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项目

2024-05-11

垃圾处理项目(精选11篇)

垃圾处理项目 篇1

近日, 荔浦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在该县东昌镇八珠屯举行了开工仪式。此项目的开工填补了该县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空白。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生活垃圾的简易堆放不仅侵占土地, 而且污染空气、河流和地下水。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全县城区环境卫生, 提高城区居民生活质量, 该县把这一工程列入2009年为民办十大实事之一, 着力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难题。

荔浦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4289万多元, 垃圾填埋场占地344亩, 总库容达530万立方米, 第一期填埋区占地107亩, 库容101万立方米, 库区设计服务年限为13年。该县垃圾填埋场采用目前技术条件较为成熟的卫生填埋工艺和高密度聚乙烯膜单层衬里防渗结构, 工程主要包括垃圾坝、防渗处理、渗滤液收排系统、渗滤液和生活污水处理等设施, 年均处理垃圾总量可达40150吨, 2021年服务覆盖面积11.5平方公里, 服务人口15万人。

垃圾处理项目 篇2

本项目工艺分四个处理工段(或单元),即前分选工段、发酵产沼工段、沼渣制肥和水处理工段、沼气净化和发电工段。

城市生活垃圾(200吨/日)进厂后,首先进行前分选,将无二次污染的无机物(沙、石、灰)选出填埋。可回收利用的有机物纸、塑料以及无机物玻璃、金属分别被选出回收。大件干扰物纺织品、木材等被截下,所剩的可发酵有机物(餐厨、园林垃圾)进入第二单元。该单元有机垃圾经过粉碎后进入湿解池,湿解完的有机垃圾和新加入的经过固液分离后的粪便(100吨/日)混合进入调节罐,按中温厌氧发酵所要求的C、N比、PH值、温度、物料浓度进行调节后进入发酵罐,在严格的厌氧条件下并辅之以机械搅拌,经过15-20天的发酵后产气高峰期结束。第三单元将经过发酵后的沼渣通过压滤脱水、烘干和调整N、P、K后由造粒机产出袋装有机肥。而沼液一部分当作母液回到湿解池循环使用,剩余部分经过好氧(曝气)和絮凝沉淀后达标排放。第四单元为沼气利用。将所产生的沼气(理论产气量2500M)通过脱硫脱水后进入沼气发电机组发电。因现不具备上网条件,所以只能考虑自用。

废气处理系统为:将车间内的三个主要臭源点密封,所 1 3

产生的废气直接抽入生物过滤器过滤后,不会再检出异味。前分选部分的人工分选位上方都装有通风装置,使新鲜空气的适时进入,保证职工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

该工艺流程是以生活垃圾中的可发酵有机物和粪便联合厌氧产沼技术为核心,以垃圾分类分选为保证,以袋装颗粒有机肥生产为市场突破口,将生活垃圾中的所有有用成份分类回收利用,惰性物填埋的综合处理工艺。

垃圾处理新方法 篇3

上世纪50年代, 瑞典索乐夫特医院的负责人和恩华特公司总经理奥罗夫共同召开一个会议,议题是新型中央吸尘系统。会上突然有人提出,“既然能通过一个整体系统吸走每个角落中的尘土,为什么不能这样收集垃圾?”

面对这个不可思议的提议,奥罗夫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他的公司正好也以建造和安装中央吸尘系统为专长。几周后他送来了专门设计的真空垃圾收集方案。1961年,世界上第一套这样的系统在医院安装,它至今仍运行良好。它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地下埋设的输送管道,利用真空技术将散落各处的生活垃圾抽送到中央垃圾收集站。与传统的垃圾收集方式相比,它实现了垃圾收集由地面移到地下,由暴露改为封闭,由人工转为自动。

垃圾袋从分布合理的投放口投入后,暂时放在竖井底部的排放阀上,等待由电脑指挥的定时清空。这时,风机启动,管网内“刮”起每秒18到25米的大风,足以传输垃圾袋。各排放阀依次打开,垃圾袋落入水平管网,被抽吸至收集站(最大抽吸距离可达1500至2000米),在旋屏分离器中垃圾与空气分离,在压实机内被压缩减量,进入密封的集装箱。而输送垃圾的空气,则通过除尘、除臭后,再排到室外。消音处理使整个操作的噪音大大降低。

为每类垃圾各设置一组投放口, 就能利用同一管网对垃圾进行源头分类,中央控制系统程序化地操作各转换阀,将各类垃圾分别送入对应的集装箱。集装箱装满后,由垃圾卡车运送至焚化或填埋场处理。至此,垃圾收集的任务就完成了。如果有大的物体堵塞管道,控制系统检测到空气速度下降,就会启动清堵作业。风机变频,使该区段的空气速度提高,连续尝试多达3次。绝大多数的堵塞能如此解决。严重的堵塞由维修人员来清除,通常1小时内就能完成。

恩华特系统的好处不言而喻:小区里不设垃圾桶、垃圾堆放区,节省宝贵的空间可用于建停车位,畅通消防通道;减少垃圾车进入,缓解了交通压力、废气污染和安全隐患;系统高度可靠,可24小时自动工作,物业及清洁工人工作条件改善;恶臭异味、污水横流、蚊虫鼠蚁等二次污染问题彻底解决,小区的卫生状况大幅度改进。

垃圾处理项目 篇4

为此, 该填埋场决定采用新工艺进行处理, 设计采用“水质均衡+外置式MBR (两级生物脱氮) +纳滤 (NF) /反渗透 (RO) ”组合工艺进行改造处理, 设计处理规模1500 m3/d, 是目前国内已建成同类型工艺中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该工程已于2010年4月竣工且投入使用, 目前该工程运行稳定, 出水水质完全达到甚至优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中一般地区标准要求。本文分析了原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新工艺的运行参数及运行效果, 为类似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提供参考。

