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的诗歌

2024-07-18

天象的诗歌(精选8篇)

天象的诗歌 篇1

天象的诗歌

草木遇见羊群,蚂蚁途遇星光,夜的云图

在天上闪亮。瞻望永恒的梦抵达以太之上

以太之上,大质量的烟,大质量的柱子,棋局

缜密而清晰,什么样的数学,什么样的对弈者

小红马驰过天庭,四个礼拜日,四个乘法

十二宫,十二个荷马,抱琴而眠

什么意志推迟了王冕,铸造成鹏鸟的形状

一只空瓶安坐于内,像大熊的胃,大熊的脚掌

信仰之书,玄学之书,安放于暗蓝色的盘面

蜜样的鼠拖拽着一只龟和一只大眼的`蟾蜍

星和星,α和β,物质的主呵,猩红的胆

散落于星座之上,相同的蒙古,相同的可汗

九星图上仪器的轴是两个空洞的支点

星官的起始从何而来,向内,向外

天鹅绒上的勋章,神奇的蘑菇,莹绿的小龛

一只钟表应着节拍,时辰从何而来

这定数引诱着每一颗星辰,那蔚蓝色的眼哟

古代、神迹和北方,人人都能仰望

一只镇定的豹子在轩辕座上如此悠缓

它带来启示,七颗星,羽林军的荣光

星象如此灰暗,如此悠缓

一个崭新的纪元在飞旋的星云中歌唱

那些直指心灵的是约伯、祈祷和假象

那些兀立在镜上的是元素、责备和梦想

陨石击中观象仪的头颅,一颗头颅就是

一座莹绿的骨架,一张云图告慰着

大雨落下斗笠与刀枪,这是抖动中玉的耳朵

一颗青春的胸怀已将宽广的命运容纳

天象的诗歌 篇2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深深的感到, 没有哪一种文体比诗歌的教学效果更令人失望的了, 虽能诵读, 但欣赏水平不见提高, 学生甚至对诗歌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究其原因, 不过有二:一是诗歌语言难以准确理解;二是诗歌意象过于朦胧迷离。难怪古人早就发出“文之难, 而诗尤难”的感叹了。因此, 只有实现对诗歌障碍的跨越, 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知人论世, 跨越时代的障碍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里的一种, 其思想内容必定要打上时代的烙印, 任何时代的文字语言都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文化信息, 诗歌语言也不例外。学生之所以不能准确理解诗歌语言, 首先是因为这种语言所承载的一定时期的文化信息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距已很遥远。所以, 他们首先要遇到来自文化层面的障碍。如唐诗语言就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禅宗文化、隐逸文化、庙堂文化、科举文化等。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十分陌生, 就无法较为准确地理解唐诗的语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仙之人兮列如麻”, 如果不讲以道家为代表的隐逸文化对李白的影响, 学生就无法理解这些语言的深层内涵。再如分析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二句, 如果不了解唐代官制, 就不知道白居易为何着青衫, 不了解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 就不明白他见到沦落到江州的长安歌女何以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叹。

此外, 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 时代不同, 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 所谓“文如其人”, 其实, 诗也如其人, 绝大多数的诗人, 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知其人, 方能解其言”。因此, 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 还应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如“诗仙”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 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 狂傲的独立人格, 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 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 在李白的乐府歌行 (如《将进酒》《梦游太姥吟留别》等) 和绝句 (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中, 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如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陆游, 出生第二年就适逢靖康之乱, 可以说他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 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具有完全不同于李白、王维等人的创作环境, 因此他的诗作中的抗敌复国主题就尤为突出, 爱国情怀终生不渝, 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再如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 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 情趣相投, 感情甚笃, 共立下“穷避方绝域, 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1127年北宋灭亡不久, 赵明诚因病而故, 词人孤独一人, 生活悲苦, 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有散失殆尽, 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代, 晚年十分凄苦, 从而创作宋词名作《声声慢》, 词中所言愁绪千丝万缕, 若是不了解其所处时代及其身世则定然不能洞悉词中真意。

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教学前, 带领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收集作者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 跨越时代差异所带来的障碍, 丰富学生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了解, 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 为赏读作品打开第一扇门。

二、驰骋想象, 跨越意象、意境的障碍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 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客观的景物即“象”与主观的情致即“意”完美结合, 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比如竹、兰、菊、梅、柳、蝉、荷、月、笛、笙、箫等。

诗歌的意境借助一个个意象来传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道:“……其文章之妙, 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 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 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出气口是也。古诗词之佳者, 无不如是。”由此可知, 意境是由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有机的结合而成的, “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 两者结合, 相辅相成, 虚实相生。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 又包括了形象中蕴涵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意”和“境”高度融合在一起, 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 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赏析诗歌的过程, 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换句话说, 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 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一句诗, 六种意向罗列起来, 作者将凄清冷静的深秋景象与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 “意”与“境”浑然一体, 令人回味无穷。

陆机在《文赋》中描述诗歌的想象时说:“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同样若想拜会作者, 实现跨越时空的交谈, 鉴赏诗歌也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诗歌的集中凝练性需要借助想象拓展, 诗歌的隔断跳跃性需要借助想象补充。意象和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 诗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来感受领略诗歌给我们描绘的情景交融而又空灵深远的艺术境界和氛围。

