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研就业前景

2024-10-16

计算机考研就业前景(共14篇)

计算机考研就业前景 篇1

未来三年,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就业将出现三大特点,其一是具备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主要原因是当前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开始在技术平台领域发力,涉及到云计算平台、物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等,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研发型人才。从近两年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不少研究生愿意到大型科技公司从事平台研发。随着技术平台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未来研发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会逐渐加大。

其二是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会受到大量企业的欢迎,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传统行业有大量的网络化、智能化需求,而这个过程必然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来完成相关项目的实施。目前在5G通信的.推动下,车联网、智能家居、农业物联网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其三是具备一定行业知识的计算机人才会有更强的职场竞争力。计算机相关技术要想落地到传统行业,比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落地应用,一定需要了解行业的具体特点,所以具备行业知识的计算机人才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注重一下相关行业知识的学习。

计算机考研就业前景 篇2

近年来, 高考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在这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 有不少人选择了继续读研深造, 希望两年的深造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以找到更好的工作。然而, 在两到三年的“缓冲期”过后, 还是要面临社会上激烈的就业竞争。也许, 是更为激烈的竞争。所以说, 当初的逃避, 也许意味着更为激烈的竞争。既然选择了深造, 就给自身定位了一个更高的就业和择业标准。从这个方面来看, 继续深造是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也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定位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加之, 在未来读书的两年中, 不仅失去了宝贵的时间成本, 同时也与众多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这些都是一去不复返的。其实, 在社会上和在学校都是一种学习。不过这两种学习的内容和性质有所不同。在社会上, 学习的更多的是社会经验;而在学校里面, 学习的则更多的是一些知识层面的东西。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 想在学校里踏踏实实做学问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读研期间那点微薄的收入, 对于支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来说还是略显拮据。生活是基础, 如果整日里愁着如何满足基本生活, 如何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学术、搞研究?在社会中, 经历了几年的人生风雨历练, 积累了人脉和财富, 也许比身处学校的同学活得更好。不过, 我们也不能仅仅抓住这几个典型案例, 有人发展得好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发展得好。

计算机考研就业前景 篇3

世界上没有两个职业规划是完全相同的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人生有很多十字路口,每一个十字路口都会让我们感到彷徨。就业、考研还是留学,做自己的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们难以抉择的问题。我们在腾讯上做了一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的参与调查者都正在遭遇这些问题。您作为青年问题专家,对这个问题应该深有体会吧。

李家华:对,这样的问题,我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遇到。很多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的学生,都通过各种方式询问我这方面的问题。就在来做这个节目之前,我刚好收到一位学生的电子邮件。她说:现在研究生的状况相对比较尴尬。我是女生,性格内向,有点儿清高,您觉得我应该是工作、考研还是参军?我还有别的选择吗?您的回答对我人生很重要,我相信您,万分感谢,谢谢。看,这个同学遇到的也是很多学生面临的问题。

主持人:所以说,我们的调查结果还是很具有普遍性的。毕竟70%以上的人都有这方面难以抉择的困惑,那该如何回答这些难题呢?

李家华:这个问题在青年大学生中,确实很具有普遍性,而他们也迫切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我想表明的是,我们首先要分清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上来说,我认为天底下没有两个职业规划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人的问题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因此,对于遇到这个问题的同学,除了要掌握处理这些东西的基本原则以外,更主要的还有你自己的个性,比如说每个人的经济状况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不一样等等,因此应该区别对待。

管理学认为,一个最优化的方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但是次优化方案就有可能实现。对于就业或是考研这个问题,不要希望会有非常完美的答案,因为这不太可能。所以,次优化方案相对来讲更理性、更合理一点。因此,我们今天不是找到一个最好、最完美的方案,但可以找到一个相对的,可能有普遍性,适合大多数人,但更主要的是适合个体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主持人:大学生给您写信、求教,就是希望您帮助他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正如您所说的,职业规划你了解肯定要比不了解好,但不能一下子都解决了。是这样的吧?

李家华:是的,想要一揽子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在一起沟通与交流,一定是有用的。刚才说过了,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我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有三个重要的问题大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一就是自己的观念和理念,你认为什么东西是最有价值的,你的价值观是什么;第二个就是你的态度,碰到问题后,积极的态度和不积极的甚至消极的态度,对解决问题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第三点就是方法的科学性。我认为,当面临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观念,然后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再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可以解决,所以这是前提。

要想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主持人:相信今天我们的在线网友都能从您刚才的一番话中得到很多启示。虽然说,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对所有人都适用,但是个体可以借鉴通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李家华:去变通,这是完全可能的。

主持人:在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满意原则”。这个原则非常简单:最优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满意。可能对于我们个人规划角度来讲,我个人觉得可能满意原则更合适,因为你很难判断出你付出和收益怎么界定这个标准是最优的,而满意度就可以,是这样吗?

李家华:是的,我们在最初进行生涯规划,选择就业、读研或是留学这三条道路时,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出发点是什么?我想得到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就像你刚才讲到的,你最想要什么。碰到这些问题的同学怎么解决,是考研、是就业,还是出国?我的看法是先不要完全从现况出发,而是要有一定的愿景规划。中国有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你缺少远虑,所以就有近忧。一个人具有远虑的意识,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铺垫,探求自己的终极目标在什么地方。有一个方法我认为是看清自己最终需要什么东西,这就是一般意义上讲的愿景,如果当一个人有非常清晰而且具体的愿景的时候,这个目标就有了。

主持人:对于现代人来说,在一个思想多元化、物质条件很丰裕的年代,面临的选择是丰富且多方面的,比过去更难以选择。就在人生规划上也一样,可能不止三个方面,三十个甚至三百个方向都可以具有,面对这种情况,那又该如何应对?

