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分娩镇痛(共7篇)
静脉分娩镇痛 篇1
导乐分娩镇痛仪属非药物、无创伤镇痛设备, 能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 提高分娩质量。间苯三酚为平滑肌解痉药, 能软化宫颈加快子宫颈口扩张, 缩短分娩时间。笔者就此二者联用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研究, 研究结果示, 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间苯三酚能进一步提高镇痛效果、提高阴道分娩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80例。年龄20~35周岁;孕周37~41周;均为头位、单胎;均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排除标准: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胎位异常、头盆不称、临产前胎心监护异常和不具备阴道分娩的条件。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与对照组各60例。3组孕产妇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当产妇宫口开大3cm时, 观察Ⅰ组予导乐分娩镇痛仪 (GT-4A型, 北京本然天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间苯三酚 (湖北午时药业) 80mg静脉注射;观察Ⅱ组单纯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对照组不予任何镇痛方法和药物。
导乐分娩镇痛仪的使用方法:传导贴粘分为A、B、C、D共4组。A组传导贴粘贴于产妇左手桡神经虎口部位、护腕型传导贴粘贴于产妇手腕部正中神经腕横纹向心4cm处;B组传导贴粘贴于右手及右腕部, 方法及位置与A组相同。C、D组传导贴粘贴于T12-S1的位置, 由髂嵴最高点划水平线至第3、4腰椎棘突位置, 将传导贴的中心点与此对应粘贴即可 (C组在上, D组在下) 。根据产妇宫缩情况递增、递减调整电流强度。宫缩时手部以引起肌肉轻微震颤, 手型无明显变化为宜, 腰部以产妇能耐受为宜;无宫缩时手腕部电流强度减至手指不震颤, 腰部电流强度参数减半。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 (VAS) [1]进行疼痛评估, 以0~10的数字代表疼痛强度, 疼痛表现为0~3为轻度, 4~6为中度, 7~10为重度疼痛。另记录产妇各产程时间, 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对分娩服务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一般使用镇痛仪5~10min, 出现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 (P<0.01) , 而观察Ⅰ组镇痛效果优于观察Ⅱ组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与观察Ⅱ组比较, #P<0.05
2.2 产程
观察组产程和总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1) 。观察Ⅰ组第一、二产程和总产程缩短较观察Ⅱ组更为明显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与观察Ⅱ组比较, #P<0.05
2.3 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
观察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Ⅰ组顺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76.7%、13.3%, 对照组分别为55.0%、28.3%, 观察Ⅰ组较对照组顺产率提高, 剖宫产率下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Ⅰ、Ⅱ组无新生儿窒息发生, 对照组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对分娩服务满意度
观察Ⅰ、Ⅱ组与对照组产妇对分娩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96.7%、91.7%和26.7%,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观察组间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导乐分娩镇痛仪依据神经科学原理, 运用持续激活技术, 刺激双手虎口部和腕部区域, 激活人体自身镇痛系统, 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合成和释放, 从大脑至脊髓在不同层次阻止痛觉信息的传人;同时通过刺激背部脊柱两侧T12-L1和S1-4位置, 兴奋粗纤维控制的SG细胞, 关闭脊髓神经疼痛闸门, 脊髓内发生节段性抑制, 使痛感信息向水平方向扩散, 从而达到确切的分娩镇痛效果。本研究表明, 常规分娩时85%的产妇需忍受重度疼痛, 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产妇只需忍受轻度疼痛 (63.3%) 和中度疼痛 (36.7%) , 未出现重度疼痛。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有效缩短了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第一产程的疼痛主要来自子宫体的规律性收缩和宫颈、子宫下段的扩张, 疼痛通过T10-12传入脊髓, 在宫颈扩张至7~8cm时痛感最剧烈, 疼痛性质为钝痛或锐痛。第二产程的疼痛主要来自阴道、会阴的膨胀牵拉和子宫的持续性收缩, 疼痛通过阴部的神经传入S2-4脊髓节段, 疼痛性质为锐痛, 定位明确。分娩镇痛能有效减轻不良应激反应, 增强自信心, 有利于产妇对产程的主动配合, 避免因恐惧、焦虑、疲劳等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第一产程时间长, 镇痛的有益作用更加明显。
间苯三酚是亲肌性平滑肌解痉药, 与阿托品类和罂粟类药物不同, 能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道平滑肌, 迅速解除平滑肌痉挛状态, 对正常平滑肌影响极小[2]。患者使用后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率失常等不良反应。间苯三酚对产妇子宫颈有选择性解痉作用, 不影响宫体的收缩, 能加快子宫颈口扩张, 软化宫颈, 缩短分娩时间, 减少产妇的痛苦[3]。本研究表明间苯三酚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进一步增强了镇痛效果, 缩短第一产程和总产程, 与对照组相比第二产程也明显缩短。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 尤其是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间苯三酚静脉注射, 明显提高镇痛效果, 缩短产程, 产妇满意率提高。
报道称, 分娩镇痛能降低剖宫产率[4、5], 本研究中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间苯三酚能更有效减轻分娩疼痛, 扩张宫颈促进产程进展, 从而提高了阴道分娩率, 降低剖宫产率。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间苯三酚静脉注射简便易行,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间苯三酚静脉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Ⅰ组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间苯三酚80mg静脉注射;观察Ⅱ组单纯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对照组未使用任何镇痛方法和药物。观察、比较3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对分娩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 (P<0.01) 且观察Ⅰ组镇痛效果优于观察Ⅱ组 (P<0.05) ;观察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缩短 (P<0.01) , 观察Ⅰ组第二产程也缩短 (P<0.05) ;观察Ⅰ组顺产率提高、剖宫产率降低 (P<0.05) ;各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间苯三酚静脉注射用于分娩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 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导乐分娩镇痛仪,间苯三酚,镇痛效果
参考文献
[1] Revill SI, Robinson JO, Rosen M, et al.The reliability of a linear analogue for evaluating pain[J].Anaesthesia, 1976, 31 (9) :1191-1198.
