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自控镇痛泵(精选10篇)
静脉自控镇痛泵 篇1
疼痛对人体会产生不愉快的心理感觉, 还会伴随生理上的组织损伤。第十届世界疼痛医学大会把疼痛与体温、血压及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列, 临床治疗中也早把镇痛作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及早康复的重要指标[1]。自控静脉镇痛泵通过计算机设置好泵注负荷量, 为患者实现镇痛的效果[2]。本文中,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00例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组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并增加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 取得了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骨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 其中男125例, 女75例;年龄30岁~80岁, 平均年龄 (51.2±4.8) 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的方法镇痛, 镇痛药物配方包括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和咪达唑仑注射液, 配合0.9%的氯化钠注射液, 混合后置于镇痛泵内, 首次用药剂量在5 m L, 保持4 m L/h的持续输注。当自控给药时要将药量控制在1 m L/次, 每次给药时间锁定在5 min, 最大药剂量应用15 m L/h, 持续用药最长时间在72 h内。如果镇痛效果不能使患者满意, 就要加大输注量。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增加了必要的护理措施,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 皮肤护理:如果患者疼痛的感觉过于迟钝, 就要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 例如: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每隔2 h~3 h完成1次翻身, 按摩易被压迫的部位, 使其血液循环不会受到影响, 避免出现压疮,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气垫床[3]。 (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正常评估患者的情况, 对患者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疏导。患者只有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才能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 医护人员要和患者建立良好关系, 避免其产生紧张和恐慌等情绪。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镇痛泵优点和相关不良反应;同时, 还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有关镇痛泵的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 实现最佳镇痛效果[4]。 (3) 转变患者疼痛态度:护理人员要通过认知与行为方面的疗法使患者可以摆脱疼痛, 转变对待疼痛的态度, 尽量转移注意力, 例如:听音乐, 看电视等, 由家属配合下床活动, 防止卧床过久导致的不当疼痛。使患者坚信虽然疼痛, 却看到康复的希望, 最终战胜疼痛。 (4) 镇痛泵护理:静脉镇痛泵要保持导管的畅通, 注意穿刺部位的清洁, 在更换敷料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出和红肿, 同时观察患者镇痛泵的运行。护理人员要清楚镇痛泵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了解镇痛泵基本故障处理方法, 设定好合理的参数[5]。 (5) 并发症护理:如果患者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要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避免发生误吸。同时, 因为麻醉药物中的吗啡会使肠蠕动被抑制, 使患者出现便秘, 所以,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多下床活动, 食用具有高纤维与高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 如有必要, 可以应用缓泻剂。如果患者出现尿潴留,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按摩下腹部, 对其下腹部进行热敷处理, 诱导患者排尿, 如有必要进行导尿处理[6]。
1.3 观察指标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进行动态评估, 可以间隔8 h做1次疼痛评分, 具体评分方法以游动标尺刻好10个刻度, 标尺两端分别是0与10, 有刻度的一侧背向患者, 由患者自身感受疼痛的程度来移动标尺, 而标尺不同位置则代表患者的疼痛程度。可以把患者疼痛程度分为以下四个程度: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与重度疼痛。观察2组患者疼痛临床体征与不良反应, 例如: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腹胀便秘及嗜睡。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镇痛有效率为9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恶心呕吐23例, 瘙痒2例, 腹胀便秘4例, 嗜睡0例;对照组恶心呕吐49例, 瘙痒17例, 腹胀便秘20例, 嗜睡15例,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表2。
3 讨论
持续的慢性疼痛极易打击患者精神, 使患者生理上、呼吸及循环系统等都受到影响, 出现并发症时还会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传统止痛是患者疼痛时, 护理人员为患者口服或进行肌肉注射镇痛药, 很难对疼痛进行有效控制。自控静脉镇痛则把注射剂量和间隔时间等由医师设计好输入到计算机内实现计算机控制给药, 患者感觉疼痛就自行启动输注按钮, 可以使止痛效果得到有效加强。使药物的血浆浓度控制在治疗的水平上, 避免血药浓度降低, 使镇痛效果与镇痛安全得到有效保证[7]。
本文中,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控静脉持续镇痛操作简便和起效迅速等特点, 可以应用在患者慢性疼痛中, 降低了患者疼痛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增强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要掌握专业疼痛护理知识, 进行疼痛的动态检测, 评估镇痛泵的镇痛效果, 观察患者临床生命指征变化, 做好相应的记录, 尽可能地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出现, 使患者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骨病患者,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 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镇痛有效率为95%,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骨科患者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镇痛同时增加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增强患者止痛效果,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科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临床观察,护理
参考文献
[1]张玉萍, 苏心境.对200例手术病人术后镇痛认知程度的调查[J].护理研究, 2011, 15 (2) :77-78.
[2]李小萍.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05-207.
[3]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30 (12) :122-123.
[4]成联欢.自控镇痛泵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药刊, 2011, 2 (4) :18-20.
[5]林鹰, 杨光.影响病人自控镇痛的主观因素[J].麻醉学论坛, 2011, 20 (5) :29-30.
[6]徐建国.疼痛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64-265.
[7]叶德玉.术后疼痛护理[J].中华护理学杂志, 2013, 13 (1) :15-18.
