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疼痛

2024-10-06

产妇分娩疼痛(共10篇)

产妇分娩疼痛 篇1

临床中, 产妇在分娩期间容易对分娩的疼痛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 这样极易使分娩过程延长。而分娩过程延长又随之而来的产生诸多并发症, 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后感染等。所以, 护理干预对缓解产妇分娩疼, 减轻产妇心理压力能起到重要作用[1]。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获得高水平医疗卫生的需求也相应提高, 产妇对分娩的要求中不但要在保证母婴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自然分娩, 还要在分娩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和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而产妇分娩疼痛却不可避免, 有些产妇尤其是初产妇, 分娩知识和分娩经验的缺乏, 当分娩疼痛来临时就会产生恐惧和紧张, 导致分娩体力消耗大, 产程延长, 甚至会导致胎儿窒息, 出现难产、产后出血等危及母婴安全的情况。为此该院针对产妇分娩疼痛进行护理干预,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照的标准为在2010年9月—2011年3月在该院做孕前检查并分娩的产妇作为病例。年龄在21~30岁之间, 平均年龄 (26.5±2.3) 岁.孕周38~43周。将病例产妇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

1.2 方法

对治疗组产妇产生的分娩疼痛进行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产前教育

产妇来院待产后院方护士对产妇进行全面身体检查, 摸清产妇的心理、生理状况及相关情况, 并把有关情况和分娩手术的各项细节告知产妇, 使产妇对自己的各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缓解产妇的心理紧张情绪。检查结束后, 预防根据评估对产妇结果做出针个性化的对产前教育方案。例如: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产妇分娩时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多次练习分娩时呼吸及放松练习。通过以上科目的产前教育来增强产妇对分娩痛的认识, 以达到消除不安心理, 减轻思想负担的目的。

1.2.2 产时护理

在整个产程中院方要选派有经验的护士对产妇实时进行一对一地护理干预, 在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对产妇进行护理安慰, 并在必要时帮助产妇多进水进食, 保持产妇体力充沛, 在精神方面也要适时给予鼓励。医院可以在产房为产妇播放优美的轻音乐, 促进产妇心理愉悦, 消除必要恐惧。处于潜伏期的产妇可以准许其在特定区域内走动使身体得到充分放松。对分管护士而言这段时间可以用亲切的语言和简练的表达方式对产妇解释分娩过程中缓解分娩疼痛的要点, 带领产妇回忆产前教育课程, 使产妇心理准备充分。护士要及时观察产妇的情况, 确保产妇在产程中安全。在活跃期晚期和第二产程, 护士要在产妇身边指导产妇的呼吸和放松, 并用鼓励产妇增强克服分娩疼痛的信心, 消除产妇在产程中出现的分娩疼痛恐惧心理。当产妇的宫缩来临时, 护士要对产妇进行抚摸和安慰, 使产妇感到舒适安全, 也可以使用播放轻音乐、诱导想象, 注意力转移等方法来分散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感受程度, 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获得持续的生理、心理安慰。

1.3 评定标准

分娩疼痛程度可分为4级。分别为:0级 (无痛) :稍感腰酸不适;I级 (轻度疼痛) :腰酸痛, 但可忍受, 轻微不适, 轻微出汗, 睡眠状况基本稳定;Ⅱ级 (中度疼痛) :腰酸痛较强烈, 出汗量大, 睡眠轻微受干扰;Ⅲ级 (重度) :腰酸痛非常强烈, 疼痛无法承受, 大声呼叫, 无法安静休息, 无法睡眠。

2 结果

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无因为恐惧和疼痛难忍而要求剖宫产者。

3 讨论

产痛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因素:子宫收缩和膨胀会出现强烈的疼痛感觉, 子宫颈的扩张、受压迫的子宫下段神经也会产生强烈疼痛, 分娩时产道的出口、阴道和会阴部都会发生膨胀, 这时产生的疼痛也会很剧烈。输尿管、直肠、子宫附件、膀胱等其他脏器受到压迫时也会随之出现较明显的疼痛。如果产妇过度紧张和恐惧, 分娩疼痛会随着感觉纳受器加速传导到脊髓, 造成疼痛程度加强[2]。

产妇分娩疼痛主要来自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产生的疼痛, 其他疼痛的产生也会随着产程的进展而产生变化。总体来说每位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所感到的分娩疼痛存在着显著差异, 除了受到自身疼痛的感知度不同而不同, 还与产妇的心理状态、教育程度、文化环境、生活习惯等其他因素密切相关, 这里产妇的心理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很多产妇由于是初产妇缺乏相应的分娩经验或者产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这样的产妇在整个产程会随时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 5-羟色胺会随着紧张恐惧心理的加强而大量增加, 这样产妇的甲肾上腺素会显著减少, 造成子宫收缩无力, 产妇紧张恐惧心理加剧, 造成产程因心理作用延长。另外由于产妇对自然生产存在恐惧心理, 导致许多产妇因为感觉无法忍受分娩疼痛选择剖腹产, 导致剖腹产增多[3]。

产妇在妊娠期间和分娩前应提前进行产前教育, 让产妇逐渐熟悉分娩的过程了解自然生产中疼痛的缓解知识。产妇入院后, 分管护士要及时开导释疑, 消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院方和护士要全产程对产妇心理疏导, 及时根据分娩过程产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产妇尽量做到精神放松、心情舒畅。多运用语言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使产妇克服对分娩紧张恐惧配合分娩。

总之。通过对产妇进行进行产前告知、产前教育和心理疏导的护理干预, 能够满足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心理诉求。使整个分娩过程中产妇明显地减轻了紧张恐惧心理, 缓解了分娩疼痛, 自然分娩成功率大大提高, 并且降低了剖宫产率, 避免分娩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泽兰.产妇分娩期疼痛的心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8 (5) :216.

[2]王晶霞, 同小平, 张红卫.孕期健康教育的作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7, l (6) :339.

[3]谢玉英, 陆梅.人文护理在人工流产中的体现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 (7) :148.

