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演讲稿

2024-10-04

名师工作室演讲稿(通用8篇)

名师工作室演讲稿 篇1

举起一把火

点亮万盏灯

李奉霞:能成为李老师的学生,是我一生的幸运,大家好,我是李奉霞。说实话,高一的时候我的英语成绩并不怎么好,甚至还一度想放弃英语。是李老师,利用午休,下午放学后,以及晚上第四节的晚自习时间,给我讲述他以前学习的趣闻,方法。帮我寻找学习中所遇到的症结,给我补习薄弱的环节。他还自己掏钱买了一系列的中英文书籍供我们阅读,这些书很多时候都在他的默许下被我们据为己有。现在,我家书柜上还放着当年李老师当年买的书呢!其实,我之所以选择当一名老师,与李老师也有着莫大的关系。最初,是因为陶醉于他纯正的口语和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幻想着自己也能像他一样在教室里面激扬文字。后来,也许是学习压力大,我经常会胃肠道痉挛。每次都痛得在地上打滚,李老师总会亲自和同学一起送我回家或者扶到办公室,他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如何缓解疼痛,天气寒冷的时候,他总会在办公室泡上一杯暖胃茶,在我去办公室抱作业的时候让我喝下。我的父母当时都没有这么细心呢!李老师所做的这一切感染着我,熏陶着我。他是值得我用这一生感谢,敬佩与追赶的人。同时也成就了我对教育的向往!张

勇:能成为他名师工作室的的学员,是我一生的幸运。大家好,我叫张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是我们工作室的座右铭。他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对我们团队每一位成员都严格要求。从课前准备、细节推敲,到课堂教态、语言板书的设计,从讲稿写作、智慧生成到习题设计与求解,从理念与课堂的融合,到课后的交流碰撞、自我反思,他几乎是手把手、一对一的指导。记得有一次我参加赛课活动,他不辞辛苦利用休息时间为我细心指导。在他的鼓励下,我获得了二等奖。我们在课堂上找回了自信,找到了满满的成就感。在教育部举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工作室成员多人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市、区级论文大赛中,工作室成员撰写的十几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他的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成就了我对教育的追求!

胡 倩:能成为他青蓝工程的弟子,是我一生的幸运。大家好,我是胡倩。三年前,刚入职的我面对满教室高我一头的学生,我手足无措、语无伦次。是他,静静的坐到教室后面,用他鼓励的微笑为我压住阵脚,我才不致落荒而逃。课后,他递上了一张他的课表,又拿走了一张我的课表,从此,教室外面的走廊就成了他向我倾囊相授教学技巧、班级管理等经验的课堂,在他的倾力指导下,我任班主任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人上本科线,我这个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也在重庆市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他的甘为人梯、淡泊名利成就了我对教育的忠诚!

李杰老师:刚才,我的学生,我的学员,我的同事所介绍的这一切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身上都会有的事情。我只是其中最平凡的一个而已。和你们一样,这是我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它,就没有理由不忠诚,也没有理由不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更没有理由不担负起作为教师的责任。

李奉霞:老师,是您的鼓励与关爱,熏陶了我,感染了我。让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谢谢您。

李杰老师:也谢谢你,孩子!谢谢我所有的学生孩儿们!是你们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

张勇:老师,是您的坚持与不懈追求,让我感到作为您工作室的一员是多么的骄傲!谢谢您!

李杰老师:也谢谢你,张老师。谢谢我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是你们的支持,才让工作室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胡倩:谢谢您,李老师,是您的悉心指导与无私的的帮助,让我迅速成长!

李杰老师:也谢谢你,胡老师。谢谢我身边所有教育界的同事们,是你们携手为潼南的教育撑起了一片蓝天!

我们乐于奉献,我们众志成城,我们不懈追求,我们将继续为心中的教育梦而努力奋斗!

名师工作室演讲稿 篇2

东港市位于黄海之滨, 市直乡镇学校共26所, 乡镇学校18所, 村小114所。为了促进城乡教学均衡发展, 提高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成立了数学名师工作室。我们把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批业务水平和能力较高的骨干教师组织起来, 给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充分发挥引领、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 同时也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素质, 最终带动我区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鉴于以上想法, 我们从全市1000多名教师中选拨了工作成绩突出, 喜欢小学数学研究, 在教学上肯吃苦、善钻研, 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了“东港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首批工作室成员由10名一线数学教师和3名基层学校主抓教学领导构成, 2010年9月, 由教师进修学校在全市数学工作会议上给名师成员颁发了名师聘任书, 标志着这个集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团队正式挂牌。

工作室成立以后, 制定了的规章制度, 拟定了工作目标,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高、稳定名师的个人教学水平;2.更快、更好的服务于基层学校, 带动全市数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室工作实施策略

随着工作的开展与开拓, 数学工作室与工作室成员共同成长着, 在实践中丰富了最初的工作目标, 付出与获得都远远超过了原有的预想。

(一) 内修素质, 外塑形象, 打造名师队伍

1. 职业定向, 以压力促动力。

首先给名师进行职业定向。作为名师, 要学科知识渊博、教育教学功底丰厚、教研教学能力较强、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等。让其懂得, 全市有一千多名教师在期待着他们的引领。让名师坚信自己拥有这个实力, 把压力变为动力, 自我调整, 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2. 团结协作, 增强凝聚力。

团队内部建立QQ群, 创建公共信箱。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随时交流的平台, 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沟通, 实现资源共享, 创造一个“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空间。

