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的研修计划

2024-09-11

名师工作室的研修计划(精选11篇)

名师工作室的研修计划 篇1

有幸成为禄丰县舍资小学xx名师工作室的学员,我将得到李老师和各位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通过参与工作室的各种活动,能够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为了让自己在今后的一年中有更大进步,特制定新一年的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

依照名师工作室的具体计划,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名师工作室为成长平台,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在工作室主持人的指导和各位老师的帮助下,使自己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师德高尚,底蕴丰富,善于反思,视角开阔是我寻求的目标。特别要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上逐渐做到:理论丰富,见解独到;方法娴熟,风格鲜明,向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靠近。

二、具体规划:

1、从教育教学的理论入手,加强学习,深入的研究,广泛的积累素材,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与本质。用理论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

2、加强个人修养,锤炼师德,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胜任于名师工作室;

3、通过读书笔记,教学反思等方法,认真积累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争取把自己的理论研修形成于论文。

4、积极配合主持人的工作,响应工作室的号召,完成各项工作,与大家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5、积极思考,努力实践,博采众长,逐渐构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勇于展现自己的所学,勇于磨砺自己的教艺,不断突破自我,为工作室争光,使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三、具体措施:

1、广泛阅读,进步修养。在课余生活中广泛浏览各类教育书籍,使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更大的进步。要学习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疏导的各类书籍,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应用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不但如此,还要多学习教育大师的名著;要浏览各种杂志。

2、勤思动脑,不断反思。要想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勤于思考,勤于研究,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有质的突破。

在教学中,要备好课,要针对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及时寻求帮助,及时进行反思,并总结提炼到自己的教学中去。逐渐构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力求天天有一些收获,天天有一些进步,让自己能够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稳健地前进。

3、借助平台,突破自我。信息化网络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载体,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对我而言有如久违的甘露,让人欣喜不已。所以要借助好这个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和名师们和同行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智慧的碰撞,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名师们面对面地辅导。让自己能够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蜕变,在学习中突破自我。利用工作室提供的平台,在各位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的引领下,努力学习,争取本身业务水平、学术水平、教育教学水平的最大进步,让自己早日成为一位擅长语文教学的优秀教师。

名师工作室的研修计划 篇2

名师亲身传业授技, 同伴携手共同成长。 李莉名师工作室于2010 年3 月7 日在武汉市第二批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上正式成立。 2012 年3 月, 在武汉市第二批名师工作室总结表彰会上, 李莉名师工作室被授予“优秀名师工作室”称号。 随着武汉市教育云示范工程的推进, 武汉市成立了名师网络工作室。 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 给更多的老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研训平台。 大家利用网络线上交流学习, 线下实践探索。 李莉名师工作室也由当初的5 名成员扩展到七个基地校100 多名成员。 这7 所基地校是蔡甸一小、蔡甸三小、蔡甸四小、蔡甸恒大绿洲小学、武昌南湖二小、硚口义烈巷小学、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小学。 工作室仍以“习作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写出童趣”为整体研究方向, 这七所小学基地校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特色确立了各自的研究主题, 将语文教学关注点指向表达。

活动开始, 前来参加研讨的老师们观看了展示七所基地校日常研修风采的短片, 这些短片详实地记录了基地校老师们围绕工作室主题开展的常规研讨活动, 展示了工作室成员们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本真的教研态度。

本次活动, 工作室以“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为研讨主题, 采用同步课堂技术与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对接, 蔡甸区十余所中心小学通过视博网络平台同步分享现场实况。 这种大范围、全覆盖的教学研讨方式是近年来蔡甸区常态的教研形式, 更多的老师得以从名师讲堂中受益。 蔡甸一小韩丹老师、蔡甸四小程艳霞老师以工作室的研究主题为设计依据, 分别执教鄂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二年级《湖》。 两位老师立足于文本, 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分别依文拓展、顺文生发, 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关注文本解读的价值取向, 关注课堂生成的实时评价, 将工作室一直以来研究的主题很好地融入到课堂。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隨教授高度评价李莉名师网络工作室的活动, 认为这是一次高质量的、本色的语文阅读教学研讨活动, 体现了教育思想的高度、课堂文化的厚度、人文关怀的温度、言语实践的效度。 他非常赞赏李莉老师甘为人梯的精神, 作为武汉市的名师, 她将工作室基地扎根远城区, 结合区域特色, 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潜力的骨干教师。

“高朋满座话语文, 群英荟萃谈语用”, 这次线下研讨活动, 不仅是李莉名师网络工作室基地校成员们的聚会, 同时也吸引了武汉三镇其他学校致力于阅读教学研究的骨干教师们。 他们表示:像这样专题突出、形式新颖、扎实有效的活动辐射广、实效强, 让自己受益匪浅。 研讨活动结束后, 李莉老师对工作室后期的工作思路及工作计划做了部署。

名师工作室的研修计划 篇3

笔者主持的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五年多,基于成员的专业基础和发展需要,对于合作研修内容,从教学信念、专业阅读、课堂智慧、课题研究、学业评估、成果表达和辐射影响等方面进行课程化设计。在教学素养培育方面,采用了“一点多研”“一材多用”“一人多展”的培育策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一点多研”:聚焦核心能力重点突破

