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垃圾处理技术(通用11篇)
德国垃圾处理技术 篇1
生活垃圾处理的德国经验
我国在垃圾处理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如何通过资源再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德国是公认的发展循环经济起步最早、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在垃圾处理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在德国,每个公民都必须对垃圾严格分类,乱扔一点都不行。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垃圾点都有5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棕色的用来装有机垃圾,也就是剩饭剩菜、果皮骨头等厨余垃圾;黄色的装轻型包装,德国商品的包装程度高,五花八门,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包装垃圾;政府不遗余力地提倡使用纸制品做包装,所以也有专门的绿色垃圾桶用来收集废纸;白色桶用来装透明无色的玻璃制品,绿色桶装有色玻璃,不过在大街上经常看不到,因为扔瓶子砸碎了会弄出很大响声,所以这些垃圾桶都统一安放在一个专门的回收区,远离居民楼,以免造成噪音污染。
德国的大街上垃圾桶很少,居民小区里,也没有公共垃圾桶。通常是每栋楼都有专属的垃圾点。如果住的是敞开式的院子,垃圾桶也许还会上锁,被作为私人物品对待。在德国住久了,周末也要定闹钟按时起床,不是去加班,而是要爬起来把垃圾桶放到外面等待清运车辆的到来。每周收一次日常垃圾,每月收一次废纸,每季度收一次旧家具、旧轮胎,具体日期都写在《垃圾清运时间表》上。为了让居民熟悉垃圾的分类原则,很多城市都印发了专门的《垃圾分类说明》。在每年年初,政府都会将新的《垃圾分类说明》和《垃圾清运时间表》挨家挨户投到各家邮箱。德国人素来以严谨著称,这种严谨很好的体现在了垃圾分类上。如果分错垃圾,邻居会毫不留情的指出来。“环境警察”也会偶尔 登门拜访,抽查居民是否把垃圾放到指定的桶里,如果垃圾乱丢就会遭受罚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德国还是欧洲唯一一个实行塑料瓶和易拉罐回收押金制的国家。德国社会对塑料瓶和易拉罐的需求量很大,为了保证能够尽快有效回收这些瓶罐,在居民购买1.5L以下的水、饮料的时候,就在价格里提前征收了0.25欧元的瓶子押金。虽然该法令在2003年刚实施时遭到食品工业团体的抵制(饮料生产商认为此法令影响自己的销量),并且争论到了法庭上,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这项长期有利的法令。目前在德国有10多万台专门负责回收这些瓶子的机 1 器,等你喝完饮料并将瓶子丢进机器之后,就会得到之前的押金。这样就避免了重复生产这些瓶子的过程,达到了循环利用的目的。
多管齐下,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以后,定期会有专门的环卫车辆来清运。由于是无偿运输,一些大城市每年都要在垃圾清运方面花费几千万欧元。为了减少运营成本,德国采用了具有压缩功能的车辆,一些体积较大的家具类垃圾在装车之前会经过压碎处理。在分拣中心经过分拣,不同类别的垃圾将送往不同的加工厂,如纸或纸板送到纸工厂,含铝的材料送到铝厂,镀锡铁皮或马口铁送到铁厂等。无法再利用的垃圾,就要送到焚烧厂焚烧发电,而焚烧后的余灰则可以用于铺路等工程。据统计,德国每年产生4400万吨家庭生活垃圾,其中1900万吨能够得到循环利用,1000万吨的垃圾被用于焚烧发电,还有约1500吨的垃圾被填埋。垃圾处理率达到70%。垃圾处理的封闭式生态系统已基本进入了良性循环。
一、循环利用。对于普通的生活垃圾,在德国发展出一种新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首先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分选,将垃圾内能再回收利用物质分选出来回收利用。德国人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再加之有坚实的工业基础,所以垃圾分类非常细,能够回收的东西都会被分离出来。以轻纸包装为例,企业在处理的时候会采用最先进全自动的轻纸包装分拣技术,通过粉碎、筛分、光学分选、磁性分选,把轻纸包装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剩下的轻纸包装按照不同成分分门别类。处理完成后的物质纯度很高,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回到生产中,并且对需求原料的企业来说,价格也更为低廉。随着全世界普遍性的原材料匮乏、价格上涨,再生资源的利用价值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之后再通过物理或者生物的方式对垃圾进行降解以达到减量化的目的。这种工艺在近些年在德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德国欧绿保公司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了“第三代”的垃圾处理技术,即在开始机械分选以及物理或者生物的干燥之后,把垃圾再经过筛选,将热值高的部分加工成“绿色煤炭”,这些产品可以送到电厂或者水泥厂作为燃料用于产生热量,其热值和褐煤相当。通过此种工艺,普通的生活垃圾能够达到几乎百分之百的再循环利用,这条道路也将是未来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二、垃圾填埋。填埋处理是很多国家如今采用的主要的处理垃圾方法,但在德国,这种原始粗放的方式不是首要选择。由于普通的垃圾填埋存在环境污染隐患,从2005年起,进入填埋场的填埋物总有机碳(TOC)要小于5%,意味着填埋的垃圾基本上都是灰渣,也就是说生活垃圾要先进行焚烧处理才能进入填埋 2 场。因此,从2005年开始,在所有的处理方式中,填埋所占比例明显降低,而其他处理方式比例大幅度提高;
三、焚烧处理。据统计,2005年,德国的垃圾焚烧厂数量已经达到73座,总处理规模达17.9百万吨/年,焚烧处理比例超过了55%。垃圾焚烧技术已经在德国建立了完备体系。由于处理垃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气体和固体化合物,许多垃圾焚烧厂利用气体化合物蒸汽为涡轮发电机提供动力,利用固体化合物压缩为熔渣,用于筑路或其他建筑设施。因此,垃圾焚烧厂不仅从垃圾处理中获得利润,还可凭借供电、供能等增收。根据德国法规,垃圾焚烧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是由燃烧化石燃料引起,因此它们也无需缴纳二氧化碳税。不过随着垃圾分类越来越细,循环利用的比例越来越高,德国的垃圾焚烧厂正面临着没有垃圾可烧的境地。因此,垃圾焚烧厂为了盈利,往往把目光投向相邻国家,进口垃圾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
除了循环利用、填埋、焚烧等方式,德国对生活垃圾还采用堆肥等其他措施,确保生活垃圾都得到有效处理。
有利可图的生意
德国政府和居民在垃圾处理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非常重要,但垃圾处理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全民事业,必须吸引私人资本参与,才能保证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德国政府面向市民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责任原则。政府负责管理这笔费用,用一部分建立国有的清运公司,负责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工作。因为生活垃圾的分类、清运工作带有强烈的公益性,所以这个环节主要由国有企业负责。那么国有企业运营的资金从哪来?据悉,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垃圾处理费和财政拨款。
在德国,有些城市也设立了国有的垃圾处理公司。但更多城市还是鼓励私人资本的参与。因为垃圾处理往往需要较高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而这些往往是政府不具备的。企业要参与,就会有盈利要求,但德国政府支持企业并不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而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对不同的项目进行招标,企业参加竞标,这样就避免了垄断和暴利环节的存在,从而建立起了比较平衡的链条。
那么垃圾处理厂的主要收入又来自何方呢?据悉,垃圾处理厂有两端收入。首先是前端收入,也就是政府在进行项目招标时的合同所约定的收入。在德国,每家每户都要交垃圾处理费,就像水费、电费一样,按季度收取。德国很多城市采用按垃圾箱容器计量收费制。一些回收价值较高的垃圾,比如纸张、玻璃,不 收或者收很少的处理费,而处理难度大的物质、有害物质和未经分类的物质则会收取较多的费用。从居民手里收上来的垃圾处理费,政府进行透明管理,用于支付垃圾处理厂的日常消耗。而尾端收入,说的是再生资源的出售收入。比如有机物制成的肥料,焚烧垃圾产生的发电量,以及从一些电子垃圾中提炼出来的金属物质,都可以作为二次能源与再生资源再次进入到流通领域。并且很多二次矿产的价格跟一次矿产相比会更便宜,且纯度更高。不过垃圾处理厂由于需要不断更新设备,需要高技术人才的支撑,所以尾端收入很难覆盖花费。特别是一些有害物质和难处理物质,基本 上是在亏本处理。因此,垃圾处理厂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前端。当然,德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平衡的系统。如果后端处理成本大,就会有相应较高的前端作为补充。所以,追溯到源头,居民在进行垃圾分类时,根据所扔放垃圾的种类会有不同的费用。这样,垃圾就不分贵贱,都成为了抢手的资源。许多垃圾处理公司纷纷引进更先进的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以期获得更多的垃圾处理权。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和财政补贴,德国政府使垃圾处理 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从而实现了政府、居民和垃圾处理企业三方都得利的局面。