[2] Singh IP, Sidana J, Bansal P, et al.Phloroglucinol compounds of therapeutic interest:global patent and technology status[J].Expert Opin Ther Pat, 2009, 19 (6) :847-866.
[3] 王瑞华, 顾成敏, 魏东红.间苯三酚应用于产程不同时期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33) :5294-5296.
[4] 刘宏健, 王吉云, 姚晓玲, 等.导乐仪镇痛结合全程责任制陪伴对分娩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 2012, 12 (9) :58-60.
[5] 孟宪珍, 李晓捷, 裴政国, 等.分娩镇痛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4, 35 (5) :913-914.
静脉分娩镇痛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12月经笔者所在医院检查适于阴道分娩并愿意接受麻醉镇痛的60例足月健康初产妇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 年龄22~36岁, 平均 (27.9±8.3) 岁。体重51~84 kg, 平均 (64.1±7.2) kg。孕周38~42周。对照组30例, 年龄23~38岁, 平均 (28.1±8.2) 岁。体重 (50~82) kg, 平均 (62.9±7.5) kg。孕周37~41周。所有产妇均不伴有妊娠并发症, 且为单胎头先露, 无明显头盆不称及产科禁忌证, 适于阴道分娩。两组产妇年龄、体重、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麻醉:给予产妇鼻导管低流量吸氧, 开放产妇静脉通道。将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 mg, 国药准字H20054171) 配制为20μg/ml的50 ml无菌生理盐水溶液, 置于电脑微量注射镇痛泵 (福尼亚) 中, 设置镇痛泵持续静脉背景输注量为0.05μg/ (kg·min) , 自控镇痛的单次给药量为0.2μg/kg, 并设置于20 s内输注完毕, 锁定给药间隔时间为3 min。于宫缩开始前30 s按压给药, 并于分娩前20 min停止给药[4,5]。
对照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阻滞自控镇痛:于产妇于L2~L3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 头部向上置管约3~4 cm。配制含2%罗哌卡因 (耐乐品, Astra Zeneca公司生产, 进口药品注册号:H20100104) 和2μg/ml芬太尼的50 ml复合注射液于电脑微量注射镇痛泵 (福尼亚) 中, 先给予实验剂量5 ml, 观察产妇无不良反应出现后, 另外追加5 ml剂量。设置给药参数为单次按压给药剂量5 ml, 锁定给药间隔时间为10 min。于分娩前20 min停止给药。
对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和胎儿胎心进行全程监护, 记录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和出现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等不良反应。记录产妇使用器械助产、催产素和实施剖宫产的情况。
1.3 评分标准
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进行疼痛评分, 总分10分, 0分表示无痛, 10分表示剧痛, 中间的数值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对患者实施镇痛后的10、20、30 min和宫口开全时进行VAS评分。采用视觉镇静评分 (VRS) 对产妇进行镇静评分, 其中1分表示清醒;2分表示轻度困倦, 可以唤醒;3分表示困倦, 不易唤醒;4分表示患者嗜睡, 不能唤醒。应用Apgar评分法对新生儿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统计的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镇痛效果对比
两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分
2.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 对照组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均长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第三产程两组相似。
min
2.3 不良反应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2例, 恶心呕吐3例, 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4例, 皮疹1例, 头晕1例, 两组相似。观察组患者在第二产程中出现2例血氧饱和度低于92%的患者, 但后来逐渐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VRS评分显示, 2分和3分的共6例, 占20.0%。对照组仅2分出现3例, 占10.0%, 观察组镇静程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两组产妇器械助产率、催产素使用率、剖宫率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器械助产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催产素使用率和剖宫率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例 (%)
2.5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两组通过胎心监护, 未发现有胎儿胎心异常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上观察组8分2例, 9分1例, 其余为10分。对照组8分1例, 9分1例, 其余为10分, 两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目前, 硬膜外阻滞镇痛是临床上常用的分娩镇痛术, 但是, 因为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专业性比较强, 对麻醉师和产科设备要求比较高, 同时大多数产妇害怕会引起硬膜外麻醉并发症或者存在有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等, 因此, 硬膜外阻滞镇痛麻醉并不被广大产妇所接受。理想的分娩镇痛术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镇痛方法简便易行, 镇痛效果明显, 对母体和胎儿不造成影响。 (2) 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宫缩和分娩运动, 产妇在分娩中能够保持清醒并配合分娩过程。 (3) 不影响产程和分娩进程[6,7]。因此, 国内外产科专家正普遍面临着发明理想的分娩镇痛术的挑战[8,9]。
瑞芬太尼为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 能够用于人体镇痛, 在人体内能够快速的达到所需的血药浓度, 起效快[10]。同时它也能在组织中被迅速的水解, 作用时间短。瑞芬太尼在人体内的代谢不受肝肾功能、性别、年龄的影响, 代谢率高, 且不会在体内蓄积, 尤其是在孕妇和新生儿体内, 其清除速率高于一般的成人和儿童, 因此, 有关研究将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应用于分娩镇痛中, 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研究中, 将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和硬膜外阻滞自控镇痛同时应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中, 通过对比发现,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同样具有有效的镇痛效果, 且不会影响产妇产程, 降低了器械助产率。有研究称, 瑞芬太尼在产科应用中产妇和胎儿的不良反应是可以接受的[3], 因为瑞芬太尼可以迅速在体内和胎盘内代谢、清除。此次研究中, 采用0.05μg/ (kg·min) 的低流速背景给药和0.2μg/kg的自控单次给药, 也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分娩过程中, 患者无出现呼吸抑制现象, 仅有2例血氧饱和度降低者, 但随后就恢复正常, 除了低剂量用药外, 可能与产妇分娩中的应激反应有关。另外, 观察组产妇虽镇静度高, 出现困倦现象, 但不影响分娩中的配合。
综上所述,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麻醉镇痛效果好, 虽然存在不良反应但均可缓解, 可以用于产妇的分娩镇痛中。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麻醉应用于产妇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将经笔者所在医院检查适于阴道分娩并愿意接受麻醉镇痛的60例足月健康初产妇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静麻醉的3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 将采用硬膜外阻滞自控镇痛麻醉的3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不同镇痛方式下的镇痛效果、各产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产妇在镇痛过程有困倦情况发生, 镇静程度高于对照组 (P<0.05) ;其低血氧饱和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似;对照组产妇的器械助产率更高, 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似。结论: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麻醉虽然存在不良反应但均可缓解, 对孕妇和胎儿不会造成影响, 可以用于产妇的分娩镇痛中。
关键词: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分娩镇痛
参考文献
[1]李红良, 李涛, 邵伟.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对比观察[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3, 30 (5) :28-31.