李家华:生涯规划是一门选择的科学,也是有办法可学的。我国台湾对35岁以下的成功者做了一个跟踪调查,发现他们成功有一个共同的东西:不是因为有钱或是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而是他们都有一个非常清晰而且具体的愿景。只要同学们想好未来自己最终想要什么,就有可能找到。比如我就想做一个国际学者,我就不断地训练我的英语水平,不断关注国外的发展状况。如果打算留学,你就必须要学会英语,语言是最根本的东西,否则很难跟人家交流。不要从现在看我未来做什么,应该从我未来想做什么,然后回过头来看我现在能做什么,这就是超前意识。

现在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出发点都是从眼前这些事开始,越想越苦恼。我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早晨起来,人每天都在选择。女孩儿最大的特点是早晨起来时,对于今天该穿什么衣服感到苦恼,因为衣服太多了,如果只有一套衣服你就不会这么难以选择了。

没有选择是痛苦的,现在社会发展到无论什么,都有诸多选择了,但选择多了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早上起来面对一大堆漂亮的衣服,可能会为该穿哪件而苦恼,但如果目标明确了的话,就不会显得困难重重。譬如一个女孩儿要到电视台主持节目,目标是在演播厅里面给大家一个端庄的职业形象,这个时候就清楚了,我是要为了这个形象,那么很花哨的裙子肯定就不会穿了,非常时尚的衣服也就不会穿了,就穿一些职业的。这就是你的目标和结果引导你现在做什么。

主持人:就是自己知道了有一个标准,或者说是目标在那里,然后选择,所有的一切都要为这个目标服务。

李家华:对,职业也是一样,给我来信的这个同学,如果她想清楚了今后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大学老师,我就要告诉你,毫无疑问要考研,现在基本上在大学里面没有博士学位几乎不能当老师。我们学校,从事业务的,非博士的免谈,而且很多都是重点学校的博士。如果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商人,做一个实业家,这个时候是自己的实际经验比学历更重要。如果你读完了本科,完成了一个基本教育的话,工作经验的积累比学历更重要,为什么比尔•盖茨放弃休学去创业,而且做成了顶级实业家,这个原因很清楚,如果比尔•盖茨读完了大学,然后接着再读博士,那微软现在可能不知还在哪个地方“孕育”着呢。

找到方法决定自己的愿景

主持人:很多人就是很困惑自己的生涯规划却迟迟没有形成雏形,或者说根本没有,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也非常不满自己的现状,也想早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并实现它,但就是无从下手,在这方面,有什么系统的方法可以帮助到他们吗?

李家华: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今天我告诉大家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个人主张第一先分析外部,但我们习惯先分析自己。这点原因主要是跟中西文化有一些差别,因为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来自于西方,而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比较强调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发觉我们东方文化比较强调社会本位,所以我们有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是职场守则之一,其实内容大家都知道,就是有时候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我们现在在推行一种概念、理念,叫智者规划,智慧者做规划,适者成功。光做了规划不见得能够成功,但是适者成功。因此,适应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就是学会借力了,就是借助外部可借用的力量,来作为自己规划的参考,然后再做决策。千万不要简单地自己做决策,自己做决策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的方法是能够再咨询一下内行、专业人士、有过工作经验的人,这叫做求助,求助这种能力是很重要的,多了别人的智慧来帮助。我们有时候不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怎么做,但我们可以咨询考过研的人、出过国的人和就过业的人。在前人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这对自己决策层面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主持人:然后就涉及到决策后执行的问题了。

李家华:这个问题可以剥离出来,就更明确了。执行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有一个明确的愿景之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问题就出来了,要学会方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方法有两条,一般叫做选择理论,选择理论的核心实际上是一个决策问题,决策的问题叫做选择的金字塔理论。假设这是一个金字塔,中间画上两条线,就会形成三个面,金字塔最底下的面,我们叫做认知领域或者是知识领域,知识领域一部分叫外部知识,一部分叫内部知识,外部知识是职场的知识,内部知识是自我的知识,对自己的了解。然后才进入第二个领域叫决策领域,根据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对自己的了解,最后形成一个知识的认知,在这个认知基础上就会形成一个决定,汇总出一个思路:我做什么去。接下来,就是执行的问题了,我们叫执行领域。知识、认知、决策,然后去执行,构成了一个人的选择的完整系统。这是三大要素。

创业,还是要主动地抓住机会

主持人:可能有的大学生还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就是他们都不做以上的选择,有时候是无可选择,有时候是权衡之后自己主动放弃,那这部分人该何去何从呢?

李家华:通过对种种可能的分析后,我想大家心里都会有数的。考研、出国和就业这三条路究竟对你来讲是不是都存在,如果三条都存在,或者只存在两条甚至一条,如果存在一条就不需要多讨论,就走这条。分析完了以后,下面就是知识分析,首先一定要学会有何可为,什么都是你可为的;第二个知识分析,要分析你自己,有何可为下面还有一个我一生何求,考虑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东西。按照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从心理角度去分析,实际上就聚集在人的动机上,动机来源是两大东西刺激,一个就是你的需求会引起你的动机,另一个是你的刺激会引起你的动机。

一个人想要什么东西,其实大概会取决于三大要素:第一个,你有什么样的一种价值观。我发现很多职业到最后,或者说很多人成功,最后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价值观。第二要素就是你的兴趣,兴趣跟你的性格有一些关系。第三个就是你的能力,你的能力是不是足够,有什么特点,然后针对自己的特点来进行生涯规划。

最后,有一种这样的情况:就是以上三条路你都认为不存在,或是不想选择其中的任何一条,那么,那就要考虑自己创业的问题了。别的都不聘用的时候,我就自我聘用。创业有两种,一种是生存型创业,还有一种是机会型创业,有时候,这两种创业形式是并存的。刚才说过比尔•盖茨的例子,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说明。在创业方面,还是要看重机会型创业,把个人特点与机会结合起来,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总之,在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只要方向选对了,赋予很强的执行能力并坚持下去,生涯规划的成功应是指日可待的。

