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崛起

2024-10-01

区域崛起(精选6篇)

区域崛起 篇1

在新年钟声敲响之际, 我们郑重地推出全新的2010年第1期《环渤海经济瞭望》杂志, 作为一份新年礼物, 奉献给关心杂志成长的每一位读者和朋友!

刚刚过去的2009年, 是我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 举国共庆建国60周年, 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 全国上下坚定信心、应对危机、迎难而上、共克时艰, 实现了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共同夺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江河充盈, 汇聚于海。经过二十年浪击潮洗的环渤海地区, 肩负中国第三增长极的使命, 适时而进, 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卓绝推动力, 这颗璀璨的明珠, 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未来, 向四面八方传递出阔步前进的铿锵声音———

北京市:发挥科技创新和综合服务等优势, 找准北京在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地区的定位, 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联系沟通, 拓展交通、能源、水资源、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生产基地等方面的联合与协作。天津市: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推进与北京的科技合作, 建立京津、环渤海等旅游合作机制。河北省: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 务实地推进与京津的合作, 多领域、多层次与京津对接。山东省:实施“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辽宁省:要把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建设成为辽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山西省: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 接受京津地区的辐射, 形成产业互动。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承接先进生产力转移。

这些坚实的脚步充分展现出环渤海各省市区融合发展的强烈愿望和积极姿态, 为助力区域统筹发展、实现环渤海经济腾飞提供了战略保证。

随着环渤海地区的崛起, 作为环渤海地区龙头的天津滨海新区也迎来了新的飞跃———从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天津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到滨海新区第一次党代会召开, 从“十大战役”隆重打响到首架津产空客A320飞机交付川航……我们从中深切感受着天津精神天津速度和天津效益。

作为环渤海地区唯一一本综合性区域经济期刊, 《环渤海经济瞭望》杂志始终将关注、瞭望环渤海这片热土, 并不遗余力地促进其崛起作为自己的重大使命, 致力于成为区域发展中的每一个铿锵脚步的忠实记录者, 不断在环渤海地区的崛起中改进、搏击、成长。

我们立志将杂志打造成更具影响力的精品期刊。为了将杂志提升一个层面, 经过2009年的筹备与实践, 我们将自2010年第1期开始全面改版, 无论从内容上、装帧设计上都将有新的突破。内容上, 增加更多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性栏目, 推出展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前瞻性系列文章;形式上, 采用全彩印刷, 创新版式风格, 向国际前沿迈进。在紧随区域发展节拍前进的步伐中, 我们感觉到了自己跳动的脉搏。

创新永无止境, 实践永无止境。在常规的办刊之外, 我们也在思考一个全新的广义的命题, 即搭建杂志平台之上的平台, 开拓杂志阵地之外的阵地。在区域联动发展时代, 简单的联系和沟通模式已经不能支持纵深层次的发展, 这就需要转变办刊方式, 在单纯的内容报导和搭建沟通平台之间找到一个联系点, 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沟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推动一种全面的、多方联动的交流和共赢模式。当然, 这一切都需要以改革、发展、创新的思路去解决。为此, 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一如既往地遵循“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刊方针。走出去:我们实施了“环渤海经济瞭望杂志河北行”计划, 赴唐山、保定及有关县市采访考察, 在沧州召开了新一届年会。请进来:我们举办了选题策划座谈会和组稿工作座谈会及理事会年会, 邀请青岛等市地有关方面来津沟通交流。这些点点滴滴的付出, 必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我们坚信, 所有关心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 共同付出的合力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刻, 环渤海区域必将成为对全国、东北亚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地区, 成为中国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典范。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为杂志发展付出辛劳的社会各界同仁, 他们的全情投入与积极参与充斥在每一期杂志的精彩段落, 正是有了与作者、读者这种思想的碰撞, 才产生了许多智慧的火花, 正是这种弥足珍贵的思想火花给予我们动力, 使得我们有信心为区域发展铺垫新路, 引吭高歌。我们期待与各界同仁共襄盛举, 为环渤海地区的崛起推波助澜!

