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团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2024-09-23

园区团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通用7篇)

园区团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篇1

园区团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嘉定团区委内容摘要加强工业园区团建工作是主动适应嘉定工业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是巩固和加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需要。本课题主要以嘉定工业区园区团建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初步分析了园区团建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工业区青年工作的发展,不断开创工业区园区团建工作的新局面。关键词园区团建 整体创新 机制保障

一、研究的背景上海嘉定工业区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园区,地处上海西北部,位于沪宁发展轴上,并居于长三角十五个城市群的中心地带,园区北与江苏太仓接壤,南与嘉定新城相连,西邻上海国际汽车城和江苏昆山,东接上海宝山,是辐射长三角的聚集点。

(一)嘉定工业区园区概况 嘉定工业区园区面积78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0.5万,下属23个村民委员会、12个居民委员会。园区分南北两大重点区域,工业区南区成立于1992年10月,区域内先后创立了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国家留学人员嘉定创业园区、中科高科技园区等;北区成立于2003年1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上海市重点试点园区,以高科技、高效益、环保型的现代制造业为产业导向,包括汽车零部件、光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工业设计、生产性服务等。近年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嘉定工业区以“汽车嘉定”为引领,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在经济发展、园区建设、党的建设和社会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截至2005年底,已吸引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体投资项目达400多个,总投资额近100亿美元。

(二)开展园区团建工作的意义 2007年,嘉定工业区共有35周岁以下青年6013名,其中“两新”组织团员青年4112人。近年来,随着嘉定工业区开发战略的大力推进,工业区已日益成为吸引内、外资的主阵地,成为促进嘉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同时随着入驻企业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区日益成为吸引城乡青年就业创业的新舞台。加强园区团建工作,有利于教育引导工业区青年增强爱岗敬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团结和动员广大青年为企业、为工业区、为社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有利于巩固党在青年中的群众基础。因此,大力加强园区团建工作,已成为摆在共青团组织面前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二、园区团建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园区团建工作现状

1、因地制宜,多管齐下,进一步强化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工业区团组织的战斗力目前,工业区规模以上企业有100多家,符合建团要求的企业有36家,已经建成团支部14家。在工作中,工业区团工委注重加强团的组织建设,不断规范团建工作,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加强联系,由团工委委员与企业团组织加强联系,经常组织负责人沟通和交流,便于随时掌握园区动态和团建工作情况,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加强督促,经常与企业负责人关于企业团建工作进行沟通,促使企业团组织负责人重视该项工作;三是加强指导,团工委将团建工作的有关文件也一并下发到企业中,让企业了解青年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总体形势,并通过举办团干部培训班等形式,对团建工作进行指导。

2、严格选拔,加强培养,着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团干部队伍素质一个单位共青团工作的好坏,关键是有没有一个好的班子,特别是一个好的书记。同时,能否巩固团建的成果,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选配好团干部。工业区团工委具体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严格选拔。在人选上积极争取党政支持,选拔党组织和负责人器重、在团员青年中有较高威信、有工作热情的业务和管理骨干来担任团干部,团组织书记可与党(工)委组织委员相结合。在形式上,尽可能地采用“海选”、竞争上岗等民主形式,以加大团员的政治参与和认同感。在班子配备上,尽可能地配齐配强副书记和委员,以适应企业团干部岗位流动性大、新陈代谢快的需要。二是培训培养。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例会与培训相结合、交流与考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因地制宜,注重实效。2007年5月,组织机关团员青年余姚“红色之旅”活动;7月,组织基层团干部和青年负责人培训活动。三是关心爱护。依托党建带团建的力量,为团组织负责人争取政治、经济待遇,调动团干部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团的各项工作。目前,工业区团工委委员基本上都是党员或预备党员,另外,关于青年干部的培养、教育和提干问题,组织部门必须听取团工委的意见,从而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

3、瞄准需求,精心设计,进一步拓宽活动领域,着力提高工业区团组织的凝聚力工业区团员青年的结构层次,既有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青年,也有一般学历和收入的务工青年;既有从事科研和管理的青年骨干,也有一线青年工作者;既有本地青年,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型青年人才。同时,由于工作经历、教育水平和各种风俗、习惯、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需求爱好等必然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施教,分类活动,吸引广大青年的参与。一是以服务社会文明进步为着力点,开展志愿活动,弘扬时代新风。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等活动,发挥青年在弘扬时代新风中的主力军作用。今年,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了“3·5学雷锋”活动、“五四”主题活动和多媒体创意大赛,共有25件多媒体作品获奖。在特奥会期间,组织18名志愿者圆满地完成了社区接待任务。此外,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外延团队还被评为区新长征突击队。二是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目标,开展学习培训,满足青年需求。组织开发性培训、优秀青年评选、推优入党、读书求知等活动,满足青年在政治进步、文化生活、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营造特色园区文化,把团员青年最大限度地凝聚在共青团组织的周围。以华瑞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的英语培训活动为基础,组建了工业区的英语社团,邀请其他企业进行观摩,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成功举办了2007嘉定工业区“天华·华瑞杯”英语演讲比赛,在工业区青年中掀起了一股“学英语热”,有效地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三是以青年业余文化生活为要求,开展文化活动,搭建青年交流平台。开展体育、交友等活动。针对部分企业对共青团组织缺乏认识的现状,通过建立各类青年社团,运用社会化的活动方式,吸引企业参与,从而使企业对共青团增进了解,给予认同。目前,园区内比较成熟的社团有5家,包括英语沙龙、足球俱乐部、青年联谊会、车友会、篮球社团等。今年以来,工业区团工委共组织了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纪龙山探险、“5·20”交友、中秋联谊等五次大型青年联谊活动,有1500人次参加活动,为园区青年搭建了沟通的平台,扩大了园区社团的影响力,有效地凝聚了青年,吸引更多青年参加社团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团工委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多方联系和努力,使学校的室内体育馆在星期六和星期天对工业区机关和基层的团员青年免费开放,进一步丰富了团员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企业之家》、青年工作简报、网站()、共青团活动阵地及各种会议的形式,广泛宣传团的工作,争取广大团员青年的支持。此外,在7月份还开展了嘉定工业区青年三人制篮球比赛,并配合其他部门组织了足球和羽毛球比赛。9月份,与“黑马”汽车俱乐部嘉定分会一起参加上海青年社团车友会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建各种体育类、学习类和交友类社团,为11月份建立嘉定工业区青年中心做好准备工作。

