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处理规划(精选12篇)
生活垃圾处理规划 篇1
当下中国, 由于城镇化快速推进, 生活垃圾激增, 许多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在地图上把城市周边的垃圾场连起来, 人们会发现城市已经陷入垃圾的“包围圈”。据统计, 截至2010年底, 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21亿吨,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63.5%, 其中设市城市77.9%, 县城27.4%。这也意味着目前我国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远远跟不上垃圾的产生速度, 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垃圾处理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 更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科学的垃圾焚烧, 会影响城镇居民的健康;不合理的垃圾填埋, 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巨大污染, 带来饮水安全等环境问题的隐患。
不久前,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 “十二五”期间,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636亿元, 到2015年, 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全国形成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87.1万吨/日, 基本形成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相匹配的无害化处理能力规模。
大量资金的进入, 无疑为节能环保产业的迅猛增长注入了强心剂。据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预测, 预计到2015年, 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5.3万亿元, 相当于同期GDP的10%左右。届时, 全国有望形成若干个年产值过百亿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有专家预计, “十二五”期间, 全国垃圾处理行业产值将年均增长30%以上, 到2015年末, 行业总投资将达2600亿元以上。
(一)
从2000年开始, 我国垃圾处理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 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中国固废网发布的《中国城市生活垃圾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2012版) 》显示, 截至2011年, 在25个省、区、市的146个市场化垃圾处理项目中, 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和上海的项目总数达90个, 占比达到61.64%。
垃圾焚烧发电是垃圾处理市场化的一个突出表现, 近年来发展很快。2005年, 全国城镇共有垃圾焚烧厂48座, 2010年已增至119座, 处理能力从2005年的每日26075吨猛增至每日89625吨。
垃圾焚烧发电之所以能成为垃圾处理市场的先行者, 得益于政策推动。去年4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 明确了焚烧将作为未来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因地制宜地选择先进适用、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密度高的城市要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
然而, 除了焚烧发电, 我国在垃圾处理的很多环节还没有实现产业化, 特别是源头减量、转运和物质利用等环节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整个产业链还不健全。垃圾处理的整体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 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
在这种背景下, 《规划》正式颁布了。它提出, 要“引入市场机制, 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正如城镇污水处理厂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后, 显著提高了运营效率、节省了运营成本, 垃圾处理这一环境基础设施走向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 也是必然的选择。
处理技术:焚烧填埋因地制宜
《规划》提出, “十二五”期间, 规划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8万吨/日。到2015年, 全国形成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87.1万吨/日, 其中, 设市城市处理能力65.3万吨/日, 县城处理能力21.8万吨/日, 基本形成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相匹配的无害化处理能力规模。
《规划》特别强调, 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选择安全可靠、先进环保、省地节能、经济适用的垃圾处理技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 要减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 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而卫生填埋处理技术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是每个地区所必须具备的保障手段, 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 可将卫生填埋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到“十二五”末,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中选用焚烧技术的达到35%, 东部地区选用焚烧技术达到48%。
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加强控制
《规划》提出, 要进一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近期以控制水分作为开展分类示范优先选择, 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干湿分类, 降低厨余垃圾含水率。重点包括:配备生活垃圾分类和降低厨余垃圾含水率的设施;合理配置垃圾分类收集袋、分类收集桶、分类运输车辆等;建设与垃圾分类投放相匹配的垃圾分类转运设施, 对垃圾混合收集转运站进行升级和改造;完善以社区废品回收站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和交易集散市场建设;建设与分类垃圾相适应的垃圾处理设施, 推进建设规模化的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还要求各省 (区、市) 要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并在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 《规划》对厨余垃圾处理提出了专门的要求, 要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城市和县城, 在已启动餐厨垃圾处理工作的基础上, 继续推动餐厨垃圾单独收集和运输, 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鼓励使用餐厨垃圾生产油脂、沼气、有机肥、饲料并加强利用, 鼓励餐厨垃圾与其他有机可降解垃圾联合处理。“十二五”期间, 重点抓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 积极推动设区城市餐厨垃圾的分类收运和处理, 力争达到3万吨/日的处理能力。
加大投资:打通产业瓶颈
业内分析指出, 从规划内容可以看出, “十二五”期间两大产业投资重点在于打通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拉动整个产业链的需求快速增长, 餐厨垃圾处理等细分市场领域将迎来发展机遇。
根据规划, “十二五”期间,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636亿元。在投资分配上, 垃圾处理领域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达1730亿元, 占产业总投资的65.6%。专家指出, 截至2010年底, 我国城镇已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仅700余座, 29%的城市没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这导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始终无法全面启动。因此, 《规划》提出, 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县县具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市场普遍认为, 随着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逐渐被打通, “十二五”期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步伐将大大提速, 到2015年, 年增长率均有望达到30%以上。
(三)
虽然已有种种政策规划, 但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之势, 要顺利推进垃圾无害化进程, 还有哪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逢烧必反”亟待破冰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徐海云指出, “国内主要垃圾处理方式还是填埋, 但这一方式一方面需要持续地占有大量的土地, 另一方面还有潜在的环境污染。同时, 垃圾焚烧厂建设在很多地方遇到很大阻力。在此背景下, 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最主要的任务。”
垃圾焚烧作为垃圾减量的有效方式自提出之日便屡遭公众的反对、抗议, 导致多处焚烧设施建设悬而未决。公众之所以对垃圾焚烧意见这么大, 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垃圾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二噁英。此外, 也有人质疑项目本身技术是否可靠、环保, 运营管理是否规范、监管是否到位等。
在很多中小城镇乃至农村, 无序堆放的工业、生活垃圾自燃或是被人为点燃, 小型焚烧土炉的使用以及秋忙时燃烧秸秆都会产生大量包括二噁英类物质的有毒有害气体。徐海云认为, 这类的焚烧危害巨大, 但往往又容易被公众忽视。
“我们很容易将不加控制的垃圾焚烧与现代化的垃圾焚烧混淆起来, 露天焚烧或简易焚烧垃圾是极其有害的, 必须加以禁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明辉指出, 现代化的垃圾焚烧产生的少量有害物是可以控制和治理的。
针对目前反烧派所持的垃圾焚烧在国外已经成为了夕阳产业, 具备垃圾处理先进技术的西方国家都在削减焚烧厂的数量这一说法, 郑明辉并不认同, 他举例说, 邻邦日本与我国虽然都存在人多地少的相似局面, 但在发展垃圾焚烧时的情况与中国目前完全不同。
“日本直至1996年, 小型垃圾焚烧炉遍地, 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非常低, 甚至没有二噁英的控制指标, 致使日本一度成为世界二噁英类的排放大国, 每年焚烧排放的二噁英类高达近8公斤。由于2002年日本实施与欧盟一致的焚烧二噁英类排放标准, 致使很多小型焚烧炉关闭, 同时一批大型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厂投入运行。”他同时指出, 日本近期推动垃圾分类比较有效, 垃圾产生量有所下降, 但焚烧占处理垃圾的比率都在80%左右, 近20年来一直都没有变化。
郑明辉说, 原国家环保总局于1999年颁布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规定生活垃圾的二噁英排放限值为1.0ng TEQ/m 3, 迈出了控制二噁英污染法制化的第一步。就设计和运行而言, 目前国内新建的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很多都达到甚至优于欧盟标准。他说:“我国现有垃圾焚烧发电量相当于数百万吨煤炭发电量, 从而节省了日益枯竭且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等资源。此外, 垃圾中主要以有机形态存在的硫和氯等在高温下会生成一些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氯化氢, 但由于垃圾中有机形态硫和氯含量都比较低, 这些气体的量不是很大, 现有烟气处理技术可以将这些有害气体有效吸收, 不向大气排放。焚烧烟气中还会有极微量的重金属和二噁英类, 现在焚烧厂也有成熟的吸附与高效除尘相结合的技术, 将这些污染的排放控制在安全水平。”
以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条件, 执行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标准, 表现出中国处理垃圾和环境保护的坚定决心。徐海云认为, 消除公众对垃圾焚烧的疑虑与恐惧, 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不仅仅需要依靠严格的标准作支撑, 更重要的是真正将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落实到标准上, 使其达到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度。他提出“五个要”即投入要保障, 规划要落地, 运营要监管, 沟通要有渠道, 责任要有主体。
从源头减量, 分类怎么做才有效率?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聂永丰指出, 目前,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总体上仍处于第二阶段, 即重处理设施的建设及技术的选择, 而轻全过程监管。“我们一直在讨论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者谁最重要。就国外垃圾处理管理战略来看, 从前端避免、减少垃圾产生到回收利用生产其他产品, 到末端通过焚烧等技术回收能源, 最后填埋基本呈一个倒三角形排列, 即前端处置非常重要。”他表示。
推广垃圾分类其实早有年头, 走在任何城市的街头, 几十米一处就能发现分类垃圾桶, 一般会被分成“可回收”和“其它”两种, 但公众对于垃圾分类还缺乏相关知识, 更没有形成习惯。
徐海云认为, 现阶段对家庭厨余类有机垃圾实现单独收集处理是最有意义的垃圾分类目标。据他介绍, 从单质和化合物角度分析, 当前生活垃圾中最多的是水, 而含水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的厨余类有机垃圾。“不同方法, 处理1吨水的成本相差百倍。”他说, 水被环卫部门收运到垃圾处理厂比走下水道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成本高出太多。
聂永丰也指出, “采用简易的办法使含水率哪怕降低几个百分点, 就可以明显使垃圾减量。”他认为, 各地应该量力而行地对垃圾计量收费出台统一标准, 以立法的形式进行规范, 对未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可以分级处罚。
此外, 徐海云还认为, 家庭有害垃圾单独收集是当务之急。家庭有害垃圾主要有废弃药品、日光灯管、电池、油漆等, 建立这些有害垃圾单独收集系统既十分必要, 也十分有意义。他说, “这些垃圾并不是每天都产生, 产生量也比较低。但如果不进行分类收集, 进入生活垃圾后端处理系统后, 其对生活垃圾处理的影响和环境危害都是明显的。”徐海云建议, 家庭有害垃圾应由政府建立分类收集系统, 让居民免费投放, 为提高收集率, 需要建立持续的宣传教育体系, 甚至需要建立类似押金制度, 提高居民单独收集家庭有害垃圾的积极性。
他说:“建立家庭有害垃圾单独收集体系也是对建立其他环保分类收集体系的直接考验。设想如果家庭有害垃圾单独收集体系不能正常运行, 家庭厨余垃圾单独收集体系又如何能够建立并运行?”