英语专业考研就业前景 篇4

英语专业在研究生阶段一般划分为3个主要方向(硕士点):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其中,文学以感性知识(文学评论等)为主,适合文科背景较强的考生跨专业考;语言学以理性的理论知识为主,与各学科结合紧密,文理科背景的考生都适合跨专业考;翻译介于二者之间,既需要理论知识又需要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和实践,除专业翻译领域之外,还是比较适合对文字有感悟力的文科考生报考。

2、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院校。

3、就业前景:

与英语专业有关的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等行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得我国对英语人材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英语人人能说的今天,高端的英语人才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

[英语专业考研就业前景]

考研英语专业就业前景 篇5

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目前国内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发展最快的学科,此学科培养既有较高英语应用能力、又懂财经的,具有从事财经工作能力的或从事本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能够适应社会交流的趋势,从而在“地球村”中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

另一方面,由于如今此专业为比较热门专业,所以竞争相对来说比较激烈,这就需要在学习期间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获取更多的`专业技能,从而在经济危机期间能够获取一份满意的工作。

3、英语笔译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与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往来也越来越频繁,所以为了深化交流,增强沟通,中国需要众多外语类的高级人才,尤其是在英语方向的翻译人才。因此(专业硕士)英语笔译的就业前景是十分乐观的。尤其是在学习期间辅修经贸、金融等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是目前炙手可热的人才。

教育学考研就业前景 篇6

就业前景:

比较教育学是研究当前不同国家、民主和地区的教育;在探讨其各自的政治、经济、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共同点、发现规律及其总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并且加深对本国教育制度和教育上作的认识。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吸取外国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借鉴,为我们的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

因此比较教育学有比较多的出国机会,就业层次比较高(但是这也要看自身的学术修养,修养达到了才行),整体来说,就业前景较好。

就业方向:

该专业主要培养各级各类院校教育学科教学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有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实验教育科研单位、中学等普通高校、教育研究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社会经济部门。

专门研究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规律的学问,也研究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与管理、幼儿教师的教育和发展、幼儿教材的制定、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等。在幼儿这个层面,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依据学前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来研究教育)、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学前儿童课程与游戏(研究针对学前儿童发展特点设置适合他们的课程与游戏)。

★ 考研教育学专业总体计划

★ 考研教育学专业复习指导

★ 考研教育学专业命题趋势

★ 教育学考研心得体会

★ 考研与就业之间如何抉择?

★ 考研教育学大纲解析

★ 教育学考研具体复习计划

★ 女生考研就业好的专业

★ 教育学专业考研基础综合8月复习建议

计算机考研就业前景 篇7

一、心系学生, 努力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1. 构建以服务为宗旨的就业工作模式

构建以服务毕业生、服务用人单位、服务社会的工作模式, 明确学校就业工作就是服务工作的理念,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指导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

2. 构建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就业服务平台

根据学校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和生源状况, 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人才市场、用人单位沟通, 发布毕业生信息, 收集各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 特别是农村基层单位的招聘信息, 构建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就业服务平台。在一定范围内举办就业洽谈会或专场招聘会, 组织毕业生参加各地人才市场组织的各类人才洽谈会, 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3. 开展职业测评和就业咨询服务

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测评, 了解每一个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发展潜力, 帮助学生分析其就业意向的可行性等。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推销”, 并进行相应的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就业实习, 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 从而自觉调整就业意向。

4. 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 是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 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毕业生持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就业市场择业会有更大的优势。

5. 为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服务

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时, 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信息支持, 并给予创业项目扶持和全程跟踪服务等。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选调生”计划, 为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让更多的毕业生得到培养和锻炼。此外, 还要积极动员毕业生参军入伍。

6. 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资料查询服务

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 提供各单位的需求信息、国家的就业政策文件及与毕业生求职相关的报刊等资料, 供毕业生随时查阅。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企业单位招聘信息库等文字档、电子档资料。

7. 为学生办理就业手续服务

完善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管理办法, 积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接转、户口迁移等手续。文明离校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开展以“感恩母校, 回报社会”为主题的毕业生文明离校系列活动, 认真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和服务工作。

8. 对毕业生就业进行跟踪服务

开展毕业生就业期望和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意见调查等工作, 调查反馈的情况将为做好和改进实训、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严格落实未就业毕业生登记跟踪制度, 督促毕业班辅导员与未就业毕业生保持经常联系, 传递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服务, 及时登记就业情况, 定期公布跟踪反馈情况。

二、服务学生, 切实做好考研就业指导工作

1. 制定优惠政策

制定《毕业生考研就业奖励办法》, 根据就业指数分布, 对就业质量高的毕业生进行奖励, 如考研、公务员、“三支一扶”、自主创业等, 提高学生就业择业的积极性。

2. 疏通信息渠道

在就业工作管理上, 不断革新与学生联系的方式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与用人单位、校友和毕业生建立联系, 构建网上交流平台, 帮助在校毕业生与往届优秀毕业生进行交流沟通。

3. 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活动

一是让每一个学生填写一份《就业意向表》, 针对学生目前最关注的考研、考公务员、报考特岗教师、参军入伍等问题, 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对往届毕业生的考研就业情况进行分析, 联系寻找创业、参加西部计划和参军入伍的校友, 用他们的典型事迹来教育学生。

二是重视学风建设和考研工作。要通过抓教风、促学风, 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考研意识。要通过为学生提供配备考研指导教师等措施, 逐步形成专业辅导、信息服务等学生考研指导工作制度。

三是邀请一些高校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考研指导。从报考流程、备考方法、参考书目的选择、初试和复试的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勉励学生要瞄准考研目标早做准备, 明确学习方向, 增强考研信心, 对所报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要有更清晰的认识。

四是通过举办现场模拟招聘会, 指导学生做好简历, 了解求职的程序。让大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勇于展现自我, 培养学生应聘时所需的面试礼仪、面试技巧, 帮助学生端正成才观念, 分享成功经验, 调试应聘心理, 激发职场潜能。同时, 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 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

