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安全制度

2024-09-13

垃圾中转站安全制度(通用6篇)

垃圾中转站安全制度 篇1

魏集镇垃圾中转站安全生产制度

一、操作人员严谨遵守操作规程,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学习,熟练掌握机械设备操作程序。

二、定期对转运站清洁打扫,保证环境卫生,积极维护保养设备,对出现的机械故障及时登记上报,确保设备正常运作。

三、人员操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得与他人攀谈,嬉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事。

四、工作期间严禁非单位人员进入作业范围。

五、督促街道倾倒垃圾人员注意安全,相互协调工作。

六、工作人员上班期间必须穿着工作服,不得穿拖鞋,不得戴耳机,严禁工作日饮酒。

七、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从事与垃圾中转站无关的工作。

八、严禁私自乱接、乱拉电线。

九、严格遵守考勤规范,及时做好交接班。

十、深入开展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工作人员要牢记安全生产重于泰山,防患于未然,警钟长鸣。

垃圾中转站安全制度 篇2

一、工程概况

某垃圾中转站B地下室总建筑面积279.48 m2, 其中A~B轴1~6线区域跨度为9 m, 柱距分别为4.8 m、3.9 m, 单层框架结构, 层高为9.1 m, 该区域建筑面积为207.9 m2。本工程梁侧模、现浇板底模采用18mm厚的定型九夹板, 现浇板底采用50×70方木, 承重架采用钢管支撑, 梁底两侧采用步步紧加固。加固及支承采用扣件式Φ48×3.5 mm钢管, 加固用螺栓采用Φ12及26型3型扣拉结。垃圾转运站机修车间梁板高支模示意图如图1、2所示

二、文档检查管理

由于高支模施工的特殊性, 根椐《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关于高大模板工程支撑要求规定:当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跨度超过18 m, 高度超过8 m;当施工总荷载大于10 KN/m2, 或集中荷载大于15 KN/m的模板支撑系统为高支模系统。由于本顶面最大搭设高度9.1 m, 我站要求施工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认证, 对其方案编制者的职称证、工作经验、资格证、身份证原件进行核查, 确保施工方案具有指导性、实效性, 同时审查B地下室顶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确保安全、高质地完成顶盖施工。

1. 认真学习规范

为了确保对高支模施工认识, 我站通过理论学习、专家指导、网上视频教学认真学习梁、板模支设流程, 增加专业知识储备。与本工程质量有关的主要技术规范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5-200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浙江省地方标准DB45《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147-2004) 等相关法律法规。

2. 会议纪要审查

我站工程师通过审阅B地下室顶板项目设计图纸, 了解高支模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材料选用、设计、施工及构造措施、安装拆除方案, 重点调查如工程特点、剪刀撑的设置、楼板搁栅间距、结构拉结、双排钢管排架、侧模竖向压枋间距、上下人行楼梯等内容。同时审查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的图纸会审记录, 查看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对平面布局、人员配置、工艺流程、图纸中存在疑问不理解、其它专业相互交叉的内容是否做了如实记录及整改措施。

3. 审核施工方案

由于B地下室顶板高支模施工方案需要审查内容比较多, 需要重点审查“模板及承重架材料选型”、“楼板模板支撑方案”、“梁、板模支设流程”、“梁模板支撑方案”施工组织、模板及承重架设计演算是否正确, 是否存在缺项、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得当是否可行和可靠, 脚手架的防坍控沉等工艺流程是否合理, 脚手架安拆措施是否完整, 防高处坠落及防坍塌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否制定, 经专家认证后, 是否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方案并重新审批等。

4. 设计核算

根据工程结构形式、施工荷载大小、立杆支承面条件、施工方式、混凝土施工方法、现场施工条件和气象条件等, 我站针对施工单位编制的B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架的专项施工方案, 充分考虑各种荷载因素, 并按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计算设计重新核算, 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三、高支模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由于B地下室顶板最大搭设高度9.1 m, 为了确保本项目顺利安全施工, 我站工程师重点对脚手架搭设流程及防坍控沉等安全措施进行有效监管,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要求施工方报我市建筑安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告知表, 登记备案。

1. 对作业人员资格审查

在B地下室顶板高支模搭设前, 我监督站工程师对现场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资格证书、架子工上岗证, 安全员的证书进行检查, 确保人证合一, 现场查看施工人员身体状况是否满足高空作业的要求并审查作业人员是否已经技术交底。

2. 脚手架安装检查及控制要点

重点审核B地下室顶板支撑安装是否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放线→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立杆, 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也与立杆固定, 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 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和横向平杆、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 拧紧扣件螺栓, 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搭设, 直至第一步支撑架交圈完成→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 并随搭设进行设置剪刀撑。

(1) 在B地下室顶板满堂架体四周及架体内部纵横向每隔4排 (或6 m) 左右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其宽度为4~6 m, 剪刀撑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 与地面夹角取45°~60°。在B地下室顶板满堂架体四周和中间每隔4根立杆从顶步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水平加强层) , 水平剪刀撑斜杆布置框格大于框格总数的1/3。

(2) B地下室顶板横杆的水平偏差应该小于脚手架长度1/300, 且小于50 mm;立杆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200以内, 且B地下室顶板立杆必须采用对接, 相邻两立杆接头错开大于500 mm, 同一步架内及上下相邻横杆的接头错开大于500 mm。

(3) 在支架四周与周边结构柱、剪力墙等设置可靠刚性拉结。

(4) 审查监理平行检查记录及钢管扣件拧紧程度检查数据

3. 增加上下人行楼梯

B地下室顶板高支模搭设过程中发现缺少上下楼梯, 要求施工单位在支架外侧搭设一个上下人行楼梯, 在楼梯及盖梁施工平台的四周设置1.2m高的安全防护栏杆, 外挂密目式安全网。

4. 加强脚手架沉降监测

通过对B地下室顶板支撑体系的监测, 建立预警机制, 确保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是防止模板支撑系统失稳的必要措施。砼浇筑前在大梁底部的两端及中间各设两根吊垂线 (两侧) , 从B地下室顶板大梁底一直吊到立杆支承底板 (基础) , 吊垂尖离地控制在20 mm以内并做好记录, 在吊垂尖正下方用红蓝笔做好十字标记, 同时量测好线垂与立杆间的相对距离。

B地下室顶板砼浇筑过程中要求监理单位旁站监理, 施工单位专人跟踪监测, 吊垂与地面距离及与立杆距离变化按设计允许变形要求控制, 发现异常情况, 立即停止施工, 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每根主染可根据长度设置3~5个监测点, 即可全面掌握B地下室顶板支撑体系的整体变化情况, 起到有效的预警作用, 确保支撑系统的安全、高大模板工程, 支撑系统变形、沉降观测要结合实际作量化管理, 同时要考虑观测人员的自身安全, 明确万一坍塌的逃生通道。

四、事后现场监督高支模拆除

B地下室顶板模板拆除时, 混凝土应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要求的强度。柱模板先拆除柱斜支撑, 再卸掉柱箍、对拉螺栓, 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 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墙模板先拆除对拉螺栓等附件, 再拆除斜撑, 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 使模板离开墙体即可把模板吊走;楼板、顶板、梁模板先拆梁侧模, 再拆除楼板模板, B地下室顶板楼板模板支撑体系先拆水平杆, 然后拆模板支撑。用钩子将模板拆下, 等该段混凝土全部脱模后才集中运出、集中堆放。

五、结语

今年以来我国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坍塌事故常有发生, 为了确保高支模施工的安全进行, 我站采取在事前、事中、事后对垃圾中转站B地下室顶板高支模专项施工进行监督管理, 从高大模板的支撑设计验算、安拆、监督检查等角度出发, 如何预防高支模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由于本方案设计正确、规范施工、构造措施合理及安全防护措施得当, 顺利完成了本次高支模的施工, 希望能够各地区安全监督站安全检查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摘要:为了预防高支模支撑坍塌, 本文某垃圾中转站B地下室为例, 阐述了安全监督站从高大模板的支撑设计验算、安拆、监督检查等角度出发, 如何预防高支模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 希望能够各地区安全监督站安全检查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支模,脚手架坍塌,监督站,安全监督

参考文献

[1]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2]胡长明, 梅源等.构造因素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承载力影响的研究[J].建筑技术, 2009 (02) .