(四)
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同时规划相对落后, 这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表现得非常典型:城镇人口迅猛增加, 生活垃圾激增, 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
这种能力不足是系统性的:社区居民缺乏垃圾分类的习惯, 垃圾收集转运能力不足, 垃圾转运站规划不合理, 垃圾转运车等设施不健全, 缺乏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设备等等。生活垃圾的回收、转运、处理设施, 是城镇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上一阶段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 这些关系到城镇化内涵和发展质量的基础设施欠账严重。垃圾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发展失衡, 使一些城市地区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应当说, 生活垃圾处理已经成为我国公共服务的“欠账”。正因如此, 《规划》确立了“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的原则, 并明确提出, 要强化政府责任,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完善财税优惠政策。
当前, 不仅要在新建城镇规划建设好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而且要在那些基础设施不健全的老城区补上这一课, 全面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逐步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仅要做好新增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而且要做好存量垃圾的治理;不仅要加大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更要做好垃圾分类处理的教育普及工作。和一般的公共服务不同, 政府在提供生活垃圾处理这项公共服务的同时, 还应采取一些经济手段, 这有助于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也有助于人们减少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处理必须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两者缺一不可。要加快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进程, 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 改进垃圾处理管理及市场模式, 健全相关管理法规, 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状况和处理效果的监管, 建立合理的垃圾处理费计收标准和办法。同时, 推进垃圾处理设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 改变单纯依赖政府投资而导致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而改变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通过政策引导, 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团体、金融机构等相结合的垃圾处理的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实现社会资本资源在垃圾处理产业领域的合理配置, 并充分发挥作用。
但人们应该认识到, 发动社会资本资源固然很重要, 但市场经济模式不能作为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的出发点, 只能作为推进产业化的制度设计。如果只讲求企业的趋利避害, 而不顾对百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 那么垃圾处理将无从谈起。
也正因如此, 有环保部门专家建议, 应将包括生活垃圾在内的固体废弃物管理指标的减量率, 列入地方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中, 并将这一指标体系作为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及其主要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通过行政手段弥补市场缺陷”。
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项公共服务, 一方面, 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和监管工作;另一方面, 对全社会而言,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制造生活垃圾, 都在给自己生活居住的环境增添压力, 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为减少生活垃圾而努力。
生活垃圾处理规划 篇2
关于印发“十二五”山东省城镇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鲁政办发〔2013〕1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十二五”山东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1月15日
“十二五”山东省城镇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为提高我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23号)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强化政府责任,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保障,加快推进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处理能力,提升运营水平,努力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城乡统筹,区域共享;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原则,通过以城带乡、设施共享等形式,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要严格执行相关建设规范、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配备完善的污染控制及监控设施;科学选择垃圾处理工艺,控制项目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垃圾处理设施高效、可持续运行。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省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39450吨/日,基本形成与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相匹配的无害化处理能力规模,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全省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处理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42%以上,垃圾焚烧处理量达到无害化处理总量的45%以上,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到2015年,全省新增生活垃圾转运能力32300吨/日(其中青岛5800吨/日),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新增餐厨废弃物处理能力2500吨/日,设区市全部建成餐厨废弃物处理和利用设施,建立餐厨废弃物单独收集运输体系,实现城市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
到2015年,实施存量垃圾治理和填埋场封场项目46个,治理存量垃圾2868万吨,同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处理工程建设,提高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
加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着重提升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标准,推进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前期重点督导和支持尚未建成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市(县)加快建设,缩小不同地区垃圾处理水平差距,促进协调发展。各设区市应规划建设区域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程,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和宣传教育基地。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要坚持资源化优先,选择安全可靠、先进环保、省地节能、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地区,要减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通过区域共建共享等方式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卫生填埋处理技术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是每个地区所必须具备的保障手段,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可将卫生填埋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可采用生物处理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应集成多种处理技术统筹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交通相对便利地区采取集中建设处理设施模式,偏远地区采取就地无害化处理模式。统筹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村镇生活垃圾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二)健全收集转运体系,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
加大生活垃圾收集力度,扩展收集覆盖范围,通过以城带乡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推进乡镇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加快建立“村收、镇(乡)运、县(市、区)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市(县)规划区、水源补给区和风景旅游区生活垃圾率先实现全部收集,乡镇驻地建立起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按照城乡统筹原则基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收集转运体系。
积极推广生活垃圾压缩式收集转运方式,统筹布局生活垃圾转运站,加强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与升级改造。推广密闭化收运,淘汰敞开式收转运,减少和避免生活垃圾在收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设区市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实现密闭化运输。
(三)加强存量垃圾治理,保护和修复周边生态环境
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和临时堆放点,应结合垃圾堆体规模、场址地质构造和周边环境条件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在环境敏感地区,可采取鼓风、抽气、洒水等好氧消化技术,促进垃圾堆体快速降解稳定;在土地资源紧缺、附近具有垃圾焚烧设施的地区,可复挖、筛分已填埋垃圾,富含养分的筛下物做绿化用土,高热值的筛上物进行焚烧处理和余热利用,大粒径无机物垃圾重新回填。
不达标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应按照污染防治要求和污染控制标准改造提升相关设施。渗滤液处理不能达标的处理场尽快新建或改造渗滤液处理设施,减少水体和土壤污染。