区域崛起 篇2

新优势

2013-06-04 09:23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罗志军指出,善弈者谋势。站在新的起点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央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决定了苏中未来的发展不能惯性依赖走“老路”,必须从固有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中摆脱出来,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积极探索苏中发展的新路子;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地理的重塑,决定了苏中未来的发展不能自我封闭走“窄路”,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和思路,主动对接、积极参与、深入挖掘,在融合中分享机遇,在互动中借力发展;“两个率先”目标内涵的丰富拓展完善和“八项工程”实施的深化,决定了苏中未来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抄“近路”,必须着力提高全面小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把基础打得更加扎实一些。我们一定要辩证分析、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的变化,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把苏中发展放在新的时空背景中来谋划,放在全省“两个率先”的大局中来推进。“苏中崛起”,绝不是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是以质量效益为前提,实现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整体提高;绝不是光有经济发展的单兵突进,而是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各项事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绝不是以要素投入为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而是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显著提高,在科学发展中实现苏中崛起。罗志军说,对苏中新一轮发展大致可确立“两步走”的目标:第一步,用5年左右时间整体达到省定新的全面小康指标要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赶上全省平均水平;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再经过5到10年的努力,全面融入苏南,总体上达到长三角核心区发展水平,在全省区域格局中更好地发挥承南启北、辐射带动的作用。

罗志军指出,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是苏中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也是促进苏中崛起的根本之计。从世界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看,融合发展是规律性趋势。从确立苏中板块的战略意图看,目的就是要在南北区域之间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传导纽带,更好地带动苏北,实现省域范围内的协调发展。从苏中三市的发展实践看,融合发展已成为自觉追求。从苏中整体上来说,推动融合着重要从“沿江、沿海、沿边”三个层面来展开:一是苏中沿江地区要成为融合发展的先行区。要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着力建设产业升级的创新地带和生态文明的绿色走廊,与苏南沿江地区有机融为一体。进一步加强区域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过江通道和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围绕构建城际“一小时通勤圈”,最大限度释放长江两岸“同城化效应”。二是苏中沿江沿海地区要成为接受上海和长三角核心区辐射的先导区。要充分利用紧邻“大上海”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推动跨江融合、江海联动,放大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效应,积极主动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在更大范围内寻找和利用发展资源。三是苏中“沿边”地区要成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突破区。要加大对与苏北接壤或者叫结合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多做“釜底加薪”的事,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加快

壮大县域经济,使之跟上苏中整体发展步伐。要通过“三沿”联动来做大做强“金角”、“银边”,带动苏中腹地发展,使苏中加快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

崛起中的河南区域经济研究 篇3

关键词:河南区域经济;产业重构;县域经济;缩小区域差距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06-02

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际上21世纪初我国就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局,以转变发展模式为主轴,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方向。在这一大目标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然是一个战略重点。根据这一要求,河南省在2003年出台的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

1 各经济区域发展现状概述

1.1 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该经济区域位于河南省中部,各城市之间距离较近,距离中心城市郑州大都在100公里以内。该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交通便利,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聚集此地,区位优势显著,发展基础较好。 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重点之一(另一重点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原城市群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从空间布局上看,城市群的“龙头” 郑州,随着其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这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将日趋扩大。洛阳则是城市群中的“副中心”,其产业基础、科研实力、文化资源等优势突出。

从经济发展来看,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占全省比重不断提高。2005年完成GDP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6.1%。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中原城市群工业化程度最高,在2000年已率先突破50%并一路领先,在2005年达到61.27%。从其中的城市来看,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焦作市、漯河市和济源市等6个城市的工业化实现程度在2000-2005的6年内均达到或超过了50%。中原城市群在2005年末拥有六十多家全国知名企业,其中有多家上市公司,企业主要有郑州宇通客车集团、中国一拖集团、郑州日产汽车公司、河南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焦作万方、神马、新飞电器、许继电器、黄河旋风、漯河双汇集团、银鸽实业、豫光金铅等。 

1.2 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发展现状 

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包括三门峡和南阳2市,工业有一定基础,煤炭、有色金属资源比较丰富。从经济发展来看,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在河南省经济中所占比重略高于豫北经济区。2005年完成GDP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3.1%。 

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在2005年末拥有12家百强企业,主要企业有灵宝黄金、三门峡天元集团、天冠集团等。相比较而言,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工业化程度名列第三,仅在2005年突破50%大关达到50.98%。

1.3 豫北经济区发展现状 

豫北经济区由安阳、鹤壁、濮阳3市组成,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从经济发展来看,豫北经济区在河南省经济中占比重较小2005年完成GDP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0.7%,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豫北经济区在2002年以后的工业化实现程度超过50%。其中,鹤壁市的工业化实现程度最高,安阳市在2001年之后超过50%,濮阳市在2003年之后3年内的工业化实现程度均达到或超过50%。豫北经济区在2005年末拥有十多家百强企业,主要有安阳钢铁厂、鹤壁煤业、中原油田、安彩集团、中原油气等。

