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崛起

2024-09-20

经济文化崛起(共12篇)

经济文化崛起 篇1

作为一种区域文化, 湖湘文化在传统理学、实学以及人才培养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长期以来, 湖湘文化也一直格外受到关注, 有关论述十分丰富。那么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有何当代价值呢?

一、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

湖湘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但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 有着自身特有的特征和风貌。通过考察湖湘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容, 将其基本精神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 经世致用的务实追求

学习为了什么?为了学以致用。这是古人的千年之训, 但把这个思想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湖湘文化。在湖湘文化形成的初期, 即北宋时期的湖湘理学时期, 经世致用思想就已经成为了湖湘文化的主导性特质。从形成初期的体用结合、注重力行到王夫之提倡的“知行合一”、崇尚务实之风的过程可见: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过程是湖湘文化整体演进的一条基准线。这条基准线不仅在体系上、逻辑上、理论上将湖湘千年文化联为一体。而且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积累、衍生、发展成为一种积极的价值行为规范, 为湖湘人士积极治学入世, 施展雄心抱负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

湖湘士人的忧患意识, 远承《易经》“作《易》者其有忧患”的思想, 近受《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影响。左宗棠作此联时虽已中举, 但仍是布衣, 靠舌耕谋生, 并不拿朝廷一分俸禄, 而这个布衣的胸襟中, 装的是天下、社稷、苍生, 其思想境界便因此而升华。陈独秀在《欢迎湖南人的精神》一书中指出:“若道中华国果亡, 除非湖南人尽死”, 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和赞赏。在这种文化的积淀和弘扬下, 湖南政治家纷纷出现在不同时期, 为拯救民族、振兴民族作出了非凡贡献, 被世人所称道。

3. 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湖南三面环山, 北临洞庭湖,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湖湘大地素来民风强悍, 人们以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见称, 故而又常用“石头”“骡子”“辣椒”来比喻湖南人的性格, 这是不无道理的, 这正是湖湘文化中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精神的体现。我们知道, 事业越大, 成功的障碍就越多, 能不能坚持下去, 常常成为最后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百折不挠的湖南人, 因此易于成为大事业的最后成功者。

4. 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

湖湘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 不但能集省内各少数民族文化精华, 以及道、佛教和儒家思想文化于一体, 而且还善于学习和创新, 冲淡了湖湘文化的保守性, 增进了它的先进性。杨毓麟在《新湖南》中将这种精神称之为“特别独立之根性”。钱基博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中称湖南人“抑亦风气自创, 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这种特立独行就是一种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周敦颐创建理学, 开“三教合流”之先;南宋岳麓书院“朱张会讲”, 开自由讲学之先河;魏源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第一个提出把人才送到国外去培养;杨昌济倡导“合东西洋文明一炉而冶之。”可以说, 没有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湖湘学派也不可能在众多学派中脱颖而出。

二、湖湘文化与湖南崛起

在当代社会, 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更为密切。在某种意义上说,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 就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 没有文化创新的持久推动, 在竞争中就要落后, 就会被淘汰。昔日辉煌的湖湘文化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中的湖南崛起不无借鉴作用。

1. 获取成功的核心力量是目标信念

百余年间, 中国的团队可谓风起云涌, 大部分的团队都没有成事, 湖南的三个团队皆成就了大事业。它们的诀窍在哪里?依我看, 团体有没有一个高远的信念, 应是其诀窍之一。湘军主帅曾国藩打出的旗号是“慰孔孟人伦之隐痛”, 华兴会的口号是“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新民学会的目标是“改造中国与世界”。团队的核心力量, 现在又被称为团队文化力, 它对团队起着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纽带、辐射等作用。能够担起如此重大功能的文化力, 必定源于信念的高远, 否则这个力量不可能强大, 也就无力承担重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定理想信念, 是每一个人特别是党员立身的最基本观念和最重要的基础。没有正确的“三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关键时候就会退缩;处理党和人民的利益与个人利益问题时, 取舍就会发生偏差;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 标准就会降低。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要获得成功, 就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让他们始终信仰马列主义的真理性、共产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 精英团队是成就事业的牢固根基

这个团队, 既要有能引领前进的领头人, 又要有精诚团结的合作人。我们先来看湘军、华兴会、新民学会三个成功团队的领袖曾国藩、黄兴、毛泽东, 毫无疑问是他们所处时代中, 整个中国最为卓越的人物。只有在全国范围内最卓越的人物, 才有可能将湖南的团队带进国家大舞台。湖湘文化哺育湖湘大地上千年, 但长期来, 湖南这块土地默默无闻。湖南大出风头, 也只是近百余年来的事。考察这段历史, 让人强烈地感受到, 它其实就是一群处于弱势地位而又不认命的湖湘精英, 依靠抱团结队拼搏而取得成功的历史。这一时期的湖湘文化史, 实际上就是团队文化史。只有把一个个单薄力量团结起来, 才能成为一股大力量。当前有少数党员干部是游兵散勇型, “单打鼓独划船”, 没有团队意识, 工作上形不成合力。为此, 我们提倡在人民内部和同志之间少些斗争哲学, 多些中庸之道, 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使干部少受“内耗”争斗的纠缠, 把时间精力和聪明才智集中于工作和事业上;要坚决治慵、治懒、治散, 努力建设成为学习型团队、实干型团队、创新型团队、为民型团队、清廉型团队。

3. 创造辉煌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发展

考查近代湖湘文化史, 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大型现代化企业在中国成批兴建的时候, 湖南与此机遇擦肩而过, 从而造成社会发展滞后的遗憾。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二三十年里, 乘湘军成功的长风, 湖南人得以在政治、军事、文化、外交上全面施展自己的才干。那时, 湖南生机蓬勃, 百废俱兴, 成为国内发展势头最好的省份之一。但是, 湖南在大型企业的兴建上, 则明显地落后。细细追究起来, 受湖湘心性之学影响, 湖南士人普遍重视人类社会秩序的整合之术, 而将工商实业等看作末技。湖南留学生虽多, 但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留东洋而不是留西洋。留东洋者多学军事、法律、师范、宪政等学科, 只有留西洋的才大多学数学科技。受此影响, 近代湖南经济发展滞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 我们要以发展为主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湖南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我们要用湖湘文化培育和锻造经济湘军、产业湘军, 特别要锻造一批大批立志高远、视野开阔、坚忍执着的产业湘军领军人物——企业家。唯如此, 才能够使湖南的经济振兴、产业振兴, 在新一轮竞争中重创湖湘辉煌。

4. 中部崛起的动力保障是与时俱进

一种文化只有不断地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锤炼、推敲、传承、丰富、发展才能保持其持久的魅力、才能发挥出其当代价值。当然, 湖湘文化也有着历史的局限性, 如重农抑商、保守封闭、独断专制、易走极端;还比如重性理, 夸大人的力量与人的意志的力量, 忽视制度及法规建设等。近百年来, 湖湘文化正是在这样一种自我的解构与扬弃中不断发展的。早期湖湘学派在创立湖湘文化的过程中, 比较好地解决了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他学派的关系, 表现出兼收并蓄、自创新路。到近代, 湖湘文化之所以能够再度辉煌, 重要的原因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到改革发展的大潮中,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 接受挑战。当前我们要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湖南发展的实际不断创新、发展、丰富湖湘文化。具体来看, 当前湖南要实现中部崛起, 必须要正确把握湖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必须与时俱进, 突出战略重点, 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实现突破,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突破,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实现突破, 在节能减排上实现突破, 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

湖湘文化不仅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遗产, 同时也时时刻刻在润物细无声地滋养我们、塑造我们, 愿湖湘文化这株千年古树开出灿烂的新花。

摘要:湖湘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但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 有着自身特有的特征和风貌。本文试图将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进行归纳, 并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湖湘文化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中的湖南崛起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湖湘文化,湖南崛起,借鉴

经济文化崛起 篇2

——谈金融危机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浩劫,我国也未能幸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政策应对当前的危机。就在我国各行各业遭受危机的“洗礼”时,文化产业却“一枝独秀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显示出了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优势。可以这样说,金融危机虽然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一定的波动,却将文化产业推到了新一轮调整的风口浪尖上,为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新机遇,并使其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增长点、拉动内需的一个有效抓手。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尤其是农村市场长期地被“消费边缘化”,使得农村的文化产业建设明显滞后。而我国优势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内需拉动力强、发展空间大,而“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起到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崛起的首要前提。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各地政府长期忽视农村产业文化的发展,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和必要的职能监管,致使农村文化建设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农村文化建设长期处于“无阵地、无队伍、无作品”的“三无”状态。因此,各地方政府要转变政绩观,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考核指标体系中,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任务来实施,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繁荣。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崛起的重要依托。农村教育发函落后,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我国目前有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受过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12%,这就使得农民文化修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不容易接受新鲜文化事物,容易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因此,要加快发函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时代农民,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是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崛起的有效方式。近几年文化下乡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开展着,但是这种形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因此,发展当地特色文化,培养“乡土艺术家”不仅可以保护大量民间文化,还可以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动。通过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建立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已经成为当前新你哦个村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经济崛起的活力源泉 篇3