(二)园区团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第一,青年思维方式的自主性。园区青年一方面拥有一定的科技文化水平,有较强的事业心与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价值取向多元、善于思考,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因此,团组织传统的口号式宣传与行政式管理已难以奏效。第二,青年的流动性与时空制约性。灵活的用工制度、畅通的双向选择机制与优胜劣汰机制使员工进出频繁,快节奏、高效率、满负荷的工作方式对团组织开展活动形成了一定的制约。第三,园区内企业规模性质的复杂性。在园区企业中,团员数量多少不一,分布面广,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开展活动难度较大。在企业性质上,投资主体中、外、公、私齐全,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千差万别,对共青团组织的认识深浅不一,导致青年工作的复杂性。第四,园区内团组织的多样性。园区内有学校、村、事业单位、企业、社区等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如何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对青年工作和团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相关思考与对策工业区团工委在前期探索中,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加强与园区内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沟通;通过活动先行,取得青年和单位的认同,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联系;通过规模性赛事的举办,建立各种社团,为青年中心建设打好基础;通过青年中心的运作,加深青年和单位对共青团工作的理解和认同,逐步建立各单位共青团组织,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园区团建工作 在充分认识园区团建面临形势的同时,工业区团工委认识到开展园区团建工作,更好地团结、教育、服务广大青年,是党政组织对共青团的期望和要求;认识到通过前期非公经济团建工作,相当一部分企业主认识得到提高,各基层团组织也探索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路子;认识到工业区青年人才集聚,较之传统的单个的非公经济组织,团组织可挖掘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活动优势潜力巨大,易于形成区域性活动氛围;认识到工业区青年有着旺盛的求知、求乐、成长、交友、婚恋、维权及创业发展的多种需求,共青团组织要紧紧围绕青年需求,履行服务职能,开展团的活动就能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明确目标,推动园区团建的整体创新 坚持发展这一主题,实现企业发展与青年发展的“共赢”;坚持以青年为本,注重青年参与,满足青年需要,实现青年价值,维护青年权益,促进青年发展;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活跃,通过拓展工作领域,实行社会化运作,打造品牌活动项目,不断焕发团建活力。经过一年来的工作,基本上实现了工作思路创新——从管理指挥到服务适应,工作主体创新——从组织本位到青年本位,工作方式创新——从行政指令到立体调节,资源整和创新——从财政拨款到社会整合,服务对象创新——从抽象化到具体化,运行机制创新——从行政化活动型到事业化项目型,组织形式创新——从单一垂直型到横向网络型,干部机制创新——从任命的政工型到竞聘的复合型。

(三)与时俱进,探索园区团建的机制保障 工业区不仅是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试验田,也是共青团工作的创新领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继承传统的好的工作方式,吸收借鉴外地的新鲜经验,不断探索,与时俱进,才能形成符合工业区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第一,探索党、工、团和投资服务中心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不仅在建立团组织时需要多管齐下,联合作战,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在活动中更需要借助党组织的位子、工会的票子、共青团的点子、投资服务中心的牌子,分工负责,合力推进,形成党、工、团、中心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第二,探索资源整合共享和社会化的运作机制。在解决人力方面,发挥社区、学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区校共建,把高校共青团的品牌工作与学生的智慧和热情输入企业,激活企业团的工作,取得学校与企业的双赢。把社区、村的资源纳入进来,加强对社区和村的后备干部的培养。在解决物力方面,整合社会资源,特别是协调学校、机关和社区的活动场所向企业青年开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在解决财力方面,以作为争取地位,积极主动地争取政府、社会和企业的支持。第三,探索平等互动、开放自主的活动机制。从传统的组织型、被动型的活动方式向开放型、互动型、自主型的活动方式转变,大力培育青年社团,鼓励发展各类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的志愿型社团,通过社团来活跃企业团的工作。第四,探索上下联动、持续良性的保障机制。制订各项制度,推进规范化建设。如建立例会交流制度,通过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团工作水平;建立活动制度,以制度来规范活动,增强团组织、社团等的生命力;建立调研制度,多下基层、多调查研究,推动团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汤艳、金芳、樊玉艳、宋振宇)

园区团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篇2

一、工程硕士研究生群体的特点

( 一) 研究生思维方式不同。研究生的平均年龄要比本科生平均年龄大三岁以上, 其成员有应届本科毕业, 也有往届本科和同等学力的专科毕业生, 甚至部分研究生已经结婚且有子女。这一年龄差距使得研究生与本科生所经历的人生阅历有很大差距, 也使得研究生群体中不同个体之间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

( 二) 研究生的独立性较强。研究生的知识水平较高、知识接受渠道多、知识结构多元化, 在理解和处理问题时, 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 有独立的思维和处事方式。研究生在导师制下, 与社会接触交往的机会更多, 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与本科生相比要丰富很多, 在社会环境的历练、家庭环境的熏陶、学校高等教育的培养等多重影响下, 逐渐形成了更为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 三) 研究生的培养与本科生差异较大。我国各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导师负责制, 导师对于研究生的教育发挥着主导作用, 对研究生的校内学习计划、教学实践、企业实践、参加学术会议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给予科学指导, 并对其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考核。因此, 通过导师调动研究生团员对于各项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成为改善研究生团建工作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 四) 工程硕士研究生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 更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应用。因此, 将团组织的教育和活动与工程实践项目进行有机结合, 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团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高校研究生团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 重党建轻团建, 团组织影响力弱。研究生中团员比例较高, 大部分研究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党建工作较活跃。研究生团员由于学习生活较独立, 参加学术交流、校外实践和科研工作较多, 参与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较弱。导致研究生团员普遍表现出了缺乏团员意识、缺乏参与团组织工作和活动热情的现象, 更有甚者, 有少数研究生团员不关心团组织的现状和发展, 甚至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团员。要想改变这种现象, 需要考虑将共青团组织的活动和教育与研究生群体的需求和目标相结合, 才能从源头上调动研究生群体对参与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 二) 重数量轻内涵, 组织建设薄弱。大多数高校团委将工作重心放在本专科学生团员群体上, 对研究生团员关注程度较低, 日常活动中将研究生与本专科生同等对待, 活动数量虽然较多但是内涵建设不足, 且与研究生群体的需求和目的不一致。研究生中虽然建立了共青团组织, 但是研究生团支部设置照搬本科生团建工作模式, 既对广大研究生团员缺乏吸引力, 也不利于团干部的成长。因此, 研究生团支部建设应更加重视内涵建设, 采取有别于本科团支部, 且更符合研究生群体的建设模式。

( 三) 重经验轻创新, 团建实效性不强。研究生团建模式大多沿用传统的本专科学生团建模式, 这使得共青团组织在面对研究生群体时, 无法满足研究生团员的真正需求, 造成团组织活动无法真正吸引研究生团员, 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研究生参与团建工作的主动性。因此, 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 对传统的本专科学生团建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性的改革, 有利于吸引研究生主动参与团建工作。

