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2024-10-26

论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精选8篇)

论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篇1

论改革开放给我们身边带来的变化

公元197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关键的一年里,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生死攸关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奠定了随后三十年间中国国力的持续快速发展,使中国真正的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开始大步流星的走上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而作为一名90后大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对于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知难免片面、肤浅,对于“改革开放”我们又缺乏宏观的理解和直观的接触。为了更好的写好这篇小论文,我向家中的长辈进行了咨询,倾听了许多他们眼中对“改革开放”印象,也更直观的了解到改革对于我们百姓身边所带来的切实变化。而这些关于“衣食住行”的变化,往往也正是最能体现出“改革开放”为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首先是改革开放后,在“衣”上给我们所带来的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渐渐提高。如今,多数人对于衣着上的追求,早已从单纯的保暖,走向了美观得体。而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更是对衣着的个性以及品牌有着更高的追求。而这些变化,对于许多我们父母辈这代人来说,无疑是巨大而具有冲击性的。据妈妈回忆,30年前,蓝灰黑一直在中国人的服饰颜色上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当时基本所有人都穿着相同的衣服。反而如果谁要是穿着颜色比较鲜艳的衣服,自己都不好意思出门。而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渐渐有人穿起了“喇叭裤”“连衣裙”等,以前人们很少能见到的衣着。但在当时这些依然会被一些主流大众所排斥。到了90年代,电视已经普及,而追求电视剧中那些明星们前卫的造型,更是成了年轻人们的时髦话题。进入21世纪后,各种世界知名品牌早已经将销售重心放在了中国市场。从这些年来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而对物质上的追求也有所提高,从国外各知名品牌对我国市场的重视上可以看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渐渐成为了主流。

正所谓,“名以食为天”,饮食上的变化,往往能更直接的反应出“改革开放”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我国还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买粮食要通过粮票来购买,而粮票是根据家里的人口来分的,也就是说想改善一下伙食,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在那个食品缺乏的年代,吃肉也许只能每周或者说几周吃一次,这在现在是无法想象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实施。慢慢人们对伙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伙食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肯德基和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也进入了老百姓的视野。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外婆带我去吃肯德基时的那种兴奋,而餐厅里也是盛况空前。然而到了21世纪,更多人开始追求饮食的健康与安全问题。不再是向从前那样,仅仅追求它的味道与分量了。其实这也是人们在饮食上的一种进步。改革开放近35年,人们从刚开始的对饮食温饱的追求,到后来的口味,再到现在的健康。这无疑是一种生活品质的巨大提高。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住”的问题,作为从小在石库门里长大的我,我对住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记得小时候住在石库门的时候,里面什么都是公用的,没有厕所,没有电话,没有厨房,感觉生活完全没有隐私可言。但这种生活同样也有着它的乐趣,邻里之间非常热闹和睦,天天互相串门,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不会像现在那样根本不知道隔壁住着谁。随着旧城改造的动工,9岁那年,我家也从石库门搬入了高楼。一切都是新的,有了自己的房间,住房也比以前宽敞了很多。但小时候的那段经历却让我至今难忘。世界上任何是都有它的两面性,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改革开放”为我们所带来的成果与变化依然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行”,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而作为一名学生来说,90年代中后期交通的高速发展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首先从近的说起,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蓬勃开展,上海的交通开始了飞跃式的发展,从南浦大桥的拔地而且标志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时代彻底结束了。之后上海又开始拥有了自己的轨道交通,短短20年时间,上海地铁从当年的空白,到现在的世界第一里程数,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爸爸告诉我,他那个时候,去一次浦东起码要花上半天时间,骑车,挤公交,坐轮渡。而现在只要进入随处可见的地铁站,几十分钟就到了。这也奠定了陆家嘴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而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的高速公路,高铁的快速发展。城市间的距离也进一步缩短,这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样这也是“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巨大福利。

通过从各个角度的,观察与分析,“改革开放”为我们百姓生活上带来的变化时显而易见的。而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升级版的改革开放即将开始。我认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次机会,刻苦学习,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争取在新一轮的改革中,能为祖国尽一份力。

论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篇2

“老师,我以前上课从不敢举手发言,因为我害怕同学笑我口吃,自从您教我们班的语文以来,我觉得自己变了,变得更大胆了,变得更爱说话了。老师,是您改变了我,我衷心谢谢您!我会继续努力的,绝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听着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我的心里漾起了阵阵暖意,眼眶也不禁湿润了。此时,我仿佛又听到孩子们在课堂上不时“蹦”出的精彩的发言,仿佛又看到了孩子们那可爱的动作、欣喜的眼神。这让我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我要是也像他们那么大,也能沐浴课改的春风,该有多幸福呀!”

新课程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为我们指引了教育教学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给我校及我的教学生活带来的切实的变化。

一、教师变了

1.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大的变化。过去,教师把转变教育观念当作时髦语言,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始终把应付考试、提高分数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一切围着分数转,把考高分的学生当作人才,把考低分的学生视为差生;考高分的学生老师喜欢家长爱,考低分的学生老师训斥家长骂。所教班级考得好,教师扬眉吐气声望高,所教班级考得差,教师低声下气矮三分……新课程培训,使广大教师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凡是能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最终都能成才;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不以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相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不断发展;相信差生能够转变,相信自己的学生一定能够成才;相信把德育放在首位,其他各育才能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当然,观念更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2.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大的变化。“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圣人,而是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真诚合作者。课堂上我不再是只会说教的施教者,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在我的课堂上出现了“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让学生想、凡是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的局面。我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讨论时间。我在保持自己的教育责任的同时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与学生平等对话。在课堂上我会对孩子们说:“你的知识面真广,老师佩服你”“瞧,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连老师都没想到”“听你们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老师感谢你们!”在学生的练习本上我常留下这样的话语:“读你的作文,就像迎面吹来一股清新的风,真舒服。”“你真是个细心而诚实的人,谢谢你给老师的提醒。”“你真棒!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学生们真正体验到了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友善、宽容、鼓励,他们和老师一道走出了学习的“困境”、心灵的“困境”,获得了更多的快乐。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我成了孩子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在教学的同时,我积极开展研究,促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课后,我坚持写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同行一起讨论,以求在下次教学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许多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了,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变了

1.课堂教学的方式变了。传统教学强调严密的教学组织形式,课桌怎么摆,学生怎样坐都有严格的要求,教学多以老师包讲、学生包听;老师包问、学生包答;老师包写黑板、学生包抄笔记的形式开展教学。老师整天围着学生转,学生整天围着老师跑,其结果,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新课程实验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积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学习活动当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走进我校的每一个教室,可以看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他们能够围绕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积极发言,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种变化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跨越,它使课堂由单向交流变为了多向交流;使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使一部分胆小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大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把老师当作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和奉献者。老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权威,学生都习惯于把老师的话当作真理,不敢质疑,对老师的命令更是不敢违抗。师生关系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老师扮演着真理的化身、圣人和警察的角色,学生被训练成为缺少个性的“羔羊”。这样的关系长期得不到改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展开,教师的角色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老师逐步变成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和研究者。老师和学生关系和谐、互动默契、平等交流、相互激励。老师循循善诱,学生积极思维;老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老师精讲,学生多练;满耳听到的是老师充满爱心、富于启发的语言,满目看到的是师生互动探究知识的热烈场面。这些变化形成了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2.课堂学习的方式变了。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终身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终身学习要求每个人必须学会学习,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要学会学习,只有在自主学习的实践中才能学会。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在《爱的生活》中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我会留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必要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和认识工具,及时有效地给不同的学生有效的帮助。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善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方式,是一种高层次的自主学习。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形成一定语文能力的最广阔的空间。我非常重视开发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走向社会、面向社会,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如我在教学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谈语言》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用语不规范的现象,我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留意电视、广告、商标等中出现的用语不规范的例句。然后向同学展示并交流,从而使学生明白用语规范的重要性。当学生有了新的体验时就大力宣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探究欲望。