城市垃圾中转站设计规范 篇3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2年7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1〕8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6)城科字第263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主编的《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47—91,自1992年7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环境卫生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上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局管理,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负责解释,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使我国城市垃圾转运站(以下简称转运站)的规划、设计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并达到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

平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其它垃圾转运站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 根据转运站的特点,在设计时,应做到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劳动条件。

第1.0.4条 转运站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 选址和规模

第一节 选址

第2.1.1条 转运站的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行业规划的要求。

第2.1.2条 转运站的位置宜选在靠近服务区域的中心或垃圾产量最多的地方。

第2.1.3条 转运站应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第2.1.4条 在具有铁路及水运便利条件的地方,当运输距离较远时,宜设置铁路及水路运输垃圾转运站。

第二节 规模

第2.2.1条 转运站的规模,应根据垃圾转运量确定。

第2.2.2条 垃圾转运量,应根据服务区域内垃圾高产月份平均日产量的实际数据确定。无实际数据时,可按下式计算:

Q=δnq/1000

式中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t/d);

n——服务区域的实际人数;

q——服务区域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kg/人·d),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无当地资料时,垃圾人均日产量可采用1.0~1.2kg/人·d,气

化率低的地方取高值,气化率高的地方取低值;

δ——垃圾产量变化系数。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如无资料时,δ值可采用1.3~1.4。

第2.2.3条

转运站规模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转运量小于150t/d,为小型;转运量为150~450t/d,为中型;转运量大于450t/d,为大

型,转运站用地面积应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中第4.1.1条的规定。

第2.2.4条 转运站的服务半径:

一、用人力收集车收集垃圾的小型转运站,服务半径不宜超过0.5km;

二、用小型机动车收集垃圾的小型转运站,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0km。

第2.2.5条 垃圾运输距离超过20km时,应设置大、中型转运站。

第三章 建筑和环境

第3.0.1条 转运站的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情况,做到经济、合理。大、中型转运站应按区域布置,作业区宜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站前区布置应与城市干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3.0.2条 转运站内建筑物、构筑物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规范及各种安全的要求。

第3.0.3条 转运站内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设计和外部装修应与周围居民住房、公共建筑物以及环境相协调。

第3.0.4条 转运站内建筑物室外装修宜采用水刷石、中级涂料、普通贴面材料等。

第3.0.5条 转运车间室内地面及墙面、顶棚等表面应平整、光滑。

第3.0.6条 转运站内建筑物门窗,宜采用钢门、钢窗或木门、木窗,临街的小型转运站宜采用卷帘门等。

第3.0.7条 大、中型转运站内应绿化,绿化面积应符合国家及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

第3.0.8条 大、中型转运站内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应设污水处理设施。

第3.0.9条 转运站的采暖、通讯、噪声和消防的标准应符合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3.0.10条 转运站应根据需要设置避雷措施。

第四章 设备和设施

第一节 设备及其布置

第4.1.1条 转运站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采用不同方式和设备将垃圾装载到运输车辆或船舶上。

第4.1.2条 转运站的设备数量应根据转运量确定。

第4.1.3条 为调节转运站的工作效率与车辆调用频率之间的关系,应根据需要设置垃圾贮存槽。

第4.1.4条

放置集装箱地坑的深度应保证集装箱上缘与室内地坪齐平或不高于室内地坪5cm,集装箱外壁与坑壁之间应保持15~20cm的距离,并应设置定位装置。

第4.1.5条 集装箱应与垃圾运输车的载重量及车箱相匹配。

第4.1.6条 集装箱的数量,应根据垃圾贮存时间、清运周期及备用量等因素确定。地坑式转运站其集装箱的数量不宜少于地坑数的2倍。

第4.1.7条 采用起重设备的转运站,应采用电动起重设备。

第4.1.8条 转运站宜设置垃圾压缩机械。

第4.1.9条 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相邻设备间净距:

考虑人行时,其宽度不小于1.2cm;

考虑车行时,其宽度应根据运输车通过的实际需要确定。

二、集装箱式垃圾转运站内应留出周转集装箱停放的位置,并应在其周围设置宽度不小于0.7m的通道。

三、转运站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2m。

第4.1.10条 转运站转运车间室内高度应不小于设备最大伸展高度。当采用起重设备时,应保持吊起物底部与吊运所越过的物体顶部之间有0.5m以上的净距。

第4.1.11条 大、中型转运站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运输车辆。

第4.1.12条 运输车辆的配置数量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M——运输车辆数量;Q——日转运量(t/d);W——运输车载重量(t);u——每部车日转运次数; η——备用车系数,取1.2。

u=T/t

式中T——额定日运输时间;t——一次作业时间。

第4.1.13条 水路垃圾转运站应采取专用码头的方式,并应满足水位变动的要求。

第4.1.14条 水路垃圾转运站应设有固定垃圾运输船的设备、垃圾装卸设备和防止垃圾散落在水中的设施。

第4.1.15条 运输机车及船舶数量应根据运转量及运输机车、船舶载重量及一次作业时间确定。

第二节 设施

第4.2.1条 大、中型转运站应设置垃圾称重装置。

第4.2.2条 转运站应设置杀虫灭害装置,转运车间内应设置除尘除臭装置。

第4.2.3条 转运站应设置供控制作业用的操作室或操作台。操作室或操作台应设在高处或安全的地方。大、中型转运站还应在操作室或操作台内设监控系统。

第4.2.4条 转运站应设供工人值班、更衣或存放工具、资料的附属用房。大、中型转运站还应设置办公、宿舍、食堂等工作、生活设施。其面积应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的规定。

第4.2.5条 大、中型转运站宜设置洗车台及检修车台、停车场、加油站等设施。

第4.2.6条 转运站应配备应急电源,并应考虑相应的机房。

第4.2.7条 转运站内应设置电话或其它通讯设施。

第4.2.8条 铁路及水路运输转运站内必须设置与铁路系统及航道系统相衔接的调度通讯、信号系统。

第4.2.9条 转运站应设置排除站内积水的设施。附录一 本规范术语解释序 号术语名称曾用术语名称解 释 公路运输垃圾转运站 铁路运输垃圾转运站 水路运输垃圾转运站 气化率

垃圾压缩机 采用公路运输作为转运方式的垃圾转运站 采用铁路运输作为转运方式的垃圾转运站 采用水路运输作为转运方式的垃圾转运站 气化率是指城市居民用燃料中燃气的使用百分率 将垃圾压缩并推入运输车辆上的设备 附录二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

“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的要求(或规定)”。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

马狮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设计方案 篇4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马狮垃圾中转站改造工程 1.2 建设单位:甘棠街道办事处

1.日转运生活垃圾量:近期25吨,远期50吨; 2.所处理的垃圾种类:城市固体生活垃圾; 3.垃圾转运方式:密闭式压缩及转运; 4.中转站工作时间:二班制,每班6小时;

5.垃圾压缩前容重:约0.353吨/m3;压缩后容重:约0.75吨/m3 6.垃圾收集的不均匀性:高峰收集量:近期10吨/4小时(上午6点到10点)、远期20吨/4小时(上午6点到10点)

中转站位于九江市浔阳区马狮,占地面积88.6平方米。

本次初步设计设计内容主要为:垃圾压缩车间、综合管理设施、机械维修房、洗车平台四部分。其中垃圾压缩车间包括垃圾压缩车间、配电间、现场控制室、渗沥液收集池、除尘除臭系统等。综合管理设施包括综合办公楼。

二、工程建设规模

本垃圾中转站服务区域为九江市浔阳区马狮垃圾中转站。平均日产城市生活垃圾约90t,目前日产生活垃圾总量已达到110吨。

表2-1 服务区域人口预测

2.2垃圾量的预测 2.2.1人均垃圾产量

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我国五百多个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统计分析,中小城市人均垃圾产量约在0.8~1.4 kg/人·d,九江市现人均垃圾日产量约1.2kg/人·d。随着九江市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城镇环卫工作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垃圾减量化政策和措施的逐步实施,居民燃料结构的调整,燃气使用率的提高,XX县县城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将会逐步减少。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近期2012年-2020年,人均综合垃圾产量指标约以 2‰年平均递增率增长; 2021年以后人均综合垃圾产量按5‰年平均递减率计。2.2.2 垃圾成分

九江生活垃圾容重较低,因此垃圾要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需经过压缩,达到减容目的提高运输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能源结构的改变,与目前的生活垃圾组分相比,将来生活垃圾的无机成分将有所下降,有机成分将有所增加,更适合于焚烧发电。

根据《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规定:供居民直接倾倒垃圾的小型收集,其收集服务半径不大于200m,用人力收集车收集垃圾的小型垃圾收集站,服务半径不超过0.5km,用小型机动车收集垃圾的小型收集站,服务半径不超过2.0km。

结合九江市城市规划,考虑改造所有现有敞开式垃圾斗,采用地埋式或者地上式垃圾收集箱,新建垃圾收集站8座。

收集站与后装式垃圾车配合使用,将垃圾由收集站转运至垃圾压缩中转站。采用定时收运方式,垃圾不在站内储存,卫生条件好,运输密闭性好,造价低,位置易于选择。生活垃圾由居民或社区物业公司用人力车或机动车运到附近收集站,然后由环卫部门用自卸式垃圾车运至垃圾压缩中转站。

四、工程方案设计 4.1压缩工艺的选择 4.1.1、压装式与预压式的比较 a.压装式

压装式压缩即压缩机将垃圾直接推入集装箱内,直至装满后再行压实。此种压缩方式工艺成熟,操作简单,采用车厢分离式垃圾运输车,使得一次性前期投资较少,车辆在站内停留时间较短,系统运转灵活。国外早期的中转站大多采用此种形式。但它也存在下列难以克

服的问题:

1)压缩机压头行程短,压缩主要是在集装箱内进行,压缩力受到限制,压缩比率相对较低,集装箱上部较难装满垃圾,造成车辆净载率下降,运输效益偏低。

2)由于垃圾压缩在压缩机和转运集装箱之间进行,集装箱需要特别加强而显得笨重,车辆有效载荷较低;

3)压装过程在压缩机和转运车集装箱之间进行,垃圾、污水及臭气容易外泄; 4)转运车装载量较难控制。b.预压式

图4-2 水平预压式工艺布置图

预压式压缩是指垃圾分次进行强有力的压缩,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密实的垃圾包,然后推入垃圾集装箱中。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压缩比率高,可显著提高转运车的净载率;

2)垃圾的压缩过程在压缩机料腔内密封独立完成,减少垃圾散落、臭气外泄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垃圾污水可定向收集;