1 原工艺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规模不达标

原处理工艺设计处理水量为1500m3/d, 而实际处理能力仅为300m3/d。

1.2 SBR进水水质C/N失调

老工艺生化池总容积约为3600m3, 其中有效容积为3300m3, 池中有效水深为5.3m, 由于设计进水水质 (渗滤液调节库出水) 与实际水质相差较大, 入水氨氮浓度介于700~3000mg/L范围波动, 导致污水C/N严重失衡。

1.3 出水水质不达标

2009年12月份至2010年4月份期间SBR工艺处理出水水质的CODcr平均值约为700mg/L, 出水水质无法达到目前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中一般地区污染物排放标准。

1.4 SBR系统未设置缺氧搅拌设备

对总氮的去除能力较弱。

2 新工艺工程设计

2.1 设计水量

根据基础资料, 考虑最不利情况:每天进入场内垃圾量按3500吨计算, 最终确定设计处理规模为1500m3/d。

2.2 设计水质

设计进水水质根据多年检测结果确定, 设计出水水质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中一般地区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要求, 见表1。

2.3 工艺流程

新工艺采用“水质均衡+外置式MBR (两级生物脱氮) +NF/RO”组合工艺, 工艺流程见图1。

2.4 主要构筑物及其参数

2.4.1 均衡调配池

由于调节池中老龄渗滤液的COD值较低, 可生化性较差, 为保证后续生化反应充分进行所需的碳源, 将导渗管渗滤液池中的新鲜渗滤液和调节池中渗滤液通过进水泵提升至均衡调配池中进行调配。

均衡调配池内设ABS液下搅拌器两台, 单台电机功率为4Kw, 转速为705rap/min, 通过搅拌使混合液达到合适C/N比。

2.4.2 外置式MBR (两级生物脱氮)

外置式MBR主要由一级反硝化/硝化池 (两组并列) 、二级反硝化/硝化池以及外置式超滤系统构成。渗滤液经均衡调配池均衡水质后由提升泵送至MBR一级反硝化池和硝化池, 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反硝化率可通过回流比进行调节, 在二级反硝化和硝化池进行深度脱氮反应。通过外设超滤系统, 可有效截留颗粒物、微生物和与COD相关的悬浮物[1]。具体工艺参数见表2。

2.4.3 NF/RO系统

系统 (两组) , 对超滤出水进行脱盐处理, 分离液可实现达标排放, 浓缩液排入浓缩液罐。RO系统设有4套反渗透集成模块, 其中3套 (一级RO) 用于处理超滤清夜;另外1套含有两组反渗透膜单元用于处理一级RO浓缩液。当水质波动较大, 导致NF出水无法达标时, 可将反渗透出水与纳滤出水混合, 使其达标排放。NF和RO系统经过脱盐的浓缩液直接回浓缩液罐, 最终外运至城市污水处理厂, NF/RO系统参数见表3。

2.5 新工艺运行状况

新处理工艺于2010年4月完工并投入运行, 经过3个月的工程调试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6-7月份平均出水水质见表4。从表4可看出, 处理出水水质均达到甚至优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的排放浓度限值, 对CODcr、BOD5、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9.89%、99.92%和99.77%

3 结论

采用的“水质均衡+外置式MBR (两级生物脱氮) +NF/RO”组合工艺系统运行稳定, 出水水质优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中一般地区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可有效取代原有工艺;新工艺利用新鲜渗滤液和老龄渗滤液进行调配可节省投加碳源。同时水质波动较大, 导致NF出水无法达标时, 可将RO出水与NF出水混合, 可保证出水水质完全达标, 此项目对于大规模垃圾渗滤液处理新建或改造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垃圾处理方式知多少 篇5

垃圾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过程中抛弃的“废物”。根据垃圾的来源可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卫生垃圾及战争垃圾。按垃圾物质成分可分为:化学药品垃圾、塑料与泡沫垃圾、玻璃质垃圾、金属与合金垃圾、非金属建筑材料垃圾及饮食废物等垃圾类型。按垃圾赋存状态又可分为:固体垃圾、液体垃圾(如化学试剂、工业废水、污水等)、气体垃圾(如废气、汽车尾气及燃煤烟等)。

我们知道,气态和液态垃圾直接排放到我们的生存环境中,固态垃圾在地球生物圈中发生腐烂、分解、转化并释放有害气体与组分,再进一步迁移和扩散到生活环境的各个角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与蔓延,危及人的生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约10亿以上的人缺乏安全饮用水。

工业污水,特别是含镉、钴、铅等有害离子和有害有机物污水的直接排放,会导致海洋、江河、湖泊及其流域水系(包括饮用水)与土质污染。

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癌症及难以治愈的各种疾病均与空气污染和食用被农药与化肥污染了的动植物有直接关系。由微量元素含量超标造成的地方病也与垃圾污染有一定联系。

垃圾大战

面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态势,全球各国都在努力探索垃圾处理技术,目前主要采取焚烧、填埋、堆肥3种较为常见的处理技术。然而,这3种处理方式又各有利弊。

填埋技术

填埋是最原始、最常见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一般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式。将垃圾倾倒在某一规划选定地域,然后分单位作业,层层压实,用土等材料加以覆盖,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填埋最大特点是处理费用低,方法简单,但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二次污染。随着城市垃圾量的增加,适用的填埋场地愈来愈少,开辟远距离填埋场地又大大提高了垃圾处理费用。

