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服务人员考核暂行规定17

2024-07-13

操作服务人员考核暂行规定17(精选7篇)

操作服务人员考核暂行规定17 篇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文件

塔油发[2000]179号★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操作服务人员绩效

考核暂行办法

二000年十月十二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为适应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新体制需要,有效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员工的责任、风险意识,调动员工生产(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和劳动效率不断提高,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操作服务人员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结合油田分公司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工作的员工。

第三条 第三条实行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1、1、以岗位绩效考核为重点的原则。对操作、服务人员以完成本工种(岗位)工作中的业绩为考核重点,兼顾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表现考核,引导员工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生产(工作)任务上。

2、2、公平、公正、公开考核的原则。考核指标客观、科学、规范,考核方法、程序简便易行、操作性强;考核工作公正,对所有被考核对象一视同仁;考核标准、程序、结果公开、透明,考核结果及时向员工反馈。

3、3、考核结果与员工利益挂钩的原则。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和续订、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等个人实际利益挂钩,使员工通过考核更好地了解对其工作的看法和评价,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二章

第四条 第二章考核内容 第四条操作、服务人员绩效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业第二条本暂行办法适用于与油田分公司签订三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期限(含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在操作、服务岗位上绩、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表现三个方面。工作业绩权重为60%,技术业务水平权重为20%,工作表现权重为20%。

(一)(一)工作业绩1、1、有具体生产(工作)任务指标的,主要考核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工作量饱满程度三个指标。工作数量可根据不同工种(岗位)特点确定考核的具体内容,如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工时定额指标等。工作数量权重35%,工作质量权重35%,工作量饱满程度权重30%。

2、2、无具体生产(工作)任务数量、质量指标的员工(如后勤服务人员、值班人员等),主要考核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工作效率和工作量饱满程度三个指标。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权重40%,工作效率权重30%,工作量饱满程度权重30%。

(二)(二)技术业务水平

主要考核工作熟练程度、技能等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工作熟练程度权重40%,技能等级权重30%,解决问题能力权重30%。

(三)(三)工作表现

主要考核劳动态度(包括:责任性、主动性、协作性)、安全生产和劳动纪律三个方面。劳动态度权重40%,安全生产权重30%,劳动纪律权重30%。

第五条

百分制形式。

第六条 第六条根据量化和非量化的考核内容,可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凡考核内容能量化的以量化的考核标准,按实际完成情况进行

考核;不易量化的考核内容,可采取评价打分的办法进行考核。

第三章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三章考核办法、程序 第七条考核单位:操作、服务人员绩效考核以队、站、第八条考评小组:考核单位应成立考评小组,小组成第五条为便于考核、评价、对比和分析,考核应采取车间、室为单位(以下称:考核单位)。

员应由考核单位领导和员工代表参加,组长可由考核单位领导兼任,也可

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考核单位人数20人以上的,考评小组由5人组成;20

人以下的,考评小组由3人组成。考评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员工的绩效考

核工作。

第九条 第九条考核时间:工作业绩和工作表现每季度考核一

次,技术业务水平每半年考核一次。并以半年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和奖惩的依据。工作业绩和工作表现半年考核结果,以季度考核的情况累加取得。

第十条 第十条考核程序:由考核单位考评小组组织对本单位

员工按要求进行考核,填写《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操作服务人员绩效考核表》,于下季度首月5日前完成对上季度、半年的绩效考核,10日前报本单位人

事劳资部门审核,由单位人事劳资部门汇总后附书面材料报油田分公司人

事处。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各单位根据油田分公司统一规定的《塔里木油

田分公司操作服务人员绩效考核表》表式,按岗位(工种)具体细化各项

考核指标,制定岗位考核标准。《绩效考核表》由单位考评小组完善各岗位

考核标准,平时统一由单位人事劳资部门管理,考核期间交单位考评小组,年终报上级人事部门存档。

第四章 第四章考核结果评价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考核单位应根据员工半年考核的结果,评出优

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

(一)(一)优秀。工作业绩、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表现单项考核

实际得分占规定标准分均在80%以上,三项考核总得分占规定标准总分在85%及以上的;

(二)(二)良好。工作业绩、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表现三项考核

实际得分占规定标准分均在70%及以上的;

(三)(三)合格。工作业绩、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表现三项考核

实际得分占规定标准分均在60%及以上的;

(四)(四)不合格。工作业绩、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表现三项考

核实际得分占规定标准分不足60%的。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考核单位应将每次考核的结果,及时向员工进行反馈,以起到预警的作用。对考核结果不佳的人员,单位领导应及时的给予指正,帮助和指导员工改正不足。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各单位要加强对考核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体系,落实考核人员,使考核工作真正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第五章 第五章奖惩办法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考核结果与员工个人岗位工资晋档、技能工资升级、业绩奖励(或称变动薪酬)以及劳动合同续订、终止、解除挂钩。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对工作业绩特别优秀的,油田分公司进行通报表彰,必要时授予荣誉称号,根据情况提供国内考察学习、旅游度假的机会。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两年内四次考核中累计三次(每半年为一次,下同)考核不合格的,油田分公司将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对于考核合格的,但在两年内四次考核中累计三次考核的结果在考核单位内排序均处在末位的,单位要安排其下岗培训3—6个月,培训期间只发基本生活费。培训期满后如单位工作不需要,油田分公司将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对于符合上述解除劳动关系条件,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员工,可以不解除或暂缓解除劳动关系:

(一)(二)

(三)1、2、3、4、5、(一)符合退休、退职和内部离岗退养条件的员工,可以办

(二)员工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女员工在孕期、产期、扑乳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员工,暂缓解除劳动合同: 理退休、退职和内部离岗退养手续,不解除劳动合同。期内的,劳动合同应在医疗期、孕期、产期、扑乳期满后解除。

1、涉嫌违法犯罪接受审查尚未结案的;

2、知识产权、科研成果归属问题悬而未决的;

3、借用、租用油田住房、公款尚未还清的;

4、员工从事的重要工程、设计、研究项目或重要生产(工作)

5、给油田分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未作处理或正在被审查期间的。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考核单位根据考核结果,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员工的初步意见,并征求同级工会意见后,按管理权限报油田分公司人事处批准。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一条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单位应提前第二十二条员工劳动合同解除后,单位应给予员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工适当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标准根据员工在油田分公司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平均一个月的工资,最多不超过12个月。连续工作时间满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照满一年工作时间给予经济补偿。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油田分公司人事处负责解任务尚未完毕,离开会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

释。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操作服务人员考核暂行规定17 篇2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管理,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特制订“中心”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