3)配有称重系统和容积测量系统,可对每次压缩及装入集装箱的垃圾进行准确的计量; 4)除地坑和集装箱外,增加了压缩机预压仓的垃圾存贮功能。

传统的水平预压式系统工作时需要转运车留在站内,等垃圾装满后,才能离开,转运车在站内停留时间较长,这样就需要更多的垃圾转运车来配合运输,将会增加投资。

为了使转运系统的运转更加灵活,本次设计为该项目增加箱体移位系统:垃圾集装箱被装满后,箱体平移装置移动,将满的垃圾集装箱移出压缩机口,同时将空的垃圾集装箱移动到压缩机口,进行下一箱的压缩装箱工作。

通过以上几种不同压缩方式的对比,结合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运距及车辆配置等因素,本中转站考虑采用水平预压的垃圾压缩工艺。

4.2总图及运输设计 4.2.1总平面布置

垃圾压缩车间:位于站区北部东侧偏南位置,主要为垃圾压缩车间,渗沥液收集池。综合管理系统:位于站区东北侧主要构筑物为综合楼。

门卫及地磅房位于站区西侧。

机械维修车间:位于站区的西侧中部位置,包括机修车间和机修平台。洗车平台:位于站区的西南侧。4.2.2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原则:考虑站区雨水排出、站区周边现状标高、与周边地形相协调等因素,为节约投资,充分利用站区的现状标高,综合考虑站区景观、交通组织及方便管理进行布置。

站区标高走向大致为北高南低,根据上述原则,确定站区各处地面标高为: 垃圾压缩车间: 一层标高为32.50m;二层标高为36.70m 综合管理区: 32.30m 机械维修区: 32.30m 洗车平台: 32.60m 4.2.3总图道路及运输

生活垃圾入口与压缩后出口均为站区靠龙阳北路的西大门。综合办公区的入口为站区靠双板桥路的北大门。压缩车间前为一大型水泥坪,以方便大型垃圾转运车行驶。从站区的北大门可进入工作区域,方便工作人员管理。

4.3工艺设计

本中转站设计采用水平预压式垃圾压缩工艺 4.3.1垃圾压缩中转站工艺及操作流程

1、垃圾收集车工作流程

垃圾收集车进站,称重计量系统(动态电子汽车衡)自动称重计量,沿引桥进入二层卸料平台,按提示倒车进入卸料车道,自动快速门自动打开,喷雾降尘系统开绐工作,垃圾收集车继续倒车并将垃圾卸入料槽内,收集车离站,自动快速门自动关闭,喷雾降尘系统停止工作。

2、垃圾转运车工作流程

卸箱:垃圾转运车倒车进入卸箱工位,将空垃圾集装箱放至箱体平移装置的车厢承台上,箱体平移装置将空垃圾集装箱横移至压缩机前方(同时将满垃圾集装箱移离压缩机前方),并将空垃圾集装箱向压缩机纵向移动与压缩机对接,压缩机锁紧装置将集装箱锁定。

装箱:垃圾转运车倒车进入装箱工位,将装满垃圾的垃圾集装箱装上转运车,经称重计量系统(动态电子汽车衡)自动称重计量后,运往垃圾焚烧场,将垃圾一次卸出。

3、垃圾压缩装箱系统流程

料槽料位传感器显示有料时,料槽推料装置将垃圾推入垃圾压缩机压缩腔内,压缩机压缩头将垃圾向预压腔内推压(渗出的垃圾液经压缩腔下方的污水收集排放装置排入地下污水池),达到额定压力后压缩头后退一定距离(200mm左右);压缩机提门装置将垃圾集装箱装料门和压缩机闸门同时提起,压缩头将经预压脱水处理的垃圾块推入垃圾集装箱内(压缩头进入集装箱内1200mm左右),随后压缩头回复原位、提门装置将垃圾集装箱装料门和压缩

4.3.2 垃圾压缩系统

垃圾压缩系统包括预压脱水式垃圾压缩机、垃圾箱平移装置、料槽及推装置装置、液压系统、自动快速门。

1、预压式垃圾压缩机(ZYS-Y50)

预压脱水式垃圾压缩机机主要用于将松散的生活垃圾压紧压实,并将其中的大部分水分挤出,使垃圾在运输过程中不随处滴洒,减少二次污染,提高运输效率。预压脱水式垃圾压缩机主要由压缩机壳体、压缩头、箱机锁紧装置、闸门及提门装置。根据设备工作的特点,壳体与压缩头及闸门组成的腔体划分为两个功能区域,落料口下方的区域为压缩腔,其前方区域为预压腔,垃圾的预压脱水主要在预压腔内完成。

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

中转站处理能力估算: 按压缩机理论处理能力的75%计,考虑垃圾清运作业存在一定的高峰时段,中转站工作时间按6小时计。

两工位同时工作情况下的处理能力:2工位×(40吨/小时×75%)×6小时=360吨/天(大于设计能力)

近期只一工位工作情况下:150÷(40吨/小时×75%)=5小时(组织得当可缩短作业时间)根据规范要求,并考虑到城市发展,本次设计采用2套设备(一用一备),并预留远期增设一套设备的机位(远期2用一备)。

2、料槽及推料装置(ZLC-30)

料槽及推料装置位于垃圾压缩机的上方,其主要功能接受并储存垃圾收集车卸下的垃圾、并根据垃圾压缩机的需要,适时将垃圾推送入压缩机的压缩腔内。

主要由料槽、推料装置、防尘罩等组成。

料槽的主要技术参数:料槽能满足现有12m3后装压缩式垃圾车、5吨自卸式垃圾车等收集车的卸料。每料槽卸料车位:2个 料槽有效容积:30m3 推料装置最大推力:200kN(20吨)

3、箱体平移装置(ZPY-30)

箱体平移装置安装在垃圾压缩机口的前方,它由托架、纵移装置、横移油缸、导向装置等组成。当开始工作时,空的垃圾集装箱被放置在箱体平移装置的托架上,垃圾集装箱被装满后,箱体平移装置移动,将满的垃圾集装箱移出压缩机口,同时将空的垃圾集装箱移动到压缩机口,等待压缩机工作。

箱体平移装置主要技术参数:承台承载力:30t,平移速度:5-8m/min可调

4、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由液压油源、阀锁件、液压油缸、管路、冷却装置等组成,用于为垃圾压缩系统的各个动作执行装置提供动力。

主要特点:

液压油泵采用了意大利阿托斯公司的叶片泵,最适应垃圾站压缩垃圾的工况;

考虑到湖南夏天气温偏高,为了保证设备长时间正常工作,本液压系统还配备了独立的进口液压油冷却装置,确保液压油温度不超过65℃。

5、自动快速门

自动快速门主要包括卷帘门、安全装置(安全气囊)、PLC控制器、驱动装置、电控系统、地磁感应线圈等。安装于料上方防尘罩口部,与防尘罩共同形成料槽上方的封闭腔,使除尘除臭系统的工作更有效。

汽车底盘采用中国重汽生产的豪泺系列ZZ3317M3867C1汽车底盘。拉臂系统最大起吊能力22吨。

2、垃圾集装箱(QHLBX-28)

垃圾集装箱为密闭式全金属结构,可以与压缩式中转站相配套,垃圾箱后门为复合式结构,内门用于垃圾的压装,外门用于垃圾的自卸。后门锁紧机构为液压油缸锁紧,油缸锁紧力保证对箱体后门锁紧牢固,其后门采用胶条密封,保证垃圾转运过程中垃圾无渗漏。油缸通过快换接头与整车液压系统接通,由操纵阀控制后门的开启与关闭。垃圾箱口部为喇叭形结构,保证自卸时垃圾倾倒顺畅,无残留。

垃圾箱主体采用Q345A钢板,屈服强度δs≥345MPa。主体钢板厚度为5mm,较强耐磨性强,箱体中间有加强筋进行加强,结构良好,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保证垃圾转运要求。垃圾集装箱有效容积:28m3 垃圾额定装载量:15吨

3、配置计算

近期25吨/天的总处理量,高峰期按4小时处理80%计。即4小时处理20吨垃圾,高峰时段处理量为5吨/小时。远期100吨/天的总处理量,高峰期按4小时80%计,即4小时处理50吨垃圾,高峰时段处理量为10吨/小时。单程60公里的转运距离,总转运时间为6小时。

3小时/箱 远期需要增加2辆,即7辆转运车辆。垃圾集装箱:

综合转运车与压缩设备的数量进行统筹计算,所需垃圾集装箱数量为:近期 7个(5辆车,每车1配个;2套压缩设备,每套1配个)。远期 10个(7辆车,每车1配个;3套压缩设备,每套1配个)。4.3.4污染控制系统设备

污染控制系统设备包括有组织排放除尘除臭系统(抽风除尘除臭系统)、无组织排放除尘除臭系统(生物除臭系统)。

一、通风除尘系统(RS-TF-20)本设计的除尘除臭系统,采用化学处理及特质材料吸附两级系统,彻底改善和保证了垃圾中转站的工作环境,排放的气体符合国内外相关的标准。整套系统技术先进,设备及运行费用低。

吸风量:2000 m3/h.电机功率:7.5KW 风机材质:钢衬玻璃钢

除尘除臭系统设备由喷嘴、阀管件、废气气罩、格栅网、过滤网、引风装置和净化装置等组成。整套系统技术先进、操作管方便、处理效果可靠。所用药剂对人体无无害。

集塔理毒

除尘除臭系统的工作即可手动现场操作,也可在中心控制室进行控制,实现与压缩设备的联机工作,中心控制室控制状态由自动、手动两种操作方式。废气处理工艺流程

粉尘、臭气→格网→除尘过滤器→高压引风机→水幕化学除尘除臭区 →一级喷淋接触反应区→二级喷淋接触反应区→微生物吸附区→干燥区→一级活性吸附区→植物提取液喷淋接触反应区→排风管→排放