三、研读语法, 跨越语言的障碍

语言是诗的外壳, 由于诗的语言含蓄、跳跃、意象朦胧, 古诗语法又比一般文言语法更自由、更灵活, 也更难把握, 因而读诗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的“隔”。试看下面的例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2﹚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4﹚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5﹚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如果不了解古诗中活用、倒装、省略 (不完全句) 等语法现象, 就很难准确理解以上诗句中的意思。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理解, 对“端居耻圣明”中“耻”的理解, 就必须掌握活用现象, 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为了表达的需要, 让一个词临时具备别的语法功能。在﹙3﹚﹙4﹚两句中, 显然又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 即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 调整了语言的表达顺序。“欲穷千里目”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欲目穷千里”;“竹喧归浣女”应为“竹喧浣女归”, “莲动下渔舟”应为“莲动渔舟下”。不明乎此, 这些诗句就很难索解了。在教学中发现, 语法障碍中困难最大的是古诗中的省略现象。本来, 在散文中也有省略, 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然力足以至矣,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就是一个省略句, 但这是个别情况。在古诗中, 不完全句是经常出现的。例﹙5﹚就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若依散文的语言看, 这四句是不完整的, 但诗人的意思已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 清新得就像庾信的诗一样, 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 李白在江东。杜甫看到了暮云春树, 触景生情, 就引发起对甜蜜友谊的回忆来。古诗往往以最精炼的语言, 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驰骋文思, 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 所以许多结构非压缩不可。

此外, 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一般而言, 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对偶、通感等都很常见, 学生容易领会, 然而有些虽不常见但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就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 如互文。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为了避免词语的简单重复, 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语, 如屈原《涉江》中“忠不必用, 贤不必以”;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 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 必须用简洁的文字, 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字而省略另一个, 所谓两物各具一边而省文, 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 下句省去了“迢迢”, 二者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 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这类互文, 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 才能完整地理解它要表达的意思。

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首先把诗歌语言转化为散文语言, 并引导学生再现诗歌的形象画面, 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和情感表达后, 再通过必要的语法研读、举例分析, 努力让学生逐一突破诗歌语言上的多重障碍, 感受诗歌语言的自由、灵活, 其妙处就不言而喻了。

四、吟诵赏析, 创造审美的心灵感应

语文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 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 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 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中国当代诗人韩东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的美感完全是由个人的生命灌输给它的, 又是由另一具体生命感受的。”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 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 我们鉴赏诗歌就必须从诗作者这一创作主体层面进行剖析, 然后用客体——读者的心灵去解读, 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凭借诗情的激发, 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反复吟诵诗文, 能以声音增强原作的力量, 加深对诗歌情韵、意境以及深刻意蕴的领会, 诱发通感, 产生共鸣。

诗歌的语言是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和谐悦耳。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好的诗:“诵之行云流水, 听之金声玉振。”意思是说, 诗朗诵起来像行云流水一样流畅;听起来有如金声玉振, 发出十分美妙的声音, 铿锵悦耳。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首先要读出节奏, 读出语气;其次要读出韵律。在教学诗歌时, 不妨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诵读, 可以自由诵读或是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 还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 在班级大声朗读, 更可以开展诗歌诵读比赛。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的热情读懂原诗, 反复吟诵还能使学生欣赏到其他同学在朗读中读出的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 使朗读者进入诗境, 品味其中的意蕴美, 深刻领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这样既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那种感情, 激起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诗歌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朗读, 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人们常说:“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去体会。因为诗歌具有极丰富的情感, 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当我们深切理解到诗的内容, 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动时, 就能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 这就有助于再现诗中的形象, 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所有语体中, 诗歌语言是最讲究韵律节奏的。诗歌语言具有的结构美、音韵美、意蕴美, 没有其他的语体能够匹敌。音律的抑扬顿挫, 结构的匀称错落, 意蕴的含蓄隽永, 诗歌的语言映入眼帘, 一幅图画就悄然印入脑海。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 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诗歌教学是美的教学, 它引领着学生走进美的领地, 领略诗歌语言美, 明悟诗歌语言生发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跨越诗歌的障碍, 以诗歌的美陶冶学生心灵, 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6.

[2]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3]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最美丽的天象奇观 篇3

地球和月球本身都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都会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影子。我们所看到的“黑夜”其实就是地球的影子。由于太阳远比地球和月球大得多,所以月球的影子由两部分组成:影子最黑的部分,称之为本影。如果你身处月球的本影内,就看不见太阳。本影周围稍微暗淡的影子,称之为半影,在月球的半影内,你只能看见太阳的一部分。

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并随着地球绕太阳旋转。所以在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二十九天半中,当月球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如果太阳、月球和地球正好处于一条直线或接近一条直线时,地球人就会看到因太阳被月球遮住而发生的日食现象。同样,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且三者正好处于一条直线或接近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月食。

就整个地球来说,一年内日食最多发生5次,最少两次;月食最多3次,最少0次;日食和月食的总数最多7次,其中5次日食、两次月食,或者4次日食、3次月食;总数最少两次,且均为日食;通常总数为4次:两次日食、两次月食。虽然日食发生的次数要比月食多,但月食一旦发生,近半个地球上的人都可以看到;而发生日食时,只有月球圆锥形影子扫过的区域——日食带中的人才能看到。所以就个人来说,日食难得一见。

日食有三种

地球上的某些地方如果正好位于月球的本影内,那里的人们就能看到太阳圆面被月面完全遮蔽的日全食。你可能会问。月球比太阳小得多,怎么能完全遮蔽太阳呢?是的,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太阳直径的四百分之一,但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也差不多是地球与太阳间距离的四百分之一;所以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圆面的大小几乎相等,完全可以遮蔽太阳。

如果你所在的位置处于月球的半影之中,月面只能遮住太阳圆面的一部分,你所看到的是日偏食。当月球离地球较远时,虽然月球的圆锥形本影的顶点到不了地球表面,但其延长线所构成的一个对称的圆锥形倒影却能投射到地面上,处于这一区域中的人们能看到的就是日环食: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在月面的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好像一个光环似的。

