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集体林改调研报告

2024-06-12

腾冲集体林改调研报告(通用3篇)

腾冲集体林改调研报告 篇1

腾冲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将腾冲确定为全省9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要求率先一步开展林改,摸索总结经验后在全省全面推开。为了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县委、县政府及时从林业、财政、档案等部门抽调工作组由段生荣副县长带队,于2006年5月底至7月上旬对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调研工作做了前期调研。工作组先后到了全县18个乡镇,深入到部分村组、农户,与18个乡镇政府领导以及部分村民委员会干部、群众代表、4个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同志举行了30余场座谈会,座谈人数达450多人次。工作组还分别与县林业局(局领导和各有关股室负责人、部份退休老领导和老同志)、县直有关部门(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信访局、档案局、改革和发展局、农业局、畜牧局、国税局、地税局)座谈,了解林权改革变化情况,征求对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结束后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作了汇报。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腾冲县集体林权的现状,为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做好了准备。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腾冲县国土总面积5845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48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多雨、干湿分明。境内最高峰为高黎贡山大脑子峰海拔3780米,最低点位于南部速庆江边海拔930米,相对高差达2850米。全县辖13乡

5-1 森林资源年均总消耗量1617101立方米,年均总生长量1911676立方米。

(三)天然林及人工林:根据2003年3S技术调查结果,全县林分面积中,天然林面积255453.6公顷,占90.9%;人工林面积25605公顷,占9.1%;天然林蓄积41463498立方米,占96.9%;人工林蓄积1314245立方米,占3.1%。

(四)退耕还林: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退耕还林实施面积11.4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6万亩,荒山荒地造林6.8万亩(在3个国有林场的荒山上造林0.375万亩)。退耕地还林由县政府核发了6225份林权证,面积24635.87亩,占退耕还林地的53.6%;荒山荒地目前还暂时没有发证。

(五)林业税费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木材生产49.46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企业实际消耗边贸木材249.6万立方米,实现林业社会总产值23.61亿元,其中林业工业总产值10.32亿元,实现利润4159.54万元,完成税收2138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3%。2005年,全县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356万元,上交各种税费5796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0.5%。

(六)林产业:2005年底,全县18个乡镇共有木材经营加工单位703个,其中有木材经营单位68个,木材加工单位635个。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木材经营加工企业有古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林瑞木制品公司、承信经贸有限公司等10户。如林瑞木制品公司,2005年实现总产值3200万元,销售收入2016.8

填写不规范,文字与实地不符,文字与见证人表达不一致等问题。从而滥砍乱伐,破坏森林和山林纠纷接连不断。中和乡党委书记介绍说‚分管林业的副乡长和林业站长整天忙于调解纠纷,成了查处纠纷的‘扑火队长’‛,县信访局局长在座谈中说,信访局接到的民事纠纷80%以上是涉林纠纷。

4、‚两山‛划分采取绝对平均主义,形成一山多户、一户多山。有些责任山(包括自留山)之间存在林地相互交错和插花。

(二)‚两山‛经营形式:按所有制形式分为集体和个体两种经营模式。具体有:

1、集体经营:村委会经营、自然村经营、村民小组经营、联队经营。个别也存在由乡镇经营,如中和乡存在乡办林场。

2、个体经营。农户经营、联户入股经营、大户承包经营,少数通过租赁承包经营。

(三)经营管理情况:

1、集体采取开办各种林场经营。有的林场为经济实体(如猴桥镇的箐口行政村办的林场),有的不是实体,主要是管理保护,或聘请护林员管护。集体经营有利于形成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商品转化率高,加强了管理保护,保障山林安全;有利于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提高营林质量;有利于减轻农民发展林业的风险;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有利于扩大再生产和从事集体公益事业,减少或者根本不向农户摊派。集体与农户之间利益关系处理通过协议或合同方式。集体经营的林场(如箐口村办林场)实行了农民代表参与林场民主管理,林场接受群众监督。

改在原基础上落实面积和界线,核发林权证,明晰产权;对‚两山‛界线不清,面积不实的,或与林权证不符的,在林改中应落实面积,勘明四至,确权发证。

2、‚两山‛权证划到集体,由集体经营的,群众要求均山到户的,且集体管理也不太好,可均山到户,明晰产权;集体经营好的,多数群众愿意继续由集体经营的,林改中产权证发到集体,林农利益可以通过群众讨论多数同意并签订协议明确利益关系,群众参与民主管理;集体经营得很好的,但群众要求分山到户的,从有利于林业发展、林农增收出发,巩固已有成绩、不引起新的破坏为原则,采取折股到户,通过均股均利不均山、分利不分林办法,山林仍由集体经营,产权与经营权分离。

