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共9篇)
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 篇1
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
(2003年04月01日 报道)
http://.cn 2003年03月31日22:11 北京晚报
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根据香港大学医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香港等地爆发的非典型肺炎是由一种冠状科病 毒引起的。由于已经肯定病原体,所以可以称之为冠状病毒肺炎。香港研究人员说,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传播途径是间接接触传播,冠状科病毒可于体外生存数小时,用手接触眼、口及鼻,即会受感染。港大已发明出抗体测试及病毒基因测试,而其中基因测试可于数小时内知道是否染上非典型肺炎,并且可以将冠状病毒肺炎与其他类型的肺炎区分开来。非典型肺炎大多数人感染4天后发病,以发烧为首位症状,持续39℃以上数日。部分人可伴有头痛、畏寒、乏力、关节痛、全身酸痛、腹泻。呼吸道症状明显,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重则5天后出现呼吸加速、憋气等呼吸困难症状,极个别病人出现呼吸衰竭,如诊治延误可引起死亡。
上述症状像上呼吸道感染,因此高度疑似非典型肺炎还必须具备4个条件,即有近期到过该病流行区史或密切接触过病人;验血白细胞1万以内,甚至进行性降低;胸片有不同程度的阴影;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该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空气飞沫近距离传播,家属及医务人员有可能经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感染。该病经及时治疗可以痊愈,而且是能够预防的,建议广大市民采取下列措施:
1.保持工作、生活环境通风换气(特别是高档装修和使用中央空调的单位要定时开窗通风),必要时可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使用15%过氧乙酸熏蒸,7毫升/立方米,每天1至2小时);2.尽量减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活动;3.缩短探视病人的时间,接触病人须戴16层棉纱口罩,四小时更换一次。最好隔窗探视;4.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5.注意增减衣物,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6.一旦发生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治疗。据广东经验,续发的第二代、第三代病人的病原、毒力减弱,病情减轻,因此不要随意服用预防药物。食醋熏蒸和服用板蓝根不能阻止该病传播,滥用药物有害无益。
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 篇2
临床表现
军团菌肺炎:非典型肺炎中, 军团菌是最为严重的一种,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1982年我科在国内第1次发现首例患者, 并从中分离出第1株嗜肺军团菌, 其发病率在目前也不断上升。军团杆菌是一种需氧型革兰阴性菌, 主要存在于淡水湖泊、淡水河以及人工蓄水系统。在感染途径上, 主要包括吸入污染水滴、湿化系统、饮用水设备等。
多见于重度肺炎患者。有研究显示, ICU病室内的重症CAP患者, 病原菌分析显示, 嗜肺军团菌占总例数的25%, 仅居第2位。而门诊调查显示, 患者中病原菌为军团菌的<1%。军团菌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两种:轻度患者表现为庞蒂亚克热, 临床特点为发病急, 存在自限性和发热性;严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咳嗽、高热、寒战、胸痛, 部分患者合并少量血性痰。该病的临床特点为明显肺外症状, 早期阶段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 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包括心包炎、心内膜炎、休克、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DIC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肺炎类型,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具有小流行性, 流行时间大约持续12~15个月, 频率大约每4年1次。肺炎支原体感染大多发生于儿童群体以及青年群体, 在<5岁以及>65岁的年龄段, 则较为少见, 由此可见, 肺炎支原体主要以学校为多发场所, 之后再通过家庭成员进行传播。在军队、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场所,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人群的爆发流行也是导致肺炎支原体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时间14~21 d, 起病速度较慢, 有大约1/3~1/2的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 只能在X线检查的时候被发现。在临床上, 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以咽炎、耳鼓膜炎、肺炎以及气管-支气管炎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形式, 其中以肺炎的病情最为严重。患者大多有肺外表现, 疾病可牵连各个器官。并发症主要以中枢症状以及外周神经系统病变为主,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牛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等。衣原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胞内部的衣原体, 其通过细胞浆寄生产生包涵体。沙眼衣原体能够导致患者出现眼部感染以及生殖系统感染, 肺炎衣原体以及鹦鹉热衣原体则会导致诱发呼吸系统感染, 牛衣原体不会导致人类感染[2]。
诊断
对于初步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的患者, 需要密切进行观察, 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从而确保高危患者及时得到治疗。
病原体的分离和培养:通过对临床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 从而明确病原, 有利于医师的临床诊断。然而, 目前对于诱发非典型肺炎的微生物, 在培养难度上较大, 这主要因为此类患者大多表现为不排痰性咳嗽, 痰液标本无法获取;另外, 支原体以及衣原体在培养上具有较大的难度, 难以实现。目前常用的培养为军团菌培养, 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随着培养技术的不断成熟, 越来越多的快速检测方法开始得到应用, 痰液培养也开始逐渐被淘汰。
血清学检查:对于血清学检查, 传统的方法为补体结合试验, 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临床应用广泛。然而其缺点较多, 例如在炎性反应过程中会出现支原体CFTs假阳性;肺炎衣原体以及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无法采用CFTs进行鉴别, 这是因为两者拥有一样的抗原;军团菌感染后需要经过半年的恢复期补体效价才可显示阳性等。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 非典型病原血清特异性抗体开始逐渐替代CFTs, 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诊断技术, 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患者在急性期以及恢复期, 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明显上升, 幅度≥4倍, 初期单份血清高效价也是疑似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准。军团菌抗体的实验室检查大多采取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进行检测, 其中常见的菌型为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 通常采用的标准为IFA≥1:128, 如果恢复期IFA≥1:256则强烈提示新近感染。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检查方法较多, 包括免疫荧光试验、被动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在诊断上, 早期Ig M抗体上升或者恢复期Ig G抗体上升均是诊断标准。传统的凝集试验在敏感度以及特异度上均不高。在目前, 国际上主要以微量免疫荧光试验为最常见的衣原体血清学诊断技术。肺炎衣原体微量免疫荧光试验诊断, 排除特定人群如性病门诊患者等, 均可以采用肺炎衣原体进行单一抗原, 不需要对沙眼衣原体抗体患者热衣原体进行同时检测。血清学诊断标准Ig G≥1:512和 (或) Ig M≥1:32。
另外, 还有抗原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诊断手段。
治疗
军团菌肺炎的治疗以红霉素为首选 (因不良反应大, 国外已不作为首选) , 其他可供替换的药物有四环素、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新型大环内酯类用法为克拉霉素500 mg, 每12小时1次;阿奇霉素500 mg, 每24小时1次, 罗红霉素300 mg, 每12小时1次。近年来,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左氧沙星等, 治疗军团菌肺炎获得了良好疗效, 有作者认为其抗菌活性超过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尤其是左氧沙星。
肺炎支原体或者肺炎衣原体在治疗上可以选择红霉素、交沙霉素。对于红霉素存在耐药性的患者, 可以选择四环素类药物, 包括多西环素。在治疗上, 肺炎支原体的疗程大多10~14 d, 肺炎衣原体则需要21 d, 从而预防疾病复发。米诺环素具有高脂溶性, 因此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中得到应用。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的药物早期剂量0.5 g/d, 连续治疗4 d后, 调整为0.2 g/次, 2次/d。克拉霉素对肺炎衣原体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 肺炎支原体则优先考虑阿奇霉素。另外, 喹诺酮类药物包括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 以及左氧氟沙星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不如大环内脂效果好。应注意四环素和喹诺酮类药物不能用于孕妇和儿童。
参考文献
[1]朱娟.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3 (12) :221.
