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控工程师基本要求

2024-08-30

电气自控工程师基本要求(精选10篇)

电气自控工程师基本要求 篇1

经常有人问是干什么,我一般说是搞电气的,其实确切的说是一名工控工程师。何为工控,便是工业控制,这是从186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来就有的行业,母线加工机简单来说在各种自动化工厂,不管你是机床厂、钢铁厂、纺织厂等等只要涉及到自动化生产的便是工控。那么作为一名工控工程师,需要掌握什么知识呢?

根据我一个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学校里学的是一个杂项,毕业后可以往电子、软件、电气各个方向转。据说在国外,根本没有自动化这个专业。你搞机械搞不过机械自动化,搞软件搞不过计算机系,搞电气搞不过电气自动化,真是一个尴尬的专业。作为进入工控的理论基础来说,重要的是《数电模电》《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气与PLC控制》等,其实学校学的基本上没啥用,看看即可,重要的是在工作中知道学什么。下面是我理解的工控基础:

1.电工

2.电机拖动

3.电气与PLC控制

4.C语言

剩下便是在工作中学习:

5.你要认识电工工具,包括万用表、示波器、拨线钳、钳形表等。

6.你要熟悉常用电气元器件及材料,包括空开、继电器、保险、电缆、指示灯等。

7.你要掌握常用计算方法,包括如何选择空开大小、电缆粗细、保险电流。

8.要会CAD画图,知道常见元器件国家标准,看懂原理图。

9.自己动手接一个电气柜。

学好这些,你才仅仅是一个电工,想成为工程师,需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工控也是分很多领域,就我所熟悉的运动控制领域,还需要学习下列知识:

10.精通PLC编程:用一个PLC,完成一个独立的具备实际功能的PLC程序,包含如输入输出、时间变量、模拟量处理、逻辑运算等等。

11.掌握变频器调试:变频器是运动控制的基础,伺服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变频器。

12.伺服调试:伺服是运控的精华,可以说一辈子跟伺服打交道都不为过。

13.人际界面:人机界面是一个辅助,用组态软件基本上都可以将PLC、伺服等连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实用系统。

14.编程技术:现在伺服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开放式、网络化。个人以为通过OPC等技术,以前由组态软件实现的东西现在都可以由编程人员自主实现,所以编程是一项让你步入高薪阶层的工具。

电气自控工程师基本要求 篇2

1 渗透液处理工程电气自控系统存在的意义

我国的渗透仪处理工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从单纯的物理处理工艺逐渐向生化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并且渐渐的向国际水平靠拢。渗透液的成分很复杂, 一般是由碳氢成分相对较多的有机物和金属离子构成, 浓度的标高会使渗透液对厂区以及厂区外围的土地和水源产生较大影响, 并且渗透液中的成分会随着时间的增加变得更加难以处理。因此垃圾处理后的渗透液浓度是否达到规定标准是相关部门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集中体现, 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了垃圾填埋时的渗透无害处理才是对环境生态的维持和可持续发展手段体现。

2 渗透液处理工程电气自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渗透处理工程的电气自控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工程供电能源系统的保障、能动转换系统的配电维持、自控系统和联动装置的锁定功能以及电缆的布线网络和理性等等方面。根据渗透液处理的相关方式和标准要求, 渗透膜处理工程采用了生物膜反应器工艺以及超滤膜对垃圾的渗透液进行蒸发和高压反渗透处理。

2.1 配电系统的设计

垃圾的填埋场地通常都设置在城市郊区地带, 根据渗透液的特点和工艺要求工程处理所用的电荷一般为二级或者三级的连续运行模式, 这就需要一个可以长期可持续供电的电源系统来保证生物处理法对渗透液的过滤和降解作用, 因此保证可靠的电源供应设计时很重要。目前的市政电源供应的外部电压为1WV的理论电源, 但实际上还是需要购置发动机来作为备用电源来为大功率用电设备进行提供能源, 满足系统的不断电运行要求。供电系统从变电站向个各厂区输送的方式以放射形式为主, 从配电箱到工程系统的配电电源采取放射原则和树干式输送原则, 为低端和高端的双电源系统供应相应电压和电流校检。电源保护系统则需要从电流回路的角度出发, 备齐防止漏电的接地装置并且从电容装置中进行集中静电补偿做功和计量。

2.2 渗透液处理工艺设计

渗透液处理工艺的设计是整个工程系统设计的关键点, 基本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注水搅拌、曝气的三个循环再进行沉淀、滗水和排泥等阶段, 而且一定要按照相应的时间顺序, 形成运转周期的完善并且保证处理后的渗透液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处理量的提升, 同时还要把利用的电量控制在可持续运转的范围内, 做到质量并行。

2.3 软件程序的设计

渗透液处理工程的设计标准需要参照国际上同类型的技术参考方案, 同时符合我国相关的设计规范, 以及需要在考虑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的设计上加入结合实际的结构设计方式, 一般在自控设备的选择上要包括软件编程、构架组态、系统开发以及工作人员的控制能力。设备的发射信号和控制通信方面都需要从价格和功能上同时进行对比购置, 系统采用全自动的触摸屏显示系统, 同时配置多个中央操作站和控制站进行操作之间的通信流畅。控制台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为整体系统带来的安全和开放能力, 为先进的通信输出能力和输出能力提供集中控制和模块化硬件配置。触摸屏的引用是为控制器的操作提供直观的操作感受和数控过程的集中体现, 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对现场的控制和流程内的数据分析和监控报警操作。

2.4 监控系统的设计

渗透液工程电气自控系统中的系统监控功能是保证对设备运行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也是对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功能具体表现的实现。监控系统的采集功能一般是用数字信号来体现设备工作中的运行和故障信号, 模拟信号的应用是对设备所处环境和本身的温度、电流、电压和流量值进行显示和分析。对工作人员来说, 控制系统的应用是为设备的维护和事故处理的手动控制和遥控价值体现, 能够在不打乱其他设备运行的同时实现对设备的运行、维修进行处理, 以及同时满足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的管理需要。控制系统还可以对联动系统产生对应作用, 实现对整个工程的控制和检测工作, 为实现安全工作和故障排除具有促进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 渗透液处理工程的电气自控系统分析需要在综合考虑当地的污染物处理水平和渗透液处理工艺的关键环节进行具体分析, 来全面考虑渗透液工程系统的设计方案。在面对不同省份地区的温度、降水的自然环境的影响, 就需要对工程的主体处理和整体渗透源头进行控制和布设, 做到渗透液的高效处理化和高效运转化工艺负荷。在工程的运营上和工艺上全面考虑渗透液的处理问题, 以期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渗透液处理工程电器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摘要: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填埋和焚烧, 但没有经过处理的垃圾一旦渗透到土地中就会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资源进行大批量的污染, 高温度的天气下还会滋生大量的蛆虫和细菌病毒, 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垃圾渗透液会在填埋处理的时候产生并释放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会让填埋附近的土地质量急剧下降, 让其失去应有的营养成分甚至失去应有的功能。因此对渗透液处理工程电气自控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 有利于我国对渗透液处理上的有效净化和促进反渗透新工艺的形成。