环保制度和宣传教育
“1吨废物=700公斤的错误条件+200公斤的懒惰思想+100公斤真正的废物。”这是德国教育和科学部分管环境技术的负责人舒尔茨先生说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为了充分利用这“900公斤”的资源,德国在法律制度和宣传教育方面都做了不懈努力。
事实上,像其他国家一样,德国走的也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上世纪70年代,德国发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的灾难,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剧减少,垃圾堆放场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民众深受其害。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灾难使政府和民众都意识到,再不重视环境问题,德国的生存环境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将受到威胁。从上世纪70年代起,当时的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垃圾处理法》是德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随后,各种相关的环保法律和法规相继出台。到目前为止,全德国联邦和各州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有8000多部,除了实施本国的法律法规外,德国还实施欧盟的有关法规400多个。从1972年通过的第一部环保法至今,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德国有关垃圾处理的核心法律是1994年颁布、1996年生效的循环经济法与垃圾法。这部法律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垃圾处理经济的原则。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经历了从被动环保转变为个人自觉的过程。虽然垃圾分类带给居民许多麻烦,但多数德国人不但自己认真执行垃圾分类的规定,还自觉监督别人。德国有上千个环保组织,人员达到200万左右,90%以上的成员都是义务兼职人员,他们无偿为环保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德国也是世界上垃圾收费制度实施得最有效的国家之一。2004年,德国一个4口之家的生活垃圾收费水平为150-230欧元/年,相当于每人每月3-5欧元,占平均年收入的2-5%。
完善的法规和良好的民众环保意识促进了德国生活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为德国在全球垃圾处理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的启示
迅速增长的垃圾产量,已经让国内城市面临着生态困境。虽然最近几年,政府也一直在倡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大多数垃圾分类设施沦为摆设,流于浮表。目前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工作主要依靠收废品的流动人员自发进行。一些回收利用价值较高的垃圾,诸如塑料、玻璃、金属、纸张制品等大部分得到了有效处理。但厨余垃圾却因为设备运行和维护成本庞大,技术尚不成熟,且管理方面存在缺失,一直都难有进展。对其他剩余垃圾,国际通行的焚烧处理,似乎在国内也是困境重重。据悉,垃圾焚烧厂对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投入要求都很高,虽然在“十一五”之后,各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频频推出,但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
垃圾处理要形成完整的产业系统。后端的处理决定前端的分类和清运。想要打开垃圾处理的艰难局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后端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国内城市没有足够的垃圾焚烧厂,大部分地方还采用填埋或者干脆堆积的粗放方式,这对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来说都是一种不可逆的破坏;其次,因为资金、技术、人才要求高,所以后端环节需要吸引资源再生企业的参与。目前政府主要依靠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投身环保事业。但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平衡的行业格局。比如在德国,垃圾处理企业有前端和尾端收入,一方面政府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发放从居民手里征收的垃圾处理费给企业,另一方面,再生资源重新进入到流通领域也能带给企业利润。这样就使垃圾处理真正成为了有利可图的行业。但在国内,依靠财政补贴的单一方式并不可能长期执行。想要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环保事业,首先要建立起系统有效、可盈利的机制。
环保事业要依靠全民参与。德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5%的德国人把环保问题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应该在环境政策上继 5 续维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对环保事业的全民重视,是德国垃圾回收成功的基础。当然环保意识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德国政府也是通过几十年的宣传教育才使人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德国的环保教育从幼儿就开始进行。有关幼儿教育的法规规定,幼儿园要把教导儿童维护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卫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此外,德国的环保组织有上千个,人员200多万。大部分成员都是义务劳动,他们非常活跃,常常到处举行宣传活动。
中国很多城市有人口量大,流动人口多等特点,这对管理和宣传教育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德国的垃圾处理经验很宝贵,但不能全盘照搬,中国城市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探索最适合的方式。垃圾处理是一项日积月累的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德国垃圾处理技术 篇2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德国,大学城垃圾资源处理,启示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 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竞相开发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着力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是一个高能耗国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我国而言, 促进和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肩负起了防止全球气候恶化的大国责任, 更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发展低碳经济事关重大, 而控制垃圾的产生、对已经形成的垃圾进行分类是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为创建低碳社会所做的小事情。我国垃圾分类相对比较落后, 早在2000年, 国家就把北京、深圳和桂林等八个城市确定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是, 从试点情况看, 分类效果差强人意。大学城是一个小型社会, 作为其主要成员的大学师生是觉悟高、素质高的团体。吸收德国经验, 率先在大学城实行生活垃圾分类, 把大学城打造成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基地, 以此带动全社会一起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让每个人都参与低碳社会建设,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德国生活垃圾分类
