成一所学生向往、家长放心、教师安心的优质学校。我的工作思路是: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标准建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我的措施是:管理上“以人为本”;教育上“人人管理”;教学上“均衡可持续发展”;科研上“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校园网站,搭建教学研究平台”;后勤上实行“服务社会化”,安全上“综合治理”。

我认为,只要从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增强教师责任意识、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处理“升学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这五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就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第一,认真搞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要不断强化领导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要搞好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强化学习,积极吸收和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和教法,打造学习型、服务型领导班子,形成“用使命去引导、用职责去约束、用岗位去规范、用成绩去说明”的领导班子运行模式。

第二、增强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意识。如果我竞聘成功,我将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让全体教师树立起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大局意识。我将采取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狠抓教学常规落实,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的督导检查力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督促教师们真正把每一位学生

都看作自己的亲人,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快乐求知,健康成长。这样,就能教得好学生,留得住学生。

第三、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要始终把教师的素质提高,放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还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必然会导致裹布不前。如果我竞聘成功,我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做到以教改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探索符合校情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响当当的教育教学质量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去赢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第四、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如果我竞聘成功,我将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为阵地,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校人文底蕴,营造师生精神家园,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乐趣。从教师管理,到学生管理,形成用制度去规范人,用制度去带领人的管理运行机制。在校园内外形成“尊重每一个教职员工,爱护每一个学生”的氛围。第五、科学对待“升学教育”和“素质教育”,处理好追求“升学率”和“全面培养人才”的关系。积极引进和开发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模式。要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注重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校园教育”和“校外教育”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当然,“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想实现上述目标,我就必须对自己

提出更高的要求。我深知,这是一副沉甸甸的责任。要对父老乡亲负责,更要为孩子们的前途命运负责。

我要继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坚持正确的办学思路,全面实现学校的培养任务。接受领导和各位同事的监督,积极采纳教职工的合理性建议和意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真正做到民主管理,实现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深入到每一个学校和教师中间,多看、多听、多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策略和经验。加强个人思想修养,扎实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紧紧依靠和团结教职员工,认真领会领导的指示要求,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如果有幸成为实验中学的校长,我将不辜负大家的厚望,以昂扬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加倍努力工作,把实验中学办成优秀教师的沃土,优秀学生的苗圃,办成让全县人民群众满意,环境、管理、质量全市一流的优质学校。

当然,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我都会珍惜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我都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深圳崛起实验中学校长 篇5

现将我校这几年新课改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师培训,重视观念转变,在课程改革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于教师,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经过学校长期的宣传发动,课程改革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注重过程,促进发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新课程理念悄然进入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学校教师的中心话题。同时,我校把加强教师培训,重视观念的转变,在课程改革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放到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实验过程的始终。从2002年8月开始,学校按照市区教育局提出的“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先后派出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区等举办的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并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座,我们先后于2002年9月26日,邀请国家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应俊峰教授在翠园中学做“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专题报告;2002年12月20日,邀请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陈钟梁来翠园中学做《民族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报告;2003年1月9日,邀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方明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建跃博士来翠园中学做“考试评价及数学教育”报告等。专家们为老师们解析课改中的疑惑,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增强老师们的课改信心。通过学习培训,广大老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开始实现以下的几个转变:一是关注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价值是多元的;二是关注课程内容的转变,课程中实践性学习的内容多了;三是关注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获得信息等能力;四是关注评价方式的转变。大部分教师通过培训改变了过去教师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授课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摆正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发现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注重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二、通过课改来打造学校教育教学品牌,办有特色的示范性高中。

我校自2001年始,率先启动了高中、初中的课改实验,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稳步推进,不断取得了崭新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在省、市率先,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如罗湖区课程改革成果汇报现场会(2002年12月6日),全国历史学会年会现场会(2002年11月6日),全国综合实践课现场会(2003年12月22日),广东省教研室国家级课题“中小幼STS课程构建与实施”实验现场会(2005年1月)先后在我校召开。在新课程改革中我校在以下8个方面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品牌:

1、课改领先,样本示范(全省50所样本学校之一)我校为全省50所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之一。为从2004年9月起在我校高一年级有效地模范地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特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教育厅对样板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试验方案。要点为:

一、指导思想;

二、目标任务;

三、基本原则;

四、重点难点;

五、组织领导和分工;

六、保障措施

七、有关学习的组织;

八、启动工作进度安排;

