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my mother课文任务型教学设计与说明

2024-09-11

This is my mother课文任务型教学设计与说明(精选6篇)

This is my mother课文任务型教学设计与说明 篇1

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 主题公开研训活动-----参训教师的体会文章汇编:

学习着 思考着 快乐着

长海县四块石小学 王莺歌

四月的长海,春寒料峭,但我们的心中却暖意融融;四月本是播种的季节,但我们的心中却有着丰收时的喜悦;四月的最后一个周五,阴雨绵绵,却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脚步,这一天,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大长山小学举行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的研训活动。作为参会的一员,心里很高兴。这次活动中,由进修学校的小学英语研训教师于红老师和大长山小学的杨静宜老师为我们做课三节,然后于老师又为我们做了“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的专题讲座,可以说,课上得实在、精彩;讲座更是锦上添花。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与思考。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说服力。

本次活动与以往的活动相比,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有专业水平很强的专业引领,又通过课例告诉我们该怎么样操作。于红老师围绕“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这一专题,为我们奉献了一顿丰盛的“理论大餐”啊,她从十五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我们阐述了“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使我们对“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的操作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不仅如此,她还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操作,给予我们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低、中、高三节课精彩纷呈,将任务与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操练、运用,培养学生的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看后,将课同讲座结合,我们更清楚以后的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二、互动式研讨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这次活动中既有课又有专业知识的讲座,三节课后,我们分成两大组,围绕着五个问题,结合三节课,进行了互动式的研讨,这种圆桌式的互动研讨,我们还是第一次,每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分歧、有争论,大家的智慧在这里碰撞、交流、达成共识。

一天的培训是短暂的,但我的收获却是巨大的。我相信,在于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长海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会脚步走的更稳!步伐迈的更快!

我的反思 我的行动

长海县四块石小学 董丽英

4月29日,我们全县的英语教师在于红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一次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活动。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我们仍然风雨兼程,因为这次活动很难得。

现场安排了三节英语课,然后针对三节课展开理论性座谈。观摩三节课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做课老师非常辛苦。课堂内容多,含量大,活动方式多样化。这要求做课老师在备课环节有更多的思考。两位做课老师也确实做到了。有明确的目标,按照五步教学法环环紧扣,突出课文主线,又能在活动中解决重难点。所以课堂气氛活跃有秩,轻松自如。在老师的带领下成功的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尤其是于红老师小品的利用,使得课堂知识和气氛恰到好处的相结合,学生能自然的领悟到其中的内涵。在平日的教学里,其实有很多我们身边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人和事都可以挖掘,打造到自己的课堂上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脑勤,手勤,嘴勤。做个有心的好老师。教学效果定会有提高。

理论讲座有一次让我们结合真实的课堂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和解答。但最大的问题是小学英语课堂上所灌输的东西太多了,除了课本知识,还要拓展,学生接受不了,在当堂课也消化不了。所以课堂上的知识到底要有多宽,多深,上课的老师还要考虑到班级的差异,学生的差异。

这次活动是我们有史以来高的第一次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与会领导也给了我们大力支持和鼓励,让我们有很大触动。今后的工作要一如既往,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

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学习体会

长海县四块石小学 张力群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的公开研训活动。观摩了三节由进修学校于红老师和大小杨老师实践的低中高年段的课,这三节课紧紧围绕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进行任务型活动化教学。这五部教学方法分为

1、Warming up

2、Presentation

3、Practice

4、Production/consolidation/ extension

5、Summary and homework 这五步,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不可截然分开,前一步为后一步打下基础、创造条件,后一步是在前一步基础上的发展与拓展。这五步是,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实用高效。

那么如何在这五步的基础上有效的进行语篇教学呢,于红老师又分别提出了短文语篇和对话语篇的教学目标。对话语篇的语言知识目标:语句结构、词汇短语、文化背景等 ;对话技能目标:说的技能目标、交际策略目标;运用能力目标:对话功能的运用,语句结构的运用。短文语篇的语言知识目标:语句结构、词汇短语、文化背景等;阅读技能目标:宏观阅读技能目标、微观阅读技能目标,阅读图式建构目标;运用能力目标:短文语篇功能的运用,语句结构的运用,阅读运用目标。

这五步相互联系、综合运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知识的接受与消化吸收,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一句话,“五步教学法”实用高效。学习了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我更加明确了语篇教学的目标以及操作实施的方法,我想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实施“五步教学法”,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定能够获得师生共同发展的“双赢”!

学习探究 发展

海洋岛学校 王丹梅

4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县进修学校组织的英语公开研训活动,此次活动是长海县首次公开研训活动,其中有很多新的元素是以往研训活动中从没有过的形式,此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下面结合本次活动谈谈我的一点个人体会及感受。

一、学习名师课堂,注重课堂实践

在本次公开研训活动中,县进修英语教研员于红老师亲自执教,为我们示范了两节语篇课文教学应用课例,使我们看到了经验丰富的名师的风采,也感受到了在一节好课中学生能够得到的乐趣和知识,而且通过这两节课也使我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到了语篇课文教学的五步教学模式是如何运用于真实课堂的,为我们今后在自己的课堂上的运用做了一个好的示范。在以往的教学中我虽然大致了解语篇教学的五步教学法,但是如何适当的开展语篇教学,如何使得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仍不是特别清楚,通过本次培训中教研员的课例示范,我基本理清了语篇课文教学的思路,知道了语篇教学的课文体系特点。

二、开展主题研讨,带动教学模式探究

本次研训活动的主题制定的非常有时效性,能解决我们一线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培训中,三节不同年段的应用课例,分别以不同的主题展开教学与研讨,使研训活动有的放矢,在主题式研讨中,参训教师都能带着问题主动的进行探讨,围绕主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最后在大家的互动集背和交流中达成共识,生成理论。此时的理论已经不是晦涩难懂的了,而是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提炼出来的。这种方式的研讨活动我是第一次参加觉得非常新颖而有趣,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习别人好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同时在汇报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理论表述能力。

三、提高专业素养,关注个人发展

在本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也知道了自己差距,从而也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方向。同时我也觉得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应该加深忧患意识,不能止步不前,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关注个人专业发展。

总之,这次活动的开展对我们一线英语教师来讲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和

提升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次触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也希望上级领导部门能多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以帮助我们不断进步。

参加小学英语公开研训活动有感

长海县四块石小学 李永超

4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县进修学校开展的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主题公开研训活动中。在本次活动中,由小学英语教研员于红老师和大长山小学的杨静怡老师共同为我们展示了高中低三个年段的典型课例,全县英语教师在现场进行观摩。这在我们小学英语研训活动中尚属首次。所以大家都是抱有新奇的态度来到现场会。

在三节课例当中,两位老师身体力行的想大家精彩的陈述着“任务型活动化”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的具体应用,让观摩教师清晰的体会研训的的重点,就是要再高中低三个年段分别达到低段——兴趣第一,听说领先,注重个体。高段——语点梳整,拓展应用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中段则是注重高低段的衔接,重点在于过度。

在观摩三节课例后,教研员于红老师让大家明确主题,在场的英语教师分为两个小组进行研讨,现场对平日中的“任务型活动化”教学所产生的问题和感到疑惑的方面进行集体研讨,大家互相交流,把自己的日常心得和积累的较好的教学经验、理论理念逐步梳理,针对本次活动的提出的几大问题进行互动研讨,让在场教师获益匪浅。