美容院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 篇3
美容院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对策
美容院如何有效地进行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治疗,目前有如下几种有效方法可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1、保持空气流通,降低SARS病毒在美容院的密度。美容院通常是一个环境相对封闭、流动人口较多的公共场所,因此,在没有其它先进通风设备的美容院,应经常打开门窗,对美容院进行通风或排风处理以加快室内空气流通和循环,这对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预防SARS发病等具有重要意义。有报道,在室内空气与外界流通的情况下,在最初30分钟内空气中微生物约可减少77%~79%,75分钟内约可减少96%~99%,140分钟后基本检测不到微生物。一些有条件的中大型美容院,除了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外,还可安装一些高效、精良的空气消毒净化设备及相应的技术手段,如循环式空气调节器、可调负离子发生器等。
2、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防止SARS的扩散和传播。平时除做到过去经常强调的“不要随地吐痰”、“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共用毛巾”、“实行分餐制”外,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腔及口腔后一定要马上洗手和消毒。尽量不要在室内或对着他(她)人咳嗽和打喷嚏。
3、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对抗SARS的入侵。专家学者认为,运动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机体的心肺功能、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还能调节机体对内外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及应激能力,因此,在工作间隙,各美容院应经常组织美容师及其美容从业人员,开展一些轻松愉快、健康向上的活动,对机体预防SARS病毒的侵入有百利而无一害。
4、科学膳食合理补充营养,提高对SARS的抵抗力。科学膳食是提供和保证机体合理营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对预防SARS也有积极作用。其中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C、E等对预防SARS发病有积极作用。另外,微量元素特别是锌元素和硒元素,它们不仅能增加皮肤的完整性,而且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5、确保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是抵御SARS发病的基本点。美容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一些经营规模较大、声誉较好美容院的美容师,往往工作时间长、睡眠时间少、加班加点多、体力消耗大。这不仅是机体健康的大敌,也给形成或诱发SARS的病原微生物有可乘之机。因此,在SARS流行期间,美容院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美容师和其他美容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以保证他们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6、保持健康的心态,强化心理和精神因素对防治SARS的作用。SARS来势凶猛,应该高度重视,不可掉以轻心。但在这种新的传染病面前,首先应该努力消除不必要的恐慌、畏惧和疑虑心理。不要有点不舒服,就拼命用醋薰蒸、吃大量板蓝根、服超量维生素C,甚至乱投医、瞎吃药,这样不仅对防治SARS无益,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
7、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使SARS病毒无藏身之地。消毒是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包括SARS病毒的有效而又可靠的方法。美容院消毒内容很多,其主要消毒重点和内容包括:(1)美容师的手消毒。有如下几种方式:即流水和肥皂(或消毒洗手液)洗手消毒;有条件的美容院,也可采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的办法,即用巴氏消毒液或0.05%~0.1%的洗必泰溶液将手浸泡3~5分钟,或用70%左右的乙醇或异丙醇浸泡3~5分钟;或最好使用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将手浸泡1~3分钟,即可产生较好的手消毒效果;为了更加简单和快捷,也可采用消毒液擦拭双手的办法消毒,即用0.5%的碘伏或过氧乙酸消毒液直接擦拭1~2分钟后,再用新的碘伏或过氧乙酸消毒液擦拭一次即可,或用4%葡萄糖酸洗必泰或者0.5%洗必泰醇液直接擦拭,或用70%的乙醇或异丙醇反复擦拭3分钟,即可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2)美容院室内空气消毒。除了前述的通风换气法外,还有化学消毒液喷雾与薰蒸消毒的方法,其常用的空气喷雾或薰蒸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戊二醛、二氧化氯等。除此之外,紫外线消毒(无臭氧石英紫外线杀菌灯或循环性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也有良好的空气消毒的效果。(3)美容院墙壁和地面消毒。除了要经常用250~500ppm的碘伏进行擦拭之外,也应采用前述空气化学消毒剂进行喷雾,浓度与空气消毒喷雾浓度相同,喷雾量为50~150ml/m2。(4)美容院常用物品的消毒。用过的工作服(帽)、毛巾、床单、被面、枕巾、枕套、窗帘等物品也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对于被褥、床垫、毛毯、枕芯等棉织物,则首选多次阳光曝晒的方法进行消毒,当然,也可采用手提式高效紫外线消毒灯进行移动照射,每次5~10分钟,正反面各照射一次。(5)美容院其它用具的消毒。对于美容院其它一些公共用具,如电话、洗衣机、冰箱、美容仪器、空调等也应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消毒。对电话机的消毒主要采用1%的戊二醛或0.1%的洗必泰溶液喷雾或擦拭;对洗衣机的消毒则可放入含有效氯300~500ppm的水溶液开启5分钟后排尽,但对内胆为不锈钢等金属的消毒可用含量为1%的戊二醛溶液浸泡15分钟后排尽;对美容院冰箱的消毒可先关掉电源,取出冰箱内存放的物品,然后用加了清洁剂的温热水反复彻底擦净冰箱内腔,之后喷雾含洗必泰或戊二醛或二氧化氯或过氧乙酸等对人体基本无毒的消毒剂,密闭冰箱半小时后开启通风,干燥后即可;对美容器械的消毒必须根据各种器械的性能和特点选择相应的办法消毒且一定要在非工作状态下才能消毒,而且消毒前一定要了解这些被消毒器械的注意事项,以免因不恰当的消毒方法导致器械失灵、腐蚀、损失和破坏,影响美容院正常工作的开展;对美容院空调的消毒首先是将空调的空气过滤网拆下彻底清洗,然后再将该过滤网浸泡于2%的戊二醛消毒溶液中15分钟左右,取出后再装入空调即可;对美容院其它东西的消毒,例如,门窗把手、水龙头开关、工作台面等,通常采用0.5%的过氧乙酸或1%的戊二醛或0.1%的洗必泰溶液喷雾或擦拭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另外,有一项研究证明SARS病毒可在人类的生活垃圾中存活4天之久。因此,美容院还应特别注意对美容院本身或美容院周围生活垃圾的及时处理或消毒工作。
8、主动积极预防,将SARS消灭在尚未发生之前。为了做到提前预防,除了严格按照前面提到的一些预防消毒措施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外,可经常用盐水、漱口消毒液或医院口腔科常用的双氧水消毒液漱口,并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及其它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制剂。
9、遵循“四早”原则,控制SARS发展和蔓延。为了落实好“四早”原则,控制疾病蔓延,有条件的美容院可安装红外体温探测器,及时掌握和监控美容院工作人员和来美容院做美容的消费者体温情况,没有条件的美容院,可采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超过正常体温并伴有咳嗽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劝其立即去有关医疗部门就诊和治疗。要注意美容院工作人员身体发出的信号,及早就医,莫让小病拖成大病。
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 篇4
工 作 预 案
近段时期,广东等少数地区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在我市中小学中发生和流行,保障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宜昌市教育局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
一、成立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科室联系点。
1、领导小组:
组长:王道本 宜昌市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张海春 宜昌市教育局副局长