三、工程硕士研究生团建工作模式的探索

( 一) 党组织带领团组织。在研究生团建工作中, 各项制度的落实、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正确有力的领导。由党组织带领团组织, 并由各团组织严格贯彻执行, 真正将党的思想意识、方针政策贯彻到团组织的建设中, 将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学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团建工作中, 以校党委为领导核心, 校团委和各级团组织贯彻实施上级传达的思想, 并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相结合, 引导研究生积极参加各项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 达到锻炼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效果。在举办的各项学科竞赛、专家讲座、创新思维演讲等一系列具有专业特色的活动中, 都是由党组织带领团组织, 由研究生团支部领导研究生团员广泛参与,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二) 党干部带领团干部。在研究生文体活动和各项学科竞赛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带领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到各项文体活动、学科竞赛中, 并带动周围同学参与其中, 有效提高研究生群体参与活动的热情。以学校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为例, 学校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 并以党员干部为团队带头人, 带领周围同学组建参赛团队完成竞赛题目, 同学们积极参与并取得良好成绩。由此可见, 由党干部带领团干部, 并由团干部发挥带头作用, 极大程度地激发了研究生群体参与专业学科竞赛的兴趣。

( 三) 团员青年由党员教师带领。导师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负责人, 导师指导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参加科研项目。研究生导师多为中共党员, 对团员青年可以在多方面产生带领和榜样作用。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身为党员的研究生导师, 让研究生多多参与到各科研项目中, 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培养学生的科研学术能力, 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有利于研究生从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达到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四、结语

综合以上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团建工作的新探索, 可将其概括总结为“三带一放”团建工作模式。即遵循“党组织带领团组织”、“党干部带领团干部”、“党员教师带领团员青年”的工作原则, 将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放到各个基层团组织负责。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团建工作模式的探索实践过程中, 将“三带一放”工作模式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相结合, 能有效调动研究生群体参与其中的积极性。通过实践应用, 结果表明该工作模式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团建工作具有明显的应用可行性。在实际活动中, 从研究生在文体活动、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的参与程度和获得的成果来看, 该工作模式适合工程硕士研究生团组织建设, 可以为各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团建工作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潘贤林, 林雪妹.论基于社会工作方法的研究生团建工作体系[J].科教文汇, 2012, 35 (12) :3~7

[2]李易玲, 吴爱邦.论建构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模式[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9, 23 (78) :82~85

[3]王敏, 张桂荣.新时期加强研究生团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14:216~217

[4]胡良人, 罗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带团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 2013, 28 (2) :289~290

园区团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篇3

关键词:党建带团建 实践 探索

共青团是党的领导下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在发展中不断为党的建设输入更多的工作骨干和新生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因此,新形势下坚持好党建带团建,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一、新时期党建带团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共青团是党的基础,和党自己存在着天然的政治关系,共青团的建设是服务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这种特殊的政治关系决定了团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总体目标来安排部署,并紧紧依靠于党的基础组织建设。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党建带团建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首先,团组织成员的多样性给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思想及作风建设加深了难度。在市场经济的带领及西方政治文化的入侵下,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认识能力趋于多元化,新一代的团员都是80跟90后,他们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影响下成长的,而市场经济是非均衡发展的经济,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造成他们个体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增大,他们不仅品位较高,而且喜欢创新,且具个性化。而进行党建的管理者一般都趋于年长,受计划经济及革命传统的影响较多,他们虽然经验丰富,但与青年团员之家依然难免存在代沟,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带动基层团队的工作建设,党委必须避开传统的号召式、说教式的思想灌输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及时把握当代青年的特点和需求能力,顺着他们的思维和眼光,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其次,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机制亟待创新。在革命战争与国家建设中,党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探索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自身建设经验,党建的工作机制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然而在新时期,党建带团建工作并没有随着形势及共青团员的发展而重新定位,党带团的建设内容并没有随着当下思潮的形式而推陈出新,教育方式也仍然以传统的会议、报纸等形式灌输,脱离现实环境及青年团员的日常生活,难以吸引他们的兴趣,导致团组织弱化,吸引了和凝聚力下降。另外,在工作流程上,也没有形成一套科学长效完整的固定工作机制,导致党带团的建设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党建带团建工作,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工作机制上,都必须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二、实施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1.党带团加强自身的思想、组织及作风建设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青年团员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党的领导下,接受党的理论武装,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在思想上,党要引导团员建立优良的品德,继承党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及社会建设中去,并要时刻保持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在组织上,要带团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对于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比如部分干部或组织不重视解决实质问题,认为为基层团组织建设处理难题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而热衷于搞活的、造声势、急功近利的心态,要认识到位,采用适当的方法与过硬的措施开展管理。在作风上,要带领团干部及青年团员学习党艰苦朴素、反腐倡廉的优良传统,着力对他们进行思想、学风、工作作风及生活作风的建设,使他们形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新的良好品德,具备抵御各种歪风邪气和腐败的能力。

2.做好党带团工作体系的有机结合

要将党团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团内的组织结构设置最好是参照党内的组织结构,与党组织基本保持一致,以便于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开展及党对团的管理需要,团组织内部也可以根据所有制结构及团员的劳动组合方式,对基层组织进行合理调整和灵活设置。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对于需要青年团员的支持或者投身参与的,党组织可考虑下放权力,依靠团组织内部去进行发动、组织和协调。党组织要重视并支持团组织内部优秀人才的提拔,将共青团员作为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营造尊重人才、理解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有为团员才能的发挥提供舞台,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各级党组织要努力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的领导,为团建工作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从而达到党团建设的共建共荣。

3.健全党带团工作制度的运行机制

要健全党带团工作的制度,首先,党必须对共青团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为团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要将团组织的负责人纳入主要领导管理层,以确保团组织的工作更加贴近党的要求。二要形成党委定期听取团委汇报的工作制度,从而保证团工作的开展始终坚持着党的方向。三要形成党团定期会议制度,以便党内及时对团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其次,对于团基层活动给予组织保障。在团组织内部,有定期的换届选举活动,对此党应该指导并监督团内本着“民主选举、配齐配强”的原则,切实落实好选举制度,保证组织健全。第三,党委要将团建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中。作为党的重要后备军,团应该紧跟党的步伐,依靠党的指导开展团建工作,而党对于团建工作则要加强领导,在同一要求下进行统一检查与考核,形成党建与团建共建的格局。

三、结论

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党和团的建设都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党不仅要推进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建设,同时要带领广大共青团员加强自身在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的建设,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根据当的根本要求,并结合团的实际情况,带领共青团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新一代的党的建设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峰等.对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153.