三、实施“一把手”工程, 积极开拓理科学生就业市场

1. 进一步强化“一把手”工程

进一步强化“一把手”工程, 实行领导负责制。成立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其工作职能为:负责本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计划制订和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本校学生就业指导咨询与指导工作,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负责本校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学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 亲自抓。统筹安排工作, 把就业市场开拓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 与教学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相结合, 与教师的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 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 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就业市场的开拓。

2. 分工负责, 全员参与, 责任到人

做好考研就业指导工作还应始终坚持“分工负责、全员参与、责任到人、注重实效、就近便利”的原则, 充分利用教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参加社会实践等机会开展工作, 节省开支, 注重实效。积极加强与就业单位和校友的联系, 开拓新的就业市场。

3. 加强与用人单位和校友的联系

根据学校就业市场开拓情况要求, 利用现代化工具与用人单位、校友进行联系, 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协助用人单位做好招聘工作, 动员广大校友尤其是优秀校友参与就业市场开拓。

四、搭建平台, 积极推行就业新模式

1. 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探索职业发展教育教学新模式

重视职业发展教育课的授课过程, 经常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和讨论, 并根据备课情况及时开展教学讨论和学习活动, 研讨教学内容和方法。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实践相结合, 要求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设计书》, 对他们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以及未来就业方向作出规划, 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修正, 为就业做好准备。

2. 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大赛

举行职业生涯设计大赛, 动员学生积极参与, 从个人的起点开始, 规划和设计人生发展, 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 把眼前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目标联系起来, 策划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模式, 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书》。通过比赛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 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 增强职业规划意识, 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拓展职业空间, 科学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摘要:理科学生的专业基础性比较强, 其就业面往往不如工科学生宽, 考研便成为缓解理科学生就业压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理科学生考研就业指导工作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心系学生, 努力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服务学生, 切实做好考研就业指导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 积极开拓理科学生就业市场;搭建平台, 积极推行就业新模式。

关键词:理科学生,考研,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孙巍巍.浅谈就业形势严峻情况下如何促进本科生考研[J].科教文汇 (上旬) , 2009, (6) .

计算机考研就业前景 篇8

但从2009年起,研究生就业率连续3年不如本科生。就业率不高、读研全部自费,为何考研仍“高烧”不退?

国庆长假期间,重庆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张曼没有回家,依然在学校泡图书馆、上自习室,因为她报考了2014年研究生考试,决定放弃假期全力备考。

在各高校,像张曼一样放弃休假,泡图书馆、上自习室的学生比比皆是。

现象

一个班35人 近八成报考研究生

张曼告诉记者,她所在的班级35名学生,有27人报考研究生。国庆假期,和她一样留守学校备考的同学很多。

该校内一些布告栏贴满了各类考研的海报,不时有学生驻足浏览。“现在离考研还有两个多月,得加把劲冲刺,我现在基本全天都泡在教室。早晨7点来,一直到中午12点吃个饭,然后回宿舍休息一个小时。两点再来教室,除去晚饭时间,一直看书到自习室关门。时间不多了,抓紧点学习心里就会踏实点。”一个在考研自习室的男生告诉记者。

“我们寝室6个人全报名了!”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周丹说,班内选择考研的同学特别多,往届毕业生也是如此,她大三就确定了考研目标。“我会一门心思考研,除非有特别中意的就业岗位。学医只有学得更深更精,才有更好的未来”。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的陈俊波已报名考研。“我觉得现在本科学历优势不大,还是希望考研后,提升一下竞争力。”他认为,很多同学考研目的都是为将来更好找工作。

考研逐年升温 重庆市3年增万人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14年1月4日~6日举行,今年10月10日至31日为正式报名阶段。

重庆市考试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9年达百万人以上,连续4年以超过10万人的速度增长。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76万人,比2012年增长6.3%。记者从该考试院了解到,2010年到2013年,重庆市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2010年为26 356人,2011年28 448人,2012年32 083人,2013年38 253人。3年内,重庆市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加了近一万人。

自费当投资 押宝考研找好工作

“虽然明年起读研自费,但2014年研究生报名人数肯定还会继续增加。”重庆市考试院有关人士预测。

记者走访重大、重师、西政、交大的20多名大四考研学生,他们均表示,明年起研究生要缴纳学费的政策并没有对他们造成太大影响。“研究生一学年学费可能会比本科时贵2 000元左右,但如果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这样的投资也值得。”重庆大学一名学生说。

原因

就业压力大 考研成“避风港”

重庆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张曼其实不想考研,可是大三下学期的实习让她重新走上了考研路。她告诉记者,现在老师很多都是研究生文凭,以前单纯以为老师就是在讲台上讲好课就行了,但教研、教学、岗位评定、绩效考核……每个老师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在实习的两个多月里,我深切地感受到很多老师的压力,所以我想还是考研吧,起码暂时不用承受压力”。

“现在本科生满大街都是,好一点的单位都招高学历、有丰富经验的人。挤了一个月招聘会,心力交瘁,还是决定考研。”重庆工商大学大四学生刘建说,9月份,他跑了十几场招聘会,最后因高不成低不就,没找到满意的工作,网上投了十几份简历也石沉大海。

今年699万应届毕业生涌向职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赵坤生表示,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不免有毕业生想通过考研暂时逃避就业压力。重庆智成人才市场经理王浩也表示,如今招聘市场,对学历的要求逐年“水涨船高”,与其说考研是择业的助力倒不如说考研是“形势所迫”。

专业没竞争力 考研换个方向

某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小张告诉记者,当初选这个专业是跟风,并没过多考虑自己的兴趣。现在读了三年始终提不起兴趣,更不想毕业后找与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所以她考研的目的是跳出目前的专业,考取外语的专业院校继续深造。“虽然晓得跨专业考研难度更大,但是为了理想再辛苦都愿意。”小张说。