新课程倡导的是“合作”这一学习方式。为此,我加强了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讨,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小组的合作学习,若没有组织,会使课堂变得嘈杂、散漫。因此,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我先教会他们要帮助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教他们如何组织同伴学习,如怎样组织同学发言,怎样组织同学评议等。课堂上讨论的问题的提出方式也多样,有时由老师提出来,有时由学生自己提问,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探究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我在执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在理清了文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了人物形象后,我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因此我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你认为鲁达做得好吗?在今天法治社会能随便出手打人吗?”学生思考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鲁达过于粗鲁,不应三拳打死镇关西,而应给他留条后路。”有的学生说:“当他为救出金家父女打死郑屠时,我们无不为他疾恶如仇、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的行为叫好。因为封建社会的‘法’不会维护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是为官府、恶霸等统治阶级人物服务的,是‘法’和‘正义’之间的背谬,促使许多英雄走上了反抗官府、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斗争之路。而现在我国正提倡‘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任何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约束,随便出手打人的现象更不能允许发生。”大部分同学同意这一说法。但刚和这位同学的意见有歧义的同学马上提出疑问:“如果我们看见有人遭遇暴打时,我们是不是也视而不见,做一位谦谦君子呢?”此时,我趁机提出第二个问题:“怎样才能做到路风不平、拔刀相助,又做到自己不违法呢?”学生们马上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他们提出了许多的好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残酷,也知道了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有同情心,要有正义感,要见义勇为,但同坏人作斗争也要讲究策略。不知不觉中,我也利用课堂教学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

渐渐地,我发现:以前不爱说话的学生现在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了;以前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现在也能大胆举起他们的手了;以前上课“无所事事”的学生现在也能专心致志听讲了;以前的“闷课”再也没有出现。课堂上经常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们个个充满了生命活力,课堂真正地“活”起来了。

三、学生变了

“学习必须是主动性的”,这已经成为国际上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结果知识”,而不注重“过程知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状态,只做题不看书、只死读不反思、只接收不质疑。即便教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机会,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特别是现在各种学辅资料泛滥,很多学生一味地信奉各种学辅资料,而缺乏自主思考。还有些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不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有的甚至到了教师不发导学稿就不知干什么的地步,凡此种种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自身学习潜能的发挥。

新课程的学习理念,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呼唤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有效改进自身的学习方式,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的召唤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反省,也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而改变了一些教学方式。课内课外我都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指导,同时也要求学生经常反思自身的学习行为,希望他们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努力找到或是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注重在平时的听、说、读、写、想、考等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常设计一些具体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勤思、善辩的好习惯,从而学会质疑、学会反思、学会理性思考。

渐渐地,我发现学生不再一味地依赖学辅资料了,课堂上也不再人云亦云了。学生渐渐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完全没有以前那种缄默不语、麻木迟钝的让人失望的表现。感受着学生的点滴进步,我倍感欣慰。我坚信课程改革终将使学生的学习发生真正的革命,必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四、评价方式变了

传统的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看重的是终结性评价,而且主要是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以分数定成败。考试考得好,就可以一好遮百丑,老师可以评奖晋级,学生可以接受优质教育,导致学校和老师眼里只有好生,差生得到的是冷落和边缘化。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变简单评价为综合评价,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评价的主体,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互动化,使评价结果达到最大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的改进。在我们学校,可以看到老师为学生精心制作的成长袋中的各种评价资料,可以听到学生自评或互评以后全班同学发出的鼓励赞扬之声,使人感到新课程改革在评价改革方面已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评价已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力。

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 篇3

“老师,我以前上课从不敢举手发言,因为我害怕同学笑我口吃,自从您教我们班的语文以来,我觉得自己变了,变得更大胆了,变得更爱说话了。老师,是您改变了我,我衷心谢谢您!我会继续努力的,绝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听着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我的心里漾起了阵阵暖意,眼眶也不禁湿润了。此时,我仿佛又听到孩子们在课堂上不时“蹦”出的精彩的发言,仿佛又看到了孩子们那可爱的动作、欣喜的眼神。这让我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我要是也像他们那么大,也能沐浴课改的春风,该有多幸福呀!”

新课程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为我们指引了教育教学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给我校及我的教学生活带来的切实的变化。

一、教师变了

1.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大的变化。过去,教师把转变教育观念当作时髦语言,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始终把应付考试、提高分数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一切围着分数转,把考高分的学生当作人才,把考低分的学生视为差生;考高分的学生老师喜欢家长爱,考低分的学生老师训斥家长骂。所教班级考得好,教师扬眉吐气声望高,所教班级考得差,教师低声下气矮三分……新课程培训,使广大教师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凡是能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最终都能成才;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不以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相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不断发展;相信差生能够转变,相信自己的学生一定能够成才;相信把德育放在首位,其他各育才能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当然,观念更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2.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大的变化。“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圣人,而是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真诚合作者。课堂上我不再是只会说教的施教者,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在我的课堂上出现了“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让学生想、凡是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的局面。我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讨论时间。我在保持自己的教育责任的同时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与学生平等对话。在课堂上我会对孩子们说:“你的知识面真广,老师佩服你”“瞧,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连老师都没想到”“听你们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老师感谢你们!”在学生的练习本上我常留下这样的话语:“读你的作文,就像迎面吹来一股清新的风,真舒服。”“你真是个细心而诚实的人,谢谢你给老师的提醒。”“你真棒!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学生们真正体验到了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友善、宽容、鼓励,他们和老师一道走出了学习的“困境”、心灵的“困境”,获得了更多的快乐。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我成了孩子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在教学的同时,我积极开展研究,促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课后,我坚持写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同行一起讨论,以求在下次教学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许多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了,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变了

1.课堂教学的方式变了。传统教学强调严密的教学组织形式,课桌怎么摆,学生怎样坐都有严格的要求,教学多以老师包讲、学生包听;老师包问、学生包答;老师包写黑板、学生包抄笔记的形式开展教学。老师整天围着学生转,学生整天围着老师跑,其结果,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新课程实验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积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学习活动当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走进我校的每一个教室,可以看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他们能够围绕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积极发言,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种变化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跨越,它使课堂由单向交流变为了多向交流;使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使一部分胆小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大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把老师当作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和奉献者。老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权威,学生都习惯于把老师的话当作真理,不敢质疑,对老师的命令更是不敢违抗。师生关系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老师扮演着真理的化身、圣人和警察的角色,学生被训练成为缺少个性的“羔羊”。这样的关系长期得不到改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展开,教师的角色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老师逐步变成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和研究者。老师和学生关系和谐、互动默契、平等交流、相互激励。老师循循善诱,学生积极思维;老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老师精讲,学生多练;满耳听到的是老师充满爱心、富于启发的语言,满目看到的是师生互动探究知识的热烈场面。这些变化形成了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nlc202309021111