服务期限和填埋库容已满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应按相关要求进行封场。封场覆盖系统设置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和植被层,确保填埋气体及时导出、降水不进入垃圾堆体。在垃圾堆体降解稳定前,渗滤液处理设施和填埋气体收集利用设施保持正常运行,并跟踪检测污染物排放和地下水、大气、垃圾堆体沉降指标。
(四)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促进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建立健全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餐厨废弃物从产生到收运、处理全过程的申报登记制度,有效监管餐厨废弃物及其资源化产品的流向。设区市要建立完善的餐厨废弃物收运系统,设置专用收集容器和运输车辆,实施单独收集与密闭运输。餐厨废弃物收运系统服务范围逐步向所辖县(市)延伸。
以适度规模、相对集中为原则,在设区市建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推广成熟稳定的处理技术,确保设施运行稳定可靠、生产产品安全无害、成本效益经济可行、污染控制严格有效。重点发展餐厨废弃物高效制沼气技术、餐厨废油催化制备生物柴油深加工技术、餐厨废弃物源头油水分离技术、餐厨废弃物堆肥技术、餐厨废弃物生产饲料无害化处理技术,提高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根据各地上报的项目和投资规模,“十二五”期间全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198.8亿元。其中: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投资126.3亿元,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设投资29.1亿元,存量垃圾整治工程投资6.9亿元,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工程投资15.3亿元,“十一五”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续建工程、垃圾分类示范工程以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排放监管体系建设投资21.2亿元。
(二)资金筹措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支持政策,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促进投资主体与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各地要制定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统筹安排设施建设的规模、布局、方案和投资。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依法依规尽快办理相关手续,推进列入规划的项目建设进度。符合国土资源部《划拨用地目录》的项目,以划拨方式供应建设用地,落实垃圾处理在税收、价格和用电等环节上的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和行业发展。
(二)加强资金保障。加大各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增加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完善价格机制,探索改进生活垃圾收费方式,降低收费成本、提高收缴率。在垃圾处理收费不足以补偿运行成本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适当补偿。
(三)规范市场准入。加强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招标投标管理,严格实行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快垃圾处理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生活垃圾运营单位失信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将不能合格运营以及不能履行特许经营合同的企业清出市场。垃圾处理工程应由政府责成环卫主管部门组建项目法人行使业主职责,也可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委托企业组建项目公司负责投资建设,项目法人和项目公司要认真实施政府批准的建设计划和工作方案,按照规定的建设时限和工作标准做好各项工作。
(四)加强监督管理。按照国家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审批垃圾处理项目立项、环评和初步设计,并督促建设单位依据批复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对垃圾渗滤液、垃圾焚烧烟气和残渣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管控。加强对已建成运营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状况和处理效果的监管,根据国家发布的行业评价标准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并公开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对未通过考核的责令运营单位限期整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省监察厅要按照省政府规定,继续对城镇垃圾处理工作进行调度、抽查、通报。
(五)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正确传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相关知识,全面客观报道相关信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全民树立“垃圾处理、人人有责”的观念,形成有利于促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1.“十二五”山东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规划
2.“十二五”山东省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规划
3.“十二五”山东省生活垃圾存量治理规划
4.“十二五”山东省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省委。
生活垃圾处理呼唤科技支撑 篇3
而在中国,餐厨垃圾分类处理仍然任重道远,绝大多数餐馆、饭店里产生的餐厨垃圾未能科学地分类处理,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垃圾猪、地沟油等问题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分类处理的欠缺,未能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造成了大量“埋藏”在垃圾中的宝贵资源的浪费,真是令人惋惜与心痛。
怎样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呢?面前的隔油器好像是打开我们思路的一把钥匙,它让我们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依靠科技的支持。隔油器有效解决了餐厨垃圾处理的最前端、也是关键环节的技术问题,才使餐厨垃圾在产生地就得以收集和前期处理。试想,如果北京的餐馆、饭店等产生餐厨垃圾较集中的地方,也用上了如隔油器这样的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餐厨垃圾处理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当然,餐厨垃圾的处理模式不可能只有一种、路径不可能只有一条,但不管是哪种模式、哪种路径,都必须是科学的,是由科技支撑的。可喜的是,大家在这方面形成了共识,并不断地再深化,同时也积极进行着探索与实践。北京将一些相关工作已列入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年度折子工程》,北京将在餐饮街、高校集中区、度假村等餐厨垃圾产生集中地区建设完成10座小型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站,这对餐厨垃圾的处理必将起到推动与示范作用。
科技是生产力,是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的金钥匙,是提升生产、生活水平的助推器。所以,我们要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处理的水平,切实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就必须依靠科技的大力支撑。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舍得投入、舍得花钱、舍得用气力。对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领导者来说,谋划发展、拓展思路时,要将科技支撑放在重要位置,及时提出科技需求;对科技部门来说,要将此作为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大调研立项、科技开发的力度,加快形成科技对生活垃圾处理全面支撑的良好局面。
要做到科技支撑有力,就要结合实际,选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科技攻关。这样,一旦成功,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就可以加速腾飞,实现跨越式发展。隔油器的诞生,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还有北京市科委立项研究的废旧利乐包铝塑分离项目也是很典型的,由于利乐包内层是铝塑复合材料,对于回收再利用难度很大。市科委立项后,经过三年的研究试验,已经可以把铝和塑料分离,这不仅使铝、塑各自有了用途,而且突破了阻碍废旧利乐包材料循环再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该科技项目的研究成功,既实现了废旧利乐包处理的零排放,又将其构成的所有材料——纸浆、塑料、铝可以分别全部再利用。
同时,在科研立项、科技研发中,还应考虑它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以及推广性。因为生活垃圾的处理,种类多、环节多,所以科技支撑的技术、方法、设备,均要以“用”字为核心,只有相关单位喜欢用了,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了,才能说明我们研究的这项技术、这个方法、这种设备在实践中起到了支撑作用。从这个角度说,应用的程度如何,是衡量科技支撑强弱程度的尺度,也是检验科技投入效率好与差的尺度。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尺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地以“用”字为核心,科技支撑的巨大作用就会越来越凸显。
台北生活垃圾处理掠影 篇4
台北市大力 推进实施 的“垃圾 不落地”、“资源回收计划”和“垃圾费随袋征收”有力地促进了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使生活垃圾回收、运输和处理整个渠道畅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处理链和经济圈。这些措施、办法的综合实施,大大促进了垃圾逐年减量。
实施“垃圾不落地”
台北市的商业街路旁,旅游景点都有垃圾桶摆放,三只桶上的标识分别显示为: “资源回收”、“一般垃圾”、“塑胶”, 以方便分类投放;而在居民社区,却见不到任何样式的垃圾桶、垃圾箱,也寻不见密闭式清洁站等生活垃圾暂存或中转设施。居民区里产生的生活垃圾放到哪儿?怎样收集运输?这是实施“垃圾不落地”的成果。
“垃圾不落地”,就是居民将产生的垃圾直接投放进收集运输车里,运输车将收集起来的垃圾直接送去处理,改变了过去那种将垃圾放置在垃圾集置点,或者中转站,收运者再把这些“落地”的垃圾装进车里的工序。要实现“垃圾不落地”,最关键的是两个步骤,即分类和运输。分类,主要是居民将产生的垃圾在投放之前就要在家中进行粗分类,分成“一般垃圾”、“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即可。将分了类的垃圾按类别装进袋子,待专业收集运输车到来时,分类直接投放进车里。运输,就是专业收集运输队伍,在规定的时间——下午18∶45到晚上22∶00,进行定点收集。投放时接受收集人员(环保署工作人员)的监督,对于居民送来投放的垃圾,如发现未分类的,拒收或罚款。
自1997年实施“垃圾不落地”以来, 经过十几年运转,越来越顺畅,“垃圾不落地”有效的解决了垃圾集置点、中转站二次污染问题,受到居民大力支持,已成为了居民的自觉行动,也充分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实现垃圾源头分类的好做法。