第二条 考核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 考核形式与程序

第三条 为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专门成立由“中心”负责人、有关科室负责人和部门窗口负责人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效能监察科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 “中心”对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奖励和处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第五条 “中心”对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每季度考核一次,总分分别为100分。其中窗口考核包括:窗口人员考核35分,窗口业务考核40分,窗口服务考核15分,窗口互评10分;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包括:思想品德考核20分,业务技能考核30分,纪律考勤考核20分,工作实绩考核30分。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红旗窗口和优秀服务标兵。

第六条 “中心”根据季度考核结果和其它有关标准进行考核。考核窗口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窗口工作人员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的优秀比例按组织人事部门规定的比例确定。考核得分低于60分的为不合格窗口,考核得分低于60分的窗口工作人员为不称职窗口工作人员,并将考核结果反馈所在单位记入本人档案。对连续三次在季度考核中处于后三名的窗口,向市委、市政府进行通报,限期整改,所在部门年终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评优资格;一年内连续两次考核为不称职的窗口工作人员,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退回所在单位。

第三章 对窗口的考核

第七条 窗口人员考核(35分)

一、纪律考核(20分,考核科室:效能监察科)

1、窗口工作人员迟到、早退每人次扣1分;脱岗每人次扣1.5分;无故缺勤每人次扣2分;工作期间外出不到效能科登记的每次扣0.1分;窗口空岗一次扣1分;首席代表或窗口负责人不录入指纹或无故不签到签退的扣1分,不履行工作职责的扣1分;

2、除确因审批业务需要进行勘察、验收、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及因正常公休假等原因请假外,每月人均请假超过2天的,每增加1天扣窗口0.2分;每月人均请假外出超过4次的,每增加1次扣窗口0.1分,未请假或请假未经批准擅自外出的,视为脱岗;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或未履行续假手续的,每超1天扣0.2分;例会、政治学习等“中心”组织的集体活动,除有业务的窗口留一名工作人员值班外,其余窗口人员要按时参加,每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无故缺席扣1.5分;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3、窗口工作人员上班期间违反有关纪律规定,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看视频、吃零食、串岗、喧哗、带孩子上班等非工作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发现一次扣2分;

4、窗口不履行相关手续私自调整工作人员的,每次扣1分;

5、窗口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月按时到“中心”现场办公,不按规定时间现场办公的每次扣1分,每缺席一次扣2分,不是窗口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现场办公的视为缺席。

二、卫生保洁与办公设施管理考核(15分,考核科室:综合科、网络管理科)

1、保持窗口整洁卫生,资料摆放有序,档案管理规范。桌面和服务台面不整洁、物品和资料摆放零乱、地面不卫生、垃圾清理不及时的,每发现一次扣0.5分;档案管理不规范,资料丢失的,每件次扣0.5分;每周卫生检查评比后三名的扣1-2分;

2、妥善保管使用窗口办公设施,人为损坏和丢失的,每件次扣1分,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3、下班后不关闭计算机和打印机电源的,每次扣1分;机器感染病毒的,发现一次扣1分;

4、私自改动机器Ip、电源及网络连接、设备位置和用途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私自拆开电脑的,每次扣3分。

第八条 窗口业务考核(40分,考核科室:业务科)

一、办件管理(30分)

1、属即办件而未当场办结的,每件次扣1分;即办件作承诺件处理的,每件扣2分;

2、属补办件而未向服务对象一次性出具补件清单,每件次扣1分;未出具补件书面凭据的,每件次扣1分;

3、属联办件的项目要实行并联审批,该联办的事项未联办的,每次扣1分;未向服务对象说明办事程序或未与有关部门联系的,每件次扣1分;对外商投资项目不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不实行零接触制的,每件次扣1分;

4、属承诺件的,未办结但作办结处理的,每件扣2分;超过承诺期限,每超一天每件扣1分;

5、属退回件的,按规定不应退回而做退回件办理的,经查实,每件次扣5分;

6、属上报件的,不能按时上报的每件次扣1分;上级批复后不能及时送达的,每件次扣1分;

7、窗口实际办理的审批收费事项以应进事项的30%为基准,每降低十个百分点扣0.3分;

8、对窗口办理的审批收费事项漏报、误报和造成窗口信息数字失实的,每件次扣0.5分。

二、规范办理(10分)

1、窗口应将进入“中心”的审批、收费事项的办事程序、审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政策依据向社会进行公示,及时更换服务卡片。不按要求进行公示的,每次扣1分;不及时更换的,每次扣1分;

2、窗口的审批、收费事项应在“中心”自动化办公系统上办理,不在“中心”自动化办公系统上办理的,每件次扣3分;

3、窗口应实行告知承诺制度和办件登记制度,对不按要求出具承诺件、退回件、补办件、联办件、上报件通知书的,每件次扣0.5分。

第九条 窗口服务考核(15分)

1、对待服务对象要热情礼貌、用语文明,提供优质服务。服务态度生硬、言行不文明的,经查实每人次扣1分;

2、窗口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有拒不答复、拒不理睬服务对象咨询的,经查实每人次扣1分;

3、被服务对象投诉,经查实属于窗口人员责任的,视情节轻重,每次扣2-4分;

4、服务对象评议为“一般”的,每次扣0.2分;评议为“差”的,经核实后,每次扣0.5分。

第十条 窗口互评考核(10分,考核科室:效能监察科)

由各窗口首席代表或窗口负责人对“中心”各窗口进行评议,综合评价好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评价差的不得分,评价差的窗口超过1/3的,本项不得分。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评选资格:

1、凡属进“中心”的项目,而以各种形式和理由不在“中心”自动化办公系统办理,或虽在“中心”办理而没有及时录入“中心”管理数据库的,或虽录入“中心”管理数据库,但经查实仍在原单位办理的;

2、窗口每月审批收费事项办理为零的;

3、工作期间有向服务对象索贿受贿等不廉洁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4、被上级部门通报批评或被新闻媒体曝光批评的;

5、违反市纪委、市监察局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规定的。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窗口可以加分:

1、窗口单位领导重视,整合行政职能,实现服务前移加3分;积极参与并完成联合审批事项的,每件次加0.3分;按一审一核规定操作审批事项的,每项加0.3分;窗口实际办理的审批收费事项以应进事项的30%为基准,每增加十个百分点加0.3分;

2、积极参加“中心”或市及市级以上部门布置的各种与审批改革和服务有关的工作及组织的集体活动,每次加1分,为“中心”争得荣誉的,每次加2-3分;

3、受服务对象称赞或服务对象来信表扬、送锦旗等,经查实,每件加1-2分,事迹突出、影响较大的,每件加3-5分;

4、受“中心”奖励或通报表扬的每次加1分,市级部门及新闻媒体表扬的每次加2分,省级每次加3分,国家级每次加5分;