产妇分娩疼痛 篇2

【关键词】初产妇;舒适化护理;分娩疼痛;焦虑抑郁;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72-01

妊娠分娩对于女性而言,都是一个自然、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孕妇的社会功能也会有很大改变[1]。初产妇相对于经产妇而言,往往对于妊娠分娩的期望更高,因此分娩过程更为复杂,这样会延长妊娠产程,恐惧的心理会更加明显,给初产妇会带来更多疼痛感,而且分娩之后也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2]。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舒适化护理对于改善初产妇分娩疼痛以及焦虑、抑郁等效果,本文对比分析了我院156例初产妇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舒适化护理的效果,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56例初产妇,根据不同护理措施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干预组中产妇年龄最大33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24.5±3.6)岁;孕周最长43周,最短37周,平均孕周(40.1±4.8)岁。对照组中产妇年龄最大32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24.2±3.3)岁;孕周最长42周,最短37周,平均孕周(40.5±4.3)岁。两组初产妇的年龄以及孕周等基本情况经过统计学处理并无很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初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舒适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的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初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可以通过聊天、听音乐等多种方式帮助初产妇尽可能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宫缩带来的疼痛,尽可能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应该向产妇详细说明产程的进展情况,也可以指导初产妇正确按摩下腹部以及正确的深呼吸等方法,这样更有利于缓解疼痛。

1.2.2产时护理干预

初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疼痛感,而且初产妇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改变,陪护人员一定要给予初产妇的语言指导,尽可能帮助产妇缓解紧张、焦躁等不良情绪。初产妇分娩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握手、擦汗以及抚摸额头等方式增强初产妇的分娩信心。

1.2.3产后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尽可能为初产妇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每天病房内都应该通风换气,确保产妇每天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初产妇提问的时候,医护人员一定要详细、认真的向产妇解答。而且应该鼓励初产妇尽早和新生儿接触,这样有利于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鼓励产妇母乳喂养。

1.3疗效判定标准

初产妇分娩疼痛评估标准:①轻度疼痛。孕妇存在轻微的腰腹部疼痛感,但是并不会影响到初孕妇的日常生活。②中度疼痛。初孕妇仍然有比较明显的腰腹疼痛感,同时伴有出汗、呼吸急促等症状,但是在初产妇可忍受范围内。③重度疼痛。初孕妇疼痛感比较剧烈,常常会伴有喊叫声,而且已经超出初孕妇的忍受范围。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软件采用SPSS13.0,以(X±S)的方式代表两组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对比。干预组轻度疼痛48例,中度疼痛20例,重度疼痛105例;对照组轻度疼痛32例,中度疼痛24例,重度疼痛22例,干预组初产妇重度疼痛率(12.8%)显著低于对照组(28.2%),具体情况见下表1所示。

2.2两组初产妇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两组初产妇经过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而且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2。

3.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干预组初产妇的重度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4%,而且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和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相符。舒适化护理是一种科学、先进的护理模式,可以针对初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出初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而且护理人员也为初产妇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医疗环境,使初产妇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改善产妇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加强初产妇的舒适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症状,改善初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蒋燕.产后抑郁症心理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7(21):2791-2792.

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护理方法研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9例产妇, 其中初产妇87例, 经产妇42例;年龄22~34岁, 平均 (25.7±4.9) 岁;孕周37~41周, 平均 (39.8±1.7) 周;本组全部为单胎。产妇经骨盆测量及B超检查, 各项指标均为正常。排除标准:排除有其他合并症的产妇;排除有剖宫产指征或采用剖宫产术的产妇。

1.2 方法

1.2.1 对产妇分娩疼痛的分析

收集并总结本院助产师在产妇分娩时对分娩疼痛的影响因素, 并总结如下: (1) 产妇因素。在分娩疼痛表达上来看, 年长的产妇较年幼的产妇更能够忍受疼痛, 性格外向的产妇对疼痛主诉多, 文化程度较高的产妇能够清楚地表达疼痛的程度, 产妇分娩时的情绪及过去的经历均会对分娩疼痛产生不同的影响。 (2) 助产师因素。医院无明确的疼痛评估标准, 易造成产妇主诉与助产师对疼痛评价的不一致。 (3) 监测指标。通过对产妇生命体征、呼吸方式等进行监测, 可间接了解产妇的疼痛程度。 (4) 分娩时间、方式等因素。分娩时间越长, 产妇忍受疼痛的时间也就越长;分娩对组织创伤越大, 产妇忍受疼痛的持续时间也越长。分娩方式如侧切等, 均可能对产妇分娩的疼痛程度造成影响。

1.2.2 护理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取护理干预, 主要干预方法如下: (1) 产前护理干预。产妇入院时, 医护人员向产妇介绍住院环境、产房及相关设备, 并讲解一定的分娩技巧, 做好产前检查, 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针对产妇的不同情况, 建立护理方案, 向产妇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 告知产妇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疼痛不可避免, 分娩时不必紧张, 可采取听音乐等方式进行调节, 保持产妇产前良好的心理状态。建立疼痛评估标准, 用几个简单、易记的形容词概况对疼痛的表达, 以便产妇分娩时主诉疼痛感。指导产妇深呼吸等减轻疼痛的方法, 做好分娩准备。 (2) 分娩时护理干预。做好充分的分娩准备, 协助产妇做好舒适的体位, 以减少分娩时的不适感;保持产房安静, 播放舒缓的音乐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与产妇聊天, 采用言语暗示的方式消除产妇的焦虑心理;助产师在产妇分娩时对产妇进行适时的鼓励, 与产妇一起描绘未来孩子的模样, 幻想孩子带给家庭的幸福感, 树立产妇即将做母亲的自豪感, 以分散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请产妇家属从旁协助, 给予家庭方面的鼓励, 增强信心;随时询问产妇的疼痛程度, 根据评估确定是否采取镇痛措施;向产妇讲解分娩进程, 消除产妇的紧张感;分娩过程中配合按摩手法, 如水平按摩、加压法等, 可减少产妇的疼痛感, 也可指导产妇进行自我按摩;采用头部指压按摩法减轻产妇的疼痛, 指导产妇采用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疼痛;严密观察产妇及胎儿的情况,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早期预警, 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采取药物镇痛前应严格掌握相关禁忌证, 取得产妇及其家属的同意后使用, 严密观察产妇用药后的反应, 如果发现异常, 应及时报告医生, 采取有效措施。 (3) 饮食护理干预。针对产妇的自身情况给予适当的饮食指导;第一产程时采用少食多餐, 给予半流食或软食, 补充产妇体力;第二产程宫缩频繁时给予果汁、牛奶等食物;宫缩间歇期给产妇擦汗、喂水, 指导产妇放松身心。