提升重点企业专利申请质量

突出重点企业,提高专利申请质量,是巩义市知识产权工作的一大亮点。

其中,河南中孚实业有限公司一枝独秀,该公司技术管理部经理曹雯向本刊记者介绍:中孚实业“铝电解槽系列不停电停开槽装置”获得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金奖,“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已经通过科技部863计划攻关项目验收、吨铝直流电耗由2008年的13235千瓦时降低到了11819千瓦时,降幅达10.7%,大型铝电解连续稳定运行工艺技术及装备开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年来,中孚实业被评为“郑州市专利工作示范企业”“郑州市专利工作先进单位”,并于2010年4月被授予“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多次得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累计获得奖励70余万元。

2009年以来,巩义市知识产权局先后荣获“河南省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目标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0年又被巩义市委宣传部评为“三下乡”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541件,授权345件,职务申请328件,占比60%以上,专利密度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直管县中名列第三。

多方引导企业树立专利意识

巩义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梁静言谈中不时提及他们的宗旨就是从各个方面为企业服务好,让企业通过专利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引导企业树立专利意识方面,巩义市知识产权局下足了功夫:依靠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在技术、人才、项目等方面的优势,主动送专利服务上门。通过专利代理机构在巩义市设点、现场办公,帮助企业挖掘专利、专业专利代理文件,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及时申请专利。

2013年9月,梁静一行到河南兴旺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当她看到该公司那些精美的地板图案时,忍不住惊叹。随即,她向随行的该公司负责人王晓君建议,可以将那些公司独创的图案申请专利。

除此,巩义市知识产权局也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专利。巩义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听取全市的知识产权工作汇报,确定发展目标、谋划出台有关政策。早在2007年,巩义市就将专利申请目标纳入全市各镇、街道、管委会的竞争激励机制目标;2010年将授权发明专利作为加分因素列入全市考核細则;2012年巩义市出台的三大主导产业中,都提到了要加强科技创新,形成更多核心专利,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2013年又将专利申请目标列入新型工业化考核目标,奠定了知识产权在基层开展的工作基础。

积极协调企业知识产权纠纷

位于巩义市郊的河南敦煌地毯有限公司现拥有资产两亿元,员工560名。2012年,该公司产销地毯1000余万平方米,产值2.5亿元,位居中国地毯行业前列。

很难想象,这家地毯公司曾经深陷知识产权纠纷。车间主任杨胜利见到梁静一行很是激动,说若是没有知识产局积极协调他们与东北某公司的纠纷,还不知道敦煌地毯的下一步会如何呢。公司早些年发展时,专利意识不强,加之各个地毯公司在图案设计上相互模仿,他们一时陷入困境。遭遇纠纷时,年轻的公司领头人崔光灿一趟一趟飞往东北,身心俱疲……最后找到了巩义市知识产权局,纠纷得以和平解决。

如今,敦煌地毯商标已先后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中国著名品牌”“中国优质产品”“中国消费者满意名优特品牌”“绿色环保首选品牌”“全国工程建材首选品牌”“中国3·15诚信品牌”等多项殊荣。

巩义市于2004年成立了河南省内第一家县级知识产权机构,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了专利资助资金,为知识产权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通过近10年的发展,巩义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在构建巩义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巩义市已形成的机械装备、耐火材料、铝及铝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来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巩义市知识产权局将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发挥知识产权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继续在全市贯彻知识产权战略,努力推进战略实施,全面提升城市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充分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和经济活力,全面推进巩义知识产权事业向前跨越。

浅析战后日本经济文化崛起的原因 篇4

一、美国的扶植是促进日本经济文化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日本被称为亚洲第一大国, 日本为了发展自己国家的实力, 经常从其他国家剥夺一些经济资源来从实自己本国的经济实力。但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日本成为了第一大战败国家, 很多经济资源被二战期间毁掉。与此同时, 美国起初是想要占领日本的, 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 美帝国主义军队为了加强在远东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自己的军队基地, 觉得还是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文化, 于是在1948年之后, 开始了关心日本。美国为了帮助日本经济文化的复兴, 首先对日本的政策进行了整体全面的调整。二战结束之后, 美军由占领日本转为扶持日本, 为了巩固日本经济文化的复兴, 美国允许日本国家可以保留日军的军工生产设备, 帮助日本运送一些工业原料和燃料, 解决了日本原料和燃料短缺的局面。同时, 美国还给日本运送一些粮食、药品等生活必需品, 已达到满足日本国民的生活需要。另外, 在1949年2月期间, 美国还特别的派送专人到日本, 帮助日本政府理财, 使日本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转危为安, 消除了通货膨胀的局面。另一方面, 二战结束之后, 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国, 同时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之位, 于是在950年的时候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 在战争中美国会需要很多的特许货品, 在这些需要的特许货品中, 几乎都是从日本国家定的货, 为此, 美国需要的特许货品为日本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很大的机遇, 可以这样的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日本第一次的出现了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景象。总之, 通过美国对日本政策的调整, 以及在二战中美国对日本的特许订货, 都帮助了日本国家经济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所以说, 日本国家有了美国的扶植, 日本机子本国的经济和文化才开始走向了复兴的崛起。

二、日本岛国细民的文化心理

日本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国家, 它是由纵多的岛屿构成的, 其日本自己本国的占地面积还不超过37.7万平地方千米, 与其他的国家的占地面积来讲互相帮比较的话简直是小之又小, 同时, 日本还是一个多发生地震和海啸的国家, 一旦有特大的地震发生对于日本国家来讲, 几乎是毁灭性的。当发生严重的海啸的时候, 几乎可以吞并淹没日本。所以说, 这样的地理环境, 造就了日本国民细民的心理文化。日本国民的生存意识很强, 他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有头有序, 而且还勤劳持家、互帮互助。日本居民为了解决经济机上带来的生活压力, 经常精打细算、辛勤劳动, 久而久之日本国民就形成了细腻的性格, 同时, 他们将消极的抑制作用转化为促进作用, 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 他们不会袖手旁观, 给与帮助。同时, 日本国民喜欢并愿意从小事做起, 不好高骛远, 正是因为在做小事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文化。例如, 从生活中的小事到制造简单的机器人、摄像机、数码相机等精密的仪器, 他们都会是保持一种认真、谨慎的态度。正是因为日本国民长时间的保持这种认真、谨慎的态度, 将日本的经济文化推向了复兴的局面, 使日本走向了世界。与此同时, 日本特殊的地理生活环境, 经常的给国民带来经济生活上的压力, 在这种压力之下, 日本国民将生活中积攒下来的一些生活积蓄用到投资上来, 时间一长, 这些生活中积攒的积蓄竟然成为了日本发展企业的重要资金, 这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经济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也是日本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说, 日本岛国细民的文化心理养成了日本的人民踏实工作、不好高骛远, 喜欢从细小的事情做起, 这些都为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崛起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三、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加入国际竞争体系

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 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很快的复兴, 日本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瞄准了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 日本根据自己国内的资源短缺的情况, 决定将选择以“重、化学工作”为核心的加工贸易型的面向国际的发展战略, 同时, 日本还调整了产业结构, 优化重组国内企业, 保护大企业、鼓励小企, 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日本政府还制定了扶持经济的政策, 尤其是日本汽车工业的崛起。

四、日本重视人才培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日本成为了战败国家, 但是通过美国的扶植, 日本的经济很快的得到复兴, 在日本经济发展的同时,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不管日本政府是困难时期还是快速的发展时期, 他们都很重视文化教育以及对人才的培养。日本政府为了推行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高等教育的完善, 投入了大量的文化教育经费, 在1978年投入的文化教育经费中, 占国民总投入的7.1%, 从这点可以看出, 日本为了造就人才, 振兴经济文化的发展, 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培养。

结束语

从本文的阐述中, 不难看出, 战后日本经济文化崛起的原因, 主要是得到了美国的扶植、更得到了日本岛国细民的文化心理以及日本政府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 更得益于日本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加入国际竞争体系等。希望通过对日本在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的探讨研究, 对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有所帮助, 能够为我所用。相信, 只要我们国家坚持走改革开放的路线, 借鉴于日本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一定会大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姜春林, 杜维滨, 李江波.经济学研究热点领域知识图谱:共词分析视角[J].情报杂志, 2008年09期.