大三学生刘冰考研的目的与小张相似,他说,由于高考失利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到了普通院校。而重点大学一直是他的梦想,现在他想通过考研弥补这个遗憾。

赵坤生认为,考研大军中,少部分学生因为对原专业或学校不满意,希望通过考研到理想的院校学习,最终都是为将来更好地就业做准备。

职场竞争激烈 考研增加筹码

王女士2003年本科毕业后到一所重点中学任教,在亲友看来,这工作稳定、待遇优厚,王女士也很知足。不料,这几年研究生大量涌入,拥有硕士文凭的老师发展机遇更多、前景更好。身边年龄相仿的同事一个个都有了硕士文凭。同时,她感到原有的知识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王女士说,尽管已有几年没碰过大学课本,但为了将来的发展,她选择了考研。

学计算机的李先生2006年本科毕业,由于学校名气不大,他听老师“先就业再择业”的劝告,签了一家IT企业。工作后,李先生发现并不适合从事IT行业,反而对经济管理更感兴趣,于是,他萌生了报考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想法。他认为,考研是转行的跳板,是为将来进入新行业积累资本。

重庆市考试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年,非应届考研生占比达50%左右,其中很大部分是在职报考者。

重庆智成人才市场经理王浩表示,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员涌入职场,而文凭更高往往意味着拥有更多发展机遇,这也是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在职考研的动力。

纵深

研究生就业率连续3年不如本科生

读了研究生是否就更容易找到工作?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从2009年起,研究生就业率连续3年不如本科生,这与“学历越高,越容易找工作”的观念大相径庭。

记者从智成、汇博等几家大型人才市场获悉,招聘职位中除了少部分高等技术岗位要求研究生外,其他岗位只要求本科生即可。事实上,一般专业性不强的职位如销售、文员、行政管理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所以在这些职位上研究生的优势并不明显。同时,一些企业更看重工作经验,研究生要与本科生一样从基层做起。

不少人对读研也感到迷茫。西南大学的王静说:“本科毕业时觉得找工作挺难,正好因成绩好被保送研究生,就在学校又过了3年,如今比起当年就业压力更大了,当时的同学事业都已稳定下来,自己还在为工作发愁,内心迷茫又无奈。”

建议

社会需多样人才 考研非“万能钥匙”

“无论如何考研都无法逃避就业,研究生依然面临就业竞争。”王浩认为,认清方向、找准适合自己的路更重要。

赵坤生则表示,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抱着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技能的心态考研值得提倡,但是为提升学历档次、逃避就业压力的考生则应自省。他认为,现在市场需要很多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对学术性人才的需求有限。而其中大多数技术并非读研就能掌握,需要在实际岗位上学习和积累。“不要盲目考研、无意识考研,甚至用高成本换取硕士学历。社会的发展需要各行业、各层次、各岗位的多样人才,行行出状元。”赵坤生提醒说,一些企业也要重视人才培养,给员工充电提高其工作能力,才能确保公司的人才稳定。

据市就业局介绍,今年,重庆高校毕业生16.5万人,较去年增加1.2万人。该市在岗位、培训、创业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并举办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活动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毕业生要摆好心态,才能尽快成长为有成熟职业心态的职场人。

(来源:华龙网 )

考研 政治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篇9

国际政治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研究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科学地分析及解释国际政治事件,并通过种种现象总结规律,给人们提供预测未来国际政治趋势的`理论基础,以使各国际行为主体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行为中,审时度势地实现自己的利益。众多考生选择这个专业也是从就业角度去考虑,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参考。

国际政治学专业主干学科:政治学

国际政治学专业主要课程:

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法与国际组织、比较政治制度、当代国际关系、近现代国际关系、近现代中国外交、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外交政策、亚太地区政治与经济、欧洲地区政治与国际经济、各国政治与经济等。

国际政治学专业培养方向: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国际政治和国际形势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国际政治学专业就业方向:

关于金融学考研四大就业前景解读 篇10

由于大型国企总部和总行一般设立在北京,所以北京的院校很占优势。目前,在大型国企和国有银行总行人脉关系和影响力很突出的院校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科所研究生部,中央财经大学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这里毕业的学生,只要个人有意愿,几乎都可以毫无悬念的进入人行总行或者国内商行总行,但是,要注意五道口考研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另外还有中央财经大学号称银行行长的摇篮,各大银行的管理层超过三分之一出自中财。所以想要进银行,就去帝都吧。

基金、券商的投研部或投资公司:理工本科+名校经管硕士

进入基金或者券商的投研部,是一条非常有钱途的职业路径,但是,这些部门对学校和专业的要求近乎苛刻。一般理工本科+名校经管硕士的成功几率会比较大,同时本科的背景会有较大的影响。如果本科是经管学生,想进入投研部门,建议报考复旦国金,CCER,北大光华,人大金融等。如果本科是名校的理工科,而且成绩不错,那么进入投研部就容易很多。另外还有一些风险相对较低的学校,如央财,上财,南开,南大,浙大。

外资投行、咨询和外资商行:北大汇丰和复旦国金

如果想走曲线救国路线,意欲进外资投行和咨询,那么一定要重点关注研究生期间的实习和英语综合能力。建议报考北大汇丰和复旦国金。北大汇丰拥有北大和港大双硕士学位,很受外资欢迎,而且还提供去海外商学院学习交流的机会。复旦地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其院校金融专业实力可想而知。

本科成绩不理想,想跨专业到金融领域:有风险 ,切忌好高骛远

有一些同学奔着金融热而去,但本科成绩并不是很优秀,对于此,建议如果上研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可以为名校一战,不过大部分人可能会成为炮灰。如果意愿强烈,为保险起见可以选择一些风险较低但未来职业发展还不错的院校,如中南财大,西南财大等,这些院校由于一些地理位置的关系在名气上虽然不如上述院校,但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计算机考研就业前景 篇11

关键词:法学本科生,考研热原因,对策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期, 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导致高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政策也逐步发生着转变。然而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后,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茅盾逐渐凸显。“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环环相扣之下出现了大学毕业生考研热的社会现状。就业难与考研热两种状况几乎同时出现, 发人深思。法学本科学生更是考研大军中一个鲜明的队伍。

一、考研热的原因?