[2]刘明, 陈振明, 李立伟, 等.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分娩镇痛中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 16 (3) :9-12.
[3]窦桂珍.瑞芬太尼不同静脉自控方式用于分娩镇痛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9 (3) :76-77.
[4]黄晓平, 朱银华.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麻醉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 2010, 19 (z4) :78, 80.
[5]甘果, 李诚, 袁力勇, 等.瑞芬太尼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J].医学研究杂志, 2011, 40 (9) :87-91.
[6]刘岩, 王金兰, 王长雷, 等.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27) :3905-3906.
[7]景晨萌, 徐铭军, 岳剑宁, 等.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在分娩中的应用模式[J].中国新药杂志, 2007, 16 (18) :1519-1522.
[8]景晨萌, 徐铭军, 王保国, 等.瑞芬太尼静脉自控给药与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 2009, 49 (10) :53-54.
[9]张凯, 岳修勤.瑞芬太尼用于产妇静脉自控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0, 19 (2) :159-160.
静脉分娩镇痛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 将要求实施分娩镇痛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 ASAⅠ~Ⅱ级, 年龄21~35岁, 均为单胎头位足月临产的初产妇, 产后新生儿体重2500~3500g, 所有入选产妇实验前均无接受镇痛或镇痛剂史, 无产科、内科合并症, 血糖、血压、肝、肾功能正常, 无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随机分为R1组 (30例) 和R2组 (30例) , 另选同期相同条件的足月初产妇30例作为C组。三组产妇身高、体重、年龄、宫高、腹围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产妇均在产程进展至活跃期, 宫口开大2~3cm时, 建立静脉通道, 输注生理盐水, 采用飞利普监护仪监测产妇血压、呼吸、心律、氧饱和度, 备有氧气及控制呼吸装置。R1和R2组产妇接上静脉PCA泵, 镇痛药物配方为瑞芬太尼1mg稀释至100ml。R1组设定静脉泵自控单次剂量为0.4µg/kg, 20s内输注完毕, 间隔时间锁定为3min, 不设持续输注量;R2组设定静脉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µg/ (kg·min) , 产妇自控镇痛单次剂量为0.2µg/kg, 20s内输注完毕, 间隔时间锁定为3min;C组按产科常规处理, 产前6h禁止给予镇痛药物, 产时不做任何镇痛处理。三组均以胎心宫缩监测仪, 持续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及胎心情况, 宫缩乏力时给予缩宫素5U/L静脉点滴。
1.3 评分标准
镇痛效果参照VAS视觉模拟评分 (0~10分) 进行判定。呼吸抑制评分:呼吸频率正常为1分, 呼吸频率为8~12次/min为2分, 呼吸频率<8次/min为3分。分别观察三组产妇疼痛、呼吸抑制、产程及产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情况, 记录其新生儿1、5min时Apgar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 (均数±标准差)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 镇痛前评分, 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R1组与R2组镇痛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C组处理前后评分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与C组相比, R1和R2组镇痛后VAS评分显著降低 (P<0.01) , 疼痛明显减轻, 而R1、R2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2.2 产程
由见表2可以看出, 三组产妇在第一、二、三产程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示C组镇痛前后评分比较, P>0.05;*示R1组与R2组镇痛前后评分比较, P<0.01;▲示镇痛后R1组、R2组分别与C组比较, P<0.01
2.3 分娩镇痛并发症
术中呼吸抑制R1组1例, R2组4例, C组0例。术后恶心呕吐R1组4例, R2组6例, C组3例。三组产妇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三组相比, R2组不良反应例数略多。
2.4 新生儿生后1、5min时Apgar评分
1min时Apgar评分R1组 (8.65±1.29) 分, R2组 (8.30±0.89) 分, C组 (9.00±1.50) 分。5min时Apgar评分R1组 (10.00±0.00) 分, R2组 (9.83±0.56) 分, C组 (10.00±0.00) 分。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3 讨论