成员:邹正海 宜昌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袁俊健宜昌市教育局教育工会主席
方正明 宜昌市人民政府督导室主任
王贵元 宜昌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李 杰
杨德政
张金华
谭维虎
冯安炎
陶三发
杨碧君
罗家刚
高正安
周建平
刘洁
李军
陈启红
王昌平
王彩民
覃新春
尹章海 宜昌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 宜昌市教育局计财科科长 宜昌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 宜昌市教育学院院长 宜昌市电大校长 宜昌市一中校长 夷陵中学校长 宜昌市二中校长 宜昌市三中校长 宜昌市四中校长 宜昌市五中校长 宜昌市六中校长 宜昌市七中校长 宜昌市八中校长 宜昌市九中校长 宜昌市十中校长 宜昌市十一中校长
高圣奉宜昌市外国语学校校长
何海清宜昌市十三中校长
彭远保宜昌市十四中校长
敖万军宜昌市十五中校长
张启家宜昌市十六中校长
杜 红 宜昌市聋哑学校校长
刘君远 宜昌市幼儿园园长
周全胜宜昌市教育局体卫科科员
2、办公室:
主 任:张金华
副主任:刘艾华
成员:赵文生王书州张爱军吴有虎
3、宜昌市教育局科室联系点:
胡玉祥 宜昌市教育学院
杨振升 宜昌市电大校长
王贵元 宜昌市一中校长
高万新 夷陵中学
张金华 宜昌市二中
邹正海 宜昌市三中
李 杰 宜昌市四中
王书州 宜昌市五中
闫祖伦 宜昌市六中
吴有虎 宜昌市七中
彭晋和 宜昌市八中
王清秀 宜昌市九中
张爱军 宜昌市十中
张旭东 宜昌市十一中
王琼荣 宜昌市外国语学校
胡功成 宜昌市十三中
刘光政 宜昌市十四中
周全胜 宜昌市十五中
刘艾华 宜昌市十六中
赵文生 宜昌市聋哑学校
舒学华 宜昌市幼儿园
二、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各校若发现疫情或可疑病例者,务必于当天报告市教育局体卫艺科,联系电话:6448117、8500179。同时也可向市卫生防疫站报告,联系电话:6236943(学卫科)、6236914(流病科),以便核实了解有关情况,协助确诊病人,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
三、认真开展健康教育
广泛宣传卫生和健康知识。要求全市各校利用广播、讲座、宣传橱窗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向师生宣传预防非典型和呼吸道传染病知识,不断增强广大师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病能力,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
四、相关措施
1、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坚持做好早中晚和课间保洁工作,保持室内和环境卫生的整洁、干净。
2、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必要时可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使用15%过氧乙酸熏蒸,7ml/m3,每天1至2小时;可用3%过氧化氢喷雾空气消毒,并密闭10分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天2次;可用0.5%过氧乙酸喷雾,用量为20—30 ml/m3)。要经常开窗,使空气流通。
3、尽量减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活动,大型集会尽量减少。要注意个人防护,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
4、缩短控视病人的时间,接触病人须戴16层棉纱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最好隔窗探视。
5、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用共用毛巾;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
6、注意增减衣服,勤晒衣被;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
7、注意均衡饮食,适当改善营养;保证足够的睡眠,增强抵抗力。
8、一旦发生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和治疗。
附:中国中医专家推荐预防“非典型肺炎”药方 苍术12g藿香12g银花20g贯众12g 黄芪15g沙参15g防风10g白术15g 药方尽量体现了非特异性,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预防需要。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三服或七服药的方案,每天一服,早晚服用。
关注“非典”、预防“非典”、“非典”能防有治。
宜昌市教育局
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5
非典型肺炎(SARS)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病死率较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目前认为是新型的冠状病毒。主要靶器官是肺。表现为急性肺损伤(ALI),其机制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有关,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充分认识到心理咨询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1SARS病人不同时期的心理护理患者收治住院后.护理人员在为病人积极治疗的同时,通过了解病史、与患者交谈,观察到患者表情极为恐惧、紧张和不知所措,急于询问和了解自己的病情,担忧生命安危,迫切希望得到及时救治,既怕将疾病传染给亲朋,又怕亲朋疏远他,在治疗和护理中往往与医护人员配合良好。根据病人的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稳定病人情绪,适时向患者简要讲明抢救、治疗、护理、饮食方面的安排。以达到消除顾虑,鼓励其对治疗的信心。另外在向患者解释时不宜将病情扩大,以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同时向患者说明传染病隔离的目的和意义。以达到保持健康的心态,提高免疫力的目的,为今后的治疗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SARS病人最早的症状是发热不退,体温往往38℃以上.会持续1~2周以上,同时还会有怕冷、头痛、腹泻、全身酸痛、乏力、干咳、无痰或少痰,有的病人呼吸困难,病情较重的会发展成呼吸衰竭。在治疗期间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逐渐了解。此时患者情绪起伏变化,特别是重症的上呼吸机的病人,对自己的愈后感到失望、自卑,脾气往往暴躁而不近人情,甚至拒绝治疗、绝食,当护理人员为他们做治疗护理时,大叫大骂,心理*内蒙古胸科医院(010010)2003年12月9日收稿活动表现为孤独、烦躁、易激动和意志力明显下降。我们知道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病情的发展与治疗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在掌握患者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与病人交流的技巧,根据病人的性格、爱好等选择不同的交流方法,对性格开朗、健谈的病人,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讲话,以获取重要资料;对沉默寡言的病人,由于其表达能力差,可采用开放式交流,进行引导或询问;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使用非语言性交流,采用目光、手势等方式传送信息,同时理解体谅患者的痛苦。在治疗的空余时间多陪伴患者,为咳嗽的病人拍背,鼓励其咳嗽排痰,避免一切刺激患者情绪的言行,做好精神安慰。患者在恢复期表现各相同,有的忧心忡忡,怕病情复发和留下后遗症,想到得病初期的各种症状就产生了恐惧心理,有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给『临床护理带来很大困难。此时护理人员要利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打消患者悲观、绝望和轻生的念头,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调整心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其心理失衡的程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争取早日康复出院。2护理小结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要充分认识到护理是对患者责无旁贷的投资,必须具备优秀心理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举止端庄、技术娴熟,才能完成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光荣使命。另外,我们每个护理人员都要有超前的服务意识,事先充分估计整个救治过程中病人心理反应的特殊规律和可能将要发生的各种心理反应,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患者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提高患者对种种痛苦的自控能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使心理工作主动又全面。