构筑中部崛起的文化底蕴 篇5

张艳国

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更表现为一个文化问题。要实现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文化底蕴,培育、弘扬富有特色和时代风貌的人文精神。

一、加快发展必须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在同自然相处中所形成的文化总和。这种文化总和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围绕人,一切为了人,一切尊重人。因此,它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它在本质上是表现为一种自由的精神———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由此岸世界向彼岸世界的演进;自觉的精神———由自在的状态到自为状态的演化,由自然状态向自觉状态的发展;超越的精神———由现实世界到理想世界的进步,由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升华。人文精神,统摄人类的知识世界。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的发展是以人文精神为底蕴的,因此人类社会才赢得了科技发达、人文昌明、社会进步的美好未来。以人文主义为表现的文艺复兴运动,把人类价值由神本校正为人本,张扬人的个性,宣扬人性,这便成为一种近代以来的普世性文化———人本文化。它关于人的本质、意义、使命、地位、价值和特性等理论和学说,关于人和人的价值的首选取向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资本在驱走神对人的统治后,又给人套上了另外一副枷锁,这就是物对人的统治。马克思就是胸怀深厚的人文精神痛斥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在马克思看来,要打破劳动异化给人们的个性发展带来的异化,必须纠正历史发展的方向,朝着自由人联合体目标行进,“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样一个真正以人为中心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拥有极其丰富的生产力,并可以将这些生产力合理地组织起来并妥善调配,给一切人带来最大的利益;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并使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可见,人类历史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无不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积累,昭示着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无不深蕴着人文精神的价值原则。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社会的进步也是以人文精神为底蕴的,因此,中国社会才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建立新中国的历史性飞跃,才看到了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光明前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是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以丰厚的人文精神为底蕴,围绕着人,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妙方,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可以说,我们什么时候弘扬人文精神,发展的局面就好,发展的活力就足,发展的思路就新,发展的道路就平坦;反之,就背离了科学的发展观,就要付出代价。从湖北的实际来看,加快湖北发展,促进湖北在中部崛起,必须牢牢立足于人文精神这个文化基础,才可能有大作为、大变化、大起色。加快湖北发展,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立足于人的现代化,是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现代化,是体现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有了这个人文精神的底蕴,湖北的现代化进程一定会顺畅得多,快捷得多。

二、高扬人文精神是全面发展的动力所在促进中部崛起,加快湖北现代化进程,必须充分重视湖北的精神动力支撑体系建设,使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获得必要的动力支持。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有一个基本观点:经济决定文化。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性质的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加速经济的发展,反动的、落后的、消极的文化妨碍经济的发展。经济支配文化,文化影响经济,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运用人文精神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撑,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说,什么时候我们重视人文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强得多,工作局面就容易打开,效果较好;反之,就是另外一种状况和结果。尤其在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往往运用文化的资源和助力,文化的进步常常借助经济的形式和机制,这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特别充分。因此,忽视了文化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就要吃亏上当。这是被反复验证了的真理。为了加快湖北发展,专家提出了若干不同意见。有的认为,湖北发展不够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解放不够。这看起来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但归根到底还是开启人文精神不够的深层问题。由谁来打开解放思想的魔方,如何解放思想,用什么标准来评判解放思想的程度等等,都关涉到人文精神是否具备,是否高扬的问题。有了人的主体精神,有了主观能动性,明确了解放思想的目标和意义,就有了勇气、方向和方法,思想的闸门就自然洞开,思想就保持生动活泼、一潭活水的良好局面了。有的认为,湖北虽然有承东启西的枢纽优势,但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这是一个根本的弱势。其实,创新能力也属于人的主体范畴,有什么样的观念、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什么样的综合素质,就表现出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会从天而降,无所依凭,它总是主体精神和素质的映照和展现。因此,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观照创新能力,似乎更好把脉开药一些。为此,要着重破除一切妨碍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创造作为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旧习惯:一是要破除重物轻人的观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再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火车头,高精尖人才是火车头上的驾驶员。一定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与运用。二是要破除重科技轻人文的观念。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它们在各自的领域有特定的功用,彼此无法替代。要用科技与人文并重的观念和思想支配自己的头脑,善于借助这两项专门知识观察和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三是要破除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在近代社会以及前近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似乎各有自己的轨道,彼此不相通融。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社会生活的一大变革就是经济和文化的各自界限已经打破,日益模糊了此疆彼界。如果经济单打一,不借助文化的作用,很难一展抱负、有大作为。四是要破除重物质轻精神的观念。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一定要坚持好,贯彻好。但是只讲物质待遇,不讲精神品德,漠视人的奉献精神,甚至起码的公益心和责任感,那就可怕了。这样,人就必然掉入见利忘义、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陷阱。讲品格、讲道德、讲风格、讲精神,是人文精神中至纯至美的东西,是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的坚实基础。此外,还必须打破在湖北地域有鲜明特点的官本位意识、尚空谈好争论意识、小富即安意识、小市民和小农习气、内陆意识,等等。

三、培育和弘扬人文精神是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寻找大国崛起的文化基础 篇6

1911年前的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把孔家店打倒了,把传统文化革命了,余下的是西学东渐,好不热闹了三十多年。20年代到1949年的三十年间,传统文化在中国的知识阶层是得到了些许传承、弘扬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国际国内形势,历史也没有给予我们反思文化、重构新中国成长所需要的文化基因、文化基础与文化传承的机会。

从1949年到1979年的三十年间,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我们这一代别说没有学过《论语》,连《三字经》这样的启蒙读物也不是人人读过的。1979年之后,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落到我们肩上时,我们被外来的思潮和市场经济冲击得目不暇接,进入2009年,改革开放是三十年,当我们的国力和民间财富有些积累,再不为国民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所忧虑时,我们发现:经济建设成为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唯一目标,我们已经丧失了精神、丧失了精神家园、丧失了自尊与自知、自信与自强的价值观,人生观。

十年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的企业能否形成品牌?缺少文化输出的商品输出有没有前景?到今天按照一些中介机构的统计,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品牌里,没有一个是中国本土形成的;另一则数据:中国2010年的奢侈品消费达到150亿美元的规模,而且逐年上升。从这两组数据看,缺少文化输出的出口带动没有前途,没有品牌的带动中国企业难以在全球市场立足。

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我们很多人简单地把这次会议的命题误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契机,近期的各类媒体也跟风炒作,其实我认为这次会议把文化命题作为执政党的最高会议议题,有着远比发展文化产业更深更远的涵义,那就是随着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影响不断扩大,仅凭没有文化含量的商品输出,世界难以读懂中国,中国也日益被世界所孤立。因此我们必须挖掘、积累大国崛起所必需的文化基础,这才是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不可缺少的根基。

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实力增长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以文化为代表的竞争力却没有相应的提升?为什么中国的和平崛起却招致了国际社会诸多的“中国威胁论”?我们这个热爱和平并致力维护世界和平的民族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威胁过邻邦?反思的结果就是:我们在鼓励商品输出换得GDP快速增长时,我们没有把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元素系统整理并传导出去。

我国传统文化体制是在建国以来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从投资体制上看,我国的文化业具有明显的投资主体单一、管办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政资不分、条块分割、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分离的特征,同时文化业一直以意识形态为指导,难以与民间、公众形成互动的循环,以行政手段配置文化资源的弊端。这种体制有利于集中资源进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建设,以及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对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的低效率,加之频繁的政治运动的干扰破坏,导致了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温饱基本满足的基础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合理的满足,自主性、互动性、娱乐性的大众文化消费没有供给,缺乏适合大众的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这也是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

我相信:21世纪中国的崛起必然伴随着中国的文化复兴,中华文化的复兴依然遵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文化复兴的路径基本遵从:

第一,传承、弘扬儒家“导德齐礼”的智慧。儒家强调要在人的社会活动中,特别是精神活动中去体认天命(遵守自然法则和规律)。于此,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儒家“导德齐礼”的智慧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以“爱人”为仁、为德;其二,以“克己复礼”为仁、为德;其三,“忠”与“恕”接近于仁、接近于德; 其四,孔子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天下贯于人的心性之中。天不仅是人的信仰对象,不仅是一切价值的源头,而且也是人可以上达的境界。人本着自己的天性,在道德实践的工夫中可以内在地达到这一境界。孔子思想并不是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说,只是一些俗世伦理,孔子的人性、天命、天道的思想有深刻的哲学形上学与宗教的终极人文关怀的内容。