2.课堂学习的方式变了。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终身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终身学习要求每个人必须学会学习,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要学会学习,只有在自主学习的实践中才能学会。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在《爱的生活》中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我会留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必要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和认识工具,及时有效地给不同的学生有效的帮助。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善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方式,是一种高层次的自主学习。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形成一定语文能力的最广阔的空间。我非常重视开发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走向社会、面向社会,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如我在教学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谈语言》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用语不规范的现象,我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留意电视、广告、商标等中出现的用语不规范的例句。然后向同学展示并交流,从而使学生明白用语规范的重要性。当学生有了新的体验时就大力宣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探究欲望。

新课程倡导的是“合作”这一学习方式。为此,我加强了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讨,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小组的合作学习,若没有组织,会使课堂变得嘈杂、散漫。因此,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我先教会他们要帮助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教他们如何组织同伴学习,如怎样组织同学发言,怎样组织同学评议等。课堂上讨论的问题的提出方式也多样,有时由老师提出来,有时由学生自己提问,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探究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我在执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在理清了文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了人物形象后,我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因此我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你认为鲁达做得好吗?在今天法治社会能随便出手打人吗?”学生思考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鲁达过于粗鲁,不应三拳打死镇关西,而应给他留条后路。”有的学生说:“当他为救出金家父女打死郑屠时,我们无不为他疾恶如仇、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的行为叫好。因为封建社会的‘法’不会维护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是为官府、恶霸等统治阶级人物服务的,是‘法’和‘正义’之间的背谬,促使许多英雄走上了反抗官府、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斗争之路。而现在我国正提倡‘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任何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约束,随便出手打人的现象更不能允许发生。”大部分同学同意这一说法。但刚和这位同学的意见有歧义的同学马上提出疑问:“如果我们看见有人遭遇暴打时,我们是不是也视而不见,做一位谦谦君子呢?”此时,我趁机提出第二个问题:“怎样才能做到路风不平、拔刀相助,又做到自己不违法呢?”学生们马上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他们提出了许多的好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残酷,也知道了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有同情心,要有正义感,要见义勇为,但同坏人作斗争也要讲究策略。不知不觉中,我也利用课堂教学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

渐渐地,我发现:以前不爱说话的学生现在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了;以前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现在也能大胆举起他们的手了;以前上课“无所事事”的学生现在也能专心致志听讲了;以前的“闷课”再也没有出现。课堂上经常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们个个充满了生命活力,课堂真正地“活”起来了。

三、学生变了

“学习必须是主动性的”,这已经成为国际上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结果知识”,而不注重“过程知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状态,只做题不看书、只死读不反思、只接收不质疑。即便教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机会,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特别是现在各种学辅资料泛滥,很多学生一味地信奉各种学辅资料,而缺乏自主思考。还有些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不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有的甚至到了教师不发导学稿就不知干什么的地步,凡此种种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自身学习潜能的发挥。

新课程的学习理念,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呼唤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有效改进自身的学习方式,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的召唤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反省,也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而改变了一些教学方式。课内课外我都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指导,同时也要求学生经常反思自身的学习行为,希望他们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努力找到或是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注重在平时的听、说、读、写、想、考等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常设计一些具体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勤思、善辩的好习惯,从而学会质疑、学会反思、学会理性思考。

渐渐地,我发现学生不再一味地依赖学辅资料了,课堂上也不再人云亦云了。学生渐渐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完全没有以前那种缄默不语、麻木迟钝的让人失望的表现。感受着学生的点滴进步,我倍感欣慰。我坚信课程改革终将使学生的学习发生真正的革命,必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四、评价方式变了

传统的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看重的是终结性评价,而且主要是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以分数定成败。考试考得好,就可以一好遮百丑,老师可以评奖晋级,学生可以接受优质教育,导致学校和老师眼里只有好生,差生得到的是冷落和边缘化。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变简单评价为综合评价,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评价的主体,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互动化,使评价结果达到最大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的改进。在我们学校,可以看到老师为学生精心制作的成长袋中的各种评价资料,可以听到学生自评或互评以后全班同学发出的鼓励赞扬之声,使人感到新课程改革在评价改革方面已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评价已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力。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新教材带来的语文教学的活力。我将继续乘着课改这股强劲的东风,继续努力探索……

(作者单位:江西芦溪县保育院)

论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篇4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班级:工程造价201001班

调查人:郭玉萍

时间:2010年12月

关于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变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

时间:2010年10月3日

地点: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

调查对象:化隆县的农民,学生,工人

调查方法:采访,收集资料,自身多年的感触

调查人:郭玉萍

正文:

化隆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祖国西部边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

化隆县作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据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10元,是改革开放初人均62.75元的40倍。截至2007年底,全县尚有3.7万人处在贫困线以下,占农村人口的16.73%;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43个县(区)中排名第30位,在农业县中位列最后一位。与全区平均水平相比相差217元,与全省水平相差近174元,与收入较高的西宁市城西区相比相差4380元,比化隆临县平安县相差375元。主要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前。在这一段中,由于受长期的落后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束缚,农民从集体分配中得到的实物和现金有限,农民的收入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1958年农民从集体得到的人均收入仅为16元,到198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92元。由于农民收入构成单一,58年到82年的25年中人均只增加了76元;第二阶段是1980年—1990年(六五和七五时期)。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农民摆脱了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这一阶段,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样化,彻底打破了农民收入来源长期处于单一化的生产格局。农民人均收入由80年的76元增加到90年的367元,人均增加291元,年均增长15.45%,特别是80—85年的5年间,年均增长在20%左右,成为化隆县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1990—2000年(八五、九五时期)。经过“六五”期的快速发展和“七五”期的过渡调整后,进入平稳的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367元增加到2000年的788元,人均增加421元,年均增长7.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国家进行了价格改革,大幅度提高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并放开了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相对过剩和“买难”问题得到解决;第四个阶段是2000年到2007年。进入“十五”期后,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加大,劳务经济发展迅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实施,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输出。“拉面经济”成为化隆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7年,全县外

出务工人员近10万人(次),人均务工纯收入达到1412元,占人均收入的5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788元增加到2007年的2510元,七年人均增加了1722元,年均增长15.6%,是继80-85年后的又一次高速增长。

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已向城镇转移,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2.农民增收成为突出问题;

3.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森林覆盖率低;

4.铝厂建在盛行风的上风向;

5.化隆县的县城用水的水源污染严重;

6.县城无规划几年几次的整修浪费人力财力;

7.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低,一直是人工式的耕作,机械化水平更低;

8.就医(重大病情)困难;

9.虽修水泥道路,但偷工减料严重,损坏更甚;

10.老年人的养老成问题;

11.树木损坏严重,无保护意识;

12.政策下达后,无检查力度,个人权利意识淡薄。

提出建议及改进的方法:

1.政府能够群策群力,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

2.加强对“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的照管工作,能够集资修建养老院;

3.认真贯彻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使土地无荒漠化,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

4.对农民工的增收,提供保障,使其充分享受个人权利,得到应有的权利,无拖资现象;

5.对全县地区有合理的规划,包括近期和长远规划,合理利用资金,建设有用的基础设施;

6.对污染源的治理及城市街道的清理要考虑群众和必要政策的支

7.加强对工作的监管力度,招标有信用的企业;

8.对农村的资助,应先解决眼前的首要矛盾,如农作物的耕作率,推广机械,对其进行补贴,使其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9.对树木的保护实行每个镇区范围内的保护,使好的镇区得到奖励。促进保护的积极性与行动上的实际性;

10.加大就医容易的力度,保证有效的就医时间,也就需要对它加大投资力度;

11.对退耕还林工作要继续实行,保质保量的完成各年的工作任务;

12.继续加强教育的力度,能够对贫困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

13.既要考虑环境又要考虑经济,环境污染严重,对铝厂的留放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希望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悲惨命运;

14.铝厂工人的基本权利要得到保障,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注重周边环境的保护;

论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篇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腐败现象严重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有人非常怀念“毛泽东时代”。他们认为,改革开放以后还不如改革开放以前好,回到过去还好些。

如何客观全面地看待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时代?我觉得我们要认识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及其相互关系,除了弄清楚改革开放前的29年对于改革开放的意义,还需要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马克思讲过:“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从而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进行比较呢?我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一、关于官员腐败与社会风尚问题。

现在很多人怀念毛泽东时代,很大一方面是对当今政府的失望,部分官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权力滥用的情况比比皆是,百姓与官员的距离拉大,好多人考公务员是为了一个铁饭碗,而不是真心真意为群众做事,“权力寻租”必然出现钱权交易,而钱权交易是催生腐败的温床。“权力寻租”其根源在于党政部门权力过大,同时党内外的民主监督不到位,致使少数掌握实权的官员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捞取个人好处。当前官场上的钱权交易手样繁多,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腐败

中涉及的金额触目惊心,已经成为官场上道德败坏的一大顽症,也是人们抨击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下降,为了金钱,什么损人利己的坏事都敢做。三聚氰胺牛奶、地沟油、瘦肉精猪肉、毒饺子等残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层出不穷,官员们包“二奶”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毛泽东时代的干部清正廉洁,腐败官员鲜为人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从另一个层面分析,腐败现象是要有一定的温床和经济基础的。三十多年前,我国还是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那时候所有的建设项目都由国家立项建设,各种物资的调拨或采购都由国家统一定价,这里面根本就没有钱权交易的操作空间。就连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来看,所有的物价都由国家统一定价,在限量购买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出现腐败现象,至多出现个别人的贪污盗窃或者是“走后门”购买紧俏商品。退一步来说,当时社会上也没有什么有钱人,即便是想行贿的人也没有多少本钱,何谈钱权交易?再说,当时的政治高压不是现在的人所能想象的,谁敢以身试法,轻者吊销城市户口,押解回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劳动;重则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将其投入监狱服刑改造,因此谁也不敢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牺牲品。不过,话说回来,当年并非没有腐败现象,只是腐败的形式与今不同,并且不可同一而语。当年官员的腐败是特权,既隐蔽又少有非议。特权阶层依据官员的等级能够享受到不同的物资待遇,这种待遇在市面上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何况当时人们都是穷光蛋。此外,当年的决策不讲民主、不讲科学,官员拍脑袋就能决策,造就了众多的“下马工程”或

无效工程,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这种浪费现象谁敢说这不是一种官场上的腐败?

二、关于专制与自由民主问题。

专制与民主是两个对立的矛盾体。过去人们总认为民主比专制好,目前美欧过于民主及自由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打破了自由民主美丽的神话,不少有识之士不得不重新审视专制与民主的各自优劣。其实,专制与民主各自有个度,也就是不能无节制的滥用专制与民主,否则就会走向极端。专制就是要适当的进行管制,要防止少数人的权力无限大,并且我行我素,实行独裁统治,从而使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命运被独裁者绑架,萨达姆、卡扎菲以及今日的朝鲜就是典型的例子。同样,自由民主也要有一定的约束,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行使民主权力。美欧的选举文化,不少政党为了取悦于选民,开出超出国力的福利支票,透支了未来,目前债务缠身而不能自拔,这是过度自由民主化带来的恶果。希腊如此,美国也何尝不是这样呢?

三十多年来,我国从过度的专制中走了出来,民主与自由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公民的言论自由,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建国初期,共产党刚取得政权,礼贤下士,既邀请民主党派共同执政,又能听取党内外不同的声音。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以及抗美援朝的胜利,共产党人骄傲自满的情绪日益见长,党的领袖在这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已经容不下不同声音了。五七年的“反右”运动,先是鼓励党外人士提不同意见,后来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定性为“反党言论”,从而在新中国诞生了一批敌对势力的“右派”分子,成为无产阶级专政

下的牺牲品。自此以后,以言获罪盛行,万马齐喑,最终党的领袖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上演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文革”浩劫。今天,言论自由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基本的保障,只要不是散布谣言或者恶语中伤,人们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目前,互联网上的各种论坛,是人们言论自由的一个极好的交流平台,不少腐败分子的贪腐行为就是在网络上被公之于众,并被知情人层层剥皮,从而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一些腐败分子最终被绳之以法,时下网络言论已经成为监督官员行为的一个强大的社会力量。

三、关于经济成就与贫富差距问题。

毛泽东时代,特别是在建国初期,我们在外援很少的情况下,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国也取得了不平凡的经济成就,初步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这一点是任何人也不能否定的。但此后我们就陷入了困境,像“大跃进”是在经济发展上出现了头脑发热,不切实际的问题,还有“文化大革命”则是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全方位出现了大问题。“文革”是中国的一场“浩劫”,从经济上看,经常听老一辈说文革是中国至少落后了十年,确实,“文革”结束时我国国民经济已接近崩溃。上世纪六十年代正赶上了全球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兴起,欧美发达国家将低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业向海外转移,我们周边国家都坐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而中国却陷入了泥坑中不能自拔,距离世界的先进水平越来越远,强国之路也离我们愈来愈远。“文革”后期,虽然有“四个现代化”,但却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实施过,我国仍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即使是自力更生地搞建设,也经常被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所冲击,“四个现代化”也只是一种画饼充饥式的愿望。

但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成就喜人。邓小平提出的“换脑子、抓机遇、探路子”成了各地解放思想的着眼点,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成了人们的共识。发展30年中,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世界第一。最近5年中,我国GDP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不断提高,2002年为4.4%,2007年为5.5%。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迅速实现了和平崛起,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上的一个经济大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正在改变着世界,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正在缩小。

一个社会制度,仅仅用了30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解决了人类四分之一人口吃饭穿衣(尽管质量还不高)问题,又用了30年使国民经济翻了几番,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尽管还不是经济强国),这个社会制度就是好的。尽管他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社会制度就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全国人民创建下的、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不管西方愿意不愿意,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将在中华大地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牢固。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强大的西方经济面前,我们还落后几十年,但是,相信再过几十年,就我们目前的发展速度,这种差距会逐步缩小、消除最后甚至超过!