人们最初采用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使垃圾从表面上消失,但并未意识到填埋的垃圾不但侵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据统计,全国每年用于填埋垃圾的土地约75万亩),浪费了垃圾中宝贵的可回收资源,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危害。填埋的垃圾在腐烂、分解过程中释放有害组分和气体,通过渗透、扩散与迁移作用污染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土壤及其中的动植物。直到今天垃圾的大量出现,人们才意识到填埋的危害性。

沈阳市曾经对10处填埋场进行钻探取样,分析垃圾断层样品和地下水质,分析结果发现:地下水质恶化,污染严重,水混浊发臭,水中均检出厌氧大肠杆菌;垃圾断层样品均检出有毒有害物质。上海市每天有上万吨垃圾运往郊区海边堆放,一座座几十米高的垃圾山拔地而起,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

达到国家部颁标准的卫生填埋场要求填埋场底层要有防渗工程;要有渗滤液导排及收集、处理系统;要有密度足够大的填埋气体收集系统及再利用措施;要有特殊的重型设备对作业场地进行分层碾实;要有对地下水、土壤气体等环境的监测设施。

美国中西部工、商业中心——堪萨斯城,由于地处美国农牧区的中心地带,大量牲畜、小麦和其他农产品在此集散和加工,有巨大的谷物仓库和地下天然冷藏仓库。人口不多,城市周围是广阔的乡村,在远离城市的一块丘陵山地的低洼处选建填埋场,为了防止二次污染,他们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底部和周围铺有防渗层;分层铺放,即堆放一层垃圾即盖土压实,有些垃圾堆放层还安装导气和导水管道,对产生的沼气进行利用。

日本东京都江东区有一片花草繁茂的土地,人们称之为“梦岛”,整个梦岛全部都是用垃圾填海造成的。

天津市在水上公园南侧采用垃圾堆山,营造人工环境,变害为利,工程占地近80万平方米,以垃圾与工程废土按1:1配合后作为堆山土源,对于渗滤液和发酵产生的沼气和山坡的稳定性等都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是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保温至70℃储存、发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使有机垃圾稳定化的过程。经过堆肥处理后,生活垃圾变成卫生的、无味的腐殖质,既解决垃圾的出路,又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养分含量低,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所以,堆肥的规模也不宜太大。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应用“二次发酵工艺”使堆肥生产趋向于工厂化。堆肥产品可作肥料或土壤改良剂。

堆肥包括好氧发酵及厌氧发酵,好氧发酵工艺周期短、无害化效果好;厌氧发酵周期长、发酵气对环境影响不利。这种垃圾处理技术应以垃圾分类为前提。因为从垃圾处理和利用角度看,未经分拣的垃圾成分相当复杂,仅仅靠机械筛分的办法,许多有害物质就会随着堆肥产品进入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焚烧技术

垃圾焚烧指在远离居民居住区对可燃性垃圾进行焚烧,以消除其对居民产生直接危害的处理方法。垃圾中的可燃成份在高温(800℃~1000℃)下经过燃烧而充分氧化,最终成为无害、稳定的灰渣,这种方法一般可使垃圾减量90%,并可回收热能用于取暖和发电。

由于垃圾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在开放系统中焚烧垃圾极易造成更加严重的环境二次污染。垃圾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仅释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氢、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粉尘,同时在含氯塑料存在的条件下还会生成成分更加复杂、污染程度及毒性更强的多氯二苯并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呋喃、烃类及芳香烃类等有机污染物质。二恶英是毒性最大的化合物之一,它具有强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砒霜的900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除了剧毒之外,二恶英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溶于脂肪,难以降解,半衰期时间长,属于持久性污染物,一旦进入人体,7~10年都很难排出,而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致人死地。加上如果垃圾分类不完善,垃圾中含水量极高,且无辅助措施,焚烧过程中炉膛内的烟气很难始终维持在不产生二恶英所要求的850℃~900℃。所以,如何控制焚烧垃圾时产生的二恶英成为世界性难题。这些有害物质在焚烧地随着大气、水的循环,污染人类生存空间和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等,从而危及人类。

但是随着城市垃圾逐渐向我们逼近,填埋和堆肥都无法高效处理大量垃圾的情况下,垃圾焚烧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焚烧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垃

圾处理方法,目前看来是一种建立在政府向居民高额收费、政府大量补贴、垃圾源头严格分类、垃圾热值较高情况下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方式。瑞典、日本等国已将垃圾焚烧制能作为开发新能源的一种途径。从整体上看,我国采用焚烧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焚烧的设备、工艺和技术比较复杂,一次性投资巨大,而且如果解决不好排烟净化问题,很容易使得垃圾这种固体污染转化成气体污染。

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已经达到将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美国西屋公司和奥康诺公司联合研制的垃圾转化能源系统已获成功。该系统的焚烧炉在燃烧垃圾时可将湿度达7%的垃圾变成干燥的固体进行焚烧,焚烧效率达95%以上,同时,焚烧炉表面的高温能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可用于暖气、空调设备及蒸汽涡轮发电等方面。

美国矿务局将厨房垃圾在密闭高压釜内加热到380℃,经过20分钟蒸馏,每吨垃圾可得32千克低硫燃料油。

我国某些城市引进日本垃圾焚烧装置对医院等单位的特殊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残灰约占焚烧前生物垃圾重量的5%,一般为优质磷肥。

