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的崛起

2024-08-20

新经济的崛起(通用4篇)

新经济的崛起 篇1

“丝绸之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活力四射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沿岸国家互补性极强,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旅游业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活力。做为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地貌、文化艺术及少数民族风情,具有巨大的旅游、艺术、历史文化价值,“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崛起”,将对助推西北旅游大发展起到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它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这个经济大走廊中,新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贸易和旅游业能否得到较好的发展,将关系到丝绸之路复兴的成败。如果沿线地区的贸易和旅游得不到发展,那么它们的经济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做为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北五省区,必将会借助筑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契机,推动本地区的旅游业开发。那么西北旅游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

一、政策优势

(一)新一届政府领导人,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设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中国和中亚国家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将是一个东起西太平洋沿岸、西到波罗的海、横跨欧亚大陆的新兴经济合作区。中国政府的基本设想是,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逐步启动。首先,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就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交流,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其次,加强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第三,加强贸易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方应该就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适当安排。第四,加强货币流通。推动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不难看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我国西北旅游区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西部大开发优势

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本来又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重要地点,具有强力的政策保障支持。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西部所有省区市旅游资源总量占全国40%。10年间,西部地区旅游业总收入增长了近5倍,(年)平均增长超过20%,高于同期西部GDP的增长率。旅游业已成为西部各省区市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同时,国家旅游局将加大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旅游业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二个10年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并且支持,并上升到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众所周知,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据统计,2012年国内出游人数近30亿人次,直接就业人数1300万,关联就业人数5000多万,国内旅游收入超过2万亿元。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第一出境旅游购买力国,也将成为国际上第一旅游目的地国。

不难看出,为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颁布,对于促进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地理位置优势

西北五省区地域辽阔,行政上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面积共计304.3万平方公里,占西部总面积的57.7%,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1.7%。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同时,丝绸之路、兰新铁路与欧亚大陆桥都由此经过。无论从战略地位还是旅游地理位置来讲,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区域优越性。

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陆,集中了雪山、大漠、戈壁、草原、森林等多种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遗迹更是本区不可或缺的人文化旅游资源:

(一)风成地貌景观:

风成地貌是风力对地表物质的吹蚀、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多种地貌形态,本区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中的“魔鬼城”、塔克拉玛干沙漠、毛乌素沙漠以及敦煌的鸣沙山,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也是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之一。

(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

本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有维吾尔族、回、哈萨克、东乡等40多个少数民族。多民族不同的民风民俗,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新疆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古尔邦节”及清真风味美食、甘肃规模盛大的“花儿会”,无不吸引着广大旅游爱好者前来观赏和体验!

(三)丝绸之路,古迹众多:

本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地区,沿途各地遗留下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文物古迹。秦长城遗址、汉代阳关、玉门关无不引发旅游者对历史的追思;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举世闻名,此外宁夏的西夏王陵和新疆的楼兰古国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四、历史渊源悠长,地区交流活动频繁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打通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非洲、欧洲的“古丝绸之路”,并将古老的黄河流域文化与恒河流域文化、古波斯文化、古希腊文化联系起来。做为丝绸之路的中心和前沿地区的西北地区,对整个亚欧大陆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交融沟通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做为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北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由于该区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历史等遗留因素,西北区域内的旅游业的开发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存在较大困难:

(一)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沙漠戈壁纵横。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联系不紧密,基础设施或不联不通,或联而不通,或通而不畅,难以满足经贸合作的要求,成为制约区域合作升级的一大短板。

(二)缺乏成熟的旅游线路,宣传力度不够

西北地区是丝绸之路沿线最早推出的旅游线路的地区之一,尽管旅游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究其原因是:西北旅游长期以历史文化旅游为主,沿途自然风光相对单调,干旱缺水,植被稀疏,荒山秃岭,戈壁沙漠,让游客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再加上沿途的旅游景点分布不集中,大部分景区离旅游客源地相距较远,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游客前往的兴趣。

(三)线路长、省市多、沿线景点分散,旅游市场开发和管理的难度很大

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长度大约5000公里,包括各类共33处遗迹,申报遗产区总面积为42680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为234464公顷。其中,西北区域内有18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

众所周知,形成旅游活动的因素之一就是有充足的闲暇时间,漫长的旅游线路使得游客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游览完景点难度颇大;同时不同的省市的跨越,也会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旅游费用,让游客在一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漫长的旅途中,从而削弱了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和动机。