电气自控工程师基本要求 篇3

0.前言

雷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积雨云不同部位聚集着大量正电荷或负电荷,形成雷雨云,而地面因受到近地面雷雨云的电荷感应,也会带上与云底相反极性的电荷。当云层里的电荷越积越多,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把空气击穿,打开一条狭窄的通道强行放电。当云层放电时,由于云中的电流很强,通道上的空气瞬间被烧得灼热,温度高达6000—20000℃,所以发出耀眼的强光,这就是闪电,而闪道上的高温会使空气急剧膨胀,同时也会使水滴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这种强烈的冲击波活动形成了雷声。

1.雷电的危害

1.1直击雷

建筑物或设备等对地放电所产生的电击现象,称之为直接雷击。此时雷电的主要破坏力在于电流特性而不在于放电产生的高电位。雷电击中人体、建筑物或设备时,强大的雷电流转变成热能,雷击点的发热量大约500~2000J,该能量可以熔化50~200mm3的钢材。因此雷电流的高温热效应将灼伤人体,引起建筑物燃烧,使设备部件熔化。另外在雷电流流过的通道上,物体水分受热汽化而剧烈膨胀,产生强大的冲击性机械力。该机械力可以达到5000~6000N,因而可使人体组织,建筑物结构、设备部件等断裂破碎,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破坏,以及设备毁坏等。

1.2感应雷

感应雷是雷电在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放电时,在附近的户外传输信号线路、埋地电力线、设备间连接线产生电磁感应并侵入设备,使串联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电子设备遭到损害。感应雷虽然没有直接雷猛烈,但其发生的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感应雷的破坏也称为二次破坏。雷电流变化梯度很大,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使得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可能向周围物体放电,如附近有可燃物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具有强烈的破坏性。

1.3浪涌

雷电浪涌是近年来由于微电子设备的不断应用而引起人们极大重视的一种雷电危害形式。最常见的电子设备危害不是由于直接雷击引起的,而是由于雷击发生时在电源和通讯线路中感应的电流浪涌引起的。一方面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VLSI芯片),从而造成设备耐压、耐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的承受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侵入。浪涌电压可以从电源线或信号线等途径窜入微电子设备设备造成设备损坏等事故。

2.防雷装置的安装要求

2.1避雷器安装要求

(1)避雷器安装前应检查避雷器有无在运输中造成瓷套破损。

(2)瓷套与法兰连接处是否紧密、牢固。

(3)法兰接触面是否清洁,无氧化物和其他杂物。

(4)铭牌与额定电压等级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5)产品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6)对于高电压等级的避雷器(座式)应由技术员现场考察,如安装地点是否具备安装条件、中心线及高度是否符合要求、底座是否平稳和垂直、预留孔是否合适、预埋螺栓是否恰当等。考察完毕后,应编制出相应的安装措施。

(7)户外座装式避雷器一般是由4个与底板绝缘的螺栓与基础相固定的,所以基础一定要牢固。对于配电柜内的低压避雷器应保证安装牢固、接地可靠,并与相应部分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2.2避雷器安装后的试验

避雷器试验应在安装后(或选择安装前)进行。对于配电柜内未安装好的避雷器,也应进行相应试验。避雷器的型式不同,选择的试验项目也有所区别。

避雷器的试验项目:

(1)测量绝缘电阻。

(2)测量电导或泄漏电流,并检查组合元件的非线性系数。

(3)测量磁吹避雷器的交流电导电流。

(4)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持续电流。

(5)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或直流参考电压。

(6)测量FS型阀式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

(7)检查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及避雷器基座绝缘。

3.接地极的选用与质检

3.1接地极的选用

地极是接地的工作主体,接地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接地极有金属接地极、非金属接地极、离子接地极以及降阻剂。

3.1.1金属接地极

金属接地极是一种传统的接地极,它采用镀锌角钢、镀锌钢管、铜棒或铜板等金属材料,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通过现场加工制作而成的。

3.1.2非金属接地极

非金属接地极又称接地模块,其基本成分是导电能力优越的非金属材料,经复合加工成型的。

3.1.3离子接地极

离子接地极又称电解离子接地系统或中空式接地系统。

3.1.4降阻剂

3.2接地材料的质量检查验收

接地极没有统一的产品验收标准,通常都采用厂家的制造标准进行验收,一般生产厂家已提供产品合格证,而且在运输及储存中外包装未受到明显的机械损伤,型号、数量均符合订货要求或设计要求即可。

4.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

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极和接地线两部分,接地线又可分为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两部分。

4.1接地极的安装要求

4.1.1金属接地极的安装

(1)接地沟的挖掘。

挖接地沟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对接地装置的线路进行测量并弹线。沟要挖整齐、深浅一致,沟底如有石子应清除干净。

沟的中心线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距离不宜小于2m,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重复接地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接地极应远离由于高温影响(如烟道)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2)接地极的制作与安装。

接地极分垂直接地极和水平接地极两种。制作接地极应符合规定,安装时应符合设计位置的要求,接地极间的距离按设计要求,一般规定的距离不小于5m。

水平接地极多用于环绕建筑四周的联合接地,当接地沟挖好后,应垂直敷设在地沟内(不应平放)水平接地极多根平行敷设时水平间距不小于5m.顶部埋设深度距地面不小于0.6m。

4.1.2接地模块的安装

接地模块的安装除满足有关规范的规定外,还应参阅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技术说明。通常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

4.1.3离子接地系统的安装

离子接地系统埋深一般为3~4m,当加长时相应加深,有条件的用钻机施工。孔径保证100~250mm。

4.1.4降阻剂的安装

使用降阻剂时,为了防止腐蚀,包裹厚度应在30mm以上。一般认为垂直极灌降阻剂直径以l30~-200mm为好,水平沟以150mrn×100mm为好(扁钢竖放)。

4.2接地线的敷设要求

4.2.1接地线的选用

接地线可用绝缘铜芯或铝芯导线、扁钢、圆钢等。

4.2.2室外接地线的安装

室外接地干线与支线一般安装在沟内。安装前应按设计规定的位置先挖沟,沟的深度不得小于0.5m,宽约为0.5m,然后将扁钢埋入。接地干线与接地极的连接、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接地干线与支线末端应露出地面0.5m以上,以便接引地线。