5、撰写与“中心”业务有关的信息,在“中心”简报、网站上刊登的每篇次加1分;被市级刊物采用或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每篇次加2分;省级每篇次加3分;国家级每篇次加5分;

7、窗口业务按期办结率、准确率达100%的加2分;

8、窗口首席代表或窗口负责人坚持到岗带班,发挥带头作用的加1分;连续三次卫生检查评比好的加1分;连续两次被评为红旗窗口的加1分;窗口工作人员全勤,无违规违纪行为的加2分。

第四章 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

第十三条 思想品德(20分)

思想作风正、大局观念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得20分。言行不文明,服务态度生硬的,每人次扣2分;工作期间拒绝答复服务对象咨询的,每人次扣2分;不服从管理,违反有关规章制度的,每人次扣2分。

第十四条 业务技能(30分)

熟悉“中心”审批收费事项办理的运行程序和运行制度,熟悉岗位业务知识,熟练使用“中心”办公自动化设备,有较好的协调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得30分。

1、不遵守“中心”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操作不当,造成网络系统损坏的,每次扣5分;

2、不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或业务管理有关制度和规范要求办件的,一次扣责任人3分,责任不清的,扣窗口首席代表或窗口负责人2分;

3、向服务对象解答问题含糊或不一次性完整告知应提交的申报材料的,扣2分;

4、对窗口办理的审批收费事项漏报、误报和造成窗口信息数字失实的,每件次扣1分;

5、因业务不熟悉造成所办事项不能按期办结,或办理出现偏差的,每次扣2分;未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应独立完成的事项的,每次扣3分。

第十五条 纪律考勤(20分)

窗口人员严格执行“中心”内部管理制度,工作积极,遵守纪律,得20分。首席代表或窗口负责人要协助做好本部门派驻“中心”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

1、上下班迟到、早退每人次扣1分;擅自脱岗每人次扣1.5分;无故缺勤每人次扣2分;参加例会、政治学习等“中心”组织的集体活动迟到、早退每人次扣1分,无故缺席扣1.5分;

2、除确因审批业务需要进行勘察、验收、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及因正常公休假等原因请假外,每月人均请假超过2天的,每增加1天扣窗口人员0.5分;上班期间每请假外出一次扣0.1分;未请假或请假未经批准擅自外出的,视为脱岗;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或不履行续假手续的,每超1天扣0.5分;

3、上班期间违反“中心”有关纪律规定,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看视频、吃零食、串岗、喧哗、带孩子上班等非工作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初次发现给予警告并扣违规人员2分,扣首席代表或窗口负责人1分;再次发现扣违规人员3分, 扣首席代表或窗口负责人2分,并向派出单位主管领导通报;情节严重或被新闻媒体曝光的,予以辞退;

4、在“中心”网站发布不良信息的,每次扣1分,造成负面影响的,严肃追究发布人及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工作实绩(30分)

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项任务,工作成绩突出,服务对象满意的,得30分。办理服务项目出现差错的,每件次扣2分;受理办件超过承诺时限的,每件次扣3分;经调查服务对象对服务质量不满意,每件次扣3分;因业务或工作方法不当、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引起群众投诉的,每件次扣3分;应当受理而不受理,应当回答而不回答,本应一次办结而故意拖延的,每次扣3分。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评选资格:

1、一月内连续旷工两天以上(含两天)的;

2、工作期间有向服务对象索贿受贿等不廉洁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3、窗口工作人员因业务办理、服务态度等引起群众投诉,或违反工作纪律,被新闻媒体批评曝光,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4、违反市纪委、市监察局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规定的。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窗口工作人员可以加分:

1、受服务对象称赞或服务对象来信表扬、送锦旗等,经查实每人次加2-4分;

2、受“中心”奖励和通报表扬的每人次加1分,受市级部门或上级行业部门及新闻媒体表扬的,市级每人次加2分,省级每人次加3分,国家级每人次加5分;

3、撰写与“中心”业务有关的信息,在中心简报或网站刊登每篇次加1分;被市级刊物采用或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每篇次加2分;省级每篇次加3分;国家级每篇次加5分;

4、积极参加“中心”或市及市级以上部门布置的各种与审批改革和服务有关的工作及组织的集体活动,每人次加1分,为“中心”争得荣誉的加2-3分;

5、为“中心”建设发展献言献策,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采纳后效果较好的,加2分;

6、每月考勤全勤、无违规违纪行为的加2分;被评为红旗窗口的窗口工作人员每人次加1分。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考核文件与本方案有抵触的,按本方案执行。

业务员考核暂行规定 篇3

一.业务员承接客户样品订单时,必须先与跟单人员沟通,由跟单人员与相关人员了解清楚是否有所需的库存材料,如仓库有现成的库存材料,则须给打样相关人员(包括美工、制版、调浆、打样)48小时以上的时间(特殊急单至少24小时以上);若仓库没有现成的库存材料,确定样品交货的时间,则须根据跟单人员确认的材料采购到位所需的时间来确定交货期。否则,由此产生的交货期延误,由业务员负责。

二.业务员承接客户大货订单(确认单)时,同样必须先与跟单人员沟通,了解材料库存情况及采购所需的时间,以及生产安排能力,据此再确定合理的交货期。在此前提下,订单数量3000PCS以下,印刷颜色3色以下的,至少应给生产部门二天以上的时间;印刷颜色3色以上的,至少应给生产部门三天以上的时间。订单数量3000-10000PCS印刷颜色在3色以下的,至少应给生产部门五天时间;印刷颜色3色以上的,至少应给生产部门七天以上的时间。订单数量10000PCS以上,以及印刷颜色多、复杂的,要由跟单人员与生产部门协商后确定合理的交货时间。个别订单可作为个案处理。违反以上要求,导致交货期延误而造成损失的,业务员应承担10%的损失金额(绝对金额不超过二百元)。

三.订单资料不完整、内容不齐全、要求不明确、改单不及时等原因,致使生产失误,造成损失的,业务员应承担20%的损失金额(绝对金额不超过伍佰元)。

四.当月完成业务量7万美元以上的,奖励人民币1200元;当月完成业务量在5-7(不含)万美元的,奖励800元;当月完成业务量在3-5(不含)万美元的奖励500元。

五.业务员连续三个月完成业务量在一万美元以下的,视其平时的工作表现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聘用。

六.试用期业务员不考核业绩,待试用期满后再行考核。

七.业务员正常上班时间为上午九点至晚上七点,中午休息两小时,每周休息时间不超过一天半。迟到或早退15分钟以内的,每次扣款20元;超过15分钟的,以旷工论处。

八.业务员违反公司其它管理制度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九.本规定自2003年8月1日起实行。