1.3 疗效及判定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估产妇分娩的疼痛程度, 分值0~10分, 0分为无痛, 1~3分轻度疼痛, 4~6分为中度疼痛, 7~10分为重度疼痛。

2 结果

轻度疼痛39例, 中度疼痛82例, 重度疼痛8例, 分娩顺利, 未出现转剖宫产现象。

3 讨论

分娩疼痛是分娩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子宫下段神经异常丰富, 在分娩过程中因宫颈扩张、子宫收缩、胎儿娩出、会阴切开或撕裂伤等任何刺激均可能引起强烈的疼痛[2]。

经分析可得出, 对产妇进行分娩护理时, 首先应在产前即对产妇进行宣传教育, 使产妇了解分娩疼痛是一种自然现象, 使产妇对分娩做出思想准备, 消除产妇焦虑、紧张的感觉;协助产妇做好积极的产前准备, 由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主诉因人而异,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分娩过程中疼痛主诉也有所不同, 因此助产师应在产前对疼痛程度做出评估标准, 用几个词语进行概括, 以便在分娩过程中对产妇的疼痛程度做出与产妇近似一致的评估。产妇分娩过程中, 助产师可与其聊天, 通过幻想未来孩子出生后的模样等联想来提高产妇即将为人母的自豪感, 同时也可使产妇情绪稳定, 提高疼痛阈值。有研究指出, 这种幻想分散疗法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紧张与焦虑感, 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3]。本组除采用语言沟通外, 还应在产前、分娩过程中采用舒缓的音乐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音乐能有效改善和加强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更好地控制和增进人体各脏器的活动, 减少产妇因疼痛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建立安全、放松的自我体验, 有助于产妇松弛肌肉, 达到精神上无痛分娩的目的;并配合按摩、深呼吸等方式, 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 使其处于最佳状态, 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及并发症的发生。家属的从旁协助也非常重要, 尤其是孩子的父亲在产妇面前对其进行鼓励, 在提高产妇分娩信心、消除紧张感等方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本组通过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 有效地缓解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 降低了不必要的剖宫产及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秦应花.护理干预对分娩疼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18) :219-220.

[2] 刘碧銮.心理护理对降低分娩期疼痛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11 (17) :116-117.

立式分娩疼痛少 篇4

大量考古资料证明,立式分娩是古代传统的分娩方法。埃及法老宫殿中一座浮雕描绘的是:埃及末代女王克娄巴特拉跪着,周围有5名妇女,其中一名在接生。在考古挖掘出的古代巴比伦文物中,一把分娩专用椅被考证有2000年的历史。

而躺着分娩只是在最近两百多年出现的。据说这种“时髦”始于路易十四国王当政时的法国。有一天,路易十四突然心血来潮,想看看他的情妇如何分娩。为了让国王看得更清楚,产妇被安置在床上。也许是王心大悦,路易十四随后颁令只能给躺着分娩的妇女接生。卧式分娩随之流行开来,但这种消极的分娩方法只对好奇的旁观者和懒惰的医生有利,这种姿势便于医生用手术钳拖出婴儿或采取无痛分娩。

俄罗斯最早正式用立式分娩法接生的是莫斯科第四产院产科主任尼娜·库兹涅佐娃。她回忆说:“接生时我在产妇面前足足要跪了3个小时,有时我觉得自己快要累死了。从那时起我已为数百名妇女用立式分娩法接生。有些妇女第一次生小孩时采用的是卧式,第二次就要求用立式,她们说这样容易得多。”

为什么立式分娩会容易得多呢?专家认为,处于立式状态的妇女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即天然的镇痛和抗休克物质,因此分娩会变得更快。阵痛的时间能缩短一半,从通常的6-10小时减为3-4小时。分娩后产妇不需服用任何催乳药物马上就能为婴儿哺乳。

此外,由于婴儿在母体内都是脑袋朝下,受地球重力的吸引可以减轻阵痛。实施剖腹手术和使用手术钳的概率相应减少。以立式分娩法出生的婴儿遭受的“磨难”相对较小,因此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更强,在学说话、走路、身体发育等方面都明显超出同龄儿童。

产妇分娩疼痛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自然分娩的110例产妇, 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35岁, 平均 (29.5±4.4) 岁, 孕周38~41周, 其中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为25例和3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36岁, 平均 (29.3±4.1) 岁, 孕周37~41周, 其中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为30例和25例。本次研究当中所有的产妇都是单胎, 产妇所有相关的指标都正常。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1.2.1 生产前的护理

首先, 产妇在入院之后,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对分娩疼痛恐惧、担心胎儿健康等, 孕妇会产生多种不良的情况, 这对于母体和胎儿都是非常不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 助产师需要对孕妇进行详细而规范的产前指导, 简单的向孕妇介绍医院周围的环境, 减轻产妇的陌生感, 同时指导孕妇深呼吸, 以放松孕妇紧张的情绪, 对于孕妇提出的问题需要耐心的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回答, 和孕妇营造出良好的关系, 提高孕妇的信任度, 从而积极地配合相关的工作。其次, 助产师还需要简单的向孕妇介绍接生医生的资历, 放松孕妇的心情, 同时告知产妇疼痛是一种自然的现象, 让孕妇做好心理准备。另外, 助产师还需要寻求孕妇丈夫的支持, 让其给孕妇更多的鼓励和关怀。最后, 还需要为孕妇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让孕妇安心待产。