三十多年前,中国的贫富差距很小,但这种差距是建立贫穷的基础上的。如今我国经济飞快的发展着,仅用了三十年,就取得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就连敌视中国的外国人也不得不佩服!尽管我们最近三十多年来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以上的高水平,但从人均GDP来说,我们还处在世界各国排名的百名左右,这不能不让我们汗颜!国强民富之路仍然是任重道远。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处于建国以来的最高点,社会矛盾激化,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就业问题突出,住房、医疗、就学成为压在人民头上的新的“三座大山”,政府在民生上的投入不足,人民感觉没有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当今社会动荡的根源,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关于国际地位的变化

中国幅员辽阔,历来是个大国。但自近代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是一个久经内忧外患、贫穷落后、四分五裂的弱国。二战结束时,中国虽然作为四大战胜国之一,跻身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列中,但中国贫弱的本质并未因此改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趋势得到扭转,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但受国内政治运动的影响与国际环境的制约,直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复兴之路十分曲折,国际地位的改善亦只能是有限的、局部的:其一,虽然初步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并搞出了“两弹一星”,但受大跃进和文革等因素冲击,中国错过了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宝贵机遇,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大而弱、大而穷的国家面貌与国际形象;其二,由于长期处在国际经济封锁大背景下,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极“左”思潮影响,中

国六七十年代处在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中,与外界有限的交往主要局限在政治领域,对世界经济、科技、文化与社会的参与微不足道,总体上处在世界舞台的边缘地带;其三,除意识形态领域外,中国国际影响的辐射范围主要限于周边地缘政治,只能算一个地区性大国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及安理会的合法席位、中美联合对苏等事件,虽然加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但中国作为地区性大国的特征并未因此改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各种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有这些都能使人直接地体会到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从经济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引入外资大量增加,综合国力得到增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不断加深。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七位,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1997年达到74772. 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9倍。20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 9.8%,是新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利用外资几乎为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达3483.5亿美元。1993年后,我国吸收外国资本总额已连续5年保持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的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中国经济对是世界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实力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国际地位不降反升。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复苏。中国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银行系统的充足资本,使中国成为危机中世界少数的中坚力量。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上升,海外收购非常活跃。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当前的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家,一直对拯救世界经济努力,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

第二,从外交方面看,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在外交上有明显的体现,目前中国已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现了一个大国的风采。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处理地区事务上扮演重要的绝色,比如近几年的朝核问题,中国从中斡旋,并成功促成“六方会谈”。

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中国对外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在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联合国维和、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世界普遍认为,“中国由问题的一方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方”。

第三,除经济实力和外交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美国国防部认为,20多年来中国的军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么大的投入,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

第四,从文化上讲,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全世界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开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与一些国家互办“文化年”活动,也是中华文化影响的例证。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在中国召开,更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认可,也是更好的将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的途径。文化的影响力现在虽不及经济,但这正给了我们一种动力,要我们更好的发扬中华的优秀文化,通过文化影响来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

五、关于国防军事

1949年至1979年,“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使西方国家俯首认输,尤其是朝鲜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使美国人至今不愿提起朝鲜战争,使全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从此中国人扬眉吐气,中国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军事强国,受所有国家敬仰,一雪 “东亚病夫”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毛泽东打造了世界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亿万军民众志成城,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敢惹中国。是国际公认的第三军事大国、第十八科技强国,国家强大,打遍天下无敌手。

国防科技方面,建立了雄厚的生产基础和一大批尖端科研试验基地: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体系,不仅能够大批量生产轻武器,而且能够生产相当数量的先进重武器,到1975年兵器生产能力已占全国的近一半;分布在四川、贵州、陕西的电子工业基地,形成了生产门类齐全、元器件与整机配套、军民用兼有的体系;四川、陕西等地的战略武器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从铀矿开采提取、元件制造到核动力、核武器研制的核工业系统;贵州、陕西、四川、鄂西北等地的航空工业基地建成的125个项目,到1975年占全国生产能力的2/3;四川等地的航天工业基地建有96个项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战术导弹和中远程运载工具的研制基地,包括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设的卫星地面实验站、在我国航天事业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其他还有沿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船舶工业科研基地等,也都填补了我国国防科研和工业的空白;到1975年,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净值,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和设备水平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大大改变了国防工业的布局状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后,二机部计划首先完成空投原子弹、导弹核武器的试验,争取在1968年进行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到7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供地地战略导弹使用的核弹头;七机部拟定了在1965至1972年研制出4种地地导弹,同时发展卫星运载火箭的计划;六机部计划在1972年研制成功第一艘中国核潜艇,下水试航;中国科学院提出,争取1970年前后发射中

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965年,中央批准了上述计划,将其纳入国防科技“三五”计划;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实现了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12月26日,第一枚中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12月8日,氢弹原理爆炸试验取得完全成功,标志着中国氢弹技术的突破;1967年6月17日,中国进行了首次全当量氢弹空爆试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制造技术的国家。

1980年至2010年,我国陆地边界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岛屿问题很大,号称是正在崛起的大国,连自己领海中的岛屿都收复不了;美国敢炸中国大使馆;日本、印度、越南等国虎视眈眈。现在,美国航母要进黄海。有人说现在“神州飞船”上天了,殊不知,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是我国国防科技尖端技术取得多方面重大突破的一个里程碑阶段,先后制成和试验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这些成就是从50年代起中国领导人和广大科研技术人员经过不懈的开创和连续科学技术攻关才取得的,也反映了他们在“文革”困难政治环境下的可贵努力,为以后改革开放时期的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六、关于教育状况问题 <1>高等教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我国受“左”的思潮影响,从反右斗争

到“文化大革命”,高等学校都是重灾区,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广大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把高等学校乃至整个教育当作上层建筑,除了不断遭到“阶级斗争”外,还把教育当作不从事物质生产的消费部门。既然是消费部门、福利事业,因此对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只注重钢铁、粮食、煤炭、交通等物质生产,把教育列入另类,因而有“一工交、二财贸,剩下多少给文教”之说。教育经费长期徘徊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把高等教育定为单一的上层建筑属性是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理论上的误导,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损失很大。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拨乱反正、肃清“四人帮”流毒,邓小平首先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强调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在制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一次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尽管种种原因未能达到,但各级政府、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教育优先的地位确立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从到1978年的598所、在校生132.19万

人、毛入学率1.56%,发展到2010年的3155所、在校生3000万人、毛入学率25%。国家有力支持和实施了“985 工程”“211 工程”等一系列计划,在高校中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差距。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承认学生的差别和不同的需求,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的、程式化的、“工厂化”的培养方式,强调个性化、人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因人而宜,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指学前教育和普通初等、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小学)等为六年制;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通常各为三年。另外有少数把小学和初中合并在一起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中国的基础教育走上了法制的轨道。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

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到本世纪末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针。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是教育战线落实“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幼儿园15.04万所,在园幼儿2976.67万人;有小学25.74万所,在校学生9940.7万人;普通初级中学54890所,在校生5279.3万人;普通高级中学14058万所,在校生2427.3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706所,在校生42.56万人。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教育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七、总结