兴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

学生成绩考核与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篇4

学生成绩考核与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关于成绩考核的规定,进一步做好学生成绩考核与管理工作,根据我校的实际状况和工作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成绩考核与管理的目的,在于全面、正确地检查和评价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品德的状况与程度,以此总结教学经验,评估与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条 成绩考核的范围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凡属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军训等实践性环节)都要进行成绩考核。

第四条 成绩考核的课程门数,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每学期考试、考查的课程门数执行。

第二章

学生成绩考核工作的基本职责分工

第五条 国家教育考试和面向全校的公共基础考试课程的考核工作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其他课程的考核由开课各教学学院(含教学部等院级教学单位,下同)自行组织进行。

教务处有安排和协调全校各类考试进程,监督、检查师生考试纪律情况,按工作程序认定监考教师履行职责情况和学生违纪、作弊的权力,并对这些环节的工作质量负责;各学院有命题、评卷及保密、组织本学院所开课程的考试与选派监考教师的责任,学院教学副院长(含教学副主任,下同)、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课程主考教师对这些环节的工作质量负责。

第六条 教务处有权对全校的各类考试进行监督、检查,根据学校和各学院考试纪律检查结果发布教学工作通报。负责对考试违规的学生进行违纪、作弊认定。

第七条 学生成绩考核的直接工作责任者是主考教师。主考教师具有确定考核方法、组织命题、评卷的权力,并要对这些环节的工作质量负责。主考教师由开课教研室指定,也可以是经学院批准、由教研室在校内、外聘请。主考教师一般应具有主讲教师资格。

任课教师应加强平时和考前的辅导答疑工作。指导学生整理学习笔记,查阅参考资料;提倡开展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讨论,解决平时学习过程中积压下来的疑难问题,以便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第八条 对于按本条例规定正常报送的学生成绩,学院教学院长有批准并宣布生效的权力和责任;对于非正常报送、修改的学生成绩,要经学院教学院长签署意见,由教务处审核原始材料后批准并宣布生效。

第九条 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成绩评定要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并注意听取任课教师和有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写出有关实际表现的评语。经教学院长签字批准后载入学生档案。第三章

考核方式的确定与考核资格的审查

第十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考查等两类。以考试方式进行考核的课程,其总评成绩由期末及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并以百分制记载。成绩评定时,原则上本科学生的课程以期末为80%、平时占20%,高职学生的课程以期末为70%、平时占30%的比例核定总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实验、提问、作业、平时测验等。对于本科学生的测量学、画法几何等课内实践环节占较大比例的课程,可按期末占70%、平时占30%;计算机语言基础理论课部分占60%,上机占30%,平时占10%;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课部分占30%,上机占60%,平时占10%进行核定。对于其他有特殊要求的课程,教研室可在开课前提出各部分所占比例,经教学院长同意,报教务处批准后执行。

以考查方式考核的课程,其成绩须根据学生平时听课、完成实验和作业、课堂讨论等情况以及期中、期末考核的情况综合评定,评定成绩的方式采取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百分制与五级分制对应,不及格——60分以下。其中,任选课的成绩评定可采取二级分制(合格、不合格)。

第十一条 考试可以采取笔试(闭卷或开卷)、口试或其他方式等多种形式进行,考试内容应注重对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核。考试的方式由教研室决定,教学院长批准,报教务处备案;考查的方式由教研室提出,经教学院长批准后,由学院教学秘书在课程结束前在课时内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学生考试资格的认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取消考试资格:

1.累计缺课学时超过该门课程总学时数的1/3者; 2.缺交作业(报告)超过应交数量的1/3者;

3.必修课随机考勤旷课3次者,选修课随机考勤旷课2次者; 4.非独立设置的实验考核不及格者; 5.未经注册、选课,擅自修读该课程者; 6.抄袭作业情节严重,经批评教育不改者;

7.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学生情况,提出其他取消考试资格学生原因及名单,报教研室及学院批准后,取消学生考试资格。

任课教师有权依据上述情况确定学生是否具备参加所修课程考核资格,并将取消考核资格学生名单于课程考试前在录入平时成绩时对学生进行考试资格审查,录入取消考试资格学生名单。

第四章

课程考核工作细则

第十三条 考试工作(包括命题、制卷、保密、监考、评卷、上报成绩、补考等)要按分工有组织地进行。

1.教务处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授课计划,会同相关开课院部,于开学后第4周确定面向全校的公共基础考试课各科考试时间,下发“监考工作任务书”,各学院教学秘书根据任务书要求选派监考教师,填报“监考工作任务书”。教务处于第5周下发“考试日程表”,公布考试时间、地点、科目、班级、课程主考教师、试卷印刷时间、监考教师试卷交接地点、监考教师等信息。

2.各学院教学秘书根据教务处下发的全校公共基础考试课“考试日程表”及期末考试安排任务书,组织、安排本学院各门课程的考试时间、地点、科目、班级、课程主考教师、试卷印刷时间、监考教师试卷交接地点、监考教师等信息。为外学院所开课程的考试安排,可由开课学院与学生所在学院教学秘书协商组织。考试安排报教务处统一审查后,于第7周公布给学生“全校期末考试安排”。

3.教务处、学院要对考试的组织工作负责,及时召集教学秘书会议,布置有关考试工作,监督检查考试过程中的问题,在考试过程中,教务处要及时发布教学工作通报,表扬先进,批评工作失职和处理学生违纪、作弊现象,各学院要认真贯彻考试规章制度。

4.考试期间,成立学校总监考组,由教务处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组成员组成,设总监考和巡视员若干人。总监考和巡视员的任务是检查和考核监考人员的工作情况,对全校各学院组织的考核有监督权力,并裁定学生违纪、作弊,处理考试过程中的有关事宜。

5.凡多班统一试题考试的,要有一名命题教师、课程主考教师、教研室主任兼任巡视员,其任务是对本门课程的试题进行确认,巡回解决考试中发现的试题问题。

6.命题教师由教研室确定,试题要经教研室主任把关,学院院长批准后生效,试题质量由命题教师负责。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学副院长有负责审核试题的责任,必要时可责成专人审核试题。

第十四条 课程考试命题原则

l.难易适当原则

既有检查掌握基本内容的题,又有检查能力培养的题,同时兼有一定难度的试题。2.统一试题原则

考试前由教研室组织命题。命题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采用同一教学大纲、同一教学进度的课程,应当统一试题,统一考试,有条件的课程应实行教考分离。考试课试卷应不少于2套,且命题标准相同。试题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后交课程主考教师处保存。