在主题互动研讨过后,于红老师又结合3节课例,对英语教师进行了高层次的专业引领,对“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让大家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并让大家结合自备的教学设计进行实践修改,以达到理论与实践想结合。

通过本次研训活动,让我更深的认识到“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的基本理念,对于自己的日常教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相信此例活动的长期开展

下,进行实践操作,自己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理论联系实践,提高语篇教学实效性

海洋岛学校 王雪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篇是学生理解和操练词汇与功能句的载体,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材料,但是对于语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很多英语教师都把握不准,存在误区。县进修学校针对这一问题举行的以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为主题的研训活动,让教师对英语语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有了更加明确、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一,明确语篇教学误区,掌握五步教学模式。

在本次活动中,教研员和杨老师分别作了不同学段的观摩课,更加直观的演示了语篇教学“任务型活动化”的五步教学模式。在研讨时,教研员更是把平时教师们在教学时出现的理解以及操作上的误区进行了提炼和解释,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或多或少地存在了这些误区,比如说对于生源较差的年级,教学时只是以单词和功能句为主,语篇只是一带而过。或者采取先教单词,再教句子,最后出现课文进行学习的模式。通过这次研训活动,我会积极纠正自己的教学误区,严格按照五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紧抓语篇教学关键,把握不同学段侧重点。

在研讨活动之前,教研员给了与会教师一份研讨提纲,提纲围绕语篇教学提出了五个问题,在讨论时,教师们对于“语篇课文教学设计的关键是什么?各年段(低中高)语篇课文教学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两个问题想法较多,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后来经过教研员的分析和讲解后,觉得茅塞顿开。弄清了这两个问题,对于今后语篇教学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都有了明确的依据和准则。

总之,本次研训活动通过现场课堂观摩和主题研讨的形式,形象直观的让我们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有了更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更为不同学段的语篇教学的要求指明了方向。今后的语篇教学活动中,我一定会运用本次活动的理论知识,认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学 与 思

獐子中心小学 王晶晶

为了更好的学习、解决与面对小学《新标准英语》教材“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语篇课文体系特点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语篇课文教学暴露出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于4月29日在大长山中心小学开展了以 “任务型活动化”的五步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于红老师为我们进行了低、高年级,二节课例展示,杨静怡老师为我们进行了中段三年级的课例教学展示。本次培训有如一次强大的头脑风暴,对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给予了全新的冲击,为我更好的把握五步教学法,更好的拓展教学视野,丰富教学方法提供指导,引领了方向。现将本次学习所得详列如下:

一、“强大”的“四P一S”

本次培训主要以课例及讲座的方式,为我们完整全面地呈现了英语教学所采用的五步教学法——“四P一S”。活动中特别强调了 “一S”环节。以往在教学中,我们将Summary这一教学环节简单理解为作业出示,并未注意到这一环节还具有小结的任务。而观摩的三节课例,无论是于红老师还是杨静怡老师,在Summary 这一教学环节中,都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突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这让我清醒意识到,有了小结的Summary 这一教学环节,不但有利于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且也有利于将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整合,以便于作为教师的我们准确地把握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

因此,发挥好Summary的教学任务,既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总结性归纳,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反馈,也是更加趋于完美的“任务型活动化”的五步教学法。

二、教师是教学的“魂”

观摩的这三节课各具特色,无不体现着教师的教学风格。

观于红老师的课给人一种干练、节奏明快、鲜活的感觉,所创设的教学活动能紧紧把握住兴趣与生活两大元素,让兴趣引导学生,让活动生活化。

而杨静怡老师的课则给人一种沉着老练的感觉,遇事不惊,处事不乱,教学各环节都在有条不紊中一气合成。

无论哪位教师,都能有效地吸引住学生们的眼、口、手、脑及他们的思维,紧随着自己的教学预设展开。可以说教师就是这课堂的灵魂人物,学生所思所想所做紧紧围绕着这个“魂”展开去。

三、各具特色的年段教学

本次观摩的三节课为我们完整呈现了我们现行英语教学低、中、高段教学的大方向,为我们以后教学提供了有效地指导,明确了三段儿教学应把握的教学尺度:

1、低段——兴趣为先、拓展有度

观于红老师的一年级的课,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激趣。教学各环节创设最基本最原始的出发点就是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愉快中用,在兴奋中说与做。发放的糖果、亲切的问候、鲜明的图片、明快的颜色及与学生的互动等等,无不强烈地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让学生在愉跃的氛围中说与做。

其次是收放自如、拓展有度的课堂。如,在学完新授单词“rice”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只母鸡,老师说:“chick,chick,chick.I like_____.”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得出:“I like rice.”的结论。这不但复现了单词”rice”,巩固了句型I like…,同时也让学生明了这个单词、句子的意义,明了它生活化的应用,从而让知识不再是空中的楼阁,让知识又回归到生活。

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思考、有应用、有生活,从而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单词、句型的理解,我想学生们一定能更加深刻地记住单词“rice”,明白“I like…”的生活土壤。

这之后的一个环节就更具趣味性——母鸡吃了rice后产下了一枚egg,这一趣味化的处理,不但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同时又达到了复习旧知,让知识在不着痕迹中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也正如于红老师说,“低段也应有拓展。应放手让学生想,放手让学生说,放手让学生用。”

2、中段——语法教学隐性处理

从杨老师所执教的课来看无不渗透着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中段语法教学隐性化。从Practice的针对课文的设疑到汇报答案,从Production的练习猜迷到Summary小结的时态图示演示,都在隐约地透露着一个信息——Will用于将来时,其后接动词原形。

3、高段——注意文化背景创设

高段教学面临着课文处理、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三重压力,如何有效地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而于红老师所执教的五年级《We laughed a lot.》一课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指导。

开课,通过呈现两个中外信封,让学生观察、对比得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为学习本课建立了一个大的文化基调;通过短片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laugh a lot 的感觉,我相信学生们对We laughed a lot.一定会有更深刻地的理解与应用的能力!而写作,老师则通过课文学习、书信阅读、提供切入写作的关键词的方式化解了写作的压力,让课文学习,课堂的小阅读练习为最终的写作做了充分的准备,我想学生们在下笔的话,一定会有的可想,有的可写,知道如何写、知道怎么写!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与见解,希望老师多多批评批证!

所思所感 学习心得

獐子岛镇中心小学 石丹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我们英语教学的不懈追求。面对小学《新标准英语》教材“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语篇课文体系特点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语篇课文教学暴露出的一些突出问题,4月29日在大长山中心小学三楼多功能教室,我们县小学英语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的公开研训活动。

如果说近一年来自己埋头苦学闭门造车还对语篇课文教学含糊不清的话,通过本次研训活动,尤其是看了于红老师的的两节课例,我明晰了语篇课文教学的思路。于红老师给我们展示的第一节是一年级下册的Module9Unit1《I don’t like meat》。在课堂上,我看到了一个活泼热情的大孩子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在课堂中于红老师利用短而精悍富有韵律的chant来帮助一年级小学生识记单词,而且新旧知识交替相扶。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温故知新。从这节一年级的课堂中能分明地看出侧重听说方面的训练,适时引导孩子辨认字母、配合图片动作等识别单词和简单句。

于红老师给我们展示的第二节是五年级下册Module9Unit1《We laughed a lot》高年级的课堂更偏向于帮助学生对语意的准确性理解和语言形式的呈现。老师通过练习课件等手段引导学生从书面理解过渡到正确语言形式的认识,从而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课堂中呈现的练习都是有语境化的,有合理的语用目的。在语法教学中已经显现了显性语法,并且对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老师也较费心思地给大家编出一段顺口溜,朗朗上口也便于记忆。

对于本次的研训活动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又看到了雷厉风行的于红老师的风采。相对于自己的慢性子而言,真得好好学习。我想本次语篇课文教学研讨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呈现给大家完整的语篇教学设计、活动,缺少了任何一部分都是不完整的。我想用一句诗词来形容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就是----浓妆淡抹总相宜!