“一点多研”,就是确定教学素养的核心要素为研修点,然后聚焦于此,进行重锤敲打式的突破性研修,进而点点相连,形成综合素养。

比如,从语文学科看,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是体现教学能力的关键之一,往往又是许多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于是,工作室聚焦于“基于教学的文本细读和基于细读的教学设计”这一研究主题,以约翰·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为对象,展开了合作研修。

1.任务前置与知识补给。每位成员自行抛开现成参考资料“裸读”《品质》,简要列出自己的解读成果。同时,结合对此文的细读,自学钱理群的《名作重读》、孙绍振的《文本细读》、莫提默·J·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王先霈的《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把握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和重要策略。

2.主题讲座与切近示范。作为工作室主持人,笔者作《文本细读的智慧》之讲座,结合自己发表的《〈半张纸〉缘何让人怦然心动?》《聚焦“傻”问题,凸显“真”阅读——伯尔〈在桥边〉的一种读法》《“客人来访”与“教员家访”解读——〈清兵卫与葫芦〉深层意蕴探究》《〈礼拜二午睡时刻〉疑点解读之辨》《这个鬼子不寻常——也说〈牲畜林〉的喜剧因子》等文章细读文本,从八个方面阐述文本细读的主要抓手与方法。

3.课堂教学与说课呈现。由两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呈现,形象具体地展示自己对《品质》的细读成果;再安排两位教师用说课的方式阐述自己基于细读的教学设计。然后,每位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细读思考。最后主持人与大家一起梳理细读《品质》的主要收获。

4.后续跟进与成果固化。集中活动之后,各成员进行后续研修跟进,在进一步把握文本细读的方法和有效吸纳同伴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研读,并把自己的研修成果撰写为论文。

二、“一材多用”:实现教学素养的巩固与提升

如果说“一点多研”,主要是针对“文本细读”“教学设计”“课堂智慧”“课堂评价”“命题能力”等各项能力要素进行相对独立的分项打造,那么“一材多用”,主要是选择某个意蕴丰富的文本,从不同角度设置情境性任务,使在分项研修中形成的基本能力得以巩固与迁移,进而达成教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本工作室曾选择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女狙击手》(浙江省新学业水平考试材料)等作为研修的载体,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教学素养培育。以《祝福》教学为例,着重强化以下教学素养的培育。

1.文献综述能力。文献综述是教学与研究的重要载体,也往往是一线教师缺乏的基本素养。

关于《祝福》的解读、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例可谓数不胜数。在工作室活动之前,要求大家就相关的文献先行撰写一个综述。文献综述可以是就《祝福》主题、典型人物、叙事特点或艺术手法等方面全方位展开;也可以就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在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文献检索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评判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同时,在集中研修时,选派成员代表进行报告式展示。如石斌老师为全体成员所作的报告式展示,就是对《祝福》的“长文”特征而作的“长文短教”研究综述。

2.辩证施教能力。教师对各种课例或主张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在广泛借鉴中有主见,这是走向专业成熟必不可少的素养。

《祝福》的教学,离开文本对主题作抽象化讲解的较多,偏于诸如用“断案”的方式探究“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之类的形式求异不少,简单地对此文进行走马观花式“长文短教”的更多。在集中研修活动中,一位教师从“深文”如何教的视角,尝试对《祝福》的“深难处”进行有效突破;笔者的展示课则基于自己“‘长文短教’批判”的理念,引领学生在“长文”里“慢慢走,欣赏啊”。在发表于《语文知识》杂志的论文中,笔者提出了“适度‘长教’:从任务取向到学生视角”“适当‘复读’:从巧妙追求到实然引领”“尝试‘多学’:从简单辩证到多维探究”的“长文”教学策略。

通过这样的研修,全体成员对类似“长文短教”“短文长教”“浅文深教”“深文浅教”“少教多学”“学为中心”等理念,能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辩证思考,而不是作简单化的教学处理。

3.学业测评能力。在各种同步练、模拟测试卷成为题海的当下,一线教师命制测试题对学生日常学习进行评价与导向的能力却捉襟见肘,就是一些期末联考试题也多有“问题”。

在合作研修过程中,工作室选取了某地市期末语文联考《祝福》选段阅读测试题进行评析与优化。

比如“文中‘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三个加点的‘如此’有什么含义?”一题参考答案与题目不太切合。我们针对原题修正了参考答案,又从参考答案“倒推”修正了题目。

很多情况下,因为测试目的不清楚,命制一个题目似乎很容易,编拟一个答案却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如对“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这一句子,要求分析结构上的特点。因指向不明,参考答案与学生所答大相径庭,难以达成测评的基本效果。一起修改完善这些试题,可以增强成员命题与讲评能力。

另外,围绕《祝福》这一材料,还可以开展文本细读能力、小说叙事研究能力、文学鉴赏方法指导能力等方面的研修。

三、“一人多展”,追求教学素养的超越与特色

基于工作室的合作研修,除了促进对教学素养的自我认知之外,更多了一些他者的眼光,有利于在互助、共进中逐步实现教学素养的超越,并经由教学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学特色的追求。

本工作室每三年为一个研修周期,在每一期的后阶段,本工作室尝试自荐或随机选定某个成员进行“一人多展”。“一人多展”,就是在某次集中研修活动中以某一成员为主,较全面地展示其教学主张、课堂教学、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教研课题等,以展示促自我提炼,以展示促互动交流,以展示促特色形成。

