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2024-09-12

景区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共9篇)

景区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篇1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景区传染病疫情,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景区传染病疫情的危害,确保游客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维护景区和社会稳定,建立×××××。

一、指导思想

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高度敏感、果断处臵”的指导思想,坚持“管理处领导,各部门配合,分级响应”的处臵原则,全面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严格控制传染源,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人数,积极救治病人,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文件。

三、疫情报告

1、疫情责任报告人

景区的所有员工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景区内居民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景区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

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报告市疾控中心。

2、报告程序(见图1)

四、疫情分级及响应

Ⅲ级:景区发生1例或散发的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时,立即报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接报后,迅速派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必要时市疾控中心通知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参与现场处理。

Ⅱ级:景区有多例相同症状的传染病病例发生时,市疾控中心在接报后除迅速采取三级响应的措施外,应立即上报市卫生局,并通报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市疾控中心接报后应立即派专业人员指导处理,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参与现场处理。市卫生、旅游-行政部门应到现场组织领导疫情处理。

Ⅰ级:景区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或发生甲类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市疾控中心在接报后除迅速采取二级响应的措施外,市疾控中心应迅速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并立即通报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参与现场处理,并将初步调查结果迅速报市卫生局。市卫生、旅游-行政部门应到现场组织领导疫情处理。

五、处置程序

一旦发生疑似疫情和疫情时,应立即启动,按规定报告疫情并做好以下工作:

1、立即隔离病人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限见附件)。

2、及时护送病人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治疗;医务室应询问病史、做好记录。

3、认真落实卫生部门提出的卫生管理、隔离、消毒等措施,协助疾控中心完成疫情调查、应急接种等工作。

4、疫情期间,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5、要稳定游客情绪,做好游客的思想工作,维持正常的游览秩序。

6、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布疫情。

六、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景区管理处将其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并根据本预案,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修改和完善本景区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培训和演练。

(二)明确责任,加强协作

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协作。

(三)加强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指导和督导

积极邀请卫生部门加强对景区传染病疫情应急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景区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落到实处。

1、传染病散发:指某病在某地区常年的发病情况,可能是由于人群对其病的免疫水平较高,隐性感染较高或不易传播所致。

2、传染病暴发:指在短时期内,突然出现很多同类疾病的人。

3、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常年的发病率水平。

景区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夷陵区8个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应急演练效果评价对象。

1.2 方法

以学校突发流感疫情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背景, 并结合实际制订《夷陵区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流感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 同时以该方案为基础拟定下发指导性剧本。由各参赛单位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卫生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在指导性剧本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区疾控中心专家组制定《夷陵区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流感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评分细则》作为评价的依据。

1.3 评价内容与标准

应急演练的评分标准分为6个方面, 总分为100分。分别为应急队伍精神风貌 (5分) ;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14分) ;疫情的控制与处理 (33分) ;疫点的消毒与处理 (28分) ;疫情的网络报告 (6分) ;其他技术资料 (14分) 。

1.4 评分结果的判定

得分在80分以上为符合要求, 得分在70分以上为基本符合要求, 70分以下为亟待加强和改进。

2 结果

2.1 应急队伍精神风貌

用于评估应急队伍参赛人员的着装、精神状态以及演练过程是否流畅, 平均得分为95分, 符合要求。全区共有8支基层应急队伍的76名参赛人员参加演练, 参赛人员对待演练竞赛的态度专注, 在参赛前均进行过较为充分的准备。

2.2 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用于评价预检分诊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热门诊的规范运行情况和疫情信息的报告与记录情况, 平均得分为77.9分, 基本符合要求。其中电话疫情报告记录完整指标平均得分最低, 为50分, 主要问题在于未记录上报疫情过程中接听电话的单位和人员, 未记录疫情上报的时间;发热门诊接诊过程中的随时消毒环节平均得分为56.3分, 反映发热门诊医生在接诊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亟须强化。

2.3 疫情的控制与处理

用于评价应急队员的个人装备、穿脱防护服动作、洗手消毒动作演示、流调人员从污染区退回潜在污染区和清洁区操作演示以及初次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书写质量, 平均得分为63.4分, 亟待改进提高。其中流感样病例和采样病例的确定平均得分为0分, 反映出基层公卫人员对流感疑似疫情发生后对病例的定义、确定采样对象以及采样检测的目的这些技术环节未能掌握;初次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书写质量平均得分为56.3分, 提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收集汇总能力欠缺, 文字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应急装备配备情况、队员穿脱防护服、洗手消毒以及在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内的基本技术动作平均得分分别为96.3分、68.8分、100分和71.9分。从评估结果看, 应急装备配备情况和队员的六步洗手程序符合要求, 队员在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内的技术动作基本符合要求, 穿脱防护服动作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2.4 疫点的消毒处理