第二,传承、弘扬道家“有无相生”的智慧。道家“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天”“地”“人”三材的思想,都认为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于天上、地下、人间。天道(自然与社会的规律)是宇宙间最刚健的、富有创造性的力量。《易传》与《中庸》认为,人居于天地之中,兼有天地的创生性与顺成性,参与、赞助、配合、协调天地的变化与生长,进而与天地并立为三。人是天地之间的枢纽,广博深厚的天地之道生育万物,不可测度。人学习、效法、光大天地精神,可以尽量地发挥人的本性和万物的本性,使他人他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荀子》与《礼记·礼运》都肯定人为天地间物类中有生命、有知觉、有道德者,在宇宙中有最高位置,为天地之德,天地之心。这正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和华人智慧的结晶,她将必然渗透到无数的中国产品里,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以更多的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传播到全球,为世人所接受。

我坚信:21世纪,随着亚太地区的崛起,中国文化的复兴必然推动中国的和平崛起。

編辑/许宏

发展县域经济助力中部崛起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其固有的自然优势和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倾斜, 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 拉大了与内陆地区的发展差距。为平衡地区差异, 自上世纪末起, 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使历来经济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在政策扶持下实现了快速发展, 而东北也在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下逐渐复苏。到2004年, 我国传统的东、中、西部三大经济板块中, 东部以其多方面的优势继续引领国民经济发展, 而西部地区则奋力追赶, 势头迅猛。相比之下, 本来拥有多重资源、地理和人力资本优势的中部地区则发展滞缓, 在东西部夹击中形成“塌陷”之势。有鉴于此, 2004年3月“两会”期间, 温家宝总理提出:中部地区应找准定位, 实现中部崛起。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由此进入决策层视野, 在整个国家经济战略上开始寻求自己的定位。2006年4月15日, 中部崛起的纲领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6]10号) 正式出台。2009年9月2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中部地区是指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6省, 它们地域相连, 纵贯中部, 东承西接, 发展水平大致相当。自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以后, 中部省份曾经出现过争做龙头, 画地为牢, 各自为战的情形。学术界对中部崛起也进行了很多学术思考, 并依据现实提出了几种战略对策 (张培刚, 1992—2001;宋立, 2005;储祥好, 2006;解维领, 2007;王世红, 2010) 。本文认为, 中部地区的崛起必须在区域宏观思考的同时, 把发展的着眼点集中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上。

二、中部地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郡县治, 天下安”, 县域治理在我国一直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 无论是优先发展的沿海开放时期, 还是后发继起的西部大开发、东北攻坚阶段, 中西部的县域一方面以其广阔的腹地定位为其他优先区域和众多项目提供支持, 大量的资金、资源和劳动力被转移走;另一方面, 因自身区位、体制制度等因素的制约, 在发展上步履维艰, 大多数县份都是“农业大县, 工业小县, 财政穷县”。目前, 关于中部崛起的讨论和实践大都倾向于依托中部几个条件相对优越的区域中心极, 以龙头腾飞带动区域整体发展。这一战略虽然有利于我国产业内移、中部工业化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发展, 但也虹吸了中部地区广大县镇及农村自然资源, 造成乡村日益凋敝, 阻碍了中部的崛起。另外, 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建设, 也只有落实到县域下的乡镇和广大农村才能真正实现普遍的小康社会。因此, 发展县域经济, 夯实发展基础, 是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助力。

当前, 中部地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有:二元结构十分突出, 工业基础普遍薄弱, 传统农业比重较大, 工农业发展脱节严重, 彼此未能协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的输出, 与东部地区形成要素输出和本地凋敝的矛盾;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交通、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事业改革普遍进展缓慢;观念落后, 发展思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素质都不足以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财政、人事乃至于转移支付也形成了一定制度约束。鉴于有如此之多不利因素的制约, 中部地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应以开放姿态, 融合既有先进经验, 走出依托本地特色的复合型发展之路。

三、中部地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

发展县域经济, 夯实发展基础, 必须正视中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利条件, 以开放的视野, 超前的思维寻求切合地区实际的发展策略才能真正助力中部崛起, 赢得发展机遇, 共享改革成果。

1、壮大农村实力, 大力发展农业

中部6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 是国家商品粮基地, 但长期以来, 中部区域的农业大而不强, 农民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严重不足。同时, 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年青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离开家乡, 外出打拼, 人才流失严重。中部地区农村呈现劳动力老化、乡村社会凋敝的不利局面。因此, 实现中部崛起必须以县域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和前提,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壮大农村实力。第一, 培养一批建设现代农村所需要的新型农民、技术人员和基层政治家,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 把农村建设成环境优美、文化品位较高的现代社区, 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农业技术人员和基层新型官员的作用, 提高农村的吸引力和经济实力;第二, 立足本地, 开发一村一品, 充分挖掘本地农村劳动力潜力, 尽快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第三, 培育现代龙头农业企业, 建立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共享机制, 增强农民的市场应变能力;第四, 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 提高农民基于经济互惠的合作水平, 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第五, 推动农业创新, 运用政策倾斜和投资杠杆, 发展高科技现代农业;第六, 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 以便更好地服务农村和农民。

2、培植产业集群, 发展工业经济

目前, 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 内地成为中国下一步工业化的重点区域。截至2012年2月底, 在实现产业转移和内陆承接战略中, 国家先后设立了皖江城市带、桂东、重庆沿江、湘南、荆州等五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其中有三个设在中部地区, 充分显示了中部地区在产业转移承接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 示范区内的县域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 依托示范区对周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抓住产业转移承接的战略机遇, 充分发挥本地特色, 推动本地要素的积聚和产业升级转化, 培植立足本地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改革金融体制, 加强金融创新

金融在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灵活有效的金融投融资环境对产业发展、私人创业和企业经营都极为关键。目前, 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经济结构上的二元性在金融结构上也反映了出来, 中央银行控制的、有组织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会以低利率为现代产业部门和出口部门提供资金;而民间无组织的、中央银行不能控制的、有高利贷剥削的资金市场则为被排斥在有组织金融市场之外的小农场主、农户、小企业主、小商人提供资金 (张培刚, 2001) 。这种金融二元性结构在我国也是长期存在的, 并对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障碍。部分温州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遭遇倒闭, 以及大量民间游资对各种市场的冲击都是具有深刻教训的现实案例, 广受关注的吴英集资案更是其集中表现。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浅化”或“金融压制”现象, 麦金农 (1988) 和肖 (1988) 提出应以“金融自由化”实现“金融深化”。迈因特 (1984) 也提出以金融自由化实现金融市场的整合, 这都说明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只有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创新金融体制监管机制才能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祁斌, 2012) 。中部县域经济发展中, 很多中小农户、有创业热情的企业家以及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中小微企业往往都需要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 如何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润滑剂作用, 助推中部崛起, 是金融部门推进自身体制创新和发展现代金融的重要切入点。因此, 实现中部崛起就必须改革金融体制, 推进金融创新, 让金融服务于农业产业化, 助力发展中小微型企业。

4、依托中心城市, 发展生态经济

中部6省目前已形成了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太原城市圈和鄱阳湖城市圈等6大城市圈。这些城市群集中了大批的高校和现代研究机构, 拥有大批高素质的现代人才, 掌握着经济发展的现代技术和现代理念, 是本地实现崛起的重要依靠力量。但这些城市群又普遍存在要素积聚能力不强, 创新能力不足, 资源使用效率不高, 城市间经济联系不够紧密, 城市管理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鉴于此, 为深化城镇化发展, 县域既要依托所在区域城市群的经济、技术、文化和人才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寻找助力, 又要立足本地, 找准自身特色优势。各县域在接受辐射和积极融合中要以中心城市为纽带, 积极促进县域城镇化发展, 充分利用中心城市在引领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把自身发展成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的中心区。同时, 在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 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展生态经济。中部农村既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带, 更是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只有良好优质的生态环境才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中部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 生态环境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 中部的县域发展必须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既要积极发展城镇化, 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又要保护和利用好本地的生态优势, 发展生态经济。

5、更新发展理念, 实现良性循环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往往表现为管理模式、治理理念和政府职能等多方面的落后。因此, 要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以中部崛起为契机, 更新发展理念, 转变政府职能, 以制度创新打破行政经济模式,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形成经济演进的内生式自我良性循环。

摘要:中部崛起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但目前的战略思维和实践都过于重视以中心极城市为核心的龙头带动发展, 而对县域的基础性作用多有忽视。鉴于此, 本文提出了以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助力中部崛起的思路, 以期更好实现中部地区的现代化。

关键词:中部崛起,中部地区,县域,策略

参考文献

[1]储祥好:对外开放与中部崛起——析我国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现状与中部崛起战略[J].国际贸易, 2006 (10) .