垃圾处理路漫漫

纵观国内外对垃圾的处理方法,我们发现无论哪种处理垃圾的方法,都不能有效地处理和利用垃圾资源。难道我们就这样任凭垃圾围城了吗?其实,在垃圾处理问题上,垃圾分类是关键的一步。一些国家提出过垃圾分类处理法,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在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基础上通过综合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思路,并已建立起相当完备的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垃圾混合收集会增大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的难度。首先,垃圾混合收集容易混入危险废物如废电池、日光灯管和废油等,不利于我国对危险废物的特别环境管理,并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其次,我国人均资源和能源并不十分丰富,垃圾混合收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浪费。垃圾混合收集不利于垃圾中可利用物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降低了可用于堆肥和焚烧的有机物资源化和能源化价值。混合收集后再利用(分选)又浪费人、财、物力。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如今我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4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人们根据垃圾的特性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即把垃圾分成若干类后,再用填埋法、焚烧法、排放法分别予以处理。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把能燃烧的垃圾进行焚烧,并在焚烧的过程中对释放出的有害气体进行初步的化学和物理处理,把残余气体排放到空中,同时把不能燃烧的残余物填埋到土壤的垃圾池中。不能燃烧的垃圾直接用填埋法。对气体垃圾和液体垃圾经过简单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处理后直接排放到大气和河谷、江、湖中。目前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的都是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

各国的国情不同,对垃圾处理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技术措施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无论采取何种技术方法,未来总的发展目标是朝着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方向发展。

垃圾处理项目 篇6

2013年11月15日, 我国西部地区首个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在甘肃平凉正式开工建设。

前期项目总投资1.2亿元, 规划建设2套日处理能力为300t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该项目主要依托甘肃平凉海螺水泥窑系统, 利用垃圾气化处理技术将垃圾气化成可燃气体, 通入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的分解炉进行彻底燃烧, 整个处理过程无需将垃圾进行分类, 也不会出现“二次污染”, 具有回收垃圾热值、将生活垃圾“吃干榨尽”、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等优点, 符合市场需求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该项目的推进是甘肃平凉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改善环境,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质性举措, 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设生态美丽新平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期建设计划于2014年8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到时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约10万t, 每年可节约标煤1.3万t, 减排CO2约3万t,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垃圾处理项目 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城镇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普遍形成了被垃圾包围的局面。中小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是关系到保护和改善生活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几种新型的垃圾处理技术和处理政策及处理规划作了相关研究。

1 中小城镇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城镇垃圾处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垃圾处理量极大,垃圾处理不及时。目前,我国中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平均以年增长率8%~9%的速度增长,但是平均垃圾处理率不足60%。大量未经处理或仅作简单处理的垃圾堆积在城镇周围地区裸露堆集。

2)垃圾的收集没有明确分类,给垃圾处理上带来困难。目前我国中小城镇垃圾的收集绝大部分是混合的而未分类倾倒与收集,不利于分类分质处理和利用。同时也给后续的垃圾处理增加了难度。

3)垃圾处理技术落后,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当前垃圾处理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处理、部分回收再生利用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均是末端处理。许多简易、落后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应尽早取缔的。

4)中小城镇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经费严重不足,配套资金缺口大。

2 新型垃圾处理技术研究

中小城镇垃圾的特点是热值低、含水量高、成分复杂。传统的处理技术主要有3种垃圾堆肥技术、垃圾焚烧技术和垃圾填埋技术。这3种技术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本文主要研究新型的垃圾处理技术。

1)垃圾微波裂解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微波裂解转化技术处理垃圾不仅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低,而且能即时有效地消除生活垃圾污染。由于其产生的可燃气体可以直接引回反应釜作为处理垃圾的热源,因此,这座垃圾处理厂不仅不消耗市场供应的煤、电、油、气,还能源源不断地提供从生活垃圾中提取的再生能源。与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相比,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能耗少、成本低、资源回收利用率高等特点。

2)垃圾综合处理技术。

传统的3种垃圾处理技术各有优缺点,适用的场合各异,一般会采用集中处理技术结合使用(详见图1),各尽所长,更好的解决或缓解垃圾导致的环境问题。

3)热解气化垃圾处理技术。

与传统的直接焚烧方法所不同的是,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使固体废弃物得到完全处理并充分回收能源(图2为热解气化技术的实施垃圾处理的流程简图)。由于热解气化过程中可产生特性类似于天然气的合成气体,经适当处理将其转变成可直接燃烧的能源,则作为一种替代能源,其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必将进一步推动此项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4)其他正在研究中的技术。

美国珀利弗洛公司正在研发出一种新型废物处理技术,可以把废弃的橡胶和塑料制品转化成各种高聚物单体和溶剂。该新技术不仅消除了颗粒物对大气的污染,而且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70%。

3 垃圾处理政策研究

1)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法制政策研究。

应建立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场所环境污染状况的公布制度。定期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场所的环境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送上级环境监测总站适时公布,以增强各单位对生活垃圾污染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2)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技术政策研究。

应依靠社会力量,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加强与固体废物相关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技术、垃圾收集、运输、处置集成技术和科学管理技术的研究,跟踪国外发展新技术,建设和不断提升固体废物处置和管理的科技创新体系。

3)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融资研究。

为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各级财政要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投入。积极培育作业服务市场,放开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行业投资、建设、运营、作业市场,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社会企业进入,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投融资体制和还贷机制,促进市场化机制建立,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

4 结论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中小城镇垃圾处理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城镇垃圾微波裂解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垃圾综合处理技术、热解气化垃圾处理技术以及正在研究开发的垃圾处理技术。同时,本文给出了垃圾处理政策研究,这些研究可为有关部门编制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以及各种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 指出了目前我国中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序性以及处理技术的缺陷, 给出了几种新型的垃圾处理技术, 并且提出了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和政策研究, 为广大城市建设管理者和环保工作者提供一种参考。

关键词:垃圾处理,中小城镇,规划,对策

参考文献

[1]徐文龙.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与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赵鹏, 王木平, 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应用探讨[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0 (4) .