资源回收计划
对于可回收垃圾——塑料瓶子、玻璃瓶罐、纸质饮料盒子、铝铁和泡沫塑料、家用电器、纸类、衣物等,台北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分类回收处理。考察者在台北市中山八德环保教育站咨询中心观察到,这个面积五六百平方米的环保咨询中心,堆放着足有二三卡车的可回收垃圾,有七八位60岁以上的老人对这些垃圾分类整理,他们将塑料瓶的盖子拧下来,与瓶分开单放;将纸箱板整齐地叠好分类;将无油墨的白纸与其它纸张分开,如此细的再分类,为这些资源循环再利用各归其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废旧家用电器,工作人员对它们逐件进行分拆, 将不同材料的零器件分类存放,对于可用的器件进行拼装利用,这里使用的电风扇、收音机等,就是他们利用废旧材料拼装而成的。最有特色就环保教育站设有是创意区, 这里的创意成果颇丰,令人大开眼界,巧手加工制作的各种款式的衣服,虽然不是成批成套,但件件漂亮,更看不出以废变宝的痕迹。摆在架子的一件件手工艺品,也是让人爱不释手。
在现场工作的人,有一位双腿残疾的中年人,他坐在地上正认真地分拆一台收录机,对其中不同材料进行分类。这里的负责人介绍,他开了一家家用电器维修店,为了环保事业,他总要抽出一定时间到这里做义工。在他旁边工作的是一位70多岁旅居巴西的老人,老人是回台北探亲的,在探亲期间的二三个月里,老人成了这里的常客,他觉得在这里做义工,能为环保事业做点事, 与探亲戚一样愉快。原来,到这里工作的人员,全部都是不取报酬的义工或志工。所不同的是,义工有时间时可以随时到站里工作,而志工则不那么随意,要服从站里根据需要所做出的排班计划,这样既可避免“冷场”,又可防止“爆场”。像这样的资源回收站,已遍布台湾,在台北市就有4家。台湾通过多种宣教形式,倡导民众树立“资源回收”、“废物再利用”的理念,特别重视建立志愿者队伍。目前已有2万多名环保志愿者长期活跃在居住小区进行资源回收,他们的行动有力地带动影响了更多的人参与做环保,十几年间,垃圾回收量由3%提升到40% 以上。如此之快的提升速度,是志愿者的努力和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创造出来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提速器”。
垃圾费随袋征收
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对于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中的“一般垃圾”采取购买专用垃圾袋方式收费,对于“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则不收费。然而,开始收费时,并不是按照垃圾分类情况和垃圾的实际产生量收费,而是按户家水表显示的用水量收取。这样容易产生不合理的现象,比如,有的户家用水多,但未必产生的垃圾就多,而用水少的户家倒可能产生的垃圾多。
这些问题反映出来之后,相关部门对收费形式进行了改革,改为将费用加入垃圾收集专用袋中,当居民购买这种专用袋时, 就支付了垃圾费。垃圾收费专用塑料袋按容积大小共分为6个规格,其中最小的容积为5公升,2.5元台币;最大的容积92公升,46元台币。各种规格的专用垃圾塑料袋都印有标章,有防伪标识,以防假冒。在台北市大部分便利店、超市以及有专用垃圾袋销售标示的商店均备有专用垃圾袋,居民购买很方便。为了鼓励分类,规定收费专用塑料袋只装“一般垃圾”类,而“回收垃圾”类和“厨余垃圾”类可以用非收费专用塑料袋。还规定应使用专用袋而未使用的,每次罚款1200至6000元台币;对使用伪造垃圾袋的,罚款3万至10万元台币。同时,还鼓励举报违规者,并以罚款的两成作为奖金,奖励举报者。实行垃圾收费以来,有力地推进了垃圾分类和垃圾源头减量。据统计,10年来,由实行收费前的每人每日平均产生生活垃圾1.12千克,到去年已减至0.39千克, 减少量达65%。由于垃圾产生量的减少,从2005年5月起,由每天收运改为了每周5天收运。
生活垃圾处理协议 篇5
甲方:
乙方:
为保持甲方环境清洁卫生,避免公司内的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现由甲方与乙方签订协议,回收处理甲方公司的生活垃圾。
一、工作内容:乙方定期清理回收甲方垃圾存放点的垃圾,并进行
处理;定期清掏生活污水中的泥。
二、乙方责任:乙方不能让甲方垃圾存放点的垃圾存量太多,按甲方的要求及时清理;定期清掏生活污水中的泥。在乙方运输、处理垃圾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责任自负。
三、付款方式:按实际处理生活垃圾的车数进行结算,各类车量垃圾处理价格,按********当有有关环卫收费标准执行。
四、承包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合同到期后,经甲乙双方协商确定续签事项。甲方:
乙方: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篇6
一、造成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原因
1. 社会进步
在很多年前,社会科技并不发达,塑料、电池等对环境造成威胁的垃圾在农村使用少,因而对环境不会造成较大危害。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农民对塑料等制品使用量陡然增加,其结果是产生大量不可降解垃圾。
2. 农村人口增加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在封建传统观念的阻碍下实行得并不很好,所以农村人口仍以一个比较惊人的速度增长。人口增长直接造成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增加,而生活范围并未扩大,导致一定生活范围的垃圾量相对增加,加重环境负担。
3. 地方政府不作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章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该法还规定,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若管理不当应承担相应责任。但是未见管理,也未见承担责任。至少在当地没有任何执法人员或单位出面管理环境污染问题,更不要说组织修建垃圾站,聘请人员进行垃圾回收。
4. 农民素质不高
个人认为,农民素质不高的根源并不全在农民本身。现在所有学校都把学习成绩放在首位,不注重其它素质的培养,当涉及环境问题时,也只是在课堂上匆匆带过。当代教育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过去?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农民,导致其环保意识不高,在农村出现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便不足为奇。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我们不但要反思产生这一严峻形势的原因,更要思考应对的策略。
二、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措施
1.打破传统封建观念束缚
让农民主动接收先进思想文化,接受计划生育政策,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生育观念,实行少生优生,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村民素质。
2.加强对地方行政机关监督
通过各种渠道向地方政府多提意见和建议,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此外,还应通过法律强制有关部门执行,保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3.借鉴学习治理污染成功案例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法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该县按3~5户农户在一起为标准建1个垃圾定点收集池,每组建1~2个生态垃圾处理池,每镇建1个垃圾压缩中转站,县城建1个垃圾填埋场。各村民小组以村民议事方式,从本组选1名保洁员,每周工作一天,将农户定点垃圾收集池的垃圾转运至组上的生态垃圾处理池,按标准分类,将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物品交废品收购站,将80%可降解处理的生活垃圾进行发酵处理作有机肥料,再由村上选出的1~3名保洁员将组上生态垃圾处理池无法生态化处理的建筑垃圾等收集转运至镇上的垃圾压缩中转站,最后由镇上派人送县上统一处理。除县财政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垃圾处理外,该县还通过村民每人每月交纳1元卫生费的形式,让村民主动参与到环境卫生治理、监督工作中,形成人人都是卫生监督员的良好局面。建立全省首个“新公民”培训基地,委托第三方专业培训学校,长期开展“新公民”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村民素质,自觉养成卫生习惯,促进全县环境改善。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科学运行模式。罗江县的人们已经在环境治理方面采取行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的做法值得参考和借鉴,也让我们看到了治理环境问题的希望。
环境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若不治理,于国家发展有碍、于人民生活有害,国家的民族复兴之路也将异常艰难。只有落实于行动,各司其职,才能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做出贡献。▲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 篇7
《指南》对卫生填埋、焚烧等主要垃圾处理技术的适用性、建设技术要求及运行监管要求做了详细规定。《指南》指出, 对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 应结合当地的人口聚集程度、土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垃圾成分和性质等情况, 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 并应满足选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可行、设备可靠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同时, 《指南》对垃圾的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和运输等提出了指导意见。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
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施治污减排, 确保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 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已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符合国际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在其指导下,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处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上升同处理能力不足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为保障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无害化处理水平不断提高, 指导各地选择适宜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 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运行和监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技术政策, 制定本指南。
1 总则
1.1 基本要求
1.1.1 生活垃圾处理应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
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 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1.1.2 应尽可能从源头避免和减少生活垃圾产生,
对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尽可能分类回收, 实现源头减量。分类回收的垃圾应实施分类运输和分类资源化处理。通过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确保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和处置。
1.1.3 生活垃圾处理应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分类收