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 篇6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规范和指导我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实现早期预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蔓延,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群专结合、以专为主,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依法管理、科学防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卫生系统范围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1.5疫情状态分级与判定
1.5.1疫情状态分级
⑴状态一:外县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⑵状态二:本区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⑶状态三:本区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1.5.2病例诊断
诊断标准见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区内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由省级专家组初步判定,报请国家级专家组确认。区内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确诊病例,由国家级专家组确认,后续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由州级专家组确认。
2.应急组织体系及其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区卫生局在省、州卫生厅(局)的统一指挥下,统一管理全区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统一调配应急技术力量和应急物资,组织专业队伍培训和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指定定点医院、后备医院和集中隔离场所;向区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我区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处理情况;根据应急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向区人民政府提出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急反应的建议。
2.2应急处置专家小组及其职责
为了及时有效快速控制疫情,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相应的应急处置专家小组:⑴医疗救护专家小组。主要由传染(感染)科、呼吸科、儿科、急诊科等专科的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和完善医疗救治方案,参与疑难危重病人抢救。
⑵预防控制专家小组。由流行病学、消杀和卫生监督等专业人员组成,及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尽快查明原因。
⑶检测技术专家小组。由病原学等方面检验专家组成,负责病原学、血清学样本的采集、运送、检测及结果的判定。
⑷病例诊断专家小组。主要由医疗救护、疾病预防控制、检测技术专家组成,负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诊断。
2.3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机构及其职责
2.3.1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负责全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信息反馈和上报;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密切接触者样本采集,负责所有样本的包装与运送;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处理情况的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进行复核和上报。
2.3.2医疗机构
⑴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院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应急处置工作。
⑵开展发热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和工作流程。⑶加强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培训,严守操作规程,实行首诊负责制,并做好自我防护。
⑷负责病人样本采集,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⑸定点医院(区人民医院)、应储备足够的病人救治设备、药品,负责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的转送、诊断、医疗救治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等工作。
3.1.1日常监测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筛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可疑病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必须立即将其转至定点医院进行诊治。
3.1.2应急监测
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指派专业人员,划片包干对口指导乡镇(社区)的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工作,并在区级医院相关科室进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主动搜索。
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医疗单位应加强对饲养、贩卖野生动物暴露人群和流动人口,尤其是疫区来的人员发热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健康状况监测。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要督促指导学校和托幼机构建立晨检、巡查制度,发现发热病例后督促病人到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诊治。
3.2疫情报告
⑴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院相关科室,由医院组织本院专家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告区卫生局。
⑵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疫情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和“有事即报”制度。
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医疗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按照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告区卫生局。
⑷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职责的部门、单位和个人。
3.3疫情预测
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国内外及本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动态,对本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向区卫生局报告,必要时由区卫生局向区政府报告。区卫生局可依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必要时提请区政府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
3.4疫情通报
⑴区卫生局接到上级疫情信息通报后,应当及时向区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卫生院及区直医疗单位通报。
4.应急反应的启动与终止
4.1状态
一、应急反应的启动
区卫生局启动应急反应。
4.1.1区卫生局应急反应
⑴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力量,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⑵落实24 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区卫生局报告疫情信息。⑶开展人员培训和大众性健康宣传教育。
⑷向社会公布疫情举报电话、咨询电话、定点医院、后备医院及集中隔离场所。
4.1.2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反应
⑴加强疫情监测,落实24 小时值班制度,负责辖区疫情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疫情信息反馈和上报,做好物资、人员和设施等的贮备。