[3]CJJ27-200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4]李定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及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

提升垃圾焚烧厂垃圾处理质量对策 篇8

1 提高垃圾焚烧电厂垃圾渗沥液收集输送水平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垃圾采用卫生焚烧法具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特点, 已得到普遍的认同,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中国纷纷兴建。由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普遍存在含水率较高、灰渣含量高的特点, 故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 为提高垃圾热值 (脱水后热值可提高约10%) , 垃圾须经过3~5天的贮存期进行脱水, 才由抓斗输送至垃圾焚烧炉焚烧, 故国家规范要求垃圾须贮存3~5天才能焚烧。同时较大的垃圾贮存量, 有利于垃圾焚烧发电厂检修运行。目前国内外通常的做法是在地下挖设垃圾贮坑实现对垃圾的贮存, 这样不但可以减小占地面积, 同时便于运送来的垃圾的倾倒。但在极深的垃圾贮坑中, 垃圾贮存后水分的渗沥、渗沥液的排放、收集与输送过程中, 目前未得到有效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排液口存在杂物堵塞、清堵不便。这是由于渗沥液成份复杂、腐蚀性极大、散发有大量易爆气体、且毒性极大, 清塔工作环境极其恶劣, 往往对清堵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造成检修清堵人员无法及时抵达排液日清堵。同时由于渗沥液灰渣含量高、粘度大、流动性差, 悬浮物较多, 其在排液后流道中也常淤积堵塞排液沟, 检修人员常无法及时到达清淤。其后果就是贮坑中的垃圾浸泡在渗沥液中, 影响垃圾热值。往往在深坑中渗沥液的提升、排放工作非常难以进行, 由于没有更好的办法, 通常是将提升设备 (输送泵) 放入深坑下的渗沥液中, 由于液体腐蚀性极强, 淤泥量极大, 提升设备常因腐蚀而损坏, 使渗沥液在垃圾贮坑中无法排出, 严重影响垃圾焚烧效果。同时由于渗沥液中存在易爆性气体, 存在危害设施及人员安全的隐患, 因此, 提高垃圾焚烧电厂垃圾渗沥液收集输送水平意义十分重大。

1.1 新型垃圾焚烧垃圾渗沥液收集输送系统基本原理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笔者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渗沥液的收集、输送系统, 本渗沥液收集、输送系统易排堵、防爆炸、防腐蚀、易清淤, 能够保护设备不受渗沥液腐蚀侵害。垃圾焚烧电厂垃圾渗沥液收集、输送系统, 包括垃圾贮坑, 其特征在于:在垃圾贮坑一侧设有与该侧相邻的地下排液廊道, 地下排液廊道的底部比垃圾贮坑底部低;垃圾贮坑与地下排液廊道对应的坑壁上设有排液栅栏二排液栅栏可将渗沥液从垃圾贮坑排入地下排液廊道;地下排液廊道通过排堵进出通道与地面相通, 地面出口设有换气设备;本系统还包括与地下排液廊道相通的渗沥液收集池, 在渗沥液收集池旁边设有与渗沥液收集池隔离的用于放置提升泵的渗沥液泵房, 提升泵的取水头伸入渗沥液。

1.2 新型垃圾焚烧垃圾渗沥液收集输送系统主要优点

相比现有技术, 本渗沥液收集、输送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方便清堵、清淤。工作人员可通过排堵进出通道进入地下排液廊道, 对堵塞的排液栅栏进行疏通, 可将地下排液廊道内的淤泥转移至渗沥液收集池内, 再通过清淤抓斗方便的清除;由于在地面设有换气设备对地下排液廊道进行换气, 在渗沥液收集池和渗沥液泵房上方设有排风装置, 有毒有害气体能尽快排出, 防止聚集, 避免了爆炸危险, 保证了地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特设的渗沥液泵房将提升泵与渗沥液有效隔离, 避免了提升泵遭受腐蚀而影响正常工作的风险;同时反冲洗机构能够防止取水头堵塞, 保证提升泵正常工作;排液栅栏能够自动、及时将渗沥液从垃圾贮坑排入地下排液廊道, 能避免垃圾被水浸泡, 垃圾脱水效果好;渗沥液收集池的设置, 能够将渗沥液收集到一个统一的地方集中进行处理, 具有缓冲作用, 有利于提升泵工作, 也便于清淤和排风。

1.3 新型垃圾焚烧垃圾渗沥液收集输送系统实现方法

垃圾焚烧电厂垃圾渗沥液收集、输送系统, 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的垃圾贮坑1, 垃圾贮坑1四壁采用锚杆支护, 垃圾贮坑1深度通常在地下8~15m, 在垃圾贮坑1一侧错位设有与该侧平行的地下排液廊道2, 地下排液廊道2壁上设有供清堵人员行走的行走平台。地下排液廊道2的底部比垃圾贮坑里底部低, 地下排液廊道2的顶部比垃圾贮坑1底部高, 地下排液廊道2顶部与垃圾贮坑1底部之间为两者共用壁。地下排液廊道2一端通过排堵进出通道3与地面相通, 排堵人员可以通过排堵进出通道3进入地下排液廊道2内作业。排堵进出通道3出口设有向排堵进出通道3内进风的鼓风设备4, 地下排液廊道2另一端设有通向地面的出风管道, 出风管道出口设有抽风设备5, 标号14为垃圾接收大厅。在鼓风设备4和抽风设备5的双重作用下, 地下排液廊道2内的各种有害气体能得以及时排出, 防止了聚集, 避免了爆炸危险, 确保清堵人员的生命安全。垃圾贮坑1与地下排液廊道2对应的坑壁上设有可将渗沥液从垃圾贮坑自动排入地下排液廊道的排液栅栏6, 栅栏材质能够确保防腐, 可以是陶瓷类材质。