3. 内外兼顾, 潜质与外力相统一。

根据名师的个人素质, 我们首先对名师进行了“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理论层面的培训, 要求全体成员要在高效课堂教学思想、模式下进行教学研究工作, 并布置第一阶段的团队内部研训工作就是名师间集体研课。我们对每位名师班主任进行跟踪听课, 名师、领导参与听评课, 就近地区集中到一处, 大家同听共评, 彼此交流, 教师与教师之间更容易沟通, 教研员对名师成员的发言进行点拨, 同时解疑释难, 挖掘他们的潜质。这些老师都是数学教学的精英, 个个聪明、悟性高, 所以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确实在短时间内使名师的独立备课能力、上课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较大的飞跃。

4. 铺路搭桥, 请进来走出去。

由于经费问题, 一些名师的眼界只限于本地区。鉴于此, 我们除了组织名师参加本地相关培训外, 还主动与基层校长直接交流, 为名师争取去省外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在提高自己的同时, 心里充满自豪, 更好的工作。基层领导很支持我们的工作, 把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给了名师。在一起学习的时候, 白天听课, 晚上我们就在一起讨论交流, 与我们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取其所长。名师们也都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归来后把学习感受、心得体会通过邮箱与大家资源共享, 在本校做观摩。2011年辽宁省骨干教师培训一周, 我们就推选6位名师参加。

(二) 点面结合, 辐射引领

在各项活动中为名师搭建展示舞台, 以点带面, 以面促进整体, 充分发挥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

1. 以课题为媒介, 研究实践出成效。

名师工作室在教研员的带领下, 扎实的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双主体教学”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把数学新授课细化为“概念课”“以计算教学为主的课”“以应用题教学为主的课”等课型, 并对每一种课型的基本特点加以整理, 形成基本模式;对“双主体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研究出“有效备课法”, 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文化”, 并初见成效。带着这些研究成果, 带着最新的课改信息, 名师团队通过观摩课、专题辅导, 及时传播、辐射给全市的数学老师。

2. 上各类教研课、观摩课, 做专题辅导。

每个学期我们都要有计划的组织教研活动, 也要承接上一级研训部门的教研活动, 这些活动都是我们名师们活动的土壤。如不同领域、不同课型研讨会、新教师培训会、各项专题研讨会, 名师们把最新的教学信息、思想融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 让其他教师学习观摩;听完课之后及时开展评课活动, 先由执教者说课, 阐述教学设计的理念, 总结提炼其教学特色和教学中的不足。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切磋、相互学习, 在思维的碰撞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的活动既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 又能给年轻教师以启发和思考, 而且也锻炼、提高了名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往的县级培训, 都是我们教研员坐在前面, 基层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 都是受训者。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 就打破了这种单一的培训格局。名师成员中有优秀的基层主抓教学的领导, 我们给了他们一定的培训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也作为全市教师培训者。这样的培训, 给了名师压力, 促使他们多方收集资料,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反复斟酌培训材料, 采取多种的培训方式。因为他们来自于一线, 与一线教师感同身受, 所以这样的培训既提高了他们, 更有益于广大基层教师。在他们的带动下, 更多的骨干教师成长起来, 这些骨干教师又带动所有的一线教师共同提高。

3. 名师送教, 受益一方。

东港市乡镇学校多, 偏远地区的教师几乎没有机会走出本校学习观摩, 我们就组织名师们送教到村, 把名师效应延伸到最基层单位。每一次送教活动, 她们都会精心准备, 不但准备上课, 还要准备与基层教师之间的交流, 要解答教师们的困惑。对于大山里的教师们, 这样的活动无异于雪中送炭, 与这些名师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就是她们最渴望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每一年, 我们都要组织这样的活动, 让这些村小的教师与名师牵上手, 结上对子, 很有效地带动了落后村小教师的进步,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乡学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4. 赋予团队不同层次活动, 更好的发挥名师效应。

(1) 每年, 教研部门或者教育行政部门都会举行不同类别的教学大赛, 一般情况下评委都是由我们教研部人员担任。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 我们让名师成员任大赛评委。在这样的活动中, 这些名师评委能够互相交流, 在客观公正的给出判断的同时, 也大大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能力。 (2) 组织他们积极参加上一级部门的研究活动。市里的、省里的各类活动, 名师们都是走在最前沿:在丹东市网络教学设计活动中, 我们的名师共完成了1~12册教材“空间与图形”部分所有新授课的教学设计。 (3) 组织名师参加市里课堂教学的观摩展示, 参加省里优秀课的评选, 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等等。这些活动, 更加促进了名师的业务发展, 也很好的展示了我们东港市名师的风采。

三、工作室成员的业绩

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 每位成员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省级课题奖项奖2人次, 课题结题2人次, 丹东课题成果奖1人次, 丹东市综合荣誉4人次, 东港市综合荣誉6人次, 省级优质课8节, 丹东市级东港市级优质课多节。

四、工作室的未来展望

名师工作室 篇3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工作现状;发展思考;发展策略

任何一所学校,一定有心怀教育梦想的教师,也有不愿意改变生活、改变现状的教师。教育局组建“名师工作室”,就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寻找尺码相同的人,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通过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推动梦想的方式,相互激励,相互提供灵感,实现资源共享。唯有这样,才能让个体的激情与梦想,成为理想教育的起点,最终开花结果,并让一部分人先“冒”出来。笔者有幸被宿豫区教育局选派为“汪东松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中的一员,也愿意和学校的同行们共同成长。下面,就自己在“名师工作室”的成长体会,谈谈粗浅的看法,只是抛砖引玉。

一、教师工作现状

消除教师“平庸化”发展趋势,是教育管理中亟待突破的瓶颈。当前,部分优秀的教师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荣誉,成为小范围内的师德“表率”、育人“楷模”和教学“专家”后,突然迷茫,创造力开始枯竭,职业热情下降,职业倦怠逐渐显现,出现了人们常说的“高原现象”,这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道难解之谜。