1.4 黄淮经济区发展现状 

黄淮经济区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4市,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从经济发展来看,第一产业比重较高,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较低。2005年GDP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0.1%。从产业结构来看,产业结构相对滞后。

黄淮经济区的工业化实现程度是全省四大经济区中最低的,一直到2005年末尚未达到50%。黄淮经济区在2005年末拥有16家百强企业,主要企业有天方药业、科迪集团、周口莲花味精厂、永城煤电(集团)、神火集团、商电铝业、辅仁药业、华英禽业、羚锐制药等。

通过实际情况总结可以看出,自身条件良好的经济区域具有吸引新的经济活动积聚的功能,能够自发的增强自身实力,促进自我发展,进一步引起新的积聚?相反,基础较差的经济区域,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积累,不具备经济起飞的能力,对基金区内企业产生离心力,更不具备吸引区外企业的可能性?因此,经济基础较好的经济区域发展必然比基础较差的经济区域要快,区域差异必将逐渐被拉大。

河南省的四个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工业化程度、城市化水平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扩大的态势,区域差异的扩大会严重制约河南省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为加快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2 河南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措施

2.1 产业重构是整个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核心。

产业重构的成效已经显现,据河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全省年工业总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达到388个,年工业总产值达4501.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7.1%。其中,中原城市群经济区域中的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焦作等9市共拥有工业产业集群228个,占全省的58.%。

2.2 郑汴一体化是中原城市群的破题之作

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头戏是郑汴一体化,在郑汴一体化建设规划中,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郑州汽车工业基地、郑州现代物流中心、郑州先进制造业基地、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出口加工区、中牟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区、中牟汽车工业基地、杏花营工业园区、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余个产业群落被密集的规划在一条产业带上。 

另一方面,2005年11月9日郑(州)开(封)大道正式开通。这是一条免收任何路桥费的城际快速通道,它的开通使郑州与开封之间的距离缩短为30分钟车程,与郑开大道同时开通运营的还有101路城市公交车。不要小看这一条路、一趟车,它是一个破题之作,标志着郑汴一体化正式启动。 除了交通一体化外,河南移动还推出了“郑汴一体化移動通信解决方案”——两城通话,免收长途费。老年免费乘车卡在郑州、开封两市公交车上互通。旅游一体化也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后无论是到郑州还是到开封旅游,游客手中拿的将是一张导游图。

2.3 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发展县域经济

2000年河南省政府就出台优惠政策,对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实力较强的巩义市竹林镇、安阳市水冶镇等115个重点镇建设加快步伐,使它们尽快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经济文化中心,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河南省政府确定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城市化达到35%以上重点建设成400个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设备配套、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现代化小城镇。

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关键一条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 一条很好的途径就是发展乡镇企业,把农村中零散的资金变成了资本。一则把农村這个“大蓄水池”中的剩余劳动力、隐性劳动力吸纳出来,二则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这两个条件达到了,农村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2.4 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从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的角度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与国外、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合作,用引进来的资源提升河南的经济实力,增强河南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河南要四面出击,提高产品在省外市场的占有率。从河南省内部的四个经济区域发展角度看,这四个经济区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分工是建立在各自的优势基础上的,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合作是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5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着力点”应当放到缩小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过大差距

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就相对多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就相对少。这样,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越拉越大。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切实保障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大规模地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另外还要积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要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其它象农村文化事业、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和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重点抓好。

2.6 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差距

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努力做到招生计划分配科学、公平、透明。提高生源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全省的各类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条件、近年来各地生源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按照“生源质量为主,兼顾地区平衡”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学生的的支持力度,为促进河南各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作出贡献。 

从十七大报告中可以看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仍然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是十七大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河南省积极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符合实际的现实选择,这对于带动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区域崛起 篇4

一、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力量源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安阳市委市政府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根本出发点, 高度关注民意, 切实改善民生, 提交了一份惠及571万人民的民生答卷。

1、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011年度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4, 181, 860人, 参合率99.54%, 为全省最高。

2、就业是民生之本。

“十二五”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年累计达到5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 低于控制目标1个百分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6.4%, 比规划目标高出26.4个百分点。

3、实施新型城镇化引领战略, 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上有新提升。

坚持一手抓中心城市建设, 一手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011年安阳市的城镇化率为40.5%, 比2001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新型城镇化, “新”在涵盖农村, 从农村着手推进城镇化;“新”在不牺牲农业和环境;“新”在农民和市民享受一样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 为农民谋福祉。据统计, 安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共涉及106个乡镇 (街道) 322个新型农村社区, 目前已建成15个, 在建103个, 建成社区面积595.93万平方米, 已腾出土地面积6, 762.55亩, 入住16, 486户, 共投入资金89.27亿元。322个社区共可整合村庄数量1, 605个, 整合人口215万人。322个社区全部建成后, 可容纳人口267万人, 可节约和腾出土地面积33.2万亩。