学习体 会

小长山小学 王月

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本次在大长山小学举办的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 活动,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参加本次活动后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本次活动共分成两部分,听三节课:一年级Module 9 I don’t like meat.三年级Module 9 Tomorrow is Friday.五年级Module 9 We laughed a lot.和于老师关于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的讲座。

现在,我更明确了语篇教学主要目标是什么?各年段(低中高)语篇课文教学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语篇课文教学需要遵循哪几个原则? “任务型活动化”的有效课堂 操练活动应该关注什么?

不仅在理论上更清晰明确,而且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也知道该如何去灵活运 用。像于老师上的五年级Module 9 We laughed a lot.一课中,于老师设计的一些操练活动注重关注目标指向,使操练活动有的放矢;关注活动层次,使操练活动螺旋上升 ;关注思维价值,使操练活动富有趣味;关注信息含量,使操练活动体现意义。如在教授man---men , woman---women , We laughed a lot.等,设计了很多活动,在训练时注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切在语篇基础上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在乐中学,并学以至用。

于老师在一年级一课的处理上注重侧重于听、说方面,引导孩子辨认字母、配合图片地识别单词及简单句;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并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并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并设计了很多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和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在单词教学方面注重音标教学,总结字母组合发音,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也有效的提高了课堂单词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单词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探索、实践,努力地提高我们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任务型活动化五步教学研讨”所感

大长山小学 宋燕

四月二十九日在大长山小学进行了“任务型活动化五步教学研讨”活动。这一天的学习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来谈谈自己感想。

这次有幸在英语培训时欣赏到于红老师杨静怡老师上的英语课。在课堂上他们充分挖掘课堂资源,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一堂出色的课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导入。在于老师的课上,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在一年级的课上,于老师把单词卡片粘在背上领着孩子律动的进入教室,能让学生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使整堂课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

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可谓是一堂课的基本骨架,教学目标可以说是学生在一堂英语课堂总智力发展的终极目标,重点和难点便是一堂课应该了解和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培训期间的听课过程中,我体会到一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措施都是为了教学的基本骨架服务的,也就是说这一堂课我们究竟要了解那些知识,解决那些问题便是一堂课的重中之重,接下来就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技巧和方法来引导这些知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一堂课的

骨骼能撑起一堂课,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总不能很好的把握住课堂中的教学骨架,最后造成了“舍本求末”的局势,造成抓不住教学中的目标和重难点,使得课堂出现教与学的严重脱节,听了三堂英语课之后,感觉课堂上的重要的环节抓的很实,骨架非常明显和突出,今天才逐渐体会到一堂课上的在“丰富多彩”如果没有抓住整堂课的基本骨架,那这堂课就是一个“躯壳”没有完成最重要的指标,我也感受到如果使一堂课显得多样化,不乏味,有趣味是多么的重要。如于老师的五年级的这节课,教师运用视频中的小品来练习句子,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关于整节课设计的活动,都是围绕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的,有的放矢,适度扩展注重在情境中,语境中学习和操练,因此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领路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激励者,是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实践者。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我更加的努力,让每一节课都具有实效性。

浅谈“小学英语公开研训活动”的感悟

大长山小学 杨蕉宇

最近的好事,总是在不断的垂青着我,不久前的“同课异构,一课多模”的活动,已经让我收获满满的。而四月二十九号的全县小学英语公开研训活动,又让我大开了眼界,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让我饱餐了一顿春天里的课堂盛宴”。

能够参加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幸运的,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不仅可以得到同行的帮助,领导的指导;更是一种挑战,因为一直以来我仅仅是凭着对英语教学的一腔热情,进行自认为是草根式的课堂教学研究。尽管以前我也参加过语篇这样主题的研训活动,但却没有去深入的研究。这次的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的探究,可以说是在语篇教学基础上的一次升华。

首先,从三节引路课来说,不仅让我敬佩于上课老师的自信投入,敬佩他们对于教学过程的精心整体的设计,敬佩他们对课堂驾御调控的能力,而且更是一种享受,享受她们那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所以当老师们上完课后,感觉他们的课离我好远,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但我知道每一次的小小领悟和

收获对我来说都是成长和提高。因此,我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让我的课堂更加有效。

其次,是我们的于教研员对语篇教学的精彩讲座,更是给我下了一场及时雨,让我由原来的对语篇的肤浅认识, 转变为更具体,更深入的理解与运用。通过讲座让我知道了语篇教学设计的关键是什么;语篇教学认识的误区有哪些,;知道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运用语言,完整的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 也就是 “完整的输入和完整的输出” 的一个过程。等等的一系列以往模糊的问题通过讲座,让我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觉,让我知道了如何在我的教学中真正落实语篇教学。

这是一次难得可贵的机会,让我对语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的感悟或许有些粗浅,但是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和教研员的点拨和引导,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是他们舞动着我用心学习,潜心教学,并迎接自己在教学成长过程中的下一个春天。

理念的传导

态度的传递

广鹿乡中心小学 宋媛媛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既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也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使课堂更高效。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就是非常必要的。4月29日举行长海县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的公开研训活动。在活动中,于红教研员为在座教师做了有关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的讲座。在讲座中,于红老师不但向我们传导了有关小学新标准英语的最新最实用的教学理念,而且在讲座中,更给了我们不断探索创新的工作态度。

一、躬身力行,引领课堂教学新理念。为了这次研训活动,教研员老师不辞辛苦的为在座英语教师亲身示范的两节课。结合课实例,在课后,全县小学英

语教师进行了分组主题是互动研讨,在于红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主题式研讨的框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和老师之间交流和沟通,能够使教师在听课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实事求是的展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高效的提高课堂效益。

二、结合实际,探讨五步教学模式。在于老师对长海县各个小学进行细心的调研之后,总结了我们在语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这一实际情况,于老师带领全县小学英语教师探究了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能用所学英语知识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因而建议教师在课堂中采用任务型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型活动化教学模式是有效的教学途径,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给小学英语的课堂带来了很多的活力。

任务型活动化教学模式对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更新教学理念,更好的发挥任务型活动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期待更精彩的明天

大长山小学

杨春莲

四月,一个孕育的季节,柳丝轻摇,万物生辉,生命的又一个新起点,就如同这月中的细雨忽落忽晴,在我们的心绪中润入了新的营养。

4月29日,县进修学校在我们大长山小学进行了以“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为主题的小学英语研训活动,活动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现场观摩语篇课文教学应用实例;主题式互动研讨;英语教研员于红老师作专题讲座《“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研训活动,整整一天的活动虽然让人感到身体上的疲惫,但却在精神上给了我们一线英语教