2 提高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水平

由于渗沥液的强腐蚀性, 垃圾贮坑1内壁、渗沥液收集地7内壁均应进行防腐处理, 通常设置三层, 混凝土为基层、环氧玻璃钢 (三布四脂) 为隔离层, 10nun坏氧砂浆整体防腐层为面层。本渗沥液收集、输送系统的排液栅栏具有防腐蚀、防堵塞、易维护的特点, 地下排液廊道具有易排液、防爆炸、防腐蚀, 易清淤的功能, 渗沥液收集池具有防爆炸、防腐蚀、易清淤、易收集、输送的功能。这些功能和特点使得本系统可使垃圾渗沥液的收集、输送不再成为困扰垃圾焚烧发电的老大难问题, 能够确保整套系统保持长期、稳定的运行, 避免水泡垃圾而影响焚烧效果, 保证了运行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科学处理建筑垃圾 篇9

根据《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 (修订稿) 》,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及居民装饰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它废弃物。按来源分类, 可将建筑垃圾分为土地开挖、道路开挖、旧建筑物拆除、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垃圾五类。按建筑垃圾性质, 可分为惰性部分和非惰性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 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带来的烦恼, 其中建筑垃圾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约占垃圾总量的3 0%~4 0%。因此, 如何处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建筑垃圾产出处理单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 我国的建筑行业都是采用传统方式施工的, 原料消耗大, 加上管理落后, 从而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虽然已开始进行新型建材的开发和利用, 但规模和数量还非常有限。建筑垃圾分布广、规模不一。随着建设工程而不断变化, 建筑垃圾产生时间也不确定。虽然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产生的垃圾总量基本是固定的, 但事先不能准确预测到各产生建筑垃圾点的时间及数量。一方面, 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 仍然存在着一些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的现象, 未对建筑垃圾进行动态监测和分类、统计, 导致对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处理处置、回填利用等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 处理方式落后, 通常是未经任何处置就被运到郊外或农村, 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 垃圾清运等建设费用。同时, 清运和堆放过程中遗撒的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 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 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 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我国于1 9 9 5年1 1月通过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 要求产生垃圾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但这种收费方法, 并不能从根本上堵住建筑垃圾的源头, 而且没有涉及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利用问题, 缺乏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理念, 没有综合利用设施。[1]

3. 建筑垃圾处置的对策和途径

3.1 建立完善机制, 优化管理模式

国家有关部门应在全国建筑施工企业中, 对每万平方米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的数量状况, 进行一次大范围的定量定性综合调查统计, 依此制定相应的建筑垃圾允许产生数量和排放数量标准, 并将其作为衡量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这样才能真正引起人们对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利用的足够重视, 建筑垃圾大量产生的源头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要依托环卫部门,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 利用市场经济杠杆, 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筑垃圾的管理和监督, 并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建筑垃圾各个方面的情况, 为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应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的空间特性, 结合城市其它相关设施设置足够数量的余泥渣土受纳场, 保证建筑垃圾完全合理处置。

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凡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出的材料和产品, 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笔者认为,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建筑垃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建筑周期全过程的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的线性模式 (总消耗=消耗A+消耗B) , 形成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的循环模式[总消耗=消耗 (A-X) +消耗 (B-X) +消耗 (X) (其中:A—自然的材料合计和运转;B—废弃的材料运转和处理的合计, X—合计再循环材料) 。在建筑过程中让原材料得到最大限度地合理、高效、持久的利用, 并将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从而形成高利用、低排放的新型建筑模式,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取得了更大的经济利益。这些都需要政府、环保、建筑建材等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采取各项优惠政策, 大力扶持创办建筑垃圾的加工企业, 大力开发和推广再生材料产品;采取积极措施, 鼓励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3.2 加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研究和开发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 没有合适的技术保证,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就无从谈起。国家和建筑施工企业应投入资金, 立项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深入研究与开发。科研工作应该包括以下主要方面: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分选技术创新与设备研发;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综合措施;研究回填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用循环再生骨料开发绿色建材。总之, 应该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的建筑新技术和新工艺, 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 考虑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采用尽量少产生建筑垃圾的结构设计, 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 考虑建筑物将来进行维修和改造时建筑垃圾产生量要少, 考虑建筑物在将来拆除时的再生问题。[2]

3.3 探索在施工中控制建筑垃圾的方法

(1) 从施工人员角度减少建筑垃圾的方法。技术人员要熟悉图纸, 实施现场监管, 做好各道工序的验收, 做好建筑材料的预算, 减少由于过剩的建筑材料转化为建筑垃圾的概率。操作人员要尊重建筑工人, 建立健全的制度, 让工人们认识到浪费建筑材料对个人及整个社会的危害性。材料员要严把质量关, 多与施工管理人员沟通, 认真审批进料单, 避免材料进料过多而造成的浪费。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随意更改设计方案等降低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 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加固甚至重建工作。

(2) 从管理方法方面影响建筑垃圾的产生。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 垃圾组成比例略有不同, 而垃圾数量因施工管理情况的不同在各工地差异很大。如采用商品砂浆, 将钢筋制作外包给专门的钢筋加工中心, 就能大大减少混凝土这种建筑垃圾和废钢筋的产生。可以采用分包的方式将单项工程承包给个人, 承包者为了保证效益就会想办法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

(3) 从施工工艺方面减少建筑垃圾。采用可以循环使用的钢模板代替木模板, 就能减少废木料的产生;采用装配式代替现场制作, 也是减少建筑垃圾的好办法;采用产业化的生产方式, 房屋的构件可以在工厂批量生产, 减少了传统施工现场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可以节约建筑材料, 减少建筑垃圾。

(4) 推广绿色建材。采用G H B机质轻骨料砼隔墙板、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石膏空心砌块等, 均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3.4 走回收循环再利用之路