[2]宋立:关于“中部崛起”战略模式选择的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 2005-06-03.

[3]解维领:“中部崛起”的战略优势和战略选择[J].理论建设, 2007 (1) .

[4]王世红:略论中部崛起的十大战略[J].技术与市场, 2010, 17 (10) .

[5]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

[6]罗纳德·I·麦金农著, 卢骢译: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8.

[7]爱德华·S·肖著, 邵伏军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8.

[8]H·迈因特著, 吴荣义译:发展中国家经济学[M].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 1984.

苏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崛起分析 篇8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市场经济大潮涌起,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的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不能适应。分散的农户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品,往往数量不稳定,质量不合格。于是农村里的能人便创造出各种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向农户提供种苗、防疫、检测、营销等服务,使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

在农村集体经营的层面上,乡镇企业经过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需要寻找新的实现形式。江苏省决策层为了使大量集体资产保值增值,2009年发布《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社区股份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

综观苏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农民专业合作社

这是以农民的营销能力、专业技术自发组织起来的合作社,20世纪后期在全省萌生,到2007年底达7400多家,覆盖1/4的农户,居全国第一位。类型多样,主要有四种:1)产销合作型。这是出现最早、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大多由能人牵头组建,为农户提供优良种苗、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和使用技术,共同开拓销售市场。2)专业服务型。为独立经营的农户提供育秧、机械插秧、植保、机收等专业服务。3)与龙头企业对接型。龙头企业通过这类合作社获得稳定合格的加工原料,合作社依托龙头企业获得农产品销售渠道。4)产加销一体型。当专业合作组织有了积累,具备自主加工、流通的实力,便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常州市金坛碧润水芹专业合作社有社员640户,带动全镇15000农民从事水芹生产、加工销往上海等地,一亩田收入6000多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拥有的资产在苏南农村的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不大,随着其它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其比重逐年下降[1]。但是它锻炼了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自组织能力,是后来出现的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的先导。

2土地股份合作社

自家庭联产承包制确立后,每家农户都有五六块、七八块田,耕作不便。大多数农户有人外出打工,有些承包田荒芜、半荒芜。上世纪末农户之间自发转租土地,但没有组织保障,出租户没有可靠的收入。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于2008年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本着农民自愿入股进社的原则,将分散的土地加以集中,变成联合的投资资本,通过直接经营、参股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进行适度规模的企业化运作,取得农业增产,土地增益,农民增收。到2013年,淳化街道入股农户4946户,入股土地13247亩,发展了土地股份合作社13家,其中苗木种植土地股份合作社4家,果蔬种植土地股份合作社3家,水稻种植、茶叶种植、水产养殖土地股份合作社各2家。入股农户每年每亩可获得600元的土地流转金,年终参加分红,参与合作社劳动的有工资,还可在合作社的统一管理下进行自主经营取得收入。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具有淳化特色的“淳茗”牌绿色蔬菜获南京市名牌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多个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稻米、果蔬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2]。

地处江北的六合区,集体经济相对较弱,2013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199.4万元,比南京市平均水平低95.05万元。经营性收入低微,于是靠资源性收入来弥补。全区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重组,办起集体参股或相对控股的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以土地入股,集体和个人皆增加股份分红。一部分村还以土地指标入股进行异地合作,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入股参与六合经济开发区和中山科技园建设而获得收益。

3社区股份合作

社区股份合作是将社区经营性资产核算折股量化到户后进行的合作,这在只有资源性资产而较少有经营性资产的地方还谈不上,但在经营性资产较多的苏州、无锡已经水到渠成。

无锡第一个股份经济合作社产生于北塘区黄巷街道,建于2012年。在城镇化“村改居”的过程中,以店面、厂房出租、土地租金、银行利息为主的集体经济收入,跑不过物价增涨和大额的社会事业开支。一些村改居社区的安置房小区,物业费收缴率不足30%,缺口都由村级经济来填补[3]。村民知道村集体有资产,银行里有存款,但隔着一道“玻璃门”,看得见,摸不着,弄不清究竟有多少,更不知道村干部有什么能耐用它增收。这时苏州的昆山的一些村已出现社区股份合作,农民家家有股份,人人是股东,年年有分红。黄巷街道的陈巷村便仿照其做法,将集体的经营性物业资产通过清产核资,折算成股份量化到户,建立股份合作社,改变了原先“人人有份,人人无份”资产权属虚置的状况,由拥有股份的村民讨论资产如何增值,推举能人来经营管理。

陈巷村的做法当年就使呆滞的资产变活增值,几年间在黄巷街道各社区(原先的村)推广开来。但各村又很快出现分化:有投资经营项目的股份合作社收入上升,无投资经营项目的仍停滞不前,钱存在银行里不会用。于是大家抱团找出路,变存款为投资。黄巷街道的龙塘岸一带,以前被人叫做无锡的“大西北”,周边几个居民区有商品房、安置房、经适房、保障房小区,有农村人,也有城市搬迁过来的居民,人口密度大,生活配套少,居民经济收入不高,商业机构不愿来投资。大家推举一位退休的能人出山,将黄巷街道下属10个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起来,筹集1亿元成立投资公司,开发“城乡生活综合体”。1.5万平米的大统华超市与4500平米的龙塘岸农贸市场建成,500多个就业岗位优先面向本地居民,带来了集体资产的有效增值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无锡市大力推广黄巷街道股份合作的经验,要求经营性净资产在200万以上的村(社区)皆组建股份合作社。截止2015年底,全市累计组建村级社区股份合作社575家,量化集体经营性资产107亿元,持股农民达169.8万人,覆盖全市行政村(含涉农社区)总数的67%,70%的农民拥有了集体经济的股权,平均每个行政村的集体收入超700万元,这在全国也很少。江阴市的长江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丰厚,土地也较多。村民不仅拥有资产股份,还可以土地入股,前者发红卡股权证,后者发绿卡股权证。全村108个大股东,2850个小股东,人均股本金4万元,一年下来每户村民仅分红一笔就有几万元,在无锡市居首。

当无锡推广社区股份合作的时候,原先早走一步的苏州又找到了新的抓手:“一村二楼宇”。上世纪末乡镇企业改制,许多村建起标准厂房出租给民营企业收取租金,称为“房东经济”。后来传统的工厂外迁,租金越来越少,集体和农户的收入渐减。苏州市决策层在调研中听到群众反映:与其建厂房出租给外来的老板,不如自己规划建房自己经营。市政府集中了基层的意见,2013年出台《关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提出:为增加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对原存量建设用地不足的农村经济组织,按照“一村二楼宇”的原则安排留用地。为社区服务用房的留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地;资产经营性物业用房的留用地,以协议流转出让方式供地。苏州各地近三年来稳步推进“一村二楼宇”建设,一些村还允许合作社成员以现金入股购买个人股份,增加合作经济实力和个人分红额度。

至此,苏南五市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从产品营销、农业技术的合作开始,经由资源性资产土地的股份合作,到经营性物业财产的股份合作,逐步地走向成熟。各市、区并非几种形式都有,南京、镇江以农民专业合作和土地股份合作为主,在集体经济比较雄厚的镇村也在发展社区经营性资产的股份合作;常州的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与社区股份合作三足鼎立;无锡、苏州则以社区股份合作占大头,同时也有其它要素的合作。苏南的各种生产要素由低要素到高要素次第吸纳进入合作经济组织中来,交融互动,优势叠加,已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困境与对策——以江苏苏南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0(4):125-129.