九、教学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安排:

1、课程方案的制订。

2、课程的选定和审定。

3、教师开课指导。4学生选课指导。

5、班级的组织和指导。

6、课程考核和学分认定。

7、教师评价体系。8校本教研的组织。

9、试验工作的检验。

为了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总的做法是:长短结合(长期规划与短期安排),循序渐进(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近的先解决,远的缓解决),划出时间特区(即在高一年级划出统一时间开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课),信息技术支撑(在翠园中学网站上设置了“高一新课程”专栏,并开发工作软件)。近一个学年来,我们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起到了“样本”作用。我们制定并实施高中新课程的选定和审定制度,制定并实施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制定并实施新课程考核和学分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新课程班级的组织和指导制度,为了促进新课程样本示范,我们建立高一学生选修课网上报名系统,建立新课程实用工作网页。在翠园中学网站上设置了“高一新课程”专栏,里面设有上级文件、学校方案、选课系统,教学效果等内容,为课改的实施提供了种种方便。我们还富有创造性地独力开发并设置了高一学生网上选课系统,该系统包括了开课选课上课的全部过程和主要内容,即教师申报、课程介绍,网上选课报名,网上统计,网上安排,网上开题报告,网上成果展示等。为学生选课和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极大的方便,并为兄弟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省市属一流。

完善建设校本课程。随着中小学课改的逐步推进,开设校本选修课已提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上。自2001年9月我校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同时,率先开设了一些选修课。2003年12月4日,翠园中学《关于“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决议》交校教代会讨论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在2004年初,迈出大步,在高一同时开设了42门校本选修课,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社团、辅导五大系列,有1000多名学生参加。6月中旬,学校两次召开了学生选修课成果展示会,声势浩大,成果显著。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至今,我们已编印翠园中学校本课程用书4本,正式出版3本。

我校这一做法及其成果,在全市引起了很大影响,2004年6月23日,《深圳青少年报》头版头条发表《选修课成为翠园学子课程超市》和长篇通讯《课程超市:供销两旺》,介绍翠园中学的选修课成果。2004年7月14日,《深圳教育》报发表长篇通讯《自主选课,开启学生发展的新空间——翠园中学学生选修课成果展示综述》一文,产生很大影响。

2、全省研究性学习课程示范实施

从2001年秋季起,在省、市、区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校作为省、市、区该项新课程的重点实验示范基地,先行一步,落实到位,并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在全国、省、市都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教育报》、《深圳青少年报》等报刊纷纷予以报道,省内外许多学校纷纷到我市参观,市、区现场会先后在我校召开,全国、省一些现场会也纷纷在我校召开,我校还作为广东省典型向国家教育部汇报。

2001年上半年,我校参加了省厅、省教研室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纲要》和《方法指导》两书的编写,我校执笔的《翠园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和《立项指示》得到了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收入这两本书中,作为示范,为全省高中师生使用。学校还在2001年9月召开的全省“研究性学习”课程研讨会作经验介绍。我校正式出版专著《研究性学习课程示范实施全景》,为全国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百科全书。该书已于2002年由北京华龄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达28万字,收集了学校的实施方案、计划总结、管理条例、科研文章和学生的研究报告等,受到全国读者的热烈欢迎。

创造“翠园模式”。2001年秋季开学后,我校全面落实我们制订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扎扎实实,逐步推进,并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我们的安排是:高一年级各班一个学期成立一批研究小组,各完成一个课题。在实践中,我校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翠园模式。正如2002年12月7日的《深圳特区报》所说:翠园中学是省、市、区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示范基地,该校已形成了以问题(课题)为中心、以开放为形式、以探究为过程、以实践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的“翠园模式”。

学生成果累累。至今学生研究成果质量优秀,丰富精彩,令人叹止,如2001届高一年级12个班第一学期共138个课题,其中科技类47项,占总数34.1%;人文类42项,占30.4%;社会(经济)类30项,占22%;国际类14项,占10.1%;体育类5项,占0.4%。三学年内学生共查阅各种书刊资料近7千种,积累资料约近7千万字,进行社会调查约1100次,写成研究报告1100多篇。学校举行全年级辅导讲座20次,有几十篇学生研究成果已发表,收获巨大,社会反响强烈。学校还制作了“研究性学习”专项网页,成为罗湖教育网的热点网站,获全国中小学第二届网站评比二等奖和罗湖区第二届科技信息节优秀专题学习网站一等奖,并被广东省电教馆挂上省科研网,向全省展示。至今学校和教师发表的“研究性学习”文章近50余篇,其中有10多篇作品在全国获奖。