另外,尽管西北地区的旅游景点众多,但景点分布零散。加上沿线的省市较多,这给旅游市场的开发和管理增加了困难。由于各省区旅游资源特点和相对于丝绸之路所具有的地位不同,所以各地区制定和执行的政策会有所差异,地区间为争夺更多的客源而产生的“区域利益”,也会加剧省市间的“不良竞争”,从而无法有效地形成合力,增加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难度。

五、受外界政治影响因素大

安全是旅游活动的生命线,没有安全,旅游则无从谈起。丝绸之路无可比拟的地理位置,使得美国、欧盟、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等国际力量在新“丝绸之路”等领域展开的外交争夺,从而增加了地缘政治形势的不稳定性。中东部分国家之间的领土、领海等争端阻碍了它们之间在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合作;阿富汗远远没有实现稳定,巴基斯坦的政治局势也岌岌可危,这些都给西北旅游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兴趣。

由此可见,西北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是困难重重的,而且有些困难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的。但习总书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给西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美好憧憬。那么面对内外重重困难,西北地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

(一)树立整体发展战略思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1、西部五省区应发挥地区优势。

西部五省区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它的要素禀赋各不相同,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那么这就要求西北各省区明确各自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清醒把握自身的优势,科学定位自身发展目标。

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西部五省正在掀起发展旅游业的新浪潮,在这种背景下一定要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发展规律为导向,来开发旅游产品:重组旅游产品,整合优势机制,发挥一体化的效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打破“小我”观念,顾全大局,平等互利,实现多赢;共同编制跨区域的旅游规划,加强地区的旅游合作,对旅游资源的布局与开发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设计,实现最佳的旅游资源配置。如新疆和宁夏可以充分利用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奇观吸引游客,而甘肃、陕西做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可以用灿烂的人文历史做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依据。

2、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制度。

目前国家旅游局“金旅”工程已启动,西北地区各省区应抓住这一新兴媒体,强化认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宣传,实现网上互联互通,共筑旅游品牌,将跨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搞下去。建立一体化的旅游互动网络营销平台,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不同内容进行网上互宣,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二)利用旅游推介会及论坛,加大宣传,打造国际品牌。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西北地区只有深入发掘丝路文化内涵,全面开展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才能充分借助文物、文化资源优势,将历史性与现实性融为一体,大力推进经济带文化、旅游、商贸等交流合作,打造各国广泛认同的旅游品牌。

1、依托丝绸之路,搭建政府对话平台。

如2005年上海合作组织在西安举办首届欧亚经济论坛、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市长圆桌会议。西北地区只有全面加强务实合作,搭建互惠互利的合作平台,才能抓住一切机遇,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政府间合作共赢创造更多机会。

2、围绕文化合作搭建多元交流平台。

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印度、波斯、希腊、罗马文明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特色各异,在2000多年的交流互动中彼此汲取营养,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地区应分发挥这一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交流,进一步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如经国家批准的2014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活动,对强化区域形象宣传,拓宽客源市场,塑造西北旅游的美好形象,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广泛开展国际旅游合作。

坚持利用外资,开发国际旅游合作,是我国旅游生产力快速增长并在质量上不断有提高的一个基本经验。西北地区应借助本区无可比拟的位置优越性,积极招商引资,扩大利用外资,实现旅游基础实施和资源开发的新突破。

(三)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造,打造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枢纽。

西北地区发展旅游业基础在路。如果说古丝绸之路是在探索中不断延伸的话,那么,今天的西北地区建设则应在交通上主动作为、先行一步。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西北地区应着力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努力把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全面提升亚欧大陆桥西北区域的通行和辐射能力、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建立直达、便捷的,以亚欧大陆桥为中心的铁路、航空、公路网综合旅游交通体系。交通运输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命脉,它决定着旅游业的兴衰。只有重视并加大西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打造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才能为游客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的保障。

(四)加强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1、西北五省区应精心搭建务实互利的合作平台要自觉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区域旅游要素的优化整合,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同时,建立和完善旅游产品的促销手段,制造出内容新颖、丰富的旅游产品,增加吸引力。

2、打造知名旅游线路,西北地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旅游业现状,就必须从产品性质、功能等方面着手。