作为工作室主持人,笔者首先作如下展示示范。

1.成长故事分享。以演讲的方式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性事件与成长的核心动力。

2.教学主张或风格追求阐述。关于教学主张,相对成熟的成员可以运用归纳法,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年轻的成员也可以用演绎法,借鉴他人的教学主张,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印证。

3.代表性教学案例呈现。主要有现场展示与教学实录展示两种方式。笔者开设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展示课;同时展示了根据示范课形成文字实录的课例,如《聚焦和层进:阅读教学提效之关键——以伯尔的〈在桥边〉教学为例》(2013年9月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课堂智慧:引领学生以朗读促感悟》(2016年1月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

4.教学论文写作情况展示。主要是对自己论文写作的情况作一整体回顾,展示自己的代表性论文,并说说自己的论文主张。

5.学科课题研究展示。围绕学科特点和自己的特色,笔者展示了7个省级立项课题中的3个,即“新课程下‘写’的综合功能研究”“‘写为先导’的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研究”“‘写为先导’在高中语文选修课中的运用研究”。

另外,还可展示教学讲座、辐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因为教学讲座等对自身教学素养的反思与重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

名师工作室的研修计划 篇4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推出了“国培计划”脱产置换培训。2012年9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重庆南岸教师进修学院联合承办的“国培计划(2012)脱产置换重庆市小学英语名师研修项目”正式启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据“四段式”教师培训框架,紧密结合教育部提出的“帮助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研修目标,针对学员、承担高校和师训机构,以及实践基地校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内容,创新研修模式,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一、理论研修“三课程”体系的创新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参训学员的主体是市、区级骨干教师,他们已经掌握了小学英语教学教研的基本技能,正处在“熟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型期”,其培养目标应着重于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所以小学英语名师研修课程的核心,不仅要包含教学水平、研究能力的提升,还应包含专业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们在实践中构建了由教学水平提高课程、研究能力提升课程和发展创新研修课程架构的“三课程”体系。1.教学水平提高课程

(1)通识性知识。在建设小学英语名师三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学员知识的更新,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热谈话题”、“E-Learning: Pedagogy Leading Technology(电子化学习:教学法主导科技)”、“英语与英语教师及21世纪人才观”、“教师发展的十年思考”、“基于IT的互动型教学”、“重庆小学英语的现状与展望”等通识性课程。

(2)本体性知识。为更新学员的英语知识,全面提升学员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我们设置了“Teaching of English Speaking to Primary School(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说好英语)”、“Culture a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文化和语言的学与教)”、“语音知识与语音教学技能”、“Phonics and Reading(自然拼读与阅读)”、“A Faculty Enrichment Program(在职教师培训)”等英语知识与技能训练课程。

(3)条件性知识。提升教学能力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点,我们设置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小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几个问题”、“游戏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导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少儿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小学英语评课内容方法及实例”等课程,并邀请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解读,以期学员能用课标熟练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

(4)实践性知识。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注重组织学员开展教学观摩,把学员安排到学校开展为期三周的影子研修,邀请一线教学名师和特级教师为学员介绍教育教学实践经验。2.研究能力提升课程

(1)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本次研修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本着方法引领、实践提升的原则,我们首先邀请了重庆教科院、重庆大学的专家详解“课题研究怎样做”、“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原则和方法”、“Research in the Classr(教学中的科学研究)”,然后组织学员在梳理日常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九大研究课题,并由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了开题报告。之后,学员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在北京研修期间,进行了第二次开题。学员通过对“Classroom Research(课堂研究)”、“英语学科开展教育科研的实践与思考”的学习,再结合二次开题中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课题研究方案。在回到重庆开展影子研修和实践研修期间,各课题组开展实证研修,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归纳形成了阶段研究报告。

(2)论文写作。我们要求学员带着论文、带着写作实践中的问题参加培训。在北京研修期间,通过开设“外语教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让学员掌握论文写作要领,了解学术论文规范;通过“论文写作专题指导”,全班点评学员的论文,指出常见问题和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学员修改并投稿,现已公开发表14篇。

(3)方法研究。通过设置“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英语教师行动研究”、“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等课程,让学员了解和运用语言研究常见工具,掌握语言研究的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为培养研究型教师打好基础。

(4)案例分析。我们设置了“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例谈如何开展小学英语教研工作”、“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示例”等课程,以期学员通过直观例子,进一步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提升研究的操作能力。3.发展创新研修课程

(1)健康课堂。通过“构建小学英语健康课堂心理”等课程,提醒学员注重自身心理保健,学会构建安全健康课堂,培养心态阳光、心理健康的学生,并掌握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

(2)创新教学。通过“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师的教学创新之道”等课程,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掌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发展创新能力。

(3)学员论坛。在研修期间,我们要求学员结合个人优势和特长,在全班开展“学员论坛”活动。学员先后完成“文本再构方法例谈”、“小学英语两极分化的预防和治理”、“课堂观察中的微表情”等50多次讲座。学员论坛为学员提供了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共同提升的机会。

二、影子研修模式的架构与实施

在研修中,我们发现“师傅带徒弟”这一传统的影子研修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所以要做好影子研修,就必须创新原有的“师徒”模式,改变指导教师和影子学员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我们认为,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影子学员和指导教师都是实践的参与者、教学的 研究者,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共同研修的关系。所以,我们提出了名师影子研修要建立导师与学员“合作研修共同体”和“导师学员双主体”的“两体六互”模式(详见图1),实现在研修过程中双方的智慧与经验分享,促进双方共同成长。