《西游记》中那匹驮着唐僧到西天取经的白马,原本是长安城磨坊里一匹很普通的马,后来陪着唐僧一路西行,历经众多磨难,往返走了十万八千里,就成了天下名马、至尊宝马。众马问它功成名就的秘诀,它回答:“这些年来,我走一步,你们也走一步,我们所走的路一样长,我们都一样辛苦,所不同的是,我只不过驮着玄奘大师一步一步西去而已,从长安到西天往返了一个来回,帮助唐僧取回了真经,而你们始终在磨坊里打转。”

二、教师发展思考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策略、方式和途径的培养过程,教师才会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专业发展也会由被动型转化为主动型,最终会让教师把工作由职业内化为事业而终生奋斗。“名师工作室”,就是一个以课题研究、学术研讨、理论学习、名师论坛现场指导等形式对内凝聚、带动,向外辐射、示范,引领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团队组织。让一部分较为优秀的教师,自觉聚在一起,通过一次次活动组织的成功体验,一次次专题研讨中的思想交锋,点燃着教师的教育热情,提升着教师的思想高度。

“朱永新成功保险”: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如果你还不成功,本人将以1赔10的比例进行赔偿。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成功是“逼”出来的》文章中写道:也许,适当的逼迫能够把我们的惰性“逼”走,把我们的平庸“逼”走,把我们的勇气“逼”出来,把我们的前途“逼”出来,也把我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逼”出来。

三、教师发展策略

教师的终身发展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较低层次,教师能胜任教学,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第二层次是合格层次,能驾驭教学,能够较好地因材施教,成为教学中的骨干;第三层次是较高层次,能研究教学,追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学生的成长中求得自我发展;第四层次是最高层次,追求自我超越,致力于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博采众家之长,创造自己的教学实绩和构建理论研究特色,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胜任教学是基本功夫,驾驭教学是自我提高,研究教学是发展能力,终身学习创造特色则应当是教师矢志以求的成长目标。“名师工作室”就是以第四层次为培养目标,而且让有着共同的梦想,靠梦想而汇聚的教师团队,最终能够形成一种风尚,成为一种文化,席卷整个教研组、整个校园、整个教育人生。

卢志文说:“走得快,一个人走;走得远,大家一起走。”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发展,学校不仅在数学组实施团队成长计划,还把“名师工作室”的做法延伸到各个学科,以“魅力师团”为抓手,实施教师培优计划。

(一)组建“魅力师团”

1.条件。具备市、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名教师等学术荣誉称号的教师必须参加,其他人员本着自发自愿的原则,采取自行申报的方式,年龄不限、学历不限、职称不限。

2.职责。选择了“魅力师团”,就是自忖和“魅力师团”有着共同的尺码——从此开始为梦想而打拼;选择了“魅力师团”,就是自主与“魅力师团”签订了一份契约——从此开始精神成长的艰难跋涉;选择了“魅力师团”,就是选择了高度的自期、自律、自尊——从此开始幸福而坚韧的教育之旅。

(二)目标与举措

1.勤于读书,因为“成长从阅读开始”。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快乐,都可以从读书中来,教师应该有一个书香人生,校园应该书香四溢。“魅力师团”着力开展“四读”活动:

(1)自主选择,自由读——每月自读书籍一本;

(2)团队推荐,共同读——每月共读经典一本;

(3)研讨交流,展示读——每月一次读书交流;

(4)撰写体会,实践读——每月完成一篇感悟。

2.乐于动笔,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作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创作,而是一种教育生活方式,一种搜索、积累自己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的过程,一种总结、提炼自己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的过程。“魅力师团”着力开展“四写”活动:

(1)立足课堂,写反思——每周一篇教学反思;

(2)关注生活,写日记——每天坚持道德长跑;

(3)扎根教育,写随笔——每月一篇教育叙事;

(4)着眼理论,写论文——每年两篇教育论文。

3.善于反思,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工作能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道路上来。“魅力师团”着力做好“四规划”工作:

(1)建立档案,规划专业成长——每人一份成长档案;

(2)网络交流,规划个人博客——每周一篇教育博文;

(3)聚焦课堂,规划教学风格——每周一次教学研讨;

(4)行动反思,规划课题研究——每人一项研究方向。

(三)精神与保障

1.团队精神。“魅力师团”成员要洁身自好,不畏冷嘲热讽,摒弃“三闲”——闲话、闲事、闲思,坚守心灵的宁静——“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研究”,竭尽全力兑现自己的诺言,不遗余力遵守团队的规则,在忙碌中体味成长的快乐,始终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2.保障机制。学校将为“魅力师团”提供各种保障机制,努力做到“三个倾斜”——外出学习倾斜、竞赛活动倾斜、评优评先倾斜。力争十二五周期内,每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上一个台阶,三至五年内培养一批区内有名气、市里有影响的拔尖教师。

我们不仅需要“撑一支长篙去寻梦”,更需要“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学校的教师在“名师工作室”的熏陶中,在“魅力师团”的实践中,已经有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人,区名教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14人。今后,我们更多的教师定会努力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大胆进行教学创新,使自己从习惯性思维转入反思性思维,使自己从习惯性教学进入反思性教学,不断构建自己更科学更合理化的专业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的新要求,有效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并以此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再发展。

名师选拔答辩演讲稿 篇4

学生的爱戴源于教师的德与才

永城市实验中学崔灿

二0一0年八月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学生的爱戴源于教师的德与才》。如果要问德与才哪个重要?大家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德才兼备最好了。是的,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更希望他们的老师是具有优秀品质和较高才能的人。从理论上讲,德具有价值理性,才具有工具理性;德是方向,才是动力;德是目标,才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德体现的是社会境界,才体现的是个人境界.。失去德指引的才,犹如黑夜里狂奔的马,危机四伏;同样,如果没有才的充实,德便失去了动力,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至多是好心办不成好事。教师应该是德与才的统一。无德无才德老师,会受到学生厌恶;无德有才的老师,会受到学生敬畏;有德无才德老师,会受到学生同情,只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才会受到来自学生内心真诚的爱戴。