德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经过110多年的发展, 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在德国, 人人都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 垃圾处理公司每年都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说明》和《垃圾清运时间表》。垃圾分类很精细, 所有垃圾都要求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或收集地点。每栋居民楼都配有四种颜色鲜明的垃圾桶。比如, 在柏林有蓝色、绿色、黄色和灰色四种颜色的垃圾桶。蓝色垃圾桶放可回收利用的纸类, 绿色垃圾桶放玻璃制品, 黄色垃圾桶放塑料包装、金属垃圾和日常废旧塑料等, 灰色垃圾桶放有机垃圾。对于像灯管、电池、过期和剩余药品、化学品等危险垃圾, 政府会向居民发通知, 说明收集这些危险垃圾的时间和地点, 居民必须把这些危险垃圾送到指定地点, 以便统一进行无害处理。另外, 学校和大超市设有废旧电池收集箱。至于沙发、床垫、冰箱等大型家具、电器垃圾, 也需要送到指定的回收场。
二、我国大学城的垃圾问题
国内除了像广州大学城、南京大学城这样相对比较成熟的大学城以外, 也有像广西平果县高校园区这样刚刚起步的高教园区。随着大学城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 大学城所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多, 垃圾处理问题也需要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大学城垃圾主要有三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旧衣物、废金属、废玻璃等。其中废纸包括旧书、各种包装纸、办公废纸、广告传单、快递纸盒、商业包装废弃物等;废塑料包括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包装、白色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等;废金属包括易拉罐、铁皮罐头等;废玻璃主要包括饮料瓶。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剩饭剩菜、果皮等。有害垃圾主要有废电池、废电子产品等。教学区和办公区最主要的垃圾是废纸和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 食堂区的垃圾主要是剩饭菜、瓜果皮、餐厨等不可回收垃圾。宿舍区的垃圾则比较多样化。大学城是人口集中的小型社会, 尽管其成员素质比较高, 但是对垃圾问题的认识普遍比较欠缺, 环保意识差。比如, 做不到自觉尽量少的产生垃圾, 不能正确地把已经产生出来的垃圾正确放入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 甚至有随地乱扔垃圾的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污染了美丽的校园, 影响了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环境, 不利于校园和谐稳定发展。
三、德国生活垃圾分类对大学城垃圾资源处理的启示
1.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师生对垃圾的认识
德国人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环保教育, 学习垃圾分类, 环保已成为德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凡是有人类足迹的地方都会产生垃圾。我国大学城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 垃圾量大, 垃圾中的细菌大量繁殖, 容易导致教学区和生活区蚊虫滋生、臭味扑鼻, 破坏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而像电池这样的有害垃圾如果处理不当, 有可能直接污染土壤、空气和水资源, 最终对人类自身和各种生物造成危害。所以, 我们首先需要通过讲座、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大力宣传垃圾的可危害性, 让师生认识到垃圾处理与自己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其次, 要促使师生控制垃圾的产生。德国垃圾管理的思路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末端处理”。对垃圾问题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控制垃圾的产生。大学城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不容小视, 很有必要通过加大宣传工作, 促使师生自觉减少不必要的垃圾。具体来说, 可以动员师生使用自己的餐具, 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让师生认识到垃圾的可利用性, 垃圾并不是一无是处, 对已经产生的垃圾, 经过资源化处理, 或手工加工, 让它们变废为宝。
2. 创造垃圾分类的客观条件
尽管生活垃圾初始分类特别精细, 但德国人都能有条不紊地完成, 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和垃圾处理公司创造的良好条件。德国每栋居民楼都安放有四种颜色的大垃圾桶, 用来放置不同的垃圾, 对于一些像废弃电池、家用电器等特殊垃圾, 垃圾公司会设置专门的回收场。我国垃圾分类相对比较粗放, 大学城一般只设置两种垃圾桶: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其实如果把垃圾分类做得再细致一些, 适当增加垃圾桶的种类, 在教学区增放装废纸的垃圾桶, 回收旧报纸、办公和学习废纸等;在食堂区和每栋宿舍楼下增放装厨余垃圾和剩饭剩菜的垃圾桶;在教学区、宿舍区和校园过道上增放装各类饮料瓶的垃圾桶;在宿舍管理处设置回收废旧电池和废弃电子产品的收集箱, 定期交给城市环保部门做统一处理。并且把这些垃圾桶做成不同的鲜亮的颜色, 在垃圾桶上张贴可投放垃圾的名称和对应的图片, 让人一目了然。还可以指派人定期收集垃圾桶里的废纸和饮料瓶等卖给废品回收站, 所得资金用作开展环保教育工作的经费, 也可以奖励给垃圾分类工作的先进个人和集体, 或用作助学金发放给经济困难的学生。尤其是正在建设的和将要建的大学城和高校区, 更要在建设之初就做好规划, 合理地投放垃圾桶, 为垃圾分类创造先提条件。
3. 先行处理可循环利用的物品
对于旧书、旧衣服等旧物品的处理, 可另辟蹊径, 发掘其利用价值。应尽量在大学城内实现循环利用。学校可以在图书馆摆放专门的书架, 学生把想丢弃的旧书放到书架上, 供其他同学免费取阅, 阅读完之后再放回到书架上。一个同学想丢弃的图书可能正是另一个同学想阅读的书, 大家都把旧书放到书架上, 既可以实现旧书循环利用, 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有一些生活用品, 可能用过一两次就闲置下来了, 学生会或学生社团可定期设置小型跳蚤市场, 让学生们把闲置物品转售出去, 而不是随便丢到垃圾桶里, 造成资源浪费。废旧衣服也是大学城内不可忽视的垃圾组成, 学生会或学生社团可在宿舍区设置旧衣物收集箱, 定期把可继续使用的旧衣物邮寄给偏远山区有需要的人, 既能帮助贫困地区民众解决穿衣问题, 也能减少大学城和高校区的垃圾量。总之, 要解放思想, 结合实际情况, 多想办法、多出对策, 就近实现可循环利用物品的资源化。
4. 实行垃圾分类监督措施
德国人在遵纪守法方面有很强的自觉性, 具体到垃圾分类, 每一个德国人都能做得很好。德国有一些保障垃圾分类顺利进行的措施, 对违反垃圾分类的行为最轻的处罚是警告, 警告无效则罚款, 如果仍未奏效, 垃圾公司则会给违规居民换上混合垃圾桶, 而垃圾公司对混合垃圾桶的处理收费很高。这样, 人人都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 同时也是垃圾分类的监督员, 大家相互监督。垃圾分类其实是一个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师生之间每天提醒、不断提醒, 共同做好垃圾分类, 久而久之习惯成为自然而然遵守的规则。为保障垃圾分类有序进行, 各高校成立监督小组, 发展监督志愿者。校方可统一采取奖惩措施, 对垃圾分类的先进个人和班集体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对放错垃圾的师生追究责任, 给予一定的处罚。比如, 打扫校园卫生等。总之, 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措施保障垃圾分类顺利展开, 让垃圾分类融入到师生的日常生活, 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四、大学城垃圾资源有效处理的意义
率先在大学城实行垃圾分类, 创建干净文明的校园, 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实现校园和谐稳定发展。既能展示我国大学城师生的良好形象, 也能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把大学城建成环保教育基地, 组织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参观学习, 培养各界人士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保护环境的热情, 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共创美丽家园、创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沈政益.德国处理城市垃圾的经验与启示[J].政策瞭望, 2014 (06) .