4.2.3室内接地线的安装

室内的接地线多为明设,但一部分设备的连接支线需经过地面,也可埋设在混凝土内。明线安装的接地线大多是纵横敷设在墙壁上,或敷设在母线或电缆桥架的支架上。

4.2.4电气设备与接地支线的连接

电气设备与接地支线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和螺纹连接两种。不需要移动的设备(如金属构架)或电气设备装在金属构架上而有可靠的金属接触时,接地支线可直接焊接在金属构架上。需要移动的电气设备宜采用螺纹连接接地支线。

4.2.5接地线的防腐涂漆

当接地装置安装完毕后,应对各接地干线和支线的外露部分,以及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各接地线的焊接或螺钉连接是否接牢。检查完后应在接地螺钉的表面涂上防锈漆,在焊缝表面涂以沥青漆。

4.2.6接地电阻的测量

FPGA工程师基本要求(zz) 篇4

1.Verilog语言及其于硬件之间的关系。

2.器件结构(最好熟练掌握Spartan3,Vertix4系列的器件结构,及其资源于Verilog行为描述方法的关系。)。

3.开发工具(熟练掌握Synplify,Quartus,ISE,Modelsim)。

4.数字电路(组合电路,触发器,特别是D触发器构成分频器,奇数倍分频占空比为50%,时序电路,并且能用Verilog语言描叙。)。

5.熟悉FPGA设计流程(,综合,布局布线,时序分析)。

6.熟练掌握资源估算(特别是slice,lut,ram等资源的估算)。

7.同步设计原理。

8.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如建立时间,保持时间,流量(即所做FPGA设计的波特率)计算,延迟时间计算(所做FPGA设计),竞争冒险,消除毛刺的方法等等)。

9.具备具体设计经验(对应届生而言如毕业设计)。

10.良好的设计思路(流水线设计即熟称打拍子,在速率资源功耗之间的折中考虑)。一个合格的FPGA工程师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一个非常熟悉:

1.应用

2.DSP应用

3.高速收发器应用

将自己的走过的弯路和总结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您有一点点的参考价值。

首先从先从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设计者说起吧!初学者觉得一切都是挑战,一切都新鲜,不知从何处下手。我总结了学习EDA逻辑设计的4个步骤,请拍砖!

1。首先,应该好好学习一下FPGA/CPLD的设计设计流程。

不要简单的以为就是设计输入-》仿真-》综合-》实现那么一回事,要抠细,要学精,要多问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区分相关步骤的联系和区别。比如要搞清楚功能仿真、综合后仿真、Translate后仿真、Map后的仿真、布局布线后仿真的作用都是什么,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时候可以不做这些仿真!学习清楚了设计流程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培养良好的EDA设计习惯,日后会受益非浅!

2。关于设计输入和Coding Style。

设计输入最好学习HDL语言,Verilog、VHDL都可以,可以把状态机输入和原理图输入作为补充内容,但不是重点。我在前面的帖子已经反复强调了 Coding Style的重要性。因为它是逻辑设计人员的一个基本业务素质。而且Coding Style不是看几篇文章,学几条原则就能够成为高手的,他需要您在工作中不断的体会和积累,在学习的最初,有Coding Style的意识,设计者就会有意的积累,对日后发展很有好处。反之则后患无穷。

3。培养硬件的意识,培养系统的观念。

我也在交流和授课的时候很强调硬件意识,如果从形式上看,逻辑设计随着智能化和优化手段的不断发展最后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简单。比如我们现在在使用大型 FPGA时就很少谈如何用Floorplanner优化,手动布线,如果用手动方式,其工作量太大了啊!一个设计的优劣,关键看其设计者的硬件意识,和系统意识。硬件意识就是要求先做到对设计的硬件胸有成竹,HDL代码仅仅是一个表述心中硬件的工具。系统意识要求设计者有宏观的观念,对设计的全局有个合适的安排,比如时钟域,模块复用,约束,面积,速度等问题。要知道在系统上复用模块节省的面积远比在代码上小打小闹来的实惠得多。

4。最后才是工具软件的使用。

现在EDA软件都越来越友好,越来越“傻瓜化”,如果您费了1年还没有基本摸清软件的使用,我敢说,那是一个比较烂的软件(起码在用户接口上),因为这是和EDA这种方式的理念背道而驰的。但是作为设计者,软件是工具,应该熟练掌握各个步骤不同方面的软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您的聪明才智,才能使您如虎添翼!

需要对相关器件的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对和这些器件之间的控制、数据交换等通信要清晰,对性能和功能清楚。而且作为基本的素质要求要能看懂原理图,和PCB要不没法调试,呵呵。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对FPGA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 “面积和速度的互换”,“流水线设计方式”,“乒乓操作”。

对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模块要非常熟悉,比如单口/双口RAM,同步/异步FIFO等等。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基本要求 篇5

1、各项目开工前或调绘范围变动过大时必须进行“GPS”坐标校正,野外调绘过程中宜采用手持“GPS”与现场地形地貌相结合定点,力求坐标“误差”最小化;

2、调绘记录文字应与剖面示意图、地质照片相结合,记录资料应准确可靠、条理清晰、文图相符,观测点要素(编号、位置、方位、标高或相对高差等)不能遗漏,对地形地貌等共性记录可适当简化;重要的地质观察点需(地层分界、断层、褶皱、矿井、滑坡、岩溶漏斗、地下河进出口等)附地质照片,照片文件名称与地质点名称一致,当同一地质点有多张照片时,建立文件夹,具体文件用加上-

1、-2等标明(地层分界、构造、滑坡、地下河、溶洞及工点地段必须有照片);

3、在野外地质调绘过程中对重要地质点,应绘制剖面图示意图;当小范围内地质构造较为强烈或存在地下河、连通溶洞时,应绘制多点剖面示意图;

4、野外地质调绘过程中各工作小组须现场将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分界标绘于野外用图上,并且连线;地层分界、断层、向斜、背斜、地下河等应追索;

5、在地质点记录过程中,须注意沿途地质现象、并适当描述记录;

6、对断层描述要详细,应描述其性质、产状、胶结性、破碎程度、影响宽度、富水性等,当断层性质不明时,可适当简化;

7、沟谷深切、地形聚变、岩溶漏斗及落水洞串珠发育、井泉带状发育等地段应引起重视,这一般是强构造发育地段(多为断裂、褶皱所致);