重点评价消毒人员穿脱防护服的动作演示、消毒人员的消毒装备、消毒过程中的技术操作、消毒记录的填写以及消毒后的卫生清理。平均得分为68.7分, 亟待加强和改进。消毒装备平均得分最高, 为97分;消毒人员在消毒过程中的技术操作平均得分为64.1分, 主要存在未使用现场警示标识、消毒过程中动作不规范、消毒结束后未对消毒工具进行消毒和污染物袋未打结密封等问题;消毒记录的平均得分为53.8分, 主要反映出队员在合理准确使用消毒剂的相关知识上较为欠缺。

2.5 疫情的网络报告

包括疑似病例的网络报告和病例的信息订正报告两项考核内容, 平均得分为89.6分, 符合要求。反映经过多年反复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培训, 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传染病网络报告能力符合要求。

2.6 其他技术报告

包括疫情进展报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记录、疫情结案报告和修改剧本的逻辑性等内容, 平均得分为66.1分, 亟待改进和加强。疫情进展报告平均得分最低, 为6.25分, 反映出基层单位未能领会在传染病疫情处置过程中应向上级提交报告形式和方式;疫情结案报告平均得分为51.6分, 提示基层公卫人员在疫情处理结束后对疫情性质特点和处理效果评价的分析总结能力十分欠缺;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记录和剧本的逻辑性方面, 平均得分为83.9分。

2.7 总分

8个参赛单位中有2个单位最终得分在80分以上, 3个单位在70~80分之间, 3个单位在70分以下。

3 讨论

开展应急演练是检验和提高疾控人员在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理中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演练, 提示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疫情的控制与处置、疫点的消毒处理和疫情技术资料的收集汇总等方面亟待加强和改进。一是各单位日常应急管理水平较低, 疫情应急准备不充分,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反映出各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综合应急能力不足;二是基层公卫人员的消毒处理基本技能水平不高, 体现在对消毒器械的使用和对消毒剂使用浓度知识不熟练, 缺乏必要的空气消毒设备;三是基层公卫人员的文字综合能力和疫情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4 对策

4.1 各单位应将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演练提高到与医疗业务“三基”训练同等重要的高度

定期开展培训并组织竞赛,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水平。可以组织开展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培训, 利用常见和典型事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开展教学培训, 促进基层公卫人员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处理类似事件的能力。

4.2 进一步充实基层公共卫生应急处理专业队伍

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是一项专业性强的业务技术工作, 需要高素质的应急队伍才能完成, 而且疫情现场处理工作具有紧急性和危险性, 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可要求各单位适当提高公卫人员准入标准, 提高和改善基层公卫人员待遇, 适当增加人力资源配备, 增强基层公卫人员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的信心。

4.3 卫生行政部门还应规范基层应急物资的贮备和管理要求

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篇3

一、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危害,确保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医疗秩序。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在我院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确定重大传染病疫情依据及定义

(一)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定义

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情况。包括发生鼠疫、霍乱疫情;乙类、丙类传染病大量暴发或出现多例死亡病例;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

四、应急组织架构及职责

(一)组织架构

1.成立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院长担任。成员由医院质控部、医务部、护理部、感染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成立专家组,由相关临床科室负责医师组成,负责现场医疗救治工作。

(二)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时防范、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组织各方面力量处理突发事件,指挥应急救援,落实应急处理责任制;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及时发现、解决有关部门的问题;组织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队伍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演练;在疫情发生时,按照上级规定时间,安排专职人员向上级疾控部门上报疫情处理情况,并对应急处理工作做以总结。

2.专家组应及时到达现场,制定临时处方和救治方案,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积极处理疫情,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工作建议。

3.各临床、医技、后勤等职能科室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履行各自职责,积极协助临床救治工作。

五、疫情应急处理方案

1、做好日常预检分诊工作。

2、当发现可能是突发重大传染病时,接诊的工作人员要保持冷静,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防治疫情扩散。

3、立即报告医务科或院领导,应急领导小组通知专家组迅速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明确是否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4、应急预案启动后,各部门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迅速到达岗位,例行职责,开展工作,同时应立即向疾控中心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安排患者转至制定医院就诊。

5、在转诊患者后,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指南要求,对门诊、隔离场所,人员设备等进行消毒,确保切断传染途径。