1.2.2 生产当中的人性化护理

首先, 助产师应该积极地做好产前的准备工作, 对产房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 同时对产房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 将门窗关好, 降低噪音, 为孕妇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孕妇进入产房之后, 助产师需要对孕妇进行亲切的问候, 简单而正确的向孕妇介绍手术室的情况, 告知孕妇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科学配合的方法。其次, 在产妇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避免被产妇影响, 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轻、稳、准”的原则, 同时加强和产妇语言上以及肢体上的沟通, 指导产妇配合生产, 并且还需要对产妇的腰骶部和腹部进行按摩, 以减轻产妇的不适感。最后, 对于疼痛严重自动放弃自然产的产妇, 助产师需要对产妇进行鼓励, 告知产妇自然产的好处, 鼓励产妇完成自然生产。对于一些剧烈疼痛而无法配合的产妇需要及时进行剖宫产, 以免由于产程过长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不利的影响。

1.2.3 产后优质护理

分娩完成之后, 孕妇的身体由于消耗过大而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 但是在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放松, 这时候需要加强对产妇的饮食指导, 指导产妇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 同时还需要帮助产妇进行有效的早吸吮训练, 以刺激产妇乳汁的分泌, 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重要积极作用, 教会产妇正确哺乳的方法, 做到科学喂养。

1.3 疼痛评价标准

本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以及临床表现将疼痛的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0级表示无痛, 可以合作;Ⅰ级表示轻微的疼痛, 比较容易忍受;Ⅱ级表示中度疼痛, 呻吟不安, 合作欠佳;Ⅲ级表示疼痛剧烈, 难以忍受, 不能合作[5,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用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观察组产妇中, 疼痛程度为0、Ⅰ、Ⅱ、Ⅲ级的产妇分别有12、33、10、0例, 而在对照组产妇中, 疼痛程度为0、Ⅰ、Ⅱ、Ⅲ级的产妇分别有3、13、30、9例, 其中9例产妇由于疼痛难忍改行剖宫产, 由此可见, 观察组产妇疼痛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3 讨论

由于在女性子宫下段具有十分丰富的神经, 而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会出现宫颈扩张、子宫收缩等情况, 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导致产妇需要承受巨大的疼痛,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产妇由于难以承受疼痛而选择实施剖宫产。研究证明, 在产妇分娩的围产期对产妇做好优质的护理干预工作可以有效的减轻产妇不必要的疼痛, 降低产妇需要承受的痛苦, 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因此, 需要对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7,8]。

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坚持以产妇为中心的原则, 为产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的舒适感, 将这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产妇分娩的围产期同样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产妇分娩之前, 助产师就需要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和宣导, 告知产妇分娩疼痛是自然分娩的一种自然现象, 让产妇明白自然分娩对母婴的有利作用, 缓解产妇恐惧、害怕的心理。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助产师需要通过语言和动作给产妇以鼓励, 帮助产妇顺利生产, 而在生产之后, 还需要指导产妇正确的饮食以及正确的喂养方式, 提高产妇照顾新生儿的能力。总之, 助产师提高产妇对分娩疼痛的认识, 给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服务, 有利于减轻产妇的痛苦, 帮助产妇顺利完成自然分娩[9,10]。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 对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轻产妇的疼痛感, 在观察组产妇中, 疼痛程度为0、Ⅰ、Ⅱ、Ⅲ级的产妇分别有12、33、10、0例, 而在对照组产妇中, 疼痛程度为0、Ⅰ、Ⅱ、Ⅲ级的产妇分别有3、13、30、9例, 其中9例产妇由于疼痛难忍改行剖宫产, 由此可见, 观察组产妇疼痛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助产师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提高助产师对分娩疼痛的认识, 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轻产妇的疼痛感, 提高产妇在围产期的舒适性, 避免产妇在生产的过程中改行剖宫产, 提高自然分娩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洁.助产师对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及护理措施[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3, 11 (2) :684-685.

[2]陈燕, 苏玉英, 苏君, 等.分娩球助产在人性化产时服务模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3) :24-26.

[3]林春梅.导乐分娩球的应用对产妇心理及生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13) :56-57.

[4]汪珊, 周秀荣.分娩球助产在人性化产时服务模式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 2012, 2 (8) :196.

[5]杨欢秀, 欧阳友云, 章帼瑛, 等.分娩球配合背景音乐导乐分娩对自然分娩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 (8) :107-108.

[6]黄丽蓉.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护理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33) :248.

[7]史菊芳, 陆卫国.助产士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的认知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31) :74.

[8]张富岚, 布布尔汗.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J].新疆医学, 2011, 41 (10) :81-83.

[9]黄丽华, 肖震.以助产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模式在分娩期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7) :503-505.

产妇分娩疼痛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产科住院待产的初产妇65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3例。两组待产妇均为单胎头位,无任何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B超估计胎儿双顶径、胎儿体重及骨盆测量值在正常范围内,估计可以经阴道分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自设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待产妇的一般资料及产程情况记录表。其中待产妇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孕龄,孕期体重增长,有无流产、清宫史等。分娩情况记录表内容包括:新生儿体重和身长、产妇分娩方式及选择剖宫产的原因、总产程、新生儿出生前是否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及发生原因和出生后是否有新生儿窒息等。②孕产妇自然分娩自我效能量表:由浙江大学杨廷忠教授针对产妇自然生产设计编制。其量表的信度Cronbach系数为0.81,因子分析显示为单一因子结构,可以解释整个方差的57.6%,5个条目的负荷值依次为0.74、0.82、0.72、0.77和0.74,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用于测量孕产妇对自然分娩的自我效能感,此量表具有5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完全不正确为1分,有点正确为2分,多数正确为3分,完全正确为4分,总分是5~20分。得分越高,产妇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③疼痛尺:本研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待产妇的疼痛情况,该方法是在白纸上画一条粗直线,通常为10 cm,在线的两端分别附注文字,一端为“无痛”,另一端为“最剧烈的疼痛”,产妇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的某一点做记号,以表示疼痛的程度及心理上的冲击。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长度就是疼痛的量[6]。本次研究使用的“疼痛尺”正面有在0~10游动的标尺,背面有0~10数字的模拟评分尺,如果产妇移动标尺在自己疼痛的位置时,测量者能够立即在尺的背面看到具体的数字,可以精确到毫米。标尺越靠近“0”端表示疼痛感受越轻,越靠近“10”端则表示疼痛感受越重。