( 一) 我国经济下行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成为考研热的重要外因

众所周知, 就业和经济增长是高度相关的, GDP每增长1 个百分点能拉动150 万人就业, 经济下行势必会影响到就业。我国处于结构调整重要时期, 传统行业面临困境, 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岗位增长的支柱。

( 二) 毕业生人数猛增, 造成市场人才供大于求是考研热的又一诱因

由统计图不难看出, 2001 年的高校毕业生高达114 万人, 2002 年145 万人, 2003 年212 万人, 2004 年280 万人, 2011 年660 万人, 2012 年680 万人, 2013 年699 万人, 2014 年727 万人, 2015 年749 万人, 2016 年770 万人。不难看出每一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节节高升的趋势。高校扩招必然带来毕业生激增, 然而毕业生走出校门的一刻, 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好了入职场的准备。因此导致部分毕业生选择走上考研之路。

( 三) 逃避就业成为考研热重要内因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收集数据统计, 37665 人的调查群体中, 有43% 的考研群体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 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 。

大学毕业生考研并不单单是因为就业难, 我国倒金字塔状的教育制度结构下, 不合理的教育制度造成的高等教育过度化, 导致“就业难”与“考研热”几乎同时成为当代一种社会现象。高等教育的过度化为大学身考研提供了条件, 同时不断爆炸的信息化导致精英阶层理念的出现又为大学生考研指明了方向, 永葆对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感和继续深造的信念是考研热的主要动因。

毕业生质量达不到就业用人单位需求。

据国外权威杂志报道, 中国的工科人才只有10% 能够满足跨国公司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这说明高校教育系统虽然投资高规模大, 可质量并不高, 进而影响到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工科如此, 文科更是万马齐喑, 集中在考公务员和考教师的大队之中。法学本科生将考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当成主要选择, 甚至有些同学不惜一切代价, 花费甚至上万报名培训班。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应依赖于产业升级, 过去几十年依赖于加工业的发展, 今后10 年靠廉价劳动力和破毁生态的发展将越来越少。因此提高毕业生质量也成为横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座大山。

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措施

法学本科生如何从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笔者认为从学生、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着手提升法学本科生就业竞争力。

( 一) 专业教师指导平台。专业教师不应单单上完法学课程就万事大吉, 还应该在课下增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 将课后指导作为工作量的考核标准之一。一味的上课只是学习理论知识, 大部分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侯仍旧惶恐和不知所措。课后指导不应拘泥于“法学讲座”“指导论文科研活动”, 还应将就业指导纳入范畴之内,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引作用。

( 二) 专业学科平台。法科学生一提到“挑战杯”等竞赛活动, 很自然认为与文科无关, 这种想法是很幼稚的。学院应当调动法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积极参与“挑战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大赛”等能够提升学生的基础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赛事活动。以班级为平台可以定期开展辩论比赛, “案件沙龙”等提高法科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的课余活动。同时学院可以通过举办系列讲座 ( 如法学名家讲座, 法律人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律师之约等) 、读书会、考研交流会、司考知识讲座等提升学生对学术科研的兴趣和法科学生的文化底蕴。

( 三) 巧用社会资源平台。目前名校多有委员会等组织。通过成立诸如法学院家长委员会、法学院校友会等社会友人组织, 利用社会资源平台, 扩展各种社会办学资源。同时学校与当地相关司法机关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关系, 让在校学生参与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和婚姻纠纷等案件的处理, 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寒暑假、毕业实习实战平台更系统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关注社会的宽阔视野。

三、法学本科毕业生如何备战考研

法学研究生无论是在理论水平的深度、社会阅历的成熟度、处事方式的圆滑度都略胜本科生。自然在就业时也会比本科生存在较大优势。但是任何一本考试都有一定难度。考研更不必言说。因此, 一旦下定决心, 必要付出时间去投入其中。这就要求同学们理清脉络不能盲目。

理清考试科目与目标院校。法学考研一般分为专业课和基础课。基础课包含政治和英语。

特别是外语的要求较高, 对不少同学是一个难题。在专业课程上, 需要一定的理论储备, 弄清试题是招考单位自主命题还是国家统一命题。自主命题对外校学生来说获取存在客观难度, 这就需要利用人脉和网络, 多方打探。同时利用论坛将各个目标学校的“教”与“学”“生活”了解清楚。量力而行, 克服浮躁情绪, 既要看到自身不足又要看到自身优点, 既要信心十足又要冷静思考。一旦选定目标, 真正确立方向不动摇。

总而言之, 大学生在一入学之际就应探求职业道路与方向。法学本科生应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把握职业要求, 目标明确, 勤奋进取, 毕业之际才不会在悔恨和懊恼中度过。同时教师群体认识到位, 指导有方, 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做学生成材路上的指路明灯。相信不论是考研还是就业, 都能在法律殿堂中自由徜徉更能成为人生中一段难忘奋斗时光。

参考文献

[1]方流芳.追问法学教育[J].中国法学, 2008 (6) .

[2]李璞, 杨德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2) :122-125.

[3]刘会玲.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商情 (教育经济研究) , 2008 (4) .

[4]楼锡锦, 周树红, 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7) .