明确了影子研修目标后,我们提出了“四个一”的研修任务:学员与导师共同研究每一课教案,共同上好凝结集体智慧的每一节课;学员要上好一节体现前期培训成果、体现教学行为转变的高质量的汇报课;学员要策划、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活动;在研修期间,要确定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实证研究,撰写一篇行动研究报告。为进一步规范影子研修行为,确保研修质量,我们专门制定了影子研修学员与导师的合作研修协议,明确双方责任。

三、反思研修“一展二结三规划”的设计与操作

经过前两阶段的专家引领、教学观摩和影子研修,我们先组织学员在全班范围内分享集中研修中学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并就说课范例、课堂观察量表进行学习研讨。通过教学展示活动的操作、评价、思考、交流,学员对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操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展二结三规划”的活动(见图2)。

影子研修结束后,学员就自己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评价、科研能力、教育技术、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文字材料,全班分享交流。另外,要求学员撰写从教以来的个人发展总结。

反思研修阶段结束后,学员将进入名师研修的最后一个阶段——自主实践研修,由学员返回原单位自觉验证所学,并开展辐射引领活动。研修学员作为区县选拔出来的“种子”教师,承担着辐射引领、带动区域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的重任。所以,我们要求学员制定一份其所在学校或所在地区教研规划,把握住当前教育的大政方针和教育热点问题,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设计、策划由自己组织的示范教学、理论讲座、科研课题等区域交流研讨活动。

四、实践研修“五目标三模式”的设定与落实

实践研修是指学员回到原单位,在高校和教师进修院校提供远程或实地指导下,自主实践,将培训成果运用在课堂上。我们在实施研修的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了实践研修“五目标三模式”,其中五目标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三模式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1.个人主体研修模式

个人主体研修模式有三大任务:学习、提炼、实证。“学习”是指在前三个阶段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实践学习。“提炼”是指在复习消化、拓展阅读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找出对自身教育教学有价值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实证”是指对学到的东西进行实践运用,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实现学习成果的本土化。2.团队主题研修模式

团队主题研修模式强调学员的辐射带动。万盛学员杨大琴回校后即组建了以本校英语组教师和周边学校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堂创新研究团队。她带领团队成员进行了科学、合理、有目的的课堂观察活动,将课堂教学作研究对象,就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新课标的落实情况等教学问题进行了研讨,引起了团队成员的共鸣。杨大琴说:“在研讨活动中,我与老师们分享了我的国培经历。这次研讨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也扩大了国培的影响,使更多的老师了解了前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探讨交流后,教师认识到了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示要加强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展现课改风采。” 3.互动交流研修模式

互动交流研修模式是指学员之间或团队之间,通过QQ、微博、微信等远程交流工具,就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自身在学习、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交流研讨,相互启发,达到资源共享、智慧分享的目的。互动交流研修打破了空间距离给学员相互交流带来的障碍,实现了学员在网络虚拟空间智慧、经验和反思的碰撞。

五、结语

名师工作室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篇5

一、心态决定出路

在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上,杨老师教导我们“要成为一个明明白白的老师”,在平时也常说到“教书育人是度人的事业”。我们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勇于承担身为教师的责任。我想,当教师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是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获取荣誉的道具,而是用心去浇灌这一株株幼苗,他们自会散发出淡雅的清香――人性的芬芳。这,才是语文教育的幸福时光。

二、一路跋涉

这一年来,杨老师悉心安排培训内容,丰富多彩的讲座为我们推开了一扇又一扇窗,让我们渐渐领略到教育的真谛。

(一)20xx版语文课标主题研修

四月,杨老师作了“个人如何进行研修”专题报告,我深感任重道远。在“《20xx版语文新课标》专题研修”中,学员们研读课标和专题文章,认真做笔记和完成作业,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我担任网络论坛主持人,完成了《读写结合的妙招》论坛活动策划书。因为有杨老师的耐心指导,因为有学员们的积极参与,这次论坛交流顺利完成,我也迈出了自己教育科研的第一步。活动结束,我用心编撰了主题论坛简报,与大家分享点滴收获,更得以重温老师和同学们的珠玑妙语,从中颇受启发。

(二)“合作学习小组组建与运作”研修

在“合作学习小组组建与运作”研修活动中,通过到古溪中学观摩高效课堂展示课,听执教者介绍经验,互动交流与讨论,我对“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与运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返校后,我广泛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为全校语文老师作了《小组组建与高效运作》微型讲座。从学习小组组建的原则、座位编排、小组长的选拔和培训、小组合作学习时角色分配、学习小组的文化建设、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几方面入手,和语文组的同仁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20xx年12月9日上午,我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培训会”在大佛中学举行。全县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及七年级语文教师代表70多人参加了培训。我代表所在学校,着重从小组建设、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两方面介绍了高效课堂建设的作法和经验,后来《潼南教育》刊载了我的这篇发言稿。