集、生活垃圾转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监管等重点环节, 落实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着力构建“城乡统筹、技术合理、能力充足、环保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1.1.4 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 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促进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
1.2 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
1.2.1 应通过加大宣传, 提高公众的认识水平和参
与积极性, 扩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范围和城市数量, 大力推广生活垃圾源头分类。
1.2.2 将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废塑料的回收利用
纳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范畴, 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活垃圾资源再生模式, 有效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再生和源头减量。
1.2.3 鼓励商品生产厂家按国家有关清洁生产的
规定设计、制造产品包装物, 生产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可降解的包装物, 限制过度包装, 合理构建产品包装物回收体系, 减少一次性消费产生的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1.2.4 鼓励净菜上市、家庭厨余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和餐厨生活垃圾单独收集处理, 加强可降解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1.2.5 通过改变城市燃料结构, 提高燃气普及率和集中供热率, 减少煤灰垃圾产生量。
1.2.6 根据当地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 制定适
合本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应该遵循有利资源再生、有利防止二次污染和有利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实施的原则。
1.3 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
1.3.1 加快建设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后续处理
相配套的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体系, 推进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的数字化管理工作。
1.3.2 应实现密闭化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 防止生
活垃圾暴露和散落, 防止垃圾渗滤液滴漏, 淘汰敞开式收集方式。
1.3.3 应逐步提高生活垃圾机械化收运水平, 鼓励采用压缩式方式收集和运输生活垃圾。
1.3.4 应加强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 重点是区域性大中型转运站建设。
1.3.5 拓展生活垃圾收运服务范围, 加强县城和村镇生活垃圾的收集。
1.4 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
1.4.1 应结合当地的人口聚集程度、土地资源状
况、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垃圾成分和性质等情况, 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 并应满足选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可行、设备可靠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1.4.2 应在保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 加
强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单独收集的危险废物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具备条件的城市可采用对多种处理技术集成进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 实现各种处理技术优势互补。规划和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是节约土地资源、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染控制、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1.4.3 应依法对新建生活垃圾处理和处置的项目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标准, 从生活垃圾中回收的物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用途或者标准使用。
1.4.4 应保障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水平, 确保污
染物达标排放。运行单位应编制生产作业规程及运行管理手册并严格执行, 按要求进行环境监测,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1.4.5 加强设施运行监管, 实现政府监管与社会监
管相结合, 技术监管与市场监管相结合, 运行过程监管和污染排放监管相结合。
2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适用性
2.1 卫生填埋
2.1.1 卫生填理技术成熟, 作业相对简单, 对处理
对象的要求较低, 在不考虑土地成本和后期维护的前提下, 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2.1.2 卫生填埋占用土地较多, 臭气不容易控制,
渗滤液处理难度较高, 生活垃圾稳定化周期较长, 生活垃圾处理可持续性较差, 环境风险影响时间长。卫生填埋场填满封场后需进行长期维护, 以及重新选址和占用新的土地。
2.1.3 对于拥有相应土地资源且具有较好的污染
控制条件的地区, 可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2.1.4 采用卫生填埋技术, 应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回
收、资源化处理、焚烧减量等多种手段, 逐步减少进入卫生填埋场的生活垃圾量, 特别是有机物数量。
2.2 焚烧处理
2.2.1 焚烧处理设施占地较省, 稳定化迅速, 减量
效果明显, 生活垃圾臭味控制相对容易, 焚烧余热可以利用。
2.2.2 焚烧处理技术较复杂, 对运行操作人员素质和运行监管水平要求较高, 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
2.2.3 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生活垃圾热值满足要求的地区, 可采用焚烧处理技术。
2.2.4 采用焚烧处理技术, 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处理焚烧烟气, 并妥善处置焚烧炉渣和飞灰。
2.3 其他技术
2.3.1 其他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置等技术。
2.3.2 生物处理适用于处理可降解有机垃圾, 如分
类收集的家庭厨余垃圾、单独收集的餐厨垃圾、单独收集的园林垃圾等。对于进行分类回收可降解有机垃圾的地区, 可采用适宜的生物处理技术。对于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的地区, 应审慎采用生物处理技术。
2.3.3 采用生物处理技术, 应严格控制生物处理过
程中产生的臭气, 并妥善处置生物处理产生的污水和残渣。
2.3.4 经过分类的生活垃圾, 可作为替代燃料进入城市附近大型水泥厂的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理。
2.3.5 水泥窑协同处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准
入条件, 并按照相关标准严格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3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技术要求
3.1 卫生填埋场
3.1.1 卫生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
3.1.2 卫生填埋场设计和建设应满足《生活垃圾卫
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3.1.3 卫生填埋场的总库容应满足其使用寿命10年以上。
3.1.4 卫生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 防止对地下
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 同时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鼓励采用厚度不小于1.5毫米的高密度聚乙烯膜作为主防渗材料。
3.1.5 填埋区防渗层应铺设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
卫生填埋场应设置渗滤液调节池和污水处理装置, 渗滤液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到环境中。调节池宜采取封闭等措施防止恶臭物质污染大气。
3.1.6 垃圾渗滤液处理宜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
深度处理和后处理”的组合工艺。在满足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前提下, 经充分的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论证后也可采用其他工艺。
3.1.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应实行雨污分流并设
置雨水集排水系统, 以收集、排出汇水区内可能流向填埋区的雨水、上游雨水以及未填埋区域内未与生活垃圾接触的雨水。雨水集排水系统收集的雨水不得与渗滤液混排。
3.1.8 卫生填埋场必须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
设施, 应对填埋气体进行回收和利用, 严防填埋气体自然聚集、迁移引起的火灾和爆炸。卫生填埋场不具备填埋气体利用条件时, 应导出进行集中燃烧处理。未达到安全稳定的旧卫生填埋场应完善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和处理设施。
3.1.9 应确保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质量。选择
有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和质量保证的施工材料, 制定合理可靠的施工计划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避免和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防渗系统的破损和失效。填埋场施工结束后, 应在验收时对防渗系统进行完整检测, 以发现破损并及时进行修补。
3.2 焚烧厂
3.2.1 生活垃圾焚烧厂选址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
3.2.2 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和建设应满足《生活垃
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等相关标准以及各地地方标准的要求。
3.2.3 生活垃圾焚烧厂年工作日应为365日, 每条
生产线的年运行时间应在8000小时以上。生活垃圾焚烧系统设计服务期限不应低于20年。
3.2.4 生活垃圾池有效容积宜按5~7天额定生活
垃圾焚烧量确定。生活垃圾池应设置垃圾渗滤液收集设施。生活垃圾池内壁和池底的饰面材料应满足耐腐蚀、耐冲击负荷、防渗水等要求, 外壁及池底应作防水处理。
3.2.5 生活垃圾在焚烧炉内应得到充分燃烧, 二次
燃烧室内的烟气在不低于850℃的条件下滞留时间不小于2秒, 焚烧炉渣热灼减率应控制在5%以内。3.2.6烟气净化系统必须设置袋式除尘器, 去除焚烧烟气中的粉尘污染物。酸性污染物包括氯化氢、氟化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 应选用干法、半干法、湿法或其组合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去除。应优先考虑通过生活垃圾焚烧过程的燃烧控制, 抑制氮氧化物的产生, 并宜设置脱氮氧化物系统或预留该系统安装位置。