1.2.2 资料收集方法及时间

首先对专职助产士进行统一的指导和培训。专职助产士要求从事助产工作超过3年,护师级别以上,并且有亲身的分娩经历,使她们对自我效能理论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掌握疼痛测量尺的原理与使用方法。测量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向产妇发放问卷,要求产妇自己填写,对于文化程度较低者,应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话语对产妇进行指导填写。第1次测评在符合入组标准的产妇入院时,为干预前评估,疼痛第一次测评选择在产妇临产后入产房时(宫口开大2 cm左右),该时期为第一产程潜伏期的早期,是产程刚刚开始的时期,能反映初产妇面对分娩疼痛应激的最初感受。根据其疼痛感受测量3次,分别得出数值。第2次测评在实施完成干预后,在第一产程活跃期早期(宫口开大3~4 cm时),利用2~3次的宫缩间隙进行,是因为此时是产程中的关键时期,能较好地反映产妇对分娩的生理和心理准备情况,为干预后评估。

1.3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产妇入院后待产、分娩过程中提供常规产科护理,包括:入科介绍、环境介绍、膳食指导、活动指导、自数胎动方法、定时胎心监护、促进分娩健康宣教、如何监测宫缩及临产的初步判断、发放有关分娩准备及新生儿护理的健康手册。规律宫缩临产后宫口开大2 cm送入产房待产,给予持续胎心监护,接受语言鼓励以及收听舒缓音乐。提供专业性的理论指导:如宫缩时如何调整呼吸、宫缩后如何放松休息、常规饮食护理、排便护理以及定时阴道检查,尽量满足产妇的合理需求。宫口开全后入产房由当班助产士负责指导、准备和接生工作。

实验组产妇在待产过程中,除接受常规产科护理外,以自我效能理论及增强策略[1]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及可行性,制定增强孕产妇自我效能的具体操作方法。由专职助产士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3.1 激励

分娩过程对每个初产妇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面对一次次的分娩阵痛常常会惶恐不安,惊慌失措。这对顺利分娩有着非常不良的影响。此时,专职助产士在宫缩时播放一些舒缓音乐[7],并握住产妇的手跟她一起用拉梅兹呼吸法[8]调整呼吸,同时在产妇腹部、腰骶部用手进行抚触按摩[9],并说一些鼓励的话语,增强其分娩的动力与信心。另外,在产妇自愿的情况下,潜伏期陪同在走廊里慢走以分散其注意力。其次,与家属做好沟通教育,让家属也参与进来,共同鼓励,让产妇感觉不是自己在生孩子,增加信心和勇气。

1.3.2社会支持

在待产过程中要让产妇明白她不是自己在孤军奋战,她有坚强的后盾,她有家人、朋友的支持。尤其是有分娩经验的家属,如产妇的母亲或婆婆等,在产程过程中允许他们交流与互动。另外,助产士应和产妇建立一种亲切、信赖的关系,也有利于增强其自我效能。

1.3.3 行为契约

这种方法可使产妇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强化条件,以加强自己的行为表现。助产士可以以口头的形式与产妇约定,如“宫缩时不能乱喊,请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呼吸,你就会觉得宫缩疼痛高峰很快过去,喊叫会增加你的痛感”,对行为目标完成好的产妇给予鼓励。

1.3.4 替代经验

自我效能感很容易受到榜样效应的影响,尤其是缺乏分娩经验的初产妇,成功的分娩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我效能。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专职助产士应将自己的亲身分娩经验或多年的接产、陪产经验跟产妇分享,更有利于其自我效能的提高。

1.3.5负性刺激的回避

与分娩有关的任何负性消息都会打击产妇的自我信念,打击其分娩的信心,降低其自我效能,并且削弱她们的努力。所以,应避免这方面的信息与产妇接触,并对产妇有关分娩的负性认知给予积极校正。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和孕产妇自然分娩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疼痛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自我效能评分实验组呈上升趋势,而对照则有所下降。见表2。

2.2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通过自我效能增强干预护理后,实验组产妇总产程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新生儿性别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可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实验组产妇实施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实验组产妇自我效能得分明显上升,而对照组则呈下降趋势(表2),表明自我效能干预护理能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本研究对实验组产妇采用了增强自我效能护理的途径和方法[1]:激励、社会支持以及行为学的方法,以影响孕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的4个因素为切入点,找到了培养和提升分娩自我效能感的途径和方法[10]。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优质护理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的护理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心理和行为护理已逐渐得到重视。自我效能理论是一种心理行为的思想和方法,该理论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对行为的控制作用,强调从调动人的潜能入手来达到行为的目标[11]。而个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改变受到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以及生理情绪状态4个因素的影响[12]。

3.2 自我效能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分娩结局有一定的影响

本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2)。分娩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状态,临产妇在待产、分娩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疼痛强度也存在个体差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分娩带来的疼痛、恐惧能增加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影响产妇的痛阈,增加疼痛,其中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主要是紧张、焦虑、惊恐,可使肾上腺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内啡肽增高,导致害怕-紧张-疼痛综合征[13]。而心理压力导致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又容易使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本调查通过对实验组产妇实施自我效能护理干预,降低产妇害怕、焦虑、惶恐、紧张不安的不良心理,充分发挥调动自身潜能,减轻疼痛应激反应程度,提高了分娩耐痛阈,达到减轻产痛的目的,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表3)。