静脉自控镇痛泵 篇2
关键词:自控镇痛泵 产妇 疼痛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13-01
一次性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新型镇痛方法,与传统的镇痛方法相比具有效果好、起效快、泻药浓度恒定的有点,起到了主动镇痛的作用[1]。在妇产科,使用PCEA的产妇越来越多,但由于产妇缺乏使用的相关知识,从而降低了PCEA的使用效果。为了保证产妇更有效地使用该仪器,我们对186例使用PCEA的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医院产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剖宫产后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进行镇痛的产妇186例为观察对象,年龄22-45岁。产妇入选标准:无镇痛药过敏吏及成瘾史,既往未使用PCEA泵,能正确理解PCEA泵使用方法。排除标准:精神科疾病,病情危重需急诊手术者。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产妇应用镇痛泵前,向产妇详细介绍PCEA治疗的好处,教会病人正确使用PCEA泵的要领,尤其要说明使用镇痛泵不会影响切口愈合、影响排气、不影响活动,以消除其顾虑。给产妇讲解PCEA的构造、性能、止痛原理、使用方法,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原理。向产妇及家属展示PCA泵样品,同时可将正在使用镇痛泵的产妇介绍给术前产妇,产妇间的信息交流往往是最简单又有效的宣数方式。使用过程应做到妥善同定装置,保持给药途径通畅,避免拉扯硬膜外导管,引起导管滑脱或导管断留在硬膜外腔内。经常检查装置各连接处有无松动,避免药泵与导管连接处滑脱,使药物渗漏,影响镇痛效果。感觉疼痛时,可按压自控键1-2次。我们应对术后PCEA产妇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要让产妇及家属知道按键给药的最佳时间。当产妇意识到将发生疼痛或刚刚感觉疼痛时,即可按压按钮给药。不要等到疼痛剧烈时才给药,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也可使产妇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PCEA泵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某些异常情况,如输药管道堵塞、脱出、按钮失灵等。产妇翻身活动或更衣时应注意保护好导管,防止导管扭曲、脱落,同时注意局部皮肤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渗出,镇疼效果是否满意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1.2.2 自控硬膜外鎮痛泵术后镇痛效果好,无成瘾性,使用安全可靠,通过自控键可实现给药个体化等优点。它具有用药量少,给药准确性高,血药浓度维持恒定,起效快。但是疼痛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例如个体的情绪、人格因素、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及耐受力、既往疼痛经验、注意力集中与分散、环境变化、性别、年龄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对疼痛的感受。术后疼痛以切口疼痛为主,深呼吸、咳嗽、变换体位等活动使切口受到牵拉引起疼痛加重。因此,更换体位时应动作缓慢、轻柔,深呼吸、咳嗽时,用手保护切口,减轻疼痛。同时教会产妇应用心理放松等方法来辅助镇痛。让产妇了解有关镇痛药的副作用。PCEA镇痛最常见的药物副作用是恶心、呕吐。严重呕吐可增加腹压引起伤口出血、加剧疼痛、影响食欲。发生呕吐时应嘱产妇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同时遵医嘱给予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必要时停用PCEA治疗。另外,吗啡还可引起嗜睡、头晕、皮肤瘙痒、腹胀、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如产妇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布比卡因阻滞神经后可引起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头晕,嗜睡等。因此,应向产妇及家属交代清楚。短时间内不得连续多次按压自控键,止痛效果不好时,应向医生及护士反应,采取其它止痛措施。镇痛泵内药物可使患者皮肤感觉迟钝,出现压疮或烫伤,应勤变换体位,尽量避免使用热水袋,如需使用,应避免热水袋与皮肤直接接触。吗啡能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当患者由仰卧位转为直立时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指导产妇应缓慢举起,双腿下垂,慢慢站起,以防摔倒。
1.2.3 对使用PCEA产妇的健康教育,应选择多个时间点对患者进行宣教强化,即术前知识在术前宣教,术后知识在术后宣教,把健康宣教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同时,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产妇支持系统的利用,即对产妇宣教的同时,对其家属进行宣教。镇痛泵使用过程要防止硬膜外导管滑脱,给产妇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针对硬膜外导管易于滑脱的现象,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在硬膜外穿刺点处加用3M透明敷贴周定,连接管用透气胶布间断固定,并每日更换,变换卧位前妥善放置镇痛泵,避免导管受牵拉,如有松动,重新同定。应用镇痛泵影响自主排尿功能,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可使排尿反射受抑制产生尿潴留,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可有效解除尿潴留。指导家属每天2-3次用温开水清洗尿道口及会阴部,保持尿道口及会阴部清洁,并间断间歇夹管,每3~4h开放1次,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变换体位时,妥善固定导尿管,以防脱出。
2 结果
通过对186例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产妇的有效健康教育,促使产妇及家属自我护理行为的形成,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减轻护理工作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有研究报道,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疼痛认识、有效使用止痛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剖宫产术后良好的镇痛效果与产妇及家属是否懂得正确使用PCIA技术是PCIA疗效的关键,为了达到产妇自控镇痛的理想效果,我们对产妇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提高了患者使用镇痛泵自控镇痛的质量,提升了产妇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罗凌莎.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硬腰外镇痛泵的效果及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8):251
[2] 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4-175
[3] Lin LY,Wang RH.Abdominal surgery,pain and anxiety pre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J].Journal ofAdvanced Nursing,2005,5l(3):252-260
静脉自控镇痛泵 篇3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股神经阻滞,静脉自控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 用于治疗晚期膝关节病, 可有效纠正关节病变, 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患者术后疼痛剧烈, 不仅增加应激反应, 还影响早期康复锻炼, 不利于患者康复[1]。下肢术后常见的镇痛方法包括静脉镇痛、连续股神经阻滞及硬膜外阻滞镇痛, 为减少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TKA术后不宜采用硬膜外镇痛[2]。本文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选取2013 年5 月至2015 年5 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 例为观察对象, 排除合并凝血障碍、免疫系统疾病、膝关节感染、神经病性关节、周围软组织覆盖不满意及明显的韧带功能不全或伸肌腱装置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中男43 例, 女25 例;年龄48~79 岁, 平均 (67.3 ± 7.5) 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麻醉危险度分级:Ⅰ级30 例 (44.1%) , Ⅱ级38 例 (55.9%) ; 单膝63 例 (92.6%) , 双膝5 例 (7.4%) ;骨性关节炎31 例 (45.6%) , 类风湿性关节炎28 例 (41.2%) , 结核性关节炎9 例 (13.2%) ;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7 例 (10.3%) , 糖尿病5 例 (7.4%) 。按照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两组的基本情况大体一致。