4、按照“住有所居”的要求, 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近年, 安阳市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 不断加快建设步伐, 从2007年的1, 877套增加到2012年的22, 851套, 增长率1117%;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20, 776套、公共租赁住房13, 212套、经济适用住房16, 509套;将有62, 081户中低收入家庭约18.6万人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5、统筹城乡发展。

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 462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 313元。2011年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686元, 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7, 586元, 增长19.3%。《纲要》提出:到2020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达到44, 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达到18, 000元。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理论一旦被人民群众所掌握, 并指导社会实践, 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增长是发展的基础, 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增长方式”无论如何转变, 追求的仍是速度和数量。而“发展方式”的转变, 则对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和途径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比GDP增速, 比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减速”, 比发展质量和民生改善的“增速”。摆脱GDP崇拜, 形成新的“速度观”———从“总量”到“人均”。

2002年安阳市生产总值312.6亿元, 增长11.4%。其中, 一产增加值59.3亿元;二产增加值156.7亿元;三产增加值96.6亿元。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1, 558亿元, 居全省第5位, 增长12.1%。其中, 一产增加值175.2亿元, 二产增加值982.2亿元;三产增加值400.6亿元。2002~2011年, 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5%, 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7.6%, 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2.4%, 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1.8∶58.7∶29.5, 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了9个百分点。安阳市人均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4, 967元上升到2011年的30, 190元。

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经济由资源能源依赖型向循环绿色低碳型转变。按照“突出特色、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循环发展”的原则, 制定了建设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思路, 把发展循环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经济转型有机结合起来, 已初步构建起安西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和循环型工业体系。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连续12年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 共淘汰关闭“十五小”企业693家, 停产治理企业108家;关闭120m3以下炼铁高炉243座, 淘汰生铁产能700万吨;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5, 700吨, 烟粉尘6, 180吨;关闭水泥机立窑生产线33条, 彻底告别了水泥机立窑时代。同时, 建立了新上项目预审制度, 严把项目审批关, 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将总投资8亿元的35个“两高”项目拒之门外。

强化科技创新, 推进节能减排。201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安阳市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行列。以项目为载体, 实施了总投资19.7亿元的24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推动主导产业循环式发展, 实现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高效利用和梯次利用。如中联公司总投资6.1亿元, 新上日产5, 000吨熟料生产线, 采用德国先进原料粉磨设备, 配套低温余热发电装置, 年产熟料150万吨、水泥260万吨, 年利用粉煤灰13.8万吨、煤矸石5.2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利税1.7亿元, 创造了“员工减少2/3, 产量提高10倍”的奇迹。

安阳的发展之变, 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 折射出的正是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巨变。

三、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长足发展

1、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共建生态文明是“十二五”发展的主旋律, 河南省已正式启动生态省建设, 力争通过20年的努力, 在全省建立高效低耗低排放的现代生态经济体系、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安全体系、支撑生态文明的社会体系。“十一五”期间安阳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将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 先后开展了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 使全市经济在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环境质量状况呈现稳中趋好、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2、环境既是资源也是生产力。

2003年以来, 安阳市着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村镇绿化工程”等重大农村生态工程建设, 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相继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3.16%, 绿化覆盖率达38.22%, 人均公园绿地达9.3平方米, 形成了以庭院、居住区绿化为基础, 以道路绿化为网络, 以公园、游园、广场、街头绿地为景点, 以城市防护林带、河渠绿地为屏障, 具有安阳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安阳大力提升绿化总量, 建设便民实用的城市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 推进居住区绿化和单位绿化,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使城市绿化的特色更加鲜明、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提升市民的“绿色幸福感”。安阳将围村林工程、环城防护林工程、荒山绿化工程、生态廊道工程作为生态林业建设的四大重点工程, 要让绿色覆盖安阳大地。下一步, 安阳市将着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的更高层次, 是城市生态化的结果, 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 其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功能提升, 更加注重生物物种多样性、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保护, 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更加注重城市生活品质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造更优生活环境、发展更美生态环境, 造福安阳百姓, 这正是安阳市委市政常抓不懈的动力, 落实推进城乡生态发展政策, 给安阳百姓最洁净的空气。2011年, 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17天, 达标率为86.8%。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 市区地下水整体状况良好。省控地表水出境断面达标率100%, 市控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达标率54.7% (不含滑县) 。环境噪声功能区达标率为83.6%, 声环境质量级别为较好。2011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10年相比分别下降1.55%、1.45%、0.61%。

发展的成就并不等于简单的数字罗列, 然而透过这一组组实实在在的数据, 看到的是安阳市经济运行质量的全面提升, 经济实力的明显增强, 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合理, 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丰硕的实践成果、生动的发展事实, 既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真理力量, 更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笑东.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J].安阳日报, 2012.5.25.