[2]梅雪芹.直面危机: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3]张海云.从德国的垃圾分类看低碳经济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 (04)
去德国,先上好垃圾处理这一课 篇3
德国的垃圾分类
不论是到德国旅游国人,还是在德国的华人华侨,对德国的整体印象都是干净整洁。市民早就养成了不乱扔脏物和自觉按规定做到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在德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首先按家庭人口发放垃圾桶。垃圾桶分四种颜色:黑色,用于厨房垃圾,沾油的各类纸张和塑料袋,碎玻璃,铁锅上的污垢等;棕色桶,用于装纳园林垃圾,包括树枝,树叶,并可以带土;黄色,用于各种塑料袋,瓶子等;蓝色,用于各种干净的报纸,杂志,广告纸,废纸等。前两种按家庭人口收费,后两种不收费。
垃圾处理中心定期向居民发放通知,上面有按时间收何种垃圾的时间安排。倾倒建筑垃圾要事前申请,接到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倾倒垃圾,并按建筑垃圾量收费。如果你自己开车将垃圾运到垃圾处理中心则不收取任何费用。搬家时不要的垃圾如家具,衣物等,也要事先打电话申请,同时也要收处理费。各种纸箱如大型包装和鞋盒子等,如果你自己处理可以放入公共大型垃圾箱,各种酒瓶也是如此,有押金的可以退钱,没有押金的或放入垃圾箱等到时间被收走,或自行放入公共大型垃圾箱,或者你在商店买东西时就申明不要包装盒。
另外,每隔几条街,有专门的垃圾桶回收各种玻璃瓶子。家具电器的丢弃,必须在约定时间来人收取。
比较一下,我国很多城市的垃圾分类太过笼统,垃圾箱上仅仅标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这样的分类实际上很难做到垃圾的有效回收和处理,造成后续处理中的大麻烦。在德国,分拣处理后的垃圾将分别送往不同的加工厂,如纸或纸板送到纸工厂,含铝的材料送到铝厂,镀锡铁皮或马口铁送到铁厂等。无法再利用的垃圾,就要送到焚烧厂焚烧发电。一部分电力资源自用,多余的还可以出售给电网公司,而焚烧后的余灰则全部用于铺路和做成建筑用砖等。
据统计,德国每年产生4400万吨家庭生活垃圾,其中1900万吨能够得到循环利用,1000万吨的垃圾被用于焚烧发电,还有约1500万吨的垃圾被填埋。垃圾处理率达到70%。
德国扔垃圾是要交费的
黑色垃圾桶,2口人,每年交费92欧元,并可分季度缴纳。棕色垃圾桶,2人每年交费26欧元,每个家庭一年各种的垃圾费在600欧元左右。要问这600欧元都包括什么钱?德国收费项目还是真是挺多的,如你用水,就产生了相应的家庭污水,每支付一吨水的使用费,就要同时支付几乎三倍的废水处理费用。超市购物,要收取一定比例的垃圾处理费用。买电器要收电子垃圾处理费用,这是欧盟从2005年8月生效的新政策。还有下雨渗漏到地下的雨水费等。
为了减少垃圾的产生,2003年德国开始强制实行对金属易拉罐和一次性饮料瓶回收率较低的容器,实行押金制度。顾客在购买所有用塑料瓶和易拉罐包装的矿泉水、啤酒、可乐和汽水时,均要支付相应的押金,1.5升以下需支付0.25欧元,顾客在退还空罐时,领回押金。此举被消费者接受后,也就习惯了,所以这些可回收的容器,就很少出现在公众的垃圾箱里了。欧洲各国评价此举:德国做得还是很成功的。
在德国垃圾处理费就像水费、电费那样,按季度收取。收取上来的费用,将通过国家相关部门,或者国家指定的上市集团,在通过招标公开竞争的方式,在德国各地,按照国家制定的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将各种垃圾的收取,分类,处理等任务,以及垃圾处理经费,分配到千千万万的垃圾处理私人公司。
政府则将垃圾处理的工作交由专业的公司,并付给他们费用。这样,政府垃圾真正成为了抢手的资源,许多垃圾处理公司纷纷引进更先进的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以期获得更多的垃圾处理权。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和财政补贴,使垃圾处理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从而实现了政府、居民和垃圾处理企业三方都得利的局面。
德国人不缺钱,但政府引导的好,过的是节俭日子,浪费是被人瞧不起的。如一些小事就可见一般,圣诞节的装饰品如花环、彩灯、烛台等,大多是用完之后小心收拾好,等着来年再用。里面的包装也是简单而精致,一张彩纸,一根丝带而已,这样就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产生。由此,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垃圾处理企业,每年的营业额和收益,都是非常的稳定,相对没有大的竞争和倒闭的风险的。
谁产生的垃圾,谁买单
为什么在德国有些垃圾扔掉要收费?那是因为垃圾处理厂是100%私人模式的企业化经济运作方式。同样,工业污染的处理,也是国家规定了相应的昂贵收费标准的。比如废油的处理费用,高达每吨500欧元。也就是说,产生废油的企业,是绝对不允许乱倒乱丢的,必须有专门牌照的公司上门回收,每回收和处理一吨废油,产生垃圾的企业要支付处理企业500欧元。
正是因为政策好,治理污染行业有利可图,才大大刺激了此类环保行业的健康发展。德国仅各种行业污水处理设备的生产企业,就达到了一千家,专业分工非常的细致。
德国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政策,是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叫做,谁污染了环境,谁买单。这个原则,贯彻到了全德国所有的领域,无论是私人、大小企业、医院、商业中心,还是学校、国家政府机构,任何造成污染的环境压力因素,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收费政策。
德国现在做到了采用新型垃圾处理技术将垃圾变废为宝途径。社区公共垃圾桶少,那是从源头上就少制造垃圾。其次是严格的垃圾管理。在德国垃圾不能乱扔,否则有可能被罚款。社区虽然有公用的垃圾房,但仅供用户使用,平时是上锁的,因为扔垃圾不是免费的。人们必须,但是也只愿意为自己制造的垃圾来支付处理费用。
德国人对垃圾处理的态度
垃圾处理不仅事关城市的面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反映。当消除头脑中的混乱、懒惰思想和对环境不负责任的“垃圾”后,现实生活中的垃圾也会因得到了有效处理而明显减少,反之亦然,德国垃圾处理是欧洲的样板的。
德国的环境政策有一条原则:给环境造成影响或损害的人要负责承担环境受损的费用。换句话,也就是说,谁产生垃圾,谁买单,这是一条深入人心的原则。可以说,这个基本原则,贯彻落实到了德国每个角落,無论是私人家庭,还是企业公司。几乎所有第一次到德国的工作、学习、定居的中国人,都被德国普通市民教育过,怎么分类垃圾,怎么扔垃圾。多数不以为然者,最后不是向人家道歉,就是被罚款买了教训。
在德国,环保已成为人们的习惯,并且融入了日常生活。这一方面归功于政府的环保政策,一方面也源自于德国成功的儿童环境教育。为了尽快造就城市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德国在旧废料场的清理、垃圾处理以及扩建和新建净化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时至今日,环保在德国已经催生出一个拥有70万人直接或间接就业的庞大产业,为全球之冠。在全年的GDP中,垃圾处理和回收的收入占了8%。至于环保技术及其产品的出口,德国多年来也占据着世界首位。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方案概论 篇4
摘要:介绍了我国的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分析比较了两种主要的技术路线。关键词:餐厨垃圾处理;厌氧产沼气;预处理+全物料厌氧消化+产物资源化利用 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餐饮垃圾是城市有机垃圾中最重要的一种,包括餐饮行业、企事业单位及学校食堂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其成分复杂,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餐饮垃圾特点主要是含水量高,水份占到垃圾总量的80~90%;有机物含量高,油脂高,盐分含量高;易腐烂变质,易发酵,易发臭;易滋长寄生虫、卵及病原微生物和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并且营养丰富、含有一定量的废弃油脂。
目前,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工艺主要有填埋、焚烧、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直接烘干作饲料和微生物处理技术等几种[1]。
因此本文的技术方案论证会根据我国餐厨垃圾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技术成熟、效率高、运行可靠的工艺技术流程,坚持技术的先进性、工艺的可行性和尽可能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处理技术路线分析