2003年12月22日在我校召开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现场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委员会主办),全国90多所学校的代表和领导前来观摩,好评如潮。

3、全省“专题学习网站”课题领头

课题《专题学习网站开发和应用的有效性研究》为2002年11月确立的广东省电教馆国家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有效性研究》的子课题。我校作为子课题实验学校和子课题主管单位,自2003年3月在我校开题以来,我校及其它实验学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完成了一系列专题学习网站,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定为主管单位,设立工作平台。2003年3月29—31日,子课题《专题学习网站开发和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在翠园中学召开了开题大会,总课题组领导、省电教馆科研办主任刘峻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子课题组顾问李克东教授作了学术报告,子课题组作了《实验方案》报告,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全省20多所实验学校作了交流,翠园中学被省电教馆确立为该项实验的主管单位,刘人云副校长被确立为该项实验项目主管。我校立即建设了支持课题运作的专《专题学习网站》实验工作平台,指导协助实验单位落实实验任务。

我校现已建成“专题学习网站”30个。其中领域类的有3个,即“研究性学习”、“心理健康”“禁毒网”;学科类有15个,包括了各个学科;模块类有11个,涉及政治、语文、历史、数学等学科。它们全部挂上“翠园中学网站”(www.szcyms.net)。“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教与学”、“语文索道”和“SST数学实验网站”已挂在“罗湖教育信息网”上,前两个还挂上了广东省电教科研网站,作为示范。这其中,有3个网站在第一、二届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展评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暨教育特色主题网站,有2个网站教育部德育“十五”科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二等奖,有15个网站在2005年罗湖区第三届科技信息节获奖,占全区中小学网站获奖总数的五分之一。

这些网站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栏目全面,时常更新,点击率高,对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如我校的“研究性学习网站”,成了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示范实施的教学平台。其中含有大量的指导文章供师生学习。每学期各学生研究小组写的《开题报告》和《研究报告》,均得制成电子文本和电子课件向上提交交流。近四年来,已汇集了学生提交的大量的《开题报告》和制作的大量电子课件(即《研究报告》),其中如《中英街的商业调查》、《废旧电池的利用》、《钓鱼岛的主权**》、《深圳文化历史游设计》、《城市遗产保护工程》等电子课件已成为“样板作品”被各处广泛介绍。这就不断为广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课程提供了学习的样板和途径。全国各地的师生均点击入网浏览,它充分显示了翠园“研究性学习”示范实施的作用。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展评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暨教育特色主题网站,在罗湖区第三届科技信息节荣获一等奖。

又如洪飞老师的“高中数学教与学网站”,内容充实、丰富,信息含金量高,对指导数学高考起到有力的作用。荣获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特色专题学习网站“特色网站奖”,在K12网站数学类中点击率排名第一,总类排名第三。

又如刘人云、鲁力老师的“语文索道”,2004年4月建成,不到半年,浏览人数已多达2万5千多人次。其内容正确、全面、丰富多彩,覆盖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还具有前沿性,展示了近年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大量新成果。能及时地提供优质服务。如今年6月“试题精编”栏目及时荟萃了全国各地高考题,一时上网人数猛增。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展评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暨教育特色主题网站。

又如张振国老师的“SST信息技术与数学教材整合实验”专题网站,对这个国家级的实验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它不仅是一个优质数学教学资源库,而且是一个师生互动学习的乐园,是一个数学科学探索的平台。

政治学科《高中哲学漫画》和《农业》专题网站具有强烈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荣获了教育部德育“十五”科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二等奖。

“专题学习网站”的建立与使用,大大促进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并形成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品牌和特色。

4、语文343实验全国闻名 深圳市罗湖区语文课堂教学“343”创新设计实验在2001年被全国中语会教改中心确定为重点科研项目,又在2002年4月被全国中语会教改课题专家指导委员会确立为“十五”重点科研项目。它也是罗湖区教研中心2000——2003年重点科研项目。它于2000年4月在翠园中学(初中部)正式开题,全区有三十多所中小学参加,不少省市都有学校参加。2003年12月圆满结题。

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深圳教学研究》、《深圳商报》等多家报刊都对该实验进行报道。课题组已将实验论文汇集成《创建语文课堂教学的系统设计》一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6月出版。该实验的《优秀教案选》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在2003年8月出版。