根据旅游消费需求大众化、特色化、个性化、生态化等基本趋势,从产品的内涵入手,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社会风貌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内地特别是东南沿海和亚洲东南部的旅游者,到西北去领略大漠戈壁、高山雪峰、草原湖泊的雄浑壮丽,去感受西北各民族特别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去学习丝绸之路沿线从古代到今天积累的灿烂文化,去了解西北地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去借鉴交流西北地区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智慧。使丝绸之路旅游产品从以历史文化旅游为主、以中高端文化旅游市场为主,升华为包括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社会等丰富内涵,观光、休闲、专项旅游同时并举,能够比较全面比较好地适应包括普通大众在内的所有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需求的综合性、复合型和高度便利化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五)加大对新丝绸之路旅游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策是改善区域发展的软环境,也是指导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原则和依据。西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缺资金、缺经验、缺人才、缺创新能力,尤其是旅游开发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旅游企业的实力还比较弱。只有制订和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才能更有效地把丰富的资源与外部先进的理念、充足的资金、领先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广阔的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旅游绿色通道、强化区域旅游合作、配套出台从财税、投融资、用地、产业融合等扶持办法。

总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西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无限契机。西北各省区应把握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机遇,发挥丝路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的龙头作用。深挖区域旅游资源内涵的同时,重视本地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诸多难题。只有这样,才能为西北地区旅游业腾飞,插上更加坚实的翅膀。

新经济的崛起 篇2

——读《地下经济学》有感

张嘉乐 经世济用最中南

地下经济,又可以叫第二经济、灰色经济、未观察经济和未统计经济,总的来说,就是那些实实在在存在的,但不计入各种数据(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失业率)统计之中的经济。

贩毒,淫秽,走私与犯罪固然属于地下经济,然而这些非法经济行为也只是地下经济的一部分,总的来说,地下经济包括合法与非法两部分,合法部分是使用货币但未统计到的经济和不使用货币未统计的经济,例如,在我国广大农村中都存在的物物交换,未经过正经劳务市场和劳务公司的雇佣,这些对收入和就业影响重大的经济行为都属于地下经济的范畴。

地下经济图示

GDP可以用收入形式来表达,在A点,人类刚开始有经济生产行动时,所有的经济都是以物来表示的;B点,当经济活动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货币作为流通的一般等价物产生,并伴随着货币交易的种种优势,原来大量的物物交换迅速的向货币交换转移,然而依然有部分经济保持着物物交换的形式;C点,当国家开始有了国家统计概念后,绝大多数的货币交换都被纳入了经济统计之中,然而还有非法的货币交易和部分的合法的货币交易未被统计,更不要说还存在这一部分的物物交换的部分。而到了如今的E点,我们仍然只统计了总收入中货币收入的一部分,L1E-L2E就是当前存在的物物交换的部分;而L2E-L3E就是非法货币交易和部分未统计的合法部分交易,我们常说的地下经济,就是L1E-L3E的部分。

而这些数据也对政府的统计行为与政策制定存在影响。各国都有相当数量的地下经济,为此,各国往往存在着高估失业率与低估GDP水平的状况,而由此引发的财政与税收政策就可能造成不尽如人意的方法。

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传统菲利普斯曲线。

传统菲利普斯曲线

传统菲利普斯曲线论证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反向变动关系而在上个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滞胀”时期,菲利普斯曲线却呈现出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正向变动关系,()宏观经济学对此的解释为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忽视了人们的预期作用。

然而地下经济学却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事实与理论不符错的难道一定是理论吗?事实特别是我们所观察到的经济事实会不会出现问题?

菲利普斯曲线L

当经济受到外生因素的影响时,例如战争,对政府的不信任和管制经济会促使一部分人口与产业转入地下经济,而在政府的统计之下,这部分人口已经被划分为失业人口,在政府的表格上,失业率从菲利普斯均衡点U1转移到了U2,而实际的失业率依然是U1。而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采用传统的菲利普斯理论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率由0上升到3,货币增长率超过了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形成了新的均衡。以上帝角度来看,这变化是U1点上升到A点,是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但在政府统计的眼里,U1点变化到了D点,形成了上升的菲利普斯曲线L。

所以,如果政府保持着稳定就业这一指导方针又没有考虑外生变量引起了经济人口向地下经济转移的情况,那么就会造成观察到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双上升。

