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优质课课件

2024-05-28

长相思优质课课件(精选3篇)

长相思优质课课件 篇1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十、【思考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试以这首小令为例,简要说说它的自然真切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这首小令用白描手法写跋山涉水的辛苦行程,写塞外风雪载途、荒凉苦寒的景象,写野营露宿的难眠之夜,层层渲染征人凄恻缠绵的思乡之情,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可谓真切自然。

长相思优质课课件 篇2

一、“学情视角”课例分析的学理阐释

(一) 学情分析理论的提出

教育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培养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这是由人的价值和地位以及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的。[1]因此教育的目的是学习主体获得发展。就语文课程而言, 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会阅读基础上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具体而言, “阅读教学, 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2]。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有两个学习任务:“第一, 丰富、扩展生活经验, 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第二, 丰富、扩展语文经验, 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 核心是阅读方法。”[3]在这两个学习任务中, 核心是阅读方法。相应于学生的学习任务, 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

但是如何在一节语文课堂教学中分析、把握学情, 目前学界还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研究者认为学情分析不应只指课前备学生一个独立任务, 而应把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结合起来, 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的整个过程。这个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因此从学情分析的视角来研究语文阅读教学, 对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 学情分析视角的课例分析框架

陈隆升博士的《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 是我国目前第一部从学情分析的视角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研究的论著。作者采用问卷调查、课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 对学情进行了全面研究。作者提出“学情视角”概念, 并且建构了“学情视角”重构分析框架: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三个层面中面对的三种不同学情———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为基点, 以学习需要和学习经验为两个基本维度, 具体如表1[4]所示。

在课堂教学中, 这三种不同学情分析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 (1) 学习起点部分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 是通过对教学文本的分析确定内容的落点, 这需要分析。第二是对学生已有经验 (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 的分析, 两者的落点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 即一节阅读课教什么的问题, 这是基础性经验。 (2) 学习状态部分比较复杂, 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完成, 需要考量三个维度的问题。一是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 即教学内容的落点。二是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三是学习结果。且这三个维度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分析的维度:第一, 通过学习需要的满足来改善学习状态。教学内容的确定, 只教不懂的, 不教已懂的。教学路径的选择, 激发兴趣。第二, 课堂提问的策略, 依据学生的提问来改善课堂学习状态。第三, 满足需要的“关键事件”分析。 (3) 学习结果的分析。分析主要对象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背诵、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作业。比较分析学习结果和学习需求的异同。

这个分析框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经验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为我们在课堂上深入地观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本文中, 我们尝试运用这个框架, 观察王崧舟老师的经典课堂实录《长相思》, 分析王崧舟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是怎样有效地关注、把握学情, 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语文经验的习得的目的, 达成阅读教学目标的。

二、学情分析视角的王崧舟《长相思》课例研讨

到目前为止, 有许多研究者和教师对王崧舟的《长相思》课例进行了评析, 但是主要集中在执教者教学艺术的赏析层面上。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之所以如此精彩, 除其精湛的教学技艺外, 很大程度与教师对学情的充分关注和把握有关。因此, 本文尝试运用“学情视角”分析框架, 分析在这堂课中, 王老师是如何有效地抓住学情展开教学的。

(一) 学习起点分析

学习起点分析主要包括学习需要的分析和基础性经验的探查。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析, 从而确定教什么。笔者根据王崧舟在《精神三变, 我的备课叙事研究》中的论述, 梳理出王崧舟老师对《长相思》学习起点的分析。

1. 对教学文本的分析

王崧舟老师从《长相思》的词牌、韵脚、意象、表现手法、意蕴以及纳兰性德的生平、诗词等方面进行了1493字的文本细读。但正是这种“骆驼态的接纳”, 让王崧舟老师什么都想教, 没有明确自己具体想教什么, 甚至在上课前都没有形成完整的教案。