三百年一遇

日食带内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叫全食带。它是一条最宽不超过三百公里,长约数千到一万公里的狭窄路径。2009年7月22日上午,一条全食带将会从西向东地扫过我国的康定、雅安、乐山、成都……杭州、嘉兴……上海、宁波、舟山。令人遗憾的是,南京刚好被排除在这条全食带以外,这意味着紫金山天文台将无法观测到此次日全食。

由于月影在地面急速地移动,在全食带的某个地点所看到的日全食时间通常只有2-3分钟,最多不超过7分钟。唯一的例外是全食带经过赤道附近时,日全食的时间会延续到7分40秒。在这次日全食中最幸运的是浙江嘉兴,日全食时间长达5分56秒。

对某一固定地点来说,发生两次日全食的时间间隔一般在三百年左右。考虑到月球正在以每年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所以在地球上如此大范围内看到日全食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难得的机会

每一次日全食的出现及其观测,都是国际天文学界的一件大事。因为,每一次日全食都是人类认识太阳的极好机会。我们平时所见的太阳,只是它的光球部分,光球之外的色球层和日冕,都淹没在光球耀眼的光辉之中。其中,在光球之上厚约2000公里的一层太阳大气叫色球层;在色球层外面,还包围着温度高达百万摄氏度的十分稀薄的等离子体,叫做日冕。

由于日冕的亮度只有太阳本身的百万分之一,所以平时完全隐藏在地球大气散射光造成的蓝色天幕里,即便用专业仪器观察,效果也不是很好。日全食时,月亮挡住了太阳的光球圆面,在漆黑的天幕上,相继显现出红色的色球层和银白色的日冕,这是科学家对它们进行仔细观测和研究的不可多得的机会。

日全食对于科学家来说。还是进行其他天文研究的大好时机。例如,寻找近日天体和水星轨道以内的小行星;测定遥远的星光从太阳附近经过时发生的弯曲,从而检验广义相对论,并深入研究万有引力的特性等等。此外。日全食发生时的气象变化、生物反应以及各种地球物理效应,都是日全食观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太阳露真容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我们来说,观察日全食主要可看以下几个方面:

日全食的全过程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太阳圆面的瞬间叫初亏,它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月亮继续向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整个太阳圆面都被遮住了,称为食既,这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发生食既后,月亮继续东移,当月面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叫食甚。当月面的西边缘移动到和日面的西边缘相内切的瞬间,称为生光,它是日全食结束的时刻。随着月面继续移离日面,太阳被遮蔽的部分逐渐减少,当月面的西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切的刹那间,称为复圆。

灿烂的倍利珠当太阳圆面即将被月面完全遮蔽的瞬间,日面的东边缘会突然出现一串光辉夺目的珍珠,高高地悬挂在漆黑的天空中。这是由于月球表面有许多高低不平的山峰,当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边缘时,就形成了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珍珠。英国天文学家倍利最早描述了这种现象,因此被称为倍利珠。倍利珠出现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有一两秒钟,切不可错过。

色球层、日饵和日冕日全食时,明亮的星星呈现在黑色的天幕上,被遮蔽的太阳周围呈现出一圈美丽的淡红色的光辉,这就是太阳的色球层。在色球层的某些地区。还可以看到一些向上喷发的像火焰似的云雾,这就是日珥。它是色球层上部气体猛烈运动所形成的气体“喷泉”。在色球层的外面还弥漫着一片银白色或淡蓝色的光芒,这就是日冕。色球层、日珥和日冕都是太阳外层大气的组成部分,平时难露真容,但在日全食时可看得特别清楚。

观察周围气象变化发生日全食时,阳光突然消失。气压和风向都有所变化,当地的温度甚至会下降20摄氏度以上。此外,动物还会出现准备回窝睡觉等异常行为。

保护你的眼睛

日全食是最美丽的天象奇观,但也是你的眼睛最危险的时候。观看日食,请千万记住,不要用肉眼或普通望远镜、傻瓜相机之类的光学设备直视太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警告。

你可要知道,太阳不仅发出可见光,而且还放射出强烈的紫外线。而紫外线是会伤害人的眼睛的。日全食发生时,即使太阳圆面被遮掩了99%,只要直视太阳几秒钟,你的眼睛就可能受到永久的伤害。如果通过没有适当减光设备的望远镜观察太阳,后果更不堪设想。因为望远镜会将太阳光聚焦于很小的一点,该点的能量相当可观,能轻而易举地摧毁你的视网膜,使你双目失明。如果使用没有专用滤光镜的照相机直接对着太阳观察、拍照。这不仅会伤害你的眼睛,而且会损坏你的相机。

科学、安全地观看日全食,有不少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供你选择。

☆在脸盆里放大半盆清水,滴入适量墨汁。等墨汁扩散均匀后。借助太阳在墨水中的倒影来观看日全食。这个方法简便安全。最值得提倡。只要风不大,观看效果很不错。

☆找两张白纸或浅色的硬纸板,在其中的一张上刺一个小孔,让太阳光穿过这一小孔投影到另一张纸上。两张纸的距离越远,投影得到的图像越大。这也是观看日全食的好办法。

☆用蜡烛把大小适中的玻璃片两面全烧黑后。对着太阳观看。由于出现在玻璃片上的黑色物质是燃烧不充分的炭粒。所以不能用燃烧很充分的煤气、天然气来替代蜡烛烧玻璃,它们产生不了黑色的碳粒。请注意,玻璃片面积不能太小,以免仍然伤着你的眼睛。

天象描写英语作文 篇4

【内容提示】

以“Sky”为题写一篇描写文。内容要点如下:

①天气晴朗时仰望天空,地球好像被一个蓝色的大圆顶所覆盖。

②天空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阳光射入地球大气层时起了变化。

③阳光与微小的空气分子碰撞,便散射开来。散射开的光有多种颜色,这些颜色的组合便是蔚蓝色。

④有时日落时天空呈红色。这时的阳光在天空中以较低的角度射来。

⑤太阳在天空下落时,其光线穿过更多的空气,于是波长较长的橙色和红色也散射开来。日落时,波长较短的蓝色光不能穿透大气层,所以蓝光就看不见了。

⑥站在一块地势平展的地方极目四望,天空好像处处都与地球交接。交接处叫地平线。

⑦无论你往哪个方向看,地平线与你的`距离总是等长。

⑧无论你在何地,地球表面总是向下弯的,弯向远方;那是人们目力不及之处,这便是地平线。

【作文示范】

Sky

When you look at the sky on a clear day, it seems as if the earth is covered by a blue dome①. The sky is blue because of what happens to sunlight as it enters the earth's atmosphere. Sunlight is made up of light rays of all lengths. The longer rays make up red light and the shorter rays make up blue light. As sunlight enters the earth's atmosphere, it strikes the tiny molecules ② of air and is scattered③. The scattered light is made up mostly of violet④, blue, a little green, and a little yellow and red.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colors is sky blue.

Sometimes at sunset the sky looks red. The sunlight is coming toward you from a lower angle in the sky. The lower the sun, the longer is the path that the light rays must travel through the air. The shorter blue rays are scattered immediately when striking the molecules of air. The sunlight that you see lacks the blue and violet rays that the air has scattered. As the sun gets lower in the sky, the light rays must pass through more air,and so the longer orange and red rays also become scattered. At sunset, the shorter blue rays never get through the atmosphere, so you do not see them.

If you stand at a place where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s flat, the sky seems to meet the earth in any direction you look. The point at which the sky and the earth seem to“meet”is called the horizon. The horizon is at the same distance from you, no matter in what direction you look. If you walk toward the horizon, you do not get closer to it.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curves ⑤ downward and away from you. The distance at which you can no longer see the earth's surface----because it has curved down too far----is the horizon.

【词语解释】

①dome [d+um] n. 圆盖;穹窿

②molecule ['m&likju:l] n. 分子

③scatter ['sk$t+] v. 使消散;使分散

④violet ['vai+lit] n. 紫色;紫罗蓝色

⑤curve [k+:v] v. 成曲形;弯曲

【写法指要】

用古典诗歌的眼光教古典诗歌 篇5

既然是古典诗歌,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从古典诗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古典文论中,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下面我从言、象、意三个方面阐述我的想法。

一、言

言者,即指诗歌的物质载体。在古典诗歌中,就是以其严谨的格律表现出的和谐的音韵感。对诗歌音韵美的感受主要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实现。《毛诗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段话告诉我们,诗是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来说话的,所以对文采斐然、意象斑斓、韵律和谐的诗歌作品,一定要求学生朗读成颂,让学生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它的意境。而在学生没有充分朗读,缺乏必要感知情况下急急进入诗歌鉴赏,是一种破坏的行为。

如何诵读呢?诵读不是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问题。诵读是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方式,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诵读;要“因声解义、因声传情、因声求气”地诵读;要“在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地诵读;“眼与耳谋、耳与口谋、口与心谋、心与神谋”地诵读。

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该做什么呢?

1. 要广泛浏览资料,读出诗的精气神来,进而体验诵读中的种种甘苦滋味。

例如教学王崧舟的《长相思》。

上片,词境壮观辽阔而兼及凄怨苍凉。“山一程,水一程,”要读得低沉切实、绵亘起伏。“山一程”慢慢地扬读,“水一程”慢慢地抑读,两句之间不能换气,营造一种“行行复行行”的回环复沓之韵,诵读的时候保持一种慢速的平直调,由听觉而产生一种渐行渐远、关山万重的视像,进而体味天涯行役的枯寂和苍凉。

这一朗诵读法的确定不是百度了几篇教案而得之,而是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查大家对《长相思》的鉴赏,查《全清史》了解纳兰性德的生平,查纳兰性德的《纳兰词》去寻找纳兰性德的生命痕迹……在掌握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的读法。

2. 诵读指导。

在教师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应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要求读出语气、节奏,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的层次变化。读古典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不宜低声轻读。响亮而又富有表情的诵读不仅可以判断读音是否正确、停顿是否得当,还有助于体会句子的语气,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因此,要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首先要将其置于节奏的正确诵读中。

二、象

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情感的特定产物,也是情感的外在形态,它是由客观外在的具体形态与作者内在情感合为一体的特定艺术形象。

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我想我们应该注意两个问题,直观的象和象外之象。

1. 直观的象

象,只存于直观、直感和直觉中,对诗的意解只能接受诗的语言暗示,用情绪去揣摩诗意,要让学生去意会,而非“解释”。意会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觉内省,体验的情感色彩,用维柯的话说叫“诗性逻辑”,用卡西卡的话说叫“隐喻思维”。“意会”是种比言传更求真、更内源、更真实的生命方式。这种意会不光基于直感和直觉,还基于联想和想象。

那么如何抓意会呢?因为语言文字是抽象的符号,而这些语言符号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符号,将符号转化成语言后,它会在孩子们脑中形成一种象。所以要想抓意会,就要将语言文字放大,做细,还原成一定的象,去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看到文字背后不曾言说的画面。

例如《长相思》中“故园无此声”一句。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故园无此声”,那么故园有什么呢?让我们用想象的眼睛细细观察纳兰的故园。也许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在郊外,在青青的原野上,纳兰和孩子们一起牵着风筝欢快地跑着。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纷纷展开想象,看到了纳兰故园的温馨。

又如《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老师是这样引导的:高洁的诗人衣着粗布长衫,闲适地踱着步子,走在弯曲的小路上,在小路的一侧是小灌木或竹枝编的篱笆,其脚下是开得正盛却并不茂密的菊花,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在诗人前方不远处的就是白云萦绕、悠然隐约的南山了!