[2]薛继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经济文化崛起 篇9

在2012年9月的创意产业项目集中对外推介会上, 丰台区将发展创业产业的目标确立为:到2015年,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13%以上, 年均增速达到20%, 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达到500家。而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上, 丰台区将按照“一轴、两带、四区、多中心”的形式进行布局。“一轴”即南中轴高端商务中心区;“两带”包括三四环都市产业发展带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四区”分指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和丰台科技园区;“多中心”包括红色文化中心、中秋文化中心、戏曲文化中心、汽车文化中心、园艺花卉中心和服装时尚中心。 (2)

其中, “四区”的概念最引人注目, 它符合目前国内许多发展创意产业成功的案例, 即:依托中小企业集聚的特征以形成具有当地社会文化特征的区域创新网络。在丰台的创意蓝图设计中, 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就是以中小企业集聚为优势所构建的区域创新网络。前者作为红色文化中心, 后者作为服装时尚中心, 虽然职能各不相同, 但它们作为区域创新网络所能实现的创新思想的汇聚和创新资源的流动是一致的。丰台的创新力量也证明着一点:在发展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 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势力, 还取决于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的规划。

1 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位于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它作为丰台推行红文化创意的一个核心地标, 将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古迹 (例如:卢沟桥、宛平城、长辛店古镇、岱王庙) 和军事教育基地 (例如: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雕塑圆和二七遗址) 透过资源整合与包装, 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更大的经济价值。

集聚区将依托中国国际文化贸易港总部、宛平城商务会馆、红色文化旅游、园博园会议会展旅游、地方特色文化展示平台、城市自行车旅游观光六大重大项目, 构建“一核一带两区”的空间布局。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即是“两区”的概念, “两区”为园博园商务会展区和古镇休闲娱乐区, 分别以特色鲜明的园林总部、会展服务聚集区和古镇休闲娱乐区为功能定位。

新的空间布局是建立在对卢沟桥历史文化的深刻解读上, 将卢沟桥的红色经典与会议展览服务业相结合, 既是“强强联合”又是文化资源的优化组合。这一举措有效地将传统“教育基地式”的文化传达模式扩展成“体验型文化模式”, 将红色教育带出了博物馆, 转而以一种更为生动的方式来打造中国传统特色文化展示体验区。而以往相互独立的红色文化“经典”们也因为创意产业集聚区所带来的群聚效应而有机地联合在一起, 加强了区域内红色旅游文化的潜在发展实力。

2 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

大红门时尚创意创意产业集聚区位于南苑乡行政区域内, 大红门地区服装批发市场主要分布的范围北起南三环中路 (含木樨园东北角) , 南至南四环路中路 (含大红门桥西南角) , 西起马家堡东路、东至天坛南路, 涉及南苑乡4个行政村、大红门街道和东铁营街道。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 成为了北京地区服装特色商业圈和新兴商业中心。

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目前区拥有大红门服装商贸城、京温、天雅、新世纪等31家大型专业市场, 年交易额200亿元。除了品牌的集聚, 创业产业的集聚还体现在众多国内外企业的加工生产联合上:多家知名企业都在大红门创意集聚区开设了研发机构和加工生产车间。另外, 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CBC创意大厦、金融大厦等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并通过时装展示使大红门服装服饰创意聚集区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大红门的时尚创意产业逐渐形成了集构思、设计、生产和展示为一体的产业链。

未来大红门地区将以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依托, 打造和构建“一区、一轴”。一是打造“时尚创意区”, 延伸提升产业链条, 优化完善服务环境, 引领时尚文化传播, 打造高端商务商贸、文化创意业态, 逐步形成以时尚创意为核心, 覆盖完整产业链条的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功能区。二是构建“商务文化轴”, 以南中轴核心区域为重点, 在轴线两侧引入全球顶级商务商业机构, 建造星级酒店、高端写字楼, 完善商务办公配套和金融服务功能, 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打造文化轴和高端商务区。

3 挑战的应对和政策的支持

无论是卢沟桥或是大红门的文化创业产业集聚区都是通过一种网络结构来进行区域间信息的迅速传递, 从而使得技术更容易扩散, 要素资源更容易共享, 群聚利益更容易实现。但在丰台区文化创意产业取得发展的同时, 我们亦看到一些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例如:产业规模偏小和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是和丰台区文化创业产业“起点较低, 基础较差”的现实情况密切相关的。因为龙头企业较少、带动效应低, 以至整个集聚区的产业链呈现出“小、弱、散”的特征。

为了将文化创意集聚区的概念优化执行于丰台区的发展中, 丰台区政府出台了《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则》。在此“规则”中, 明确了未来五年丰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目标和产业布局。其中, 建设一批具有鲜明“丰台”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被列为重点。丰台区副区长张婕表示要实现此目标, 就应着实利用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来“孵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中小型企业。而新兴的中小型企业必然在创业和发展的初期面临着各种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的解决方法, 丰台区宣传部副部长韩骏伟在阐释丰台区对创新企业的政策时, 提到政府规划能否最终实现是取决于多个因素的, 企业是主体, 也要有相关的政策作为推动。基于这点考虑, 丰台区在“十二五”的基础上又发布了《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丰台经济发展综合政策的意见》等系列政策, 充分表明了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态度和决心。目前, 丰台区还开通了在线的文化创业产业网站, 网站上翔实而生动的资料吸引了不少有兴趣的投资者, 并让普通市民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能够了解到整个丰台的革新和变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丰台创意”会随着丰台崛起而闪亮北京, 给北京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注释

1刘牧雨等.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39.

经济文化崛起 篇10

本文关注的核心是没有专利成本的巴西科技和经济崛起能持续多久?

一、巴西的崛起改变世界经济版图

2011年, 巴西GDP总量已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 跻身全球第6, 与前面的法国、德国差距不大;从目前的发展速度看, 巴西再过2年就会跻身世界第5大经济体。巴西的崛起, 是南美洲国家崛起的典型代表, 是世界经济版图发生重大改变的标志。

巴西人口接近2亿, 远远超过日本、德国、俄罗斯, 发展潜力巨大, 经济增长速度稳居全球前3名。目前, 巴西、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德国。一旦巴西、印度的经济总量超过德国, 全球前5大经济体就不再有欧洲国家, 世界历史的欧洲时代就彻底终结了。

2010年, 世界银行曾预测巴西的经济增长率可达12.6%, 仅次于印度的13.4%, 都高于中国 (11.2%) ;而且, 与总体上还非常贫穷的印度、中国不同, 巴西是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人口大国, 基尼系数已与发达国家无异, 社会贫富差距小, 已迈入富裕国家、工业国家行列。

世界银行的报道引起了欧美媒体对巴西的广泛关注。巴西的飞机制造业仅次于美国、法国, 居全球第3位, 支线飞机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1位;巴西的先进武器出口规模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 位居全球第5;巴西的石油、装备制造、钢铁、汽车、电子、化学、IT、制药工业均居世界前列, 工业品自给率超过90%。作为国家强盛的标志, 巴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产品市场之一, 其汽车销量全球第3位, 计算机销量全球第3位, 手机销量全球第4位。

二、巴西“静悄悄的崛起”为何引来国际知识产权的诘难

西方把巴西的发展称为“静悄悄的崛起”。巴西是西方大国最憎恨的知识产权侵权大国。它与中国、印度不同, 在国际知识产权问题上, 巴西不轻易向西方妥协。

巴西曾一再挑起国际知识产权争端。例如, 巴西政府曾公开要求西方大药厂降低4个抗逆转录病毒专利药物的价格, 或者同意巴西企业生产其便宜的仿制药, 否则巴西政府就要对有关专利签发强制许可。面对欧美政府的压力, 巴西不为所动。最后, 西方大厂被迫让步。其中, 雅培公司把有关专利药的价格从每片1.17美元降到63美分。该事件平息后, 尽管巴西同意保护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专利, 但是巴西国内的仿制药却逐步兴起。

再如, 美国政府曾强烈抗议巴西的盗版泛滥, 要求巴西政府采取行动, 查扣软件、电影、音乐盗版产品。作为回应, 巴西政府要求全国的政府计算机更换为开源的Linux系统, 不再使用美国“盗版”;它还向全国贫困家庭分发100多万台计算机, 里面预装的系统也是开源的Linux系统。巴西政府还向全国中小学“普及性”派发国产计算机和Linux系统。

近些年, 很多国家向本国社会大规模赠送计算机, 推动全民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巴西成了这场运动的领袖, 成为西方知识产权体系的最大威胁。

例如, 巴西倡导泰国、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国政府向本国每个小学生免费赠送一台最新款笔记本电脑, 每个国家第一批的赠送规模都高达100万台。在巴西的推动下, 免费捐赠的数百万台计算机全部安装Linux系统。因为该系统不能帮西方企业推广被专利保护的大量下游应用、配套产品, 会威胁西方在IT、通信、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的霸权地位, 这引起了西方的强烈不满。例如, 欧美某些科技巨头宣称, 巴西不但肆无忌惮地侵犯知识产权, 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谋杀”跨国公司。

此外, 作为巴西成功推广其软件技术和标准的成功范例, 印度联邦政府向全国大学生赠送了10万台计算机, 里面安装了巴西的软件;印度泰米尔纳德有6000多万人, 是印度贫穷的农业邦, 2011年, 该邦斥资数十亿美元为邦内学生免费派发140多万台最新款笔记本电脑。全印度一年的笔记本电脑销量也才250多万台。泰米尔纳德邦的计算机免费大赠送震惊了全世界。令西方企业气愤的是, 巴西提供了该项目的重要软件产品。

巴西的做法, 已广泛威胁到西方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利益。巴西已经成为西方知识产权舆论讨伐的“众矢之的”。

三、基本没有专利成本的巴西经济腾飞

巴西受理的专利申请总量很少, 而且2/3以上是国外申请;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很大, 2011年已高达1633347件;中国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已居世界第一, 大部分来自国内申请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也绝大部分来自国内申请人;图1显示, 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在2009、2010、2011年分别是巴西的37.2倍、43.6倍、54.3倍, 由此可见, 中巴差距越来越大。

巴西在国际上的专利开支也非常少。例如表1、图2显示, “金砖四国”中, 巴西最富裕, 最发达, 但是巴西的欧洲专利申请量最少。此外, 表2、图3显示, 金砖四国中, 巴西的美国专利申请量也最少。

上述统计显示, 巴西的经济起飞基本没有什么专利成本。巴西的专利诉讼“像日食一样罕见”。尽管盗版泛滥、假冒产品很多, 巴西的其它知识产权纠纷也极少。

四、巴西如何筹备与西方列强的技术、专利、标准大决战

为什么专利极少的巴西能实现经济崛起, 而且发展势头仍极为强劲?