近年来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初产妇对自然分娩缺乏足够信心,当疼痛不能忍受时即要求剖宫产,导致剖宫产率上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剖宫产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表3)。其中,对照组有4例产妇因不能忍受分娩疼痛而主动要求剖宫产,而实验组产妇剖宫产原因则为产程停滞,头盆不称等原因。此结果与彭检妹等[14]和国外有关文献[15]研究一致。

另外,本研究发现实验组产妇总产程较对照组也明显缩短(表3),其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干预前得分;而对照组产妇自我效能得分则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产程中的应激状态对自我效能会产生负面影响[1]。通过提高临产妇的自我效能感,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具备了阴道分娩的良好心态,增强阴道分娩的自信心,使宫缩协调,产程缩短,提高自然分娩率。

产妇分娩疼痛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围产期检查及准备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待产妇1200例, 年龄21~32岁, 孕28~32周, 单胎头位, 骨盆内外测量正常, 排除多胎、疤痕子宫、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妊娠合并其他疾病等高危妊娠的孕妇,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600例, 两组年龄、孕周、体重、身高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产期护理和助产措施, 孕中、待产及产程中均未使用分娩球及拉玛泽呼吸法。

1.2.2 试验组

孕28~32周开始进行分娩球配合拉玛泽呼吸法的模拟分娩训练, 在待产及整个产程中使用分娩球配合拉玛泽呼吸法进行自然分娩。具体方法如下: (1) 妊娠孕28周开始, 由孕妇学校的专业老师对待产妇及其丈夫讲解分娩球配合拉玛泽呼吸法对分娩的重要作用, 并对其进行分娩全过程中运用分娩球配合拉玛呼吸法的模拟训练和技巧指导, 并要求待产妇回家后每天坚持训练至运用自如。 (2) 待产室内配备分娩球2个, 将球固定在有扶手的座椅上。从规律宫缩开始进入待产室至子宫口开全, 由1名经验丰富、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助产士全程陪伴, 必要时邀请丈夫或家属陪伴。教会待产妇骑坐在分娩球上, 前后、左右有节律地摆动, 也可以教会其通过抱、滚、靠球来减轻疼痛, 在宫缩时运用拉玛泽减痛呼吸法缓解宫缩痛。 (3) 在待产过程中, 助产士在密切观察产程进展的同时, 与待产妇进行亲切交谈, 告诉她产程中宫缩与阵痛的关系, 情绪变化对分娩进程的影响, 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 帮助其消除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 在阵痛剧烈时指导待产妇运用拉玛泽呼吸法缓解疼痛, 鼓励和指导其采取自由体位, 如多走动、坐分娩球、蹲等, 利于胎头下降, 加快产程进展。在宫缩间歇时安静休息, 进食进水, 保持体力, 指导定时排尿, 减少尿潴留而影响胎头下降, 及时将产程进展情况告知待产妇及家属。 (4) 产程中, 指导其在每次宫缩时运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正确用力、屏气, 宫缩间歇时休息, 对其做出的努力及时给与鼓励和赞扬。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宫缩时疼痛的程度及尿潴留的发生情况。

1.3.1 宫缩疼痛分级标准

采用直观模拟法 (VAS) , 即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 0为无痛, 1~3为轻度疼痛, 4~6为中度疼痛, 7~10为重度疼痛, 让产妇在产程结束时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宫缩疼痛程度的数字[2]。

1.3.2 排尿观察

观察及记录待产及生产全过程均能自主排尿的产妇例数及在产程中有1次或1次以上不能自主排尿以至发生尿潴留需进行插尿管导尿的产妇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宫缩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均无无痛患者, 试验组轻、中度疼痛患者多于对照组, 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试验组的宫缩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2.2 两组产妇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自主排尿产妇明显多于对照组, 试验组发生尿潴留产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657.39, P<0.01) , 见表2。

3 讨论

据有关文献[3]报道及笔者的观察分析, 分娩过程中产妇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与强烈的生理疼痛下会感到紧张、恐惧、焦虑, 应激增加了疼痛的敏感性, 诱发致痛物质、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内啡肽等的产生, 使肌肉痉挛影响产力, 从而形成恐惧、疼痛的恶性循环。另外, 缩宫素不足, 可导致不协调宫缩乏力, 子宫收缩失去节律性、极性、对称性, 而宫缩间歇时, 宫壁不完全放松, 宫颈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缓慢, 甚至发生产程停滞而影响分娩过程[4]。而剧烈的疼痛还会导致尿道肌肉的收缩甚至痉挛, 影响了产妇的自主排尿而发生尿潴留。指导产妇在产程中应用分娩球配合拉玛泽呼吸法, 可以使产妇放松肌肉, 缓解会阴神经的疼痛, 尤其是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 能提高产妇宫缩时疼痛耐受程度, 并有效缓解宫缩痛引起的不适,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松弛产道周围肌肉, 促进宫口扩张, 使产妇情绪稳定, 从而降低疼痛感[5]。待产妇在待产过程中, 骑坐在分娩球上, 通过变换体位, 避免单一的仰卧位, 采用坐位时, 子宫离开脊柱趋向于腹壁, 胎儿纵轴与产轴相一致, 借助胎儿重力和地心引力的作用, 使胎头对宫颈的压力增加, 反射性地引起有效宫缩, 使宫口扩张, 加快产程进展。同样, 通过滚、抱、靠分娩球, 可增加舒适度, 并且促进有效性子宫收缩。而滚动时关节的轻微运动可促使胎儿在产道中转动, 加速产程进展[6]。同时, 可使胎头压迫膀胱、促进尿意, 主动排尿, 大大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的宫缩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两组产妇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自主排尿产妇明显多于对照组, 发生尿潴留产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这说明教会待产妇运用分娩球配合拉玛泽呼吸法进行分娩, 能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的疼痛程度, 增强产妇自主排尿的能力, 减少产妇尿潴留的发生, 减少因插尿管导尿给产妇造成的痛苦及对产程的不利影响, 从而增加产妇的舒适感, 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和能力, 促进自然分娩。