上面三种办法,处理得好,会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推动林业事业发展,对充实集体经济、增加农户收入都有好处,有利于推动社会稳定、公益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处理不当会产生新的矛盾,制约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是林改中的一个‚热点‛。

3、腾冲县集体林中的商品林面积大,全县区划界定商品林面积4302578亩,公益林面积和商品林面积的比例为22.2∶78.8。涉及13乡5镇213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13万户。点多面广,交通不便,乡乡、村村、户户和山场都要走到,工作量很大,时间紧,是林改工作的一大难点。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指挥,精干的工作队伍,紧张有序的工作,以及经费和时间保证。从目前情况,今年内完成试点工作有一定困难。

从而有效激活林业生产要素。

5、尽快建立资源评估系统。全县已有少部分林地、林木流转,多为双方交易,有失公平、公正。中和乡反映,该乡一个傈僳族村子,把村有林流转出去,但老百姓没有得到多少好处。猴桥镇的箐口行政村办林场,是经营的比较好的一个林场,去年以270万元流转1800多亩成熟杉木林。经营了20多年的一亩杉木林流转收入为1500元。对此看法不同,有的认为合算,有的认为不合算。因此,尽快建立森林资源评估系统,制定评估标准,培训评估干部,是林改中的一项紧迫的工作。

6、座谈中,大家认为对山林进行确权发证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把林改认为就是确权,就是划山划地,均山到户。

(六)林权纠纷情况:腾冲县林权纠纷数量较多,‚十五‛期间受理了山林纠纷600多起,平均每年120多起,比起‚九五‛期间每年60多起来说,上升了1倍。近10年来,涉及林业方面的纠纷占了全县的86%。现已受理但未解决的林权纠纷有400多起,多数是历史遗留问题。

1、林权纠纷主要表现形式:按不同的标准分,主要有林地纠纷、林木纠纷、林地林木的纠纷;州市与州市之间、本市范围内县与县之间、本县范围内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村与社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纠纷;国有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集体与个人的纠纷。

2、引发林权纠纷的主要原因:由于界线不清、没有标桩定界、相互有插花田地、地名搬家、林权证未发或填写不规范等。

四、税费改革情况

(一)改革前后林业税费的主要构成:税费改革前,林业税费主要有农林特产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育林基金、更改基金、林业保护建设费、运输证工本费、工商管理费等。改革后只有育林基金和工商管理费。育林基金的收取是按省政府云政发“1993”263号文件执行,集体林商品材按六类材种划分征收标准20—180元/立方米,农民自用材按20元/立方米征收,自用烧材不收育林基金。工商管理费只是商品材收,收2-5元/立方米。

(二)税费减免后的变化:税费减免后,切实减轻了林农负担。乡镇财政因减免税收而减少的收入,县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弥补给乡镇。如猴桥镇政府反映,税费减免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60万元,镇地方财政收入每年减少60万元左右,县里通过转移支付已给予解决。

(三)林业税费改革建议:建议对集体林征收育林基金的相关标准按市场变化要求分径级、分树种重新核定。

五、国有林场拟划分为商品林场、生态林场的情况(一)县、乡、村林场的基本情况:全县共有7个国有林场,属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有乡村集体林场457个,其中面积规模在500亩以下有375户,经营面积有6.65万亩;规模在500亩至2000亩的有65户,经营面积有5.32万亩;规模在面积2000亩至5000亩的有17户,经营面积4.87万亩;其中个体形式造林有391户,13.69万亩,集体造林形式有6户,3480亩,股份制形式造林的有51户,1.13万亩,大户形式造林的有12户,255

5-11

4、如何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建议省政府或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尽快研究出台关于林地林木流转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林地流转的范围、形式和相关政策。根据各地情况成立森林资源评估机构,并进行资格认证,培育林地林木流转交易市场。

七、县乡村各级干部及广大群众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一)大家普遍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划分山林,确权发证,很有必要,但要根据实际情况稳步推进。

(二)林改要坚持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落实配套资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农村千家万户,以往遗留的各种涉林纠纷会充分暴露出来。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成专门工作组负责纠纷调处,不能让矛盾影响林改,林改需要经费保证,除省里给予一部分,各级都要配套一部分,保证资金足额到位,才能确保此次林改取得成功,达到预期效果。