西方一些专家的意见是:抄袭, 即巴西通过剽窃西方的软件、技术、信息实现了经济和科技崛起。律师统治的巴西政府对西方的批评不予理会。但是, 他们也认识到, 巴西经济已经到了转型期, 与西方列强的技术、专利、标准大决战将不可避免。那么, 巴西的对策是什么呢?

与印度一样, 巴西认为;最好的公共政策只有一个, 那就是大规模培养人才。

为此, 巴西制定了庞大的人才发展计划, 要把经济崛起蓄积的庞大公共财富投放到教育领域:

第一, 振兴大学系统。巴西整个社会体制基本都照搬美国, 其教育体系更是如此。与美国一样, 巴西私立大学占主导地位, 全国85%的大学生就读于私立大学。其几所顶级公立大学与印度一样, 基本照搬美国私立大学的办校和管理体制。为了培养人才, 巴西政府制定了庞大的大学振兴计划, 拨付巨资, 帮助一批私立大学兴建世界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与中国不同, 拥有雄厚财力的巴西私立大学系统把争夺人才视为主要目标;为了吸引学生, 一些私立大学纷纷向学生免费分发平板计算机, 提供出国留学机会, 甚至大力建设工业园帮助毕业生创业。目前, 政府资助、扶持的一些私立大学工业园有望成为巴西的新硅谷。

第二, 全球学习计划。在2011年, 巴西推出“科学无国界”奖学金计划, 规定4年内向世界科技大国派遣10多万巴西留学生, 全部学费、旅费、学习和生活费用由巴西政府与企业承担, 该批留学生只能选择理工科专业;候选人不是由政府选拔, 而是由企业选拔。

这个计划, 实际上是巴西企业全球人才拓展计划, 因为留学生必须带着企业的需求和任务出国学习。

第三, 科学巴西人计划。巴西向全国贫困家庭免费赠送100万台新计算机, 向全国小学生免费赠送100万台新计算机, 还计划向全国大学、企业、个人免费派送科研平台、电子终端、网络设备等, 包括为广大学校免费建设高速宽带系统, 力争把巴西社会尽快推送到“科技时代”。

光有人才战略, 没有大项目拉动, 社会对尖端科技人才的需求就不能高速增长。为了吸纳高科技人才进入新兴产业, 巴西规划大规模发展深空宇航、载人宇航、空天战斗机、战略核潜艇、航空母舰、海洋石油、精细化工、高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新一代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大型项目, 期望通过这些高科技项目, 拉动巴西经济转型, 实现巴西新经济的高速增长。

为了适应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 巴西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政策变革。例如, 为了大规模发展军事工业, 拉动电子、遥感、通讯、航空技术发展, 巴西国防战略白皮书强调, 巴西必须拥有自主制造常规潜艇、核潜艇、航空母舰的能力。为了大规模发展新经济, 巴西政府曾斥资560多亿美元向企业招标、采购, 或扶持、孵化企业项目。为了推进基础科学研究, 巴西建造了同步加速器、射电望远镜、超级计算机等, 并向全国科研人员开放。

总之, 尽管其“专利非常稀疏”, 巴西的经济崛起已势不可挡。可以预见的是, 巴西的技术和专利崛起也将势不可挡。

巴西专利崛起的路径可能是先学习, 后创新。例如, 巴西国防战略白皮书提出, 通过大规模的技术采购、技术合作, 实现常规潜艇、核潜艇、航空母舰的自主制造。在飞机制造业, 巴西通过技术转让、合作、改造、升级、创新, 成功跻身世界商用飞机制造业三强。这表明, 巴西国防战略白皮书的技术采购、合作规划未必不可行。通过技术采购、技术合作, 进行消化吸收, 逐步大规模掌握西方先进技术, 进而实现自主创新, 最终产生大量核心专利的挖掘、部署能力, 这也许是巴西技术和专利崛起的路径。

摘要:巴西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显著上升。本研究深刻调研了在巴西经济“静悄悄崛起”的背后所引来的国际知识产权诘难、及其应对做法。巴西如何筹备与西方列强企业的技术、专利标准的大决战, 将令人们拭目以待。

全球经济格局与中国崛起 篇11

但是美国一直在背后捣乱。中、日、韩三国本来想搞自由贸易区,结果被美国搞的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拆散了。美国逐个找一些国家去谈判,现在已经谈到12个国家,但唯独将中国排除在外。要知道中国现在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所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动作还有待观察。那么,中国如何在这样的格局中寻求发展的机会呢?我认为,应该清楚地认识我们所处的阶段与形势。

东出、西进战略利弊

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澳大利亚、欧盟和美国,与之相对应的贸易线路也有三条。第一条线路,经过北方航线,然后到欧洲。北方航线要走日本海、千岛群岛、白令海峡,之后直接到欧洲,这条线7-10天就能到。但是得经过俄罗斯和美国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在美俄的控制之下。另外,这条航线冬天结冰不能通行。

第二条路,就是经过马六甲海峡,之后一路到波斯湾,另一路经过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然后到达欧洲。这条路很好,十天半个月就能到。但是现在这条线上的新加坡有美国航母基地,亚丁湾有海盗问题,所以这条路也不通畅。

第三条路,就是经由澳大利亚,向好望角走,然后到欧洲。但这条路线的问题是,美国已经在其间层层设卡了。

我一直在研究海洋,所以曾经提出一个方向,即走向深海。前些年学术界提出来,我们可以尝试打通泰国附近的克拉地峡,找到“第二条马六甲海峡”,但是这个计划没有实施。我感觉,中国走向深海的战略遭到围堵,困难实在太大,不如向西部大陆发展。我们现在实施的是通过缅甸,修了一条石油和天然气的管线,目前这条线路已经通油。另外,中国与巴基斯坦在瓜达尔港修了一条通往新疆喀什的路线,这是一条包括石油、天然气、高速公路、光纤等的线路,这对带动西部发展是非常好的。另外,这条路线也为中亚的能源通往中国提供了动力。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欧亚的时候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要解决中国中西部不平衡的问题。任何一个大国和任何一个强国,都不允许不平衡地发展,一方面是因为地域差异不可无限制地扩大;另一方面中国不能把战略重点都放在沿海一线。而西进有利于创建一些中国的缓冲地带,让国家更加安全。

第二个是能源问题。中亚国家可以给中国提供大量的能源,尤其是阿富汗战争结束后面临能源开发的问题。在长期的战争过程当中,阿富汗的资源能源都没有开发,所以说美国走了,中国去开发,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继续西进,就到了中东,中东更有大量的资源,所以这些对中国来讲是非常好的机遇。

但是,中国东出西进的发展方向,会面临美国战略东移的影响。你想东进他来挤压你,你想西出他也来。所以我们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面临来自美国的阻力。

迎战第四次工业革命

我研究过中美400年的兴衰历史。17世纪,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3%,然后一路下滑,一直下滑到1970年代初,当时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3%-4%。之后中国一路回升,现在占到25%。1776年美国建国后,它的GDP也很少,慢慢一路上走,走到占世界28%,但美国现在开始下降,所以中美在未来会有一个交叉。这是一个大趋势,但是与17世纪相比差距还非常大。

除此之外,研究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兴起的历史,会发现:英国的崛起主要源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18世纪中期的蒸汽机革命。接下来是1880年美国电力革命,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革命是1993年以后高技术群的发展。这些国家之所以成为大国,都与其技术革命有关系。技术革命能孵化出很多东西。

中国现在处于什么状态?答案就是处在盖房子状态。到城市高楼上四面看,到处都是吊车,到处都乌烟瘴气。PM2.5数值在世界各国中,德国10,美国13,日本15,中国哈尔滨1000,北京700!这是一两百年前资本主义国家干的事情,这就是差距。