综上所述,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分娩球配合拉玛泽呼吸法, 能放松肌肉, 稳定情绪, 有效缓解待产妇宫缩时引起的疼痛不适, 可以缩短产程, 减少产程干预, 增加胎儿氧的供给量, 促进自然分娩。在产程中, 使用分娩球技术将更好地挖掘待产妇的内在潜力和主观能动性, 能采取自由舒适的体位, 使胎头压迫膀胱, 促进待产妇主动排尿, 有效减少尿潴留的风险, 使待产妇身心处于舒适的状态, 使分娩程序按正常节奏进行, 大大提高顺产率, 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 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分娩球配合拉玛泽呼吸法对减少产妇分娩疼痛及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检查及准备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待产妇120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600例, 试验组使用分娩球配合拉玛泽呼吸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助产护理, 产程中未使用分娩球及拉玛泽呼吸法。观察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宫缩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试验组尿潴留产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分娩球配合拉玛泽呼吸法对减轻产妇痛苦及减少尿潴留发生具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分娩球,拉玛泽呼吸法,分娩,疼痛,尿潴留

参考文献

[1]Michel T A.Complementayand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pain relief during labor[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t, 2007, 15 (3) :1-9.

[2]李漓, 刘雪琴.选择适合患者的疼痛强度评估T具[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6) :50.

[3]李仲廉.妇产科麻醉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333.

[4]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24.

[5]应莉, 张琳.不同阶段实施拉玛泽分娩减痛法训练对分娩影响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 2008, 21 (7) :403-407.

产妇分娩疼痛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初产妇100例, 年龄20岁~34岁;孕周36周~42周;既往无不良孕产史, 非病理性妊娠, 无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评估产妇对疼痛的感受, 根据她们的实际情况给予舒适护理。护士用亲切的态度与产妇交谈, 耐心倾听产妇的诉说。指导产妇减轻疼痛的技巧。第一产程宫缩时间长, 要根据产妇需求, 鼓励其下床活动, 教会其缓慢深呼吸, 护士或家属按摩其下腹部及腰骶部, 宫缩间歇时多活动, 给予喂食、喂水, 进食高能量的食物, 如巧克力、红牛饮料等。分散产妇的注意力, 教会产妇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办法, 如宣泄法、音乐放松法等。

1.2.2 效果判定标准

测量的方法采用VRS-5方法, 描述疼痛量分为5个等级。0级为无疼痛;1级为轻度疼痛, 可忍受, 能正常生活睡眠;2级为中度疼痛, 适当干扰睡眠, 需用止痛药;3级为重度疼痛, 干扰睡眠, 需用麻醉止痛药;4级为剧烈疼痛, 干扰睡眠较重, 伴有其他症状;5级为无法忍受, 严重干扰睡眠, 伴有其他症状。

3 结果

3.1 两组产妇疼痛程度比较 (见表1)

3.2 两组产妇各产程比较 (见表2)

4 讨论

例 (%)

4.1 树立产妇对分娩的信心

分娩的初产妇心情特别复杂, 不良的情绪可导致神经功能紊乱, 使分娩不能按正常的顺序进行, 从而导致难产或剖宫产。针对产妇存在的不正确观念, 助产士给予分析、指导, 增强产妇对分娩的自信心, 提高其对分娩的应对能力, 改善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分娩的结果[2,3]。指导产妇及家属加强防护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 增加产妇的安全感, 减轻产妇的焦虑。

4.2 实施分娩镇痛

根据产妇的意愿, 采用硬膜外镇痛技术, 帮助产妇采用舒适的分娩体位, 在医疗指证允许下让产妇采取最大的自由体位[4]。对于初产妇, 行无痛分娩前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产妇及家属解释手术的方法、安全程度等, 以增加产妇的安全感, 使产妇情绪稳定, 积极配合手术。

4.3 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可消除产妇紧张情绪, 达到减轻宫缩疼痛的目的。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分娩知识教育, 训练产妇采取特殊呼吸技术, 转移注意力, 松弛肌肉, 减少紧张、恐惧, 以减少疼痛, 使产妇在医护人员的鼓励、暗示或帮助下顺利度过分娩, 在产程中让产妇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 达到分散产妇的注意力、放松紧张情绪、缓解焦虑的目的[5]。

总之, 舒适护理措施促使护士重视产妇的主观感受, 及时掌握疼痛强度, 因人而异地使用舒适技巧, 这样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及产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 产程比对照组短。[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减轻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 缩短产程。

关键词:舒适护理,产妇,疼痛

参考文献

[1]黄晶珍, 雷俊.剖宫产率上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5, 2 (6) :574.

[2]陈桂花, 李燕玲, 杨成武, 等.探讨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对产妇分娩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03, 2 (3) :3-6.

[3]陈浪, 叶磊, 肖红, 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05, 4 (8) :4-5.

[4]陈慧娟, 李雪芬, 丁敏华, 等.分娩疼痛管理及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7, 21 (1B) :186.

按摩乳房可促进产妇分娩 篇9

按摩乳房,为何能催生引产呢?原来,当孕妇的乳头或乳晕受到刺激时,该部位的冲动可经神经传到大脑,促使脑垂体合成及分泌催产素,催产素经血液循环到达子宫后,会引起或加强子宫肌肉的收缩,从而发挥催生引产的作用。

乳房按摩引产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孕妇已到了预产期,可仍然没有分娩的迹象,或是待产妇已经出现了胎膜早破的情况但没有宫缩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按摩待产妇的乳房,促使其子宫的收缩,启动产程,使分娩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

2.待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了子宫收缩乏力,致使产程延长。此时,按摩待产妇的乳房,可增强其宫缩,帮助产妇及时结束分娩。

按摩乳房的具体方法是:待产妇本人(或其他人)用28~30摄氏度的温水把毛巾浸湿,然后用此毛巾每隔15分钟交替按摩左右两侧乳房;也可用手交替牵拉左右两侧乳头,同时按摩乳晕。一般每天需按摩3次,每次按摩1小时。按摩乳房时,要注意按摩的强度,只有达到有效刺激,比如使乳头隆起、变硬等才能收到良好的宫缩效果。待产妇初次宫缩的时间一般出现在按摩后的5~7分钟内,也有的待产妇在按摩乳房后的2~3分钟内就会出现了有效宫缩,而且其产力逐渐增强。