[2]金武州.服务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升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水平[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8(3)

[3]李雪红.徐才千.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研究.中国电力教育[J].2007(9)

园区团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篇4

关键词:出版专业+;团建;品牌影响力

一、出版与传播系分团委基本情况

出版与传播系现有学生1251人,其中团员1144人,团员占学生总数的 91.4%。出版与传播系现有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出版商务、会展策划与管理、数字出版、网络编辑6个专业,共有6个团总支、17个团支部。

二、“出版专业+”团建模式创建思路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互联网+”以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和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模式转型和升级,进而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那么,“出版专业+”概念的提出,将重点放在出版行业未来发展上,结合出版专业的专业特色,将专业学习与实践创新、与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起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团学活动热情和专业学习积极性。以此为契机,打造出版与传播系“出版专业+”品牌团建新模式。

“出版专业+”的创建思路,是基于对出版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的思考,培育“出版专业技能和素养”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通过“出版专业+”团建模式的创建思路,能更好地立足专业、结合时势,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在做中学,进而在实践中引领学生体现担当、实现价值。

(一)“出版专业+互联网”:明星社团影响力更加彰显

“出版专业+互联网”的思路,主要是着力加强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实践能力。这方面的显著成果,便是以“尚书传媒”为代表的,相关专业背景的明星社团,通过新媒体运营,其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指尖上的版专》工作室

依托出版行业优势,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将数字技术和课本专业知识紧密融合,用历史积累的照片直观反映版专历史阶段的各个重要节点,用朴素的文字表现版专的魅力,用声音、录像生活展现版专的活力,从美文、专题、新闻、访谈、视频以及作品展示等模块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读者呈现版专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人文气息。为了迎合广大师生的阅读习惯,《指尖上的版专》除了设有适合个人电脑阅读的网页版,还专门制作了适合平板电脑浏览的ipad版。

2.新媒体运营工作室

3.版花文学社

主营的传统出版物《版花》现已刊发了72期,从最初审稿校对到排版印刷,直至最后的发行,期刊的全部制作流程都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独立完成的。《版花》期刊现每年推出《开学季》、《毕业季》和《生活季》,除纸质期刊的发行外,《版花》还配套推出电子期刊,从而扩大校园品牌出版物的影响力。

以上三大社团,以互联网为载体,无缝对接出版传媒类专业,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通过明星社团影响力辐射广大学生,提高了“出版专业+”品牌团建的实效性。

(二)“出版专业+职业规划”:对接行业、引导就业

“出版专业+职业规划”的思路,主要是确立以“对接行业、引导就业”为工作导向,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职业生涯是一名学生的职业经历,它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动及相关的态度、愿望、价值观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鉴于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出版与传播系分团委充分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特此创立了“职梦科技社”,结合专业优势,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广泛开展校友联络、就业指导、校企合作宣讲会对接、职位推介等工作。在职梦科技社的组织下,出版与传播系的《从版专人到出版人》三人行系列讲坛通过每期邀请三名校友的形式,请他们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为在校学生提供宝贵经验和建议,现已经成功举办五期,赢得在校师生交口称赞。

(三)“出版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思维和创业素养

“出版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重点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素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善于将创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出版与传播系充分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配备具备出版、发行、会展、数字媒体等行业背景的专业教师团队,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予以指导。在2015年度,出版与传播系共有27名学生获得9项市级奖项,13名学生获得两项协会奖项。其中,出版与传播系两组选手获得上海市挑战杯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位同学荣获上海市星光计划一等奖和三等奖;在创业教育方面,配备有生涯规划、社团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职辅导员团队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形势政策》等理论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方式,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

(四)“出版专业+公益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志愿服务提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类文明先进的价值理念,彰显中华文化优秀的思想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追求和倡导的理念有诸多契合点。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服务的重要实践平台,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同时也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为了有力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版与传播系分团委立足社团,开展品牌特色志愿服务,提高志愿服务与社团活动契合度,引导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足光”志愿者服务团

“出版专业+公益服务”的思路,是出版与传播系分团委极力倡导的工作导向,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公益活动的过程中,认真做到知行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将出版专业与社会实践做到充分融合。出版与传播系志愿者品牌是“足光”志愿者服务团,这是一支集合了上海书展志愿者、鲁迅纪念馆讲解员、学校各类活动志愿者在内的服务团队。其中,上海书展志愿者服务团连续五年获上海书展暨“上海书展”上海周优秀合作奖,上海鲁迅纪念馆志愿者服务队也曾获“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集体”称号。

2.爱知社

“爱知社”作为公益性读书社团,也是学校极具特色的学生组织,他们以“悦读版专,爱知相伴”为宗旨,为师生搭建了校园阅读与文化交流平台。“爱知社”组织了图书漂流、读书分享会、“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书评竞赛、有奖征文、名家访谈、二手书置换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公益活动,累计参加活动人数超过3000人次,2015年“爱知社”被评为“上海青少年深阅读计划示范性读书项目”。

园区团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篇5

陈彦焰

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共青团的重要工作领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大量青年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集聚,非公企业领域团员青年成为继学校之后的第二大块共青团工作主阵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加强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更好地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是现阶段共青团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和重要任务。

一、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1、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是共青团组织巩固党在非公企业青年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是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所在。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必须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作为共青团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教育优势,最大限度地把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广大青年团结、凝集在团组织周围。

2、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是共青团组织服务企业生产发展的关键。着眼非公企业的本质功能,创造性地寻找共青团工作切入点服务企业发展是关键。加强非公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并积极开展团的各种活动,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的取得。通过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等活动,服务企业 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有助于企业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不断进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通过开展青工思想政治教育,向广大团员青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爱心助学和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能有力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在塑造企业文化、宣传企业形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开展青工维权、推优、先进典型评选等工作,可以提高广大青年的工作积极性、增强青年的归属感,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青年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3、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共青团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非公企业团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扩大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整体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团组织的网络和活动全覆盖,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的组织和活动;能够加强流动团员管理,减少团员流失,切实增强团员青年的归属感和团员意识;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加大非公企业团建,能够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当前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以五星办事处为例,该办地处市区近郊,地理位臵优越,近年来大力实施“

”的战略,目前已引进项目

个,2011年全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家,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

家,非公企业建团数

家。据调查了解,当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共青团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团组织不健全。从规模上看,小到几个人的“夫妻店”、创业团队、孵化企业,大到年销售额上亿元的股份制公司,大多数企业只有数量较少的团员青年,且分布面广,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建立企业团组织难度较大。按照团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团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建立团的基层组织。该办非公企业团员青年比较聚集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金融行业、餐饮服务业等产业,而在养殖业、加工业、广告策划业等产业中团员青年相对比较分散,甚至没有团员,35岁以下的青年微乎其微,符合独立建团条件的很少。已经建立团组织的企业,也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团组织职能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团组织班子健全、组织机构设臵合理、团组织能正常发挥作用的不到10%,大多数团支部建团流于形式。

2、团员青年不稳定。从非公企业方面看,该办大部分非公企业发展具有不稳定性,企业采用双向选择和优胜劣汰的灵活用工制度,再加上部分企业重市场轻人才,决定了用工的不稳定。从团员青年方面看,非公企业团员青年的来源主要有外来务工经商、从农村转移出来、刚从学校毕业应聘上岗这三条渠道,这些团员青年的工作单位与其组织关系等往往是分离的,团员青年无法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流动性极强。这些问题给团建工作造成了较大障碍。