美国有将近200多诺贝尔奖得主,并且大部分是科学家。2013年美国又抱回五个诺奖,每个诺奖背后都是一个“老母鸡”。美国正在酝酿第四次工业革命,什么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他控制你的头脑,你们家有什么他全都知道。你把家里所有的电话号码,所有东西都存储在“云”里边,美国只要控制“云”就行。你可以思考这个,思考那个,但美国控制你的头脑。

我研究美国,美国的发展就像火箭一样,什么原因?美国每10年搞一个技术计划,北极星计划、阿波罗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科技组长”就是美国总统。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没有科技的进步是不行的。

经济文化崛起 篇12

“山寨文化”的产生是与改革开放大背景相关联的。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的许多高科技、民营科技企业以及一些乡镇企业都有“山寨”发展的痕迹。改革开放后, 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走“科教兴国之路”, 提倡“大力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要“走多种经营之路”, “搞活城乡贸易”, 倡导“科技攻关热”, 培养“科技能手”、“致富状元”等大政方略。这为“山寨主”的产生和“山寨产品”发展提供了环境。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把它作为一种“山寨”名词给以界定, 也没有形成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文化现象被讨论, 更没有网络这样媒介的传播。

因此山寨产品, 实际上是处在市场培育期的发展中国家, 由一些有智慧头脑型的民间人士, 为满足那些受消费能力限制、无法满足生活需求品的群体对某种欣赏的产品 (包括文化产品) 的消费欲望, 或者因为市场存在着的一种固有的产品因为长久没有创新和换代, 而通过“复制、模仿、学习、借鉴和创新改良”的方法, 推向市场的一种“快速、满足平民、适销对路、具有多功能性低价位”的品牌产品。而“山寨文化”则是指山寨产品从策划、创意到加工制造, 以及推向市场过程中, 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社会上所形成的一种被社会广泛关注, 或者引起争议的文化现象。

然而面对这种众说纷纭的现象, 体现出人们对待山寨文化的不同态度上, 正折射出社会人的不同心理、审美取向、消费取向、价值观等各方面。正是基于山寨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仍存在争议, 课题组试图从追溯山寨文化着手, 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现代社会对山寨文化的思考。

二、“山寨文化”流行的原因

为了分析大众对山寨文化的了解情况, 课题组成员走街串巷, 从各个层面考虑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 收回的有效问卷为282, 占问卷总数的91%。调查问卷首先从山寨文化的影响力来看, 被调查的人群中不了解的占28%, 有些了解53%, 了解20%, 非常了解7%。从分析的数据来看, 山寨文化已经有了较强的影响力, 已逐步渗入社会的各阶层。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山寨”, 也能看到百度显示相关相关网页有39, 300, 000篇, 谷歌显示有34, 700, 000篇。存在即合理, 任何事物的存在即现象的产生及发展都与一定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次从大众的收入层面分析, 从下表不难发现, 收入越低的群众越愿意购买山寨产品;相反的, 收入较高的群众却不愿意购买山寨产品, 这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山寨文化是一种草根文化, 多适应于那些草根阶层的人群。在和他们的交流沟通中我们发现, 他们之所以愿意购买山寨产品是因为可以以极低的价钱享受到名牌高档产品的同种功能。我们认为这与他们的收入与消费水平是有一定关联的。具体如下表:

再次从社会层面来分析, 问卷数据反映40%的群众认为山寨文化得以发展是市场需求的结果, 他们中多数对待山寨文化的态度是优劣并存;20%的群众认为山寨文化得以发展是因为满足虚荣心的原因, 他们中多数对待山寨文化的态度是批判的继承;24%群众认为山寨文化得以发展是因为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原因, 他们中多数对待山寨文化的态度是应予以拒绝;16%群众的认为山寨文化得以发展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们中多数对待山寨文化的态度是应大力提倡。

最后从大众对山寨文化的认同度分析, 10%被调查者认为应大力提倡;15%被调查者认为应予以继承;42%被调查者认为优劣并存;33%被调查者认为应批判的继承。

三、“山寨文化”存在的积极意义

山寨”已经从一个名词转化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如何看待“山寨文化”, 则引起了各界的争议。然而面对山寨文化是追捧还是封杀, 如果我们站在中国, 站在当今的中国, 站在市场经济发展期的中国, 辩证地看待“山寨现象”则会发现它的存在有一些时代积极意义。具体体现在:

1.“山寨现象”搞活了流通。山寨现象来自民间, 最能体现出民间的对产品的诉求, 所以备受民间草根群体的喜爱, 促进了社会的消费, 搞活了流通市场。

2.“山寨文化”发展促进了自主就业, 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目前, 我国社会就业压力很大, 提倡走“山寨”发展之路, 自立“门户”自主发展创业不失为解决科技人才就业的良策, 政府应该给以制定相关政策予以批判的继承和提倡与扶持。

3.“山寨产品”促使社会主流产品的技术革新和竞争。“山寨产品”低廉的价位、完备的功能, 甚至其技术的革命性, 给一些名牌主流产品企业以压力感, 迫使他们进行技术革命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有效地促使了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4.“山寨产品”对产品垄断带有促进职能。模仿、借鉴、改良和创新而生产出低廉的价位、完备的功能的产品, 有效地促进了名牌主流产品的霸主垄断地位, 促使其产品的透明化和销售价格的回落, 形成了市场产品的竞争氛围。

5.“山寨文化理念”带来了思维意识的革命。山寨文化理念, 带给我们的是调查研究、攻关创新和学习借鉴,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对当今发展中的中国尤为重要, 可以唤醒沉睡的思维, 对一些传统观念是一种挑战。

四、山寨文化何去何从

通过我们对调查问卷的的综合分析, 结合现行社会对山寨文化的不同反响, 一方面, 我们看到“山寨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这种诞生在市场经济发展期的文化现象, 谁也无法真正看透对我国未来社会和经济、科技的发展到底会起到何种强势的力量。因而, 对待它的态度, 不能靠立法压抑, 而应该辩证分析包容观望。尤其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的发展中国家, 只有合理规范、正面引导“山寨现象”, 加以倡导借鉴、学习和改良意识和行为, 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只有重视“草根文化”的研究, 就会更多地了解民情、社情、人情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看到用“山寨文化”来取代高端科技与主流文化是不可能的。“山寨产品”的横行冲击着目前我国尚未成熟的市场。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完善、成熟的市场体制亟待形成, 而涉嫌触犯“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的“山寨产品”无疑需要相关的规范。因此在对待“山寨现象”问题上, 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剔除一些糟粕, 采取包容之心, 批判地吸收和接纳。完全赞美一种“山寨文化”, 不是对待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思维, 而是固步自封和愚昧的表现。完全取缔和否定“山寨文化”, 也不是对文化的辩证理解和分析, 而是机械主义的主观意识在作怪。对待“山寨文化现象”, 就要一分为二, 采取包容之心, 吸收和接纳其对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的一面, 回避和批判其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腐朽愚昧的一面。

其次, “山寨文化”的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的心理也决定了其短暂的命运。通过调查分析“山寨文化”多是对精英文化的盗版, 如山寨手机、山寨数码相机、山寨MP3等。受众从起初对新颖的表现形式感到惊讶、好奇, 到继而关注, 然而, 随着大众经济收入的提升 (从经济收入指标调查分析收入低的人喜欢购山寨产品) 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对高品位文化的诉求。加之喜新厌旧的心理, 挑剔的受众将会对“山寨文化”产生厌烦感、疲倦感。因此, “山寨文化”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长久, 否则消亡只是时间长短的事情。

五、结语

总而言之, 在对待“山寨文化”问题上, 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 要在深入研究它的理念和时代背景的情况下, 肯定它的价值、包容它的存在、规范它的行为和社会道德, 让其在发挥民间智慧和创造力, 促使我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市场流通和消费方面发挥作用, 成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积聚民间智慧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姜奇平.山寨是个好老师[J].商界评论, 2008, (10) .

[2]陆新之.山寨精神的反思[J].中国新时代, 2008, (08) .

[3]秦亦夫.山寨机是“清剿”还是“招安”[J].中国经济周刊, 2008, (35) .

[4]舒天翼, 高飞.解读“山寨文化”流行密码:跨越单纯模仿探索前行[EB/OL]:新华网, 2009-01-13.

[5]朱磊.广告导报:山寨代言是非多[EB/OL]新华网, 2009-04-07.

[6]郑健.“山寨文化”的内忧外患[N].检察日报, 2008-12-26 (5) .

上一篇: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下一篇:虚拟交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