2. 对学生的语文经验分析

在王崧舟老师的备课录中, 并没有直接表述, 但是能从其表述中间接地看出他对学生基础性经验的分析。“互文作为一种刚刚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古典修辞手法, 得让他们了解一下吧”, “虚与实、冷与暖、事与情、苦与乐, 这些林林总总的对比结构得让学生有个发现吧”, “诗人的身心矛盾、身心冲突得让学生去感悟吧”。[5]从这些叙述中可以看出, 王崧舟认为词中的“互文”这种古典的修辞手法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词中的对比结构是学生发现不了的, 这些都高于学生的语文经验。而词人的身心矛盾、冲突是学生感受不到、欣赏不到的, 这高于五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通过对文本和学情的考量, 王崧舟老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他主要遵循了确定教学内容的两个基础原则:就这篇课文, 最值得教的是什么?学生学习这篇课文, 最需要学的是什么?从而使自己什么都想教。但是在“狮子般的唯我独尊”中, 可以看到王崧舟老师有三个内容是明确想教的:一是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二是让学生通过直觉、想象体会词人身心分离的矛盾;三是拓展“故园”意象。这三个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乡愁”的理解、感受展开的。虽然王崧舟老师课前没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但是核心的教学内容却把握住了。

(二) 学习状态分析

1. 对学习需要满足的分析

阅读教学应当从“只教不懂的, 不教已懂的”和“通过学生所学的内容入手, 激发兴趣”两个方面予以确定。第一方面, “只教不懂的, 不教已懂的”。首先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弄清楚哪些是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解决的;二是弄清楚学生的困难所在。[6]在课堂实录中, 王崧舟老师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注释、插图, 自己试着理解词意, 这是他认为学生能够解决的。在课堂上, 学生基本能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身在何处”“心在何方”, 这说明老师的判断是正确的。为了弄清第二个问题, 在第一环节, 经过反复诵读之后, 王崧舟老师问学生有什么印象、感觉, 两个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词人思念家乡”这种浅层次的理解, 这跟王崧舟在对学生基础性经验的分析是一致。于是, 教学流程的重点就集中在词人身心分离的矛盾、无奈的情感体验上。第二方面, 组织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激发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已经有所体验, 但是仍感到有疑难的;使学生感到意外, 引起他们好奇心的。在《长相思》课例中, 有一个教学片段, 王崧舟问学生“作者的身在哪里”, 有7名学生作出回答, 在每一名学生回答后, 教师并没有表示可否, 而是让学生都站着。在视频中, 站着的学生回答后, 教师继续问其他学生有没有不同的理解时, 这些学生的表情几乎都是疑惑的。这里虽然缺少课后调查的资料, 但是从课堂上学生疑惑的表情可以看出, 他们的疑问和求知欲被很好地激发出来了, 进入到积极思考的状态之中。

2. 学生提问角度的分析

“学生提问”是一种探查学习状态的方式, 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疑惑之处。在《长相思》课堂实录中, 我们看到, 学生的提问是在王老师的引导、启发下提出来的。在完成“展开想象, 读出词情”之后, 王老师启发学生有什么想问纳兰性德。于是顺着学生的提问, 第三环节“互文印证, 读透词心”很自然地展开。在整个课堂中, 学生只在这一个环节主动提问, 而且是在王老师的引导下提出的, 只是通过学生的提问来展开相关内容的学习。这种提问方式很大程度上是跟王老师在备课时采用的“鉴赏者”阅读取向, 把课文当作“定篇”教有关。王荣生提出目前教材选文有五种功能: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和引子。“当‘定篇’教的课文, 是文学、文化的经典, 或素有定评的名家名篇, 比如鲁迅的作品, 语文教科书的古诗文。”“‘定篇’类型的教学, 往往要经历‘引学生欣赏’‘带学生欣赏’以及参读相关材料等过程。”[7]因此, 对于《长相思》这种经典名篇,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透彻地领会课文, 让学生明白它为何是经典。

3. 满足需要的“关键事件”分析

在《长相思》中, 没有看到“学的关键事件”。王崧舟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课堂呈现了一种神奇的状态:教学环节仿佛都像事先商定好一样, 一环接着一环, 流畅而富有诗意地伸展着、起伏着。”[8]在视频中, 王老师共提了9个问题, 学生举手都比较积极, 学生每次基本都在认真倾听。整节课, 全班44名学生, 共有30名学生回答问题, 占学生总数的68.18%。由此可以看出, 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比较积极的。一方面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来改善学习状态, 有效地引导学生;另一方面, 则是因为学习的内容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在课堂上, 王崧舟老师尽量让每个举手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并给予了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三) 学习结果分析