8、各工点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地质观测点,并且详细记录观测点内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层、节理产状、地质构造、表层土类别、厚度、观测点附近植被、水文地质情况等,隧道进出口及各类桥地段适当描述人文、交通等概况)

9、当日野外工作结束后,各小组须当天对野外观测点的坐标、照片、井泉流量等电子文档化;

10、本细则未尽事宜按有关规定办理。

起草人:湖南地勘局416地质队刘声凯

水工环地质野外调查基本格式

1、地形地貌:以区域地貌与微地貌相结合,描述自然坡度、植被发育情况等,适当描述边坡稳定情况;

2、地层岩性:地层的时代、岩石性质要详细(颜色、结构、构造、风化程度(厚度)、坚硬程度、产状等)及第四系物质;

3、地质构造:断裂(性质、产状、胶结性、破碎程度、影响宽度、富水性等,当断层性质不明时,可适当简化);岩层节理:编号、性质、发育程度(即密度,以便节理统计,做节理玫瑰花图――应力分析)等;

4、水文地质情况;井泉、水库(山塘)、地表水、地下水发育情况,并测流(深)(地表水测流仅对沟谷、小溪而言,大江大河无法测流),测流要实测,杜绝目估;

5、灾害地质:描记录述滑坡、危岩、落石、崩塌、塌陷等,若无时可不记录;

6、各小组可根据实地情况适当增减记录内容;

7、本格式未尽事宜参考“野外地质调查基本要求”及有关规定办理。

电气自控工程师基本要求 篇6

第一部分 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属于工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下设5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5个研究方向之间是学科技术相互渗透、学科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服役性能四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制约规律,以及材料的生产过程和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象,根据材料的组成形式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特征,分为以力学性能为应用基础的结构材料和以物理、化学性能为应用基础的功能材料。从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角度出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以机械、电子、计算机、生物、能源等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工程学,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对材料研究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的使用几乎和人类社会的形成一样古老,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却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在仅仅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已经充分显示了其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材料科学与工程正在向与众多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格局。纳米材料与器件、信息功能材料、智能材料与器件、高新能源转换与储能材料、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环境友好材料、重大工程及装备用关键材料、基础材料高性能化与绿色制备技术、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将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研究与发展的主导方向。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牵引以及社会需要的推动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面正不断扩大,涉及材料的边缘学科将不断出现。整体来看,材料科学正朝着“大材料”的方向发展。

第二部分 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综合交叉特色和“大材料”的发展趋势,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者应具有系统全面的综合性知识结构。主要包括:

(1)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例如,固体物理、固体化学、物理化学、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程等。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本学科博士生深入研究各种复杂材料体系的基石。

(2)扎实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通用专业知识,以及下属研究方向专业知识,例如,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晶体学原理、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相关概念、理论及其运用构建起了本学科博士生知识结构的核心。

(3)全面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技能、测试手段、仪器设备、分析软件、计算工具等是本学科博士生开展高质量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4)根据所在研究方向与其他学科,如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医药等学科的相互交叉,主动拓展知识面。这些相关学科,给材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测试思路,对材料提出了更高更特殊的要求,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才能使材料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跟踪学科领域前沿最新知识是本学科博士生完成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关键。

(5)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文献阅读、论文写作,以及与国际同行学术交流等活动。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首先,应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崇尚科学,追求卓越。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其次,应热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熟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规律,深刻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特点。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学术潜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能持久地从事材料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敢于质疑权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规律、勤于总结成果等学术素养。

再次,掌握并尊重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在研究过程中,要对本领域相关材料的发现权、相关观点的发明权准确表述,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避免重复研究甚至剽窃他人成果。遵循学术研究伦理,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运用学科知识引领科技发展,人类文明。

2.学术道德

倡导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学风严谨的优良风气,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创新;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坚决反对在科学研究中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

(一)在学术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等部门相关的规章制度,要遵从并符合社会准则。要具有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瞄准国家对于材料学研究的重大需求,解决各项科技发展中对于材料各种性能的关键性要求。

(二)具有法制观念,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遵循学术界关于引证的公认的准则,按照有关规定引用和应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得以引用的方式将他人成果充作自己的学术成果;

(三)合作作品应按照当事人对科学研究成果所作贡献大小并根据本人自愿原则依次顺序署名,或遵从学科署名惯例或作者共同的约定。任何合作作品在发表前要经过所有署名人审阅,所有署名人均应对作品承担相应责任,作品主持人应对作品负主要责任。

(四)在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不迷信权威,也不做无根据的批评。

(五)应严格遵守和维护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规定,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尤其是在涉及特殊用途的材料研究中,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六)对于材料研究的结果,不得有剽窃、抄袭、篡改实验数据、伪造,要真实客观记录实验结果,科学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三、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把握准确,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如课堂学习、查阅文献、设计实验、交流合作等,切实掌握材料学的发展方向及最新的研究进展,有效获取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在研究中要始终保持高度敏感性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发现该材料的特殊之处和本质,抓住关键性问题,瞄准能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或工程问题,解决亟待解决的、同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领域瓶颈。随时关注新理论和新方法,同自身研究的材料结合起来,具有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学术鉴别能力

本学科的博士生应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能力。学术鉴别力主要体现在对研究问题、研究过程和已有成果的甄别能力上。针对研究问题,要善于判断某个问题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寻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应该研究的关键问题。解决材料研究中的科学问题或工程应用中迫切需要的问题。能够正确判断研究方法,如材料制备方法或性能测试方法的合理性、先进性和创造性。针对已有成果,既要要做到尊重,又要勇于质疑。尊重已有成果意味着充分正确理解和虚心学习他人工作;质疑已有成果意味着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已有成果的不足甚或错误,修正或改正存在的问题。只有具备良好的学术鉴别能力,才能为自己的学术研究寻找一个合理的起点,并找到一条正确的科研道路。

3.科学研究能力

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是博士研究生的首要能力之一。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遵循材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客观规律,熟练综合地运用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归纳出需要解决的材料学问题,综合系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工程实践和实验结果,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最终获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独立开展高水平的研究也是本学科博士生必备的能力之一。独立开展学术研究主要包括具备提出所研究问题的总体研究方案,分析其可行性,确定研究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以及善于总结可行研究成果等。

4.学术创新能力

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点,本学科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揭示材料的微观机理提出新的材料理论或完善、修正已有理论体系;通过精确实验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和掌握获取数据的新方法;建立新的模型以及对已有模型进行改进;发展新的材料制备技术以及对已有技术进行修正;获得新的性能或在已有的性能上有新的突破;提出新的材料设计准则,研制出新型材料;在材料工程应用和解决社会需求方面做出有价值的研究。