3.2.7 生活垃圾焚烧过程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烟
气中二噁英的排放, 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控制燃烧室内焚烧烟气的温度、停留时间与气流扰动工况;减少烟气在200~500℃温度区的滞留时间;设置活性炭粉等吸附剂喷入装置, 去除烟气中的二恶英和重金属。
3.2.8 规模为300吨/日及以上的焚烧炉烟囱高度
不得小于60米, 烟囱周围半径200米距离内有建筑物时, 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米以上。
3.2.9 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建筑风格、整体色调应与
周围环境相协调。厂房的建筑造型应简洁大方, 经济实用。厂房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布局应满足工艺及配套设备的安装、拆换与维修的要求。
4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要求
4.1 卫生填埋场
4.1.1 填埋生活垃圾前应制订填埋作业计划和年、
月、周填埋作业方案, 实行分区域单元逐层填埋作业, 控制填埋作业面积, 实施雨污分流。合理控制生活垃圾摊铺厚度, 准确记录作业机具工作时间或发动机工作小时数, 填埋作业完毕后应及时覆盖, 覆盖层应压实平整。运行、监测等各项记录应及时归档。
4.1.2 加强对进场生活垃圾的检查, 对进场生活垃
圾应登记其来源、性质、重量、车号、运输单位等情况, 防止不符合规定的废物进场。
4.1.3 卫生填埋场运行应有灭蝇、灭鼠、防尘和除臭措施, 并在卫生填埋场周围合理设置防飞散网。
4.1.4 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应及时收集、处理, 并达
标排放, 渗滤液处理设施应配备在线监测控制设备。4.1.5应保证填埋气体收集井内管道连接顺畅, 填埋作业过程应注意保护气体收集系统。填埋气体及时导排、收集和处理, 运行记录完整;填埋气体集中收集系统应配备在线监测控制设备。
4.1.6 填埋终止后, 要进行封场处理和生态环境恢复, 要继续导排和处理垃圾渗滤液和填理气体。
4.1.7 卫生填埋场稳定以前, 应对地下水、地表水、
大气进行定期监测。对排水井的水质监测频率应不少于每周一次, 对污染扩散井和污染监视井的水质监测频率应不少于每2周一次, 对本底井的水质监测频率应不少于每月一次;每天进行一次卫生填埋场区和填埋气体排放口的甲烷浓度监测;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场界恶臭污染物监测。
4.1.8 卫生填理场稳定后, 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
门审定后, 确定是否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宜的开发利用。
4.1.9 卫生填埋场运行和监管应符合《城市生活垃
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 9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4.2 焚烧厂
4.2.1 卸料区严禁堆放生活垃圾和其他杂物, 并应保持清洁。
4.2.2 应监控生活垃圾贮坑中的生活垃圾贮存量,
并采取有效措施导排生活垃圾贮坑中的渗滤液。渗滤液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或可回喷进焚烧炉焚烧。4.2.3应实现焚烧炉运行状况在线监测, 监测项目至少包括焚烧炉燃烧温度、炉膛压力、烟气出口氧气含量和一氧化碳含量, 应在显著位置设立标牌, 自动显示焚烧炉运行工况的主要参数和烟气主要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数据。当生活垃圾燃烧工况不稳定、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炉膛温度无法保持在850℃以上时, 应使用助燃器助燃。相关部门要组织对焚烧厂二恶英排放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检工作。
4.2.4 性循环生活垃圾焚烧炉应定时吹灰、清灰、除焦;余热锅炉应进行连续排污与定时排污。
4.2.5 焚烧产生的炉渣和飞灰应按照规定进行分
别妥善处理或处置。经常巡视、检查炉渣收运设备和飞灰收集与贮存设备, 并应做好出厂炉渣量、车辆信息的记录、存档工作。飞灰输送管道和容器应保持密闭, 防止飞灰吸潮堵管。
4.2.6 对焚烧炉渣热灼减率至少每周检测一次, 并
作相应记录。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物, 应密闭收集、运输并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经处理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要求的焚烧飞灰, 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4.2.7 烟气脱酸系统运行时应防止石灰堵管和喷
嘴堵塞。袋式除尘器运行时应保持排灰正常, 防止灰搭桥、挂壁、粘袋;停止运行前去除滤袋表面的飞灰。活性炭喷入系统运行时应严格控制活性炭品质及当量用量, 并防止活性炭仓高温。
4.2.8 处理能力在600吨/日以上的焚烧厂应实现
烟气自动连续在线监测, 监测项目至少应包括氯化氢、一氧化碳、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项目, 并与当地环卫和环保主管部门联网, 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4.2.9 应对沼气易聚集场所如料仓、污水及渗滤液
收集池、地下建筑物内、生产控制室等处进行沼气日常监测, 并做好记录;空气中沼气浓度大于1.25%时应进行强制通风。
4.2.1 0 各工艺环节采取臭气控制措施, 厂区无明显臭味;按要求使用除臭系统, 并按要求及时维护。
4.2.1 1 应对焚烧厂主要辅助材料 (如辅助燃料、石灰、活性炭等) 消耗量进行准确计量。
4.2.1 2 应定期检查烟囱和烟囱管, 防止腐蚀和泄漏。
4.2.1 3 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和监管应符合《生活
乡镇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处理 篇8
一、垃圾处理规模及处理方法
开原市八棵树镇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工程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40吨, 存储场存储容量7000立方米, 使用年限15年以上。生活垃圾进场后暂时存储在存储场内, 经发酵降解后进行分类处理, 分离出的可燃垃圾进行气化, 转换为清洁的可燃气体, 通过地下输配系统输送到镇内居民家中和工厂, 用于生活和生产用能源;分离出的有机质用于镇内的有机肥厂作为有机肥生产原料或改良土壤、造田, 用于绿色农作物生产;分离出的建筑垃圾、石块粉碎后用于免烧砖生产原料或直接回填。
1. 可燃垃圾处理方法与应用
日产生活垃圾40吨, 可燃垃圾含量约31%;日分离出的可燃垃圾包括废弃秸秆、破布烂鞋、废旧塑料、食品包装袋、学校垃圾等约12.4吨。分离出的可燃生活垃圾经晾晒处理后, 输送到垃圾气化站进行气化, 转换成清洁的再生能源 (生物质燃气) , 通过地下输配系统直接输送到镇内居民家中或工厂, 用于生活、生产能源, 实现能源转换, 节能环保, 同时实现“二人烧火, 全村做饭”的现代化生活模式。
2. 有机质处理方法及应用
生活垃圾里有机垃圾含量约57%, 日分离出的有机垃圾约22.8吨。分类出的有机质经杀菌处理后, 作为有机肥生产原料, 运输到镇内的有机肥生产厂循环利用, 添加养殖场的牲畜粪便等制成有机肥或用于改良土壤、直接造田, 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产量, 实现绿色农业生产, 可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
3. 建筑垃圾、石块等处理方法及应用
生活垃圾里建筑垃圾、石块等含量为12%, 日分离出的建筑垃圾、石块等4.8吨。分离出的建筑垃圾、石块、炉渣灰等加工粉碎后, 可作为免烧砖材料利用或直接在堆放场填埋。
二、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
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实施后, 年处理生活垃圾1.5万吨, 产生可燃垃圾4650吨、有机质8550吨、建筑垃圾和石块1800吨。每吨可燃垃圾产气1800立方米, 年产燃气837万立方米。产品销售价格参照目前周边市场价格, 年产垃圾燃气837万立方米, 每立方米售价0.6元, 年销售收入502.2万元。年产生物有机质8550吨, 用于有机肥原料或改良土壤, 每吨售价60元, 年销售收入51.3万元;如果用于造田, 500毫米厚, 可造田17.1公顷, 每公顷国家给补助1万元, 可收入17.1万元。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共553.5万元。
2. 社会效益
日本处理生活垃圾的那些事 篇9
就拿生活中的平常事来说吧, 日本人乘手扶电梯总是自觉地站在一边。让出三分之二的空间, 让有急事的人通过。
我们广州新开地铁的时候, 也曾经想让大家这样遵守秩序, 在扶手标出了这个要求。然而, 遗憾的是, 规定是有了, 却没有很多人去遵守。
当我踏上日本的土地之后, 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生活垃圾处理也如同那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一样深深震撼着我。
日本国民对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视程度, 是我们中国难以望其项背的。
你到日本旅游, 导游给你上的第一堂课, 就是在旅游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垃圾。
外国人到日本后, 特别是留学生租了房后, 房东会认真地告诉你, 如何处理垃圾, 特别要告诉你乱扔垃圾各种处罚规定。
在很多的公共场所, 你还会看到一排垃圾箱, 分别写着:纸杯、可燃物、塑料类, 每个垃圾箱上还有各种图案, 以示垃圾箱的种类。在机场和具有国际性的旅游场所, 垃圾箱上还写有日文、英文和中文。
在日本扔垃圾都颇有讲究, 垃圾分类也是越分越细, 星期几扔哪种垃圾都有明确规定, 如果不用心的话, 很难记住哪天该扔哪种垃圾, 哪一种垃圾又包含哪些东西。
矿泉水瓶、泡沫苯乙烯、聚氯乙烯、保鲜膜等沾火就着、就溶化, 想想应该算是“可燃垃圾”吧, 可这类垃圾燃烧起来会释放有害物质, 是属于“不燃垃圾”;饮料、食品用玻璃瓶、易拉罐等用火点都点不着的物品也应该算“不燃垃圾”吧, 可它们却与报纸杂志等归属于“可回收资源型垃圾”。同是玻璃制品的饮料瓶与玻璃杯、化妆品瓶要分属不同类别要在不同的日子里扔。
据说在日本的留学生最容易被人诟病的就是乱扔垃圾。“乱扔”不是说不扔进垃圾箱, 而是说不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 按照指定方法扔垃圾。
所以, 刚到日本时同行好友就告知在这里扔垃圾时一定要牢记三点:
一是要知道垃圾怎么分类。
日本的垃圾分类, 在不同城市, 同城不同区, 要求是不同的, 基本上都复杂到几乎令人无法接受。日本横滨市, 为了帮助市民按照新规定倾倒垃圾, 向市民们发放了一本27页的关于如何给垃圾分类的手册。该手册重点部分包含的详细说明竟然有518条……
二是要做好扔垃圾的事前处理。
日本对如何扔垃圾有许多具体的规定。比如, 生活垃圾要用专门的垃圾袋装好并封口, 这种垃圾袋对环境无污染, 一般的商店都有出售, 价格也不贵。盛饮料的塑料瓶、盛放蔬菜水果或肉类的泡沫和塑料托盘等, 扔出前要清洗一下。大型包装用纸箱等则要展平, 并用绳子系好。垃圾桶分得也很细, 且很好辨认。玻璃瓶要扔在黄色垃圾桶内, 铝罐等扔在蓝色垃圾桶里, 纸箱则要投到纸屑箱内。如果家中有什么大型物品要扔, 比如家具、大型电器等, 还要购买专门的大型垃圾处理券贴在上面, 否则会被拒收。
三是牢记扔垃圾的时间。
日本人, 大多地区每周倒四次垃圾 (晚上不能扔, 要早上扔) 。
在日本, 每个地区都规定了具体的扔垃圾时间, 比如可燃垃圾是星期几、不可燃垃圾是星期几、可回收垃圾是星期几、粗大垃圾又是星期几等等。
各个住宅附近还专门有人帮忙检查扔出去的垃圾是否合格。假如有一天你扔错了垃圾, 就会有人把你扔出去的垃圾送回来, 还会送你一本垃圾分类表, 让你有空好好学习学习。因为对垃圾的分类回收进行了非常细化的划分, 每个人家有几个垃圾桶根本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在日本, 我们买到的每一件商品的外包装都有分类标记, 以指导普通市民在家中更便利地将垃圾分类。这些说明十分详细, 例如, 化妆品的瓶子, 会分瓶体, 瓶盖, 甚至外包装的塑料袋, 都要说明成分, 可燃的物质会告诉你, 燃烧的时候是否会产生有害物质, 等等。在日本, 产品外包装上印分类标记以及材料成分, 是跟厂家的地址电话一样重要的, 甚至更重要。
记住这些还不能保证在日本不出错, 因为习惯不是一两天能够改过来的, 这不仅需要他人监督, 还需要自律和以身作则的责任感。在中国已经习惯了每走几步就有一个垃圾桶的街道, 但在日本的大街上几乎看不到垃圾箱, 那就更不用说垃圾站了。