师很大的振动和鼓舞,受益非浅。

此次活动分别为我们呈现了低、中、高段三节课,于红老师亲自做了低段、高段的两节课,杨静怡老师做了中段的课。让我们现场感受了“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应用,做课教师对课文细节的处理、对教材的合理拓展、准确的语音语调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的良好示范、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各环节掌控的紧凑,都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听课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修正的过程,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课堂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应该如何的应用“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

接下来的互动研讨,更为各位英语老师对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悟及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经验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是一个共同成长、思想碰撞的过程,我们很享受这个学习过程。

最后环节的专题讲座,于红老师通过十五大项内容的讲解,从理论的高度为我们深刻剖析了语篇教学的现状、意义、症结、实施要点等与教学实际密切相关并具有指导意义的问题, 使我们能够将“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从理论层面与所观摩的现场课融合吸收,更加清晰其意义,明确其实施内容和操作要点,脚踏实地地上好英语课.口说一千,不如笔下一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感,有悟,不如有所行动,踏踏实实地将自己所学付诸于课堂教学,才是根本---期待着,更精彩的明天.观 课 有 感

长海县四块石小学 李杰

周五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认真聆听了于红教研员和杨静怡老师三节精彩的课。三堂课亮点非常多,让我受益匪浅,我想用这十六个字概括我的印象: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和谐自然,动静结合。三节课分别是低段,中段,高段,分别从不同的阶段给我们展示了“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教学,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也不径相同,两位老师都能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为我们呈现了三堂有特色的英语课。我个人觉得,这些特色主要体现在下面四个“关注”上:

一、关注学生情感,体现一个“趣”字

1.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上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学习才能成功。两位老师都注重创设情景,用身体语言、多媒体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此外,还能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譬如在课前唱唱歌,在课中说说chant,当然这个内容并不是随意安排,也不是纯粹为了调动气氛,歌曲的内容引出了今天的教学内容,chant很好的巩固了今天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始终保持兴趣的同时,也很好的为教学内容服务。

2. 关注学生情感,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尊重和合作精神

两位老师能较好的贯彻以积极评价为主的教育思想,用语言、手势、表情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生。印象最深的是于红老师在让学生说错单词的时候,总是不露声色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我相信学生如果始终在这种尊重、鼓励的氛围中学习,肯定不但能收获学习上的好成绩,还能塑造人格上的好品质。

二. 关注教学内容,体现一个“准”字

两位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处理得当,教学过程有序,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听说读写均能兼顾,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同时,两位老师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除了教材,配套光盘,我们在课堂上还看到了自编的chant,网络上下载的相关视频,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量,而且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语言学习回归到生活,为生活服务。

三.关注教学过程,体现一个“稳”字

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进行交流,感受成功,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较好的实现了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两位老师能较好的关注各层次学生的发展,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一次以上的参与机会。这些参与机会对缺少语言环境的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

四.关注教学方法,体现一个“活”字

“活”字首先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其次还表现在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创设情境,有教师自己,多媒体等。

以上是我对三堂课的一些学习体会,希望以后还能多听听这样精彩的课.让自己在教学中也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做优秀的英语教师

小长山小学 王钟慧

不知不觉站在讲台上,已经快三年的时间了。回想自己这三年的教学生活,觉得自己的教学很认真,教学过程中有苦有甜,但是学生的成绩却有起有落。反思自己的教学,功夫下的很多,效果不明显。而这次关于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使我由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对于自己的教学,也做了深刻的反思。

从过本次培训,使我对一堂课的教学流程有了进一步深刻的了解。首先从教学目标开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单词和功能句,相信每一名老师都很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不例外,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多围绕着单词和功能句,但是在潜意识中我认为我所在的村小,学生的能力不足,所以在单词和句型的拓展方面不用太多涉及,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例如单词词形的变化,功能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等方面,拓展较少,从这三节观摩课和培训来看,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在老师有意识的英语能力培养过程中,孩子的能力都会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相信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无限的,需要我们做老师不断的开发,让孩子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其次对于教学过程的反思,《英语课程标准》提倡我们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情境中导入感知文本,以听音阅读解疑获取信息,以实践操练学习语言,以参与合作运用体验交流。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经常忽视了在这些方面,例如情景的设计在语篇教学中可有可无。但是通过一年级的课程,发现孩子在语境中更喜欢学习英语,对于英语的兴趣十分浓厚。而在在整体的语篇教学中,我过多的注重讲解语法知识,多数的时候是教师的“一言堂”,忽视了对于学生

听说能力的培养,操练过程在语篇课堂教学中少之又少,所以造成学生读写能力的欠缺,体现最明显的是我所教的高段年级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通过高段课堂的观摩,我发现听说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在语境中锻炼学生对于语句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理解整体语篇,发掘学生的语用能力,对于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是有好处的。

最后是对于自己对于语篇教学的其他反思,三堂课看完,发现每一名老师对于音标都有或多或少的渗透,但在我的课堂,音标涉及很少。思考原因,是作为老师的我上课的模式过于固定话,对于学生的能力并不相信,同时也是学生少运用了一种背单词的方法,这是一个该加强的地方,还有就是自己的性格对于英语语篇教学的影响也较大,上课是肢体动作不明显,不能很好的学生带到语境中学习英语,会使许多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应注意。

通过这三堂课的观摩和讲座的学习,自己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也许不是十分全面,但是就现在对于自己发现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改正,让自己的英语课堂更加完善。

所思所感 学习心得

大长山中心小学 傅海华

4月29日,县进修学校在我校展开了小学英语“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探究的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深刻地认识了“任务型活动化”的涵义所在,同时也促使我更加深刻的思考小学英语语篇课文教学的模式。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感知文本,实践操练学习语言。而于红老师和杨静怡老师为我们做的三节课,也正是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以下是我对有效开展篇章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正如于老师说的那样,在英语课堂的语篇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看到“树木”,没能领略整片“森林”之美。英语语篇教学应遵循“复习启动—任务呈现—课文教学—运用实践—小结作业”五步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将整个语篇放在情境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歌曲、游戏、复习等开始导人,向学生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要点,大大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在于红老师的两节课上都是以歌曲热身,这样在低段的课堂中活跃了气氛,也创设了高段课堂的大的语言情境,寓教于乐。杨静怡老师的中段课上利用“guessing game”引出了一般将来时的用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想方设法,打造高效课堂

于老师执教的一年级《I don’t like meat》一课,她用三个问题”What animal/sport/colour do you like?”引出本课语篇话题,以旧引新,为新铺垫。

在词汇教学上我们关注单词的音、形、义。例如一年级课上,于老师讲“noodles”一词的时候,运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来,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了这个单词,并且她还巧妙地适时渗透语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任务型活动化的语篇教学要联系实际,是三节课的又一特色。杨老师的课上以“Children’s Day is coming”为话题,让学生操练了“will”的用法。于老师的课上由“We laughed a lot”联系我们最为熟知的小品《不差钱》,同时让学生通过写信的形式巩固一般过去时的用法,也体现了任务要时效、有效、高效的特点。

三、合理运用评价机制

两位老师的课上都关注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自信心的培养。于老师在一年级课上巧用”sweets”这个生词来激励学生,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更好的渗透了词汇教学。杨老师的“爬梯子”评价方式,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从两位老师的课上我收益良多。在接下来的互动研讨活动里,与其他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有了更好地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英语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需要在课堂实践与学习中不断碰撞出新的灵感,同时我也相信,我们英语学科也会在于红老师的引领下打造出更多精彩纷呈的课堂!