六、补充说明

鄱阳县传染病疫情处置应急预案 篇4

目录

1.总则1.1编制目的5

1.2编制依据5

1.3适用范围5

1.4工作原则5

1.5风险评估5

1.6疫情分级6

2.组织指挥机制9

2.1市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9

2.2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0

2.3成员单位及职责10

3.监测预测13.1预防13

3.2监测13

3.3预测14.预警14

4.1预警分级15

4.2预警发布15

4.3预警响应15

4.4预警变更与解除16

5.信息报告17

5.1责任报告人17

5.2义务报告人17

5.3责任报告单位17

5.4报告程序、时限和内容17

5.5举报制度18

6.应急响应18

6.1先期处置18

6.2分级响应19

6.3指挥与协调19

6.4现场指挥部6.5应急处置措施22

6.6应急联动26.7扩大响应24

6.8社会动员24

6.9应急结束24

7.信息发布与舆情引导24

8.恢复与重建28.1善后处置25

8.2社会救助25

8.3保险25

8.4总结评估26

9.应急保障26

9.1队伍保障26

9.2物资保障26

9.3通信保障27

9.4交通运输保障27

9.5治安保障28

9.6生活保障28

9.7经费保障28

9.8科研保障28

10.宣教培训和演练28

10.1宣教培训29

10.2演练29

11.责任追究29

12.附则29

12.1预案制定30

12.2预案修订30

12.3预案实施30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全面落实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工作要求,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损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江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上饶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及《上饶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县行政区域内,或发生在行政区划外涉及我县的有关机构、单位或人员,可能对本县造成重大影响,应由我县处置或参与处置的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属地为主;分级控制,协同处置;依靠科技,科学决策。

1.5风险评估

1.5.1重大传染病疫情风险:我县人口密度大,易造成一些传染病流行,如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我县是肠道传染病疫情高发区,出现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仍然处于高发态势。

1.5.2输入性传染病风险:我县是外出务工人员大县,处在输入性传染病风险的前沿,疟疾等不断有疫情输入,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危害严重的传染病输入风险存在。

1.5.3聚集性传染病疫情风险:学校、托幼机构是传染病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易造成传染病聚集、暴发;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弱势群体聚集的场所,易出现传染病交叉感染。

1.6疫情分级

根据传染病疫情波及的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市传染病疫情由低到高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4个级别。

1.6.1一般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Ⅳ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一般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

(1)鼠疫在1个行政区域内发生,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

(2)霍乱在1个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3)对于国家、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未有明确分级的传染病疫情,由市卫计委组织专家研判认定的一般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

1.6.2较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Ⅲ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较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

(1)发生鼠疫、肺炭疽病例,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1个行政区域内;

(2)鼠疫发生流行,在1个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行政区域;

(3)霍乱在1个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行政区域;

(4)1周内在1个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5)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1.6.3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Ⅱ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

(1)在1个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5例以上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行政区域;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鼠疫发生流行,在我县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包括我县在内的2个以上行政区域;

(4)霍乱在我市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相关联的疫情在包括我县在内的2个以上行政区域均有病例发生,并连续出现病例;

(5)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以上行政区域,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在我县发生,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8)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用药出现人员死亡事件; 1.6.4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Ⅰ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

(1)在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1例以上鼠疫病例或2例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鼠疫、肺炭疽在包括我县在内的2个以上行政区域均有疫情发生;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疫情有扩散趋势;

(3)我县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在我市发生或传入我县,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在我县发生;

(4)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5)在我县发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县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2.组织指挥机制

2.1县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专项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卫生计生委主任

成员:市委宣传部、市卫生计生委、市畜牧兽医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委、市旅游局、市政府外办、市通讯管理局、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和各区(市)政府分管领导。

3.监测预测

3.1预防

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传染病预防工作,做好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预防及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3.2监测

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信息监测预警体系,采取专业监测、重点监控等方式监测、收集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进行预警,并提出防范应对工作要求。

(1)在现有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情况需要扩展监测范围,适时扩展疾病监测种类。对鼠疫、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实行重点管理。

(2)开发利用并完善现有监测系统,提高监测系统数据分析能力。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系统管理,明确报告的责任和义务,严格按有关要求开展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分析和交流,建立疫情分析报告制度和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对监测资料认真汇总分析,及时发现通报异常现象,引起关注并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3.3预测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依法开展传染病监测预测分析,根据历年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监测报告情况,结合气候等环境因素、人口流动等社会因素,对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对外地已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也应按照“高度敏感、注重关联”的原则,加强对本县传染病疫情防范准备和预测分析,及时完善防控应对措施。