2.1主要技术路线
根据国内已建、在建和筹建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技术路线统计分析,处理技术路线可概括为“预处理+资源化处理+产品资源化利用”。其中,“预处理”包括分选、破碎、蒸煮、脱水、油水分离、浆化等。“资源化处理”包括以投加高温菌种获取饲料和肥料原料的处理工艺或利用厌氧技术产生沼气的处理工艺。“产品资源化利用”包括产品的后处理或沼气的资源化利用。
总体分析,目前国内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路线包括两类: 一类是以饲料化、肥料化为处理目标的技术路线; 一类是以厌氧产沼气用于能源循环为处理目标技术路线。两种技术路线“预处理”系统处理理念基本相同,由于对终端产品的需求不同,后续“资源化处理+产品资源化利用”处理理念和采用的技术路线各异。以下对两种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2.1.1以饲料化、肥料化为处理目标的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简述
本技术路线的特点是通过添加微生物菌种,高温处理后出料。产品为有机肥和有机饲料。
由于从餐厨垃圾到饲料这条线是最短的,能量、资源损失也最小,所以餐厨垃圾制饲料化是资源化程度最高路径。但目前国家对餐厨垃圾做饲料持保留态度,因为可能存在潜在、不确定性的传播疾病风险。
在国内已经运行以制肥为主工艺餐厨垃圾处理也面临较大问题。一是餐厨垃圾中盐分的积累导致成品中含盐量高,作为肥料可能破坏土壤生态环境;二是成品的销路不理想。
2.1.2以厌氧产沼气用于能源循环为处理目标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简述
本技术路线是将餐厨垃圾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能源循环利用:沼气用于燃料,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热源;沼气提纯作为车载天然气;沼气用于热电联产供给系统用电、用热或输送至厂外用户等。
厌氧消化是无氧环境下有机质的自然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影响反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厌氧条件、C/N、微量元素(如Ni、Co、Mo等)以及有毒物质的允许浓度等。厌氧消化是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在自然界内广泛存在。厌氧微生物是一个统称,包括厌氧有机物分解菌(或称不产甲烷厌氧微生物)和产甲烷菌。在一个厌氧反应器内,有各种厌氧微生物存在,形成一个与环境条件、营养条件相对应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完成有机物厌氧代谢过程。有机物基质的厌氧消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酸性消化阶段,第二阶段为碱性消化阶段
近些年随着各地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往往不在是孤立的项目,而是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统一建设,各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越来越密切,形成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在固废处理设施园区化的背景下,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工艺设计能够更多的考虑与其它设施的协同,与生活垃圾焚烧厂和园区污水处理厂等设施的协同建设,可以为餐厨垃圾处理厂提供所需的热能、废渣废水处理的便捷途径。近年来园区化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在设计时对原有的“预处理+全物料厌氧消化+产物资源化利用”工艺进行了优化,形成“预处理(固液分离)+固渣焚烧+滤液厌氧消化+产物资源化利用”的工艺路线[2],充分利用园区内便利条件,节省餐厨垃圾处理厂投资和占地。
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湿式厌氧消化工艺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全混式厌氧工艺(CSTR)、上流式污泥床(USR)、UBF(厌氧生物滤池)等工艺。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反应器(CSTR)对进料固体浓度大小没有严格要求,可以是低浓度发酵(3%以下),也可以是高浓度发酵(8%以上),是目前沼气工程建设最常用的工艺技术之一。整套工艺以CSTR发酵罐为主体设施,配套原料收集池、酸化罐、储气罐、脱硫脱水净化装置等附属装备,组成一整套CSTR发酵工艺技术。CSTR发酵罐内采用机械搅拌和加温技术,使发酵物料均质和发酵温度稳定,这是沼气发酵工艺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通过搅拌和加温,可使发酵速率和产气率大大提高,提高装置利用率,保证整套工艺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该工艺非常适合于高浓度物料发酵,传质和传热效果好,原料利用率高。
2.2主处理技术路线选择
在选择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程度高,做到无害化的同时考虑资源化利用。(2)技术先进、可靠、安全性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能耗低。(3)运行的持续性好,产品可平稳销售,可持续性处理餐厨垃圾。(4)适合规模化生产,处理能力大。(5)二次污染小,工厂环境质量高。(6)工程投资适中。
(7)国内外成功应用案例较多。
在现有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中,饲料化技术虽然投资较低,但由于存在同源性问题,产品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考量;肥料化技术和生化处理机技术产品为肥料,但产品销路存在一定问题,一旦销售渠道不通畅会导致项目经济效益差,投资回报率低;厌氧消化技术比较先进,可靠性较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不存在类饲料化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产品为沼气或电力,有可靠的销路,可保证餐厨垃圾的长期持续性处理,同时国内外成功应用案例较多,适合大规模连续化工厂生产,二次环境污染较小,易于控制,投资适中。
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本着处理设施集约化建设、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原则,针对餐饮垃圾和废弃油脂特性,通过多种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形成功能完备的现代化餐厨垃圾处理厂。主要功能设置如下:
1)餐厨垃圾预处理功能:以厌氧发酵处理要求为目的,服务范围内的餐厨垃圾进入预处理车间预处理,分离油水、残渣,达到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原料组分和粒径要求。
2)厌氧发酵功能:餐厨垃圾预处理后再进入厌氧发酵罐厌氧发酵,有效利用餐厨垃圾本身有机质进行产沼气,回收资源。
3)沼气净化及利用功能: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净化后达到燃烧发电使用要求,有效实现资源化。
通过以上分析,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路线推荐选用“以厌氧产沼气用于能源循环为处理目标技术路线,包括预处理系统、厌氧处理系统、厌氧产物处理及除臭系统”。结论
根据前述分析,本文推荐“预处理+厌氧消化+产物资源化利用”的主体技术路线,其中预处理以机械预处理为主,具体预处理工艺设备根据国内不同工艺供应商各有不同,但基本为通过分选、破碎、制浆、除砂、脱水、提油等工序的组合完成餐厨垃圾的预处理并向后续厌氧消化输送稳定的物料。我国目前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大多将餐厨垃圾预处理后,不进行固液分离而对全物料进行厌氧消化处理。近些年随着各地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往往不在是孤立的项目,而是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统一建设,各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越来越密切,形成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在固废处理设施园区化的背景下,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工艺设计能够更多的考虑与其它设施的协同,与生活垃圾焚烧厂和园区污水处理厂等设施的协同建设,可以为餐厨垃圾处理厂提供所需的热能、废渣废水处理的便捷途径。近年来园区化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在设计时对原有的“预处理+全物料厌氧消化+产物资源化利用”工艺进行了优化,形成“预处理(固液分离)+固渣焚烧+滤液厌氧消化+产物资源化利用”的工艺路线,充分利用园区内便利条件,节省餐厨垃圾处理厂投资和占地。参考文献:
城市生活垃圾的优化处理技术 篇5
城市生活垃圾的优化处理技术
摘要: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运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填埋、焚烧、堆肥、综合利用等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综合利用处理技术是城市生活垃圾优化处理的有效措施.作 者:方延鹤 FANG Ting-he 作者单位:蒙城县环卫处,安徽,蒙城,233500期 刊:安徽化工 Journal:ANHUI CHEMICAL INDUSTRY年,卷(期):,36(2)分类号:X705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填埋 堆肥 焚烧 综合利用
选择膜技术处理垃圾渗沥液 篇6
阐述了我国垃圾渗沥液的特点及其国内外处理技术,通过处理技术、处理效果、环境影响、运行管理和经济可行性等5个方面的比较,指出膜技术是处理垃圾渗沥液比较好的方法.
作 者:吴希子 金红华 张文平Wu Xizi Jin Honghua Zhang Wenping 作者单位:南京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刊 名:环境卫生工程 ISTIC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年,卷(期):14(5)分类号:X703关键词:垃圾渗沥液 处理技术 筛选 膜技术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 篇7
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性质
1.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垃圾渗滤液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种:
1) 未封场时, 降水进入填埋场, 最终形成垃圾渗滤液。这是垃圾渗滤液最主要的来源。
2) 生活垃圾中含有的水分。
3) 垃圾填埋后, 由于微生物降解产生的水分。
4) 地下水渗入。
5) 地表水进入。
6) 未封场时蒸发作用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消耗填埋场中的水分, 减少渗滤液产生量。
1.2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
随填埋场使用期的延长渗滤液的成分和性质也在不断变化。填埋场初期渗滤液COD浓度较高一般为2000mg/L左右, 氨氮含量较低, 可生化性好。填埋场中期渗滤液COD浓度大幅提升, 一般在10000mg/L左右, 挥发酸含量也在不断提高, 填埋场中的厌氧发酵进入产甲烷阶段。封场后, 填埋场渗滤液COD浓度开始降低, 挥发酸和BOD5含量也在加速下降。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变差, BOD5/COD甚至降到0.01以下。氨氮含量在不断提高, 可达3000mg/L以上。
郑曼英等人分析了广州大田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有机污染物, 发现其中含有有机物77种, 其中芳烃29种, 烷烃稀烃18种, 酸类8种, 脂类5种, 醇、酚类6种, 酮、醛类4种, 酞氨类2种, 其他5种[1]。
由此可见, 填埋场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高、水质变化范围大、水质成分复杂、含磷量较低、含有多种重金属。
2 垃圾渗滤液主要处理工艺
垃圾渗滤液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目前, 我国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法、物化法及土地处理法。
2.1 生物法
生物法处理渗滤液由于其投资少、运行成本低, 是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主要处理方法之一。生物法处理渗滤液主要有好氧法、厌氧法和厌氧-好氧联合法。尤其适用于填埋场初期产生的高浓度有机物、良好生化性的渗滤液处理。
好氧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胡慧青等人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 结果表明COD和BOD5的去除率可分别达62.3%~92.3%和78.6%~96.9%[2]。广州的大田山垃圾填埋场采用SBR法处理垃圾渗滤液, 结果表明, 该工艺对渗滤液的COD去除率可高达90%以上。
厌氧法主要包括:UASB法、ABR法、AF法等。徐竺等采用UASB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在中温消化时, 高浓度进水COD (3000~8000mg/L) 的去除率达95%, 常温消化COD去除率可达90%[3]。Henry人等用厌氧滤池处理垃圾渗滤液, 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4]。
由于好氧处理出水浓度低, 厌氧处理可以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因此采用厌氧-好氧联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 可以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吴莉娜等人采用UASB-A/O-SBR工艺处理早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 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大于92%, 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大于92%[5]。陈石等人采用氨吹脱-厌氧生物滤池-SBR工艺对深圳某填埋场的渗滤液进行了中试研究, 结果表明COD、BOD5、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9%、99.5%和97%[6]。
2.2 物化法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氨吹脱、膜分离、吸附法、高级氧化等。混凝-沉淀法一般用于渗滤液的预处理或者深度处理, 混凝-沉淀可以去除渗滤液中的大部分悬浮物、重金属等, 还可以降低渗滤液的色度。
氨吹脱工艺主要是用来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 氨吹脱工艺氨氮去除率一般为80%左右。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膜分离主要为反渗透膜和超滤膜。膜分离技术对渗滤液中的COD、氨氮和重金属均有较高的去除率。膜分离技术可以适应渗滤液水质变化大的特点, 操作方便, 占地面积小, 但使用成本较高, 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
与生物法相比, 物化法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 对水质变化适应能力强, 出水水质好等特点。
2.3 土地处理法
土地处理法处理渗滤液是在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进行吸附、离子交换、化学沉淀和生物降解等一系列生物、化学、物理作用, 降低渗滤液中有机物、氨氮含量。土地法投资少、运行方便, 但占地面积大、易受气候变化影响、易产生土壤中重金属富集、处理效率低等缺点。
3 结论
垃圾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高、水质随时间变化大、成分复杂, 因此在处理这类废水时, 要根据垃圾填埋场的实际情况, 合理的选择处理工艺。
摘要:我国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法、物化法及土地处理法。本文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渗滤液,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有机废水
参考文献
[1]郑曼英等.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初探[J].重庆环境科学, 1996, 18 (4) :27-32.