作为一名老师,20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的体验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内涵。就自己而言,学生在评教活动中,满意率几乎年年都是百分之百,我感到了最大的幸福和自豪。因为有了他们的配合,才有我事业上的成功与收获。我校有一位40多岁的女教师,她的学生对她可以说是情深似海。其成功的秘诀无外乎两点:一是德高望重;二是业务能力强。她最常用的是“攻心”战术。切实做到了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不分贫富贵贱,贤寓美丑,有教五类,春风化雨。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每逢清明节,她总要为班上每一个学生煮一枚鸡蛋 ;中秋

节的时候,全班一起团聚,她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苹果和一个月饼;她病得不能上课了,就搬着凳子坐在教室的前面,让班长组织全班学生上课学习。她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通过日常点滴小事,无不渗透着师生的深厚情谊。每逢佳节,来自各地的一条条短信,一句句祝福,就是对她辛勤工作的真诚回报。由此可见,德与才是教师受到学生爱戴的唯一源泉。

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教师既要有德,也要有才。无德的人不能当老师;无才的人当不好老师。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无德无才、无德有才的人不多,有德无才的人倒是存在,以前有一同事,大家公认为好人,对学生关心爱护,同事间的人缘也不错,可就是业务不行,总是做不出什么成绩来。教案写不好,集体备课簿主动参与,讨论问题很少有自己的见解。业务水平提高很慢,组织课堂没激情,学生们簿认可,教师们很同情,大家一致认为他不适合当老师。教师的才就是就是的基本功,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技术,那么为人师表就没了基础,教书育人便成了空话,学生也就不会拥护你、爱戴你。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科学的工作方法,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变过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取之不尽得水源”。教育改革、学生发展,要求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意识,提高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质量。教师只有德才兼备,才能赢得广大学生的爱戴,才能更出

色的完成我们教育教学任务。

最后,以一首小词《如梦令》结束今天的演讲并与大家共勉:如梦令·教师之歌

战争主题演讲(名师点评版) 篇5

① 之所以想讲关于战争这个话题,是因为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对战争是几乎没有意识的,可是,世界的格局没有任何人能够左右的了,所以,对于任何一个没有战争意识的民族国家来说,这是十分危险的。是的,我们爱好和平,崇尚和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丢下手中的武器,留给敌人蹂躏我们的机会。所以我认为我们应有战争意识,就是崇尚和平但不放弃使用武力的可能。

② 战争,一直与人类的历史相随而行,它是由人类发动的对人类自身的残杀。无论是非正义战争还是正义战争,都免不了伤亡。据统计,朝鲜战争3400亿美元,越南战争7200亿美元,波斯湾战争1020亿美元,阿富汗战争1160亿美元,两伊战争1500亿美元,美国对南斯拉夫科索沃空袭费用是250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卷入战乱,战场上双方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第二次世界大战: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大约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000多万人流离失所。(我认为这一段的数字可以减少一点,因为太多大家容易记不住,留下几个大家熟悉的战争就好啦)战争中没有完胜的一方,战争对于哪一方都是灾难。战争会使人们流离失所。战争的灾难是无法去估摸的。

③ 二战后,人类已经拥有了足以把我们这个地球彻底毁灭数次的恐怖武器!长久的真正和平还是渺茫!在战争中获得最大利益的美国,和自诩为社会主义老大的苏联,在本该享受和平的时代里开始了争霸世界的“冷战”,又一次使世人清楚的看到,战后的所谓和平时代,实际上是那些大国重新对抗的时代,还是充满了刀光剑影!

④ 当人们怀着企盼和平的心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战争也伴着人们来到了新世纪。巴以冲突不断加剧,伊拉克战火、科索沃的轰炸声把他们从梦中震醒。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使美国再次出兵亚洲。隆隆的炮火声反复证明:人类的永久和平还不能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到来。

⑤ 为什么发动战争?当一个主宰者在和平的时代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追求到一个极限时,他也可能会追求更多想得到更多,他就会争取他自己想要的想得到的,这就是人类的本性有着自私 贪念 欲望,这世上就是这样才会有色彩,才会有了历史,才会有了人生百态哀悲乐愁。战争没有反对和支持的定论,因为我们是人,人能够创造万物,也能够摧毁万物,所以到底是想去创造还是去摧毁只有一个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才会去想这个深层的定论问题。

⑥ 有人说“战争是一场发昏的游戏”,我认为很有道理,为了发昏者的利益,成千上万无辜者成了他们手中的侵略工具,或者说,只是这场“发昏的游戏”中不起眼的一个道具。当侵略者为暂时的胜利而庆祝时,谁为那些随战争硝烟逝去的生命埋单?厮杀中得胜的人们在喜悦中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伤口,而失败的人们已永远失去了他们过去的辉煌。(这段写的挺好的)

⑦ 战争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答案是永远不会。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条:1人口越来越多,但是自然资源有限2.人类物质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速度无法与之相匹配,以上两点原因可以归结为欲望:即渴望占有更多资源,希望物质极大丰富。3由于历史、宗教等原因,存在不同文化且差异较大,彼此之间较难取得理解和认同。这可以归结为分别心:有你我、国家、民族的分别,有亲疏远近厚薄的不同。

⑧ 在这世上,没有永远的和平,只有永远的战争,在战火中可能会有很多无辜的生命失去,但是也换来了知识 教育和教训,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八国联军的入侵 日本屠南京 十年民革,使我们懂得去进步 去奋斗 去团结,也许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没有战争又怎么换来和平?