区域崛起 篇5

如图1显示,美国模式侧重不成文的自生自发秩序,是典型的米塞斯或哈耶克模式;日本模式侧重成文的中央治理秩序,是典型的凯恩斯模式。美国和日本的知识产权竞争主要是这两种社会治理模式的竞争。哪一种会取得成功呢?

一、美国区域自治制度是美国工业崛起的基石

美国的竞争型自治起源于英国的特许型自治。在中世纪中期,伊斯兰国家对欧洲的进攻严重冲击了欧洲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家诺思所言,随着中央对地方控制力、保护力和造福力的不断削弱,多种类型的地方自治在欧洲兴起。例如,在“诺曼征服”之后,英王通过“特许状”授权地方制定《自治宪章》,自由选举行政和司法长官,实现了英王与国民的第一次分权;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承认法律高于王权,逐步推行法治,实现了英王与国民的第二次分权。

这两次分权,使英国建立了面向更高层次“自生自发社会秩序”建构的制度基础;这种更高层次的社会秩序就是拉开人类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序幕的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家哈耶克在《自生自发秩序原理》一书中认为,自治是英国现代工业文明崛起的土壤,而法治仅仅是肥料。

以英国清教徒为主的美国新移民在北美率先建立了英国式的自治村镇,之后,自治市、县、州和联邦陆续出现。由于美式自治权不像英国那样由英王赋予,而是由村镇、县市自由探索和发展,美国形成了竞争型自治制度;虽然各种自治政府彼此之间互无行政隶属关系,但是彼此之间对权力的争夺却从未停息。

尤其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兴起“家乡自治”运动,一大批名牌大学毕业生和社会名流回到家乡,为家乡建章立制,并通过判例法、州立法和联邦立法为家乡从州或联邦争取到更大的自治权,在某些方面的法律治理能力上,使一大批自治村镇和自治市开始超越效率低下的州或联邦。

诺贝尔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曾指出,南美殖民地之所以没有像美国富裕的农场经济一样孕育出工业革命,其主要原因就是南美没有实行地方自治。他认为,美国自治制度是美国工业崛起的基石。

二、美国区域自治制度设立了“举错、究错的制度藩篱”,有益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

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都建立了地方自治制度,但是没有设立举错和究错的制度藩篱。之前,这些国家的警察和司法机关主要靠人情、自由决断、制度漏洞和权力寻租来过滤大量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其进入司法程序。

随着东方式“法治进步”的发展,人情、自由决断、制度漏洞和权力寻租对违法犯罪的“过滤”能力大大降低,过度的法律惩处削弱了国家的创造力,于是韩国被迫大规模赦免违法犯罪人员,从1995年到2008年,韩国历任总统累计赦免超过2 000万人次的违法犯罪人员,对科技犯罪和经济犯罪的赦免几乎惠及韩国绝大部分高科技企业。相比之下,日本通过细致的立法治理避免了大量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却扼杀了企业的创造力和自由探索的勇气。

美国自治制度的核心价值就是保护社会的“小众化治理”,能设立“举错和究错的制度藩篱”,使大量公开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能被举发到有关部门,或者不能被追究。

例如,德沃金和哈特是美国两大法律思想派系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在很多方面有截然不同的主张,但是他们都承认,法律与道德的任何一个基本规则必须表现为个性化的程序和实体过程,必须表述为具有不同语境和情境的“多义语”;任何情况下,小规模的法律与道德应用能够使上述程序、过程和多义词更接近那个基本规则,至少在寻找判例与常识的“连接点”上,人们的恣意、烦躁和冷漠会更少,对人性内容的挖掘与关注会更多。德沃金和哈特都主张,当一种违法犯罪使人性受到损害时,所有面向小规模法律与道德应用的规则都会天然地“反对更多地损害人性”。