2、生物除臭系统

生物除臭系统采用保定柏天环保除臭工艺,主要由高压泵、自动化控制系统、净水系统、雾化系统等组成,在中转站内靠近水源、电源处安放自动雾化除臭设备的主机,在中转站的上方架设高压管线,安装水雾喷头,喷头的分布设计以臭源集中处为主,其他区域为附,使整个站区都能被水雾覆盖。高压PE管线的架设采用环绕式,喷头间距为1.5米,高压PE管线的架设高度以不妨碍站内压缩设备及车辆的正常作业为标准。

除臭剂的水溶液经雾化喷洒后可对整个区域内的臭气进行有效降解,使空气中的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有害气体得到明显减少、部分气体彻底消除,现场无明显臭感。经过雾化除臭系统的治理,除臭场地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的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厂界标准值新建扩建设施二级排放标准。4.3.5 称重计量系统

选用梅特勒托利多的ZCS-50t动态数字式电子汽车衡。该系统是针对垃圾中转站特殊的使用要求,研制的垃圾处理专用汽车衡。主要由称重仪、车辆检测器、车辆控制器、IC卡读卡器、监控摄像机、称重显示控制器、语音播报器、称重打印机、摄像机控制器、控制管理计算机、车辆识别IC卡等组成,安装于垃圾收集车进站坡道口,收集车通过时可即时称出其重量。

车辆进入检测车道后读卡器检测车辆的卡号,卡号检测正确后,信号指示灯变为绿灯指引车辆以5km/h以下的速度匀速行驶,驶过称重台面,经接线盒将称重信号送往动态控制仪表处理,随后车辆驶入车辆分离器,车辆分离器的控制系统将产生车辆分离信号,称重系统的重量信号和车辆分离信号经动态控制仪表处理后形成完整的车辆重量信息通过RS232串口将每一称重车辆的检测数据输出至控制计算机,计算机自动存储(包括日期、时间、轴重、总重、超重、轴数等)形成完整的车辆信息。自动存储、打印、播报相关车辆信息。当车辆使用的ID卡,读卡器没有识别车辆身份时系统将转入人工操作,由司磅员输入车号,手动控制信号灯,系统自动完成以后的流程。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称量:50t 显示分度值:10kg 称量准确度: 静态:OIML(Ⅲ)动态:0.2-1.0% 称重台外形尺寸:900*3000(mm)传感器: H9B-30D(美国zemic)工作温度: 室内设备-5℃—40℃ 室外设备-10℃—60℃

4.3.6污水处理排放系统

该建筑为一层,建筑高度4.5米,占地面积9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70平方米,耐火等级为二级。维修车间与配电间、发电机房一并设置。

该建筑位于基地入口处,建筑层数为一层,建筑高度3.3米,占地面积48.8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8.81平方米,耐火等级为二级。(5)建筑物一览表

本项目用地位于XX县龙阳镇双板桥村。厂址距XX县城中心约3km,可通过龙阳大道和城市中心相连。交通十分便利,周边没有特殊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该厂区为平地,由多栋1~4层的多层建筑物组成,建筑物室外地坪以上高度均小于18m,采用框架结构。本项目无人防设计要求。

压缩垃圾工作车间屋面采用钢网架结构。

综合楼为五层以下且体积小于10000m3的办公楼建筑,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不用设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每层配置一定数量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为轻危险级,为A类火灾场所,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1A,灭火器选用磷酸氨盐干粉灭火器MFABC4型。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站区设消防给水,室外消防消防水量按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一次消防用水量为108m3,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4.5.4、排水系统

站区排水系统主要排除综合楼生活污水、中转车间排水、洗车平台排水及站区雨水。1.污水系统 综合楼污水由管道收集,经检查井、化粪池后,由吸污车拉走。车间及洗车平台污水由管道及明沟收集到集水池后,由吸污车拉走。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室外排水采用埋地式排水PVC-U双壁波纹管。2.雨水系统

站区的屋面及地面、道路雨水经过排水沟及雨水管道收集后均进行相应的就近排放。4.6电气设计 4.6.1设计范围:

1、建筑内配电系统,照明设计,动力配电,防雷与接地系统

2、建筑内有线电视系统。

3、建筑内通讯和网络系统。

4、电视监控系统。4.6.2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及负荷计算:本工程为多层建筑,其中压缩车间用电、应急疏散照明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负荷计算结果为:照明有功功率Pjs: 195KW,无功功率Qjs: 94KVA,视在功率Sjs: 205KVA,计算电流Ijs: 325A。动力有功功率Pjs:108KW,无功功率Qjs: 52KVA,视在功率Sjs: 114KVA,计算电流Ijs:180A。其中二级负荷110KW。

2、供电电源及电压:本工程采用10V电源供电引自公共供电网,采用铠装电力电缆埋地引入。

3、应急电源:本工程动力应急电源采用自备柴油发电机,应急疏散照明采用灯具自带蓄电池作为应急电源,4、变电所、发电站:本工程设一座400KVA变电站和一座160KW柴油发电站。

4、电能计量:本建筑按楼层或功能用户设有功计量。动力照明分别计量。

5、无功补偿:所有节能荧光灯或节能灯具均单灯就地补偿,要求节能荧光灯单灯功率因数不低于0.9,普通节能灯单灯功率因数不低于0.9。

6、线路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本建筑进线电缆选用YJV22-1电缆埋地敷设,建筑内干线电缆选用铜塑线沿墙、板暗敷设。

7、设备选用及安装:配电箱、控制箱等在电井或设备机房内选用明装箱挂墙明装,其余处选用暗装箱嵌墙暗装,墙壁开关、插座等均嵌墙暗装,均为底边距地1.5米。4.6.3照明设计(略)4.6.3电气节能设(略)4.6.4建筑物防雷(略)4.6.5主要设备表:

4.7自控系统及仪表

1、中央控制系统和专家故障诊断系统

中转站采用先进的中央控制系统和专家故障诊断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关键元器件均为进口。中转站所有配套设备的运行均由中央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并可实现自动控制和人工手动控制的自由切换;可以实现远程实时控制作业,并能在两台设备投产时实现多级联动控制,随时掌控和调度设备的运行状况。中转站各配套设备的工艺流程、运行状态、运行指标等也能适时的通过人机操作界面动态地予以显示;设备发生故障时,通过专家故障系统即可在人机对话界面显示故障点,提示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减少故障诊断和排故时间。

2、自控系统及仪表

电气控制、监视系统是一种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实现地理上和功能上分散的控制,又通过高速数据通道把各个分散点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集中的监视和操作。系统指挥垃圾收集车进站、称重、卸料、出站,和转运车对接、压装、脱离,以及中转站设备推料、压装等一系列动作的全自动运行和手动控制分步运行,实现中转站整洁、有序、安全的转运功能。

完善的保护措施:通过硬件电器回路和PLC程序,可避免危险动作的发生;在多个部位设有多个急停按钮,在发生意外时能及时停止设备运行,保障设备和人员安全。设有完善的过压、欠压、过载、温度过高、滤网堵塞、油位异常、油压过高等故障报警及故障诊断功能,以最大程度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对关键的操作设有互锁措施,可以避免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造成的设备损坏。

友好的监控界面:上位机采用交互式人机界面,操作及修改系统参数非常简捷。中心控制室的计算机显示器上可全面、直观地显示站内所有工艺设备的运行状态,操作员可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能及时发现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通报处理。

全方位监视:在中转站广场、卸料平台、卸料槽上方、压缩机口等关键部位安装有监视摄像头,在中心控制室的多画面监视器可全面监视站内工艺设备运行情况和车辆交通情况。声光调度:在车辆进出中转站的交通口、收集车的卸料工位、转运车的压装工位设置红绿灯,结合预制的自动语音系统,指挥和调度车辆在中转站内安全有序地运行。

硬件元件和控制软件采用世界知名品牌: +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 +西门子触摸屏 +P+F位置传感器

+西门子低压控制保护元件 +西门子工控机

故障自诊断和帮助:完善的故障自诊断能力和帮助功能:对于出现的简单故障,系统可自动识别并处理,给出相应的指示,帮助功能可提供在线帮助,提示操作人员一步一步解决设备出现的问题。

3、交通指挥系统

主要有交通信号指示等、LED汉字显示屏、控制器等组成

能根据压缩机的工作状况,对清运车运行路线如:进站、上引桥、倒料进行交通信号及LED文字信息提示和调度;对转运车运行路线进行交通信息指示和调度;

交通指挥系统受中央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并能根据需要实现手动控制。

4、视频监控系统

主要由红外中速球型摄像机、硬盘录像机、显示器、INTENET通讯模块(可选)等组成。红外中速球型摄像机,具有高清晰度、彩色540线/黑白600线、22倍光学变焦、彩色黑白自动转换、自动光圈、自动扫描等功能。

彩色电视监控器应采用多画面分割,既可同时观察几个地点,也可以单独观察一个地点设备的工作画面情况,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操作画面分割器进行切换;

全面监控中转站各系统的运行情况,使中转站调度和操作人员全面了解中转站设备和其它方面的工作情况,更好的控制设备的运行;