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 王崧舟老师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读透“词心”, 即深刻理解和体验这首词传递出的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围绕这一核心目标, 课堂教学分为三个环节: (1) 借助注释, 读懂词意。 (2) 展开想象, 读出词情。 (3) 互文印证, 读透词心。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多次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 包括安排两次想象和音乐渲染, 让学生转换角色与词人对话, 达到对作者身心分离无奈之情的理解。从学生开始的平淡朗读到后面深情款款的诵读的朗读变化, 可以看出, 学生感受、领悟到了这种情感。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来看, 学生最初只能理解词人思念家乡的浅层次的情感;教学结束后, 大部分学生理解并体验到了词人保家卫国的责任心和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深厚情感,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和相思之情。

三、课例研习的思考

通过从学情分析视角来分析王崧舟的《长相思》, 我们可以看出, 王崧舟老师在备课以及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聚焦学情,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 王老师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并充分考虑课程目标及学生的心理特点, 努力撇除自身的偏好。在教学之初, 他指导学生说出对文本的理解, 目的是探查学情, 了解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教学进入纵深阶段, 他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可以说, 贯彻以学情为中心的教学观, 是王崧舟教学成功的指导思想。因此对于一线教师来说, 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 力争把学情分析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的整个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始终关注和把握学情, 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及课后的学习状况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从而真正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优秀教师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实践性知识, 精湛的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智慧。这跟语文名师依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观察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 汲取教师学情把握和调整教学的经验, 有利于教师的学情分析能力和应对能力的提高。王崧舟老师《长相思》课例中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教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抽取出王老师课堂教学背后的学理依据, 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行为, 而不是机械地模仿, 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与研究能力才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语文教师学习名师课例不仅要改变教学观念, 更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实践反思, 尤其是新任语文教师切不可机械地模仿名师的教学活动, 而应结合自己的课堂进行实践并不断反思。王崧舟是我国的特级教师之一, 其成功的道路是异常艰辛的, 不是一次公开课、几个经典课例就能完全揭示出来的。在日常的教学中, 王崧舟老师面对的学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他公开课教学的成功也是依赖于自身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反思。从王崧舟老师的课例来看, 语文教师除了在备课和教学中要树立“学情观念”外, 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在瞬息变化的课堂教学中把握学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长相思》是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思路并不十分清晰的状态下上的, 但是课堂依旧如此精彩, 主要得益于他对学情的关注。在教学中, 王崧舟老师教学生不懂、欣赏不到的地方, 通过音乐渲染、想象、角色扮演、移情体验等活动,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尽管学习活动丰富多样, 但这些都是围绕着“乡愁”的深入理解、体验这一核心教学内容展开的。学生的“学”既相对丰富、多样, 又比较完整、有结构, 思维处于连贯的状态。因此, 语文教师不仅要树立“学情视角”语文教学观, 而且必须在课堂上不断训练自己把握和处理学情的能力。这样, 自己的教学能力才会提升, 学生的“学”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35.

[2][3]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9-10, 80-81.

[4][6]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87, 155.

[5]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98.

长相思优质课课件 篇3

长相思

作者:纳兰性德朝代:清体裁: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①榆关:山海关。

②那畔:那边,指关外。

③聒:喧闹,嘈杂。

④故园:故乡,家园。【译文】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夜深了,营帐中仍然灯火辉煌。夜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帐篷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赏析】“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伴随皇帝出行时的一路上的风景,也有山回水转的意思。“一程”又“一程”,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水又一水,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骑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就应该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就是山海关,作者是在伴随皇帝去山海关意外还有很远的长白山,“那畔行”正是说明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不是“榆关”,而是在“榆关”的“那畔”。“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犹如“那厮”,“那边”“那处”,作者会脱口而出此俗语,很显然既有一种放松,也有一种不情愿。

“夜深千帐灯”这一句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副场景吧,风雪中,夜幕空下,在群山里,一顶顶帐篷里透出的耀眼的灯光,景象该是何等的壮观!

“风一更,雪一更”,“更”是指时间,旧时夜里的一种计时单位,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形成了工整的`对仗。“聒碎乡心梦不成”,夜里,寒冷的风雪吹打着帐篷,作者怎么也睡不着,失眠了,于是于寂寞无奈之中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因此才有“故园无此声”。其实并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以往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睡帐篷、听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由此才觉得“故园无此声”。

上一篇:观郑义门有感下一篇:风险控制在项目管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