3、经费难保障。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理念是追求最大利润,特别是非公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效益”的理念,企业管理层的效益“近视”观念,认为共青团工作短期内见不到实际产出效益,而不愿意花钱支持共青团工作。共青团本身又无法创收,没有关于企业共青团工作经费的相关规定或要求,经费落实缺乏机制保障,团干部的待遇无法落实。

4、制度不健全。该办非公企业团组织学习制度、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健全的不到30%。部分有制度规定的,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很好的执行。企业团建工作保障机制的落实,更多的是靠企业的“自觉精神”,而没有法律规定的“硬性约束”。企业本身的逐利性和法律规定的不确定性交织重叠,导致企业团建工作的保障根基不牢,差异性、多变性、随意性特征明显。大部分非公企业团建目标不明确,保障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激励评价机制,制约了企业团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5、团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据调查,大多数非公企业团组织找不准团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切入点,组织活动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有效性,成效不够明显,致使团组织在企业中的影响力不大。已建立起团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其团组织大多处在挂牌子和搭架子的水平上,既不能在青年员工中传播党和团的重要思想主张,又不能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反而给企业增加负担,使企业主对团组织丧失认同感。同时,企业员工的时间限制决定了团的活动只能以业余、小型、分散形式为主,在很大 程度上限制了非公团建工作的有效性和覆盖面,给团建工作带来了较大阻力。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主认识上有误区。能否顺利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团组织,很大因素取决于企业业主的支持与重视。在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理念中,普遍追求最大利益。通过调研发现,有部分企业主持观望态度,认为团组织建设与企业增效没有太大的关系,普遍存在上级主管部门不要求就不做的思想;有的企业主认为建立团组织会增加经营成本,忙于政务而疏于管理,影响企业发展;有的企业主从团地位考虑,担心其成为支持工人与自己唱“对台戏”的实际推手。还有少数企业主拒绝甚至反对建团,特别是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港资企业,认为共青团是政治组织,企业不应带有政治色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强行成立团组织也很难开展工作。企业主的认识存在误区,增加了团建工作的难度。

二是企业自身发展有困难。从企业发展阶段来看,绝大部分企业包括规模以上企业处于原始资本积累或者初期发展阶段,“技术”和人力资本要素贡献率低下,核心竞争力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决策和执行、用人机制,进而对于党团组织建设疲于应付或者是被动接受。企业发展在规模、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客观上导致了建团工作的复杂性。

三、加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对策

1、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要牢牢把 握党建带团建这一根本原则,将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载体,以此为契机,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在基层的落实。要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指导和支持,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部署,将党建带团建情况列入创先争优活动内容。紧密结合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安排部署,学习借鉴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思路和方法,扎扎实实地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激活团的基层工作。特别是区县级团组织要密切联系上级党组织,充分依托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号召力,争取党组织在政策、人才、经费等多方面的支持,真正将团建带起来。二是不断完善团组织体系。具体推进措施,要由易到难、分类推进。在已建立党组织且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企业中,要充分借助党建工作成果推动团的组织建设。在尚未建立党组织但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企业中,可以采取派驻团建指导员等方式,推动团的组织建设。在适龄青年多但团员少的非公企业中,可以探索先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开展工作,再逐步推进团的建设。三是实行条块结合,整体推进,实现团组织的全面覆盖。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依托经贸、工商、税务、卫生、劳保等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以及青年联合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力量,重点面向酒店餐饮、商业服务、旅游企业、工业企业和科技工业园等青年相对集中的行业和区域,推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的团建工作,营造重视和关心非公团建的氛围。要加强宣传沟通。通过共青团团刊、网站及各种会议的形式,广泛宣传非公企业团的工作,争取企业的理解和支持。要探索和创新团组织建设方式。对规模较大、团员数量较多、团建基础较好的非公企业,独立建立团委(支部);对条件暂时不具备,可先行建立青年社团、青年协会或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青年组织,确保其能参加到各种团属青年组织中去,待条件成熟后,再建立团组织;对于非公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可尝试采取建立联合企业团工委的建团模式,如旅游局团工委下辖县域内各大旅游景点团组织,工业园团工委下辖园区内非公企业团组织。

2、加强团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一是要着力解决人难选的问题。在人选上要争取企业党政领导的支持,选拔党组织和业主器重、在团员青年中威信较高、有工作热情的业务和管理骨干来担任团干部,团组织书记可与企业党组织委员相结合。在形式上尽可能地采用“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民主形式,以增强团员的政治参与和认同感。在班子配备上,尽可能地配齐配强副书记和委员,以适应团干部新陈代谢的需要。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出缺的,要迅速配齐。对不胜任工作的团组织负责人要及时调整。二是要着力解决人难管的问题。采取岗前见习、定期培训、考察学习、交流观摩和推行团务工作者动态资格认证等方式,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企业青年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业主满意、组织满意、员工满意和社会满意相结合,对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工作者的实绩进行量化考核。三是着力解决人难留的问题。加大财政 投入,实行岗位津贴制和专项津贴制,激发共青团工作者干事创业;规定解聘共青团(青年)工作者必须事先征得上级团组织和党组织同意,保障共青团(青年)工作者权益。规模以上企业可实行“基础工资+岗位补贴+绩效工资”结构报酬制,基础工资由招聘企业依法规定,企业适度补贴共青团(青年)岗位津贴,绩效工资同步纳入企业其他绩效考核预算之内,年终考核合格后兑现。

3、探索建立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机制。一是构建“三级责任”体系,在落实责任上实现突破。要建立“市、县党委领导、职能部门具体指导、企业党组织负责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各级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建立团建工作责任制,要切实把非公有制企业团建纳入党建年度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要建立市、县(区)委组织部门牵头,纪检、统战、工商、税务等执纪执法职能部门参与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定期通报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协调解决问题、推优评先联审等制度,形成上下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加大企业团建检查、考核、奖惩力度,普遍与企业团组织签订团建工作目标责任书,促使各企业团组织变压力为动力,认真搞好年初承诺、定期报告、年底评议等工作。二是加大“三级投入”,在破解经费难题上实现突破。坚持把政策性投入作为保障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工作有经费,活动有阵地。采取“财政拨付+个体私营协会补 助+企业收益留存”的做法,保障企业团组织年人均活动经费不少于100元。三是加强阵地和制度建设,在团建工作规范化上实现突破。要强化阵地建设。通过单独建、联合建、开发建等途径,解决活动场所缺乏的问题,对团员活动室、团员学习室、团员青年之家等实行资源共享。可在工业园区建立非公企业团员青年活动中心,购臵办公设备、电教设备和健身娱乐活动器材,订立党报党刊和团报团刊。要推进团组织制度建设。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园区建、区域建等方式,建立团组织,确保组织覆盖。完善团员发展培养、政治学习、“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推优入党等制度,加强团员教育管理。建立团务公开、团组织参与企业决策、团员青年示范岗创建等制度,创新团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4、强化非公企业团组织作用。一是创新工作载体。通过对企业团组织职能定位的把握,根据各个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促进团组织作用的发挥。如开展“与党同心、与青年贴心、与企业连心,促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心一促”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团建工作影响力,等。工业园区可开展“共青团员示范园”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团员示范岗”、“团员示范车间”和“团员示范企业”建设。要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坚持把非公有制企业中30%的团员培养成各类人才、把30%的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成党员、把30%的团员优秀人才培养成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促进团员素质的整体提升。三是 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坚持“业余、小型、多样、务实”的原则,在活动方式上,把集中与分散结合起来,将民主评议、团内组织生活等活动相对集中外,对其他活动应贯彻于日常工作和生产经营之中,采取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以便易为企业主接纳。同时,在活动方法上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策略,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既要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也要同群团组织活动相结合,拓宽活动渠道。