5.学术交流能力

博士研究生须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需要作一定次数的学术报告,并参加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需要至少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相关外文资料,发表外文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正确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材料学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

6.其他能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工科学科,所以本学科的博士生还应当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有助于团队合作共同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工作实践能力是指针对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确实可行地进行下去。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之前都需要提交一篇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是博士生在导师或导师组集体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论文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本学科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需求、结合个人知识背景和研究兴趣进行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针对本一级学科的某一具体研究方向,提出对相应领域的技术发展或产业进步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的课题;

文献综述应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叙述和评论;能反应该研究领域发展过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为论文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为科研选题提供理论依据。文献综述应体现博士生在本学科的基本素养与能力。优秀的文献综述应当做到客观、准确、思维细密,能够找到已有成果的局限和新的研究热点,并合理导入自己的研究选题。文献综述要注意信息的全面性、代表性,文献的缺漏和缺乏代表性都会影响选题的准确性。

开题报告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围,应包括: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等);学位论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可能的创新之处);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等。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应由所在学院组织公开进行,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

2.规范性要求

博士生学位论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规定,以及所在单位的相关规定。此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还应符合以下规范;

(1)必须注明所用材料的具体化学成分、样品状态等;(2)必须说明材料测试所用的仪器设备型号、测量方法原理、测试条件等;

(3)按国家标准或某行业标准完成的材料制备或测试方法,必须注明所依标准编号;

(4)材料分析测试中采用的标准样品,必须注明标准样品的质量等级;

(5)必须注明材料制备和处理过程中所用原材料和化学试剂的纯度等;(6)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正负标准差;

(7)除本一级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列在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

(8)学位论文各章应配合有图表若干,并附有中英文图表题。

(9)博士学位论文应避免实验结果的简单罗列。应对各种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进行适当的提炼或凝练,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发现,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导向或线索性信息,供后人参考。

3.成果创新性要求

本学科博士学位论文需要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够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验结果,能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或工程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实验结果真实、有意义及创新性。

创新性研究成果应在博士学位论文中有明确体现,例如解决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关键理论问题,发展了新的材料制备或表征方法,研制了新的材料体系,获得了全新的物理效应或实现了已有性能的突破;研究成果被转化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等。论文的创新性成果应发表在SCI、EI等检索的国际著名刊物上。博士生应有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本研究领域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经历。

第三部分 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固体化学等。专业知识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需要掌握如高等金属学、高等高分子物理与化学、高等硅酸盐物理化学、材料现代研究方法等核心知识体系,并熟练掌握材料的强度与断裂力学、材料物理学、材料化学、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科学等课程知识。此外还需要参加其他选修方向课程和研究生实验课程等。应掌握一门外语,达到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在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才智,知识面丰富,可以提出并解决部分科研问题。有一定的学术涵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基本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现状,了解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具有崇尚科学精神。在研究过程中,要对本领域相关材料的发现权、相关观点的发明权准确表述。应具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各项试验,客观全面地展示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对结果的分析能力,以及进行学术讨论的能力,勇于批评和质疑,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2.学术道德

倡导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学风严谨的优良风气,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创新;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反对在科学研究中沽名钓誉、弄虚作假。

(一)在学术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等部门相关的规章制度,要遵从并符合社会准则。要具有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瞄准国家对于材料学研究的重大需求,解决各项科技发展中对于材料各种性能的关键性要求。

(二)学术研究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作品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须注明出处;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从他人作品转引第三人成果,应注明转引出处。

(三)合作作品应按照当事人对科学研究成果所作贡献大小并根据本人自愿原则依次顺序署名,或遵从学科署名惯例或作者共同的约定。任何合作作品在发表前要经过所有署名人审阅,所有署名人均应对作品承担相应责任,作品主持人应对作品负主要责任。

(四)在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

(五)应严格遵守和维护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规定。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尤其是在涉及特殊用途的材料研究中,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六)不得有剽窃、抄袭、篡改实验数据、伪造、私自署名、泄密和其他违背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规范的行为。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具备独立检索和查阅科学文献、专利和其他资料的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善于归纳和总结,能够理清研究领域的进展脉络和主要理论派别,能够独立完成论文综述,客观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2.科学研究能力

结合个人对本领域研究进展的掌握,在导师指导下制定总体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等。进而,能独立实施并完成既定的研究方案和内容。并能及时总结和分析研究结果。对于权威或他人的结果不迷信,也不轻易否定,而是能够科学地分析、客观地评价,认识到可以借鉴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3.实践能力

通过培养和锻炼,具备学术研究或技术开发的能力,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掌握常用的材料学研究方法,能够使用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对所研究的材料的工程应用有一定的认识,在实验中增强动手能力。

4. 学术交流能力

参加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能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正确地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

6.其他能力

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研究或技术开发中所遇到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做到及时同专家、老师及其它研究生讨论,积极发表自己观点,融会贯通,提高水平。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规定和所在学校单位的相关规定。

此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硕士生学位论文还应符合以下规范;

(1)必须注明所用材料的具体化学成分、样品状态等;(2)必须说明材料测试所用的仪器设备型号、测量方法原理、测试条件等;

(3)按国家标准或某行业标准完成的材料制备或测试方法,必须注明所依标准编号;

(4)材料分析测试中采用的标准样品,必须注明标准样品的质量等级;

(5)必须注明材料制备和处理过程中所用原材料和化学试剂的纯度等;

(6)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正负标准差;

(7)除本一级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列在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

(8)学位论文各章应配合有图表若干,并附有中英文图表题。

(9)博士学位论文应避免实验结果的简单罗列。应对各种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进行适当的提炼或凝练,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发现,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导向或线索性信息,供后人参考。

2.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质量评议是对其学位论文的论文选题、文献综述、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技成果与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与学风五大项进行综合评价。

电气自控工程师基本要求 篇7

一、单项选择题 来源:考试大

1.工程质量验收应在()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a.勘察单位b.设计单位

c.工程监理单位d.施工单位

二、多项选择题

1.工程质量验收应具备的条件有()。

a.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b.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c.国家认可的施工单位对其进行施工

d.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规定的内容

e.按设计内容完成,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符合规范规定的设计要求,并按合同规定完成了协议内容

2.工程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包括()。

a.质量应符合统一标准和砌体工程及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b.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c.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

d.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e.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资料,应按规定进行全部检测

考点100自测题答案:来源:考试大

一、单项选择题:d

电气自控工程师基本要求 篇8

依据: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适用范围:

学校直饮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行维护、水质检验与应急处置等 直饮水设备技术要求 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

经净化处理(除反渗透技术外)和消毒 出水水温在20℃-40℃的独立水处理设备 设备所有水嘴同时出水时,每个水嘴流量应不低于每分钟0.6升,每个水嘴间距不小于400mm 进水管道应从市政供水管网单独引入 水处理工艺和水质要求 超滤净水器水处理工艺:

聚丙烯PP滤芯→颗粒/压缩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杀菌→加热装置→饮用净水 出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 全与功能评价规范-一般水质处理器》的要求 纳滤净水器水处理工艺:

聚丙烯PP滤芯→颗粒/压缩活性炭→纳滤膜→紫外线杀菌→加热装置→饮用净水 出水水质应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的要求。直饮水设备的卫生许可

超滤等一般水质处理器由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核发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格式:卫水字[年份]第XXXX号

纳滤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发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格式:[省自治直辖市简称]卫水字[年份]第XXXX号

维护要求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应与直饮水设备制造商签订售后服务协议,按规定分工负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学校在日常维护中的要求:

建立健全学校直饮水卫生管理制度和档案;制订水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配备经培训合格并取得健康证的专(兼)职卫生管理员,每日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和使用前放水,做好巡查记录;定期公示直饮水水质检验结果;加强对师生正确饮水的宣传教育。

制造商在日常维护中的要求:

建立健全直饮水设备售后运行维护制度、水质检验制度和管理档案;配备经培训合格并取得健康证的专职维护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并做好记录,按规定更换水处理材料和消毒装置;设备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响应,在4小时内到达现场,24小时内解决问题。

直饮水设备水质检验要求

1、学校应建立并实施直饮水的周检、月检及学期检制度。

2、周检验应由制造商完成,月检验和学期检验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经计量认证的检验机构采样完成。

3、制造商应建立水质检验室,配备与经营规模和水质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人员和仪器设备。

水质检验室主要检验设备包括:

浊度仪、pH计、恒温水浴锅、蒸汽灭菌消毒器、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试剂、试管瓶皿等

检验方法

GB/T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注:

(1)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

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2)使用载银活性炭时须测定“银”指标

(3)设备使用纳滤技术的不测定“氰化物”指标 水质评价标准

设备经卫生行政许可的相应水质标准和规范: 超滤设备出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一般水质处理器》的要求;

纳滤设备出水水质应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CJ94-2005的要求。检验记录

水质检验记录应当完整清晰,档案资料保存完好。检验结果应在学校内进行公示。

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水质检验记录报送当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水质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处置

学校应立即停止供水,制造商应会同学校及时查明原因,消除污染,并经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恢复供水。

停水期间学校应采取措施保证必要的卫生安全的饮用水 竣工验收水质检测

竣工验收水质检测按照本技术要求“水质检验要求”中“竣工验收检验”项目执行。维护的水质检测要求

新设直饮水设备在开始供水前应进行全面冲洗和消毒,按照本技术要求“水质检验要求”中“竣工验收检验”项目进行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供水。

直饮水设备在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应进行全面冲洗和消毒,按照本技术要求“水质检验要求”中“学期检验”项目进行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供水。

直饮水设备停止使用7天以上(含7天)恢复供水前,应进行全面冲洗和消毒,按照本技术要求“水质检验要求”中“月检验”项目进行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供水。

更换水处理材料后应按照本技术要求“水质检验要求”中“月检验”项目进行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供水。

上海滢致节能电器有限公司服务承诺

ENZ系列即热式节能开水器产品售后维修保养方案(适用上海地区)

1、我公司所售产品,由我司负责发货,并安装调试;

2、从出售之日起,一年内由我司免费保修;

3、接到客户报修电话后,我司12小时内派人上门检修;

4、根据每台机器的情况不同,软件提醒, 提前判知、预先解决的方法免费上门对每台机器进行维护,具体项目为:

 清理机器内水垢和管道残渣;  加固和清理电器连接、接地情况;  例行排污,冲洗机器全部管道;

 排除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故障和潜在隐患

ENZ系列快速电开水器产品售后维修保养方案(适用非上海地区)

1、经销商所售产品,由我司负责发货到经销商所在地的物流中转中心,经销商自提货;

2、经销商销售的我司产品,由经销商负责安装调试;

3、接到客户报修电话后,经销商应12小时内派人上门检修,如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电话远程咨询我公司售后服务部;

4、从出售之日起,一年内由我司免费提供需更换的零配件;

5、根据每台机器的情况不同,软件提醒,下达到经销商 提前判知、预先解决的方法免费上门对每台机器进行维护,具体项目为:清理机器内水垢和管道残渣;

 加固和清理电器连接、接地情况;  例行排污,冲洗机器全部管道;

电气自控工程师基本要求 篇9

操作技术基本要求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须查明的()不安全因素。每个检查表均须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A.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等 B.最可能导致事故的 C.所有可能会导致事故的 D.危险、有害等

2、新建、改建、扩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需要开展的安全评价是__。A.专项安全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和安全预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孤专项安全评价 D.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3、下面没有应用危险指数方法的选项是__。A.危险度评价法 B.预先危险分析法 C.爆炸危险指数法

D.化工厂危险等级指数法

4、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所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体现对__的承诺。A.事故预防 B.设备管理 C.责任追究 D.行为管理

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办理本条例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时,其受理、审查、许可、核准的程序必须公开,并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__天内,作出许可、核准或者不予许可、核准的决定;不予许可、核准的,应当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A.15 B.30 C.45 D.60

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监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__规定的资质条件。A.行业 B.国家 C.企业 D.地方

7、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系统由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结合过程控制、自动检测、传感器、计算机仿真、数据传输和网络通信等理论与实践技术构成。A.信息管 B.数据采集 C.宏观监控 D.监控预警

8、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列应进行重大危险源申报的是()。

A.存储2t黑火药和2t烟火药的仓库 B.存储5t黑火药和3t烟火药的仓库 C.存储0.1t黑火药和0.3t烟火药的仓库 D.存储0.5t黑火药和0.2t烟火药的仓库

9、基于头脑风暴原理发展起来的安全评价方法是__。A.安全检查表法 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C.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10、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__。

A.托运危险物品必须出示有关证明,到指定的铁路、公路交通、航运等部门办理手续

B.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多于2人 C.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D.蒸汽机车在调车作业中,对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必须挂不少于两节的隔离车,并严禁溜放

11、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过程就是__。A.直观经验分析的过程 B.安全检查的过程 C.安全分析的过程 D.事故预防的过程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伤的是__。A.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B.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C.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D.患职业病的