⑨ 正如萨卢斯特所说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

⑩ 我们已不知不觉间过了懵懂的孩提年代,如今的我们是可以肩负起我们的民族国家重任的青年了。所以,请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不要让"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只是成为一句口号!

我感觉整篇文章逻辑性比较严密。我有一个办法挺好的,不知道可不可行,就是不仅仅谈有硝烟战火的战争,也在中间扩充出来一定篇幅写一下现在更广泛存在的文化领域的战争,经济领域的战争,其实就是最近的英国脱欧也具有话题性。

在文章最后再把主题明确一下,真正的和平,长久的和平或许很遥远,但是我们可以提升自己,强大国家,永远不再卷入硝烟弥漫,枪林弹雨。

名师工作室演讲稿 篇6

到底差别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寺院宗教能留下来,而企业留不下来,就是认同感,就是员工公司一条心里,不管有多少人是一个灵魂,就是共同认同一件事,企业为什么留人很难。到现在二三十年所学一切,理论基础是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基础上,这句话根本是一派胡言,这句话是西方很多学者最早为了讨好老板提出企业利润最大化,从国富论开始,凡是企业拼命追求利润最大化,最后烟消云散,能成为百年的企业就是灵魂在,核心就是没有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到底是企业需要人,还是人需要企业?也就是顾客需要企业,还是企业需要顾客?这就是一个企业存在的根本,不是社会需要鞋,是需要穿好鞋。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不倒的企业,掌门人掌握的灵魂是创立企业一个目的全心全意照顾好人,也这么来做。比尔盖茨每家有电脑,松下把产品做到自来水还要便宜。企业为什么留不住人?就是老板想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当老板和企业利润最大化,这是谁的利润最大化?是员工的还是老板的?很显然是老板,老板的利润最大化,员工就没有认同感,不管什么方法策略制度,也很难留住员工的心。再先进的管理策略,都是为企业灵魂存在,企业的灵魂就是照顾好人,所以企业存在目的是照顾好人。沃尔玛创立超市,就是使很多人买菜买货便宜,所以沃尔玛仍然是世界首富,这就是公司员工认同感。一个团队的灵魂,就是老板一心想照顾好人。这就是企业的灵魂,只要这条这个企业生生不息。

宗教为什么两千年三千年存在,看看宗教的存普渡众生,被很多人认同,所有的人都是普渡众生,企业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照顾好人,假如企业的领导者公司理念还没有到全心全意照顾好人,利益最大化最后保证做不持续。在十五年前明白这个事情,过去我就是找到这个核心,我介绍思八达怎么对待合作的,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在哪儿?全心全意,存在只有一个目的,使人更加智慧。存在是一切令众生更好,把法传出去,今天公司评优秀员工,在佛教里都是员工最基本要求。具体怎么做,佛教说完这句话普渡众生获得无数人的支持,我把我们整个思八达核心标准是必须是心有慈悲,在心中全心全意照顾人,照顾灵魂,照顾人的思想生命。比如河北思八达掌门人是做酒的,当看到别人做假酒五粮液买车买房的时候,他并没有跟着做,而是做自己的企业,最后都烟消云散,他最后留了下来。当灵魂存在的时候,将生生不息。为什么中国五千年不倒?其他国家不断更替,我讲三条,就知道祖国的魂在哪儿?开公司的魂在哪儿?佛教叫普渡众生,整个中国人远远高于三大宗教,中国核心智慧就是四个字敬天仿祖,就是尊敬天,效仿祖宗。我前两天给260人讲课,我问在家里供奉祖宗牌位的请举手,只有三个人,结果就是全场最成功的人。太庙、宗祠、祖龛,敬天仿祖,太庙是拜天,拜宇宙,一个祖宗能尊天道,宗祠,把整个自己的祖宗十代二十代全放去,宗祠

是孝道,祖龛是供奉自己祖宗三代,过年过节跪拜自己的祖宗三代,全家人就会团结,爸爸是从嘴巴喊叫出来的,爹是从心里喊出来。我的父母七十岁过生日,全家16口人,第一件事事先跪拜祖宗。没有灵魂,想公司发展,是没有用。讲志同道合,就是外在,核心就是灵魂。有一个人给自己规定四十岁以前不赚钱,就这样20岁从二十万变成两千万了,当钱赚到一两亿,不是数字,要走灵魂。我们买房从小到大,什么都变了,但是排辈没变。天道、孝道,中国真正厉害的是师道,中国讲孔庙,四个庙使中国五千年不倒,就是魂根没变。孔庙就是师道,孝道重要还是师道?孝道能使民族发展辉煌还是师道?孝为先,孝是非常重要,但只能起稳定作用,要想民族腾飞必须靠师道,一个公司师道不行的时候,现在中国人疯狂向西方人学习,最后把根丢了,中国到现在每个人老师成为商人,上课的时候不教,放假的时候当家教。为什么能持续不断?是实现传承。我们说师者应该应该传道,传灵魂就是传道,以前叫授业恩师,是传承师傅的业,先学道,再是业。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本身就充满迷惑。没有道的人,怎么可能解惑,无数人从解惑开始。越拼命改变结果越改变不了,从天道到师道,核心四个字敬天仿祖在八年前。七八年前我是跟一个老师学的,他在自己办公室里是禅房,跟员工说话打坐,他的家以前是高官,从小在部队长大,什么都不缺的人,他专门给很多职业方丈上课。要选择跟自己灵魂接近,找回灵魂的时候,很多事情就明白了。放下一切方法,既得一些道理。今天一个经理人在一家公司出现问题,老板会骂他,以后还可以到别的公司,但是方丈如果出现问题,是全世界再也没有人请他方丈。