审批试题的领导、命题教师、课程主考教师、试题印刷人员皆要对试题保密负责。如有失密现象,要追查责任,严肃处理。

考试与补考用的两套试题要统一命题、统一要求,并要制定出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考试前由课程主考教师随机抽取一套试卷,根据全校考试安排的试卷印刷时间准时到教务处复印室统一印刷,并由课程主考进行分卷、装订、密封、保管,需要在教务处保存的试卷,可于密封后与教务处考务工作人员进行交接,将试卷保存于教务处保密室,课程主考于考前到保密室领取试卷。3.考教分离原则

已有试题库的课程,用题库命题;无题库的课程,提倡由非任课教师命题,并实行保密。4.题量适当原则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口试答题时间为15—20分钟。按上述时间要求题量适中。

第十五条 考试制卷工作

1.命题教师要在考试前一周将两套试题、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经教研室主任、学院院长签字后送交本课程主考教师处,命题教师要使用统一印刷的试题纸制作试题,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试题稿,课程主考教师及教务处试卷印刷人员有权拒收。

2.教务处负责印刷试卷并对印刷质量负责,要求试卷干净清楚。制卷工作必须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第十六条 试题的保密制度

1.任课教师在考试复习期间不得为学生押题、划定缩小的考试范围或向学生透露试题内容;出题教师与任何接触试题的教师,在考前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或透露试题内容;其他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阅看试题或询问试题内容。违者视为教学事故,严重者给予纪律处分。2.学生在复习期间不准向教师询问试题内容,更不准以各种形式向教师“套题”、“摸底”,违犯者给予批评教育,严重者给予纪律处分。

3.审批试题的领导、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皆要对试题保密负责。若有失密现象,要追查责任,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 公共基础课的监考教师由各学院教学秘书协助教务处统一安排,在课程所在学院及学生所在学院中安排监考教师;其他课程由课程所在学院安排。监考教师要按“监考工作任务书”及“考试日程表”规定的时间,在总监考组的指导下,履行“监考教师守则”。

在考试过程中由于监考教师未能认真履行职责,由学院或教务处发现学生违纪作弊的,视情节给予监考教师相应通报或教学事故处理。

第十八条 考试组织工作

1.课程主考于考试开始前30分钟在指定的交接试卷地点进行分发试卷,并于考试结束后20分钟内在交接试卷地点回收试卷。

2.课程开考前由2位考试学生确认密封完好签字后开始考试。

3.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要在考场内将试卷密号随机填写完毕(不可由学生代写),试卷密号未随机编排的考场对监考教师作教学事故处理。试卷密号不填写考场名称,只填写2位流水号,例如在1308左考场共有45名学生考试,试卷密号为01至45;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填写密封条专用袋相关信息,并将学生所答试卷首页右半边密封条撕下放入试卷密封条专用袋中,考试结束后20分钟内到教务处交接。

4.教务科负责将试卷密号对应学生、课程信息于考试结束1-3天内登陆到“网上成绩登报系统”,考试信息的试卷密号信息要严格保密制度,在工作中发现失泄密事件严格处理。

第五章 评卷与成绩登报工作

第十九条 评卷工作

1.考试结束后应立即组织评卷,评卷工作由教研室组织进行。凡是两个班级以上采取同一套试题的试卷,均要进行集体流水评卷。单班考试的试卷,由学院、教研室指定教师评卷。

2.评卷教师要严格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卷。评分标准不允许随意改动,如需要改动必须经学院院长批准。不准提分、打人情分。评完试卷要认真复查,保证评分的准确性。试卷评定完毕并已登报期末成绩后,由课程主考教师到教务处领取试卷密封条专用袋,并逐一核对学生答题册、试卷密封条、学生成绩报告单,发现问题及时与院部或教务处解决。3.在任何情况下,教师不得透露评卷情况,更不能向学生展示试卷。评卷教师有权拒绝他人看卷,查分。任何人不得干扰评卷工作。学生不得向教师询问评卷情况,违者给予纪律处分。

4.评完试卷后,教研室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并按学校有关要求完成成绩分析报告,上报教务处。

5.试卷评定后,由院(部)教学秘书负责,将试卷、试题、试题答案、密封条专用袋、学生成绩单以及试卷分析等一并装袋封存,未经院(部)主管领导与教务处领导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查询试卷,至学生毕业三年后清除。

第二十条 单设实验课的考核分为实验理论、操作技能两部分,操作技能部分的成绩要占70—80%的比重.实验理论考核可采取笔试或口试方式,考核前试题要保密。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包括平时实验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以平时实验考核为主。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均需有明确的评分标准,以便校、学院、教研室检查考核工作质量。

各教研室(实验室)可根据各门实验课的特点起草实施考核细则,经学院院长批准,教务处备案后执行。

第二十一条 课程设计、制图测绘的考核分为设计说明书、图纸和答辩三部分,各部分的成绩比例由教研室确定,报学院院长批准。

第二十二条 义务工作成绩考核由各院部学工办负责并于第四学期末统一上报教务处。对于无故不参加义务工作者该成绩以零分计,并计入补考门数。

第二十三条 集中军训课的考核由军事教官担任主考教师。考核办法由学工部制定,报教务处备案。

第二十四条 体育课考核办法、实习考核办法另定。

第二十五条 单独考核的实验课不及格,如果是由于缺少实验或实验报告,则必须补齐后,再进行补考;课程设计、制图测绘不及格的要由教研室安排重新做,再进行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学生,出现上述情况时须重修。劳动课不及格的要由学院重新安排劳动进行考核。

第二十六条 成绩上报与记载办法

1.实行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结合的课程,任课教师于课程开考36小时前将平时成绩登陆“网上成绩登报系统”进行平时成绩登报,逾期未提交平时成绩的视情节给予任课教师相应教学事故处理。

2、成绩评定后根据考试、考查课类别对成绩进行计算,将结果在考核后5个工作日内登录“网上成绩登报系统”进行成绩登报,考试课程登陆成绩时根据试卷密号对应录入期末成绩,提交后打印“学生成绩报告单”一式三份,经任课教师签字后与教研室进行成绩交接,教研室成绩全部交接后与教学秘书交接,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安排全校成绩交接。

任何人不得无故拖报成绩。对漏报、错报或未按规定时间登报的成绩,任课教师必须说明原因并提供书面材料,到教务处更改,其说明材料由教务处留存备查。3.成绩登报后,学生可通过登录校园网直接查询个人成绩。并由各学院对不及格学生的补考作出安排,学生如对成绩有异议,可在下学期开学后三周内提交书面申请(逾期不予受理),如经学院及教务处审查确有错误,给予学生成绩更正,同时对相应的教师给予教学事故处理。