(三)加强统一组织、协调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组,还要确保工作组人员的相对固定,同时这也是培育锻炼干部的一次机会,原则上林改不结束,干部不调整,从而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

(四)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是林改必须遵循的原则。对林业‚三定‛和林业‚三定‛以来的林权和林木流转存在问题要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妥善处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平衡好

腾冲集体林改调研报告 篇2

2009年6月3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胡锦涛总书记指示,“林权制度改革意义确实很重大”,温家宝总理指出“林权制度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与土地家庭承包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2008年4月份,中央连续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研究林业问题,部署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2008年6月通过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特别是财政、金融和保险等部门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把金融促林、银林合作作为现代农村金融工作的重要方面,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周密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有力支持了集体林改工作。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已把林改作为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主动探索,扎实推进,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目前,全国有30个省成立林改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林改办,有28个省出台了林改意见。福建、江西、辽宁、浙江、云南等5个省在基本完成主体改革的基础上(即明晰产权、林地承包到户的基础改革),目前正全力向建立和完善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等配套政策、建立和健全农民合作组织、搭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平台、进一步深化改革方向发展;河北、安徽、湖北、重庆、河南、贵州、四川、湖南、内蒙古、广西、吉林、海南、黑龙江等13个省区林改已全面推开;山西、江苏、山东、广东、甘肃等省正在进行改革试点,为改革全面推开做准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许多改革地区已呈现出森林资源大幅度增长、农民大幅度增收、林业管理职能转变、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林区社会更加和谐的良好局面。4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海南省看望林场职工时指出,国家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林改。这既是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绩的肯定,也体现了中央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坚定性。

金融保险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权明晰仅仅是第一步,后期多项配套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

研究和探讨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开展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是把改革推向深入的关键环节。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实践来看,开展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既是林区百姓兴林富民的呼声,也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大举措。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广大农民真正彻底地获得了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作为林地的经营主体,如何利用林地资源,充分发挥林地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农民的迫切需要,在已经完成改革的地区,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林农投资林业的热情极高。但是,由于贫困原因,农民有愿望投资而无力解决资金来源,使农民集约经营林地,充分挖掘林地生产力的梦想难以实现。为了破解资金这个难题,福建、江西、浙江、辽宁、云南、海南等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相继开展了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试点。截至目前,福建省累计发放各类林业贷款60多亿元,2006年8月福建省开始进行森林保险试点,在各级财政为农民提供森林保险保费补贴的支持下,至2007年底,福建全省共承保森林面积315.66万亩,保险金额11.51亿元;2008年1~10月份,全省新增承保森林面积302万亩。2008年,江西省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38.3亿元,共有344.2万亩林地参保。截至2008年10月末,辽宁省已有30家县级联社、217家信用社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共计1917笔、5.17亿元。截至去年年底,浙江省各类林业贷款超过80亿元,其中直接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亿多元,在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的支持下,已在全省全面推行了森林保险,目前全省承保面积已达到2278万亩。丽水市委市政府把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列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全市十件实事之一,并设立林权担保基金2100万元。

开展小额林权抵押贷款把金融资本引入林业,解决了农民的投资需求,为提高林农自我发展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国集体林地面积25.48亿亩,涉及6亿多农民,这表明:充分利用金融资本发展林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潜能极大,金融部门开拓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同时,通过各省开展的森林保险试点也证明,对农民开展在政府扶持下的森林保险既可以大大提高林农抵御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又可以降低金融部门贷款风险,对金融资本流向农村,流向农民发展林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年,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福建、江西、湖南开展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这将对进一步增加农民的保险意识,充分调动林农参加森林保险的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也必将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试点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试点虽然在各地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要全面深入地推进这一改革,使之真正成为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普遍惠林惠农的好事,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在小额林权抵押贷款方面:一是发展相对缓慢,农民投资林业务林致富的资金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二是贷款期限过短,还没有与林业生产长周期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产品。三是贷款利率偏高,过高的贷款利率加重了林农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投资林业的热情。四是抵押物处置困难,处置程序复杂,限制因素较多。五是林权流转市场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林权抵押登记和产权交易服务等软硬件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森林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六是林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实力雄厚的林业信用担保机构。

(二)在森林保险方面:一是投保面低,森林保险覆盖面积不大。二是保费补贴低,林农投保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林农投保意愿低,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侥幸心理,投保的主动性不强。四是保额低,保额远远低于成林的实际市场价值。五是保费较高,林农负担较重。六是保险品种单一,未能满足农民对保险品种多样化的需求。

解决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既是林业与财政、金融和保险等部门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动力,也是研究解决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创新林权信贷模式,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的新课题。