名师工作室的存在价值 篇7

一、是什么——名师工作室的定位

关于教师职后有组织的继续教育,目前来看, 系统性的工作大致有三类:一是专门培训机构(师范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组织的培训;二是教研部门组织的区域性研培活动;三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的校本研修。专门培训机构组织的专门培训,集中时间长,培训内容多,参培人员来自不同地区。其优点是离职学习,理论熏陶,内容广博,利于集中精力静心学习,不同地区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利于培训的展开和深入;缺点是容易面面俱到但浅尝辄止,缺乏个性,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由于集中时间较长,不可能经常组织,因此培训大多处于“一锤子买卖”状态。 教研部门组织的区域性教研活动,优点是短平快, 主题突出,一事一议,案例鲜活,参与面广,缺点是活动本身时间较短(一般不会超过三天,除去报到、 观摩,真正研讨的时间较短),间隔时间较长,存在研讨成果无法及时总结提炼和传播等问题。学校的校本研修,优点是制度化,人员固定,研修内容可以系列化,计划性强,缺点是同质性强,参与人员单一,视野局限性大,研修方向和内容容易产生功利性倾向。

21世纪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的研修模式———名师工作室(或者各类研修工作室),开始在上海等地兴起,并逐渐扩展到全国。但是,关于名师工作室的研究工作开展得并不充分,以“名师工作室”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文章,新闻报道多,实践描述少,理论探讨极少。要促进名师工作室这类新兴的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必须跟上。

(一)成立名师工作室的目的是什么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由“名师”和“工作室”组成的复合概念。所谓名师,并无一个清晰的界定。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名师”通常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这种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内部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一是职业道德,名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二是专业素养,名师必须是自己学科领域的专家,知识广博, 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深厚,教学技能高超;三是教学业绩,名师必须是当地公认的教学名家,深耕当地, 桃李芬芳成绩突出,在同行、学生、家长中享有崇高威望;四是团体精神,名师必须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甘当人梯,不掠美,能奖掖和提携后人,不虚饰,能诚心诚意地帮助团队成员。其外在表现则是拥有一些公信力较高的学术头衔或荣誉称号,如特级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等。

工作室的概念,也无一个明确的界定。从概念的组成可以判断其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规模不大,从几人到十数人不等;二是基于共同的理想、愿望、追求而共同努力,“工作”当作名词,与“任务”同义,“工作”当作动词,与“操作”同义。由此我们可以把名师工作室定义为由名师领衔主持的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而组成的学习实践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应该具备两大功能:一是学习名师,即总结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提炼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二是培养名师,即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展示、教学示范,选择共同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培养提升工作室其他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使之快速成长。

(二)名师工作室与其他教师研修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从各地实践看,目前名师工作室大都具有较强的行政组织色彩,从工作室主持人(领衔人)的确定,到工作室组成人员的遴选,大多由区域内行政部门主导,学校内部的工作室也由学校牵头组织。 这种组织管理方式,在保证名师工作室正常运行的同时,也产生了几个亟待澄清的问题。

问题一:名师工作室与校本研修的区别与联系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三要素, 现场研究、行动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学习途径和研究形式,名师工作室的基本理念和研究形式与校本研修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校本研修大多是以一所学校内部的教师为基础成员,研修成员朝夕相处,以学校一级行政组织(教研组、备课组)为支撑开展活动,研修内容多结合本校实际,具体而微, 层次上属微观研究。名师工作室成员跨校、跨区域, 构成范围较广,集中间隔时间相对较长,研修内容在现场观摩后,更多要求总结反思既注重实践操作又注重理论探究,思辨色彩比校本研修厚重,这是处于中观层面的研究,运行得好,可以帮助成员解决工作经验局部狭隘性的束缚,比较全面地把握教学实践的量和度。

问题二:名师工作室与教研部门有组织的教研活动的区别与联系

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参与面更广,主题更集中突出,形式多样丰富,信息量大,参与人员各得其所,这是其长。其短处在于参与人员层次参差, 内容要求难以兼顾,活动中,大部分人处于被动参与状态,旁观者多,主动发声者少,活动后的总结反思乏力。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正好与教研部门的教研活动形成互补。一方面,名师工作室依托各地区教研部门的活动平台,动员成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广纳信息,带着问题观摩学习,为名师工作室的专题活动准备素材;另一方面,名师工作室规模不大, 可以就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并能及时组织现场教研,形成“发现问题—行动解决—深入研讨”的逻辑链条。

问题三:名师工作室主持(领衔)人与教研员 (教研组长)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教研员(教研组长)是一个地区(学校)学科教研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名师工作室的主持(领衔)人与地区教研员(学校教研组长)有时是一身二任,更多的时候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全局来看,教研员对地区学科建设的现状、师资配置与发展培训状况显然比名师工作室主持(领衔)人要了解得多,因此,名师工作室主持(领衔)人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地区教研员联系,寻求支持,特别是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实践等方向性问题方面,要与区域性工作协调,做到与地区学科发展要求同步。

二、做什么——名师工作室的任务

名师工作室的核心任务是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具体目标是督促教师个人成长,促进教师群体发展。但是这个目标太宏大,如没有具体内容作支撑必然是海市蜃楼。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有所取舍。

根据研究,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本体性知识,即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 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管理经验知识。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可以通过在校学习传授而获得,而实践性知识则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实践性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与教学现实情境的有机融合,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关于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成败的实践性知识,是无法在狭隘的个人世界里构建出来的,也无法通过被动培训来获得,教师学习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师专业知识的建立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摸索过程,教师专业知识的构建应当在开放的环境下,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对话和交往,形成知识资源库, 从而实现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学习实践共同体,集实践和研究于一体,应该把对实践性知识的研究置于首位。下面笔者结合实践性知识的特点来探讨组织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过程。