[2]蒋建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3]徐竺, 李正山, 杨玖贤.上流式厌氧过滤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J].中国沼气, 2002, 20 (2) :12-15.
[4]Henry.Denitrification ina carbon and nitrogen removal system for leachate treatment performance of a upflow sludgeblanket (USB) reactor[J].Water Sci Technol, 1999, 40 (8) :145-151.
[5]吴莉娜, 王淑莹, 彭永臻等.不同时期垃圾渗滤液两级UASB-A/O-SBR工艺深度脱氮.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40 (6) :1342-1347.
垃圾土处理技术方法研究 篇8
关键词:垃圾土处理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15-02
1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急剧增多。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回收、焚烧和填埋,其中填埋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在进行各类工程建设是不可避免的遇到垃圾土的问题。在不可避让的情况下,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垃圾土的工程性质,使其满足工程要求。目前在我国对该类问题的研究较少,有关垃圾士的物理指标和抗剪强度指标的资料很少,给工程设计带来很大的盲目性。
垃圾土是由城市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以及粘土组成的杂填土。垃圾土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受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垃圾土中有机质的含量很高,并伴随其敝露时间或填埋时间的长短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反映。
2垃圾土的组成
城市垃圾土可分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由砖石、混凝土及粘土等组成成分较稳定。生活垃圾主要由有机质、无机质、塑料和杂物等组成。其中杂物包括玻璃、金属和陶瓷等较大块体。几种成分中有机质的性质对工程的影响最为重要,决定了工程的施工方法,工期和造价。
另外,垃圾土的组成成分和密实度随着埋深的变化也是不断变化的。一是深部垃圾土由于填埋时间比较长,有机质分解完全,因而有机质的含量随着埋深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二是随着埋深的增加,上覆压力逐渐增大,有机物含量减少,土体逐渐压密。因此,垃圾土具有与其他土体不同的特殊的物理性质,在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3生活垃圾的生物降解过程
垃圾经地表放置和填埋后,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过程。垃圾在填埋后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转化为可溶性有机小分子,随垃圾渗滤液排除或产生气体而释放。垃圾土中的有机质的生物降解过程可分为好氧分解阶段、厌氧甲烷不稳定阶段、厌氧甲烷稳定阶段、和厌氧递减阶段。垃圾土的填埋初期,由于垃圾在地表放置或填埋后土中含有少量的氧,第一阶段进行好氧分解活动,反应速度较快,放出较多的热量,同时释放出大量的,和,土中氧的含量大幅度下降,反应可持续数十天以上。随着含氧量的逐渐降低,反应进入厌氧阶段。一般情况下前三个阶段历时可达180d以上,其中厌氧甲烷稳定阶段占主要的部分,它的时间长短受到了垃圾土的成分、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埋藏深度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可持续多年。最后,进入厌氧递减阶段,持续时间可达几甚至几十年,反映过程比较缓慢。
4垃圾土力学性质
4.1垃圾土的压缩性质
由于不断的发生多种物理、化学和生化反应,使得其固结压缩性质与普通土类相比不尽相同。在外力作用下,垃圾土中的水和气体逐渐排除,颗粒骨架之间被压密,封闭气体体积被压缩,宏观上表现为土层的压缩变形,这与普通土类是一致的。而垃圾土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降解,又不断的产生水和气体,使垃圾土基础在长时间不能稳定。综合以上所述,影响垃圾土地基沉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垃圾土中可分解成分的含量及分解速率;
(2)压实程度和孔隙比;
(3)填埋高度;
(4)覆盏压力及应力历史;
(5)淋滤液水位及其涨落;
(6)环境因素及其他影响因素,如大气湿度,对垃圾有影响的微生物含量,垃圾土的含水量、温度、PH值以及填埋体内的气体或由垃圾土自身所产生的气体等。
4.2垃圾土的强度性质
(1)垃圾土的抗剪强度性质
垃圾土的强度不仅与埋藏深度有关,即使是同一深度的垃圾土试样强度也具有很大的离散性。影响垃圾土的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1)有机质和纤维素含量;
2)填埋时间和降解速度;
3)密实度:
4)垃圾土的组成成分、颗粒大小和含水量。
由于垃圾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复杂多样,垃圾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分布范围很大,内摩擦角介于10-53度之间,粘聚力c在0-100kPa范围内变化。
(2)垃圾土的动力特性
垃圾土的动力特性包括动模量和阻尼动力作用下的强度、本构关系等,受初始剪应力、小应变荷载、荷载频率、垃圾土沉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同济大学周健教授模拟交通荷载和地震荷载情况,对城市垃圾土的动模量和振动残余应变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重塑垃圾土的循环实验结果表明:当振动周数少于50周时,动压缩模量随循环周数的增加而降低;而当振动周数大于50周时,动压缩模量随循环周数的增加而略有增大,但随着振动周数的变化,动压缩模量降低或增加有限。
5垃圾土中有机物的处理方法
目前垃圾土中有机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条件要求比较高,需在一定的温度,适度条件下才能快速降解,所以实现起来困难。化学降解相对来说对对温度、湿度要求较低,但花费较高,难以在工程中应用,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针对上述情况。本项目拟进行以下工作:(1)测定垃圾土中可降解有机物的含量及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2)室内试验:进行不同有机物含量的垃圾土静三轴试验,确定垃圾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进行不同有机物含量的垃圾土动三轴实验,确定其随上覆压力、荷载频率的动强度曲线;进行不同有机物降解过程中的压缩变形试验,确定在有机物完全降解后仍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最大有机物含量。(3)在一定条件下加少量外剂,垃圾土中有机物的降解与时间、温度及上覆压力的关系,确定出垃圾土降解的最佳含水量,确定有机物的含量满足工程需要所需的降解时间。(4)室内试验:不同有机物含量的垃圾土掺加一定量水泥(或石灰)后,能满足工程需要有机物的最大含量。(5)模型试验:取现场工程现场的垃圾土将其降解到一定有机物含量后进行模型试验,确定垃圾土中塑料及其它织物对垃圾土变形和强度的影响。
6结论
(1)垃圾土具有与其他土体不同的特殊的物理性质,在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2)生活垃圾降解过程缓慢:
(3)垃圾土的工程影响巨大;
(4)垃圾土的强度变化大:
(5)垃圾土的处理方法需经过室内试验及模型试验验证后,进一步确定具体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荣,垃圾土力学性质的室内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学报,2007
[2]介玉新,垃圾土的渗透特性试验[J],岩土工程技术,2007
德国垃圾处理技术 篇9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2005)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5]157号)《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
《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CJ/T18—1999)
德国垃圾处理技术 篇10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应用探讨
摘要:介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城市垃圾资源化现状,对北京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进行详细分析,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选型和垃圾处理发展前景提供了参考依据.作 者:赵鹏 王木平 ZHAO Peng WANG Muping 作者单位:合加资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1102期 刊: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Journal:RECYCLING RESEARCH年,卷(期):2010,3(4)分类号:X799.3关键词:生活垃圾 处理技术 资源化
简述生活垃圾的特点及其处理技术 篇11
关键字: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技术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堆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c)-0000-00