4.预警

县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传染病疫情日常监管工作,完善传染病监测和网络直报系统。按照传染病疫情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组织传染病疫情专家咨询委员会分析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预警,并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4.1预警分级

按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划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4个级别,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4.2预警发布

蓝色、黄色预警由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橙色、红色预警由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发布。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预警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短信、网站、微博等方式发布。

预警发布的内容包括事件类别、预警级别、预警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可能后果、警示事项、发布机关、发布时间等。

4.3预警响应

预警发布后,各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做好防范准备、协同处置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向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县政府报告。预警响应措施主要包括:

(1)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密切关注事件发展趋势,畅通联系电话,建立信息互通机制,随时报告疫情进展;

(2)县专项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做好队伍、物资等应急处置准备;

(3)根据疫情发展,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疫情相关监测单位适时组织专家会商研判;

(4)县专项应急指挥部适时召开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工作会议,对需要采取的防控措施进行部署;

(5)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根据疫情进展,适时实行应急分级备勤,集中办公;

(6)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疫情需要,通过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短信等向公众开展预防传染病常识和应对措施宣传活动;

(7)组织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病例诊疗方案及预防与控制技术学习培训活动;

(8)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对来自疫区人员及疫情高危、易发区域采取必要防控措施,协同处置;

(9)传染病防控专家组建议采取的其他预警响应措施。

4.4预警变更与解除

预警发布单位应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根据事态的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发布。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5.信息报告

5.1责任报告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有责任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传染病疫情隐患。

5.2义务报告人

在鄱阳县辖区内的任何单位和人员有义务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传染病疫情隐患。

5.3责任报告单位

各级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发生单位及与群众健康有密切关系的机构或单位为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疫情报告的检查指导。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有关单位报告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5.4报告程序、时限和内容

发现传染病疫情后,责任报告人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进行报告。同时,事发地区政府、有关部门应立即核实并在1小时内先电话后书面(书面报告最迟不得晚于突发事件发生后1个半小时)向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县政府报告。紧急信息要边处置、边核实、边报告,最新处置进展情况要及时续报,事件处置结束后要尽快提供书面终报。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对于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时间、敏感地点,或涉及敏感群体,以及可能有次生或衍生危害性的突发事件或预警信息,不受分级标准限制,也应在1小时内向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县政府进行报告。

接到国家、省、市领导批示的,办理情况也应及时向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进行报告,由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汇总,分别向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县政府进行报告。

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值班电话:0793-6219082。

5.5举报制度

县卫生计生委要建立传染病疫情举报制度,公布统一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举报电话。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市政府有关部门举报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隐患,有权举报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传染病疫情监管职责的行为。

6.应急响应

6.1先期处置

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要立即启动相关预案的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属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接报的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按照预案和有关规定,迅速赶赴现场,视情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动员有关专业应急力量和人民群众进行先期处置,组织专家进行会商,及时对事件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防护措施、发展趋势等进行评估上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严防次生、衍生灾害。

6.2分级响应

(1)一般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Ⅳ级):由事发地区(市)政府启动应急响应,组织调动事发单位、区(市)政府相关疫情应急处置队伍和资源进行协同处置。根据县政府的请求和实际需要,县卫生计生委启动部门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配合处置。

(2)较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Ⅲ级):由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建议,报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批准启动应急响应,组织调动事发单位、县政府,以及县相关专业疫情应急处置队伍和资源进行协同处置。

(3)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Ⅱ级):由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建议,报县专项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批准启动应急响应,组织调动事发单位、专业等疫情应急处置队伍和资源进行先期处置。

(4)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Ⅰ级):由县专项应急指挥部提出建议,报县主要领导批准启动应急响应,组织调度全市疫情应急处置队伍和资源进行协同处置。

6.3指挥与协调

(1)一般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Ⅳ级):疫情所在区(市)政府分管领导或区(市)卫生计生部门主要领导赶赴现场指挥协调处置。

对于一般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中的敏感事件、具有次生或衍生危害性的事件,区(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应赶赴现场指挥协调处置。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有关成员单位主要或分管领导应根据需要赶赴现场或到市专项应急指挥部进行协调处置。

(2)较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Ⅲ级):区(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有关成员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应赶赴现场指挥协调处置。

对于较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中的敏感事件、具有次生或衍生危害性的事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较多的事件等,区(市)政府主要领导,市专项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有关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应根据需要赶赴现场或到市专项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处置。