林业部门要积极主动地配合财政、金融、保险等部门开展工作

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了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民期盼的焦点。为确保银林合作顺利开展、确保林农受益,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在金融支持林改中要以主人翁的态度,主动与金融部门沟通,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建立合作机制,为化解和降低金融风险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

一要主动和财政、金融和保险等部门沟通,通力协作,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会商、座谈、联合调研等方式,建立双向工作进度调度机制,及时沟通交流林权制度改革情况,协调解决林权抵押贷款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顺利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提供保障。

二要注重优化金融保险服务环境,为金融保险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林业部门要在林木收储中心建设、“一确认、两承诺”制度建设(确认林地林木权属、承诺在抵押期间不允许流转、不允许林木采伐)、林权流转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工夫,为完善林业投融资环境,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促进林权抵押贷款持续健康发展,为金融部门支持林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市场保障。三要注重总结经验,积极创新,稳步推进林业金融保险工作。林业部门要从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角度,以林农需求为导向,认真总结经验,探索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多种模式,开发多种涉林、宜林的金融产品和保险产品,适当简化手续,切实方便林农。

四要注重组织、宣传与考核,扎实配合财政、金融和保险支持林业工作。各地林业部门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积极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精心组织。通过联合召开合作项目推介会,广泛宣传,树立典型,营造有利于林权改革顺利推进的良好氛围;要明确一把手负责制,通过组织考核,使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形成推进合作的动力。

五要会同政府有关部门探索和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积极引导农民建立家庭林场和林业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引导林农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发展。

林改自查报告(96号) 篇3

白庙回族乡人民政府

白庙回族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自查报告

区林改办:

根据•甘肃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甘肃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甘林改组字„2011‟5号)和•平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平凉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实施办法‡的通知‣(平林改组发„2011‟1号)要求,结合我乡开展林改工作实际,我们认真开展了自看自纠,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林改工作开展情况

白庙回族乡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北部塬区,东接四十里铺镇,西连大秦乡,南与柳湖乡毗邻,北邻寨河乡、香莲乡。全乡辖9个村52个合作社,2935户13360人,其中回族人口6484人。全乡涉及林改的有9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129个小班,面积

为17300亩,其中有林地12643亩,未成林地739亩,疏林地2222亩,宜林地1696亩。

2009年12月,按照区委、政府•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乡党委、政府•关于白庙回族乡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开展了以“明晰产权、规范流转、放活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截至2011年6月9日全乡林改工作基本完成,历时一年半。

二、主要做法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调研,夯实基础。

全乡林改动员大会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抽调乡村干部28人组成了7个调查小组,集中利用一个月时间通过走访农户、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林农意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

二是广泛宣传,全民参与。

为把林改政策落到实处,始终把宣传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向全乡农民群众印发•致全乡林农朋友的一封公开信‣;二是印发了林改简报,充分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深入宣传,在全乡上下形成了个个议林改、人人参与林改的浓厚工作氛围。

三是强化培训,确保质量。

加强业务培训,组建一支精通政策和业务的队伍是林改工作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林改队伍的技术水平。组织技术骨干外出到静宁县进行培训,学习有关林改知识和政策,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观摩等形式,在短时间内培训出了一支懂政策、通业务、能干事的林改队伍,组织全乡林改技术人员进行试点操作,从勘界、勾图到填表等一系列操作程序进行现场培训,一边训练,一边勘界勾图。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在避免林改重复操作、多次修改、少走弯路的同时,既集中时间完成了勾图勘界工作,又锻炼了队伍,加快了进度,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四是把握重点,以民为本。

在林改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群众“愿意不愿意、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衡量改革质量的标准,对方案制定的政策、原则、内容、分配和程序上进行认真指导,做到体现民意,谋求民利,符合民心。

三、存在问题

我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已基本完成,林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因新农村建设及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无法组织山主及接界人到场签字的现象,影响了申请表农户签字确认;存在部分纠纷山未调处好,全乡山林权属纠纷调处虽达到98%以上,但仍有部分面积的纠纷林地有待调处;林改配套改革未到位,林改基本结束,还有许多配套改革必须跟上,要抓好各项服务机制等配套改革措施,建立防止反弹的长效机制。

今后,我们将按照区上的统一部署,遵照进度服从质量的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加快林权发证工作,推进林改配套改革,完善各类林改资料,努力调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我乡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发展,推动我乡林业发展和农村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上一篇:滴答滴答的说课设计下一篇:用水、用电、用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