变化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地下经济学说的一个应用,而除了用来解释理论,地下经济学说与现实也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市场化阶段的大国,地下经济的规模与经济的管控程度呈现倒U型关系,在绝对管控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不存在地下经济。而在完全市场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地下经济与地上经济没有区别。

地下经济的规模

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阶段,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保持着对经济的控制。而无论认为我国的经济是更倾向于市场亦或者是更倾向于计划,或者是两者的平衡点,地下经济的规模都不可小觑。

地下经济充分影响着就业,更何况是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我国官方并没有失业率的指标,往往使用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比例来代替。而社会上,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对我国的实际失业率进行了估测,而得出的数据也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三十几差异巨大。这差异有统计方法,统计口径,甚至个人利益的影响因素。当然也有对地下经济的不同程度的考虑的因素。

从特斯拉看“新实体经济”崛起 篇3

当“有限”遭遇“无限”

早年的汽车曾是可笑的玩具,因为马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后来汽车成熟了,人们担忧:马怎么办?

不久前,特斯拉公司展示了一款新产品——Powerwall。CEO马斯克讲到,人类社会面临污染的挑战,而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是太阳,若能存储太阳释放的能量,人类就可以放弃石油和煤炭等资源,也才能真正解决污染问题。Powerwall就是这样一款电池,虽然现在只能存储少量的太阳能可供家用,但总有一天会成为可以广泛应用的替代能源。

在特斯拉电动汽车上市之初,人们抱怨加油站没有充电桩。现在,特斯拉的家用汽车充电器可以装在车库里,晚上充电只需花费1美元就解决了问题。美国政府也补贴电动汽车的使用者,居民花4万多美元买一辆宝马电动车,政府补贴7000-8000美元。可以预料,现在似乎不可或缺的加油站也将会变成拴马桩。所以,实体经济有新旧之别,并非任何实体都有生存的必要,这就是经济学家熊皮特的理论:创造性毁灭。

新实体经济的第一大特征是创新,但从特斯拉的创新产品中可以看到第二个特征:无限性资源。如果“电动”的源头最终是阳光,地球作为太阳系的小兄弟,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就具有了无限性。从无限性资源的开发来评价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人们就有了一个新的视角:并非任何企业推动的创新都是进步,企业创新的方向是无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该告别“物以稀为贵”了!

资源的有限性是经济学的起点,即稀缺性原理。稀缺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具有不可再生性,于是就有了一句中国俗语:物以稀为贵!所以当石油的稀缺性成为共识后,油价飙升的趋势似乎不可逆转。更有著名战略家基辛格博士的名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在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之时,人们惊呼石油从此进入百元时代。但为什么现在又跌破了每桶30美元了呢?这就要提出一个新的角度:资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之别。

作为资源的使用者,物以稀为贵。而作为资源的开发者,物以稀为贵的理念就值得商榷了。

当今世界早已不是殖民地时代,已不再可能通过劫掠而无偿获取资源,所以才有了现代企业的职能——创造价值。企业创造价值的行为主要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开发是供给面,资源的利用是需求面。任何创新都有两面性:一手开发资源,一手创造用户。企业的资源开发是投资行为,简而言之,是要花钱的。作为资源的开发者,如果你已经知道所开发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性资源,还会投入巨资去开发吗?尤其是在无限性资源同时具有可开发性的条件下,企业家当然会放弃有限性资源,转而投资于无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物以稀为贵的时代即将结束,因为现代企业创新的主流正在转向无限性资源的开发。

统计资料证明,70年以来尤其是1995年之后,90%以上的企业创新聚焦在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斯拉、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都是大数据资源的开发者,而数据资源的源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的思想所创造的无限性资源。思想和阳光一样都是无限性资源,只有让思想的阳光照亮地球,人类才能真正摆脱精神的和物质的污染,告别物以稀为贵,选择物以“人”为贵!