1 .2 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Genesis Ⅱ假体[捷迈 (上海) 医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中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术后常规引流24~72 小时。对照组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建立静脉通道, 推注止吐药昂司丹琼4mg, 并连接BOT-6 型镇痛泵 (上海博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镇痛药物为曲马朵800mg、氟比洛芬酯100mg、地塞米松5mg于生理盐水100ml中配成混合液, 取80ml装入镇痛泵中, 设定负荷剂量为5ml, 背景输注速度为2ml/h, 单次有效按压给药剂量为2ml, 锁定时间为30 分钟。观察组术后给予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超声引导下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2.0cm, 股动脉外侧1~2cm位置处穿刺, 结合神经刺激仪找到股神经, 观察到股四头肌收缩或膝盖跳动时, 退出针芯向头侧置管10~12cm, 给予1% 利多卡因20ml, 30 分钟后无不良反应接镇痛泵, 注入0.2% 罗哌卡因400ml, 设置输注速率为5ml/h。两组均持续镇痛3 天。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术后12、24、72 小时视觉模拟评分 (VAS) , 0 分为无痛, 10 分为剧痛;比较两组术后2 4 小时的应激指标, 包括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 (CRP) 、白细胞计数 (WBC) 、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采用速率比浊法测定CRP,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游离皮质醇,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12、24 、72 小时VAS值比较 (表1) 两组术后VAS值均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 观察组术后12、24、7 2 小时VA S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2.2 两组术后24 小时应激指标比较 (表2) 观察组术后24 小时的血糖、C RP 、W B C 、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7 例 (20.6%) , 其中恶心呕吐5 例, 嗜睡2 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5 例 (44.1%) , 其中恶心呕吐9 例, 嗜睡6 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TKA术后需尽早进行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 以减少术后关节粘连, 改善假体关节功能, 严重的疼痛影响患者开始锻炼的时间, 术后镇痛对患者康复起重要作用。以往术后镇痛常静脉滴注芬太尼、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物, 药物随着血液的运行送至全身, 起效快、镇痛作用强, 但该类药物易产生呼吸抑制和过度镇静等严重不良反应, 减小剂量又会导致镇痛效果不足[3]。
静脉自控镇痛泵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控制镇痛药物用量, 可使血药浓度接近最低有效血药浓度, 避免剂量不足与用药过量的危险[4]。镇痛方案一般选择联合用药, 以增强镇痛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本文中曲马多为非吗啡类镇痛药, 对阿片受体有一定激动作用, 但较少发生呼吸抑制和成瘾性;氟比洛芬酯为非甾体靶向镇痛药, 与地塞米松联用能起到抗炎、镇痛双重作用[5]。但该方法存在静脉给药靶向性差的缺点, 理想的镇痛效果是仅阻滞膝关节局部的神经而不影响其他部位。膝关节的神经支配来自股神经、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的关节支。股神经分出的关节支覆盖了TKA术后疼痛最明显的膝关节前侧, 所以股神经阻滞可显著缓解TKA术后患肢疼痛。该方法针对局部完成, 靶向性好, 可放松股四头肌, 有效防止肌痉挛引起的疼痛[6]。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12、24、72 小时VAS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此外, 静脉自控镇痛是随着血液的运行将药物送至全身, 想要达到手术伤口的有效血药浓度需加大镇痛用药量, 所以不良反应较多。而股神经阻滞镇痛主要在股神经局部发挥作用, 通过超声定位技术可清晰反馈神经结构和穿刺针情况, 保证局麻药物在股神经周围均匀分布, 对患者其他部位影响小, 且采用局麻药物而不是阿片受体激动剂, 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更少[7]。本文中,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 机体受到疼痛刺激时会导致一系应激反应, 包括血糖、皮质醇含量升高, 还可引起炎性因子大量释放[8], 不利于患者恢复。良好的镇痛有助于抑制应激反应, 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所以术后血糖、CRP、WBC、皮质醇等应激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较静脉自控镇痛泵好, 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较少。
参考文献
[1]陈东风, 蒋建清.股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管理的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 (11) :1867.
[2]赵宏, 黄志峰, 邱贵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18) :12.
[3]高元朝, 温洪, 蒋嘉, 等.股神经阻滞与静脉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4, 20 (12) :873.
[4]迟晓慧, 陈永学, 白玉玮, 等.静脉镇痛泵和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疗效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26) :2954.
[5]李捷萌, 陈彦青.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在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24 (4) :353.
[6]赵子松, 陈晓梅, 陈广福.连续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44 (7) :69.
[7]陆国海.不同股神经阻滞配方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D].苏州大学, 2013.
静脉自控镇痛泵 篇4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泵;传统麻醉方法;产妇
[abstract] epidural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ump 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anesthesia,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 more stable; Side effect is small,intraoperative awake,and the effect is small for pregnant women,the postoperative wound pain effect is good. Epidural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ump technology can better inhibition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stress reaction,de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sympathetic nerve excitability,low probability of adverse reactions,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fear of pain.
[key words] anesthesia; Epidural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ump. Traditional anesthesia method; maternal
【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69-02
临床上,对于剖宫产妇的麻醉选择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适当地麻醉方式?适当的药量,不会影响到妈妈术后哺乳以及子宫收缩的问题[1]?我院目前多采用硬膜外镇痛麻醉技术,药物经过管子定时?小剂量缓慢释放,使产妇术后的24-48小时不会觉得刀口处疼痛?操作简单方便?镇痛效果好?本文结合实际病历资料,谈谈采取硬膜外麻醉与采取传统麻醉技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比较,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我院妇产科2013年7月-2014年11月间剖宫产妇48例麻醉病历资料,年龄23-41岁,体重45-76KG,身高149-172CM,所有病例均为剖宫产妇?患者入院后按照奇数偶数顺序将入选的病例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例的个人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式:对照组24例产妇采用传统麻醉方肌注镇痛:肌注杜冷丁50mg+异丙嗪25mg?
治疗组24例采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芬太尼0.2mg+0.25%布比卡因20ml+ 40ml
生理盐水,首次负荷剂量,观察5-10分鐘后以患者疼痛即时缓解为度自控给药?自控镇痛泵每次注药0.5ml,锁定时间5.5min?
1.3 观察指标:术后镇静评分方式:清醒?偶尔瞌睡?经常瞌睡?易于唤醒?嗜睡?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测定:无痛为O分,10分为最痛?麻醉效果评价标准[2]:优:腹肌松弛,术中无痛,无牵拉反应;良:腹肌较松弛,术中有轻微疼痛,有轻度牵拉反应;差:腹肌紧张,术中明显疼痛,牵拉反应严重,需要静脉辅助用药?
1.4结果:采用传统麻醉方式的对照组病例,优良率占78%,差率22%?采用硬膜外镇痛泵技术的病例优良率占95%,术后心率?血压?呼吸两组病例比较,传统肌注组有显著性?