(3)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Ⅱ级):区(市)政府主要领导,市专项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有关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赶赴现场指挥协调处置。市政府主要领导赶赴现场或到市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协调处置。

(4)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Ⅰ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赶赴现场指挥协调处置。

涉及我市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市)行政区域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的处置,由市专项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处置。

重大及以上突发事件,省、国家成立应急指挥部或派出工作组后,在其指挥下开展处置工作。

6.4现场指挥部

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市专项应急指挥部牵头,负责组建现场指挥部,视情成立若干工作组,并建立现场指挥部相关运行工作制度,分工协作有序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工作组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减调整。

综合协调组:由市卫生计生委牵头,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综合协调、公文运转、会议组织、会议纪要、信息简报、综合文字,资料收集归档,抢险救援证件印制发放,处置信息调度、汇总、上报,与上级工作组的协调联络等工作。

应急处置组:由市卫生计生委牵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畜牧兽医局、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单位)组成。按照预案和事件处置规程要求,组织调动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处置、受伤人员医疗救治、心理干预等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护工作,以及收治伤亡人员信息统计上报等工作。

治安警戒组:由市公安局牵头,事发地区(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负责事件现场警戒、交通管控及必要时的强制隔离,社会面管控及秩序维持,对已死亡人员进行身份检查、验证等工作。

新闻宣传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区(市)政府、市卫生计生委等组成。负责研究制定新闻发布方案,协调新闻报道,赴现场媒体记者的对接,网络舆情的监测、收集、研判、引导。

善后工作组:由事发地区(市)政府牵头,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组成,负责调拨救助资金和物资,迅速做好环境污染消除工作;对应急处置中的伤亡人员、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物资,依法依规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等工作。

专家组:由市卫生计生委牵头,由流行病、临床及检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专家组成。负责对疫情预警预测、研判、病例核实、应急准备、响应级别、采取的重要措施、应急响应的终止和后期评估等提出咨询建议;对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并提出建议等。

6.5应急处置措施

(1)一般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区(市)政府建立区(市)应急指挥部,负责疫情处置和进展工作报告;市卫生计生委与市教育局、市畜牧兽医局、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旅游局等部门密切配合、联系,及时通报监测信息,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传染病监测,密切关注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时公布监测情况,组建专家组并明确职责;召开紧急会议,对传染病防控作出部署,做好传染病疫情可能发生的物资准备。

(2)较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实施24小时值班制,及时对疫情作出分析,提出对策措施;组织专人对每日疫情进行汇总、信息通报;召开有关部门的会议,实行信息联动制度;组织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对来自聚集性发病国家或地区、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中出现传染病症状、进入我市的所有人员实行隔离医学观察;组织开展定点医院隔离消毒工作;组织全市各级综合性医院建立健全发热门诊、腹泻门诊等;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3)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专家组对疫情随时作出分析并提出防治意见和建议,对本市疫情发生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对防控措施提出评估;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和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其中,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加大流行病学调查力度,扩大疫源检索范围,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对发现的可疑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并尽早作出诊断,定点医疗单位继续加强医疗救治力度,防止出现死亡病例,同时对就诊病人提出防护建议;市委宣传部、各新闻媒体加大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4)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市专项应急指挥部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依法提出停课、关闭公共场所等建议;请求市政府加大防控力度,采取全面切断疫情传播途径等措施;医务人员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标准;新闻媒体24小时播放相关防治知识宣传。

6.6应急联动

市卫生计生委与周边城市的卫生计生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明确信息共享、通信联络、队伍及资源调动程序等工作,确保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快速、有序、协同应对。

6.7扩大响应

如果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事态进一步扩大,或者波及到我市大部分地区,直接或间接造成巨大灾害,由市专项应急指挥部提出建议,经市领导同意,向驻青部队或省、国家有关方面请求支援。

6.8社会动员

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发生后,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应根据处置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户外显示屏、短信等向社会公众发布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示,避免因猜疑引起公众的恐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隔离或医学观察、采样检测、隔离治疗、消毒杀虫灭菌等应急处置工作。

6.9应急结束

经组织专家会商,确认最后1例传染病病例治愈后,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无新发病例出现,或周发病率已明显低于启动响应时,常态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由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建议,报市专项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

7.信息发布与舆情引导

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应当遵循依法、及时、准确、客观的原则。传染病疫情发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执行。各新闻媒体要在区(市)政府、市专项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依法做好传染病疫情信息发布。

疫情突发事件发生后,区(市)政府、市专项应急指挥部要组织做好网络和媒体的舆情引导,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问题,宣传防控知识。