在全国中语会2002年全国语文教研成果大赛中,该实验设计者、翠园中学刘人云副校长撰写的〈〈创建语文课堂教学系统设计——343实验理论纲要〉〉荣获了全国优秀实验课题和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2004年该课题荣获广东省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和罗湖区教育成果二等奖,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该项实验得到了上级行政领导、国内语文界专家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如全国中语会理事长(代)张定远先生,副理事长陈钟梁先生,箸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主编桑建中先生等都担任了该实验的顾问,并亲临指导。该实验为全市、全省、全国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5、“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实验全国先进学校

《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翠园中学担任“图形技术在高中数学创新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002年9月7日,该课题广东实验区开题会暨实验学校挂牌仪式在深圳市举行,我校共有8个班参加试验,有张振国、周德山等多位老师参加,得到了全国数学知名教育专家章建跃博士和方明一编审的亲自指导。2003年1月在我校成功举办了广东实验学校第四次工作会议,我校实验教师多次在区、市、省级进行了实验课展演,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翠园中学在实验中全国知名,被评为2003-2004学全国优秀实验学校。

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张振国老师被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聘请为课题专家组核心成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编委,代表广东省在2002年全国研讨会作了专题报告,多次为全国、全省实验教师作教材培训和实验技术指导,并参与编写了许多论著、教科书(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 数学》第一、二册)、教学辅助资料、信息技术手册,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等,为整个实验的进行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6、STS课程课题实验取得优异成绩。

《中小幼STS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与实验》是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近几年我校承担了其子课题《人文与科技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的实验任务。“科学•技术•社会”(STS)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中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科学、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当前它主要表现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校作为这项课题的省级实验校,参加了这一实验。总结我们近三年来的工作,可概括为:一个理念,四个贯穿和一种基本模式。一个理念,即充分认识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四个贯穿,即是:

1、贯穿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

2、贯穿校本课程实施;

3、贯穿社会实践课实施;

4、贯穿学科教学实施。一种基本模式,即是: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采取的翠园模式,即“以学生为主角,以问题(课题)为中心,以开放为形式,以探索为过程,以实践为依托”扩大到上述的四种贯穿中,作为基本要求。

我校STS课程的成功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既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又为高中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2005年1月6—8日,在翠园中学召开 “中小幼STS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与实验”课题中期评估、交流会议, 省教研室领导、罗湖区教育局领导、各实验学校主要课题研究负责人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翠园中学的经验成果得到大家高度评价。

7、青青翠园文学社:打造全国中学文学社团旗舰

走进翠园中学青青翠园文学社展室,奖杯奖牌熠熠生辉:深圳市十佳文学社第一名、广东省十佳文学社、全国十佳文学社、全国20佳校园文学社刊、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示范单位„„《作文通讯》、《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语文报》、《美文》、《中华文学选刊一一少年写作精选》、《中国校园文学》等全国中学生主流杂志2001年以来发表翠园中学文学社作品700余篇、推出专版30多个。2003年,刘一奔等5名文学少年考入北大、北广等院校影视编导专业„„

翠园文学社正以“青春文化、深圳特色、中国气派”为追求,进一步加大运作力度,倾力推出以青春文化为旗帜的“青青翠园原创文学网站”,正式出版《中学生文学社团教程》、《中学生文学社团系列活动设计》、领衔主编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感与励志》中学生原创文学作品丛书等,该丛书(共五本)已由海天出版社于2004年12月出版,被《文艺报等多家报刊推荐。

2004年10月,由翠园中学发起并参与起草,全国中学文学社团代表共同签署了中国校园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国校园文学发展海盐宣言》,该宣言为校园文学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衷敬高校长认为:“人文精神需要积淀,人文教育重在创新。只有被赋予人文精神的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人,只有被赋了人文精神的学校,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我们的文学教育并不以培养作家为终极目的,他们中的多数人不会以文学为职业。我们就是要以此赋予学生一种美好的情感、一份诗意的气质和一份创新的能力。”陈凯鸿是翠园中学文学社成员,19岁的他,和中国股市已有了将近10年的亲密接触,他的《一个深圳中学生的“股市报告”》被《深圳青少年报》以封面人物加三个版面推出,并配发编者按、记者专访、股评人士点评,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国内第一篇由中学生撰写的股评作品,是素质教育和财商教育的典型案例。中国作协《作家通讯》已将连载这篇作品。