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想象。如此一来,抽象的文字符号,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变成了一个一个具体可感的象。

2. 象外之象

要引导学生领会好象,还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能够知人论世,能用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视野去解读文本,挖掘诗歌中隐藏的文化意象。

例如,陶渊明诗歌里的飞鸟意象,是自由自在的飞鸟还巢的意象表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或许曾受羁绊,而现在自由往返于自然的鸟儿。《归去来兮辞》云“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更是给了这个“自由”意象以明晰的确证。因为这几句诗所想要表达的是陶渊明归田后游迹于山水,寄情于自然的情趣。诗人这时已退出了官场,归田于彭泽,他自由了,此时的他正手持荷杖,四处漫游,以松懈身心,他时而抬头远望,云彩似有意而无心地从山那头飘出,时而又伫立神思,小鸟们飞累了正要结伴返巢。正凝神间,这些夕阳中徘徊飞来的鸟儿,仿佛已成了诗人自己的化身,陶渊明正是从大自然这一派自由适性的景象中关照自己悠游自在的归田意趣。

再如“春风”一词。“春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意象,有着它自己的潜台词。“春风”在很多时候指的是“皇恩浩荡”。“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有春风的吹拂,有春风的温暖,有春风的呵护,杨贵妃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倾国。这里的“春风”实际上指的是“皇帝的宠爱”。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为什么高兴?为什么得意?人逢喜事精神爽!金榜题名,谁给提的名?皇帝。这里的“春风”也是写“皇恩浩荡”。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找我还”,这里是王安石第二次受重用,进京主持变法,又一次受到重用。这里的“春风”也指“皇恩浩荡”。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每一个意象后,都有它所承载的情语。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增强底蕴,读懂这象外之象的潜台词。

三、意

意即意境,是诗人所创作的作品中,通过特定的艺术形象组成的生活图景,与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相融合而产生的艺术境界,以及与之所触发的无限丰富的艺术联想和幻想的总和与积累。这是学习一首诗歌的最终目的,也是鉴赏诗歌的最高追求与目标。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意境的品味呢?古典文论认为“象生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组合意象,走入意境。一首诗歌,主要是依靠意象构成诗歌丰富的意蕴的。在意境的教学中,对单一意象的品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但是要深入把握诗歌的意蕴,真正走入诗歌中的意境,则要通过对意象群的整体品悟。因为由单一意象组合起来的意象群,不是纯粹简单的叠加,它在组合之后就会产生新的意义,从而对帮助学生走入意境,感受诗歌中意境美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王维的诗歌《鹿柴》时,诗歌中出现了空山、人、深林以及青苔这些物象,如果对其单独进行品味,也就只能理解其表面的意思。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单一物象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诗中的物象还原成一幅生动的图画,就能让学生走入意境,感受诗人以动衬静创造出来的幽静空寂的美好意境。

天象与禁忌 篇6

祭日禁忌

祭日是一种古老习俗。我国古代有迎送太阳的仪式,早在《卜辞》中就有记载,《尚书·尧典》有“宾日”于东、“饯日”于西的记录。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说:河北宁津一带也有接太阳的风俗。“每年六月十八日晚,各村寺庙中,锣鼓喧天,颇为热闹。村庄老年妇女,集成一会,于是晚住庙中,念经诵佛,直至天将明之时。排列供案,燃烛焚香,向东致祭,至太阳出来始止。若值天晴,清晨放出阳光,大家欢喜,倘是天阴,便云不吉,异常懊丧也。”此俗与远古的“宾日”仪式一脉相承。人们最初未知天体运动规律,恐太阳落山后不再出来,所以要祭祀,要“接太阳”,并且忌讳接时天阴。

如今各地日食禁忌也体现了这一观念。《周礼》的注解认为日食是阴侵阳,即大臣冒犯国君所致,而月食是阳侵阴,即国君暴虐大臣所致,所以当日、月食发生时,要用弓箭射太阴或太阳。《诗经》中已把日食看成是极其不幸的事情,并认为这是上天在向人类垂示凶祸之兆。据《风俗通义》云:“日有蚀之,天子不举乐。”日食为不祥之兆,此时不可举乐,而应敲响器以驱食日之天狗,直至太阳复原为止。在日、月食的时候,人们严禁饮食,以示静思己过,否则会“生噎病”。在天地晦暝、日月薄食的时候,忌夫妻交合,否则必有凶殃。《素女经》说:“夫合阴阳之时,必避九殃。九殃者……日食之子,体蹙毁伤,三也……月食之子,与母俱凶,五也……”哈尼族人在日食、月食之日忌婚娶,认为犯忌必生六指儿、双胞胎或缺嘴婴。月食之夜出生的人,古人认为不能长寿。《三国志·方伎传》载,管辂曾叹息老天不让自己长寿,叹息的原因便是自己乃月食之夜出生的。古人认为,人的灵魂与人的身影是一回事,以为见不到影子,也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灵魂,就成了死人。著名民俗学者林惠祥说:“各民族的灵魂一语,几乎全是借用气息阴影这一类字。”“梦中或幻觉中所见的灵魂或幻象是没有实体的,犹如阴影或反映的像,所以蛮人便用‘影’字来表明灵魂。”要试探是人是鬼,只要看其有无身影便见分晓。《列子·说符》曰:“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人接近死亡时,影子最短,人死之后,影子就没有了。月食夜出生,看不到小孩的影子,便以为是短寿的。古人五月不上屋,就是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人的影子是最短的,最短的影子容易使人想到很短的寿命,故甚忌讳之。另外,在日食、月食时,人们忌穿艳丽的衣服,要穿“素服”,竟视日、月食如“国丧”。