目前, 国内外研究开展的分娩镇痛方法较多, 包括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静脉给药镇痛、腰硬联合镇痛、吸入性镇痛及硬膜外无痛分娩, 国内采用的主要方式为椎管内镇痛。椎管内镇痛作用可靠, 产妇神智清醒, 对新生儿影响小, 是较好的分娩镇痛方式, 但椎管内麻醉是一种侵入性操作, 有相应的禁忌症, 同时局麻药物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宫缩和产程, 提高助产率。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操作简单, 无污染, 禁忌症相对较少, 易于产妇所接受, 但静脉镇痛药物对产妇及新生儿呼吸抑制及其它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运用。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合成的阿片类药物, 1996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临床应用, 其镇痛效果强, 是阿芬太尼的40倍, 其结构中含有特异性的酯键, 可被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 代谢基本不受血浆胆碱酯酶和抗胆碱药物影响, 不依赖肝、肾代谢, 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阿片类药物[2,3]。
临产妇分娩镇痛使用瑞芬太尼静脉PCA治疗, 产妇能预知宫缩的发生而提前按需用药, 使用药量显著减少, 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Volmanen等[4]比较瑞芬太尼PCA和N2O吸入在分娩第一产程的效应和负作用时发现, 瑞芬太尼较N2O镇静程度好, Sa O2轻微下降, BP和HR无差别。本研究表明,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应用于无痛分娩, 镇痛效果确切, 起效快速, 时-量半衰期短, 代谢迅速, 对新生儿影响轻微, 且不影响产程。间歇静脉给药较持续输注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更小, 产妇能保持清醒, 即使发生一过性呼吸抑制也能很快被唤醒, 产妇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降低, 而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olikas等[5]研究瑞芬太尼PCA对无痛分娩的产妇和婴儿的不良反应, 并评估PCA过程中瑞芬太尼的胎盘转运时发现, 瑞芬太尼采用0.5µg/kg/次静注, 锁定时间2min, 所有产妇循环系统稳定, 未发生呼吸抑制, 疼痛评分显著下降, 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升高, 22例患者出现昏睡 (95%CI, 30.0%~58.7%) , 但可唤醒。10例新生儿心率在分娩后20min内发生改变, 但无需医学干预 (95%CI, 10.0%~33.7%) 。新生儿1min、5min时Apgar评分无明显变化, 中位数是9分。脐带血气分析和神经系统检查在正常范围内, 母体静脉血和脐静脉血样本提示瑞芬太尼有胎盘转运, 脐动脉血中有少量瑞芬太尼。通过研究, 笔者认为瑞芬太尼静脉PCA在产科镇痛中对母体和新生儿的不良反应是可以接受的, 瑞芬太尼经过胎盘后能很快降解、代谢或再分布。
本研究表明, 采用瑞芬太尼单次自控剂量为0.4µg/kg或持续输注0.5µg/ (kg·min) 复合单次自控剂量0.2µg/kg, 镇痛效果明显, 并发症少, 与Blair等[6]报道相一致。瑞芬太尼分娩镇痛对母婴仍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需要有良好的监护系统, 密切观察产程及宫缩, 出现异常及时发现并处理, 在密切监测下, 可安全用于无痛分娩。
摘要: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及给药方式。方法 将同期住院分娩符合入选标准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三组, R1组采用间歇静脉自控给药;R2组采用持续输注复合间歇静脉自控给药;C组采取产科常规处理措施。分别观察镇痛效果、产程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和副作用。结果 R1和R2组镇痛后VAS评分明显降低, 镇痛效果确切, 与C组相比, 其对产程无明显影响, 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静脉PCA分娩镇痛效果确切, 对产程无明显影响, 不良反应少, 但持续静脉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可安全使用间歇静脉给药。
关键词:瑞芬太尼,分娩镇痛,PCA
参考文献
[1]Michael Wee.Women's Health Medicine[J].Volume 2, Issue 4July-August, 2005 (5) :19-21.
[2]Rosow C.Remifentanil:aunique opioid analgesics[J].Anesthesiology, 1993, 79 (5) :875.
[3]Stiller RL, Davis PJ, McGowan FX, et al.In vitro metabolism of remifentanil:the effect of psudo-cholinesterase deficiency[J].Anesthesiology.227 East Washington Square, Philadelphia, Pa19106:Lippinlitt-Raven Pult, 1995, 83 (3A) :A38.
[4]Volmanen P, Akural E, Raudaski T, et al.Comparision of remifentanil and nitrous oxide in labour analgesia[J].Acta Anaesthesiol ogica Scandinarica, 2005 (49) :453-458.
[5]Volikas I, Butwick A, Wilkinson C, et al.Maternal and neonatal side-effects of remifentanil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in labour[J].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05, 95 (4) :504-509.