这种天然结果的出现,不是因为人们更加善良,而是因为地方自治让法律治理在一个小群体内发生和进行;陪审团、警察和司法官等对其他“熟人”更加耐心和宽容,实际上是期望周围的“熟人”今后能够对自己也更加耐心和宽容。相反,如果庞大的城市让宽容变为陌生人的“武断”,那么将没有人愿意对他人付出耐心和宽容。

例如,美国司法系统主要由熟人掌控,从制度上限制陌生人介入。美国联邦警察规模很小,管辖的案件极少;州警察数量小,权力更小。有的州,如夏威夷州没有州警;有的州,如加州的州警只能在州公路及州政府设施内执法。

在美国,警察主要是县警察和自治市警察;从处理的案件看,大部分案件由自治市警察管辖。例如,人口聚居区经居民决议实行自治后,可以成为自治的市法人,行政权脱离其所在的县,市政府有权设立完全独立的警察和司法制度。市民遇到的大部分案件往往由市警察和市法官受理。市警察、市法官都不进行专业化分工,对很多案件缺乏专业知识,往往熟视无睹。对市警察和市法官没有管辖权的大量案件,自治市之外的警察和法官介入的能力非常有限,很多案件会被忽略。

相比之下,一些国家有统一而强大的一体化警察系统,有分工明确的警察和法官系统,一旦案件进入这个系统,就很难被忽略。在陌生人主导执法和司法进程的大格局下,权力如果得不到大小陪审团和判例法的约束,不“在阳光下运行”,而且对实体正义的追求超过对程序正义的追求,那么上述系统将成为企业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巨大威胁。这样的系统也不可能公正、合理地保护具有高度价值弹性和主观性的知识产权;在这样的系统下,很难有企业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通过知识产权创新获得正当收益。

反观微软、苹果、Facebook、SalesForce和林登网络等科技公司的创业发展之路,它们获得的社会宽容之繁多、之细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逾越。广大科技企业总部选择栖身于几百到几万人的自治市,主要原因就是地方自治设立的制度藩篱抑制了竞争对手对它们举错和究错的企图,使他们能长期栖身在熟人的保护之下,可以在技术和市场领域进行自由探索。这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在美国肇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美国兴起“企业自治”浪潮,适合知识产权工业革命的分散化与个性化布局

信息技术兴起后,美国兴起了很多科技产业聚集区,这些聚集区往往以少数几个产业或者少数几个企业为主,形成了企业化政府,即这些产业、企业的居民通过选举活动逐步控制自治市的立法权、行政权、警察权、审判权、财政权和人事权,形成了这些产业、企业主导本地造法、司法和行政活动的治理模式。

之前的“家乡自治”运动没有具体的产业发展目标。相反,目前的“企业自治”运动有非常具体的产业目标,会在各个地方形成个性化的科技创新中心、产业中心、技术孵化中心、核心器件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共同控制制造业以外的其他六大产业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订单规划、商品运输、产品零售和终端,从而掌控国际产业定价权。这就是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产品制造国和出口国之后,中国本土100大电子企业的利润总和仅相当于美国苹果公司40%的原因之一。

也就是说,随着美国地方自治政府逐步被聚集的企业所控制,美国企业很容易通过地方政府的随机性立法,形成保护本土科技创新中心、产业中心、技术孵化中心、核心器件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政策壁垒。由于知识产权是一个长线投资的行业,知识产权工业革命需要在各个产业领域推进新技术的渐进应用过程,所以地方政府会随时出台个性化的政策保持美国科技创新中心、产业中心、技术孵化中心、核心器件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的稳定性。这些政策会形成保护美国企业契约体系的公权壁垒,打退外国突破性技术和创新型企业的进攻。

由于这些政策不是联邦政策或州政策,而且联邦和州均无权管辖地方自治政府的事务,所以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几乎没有办法抵制或消除这种政策。因此,在知识产权工业革命中,美国企业能凭借上述政策优势长期维护产业链的综合竞争优势。

此外,与制造业发达的东亚地区不同,美国主要通过选区内的陪审员给具有高度价值弹性和主观性的知识产权进行定价。美国原告往往会在有利于自己的选区发起诉讼,从而促进选区内的“熟人”给自己的知识产权判出高价。

总之,与前3次工业革命不同,知识产权工业革命适合进行分散化与个性化的产业布局。美国的企业自治使数以万计的地方政府能积极参与和支持这种布局,并通过“熟人的小众化治理”满足企业丰富、细致的需求。而且,与前3次工业革命类似,法治,尤其中央法治参与本轮工业革命的规模很小,能有所裨益,但可能并不必要。