2.讨论
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技术,使产妇能比较舒适地渡过术后关,术后恢复期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早翻身,早离床活动,减轻术后使用传统肌注方法止痛导致产妇被动体位所致的皮肤受压,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进行有效咳嗽,促进排痰,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保证了产妇的睡眠,有利于肌体全面康复? 有研究表明,剖宫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倾向,因剖宫产出血量多,产后下腹部伤口疼痛,从而导致产妇的心绪不良和情绪波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技术的应用,使产妇术后疼痛减轻,甚至无疼痛渡过术后关?更愿意早接触婴儿,实行母乳喂养,加强亲子关系,配合亲人,医务人员对产妇进行的心理呵护,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技术,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有研究发现,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传统肌肉注射给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中牵拉,术后应用药物有很大关系,未给予特殊处理均行好转?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与传统肌注麻醉相比,患者的血压?心率更加平稳;副作用小,术中清醒,对孕妇影响小,术后伤口疼痛效果好?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可以更好地抑制患者术后产生的应激反应,使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发生不良反应概率低,可以显著缓解患者术后惧怕疼痛的心理?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是患者借助于特殊的泵按需自行反复给予镇痛药的方法,在镇痛领域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3]?采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可避免间断肌注给药时血药浓度的明显波动,并且有效地满足了患者对镇痛药物的需求和反应方面的个体差异,使血药浓度维持于最小浓度范围内?采用持续硬外自控镇痛泵止痛,消除了因疼痛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紧张,保证了病人充足的睡眠,从而提高了病人休息的质量?减少了因疼痛而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采用持续硬外自控镇痛泵止痛,病人基本处于无痛状态,可早日下床活动,能完成床上活动和有效咳嗽,从而避免了术后肺部感染和褥疮发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长仁,周亮等. 盐酸罗比卡用与甲磺酸罗比卡应用硬膜外麻醉阻滞效应的比[J].中外医疗,2010,14:90-92.
[2]高丽,王心宇,李志刚等.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妇应激水平影响及其临床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18:48-51.
外科术后患者自控泵镇痛的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0例,男540例,女320例,年龄14~82岁,其中伴高血压病186例,糖尿病78例。
1.2 麻醉种类
口插全麻188例,硬外麻醉452例,腰硬联合麻醉220例。
1.3 镇痛配方
芬太尼:0.015 mg/kg+吗啡+生理盐水至100 ml或芬太尼+曲马多+生理盐水至100 ml。
1.4 方法
手术后在患者静脉留置针处放置三通管与配好药液的PCA泵连接,PCA泵即开始以大约2 ml/时的速度均匀给药。入患者全麻清醒后或麻醉平面消失感觉疼痛时,护士可按钮自动追加药量,一般情况下,自动泵自动给药,可维持50 h。
2 效果评价
2.1
按照WHO分级标准.0级完全无疼,I级轻度疼痛,II级中度疼痛,III级重度疼痛不可忍受。本组0级445例,I级356例,II级59例,III级0例。
3 护理
3.1
手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讲解PCA泵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使用时注意事项,即医生设定PCA药物种类、给药浓度、给药间隔时间→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感受→PCA控制机制→自行给药→缓解疼痛。
3.2 心理护理
术前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讲解术后疼痛反应,将使用PCA后的患者介绍给术前患者。患者之间的交流更能解除并人对手术后疼痛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疼痛阀值,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PCA应用的管理
严密观察留置针输注处,有无外渗情况,如发生外渗,要及时更换穿刺部位,保持连接管口处于密封,防止空气进入,加强观察,防止患者翻身时发生导管脱落或扭曲,保持输液管道通畅。
3.4 术后镇痛指导
护理人员对术后应用PCA的患者加强巡视指导,教育患者如感觉疼痛时要告知护士或医生,由护士按钮追加药量,比疼痛剧烈时再按钮追加药量效果好,满意的镇痛可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有益于术后康复。
3.5 观察用药后反应
本组有15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症状,给予对症处理效果不佳者8例,给予中止PCA泵使用后患者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芬太尼过量时会引起呼吸减慢、血压下降,吗啡可抑制呼吸。由于我们严格控制给药量,本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呼吸血压变化。
3.6 观察患者疼痛情况
不同的患者疼痛的阀值不同,对疼痛的理解不同,所以确定患者疼痛级别,不仅要询问患者的感受,还要观察患者使用PCA后的客观反映如表情、辗转反侧、呻吟、出冷汗等,作好记录为疼痛分级提供依据。
4 讨论
4.1
采用PCA泵可有效的控制药物浓度,满足了患者对镇痛药物的需求及反应性方面的个体差异,在术后急性疼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解除了患者及家属传统术后镇痛使用阿片类药物易成瘾的顾虑。使患者在无痛和较舒适的状态下度过术后阶段,更有利于病情恢复。术后镇痛不仅旨在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而且提高患者自身防止围手术期并发症能力。已经证实:接受开胸手术和开腹手术后患者使用PCA泵术后镇痛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明显缩短肠道排气时间。减少术后患者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急性激素的释放,降低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减轻心肌耗氧量,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
4.2
一次性PCA泵使用方便,操作简便,与患者原有静脉通道连接,避免了间断肌内注射镇痛给患者带来的再次创伤和痛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因此,护理人员积极学习PCA护理知识,规范镇痛方法,使患者术后镇痛达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疗效 篇6
关键词:自控镇痛泵,疼痛,产后出血,泌乳
剖宫产术后产妇因腹部创口疼痛而不适, 为缓解其疼痛情况, 解除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思想顾虑和并发症, 促进其进行更好的母乳喂养, 我院对122例产妇应用了自控镇痛泵, 收到了很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8年6-12月期间行剖宫产术产妇244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122例, 对照组122例。两组产妇均为孕38~42周之间, 无心肺功能不全、无凝血机能障碍、无乳腺疾病、无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术前均未用任何麻醉药。麻醉选择L2~3间隙穿刺并置管, 阻滞平面达T8~L5, 麻醉效果满意, 生命体征平稳, 两组产妇年龄、孕产次及手术指征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使用的镇痛泵由浙江嘉兴苏嘉医疗器械厂提供, 泵液组成:0.75%布比卡因25~30ml, 吗啡5ml, 东莨菪碱0.3mg, 氟哌啶0.5m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与镇痛泵连接, 镇痛泵以2ml/h的速度均匀的硬膜外连续给药50h。
2观察与效果
2.1 尿潴留
观察组:无尿潴留者110例, 约占91%, 尿潴留者12例, 约占9%, 且第2天给予保留尿管每4h放尿1次后可以恢复正常。对照组:无尿潴留者115例, 约占94%, 尿潴留者7例, 约占6%。
2.2 产后出血
观察组:产后大出血2例, 约占1.6%, 无产后大出血120例, 约占98.4%, 对照组:无产后大出血。
2.3 疼痛情况
观察组:术后刀口重度疼痛 (即不能翻身、坐起、不能下床活动) 0例;轻微疼痛者 (即翻身时刀口两角疼痛, 但能忍受) 100例, 约占82%;无疼痛者22例, 约占18%。对照组:术后刀口重度疼痛需追加杜冷丁者98例, 约占80%;轻微疼痛者24例, 约占20%。
2.4 泌乳情况
为产后3d泌乳及母乳喂养情况:观察组:泌乳时间早, 新生儿吸吮后满足感116例, 约占95%, 乳汁不足者6例, 约占5%。对照组:泌乳时间早, 新生儿吸吮后满足感100例, 约占82%, 乳汁不足者22例, 约占18%。