(三)“如何撰写教育论文”专题讲座

五月,杨老师的“如何撰写教育论文”专题讲座让我知道了论文的结构和写作要求,开始撰写一篇规范的论文。我写了题为《打通关节――浅谈如何找准读写结合点》的论文,杨老师审阅初稿后指出了标题不准确、不简洁,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并给出了切实的修改意见。我明白是因为实践经验的欠缺导致论文内容的单薄。于是在20xx年下期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尝试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渐渐领悟到教师可以根据课标、单元教学要求、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和学生情况准确选择写作能力训练点,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课一得。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形成语感,进行模仿创造。打通关节,触类旁通,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有了大量实践经验后,我根据杨老师提出的意见多次修改论文。我以最终定稿的论文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这个研磨的过程使我真切的体会到潜心治学的不易,也坚定了“实践出真知”的信念。

(四)导学案创编

“导学案”专题研讨会,杨老师从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导学案内容的编写方法、导学案的有效使用等方面作专题报告,并举例示范,指导学员编写了《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导学案。返校后,我通过语文教研组微型讲座和同仁们分享了此次学习所得。

对于导学案的编制,我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先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重点独立编制导学案。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又广泛借鉴网上的资源。后来,教研室杨和平老师研制出“高效课堂导学案模板”,包括“自主学习案”、“合作探究案”、“达标检测案”三个板块,涵盖“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提示、知识链接、自主完善、课后反思”等内容,从教学流程和学生活动两个方面入手,将“导”与“学”有机融合,我编制导学案就有了可循之规。20xx年7月初,杨老师安排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分组编制20xx年下期各年级的导学案,我利用暑期编制了七年级上册五、六单元的导学案,后来又编写了第二单元的部分导学案。这学期,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结合学生情况作一些调整后,在学校印制了导学案,并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有效推动了高效课堂的进程。

(五)小课题研究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仅得教书育人,还得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当作契机,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实践和研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撰写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和报告。六月,“小课题研究”专题研修活动正式启动,杨老师的经验之谈,使我明白了撰写各种材料(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工作报告)的格式与要求。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小课题的研究,根据杨老师的指导,撰写了课题方案、论文、案例和结题报告,初步完成了《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预习的研究》这一小课题的研究。

(六)送教下乡

十二月,受县教研室的委派,我去柏梓镇中和小渡中学参加了本期的“乡约名师”活动,上了题为《心音共鸣――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指导课。

我通过创编“模拟招聘小编剧”的活动,以及情境的设置,情感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既注重方法指导,也关注学生写作过程,讲练结合,力争使学生把学到的方法当堂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实现一课一得的目标。选取的拓展阅读的材料,多来自教材已学篇目,更容易为学生理解,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当堂学以致用。

(七)阅读启智

七月,杨老师为我们制定了暑期阅读计划,要求大家积极学习、推荐高效课堂的相关文章,并为我们推荐了多部教育专著。我认真研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叶圣陶、夏D尊、孙绍振的几本教育专著,圈点批注、写读书笔记,并撰写了阅读心得。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作为学生成长的助推者,我得不断增强文化底蕴,锤炼教育教学智慧,不断加强文本解读能力、写作能力、艺术性的运用教学言语的能力,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历史等知识。

数学名师工作室个人研修工作总结 篇6

XXXXX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加入了我校数学名师工作室,深感荣幸。一年来,在XXXX老师的带领下,我与工作室的伙伴们逐步成长。转眼间,进入这个温馨、积极向上的名师工作室团队已经一年了,一年的工作、学习和实践虽然让人紧张、繁忙。但是我感觉收获多多。

一、积极学习

在这一年中,我按照我校名师工作室管理细则的具体要求认真地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深入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细读了由雷玲老师编著的《小学数学名师教学的艺术》一书,观看了里面八位老师的课堂实录,学习他们的方法,并在工作中尝试着把名师的理念变成课堂的实践,用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努力实践

1、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以及学校的各项相关活动、培训,在活动中本人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以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在培训活动中自身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得到了不断更新。

2、积极参加听课、评课等活动,小组成员集中观看了教材附赠光盘里的优秀课堂实录,向知名教师学习。与工作室其他成员一起在微信群或者集中学习时积极探讨教法。就课堂教学、教材教法及教学实际问题进行切磋交流。从而促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在感悟中不断提升。

三、不断反思 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我认识到以下两点是我们应要努力追求的:

1.当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在学习和研究中,我认为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完全学习的能力。要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教师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所以,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很有必要的。2.做好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

一堂新课开始,我们可通过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做一个学生在学习路上的引路人。

名师工作室的研修计划 篇7

景之一:花苞心态

这是一个多么含蓄而又温馨的命名啊!

当我看着XX市XX区行知小学的专题片《乡村里的世界学校》,当我听着校领导杨瑞清老师对行知小学的介绍时,我突然就想到了一句话:一件事,只要坚持去做,努力去做好,就一定能做出成绩。这句话,不是杨瑞清老师现场说出来的,而是我从他的介绍中感受到的。

行知小学,走的是“行知”路,践行的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行而后知,知而再行”;“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这些教育思想,行知小学没有单从理论上做学问,而是一边研究,一边踏踏实实的去实践,去探索,坚持走出了一条“行知路”。就是这一条“行知路”,让我不禁思量:平日里我们所学所做,一样的忙忙碌碌,但是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是否“见好就收”了,等不及踏出一条“路”就终止了一段行程呢?其实细想起来,不仅仅是行知小学,更多的“特色”与成功都有着坚持的过程,都有着坚守的磨砺。于是自勉,记得“行知”,记得“坚持”。