无论是在银座、新宿的繁华街头还是乡村的僻静小道, 除了饮料自动售货机旁会设置一些供丢弃饮料瓶、罐的专用垃圾箱外, 想丢弃一张废纸, 你都找不到垃圾箱。日本人的做法是把垃圾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家, 这一点可能会让很多外国人感到不太适应, 但客观上却保障了日本街道的整洁。
当今全球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 垃圾首当其冲。日本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 对环境治理特别是垃圾处理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日本能取得今天的成效, 是因为也遭受过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痛苦, 一系列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迫使日本去研究对策来解决问题。
生活垃圾处理, 这个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垃圾处理技术, 而且更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
因此, 日本人在进幼儿园时的第一课就是垃圾分类, 把垃圾问题纳入小学社会课课本, 用小学生来教育大人。在日本大阪的舞洲垃圾处理中心, 它被设计成安徒生童话里城堡的样子, 不仅外表华丽, 里面的设计也是实实在在的。里面有很多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地方和介绍环境知识的大屏幕, 从这些独特的设计可以看出日本的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良苦用心。他们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小学四年级的课程就有垃圾环保的内容, 为了教育小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设计了能够激起孩子们兴趣的地方。学校还定期与家长沟通, 要求配合学校做好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如让家长将家里的旧报纸、罐头瓶等废弃物带到学校, 由学校和家长联席会送到回收站, 所得款给学生购买一些学习用品。
由于日本重视全民教育, 垃圾要分类, 要定时定点扔垃圾, 早已成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规矩。如果你不严格按规程分类操作、按规定时间扔到指定地点的话, 将面临巨额的罚款。在以住宅团地为单位的区域社会, 落下个“不履行垃圾分类”的名声, 是非常不名誉的事情。所以,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日本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每个人都能自觉地认真细致地做到垃圾分类。
说到对日本的生活垃圾处理的感受, 我同时想到了日本同业者访华的感叹。
一位千叶县从事废品回收的业者, 他曾跟中国留学生后援会会长五十岚先生访问过北京等地, 他跟我谈起见闻时对那里细致的垃圾分类很有感触。说了半天我才弄明白原来这位“干一行爱一行”的业者在访华期间也没有忘了他的老本行, 很关注废品回收。他讲的是指那些在垃圾桶中仔细地挑拣垃圾的拾废品者。在中国还处于温饱阶段, 确实有不少拾废品者将垃圾中有价值的东西挑拣出来卖钱, 自然针头线脑、铜丝铁钉都“分类”得清清楚楚。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还很不够, 还只是拾荒者的营生。
中国有着回收废品的传统历史, 我在孩提时清楚地记得, 家中的牙膏皮、鸡毛、乌龟壳等等废弃的物品, 都保留起来, 走街串户废品收购人员用刀片敲着“叮叮当, 叮叮当”的声音, 小孩子都会一拥而上, 用废品换牙糖。
我们过去回收废物, 或许是受贫困经济制约, 是为了维持生计不得已采用的手段;但在中国已经实现小康社会的今天, 我们不能扔掉过去节省资源的优良传统, 要从小孩教育入手, 从我们自己做起, 将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变成我们具体的行动。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 篇10
据调查, 我国农村平均每人每天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86kg, 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产量接近3亿t, 至2007年底, 全国仅有26.8%的行政村设有垃圾收集点, 每年上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任何处理而被随意弃置。未处理的生活垃圾是农村生活环境的污染隐患, 不仅侵占了大量的土地, 而且极易污染土壤、大气及水体, 传播疾病, 造成农村居住环境的恶化, 威胁着农村居民的安全健康。由于不同地区在生活习惯、经济状况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目前各地的农村生垃圾管理水平不一, 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1 远郊农村或偏远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在我国经济一般或不发达地区, 大部分农村的生活垃圾还普遍处于粗放的“无序”管理状态。当地基本上是“四无”:无环卫队、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专用场地, 村民自行将生活垃圾清理到户外, 随意丢弃或堆放, 村内卫生环境较差甚至恶劣。我国大部分偏远农村没有符合标准的垃圾处理设施, 仍以利用废旧坑塘简易填埋为主。有些村庄的生活垃圾根本不作处理, 随意堆放在村外、路边、河流旁, 且不能及时覆盖, 二次污染严重, 制约了后续处理方案选择。
2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或大城市周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少数地区, 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或大城市的周边农村, 如北京、深圳、上海、浙江等地, 建立了科学的垃圾管理机制, 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运输和处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 (市) 集中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的运作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取得的实际效果很好, 但是运输成本较高, 所以目前在广大农村,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推广有一定的难度。某些经济条件较好或当地政府对环境保护较重视的农村地区, 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农村的垃圾处理技术和方式。如河北省一村, 在将村各户收集上来的垃圾送往填埋场之前, 要经过一道网筛过滤分类的程序。过滤出来的细土、碎柴草、菜叶等回收制成农作物的有机肥料;粗渣、细石、砖头等统一存放, 用于填坑、修路;废塑料、废弃物等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焚烧后放入垃圾填埋场。采用这套技术, 该村每年可清运处理垃圾50t, 生产有机肥料10t, 节约垃圾填埋空间50%以上。
3 小结
简述生活垃圾的特点及其处理技术 篇11
关键字: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技术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堆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c)-0000-00
生活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定废物。它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活垃圾是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公害之一,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存。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严重关切。
1生活垃圾的特点
1.1垃圾产量
我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生活垃圾产量大国。据报道,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达到440公斤,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达到了3.52亿吨,居世界第一,而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而欧美国家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增长率基本在3%以下。我国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60多亿吨,全国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75万亩。垃圾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
1.2 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
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有机物,会产生大量细菌及恶臭,有机酸溶解金属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物。通常分为以下几类:可降解的有机物,如蔬菜、纸张、竹木制品;固体永久性废弃物,如煤灰、废弃砖头瓦块;工业产品废弃物,如塑料、橡胶、玻璃、有机填充物等。
1.3 影响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因素有城市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以及城市的市政管理水平,以及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都会对垃圾的回收率降低以及垃圾的人均产量减少有绝对影响。
我国目前的城市垃圾平均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递增。城镇生活垃圾的历年堆存量已达到60多亿吨,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2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生活垃圾如果长时间堆积,就会产生渗滤液,这种渗滤液对环境是有害的。其处理技术以无害化和资源化为目标。无害化处理主要包括填埋、堆肥、焚烧蚯蚓床和热解法等手段。
2.1废物利用,利国利民
废物利用便于人民群众随时随地实行,既是一种环保行为,又符合我国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从而从减少垃圾源头入手。比如用过的废弃纸盒和不要的旧衣服可以用来做洋娃的床和衣服。看过的报纸可以用来练书法。喝过的饮料瓶、易拉罐可以做成手工艺品,拿来做花篮、笔筒之类的。倡导废物利用和物物交换,以尽可能地减少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
2.2堆肥法
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我殖质。它适用于处理易腐烂、可降解有机物质含量高的垃圾,其中的有机成分会转化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这种处理方法具有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特点,是处理有机垃圾最有效、最方便的技术手段之一。
2.3 填埋法
可降解的生活垃圾可通过填埋的方式予以处理,固体永久性废弃物只能通过深层填埋的方式处理,所以填埋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处置方式。填埋法具有投资少、费用低、处理量大、操作简便等特点,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广泛应用的方法。如美、英等国生活垃圾处理都以卫生填埋法为主。我国80%以上的垃圾仍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法,以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
2.4 焚烧法
固体永久性废弃物也可以通过焚烧的办法处理。
垃圾焚烧过程分为干燥、燃烧和烧透三个阶段。但燃烧的温度不得低于1100度,低于此温度,会产生二恶英致癌物。
垃圾焚烧炉的燃烧方式有:多级阶梯式链条炉排,倾斜往复式炉排和反送式的马丁炉排等炉排炉;流化床焚烧炉;旋转式燃烧――回转炉。流化床炉垃圾焚烧综合性能优越,尤其是我国的垃圾热值相对偏低,要实现其高效稳定燃烧,流化床是最佳选择。