可采用INTERNET远程监控制技术,使垃圾中转站与设备供应商实时连接,及时进行在线服务;

5、通讯联络系统

主要由有线广播、无线通讯设备等组成

一楼压缩转运车间和二楼倒料车间设置有线广播,站内各关键工作人员配备无线对讲机,进行指令信息的及时传递,以便作出快速反应。

4.8水平预压式生活垃圾中转站成套设备明细表 数字

交通指挥系统主要配置表 闭路监视

五、投资估算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环评报告书 篇5

一、建设项目的由来 随着新的《##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准,##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区的定 位为##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区城市发展目标由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工业城市向适宜 人居的综合性城市转型,为城市建设产生了新的动力和要求。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和人民 生活物质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也随之增大。为逐步减少坑式垃圾楼,代之以现代化的垃圾中转处理设施,有效解决垃圾中转、运 输工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减少垃圾中转、运输的能源消耗,是垃圾中转、运输的发展 方向。垃圾压缩转运系统正是迎合垃圾中转、运输新要求的一种全新技术,该系统站地少、压缩比高、简单可靠、对环境二次污染低、能效比高。而且采用竖直压缩转运技术,可靠 性及能效比进一步提高、压滤液及粉尘、臭气进一步得到控制,该系统近年在国内大中型 城市正以超常速度发展。##区环境卫生管理处作为该区城市市容环境的管理部门,为更好 地为##广大人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城市市容环境,一个适宜人居的卫生文明城市,同时提升自身的管理手段,##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拟在##区红阳街办红阳村新建“##区城市生 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工程”项目,##区的城市生活垃圾经压缩中转站压缩后运往##市长安垃圾 填埋场处臵。以满足##区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项目选址在##区红阳街办红阳村,##区计划与经济局以[2005]23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立项批复。##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的要求,向##区环境保护局申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经##区环境保护局审查决定,由环境影响评价 持证单位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填写环境保护申报登记表后,随即委托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评中心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 工作。我院环评中心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 目工程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 求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 项目名称:##区城市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工程 建设地点:##区红阳街办红阳村 建设单位:##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地理位臵: 该项目位于##市##区红阳街办红阳村,项目西面附近有居民区、市容局和三利公司的 办公楼,距离厂界约10-40m,东南面紧邻的是鹏旭公司钢铁堆场,东面紧邻是攀成钢料场,西北厂界紧邻一乡村路,隔着乡村路对面为一大片农田,南面距离厂界约50m是长流河,西 面距离厂界约150m是##红区十字医院,由西向东有一高压电线走廊经过拟建项目的上空。项目地理位臵图见图1,外环境关系见图2。

(二)、建设规模与投资 本项目日处理垃圾65t,总用地面积34.3亩,总建筑面积4110.64m 2。设臵处理能力为65t/d的竖直压缩生活垃圾生产线一条。其中: 垃圾压缩机房:360 m 2,垃圾车洗车场:158.4 m 2,垃圾车停车库:1786m 2,环卫仓库: 360 m 2,城管仓库:432m 2,驾驶员休息室:984 m 2,门卫:30.24 m 2。停车库/停车位:30辆/16辆; 绿化率:42.4%。投资规模:本次项目的总投资为216 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所有资金由建设方自筹。

(三)、工程建设内容 本项目由主体工程(垃圾中转站)及辅助配套公用工程(包括值班室、澡堂、车库、工具房及库房、修理厂、绿化等)组成。工程总平面布臵见图3。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下表: 表1 建设项目组成及主要的环境问题表 项目组成 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环境问题 施工期 运营期 主 体 工 程 垃圾中转站 设臵处理能力为65t/d 的竖直压缩生 活垃圾生产线一条。噪声、废水、扬尘、建筑垃 圾及生 活垃圾 压滤液、垃圾恶 臭、噪声 辅 助 工 程 车库 停车 车尾气、噪声 工具房及库房 配套竖直压缩生活垃圾生产线的设 备配件 / 公 用 工 程 供水系统 自来水引入管网 / 道路 厂区物流干道 噪声 供配电系统 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等 / 澡堂、值班室 5 人的容纳能力 生活污水、生活 垃圾 排水系统 收集废水并把处理后的废水引 入城市污水管网 废水、固废 废水处理设施 处理垃圾压滤液、冲洗废水和生 活污水 废水、固废

(四)、主要工艺设备及原辅材料 表2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 产地 备注 压缩机 V012/08 1 台 / 垃圾箱总成 YJC300.4 2 套 长沙中联重科 含驱动机构 高压清洗机 QJ280 2 套 广东熊猫牌 液压泵站 YJC300.8 2 台 长沙中联重科 含动力及手动操 纵机构 电气控制和操 作系统 YJC300.9 2 套 长沙中联重科 污水排放系统 YJC300.6 1 套 长沙中联重科 垃圾转运车 2 吨 2 台 / 垃圾除臭设备 Gelor�0�3-YL 1 套 广州金鹏怡科乐环保 工程有限公司 雾化喷嘴装臵 JP-12 9 套 除尘喷雾装臵 JP-50 2 套 长沙中联重科 表3 主要原辅材料表 名称 年用量 来源 城市生活垃圾 23725t ##区 微生物除臭液 1.46t 广州金鹏怡科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空间除臭剂 1.10t 广州金鹏怡科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五)、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项目所用自来水、电、通讯等均由当地城市网提供。本工程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消防排水、雨水就近排入本工程雨水管 网,然后经收集排入周边排水沟渠。本项目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量约为26m 3 /d,通过项目专用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市 政管网并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再排入##。

(六)、职工人数、工作制度 职工人数:职工约4 人,管理人员1 人。工作制度:全年工作日为365 天。

(七)、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区计划与经济局以[2005]23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立项批复。本项目选址位于##区红 阳街办红阳村,项目区域为城郊结合部,项目厂界四周的现有居民离厂界较近,但居民离 压缩机房较远,因此,本项目选址有一定的环境制约因素。由于本项目建设用地为租用性 质,若国家建设需要时,应无条件搬迁。项目建设营运时,如遇环境纠纷,项目应妥善协 调解决好周边居民和周边单位的关系。

(八)平面布臵合理性分析 在总平面布臵中,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设计,转运站内部分三区布臵,功能分区明确。厂区西部为厂前区,包括进厂道路、进厂广场和花坛绿地等,上部设有职工运动场地;厂 区中部主要为办公休息区,该区以驾驶员休息室(休息室、厕所、澡堂)为主体,配有车 辆洗车场和停车库等辅助设施;厂区东部为生产作业用地,包含压缩机房、环卫仓库等。厂区绿化面积大,绿化率为42%,特别是在厂区中部地带设臵一大面积的花园,美化和改善 了厂区环境,压缩机房布臵在下风向,远离居民区。厂区平面布臵见图3。综上所述,本评价认为,项目总平面布局是较合理的。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因此,本项目不涉及原有工业污染问题。本项目修建中将会产生一定的施工影响,随着施工结束,影响随之消失。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为营运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压滤液污水、垃圾恶臭以及一定的生产噪 声,这些污染物若不采取一定环保处理措施,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质构造特征 ##市位于东部龙泉山断褶带与西部龙门山台褶带之间的##平原上。##平原(亦称川西平原)形成于中生代,系轴状坳陷构造盆地,在地质构造单元上称“##坳陷”。底部基岩为 白垩系灌口组地层,上部覆盖第四系松散物质,自下而上分别为中下更新统冰渍层,上更 新统冰水堆积层,古河流冲洪积层和全新统冲积洪积层;主要物质组成由砾石、合泥砾石、砂卵砾石、含泥砂石和粘土等物质覆盖。覆盖物分布沿轴线较厚,向两侧逐渐减薄,最厚 处可达550米。##区地处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断陷东部,南靠##平原与川中丘陵分界线的龙泉山脉 断褶束。区辖的大弯、红阳、弥牟、城厢、祥福、姚渡的平坝村,属##断陷带;清泉、福 洪、人和、姚渡的丘陵村,属龙泉山断褶束。##区最上部地层,主要为中生代侏罗~白垩纪及新生代第四纪湖相、河源相沉积层。沉积物中富含铁、锰质,在炎热高温条件下,经历充分氧化,一般呈紫红、紫褐色,富含 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锰等化学成份,整体呈紫红色,地质学界,称为“红层”。由于老第三纪末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使这套红色岩层褶皱形成大隆起或凹陷,大隆 起的龙泉山脉产生背斜构造,而凹陷地带于二三百万年前,经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的长期 冲刷飞搬运作用,由流水搬运来的粘土、砂砾、卵石等沉积物逐渐填平而形成平原区地貌。

二、主要地貌类型 ##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降约2‰。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山地各 占相当比重,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4996.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0.4%;山地面积 3948.4平方公里,占31.9%;丘陵面积3435.4平方公里,占27.7%。平原多集中分布在川西平原腹心地带,山地集中在西部龙门山—邛崃山系,丘陵集中在东部龙泉山西侧以及##平原与西部山地的过渡地带。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64米,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海 拔387米。##市区位于##平原东部,平均海拔约500米。##区境兼有平坝、丘陵、低山三种地形。西北部为平原,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海拔 451~480 米;最低点城厢镇玉虹桥,海拔45l 米。中部为丘陵,属东风渠灌。溉,引蓄结合灌区,海拔480~700米。东南部为龙泉山的低山区,海拔546—915米,最高点人和乡高土地,海拔915米。全区总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而平原区则北西高,东南低。