计算机考研就业前景 篇12

报考热度分析:

有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有近400万人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大多数人的从业经验只有3~5年,其整体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近几年国内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采用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原理来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达到提升组织能力、推动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不具备的特点,只要注重扩充自身的背景知识,该专业值得看好。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组织心理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基础理论,掌握行为科学与人事科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技能技巧与应用实务的专业人才。着重培养较强的实际操作与实务管理与拓展技能。

就业前景:

可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中的人事部门已转化为人力资源部门,据了解全国HR人才的缺口达50万人以上,仅上海保守估计缺口就在4万人左右,大连已达到3万人左右。

薪金前景:

《中国企业培训网》披露的一项薪酬调查显示,人力资源部门的月薪,总监一般为1万~1.5万元;人力资源管理师一般在8000元左右,最高不超过1.5万元;薪酬经理、招聘经理为4000~8000元;人事专员为~4000元。高薪,使HR成为许多人眼中极具吸引力的热门职业。

就业热门城市分布:

上海、大连、温州、厦门、广东等沿海城市。

推荐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研究所在做好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人才选拔与测评技术、人力资源战略企业培训、绩效管理与激励、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职业心理健康和员工帮助计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教学、科研、运用三结合是其最大优势,拥有一批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实力派教授。该专业与许多大企业有项目往来,学生可获得大量实地学习的机会。

北京大学:拥有国际视野和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其整体势力在国内地位突出。著名心理学家张智勇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

此外,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也具备一定实力。

计算机考研就业前景 篇13

女大学生超男生64.78万

据统计数据结果显示,20,全国大学普通本专科生一共有2391万余人,其中女生人数超男生64.78万人,占51.35%;

全国硕士研究生人数143万余人,女硕士比男生多了4万人。

全国成人本专科生一共583万余人,女生比男生多50多万人。

女硕士人数连续3年超过男生

全国女大学生人数第一次超过男生,是在。

这一年,全国在校的普通本专科人数达到2144万余人,女生占到50.48%,总人数上,女生比男生多20余万人。

而之前一年,,男大学生还比女生多5.7万余人。

全国女硕士研究生第一次超过男生,是在。

这一年,全国有12万余硕士研究生,女硕士占到50.36%,女生比男生多了近万人。

女博士比例也在上升

女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也逐渐上升:20,女博士只占总人数的34.7%,年已经达到36.45%.

但在前,,全国大学普通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还是男生占优,女生人数比男生少79.7万人。

业界说法:“男女生走向高中开始明显”

据了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男多女少的情况,持续偏高30余年,然而为何在校大学女生的人数高出男生这么多?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说,在国外也有类似情况,比如俄罗斯和美国,也存在大学女生多于男生的问题,“这是由社会、教育、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的。”

熊丙奇分析可能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从初中开始,男生辍学率就高于女生,不想念大学的男生比较多,父母也放心男孩去打工,而女孩辍学打工就相对少一点;另一方面,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女生更有优势,这也直接导致读大学的女生比男生多。

“女生数量的增长其实从高中就能看出来了。”一位老师说,一般高中都是理科班数量多,而理科班里男生的`数量又是占绝大多数,但现在的情况似乎不一样了,该校目前男女生的比例大致是2比3,女生数量高于男生。大概在5年前,男女生数量还是差不多的。

浅谈考研与就业 篇14

要就业,就得提升你自己的竞争力。而竞争力绝非个人学识这一方面,参与社会实践,比如说做义工,就是锻炼自己、提升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2008年我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进修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图书馆、养老院、医院、学校、运动会、慈善晚会和总统竞选组织等各个场合,都能见到大量义工的身影,可以说做义工的观念已经深入到了西方各年龄段的不同人心中。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大量地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包括当年哈佛大学毕业、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不乏上述经历。可以说,在美国社会早已普及的义工制度,就是对大学生最好的工作锻炼。我一个美国同学的孩子,女孩,高中开始便利用暑假在网络报纸寻找信息,报名应征各种假期义工。刚放假,就看到她满满的日程——去儿童绘画中心服务、市医院做前台引导、夏令营做助理、图书馆整理图书„„因为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做义工的记录,会让她在申请大学时加分不少。今年正准备大学毕业的她,已经提前修满了学分,并有大量的社会实践经历,已申请并得到了几所美国著名常青藤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

而反过来看中国的大学生,早在在中学,甚至小学时就开始忙着题山文海以应付考试和参加各种让人提不起兴趣来的“兴趣班”。家长和老师都没有注重培养孩子去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这些在象牙塔中长大的孩子一旦毕业面对社会,根本没有跃跃欲试的兴奋,有的只是失去保护的恐惧。这就使得很多大学毕业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更愿呆在校园里,甚至觉得永远不出校门才最好。当然,这种现象的发生,不能说是哪个毕业生、哪个群体和哪种政策的失败,而是我们整个教育方式出了纰漏。

有一则消息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2008年底盖洛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员工敬业度和工作环境研究”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敬业员工的比例为9%,怠工员工为19%,其余的为从业状态即应付工作,敬业度指数大大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也低于泰国等一些亚洲邻国。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每年毕业几百万的大学生,而企业却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社会在进步和发展,大学毕业生应该要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要求环境来适应个人。如果你想就业,想在职场上发展自己,何不从现在开始呢?

李佳丽(Kelly):美国Babbitt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广州巴比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培训师,南京大学文学学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美国ISU继续教育学院客座讲师,美国礼仪协会海外会员,曾就职于政府机关、新闻媒体、大学和大型企业等。

考研还是就业?听起来,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金融风暴**未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到底是将考研作为缓冲就业压力的手段,还是放低身价先投身职场以积累工作经验,或者“骑驴找马”等待时机以期拿到理想的offer,未必每个毕业生都能想明白个中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过来人和职场专家、权威人士的现身说法便显得尤其重要,虽然不可生搬硬套,但抛砖引玉的力量依然能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

当然,更重要的是,无论选择如何,良好的心态都应该放在第一位。每个人的学习、经济等方面的条件是不同的,作何选择都不应“以众“,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条件,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才能做出理性的抉择。

对此,长期关注就业问题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忠武说,硕士研究生

成为就业的“弱势群体”,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历链也随之拉长。在博士相对稀缺的年代,硕士作为高端人才,曾是职场上的香饽饽。可如今,博士批量生产之后,硕士便被逼到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上。其次,硕士研究生的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难以有效对接,这是导致他们就业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精力还是经费,硕士研究生都比本科生、高职生投入得多,因而对工作有着更高的期望。硕士研究生希望找到薪水更高、待遇更好、工作更轻松的职位。不过,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并没有显示出比本科生更明显的优势,这无疑带来了研究生就业中的“高不成低不就”。