3结果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 尿潴留和产后出血率, 通过χ2检验P>0.05, 两组产妇无明显差异。而产后疼痛及泌乳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产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产妇疼痛明显少于对照组, 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 且泌乳量、哺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4讨论
剖宫产产妇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 使麻醉药少量、缓慢的进入体内, 起到持续镇痛的作用, 使产妇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解除了剖宫产术后产妇的顾虑, 使剖宫产产妇舒服地度过疼痛期, 并能促使产妇早下床活动。产妇早下床活动的好处有很多, (1) 减少产妇术后血栓栓塞性静脉炎的发生。 (2) 促进了产妇肠蠕动的恢复, 使其尽早改善饮食。 (3) 使产妇泌乳素分泌量增加。以上诸多因素促使产妇早开奶、早哺乳、增进了母子感情, 并使催产素分泌增加, 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了产妇产后出血, 形成良好循环。
静脉自控镇痛泵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普外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治疗的28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133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3.1±2.5)岁。本组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284例,胃癌切除术121例,直肠癌术后69例,胆囊切除术6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结肠手术13例。
1.2 治疗方法
将本组镇痛药装入PCA泵,其主要成分是枸橼酸芬太尼[1]。自控镇痛泵包括:(1)注药泵;(2)自动控制装置;(3)输注管;(4)报警装置。术毕,在医护人员设置完PCA参数后即可实施镇痛,但前提是麻醉医师需将泵与留置的静脉输液管连接。PCA参数指标有:(1)负荷量(3~5m L);(2)持续给药(0.5~1m L/h);(3)锁定时间(10~30min);(4)自控镇痛泵追加给药1次,同时在一定时间范围里二次按压疗效并明显者;(5)在单位时间里,采用最大治疗剂量(>8mL/h)。以上设置对患者有几大优势:需要时追加用药,无需时防止过量,PCA泵出现故障时,自行停止报警。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在普外手术治疗前均接受对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细致向患者讲解其原发疾病,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的必要性以及治疗过程,让患者清楚的了解有关治疗及护理知识,以及治疗的重要性,此外,还要安慰患者,取得他们配合的同时,满足患者心理需要,并引导患者明白一些术后恢复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手术治疗充满信心,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尽早康复。
2.2 术前PCA使用指导
术前医护人员向患者展示PCA泵样品及进行详细PCA泵的优点和使用要领,能使患者进行独立操作。并告知患者镇痛药不会延误创口愈合,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心理。
2.3 生命体征监测
PCA护理的监测重点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护理人员定时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以及体温等,并做好相关的病程记录,直到患者自控泵治疗完成。这样做的原因是,PCA泵里镇痛药的主要成分为芬太尼,其患者应用过多的话会导致血压降低、心律失常、皮肤冰冷僵直、呼吸抑制甚至窒息。当患者发生以上情况时,若没有立刻给予适当的抢救或护理,往往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结果。所以,定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有无不舒服的地方;有利于了解患者病情的治疗效果及变化情况。当患者发生异常不良反应时,如昏睡、瞳孔缩小、血压下降等,应该首先关闭镇痛泵,并第一时间通知医师进行抢救。
2.4 留置导管的护理
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他们进行相关的生活指导,还要注意留置导管的管理。首先,应该保证其长度适宜,一般不超过30cm,并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其次,如果患者发生不适或者是局部皮肤有变态反应或炎性渗出时,则应该及时与医师联系,在拔管的同时,给予局部治疗及抗感染处理。以上这些护理原则的目的就是防止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运动或者其他原因发生导管脱落、扭曲、局部感染等。
2.5 正确处理不良反应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即便是认真做好各项处理,但由于种种原因,患者还是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所以一旦有突发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需要做好及时的抢救护理工作。首先,由于镇痛泵采用的主要药剂为麻醉及止痛类,所有由于患者体质原因,可能会发生呼吸中枢产生抑制作用,造成呼吸不规律、呼吸频率以及通气量的骤减,呼吸抑制是指抑制脑干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是麻醉及止痛类药物最危险的不良反应。呼吸功能损害表现为开始时呼吸频率减慢而通气量减少,呼吸运动不规则,最后出现呼吸抑制,严重时还可以产生呼吸停止。尽管是采用治疗剂量下罕见此类现象,但是只要是在镇痛泵中应用了这类麻醉及止痛药物,就要随时做好警惕。本组中就有一例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呼吸衰竭,我们护理人员及时给予吸氧,并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纳洛酮0.4mg[3]。最终患者成功解救,无生命危险。
此外,由于阿片类药品能够听过刺激并兴奋延髓呕吐中枢,所以应用镇痛泵的患者常常有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本院在治疗此不良反应时,首先让患者保持平卧,头偏向一侧,此外还对发生呕吐的患者给适当量的胃复安进行治疗。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术后患者因为呕吐动作而增加腹内压,加重伤口疼痛或切口裂开。
3 结果
本组患者均于术后立刻给予镇痛泵治疗,镇痛时间为1~2d。应用VAS法评价镇痛效果。其中:镇痛效果良好的患者有269例(评定<3分),占94.8%;在并发症方面,发生恶心腹胀的有24例,占8.5%;发生呕吐的有12例,占4.3%;有1例发生呼吸抑制,经抢救患者恢复正常。
4 讨论
由于自控镇痛泵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以及稳定的性能,所以在临床中目前已经开始被医疗工作者所接受[4]。但是,如何做好护理工作,是使用自控镇痛泵成功的关键。结合本组疗效来看:本组患者均根据个人体质的差异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镇痛药物。在采用自控镇痛泵以后,均保持了非常好的镇痛疗效以及血药浓度。镇痛效果良好的患者有269例(评定<3分),占94.8%。以上治疗结果是非常满意的。结合本组研究表明,术后患者接受了自控镇痛泵的治疗,可达到较理想的术后镇痛目的,且不会对患者形成药物依赖的不良反应。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自控镇痛泵治疗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很多异常的情形。比如电脑程序设置有误、电源中断、药物管道堵塞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自控镇痛泵的治疗疗效不稳定或是发生危险。所以,只有护理人员严格进行有效的定期查房,关注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才可以保证镇痛的安全有效。
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普外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治疗的284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术后的综合护理,避免患者产生镇痛不理想以及不良反应或相关并发症产生。结果 本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后,其镇痛效果满意。在自控镇痛泵治疗过程中通过恰当的临床护理是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以及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的。结论 护理人员在普外术后的护理中,要加强对自控镇痛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镇痛药物的特点,做好管道管理与密切观察,帮助患者取得满意效果。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PCA使用方法,了解镇痛药物的药镇痛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普外科,术后,自控镇痛泵,护理
参考文献
[1]林红华,张艳霞,张秀英,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病人镇痛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9):2299-2301.