从这个角度看,自治是美国新一轮知识产权崛起的土壤,法治仅仅是肥料。日本曾通过有限的地方自治实现了工业崛起,但是日本长期没有实现法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日本能否通过中央主导的法律治理实现知识产权工业崛起,这还有待观望。

区域崛起 篇6

关键词:中部崛起,娄邵,区域经济整合,驱动力

中部地区作为连接东西部的桥梁和纽带, 是东西互补、南北互动, 使我国经济布局均衡和协调发展的坚实支撑点, 中部崛起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湖南是中部省份之一, 地处东南沿海与内陆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娄邵地区位于湖南的中部、西南部, 其网络中心的自然地理位置为湖南提供了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周边的重要中枢功能。娄邵区域范围涵盖湖南娄底市和邵阳市所辖地域。具体包括娄底市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双峰县、邵阳市区、邵东县、新邵县、隆回县、邵阳县、洞口县、武冈市、绥宁县、城步县和新宁县。娄邵区域的面积、人口在湖南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区属于湖南省全面规划发展五区之一。

1 娄邵区域经济特征

1.1 区域经济现状

近年来, 娄底邵阳两市社会经济生产迅速发展 (见表1) , 交通基础建设步伐加快。邵怀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邵永、邵衡、邵安、娄新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 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已经启动, 邵怀铁路正式立项, 沪昆高铁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1.2 区域经济特征

娄邵地区在人均 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长速度、基础建设等方面持续增加, 反映了本区经济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发展, 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但是, 与全省相比, 生产总值仅占全省总量的9.77%, 人均GDP也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娄邵地区仍然属于湖南中部的欠发达地区, 是介于较发达的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区边缘的经济低谷地区。

2 娄邵区域整合背景

2.1 区域整合的历史背景

娄邵地区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渊源。邵阳是一座历史古城, 自古就是交通要道, 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娄底邻近邵阳的大部分地区均属旧邵阳范围,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 在地方行政撤并时亦有分有合。自古以来娄邵地区之间就保持和延续着密切的人际交往、经济贸易、文化往来和社会联系。

2.2 区域整合的现实发展需要

娄底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 城市经济发展腹地狭窄, 需要通过区域经济整合促进经济的发展壮大。邵阳市要增强在湘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也必须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 借道娄底, 加快与长株潭经济对接。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区域经济整合, 其经济发展中恶性竞争表现就会更加突出, 例如, 近期娄邵两地市为争取沪昆高速铁路线路走向而导致激烈纷争。因此, 娄邵地区的整合显得十分必要。

3 娄邵区域整合驱动力

3.1 自然条件对娄邵区域整合的促进作用

娄邵地处云贵高原向南方丘陵过渡位置, 地势由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递降, 地形地貌格局相对比较封闭。其基本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 以山地、丘陵为主。西南、西北、东南三面环山, 南岭山脉最西端越城岭绵亘南境, 雪峰山脉耸峙西部和北部;东部为湘中丘陵区。天龙山, 大乘山, 龙山, 大云山等海拨在500米以上, 山河相间的山体将中部南北阻隔, 北部由新化、禾青盆地, 双峰盆地呈“S”型带状分布, 南部则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隆回盆地, 邵阳盆地呈筲箕型分布。西部北部由雪峰山脉弧形封闭, 南部形成南岭屏障, 东部丘陵广布, 中部地势相对低缓。

境内资江上游两源赧水, 扶夷水自西南向东北呈“Y”字型流贯全境, 支流纵横, 主要支流有蓼水、平溪、辰水、小江、白竹河、新寨河、双江, 邵水、石马江、大洋江、油溪河、渠江等;流域面积遍及邵阳市全区, 以及娄底的新化、冷水江等县市, 涟源、双峰、娄底市则属湘水流域, 主要有其支流涟水等。

娄邵地区地理位置邻近, 自然结构类似, 河流水文同源, 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整合十分有利。同处湖南中部地区的娄邵地区, 在地域上有着同区性, 在文化上有着同根性, 在经济上有着互助性, 在资源上有着同一性。这些特征使得娄邵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对区域经济整合起到促进作用。

3.2 娄邵空间拓展与长株潭城市群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

娄邵城镇空间分布可按照城市空间随机分布模型分析其分布状态。根据模型公式:

假定娄邵区域内的市县城为平面上的一个点, 且呈随机性分布, 依据本区域的面积A和城镇点数n, 算出区域各点理想的平均最近邻距离De, 然后测出各点与其最近点之间距离的平均数undefined, 得到区域内点的聚集程度 (用R表示) 。比值R代表着不同的分散与聚集的程度:R>1说明点是呈分散的状态, R<1说明点趋于聚集分布, R=1是区域内点的分散和聚集程度的区分值。

