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执政为民实践调查问卷

2024-05-12

地方执政为民实践调查问卷(共2篇)

地方执政为民实践调查问卷 篇1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博士论文课题 编号:

执政为民理念地方实践状况调查问卷

----------您好!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执政为民理念在地方的实践状况,为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非常感谢您的参与,请您在百忙中帮助完成这份问卷。调查采取匿名的方法,所得信息也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放心填写。您的真实看法对本项研究十分重要,衷心感谢您的配合!

---------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A、男 B、女

2.您的年龄:()A、35岁以下 B、36—45岁

C、46—55岁 D、56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A、高中(中专)B、大专

C、本科 D、研究生

4.您的政治面貌:()A、中共党员 B、民主党派

C、共青团员 D、群众

5.您的职业状况:

(1)工作单位:()A、省(直辖市)直机关 B、市(地、州)直机关 C、县(市)区机关 D、乡镇、办事处(2)职务级别:()A、县处级 B、科级 C、科以下

6.如果您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请注明:()A、人大代表 B、政协委员 C、其他

----------

二、总体评价

1.您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党)坚持执政为民的看法:()A、关系兴衰,极其重要 B、顺应民意,比较重要 C、职责所在,尽力而已 D、说不清楚

2.对党组织面临的“脱离群众”危险,您认为基层的实际情况是:()A、危险程度很小,执政基础十分牢固 B、危险程度一般,执政基础比较牢固 C、危险程度较高,已动摇执政基础

234-

兴为民务实之风固为民执政之本 篇2

——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研材料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这一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清醒自觉,彰显了我们党植根群众造福人民的坚强决心和以求真务实作风干实事的鲜明态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省委21条措施、地委16项要求、县委10项规定,是进一步加强党风、政风、廉政建设的抓手;是凝聚党心、带动政风、赢得民心的根本;是进一步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一、主要做法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学习。镇党委及时召开党员干部会,传达学习了中央、省、地、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全体领导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服务为先,带头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结合实际抓落实。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与干部下乡开展“四推进四强化”活动相结合,突出宣讲政策,围绕当前备耕春耕工作、维稳工作、土地征迁等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为民办实

事,开展好反自焚反邪教专项斗争及备耕春耕生产工作;与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相结合,加强联系帮扶活动,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能力,更好地改进了干部工作作风、增进了与群众感情联络、锤炼了党员党性;与党员干部增强理想信念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党性意识、宗旨意识、纪律意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了执政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率先垂范做表率。全镇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从自身做起、严格自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带头深入调查研究主动解决实际问题,将接访变为带头下访,深入到群众家中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落到了实处。四是全力打造新社区。全镇各社区开展了以“建设文明窗口、改进工作作风、真情为民服务”为主题的创建活动,通过每周评选文明窗口示范岗位,杜绝了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现象,切实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调动了社区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服务意识、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业务水平,全面打造了为民服务品牌社区。五是完善制度到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通过了平安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制度。《制度》从改进民情调查、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考察出访活动、改进宣传报道、厉行勤俭节约、加强廉洁自律七个方面提出了21条明确要求。同时,结合实际配套制定了干部管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等8项相关制度来进一步约束。六是整合资源提效率。按一站式服务模式设立了民生服务中心,合理设置23个岗位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对外实行便民服务,设立服务热线。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并发放到群众手中,既让群众明白办事岗位、人员、程序,又让干部行为得到监督,公开了透明度,使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成为群众信访办事第一接待室,农村政策第一咨询处,既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又减少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七是严明纪律,强化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干部管理,并积极开展交流座谈会,从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等方面进行交流座谈,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同时,镇纪委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各中心办公室、社区采取全面督查、专项检查、重点抽查等方式,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省、地、县及镇党委各项“规定”制定实施以来,全镇高度重视,积极主动贯彻,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学习风气不

浓,忽视理论素养、业务知识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与了解;二是部分干部缺乏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作风不正、不实、不优的现象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监督面和监督形式单一,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四是群众观念不牢、群众基础不深,与群众仍存在距离;五是现行的制度规定还不够系统和完善,缺少配套制度来加强制约和管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教育培训不够到位。教育对象层次性不强,教育内容没有针对性;二是责任主体意识不强;三是单一的从纪律方面进行监督管理,缺少社会监督;四是部分干部深入基层较少,存在电话调度、遥控指挥现象,在个人感情上和群众存在距离,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和沟通。五是缺少因地制宜的与规定相配套的相关制度。

三、建议与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对学习进行统筹安排,做到年初有计划、学习有记录、年终有检查。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二是强化主体责任。将贯彻落实各项规定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中,将党员领导干部作风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依据;三是形成监督合力,加强督导检查。镇党委、政府、纪委要分专题、分领域开展经常性的督查,并采取多种社会监督方式与其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进行全方位监督。通过定期检查、平时抽查和年终考核等形式加强督

上一篇:拨开云雾见月明作文下一篇:再遇,我想知道你的心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