温州农村团建特征分析与策略研究 篇6

一、温州农村团建的现状与特征

(一)农村团组织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保障能力十分有限

团组织的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一个办公场所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种团组织存在的昭示,是联系团员青年的起点。在基础设施建设环节,除了个别行政村为本级团组织配备了相应的办公设备之外,绝大部分尤其是欠发达县的农村团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落后。调查显示,==%的农村团组织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和办公设备;==%以上团组织没有专用电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实力不强,无力解决相关配套设施;部分农村党组织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缺乏对团组织建设的足够重视,无心满足团组织的实际需求;部分农村团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活动远离村中心工作和青年实际需求,无法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忠心拥护与支持。

(二)农村团组织活动运作障碍重重,影响能力十分有限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团组织所起的作用应该加强,但事实恰好相反,目前农村团组织所起到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这跟团的活动开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团的活动开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钱、阵地。首先,人是灵魂,部分村团支书因思维狭隘而缺乏创新意识,因身兼数职而缺乏工作激情,在其位不谋其政,使本来就万事开头难的团工作处于停顿状态。其次,钱是助推器,而在资金的来源上,农村团组织不享受财政政策支持,再加上村集体经济力量不强,农村团组织所需经费受阻,无钱办事的问题普遍存在。调查发现,有==.=%的团组织没有活动经费来源;有==%的团组织活动经费来自于团员自费;==%的团组织希望青年参与解决经费;==%的团组织希望得到党政支持;==%的团组织希望得到社会资助。最后,阵地是依托,==%的团组织没有社团或阵地;==%的团组织依托上级团组织已有阵地开展活动。调查研究表明,====年,==.=%的团组织开展活动=-=次,==.=%的团组织开展活动=-=次,仅==%的团组织开展活动达到=-==次,甚至有==%的团组织无活动。团建活动受到人、金钱和阵地的制约,在活动规模、推进力度、影响深广度方面就不可避免地受影响,团组织影响力的发挥极其不充分。

(三)农村团组织联系青年手段单一,服务能力十分有限

温州是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农村团员青年流动性很强,绝大部分的团员青年外出就业创业,留守团员与流入团员素质、爱好、需求各不相同,人生理想、价值判断、人际交往等方面观念也参差不齐。由于农村团组织缺乏对农村团员青年系统的调查研究,面对众口难调的不同农村青年群体,显得缺乏服务青年的有效载体而束手无策。农村团组织的活动内容、项目、方式与青年的需求脱节,对团员青年失去应有的吸引力,致使部分团员或其他人对农村团组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最终游离于团组织之外。调查显示,==.=%的团员青年表示对社会政治非常关注却缺乏参与途径,==%的团员青年认为团组织作用发挥一般,==%以上的团员青年期望团组织活动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团员青年觉得没有强烈的`归属感。这些充分说明,农村团的工作水平亟待提高。

(四)农村团组织队伍建设动作迟缓,革新能力十分有限

农村团组织作用发挥如何,关键是看团干部作用发挥如何。有些农村团干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采取走马观花式来开展工作,敷衍了事,完全忽视了团建工作,忽视了对团员青年的教育、引导和带动,使农村团组织工作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当前农村团组织的团干部队伍主要存在四种状况:一是团干部老龄化。调查表明,部分村团支书年龄偏大,==岁以上不占少数;二是团干部兼职普遍。部分团干部只是空有其团干之头衔,却无为团员服务之实效;或确实有为团员服务之观念,却无为团员服务之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兼职太多,使团建工作成为地方工作的副业。三是团干部地位低。虽然也有不少村团支书进入“两委”,但是绝大部分团支书在“两委”中的份量并不足,==.=%的团干部不享受因团内职务引起的政治经济待遇,从而使农村团组织的威信不高,难以留住优秀青年,致使农村团建裹足不前。四是团干部学历偏低。==%以上的村团支书学历在大专以下,文化素质和思维能力亟待提高。综合以上四方面,老龄化导致因循守旧、兼职化导致精力分散、地位低导致激情减退、学历低导致视野狭窄,久而久之,团组织总用老一套方法开展新时代青年人的工作,毫无革新意识,使团的活动失去生气和活力。

(五)农村团组织制度推行不够深入,执行能力十分有限

调查结果显示,==%的农村团组织尚未制定档案管理制度,==%以上的农村团组织认为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健全,许多农村团组织无活动记录、无会议记录、无团员权利义务等规章制度;团籍档案管理混乱,难以准确掌握团员青年数量、团青比例;==%以上的村团支书认为团的评优申报制度、团员发展工作制度、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的组织生活制度的方面还很不健全。调查证明,大部分村团支书对所负责的团组织制度建设效果相当不满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一是上级团组织制度建设差,使农村团组织缺少借鉴;二是上级团组织评价体系不完备,年终考核很多时候只凭一本总结,纸上评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团建评优失去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挫伤了农村团干部的积极性,使团建工作逐渐走下坡路。三是农村团组织缺少同级党政指导,党建带团建思想贯彻不深入,效果不明显。

(六)农村团组织团员青年价值多元,感召能力十分有限

在“四个多样化”背景下,团员青年的价值呈现多元化趋势,对团员自身来说,他们一部分视团可有可无,更在意加入组织会得到什么,而不愿意因为加入组织会改变或失去什么,更不愿意因为加入组织给自己增添麻烦,团组织的吸引力逐渐下降;经济浪潮将一部分温州青年卷向了全国各地,哪里有钱赚,青年就往哪里涌,团员青年重物质轻意识,团组织的精神感召难以起到相应效果;农村团员青年已基本上从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离开土地招商办厂,走南闯北,完全游离于组织之外,流动人口或外来人员中的团员处于无团组织管理的状态,缺乏必要的管理或信息交流途径,无法参加正常的团员活动,出现了基层“团员教育无对象”和“团员不爱团,青年不想团,团干不管团”的局面,使团组织成为“空头司令部”。

二、温州农村团建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现状与特征分析,温州农村团建尚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结合温州农村团建工作实际,我们建议,以“四个坚持、四个确保”为思路,实现“增强团员意识、健全基层组织、全面活跃工作”的目标。