特约编辑:马小琳

绿色崛起的汕头上市公司经济带 篇4

年底上市公司将超过16家

在《2010年汕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行字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奥飞动漫、星辉车模、潮宏基成功上市,上市企业增至9家,万顺、黑牛、凯撒、皮宝四家企业通过证监会首发审核”。汕头市上市公司数量在广东中仅次于广州市,可以预计到2010年底上市公司的数量很可能超过16家,汕头市已经形成了多个以上市公司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一条以上市公司为轴心,以产业集群为轴线的经济带正在绿色崛起,这就是“汕头第四条经济带”——上市公司经济带。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陈家茂,陈先生1999年开始进入广发证券投资银行部工作,从业至今主持的IPO项目包括:康美药业、宜华木业、岳阳纸业、东方锆业、南洋股份、奥飞动漫、星辉车模和皮宝制药等,实现融资总额已超过100亿元,是中国证券行业金牌保荐人、广发证券投资银行专家。去年,陈家茂有一次在乘机来汕头谋划企业上市,途中与汕头市委书记黄志光畅谈企业上市,陈家茂对黄书记说,汕头可以建设“第四条经济带”,即上市公司经济带。陈家茂与黄书记的首次结识可以追溯到2004年宜华木业上市期间,2006年8月黄志光在担任市长时曾邀请广发证券专家把脉谋划汕头企业上市,从他们首次会面到现在,汕头市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由原来的3家增加至13家,覆盖汕头传统优势行业和新兴优势行业。以上市公司为点,通过产业集群化促进区域企业的发展形成轴辐射,上市公司之间彼此借助资本运营又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不以产业集群为分割的新经济群,以资本和产业集群双链接的辐射,形成近可辐射区域,远可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云状经济带。

经济沙漠筑起绿洲

天地转,光阴迫。汕头的上市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发展道路上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浸透了汕头市的决策者和企业家以及证券市场参与者的心血与汗水。

人们对汕头的最早的上市公司汕电力记忆依稀,汕电力是汕头市最早的上市公司,1994年1月10日正式登陆深圳交易所挂牌交易。在汕电力挂牌期间,总募集资金1.66亿元,总派现资金为1.73亿元,再融资为零。2006年万泽集团入主成为第一大股东期间,汕电力是不作为的典型代表,企业上市并未能带动行业发展以及社会对上市的认知效应,直至2009年9月14日正式更名为“万泽股份”,风起云涌,大浪淘沙,至此,汕电力划下最后的句号,万泽股份注册地在可以计算的日子里将搬离汕头。

1996年12月31日汕头宏业挂牌深交所,是汕头第二家上市公司,汕头宏业的上市是特定社会时期的产物,总募集资金为9423万元,派现为零,再融资

为零,直到2002年9月被交易所退市。截至2009年6月股东权益为负6.42亿元。汕头宏业的上市使得很多人怀疑资本市场是国有企业解困逃债的手段,为汕头企业资本运作投下了一抹败笔。

1997年10月8日汕头超声电子的上市多少改变了汕头人对上市公司的不良印象,在漫长的12年里,超声电子首发募集3.2亿元,一次配股一次增发共募集资金6.26亿元,累计募集9.49亿元。然而,企业发展并没有超出人们的预期,老牛拉破车艰难爬行着。

2004年8月24日宜华木业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是汕头首家上市民营企业,黄志光亲自赴交易所敲锣开市。宜华木业在不少质疑与曲折中凤凰涅槃成功上市,更增添不少坊间传说,甚至很久以后,上市成本费用成了不少企业家首先提问的问题。在短短6年里,在刘绍喜的带领以及广发证券专业协助下,宜华木业总融资16.57亿元,宜华集团成功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参股皮宝制药等多家企业,成了潮汕本土资本运营标杆企业,广发证券成了潮汕上市公司的黄埔军校。发行上市,是宜华木业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宜华顺利地打造出了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并逐步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迈进,为潮汕地区争得了荣耀。

宜华木业的成功上市让汕头市领导看到汕头民营经济的未来,他们及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上市的政策措施,主动邀请广发证券的精英们为汕头大力利用资本市场出谋献策,随后汕头市政府与深圳交易所签订合作备忘录,联合举办多场关于利用资本市场的专题论坛,在股票市场上全力打造“汕头板块”,由此带动不少汕头民营企业全面认识资本市场,开始谋划属于自己的梦想。