通过查阅统计资料, 借助地图测量城市两两之间最短的距离 (见表2) , A=28939 km2, n=15, 计算得出undefined, 本区域内城镇聚集程度为R=1.18>1说明本区各地点是呈分散状态, 但非常接近1同时说明本区城镇有聚集分布的发展趋势。但是, 娄底在长株潭“3+5”城市群中距离核心区域长沙达112km, 邵阳市距长沙为181.5km, 与长株潭核心区距离较远决定了本区, 尤其是邵阳很难融入到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区的发展当中。因此, 地处湖南中部的娄邵地区与长株潭的特殊空间位置又使得邵阳区域中心城市初具规模, 中心城市雏形对区域经济整合聚集作用开始显现。

3.3 内源型的空间极化模式驱动的必然结果

湖南中部的娄邵地区属于内源型的空间极化模式, 如点轴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其基本特点是不考虑外来力量对本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空间结构的极化过程完全是自身不断发展作用的必然结果。这种内源型的空间极化模式过程本身就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交通方式的变化, 使得内河河运地位下降, 而铁路、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地位明显上升, 成为城市间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可达性以湖南中东部城市长株潭、邵阳、娄底等为中心, 向湖南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呈“中心-外围”分布格局, 可达性由内向外逐步递减。随着高速公路网络完成, 娄底4h通勤城市数达到92个, 邵阳通勤面积为湖南总面积的94.4%。1-2h的通勤范围是形成都市圈的地域空间, 同时也是核心辐射功能最强区域。娄底市是湖南省三纵三横“田”字形铁路网状结构的中心, 洛湛铁路和湘黔铁路在此呈“十”字型交汇, 已成为湖南继株洲、怀化之后又一重要铁路交通枢纽。2008年, 邵阳成为全国交通枢纽城市。邵阳城市发展源于内河河运的兴盛, 错过于传统铁路的兴起, 而后必然得益于复合型现代交通枢纽中心的确立。由湘黔铁路, 洛湛铁路, 沪昆高铁, 衡邵-邵怀铁路, 320国道, 207国道, 太澳高速, 沪昆高速公路等现代复合型交通线路构成娄邵区域空间极化模式以娄底, 邵阳为中心呈“≠”型构架。“≠”型线路将成为娄邵区域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轴线。

3.4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 娄邵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 (见表3) 。

来源:娄邵两市2004、2006、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朱玉林等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湖南省区域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在湖南各市州中, 娄底市在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都比较优越, 经济增长得益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比较明显。产业升级而导致的产业竞争优势使娄底的经济增长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娄底作为长株潭“3+5”城市群经济区的发动机, 第二产业尤其是煤炭、电力等能源工业的竞争力因素大大增强。而邵阳由于产业升级慢, 工业化进程缓慢, 其区域中心的区位优势没有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方面得到明显的展现。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是开展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途径。区域的位置、交通等条件影响各产业的分布和产业结构类型。娄邵各城镇产业结构变化呈现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有所下降,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平缓上升趋势的局面。娄邵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高级转变的过渡时期, 以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在资源和产业上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 因此, 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会促使各城镇在经济整合中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 从而带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

4 结语

娄邵地区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整合具有促进作用, 娄底、邵阳中心城市雏形对区域经济整合的聚集作用越来越强, 呈“≠”型发展的经济轴线对区域经济整合起到强有力的驱动作用, 由初期向中高级转变的新型工业化对区域经济整合的带动作用逐渐明显。

参考文献

[1]娄底市统计局.娄底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9-3-16.

[2]邵阳市统计局.邵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国统计信息, 2009-4-21.

[3]行政区划网.娄底市历史沿革[EB/OL].行政区划网, 2008-8-26.

[4]佘国强, 艾建玲, 许晓春.娄邵冷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9, 20 (2) :48-51.

[5]湖南在线.图说娄底[EB/OL].湖南在线娄底频道, 2008-11-25.

[6]周继云主编.邵阳五十年1949-1999[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9.

[7]李震, 顾朝林, 姚士媒.当代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 2006, 26 (5) :544-550.

[8]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省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9]陆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 2002, 57 (1) :85-95.

[10]张兵, 金凤君, 于良.湖南公路网络演变的可达性评价[J].经济地理, 2006, 26 (5) :776-796.

[11]朱玉林, 李佳.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湖南省区域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2) :73-76.

上一篇:高新区创新机制下一篇:乡镇小学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