该怎样回顾和评价改革开放30年,我的看法是:一,应以正面总结和宣传成就为主,但少讲不讲大话、空话、套话,不要千文一面。文章要有思想,有见解,有分析,有归纳。要总结出水平,将经验上升到理论,要探求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更好地用创新的科学理论指导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二,要敢于实事求是地总结理论认识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不足与教训,不要回避。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始终采取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成绩、克服缺点的科学态度。这样做有利于我们正确面对和解决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三,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不需要过多强调个人在改革开放中的理论贡献,那种高调凸显自己,自我吹嘘的东西,多不如少,少不如无。

毋庸置疑,30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成就是主要的,应在总结经验中充分肯定。但能说改革开放过程中一切措施都百分之百的正确,就没有任何需要总结的教训和缺失么?其实并不是如此,比如说,改革过程中,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有的企业负责人借改革之机以权谋私,侵吞国有资产,或是官商勾结,以超低价将国企出卖给私商。如果事先有个出卖国有企业的严格的章法,有一定的审批程序,公开竞标出售,哪些国企能卖,哪些不能卖,事先有安排,就会好得多。再比如,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还存在这样

那样的问题,需要改进。30年来,财富大幅度增长,人均GDP翻了三番多,但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提出应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应更加重视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解决三农问题。这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如果能更早地关注和着手解决这类问题,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会更大一些。

科技带来的变化作文 篇6

我们就先来说说,科技交通方面,过去,村里有辆马车就已经是村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了,如若有一辆自行车那就稀奇的不得了。以前住在山里的孩子每天都是走着泥泞的小路去上学。我也是他们千万人之一,那种行路的艰辛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天晴还好,要是雨天只能窝在家里,盼望雨天快过去。现在,每个家庭都有私家车,既方便又快捷。坐在车里听着音乐哼着小曲,软棉的座椅那叫一个享受。现在上学的我们。自行车、公交车、地铁…跟以前比起来,那真是有着天差地远之别。这个时代是科技时代,让我们的交通更方便,更快捷。

我们又来瞧瞧科技带给人们饮食方面的变化,以前吃的是大豆粗粮喝稀粥。能填饱肚子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有的蔬菜只有在当季能品尝到,或是用腌制的方法将它储存起来,但现在放在冰箱里四季的蔬菜瓜果都能吃到。冰箱改变了这一现状,还有更多的电器,面包机、微波炉、电磁炉……让人们吃的健康、吃的新鲜、吃的时尚。使人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美好!

望望过去的住房,离城镇偏远的山村,住的房子是什么?茅草盖的,泥土垒的,下雨总是用锅碗接住漏雨。现在,一栋栋的房屋拔地而起,城市里五六十层的摩天大楼。放眼望去高楼耸立,骄傲的挺立着。这些高楼高高俯视着人们,一扇扇窗户闪闪发光,密密的聚在一起,用的都是全新科技筑成,有吊机、挖机、传递机等,这些科技与从前的人工背、扛相比,现在可好了,轻松的操控机器就行了。

这个科技时代,信息的传递是了不得的,在过去想写一封信捎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要很久的时间才能收到。现在电子邮件,手机发条短信打个电话分分钟到达,现在的生活当中,手机随处可见。在网上购物,方便快捷。出门只需带上手机,便可解决关于消费的大多数问题。

国际租赁准则新变化带来的思考 篇7

现行租赁准则以“风险报酬”标准将租赁划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类,这使许多企业管理者巧妙地利用“两租”分类创造结构化机会以进行表外融资,从而优化财务状况。Franzenetal(2009)证实,在1980到2007年的27年间,租赁表外融资占总负债的比例显著增加了745%。据《2010年世界租赁年报》数据统计分析,2008年全球租赁业交易金额已高达六千四百多亿美元,绝大部分租赁资产和负债却没在承租人的财务状况表中予以反映。这将显著影响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对利益相关的决策产生很大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已着力对租赁准则进行研究,于2010年8月17日联合发布租赁准则的征求意见稿(ED),提出“两租合一”,将租赁从“所有权模型”转变为“使用权模型”,以求解决上述问题。

数据来源:Bosco(2010)对美国20家最大的零售公司、运输公司、银行和公用事业单位进行的测算。

一、现行租赁准则的弊端

现行租赁准则自实施以来因存在许多弊端,一直被广大利益相关者所诟病。

(一)“风险报酬”标准本身的缺陷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分类关键在于租赁中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这就是“风险报酬”标准,这样的租赁资产处理模型则称为“所有权”模型。从租赁准则实施的效果来看,按“风险报酬”标准进行分类而采用不同的租赁会计政策,并没达到准则的预计目标,反而被认为是低质量的准则之一,其原因在于“风险报酬”标准本身在理论上、逻辑上和现实操作中存在较大缺陷(邵瑞庆、施颖燕,2006)。

在理论上,“风险报酬”标准着眼于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程度,若与租赁资产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则为融资租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承租人需在其报表中确认相关的资产和负债,否则只在附注进行披露即可。这种“二分法”的形式使承租人要么拥有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要么完全没有,没有中间状态。但租赁是指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取得租金的协议,从物的所有权对持有者的实际效能看,所有权含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因此租赁的本质是出租人让渡资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不含占有权和处分权。这将导致“风险报酬”非此即彼的思想与租赁的客观事实不相符。另外,该分类标准还与会计基本理论中对资产的定义不相吻合。“风险报酬”标准强调,与租赁资产相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转移(即拥有所有权)时承租人才可在表内对其进行相关的确认和核算,但从资产的定义“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来看,所有权不是资产的必备条件(葛家澍、林志军,2011),或依据IASB/FASB对资产的最新定义“主体的一项资产是主体对其拥有排他的权利或其他的权利的现实经济资源”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因此现行的租赁准则是根据一个与现行会计基本概念相悖的标准来选择会计政策,这在理论上有很大瑕疵。

在逻辑上,“风险报酬”标准也存在很大的瑕疵。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其能否进入会计信息系统首先面临的就是会计确认的问题,因此确认时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将至关重要,其正确与否将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而确认在会计核算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初始确认、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三个环节。承租人租赁业务发生时首先面临的是初始确认问题,此时所选的会计政策应是以会计初始确认为基础的。但邵瑞庆等(2006)认为,从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风险报酬”标准是在探讨会计终止确认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用来解决会计终止确认的问题。由此可见,现行租赁准则是将会计终止确认的标准运用于初始确认中,这在逻辑上存在很大漏洞。

(二)创造利润操纵契机

在现实操作中,现行租赁准则过分依赖于一些指导性标准,如75%、90%,这将产生“刀刃会计”(Knife-edgedaccounting),即交易中一个较小的变化将导致较大的区别,“两租”的分类界限太明确,则可操作性大大加强(Biondietal,2011)。利润操纵最常用的手段便是结构化合同条款,为了使资产负债不在财务报表中加以反映从而优化财务状况,承租人偏爱经营租赁,出租人则是偏爱融资租赁,在设计合同条款时,承租人和出租人将寻找最优边界,以达到交易双方的目的。如此将导致租赁资产游离在交易双方的报表外,其财务报表不能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而这样的目的通过设计合同利率、担保余值等方式很容易达到,正好75%、90%这样的指导性标准成为利润操纵的堡垒和指南针。