2007年9月,东方锆业挂牌深圳交易所,正式点燃潮汕企业家上市热情。东方锆业是一家“迷你”的上市公司,流通股本、总股本最小,也是发行总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该公司的成功上市为小规模的成长性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树立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短短的2年多时间,东方锆业首发及再融资累计达4.17亿元。2008年1月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视察东方锆业时称其为善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企业的典范。东方锆业董事长陈潮钿也成功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至此,汕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翻开了新篇章,截至近日共诞生了13家上市公司(含过会)。包括宜华木业、宜华地产、奥飞动漫、东方锆业、星辉车模、超声电子、南洋股份、潮宏基珠宝、万顺包装、皮宝制药、凯撒集团、黑牛股份、万泽股份等13家。辐射木业、地产、动漫、玩具、超声仪器、珠宝、电缆制造、包装、制药、制衣、食品等十几个传统产业和新型优势产业。这些上市公司彼此之间互相参股,已经形成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生命力特别强,这就是令人振奋的在经济沙漠绿色崛起的“上市公司经济带”。

未来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回顾汕头上市公司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既经历了低潮时期,也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既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也遭受过挫折;既有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各时期,汕头都不乏优质企业,较早时期代表有公元胶卷和夜航牌电池,形成了众多优势产业集群,包括印刷包装、内衣、轻工机械、超声仪器、玩具、日化等行业。树不起标杆的产业集群犹如没有品牌影响力的加工企业,没有龙头的产业集群犹如一盘各自为战的散沙。以奥飞动漫为例子,公司地处汕头市澄海区,澄海区是 “中国玩具礼品城”、“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国家火炬计划汕头澄海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和“创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单位”,电动玩具和智能玩具相关技术人才、熟练工人相对集中。澄海区已经具备玩具产业的集群优势,塑胶与合金原材料、电子产品、染料、包装材料等原料供应商均在澄海就近设厂、设库,公司生产所需的零部件均能在当地采购,有效降低了公司的采购成本,产业的高度集群将为公司更好地整合行业资源和未来的资本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澄海区有着培育企业上市的良好土壤。奥飞动漫的上市将有利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奥飞动漫专注于以动漫为依托的核心动漫玩具业务的做强做大;加强动漫事业建设,加强与区域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整合,成为一名优秀的内容提供商,以推动区域产业动漫玩具业务的持续发展。相比之下,经济总量和澄海区不相上下的潮阳区和潮南区,由于缺乏政府引导扶持、长远规划,很多企业经营者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没有实行现代化管理,潮阳区和潮南区至今仍没有运作出一家上市公司,企业在资本运作上一直交白卷。

潮商何以兴盛500年?智慧、心态与不屈的商业灵魂萦绕不绝,企业上市是潮商的商业手段,而非商域的终点,从上市启航,潮商的“大船”就会航行得更远、更远。相比海外潮商的显赫,例如香港有相当数量上市公司是潮商,本土潮商却在企业做大做强方面显得不思进取。汕电力、汕头宏业、超声电子等一批早期上市公司没有立足于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带动集群发展的高度,做的始终是单个的企业。

但是,本土潮商刘绍喜这一本土资本运营的标杆在让我们品尝到资本市场味道有点甜的同时,也改变人们对本土潮商在资本运营上的看法。他们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投资服务汕头本地经济,汕头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预示汕头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汕头18上市公司总市值逾740亿

资本市场“汕头板块”初露锋芒,记者从昨天上午召开的全市发展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上市研讨会上获悉,到目前,全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18家,在全国的地级市中位列第12位。此外,汕头还有7家拟上市公司,其中4家企业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报材料。

据悉,去年,汕头市共有6家企业通过证监会发审会,位居广东辖区第2位;共有9家企业发行上市,位居广东辖区第一位;截至今年6月30日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743.11亿元,在广东辖区居第4位(位列广州、佛山、珠海之后)。

上市公司多为细分行业领头羊

翻开汕头18家上市公司的名录:万泽股份、超声电子、宜华木业、ST宜地、东方锆业、南洋股份、奥飞动漫、星辉车模、潮宏基、万顺股份、黑牛食品、凯撒股份、皮宝制药、众业达、金刚玻璃、骅威股份、群兴玩具、西陇化工,其中有17家为民营企业,涵盖了木业、地产、动漫、玩具、超声仪器、珠宝、电缆制造、包装、制药、特种玻璃制造、化工、制衣、食品等十几个传统产业和新型优势产业,显示了汕头市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遍地开花”强大的生命力。广东证监局副处长陈忆青这样评价,虽然近年来汕头上市的企业、拟上市的企业大多规模不算大,却有一批细分行业的领头羊,且大多数企业拥有自有品牌,有自身完整的生产、销售产业链。

上市企业走过从模仿到创新路子

上一篇:标识识别下一篇:财务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