行知小学的“坚持”,使这一所原本普通的农村小学,发展成一所承接全国乃至世界学子的实践基地校,赢得了众多参观者的赞誉。作为参观者,最欣赏的就是这“花苞心态”。其实,“花苞心态”并不是第一次听说,然而唯有这一次却触动极深。我想,这触动大概是源于特定的场景吧:配合着杨瑞清老师的介绍,屏幕上出现的朵朵荷花,颗颗花苞,真的就像是我们的学生。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也都能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以爱育爱。但是,情急之中,我们有时候还会有抱怨,有牢骚。那么如果我们真正的把“花苞心态”植入心中,我想,在教育教学中,在面对学生时,我们的心境就会开朗,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教育灵感。

景之二:课的“遗憾”说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句话常常被我们拿来一用。但是这里的“课的遗憾说”,却并不是重复这句话的意思,而是XX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院长引用的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我当了一辈子的老师,我一辈子学做老师;我上了一辈子的课,我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课。”程院长是在进行“专家评价课堂”这一话题时引用的这句话,其意在指出一节课,无论执教效果如何,总还是有可以再改进的地方的。然而,除了这层意思,我还想到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追求”。于漪老师,是教苑之“大家”,其课堂教学已然成为我们的典范之一。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家”,却有着这样的课的“遗憾”说,不得不令我钦佩与敬仰。从于漪老师的课的“遗憾”说中,我感受到了一颗倾心于教学的心灵,感受到了一腔热衷于课堂的热情,感受到了一位教师的教育至上的忠诚。这是一种“追求”的境界,不局限于过去,不沉缅于成绩,一心只想把课上好;上好了以后,再去想怎样上得更好……

我们也说“遗憾”:当一节课上得不够满足的时候,我们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那是一种自我安慰;当一节课上得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我们也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那是一种谦虚。然而,说过以后呢,我们是不是就此继续去思考,去追求一种似乎是永远追求不到的“完美”呢?也或者,我们是被这“永远的遗憾”牵绊了吧,追寻完美的脚步不那么坚定,总是走走停停。我想,于漪老师的“课的遗憾说”,应该是可以让我们警醒的,于警醒中自觉,于自觉中追求,这才是成长,这样才能成长。

景之三:“眼界”与“作为”

“有多大的眼界,决定你有多大的作为”。读到这句话,你是否想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诚然,眼界的开阔,需要走出去,走过的地方越多,见识也就越多,想法也就越多,灵感也就越多。于是,我们常常把自己的狭隘,归咎于一点——没去过太多的地方。而这里的“眼界”却与“走出去”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程院长讲到“对教材要做比较研究”的时候,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有多大的眼界,决定你有多大的作为”。从程院长的话中,我体会到:作为教师,要做研究;研究教材,是基本的研究;把各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研究,是必须的研究。

我想起了自己去年参加双优课的经历,双优课的“说课”环节的比赛,选手们拿到的课题都是除了人教版以外的其他版本的。其实,在参赛前,我还是多少的看了一些别的版本的教材的。但当时自己拿到的课题,却是之前没有见过的,只能是快速调动大脑的所有细胞,去思考,去构思,去设计。然而,如果我也曾做过这样的“教材比较性分析,想必一定会“心中有谱”的。

当然,程院长所讲的要做“各版本的教材的比较研究”,绝不是让我们单去为某一次比赛而做准备。——单看教材的内容,不理解教材的实质,这样的理解是偏颇的。程院长所倡导的,是将各版本的教材联系起来,既看教材内容,也要看教学的价值取向,更要结合课标去看教材的编辑意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根本上把握课堂,从全方位认识课程。我想,这样的“眼界”,是我们必须有的,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让自己具备的。

景之四:聚焦课堂

一直说“聚焦课堂”,一直没有对这四个字做深入的思考,只是潜意识里觉得“聚焦课堂”,就是要深入研究课堂、思考课堂、改进课堂,要将课堂作为教学的根本,发挥课堂效用,落实课堂效率。程院长简短的几句话,却让我对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程院长说:“课程是立体的,教学是线性的,课堂是点状的。点连接成线,线组合成立体图形。聚焦课堂的这个‘焦’,就是‘焦点’……”

关于“焦点”的重要性,这里自是不言而喻,我不赘述。我所想到的,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聚焦课堂”的时候,一定还要清楚,课堂不是独立的,不能上一节课说一节课,那样我们教学的这一条“线”就不能连接成行,没有成行的“线”,那么何以去建“立体的课程”呢?

以往工作中,听课评课是常常要做的。现在想起来,包括我自己执教的课在内,我更多的思考的是:这样的一课书,上得怎么样;哪里好,有实效;哪里不好,教学不到位……如此看来,我曾经的思考是有些局限性了。不过,好在现在是清晰起来了,上一节课,评一节课,且不能就课论课,一定要做足“焦点”的功夫,让“点”连“线”,用“线”建“课”(课程)。只有这样的“聚焦课堂”,才是真正研究课堂,才能有所发现,有所突破。

景之五:命卷说

“一个合格老师的标准之一,是能够命出一张合格的试卷。”听到程院长说这句话,我赶紧把它记到了本上。我一直以为,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自己都拿不准自己所教的学科考试题有哪些类型,自己都不清楚课标中对自己所教学年级段的评价标准,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如果真的是那样,这位教师肯定会有一种失落感,那就是累没少受,但是却成绩不佳。