13、《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被责令停产整顿或者关闭的煤矿,应当自煤矿被责令停产整顿或者关闭之日起__天内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告。A.3 B.6 C.10 D.15

14、__是我国矿山使用最广泛的工业炸药。A.水胶炸药 B.硝化甘油炸药 C.硝酸铵炸药 D.乳胶炸药

15、单位体积内空气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相对于某一基准面产生的重力位能所呈现的压力是矿井风流的__。A.静压 B.动压 C.全压 D.位压

16、运行中的高压隔离开关连接部位温度不得超过__,机构应保持灵活。A.55℃ B.65℃ C.75℃ D.85℃

17、关于一般现浇楼板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说法正确的是__。A.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B.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楼板底模 C.拆梁底模→拆梁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柱侧模→拆柱模斜撑与柱箍 D.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

18、高压电容器组总容量不超过__kVar时,可用跌开式熔断器保护和控制。A.100 B.100~300 C.300~400 D.400

19、场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根据相应的安全报告和有关资料制定。A.政府主管部门 B.安全检查部门 C.企业

D.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

20、刑事责任是指责任主体实施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应承担的__。A.法律后果 B.一切后果 C.司法后果 D.全部后果

21、__常用在桥梁或隧道人口前,以检验装备或碴石有没有超出正前方固定设备围砌的限界。A.隧道检查器 B.山洞检测器 C.临界检查器

D.临界限界检查器

22、在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行政相对人__的权利和途径。A.经济救济 B.媒体救济 C.物质救济 D.法律救济

23、违法行为在__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A.一年内 B.两年内 C.三年内 D.四年内

24、根据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有关标准,职业接触限值分为__三类。

A.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和瞬间接触最高浓度 B.时间加权浓度、短时间浓度和最高浓度

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 D.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平均浓度和最高浓度

25、《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储罐区汽油和煤油的临界量分别为20吨和100吨。下列储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__。A.一个10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20吨的煤油储罐 B.一个10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40吨的煤油储罐 C.一个15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20吨的煤油储罐 D.一个15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60吨的煤油储罐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目的是__。A.维护公共安全 B.预防和减少火灾

C.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D.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 E.实现防火安全责任制

2、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__安全检查记录。A.定期 B.不定期 C.巡视 D.旁站 E.专项

3、可以扑救电器设备火灾的灭火器是()。A.泡沫灭火机 B.CO2灭火机 C.酸碱灭火机 D.干粉灭火机 E.1211灭火机

4、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__。

A.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C.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D.患职业病的

E.因承受不住工作压力而自杀的

5、生产性粉尘来源于__等。A.固体物质的机构加工 B.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C.物质蒸汽冷凝

D.安全管理人员的非科学管理 E.日常的烟气

6、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分为__等危险、有害因素。A.物理性 B.化学性 C.生物性 D.行为性 E.地质性

7、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__等过程。A.接警

B.响应级别确定 C.应急启动 D.救援行动 E.外部救援

8、《重大危险源辨识》不适用于__。A.核设施 B.军事设施

C.石油加工设施 D.采掘设施

E.危险物品的运输

9、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基本职责有__。A.依法负有本单位生产安全的一切责任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及时消除生产安全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E.保证本单位生产的有效实施

10、依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煤矿发生事故,有下列__情形之一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15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采取威胁、强迫等手段迫使遇难人员家属同意私下了结煤矿事故的 B.不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煤矿事故的 C.阻碍、干涉煤矿事故调查工作的

D.拒绝接受调查取证、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E.伪造、故意破坏煤矿事故现场的

11、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内容有__。A.职业健康检查

B.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C.进行安全检查

D.职工安全生产培训 E.生产安全教育培训

12、根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__应予关闭。A.某矿山有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经营许可证和工商执照采煤 B.某矿山在2月内发现2次重大安全隐患 C.停产整顿期间擅自生产的 D.整顿合格后开始生产的 E.不整顿又开业的

13、以下属于非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的是__。A.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 B.高压医用氧舱 C.电梯、自动扶梯

D.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及游乐设施等 E.矿井通风设施、防爆设施以及防突水措施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渗透检测特点的内容包括__等。A.形状复杂的缺陷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显示的痕迹

B.不需要大型设备,携带式喷灌着色渗透检测不需水、电,现场检测十分方便 C.检测程序少、速度快

D.检测灵敏度较磁粉检测低 E.材料较便宜,成本低

15、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__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确定。A.性质 B.特点 C.寿命 D.环境 E.条件

16、以下生产经营单位或行业的安全生产中,适用《安全生产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的有__。A.消防安全 B.道路交通安全 C.铁路交通安全 D.水上交通安全 E.矿山安全

17、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包括: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和__。A.公共关系 B.应急人员安全 C.消防和抢险 D.泄漏物控制 E.应急场面清除

18、直接与电源相连的电动机和照明电路应有短路保护,短路保护一般用__。与电源直接相连的电动机还应有过载保护。A.短路保护器 B.熔断器

C.自动离子断路器 D.自动空气断路器 E.漏电保护器

19、钢筋绑扎时的悬空作业,属于不安全的行为是__绑扎。A.站在钢筋骨架上 B.在支撑件上 C.攀登脚手架上 D.攀爬模板

E.在搭设操作台架上

20、在实施安全评价过程中,常用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有__。A.以人员类别为主划分

B.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C.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

D.以安全生产职能部门为主划分 E.以设备复杂程度为主划分

2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__的职业健康检查。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下岗期间 E.离岗后

22、《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处罚的原则,即行政处罚遵循__的原则。A.公平B.真实 C.客观 D.公开 E.公正

23、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有__。

A.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

B.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C.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E.至少有两名以上的人员具有注册建筑工程师执业资格

24、烟花爆竹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__。A.非法生产现象严重 B.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C.从业人员素质差 D.缺乏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E.生产厂家较多

电气自控工程师基本要求 篇1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中因其过失造成当事人损失的,由__承担赔偿责任。

A.所在单位

B.注册安全工程师

C.所在单位部分

D.所在单位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连带

2、虽然某一个人也可能单独使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但是这决不能称为__。

A.风险防范研究

B.劳动用品防护研究

C.作业条件危险性研究

D.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3、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发挥自身的功能,完成预警的作用。下列各项功能,属于预警信息系统功能的是__。

A.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的转换

B.评价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

C.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进行监控

D.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

4、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__。

A.安全管理系统

B.安全监测系统

C.安全评估系统

D.警报系统

5、新建的有重大危害性的设施,应在其__提交安全报告。

A.初步设计之后

B.施工之前

C.验收之前

D.投入运转之前

6、预案演示是对__的综合检验。

A.应急能力

B.素质能力

C.品德能力

D.动作灵活能力

7、行政处罚的目的是__。

A.维护社会的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的安全建设

B.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D.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民的权利