人类不仅把日食、月食设为禁忌,还创造出各种救法。救日法术和有关风俗早在夏代已经出现。《左传·昭公十七年》援引《夏书》说:“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夏书》虽非夏人所著,却能反映夏代的风俗。所谓“辰不集于房”是说日月不安其位,这里特指日食而言。每当日食发生,盲乐师一齐擂鼓,官吏驾车疾驰,庶人发疯似地狂奔,鼓声、马蹄声、脚步声与震天动地的嘶喊声汇成一片。这种救日方式是中国古代常见的鼓噪驱邪法的雏形,它试图用各种声音造成一种雄壮的气势,威逼天上的恶魔把太阳吐还给人间。

救月禁忌

其实,救月亦用此法。《周礼·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大仆》:“凡军旅田役赞王鼓,救日月亦如之”;《庭氏》:“若不见其鸟兽,则以救日之弓与救月之矢夜射之;若神也,则以大阴之弓与枉矢射之。”这些记载表明周代救月法与救日法基本相同。月的禁忌同日的禁忌一样古老,且因月的自然变化比日多得多,所以人类关于月的禁忌更为频繁。在江西南昌及浙江杭州等地,皓月当空的夜晚,妇女们总要告诫小孩不要用手指月亮,这是因为月亮里有位月神,小孩如果手指它,它便以为是一种侮辱,到夜深人静便悄悄地割去该小孩的耳朵。小孩犯忌后害怕被割掉耳朵,必得誓以至诚地唱道:“月亮爷爷,莫怪,你拿耳朵还给我,我拿刀子还给你。”这一不能用手指月亮的禁忌,表面上是因为月亮像一把弯刀,当月亮遭小孩侮辱时,就会割下小孩的耳朵,其实,这是远古的月神崇拜的遗存。

星宿禁忌

天象禁忌中,关于星的禁忌最多。许多星宿在汉族民间都有另外一个民俗化的名字,如摩羯又叫“克星”;彗星又叫“妖星”或“扫帚星”;流星又叫“亡星”等。伴随这些民俗化的名字产生了大量的星禁忌。

许慎《说文解字》说:“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世界万物,或善或恶,都可以由天上的星宿来代表。民间以为天上的星星是和地上的人丁相对应的,所谓“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口丁”。天上有一颗星星陨落,地上便有一人死亡。若陨落的是颗亮星,就以为将有大将、名人死亡,甚至兆示是皇帝驾崩、国家有难等等。浙江一带看见天上的流星,忌用手指点,说这是“星宿逃难”,要朝天吐一口唾沫,再念声“阿弥陀佛”,才不会有祸。豫东一带也有以吐唾液来祓除不祥的说法。《左传》记载,人们见到纷纷坠落的流星,便判定鲁国将有死丧之祸,所以,“星陨如雨”在古人看来是极为可怕的。古代的“石崇拜”与陨星或曰陨石是有直接联系的,这从民间关于石头会飞、会变化等等传说中可以看出来。既然流星的陨落意味着有人死亡,那么,某些怪石的倒伏或折碎也同样预兆着有人将死去,这也是古人很忌讳的。

星占的迷信形成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都与星相联系起来,吉星高照,自然万事可行,若凶星临头,则必须设法忌避祸害。《占经》多有云:“彗星东出,有寇兵、旱。”彗星又叫“拂星、扫星、扫帚星”,总之是妖星。《唐开元占经》说:“其状不同,为殃如一。期不过三月,必有破国乱君,便死其辜,余殃不尽,当为饥旱疾疲之灾。”《汉书·天文志》记载:“(秦)始皇之时,十五年间彗星四见。”结果是连年征战,“死人如乱麻”,不久“秦遂以亡”。彗星出现在不同的方位,还被认为预示着不同的灾异。《春秋运斗枢》引《古微书》说:彗星在东方出现,“将军谋王(指造反)”;在西方出现,“羌胡叛中国”;在南方出现,“天下兵起”;在北方出现,“夷狄内侵”。彗星扫过某些主要的星空或星球,也被认为是预示着灾异。当彗星出现时,人间应该赶紧停止宫殿房屋的建造,中止行军打仗的活动,取消歌舞娱乐的行为,甚至连赌博、裁衣、性交等都应暂停。若有冲撞,那么大至社会动乱,小至个人病亡,都会随即降临。这些忌讳又衍生出一些其他的禁忌,其中最明显的是“扫帚星”一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当中,衍为惹事招祸者的代名词。古代小说、戏剧里常见骂那些惹祸者为“扫帚星”的记载,而尤以骂妇女为扫帚星为多。古代女子若是生了一双形如扫帚的眉毛,会被人贬为“扫帚星”,成为被人讥笑的一条“罪状”。

太岁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有名的凶神,俗话说得好:“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民众对太岁最为害怕,视太岁若猛虎。人们对于难惹的人,称之为太岁;对于长相凶恶的人,亦说他像太岁一般。人们深信不能触犯太岁,否则就会遭到种种报应。为了不触犯太岁,人们时时刻刻提防着,并采取一定的禁忌方式避其所害。太岁的来源,众说纷纭,大多数人以为太岁即岁星,或与岁星关系很密切。太岁之名,最早见于《汉书》。《汉书·匈奴传》称:“(哀帝)元寿二年,单于来朝,上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宫。”太岁信仰即形成于汉代。人们认为动土兴造、迁徙、嫁娶等都应避开太岁每年所行经的方向,并采用一定的禁忌方式避邪。汉以后这一信仰影响很大,人们对太岁这一星宿神灵中的凶神更是加倍礼拜。