⑵指导医疗机构开展落实发热病人、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监测工作。
4.1.4医疗机构应急反应
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或发热呼吸道门诊按照预检分诊制度落实发热病人、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监测工作,对就诊病例及其陪同人员进行体温监测,每天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信息。
4.2.4医疗机构应急反应
⑴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感染的技术指南》和《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等有关规定,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
⑵疑似和确诊病例遵循集中收治的原则,感染性疾病科或发热呼吸道门诊,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后转送到定点医院或后备医院,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进行医疗救治。
⑶收治病人的定点医院或后备医院应立即开展病人的救治,并每天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病情,当病情发生明显变化时,应及时报告。
⑷负责医学观察病例、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的检测样本的采集,配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病人的个案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
5.保障措施
5.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实验室检验的能力。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的培训,要求每一位接诊病人的医务人员都掌握不明原因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知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诊疗水平。
5.2完善实验室建设,确保安全检测
符合国家生物安全要求有关规定的实验室,选择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承担检测工作,确保实验室检测安全准确。
5.3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措施落实
区卫生局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开展督导检查和指导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督导和检查,督导应急预案制定、业务培训、技术演练、疾病监测、疫情报告、传染病预检分诊及疫情现场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4做好物质储备,保障经费支持
区卫生局将请求区人民政府安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预备金和一定数量的日常工作经费,保障应急支出的需要;并按照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向区政府或区财政局申请经费补助及补充;负责做好各种物质的储备,包括防护用品、应急预防性药物、抗病毒治疗药物和对症治疗棉织品、消毒药械、检测试剂等物资。
5.5做好车辆调度,保证交通畅通
非典型肺炎“黄祸论”与全球管治 篇7
现在人类的处境,跟十九世纪初工业文明刚出现的处境,有不少相近之处。当时的自由主义者认为工业文明和伴随工业化而来的自由资本主义乃人类的终极归宿。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工业文明是万恶的妖魔,对之坚决排斥。很多浪漫主义知识分子,便幻想回到他们想像中的封建时代田园诗般的生活中去。由保守行会主导的工人运动,以砸机器为最常用的抗争手段。到了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等进步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工业化乃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它带来了苦难也带来了幸福。于是提出,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并非工业文明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无节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怎样逆转工业化的进程,而是怎样追寻一个能减小工业化的负面影响和强化其正面效益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等思潮,应运而生。虽然工业主义的很多问题在二十世纪仍然持续,但我们不能否定,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后的全球工业文明,无论在资本主义阵营或是在社会主义阵营,已比十九世纪进步和人道得多。
最近,国际上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也尝试摆脱非黑即白地对待全球化的狭隘态度,提出了能让我们更实事求是地面对全球化的“第三条道路”。他们认为全球化发展至今,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它的确拥有为人类带来共同富裕的潜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国和九十年代的印度通过掌握全球化机遇成功而崛起,即证明此点。要解决伴随全球化而来的诸问题,关键在于建立能更好地规范全球化的国际制度。
英国著名政治学者大卫·海尔德,近年与各国关注全球化的学者合作,研究在全球加速整合的环境下,“全球管治”及“世界民主”怎样成为必要与可能。他们的不少论点,已收集在《全球转变论文集》(Global Transformation:A Reader)一书中。
海尔德指出,现今的全球化,引致不少社会问题与危机,如跨国犯罪、生态破坏等,这些很难由个别主权国处理。在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蔓延东亚、俄罗斯及拉美的金融风暴,便是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却又缺乏适当调节所造成。但对国际资本的流窜加以规范,绝非一国能力所为。因此,不同地区性及全球性管治机构(如欧共体、世贸、世卫、联合国等)的角色将日益重要。但作者同时指出,现在大部分地区性及全球性机构,缺乏相互间的协调;机构的运作,受到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操控,因此它们的行动往往缺乏效率与合法性。怎样将这些机构加以整合及民主化,令它们能更有效、公正地处理种种复杂的跨国问题,乃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作者认为,教育各国人民成为“世界公民(Cosmopolitan Citizens)”,随时准备开放不同文化传统及生活方式的对话,乃建立世界民主的首要条件。同时,加强联合国与其他主要多边主义组织的权力,以及对其决策过程进行彻底改革,使发展中国家分享到更大实权,则是建立世界民主的重要一步。海尔德深信,建立一个更公开、公义的全球管治体系,将会是继中世纪以城邦国家为单位的市政民主及十九世纪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主权国民主之后,世界政治发展的第三次飞跃。
二○○三年春天肆虐全球的非典型肺炎,为我们反省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寻找减低这些风险的策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在世界不同地区爆发的传染病如艾滋病、伊博拉病毒和疯牛症等,令愈来愈多学者认为近年突如其来的连串疫症,并非出于偶然,而与经济全球化有关。“非典”只是这连串疫症中的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世卫通讯》在二○○一年九月号曾组织了一个专辑,请世界各地的医疗专家探讨世界市场加速整合对全球公共医疗体系的影响。
专辑指出,全球化的最直接冲击,便是传染病扩散的广度与速度随跨境人流与跨国经济活动的增加而增加。人类历史上几次惨绝人寰的大疫症(如十四世纪通过丝绸之路传遍欧亚大陆的黑死病和十九世纪末的多种传染病),都是在各地经济加速整合的大时代中爆发。此外,不少发展中国家和正在进行市场过渡的国家为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生存,加速开发人类仍未踏足过的生态系统,令多种新病毒走进当地社会,再而扩散全球。而且这些国家为了改善国际评级与吸引外资而激烈地减少公共开支。医疗服务的质量,往往是市场化改革和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减轻财政负担下的牺牲品。
在全球化的年代,任何地区爆发疫症,其他地区都很难置身事外。专辑的专家呼吁各地政府将医疗卫生服务视为一个全球公共财产(global public goods),重新增加对公共医疗的资源投入,并开放各种疾病信息。他们建议各地区在开放边境时采取渐进的方式,确保本地医疗卫生机构在边境全面开放前已做足未雨绸缪的防范措施。
在“非典”刚爆发时,多位美国公共医疗界的专家在一个由美国国家科学院举办的研讨会上,不约而同地呼吁全球医学界在预防“非典”时,不应针对任何国家或地区。非典型肺炎是一个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的全球问题。他们认为,这一疫症通过国际旅客的流动而迅速扩散,正体现了全球公共医疗系统的发展,远远追不上全球化的发展。重新增加各国对公共医疗的资源投入,促进各地医疗专家的交流合作,并完善各国边境检疫系统,是抗击“非典”和预防类似疫症的最有效方法。