在学习中提升理念,在实践中探究方法

广鹿乡中心小学 姜 杰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已经快十个年头了,也可以说,自己是一个老英语教师了,虽然在教学中,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教学理念,力求完善自己的英语教学,但是,对于教学理念的理解和把握都只是片断的、零散的,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整理。尤其是对于现在倡导的这种“任务型活动化”的教学模式的了解和认识,都只是通过书和材料来进行的,都是理论的知识,没有实践支持的理论,理解得也比较浅显,总是感觉空洞和抽象,运用起来感觉总不那么顺畅。

本次研训活动的开展,让我对“任务型活动化”的概念更加明确,同时也针对“任务型活动化”的语篇课文五步教学模式进行了剖析,通过于红老师执教和指导的三节示范课,让我通过三个不同年段的课例,更好地体会到了各个年段(低中高)语篇课文教学的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对于以后对各年段教材内容的把握,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同时,通过于红老师在讲座中系统的、条理清晰的、重点强化理论指导与结合课例的剖析与理念运用,让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更加明确的感知到了语篇课文教学的基本程序、教学设计关键、“任务型活动化”的有效课堂操练活动设计的关键点及教学需要遵循原则,这些都是在我们课堂上必须关注的问题,同时也使自己的教学设计与研讨活动有了更明确的理论支持。

结合本次培训所得,回顾思考自己的课堂,确实存在很多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问题,通过这次研训活动,使自己以前的那些片断的、零散的教学理念得到了系统化的整理,尤其对于现在所倡导的这种“任务型活动化”语篇课文的五步教学模式有了明确的认识,很多在教学中感到迷茫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认识。我想,教学,不仅要教,而且要学,学什么?学教学理念与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学素养,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活动,打造高效的课堂,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被学生所喜爱,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具实效性,才能使自己的学生真正的学有所得。

不断学习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不断研究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将是我以后的工作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英语教学的这条路上,我将不断探索,一往直前。

2011年4月29日

This is my mother课文任务型教学设计与说明 篇2

反观新课程标准所倡导采用的“任务型教学途径”, 我们不难找到两者之间的切合点:那就是“用英语做事”。通过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的途径, 能有效地体现“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创设阅读“任务”, 引领学生深入阅读

说明文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也没有生动活泼的文字描述, 有时甚至内容枯燥、语言单调, 往往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意义”甚至有“悬念”的阅读情景, 利用阅读“任务”引领学生深入阅读。

【例1】必修5 Unit 5 First Aid中的阅读文“First Aid For Burns”, 该文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 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烫 (烧) 伤的起因、类型、特点和急救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将课堂模拟为烧烤现场, 首先用形象直观的图片、生动真实的烧烤现场模拟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情景, 让学生思考讨论“海边烧烤”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 并突出讨论可能发生的烫 (烧) 伤情况。具体为:骄阳晒伤皮肤;火星烫伤身体;炭火烧伤身体等。这时, 教师布置阅读“任务”:根据灼伤、烫伤或烧伤情况打电话向医生求助。这个任务一方面要求学生准确向“医生”描述烫 (烧) 伤的症状, 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给出急救方案, 并以模拟情景表演的形式给予表现。于是学生带着明确的阅读任务进入阅读状态, 他们的阅读欲望得到激发。同时, 所布置的“任务”目标语言明了, 阅读指向明确, 阅读的动机得到保证。加之此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很有现实意义, 任务做起来不牵强, 所以整个阅读过程学生兴致盎然。关于烫 (烧) 伤的急救知识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变得有了意义、有了生命力。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学习和运用能力, 充分体现了任务型教学与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完美结合。

二、将“任务”贯彻于阅读过程, 突出学生读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可惜, 一般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 往往是从教材、或目标语言入手的, 因此阅读活动都以关注语言点为主, 而且教师教的多, 学生读的少。但若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 就可改变这种弊端, 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例2】选修6 Unit 2 Poems中的阅读文“A Few Simple Forms Of English Poems”介绍了五种简单常见的英文诗的类型和特点。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 教师一般会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欣赏几首诗歌以了解诗歌尤其是英语诗歌的背景知识;然后教师提问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本文细节和脉络;最后是学习语言知识。在这个阅读过程中, 学生没有任何自主性, 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 无法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参与。

但本人摒弃了这种传统单向的阅读方式, 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教师另外再提供5首诗歌, 要求学生将包括课文中所提供的7首诗在内的这12首诗歌按类型分类并给每个类别写出序言。这样, 就不是教师规定阅读什么, 而是学生通过主体阅读发现什么, 并运用该“发现”来完成一个有意义的任务。因此教学过程就变为:集体阅读 (朗读) 诗歌, 感受诗歌的韵律和区别;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分类, 这时, 教师作出必要的讲解并及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提醒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分类方法和依据;让学生分组再次反复阅读比较, 确定自己的看法并最后展示结果;教师作出点评并适当讲解。在这篇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 学生成了阅读的主体, 为了完成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 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分析、思考、合作和交流”, 共同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这样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课文, 也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三、依托完成“任务”的过程, 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和策略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 而且要努力使学生“会学”。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 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阅读任务, 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技能和策略。

【例3】必修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的说明文: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小任务:读课文的小标题, 将你所知道的国内外节日归入到恰当的类别中。这种阅读方式既节约了时间又有助于学生迅速抓住课文要点, 还能通过应用来验证自己的理解, 是阅读说明文的有效策略。而且事实证明, NSEFC教材中大量的说明文都具有小标题, 这种阅读方式学生一旦掌握, 就可以举一反三, 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现实生活中报纸、杂志、说明书等阅读都需要学生具备这种阅读能力。

【例4】选修6 Unit 4 Globlal Warming中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该说明文篇幅长, 语言较为复杂, 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为此, 在课文引入时,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任务:看课文中的两张曲线图, 描述内容并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个任务看起来阅读量很小, 只有两张图, 但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却很关键。引导学生探究两者可能存在的关系,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预测课文内容, 推测课文主旨。

这种通过图片、图表等预测文章内容的阅读方式贯穿了整套教材, 几乎每篇文章都附有图片, 因此, 这种带着读图“任务”的阅读策略也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我们坚持将阅读目的与阅读策略相结合, 设计出指向明确的阅读任务, 必将帮助学生不断练习并掌握各种有效的阅读策略。

四、丰富读后“任务”, 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根据Jane Willis的理论, 任务型教学一般具有三个阶段:即任务前阶段、任务链阶段和语言分析阶段 (Willis1996) 。说明文侧重知识性, 因此任务前和任务链活动中教师有时更关注文本内容和意义, 那么读后语言分析阶段对语言焦点任务、语言练习活动、语言项目归纳与总结和操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读后任务, 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例5】必修3 Unit 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 中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阅读教学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收集相关图片资料, 制作一份介绍宇宙生命起源的PPT文件, 要求按照生命起源的发展顺序, 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来作介绍。教师还可以给出几个示范以降低难度。