8、启动“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

该课题是中国科协《2049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02年至2007年间的实施载体。由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领衔,委托“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项目办”具体负责实施。让中小学形成追求创新、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形成能让学生和老师关注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其中的优秀学生不断脱颖而出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机制。

我校已正式成为该项目的实验学校,2004年6月26日在我校举行了挂牌仪式,省市区科技局和教育局领导莅临会议。学校正乘此东风,进一步大力开展科技教育。一是成了实验课题组,校长挂帅,加强领导;一是积极培养骨干教师,2004年暑假派出10位教师参加全国培训,现已展开课题实验;三是结合高中课改,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大科技教育的力度;四是增添了一批现代科学技术实验的设备设施。我校的主要举措有:

(1)、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普及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结合研究性学习和选修课,指导和带领学生开展群众性的科研活动。三年来,有多个学生研究小组提交了300多份科研报告。如《深南大道的光污染调查报告及对策》、《对市场护眼仪的调查研究》、《化学与社会生活》等。2004年在高一设置了十多门科技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如《机器人设计》、《无线电子制作》、《航空模型》、《班级学生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学校还利用假日组织学生到社区宣传普及科技知识。

学校还编印了《科技刷新地球》一书,全面介绍当代最新的科技成果,图文并茂,受到社会及市、区科技局的大力赞扬。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近年来我校大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涌现出许多优秀科技苗子,如航模竞赛,学生在全国、省、市频频获奖,今年又有学生在省青少年科技竞赛中获奖;又如在近两届全区科技信息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奖总数为全区前列。

三、课改实验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课改实验工作在我校实施顺利,效果显著,但在具体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这些问题与老师们的建议归纳如下,望上级部门能给予关注。

1、课改的深入必然会促进考试制度的改革,高考与高中课改不配套的问题应尽快解决;

2、高中新教材在体系上连续性、逻辑性不强,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教材“偏旧”的问题解决的比较好,但“繁难”的问题并未解决好,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受到挤用。

3、新课程内容设置过于理想化,在操作上较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在选修课的设置上,设计者的用心是好的,但忽视了中国的国情。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班额小,一般是二三十人,校内教学资源也充分,开选修课问题不大。而我国的中小学班额大,一般是五六十人,校内教学资源平时就不足,学校人力、物力、空间有限,现在要开大量的选修课,师资、场地、设备等需求成倍增加,更是捉肘见襟。像我们这样的深圳的区级重点高中都有很大困难,县城、农村的学校就不用谈了。

所以,建议选修课

(一)系列要简化,现太繁太多(数学是典型,选修1竟多达四个系列21个模块或专题)。应逐步推行,应逐步开设。

深圳名校长学习汇报材料汇总 篇6

黄陵县河西小学 刘晓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们,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领导给了我们这次宝贵的外出学习的机会,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维,更多的了解了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下面我就代表我们这次学习的团队向大家简单汇报学习内容。2015年12月3日,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深圳,参加为期8天的“第三届两岸三地中小学名校长高峰论坛暨全国特色学校与名校长办学成功经验交流活动”。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这次学习考察的一些体会:

一、专家培训,从观念上改变

二、实地考察,从实践中提高、三、反思与启迪

一、专家培训,从观念上改变

12月4日我们在深圳明天西部酒店报道后,看到会务组发的会议手册和论坛议程,每天上午8:00开始听取汇报一直到12点,中途是短暂而迅速的午餐时间后,下午2:00到17:30继续听报告,基本上每天都是六点才结束会议,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同时深深的感觉到这个城市工作节奏非常迅速。