静脉分娩镇痛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本部产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初产妇、单胎头位、孕足月、有阴道试产条件、肝肾功能正常的产妇,无药物过敏史,自愿选择无痛分娩的100例为观察组,实施自控静脉瑞芬太尼分娩镇痛;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条件相当未采用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26.2岁;;孕周37~42周,平均40+1周;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26.6岁;孕周37~42+1周,平均39+6周;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质量、妊娠孕周、估计胎儿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分娩镇痛均在产妇知情要求下,医师选择无静脉镇痛及产科禁忌证,由产妇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产妇在规律宫缩后进入产程,宫口扩展1~2 cm后开放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及胎心监护无异常,由麻醉师操作,置静脉镇痛泵,瑞芬太尼首次剂量0.2~0.25μg/kg,持续量0.05μg/(kg•min),平均量0.1μg/(kg•min),自控量0.2μg/[kg•(3~5)min],平均量10~30μg/(kg•min),宫口近开全时停用镇痛泵。由产妇根据疼痛情况自行控制,镇痛效果差时可通过静脉镇痛泵追加药物。对照组产程中不给镇痛措施。
1.3观察指标:产程中注意观察产妇的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胎心率适时电子监护。随时了解产妇及胎儿有无异常情况,根据产妇疼痛情况观察分娩镇痛效果,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根据宫颈口扩张情况及先露下降情况及时了解产程进展情况,不限制产妇活动及日常生活,必要时给予导尿、人工破膜了解羊水情况促产程进展,必要时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根据宫缩情况调整缩宫素用量,保证母婴安全,避免产程延长及滞产。记录镇痛效果、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等情况,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有无产后尿潴留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0级:无痛,稍感不适;1级:轻度疼痛,能忍受,患者安静,微汗或不出汗;2级:中度疼痛,伴有呼吸急促,但可忍受,伴有出汗;3级:疼痛较剧,患者不能忍受,烦躁不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见表1。
2.2两组产程及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总产程缩短,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见表2。
2.3两组产妇剖宫产情况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3讨论
3.1瑞芬太尼为麻醉镇痛药,结构类似于六氢吡啶类衍生物,选择性地作用于μ受体,表现出典型的阿片样药理效应。具有脊髓以上镇痛作用,起效快,起效时间5~10 min,其分布的半衰期仅为1 min,瑞芬太尼的主要代谢物经肾脏排出,不受患者性别、年龄的影响,对肝肾功能无影响,无蓄积作用,研究证实[1,2]:瑞芬太尼在宫缩时单次静脉给药或静脉自控泵给药,镇痛效果确切,对呼吸抑制轻,且不会影响产程的进展。另外,研究表明[3],胎儿动静脉瑞芬太尼比例为0.29,提示瑞芬太尼进入胎儿体内迅速代谢或再分布,胎儿对瑞芬太尼具备了代谢能力,因而对胎儿无长时间呼吸抑制和镇静作用,对新生儿无严重影响。本研究观察组及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瑞芬太尼对胎儿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3.2分娩疼痛被认为是妇女一生中最严重的疼痛,无痛分娩越来越受到关注。分娩疼痛引起应激反应,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加,继而血压上升,子宫血管收缩,导致子宫血流量减少,造成胎儿宫内窘迫[4];决定分娩的因素有产力、产道及胎儿,许多产妇对分娩疼痛不能耐受,分娩疼痛导致孕产妇恐惧,因惧怕疼痛、担心胎儿安危、害怕受二遍苦等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急剧上升。为降低剖宫产率,迫切需要减轻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减轻痛苦,使产妇能顺利分娩。瑞芬太尼镇痛作用确切,产妇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自己给药,并且没有麻醉师的干预,可以根据自身疼痛情况调整药量,降低过度紧张的情绪,有效减轻分娩时的疼痛,增加了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决心,可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减少胎儿窘迫的剖宫产率。
3.3本研究采用自控静脉瑞芬太尼镇痛,产生中枢镇痛作用,对产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不影响子宫收缩[5],不延长产程,不增加产后出血率。笔者认为当产妇进入产程,在潜伏期宫口扩张1 cm以上时可尽早实施分娩镇痛,使用自控静脉瑞芬太尼镇痛,产妇可自我调节,可控方便,可减轻产妇疼痛,不影响产妇活动及日常生活,更能使产妇在产程中免除产痛带来的困扰,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分娩,从而促进自然分娩,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而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无明显增加,是目前无痛分娩较为理想的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自控静脉瑞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及其对产程和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本部产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自愿选择无痛分娩的100例单胎头位产妇设为观察组,实施自控静脉瑞芬太尼分娩镇痛;随机抽取未采用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总产程、剖宫产率、产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缩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无明显增加。结论 自控静脉瑞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关键词: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应用
参考文献
[1]Orbach-Zinger S,Paul-Keslin L,Nichinson E,et al.Tramadolmetoclopramide or remifentanil for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during second trimester abortion:a double-blinded,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y[J].J Clin Anesth,2012,24(1):28-32.
[2]Douma MR,Middeldor p JM,Ver wey R A,et al.A randomised compar ision of int ravenous remifentanil patient-cont rolled analgesia with epidural ropivacaine/sufentanil during labour[J].Int J Obstet Anesth,2011,20(2):118-123.
[3]张凯,岳修勤.瑞芬太尼用于产妇静脉自控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2):1591-1560.
[4]宁峰,周霓,林红,等.产程不同时期实施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935-096.