8.恢复与重建

8.1善后处置

疫情处置结束,区(市)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及时调拨救助资金和物资,迅速做好环境污染消除工作;对应急处置中的伤亡人员、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物资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

8.2社会救助

市民政局牵头,会同有关单位加强对社会捐赠物资的接收、登记和统计管理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市司法局指导法律援助机构,对符合援助条件的人员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协助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开展心理咨询、抚慰等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市卫生计生委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

8.3保险

疫情发生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保险监管机构要督促有关机构和保险公司及时开展保险受理、按规定做好报销和赔付工作。

8.4总结评估

疫情处置结束,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应组织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疫情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等。评估报告在15个工作日内报市政府以及省卫生计生委。

9.应急保障

9.1队伍保障

市卫生计生委、区(市)卫生计生部门要成立针对传染病疫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队,人员由流行病学、临床救护、急诊医学、卫生监督、实验室检验、消杀灭、后勤保障等方面专家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组成。根据工作需要可分为现场处置应急分队、后勤保障分队、检验检测分队和医疗救护分队等。市卫生计生委建立青岛市传染病防控人力资源库,并按疫情级别制定人力资源调配计划,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9.2物资保障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卫生计生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质监局等单位编制物资储备明细表,市、区(市)两级应分别建立传染病应急装备及物资储备库。储备库着重储备个体防护装备,现场工作人员预防性药品,现场样本采集、保存装备,现场快速鉴定、检测装备和试剂,现场消杀灭装备及药品、医疗救治装备与药品、采样车、消杀车、病原微生物检测车等以及卫生应急队伍交通工具等装备和物资。发生突发事件后,市、区(市)政府可以根据疫情需要,依法征用社会物资并在发生疫情区域内统筹使用。

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处置中,市、区(市)政府按需要可依法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依法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9.3通信保障

市卫生计生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广播电视台等要加强工作配合,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电视保障体系,保障应急状态下的指挥通信联络,为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辅助决策、协调调度等提供技术支撑。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至少要保证1部专用值班电话,并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通信畅通。

9.4交通运输保障

市交通运输、民航、铁路等有关部门(单位)要建立应急保障体系,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紧急情况下传染病疫情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公安等部门要根据处置需要,对事发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保障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9.5治安保障

市公安局要按规定加强对诊疗场所、防疫重要物资等的安全保护,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事发地区(市)政府要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群防联防,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治安保障工作。

9.6生活保障

事发地区(市)政府会同市民政局、市商务局等有关部门(单位)做好受疫情影响群众,特别是对被隔离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市专项应急指挥部、事发地区(市)政府负责汇总统计参加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伍、人数情况,组织镇(街)等单位配合做好疫情处置人员的食宿生活保障工作。

9.7经费保障

处置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所需各项经费,按照支出责任划分由市、区(市)政府分级负担。市、区(市)政府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开展捐赠和援助。

9.8科研保障

加强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研究,掌握其流行规律及影响流行的因素和应急处置措施,评估不同干预和处置方案、技术的效果,研究针对不同高危人群的防治方案。开展中医、中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的研究,探索临床治疗新方法。

10.宣教培训和演练

10.1宣教培训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利用新闻媒体、网站、报刊、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和防控教育活动。

预案发布后,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对相关指挥员、应急救援队伍进行预案解读培训,使其熟悉应急职责、响应程序和处置措施,切实提高应急联动处置能力。

10.2演练

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围绕情景模拟构建有针对性地编制演练方案、演练脚本,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桌面推演、实战演练,按规定做好演练量化指标评估。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至少每2年组织一次演练。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脚本、演练评估和演练音像资料及时归档备查。

11.责任追究

市专项应急指挥部负责对本预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应急处置工作推诿扯皮、不作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中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现场处置中失职、渎职,信息发布不力,以及应急准备中对责任应尽未尽并造成严重后果等不履行或不当履行法定职责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12.附则

12.1预案制定

本预案由市卫生计生委负责制定、管理、解释、实施。各区(市)政府参照本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辖区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12.2预案修订

市卫生计生委按照《青岛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应急处置和演练总结评估情况,适时组织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实现预案可持续改进。

12.3预案实施

景区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篇5

在学校抑或是社会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最新学校春季预防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春季预防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1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种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流行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制度建立及实施

1、晨检制度:每日早晨由学校值日教师和班主任对到校师生询问、巡诊、观察其健康状况。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晨检,观察有无异常,测量体温如实填写。每日晨检情况于晨检结束后向保健老师汇总。