2.5 蚯蚓床法
蚯蚓床法就是利用蚯蚓具有惊人的吞食能力,喜欢吞食完全腐熟的有机物的特性,来去除有机物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的生态处理办法,是一项新型生物处理技术。我国建立了百余处蚯蚓床垃圾处理场,仅北京就有十余处,总面积达500余亩,每年处理有机物约14000余吨。
2.6 热解法
热解法就是把有关固体或液体废物在无氧或少量氧的条件下加热至800~1000℃,获得高温气体的方法。同时也获得了煤(焦油),再作为化工原料。分解后剩余的以碳为主的残渣,用作肥料、填坑物和固体燃料等。是近几年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垃圾处理方式。
3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填埋问题分析
填埋需要占用土地资源。这需要在初始设计时要有先进的设计理念,提高土地填埋利用率。需要有效的基础设施,防止边坡渗漏。生活垃圾中含水率往往高达50~60%,再加上发酵、雨水淋刷导致地下水污染地表水的事故不断出现。对周边地区环境和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3.2 焚烧问题分析
焚烧法避免了直接堆放引起的水源、大气污染,又可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但是工程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造的焚烧厂普遍工程建设投资大,折合吨工程投资约50~75万元。先进的焚烧炉也是从国外引进的,我国目前基本运转正常的国外技术建造的焚烧厂的运行费用为180~300万元/吨。焚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有毒物质“二恶英”,要采用先进、有效的尾气净化技术进行处理。
3.3 堆肥问题分析
阻碍我国生活垃圾堆肥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经济因素。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杂质含量高,采用复杂分离过程导致产品成本高;一般堆肥厂的粗堆肥产品只能作为土壤改良剂,其销路取决于堆肥厂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如南方的红黄粘土、砖红粘土就有很好的销路。
3.4蚯蚓床法分析
工艺流程简单,费用低廉,适合我国农村的需要,但仍需进一步做好其研究开发工作。
3.5热解法分析
具有全封闭的工艺流程,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又可回收清洁燃气,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4 结语
生活垃圾的处理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需要全民树立环保和环境卫生的意识。更需要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抓好垃圾源头减量工作,尽可能少产生垃圾,将已产生的垃圾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再通过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技术措施减容及进一步资源化,这是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曹娜,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价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2] 李莉,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物化和生化预处理及组合处理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10
[3] 周效志,桑树勋,曹丽文等,生活垃圾填埋场表面沉降预测模型对比研究[C],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篇12
1 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 (简称城市垃圾) 是所有生活活动在城区的人们在维系自身生存的过程中制造和排放出来的废弃物, 它与人同在。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垃圾也在迅速增加。我国城市居民每人每日平均产生垃圾1.2kg左右, 自1979年以来,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8.98%的速度增长, 2005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1.52亿吨, 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3.1亿吨。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 任意堆积, 天长日久, 势必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难以估计的重大影响, 因此采取什么方法和技术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城市垃圾, 是所有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极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环保问题之一。
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2.1 现有的管理主要依靠政府投入, 导致缺乏管理活力;
资金短缺;垃圾收运机械设备陈旧, 机械化作业水平低, 工作效率低;限制了垃圾收运、处理技术的发展。
2.2 现在的垃圾收运方式落后。
公众的环境意识不高, 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普遍存在, 加之缺乏分类收集引导, 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设施不足, 混合收运仍是目前主要的生活垃圾收运方式, 这很不利于后续处理。
2.3 垃圾处理技术落后, 水平较低。
多数垃圾采取埋场, 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可靠、实用的国产化垃圾焚烧处理技术。
2.4 缺乏优惠的废品回收政策。
由于没有有利的政策, 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正处于萎缩状态, 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垃圾中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3 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方法
对城市垃圾的处理, 当前常用的方法除回收利用外, 主要有集中焚烧、生化堆肥及卫生填埋三种。这三种垃圾处理方法各有利弊。卫生填埋处理法, 费用低廉, 但占用土地量多, 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生化堆肥处理法, 费用适中, 但产品用途不广, 要占用一定的土地, 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集中焚烧处理法、一次性投资大, 日常运行成本高, 但减量效果好, 可较大程度地减少农业用地。从这三种垃圾处理方法的应用情况看: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 国土面积较大的采用卫生填埋法处理的比重较大, 发展中国家大都是以填埋为主;我国在2000年颁发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强调指出:“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 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 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据此提出了以下几点有关做好城市垃圾处理的方法与建议:在垃圾产生的源头——社区配备垃圾预处理设施, 由专人对城市垃圾进行收集集中和预处理;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粉碎、脱水、消毒、胶结和压块处理, 并以“垃圾块体的分区分类堆砌填埋处理”替代“垃圾的混杂式填埋处理”。
4 城市垃圾处理设想
4.1 社区垃圾的预处理
城市垃圾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建立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的。没有垃圾的分类也就没有垃圾的科学处理可言。在垃圾产生的源头——社区配置垃圾预处理设施, 由专人对垃圾进行预处理, 对提高垃圾中潜在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垃圾处理中的机械化操作水平, 减少环境的污染, 降低处理成本,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垃圾的预处理是指城市垃圾的分类、粉碎脱水、消毒粘结和压缩成形等处理。选择以街道社区、行政区为单元或是全城集中方式进行城市垃圾的预处理, 可依据实际情况决定。
以街道社区为单元对垃圾进行预处理, 需要在社区内构筑一个垃圾预处理房, 该垃圾预处理房如同一个小型的垃圾中转站, 应作为社区内必不可少的建筑物之一, 纳入社区构建的整体规划之中。
在垃圾产生的源头对垃圾进行集中分类处理, 既可提高垃圾中有用成分的回收利用, 又可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是做好垃圾科学处理的前提和基础。
4.2 采用垃圾块体堆砌填埋技术与工艺
4.2.1 垃圾的分类粉碎
垃圾的科学处理是建立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的, 不作分类的垃圾处理会给环境维护增添麻烦。因此, 垃圾块体堆砌填埋法首先要求集中分选, 取出可再生利用之物后剩下的废弃之物, 按其混杂的物质成分分成可燃物 (有机物) 和不可燃物 (无机物) 两类, 然后分别将其置于专用的粉碎机中, 以利于垃圾的减容、脱水、消毒、粘结和压缩打包。
4.2.2 垃圾粉碎物的脱水
采用挤压脱水的方法将两种不同类型的垃圾粉碎物 (有机物和无机物) 分别予以脱水处理, 使其含水量少于30%, 然后再在脱水后的有机物类垃圾粉碎物和无机物类垃圾粉碎物中, 分别加入适量的消毒剂并搅拌均匀, 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以防治蚊虫苍鼠的滋生、繁殖和减少垃圾的危害和二次污染。
4.2.3 垃圾粉碎物胶结、压缩
在通过消毒处理后的垃圾粉碎物中, 加入适量的粘结剂并搅拌均匀, 然后将其压缩打包, 这样既减少垃圾的体积, 便于贮运和堆砌填埋;也有利于渗滤液和垃圾块体中易燃易爆气体的排放与收集处理和利用。
4.2.4 垃圾块体的堆砌填埋
运至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压缩块体, 按其不同的种类, 分区分层分别堆砌在经过防渗处理, 并按设计要求设置了气液集中收集系统的填埋场的不同区, 直至达到预定设计标高, 铺上60~130cm的粘土, 对垃圾予以覆盖处理, 以备日后对垃圾填埋场地进行开发利用。
采用垃圾块体堆砌填埋法处理城市垃圾, 既可减少运输费用, 节省填埋用地, 又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机械化操作。
城市垃圾是一种污染源, 而从资源的角度而言, 城市垃圾则是地球唯一再增长资源。依靠科技, 依靠民众, 依靠法制, 力争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城市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目标的实现。及时有效的做好城市垃圾的处理, 对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加剧, 城市生活垃圾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与生活, 就此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生活垃圾处理规划】推荐阅读:
生活垃圾处理运营方案08-30
生活垃圾处理费06-26
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11-10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09-26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08-25
生活垃圾处理的协议书09-20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状况调查报告08-31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
广德县生活垃圾处理调查报告05-20
垃圾分类处理,净化生活环境活动方案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