建筑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它转化为建筑材料是循环经济的最好体现。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多为固体, 其中含有大量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不仅能保护环境,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而且若采用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将其减量化和再利用, 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和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建筑垃圾转化为建筑材料的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 成本也会越来越低。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 大多数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比如, 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 经分拣、集中和重新回炉后, 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 可以代替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和混凝土垫层等, 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村制品。[3]又比如, 公路工程具有工程数量大、耗用建材多的特点。公路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努力降低工程造价。建筑废渣透水性好, 遇水不冻涨, 不收缩, 是公路工程难得的水稳定性好的建筑材料, 加上其颗粒大, 比表面积小, 含薄膜水少, 不具备塑性。在潮湿环境下, 建筑废渣作基础垫层, 强度变化不大, 是理想的强度高、稳定性好的建路材料。建筑废渣也可以应用在铁路的路基、软弱土路基处理、粉土路基、粘土路基、淤泥路基和过水路基等等方面, 可以用作改善路基加固土。另外, 建筑废渣可用于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的稳定土基础、粒料改善土基础、回填土基础、地基换填处理和楼地面垫层等, 还可用于机场跑道、城市广场、街巷道路工程的结构层、稳定层等。

4. 借鉴成功经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5年颁布实施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建筑公司在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北京城建集团公司先后在9万平方米不同结构类型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 回收利用各种建筑废渣8 4 0多吨, 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和混凝土垫层, 使用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 节约资金3.5万余元。上海筑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研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再利用成套设备。它能将建筑垃圾中坚硬的混凝土和钢筋“咬碎”, 并进行分类、筛选。深圳市建设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设施, 积极地处理建筑垃圾, 变建筑垃圾为建筑材料。比如, 变废混凝土块为生产再生混凝土的骨料, 变废屋面沥青料为沥青道路的铺筑材料等。河北工专新兴科技服务总公司开发成功一种“用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 在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该项技术是采用旧房改造、拆迁过程中产生的碎砖瓦、废钢渣和碎石等建筑垃圾为填料, 经重锤夯扩形成扩大头的钢筋混凝土短桩, 并采用了配套的减隔振技术, 具有扩大桩端面积和挤密地基的作用。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可达5 0 0~7 0 0 K N。经测算, 该项技术较其它常用技术可节约基础投资2 0%左右。

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 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进行得比较早, 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和处理方法。目前, 发达国家已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进行立法并制定一系列措施来保障。他们施行的大多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 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 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 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有些发达国家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已在9 0%以上。比如, 美国政府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 必须自行妥善处理, 不得擅自随意倾卸”, 从而在源头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 促使各企业自觉地寻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途径。美国住宅营造商协会正在推广一种“资源保护屋”, 其墙壁是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成的, 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来的, 所用的板材是锯末和碎木料加上2 0%的聚乙烯制成, 屋面的主要原料是旧的报纸和纸板箱。美国的C Y C L E A 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 可以1 0 0%地回收利用再生旧沥青路面料, 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面料相同, 而成本可降低1/3。同时节约了垃圾清运和处理等费用, 大大减轻了城市的环境污染。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 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 他们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 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日本政府于1 9 7 7年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 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 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 生产规模最大的可加工生产100t/h。1991年他们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 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和金属等建筑垃圾, 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 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要尽可能地重新利用, 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4]

法国CSTB公司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废物及建筑业”集团, 专门统筹在欧洲的“废物及建筑业”业务。公司提出的废物管理整体方案有两大目标, 一是通过对新设计建筑产品的环保特性进行研究, 从源头控制工地废物的产量;二是在施工、改善及清拆工程中, 通过对工地废物的生产及收集作出预测评估, 以确定有关的回收应用程序, 从而提升废物管理的层次。该公司以强大的数据库为基础, 使用应用软件对建筑垃圾进行从产生到处理的全过程分析控制, 以协助在建筑物使用寿命期内的不同阶段作出决策。在荷兰, 建筑业每年产生的废物大约为1.4×1 0 7 t, 大多数是拆毁和改造旧建筑物的产物 (石块、金属、塑料和木材的杂乱物) 。目前, 已有7 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再循环利用, 荷兰政府希望将这个百分比增加到9 0%。因此,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建立限制废物的倾卸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 可将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净地分离出来, 再回收利用, 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则用于发电, 垃圾经干馏燃烧处理后有害重金属物质仅剩下2~3kg/t, 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大片耕地的问题。总之, 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 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采用科学手段, 使其具有再生资源功能。

5. 结语

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对于节约资源, 改善环境,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参与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增强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综合利用建筑垃圾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应当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地开展这项工作, 采取积极措施, 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超, 徐小朝, 张莉.对于建筑垃圾处理现状的思考及建议[].科技信息, 2007 (2) :11 ̄14.

[2]王志伟.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建筑技术开发, 2000 (6) :33 ̄34.

[3]陆凯安.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势在必行.再生资源研究, 1999 (2) :33 ̄34

广州:大力兴建垃圾处理设施 篇10

除了焚烧发电设施,针对生活垃圾中占比较多的餐厨垃圾,广州市也将兴建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目前,位于黄埔区的大田山和日处理餐厨垃圾200吨的广州餐厨废物循环处理厂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营。2017年,广州市还将在李坑、福山各兴建一座日处理1000吨和3200吨餐厨垃圾的生化处理厂。

预计2017年,广州市日焚烧发电处理垃圾1.4万吨、厨余垃圾2200吨、低值可回收物回收8000吨,总计可达到2.42万吨,全市每天产生的总量为2.26万吨的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可全部回收处理。

(来源:(《羊城市容》)