2、学生就诊登记制度:对因病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如实填写:发病时间、主要症状、体温、父母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病情。

3、传染病疫情上报制度:学校发现疑似病人,按有关规定向区保健所、疾控中心和镇卫生院报告。

4、消毒制度:发生传染性疾病时,学校定时、定点、定人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毒,并作好消毒记载。日常的环境消毒由学校保健老师和总务处负责。

5、传染病预防日报制度:学校班主任每天认真填写班级实到人数、缺席人数、缺席姓名、缺席原因、病症等,及时上报保健老师,并做好跟踪调查记载。

二、学校发生传染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1、学校切实加强校门口的晨检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实行校内外人员凭证出入制度,严禁校外人员随意进出学校。如发现疑似病人立即要求其到医院就诊,并留家观察两周。

2、行课期间,若出现发烧、干咳、胸闷、气促,伴有头痛和全身乏力等异常体征的师生,要立即通知学校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同时通知学校校长,现场师生必须就地留观。

3、学校老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着个人防护设备赶到现场,到现场后,首先给患者戴上口罩,再送患者到镇卫生院,立即测量体温,若体温在38摄氏度及以上,应立即上报区疾控中心、区保健所。

4、学校在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作出意见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并做好师生的管理工作,保证全校师生一律不离开本班教室、办公室,更不得出、入校门。同时增派人员加强门卫,严禁无关人员(包括家长)进入校园。

6、在对患者采取隔离、送诊等措施的同时,学校要安排专人配合区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对患者密切接触的物品、场所实施终末消毒。

7、在处置结束后学校必须做好记录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管理,备查。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学校成立以法人代表李荣华为组长的学校卫生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学校春季预防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2

目前,正值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传染流行潜在很多危险因素。学生抵抗疾病能力低,容易导致传染病发生、蔓延,一旦疫情暴发,将严重威胁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认识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

一、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全面负责防控工作

副组长:xx,具体分管防控工作

组员:xx,具体负责防控工作,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宣传和晨检

二、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用水卫生条件。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查检制度。做到一天三次一个不漏。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在校发现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加强监测、及时治疗,严防合并症、并发症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在同一学校短期内学生因病缺席异常增多(一学校达3人以上)或累计发现流感病例达10例时,学校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四、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5、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校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6、做好已发病学生的电话回访工作,掌握已发病学生的病情,协同医院做好防止并发症相关工作。对治愈可复学的学生明确复学要求:康复后凭卫生院证明,方可返校复学。

7、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消除疾病传染源。注重教室卫生,及时通风换气对教室等公共场所严格按规范要求消毒,对发病较严重的班级用漂白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双重消毒。

8、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9、本校区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立即上报校长,按有关规定上报市卫生局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医院进行紧急处置。

五、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景区安全应急预案 篇6

1、目的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工作会议精神,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我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综合协调,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实际,制订本预案。

2、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高效,合作联动、反应迅速,措施果断、处置有力。

3、适用范围

景区内游客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启动本应急预案。经测算景区日承载量500人次,瞬时承载量200人次。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旬邑县博物馆游客最大承载量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张海罡

副组长:杨晓建

成员:全体职工

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我馆最大承载量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安排部署;当馆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启动本应急预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在情况扩大的情况下,应及时请求上级部门支援。组长外出时,替代组长的为按顺序的副组长。

(2)参加上级召开的景区最大承载量相关工作会议,并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和落实。

(3)馆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向社会公告并同时向上级报告,并在上级指挥、指导、协助下,配合有关部门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三、具体要求

旅游旺季,游客相对集中,安全工作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积极做好旅游的安全护卫工作,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树立旬邑旅游品牌。

1、提高安全意识,全力以赴,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2、着装整齐、统一,佩戴工作证件,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充分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

景区森林防火应急预案 篇7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扑救森林火灾,及时处置火灾事故,保护景区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森林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景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一)景区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 组

长:李勇 副组长:王小琴

(二)领导小组下设五个组:

1、前线指挥组。主要职责: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森林防火工作。

2、火灾扑救组。主要职责:负责协调组织火灾扑救工作,紧急制定现场扑火方案,并组织实施;准确掌握火情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调动扑火队伍,并负责向上级报告进展情况及问题;及时报告扑救火灾人力、物资需求计划;根据上级部署和前线指挥部决定,调整作战方案,做好火场清理、火场看守的人力部署工作。

3、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根据前线指挥部提出的人力、物资需求计划,及时组织扑火人力、物资(包括扑火人员、扑火工具、汽油、机油等)及食品,保障前方扑火需要;统一组织管理扑救火灾车辆;负责组织财产转移或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等相关后勤工作。