(一)坚持党团联动,找准角色定位,确保农村团建政治方向正确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的生命之魂,是共青团全部工作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一点。党领导团,团要紧跟党;党重视团,团要依靠党。只有坚定不移地依托党组织的领导、影响和保障,共青团的各项工作才能无往而不胜;只有始终如一地贯彻“党建带团建”的基本原则,共青团才能发挥自身优势,为党政中心工作以及青年的成长成才做出应有贡献。否则,团组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将一事无成。==.=%的团干部认为农村团建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

=、融入村委建设规划。团的十五大提出的“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为基层团建指明了方向。农村团组织要努力使团的建设符合村委的建设要求,使党建与团建配套建设;建立起农村党建带团建的领导责任制,使团的建设在党的领导下真正实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

=、加强党团联系交流。团组织要取得村委的支持,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让村委来了解团的工作。要建立工作通报制度,把每年对各单位的考核结果通报给村委;要建立定期汇报制度,使上级党委及时了解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要建立定期座谈制度,举办党政领导座谈会,即使总结先进经验、探讨新情况、新问题;要学习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尤其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把推进农村团内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团组织固本强基的根本途径来抓,努力推进农村团组织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协助党组织把“党建带团建”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总结好、宣传好、推广好,为其他农村团组织的团建工作提供借鉴。

=、争取党政政策扶植。在农村团组织建设中,团组织会遇到很多自身无法解决、需要党委从政策层面来加以落实的难题。(=)团干部的待遇问题。要逐步争取并提高团干部的奖励、提拔、转岗、入党、进“两委”等政治待遇;逐步争取并提高农村团干部经济待遇,要尽力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离任后应有一定的生活补贴,解除后顾之忧。(=)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团组织除了自身要探索市场化运作路子之外,要积极争取村、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党委支持,由地方政府从年度资金预算中拨款,或是县级组织统一规划,每年将财政的一部分作为基层团的固定经费开支。(=)团组织的考核问题。加强党委对基层团组织的具体考核力度,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重视。年终考核,可以由乡镇相关领导带头,组成考核评审小组,将团的考核纳入到村委的考核内容中来,统一规划,统一部署。

(二)坚持因势利导,强化革新创造,确保农村团建工作与时俱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同时也带来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观念复杂化、个人追求趋利化、人群活动分散化……各种因素的急剧变迁,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的共青团,面临着组织建设革新、制度建设革新、活动开展革新的多重紧迫任务。==.=%的团干部认为团的工作模式陈旧,需要立即革新。农村团组织和团干部应有改革者的精神与勇气,开拓创新,努力使农村团的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适应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变化,灵活设置团的组织,促进团的组织设置创新。传统的与行政区划相对应的组织设置形式,虽然现在仍占据着主要形式,但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产业化的需要。因此要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在农村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的青年专业协会、青年科技服务站、青年种养殖基地等组织中要灵活实行行业建团;也可采取乡村企联建、市场建团、嫁接建团等形式建团;加大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力度,发挥青年中心的集聚功能;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等手段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努力健全组织网络,实现共青团工作全面覆盖。

=、适应新时期农村团工作的新特点,不断健全团内制度,促进团的工作机制创新。(=)完善“双推”机制,加大对村团干部推荐、培养、使用力度,提高团干部工作积极性;(=)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加大对渔农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培训力度,提高团员青年致富本领;(=)完善申报评选机制,加大对制度、队伍、活动等的考核力度,提高先进团组织含金量;(=)创新团组织换届选举机制,实行农村团支书直选海选,拓宽团组织用人选人渠道,努力挖掘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创新流动团员管理机制,建立流动团员登记站,运用联系卡、联系函、反馈单等形式,加强对流动团员管理;(=)创新团活动运作机制,充分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模式解决团工作的资金、设备、人员、技术等障碍,提高团组织的运作水平,提升团活动整体层次。

=、适应青年多样化需求和党政要求,努力实现活动创新,促进团的工作面上活跃。(=)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根据团员青年职业特点和农村实际,转变团的活动方式,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娱乐休闲、竞赛评选等活动,把团员青年教育好;(=)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以服务团组织自身发展为目的,转变观念,突破自然经济和由此带来的传统思想的束缚,走向市场经济,对团组织自身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及组织形式作出相应调整,把团的发展前景谋划好。

(三)坚持示范带动,发挥辐射功能,确保农村团建整体水平提高

当前,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对不平衡,温州各地农村的团建工作水平也参差不齐。调查表明,大部分经济强村的团组织工作走在了全市农村团建工作的前列,而部分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滞后的农村,团建工作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差距的出现有其必然性。面对这种局面,弱势农村团组织要彻底打破以往固步自封、独立发展的思维模式,走出去,引进来,取长补短;强势村、乡镇级团组织要关心、帮扶落后村加强团组织建设,与之携手共进。==.=%的团干部认为周边或所在乡镇、村团建工作的推进对其他农村团建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强镇示范,走“以优带差”之路。重点是要加强温州==强镇共青团组织对农村团组织帮弱扶持,在政策上要扶持,资金上要倾斜,管理上要帮带,发展上要引导。(=)加强乡镇团委作为一级组织的整体运作功能,使乡镇团委的建设通过加强和扩大基层团内民主、搞活团内民主生活、最终调动广大农村团员对共青团工作的参与意识来实现,使加强乡镇团委班子的建设过程,成为带动和促进农村团建的过程。(=)加强科技项目合作,通过领办科技项目,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吸引农村团组织参与;或主动下放子项目,重点着眼指导协调,提高农村团组织所联系青年的科技水平,为农村青年致富成才服务。(=)加强乡镇团委的理论阵地、科技培训阵地、娱乐活动阵地建设,实现资源补给,为农村团组织的工作活跃提供阵地依托;同时,通过示范,带动农村青年服务体系建设。

=、强村带动,走“以优促优”之路。重点是在基础条件相对一致的强村团组织之间,实施政策带动、产业带动、信息带动、市场带动,形成“树起一个、辐射一片”,“你刚唱罢我登场”的你追我赶的氛围。(=)强强联合,扩大活动覆盖面,提高活动知名度,推进活动品牌化。(=)相互借鉴,开阔团干部视野,拓宽团工作思路,创新团工作方法,加大团工作力度。(=)相互竞争,激发团干部工作激情,增强团干部上进心,促进团工作不断完善。

=、弱村联合,走“资源共享”之路。重点是在基础设施、活动开展方面实现联合,既达到活动预期目的,又减少活动运作成本。(=)打破传统行政区划,按各取所需和就近原则,实行共建。(=)在人数较少的农村团组织之间,要集中团员上团课、统一开展主题教育,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人数较多的农村团组织之间,要灵活协调活动时间,避免本已短缺的资源严重供不应求,降低设施闲置率。(=)联合领办有一定科技含量、投资少、见效快、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把分散的生产组织起来,传播和推广科学技术,吸引和凝聚农村青年。