4.教学秘书要对“学生成绩报告单”进行审核,不合格者立即退回。

5.上报成绩期限为考试后5个工作日,对于不能按时登报成绩的,视情节给予任课教师相应通报或教学事故处理,其中逾期5个工作日以内提交成绩的校内通报,逾期6到10个工作日提交成绩的认定为三级教学事故,逾期超过10个工作日的,认定为二级教学事故。

第二十七条 查询与复查试卷 1.学生不得随意查询试卷。如学生确有正当理由要求对试卷进行复查时,由本人向所在学院申请,学院教学副院长有权决定对本学院所属教研室开设课程试卷进行复查;若非本学院课程时,可由学院院长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由教务处会同开课学院共同复查。2.学院院长有权复查本学院试卷,教务处有权组织对各科试卷进行复查。通报复查结果,更改错评成绩须经教务处同意。

3.成绩一经上报不得随意改动。确有原因应予改动者,除按本条例履行手续外,教研室应查清事故原因,并由学院院长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由教务处做出错误性质的鉴定,并给予相关责任人教学事故处理。第六章 补考、缓考和重新学习

第二十八条 补考

1.学校对课程考核不及格学生,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并按学校学籍管理规定进行补考资格审查,提出补考学生名单。

2.补考的考务工作由课程所在学院(部)自行组织,公共基础课考试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

3.补考时间除特殊情况由教务处发出通知外,规定在下一学期开学前2周内进行(包括期末缓考的学生)。

4.凡因总评成绩不及格而补考的课程,补考后的成绩不再进行总评,直接记为该课程的补考成绩。

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允许参加补考:

⑴ 在正常课程考核中有违纪、作弊行为、或无故旷考者。⑵ 期末考试总评成绩低于30分者。⑶ 取消考试资格者;

⑷ 实践环节的课程不及格者。

6.凡属因在校期间个别课程(不超过5学分)至毕业前仍不及格而做结业处理的学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在结业一年内申请回校进行不及格课程的补考。

⑴ 确因本人患病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而影响复习,不能参加毕业前补考或补考不及格,并且结业后努力工作表现较好者。

⑵ 结业后在工作中表现特别突出,在实践中证明实际工作能力达到同期毕业生水平者。7.学生结业后,在弹性学制规定的年限内,对不及格课程给予2次补考机会。补考课程取得合格成绩,符合毕业条件者可换发毕业证;经2次补考后仍不及格或未取得成绩者做终身结业处理。

8.具备补考条件的结业生可于每年的四月份向教务处提交书面申请、县团级工作单位或主管单位的工作表现鉴定及有关证明。由教务处审查补考资格,确定补考日期后统一组织。

9.结业后的补考工作由教务处按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要严密组织程序,采用题库试题或秘密出题。考题水平与范围要与当时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相当,不得降低水平。考试纪律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并从严掌握。

第二十九条 缓考 1.学生因疾病、特殊事故而不能参加考试时,必须事先向开课所在学院申请,并持证明,经开课所在学院教学副院长同意,教务处审批办理缓考手续。

2.按第二十七条补考者,原则上不予缓考。遇极特殊情况须经教务处长批准,按本条第l款办理并于两周内补考。

3.缓考成绩评定后,仍按期末考试对待,与平时成绩相加,合计为学期课程考试成绩。第三十条 重新学习

实行学分制的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参加课程的重新学习。1.期末考试的总评成绩低于30分者;

2.期末考试不及格,经补考后仍不及格者;

3.集中进行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课程期末考核不及格者; 4.参加重新学习的课程考核不及格者; 5.取消课程期末考试资格者。

课程重新学习须到教务处办理相关手续,并由教务科根据重新学习人数、课程性质等对重新学习学生进行编班,同时,重新学习学生必须根据课程学分交纳相应费用。重新学习课程无补考。经考核后成绩仍不及格者,须继续参加该课程的重新学习。

第七章 其他

行政及教辅人员兼课暂行规定 篇5

行政管理及教辅人员兼课暂行规定

为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我院教师队伍,保证我院日常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特对我院行政管理及教辅人员兼职授课作如下规定:

一、总则

1.学院根据教学需要鼓励具有教师资格或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行政管理及教辅人员在完成日常行政工作的同时,可作为兼课教师为高职和中职学生授课;

2.行政教辅岗位兼课教师一般承担公共课、公共选修课以及中职课程教学任务,兼课人员和所教课程由教务处审查批准;承担基础课、专业课课、专业选修课需从严控制,兼课人员和所教课程由教务处审查,分管教学院领导批准;

3.兼课教师每学期教学任务限定1门,每周一般不超过4学时,确因教学需要兼课超过4学时以上,须由分管教学的院领导批准;

二、行政管理及教辅人员兼课应具备的条件 1.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或相应专业技术职称; 3.所任教课程须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4.热爱教育,关爱学生,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5.不影响行政教辅本职工作。

三、审批程序

1.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山东海事职业学院行政管理及教辅人员兼课申请表》;

个别专业学科如因师资不足等实际困难确需特殊安排行政人员兼课的,需课程所在系部另行申报审批。

2.行政教辅人员第一次兼课或开设新课,必须通过由教务处组织的试讲; 3.开课前,兼课教师应至少写出4周的教案,并通过教务处的审查;

4.所有审批、试讲手续完备并经教务处和分管院领导批准后,由课程所在系部安排上课;

5.教务处需将兼课人员及任教情况一览表报学院组织人事处。

四、行政教辅岗位人员兼课的管理

1.行政教辅人员兼任课程教学,按专职教师任课规定要求和管理,须严格遵守教学纪律和教学规范,并按所在系(部)的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参与教研活动和并接受教学质量检查;

2.行政教辅人员受聘后,必须服从相关系(部)负责人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管理,详细了解并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按时制订并上交有关教学文件,认真备课、授课、辅导和批改作业;

3.教务处、教学督导室负责检查、指导、测评行政教辅人员的教学质量。对兼课人员学期末课程质量考评为良好以下者一年内不再安排教学任务;对教学质量差、学生意见大的兼课人员随时终止其兼课资格;

4.行政教辅人员的授课酬金按照学院规定标准执行。

五、附则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 篇6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

(人事部令第6号)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已经人事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

人事部部长 张柏林

二○○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提高人员素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适用本规定。参照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和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除外。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第三条 公开招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四条 公开招聘要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第五条 公开招聘由用人单位根据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及要求,采取考试、考核的方法进行。

第六条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政府所属事业单位进行公开招聘工作的主管机关。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 事业单位可以成立由本单位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职工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招聘工作组织,负责招聘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 招聘范围、条件及程序

第八条 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凡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第九条 应聘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要求。

第十一条 公开招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招聘计划;

(二)发布招聘信息;