再者,硕士研究生传统的就业主渠道吸纳就业的数量也在减少。多年来,研究生主要就业领域在高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但这些用人单位的需求增长速度,与研究生数量增长不匹配。与此同时,用人较多的中小企业招聘则趋于务实,且越来越注意控制用人成本。随着用人观念从“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而是在适当的位置用适当的人。在一些方面,本科生和拥有一技之长的高职生更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大学生曾经是天之骄子,他们为社会贡献的力量不可小视。如今高等教育的普及,招生规模的扩大,上大学只能获得进入社会入场券。怎样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自己谋取更好的岗位,走出自己完美的人生呢?考研教育网专家老师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考研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就业不一定能给自己带来更好的机遇,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有什么样的人生规划,自己要走什么样的道路。

1.人生规划

每个人,尤其是进入大学之后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这个人生规划不是摆设,是实实在在为自己的人生做指南针和方向标的。制定人生规划的时候你会知道,自己的知识停留在哪个层面上,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为了这样的生活你要为之做出怎样的努力。有了它,在毕业的前夕你就能客观评价自己,看到底是要考研还是就业。

2.综合考察

考察的因素包括很多种,实力、专业、家庭情况等。

首先,实力的考察很重要。自己的实力决定了你考上的几率,因为考研就是为了考上,如果完全没有基础的考生硬要考全国最热最难的专业和院校,那么他的成功率可能是个问号。除此之外,因为考研的性质决定了考生必须要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去,如果不能坐住冷板凳,那么最后的成功也可能很遥远。

其次,考研专业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有的专业学术性比较强,读研之后能够学到更多、更系统的知识,当然对最后的就业也是有帮助的,但是有的专业更加侧重于实践性,那么即使考上研究生,读了三年,那么最后一样需要从头积攒经验,不如直接毕业去工作更好!

在经济学里,有两种选择,一种叫非理性选择,更适合用心理学或社会学去分析,例如仅仅是随大流,别人考我也考,这种既有经济学基础,人之所以从众是过去经验告诉我们在没有主见的情况下随大流获得的回报更安全,但更有心理学基础。因为经济学是解释理性人的选

择,假如一个大学生已经22岁了,但心理年龄还是15,6岁,这样的孩子现在并不少,我个人觉得不太适合去做经济学分析。

但这个同学的问题我是认为是一个很有想法的理性人,可以通过思考为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和责任承担了。对理性人而言,无非是看哪种选择的成本更低,回报更好而已。

研也好,就业也好,其实无非看哪种选择对你的未来更有利,说好听点是合理规划人生,说现实点就是哪种选择未来票子产出比会更高。

如果选择考研,第一可能考不上,还需要就业,考研可能让你在复习的时候错过最好的就业机会;第二种可能是你考得上,那么你考虑的不仅仅是三年读书期间的学费(现在研究生可是自费),生活费,教材费等等直接费用,还有三年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对女孩子,读研往往还意味着未来工作地点还不能确定,自然很难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读到研究生还没结婚的女孩子不好找老公的原因,高龄高学历+工作菜鸟,愿意娶的男性自然少了。

回到这个问题,我们看看中国现在真正稀缺的东西是什么?是研究生还是有工作经验的人?是一份好工作还是一份好文凭?

我不知道各位的答案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中国已经不缺高学历(仅仅是高学历)的人(我不想概括称为人才,只能具体分析),也不缺读书的机会(只要你有钱),缺的是好工作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

考研能否规避就业风险 一份初步意向统计表明: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有86%的人表示曾经考虑过要考研。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速度的考研人数数量的增长。其次,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两三年以后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未必会和现在一样,这种变化谁也不可能很准确地预料到。第三,读完研究生出来后,学历起点高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已经就业的同届毕业生比起来,会显得有些单薄,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不利于就业的。因此,考研不一定能规避就业风险,这是在报考之初应该想清楚的。而读研期间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则是每个研究生应该考虑的。不少专家称,“先就业再考研”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在有较好的就业机会条件下,经过一定的职场历练后,自己可了解目前市场需要什么人才,缺乏什么样的人才,这样自己的努力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而且此时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不用太担心读研带来的经济压力。

考研就业走哪条路?专家支招:先算三笔账

跟风考研小心两手空空

曾经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多年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他曾见过很多抱着跟风心态考研的同学,最终研究生没考上,而时间和机会都搭进去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情况并不少见。

对此,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谭浩强教授也表示,考研也只是人生选择之一,如果不是有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在所学的领域有所建树,只是为了逃避目前的就业压力、抱着不确定的心态考研,那么就不妨先算清三笔账,理性分析各种机会与成本,再看看考研是否适合自己。

决定考研前要先算算成本

首先是经济成本。考研买各种资料、上培训班,甚至为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还要到校外租房子,费用几乎近万元。如果考得上,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也不是小数字。如果一次考不上,还要考第2次、第3次,成本更加惊人。相反,一些同学选择了直接就业,三年后积累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都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其次是时间成本。以当年顺利考上研究生来算,该学生要用3年或2年的时间来读,两三年后虽然拥有了高学历,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他们更重视的是实际能力、实践经验和可塑性,因此一个新踏上社会的研究生并不一定比有着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有太多优势。

最后是机会成本。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以某高校的小王和小赵作比较,小王选择考研,放弃了找工作的黄金时段,而小赵选择了一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三年后小赵的薪水达5000元。但没有工作经验的小王在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可以马上找到一份5000元以上的工作。另外,最关键的是,小赵在三年的工作实践中可以遇到很多的发展机会,甚至是人生转折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不如选择短期技能培训

上一篇:轨行区常见问题及措施下一篇:十五周年庆典演讲稿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