三、水系及河流分布 ##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04.72 亿立方米。全市有大小河流40余条,流域面积700多平方公里,过境水184.17亿立方米/ 年。进入##市区的府河、南河、沙河三条河流(亦称“三河”),均属岷江内江水系,分别源 于内江水系的柏条河和走马河。“三河”在流经市区后,分别在市东南部的安顺桥(亦称府 河、南河汇合的“两江桥”)及三瓦窑处汇合(沙河注入处),形成府河干流,再流经双流县,于该县南部的黄龙溪镇流出##市。##区内有##和毗河两条大河,实为都江堰渠系内江系统的两条干流。区内西北平坝区 的河流,均以排洪为主,兼有灌溉功能。区境低山及浅丘区的山溪河流,均为沱江次级小 支流。低山区石板河最大,丘陵区西江河最大。本项目所在的地表水为毗河中支。

四、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地下水属松散堆积孔隙潜水,基础为下陷盆地构造。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全新统 河流冲积层和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叠加组成的混合含水层。##平原地下水资源丰富,据地 质矿产部勘察:地下水贮量66.9 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31.4 亿立方米/年,分布在 离地表20 米以上的地层中,水层厚度10~20 米,储水条件好,埋藏浅,丰水期1-3 米,枯水期2-4 米,年变幅1-3 米;水质多为重碳酸钙型,颇为优良,具有自然净化能力,若 当年开采当年即可自然补足。

五、气候特征及气象条件 ##介于东经102°54′至104°53′,北纬30°05′至31°26′之间,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5.2-16.6 o C左右,最热月出现在7~8 月,月平均气温为25.0~25.4℃,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5.6℃;年平均降水量 873-1265mm,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一般 在23-30%之间,日照时数为1,017-1,345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 80.0-93.5千卡/cm 2 ; 年平均风速1.2米/秒,年主导风向为NNE;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气压956.1毫帕,全年无霜期大于300天。

六、土壤及生物资源 ##市土壤肥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现有耕地46.65万公顷,林地15.62万公顷,园地2.45万公顷,可利用草地3.87万公顷。在全市土壤中,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的平原冲积土占50%左右,低山及丘陵紫色土各占20%,土壤养分丰富,水热协调,肥力较高。##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耕地常年有农作物覆盖,森林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以人工林为主,各种林木与农作物相间分布。坝、丘区主要是(四旁)零星树、果树、竹类 组成林网和林盘;低山区以乔木林、果树林为主。全区森林植物有57科,131种。1990年,林业用地面积95713.5亩,占幅员面积的16.26%,森林覆被率为23.l2%,活立木蓄积量 234337立方米,因地势、地质、气候的差异,划分为三个林区。动物分布是:家禽家畜,全区普遍饲养;山羊,主要在低山和丘陵区;蚕,在丘陵区;蜂,在种油菜的平坝区和果 树成片的丘陵区;鱼,塘库养殖在丘陵区,稻田和流水养殖在平坝区;野生动物,主要在 低山区。本项目建设区域位于##市##区红阳街办红阳村,该区域人类活动频繁,无珍稀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物保护等):

一、社会经济概况 ##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62.5平方公 里。行政区现辖9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成华区、龙泉驿区、##区、新都区、温江区)、4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6县(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 县、蒲江县、新津县),此外,还有管理和统计上均为单列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2002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28.48万人,市区人口439.2万,城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2平方 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市的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综合实力逐步加强,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1992年##市城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50强,位居笫11 位;1994年,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城市第12位;1997年,##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居全 国城市第12位;200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6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 业增加值140.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758.1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 值764.9亿元,增长13.0%。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8.4:45.6:46.0。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16239元。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702.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占 全市总投资的比重达47.8%;更新改造投资90.6亿元,增长39.6%;房地产开发投资203.3 亿元,增长19.1%;其他投资 72.6亿元,增长11.7%。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42.4亿元。市场销售稳中有升,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宽,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成为消费亮点。200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09.5亿元,比上年增长 13.1%。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至2002年末共有商品交易市场932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54.1亿元,增长13.5%。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27个,其中上 10亿元的市场有6个。进出口快速增长。2002年年进出口总额达2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利用外资发 展势头良好。2002年新签订利用外资合同223项,合同外资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3%; 实际利用外资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5%。金融运行稳健。2002 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635.6 亿元,增长 16.8%。全部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2181.8 亿元,增长 23.8%。个人消费贷款余额 231.6 亿元,增加 77.5 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195.8 亿元,增加 61.2 亿元。2002 年金融机构现金收 入 6298.1 亿元,现金支出6149.5 亿元,现金净回笼148.6 亿元。保险业务大幅增长。2002 年保费收入44.1 亿元,比上年增长45.6%。##区地处##平原东部,距西南中心城市##25公里,东临金堂县,南毗龙泉驿区,西与 新都区接壤,北与广汉市相连。全区幅员面积392.4l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境内可分为 低山、浅丘、平原三种地貌,以平原和浅丘为主,现有人口40万。##区1959年建区,是##市重要的工业区,也是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的冶金、化工、建 材工业基地。经过40余年的建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在##市各区(市)县中名列前茅。城 区北部为居住区、南部为工业区,工业区内云集了攀钢集团##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川化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王牌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玉龙化工有限公司(原##化肥厂)、蓝风(集 团)公司、中美合资宝洁公司、中日合资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中德合资梅塞尔气体产品 有限公司、##桥梁工厂、##华明玻璃纸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升达林产有限公司、攀钢集团 ##彩涂板有限责任公司、##巨人树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2004 年以来,##区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注重工业后劲投入,着重抓好重 大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2004 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达 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15751 万元,比2003 年同期增长30.8%,完成2004 年目标任务的44.3%。投资增幅在全 市名列第四(温江区第一,89.8%;郫县41.9%;大邑县37.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 成27928 万元,比2003 年同期增长2 倍;技术改造投资完成61936 万元,比2003 年同期 增长6.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077 万元,与2003 年同期持平。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大气环境质量 本项目地处##区红阳街办红阳村,结合主导风向以及项目自身污染轻等特点,收集评 价区大气监测资料,经数据处理后列入表 3-1 中。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评价 标准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中二级标准浓度值。标准指数 P i 计算 表达式: P i =C i /Co i 式中:P i ——i 种污染物标准指数值; C i ——i 种污染物实测浓度值,mg/Nm 3 ; Co i ——i 种污染物标准浓度值,mg/Nm 3。当 P i 值大于 1.0 时,表明大气环境已受到该项评价因子所表征的污染物的污染,P i 值越大,受污染程度越重,本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见表3-1。表3-1 工程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评价因子 取值时间 评价区域 评价标准(mg/Nm 3)SO 2 日平均浓度范围(mg/Nm 3)0.011~0.045 0.15 P i 值 0.073~0.300 NO 2 日平均浓度范围(mg/Nm 3)0.013~0.074 0.08 P i 值 0.163~0.925 PM 10 日平均浓度范围(mg/Nm 3)0.073~0.299 0.15 P i 值 0.487~1.993 从监测结果以及评价指数P i 值可以看出: 在评价区域内,区域环境空气中的 SO 2 日平均浓度值范围为 0.011~0.045mg/Nm 3,其平均浓度值的P i 值均小于1.0;NO 2 日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13~0.074mg/Nm 3,其平均 浓度值的P i 值均也小于1.0;PM 10 日平均浓度值为0.073~0.299mg/Nm 3。SO 2 和NO 2 无超 标现象,PM 10 有所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 0.993。PM 10 有所超标主要是附近较多的在建 工程产生的扬尘所致,这些项目建设结束后此项影响也会随之减小。由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区城市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所在区域的环 境空气质量除了局部 PM 10 有所超标外,总体上基本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中的二级标准限值。2.地表水环境质量 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产生的污水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将进入毗河中支,收集项目受纳水 体毗河中支的水质环境监测资料,经数据处理后列入表3-2 中。表3-2 项目区域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 项 目 pH SS BOD 5 COD cr 石油类 监测值mg/l 6.81 52.0 4.5 30.5 0.17 超标率% / 12.5 52.5 240 标准值mg/l 6~9 / ≤4 ≤20 ≤0.2 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因子:pH、SS、BOD 5、COD cr 和石油类五项。(2)评价标准: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Ⅲ类水域标准浓度值。(3)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其评价公式如下: P i =C i /S i 式中:P i------为i 污染物的质量指数值; C i------为i 污染物实测浓度值(mg/l); S i------为i 污染物评价标准值(mg/l)。对具有上、下限标准的pH,则按下式计算pH 的P i 值。P i =(pH i-7.0)/(pH S-7.0)当pH>7.0 时 P i =(7.0-pH i)/(7.0-pH S)当pH≤7.0 时 式中:P i------为pH 因子的标准质量指数值; pH i------为pH 的实测pH 值; pH S------为pH 的评价标准上限值或下限值。当计算出的 Pi 值大于 1.0 时,表明地表水体已受到该项评价因子所表征的污染物的 污染,P i 值越大,水体受污染程度越重。本项目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见表3-3。表3-3 工程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项 目 pH SS BOD 5 COD cr 石油类 评价范围mg/l 6.81 52.0 4.5 30.5 0.17 标准值mg/l 6~9 / 4 20 0.05 P i 值 0.87 / 1.13 1.53 3.4 2.3 评价结果及分析 由表3-3 可知,评价因子中除了pH 的P i 值小于1 外,BOD 5、COD cr 和石油类的P i 值 均大于 1,说明项目接纳水体水质已受到沿岸农田排水和城镇居民外排生活污水的污染影 响。3.噪声环境质量 项目地处##区红阳街办红阳村,经对项目评价区域内当地环境监测站每年例行的噪 声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知:本项目声学环境昼夜间噪声值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中2类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区城市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外环境关系较为简单,主要保护的目标为项目周围的 居民居住点等,见表3-5,外环境关系图见图2。表3-5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名 称 距 离 方 位 保护内容 备注 民居区 距厂界约10 m,距压缩 机房约120 m 西 环境空气、声环境 约20 户、80 人 一民居房 距厂界约4 m,距压缩机 房约150 m 西南 环境空气、声环境 1 户、4 人 ##红十字医院 距厂界约150 m,距压缩 机房约300 m 西南 环境空气、声环境 约 150 人 ##市容局 距厂界约5 m,距压缩机 房约60 m 西 环境空气、声环境 约 20 人 三利公司办公楼 距厂界约5 m,距压缩机 房约30 m 西 环境空气、声环境 约 50 人 鹏旭公司钢铁堆场 与本项目相邻居,距压 缩机房约5 m 东南 环境空气、声环境 约 20 人 攀成钢料场 与本项目相邻居,距压 缩机房约5m 东面 环境空气、声环境 约 20 人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级别如下: 环境空气:建设项目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二级标准要求; 噪声环境:建设项目评价区内的声学环境质量应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中的2 类标准要求; 地表水环境:受纳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功能不因接纳本项目的外排污水而发生变化。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一、环境空气质量 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中二级标准。见下表4-1。表4-1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单位:mg/Nm 3 污 染 物 名 称 SO 2 NO 2 TSP 取值时间 1 小时平均值 0.50 0.24 / 日平均值 0.15 0.12 0.15 年平均 0.06 0.08 0.10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 地表水环境:流经市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中Ⅲ类标准。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指标 标准值(mg /L)依据 pH 6~9(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域标 准 COD cr 20 BOD 5 4 DO 5 石油类 0.05 粪大肠菌群 10000