曾著有《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Commanding Height: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一书(该书后来被改编成一套极受欢迎的纪录片)的Daniel Yergin,在一份畅销报上发表题为《全球化为新的危险敞开大门》(USA Today,二○○三年三月二十八日)的评论,呼吁各国“通过持续的合作和充分的结盟来处理在这个互相连接的世界中不断出现的风险”。他认为全球化的发展,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坚信“若我们要好好享受全球化可能带来的经济增长和更高生活水平,我们便应该努力通过国际合作控制全球化可能带来的灾害”。
在“非典”爆发期间,新加坡、越南和我国等亚洲国家及美国当时的防疫措施,充分体现了这种主张通过国际合作与信息开放对付跨国疫潮的国际主义。世界卫生组织在协调各国的抗疫工作上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非典”疫情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在亚洲完全得到控制,和美国在没有限制旅客出入境的前提下成功防止“非典”在国内爆发,都是这一国际主义的抗疫/防疫策略的结果。二○○三年全球抗击“非典”的胜利,可说是“以全球方法应付全球危机”的胜利。
但在“非典”肆虐全球期间,一些个别地区的个别机构或社区,也出现了一些与这种国际主义策略背道而驰的排外反应。例如在多伦多(该市乃亚洲以外“非典”爆发最严重的地区)的华人以至其他亚裔居民,便因“非典”而受尽歧视。据报道,一个华人社区组织在疫症爆发初期即收到一个匿名电话留言,指责“华人像老鼠般生活,像猪一样进食,并把疾病传至全世界”。当地一名小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他的爸妈与老师曾警告他应与华人保持距离,以免感染“非典”。更离谱的是,当地国会内的一些政客,竟然煽风点火,提出禁止一切来自亚洲疫区航机降落的建议。虽然不少政府官员都公开呼吁大家千万不要将“非典”与任何族群挂钩和做出歧视性的行为,但当地媒体仍发现,不少移民局官员在面试华裔入籍申请者时,均戴上口罩(但按法律规定,只有在加国居留超过两年的外籍居民,才有资格申请入籍,所以这些被面试者,肯定未曾在短期内到过疫区)。这些措施均受到当地媒体、民权组织与华人社团的严厉谴责。在太平洋的另一岸,台湾当局则在亚洲广泛爆发“非典”之初采取了自我孤立的措施来防止“非典”在岛内出现,并中断与海峡对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但在多伦多和台湾出现的这些反全球化排外反应,并没有帮助这两个地区成功防疫。相反,这两地区乃“非典”爆发极严重,受控速度较慢的地区。
更值得我们留意的是,在“非典”期间,一个曾在十九世纪广泛流传,在二次大战后被扬弃的话语——由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戈比诺(Arthur de Gobineau)提出的“黄祸论”——又开始在部分西方媒体中重现。当谈及二十世纪前西方对中国的想像时,很多论者都喜欢提起十八世纪欧洲启蒙哲学家对中国的倾慕。但这些正面印象对后来西方中国观的影响,远不如戈比诺的“黄祸论”。戈比诺是一位法国的过气贵族,曾被称为“现代种族主义之父”。他对平等自由等价值深恶痛绝,更将种族主义带进科学领域。在其一八五三至一八五五年出版的四大卷《人类种族的不平等》(The Inequality of Human Races)一书中,戈氏指出白、黄、黑种人的差别属生物学上的差别。黄种人无一不缺乏想像力、贪得无厌和体力不振。他又认为源源不绝到欧美工作的华工正将各种传染病与坏习性带到白人社会。
他认为这些外来的“污染”,加上欧洲左派对弱者的同情,正在蚕食白种民族的优越性。代表人类文明顶峰的西方文明,将会被大量的“肮脏中国人”摧毁。基于上述论点,戈氏主张施行世界性的种族隔离,将黄种人隔绝于西方社会之外。戈比诺的理论不单为当时欧美的排华运动火上加油,更令种族偏见加速渗入科学家社群之中。在其理论影响下,伦敦神经学学会的官方期刊在一八九四年刊出论文《对一个中国脑袋的观察》,发表中国人的大脑结构比欧洲人更接近黑猩猩之观点。后来的纳粹运动,即将戈氏理论付诸实践,并根据其政治需要将犹太人取代华人在理论中的中心位置。
二次大战之后,戈氏的种族主义伪科学遭到全面否定,但其中对“黄祸”的恐惧,却遗留在西方文化的潜意识之中,不时发作而成为一些国家反华、排华的话语或行动。九十年代,中国在世界体系中急速崛起,在西方国家引起了部分人的不安。他们当中,更有一些人刻意散布中国威胁论,诬蔑中国在经济上“盗窃”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在军事上“盗窃”了他们的核机密。在“非典”期间,虽然西方大部分国家的政府都能以前述的国际主义态度面对该疾病,但“非典”却让十九世纪有关“华人乃大部分传染病之源”的伪科学话语死灰复燃。
一九九七年香港爆发禽流感,引起了全球公共卫生专家对爆发全球性大型流感的忧虑,也重新引起了西方世界对一九一八至一九一九年在全世界杀害了超过两千万青壮人口的神秘流感的兴趣。医学界对当年流感的起源仍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流感起源于美国肯萨斯州牧场中人类流感与动物流感的混合变种(即所谓的“基因洗牌”),也有人认为流感源自中国南方的农场。但无论如何,一九九七年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有关这次流感的畅销书、报刊专辑和纪录片,都异口同声地强调该流感乃一次世界大战的后遗症。根据这种理解,在当时的欧洲战场上,来自各地的年轻人被长期困在拥挤、肮脏的战壕中。士兵们的肺功能更不断被弥漫在战场上的军用毒气所侵蚀。这样的环境,正为士兵从世界各地感染到的病毒提供了一个不断传播与变种的极佳环境。无论一九一八年全球流感的原病毒是来自南中国抑或是肯萨斯,它们应该是在一次大战的战场中,才进化成杀伤力巨大的高毒性病毒。战争结束后,这种新型的致命病毒便随着退役士兵传遍世界各地。(可参考Kolata Gina著《感冒:一九一八年世界大流感的故事和对其病毒的追寻》,Flu:The Story of the Great Influenza Pandemic of 1918 and the Search for the Virus that Caused it,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99)。
在“非典”肆虐之际,西方媒体进一步增加了对一九一八年大流感的兴趣。但有关报道除了出现量的增加外,还体现出质的变化。在“非典”期间及其后,不少西方媒体开始出现了“一九一八至一九一九年大流感乃源自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论调。一些医学权威,纷纷在报章撰文,在缺乏科学证据的情况下一口咬定华南农村地区人、畜、禽共处的生活方式,乃制造一九一八年甚至整个二十世纪的几次大型全球性流感病毒的罪魁祸首。这种“谴责受害者”的话语,自然令我们联想到八十年代当艾滋病初于西方出现时,西方(特别是美国)媒体曾大肆渲染艾滋病乃源自海地农村一种涉及猴子血的宗教仪式的话语。在此一话语下,美国的海地移民便被视作艾滋病爆发的罪魁祸首,到处受到歧视。后来这种有关艾滋病源头的理论在科学界遭否定后,媒体又将矛头指向同性恋者,甚至提出艾滋病乃上帝惩罚另类性取向人士的论调(见《读书》二○○三年第九期翁乃群的文章——编注)。
或许科学家在将来真的可证明一九一八至一九一九年的大流感的确源自华南。但将导致疾病的责任完全放在一个地区、一个族群或一种生活方式之上,却肯定是不科学的。任何传染病从病毒形成到大规模爆发,均无一例外地须经历一个极复杂的病毒传播链,当中可能牵涉不同的地区、社群以及社会过程。例如引致一九一八年大流感的病毒,便从发源地传到欧洲战场,再经过士兵从战场散至全世界。二○○三年的“非典”病毒,则是从华南传至香港,再从香港传到我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及加拿大的大城市,再经当地受感染的医务工作者传到更广泛社群。而艾滋病在全球的散播,亦可以经过共用针筒者、性游客、性工作者、贫穷村落的卖血者、感染病毒的丈夫、染病的孕妇等多不胜数的社群扩散。可以说,在全球经济高度整合,跨国交往与日俱增的今天,我们根本没有可能预料下一波致命传染病的病毒,将产生于何地;一种新传染病一旦爆发,我们也不可能预料病毒将会通过什么社群扩散。有人说传染病是最彻底的“自由主义者”。病毒在侵袭一个人时,不会先过问他的种族、阶级与性别。每个人在传染病面前皆“生而平等”。因此,预防传染病的爆发,和对付一个现有传染病的最佳方法,乃各国或各地区间通过深入合作进行全球性的疾病监察与治理,而不是根据偏见将某些特定社群预设为必然带菌者,然后将之区隔起来或拒之门外。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应急预案 篇8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应急预案
非典型肺炎属于中医“热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毒时邪,病位在肺。其基本病机特点为:热毒痰瘀,壅阻肺络,热盛邪实,湿邪内蕴,耗气伤阴,甚则出现气急喘脱的危象。在此基础上,根据所针对的不同人群以及地区气候特点,分别对易感人群的预防、不同类型和不同病期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一、目标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和监测网络报告,提高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强部门间协调,及时沟通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发现SARS疫情,控制SARS疫情蔓延,防止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的原则。
二、监测与报告