[2]苏淑芬,许燕冰.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1):2701-2702.
[3]范桂荣.骨科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家庭护士,2008,6(15):1330-1332.
静脉自控镇痛泵 篇8
关键词:腹部外科手术,PCA,镇痛效果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 可见于几乎所有的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 技术是临床中疼痛治疗的新方法, 具有镇痛效果好, 用药量少, 血液浓度恒定等优点。现将我院86例腹部手术术后使用PCA泵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择86例患者均为腹部手术患者。其中男48例, 女38例, 年龄17~83 (平均48.57) 岁。60岁以上11例, 30~60岁48例, 30岁以下27例。阑尾手术29例, 肝胆手术26例, 疝修补术22例, 胃肠穿孔术9例。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及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其中32例患者使用传统镇痛方式作为对照组, 男18例, 女14例, 年龄17~72岁。另外54例患者使用硬膜外镇痛泵作为研究组, 男30例, 女24例, 年龄19~83岁。86例患者均经过严格术前检查, 所有指标符合手术指征。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54例在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并使用一次性自控止疼注液泵 (河南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与硬膜外导管接通。对照组手术后常规拔除硬膜外导管。研究组54例患者与手术结束前30min给芬太尼2.5μg/kg, 罗哌卡因2.5mg加生理盐水5~8ml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首次剂量。手术结束后研究组术后立即使用硬膜外状况式镇痛泵, 泵内药液配方:芬太尼、吗啡、维库溴铵、罗哌卡因, 氟哌利多等麻醉药加生理盐水至100ml, 以2ml/h的速率持续注入药液。72h之后拔除硬膜外导管及PCA泵。对照组32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立即拔除硬膜外麻醉管, 不再使用任何麻醉剂。由护士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手术后3d内患者使用PCA的效果、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主要的副反应[1]。对照组手术后常规拔除硬膜外导管, 用创可贴保护硬膜外导管进针口。开始并不给予任何止疼药物处理。在患者清醒时给予鼓励、解释、安慰等措施, 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在患者有疼痛感觉时根据疼痛的程度按三步阶梯给药方案[2]予合理的用药。通过对86例患者手术后4、12、24h及3d内的镇痛满意度、情绪反应、副作用 (如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呼吸抑制等) 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其中疼痛反应用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情绪反应通过与患者交谈视其应答反应及观察其表情进行评估。副作用通过发生不良反应例数的比率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的疼痛反应
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3d内的疼痛反应进行评估, 使用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3]。研究组发生轻微的切口疼痛者 (VAS≤4) 40例, 发生率为74.07%;对照组发生轻微的切口疼痛者 (VAS≤4) 11例, 发生率为34.38%。研究组无切口剧烈疼痛者 (VAS>8) ;对照组切口剧烈疼痛者 (VAS>8) 16例, 发生率为50.00%。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 (χ2=24.92, P<0.001) 。
2.2 患者术后情绪反应
通过6种面部表情结合简单对话来评估患者情绪反应。研究组54例患者手术后情绪乐观者37例 (68.51%) , 情绪差者6例 (11.11%) ;对照组情绪乐观者3例 (9.37%) , 情绪差者23例 (70.24%)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51.85, P<0.001) 。
2.3 患者术后出现的副作用
通过观察腹部术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腹胀、嗜睡、抑制呼吸的发生例数,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副作用发生率 (见附表) 。研究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常规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较多, 经比较后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 。嗜睡、抑制呼吸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 。对照组腹胀发生率 (23.52%) 比研究组 (9.26%) 高,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术前护理
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在术前1d下午应进行术前访视并向手术者及家属讲明PCA的原理及使用安全性、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使用PCA协议书后方可使用。
3.2 妥善安置及解释
术毕回病房应立即观察硬膜外穿刺局部情况, 妥善放置及固定PCA, 防止下床活动时不慎拔脱硬膜外导管并需再次向家属讲明PCA的使用方法, 告知PCA以2ml/h的速率持续注入药液。由于PCA是病人主动参与的“按需止痛”, 如病人在PCA泵设定的最小剂量 (2ml/h) 下仍感疼痛, 可自行按自控键, 追加剂量。另外, 为了防止过量药物进入体内, PCA泵设有双保险: (1) 锁定时间, 只有第一次按键是有效的, 病人再按键时, PCA泵即不再追加药量。 (2) 单位时间内进入体内止痛药量达最大剂量时, 再按自控键都是无效的。所以告知病人不必担心药物过量[4]。
3.3 不良反应的护理
病人由于年龄、体型、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均存在个体差异, 采用配方和参数基本固定的PCA泵, 有时仍会出现镇痛不完善和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副作用。
3.3.1 恶心、呕吐的护理
恶心呕吐的原因可能是吗啡刺激延脑催吐化学感觉区引起恶心呕吐。术后PCA泵配方中虽然加入了氟哌利多2.5mg, 以防止恶心呕吐的发生, 研究组病例中仍有恶心呕吐现象发生。如有发生护理人员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并给予解释和安慰。呕吐时可予止吐药物如爱茂尔, 呕吐严重者应用中枢性止吐药恩丹思琼, 并暂停PCA泵的使用, 以观察是否为PCA泵的副反应引起。必要时终止PCA泵的使用。
3.3.2 皮肤护理
吗啡是组胺释放剂, 皮内注射吗啡即可引起组胺释放和皮肤血管扩张而致皮肤瘙痒和充血、风团、红斑等症状。本研究组出现皮肤瘙痒率为24.07%。瘙痒严重时按医嘱给予苯海拉明、扑尔敏、非那根等抗组胺药物。
3.3.3 留置导尿的护理