静脉分娩镇痛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例, ASAⅠ-Ⅱ级、单胎、头位、孕龄38~41周、年龄20~32岁、体重指数<27 kg·m-2, 无产科合并症、并发症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 无镇痛、镇静药物服用史, 无眩晕病史。随机分为瑞芬太尼静脉镇痛组 (A组) 、硬膜外镇痛组 (B组) 和自然分娩对照组 (C组) , 每组20例, 术前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1.2镇痛方法
开放静脉输液, 经鼻吸氧2~3 L·min-1, 连接监护仪持续监测血压 (BP) 、心率 (HR) 、血氧饱和度 (Sp O2) 、呼吸频率 (R) 、心电图 (ECG) , 胎心产力监护仪监测胎心率 (FHR) 及宫缩。患者正规宫缩建立 (宫口开至2~3 cm) 后, A组给予瑞芬太尼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 首次剂量10~20μg, 接静脉电子镇痛泵, 瑞芬太尼药物浓度为10μg·ml-1, 背景剂量0.05μg·kg-1·min-1, 病人自控镇病 (PCA) 剂量0.25μg·kg-1, 锁定时间2 min, 待胎盘完全娩出后停用镇痛泵。B组取左侧卧位, 选L2~3椎体棘突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成功后给予0.8%利多卡因5 ml试验剂量, 朝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约4 cm, 取平卧位, 观察5 min无脊麻征象后经导管注入5 ml负荷量:0.1%罗哌卡因+0.000 2%芬太尼, 接电子镇痛泵, 背景剂量为6 ml·h-1, 快速给药 (bolus) 剂量设为2 ml, 锁定时间为15 min, 宫口开全停药, 平面控制在T10以下。C组采用自然分娩常规产科处理。3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即刻抽取脐动脉血1 ml作血气分析。当出现以下情况中止镇痛:Sp O2<92%的时间>12 s, MAP下降25%, HR<50次·min-1, FHR<110次·min-1。中止镇痛后进行相应处理:Sp O2下降嘱产妇深呼吸, 无效则给予抬下颌并辅助呼吸, 直至自主呼吸能维持正常为止;血压过低或心率过缓, 则静脉注入麻黄素或阿托品直至血压、心率升至正常范围, 必要时中止阴道分娩行剖宫产, 并剔除行剖宫产病例。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镇痛前、镇痛后30 min、镇痛后1 h、宫口开全、娩出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 (VAS) , C组的镇痛后30 min、镇痛后1 h两时点分别以宫口开至2~3 cm为基准开始计时;记录第1产程活跃期, 第2、3产程时间, 新生儿1、5 min的Apgar评分, 出血量;记录胎儿脐动脉血气p H、PCO2、HCO3-、PO2, 产后早期泌乳时间;由儿科医师于产后4、12 h进行新生儿神经和适应能力评分 (NACS) , 从5个方面 (适应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本能反射、警觉性) 20个标准进行评分;记录恶心呕吐、呼吸循环抑制、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应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比较
3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体重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产妇VAS评分、产程、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
3组产妇在镇痛前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 在镇痛干预后各时点, A、B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C组 (P<0.05) ;而A、B两组在镇痛后30 min及1 h两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随着产程的进展, 在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两时点, A组的VAS评分要明显高于B组 (P<0.05) (表1) 。3组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C组的第1产程活跃期时间较A、B组明显延长 (P<0.05) , 第2、3产程时间3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与A、C组比较, a P<0.05;与A、B组比较, b P<0.05
与A、B组比较, a P<0.05
2.3胎儿血气分析、NACS评分及产妇泌乳时间的比较
3组胎儿脐动脉血气值, 产后4、12 h的NACS评分及产妇泌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C组的p H、PO2数据要略低于A、B组, 而PCO2、HCO3-数据要高略于A、B组 (表3) 。
2.4不良反应的比较
3组产妇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瘙痒、头晕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9例次, B组为4例次, C组为1例次, A组明显高于B、C组 (P<0.05) (表4) 。
3讨论
分娩剧痛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 而且直接导致剖宫产率上升[2]。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者主动要求分娩镇痛已成为一种趋势。椎管内阻滞是目前认为最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 但对于不能或不愿接受椎管内镇痛的产妇, 目前有研究认为瑞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也具有良好的效果[1], 但对胎儿的影响还有待研究。
例次
与B、C组比较, a P<0.05
瑞芬太尼静脉注入达峰值时间是40~60 s, 持续输注后半衰期不受输注时间长短的影响, 停药后半衰期仍然是3~6 min, 具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强、作用持续时间短和可控性好等特点, 使其成为用于患者自控镇痛的理想药物。在本研究中, 瑞芬太尼组静脉注入可迅速起效, 但随着产程的进展, 镇痛效果明显差于硬膜外镇痛组, 这可能与瑞芬太尼用药剂量较小有关。瑞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药, 随剂量的增大, 其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也增加, 有研究[3]认为瑞芬太尼静脉镇痛最高背景剂量不宜大于0.06μg·kg-1·min-1, 单独输注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浓度Cp50为1.8μg·L-1[4], 故不宜大剂量用于分娩镇痛, 至于达到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的最佳剂量,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本研究中, 3组产妇的出血量及早期泌乳时间, 胎儿脐动脉的血气分析, 新生儿的Apgar评分, 产后4、12 h的NACS评分无明显差异。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并不影响子宫收缩, 故对产后出血无明显影响。瑞芬太尼虽易通过胎盘, 但由于其在胎儿体内快速代谢和再分布, 尚未发现对新生儿有明显的呼吸抑制。1998年Kan等[5]研究认为, 瑞芬太尼可以通过胎盘, 在胎儿体内快速代谢、再分布, 母体可能出现镇静或呼吸抑制, 但胎儿和母体不会出现不可逆的副作用, 同时新生儿无呼吸抑制发生。已有研究表明, 瑞芬太尼分娩镇痛对产妇及胎儿无明显不良反应[6,7], 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此点, 但瑞芬太尼在使用时会出现产妇意识的改变及胎儿心率下降的可能, 必须加强监测。产程长短受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而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中镇痛A、B组可明显缩短产妇第1产程活跃期时间, 对第2、3产程无明显影响, 这可能与A、B组有效地减轻了疼痛, 使产妇体内的儿茶酚胺含量降低, 镇痛后子宫颈、阴道壁、盆底肌肉等松弛, 因而宫颈扩张加速, 增加了分娩的顺应性, 可缩短活跃期产程的时间。
在本研究中, A组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高于B、C组, 尤其是在恶心呕吐方面发生率高, 可以适当复合某种抗呕吐药如昂丹斯琼, 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总之, 在产科分娩镇痛应用中, 瑞芬太尼用于静脉自控分娩镇痛虽然起效迅速, 但镇痛效果较差, 而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是, 对那些来不及行椎管内麻醉或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病人, 瑞芬太尼无疑仍是比较理想的麻醉镇痛药, 而且对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脐动脉血气值及NACS评分影响较小。因此,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兵, 王燕琼, 苏纲, 等.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 (8) :781-783.