(四)坚持多管齐下,加强班子建设,确保农村团干骨干作用发挥

领导班子力量强弱是一个组织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对于农村团组织来说,选好一个团支部书记至关重要。团支部书记就是农村团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团的各项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其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农村团组织的整体工作水平。==.=%的团员青年认为团干部在团组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团干部认为自身的各方面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一定要按照“重在素质”的要求,坚持党团组织考察和团员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将那些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朝气,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的优秀党团员选拔到团的支部班子中来,通过教育、培训和制度建设,切实增强农村团干部的战斗力。

=、以教育为先导,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是非标准、行为方式和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团干部也不例外。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就必然去占领。因此我们要通过对农村团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团员意识教育,帮助团干部理解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共青团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帮助团干部自觉批判市场经济条件下不需要团组织、从事团的工作没有意义的无价值论;把“是否忠诚党的事业、是否热爱团的岗位、是否愿意干团的工作、是否有有所作为的决心”作为衡量农村团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努力培养政治坚定、活泼实干、忠诚敏锐的团干部。

=、以培训为重点,为团干部素质提高提供有效途径。培训是提高团干部队伍素质,为团干部队伍注入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手段。一个团员干部如果只将工作思路与方法局限在自己的组织范围内,就很容易造成团建工作老化、僵死。调查研究表明,==%的村团支书非常希望由上级团组织出面,组织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建议,首先,农村团干部应该走出去,看看周围的团建情况,增长自身见识,以切实提高团干自身素质。其次,上级团组织要定期开办团干部培训班,让团干部接受全面系统的理论学习、科技文化学习和实践学习,增强对团的了解和对上级有关团的精神的了解。第三,要帮助团干部克服工作中的短视行为,引导勤于钻研,努力实践,争当能手,把共青团工作当作一项专业技术来钻研,作为一项事业来探寻,在共青团工作岗位上建功成才。

园区团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篇7

一、目前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的团委工作的现状

在评价党团、团青关系时, 团内有一种说法:“不怕共青团不跟党走, 就怕团员青年不跟共青团走。”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当前团组织面临的困境, 反映出团组织的群众性基础在局部出现弱化的问题。对于目前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团委工作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团组织不能对青年实现有效的覆盖。

目前, 有些团组织、团干部不深入基层青年, 导致听不到基层的团员青年的心声, 团的工作针对性和预见性不强, 无法做到与团员青年面对面的亲切交流, 从而疏远了广大团员青年的感情, 得不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就无法用真情凝聚人、团结人, 难以形成合力, 从而影响工作成效。

2. 团的活动不能较好地满足青年的需求。

一是有些团干部没有意识到当代青年团员具有思想更加多元、意识更加自立、需求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的这些时代特征。二是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的活动经费是捉襟见肘, 因此举办活动的次数、类型及规模就受到严重影响, 团员青年对于活动的兴趣度和满意度就会大打折扣。三是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的团干部班子配备不是很成熟和稳定, 业务素质有待培训从而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3. 团员意识淡薄, 缺乏荣誉感和归属感。

团员意识淡薄, 缺乏荣誉感和归属感, 在部分团员中表现突出;现在的团员青年, 特别是这些思想独立、开放、自由的90后团员青年对于团组织的概念很模糊,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团员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 而进入高校的学生也绝大多数拥有团员身份, 彼此差别不大, 和入党的层层考察不同, 许多同学入团时都未经历过严格的层层考察, 从而淡化了身份意识。许多同学只有在交团费时才想起来自己还是个团员, 这种现状使不少团员有一种消极的平衡感, 缺乏应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政治上进心不强, 组织观念淡薄, 团员意识渐渐淡化, 对于集体的归属和认同有待进一步加强。

4. 团组织工作基础薄弱, 基层组织覆盖不全。

团组织工作基础薄弱, 基层组织覆盖不全, 缺乏工作活力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于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而言, 特别是二级学院的团组织的薄弱, 从而使得各二级学院团组织对其所属的团支部任由发展, 没有起到真正的战斗堡垒作用, 忽略了它们的作用。

二、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团委工作新思路的探索

团委要在党委、校董事会的领导下加强执行力度, 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 提高团组织的整体战斗力。经过几年的工作的积累, 个人对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的团委工作有几点探索:

1. 要有明确的工作导向。

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 不断加大对基层团组织的支持力度 (特别是二级学院的分团委/团总支) , 努力为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把工作资源和工作项目向基层倾斜, 达到班子搭起来、制度建起来、工作活起来、团员青年聚起来的目的, 稳定团的工作基础。

2. 加强工作的落实。

工作重在落实, 没有落实, 一切都是空谈。找准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的重点, 突破难点。敢于创新和突破, 努力寻找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充分激发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推动各项工作得到更加有效地落实。

3. 紧密联系青年。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坚持深入基层、深入青年, 丰富团组织联系广大基层青年的载体、渠道和方式, 保持团组织与广大青年的血肉联系。集合团的十七大精神, 立足实际, 对高职高专院校青年的现状和青年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调研, 形成调研报告, 提出对策建议。

4. 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的反馈。

始终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 用好校园网、QQ、微博、微信等载体, 以简报、信息、报表等各种方式和途径及时将有关工作信息进行反馈, 使校团委能全面地掌握各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情况, 及时对工作做出准确研判, 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努力地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帮助, 形成沟通及时、信息共享、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5. 增强共青团的影响力。

更加注重宣传工作, 努力打造共青团开放式的工作格局, 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更多关心和支持。切实为团员青年办实事、解难事, 使青年感受团组织的存在。更加注重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内容及方式设计, 用好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时尚元素, 不断增强团的工作和活动对广大团员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推动共青团工作不断发展的多种因素中,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首要的。人才的特征之一是其创造性、开拓性, 人才的现实表现就是追求不断发展的心理状态和能力。要做好青年的工作, 团的干部首先自己必须要有过硬的素质。不然也就没有威信和进行团工作的能力。团组织创造有利于团干部选拔、成长的环境机制, 对富于创新的团干部, 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 敢于重用, 切实把创新型人才选拔出来、使用起来, 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6. 提高团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

按照建设学习型团组织的要求, 引导团学干部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 在抓好工作的同时坚持向书本学习, 向实践学习, 向基层和青年学习, 完善知识结构, 增强理论功底, 开阔视野眼界, 提高业务能力。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组织开展团干部培训, 帮助团干部不断提高服务青年、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使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地提高。团中央、教育部党组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高等学校团的建设工作意见》的要求坚持“党建带团建”, 文件中要求院校要把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团的建设纳入基层党的建设的整体格局之中, 在党建的带动下扎实推进民办团建工作。

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的团委工作人员要加强认识, 理性思考, 积极实践以上几点做法, 科学有序地推进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团委工作的发展, 推进文明校的建设, 从而为我国的文化和教育事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秋时节作文下一篇:乡2011年人大主席团工作总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