风雨禁忌

天象禁忌中,虹、风雨、雷电等的禁忌也不少。雨后出彩虹本属正常的自然现象,但在旧时一般迷信者眼里,却认为这是天意的显现,是神灵的兆示。在古人的想象中,虹是挂在天上的蛇龙。甲骨文中的“虹”字就像两端有头的龙。龙的主干是蛇,因此同对蛇的禁忌一样,古代对虹的禁忌也很多。出现在东边天空的彩虹,人们不敢用手指它。南方或北方出现的彩虹,民间还以为是灾难的象征,深以为忌。河南有俗谚云:“东虹呼雷西虹雨,南虹出来卖儿女,北虹出来大杀大砍。”古人对彩虹的突然出现及瞬间消失不能理解,颇感神秘,因而对其产生了敬畏心理。

雨神是天象诸神中最为人重视的一位,为人们所崇信。雨水对狩猎、游牧、农耕等社会的人们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的丰歉。因此,在一些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日子里,人们忌讳下雨或不下雨。例如,在河南鹿邑县一带,下雨俗说:“三月怕初七,四月怕初一,初一、十五都不怕,就怕四月二十下。四月十二湿了老鸦毛,麦从水里捞”。江苏也有“小麦不怕人共鬼,只怕四月初八夜里雨”的说法。由此可知这些地方种小麦忌讳四月份多雨。对于六月六,人们更希望有一个好天气,“六月云,晒谷花,晒了谷花好发家”。江苏一带,俗传七月二十日为棉花生日,当地谚云:“雨打七月廿,棉花弗上店”。

浙江一带忌行路时遇到旋风,俗称“鬼头风”,有鬼来侵害,要吐口水,或解小便禳解,鬼才不敢近身。

雷电禁忌

古人对雷电自然现象迷惑不解,对雷电的自然威力充满恐惧,每当打雷前闪电时隐时现,呈现出耀眼的光亮及形状的时候;每当响雷时隆隆巨响,耀武扬威,滚落下地会使森林起火、人畜毙命的时候,古人都以为天上一定有什么神灵在起作用,因此产生了雷电神崇拜。自古以来,民间对雷电存在着畏惧心理,尤其在不该有雷电的时期里雷鸣电闪,人们更以为是将有灾祸的预兆。河南方城一带,有俗语云:“正月打雷土谷堆,二月打雷粪谷堆,三月打雷麦谷堆。”土谷堆,即为疫病将临、坟头激增之意。十月已进初冬,也不该再响雷了,故而民间亦有忌十月响雷的俗语。如河北一带云:“十月雷,阎王不得闲;十月雷,人死用耙推。”江苏一带也有“十月雷,人尸拌来堆”的说法,其意相同。

雷公虽会焚毁房屋,击死人畜,但其受害的是个别的人。虽然就其神性而言,雷神不是恶神,人们把它看成是替天执行惩罚、伸张人间正义、击杀违禁之人的善神,但人们对雷电的自然威力仍然很恐惧,认为迅雷发作一定会有灾变,因此禁忌衣冠不整、行为不检,否则必罹致灾祸。这种信仰由来已久,就连孔子也深信不疑,并且身体力行,遇上打雷,“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所以畏天威也”。晚近民间还有敬雷吃斋的习俗。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云,江苏一带,“六月二十四日,为雷尊诞。自朔日至诞日茹素者,谓之雷斋。”此亦是敬雷神、勉善行之意。

对天象的禁忌,往往是人类受客观环境制约后所作出的旨在维持心理平衡的反应,其基础是民间的“泛灵”观。

罕见天象之金星凌日 篇7

你可能了解一些难得一见的天文现象。比如哈雷彗星每隔75年~76年就会回来,它下次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将是在2061年;水星凌日的周期大约是3年~13年;月全食的发生周期小于半年。但是金星凌日是这其中最为珍稀的:它的总周期是243年,每次成两对出现,每对金星凌日间隔8年,而次与次的间隔长达100多年!

上次金星凌日成对出现的年份是1874年和1882年,现在出现的这一对是2004年和2012年,而下一对出现的年份是2117年和2125年。所以,今年的金星凌日是你今生最后一次可以看到的金星凌日!还想看下次?等着让孙子孙女替你完成这个愿望吧!

金星凌日是什么样子?

金星的大小和地球相当,而金星凌日时又是它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尽管如此,在地球上看到的金星仍然是非常渺小的。金星凌日期间,我们可以看到金星是一个小黑圆点,从太阳圆面上移动过去。金星从太阳圆面的左侧进入(凌始),从右侧移出(凌终),这个过程长达6个小时。

当金星小圆面和太阳大圆面接触,金星凌日就开始了,此时称为凌始外切。然后金星逐渐进入太阳圆面,当小圆面和大圆面内切时凌始结束,此后金星在太阳上呈现一个黑色小圆形剪影。金星移动到中间位置时称为凌甚。之后再逐渐移动到另一侧,发生凌终内切和凌终外切,直至完全移出太阳圆面。

观察金星凌日

对于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来说,这次金星凌日发生的时间是2012年6月5日和6月6日。如果你身处北美,你会在6月5日日落时看到金星凌日的前半部好戏。欧洲的人们会再6月6日早晨看到后半部好戏。如果你在东亚或者太平洋上,甚至或者在北极,那么恭喜——你看到的是金星凌日的全过程。

使用双筒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金星凌日,当然会比佩戴日食眼镜直接观察太阳看得更清楚,但需要在物镜前面增加一个滤光镜或巴德膜。通过望远镜观察大大的太阳和圆圆的金星,让你轻松辨识出凌始、凌终的内外切景象。此次金星凌日,一些网站和电视还进行了直播,可谓盛况空前!