[2]刘春雷, 康雅琴, 朱红, 等.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及最适舒芬太尼用量的探讨[J].现代医学, 2013, 41 (7) :488-491.
[3]周卫敏.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 19 (3) :53-54.
[4]张熙哲, 吴新民.雷米芬太尼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6, 22 (11) :807-809.
[5]KAN R E, HUGHES S C, ROSEN M A, et al.Intravenous remifentan plcental transfer, maternal and neonatal effects[J].Anesthesiology, 1998, 88 (6) :1467-1474.
[6]D'ONOFRIO P, NOVELLI A M, MECACCI F, et al.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ntinuous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remifentanil for birth pain relief:an open study of 205 parturients[J].Anesth Analg, 2009, 109:1922-1924.
静脉分娩镇痛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行镇痛分娩的64例产妇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非镇痛试产的产妇64例作为对照组。128例产妇均为初产单胎头位、无阴道分娩禁忌证、无CPEA禁忌证。观察组平均年龄为 (26.86±3.49) 岁, 平均身高为 (159.24±3.17) cm, 平均体重为 (71.59±8.67) kg, 平均孕周为 (39.19±0.26) 周;对照组平均年龄为 (26.17±3.28) 岁, 平均身高为 (158.25±2.84) cm, 平均体重为 (72.39±9.06) kg, 平均孕周为 (39.41±0.32) 周。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孕周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入产房待产, 于第一产程潜伏期后, 助产师指导产妇采取舒适体位等待宫口开全, 然后取膀胱截石位进行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产程开始后, 当宫颈口开大约3 cm时, 取L2~3间隙穿刺置管, 给予1%利多卡因3 m L, 由助产师进行心电监护, 监测产妇和胎儿生命体征情况, 无不良反应时, 注入0.18%罗哌卡因10 m L, 然后硬膜外导管接电子镇痛泵, 低速 (5 m L/h) 泵入0.18%罗哌卡因, 产妇疼痛明显时适当加快注入速度, 以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程度[4]。
1.3 观察指标
由接受过培训的研究人员负责观察, 并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情况、分娩成功率、分娩失败转剖宫产的原因、镇痛效果、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剖宫产后催产素使用情况。其中产妇镇痛效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进行评估[5]:小于3分者为1级 (优良) , 3~5分者为2级 (一般) , 大于5分者为3级 (较差)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以n/%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及失败原因比较
观察组产妇试产成功58例, 成功率为90.63%, 失败6例, 失败率为9.37%, 主要失败原因为活跃期子宫收缩乏力4例, 占66.67%, 产程延长和胎儿窘迫各1例, 分别占16.67%、16.67%;对照组产妇试产成功35例, 成功率为54.69%, 失败29例, 失败率为45.31%, 主要失败原因为活跃期子宫收缩乏力5例, 占17.24%, 产程延长和胎儿窘迫各12例, 分别占41.38%、41.38%;比较两组试产成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0.802, P=0.000<0.05) 。
2.2 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组镇痛后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96.738, P=0.000<0.05, 表1) 。
2.3 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催产素使用率比较
两组试产失败后转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08, 0.993, P>0.05) ;观察组催产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7.732, P=0.005<0.05, 表2) 。
2.4 两组产妇试产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镇痛后, 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均未出现明显变化;观察组2例出现单侧下肢活动受限, 1例出现排尿困难, 3例出现呕吐;对照组有1例出现排尿困难, 2例出现呕吐, 两组分娩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76, P=0.300>0.05) 。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分娩是一个涉及到生理、心理多方面的复杂过程, 会对多数产妇产生较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进入产程后产妇出现的生理剧痛和心理恐惧对自然分娩有一定的影响, 不利于顺利分娩[6]。目前, 越来越多的产妇倾向于选择剖宫产术来缓解分娩时疼痛, 分娩的成功率不断提高。但临床上有很多不满足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孕妇, 这些孕妇大多是不建议行剖宫产术的[7]。在此基础上, 镇痛分娩在临床上开始使用, 恰当的分娩镇痛不仅可消除产妇分娩痛苦, 还可明显减轻应激反应, 对产妇及婴儿均有利。
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使用历史比较长, 该方法被认为是安全、可靠和有效的麻醉方法[8]。近年来, 在国内逐渐得到认可并被逐步推广使用。同时能够明显地减轻孕妇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改善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情况, 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的成功率[9]。镇痛分娩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产妇疼痛, 降低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 减少母体能量的消耗, 从而降低了胎儿窘迫的发生率[10]。
本研究中, 观察组产妇试产成功率为90.63%, 对照组试产成功率为54.6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试产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产妇活跃期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以及胎儿窘迫, 由此可以看出, 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能够明显缓解疼痛, 减少产妇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及不良生命体征的出现, 两组产妇试产失败原因差异不大, 说明镇痛试产是安全可行的[11,12];观察组产妇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转剖宫产的产妇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不显著 (P>0.05) , 观察组催产素使用率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 , 可以认为本研究中使用的镇痛药物罗哌卡因试产效果明显, 对母体子宫和胎盘的血供影响小[13]。产程中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活动受限、排尿困难, 但两组产妇差异不显著 (P>0.05) 。临床上可通过施加护理干预、专人陪护、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对症治疗来缓解镇痛后分娩的不良反应[14,15]。