另外,现行会计准则对关联方之间的租赁交易并没有进行相关规定,关联方在租赁交易中如何定价、如何核算等问题只能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管理层的意图(孙思思,2011)。例如,当集团下的两个子公司所担负的所得税率存在差异时,关联方通过租赁交易以转移利润,从而减少纳税,因此关联方的租赁交易也为利润操纵创造可乘之机。

(三)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风险报酬”标准中含“远低于”、“大部分”或“几乎相当于”等字眼,不同的会计工作者会有自己不同的主观判断,这将丧失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现行租赁准则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较多利润操纵的契机,经营租赁资产游离在账外的现象较严重,使得利益相关者使用财务报表进行投资者决策时必须进一步判断和解读企业的租赁状况,因此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受到强烈质疑,也增加了使用者的信息使用成本。另外,承租人与出租人的偏好不一致,可能导致同一项租赁业务分类不一致,缺乏对称性,如承租人为经营租赁而出租人为融资租赁,这将导致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将大大降低。因此缺乏可靠性、相关性及可比性的财务信息显然不符合财务报告的目标,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国际新租赁准则新变化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现行租赁准则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IASB及FASB着手租赁新准则的研究,于2010年发布租赁准则的“征求意见稿”(ED)。ED的主要思想即为“使用权”模型,承租人对所有的租赁资产进行资本化,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以全面、公允、透明地反映租赁业务的经济实质,把因租赁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可能带来的未来价值变化及走向充分及时地披露出来。“使用权”要求承租方在租赁期开始日,因取得一定期间使用某项资产的权利而确认一项资产——使用权资产并在租赁期内进行系统合理的分摊,同时把支付租金的义务确认为一项负债(应付租赁款),该项使用权资产和负债均在承租人财务报表中进行反映。出租方以是否保留资产的主要风险和收益为标准,决定采取“履行义务法”还是“终止确认法”。当出租人保留了资产的主要风险和收益时采用履行义务法,即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因需履行资产让与承租人使用的义务而确认一项负债(金额为预期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应就其收取租赁款的权利确认一项资产,其金额为承租人租赁付款额及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的现值总额,而租赁资产继续在其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若租赁资产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则出租人采用终止确认法,即终止确认租赁资产并确认另一项资产(向承租人收取款项的权利)。

ED自发布后受到各方的热烈的讨论,笔者也将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操作角度对ED提出的租赁新模型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使用权”模型的理论意义

1. 保持准则体系的内在一致性

ED提出的“使用权”模型取消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泾渭分明的判断标准,提出“两租合一”,规避了“风险报酬”标准本身在理论上、逻辑上的缺陷和漏洞。

从资产定义角度,IASB/FASB在系统分析现存资产定义缺陷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新的定义“主体的一项资产是主体对其拥有排他的权利或其他的权利的现实经济资源”,该定义强调了资产的现实性、排他性及“经济资源观”。最新国际租赁准则把承租人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作为主体的一项资产引入资产负债表,则非常契合资产的定义:承租人在租赁期内能排除或限制他人使用该租赁资产,即拥有排他的权利,体现了“排他性”;租赁资产可在租赁期内直接或间接、单独或与其他资源一起产生现金流入或减少现金流出,体现了“经济资源观”;在资产负债表日,承租人拥有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并能排除或限制他人对该租赁资产的使用,体现了“现实性”;现实性、排他性及经济资源有合同或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予以保证,是法律或其他同等方式强制赋予的(成小云、任咏川,2010)。因而在会计基础理论角度,“使用权模型”比“所有权模型”更具合理性,这也说明了利润的本质,即利润来源于企业对资产的使用而不是对资产的所有。

2.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使用权”模型将表外融资业务表内化,减少表外融资机会和外露风险敞口,便于报表使用者全面衡量企业的总体会计风险,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该模型减少企业管理层通过结构化租赁条款以进行利润操纵的机会,增加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该模型统一承租方的会计核算模式,租赁双方的交易处理呈现对称性,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二)“使用权”模型的现实操作困境

“使用权”模型在理论上似乎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能推动租赁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但至ED发布以来共收到785个回复,包括美国设备融资租赁协会(简称ELFA)、欧洲设备租赁公司协会联盟(简称Leaseurope)和英国租赁协会(简称FLA)及部分来自中国的回复,其中不难看出“使用权”模型在现实操作层面还存在很多的难题和困境。

1. 应用环境的阻碍

“使用权”模型提出,承租方应在其财务报表中确认与租赁有关的使用权资产和租赁支付义务负债,即将所有租赁都进行资本化处理,将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规模。(1)资产负债规模的增加,在其他财务报表变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一系列财务指标将恶化,因此企业财务杠杆增大,提高了企业财务风险;经营业绩下滑,严重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举债能力。(2)新准则实施的第一年企业成本大幅度上升,对净利润有重大影响(见表1),这严重影响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推行新准则的积极性。(3)新准则若最终得以实施,金融机构不得不更新评价系统、再造经营流程、收集历史数据、更新管理模式和政策、培训员工等,以建立一套新的、更为宽松的财务状况评价体系以适应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这会极大地增加金融机构的准则推行成本,降低金融机构改革的积极性。承租人作为租赁交易的关键参与方,其财务状况、融资能力的不利变化严重影响租赁业的繁荣和发展,也大大增加了“使用权”模型在实践中的阻力,具备较差的现实操作性。这应该也是ED受到多方质疑的首要原因之一。

2.“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

(1)“使用权”模型更适用于复杂、大额、长期、结构化的交易,对于简单的租赁交易,使用该模型进行处理将显著增加企业的使用成本,尤其是对于租赁业务较多的承租人来说可能极具挑战。而由于简单的交易用复杂的核算方法进行披露,租赁交易的经济意义并没有得到恰当的反应,因此增加信息成本不一定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2)“使用权”模型要求承租人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存在至上一报告期以来使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事实或情况,以判断其对租赁期(含续租或终止租赁的选择权的判断)、或有租金、折现率、租金支付义务及使用权资产等造成的影响,从而对其金额进行重估。这将涉及过多的主观职业判断和会计变更事项,将增加投资者分析财务报表的困难和会计人员的工作难度与工作量。企业由于大量的重估工作以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该模型采用摊余成本法代替现行经营租赁的直线法,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提供信息的成本增加,企业积极性受到制约,从而该模型的现实操作性受到严重影响。

3. 出租人“履约义务法”的困境

(1)企业可能发生多次转租,则会发生一系列确认使用权资产和资金支付义务的过程,若每个环节均采用“履约义务法”,则这种使用权资产无异于衍生金融资产,有很大的杠杆放大作用,增加资产的不稳定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如金融危机原理,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2)若出租人采取履约义务法进行会计处理时,由于主要风险和收益并未转移,出租人继续确认该项租赁资产,而承租人也确认了与该项租赁资产相关的使用权资产,因此同一项资产出租人和承租人都进行确认,出现重复确认的问题。

(3)出租人采用“履约义务法”和“终止确认法”的标准还是取决于租赁资产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这实质上跟现行租赁准则没有多大区别,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方式还是不能避免“风险报酬”标准自身的缺陷。这将影响新准则的现实操作性。