再比如【例1】中“First Aid For Burns”一文阅读后, 要求学生研究并就“发烧” (低烧、中度发烧、高烧) 或“扭伤” (轻度、中度、重度) 的症状和急救措施写出报告, 也是能让学生兴奋并创造性使用所学的绝佳任务。

像这样具有综合性语言运用要求的任务, 既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 也可以让学生将焦点集中到语言知识本身上, 而且还具有相当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是很好的课后延伸任务。许多关于科学知识介绍的说明文都可以用这种方式使学生巩固所学, 学以致用。再比方说出一期科学知识黑板报、做一份手抄报、编一个短剧、排一个情景对话剧、写一个读后感、根据说明内容画一个图表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意义重大。当然, 课后延伸的任务必须视学生的具体能力和实际的可操作性而设计, 务必将综合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作为重点, 既讲求趣味性也讲求实效性。

任务型英语课文阅读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 高中英语 任务型阅读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0062-01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的教学理念对我们而言已不再陌生,它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播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表达自己的意思,交换信息,这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个任务,并想方设法把这个任务完成好,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很适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所以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法,摒弃传统课文教学法的不足,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实施阅读课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任务型课文阅读教学可分为以下的三个步骤:即:任务前(pre-task)、任务中 (task-cycle)和任务后(post-task)。

一、任务前阶段

1.布置预习任务。课前预习是由教师事先布置学生预习新课文,找到重点、难点和疑点的阅读活动。它可以启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活学生的潜能,克服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接受教师对知识的传授的懒散局面,同时它可以减少学生在课堂上初步感知教学内容的时间,可以减少教师指导学生解答问题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独立学习的思维空间。

2.导入新课。导入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应采取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方法引入新课,如:师生谈话、故事讲解、图片谈论、音乐播放或教学内容片断,初步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3.任务呈现是任务型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呈现任务的时间不同、会直接影响课堂阅读的效果。以“Travel Spotlight: Paris” 为例,笔者在8班授课时,首先进行课文阅读和技能教学,然后再呈现任务。结果在执行这一任务的过程中,不少学生颇感力不从心,问题较多,而这样势必影响任务的顺利完成。前车之鉴,在7班授课时,我在一开始便提出了明确任务—设计巴黎旅游计划,模拟书写“Welcome to ZJJ”的广告词,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交流并及时进行汇报表演。这样,在任务和集体荣誉感的驱动下,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阅读训练时,学习动力大大加强,相关语言知识和阅读水平明显提高,完成任务时也有一种“有备而战”的自信,汇报展示时更多的学生能得心应手,完成任务的速度和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在课文阅读教学一开始就要呈现任务。

二、任务中阶段

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阅读教学任务常采用以下四个环节来加以完成:

1.掠读(scanning)理解。要求学生快速通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大意,找出主题句,同时解决较浅显的 literal comprehension问题。

2.略读(skimming)质疑。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找出不懂得问题,运用阅读技巧积极猜测、设想、推论,然后小组讨论,再集中释疑,从而扫清语言障碍。比如在讲到高一英语必修4第二单元的阅读时,我在导入后让学生读文章标题并看图片预测文章内容,之后让学生略读全文,找出每一段的main idea。为降低难度,所以采取了连线的方法。

3.精读(Intensive reading)赏析。带着审美的观点认真阅读全文,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揣测文章的涵义、隐含意,推测作者的言外之意或写作意图,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情趣。比如在讲 “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时根据每段的具体内容设计了不同的练习,根据第一段回答问题 1.What does Dr.Yuan looks like? 2.What is his achievement? 根据第二段设计fill in the blanks.根据第三段又设计了选择题等,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文章的梗概,分析人物的特点,倡导大家向主人公学习,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终生致力于自己热爱的工作。

4.摘读(Choice reading)运用。教师帮助学生选择重要的段落、名句或整篇文章,要求反复朗读,直到会复述背诵,以达到丰富语言知识,能用英语口头、笔头表达同样的题材短文的目的。

三、任务后阶段

阅读后的任务要求对文章主要内容做出鉴定和判断。这种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加深(下转第76页)(上接第62页)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个人或小组通过表演、报告、复述、背诵、默写等形式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2.教师对各自完成的任务结果做出具体的评价,要多用一些激励性和鼓励性的语言,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3.做一些相关本节课内容的练习。如:课文改写、续写、缩写、采访报道,或充当文章中的某个人物角色叙述课文,或者做同样题材的短文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练习形式,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扩大知识面。比如我在讲完“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之后,让学生讨论袁隆平的性格特点,家庭作业设计为介绍袁隆平,让学生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后来在检查中发现任务完成的比较出色。

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技巧1 篇4

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技巧

今天我所要讲的内容题目是“任务型(TBLT)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技巧”。本讲共分为三个部分:1)TBLT教学理论;2)TBLT教学步骤与教学技巧;3)TBLT课堂教学原则。I.TBLT教学理论

2001年7月颁布实验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鲜明地倡导了任务型教学途径。它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这一教学新途径。什么是任务?

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定义。Prabhu(1987: 17)认为“任务是一项活动,它要求学习者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借助一些思维过程而有所收获,它允许教师控制和管理这一过程。”Nunan(1989: 10)指出“交际任务是涉及到学习者使用目标语进行理解、操作、运用或交际的一项课堂活动,其中学习者关注的主要是语言的意义,而不是形式。”(The communicative task is a piece of classroom work which involves learners in comprehending, manipulating, producing or interact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hile their attention is principally focuised on meaning rather than form.)Nunan(ibid: 11)从以下六个方面分析了交际任务的框架成分:1)任务目标(Goals);2)输入材料(Input);3)各项活动(Activities);4)教师作用(Teacher role);5)学习者作用(Learner role);6)环境(Settings)。(Refer to: A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communicative tasks)

Richards(2001:224)所下的定义是:“任务是使用语言而执行的一项活动或目标,如解决疑难问题、看地图并发指令、打电话、写信或读一套指令集合玩具等。”(A task is an activity or goal that is carried out using language, such as finding a solution to a puzzle, reading a map and giving directions, making a telephone call, writing a letter, or reading a set of instructions and assembling a toy.)

任务型教学途径产生的背景 1975年马来西亚的交际大纲(English Language Syllabus in Schools Malaysian)中就包括了任务型的教学途径。Prabhu在印度进行Bangalore Project实验。但当时实施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暂。后来得力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的支持,80年代中期,研究者把任务作为研究第二语言的工具,更加强调了学习者学习策略和认知过程。(SLA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strategies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employed by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习得理论强调可理解性输入,而教学任务正好要求学生通过协商、讨论的方式从事自然的、有意义的交际。因此可以说“任务型教学途径”与“交际教学法”有着许多象似之处,有的人将这两种教学法称之为“同一个硬币的两面”(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理论依据 1)语言理论

l 语言运用中意义的中心作用(TBLT emphasizes the central role of meaning in language use.Skehan(1998: 95)notes that in task-based instruction(TBI), “Meaning is primary„”)

l 语言的“结构—功能—交互”模式(structional, functional, interational models)

l 词汇在学习中的作用(词汇概念拓展为包括单词、短语、句子、固定搭配、排列顺序等)

l “语篇会话”是语言的核心焦点和语言习得的关键 2)学习理论

l 交际法教学理论(基础理论)

Elements of an underlying learning theory can be discerned in some CLT practices, however.One such element might be described as the communicative principle: Activities that involve real communication promote learning.A Second element is the task principle: Activities in which language is used for carrying out meaningful tasks promote learning(Johnson 1982).A third element is the meaningfulness principle: Language that is meaningful to the learner supports the learning process.Learning activities are consequent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how well they engage the learner in meaningful and authentic language use(rather than merely mechanical practice of language patterns).(Richards, 2001, p161)l 任务为语言习得提供了必要的输入和输出过程(Task provide both the input and output processing necessary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l 任务活动及结果激发了学习动机(参与合作学习、关涉生活经验:听→理解→比较→表达)(Task activity and achievement are motivational.)l 学习的难度因特殊的教学目的可以协商和很好的调整(Learning difficulty can be negotiated and fine-tuned for particular pedagogical purposes.)