(三)受理应聘人员的申请,对资格条件进行审查;

(四)考试、考核;

(五)身体检查;

(六)根据考试、考核结果,确定拟聘人员;

(七)公示招聘结果

(八)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三章 招聘计划、信息发布与资格审查

第十二条 招聘计划由用人单位负责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招聘的岗位及条件、招聘的时间、招聘人员的数量、采用的招聘方式等。

第十三条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人事部备案;国务院各部委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并报人事部备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省(区、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并报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地(市)、县(市)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当公开发布招聘信息,招聘信息应当载明用人单位情况简介、招聘的岗位、招聘人员数量及待遇;应聘人员条件;招聘办法;考试、考核的时间(时限)、内容、范围;报名方法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或组织招聘的部门应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确定符合条件的人员。

第四章 考试与考核

第十六条 考试内容应为招聘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

第十七条 考试科目与方式根据行业、专业及岗位特点确定。

第十八条 考试可采取笔试、面试等多种方式。对于应聘工勤岗位的人员,可根据需要重点进行实际操作能力测试。

第十九条 考试由事业单位自行组织,也可以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考试服务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可受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或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委托,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提供服务。

第二十条 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

第二十一条 对通过考试的应聘人员,用人单位应组织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第五章 聘 用

第二十二条 经用人单位负责人员集体研究,按照考试和考核结果择优确定拟聘人员。

第二十三条 对拟聘人员应在适当范围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至15日。

第二十四条 用人单位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前,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规定报批或备案。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

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第六章 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行回避制度。

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聘用单位负责人员和招聘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聘用事项时,涉及与本人有上述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招聘公正的,也应当回避。

第二十八条 招聘工作要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对事业单位招聘过程中违反干部人事纪律及本规定的行为要予以制止和纠正,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三十条 严格公开招聘纪律。对有下列违反本规定情形的,必须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的;

(二)应聘人员在考试考核过程中作弊的;

(三)招聘工作人员指使、纵容他人作弊,或在考试考核过程中参与作弊的;

(四)招聘工作人员故意泄露考试题目的;

(五)事业单位负责人员违反规定私自聘用人员的;

(六)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影响招聘公平、公正进行的;

(七)违反本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视情节轻重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对违反本规定招聘的受聘人员,一经查实,应当解除聘用合同,予以清退。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调离招聘工作岗位或给予处分;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其他相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事业单位需要招聘外国国籍人员的,须报省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聘。

第三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本地区的公开招聘办法。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

操作服务人员考核暂行规定17 篇7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组织部1998年5月26日印发)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考核方式

第三章 考核内容

第四章 考核程序

第五章 考核结果的评定和运用

第六章 考核机关

第七章 考核的纪律与监督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激励与约束,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考核工作,是指考核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所进行的考察、核实、评价,并以此作为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管理和领导干部任用、奖惩等的依据。

第三条 考核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客观公正原则;

(三)注重实绩原则;

(四)群众公认原则。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考核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的有关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地方县以上(含县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地方县以上(含县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和人大常委会、政协的有关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参照本规定有关内容执行。纪委、法院、检察院的内设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大常委会、政协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或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

第二章 考核方式

第五条 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任职前考核、定期考核。

第六条平时考核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所进行的经常性考核。考核机关通过检查工作、个别谈话、专项调查、派人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总结工作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了解考核对象的有关情况。

第七条 任职前考核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八条 定期考核采取届中、届末考核的形式进行。没有明确届期的,每两年或三年进行一次定期考核。

第三章 考核内容

第九条 领导班子考核内容:

(一)思想政治建设包括理论学习、政治表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团结协作、选人用人、廉政建设等情况。

(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包括总揽全局、科学决策、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和处理复杂问题等能力。

(三)工作实绩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在推进改革、维护稳定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地方县以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工作实绩主要包括:各项经济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与后劲,以及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环境与生态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状况;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成效等。对部门领导班子,还要重点考核其发挥职能作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情况等。

第十条 领导干部考核内容:

(一)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 3 是邓小平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学以致用,不断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的情况;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事关方向、原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态度,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的情况,贯彻执行《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情况;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联系群众,自觉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情况;政治品德和道德品质。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严守纪律,谦虚谨慎,克己奉公,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的情况。

(二)组织领导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科学决策、开拓创新的能力;发现人才、培养干部、知人善任的能力。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还要重点考核其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工作作风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领导班子团结,发扬民主,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情况;勇于改革,敢于负责,坚持原则,严格管理,严谨细致,勤奋敬业的情况。

(四)工作实绩在完成任期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以及所取得的绩效等。

(五)廉洁自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遵守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情况;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对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严格 要求的情况。

第十一条 逐步建立健全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以此作为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根据。各级考核机关可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特点,结合考核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考核内容进一步分解细化,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

第四章 考核程序

第十二条 定期考核的基本程序:

(一)考核准备;

(二)述职;

(三)民主测评;

(四)个别谈话;

(五)调查核实;

(六)撰写考核材料;

(七)综合分析,评定考核结果;

(八)反馈。

第十三条考核准备:

(一)拟定考核方案;

(二)组成考核组;

(三)组织考核人员进行学习或培训;

(四)考核组与被考核单位商定考核工作的实施计划。

第十四条 召开述职会议:进行考核动员。

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代表领导班子述职,同时作个人的述职报告,领导班 子其他成员作本人的述职报告。根据实际情况,有的也可以进行书面述职。述职报告应根据考核内容实事求是地汇报领导班子或个人的情况,不扩大成绩,不隐瞒缺点或错误,事实清楚,简明扼要。

第十五条 参加述职会议的人员由考核组参照如下范围确定:(一)考核党委、政府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参加述职会议的人员应包括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的领导干部;所属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的主要领导干部;下一级党政领导班子的主要领导干部;有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民主党派负责人;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二)考核党委、政府各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参加述职会议的人员应包括考核对象所在单位的中层干部,受该工作部门领导或指导的下级单位的负责人,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人数较少的单位可扩大到全体干部、职工。

第十六条民主测评包括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民意测验应根据考核内容列出评价项目和评价等次,由参加民意测验的人员填写评价意见。民意测验表由考核组回收,并对不同层次人员填写的民意测验票分别进行统计。参加民意测验人员的范围应与参加述职会议人员范围基本一致。民主评议由考核组主持,采取召开小型座谈会或书面评议的方式进行。

第十七条 个别谈话要选择了解情况的人员,并注意代表性,具体人选由考核组确定,一般包括:

(一)考核对象所在地区或部门的同级领导干部、下一级的领导干部,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机关党组织的有关人员;

(二)考核对象所分管的下级单位、部门、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和机关工作人员代表;

(三)考核对象本人;