三、我国对租赁准则新变化的应对策略

现行租赁准则具有诸多弊端,需亟待解决和改善,而IASB和FASB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虽具显著的理论意义,却面临严峻的现实操作困境。然而国际租赁准则的推行在不远的将来将是不争的事实,只是使其如何能更好地反映租赁交易的经济实质还在不断地完善和修改之中,IASB和FASB新一轮征求意见稿也将在2013的第二季度出炉。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正加紧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这将对中国租赁会计核算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应对租赁准则新变化,使其更具操作性,将是我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要问题。

(一)宏观层面——渐进式趋同策略

在国内租赁业起步快、中小企业融资难、高精尖会计人才紧缺的大背景下,在国内经济处于转型改革的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环境一再骤冷的前提下,若企业过早采用租赁新准则,必将不利于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本土化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规模化经营并不断发展壮大,并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国际租赁准则的制定与讨论,积极推进租赁准则的改革和突破,结合中国国情,制定趋同路线图,采取渐进式的趋同策略。

首先,采取过渡的方式,将经营租赁逐渐从附注中纳入报表,最开始可将经营租赁的附注披露明晰化和标准化,如建立“租赁明细表”,当企业具备表内披露的能力时应积极将租赁资产表内化。其次,国家应大力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以积极参与国际租赁准则的探讨和拟定,充分发挥影响力,以体现广大企业的利益诉求。再次,促进立法部门、税务部门等监管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发展,共同为新准则的推行铺平道路;为解决新准则推行带来的举债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减弱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推进金融机构评价体系的更新,使企业不因租赁准则变化导致的财务指标恶化而加剧融资困难。最后,“使用权”模型引入了较多的会计估计、主观职业性判断,若缺乏一个稳定和谐的文化约束环境将导致不同的人其估计判断结果多样化,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文化环境会对该国企业财务披露产生重要影响(Jaggi,1975),优秀的企业文化和治理文化能对企业行为取向发挥导向作用,且对管理层和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潘爱玲等,2012),因此加强会计文化环境的研究和建设以增强会计信息的质量将至关重要,由此将为新租赁准则的推行建立良好的实施环境。

(二)微观层面——积极应对策略

租赁准则的影响最终通过企业表现出来,因此企业的执行态度和热情将对新准则的推行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首先,企业应基于现状评估租赁会计政策改革对公司的影响。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实质性趋同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特别是境外上市公司应积极评估租赁会计处理模型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企业融资能力及税赋的影响,把握改革的主动权,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

其次,应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建设。新租赁准则由于多采用摊余成本法,会计确认和核算方面较复杂,企业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员工培养,以满足企业在数据获取渠道、信息管理和报告方式转变等需要。另外,新租赁准则加大了会计估计和判断,要求定期对租赁合同的关键性条款如租赁期、折现率、或有租金等进行重估,企业应升级改造会计信息系统,建立严格的重估程序和内部控制流程,以确保会计估计、判断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并保证新租赁会计准则顺利实施并满足后期的管理要求。

国企改革给新三板带来什么变化 篇8

就资本市场而言,许多人关心的是国企整体上市以及提升资产证券化率所带来的机会。

而对于今年以来波动巨大且热度不减的新三板市场,此番国企改革必然会给它带来一轮深刻而长远的变化。

的确,之前“小额快速、按需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服务主线的新三板市场,和人们印象中的国企没有太大关系。

从数据来看,二者也属于“弱相关”关系——已经挂牌的3500家公司里面,沾有国企概念的才100多家——也就不到1/3。

具体来说,截至9月中旬,除两网及退市股票外,新三板上实际控制人被划归“地方国有企业”的有14家;“地方国资委”的有66家;“地方政府”的有14家,“国资委”5家,“中央国有企业”5家,总计共有104家。

总量不多,比例很低。

但是,数字背后的一些迹象却值得玩味。

首先,具有大型央企特别是地方国企背景公司登陆新三板市场有加速的趋势。

其二,各地方政府发出的政策风向标显示,下一步新三板会逐步成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资本整合平台。

先说速度。前面讲到截至九月中旬,有104家国企相关公司。但是,其中居然有74家是在今年才正式完成挂牌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加速度挂牌的趋势。

其中,以央企中信集团、大唐集团旗下附属公司最为吸引市场人士的眼球。

不可否认,国企背景公司近期登陸新三板是受到主板IPO暂缓的影响。但是,长远来看,这与未来国企重组、国资改革步调加速的大环境息息相关。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中可以看出,未来国企管理要从管资产逐步走向管资本。资本怎么管?需要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发行股票、股权转让等形式才能够得以高效实现。

事实上,就在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出台之前,无论是央企版还是地方版的国企改革方案中都不约而同提到国有企业要提高资产证券化率。

此外,所谓要改“管企业”为“管资本”,其核心就是通过有效的运营,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让国有资产能够实现灵活配置和自由转让从而保值增值。

这一切都需要通过高效公平的资本市场来进行,新三板正是符合这个基本条件的全新市场。其中,新三板市场独有的极具市场化精神的制度创新颇得企业与投资者所认可。

笔者注意到,“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被各地方政府文件多次提及,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市场,新三板是一个必然的选项。

此前有报道称,山东和广东都提出,要进一步推动一批有发展前景并且符合新三板条件的权属企业实现挂牌,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

此外,深圳国资委提出,对符合上市条件的,将以多种方式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对暂不具备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将积极研究和探索利用新三板市场助推国资国企发展。

实际上,从国有企业内部来看,挂牌新三板也是一种客观需求。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尽管以往挟大股东之强势背景,可以获得便宜的银行融资,但无法打通直接融资渠道,就没办法真正优化财务结构,规范治理结构,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也是让国企“成为真正市场主体”题中应有之义。

在内外双重导向下,未来国资背景公司加速登陆新三板必然会出现加速。

当然,需要厘清的一个认识。那就是体量大小对新三板市场已经不再是必然的约束,突破正在出现。

目前挂牌的国企,并不是人们联想到的块头大,模式传统的“大家伙”。以新近挂牌新三板的国资背景公司为例,大多是原来一些国企中相对独立业务的单元或者子公司等,他们以独立市场主体身份进入资本市场,其“块头”虽比不上巨头,但在新三板市场中也已经相当惹眼。

从行业来看,挂牌国企涵盖多个领域,横跨传统与新兴产业,包括再生能源、通信技术融合服务、农业、科技、医药等。

需要强调的是,对各类市场参与主体来说,国企进入新三板并不是坏事,相反,各类市场主体在同一个平台上,可以通过资本纽带进行多种形式的整合,这本身就是价值发现的多赢过程。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新三板不仅仅是降低了进入门槛,更重要的是它的大门也是敞开的。无论国有还是民营,进入这个市场都不再像在主板甚至创业板市场一样,去为如何挤进市场门缝而发愁。

新三板市场的制度创新和市场化原则让以往利用特殊资源才能获得的“上市特权”变得无关紧要。在这里,如何运营好公司,让公司更具价值才是最关键的,无论你是不是国企。

上一篇:节能节电下一篇:2020新员工转正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