实践性知识是存在于情境的经验性知识,因此,名师工作室活动的第一个步骤是组织课堂观察,开展现场研究。这种课堂观察不同于教师的日常听课,要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工作室主持人可以将成员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事质性观察,一部分从事定量观察,两类观察均应有相应的记录表。笔者曾设计了“课堂观察教学进程记录” “课堂观察教学行为记录”两个观察表,前者按教学正常进程记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并尽量详细地将观察者对教学活动的即时感受记录下来,属于质性观察范畴;后者按一定的时间单位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每种行为在相应时间框内打钩,如同一时间段有多种行为发生,则同时记录,属于定量观察范畴。由于实践性知识相对于理论性知识来说缺乏严密性和普遍性,更多的是“临场处置”“随机应变”,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底,因此通过这种观察,研究者可以把教学过程中零散的教学问题,如师生双边活动的时间分布、教师处理教学事件的机智、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等关键问题进行现场观察, 归类分析,从中发现教师的学科知识基本功是否扎实、学情与教学实施是否相符、教学进程的展开是否合乎逻辑、教学节奏的调控是否合理、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是否及时等带着鲜明个性特征的“个体性知识”状况,为挖掘“共性知识”奠定基础。

实践性知识是作为“案例知识”而积累起来的知识,因此名师工作室活动的第二个步骤是开展 “案例分析”,进行案例解剖。案例分析前,质性观察者和定量观察者应将观察记录进行简要统计,校对讹漏,取得相对一致的观察结果。案例分析相对于常规的评课议课,更强调过程的完整性和片段的准确性,对记录不太清晰之处,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环节进行回放。其分析的出发点要立足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分析的切入点很多,如: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采取了那些有效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个体学习、竞争性学习的组合是否合理?合作学习是否真正开展起来?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体现存在感?如何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对学习过程中处于边缘状态的学生应如何及时关注并带领他们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怎样判断学生学习的困惑?面对学生的困惑,教师的主体性知识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释疑解难?分析视角很多,但主持人必须要有大局观,引导教师既从教学整体思考问题,树立整体意识,看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学习质量,帮助教师跳出斤斤计较于孤立事件的框套。 同时,又从教学细节切磋教学技能,特别是对教学疑难问题的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带有普遍意义的细节,更要引导教师细细钻研,对一些枝节问题,不能过分关注,以免把复杂教学问题的处理艺术技术化。

实践性知识不仅作为显性知识发挥作用,而且也作为隐性知识发挥作用,因此,名师工作室活动的第三个步骤是结合个体反思,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又叫意会知识、缄默知识。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提出,人类知识有两种,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书面的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是通常被描述为“知识” 的知识,它可以通过传授获得;隐性知识则是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它是存在于个体中的、 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包括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等) 为中心,它的获得,必须通过个体的体验、实践和领悟。显性知识只是冰山的一角,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下的大部分,显性知识只是大树的果实,隐性知识才是给大树供给营养的树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存在这一种“连续性”和“谱系”现象,可以互渗和转化。许多隐性知识,比如教学中处理问题的策略方法,没有被教师个体形成语言材料进行交流和发表,仅仅作为教师个体的隐性知识,随着教师离开工作岗位或时过境迁而流失。有些隐性知识,如果没有及时总结提示,会处于永远的懵懂状态,即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问题的处理出于直觉和经验,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状态。隐性知识是基于个体经验的知识,因此才有同样内容的教学,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处理技巧。隐性知识是非系统性的知识,常常具有 “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的特征,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灵机一动”的隐性知识对于他人的重要意义,很少有教师进行及时总结思考,时过境迁这种“灵机一动”复沉睡于大脑之中。名师工作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及时组织研讨,使教学者、观摩者都处于思考状态,挖掘彼此的隐性知识。教师在讨论和对比中会产生联想,比如某一知识点的处理,教师会回想起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找出优点和不足,从而使沉睡在脑海深处的隐性知识被激活,并吸纳别人的长处,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组织活动时,要特别强调个体和群体总结反思的及时性和针对性,督促教师针对案例,找到切入点,结合个体实践,把课堂观察和参与讨论中体会最深的感受、自己在相关教学中怎样做或设想怎样做写出来,便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科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也很重要。学科研究进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对教师拓展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意义重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应统筹思考,作出相应的学习安排。

三、怎么做——名师工作室的运行

名师工作室的目标是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正如前述,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工作目标的机构和活动相当多,似乎并不缺名师工作室这类的非行政组织,所以,名师工作室的存在价值在于它的定位和活动开展。

有学者做了一项对名师工作室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为什么参加名师工作室:88.3%的成员表示是学校推荐上去的,41.7%的教师表示参加名师工作室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5%的教师表示需要交流并更新教学观念。

如何参与名师工作室:关于参与频率,33.3%的教师选择一个月,66.7%选择不定期;关于名师工作室与自己工作的冲突,16.7%的教师认为活动与自己工作冲突很大,58.3%的教师认为冲突较小,25% 的教师认为无冲突,在有冲突的情况下,91.7%的教师选择参加活动。

对名师工作室的评价:88.3%的教师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16.7%的教师认为一般;关于名师工作室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帮助程度依次是:专家讲座、 观摩学习、听课评课、阅读反思、主题论坛、其他;工作室对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排序是: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学习小结;名师工作室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是:活动内容、考核方式、组织形式、时间安排、选拔方式。[1]