生活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定废物。它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活垃圾是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公害之一,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存。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严重关切。
1生活垃圾的特点
1.1垃圾产量
我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生活垃圾产量大国。据报道,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达到440公斤,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达到了3.52亿吨,居世界第一,而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而欧美国家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增长率基本在3%以下。我国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60多亿吨,全国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75万亩。垃圾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
1.2 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
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有机物,会产生大量细菌及恶臭,有机酸溶解金属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物。通常分为以下几类:可降解的有机物,如蔬菜、纸张、竹木制品;固体永久性废弃物,如煤灰、废弃砖头瓦块;工业产品废弃物,如塑料、橡胶、玻璃、有机填充物等。
1.3 影响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因素有城市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以及城市的市政管理水平,以及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都会对垃圾的回收率降低以及垃圾的人均产量减少有绝对影响。
我国目前的城市垃圾平均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递增。城镇生活垃圾的历年堆存量已达到60多亿吨,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2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生活垃圾如果长时间堆积,就会产生渗滤液,这种渗滤液对环境是有害的。其处理技术以无害化和资源化为目标。无害化处理主要包括填埋、堆肥、焚烧蚯蚓床和热解法等手段。
2.1废物利用,利国利民
废物利用便于人民群众随时随地实行,既是一种环保行为,又符合我国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从而从减少垃圾源头入手。比如用过的废弃纸盒和不要的旧衣服可以用来做洋娃的床和衣服。看过的报纸可以用来练书法。喝过的饮料瓶、易拉罐可以做成手工艺品,拿来做花篮、笔筒之类的。倡导废物利用和物物交换,以尽可能地减少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
2.2堆肥法
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我殖质。它适用于处理易腐烂、可降解有机物质含量高的垃圾,其中的有机成分会转化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这种处理方法具有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特点,是处理有机垃圾最有效、最方便的技术手段之一。
2.3 填埋法
可降解的生活垃圾可通过填埋的方式予以处理,固体永久性废弃物只能通过深层填埋的方式处理,所以填埋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处置方式。填埋法具有投资少、费用低、处理量大、操作简便等特点,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广泛应用的方法。如美、英等国生活垃圾处理都以卫生填埋法为主。我国80%以上的垃圾仍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法,以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
2.4 焚烧法
固体永久性废弃物也可以通过焚烧的办法处理。
垃圾焚烧过程分为干燥、燃烧和烧透三个阶段。但燃烧的温度不得低于1100度,低于此温度,会产生二恶英致癌物。
垃圾焚烧炉的燃烧方式有:多级阶梯式链条炉排,倾斜往复式炉排和反送式的马丁炉排等炉排炉;流化床焚烧炉;旋转式燃烧――回转炉。流化床炉垃圾焚烧综合性能优越,尤其是我国的垃圾热值相对偏低,要实现其高效稳定燃烧,流化床是最佳选择。
2.5 蚯蚓床法
蚯蚓床法就是利用蚯蚓具有惊人的吞食能力,喜欢吞食完全腐熟的有机物的特性,来去除有机物的一种处理生活垃圾的生态处理办法,是一项新型生物处理技术。我国建立了百余处蚯蚓床垃圾处理场,仅北京就有十余处,总面积达500余亩,每年处理有机物约14000余吨。
2.6 热解法
热解法就是把有关固体或液体废物在无氧或少量氧的条件下加热至800~1000℃,获得高温气体的方法。同时也获得了煤(焦油),再作为化工原料。分解后剩余的以碳为主的残渣,用作肥料、填坑物和固体燃料等。是近几年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垃圾处理方式。
3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填埋问题分析
填埋需要占用土地资源。这需要在初始设计时要有先进的设计理念,提高土地填埋利用率。需要有效的基础设施,防止边坡渗漏。生活垃圾中含水率往往高达50~60%,再加上发酵、雨水淋刷导致地下水污染地表水的事故不断出现。对周边地区环境和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3.2 焚烧问题分析
焚烧法避免了直接堆放引起的水源、大气污染,又可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但是工程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造的焚烧厂普遍工程建设投资大,折合吨工程投资约50~75万元。先进的焚烧炉也是从国外引进的,我国目前基本运转正常的国外技术建造的焚烧厂的运行费用为180~300万元/吨。焚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有毒物质“二恶英”,要采用先进、有效的尾气净化技术进行处理。
3.3 堆肥问题分析
阻碍我国生活垃圾堆肥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经济因素。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杂质含量高,采用复杂分离过程导致产品成本高;一般堆肥厂的粗堆肥产品只能作为土壤改良剂,其销路取决于堆肥厂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如南方的红黄粘土、砖红粘土就有很好的销路。
3.4蚯蚓床法分析
工艺流程简单,费用低廉,适合我国农村的需要,但仍需进一步做好其研究开发工作。
3.5热解法分析
具有全封闭的工艺流程,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又可回收清洁燃气,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4 结语
生活垃圾的处理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需要全民树立环保和环境卫生的意识。更需要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抓好垃圾源头减量工作,尽可能少产生垃圾,将已产生的垃圾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再通过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技术措施减容及进一步资源化,这是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曹娜,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价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2] 李莉,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物化和生化预处理及组合处理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10
[3] 周效志,桑树勋,曹丽文等,生活垃圾填埋场表面沉降预测模型对比研究[C],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德国垃圾处理技术】推荐阅读:
德国垃圾09-23
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11-10
厨余垃圾处理技术07-17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11-21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现状及展望09-06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及处理技术课程论文01-02
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使垃圾再生价值11-09
垃圾处理项目05-11
垃圾处理设施08-01
垃圾处理问题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