金星凌日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这里介绍两个最

重要的,每一个现象都会在凌始和凌终时出现两次。

首先是日晕。当金星跨在太阳圆边上的时候,金星外侧可以看到一个薄薄的光环。这种现象称为日晕。薄光环是金星的致密大气层反射太阳光引起的。1761年人们第一次观察到这种现象,据此证明了金星大气层的存在。

其次是黑滴。当金星内切太阳之后的数秒钟内,可以看到金星和太阳圆边之间存在一个灰色连接。这种现象称为黑滴,是由地球大气层的干扰和望远镜的衍射共同导致的。历史上黑滴现象曾是天文学家准确记录凌甚和凌终时间的重大障碍。

小卡片:

金星凌日发生原理:由于金星和地球同时围绕太阳公转,而金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短,每1.6年它就会赶超地球一圈。那个时候,金星正好从地球和太阳之间经过。但是并不是每次在地球上都正好能看到金星从太阳表面走过去。这是因为金星的公转轨道略微有点倾斜,它经过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总是处在太阳圆盘的上方或者下方。我们很少可以看到金星不高不低地正好经过太阳。如果它恰好经过了,会在太阳圆面上形成一个黑色剪影,这种天文现象就叫做金星凌日。

小卡片:

天象的诗歌 篇8

所谓传统诗歌的古典美, 就是指一种朦胧而含蓄的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 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 是一种受古典文化传统影响的隐约的美。

一、现代诗歌中蕴涵着传统诗歌的“典象”所带来的古典美

诗歌语言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怎样在有限的文字中包含极丰富的含义, 用典便是一条捷径。传统诗歌中的“典象”指的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在诗歌中有某些物象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用典;一类是化典故为意象的用典。两类用典融会贯通, 化典为象或化象为典。“典象”用得成功会使现代诗歌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洛夫的《边界望乡》:“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怎样来理解这只正在咯血的“杜鹃”呢?很明显这里是由杜鹃花想到了杜鹃鸟, 而“杜鹃”因其叫声凄厉而多含凄婉哀怨之意, 它来自于“望帝啼鹃”的成语故事, 也来自于李白《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月夜, 愁空山”,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作者借中国历史文化之桥再跳到望帝化作的那只鸣声凄厉、能令旅客思归的杜鹃鸟, 三个象的幻化, 三次飞跃, 象象叠合, 象趣幽深。所以说在这“杜鹃”就是已经被典化了的意象, 一说起“杜鹃”就包含哀怨悲苦之情, 已经成为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基奠。我们就更能深刻地理解作者乡愁之沉重、之悲苦。

二、现代诗歌中由传统诗歌的“意象定位”所带来的古典美

意象定位, 它指的是中国传统诗歌在数千年的演变中留下了一批具有意象定位的词语, 它们有约定俗成的审美语感, 并渗透于诗人和读者共同建构的诗歌审美意识内, 这一类词语具有意象定位的作用。意象定位化了的词语, 是长期文化心理特别是审美文化心理在它们身上积淀的结果。

痖弦《秋歌———给暖暖》,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就用了许多带有古典韵味的定位意象:“落叶、狄花、砧声、辽敻、雁子”等都是能见物起兴, 均为古典诗词积淀甚久的意象, 正如: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汉朝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陶渊明《酬刘柴桑》“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等等。显示秋天的荒芜, 伤感的情绪, 充盈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古典意蕴随风而来。

最明显的“狄花”, 如白居易《琵琶行》“枫叶狄花秋瑟瑟”, 狄花的轻盈漫舞、随处飘扬不正是秋风萧瑟的真实写照吗?又如:“砧声”, 在秋暮的江边传来的“砧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因为历代名诗的借用和名诗中所寓的游子漂泊之哀, 使这个词有了明显的意象定位。

这些意象在诗中的呈现, 使这首诗如架构起一座通向古典的桥梁, 源源传输过来的是古典意境难以言说的美。这种意境美真可谓“玲珑透彻, 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 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沧浪诗话》) ,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古典诗歌的修养, 又使学生们在学习现代诗歌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激发起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和写诗的爱好。

三、现代诗歌中继承传统诗歌的体式和化用一些古文、成语、古典诗歌的诗句而呈现的古典美, 使古典意境与现代情愫契合

著名诗人艾略特曾指出:“诗人, 任何艺术的艺术家, 谁也不能单独地具有他完全的意义。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他的鉴赏就是鉴赏他和以往诗人以及艺术家的关系。”而现代诗人们喜欢在现代自由体新诗歌中直接嵌入古典诗歌的诗句和语言, 使古典语词与现代话语相融合, 达到有机统一, 水乳交融。

说到对传统诗歌的喜爱, 大家都应该会想到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他也是位大诗人, 耳熟能详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都是继承了传统的词牌格式, 散发着古典的气息。特别是他的《贺新郎》, “挥手”句就化用了李白《送友人》“挥手从兹去, 萧萧斑马鸣。”宋朝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挥手从此去, 翳风更骖鸾。”赋予挥手这个动作深沉的涵义, 有种时空交错、古今相通之感。“眼角眉梢都似恨”“恨”古往今来千百种情感。唐朝杜甫《春望》有“恨别鸟惊心”, 且有诗题《恨别》之作。李白《忆旧游寄谯君元参军》“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对即将别离的爱妻, 那种离愁别恨, 真可谓感天动地。而前四句也不正是古典的“长亭送别图”吗?

“重比翼”即比翼双飞, 《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 不比不飞。”三国阮籍《咏怀诗》“愿为比翼鸟, 比翼供翱翔”。毛泽东为这离别添了多少的含韵, 不仅使诗歌富有古典韵味, 而且在诗句之外, 更是一幅幅富有古典情韵的画卷。

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与发展, 形成了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并且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有着很深的亲缘关系,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在, 肯定中国古典汉语和诗词不能动摇的艺术地位。让我们怀着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崇敬之情, 在品读现代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古典与现代交织而散发的独具之美吧!

参考文献

[1]流沙河.《十二象》.

[2]艾略特, 卞之琳译.《传统与个人才能》.

上一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下一篇:含夏字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