术后适时拔除导尿管是防止发生术后尿潴留及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有效措施。吗啡、芬太尼用于硬膜外PCA泵镇痛尿潴留发生率差异较大, 从5.7%到72%[6], 本研究组为16.67%。一般拔除导尿管时间应与镇痛药停用时间同步或稍推迟, 同时要注意膀胱功能的训练, 拔除导尿管后嘱病人多饮水, 尽早自行排尿, 如出现尿潴留现象, 先热敷腹部及诱导排尿, 无效时再行导尿。
3.3.4 肠功能恢复
注意观察肠蠕动恢复情况, 以第一次肛门排气为准。研究组肠蠕动恢复时间大部分在术后24~72h内, 而对照组则在术后72h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也比研究组高, 可能与患者担心伤口疼痛而不敢下床活动有关, 所以术后早期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至关重要。对于少数发生腹胀者应及时给予热敷腰骶部, 效果较满意。因腰骶部热敷后可以明显缩短第一次排气排便的时间[7]。
3.3.5 神志及生命体征的观察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定时测量SPO2。研究组病例中无明显呼吸抑制出现, 但特别是对年老体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痉挛者仍要注意有无低氧血症。观察的重点应放在术后6h内, 病人应常规吸氧6~12h并持续24h监测血氧饱和度。注意病人神志、表情的变化, 如出现嗜睡、表情淡漠, R<10次/min, SPO2<90%, 应立即停用镇痛药物, 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3.4 心理护理
随着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疼痛这一临床常见症状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也日益得到重视, 而疼痛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正逐渐被人们认识。所以做好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也至关重要。对疼痛的患者, 护士应多给予安慰和鼓励, 使病人产生战胜疼痛的信心。只有同时配合心理护理才能使PCA治疗达到最佳的止痛效果。首先应教育患者, 使其改变对药物副作用及耐受性的正确认识, 并教会患者正确使用镇痛泵, 减少患者的顾虑;再通过疏泄和安慰, 即护士在耐心听取患者病情和情绪的感受时, 充分表达同情, 给予适当安慰。在此基础上, 配合暗示、松弛疗法等心理治疗的特殊方法, 对疼痛会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另外指导患者家属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提高痛阈。
通过对术后86例患者分别使用不同镇痛措施后的效果及其所产生的副作用进行分析和比较, 认为术后使用硬膜外PCA泵镇痛效果良好。与传统的肌肉注射各类镇痛药相比, 镇痛泵具有镇痛效果好、药物成份简单、用药量小、血液浓度维持恒定、操作方便、病人活动不受限等优点, 不影响床上大小便、翻身、更衣、换床单被服, 还可根据个体对镇痛药的不同要求而投放用药等优点。使用镇痛泵对肠功能的恢复没有抑制作用, 相反由于镇痛泵的使用患者疼痛感较轻而术后活动早, 研究组患者肠功能恢复也较快。同时镇痛泵也会引起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 腹部外科手术后合理给予镇痛措施可降低创伤导致的疼痛提高病人的疼痛域, 减轻疼痛带来的不良反应。而使用持续PCA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术后肌肉注射杜冷丁、平痛新, 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所以只要正确合理地使用镇痛泵, 严格掌握药物剂量, 合理用药, 加强医患沟通, 硬膜外镇痛泵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强.芬太尼、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腔后切口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5, 7 (1) :56.
[2]尤黎明.老年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254.
[3]袁葵.癌症疼痛护理的研究发展[J].中国实用护理, 2006, 3 (7) :45.
[4]郑瑾.使用PCA泵病人的术前宣教和术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4) :26.
[5]秦洪猛, 曹丽楠, 曹士宏.吗啡和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5, 11 (6) :35.
静脉自控镇痛泵 篇9
【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静脉自控在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患者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用药量及管道脱落情况。结果:80例产妇术后6、12、24、48h镇痛效果满意率平均为89.06%,镇静效果满意率平均为93.44%,出现恶性2例(2.50%),乏力5例(6.25%)。结论:芬太尼静脉自控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关键词】芬太尼;剖宫产术;静脉镇痛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69-01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80例产妇均为足月产,年龄20~36岁,平均26岁,身高150~180cm,体重50~85kg,ASAI~II级。初产妇71例,二次生产9例,单胎产妇78例,多胎2例。所有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均要求行药物镇痛。
1.2镇痛方法静脉自控镇痛采用芬太尼,泵中芬太尼浓度根据产妇情况而定,一般为6~10μg/ml。每小时给药量设定为2ml,每次为0.5ml,PCA量1ml,锁定时间10min。镇痛期间监测BP、SpO2、HR,于术后6、12、24、48h进行镇痛及镇静评分。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如是否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下肢麻木、下肢运动障碍(力弱或不能下地)和呼吸抑制(SpO2<90%)等情况发生。
1.3疗效评定术后镇痛效果评定标准参照Prince-Henry评分法,0分:咳嗽时无痛;1分:咳嗽时才有疼痛;2分: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时疼痛;3分:静息状态下即有疼痛,但较轻可以忍受;4分:静息状态下即有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评分低于3分者为镇痛满意。镇静效果评定参照相关文献,0分:无镇静,产妇觉醒;1分:轻度镇静,偶尔瞌睡,呼之即应;2分:中度镇静,经常瞌睡,但易于唤醒;3分:重度镇静,持续瞌睡,难以唤醒。评分低于3分者为镇静满意。
2结果
80例产妇术后6、12、24、48h镇痛效果满意者分别为71例(88.75%)、73例(91.25%)、70例(87.50%)、71例(88.75%);镇静效果满意者分别为74例(92.50%)、76例(95.00%)、74例(92.50%)、75例(93.75%);出现恶性2例(2.50%),乏力5例(6.25%)。
3讨论
3.1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剖宫产率在国内外均逐年上升,其主要原因:①孕妇肥胖和高龄者较多,巨大儿的比例也不断增加;②优生优育知识教育的普及,家属希望新生儿顺利生产,害怕产程长等因素给新生儿带来风险;③产妇对阴道分娩缺乏信心,更不愿意忍受自然分娩带来的痛苦;④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提高,害怕产后阴道松弛影响夫妻的性生活;⑤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⑥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多,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一旦产前发现胎儿宫内有不利于自然分娩的因素存在,医生均会建议剖宫产。