做过乳房按摩后,如果待产妇的腹部很快隆起变硬,或有阵发性腹痛,说明按摩有效。此时不应轻易停止按摩。因为若停止按摩,不仅会使催产素的分泌减少,还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而且若再次按摩乳房,想重新激发宫缩则特别困难。如果待产妇因按摩乳房而腹痛剧烈,且腹痛间隔的时间短,这属于敏感性宫缩过强,应在其每次宫缩出现时立即停止按摩,待其宫缩缓解后再继续按摩,反复几次后,宫缩可渐渐趋于正常。此外,有些对乳房按摩不敏感的待产妇,需对其进行较长时间的按摩方可见效。一般来说,肥胖者和乳头凹陷的待产妇,乳房按摩的效果差些。

产妇分娩疼痛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7月30日-2013年12月1日我院住院阴道分娩产妇463例作为调查对象, 初产妇361例, 经产妇102例。年龄19~43 (27.8±5.1) 岁, 孕周37~42周, 住院 (3.2±1.7) d。

1.2 方法

1.2.1 疼痛相关因素评估方法:

记录产妇年龄、孕次、产次、职业、文化程度等。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分别对产妇产程中干预情况、阴道产后会阴情况、情绪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疼痛发作方式、程度、性质、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自控方式、对疼痛耐受性、对疼痛控制满意的原因等进行评估并归纳分类。分娩相关因素有会阴切开术、第一产程疼痛过度干预、阴道产后会阴情况;社会因素有产妇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文化程度、情绪控制能力、社会支持系统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 ;心理及其它因素:产妇年龄、产次、个性特征、心理状态;护士因素:护士对产妇疼痛关心、产后疼痛持续评估及有效处理、护士评估、干预疼痛的技巧、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自身疼痛知识与技能。

1.2.2 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 法评估阴道分娩后产妇会阴疼痛程度。让产妇在尺子上标出自己疼痛相应位置, 记录分值;观察产妇表情并且结合产妇主诉, 每天评估1次并记录相应分值。无痛:0分;轻度:1~4分;中度:5~7分;重度:8~10分。

1.2.3 分组:

依阴道分娩后会阴情况, 将产妇分3组, Ⅰ组98例产妇会阴无裂伤和Ⅰ度裂伤;Ⅱ组142例产妇会阴Ⅱ度裂伤;Ⅲ组223例产妇行会阴切开术。所有产妇坐、立、行、走、大小便、安静及睡眠中发生疼痛均视为会阴疼痛。分别统计3组产妇产后第1、2、3天会阴疼痛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结果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阴道分娩后产妇会阴疼痛的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处理措施相关因素317人 (68.47%) ;社会因素219人 (47.3%) ;心理及其它因素179人 (38.66%) ;护士因素148 (31.97) 。可以看出, 阴道分娩后产妇会阴疼痛的相关因素中, 分娩相关因素是最主要因素。

Ⅰ组产后第1、2、3天会阴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4.00%、25.00%、11.00%;Ⅱ组产后第1、2、3天会阴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42.00%、32.00%、22.00%;Ⅲ组产后第1、2、3天会阴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89.00%、76.00%、56.00%。其中Ⅰ、Ⅱ组比较 (Ρ>0.05) , Ⅰ、Ⅲ, Ⅱ、Ⅲ组比较 (Ρ<0.05) 。可以看出, 会阴切开术阴道分娩后会阴疼痛发生率高, 会阴切开者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会阴裂伤者。

3 疼痛相关因素分析与非药物性镇痛干预

3.1 会阴切开术

对463例产妇阴道分娩后会阴疼痛进行调查分析, 223例有会阴切开的阴道分娩相对有会阴裂伤Ⅰ、Ⅱ度产妇会阴疼痛发生率高。因此, 在临床上应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 以降低阴道分娩后会阴疼痛发生。

第一产程疼痛过度干预, 如肛周坠涨痛过度按压等, 常会导致产妇疼痛阈下降, 以致产后会阴、肛周疼痛, 持续时间长。严格控制第一产程疼痛过度干预, 可以有效降低产后会阴疼痛发生率。

3.2 社会因素

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支持系统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文化程度、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谐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 能不同程度提高产妇分娩后的自信心, 从而提高痛阈, 减轻阴道分娩后会阴疼痛程度。

3.3 心理及其它因素

产妇年龄、产次、个性特征、心理状态都影响产后会阴疼痛程度, 因此, 产妇心理调适指导和支持是十分重要的[1]。

3.4 护士因素

护士对产妇产后会阴疼痛表示关心, 可促进产妇疼痛缓解。对产妇疼痛关心, 使其感到心情舒畅, 从而淡化产后会阴疼痛的感受, 因此, 产后疼痛的持续评估及有效处理非常重要[2]。提高护士评估、干预疼痛的技巧, 可促进缓解疼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是评估疼痛的依据[3]。产科护士不仅要提高自身疼痛知识与技能, 还应加强产妇和家属的教育, 以充分发挥产科护士在产痛和术后疼痛处理中的作用[4]。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后产妇会阴疼痛的相关因素及采取非药物性镇痛干预减轻疼痛的方法。方法采用调查问卷, 对产妇评估, 统计疼痛情况。结果 阴道分娩后产妇会阴疼痛相关因素有:分娩方式/处理措施相关、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护士因素等。结论 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控制第一产程疼痛过度干预、良好的社会因素、心理调适指导和支持等有助于缓解产妇会阴疼痛。

关键词:阴道分娩,会阴,疼痛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94.

[2] 李漓, 刘雪琴.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8) :632-634.

[3] 高虹, 杨澜.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 2007, 21 (5) :406-407.

上一篇:交强险法律制度下一篇:液压传动系统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