1.按照市卫生局转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方案》的要求,发现疑似、临床诊断的SARS首例病例,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文件中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2.发现流感首例病例时应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发生流感暴发疫情时应在1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指定防保科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上报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
三、预防和控制
1、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采用多种形式,利用电子滚动屏幕、宣传橱窗等开展向社会公众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SARS、流感和流感的认识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大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发现SARS和流感预警病例后,立即送北辰医院发热门诊。
3、参与临床救治的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4、防保科负责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工作。
5、感染科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发生。
6、中医预防措施:一般健康人群服用的中药,如下:
处方一:鲜芦根二十克、银花十五克、连翘十五克、蝉衣十克、僵蚕十克、薄荷六克、生甘草五克,水煎代茶饮,连续服用七至十天。
处方二:苍术十二克、白术十五克、黄芪十五克、防风十克、藿香十二克、沙参十五克、银花二十克、贯众十二克,水煎服,一日两次,连续服服七至十天。
处方三:贯众十克、银花十克、连翘十克、大青叶十克、苏叶十克、葛根十克、藿香十克、苍术十克、太子参十五克、佩兰十克,水煎服,一日两次,连续服用七至十天。
四、医疗救治
1、病人的诊治
(1)配备有一定经验的,经过传染病知识培训的医师,对发热病人进行甄别和鉴别诊断。
(2)SARS和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转送由医务科统一负责。
2、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传染病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要求,做好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市卫生局印发的《关于转发市人民政府批转市环保局关于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意见》的通知要求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
3、中医治疗:
早期:早期患者以热毒袭肺、湿遏热阻为病机特征。临床上分为热毒袭肺、湿热阻遏、表寒里热夹湿三种证候类型。属热毒袭肺证者,宜清热宣肺,疏表通络,可选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属湿热阻遏证者,宜宣化湿热,透邪外达,可选用三仁汤合升降散加减,如湿重热轻,亦可选用霍朴夏苓汤;属表寒里热夹湿证者,宜解表清里,宣肺化湿,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加减。
中期:中期患者以疫毒侵肺,表里热炽,湿热蕴毒,邪阻少阳,疫毒炽盛,充斥表里为病机特征。临床上分为疫毒侵肺、表里热炽,湿热蕴毒,湿热郁阻少阳,热毒炽盛四种证候类型。属疫毒侵肺、表里热炽证者,宜清热解毒、泻肺降逆,可选用清肺解毒汤;属湿热蕴毒证者,宜化湿辟秽、清热解毒,可选用甘露消毒丹加减;属湿热郁阻少阳证者,宜清泄少阳、分清湿热,可选用蒿芩清胆汤加减;属热毒炽盛证者,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可选用清瘟败毒加减。
极期:极期患者以热毒壅盛,邪盛正虚,气阴两伤,内闭外脱为病机特征。临床上分为痰湿瘀毒、壅阻肺络,湿热壅肺、气阴两伤,邪盛正虚、内闭喘脱三种证候类型。属痰湿瘀毒、壅阻肺络证者,宜益气解毒、化痰利湿、凉血通络,可选用活血泻肺汤;属湿热壅肺、气阴两伤证者,宜清热利湿、补气养阴,可选用益肺化浊汤;属邪盛正虚、内闭喘脱证者,宜益气固脱、通闭开窍,可选用参附汤加减。恢复期:恢复期患者以气阴两伤,肺脾两虚,湿热瘀毒未尽为病机特征。临床上分为气阴两伤、余邪未尽,肺脾两虚两种证候类型。属气阴两伤、余邪未尽证者,宜益气养阴、化湿通络,可选用李氏清暑益气汤加减;属肺脾两虚证者,宜益气健脾,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合葛根芩连汤加减。
五、预警和应急
发布预警的判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应急响应:按照《北辰区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应急预案》(北辰政发[2003]51号)执行。
六、保障措施与应急准备
1、分析疫情趋势,判定工作方案
认真总结SARS防治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分析疫情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
2、组织保障
中医院成立SARS和流感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全院SARS和流感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信息管理工作。成立专家救治组和救治队伍。
3、做好物资储备
做到防治人员、治疗药品、防护设备、消毒器械四到位。
4、技术培训
对全体卫技人员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相关法律、法规及防治规范性文件的学习,SARS、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的防治基本知识、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的程序和基本要求、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隔离区设置及操作规范等。
六、监督管理
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 篇9
2003-2004年度全国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
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和《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与原则
(一)任务与目标
通过本工作方案的实施,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相关机构的组织协调,(二)原则
应,高效处置。
二、病例诊断与疫情报告
(一)病例诊断及报告
进行诊断。
(二)首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判定
应于12小时内派出省专家组进行24小时内派出国家级专家组进行判定。
三、预防与控制
科普宣传。建立完善“95120”信息服
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判定、追踪调查密切接触者。
医疗机构要协助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
(三)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治工作
1.加强医务人员防护、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发生
各级医院要对照卫生部颁布的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有关工作规范,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汲取经验教训,查找薄弱环节和隐患,建立和完善发热病人就诊工作流程。采取以严格的传染源隔离、病区消毒、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为主导的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综合性措施,杜绝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源性感染。
H-04
2.加强学校防治工作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坚持晨检制度。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人异常增加时,要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组织力量调查处理。
3.加强京津沪穗等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的防治工作
流动人口多的地区,要重点做好应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生较大规模流行的准备工作,防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通过流动人口扩散。
各地要注意改善农民工的住宿条件,加强健康教育,提供便利,使农民工有病及时就医。
4.加强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治工作