浅析城市垃圾处理 篇11

1 垃圾处理的主要技术

1.1 可规模化收集的生物质垃圾

生物质垃圾主要包括餐饮中出现的泔水、农贸市场中出现的脚料、屠宰场及食品加工中出现的动植物下脚料和一些植物, 这类垃圾的含水量非常大, 营养成分非常高, 在进行处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变质的情况, 而且在变质以后会出现病毒, 成为传染源。在对这类的垃圾进行处理的时候, 通常是将其干燥然后作为动物的饲料,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疾病传播的风险, 因此要进行制止。还有一种处理的方法是将其进行发酵然后作为有机肥, 但是这个过程中要进行灭菌, 成本是非常高的, 在治理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亏损情况。所以在进行这类垃圾处理的时候, 可以将生物质的垃圾变成微生物农药的培养基, 这样进行垃圾处理可以做到无害化, 同时还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1.2 可焚烧垃圾

可焚烧垃圾通常是人们生活中出现的生活垃圾, 以及一些弃置的生活用品和包装物, 建筑工程中出现的建筑垃圾是不可以进行焚烧的, 因此, 在进行垃圾分类的时候不能将这类垃圾作为可焚烧垃圾。在人们生活的社区中, 物业公司是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垃圾收集的, 在这个过程中垃圾是可以进行很好的收集的。在进行垃圾焚烧的时候, 要采用国际通用的一些处理方式来进行, 可以采用先进的焚烧机械, 同时也可以采用成熟的处理方式。在进行垃圾焚烧的过程中, 是一个不断耗费成本的过程, 同时在进行垃圾焚烧的时候, 通常的做法是由一些企业进行承包, 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企业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 导致垃圾焚烧的过程中出现排放超标的问题, 这样会使得环境受到很大的破坏。为了进行垃圾的焚烧一定要有专业的焚烧厂, 这样也会导致焚烧厂出现严重污染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采用新的烟气处理模式, 采用新的处理技术, 可以更好的对烟尘中出现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而且在进行处理的时候, 成本也是非常低的。

1.3 可填埋垃圾

对城市垃圾进行处理的时候, 填埋处理是基本的处理方法, 这个方法的操作是非常简单的, 只要将垃圾埋入地下即可, 然后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将有害的物质进行分解。在进行垃圾填埋处理的时候, 一般大型的垃圾处理厂采用的都是单元填埋的做法, 在进行填埋的时候将垃圾进行逐层的压实, 同时每天进行覆盖, 这样可以提高利用的效率。但是在进行填埋处理的时候也是会面临很多的问题的, 垃圾在填埋以后会出现大量的气体危害物质, 出现大量的沼气, 沼气在浓度达到一定标准的情况下是会出现爆炸的危险的。而有些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是非常高的, 一氧化碳会溶于水, 导致地下水的酸碱值出现偏低的情况, 这样会导致地下水中出现硬度和矿物质增多的情况。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 会因为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影响出现缺氧的情况, 影响植物的生长。垃圾在填埋以后会出现微生物分解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定数量的渗透液, 这种渗透液是一种浓度非常高的废水, 对地下水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实施垃圾填埋, 可以通过渗漏液回灌技术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可以将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 然后当做燃料。并通过喷射无害化消毒剂与混合填埋生产纳米碳酸钙过程产生的石灰废渣消毒除臭办法。在填埋物上方覆盖土壤, 种植香料植物构成香味公园, 既改善环境, 又获得生态化利用。

2 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多种垃圾处理方式对于我国二线城市的垃圾处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二线城市垃圾处理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产生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垃圾处理管理体系不完善

垃圾处理管理体系不完善是我国二线城市在进行垃圾处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很多二线城市没有系统的管理体系。我们这里提到的管理体系主要是指对垃圾处理的流程以及对垃圾处理工作人员的管理上。一方面我国二线城市的垃圾处理并没有明确的制度来规范流程, 普遍都是按照垃圾处理工作人员的经验来处理, 这样不规范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流程难免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垃圾堆肥处理方式中, 按照正规的流程, 需要先剔除无机的垃圾和大块的垃圾, 但是很多城市的工作人员忽略了这一流程。直接对垃圾进行堆肥处理, 到时垃圾不能处理充分处理, 留有污染。另一方面对垃圾处理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到位, 我国二线的垃圾处理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同时由于对垃圾处理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到位, 因此我国很多二线城市的垃圾处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热情, 工作效率比较低, 不利于垃圾处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2 垃圾分类工作不到位

垃圾分类工作不到位是影响我国二线城市垃圾处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问题。很多二线城市在进行垃圾处理工作中都忽视了垃圾分类工作。在垃圾处理过程中, 首先要对循环或者非循环的垃圾进行分类, 哪种垃圾适合哪种处理方式再做决定。但是为了省去麻烦, 很多城市的垃圾处理都是直接将大多数的垃圾进行填埋或者焚烧等方式, 这样能在土层中发酵或者不能焚烧的垃圾就残留下来, 污染土层或者污染大气。

2.3 群众的环保意识不强

群众的环保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二线城市的垃圾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我国二线城市由于发展需要, 很多农村或者县城的人为了更好地生存都选择到二线城市发展, 这样由于人员混杂, 部分群体素质不高, 始终存在着乱让垃圾的行为。在我国二线城市, 很多地区的垃圾箱都有可回, 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但是群众很少有人把自己手头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这种行为给垃圾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结束语

城市垃圾的种类是非常多的, 而且成分也是非常复杂的, 很多的城市在进行垃圾处理的时候经常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能源结构的影响, 在处理的时候很难采取统一的处理模式。在进行城市垃圾处理的时候, 可以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城市垃圾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柴晓利, 赵爱华, 赵由才.固体废物焚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常万林, 刘丽萍.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现状及趋势[J].煤炭工程, 2004 (12) :52-54.

上一篇:旅行社网站下一篇:编辑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