3.2芬太尼静脉自控在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原理剖宫产术后良好的镇痛有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母婴的健康。疼痛是剖宫产术产妇最常见的症状,而一般术后48h内切口疼痛和宫缩疼痛最为剧烈;现在产妇对剖宫产术后的无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方便有效迅速降低剖宫产术后的疼痛,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
3.3芬太尼静脉自控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注意事项向产妇及家属说明芬太尼静脉自控在剖宫产术后的镇痛的意义,教会如何正确操作。产妇根据自己需要随时自控按键给药,但应限制给药量;如果产妇反映镇痛效果不好,应及时调整药物或剂量,必要时更换镇痛方式。产妇如果翻身、下床活动、穿脱衣服,应保持镇痛泵连接紧密,固定牢固,防止打折、脱出、堵塞。芬太尼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中枢抑制剂如巴比妥类、麻醉剂有加强本品的作用,如联合应用,应应减少剂量。由于留置时间长及药液刺激,要防止感染。
3.4芬太尼静脉自控在剖宫产术后镇痛并发症的预防芬太尼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甚至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①恶心呕吐,本组出现2例(2.50%),是芬太尼镇痛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主要由于芬太尼可以作用于大脑呕吐中枢和引起体内释放内源性组织胺,在应用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增加药量。产妇如果出现呕吐严重者,可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必要时改用其它镇痛方式。②乏力是又一常见不良反应,本组出现5例(6.25%),目前对其发生机制不十分清楚。③芬太尼可以抑制胃肠蠕动,容易造成腹胀。鼓励患者多翻身,情况允许时要下床活动。④芬太尼可以引起组织胺的释放,出现皮肤瘙痒。一般停药后便可缓解,如果症状严重可给予抗组织胺药。如地塞米松可减少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皮肤搔痒、恶心及呕吐。⑤芬太尼可以抑制神经系统反射,干扰排尿功能;增加输尿管平滑肌张力,使膀胱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所以均可引起尿潴留。⑥芬太尼属于阿片类镇痛药,对延髓血管运动中枢有抑制作用,扩张外周血管所致,可以引起低血压。用药期间要监测产妇的血压,如果出现血压下降,应加快输液速度和减少芬太尼用量。
总之,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在剖宫产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均满意,减轻患者的痛苦,稳定患者的情绪,操作方便、简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仲廉,邓乃封.妇产科麻醉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5.
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2007年开始使用镇痛泵, 由于经济条件原因, 于2009年使用率大幅上升, 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共剖宫产约3000台, 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约2200人, 占73%, 年龄在19~41岁, 孕周37周+4~41周+3的产妇, 无产妇并发症, 胎儿情况正常, 均为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剖宫产, 术后留置尿管24h, 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泵容积100mL, 恒定速度为2mL/h, 持续镇痛48h后拔掉, 硬膜外自控镇痛配方为:吗啡5支10mg, 布比卡因5支约25mL, 加0.9%生理盐水配成100mL液体, 产妇均达到镇痛效果。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术前麻醉师与患者家属谈话, 并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 向产妇详细介绍自控镇痛泵对机体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并交待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指导产妇在使用镇痛泵如何进行功能活动, 做好心理安慰。
2.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术毕回房后, 每小时测P.BP.R1次或连续6次平稳后改Q4h1次, 或使用多参数监护仪, 记录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情况, 1h记录一次,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无特殊情况发生。
2.3 加强健康宣教工作, 保护好导管, 防止脱落扭曲
产妇返回病床时, 应轻柔地抬放产妇, 切勿拖拉, 还有特别是术后2h翻身离床活动的时候, 动作要小心, 以免背部硬膜外穿刺处敷料脱落, 导管扭曲拔出。护士巡回时注意以上情况, 向患者详细交待, 并提醒麻醉师48h后拔管。
2.4 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1) 防止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最常见的现象, 排除因使用胃肠道刺激药物引起, 产妇应平卧头偏向一侧, 以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 引起窒息, 重者夹闭镇痛泵, 减少麻醉剂量, 可根据医嘱给予止吐药物对症处理。 (2) 鼓励早活动:我院规定剖宫产术后2h开始翻身, 每2h翻身一次, 以避免压疮, 24h留置尿管拔出, 鼓励产妇早日下床活动。硬膜外镇痛泵携带, 保证连接部分安全;早活动可促进胃肠蠕动, 肛门排气快, 使产妇8h开始进半流食, 少食多餐, 以利于体力恢复, 早日下奶, 促进母乳喂养。 (3) 皮肤瘙痒、荨麻疹:出现上述症状, 报告麻醉师, 夹闭镇痛泵, 一般不做特殊处理, 症状会自行好转, 皮疹消失。 (4) 下肢麻木:出现上述症状, 嘱家属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 尽早拔除镇痛泵后症状好转。 (5) 预防尿潴留:使用镇痛泵的产妇在24h拔除留置导尿管后, 有2.4%的出现尿潴留, 术后会阴擦洗每天2次, 以防尿路感染发生。在24h拔除尿管后嘱产妇多饮水, 在2h内下床活动, 以尽早自解小便。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伤口疼痛以24h最为剧烈, 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 以恒定速度注入镇痛药物, 镇痛持续稳定, 使产妇能比较舒适地渡过术后疼痛关, 术后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早翻身、早离床活动, 减轻术后使用传统肌内注射方法止痛导致产妇被动体位所致的皮肤变压, 促进血流循环, 有利于伤口愈合。因剖宫产出血量多, 产后下腹部伤口疼痛, 从而导致产妇的心绪不良, 情绪波动, 产妇易疲倦, 使用自控镇痛泵后, 使产妇术后疼痛减轻, 甚至有的产妇无疼痛感, 他们更愿意早接触新生儿, 实行母乳喂养, 加强母婴感情, 配合家属, 预防产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