制的重点是疫情监测和报告、预防医院院内感染。
外来流动人员等)的管理和监测,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能降低病死率,防范医务人员感染。
(五)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隔离、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2察。
(六)疫点消毒处理
(七)交通卫生检疫
四、医疗救治
(一)病人的诊治
1.2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3.指定定点医院和后备医院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设立集中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定点医院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
(二)病人转运与转诊
在预检分诊点发现的呼吸系统发热病人由接诊医院或急救中心转运至发热门(急)诊就诊。转运过程中司机和医务人员要穿戴隔离衣、手套和符合医用标准的口罩。
对疑似病人和临床诊断病人转运工作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转运工作的通知》执行。
类型:防治监测方案标题:2003-2004年度全国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公布部门:卫生部 文号:公布日期:2003年9月2日施行日期:2003年9月2日
(三)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医院要加强门(急)诊的通风;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等要求,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在门(急)诊配备洗手设备和必要的手消毒剂,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四)非典病例报告管理。医院要指定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并加大对门(急)诊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热门(急)诊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主管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医院感染控制部门要做好消毒防护工作,防止医院内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要转运至定点医院治疗。
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五、预警与应急
(一)事件的分级
一般事件是指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
重大事件是指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续发病例;或疫情波及
2特大事件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波及2
疫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级别。
(二)应急反应
1.一般事件反应
(1)发生地卫生部门应急反应
察,以及疫点的消毒等;
(2
24小时值班制;并向省级人民政府申请启动应急基金和储备的物资。
①卫生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②对全国首例报告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应组织临床和流行病学家到现场进一步判定。
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疫情通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即日起进入应急状态,加强监测,监督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
④组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有关医疗机构到各省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
(4)未发生疫情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部门应急反应
①24小时值班制;
②加强监测,实行零报告制度,监督检查各级医疗卫生部门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类型:防治监测方案标题:2003-2004年度全国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公布部门:卫生部 文号:公布日期:2003年9月2日施行日期:2003年9月2日
2.重大事件的应急反应
(1)发生地省级卫生部门的应急反应
除做好一般应急反应所规定的工作外,还应组织多学科专家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进行评估,对需多部门参与疫情处理的,向省级人民政府建议有关部门协助参与疫情处理。必要时,提请启动省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处理预案。
(2)卫生部应急反应
①及时向国务院报告,根据事态发展,建议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处于应急准备状态,必要时,提请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协助或参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处理,并给予必要的技术和物资支持。
调查和处理。
范。
3.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1)卫生部应急反应
①调集全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参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控制。
②发布、通报全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信息。
(2)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反应
肺炎疫情的防治工作。
(三)11月124小时值班。
六、保障措施与应急准备
(一)制定工作方案
8月底前将工作方案报卫生部。
(二)组织保障
1.各地要在10月底前严格按照建设规范,建设、改造和完善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补充必要的诊治设备,储备充足的治疗药品、防护设备、消毒器械和药品、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采样设备、检测检验设备和试剂、通讯网络设备。
3.组织建设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信息管理等工作。下设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指导组(临床、流行病、检验、消毒),负责临床救治、预防控制、监测报告、分析预警、健康教育等工作的技术指导。各医院设立救治专业队伍,负责病例的诊断治疗。省、地市两级要在10月底之前按照卫生部《关于建立
类型:防治监测方案标题:2003-2004年度全国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公布部门:卫生部 文号:公布日期:2003年9月2日施行日期:2003年9月2日 应急卫生救治队伍的意见》的要求,组建非典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国家、省、地、县要在9月底之前按照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完善信息报告网络。
(三)技术培训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今年10月15日前,完成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业务人员的应急培训工作。
主要培训内容为《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以及其它非典防治规范性文件、非典防治基本知识、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的程序和基本要求、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隔离病区
(四)现场模拟演练
各省要于9月30日之前组织开展紧急疫情应急模拟演练,救治系统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监督与管理检查
(一)组织管理
【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推荐阅读:
耳聋应该如何预防10-29
小寒节气如何预防感冒06-07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事件07-09
春季如何有效预防感冒08-28
孕期如何预防静脉曲张08-17
近视眼该如何预防10-22
学校如何预防传染病05-14
新闻侵害名誉权如何预防10-13
长时间用眼如何预防近视07-06
父母该如何预防儿童多动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