当然,这里首先要指出来,这里所说的教师要会“命卷”,并不是倡导应试教育;我们的素质教育也是要有评价的,而卷面评价也是评价的途径之一。既是如此,那么我们就不能回避考什么,如何考的问题。在钻研教法学法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分一点心思过来,来看看我们平日里所教给学生的,如何才能检测出他们学的成效,这里就涉及到了教师命卷。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也是要学会命卷的,那就是从“要减负”的角度说。“题海战术”作为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然被我们所杜绝;可是学生要考试,不做题不练习也是不行的。那么做什么题呢?这就要求教师动脑子了。倘若不加分析的见题就做,势必会回到“题海”中去,是使不得的。因此教师必须是要研究教材,研究课标,要熟知评价的方式方法,从而给学生设计出最佳的练习方式,这样的设计,不是局限于一张试卷的设计,而是着眼于课标,着眼于课程的。记下了程院长的这句话,也开启了一种教研的思维,开学在即,有待于落实吧。

景之六:何以为教师?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徐文斌所长,在《教师与教师发展》的专题讲座中对“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说:不无以成为教师,不发展也无以成为教师。他指出,教师要做视思考、成为习惯的人;这样的人,就成为了生活。他还指出,教师要力求做视思考、为空气的人;这样的人,就成为了生命。

读着徐院长的话,心中不免有些慨叹:是啊,教学者首先应该是为学者。自己倘若都不能视为了,那么何以去引导学生走进之门呢?试想这些年来,每每于导师侯老先生谈话,总会激起心中渴学的愿望;而每每见到侯老先生,又总是会深深的愧疚。原因很简单,无论什么时候去拜访,总能见侯老师书桌上摊开着的书,总能见书旁的手稿。也许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抱怨:工作太忙;琐事太多……然而,倘若如徐院长所说,视为生活、视为空气,想必这些抱怨就将不复存在了吧。

名师工作室计划 篇8

2015 一.指导思想:

在校长的领导下,树立“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教育观念,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团结工作室所有成员一起不懈求索,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积累终身受益的财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观察体验、学习思考、参与研究、实践总结的反复过程中,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和辐射到工作室成员的教学中,让名师工作室真正起到培养名师基地的作用,成为人才成长的前沿阵地。

二、主要活动

由于工作室成员较分散,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因此,工作室的活动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尽量做到实效、高效。

首先建立名师工作室网站,开学初由组长写本学科的实施计划,根据各科的实施计划商议工作活动。

1、理论学习

每月公布工作室成员必读书目1本(精读、共读),每周上传1~2篇读书笔记至工作室网站交流分享。

2、问题研究

我们的教学研究应根植课堂,服务课堂,不能好高骛远。搜集来自一线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整理、分类,利用网络每月一个主题发布,在线研讨交流。

3、教学研讨

每月一次课堂教学现场研讨,由2名工作室成员做课,集体评议,开展行动研究。讲课形式如下:

磨课、上课,磨课、上课,根必须扎在课堂。对课例的研究直面教师的教学实践,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办公室要求全体学员积极开展课例研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并找出解决的途径,养成思考习惯,培养研究的主动性,真正做到研中有得。

(1)、课例展示活动。为学校老师展示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研究。

(2)、进行课堂实录研究活动。每学期织名师培养对象录制一节课,再观看这些教学录像,使讲课人变成听课人。通过直观感受和讨论研究,找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促使他们更快更有效的提高业务水平,帮助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

(3)、进行的其他课堂研究:

①、同课异构研究。此项活动是由相同学科的培养对象就同样的教学内容先独立备课,然后上课、研讨,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这种方式不仅能让老师看到自己的差距,还能将研讨推向深入。

②、典型课例研究。即专门对教材中出现的老师们普遍认为比较难上的内容或重点内容进行研讨,提供范例。

三、主要措施:

1、建立工作室成员“成长记录袋”

2、工作室对全程进行记录和提炼。(1)、阶段成果

①记录和整理读书笔记,读书心得

②记录和整理专家名师引领的内容、形式,同时也对参培教师自我研修的内容、形式、个案进行追踪和记录,搜集资料和数据。

③记录和整理培养教师外出讲座情况 ④记录和整理培养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地理名师工作室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本着“更新理念、创新实践、追求卓越、弘扬个性”的指导思想,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根本,在崇尚个性化发展的同时,通过专家引领、自主实践、成员交流等方式,追求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以教学探索、创新为主旋律,深刻领悟和实践新课改理念,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续写新辉煌。

二、工作室的定位和理念

定位: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 理念:引领提升、互学共进、创新求真、弘扬个性

三、工作目标

1.立足教学一线,提升教学品位

因应新课改的要求和初中地理教学的需要,聚焦课堂,积极研究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地理教学品位。

2.引领教师发展,建立名师梯队(1)严格挑选工作室成员

要求热爱教育事业、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积极进取、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敢于探索。(2)充分发挥各类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建立优秀教师间合作互动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使其成为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骨干教师的孵化地,使不同梯队的教师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或成长为高一级名师,或成为在某一方面有见地、有建树的教师,或成为能胜任地理教学的骨干教师。3.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转型