三、噪声环境质量 环境噪声: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中2 类标准,标准 限值见下表4-3。表4-3 城市2 类环境噪声标准限值 等效声级LAeq:dB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2 60 50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废气 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摘要)中排放标准,大 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见下表4-4。表4-4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序 号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 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排气筒(m)二级 1 SO 2 550 15 2.6 2 NO x 240 0.77 3 TSP 120 3.5 2.恶臭 本项目恶臭物质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表4-5 恶臭排放的浓度限值 序 号 污染物 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 排放方式 执行标准 1 臭气浓度 20 无量纲 无组织 二级 2 硫化氢 0.06 mg/m 3 3 氨 1.5 mg/m 3 4 三甲胺 0.08 mg/m 3 3.废水 因工程污水经专用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市政污水管道并进入市政污水处理 厂;故本项目排放污水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中三级标准。主要水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值见下表4-6。表4-6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摘要)浓度单位:mg/l 序号 污 染 物 适 用 范 围 三级标准 备 注 1 pH 一切排污单位 6-9 无量纲 3 SS 其他排污单位 400 4 BOD 5 其他排污单位 300 5 COD cr 其他排污单位 500 7 动植物油 一切排污单位 100 4.噪声 施工期执行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标准。标准限值见下表4-7。表4-7 不同施工阶段噪声标准限值 单位:Leq dB(A)施工阶段 主 要 噪 声 源 噪 声 限 值 昼 间 夜 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 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 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 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营运期执行国家《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中Ⅱ类标准。标准限值见 下表4-8。表4-8 各厂界噪声标准限值 等效声级Leq:dB(A)类 别 昼 间 夜 间 Ⅱ 60 50

5、其他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未列的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列出本工程需执 行的总量控制指标: 本工程废水排放量约为 26m 3 /d,年排放时间按 365 天计算,废水年排放量为 9490m 3 /a,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有机污染物。建议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为: CODcr:≤4.74t/a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及污染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建设主要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其基本工艺及产污流程如下图所示: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 噪声、废弃物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装饰工程 设备安装 工程验收 生活废水、建筑垃圾 施工期 图5-1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工序框图 图5-2 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工序框图 居民区的垃圾用收集小车运进中转站内并倒入放臵在地坑的垃圾箱中,松散的垃圾 倒满后,操纵垂直压缩机进行压实,一般经过四次压缩循环后即可压好一块垃圾,当一 块垃圾压好后,操纵推铲机构将压好的垃圾块推进垃圾箱的贮存仓,反复垃圾倾倒、压 缩循环,压好第二块垃圾。然后提升垃圾箱到一定高度,将垃圾转运车驶入站内并使车 厢与垃圾箱对接,操纵卸料机构把垃圾箱内的两块垃圾同时卸入车厢。垃圾转运车驶出 生活垃圾 垃圾收集车 垃圾卸料 竖直压缩垃圾 垃圾卸料 容器封盖 容 器 装 满 容器装车 返空容器 容器复位 容器装车 容器未装满 运输车运输 垃圾卸料 运输车返回 iuiu 容器冲洗 容器备用 冲洗废水 噪声、恶臭 废水、恶臭、噪声 除尘系统 垃圾填埋场 垃圾站,将垃圾运往垃圾填埋场。垃圾箱(空箱)重新放回地坑内进行下一次作业。项 目污染工序主要在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恶臭、垃圾压滤液,以及一定的生产噪声,在 除尘系统工作时也会产生恶臭和生产噪声,最后是在容器冲洗和厂区地面冲洗中会有冲 洗废水产生。主要污染工序及环节:

一、项目建设施工期 项目在建设施工期内主要环境污染有以下内容: 1.基础工程施工: 项目基础工程施工才开始进行,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同时伴有施工噪声。2.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施工: 有混凝土搅拌机、卷扬机运行产生的噪声,原材料废弃料以及生产和生活污水。3.装饰工程施工: 在对构筑物的室内外进行装修时(如表面粉刷、油漆、喷涂、裱糊、镶贴装饰等),钻机、电锤、切割机等产生噪声,油漆和喷涂产生废气,废弃物料及污水。

二、项目运营期: ##区城市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投入使用后,主要污染物为垃圾压滤液、垃圾恶臭,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生产噪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并将持续产生。总体上讲,该项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在采取一定的措施情况下对环境影响不大,并且随着工程施工的结束也将随之消失;在运营期,则以垃圾压滤液、垃圾恶臭、生产 噪声为主要污染物。

三、运营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

1、废气的排放及治理 ⑴废气污染物的排放 项目主要大气污染为垃圾恶臭、粉尘,由于生活垃圾中含有各类易发酵的有机物,尤其是在夏季气温较高时,生活垃圾在堆存、压装、运输过程中会散发出较难闻的恶臭 气体,这些恶臭物质主要包括氨、硫化氢、有机胺、甲烷等异味气体。恶臭污染主要是 通过人的嗅觉来影响环境。根据对国内现有垃圾转运站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转运站的 废气主要来自于转运车间、垃圾倾倒和压缩过程,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粉尘、H 2 S 和 NH 3。⑵废气污染物的治理 项目转运站每天处理65t城市生活垃圾,其恶臭污染属于无组织排放。根据业主提供 资料,本项目拟建的垃圾转运站的废气处理方案如下: a、转运车间采用密闭式建筑,减少垃圾的恶臭污染物散发; b、在垃圾卸料入口加装空气帘幕,防止臭气及灰尘外泄。c、在卸料仓上方设臵喷雾降尘装臵。根据上述项目可研报告中的恶臭粉尘处理措施,评价结合国内同类型垃圾转运站实 际运行经验判断,本项目设计的降尘除臭系统过于简单,其恶臭污染经该措施处理后难 以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项目建成后,站内工作人员的洗澡热水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按每人每天用气0.49m 3 计算,人数按3人计,用气量约为1.47m 3 /d。天然气为清洁燃料,燃烧后排放的污染量少,又属间断分散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2、废水污染物排放及治理(1)生产废水污水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建成营运后,垃圾转运站内的废(污)水主要为垃圾压装时产生的压滤液、冲 洗废水、少量的生活污水。根据国内同类型垃圾转运站实际运行经验,夏季垃圾挤压出 水量约为转运垃圾总量的 6%,冬、春、秋季挤压出水量约为转运垃圾总量 4%。该项目 预计每天压缩处理65t 城市生活垃圾,约产生4m 3 /d 的垃圾压滤液污水。另外,对于进入 垃圾中转站内的各种装运城市生活垃圾的车辆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冲洗,按照小型垃圾 运输车 6 辆,大型垃圾运输车 2 辆计,加上地面冲洗和设备冲洗,预计冲洗废水总量为 22m 3 /d 的。根据类比,垃圾压滤液、冲洗废水的水质指标见表。垃圾压滤液、冲洗废水的参考水质指标 pH COD cr(mg/l)BOD 5(mg/l)SS(mg/l)氨氮(mg/l)垃圾压滤液 4.3 21300 10900 3500 145 冲洗废水 6~8 400 250 300 20 从表中可知,垃圾压滤液、冲洗废水水质与污水排放标准相比,各项指标均远远大 于排放标准值,故项目生产废水必须在排放前进行处理。考虑垃圾压滤液、冲洗废水排放量大约为4m 3 /d、22m 3 /d,量不大,业主提供的废水 处理设计工艺为:转运站产生的垃圾压滤液经收集后,先排入地下调节池,经初步调节 沉淀后,与冲洗废水、生活污水等混合排放,与市政污水管网碰管后进入市政污水处理 厂;其中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车辆、设备和地面的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项目垃圾中转站的污水处理工艺考虑生产废水量不大,仅仅是将浓度值很高的垃圾 压滤液和浓度值较高的冲洗废水进行简单处理后与其他污水混合后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污 水管道,再经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经初步计算,垃圾压滤液与其他废水混合后,其混合废水水质如下表。项目废水混合后的水质指标 COD cr(mg/l)BOD 5(mg/l)SS(mg/l)氨氮(mg/l)混合废水 3250 1410 250 35 因此,评价认为采用此种简单处理措施很难保证项目生产废水在进入污水处理厂之 前达到相应的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值。(2)厂区内实行雨水分流 厂区内实行雨水分流,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厂区内雨水收集起来,通过厂区雨水 管道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网;垃圾临时堆放场地应设臵于车间内部,杜绝垃圾露天堆放 现象,防止因雨水落入而增加垃圾压滤液产生量。