上述调查样本不大,但揭示了三个现象:第一, 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产生多数来自推荐,行政色彩较浓;第二,教师很珍惜名师工作室提供的学习交流机会;第三,教师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初衷是提升专业水平,对名师工作室寄予很大希望,但在活动中如何提升专业水平、提升到什么程度难以预设。这些现象直指名师工作室的运作机制问题。

名师工作室的运作,包括研修活动的内容选择和研修管理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名师工作室如何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为不同气质的教师提供学习交流机会,使教师感到有所收获?名师工作室起初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要使其维系下去并不断提升影响,就必须考虑名师工作室的组成特征。参加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不是同质性的群体,它的成员来自不同学校,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和学习成长经历,名师工作室一个独特的功能就在于为这些不同质的教师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和经验交流的场所。因此名师工作室必须区别于一些学校为培养职初教师而实施的“青蓝工程”,不能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成员的关系变成结对帮扶的作坊式师徒关系。试图复制教学经验的名师工作室,吸引力会下降,甚至会出现教师退出现象。名师工作室应该致力于实现教育研修的功能转变,由教研活动向合作学习转变,由教师培训向教师学习转变,由被动接受向平等自主转变。名师工作室应致力于在平等、合作、理性的对话中充分发挥不同教师个体的教学个性和教学气质,促使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特有的教学气质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思维空间。只有这样,名师工作室的团队凝聚力才能提高,活动才有生气,教师专业发展才真正有抓手。

老师,我们去名师工作室坐坐 篇8

也许是因了语文老师的浪漫主义情调作怪吧,这总让我想起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沙龙。我在想,我们众多的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是不是可以从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沙龙中汲取一些可借鉴的东西,从而让名师工作室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呢!一代才女林徽因,在20世纪30年代于北平搞起的文化沙龙,备受世人瞩目,曾聚集过胡适、徐志摩、金岳霖等大批名家,让多少知识分子心驰神往啊!

我把名师工作室和太太客厅沙龙做一个简单比较:1. 工作室的地点一般在学校,而太太客厅显然是在家里;2. 工作室的陈设往往是办公室型或是会议室型,太太客厅,就在自家的会客厅,舒适的沙发,典雅的环境;3. 工作室的书架上一般会摆上教师专业成长类的书籍,有茶等简单饮品,太太客厅里摆满文学、哲学、史学等各类书籍,中英文皆有,客人们可以呷着饮料,听着音乐,吃点点心,高谈阔论;4. 工作室一般按计划开展活动,而活动多是以开会、讲座、外出交流、参观学习为主,太太客厅沙龙一般是定期举行,聚会以谈天说地的交谈为主;5. 工作室一般在上班时间开展活动,太太客厅沙龙大多在午后或是晚上,致力于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参与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6. 工作室开展活动是有主题的,一般为一个专业研究课题,太太客厅沙龙是没有固定主题的,话题随机,自由谈论,各抒己见;7. 工作室是当地的教育部门认定的名教师领衔,外加若干骨干老师构成,人员相对固定,从事教研、科研、培训工作,太太客厅沙龙有美丽的女主人主持,参与人数不多,成员不固定,大多是社会名流;8. 工作室有政府经费支持,太太客厅则完全是自费。

当然,将名师工作室与太太客厅沙龙相提并论,本身并不是很恰当。但我们花了大力气建成的名师工作室摆设味道浓、作用起不到,而完全自发形成的太太客厅沙龙,始终站在思想、文学等领域的最前沿,用一场又一场的思想交锋,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交汇地和风向标,令当时众多的文学青年心生向往。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是不是我们现阶段名师工作室的开展形式和定期出成果的要求都过于呆板,工作室主持人自身魅力不足,吸引力不大,小圈子单打独斗思想作怪,这方面,太太客厅沙龙的形式自由,舒适、无拘无束、轻松无压力的讨论环境,确实能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我多么希望我们众多的名师工作室能成为点燃教学激情、畅谈教育理想、提升教师素质、激发思想火花的乐土啊!当我们的教师有了灵感或是困难,大家会说:“走,我们去名师工作室坐坐……”

我设想,名师工作室应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科研空间,应该像一个自由的学术沙龙。这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不应对名师工作室的内部运作,管得过死,对结果追的过紧。过于急功近利的研究环境是不利于灵感的闪现、轻松的交流、思想火花的迸射的。

我设想,名师工作室应该定期举办沙龙式聚会,每次参加人员七到八人即可,但不要限于工作室的成员,可以吸纳乐于参加的老师,有想法愿意表达的老师,可以是同学科,也可以跨学科。条件好的提供饮料、零食,条件一般的可以清茶一杯,大家平等交流快乐沟通,在这里,年轻一辈受到尊重,有话敢说,并能从大家的交流中受到启发。

我设想,名师工作室脱开领导、权威的束缚,完全以名师的魅力来积攒人气。名师的成就愈高,他(她)的学识魅力就越大,聚拢人气的力量就越大;名师的自身修养越高,他(她)的人格魅力就越强,工作室的运作就愈加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在这里,志趣相投的一群教师,因热爱教育走到了一起,结成了朋友。同龄之间能在这里进行思想交锋,寻找认同与精神鼓舞,年轻一辈则带着崇仰和虔诚的心态去拜会,能够得到奖掖与扶持,大家都能在这儿或多或少地得到启发。

我设想,一切现代高科技的手段,都会在名师工作室派上用场,沙龙的话题、难点、启迪都能快速地上网,以群组交流的模式产生辐射影响。

我设想,名师工作室应成为当地教学教研的高地,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先行先试的基地,并最终通过一个个名师工作室的互联互通,推动当地教育教学形成高地,而名师工作室,始终屹立于当地教育领域的高峰!

上一篇:关于做好白内障无障碍市、区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深残联发〔2009〕9号)下一篇:我是被污染的小河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