12月5日,两岸三地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领导、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干训主任,中学、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职校长、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共480余人聚集一堂,举行了开幕仪式,开幕式上各位领导致欢迎词及贺词。下午在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胡方女士关于《特色学校建设:价值定位与策略建构》的专题讲座使培训拉开序幕。在讲座中,胡所长从对特色学校的基础认识,何谓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的特征以及特色学校的理解辩证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创办特色学校。我们先后听了香港佛教小学校长陈瑞良《童心实践爱的教育》、新北市立北大高中校长薛春光《北大高中---师长精心设计的学习乐园》、台湾前国民小学校长卢素真《谈特色学校的创建》、深圳宝安区西湾小学校长杨水旺《特色学校的创建与实践》等多位优秀校长的精彩汇报。其后几天的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特色建设成果交流报告让人回味无穷。其中杨水旺校长从特色学校的概念、教育理念、教育追求和建设特色学校的关键变量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特色学校创建的独到见解。他提出特色学校的创建必须有9种精神。①永不放弃的学习精神②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③尊重他人的民主精神④勇于反省的批判精神⑤遵循规律的科学精神⑥锐意突破的创新精神⑦终生不悔的奉献精神⑧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⑨不断超越的开放精神。同时,在他的讲述中,印象最深的是他讲的两种儿童:“蒲公英儿童和兰花儿童”两种新定义名词,蒲公英儿童就是放在哪里都能生存,兰花儿童就是需要特殊的环境、特别的呵护才能生存。我就觉得我们学校很多的孩子都是兰花儿童,教育的成功就在于如何将兰花儿童转变为蒲公英儿童。杨校长课间休息时候给我们播放了他们学校的校园之歌,《清林欢迎你》就是用《北京欢迎你》的曲修改了部分的歌词而已,他讲到“平等对待学生”在学校的年报告中,有每个学生的名字。微笑面对学生——并不是非要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香港佛教小学的陈瑞良校长跟大家分享的是让学校成为“人人学习及互相关怀的地方”,看他们的愿景。解读:通过感恩教育、体验关爱等方式,“多动晨鸟队”的孩子们由原来的坐不住、没有责任心慢慢地转变为负责任,有使命感,懂得珍惜、关怀他人。印象最深的是陈校长讲到他们学校以关怀推动协作文化:教师间的欣赏与感谢:如年终汇报。(幻灯片)一式三栏,可以写出三份欣赏和感谢。从这些描述中可以让每个教师或同学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体验到帮助别人而让他人铭记于心的幸福感。香港葵涌循道中学黄兆雄校长,提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爱国人才,求同存异,兼容并蓄,设置多元化,适合市场需求的课程观。台湾新北市新庄区头前国民小学校长卢素真,在汇报中以真诚的话语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她的报告应该是在这次汇报中讲得最出色的一个,她提出“校长不大,可以做大大的事”,“学生第一、教师至上、员工为重”,“有快乐的校长,才有快乐的老师”,“要把世界当教材,而不是把教材当整个世界”“只要不违反规定,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能学到核心能力,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只要不违反规定,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能学到核心能力,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同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不同的手指有不同的含义。总用食指指着孩子的脑袋:你这个小傻瓜,怎么這么笨啊!多竖大拇指,大拇指就是「你真棒」、「你真行」,就是一道金色的阳光。“我们数得出一颗苹果有几粒种子,但我们数不出一粒种子能结几个苹果”等观点,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她提出学生到学校要学什么? 要学「陌生」的知识、要学「生存」的能力、要学「生活」的趣味、要学「生命」的价值、要学「求生」的忍力、学「生生不息」的使命。她的学识非常渊博,先从国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生智慧,以儒家的思想涵养自己,修身养性,积极进取,以道家的思想冲淡自己,“上善若水”。她出口成章,满腹经纶,从案例和传统思想的角度解析了教育智慧。

二、实地考察,从实践中提高

12月9日至11日是参观学习的时间,我们先后参观了三所学校,每到之处,都印象深刻。

(一)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

12月9日上午,组委会专门为我们安排了去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考察。进入校园给我的感觉是校园布局合理,绿树成荫,芳草遍地,环境优美。学校占地56784平方米,建筑面积5105平方米。学校现有85个教学班,小学部55个班,3057人,中学部30个班,1451人。教职工295人。该学校秉承“优质+专长,规范+创新”的办学理

念,着力于“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方略。学校形成了以“特色星期五”、“阳光特长一小时”为实施途径的“体育、艺术、英语、阅读”四大办学特色,并在全区率先提出“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在相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校陈列室、教学楼、职教楼、食堂、学生宿舍、运动馆、器乐室、舞蹈室、合唱室等设施的布局设计,参观校园建设。观看了21个特长班学生们精彩的表演。该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越的办学环境,让我们大开眼界。在这次参观学习中我们听取了郭主任的学校发展简介、老师们精彩的课堂展示。这次参观让我们看到了该校同行们刻苦、敬业的精神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看到了该校孩子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乖巧可爱的形象。