与任务型教学途径有关的因素

1)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中占了大量的篇幅(1-27页)对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各方面目标分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设计任务活动要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指导,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交际性、科学性和拓展性。有利于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有利于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新综合英语》教材的课程教学目标: l to provide material which will sustain interest, increase enjoyment and build confidence, enabling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successfully and fluently l to develop students’ competence in the four skills of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so that they are well prepared for the English examinations l to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awareness, enabling them to perceive and understand patterns and apply them in their own speech and writing l to provide language topics which are both interesting to students and relevant to their language needs 2)教学大纲(1)传统的大纲:内容涉及到

This is my mother课文任务型教学设计与说明 篇5

一、对传统专业课堂教学的批评

职业学校的专业课堂教学一般被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类,教师也有理论课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之分。常见的现象是理论课教师上理论,先在教室进行;然后实训指导教师带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实训,或是在某一阶段集中组织实践教学。这种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表现出很多弊病,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上,一是理论游离于实践,得不到有效的验证;二是实践缺乏理论的支撑,无法进一步深化。这样的专业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实现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实―体化”教学是当前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向,而“任务引领型”专业教学,则是实践“理实―体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二、任务引领型教学的含义与特征

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任务引领”教学就是以任务来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也可叫“任务驱动型”。这一课堂教学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或技能蕴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建构。

任务可以是围绕某个话题来设置,也可以是某种工作情景。如让学生绘制一幅建筑房屋平面图,就是一项任务。也就是说,“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任务履行过程中,通过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调动他们已有的认知能力和资源,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课堂教学优势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任务引领,便于动机激发

任务引领型教学以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再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从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任务引领下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过程中,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求知欲望,并培养自我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2.目标具体,便于内容应用

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要求对教学目标做出清楚、明确的规定,以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也可以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同时,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来选择教学内容,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做学一体,便于理实结合

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使心智直接与事实联系,突出了“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并以最完美的归纳方法来训练心智模式;同时,任务引领型的课堂教学主张打破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并能产生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教学情景。

由上可知,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改变了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改变了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使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得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与社会工作岗位素质要求紧密结合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任务引领型专业课教学的实践与启示

1.任务引领型专业课教学的实践

“组合体的投影”是建筑专业《土木工程识图》中的第五单元第三节内容。

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组合体的概念与种类,掌握各类组合体的投影特性及组合体三面正投影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培养一定的识图能力。教学的关键点是叠加型中叠合处和切割型中被切割处的投影画法。

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借助模型将“静”的理论知识用“动”的方法来学习。具体是围绕模型来创设一个个教学情境,完成一个个教学任务,通过模型制作增强对组合体的直观认识;通过对模型进行模拟投影及对其投影的特性探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对模型投影图的绘制,提高绘图和识图的能力的同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完成以上的情景任务,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学准备包括制作模型用工具、练习纸和分组等。工具有组合体模型半成品、双面胶、剪刀、直尺、铅笔等。分为六个小组,并指定组长。分组的目的是通过小组间成员的配合,完成模型的制作和探索过程,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个环节:一是开门见山、导入新课。以大家熟悉的中国著名的建筑物和宁波居住建筑物组合体为例开场,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并由我们学校的建筑组合体引出新课,明确任务。二是明确概念、制作模型。通过模型展示,结合多媒体三面正投影图,对抽象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设立模型制作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三是明确任务、探索规律。以自制的模型为例,设置问题,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四是参照模型、绘投影图。小组作品展示,学会欣赏他人,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五是分析问题、结合实际。展示施工现场,使同学们了解一定的施工问题,帮助同学们树立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六是作业布置。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并要求学生深入生活,观察身边的建筑物,体会建筑给人带来的快乐。

2.任务引领型专业课堂教学的启示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善于激励和唤醒。该节课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教,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因此,以任务为引领的课堂教学给予我们以下启示。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该节课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任务”活动,突出“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具体来说,从组合体的概念、各类组合体的投影特性到组合体投影图绘制,都是围绕“模型”来展开的。模型的制作和利用,使静的理论知识动了起来,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该节课除了制作组合体模型的任务外,还制作了组合体投影规律以及组合体投影图绘制步骤的动画过程,这种表现方式更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更加乐意去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就连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也能投入其中,在课堂中表现积极。

(3)突出合作意识培养。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使同学们学会欣赏他人、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并善于吸取他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自主学习。同时,通过组间的比赛竞争,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增强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

3.任务引领型专业课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由上所述,任务引领型专业课堂教学,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强调理实一体、做中学的理念。因此,这一教学理念或模式,值得推广与研究。同时,我们在进行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设计时,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在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准确把握职业能力并具体落实到工作任务的各个环节或相应的学习情景之中;二是要立足于工作任务过程设计。教学设计时,应立足工作任务分析,根据完整工作过程进行学习情景设计和教学设计,要尽量营造真实的工作情景和氛围,并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三是要明确任务目标的可操作性。在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设计中,任务的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设计时要考虑任务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任务的实施过程是否涵盖了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任务是否有明确的目标等。

专业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要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树立一个完整的任务开发思路和严谨的开发流程,从而保证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李亚桂,浙江省宁波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This is my mother课文任务型教学设计与说明 篇6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应用文教学 任务型教学 教学设计

现今,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汉语热”和“洋学生”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鲜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写”的技能训练处于高级阶段,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汉语思维,并能将其应用到文字显现的实践活动中。赵文曾经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写作课,是一门指导外国留学生综合运用汉语中的字、词、句以及标点符号等知识的语言实践课”。①与母语写作相比,对外汉语写作教学应当以语言表达形式为最初出发点,也应当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应用文题材的教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应用文具有极强的实际操作性和交际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用文的使用情境几乎无处不在。另一方面,无论是商务应用文还是日常交际应用文,都具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和表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应用文写作课堂仍然无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教学。在传统模式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实践环节的缺少严重妨碍学生最终交际任务的完成。此外,对于教师,教学所涉内容广泛,但教材局限,课堂活动不易组织,教学难度加大。在汉语写作教学研究领域,虽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但对于应用文的教学探究还相对匮乏。本文通过写作课堂教学实践,介绍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课堂提供新鲜养分。

1.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任务型教学理论得到许多教学者的青睐,它对教学设计和语言习得都有重大影响。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david nunan把任务的定义概括为:交际任务是知道自学目的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它重点关注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②因此,在课堂设计中,任务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应具有以下特点:(1)任务需具有意义,即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中的任务安排要考虑结合实际交际;(2)活动的焦点为解决某一交际问题;(3)评价任务的成功与否与完成的结果密切相关,即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成功完成便条书写并将信息完整传递。