针对新形势下地理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与面临的若干困惑,展开专题性研究与实践,从课堂教学入手,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方式,研究教师教学思想和行为的改变,研究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以期促进教师形成“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意识,并逐步养成积极研究、科学思维和主动探究的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转型,争做“科研型”教师。4.培育研发能力,打造特色品牌

利用网络、电视、专业杂志、高中教材等学习媒体,广泛学习和收集地理专业知识和地理学科前沿的各种信息,积累丰富的新素材;在此基础上开展命题研究、学案编制等多方面的工作,争取能原创好试题和好学案。

四、工作思路

1.在管理模式上,采取比较松散的组织形式,本着基于自主、自愿的考查挑选原则,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定期考察成员是否达成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篇10

一、读书。

制订读书计划,深入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专著,时刻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每学年研读1-2本专著,写读书笔记10000字左右,撰写1-2篇读书心得,并定期在工作室网络平台交流发表。

计划阅读书目:

1.《细说汉字》 左民安

2.《沈从文集.散文卷 》

3.《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

4. 时尚美文、优秀名篇

5. 阅读选修课内容的书籍。

二、网上工作。

计划本年度在网上发表日志80-100篇,点击量争取突破20xx。及时更新自己的博客,并积极参加工作室开展的网上活动,迅速提高自己。

三、教育教学。

1.公开课。

今年一年计划出1节校级或校级以上的公开课。

2.校际县际联研。

①争取在校际或县际内学校做报告或讲座。

②其他听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工作室安排。

3.竞赛。

参加一项省级或国家级论文评比,全国学生作文比赛指导,争取获奖。

4.认真完成工作中中规定的工作任务,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并将工作室积累的先进经验、成果及时进行推广。准备写教学反思文章2-3篇,争取公开发表或经验交流。

5.培训。

听从学校和工作室安排。

四、帮扶和辐射。

积极帮扶青年教师,计划听郭文晶教师的课5次,评课3次。指导帮扶郭教师在校级以上上公开课,并参加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为青年教师在学科教学,读书方面提供帮助,促其成长。

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通过开展观摩课、研究课活动,帮助本校教师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做好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努力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领头人。

五、科研。

今年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课前时事点评,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准备拿出至少1篇相关论文,阶段总结。

六、资源库建设。

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篇11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特点,本着理论服务于实践的目的,开发校本项目课程,把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和金属工艺学里面的内容打散,重新整合,形成一套适合职专生的课程,并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想要知道更多关于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的内容?若想,请随时关注工作计划栏目!

为推动我市职教机械理论——机械基础教学教研和改革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加速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根据章丘教体局名师办领导的要求和总体工作规划,特制定刘东艳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遵循名师成长的规律,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在观察体验、学习思考、参与研究、实践总结的过程中,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和辐射到工作室成员的教学中,让名师工作室真正起到培养名师的作用,成为人才成长的前沿阵地。构建高效课堂生命课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动更多的年轻教师发展提高,让更多的孩子更好的成长成才。

二、人员组成

主持人:xx

成 员:xx

三、目标和要求

1、工作室成员发展目标

使工作室成员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成为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特色教师、名牌教师。

2、工作要求

(1)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使工作室成员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自觉改进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教学具有创造性、艺术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组织教学策略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本校教学质量,打造品牌学科。

(3)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能独立主持或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在学校教改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逐步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4)推动课堂教学现代化。对专业教材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认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与内容的设计,进行课件制作,参照本工作室成员在国家级、省级、市级获奖课题,带动教师做好每节课的课件,从而形成与教材相匹配的一系列课件,并倡议大家灵活运用、逐步提高、资源共享,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

(5)导学案的编写。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编制导学案,形成一套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导学案。

(6)校本课程整合。带动专业教师,做好项目课程的整理与开发。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特点,本着理论服务于实践的目的,开发校本项目课程,把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和金属工艺学里面的内容打散,重新整合,形成一套适合职专生的课程,并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7)春季高考辅导工作。章丘的春季高考一直是济南的一大亮点,考纲是高考的指挥棒,根据考纲的变化认真钻研,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考前辅导方式,使章丘机电专业的春季高考更加辉煌。

四、实施方案:

1、常规活动

1)工作室常规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星期三下午,间周一次;

2)建立业务学习、工作室成员工作交流QQ群;

3)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编写导学案和校本课程。

4)活动由工作室成员轮流主持;

5)工作室严格活动考勤。

2、工作方法

1)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

2)采取名师对学员的指导与学员自我实践相结合,以自我实践为主。

3、时间内容安排

月份

工作内容

01

相关校本教材的开发启动,讨论制订相关标准。教学反思交流。

02

完善教学项目的相关资料,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03

1。制定好新学期工作目标,

2。职业学校春季高考前强化训练计划,

04

组织本工作室成员开展校级科研课题研究和高考前的准备工作。

05

1。检查导学案的编写和校本教材建设情况,

2。组织学生参加春季高考,

3。组织工作室成员深入课堂听课,对年轻教师给予指导。

06

总结本学期各项目活动情况,并召开网络会议,展开讨论,整理与开发校本项目课程。

07

结合成员平时教学和学习情况,提出今后的改进意见。做好书面总结,向学校汇报。

08

做好名师工作室的准备工作,讨论工作室活动计划,制定工作室管理制度。

09

制定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完善成员档案,修订工作室活动计划。

10

召开工作室全体成员会议,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及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教学案例展示活动。

11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实习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卫慢病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