(二)参观香港英华小学

12月10日,我们赴香港一起参观了香港英华小学。走进香港英华小学,让人能感受到这里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际化学校。本校是一所全日制男校,与英华书院均为中华基督教会的有关学校。全校共62位教职员,包括校长、3位副校长、1位行政经理、1位绿化项目经理、1位编辑、55位教师及1位社工。本校设有十一科:中文、英文、数学、常识、视觉艺术、音乐、体育、资讯科技、宗教、普通话及图书。为培育学生掌握“两文三语”,中文课会以普通话授课,英文课堂以全英语进行。参观过程中,参与接待工作的领导和教师时时处处显示出的渊博的学识、谦逊的品德、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尊重教育规律、以爱育人的教育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学校有着丰富多采的课外生活:制服团队如童军、音乐如管弦乐团(参加国外比赛)、弦乐团、管乐团、中乐团、中国鼓队、敲击乐队、合唱团,运动如各类球队、田径队、游泳队、武术队、资讯科技组、英语活动组、朗诵队、话剧组、科学组、数理组、学生大使等.学校的业余体育训练在全区保持着高昂的发展态势和优异的成绩,连续几年获区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并为上级体育院校输送了多名优秀人才,并有入选国家队。我认为,香港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别开生面的交流方式,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有条不紊的管理,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些学校教育的特色也是我们应该汲取的宝贵经验。

(三)澳门濠江中学

在澳门,除了羡慕他们的无压力生活外,我们所到的学校也让我眼前一亮,澳门濠江中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热情,待人诚恳。学校有气派的大门,有醒目的校名匾额,2000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一周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亲临濠江中学视察。江主席赞扬学校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并题词“濠江中学,桃李芬芳”。2003年10月17日,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视察濠江中学,并亲临住所探望杜岚名誉校长;曾副主席关心学校的发展,勉励学生们要从小立志,为将来建设澳门、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勉励,是对濠江中学办学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全校师生的极大鼓舞和鞭策。它是一所以爱国、爱澳、为社会培育人才为宗旨的学校。学校以“忠诚、勇敢、勤劳、朴素”为校训,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新时期又提出“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新校训。学校的教育宗旨是面向广大市民,有教无类,坚决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随着校务蒸蒸日上,学校已发展为一所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学校(俗称“一条龙学校”)。全有121个教学班,教职工近400人,学生近4000人。在欢迎会上,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荣誉。观看了舞蹈队、合唱团节目,都荣获了全澳门乃至全国获奖。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书法,濠江中学把它作为一项课程作为学校一项特色进行继承,不仅有名人的书法作品保留,还有现有的校长书法作品展览,更有学生的优秀作品展览,更甚者所所有学生的在校练习的书法作品都用保存箱保存好。当校领导问我们:“大家猜猜看,学校共保存了多少学生的书法作品。”随行的老师猜“2万”“不,20万学生!”底下一片惊讶声,“当这些学生有出息的一天时,来校就可以看到在中学时代自己的作品,那是多么好的回忆!”不说一箱一箱保存之花时间,那需要多大的地方呀!真的是在国内没有一所学校向澳门濠江中学那样把“学生”真正摆在前位。我想,那些学生在写的时候肯定是非常认真,因为他知道他的作品,他的进步的过程,学校都将为他们保存!这就是“以人为本”。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他们的书法室、机器人创新室,他们的作品获得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大奖,还有他们的舞蹈队不仅获奖,而且澳门有重大的大事都有他们舞蹈队的身影!爱学习、有创新才能、有文化素养、有个性特长,这是澳门学生给我们的印象!在参观过程中,每个教室、每个地方都有老师或者同学主动的向我们问好,给我们讲解,这个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在准备离开的时候,我们和校长看到了这个“爱心树”,感觉非常有特色。把每天做的好事用一句话写上贴着,不论大小。濠江中学探索“扎实基础加特长”的办学模式,高考成绩也令人欣喜。每年都有一批优秀学生被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內一流名校录取,加上澳门本地高校,平均每年升大学的录取率为百分之九十以上。“以学生为本,多层次多角度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和个人成长,为启发学生潜能创设条件”,“精心安排各项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沟通能力、创作意念及团队精神”这些教育理念使濠江中学的学生学得幸福,也使每一个老师的职业生活感到幸福。这样的教育幸福是几十年的坚守、沉淀得到的,我想我们也应该并且也能够勇敢执着地追求这种教育的幸福!

三、反思与启迪

上一篇:《尘埃落定》读后感3000字下一篇:分庭抗礼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