1.1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综合任务型教学研究的中内外文献,并结合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特点,我们认同以下基本原则:

1.1.1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学生掌握语言形式固然重要,究其根本,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更为关键。外国学生应通过学习应用文的写作更好地将中文应用到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1.1.2语言赋予情境真实。在设计任务时,不能照搬原有教材中失真部分。由于对外汉语教材相对滞后的关系,提供的情境没有强烈时代感,不能满足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使用的需求。因此,布置任务时需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符合实际功能和语言规范,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近似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和掌握语言,最终学会使用语言。

1.1.3系统性原则。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任务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联系并存在内在逻辑互动关系的。从语言看,所设计任务应遵守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模式。尤其针对对外汉语中难度较大的应用文写作,应注重某些语言形式的重复、循环、扩展与深化,形成阶梯式任务系统。

1.1.4“用中学”原则。“用中学”是任务型教学理论中的核心思想,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各项任务学习语言。为达到指定的学习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特定的语言行动,与此同时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在成功的经验冲击下,学生会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试想,一位外国留学生在自己的努力和教师指导下,终于成功使用中文信件邀请众多朋友到家做客。这份成就感定会深深植根于他今后的中文学习中,同时使他领悟其中传递的有效学习方法。

1.2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模式

1.2.1前期阶段:在此环节,教师的角色十分关键,需要详尽介绍主题和任务,确保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并做好准备。可以通过传递相关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方式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和欲望。

1.2.2任务环:与前一环节不同,此阶段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应用已学语言知识和对任务正确的理解完成交际活动。而任务环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1)任务(task):在教师的监督下学生执行各自任务;(2)计划(planning):学生操作任务接近尾声,准备向全班报告完成情况,教师可以适当给予细节指导;(3)汇报(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及时评价各组完成情况,并提供建议和改进方法。

1.2.3语言聚焦:学生听取意见后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特征,并开始形成对语言形式的自觉意识,完善已有的语言习惯。

任务型教学模式有明确的步骤,每一步都与各项语言技能密切相关,涉及的任务往往也是综合性的。例如,在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课上,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婚礼邀请函。依照任务型教学模式,学生需要前期准备,寻找并阅读近期的婚礼邀请函,听取教师对于婚礼邀请函的介绍,根据所给情境列出提纲,书写完成后相互修改,汇报后接受批改和讲评。虽然在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写是核心任务,但整个过程涉及语言各项技能,可谓是综合性教学模式。2.任务型对外汉语应用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任务环。在经历各项任务后,学生能够掌握使用中文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学习知识点,其语言学习更加自主积极。下面以写“便条”为例,尝试设计相应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使得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课堂更加生动。

2.1前期阶段

应用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频繁,是必备的一种交际语言。“应用文是一类实用性很强的文体,是用于交流信息、互通情况,处理事务时经常使用,并具有一定结构体式的文体”。④而且,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对象并不是初学者,是具备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处理各项事务。应用文写作有别于其他体裁文章,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所以在语言上要求清楚明白,语体鲜明,格式一致。“便条”在应用文写作中占据一席之地,虽然内容简单,但有其独特风格,且种类繁多,包括通知、留言条、请病假条、请事假条、借条、收条等。在前期准备阶段,教师需在写作课上输入关于便条的语言和知识等方面的信息。

在语言方面,预先告知学生便条中的专业词语、句型、惯用语等,以便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例如,请假条中需要包含标题、称呼、正文(请假事由)、落款(署名和日期)等部分。下面以请假条为例:

请假条

刘老师:

今天家母突然重病住院,父亲又公出在外,需我前往医院护理,特请假一天,望老师批准。

此致

敬礼

学生:吴俊

2013年3月8日

在此便条中,“此致”、“敬礼”的使用比较特别,可以作为固定表达方式要求学生记住,并在后期任务中应用。请假条中的常用句型也是需要准备的,比如:称呼后要使用冒号,“特请假一天”、“望老师批准”等句型也需要提前准备。此外,向上级和师长请假时,语体风格应该使用书面体,例如“家母”、“父亲”、“前往”和“妈妈”、“爸爸”、“去”之间有较大区别。

在知识方面,需要准备文化知识和专业背景知识。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节在社会关系中非常重要,请假条必须口气礼貌,陈述清楚。比如请假条称谓,在中文中,如果对方是异性不可以使用“亲爱的”,这是基本的文化知识,需要在前期阶段完成准备。

2.2在任务环阶段

教师设计两个任务训练学生书写请假条的能力。

任务一:请一边听一边记录以下情境,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教师询问。

张希是南通永利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公司事务繁多,她压力大,阑尾发炎,需休息一周,从2013年3月2日到2013年3月10日,所以张希写好请假条,准备交给总经理范琪女士。

这一任务不仅锻炼学生写的技巧,也包括听说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输入必备的词汇:尊敬的、阑尾、发炎、特请假、请批准。接下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语言和格式的理解,完成记录工作后,让学生做一个填空练习。

?摇?摇?摇?摇?摇?摇 ?摇

?摇范经理:

您好!

我是张希,因?摇 ?摇?摇?摇,于?摇 ?摇 ?摇?摇年?摇 ?摇?摇?摇月?摇 ?摇?摇?摇日至?摇 ?摇?摇?摇年?摇 ?摇?摇?摇月?摇 ?摇?摇?摇日,特请假?摇 ?摇?摇?摇天,请?摇 ?摇?摇?摇。

请假人:张希

2013年3月1日

这是一个强化训练的练习,重复使用关键词语,强调请假条的正确格式,并再次讲解难度较大的汉字。

任务二:讨论请假条的格式及注意事项,并最终独立完成一篇请假条。

请假条的固定格式:

请假条(居中)

受理请假的人或主管部门(称谓,如范经理或人力资源部,注意顶格)

我因(请假原因:事因、病因等原因,简单陈述),于?摇?摇?摇?摇年?摇?摇?摇?摇月?摇?摇?摇?摇日至?摇?摇?摇?摇年?摇?摇?摇?摇月?摇?摇?摇?摇日(请假起止时间),特请假?摇?摇?摇?摇天(请假具体时间),请批准。

请假人:xxx

?摇?摇?摇?摇年?摇?摇?摇?摇月?摇?摇?摇?摇日(请假日期)

请根据以下情况,完成一封请假条,注意措辞:我是张敏,在中国银行工作,每周五晚上固定参加环球雅思培训中心的英语培训,但这周五(2013年3月3日)银行要举行员工大会,不得缺席,所以向中心请假。

2.3在语言聚焦阶段

在学生完成习作后,仔细批阅并对他们的完成情况进行详细且具有建设性的评价,在课堂中直接反馈给学生。通过这样层次分明、由易到难的任务安排,学习者主动自觉地归纳出语言表达的形式,并提升了自己的语言意识。

3.结语

在任务型教学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下,本文探讨了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不是传统输入式教育,它更注重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安排一系列任务,鼓励学生“用中学”,从而使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运用语言并掌握语言。但是,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难度很难把握,且多样性也是一项挑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检验、完善。

注释:

①赵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74.②nunan,david.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④胡明扬,主编.财经专业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文献:

上一篇:重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下一篇:小学六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