8、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在接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关于关闭煤矿的建议后,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__日内,作出关闭或者不予关闭的决定,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字存档。

A.3 B.5 C.7 D.10

9、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可按__个步骤来完成。

A.4 B.2 C.3 D.5

10、矿山安全开采需要具备__的安全保障条件。

A.严格的、精确的B.严格的、系统的C.精确的、系统的D.万无一失的

11、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__的安全评价方法。

A.定量

B.概率

C.定性

D.因素

12、职业病要在__中建立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A.省一级的卫生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部

D.乡村卫生院

13、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品厂房安全窗应向外平开,宽度不小于__m、高度不小于__m,窗台高度不高于地面__m,不得设置中梃,利于快速开启。

A.1;1;0.5 B.1.5;1;1 C.1;1.5;0.5 D.1;1;1

14、__IEC和ITU是目前国际上最普遍的标准。

A.ISO B.OTC C.UFO D.UN

15、设计温度,系指容器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在相应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__温度,其值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

A.外部 B.允许使用温度

C.金属

D.介质

16、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__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1 B.2 C.3 D.4

17、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称为()。

A.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B.隔离

C.故障——安全设计

D.避难与救援

18、__是安全监管监察和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是规范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

A.国家标准

B.地方标准

C.国际标准

D.安全标准

19、零售业务的店面与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库房(或罩棚)应有实墙相隔,单一品种存放量不能超过500k8,总质量不能超过__。

A.1t B.1.5t C.2t D.2.5t

20、某有毒物质为人体致癌物,生产中易发生中毒,患病率为6%,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该种物质的危害程度为()。

A.高度危害

B.中度危害

C.极度危害

D.轻度危害

21、根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办法》将建设项目分为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和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是__。

A.可能产生高度和极度危害化学物质的项目

B.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项目

C.可能产生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项目

D.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项目

2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__。

A.工伤社会保险

B.商业保险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

23、QRZ—200塔吊对地耐力的要求是__。

A.5t/m2 B.10t/m2 C.15t/m2 D.20t/m2

24、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__后,方可上岗作业。

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B.特种作业安全证书

C.施工安全证书

D.施工许可证书

25、__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

A.应急演练

B.桌面演练

C.功能演练

D.全面演练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直接与电源相连的电动机和照明电路应有短路保护,短路保护一般用__。与电源直接相连的电动机还应有过载保护。

A.短路保护器

B.熔断器

C.自动离子断路器

D.自动空气断路器

E.漏电保护器

2、劳动防护用品以预防伤亡事故为目的分类的有__。

A.防坠落用品

B.防噪声用品

C.防冲击用品

D.防水用品

E.防放射性用品

3、《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__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B.患职业病的

C.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D.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E.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4、行政处罚的管辖包括__。

A.法定管辖

B.委托管辖 C.指定管辖

D.地域管辖

E.移送管辖

5、安全系数是指零件在理论上计算的承载能力与实际所能承担的负荷之比值。确定安全系数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等。

A.环境条件的影响

B.使用中发生超负荷或误操作时的后果

C.为提高安全系数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是否合算

D.使用时发生结构设计的变更

E.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工作的可靠性

6、在事故调查领导小组中,工作难度最大的是__。

A.指挥部

B.综合组

C.技术分析组

D.管理调查组

E.善后处理组

7、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起重伤害是其中一类,下列伤害中,属于起重伤害的是__。

A.起重机电线老化,造成的触电伤害

B.员工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不慎坠落造成的伤害

C.起重机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D.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倾覆造成的伤害

E.起重机安装过程中员工从高处坠落造成的伤害

8、本质安全技术是指利用该技术进行机械预定功能的设计和制造,不需要采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就可以在预定条件下执行机械的预定功能时满足机械自身的安全要求。它包括__。

A.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

B.保证足够安全距离

C.确定有关物理量的限值

D.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E.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__的权利。

A.工伤社会保险

B.提出赔偿要求

C.提出变动工作

D.提起诉讼

E.提出仲裁

10、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由以下______组成。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D.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重大危险源的报告

11、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农业机械、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电工机械、机床、汽车、仪器仪表、基础机械、包装机械、环保机械及其他机械等12类。下列机械产品中,属于基础机械类的有__。

A.轴承

B.齿轮

C.电料装备

D.模具

E.蓄电池

12、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__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A.设计人

B.负责人

C.设计单位

D.主管单位

E.主管单位负责人

13、《行政处罚法》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法律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程序主要有__。

A.简易程序

B.一般程序

C.听证程序

D.特殊程序

E.复杂程序

14、注册工程师因__情形,所在单位应向注册管理机构办理注销注册。

A.脱离安全工作岗位连续满半年

B.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C.受刑事处罚的

D.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

E.同时在两个以上独立法人单位执业的15、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有__。

A.千人经济损失率

B.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

C.机器损失率

D.职工死亡率

E.新设备数

16、重人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有__。

A.综合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

C.主体预案

D.专项预案

E.整体预案

17、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__等。

A.事件树

B.类比方法

C.事故树

D.对照、经验法 E.决策树

18、下列电源中可用做安全电源的是__。

A.自耦变压器

B.分压器

C.蓄电池

D.安全隔离变压器

E.电力变压器

19、在机械行业,存在的主要危险和危害包括__。

A.触电

B.灼烫

C.高处坠落

D.化学性爆炸

E.药品伤害

20、一切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共同犯罪要件是__。

A.犯罪客体

B.犯罪主体

C.犯罪的客观要件

D.犯罪的主观要件

E.犯罪对象

21、下列属于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的是__。

A.偶然损失原则

B.因果关系原则

C.3E原则

D.本质安全化原则

E.激励原则

22、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__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A.流向

B.用途

C.产量

D.原料

E.储存量

23、下列选项中,人机系统常见事故的原因是__。

A.机械设备存在先天性潜在缺陷

B.机械设备发生碰撞或撞击

C.设备磨损或老化

D.人的不安全行为

E.人的意志薄弱

24、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的事项有__。

A.婚姻家庭关系

B.保障劳动安全

C.防止职业危害

D.应急预案和处置 E.依法办理工伤保险

25、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的机制。扩大或提高应急级别的主要依据是__。

A.事态发展趋势

B.事故灾难的危害程度

C.影响范围

D.控制事态能力

上一篇:寒假兰亭之旅作文500字下一篇: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