镇痛与非镇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篇7
关键词:镇痛,分娩,显效,安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计划生育的实行, 广大妇女对分娩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满足妇女的生育要求, 就目前来看, 镇痛分娩可以大大减轻分娩时的疼痛, 但是镇痛分娩的安全性及对母婴的影响一直是产科医师关注的焦点[1,2]。为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进行临床效果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正常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随机抽取120例, 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自愿要求进行镇痛分娩的孕妇60例作为观察组。在同期不愿行镇痛分娩并经阴道充分试产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 进行配对。两组孕妇均为正常妊娠、年龄22~32岁、平均30岁, 孕期 (280±14) d、单胎头位的初产妇, 无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等不良因素, 两组资料条件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孕妇常规查体, 做必要的辅助检查。观察组:产妇临产后当宫口扩张到2cm, 胎心音正常, 无明显头盆不称时可选择硬膜外麻醉。穿刺前行胎心监护,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 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 常规低流量吸氧。穿刺点为L2~3或L3~4椎间隙, 并向头端置入3~4cm固定, 麻醉药为0.75%罗哌卡因10mL+生理盐水50m L, 含芬太尼0.2mg, 注速为3~6m L/h。穿刺成功后需再次记录产妇生命体征和胎心率, 并专人陪护, 倾听产妇主诉。对照组:产妇临产后宫口扩张到2cm后不用任何镇痛药, 产程观察与观察组相同。两组产妇如果出现宫缩乏力时都使用缩宫素加强宫缩, 促进产程进展。
1.3 观察指标
(1) 镇痛效果:根据问卷形式按照产妇主诉将疼痛情况分为三级:显效、有效、无效。显效者产妇主诉分娩过程中无明显疼痛, 无出汗, 呼吸、心率、血压无明显升高;有效者产妇主诉分娩疼痛较前减轻, 疼痛可忍, 出汗少, 心率、血压稍升高。无效者产妇主诉分娩过程中疼痛明显, 大喊大叫, 大汗淋漓, 心率、血压明显升高。其中显效及有效列为无痛范围, 无效列为疼痛范围。 (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剖宫产率的比较: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剖宫产率。 (3) 并发症的发生率。 (4) 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生后Apgar's评分的比较:自然呼吸、轻度窒息、重度窒息。 (5) 以上120名产妇均根据循证医学及医学伦理学要求签署相关镇痛、临床观察及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4 统计学方法
镇痛效果及剖宫产率使用χ2检验, 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生后Apgar's评分的比较使用t检验。
2 结果
2.1 产妇分娩疼痛效果比较
见表1。
χ2=76.8, P<0.005, 对照组无痛率10%, 疼痛率90%, 两组资料比较有显著关异性
2.2 产妇产程时间及剖宫产率的比较
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观察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小时, 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无明显差异, 剖宫产率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因此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镇痛分娩, 可以明显缩短第一产程, 从而缩短总产程时间。
2.3 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产妇观察组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 对照组有6例出现恶心呕吐, 观察组产妇有1例出现头痛, 经对症处理症状消失;其余并发症未见发生。
2.4 平均产后2h出血量
观察组250mL, 对照组260mL, 无统计学差异。
2.5 产妇分娩新生儿Apgar's评分的比较
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孕妇在分娩时选择镇痛分娩对新生儿Apgar's评分无明显影响。统计学无明显差异 (P>0.05) 。
3 讨论
3.1 正常的分娩过程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及孕妇的精神因素, 在产道及胎儿都正常的情况下, 产力及孕妇的精神因素便决定着产程的顺利进行。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大部分孕妇过着优越的生活, 娇生惯养, 痛阈明显下降, 同时对分娩的恐惧感也越发明显, 所以如何降低分娩疼痛及分娩为产妇带来的身心方面的不良影响, 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大量资料显示, 孕妇的恐惧情绪可以使其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儿茶酚胺升高, 从而痛阈降低, 心率增快, 呼吸急促, 血压升高, 导致换气过度, 体力消耗, 容易引起产程延长、继发性宫缩乏力、胎儿宫内窘迫。目前分娩镇痛方法很多, 但是研究显示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安全有效。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观察组使用镇痛分娩, 总产程比对照组缩短约2h, 同时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在观察过程中, 对照组有一部分产妇因为难忍宫缩痛而强烈要求剖宫产结束分娩, 这也是目前普遍的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本组研究表明, 在产程中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 并没有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2h出血量, 因此证明镇痛分娩在临床上安全、有效、可行。
3.2 硬膜外麻醉镇痛技术是最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在我们观察的60例镇痛分娩的孕妇中, 无1例产程延长, 无新生儿窒息,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其中有1例出现头痛考虑损伤蛛网膜所致, 经过补液治疗, 产妇卧床休息1周后症状消失, 对产妇预后无明显影响。
3.3 镇痛分娩虽然安全、有效,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问题: (1) 严格掌握镇痛分娩的适应症及禁忌证; (2) 在使用镇痛分娩的过程中要加强监护, 包括胎心音、宫缩、宫口开大情况, 提倡一对一服务, 避免宫缩过强引起胎儿窘迫、急产等情况; (3) 在孕妇宫口近开全时若产力不够, 应关闭麻醉药物, 必要时使用缩宫素催产, 尽量缩短第二产程。综上所述, 只要在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时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 注意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音变化, 可以大大提高顺产率, 降低因难忍分娩疼痛而选择手术的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傅晓岚.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与讨论[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临床研究) , 2010, 19 (5) :134-135.
【静脉分娩镇痛】推荐阅读:
静脉自控分娩镇痛10-01
分娩镇痛效果06-03
镇痛分娩产妇观察护理08-09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05-17
静脉镇痛法05-29
静脉患者自控镇痛06-13
静脉麻醉镇痛法06-18
静脉自控镇痛泵08-23
芬太尼静脉镇痛06-05
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