(四)其他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人员。

个别谈话时,考核组应有两名以上人员参加,并做好谈话记录。

第十八条 考核组根据需要可采取下列方法调查核实考核对象的有关情况:

(一)查阅资料。查阅考核对象的人事档案材料、工作总结、党委(党组)会议记录、民主生活会记录、中心组学习记录、培训记录、主持制定的文件、重要会议上的讲话稿、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读书笔记、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收入申报表等。

(二)采集核实有关数据。从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采集、核实有关考核对象工作实绩的数据。

(三)审计。委托审计机关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或请审计机关提供考核对象的有关审计情况。

(四)实地考察。通过现场察看、访问群众,了解、印证和核实考核对象某一方面的工作情况。

(五)专项调查。对一些群众反映大、情况比较复杂或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由考核组进行专项调查,也可责成所在单位党委(党组)进行调查,写出专题报告。

(六)征求意见。采取面谈或发函的方式征求上一级分管领导同志、相关部门、执纪执法机关和同级有关部门的意见。

(七)理论学习情况测试。在与考核对象个别谈话时,可以测试了解领导干部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九条 考核组在考核对象所在的地区或单位工作结束时,应就干部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与被考核的领导班子成员集体或个别交换意见。

第二十条 考核组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考核材料,并向考核机关报告考核情况。

第二十一条 领导班子考核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核工作的简要情况和领导班子的基本情况;

(二)考核情况,包括领导班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三)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的情况;

(四)考核组的评价和建议,包括对领导班子的总体评价,调整领导班子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建议。

第二十二条 领导干部考核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核情况。包括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干部的情况;

(二)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的情况;

(三)考核组对评定等次的建议。

第二十三条 评定考核结果由考核机关提出意见,报党委(党组)决定。

第二十四条 考核结果应正式通知考核对象,考核对象对考核结果若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

第五章 考核结果的评定和运用

第二十五条 定期考核时,对领导班子的整体评价和对领导干部考核结果 的评定,应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工作实绩要进行定量分析,要把握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的关系。

第二十六条 对领导班子的考核要作出整体评价,并提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建议。对存在问题应督促其进行整改,问题严重的应责令整顿,限期改进,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予以调整。领导班子的考核结果是否划分等次,由考核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第二十七条 领导干部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

第二十八条 评定领导干部的考核结果要把民意测验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考核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等次的得票率标准。

第二十九条 领导干部经考核全部项目达到下列标准者,应评定为优秀等次:

(一)思想政治素质高;

(二)组织领导能力强;

(三)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风好;

(四)工作实绩突出;

(五)清正廉洁。

评定为优秀等次的,民意测验优秀和称职票的得票率要达到考核机关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条 领导干部经考核多数项目符合下列标准者,应评定为称职等次:

(一)思想政治素质较高;

(二)组织领导能力较强;

(三)联系群众,工作作风较好;

(四)工作实绩比较突出;

(五)能做到廉洁自律。

评定为称职等次的,民意测验称职和优秀票得票率要达到考核机关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一条 领导干部经考核多数项目符合下列情况者,应评定为基本称职等次:

(一)思想政治素质一般;

(二)组织领导能力较弱;

(三)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某些不足;

(四)能基本完成工作目标,但工作实绩不突出;

(五)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某些方面还有差距。

民意测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得票率超过考核机关规定标准的,一般应评定为基本称职。

第三十二条 领导干部经考核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评定为不称职等次:

(一)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二)组织领导能力差,不能胜任现职领导岗位;

(三)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严重影响班子团结或工作作风存在严重问题;

(四)有以权谋私行为,存在不廉洁问题;

(五)工作不负责任,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较大损失;

(六)连续两年未完成工作目标,工作实绩差。

民意测验不称职票的得票率超过考核机关规定标准的,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评为不称职。

第三十三条 考核结果应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务升降、奖惩、培训、调整级别和工资等的重要依据。选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的人选,应从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称职的干部中产生。

第三十四条 领导干部在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等次的,按有关规定晋升级别和工资。

第三十五条 领导干部在考核中被评定为基本称职的,考核机关应对其提出诫勉,限期改进。视具体情况,也可以调整其领导职务。

第三十六条 领导干部在考核中被评定为不称职的,应视具体情况,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作如下处理:

(一)免去现任领导职务;

(二)责令辞去领导职务;

(三)降职。

领导干部被免去现任领导职务或责令辞去领导职务后,可另行分配适当工作。

第三十七条 考核意见反馈后,领导班子应及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研究整改措施,并向考核机关报告。同时将有关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考核机关应根据考核结果,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八条 考核工作结束后,领导干部综合评价材料存入本人档案。

第三十九条 考核中发现领导干部有违纪问题的,应建议纪检、监察机关查处。

第六章 考核机关

第四十条 本规定所称的考核机关,是指党委的干部主管部门。干部主管部门在党委(党组)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第四十一条 对双重管理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主管方为主,协管方协助,共同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在评定考核结果时,主管方应征求协管方的意见。

第四十二条 考核组由考核机关组建并派出,对考核机关负责。需要时,考核机关可约请或抽调其他单位的人员,参加考核组的工作。

第四十三条 考核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

(二)熟悉或了解组织人事工作;

(三)具有胜任考核工作所需要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知识;

(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考核组组长应由具有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和政策水平的领导干部或担任过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担任。

第七章 考核的纪律与监督

第四十四条 考核人员要认真履行考核职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实施考核,要全面、准确、细致地了解和客观公正地反映考核对象的情况。实行考核工作责任制。考核人员和考核组组长要在考核材料上签名,对考核材料和考 核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负责。

第四十五条 实行考核工作回避制度。回避对象包括:与自己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及其他原因需要回避的人员。对考核人员还应实行一定范围的地域回避。

第四十六条 考核对象要正确对待组织考核,如实汇报工作和思想,客观反映有关情况。

第四十七条 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客观、负责地向考核组提供真实情况和数据。

第四十八条 在考核工作中,考核人员和考核对象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凭个人好恶了解或反映情况;

(二)不准借考核之机谋取私利;

(三)不准泄露考核机密;

(四)不准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

(五)不准搞非组织活动;

(六)不准设置障碍、干扰或妨碍考核工作;

(七)不准弄虚作假、向考核组提供虚假数据;

(八)不准对反映其问题的人打击报复。

第四十九条 对违反第四十八条规定的,视其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考核结果失实的,宣布考核无效。

第五十条 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监督。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对考核工作实施监督;支持、鼓励群众监督,认真受理下级机关、干 部、群众的检举、申诉,并按职权范围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根据本规定制定相应的办法。

第五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三条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上一篇:企业会计作业三下一篇:初三数学一模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