3、生活垃圾 按工作人员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8kg/d 计算,年产生活垃圾约1.12t/a。该项目建成后,生活垃圾全部直接进入转运站内进行压缩处理后运往##市长安垃圾 填埋场进行填埋处臵。故项目固废不会对评价区域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垃圾中转站安全制度 篇6

关键词:中转站噪声监测,分析,治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质量的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而环境质量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噪声是一种典型的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将对人们的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影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噪声有关的投诉及纠纷日渐增多,危及社会和谐与稳定,特别是近年来关于垃圾中转站的噪声问题更是城市居民反映、投诉的热点。2010年4月,南宁市环境卫生监测站对南宁市区范围内的部分垃圾中转站进行了现场噪声监测,此次监测根据有关噪声技术标准要求,选取了各个垃圾中转站东、南、西、北面厂界噪声进行实地监测。监测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南宁市各垃圾中转站的设施设备运行及管理现状,为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对其加强管理,采取强有力措施降低垃圾中转站噪声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

1 南宁市各垃圾中转站概况

西关路垃圾中转站位于南宁市西关路9号银兴大桥旁,其工艺方式采取后压缩式,吨位是8 t,转运能力为64 t/d,建筑面积为330 m2。华强路垃圾中转站位于南宁市华强路西三里华强街道办事处旁,其工艺方式采取后压缩式,吨位是8 t,转运能力为64 t/d,建筑面积不详。唐山路垃圾中转站位于南宁市唐山中路21-2号旁,其工艺方式采取后压缩式,吨位是8 t,转运能力为64 t/d,建筑面积为142m2。友爱南路垃圾中转站位于南宁市友爱南路16-3号旁,其工艺方式采取后压缩式,吨位是8 t,转运能力为64 t/d,建筑面积不详。以上垃圾中转站都位于南宁市市区内繁华地段,交通拥挤,周边有餐馆、酒店、学校、办公楼、住宅楼,日产垃圾量大,每天清运垃圾时间长,大型垃圾运输车、人力三轮车进出垃圾中转站频繁,由此产生的噪声严重影响居民的工作和生活。

2 南宁市各垃圾中转站噪声监测分析

2.1 噪声监测方法及使用仪器(见表1)

2.2 垃圾中转站噪声监测结果(见表2)

2.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本次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制定了各类标准值(见表3)。

Ⅰ类标准适用于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Ⅱ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Ⅲ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Ⅳ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2.4 噪声监测结果分析

(1)从表2可知,垃圾中转站昼间噪声普遍比夜间高,昼间最小噪声值为61.6 dB,最大值为75.2 dB,夜间最小噪声值为57.2 dB,最大值为72.1 dB。昼间噪声声源大多为中转站压缩机机器声、大型垃圾运输车、三轮车进出装卸垃圾时发出的声音,同时伴有马路的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声,加上昼间的运输车辆、人流量均比夜间大,因此昼间噪声影响更大。虽然夜间噪声没有昼间大,但夜间噪声也没有达标。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三类标准(昼间噪声为65 dB,夜间噪声为55 dB),昼间被监测的噪声点只有5个噪声值达标,其他全部超标。噪声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影响因素,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必将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

(2)从表2可以看出,西关路垃圾中转站的噪声相对较大,昼间最小噪声值为61.6 dB,最大值为74.9 dB,夜间最小噪声值为57.3 dB,最大值为63.2 dB,昼夜间平均噪声值相差7.9 dB。分析其原因可知,西关路垃圾中转站位于繁华的闹市区,中转站前面是和平商场,后面是交易市场,侧面为百货大楼,车流、人流量均很大,特别在节假日期间,交通堵塞严重。而且该中转站对面商铺主要经营铁皮桶、刀具、餐具等用品,生产经营时发出的敲打声尖锐刺耳。西关路垃圾中转站承担着南宁市区大部分垃圾清运工作,日清运垃圾量比其他中转站的清运量要大,车辆频繁进出中转站,垃圾压缩机发出的声响不断。

(3)虽然唐山路垃圾中转站没有西关路垃圾中转站噪声大,但昼间只有一个噪声值达标,夜间全部超标,昼夜间平均噪声值相差6.6 dB。唐山路垃圾中转站位于居民生活区内,垃圾清运量比西关路垃圾中转站少,但由于该建筑是10年前设计的旧式垃圾中转站,各种设施设备陈旧、落后,没有采取相应的消音降噪措施,噪声影响很大。

(4)华强路、友爱路垃圾中转站同样存在设施设备陈旧落后、设计不合理、资金投入不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3 噪声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近年来,一些专家提出“环境激素”理论,指出环境中存在能够像激素一样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噪声就是其中一种,它能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男性精液和精子异常,长时间受噪声影响可引起男性不育,女性流产或胎儿畸形。噪声大小对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一般来说30~40 dB是比较安静的环境,对人无任何影响,超过50 dB就会影响人的睡眠和休息,超过70 dB就会干扰谈话,造成人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在夜间突然产生40dB的噪声可使10%的人受惊,噪声达到60 dB可使70%的人受惊,这种噪声长期存在,会造成人失眠、疲劳、记忆力衰退,以致产生神经衰弱。相关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发出的噪声8 h,听力就会受损,若在摇滚音乐厅待30 min,人的听力就会受损。孕妇长期处于超过50dB的噪声环境中,就会出现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系统失调,严重者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我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声每上升1dB,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4 垃圾中转站噪声控制及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南宁市垃圾中转站所使用的垃圾运输车包括后装压缩车、侧装密封垃圾车、多能斗垃圾车、单臂吊式垃圾车和高边自卸车。其中,多能斗垃圾车、侧装密封垃圾车属于相对落后的垃圾转运设备。目前,南宁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长,日产垃圾量已超过1 200t。现有的垃圾中转设施设备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未能适应现有垃圾转运要求。因此,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强有力措施解决垃圾中转站现存问题已迫在眉睫。当前,南宁市垃圾中转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中转站噪声治理经费投入不到位。长期以来,大部分管理部门不重视噪声治理工作,管理经费落实不到位,使治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缺乏企业管理制度,市场意识淡薄,竞争能力不强,未形成噪声治理市场,各管理部门基本采用行政命令手段治理噪声问题,缺乏市场经济杠杆调节手段。

(2)中转站各种设施设备陈旧、落后,垃圾收集系统未能实现机械化,缺乏系统、科学的垃圾收运管理制度。

(3)中转站缺乏相应的消音防噪措施。

(4)中转站垃圾运输车辆缺乏正常的维护,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维护车辆,因此垃圾运输车出现问题未能及时维修,同时由于中转站各种机器零部件松动而产生了更多噪声。

(5)中转站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大多数环卫工人年龄偏大,学历不高,专业素质偏低,未能很好地掌握中转站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6)中转站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缺乏岗位培训,对中转站的设施设备不熟悉,未能定期维护、检查各种设备及仪器仪表,没有建立维护保养技术档案等。

5 垃圾中转站噪声治理及防护对策

垃圾中转站的噪声源主要来自车辆进出站形成的噪声,以及机器声、工人呼叫声、垃圾车运行声。每天清晨5时许,垃圾中转站就会发出巨大的机器轰鸣声、铁质物的碰撞声和大吨位运输车发出的巨大噪声,这些噪声严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为降低垃圾中转站的噪声影响,管理部门应重点对中转站的压缩机、转运车等设备采取消音降噪措施。

(1)加强对垃圾中转站的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作业,尽量压缩作业现场汽车数量与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

(2)尽可能选用先进、噪声低的机器设备,作业机器尽可能放置于对厂界外影响最小的地点,在高噪声机器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控制减振距离,采取消音措施。

(3)在机器维修方面,应借鉴商品售后服务的办法,解决专业维修技术及维修人员缺乏问题,因此在采购设备过程中应选择有一定规模实力和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厂商,并在采购中签订相应的售后维修服务合同。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避免因部件松动、损坏而加大机器设备的噪声。

(4)植物对噪声能起到吸收、屏障作用,建议在中转站周围及道路两侧种植一些植物。

(5)建议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作业人员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其防噪声效果能达到10~30 dB。

(6)加强领导,转变观念。相关部门领导要提高认识,将垃圾中转站噪声治理纳入城市管理总体规划,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科研能力建设,推进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坚,提高南宁市垃圾处理、噪声控制治理水平。

6 结语

上一篇:春耕生产暨森林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下一篇:春季运动会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