4、医疗救护组。主要职责:组织协调现场医疗救护车辆和医疗卫生人员;及时组织抢救伤病员;搞好食品检疫和防疫工作;接收、管理救灾药品。

5、案情调查组。主要职责:负责起火原因调查和火案嫌疑人的调查、拘留、审理工作;负责维护扑火现场治安秩序,保障各项扑火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三)景区成立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队伍。本预案启动后,景区森林防火领导小组承担本景区应急处置森林火灾的各项组织指挥工作。

景区森林防火电话值班、森林火情动态变化监测、信息统计汇报、森林火灾扑救协调等工作。

二、森林火灾预防、监测、报告

(一)森林火灾预防

1、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着重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扑火安全知识、扑火科学知识。做到重点突出、全面覆盖。

2、要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管护人员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口的检查监督,做到见火就查、违章就罚,特别是对春耕生产季节烧灰积肥、清明节、端午节、春节前后上坟烧纸等野外用火严加制止,切实消除各项火灾隐患。

(二)信息报告和处理

1、发生森林火情后,单位和个人要立即向景区林业科上报火情动态及组织扑救情况,林业科接到发生或即将发生森林火灾的信息后,及时向景区森林防火领导小组报告,并积极赴现场组织扑救。严禁组织动员残疾人、老年人、孕妇、中小学生和儿童参加扑救森林火灾。

2、出现较大火情时,林业科应在发现火情半小时内详细准确地将森林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报告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并在1小时内报告扑火力量及设备,现场指挥负责人及联系方法,火情动态,发生地森林资源,道路交通、河流水系、地形地貌状况,火灾现场气象等情况。

(三)森林防火物资储备

景区内要准备好柴刀、油锯、灭火拖把、高压水枪等充足的防火用具和森林防火警示牌、标志牌等,要有充足的森林防火宣传资料。

三、森林火灾扑救(一)火灾扑救分工

火灾扑救过程中前线指挥、火灾扑救等五个小组分工合作。

(二)应急处置

(1)景区内的居民及巡山护林人员,要见火即报、见火即打,力争把森林山火消灭在萌芽状态。

(2)发生一般森林火灾时,由景区、村就近组织力量扑救。(3)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时,应及时将情况上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

(三)火场清理

森林火灾扑灭后,前线指挥组要及时组织人员对火场进行全面、彻底清理。确定无余火后,报经景区森林防火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撤离火场,同时要安排专人留守火场,经检查确认无火后,方可撤出看守人员。

(四)扑火原则

1、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安全。

2、在扑火战略上,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

3、在扑火战术上,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扑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隔离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4、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扑火队等力量为主,其他经常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

5、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段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四、森林火灾案件查处 轻微违章野外用火及森林火警案原则上由景区协同乡镇农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林业站)处理,其他森林火灾案件报县森林公安分局立案查处。

五、后期处置

(一)火灾调查及评估总结:火灾扑救工作结束后,要及时组织人员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准确掌握火灾面积、森林资源损失、组织扑救森林火灾、起火原因、肇事者等相关情况。及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火灾发生原因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二)奖励与责任追究:对在扑火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参照《森林防火条例》等相关规定执行奖励与表彰;对火灾肇事者,报司法部门依法查处。

景区高峰期应急预案 篇8

一、适用范围

(一)本预案适用于小长假、黄金周、佛教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客流应急控制。

(二)本预案所指高峰期是指大批游客进入景区,超过日最佳接待量或瞬时最大接待量,有可能影响景区旅游秩序或存在安全隐患。

(三)容量核定:根据国家旅游局《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景区瞬时最佳承载量为2万人,瞬时最大承载量为3万人;最大日承载量为4.5万人/日。

二、基本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合力应急”的原则,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加强协调,认真做好旅游高峰期游客接待工作,确保旅游高峰期实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的目标。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一)设立机构,明确职责,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成立宁波九龙湖旅游度假区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指挥部,全面负责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工作。

指挥长:徐红霞

副指挥长:沈菲君 林锡英 马永辉

成员:沃满风 徐小萍 周家伟 傅信云 潘佩君 陈波珍 毛 健 张青娟 何国康

四、游客流量分级与应急预警响应

流量分为四级,分别对应预警准备状态和三级预警。当景区游客量达到最佳承载量为四级,达到最大承载量的80%为三级(黄色)、90%为二级(橙色)、100%为一级(红色)。

五、高峰客流调控措施

(一)预测。游客接待量的预测和实时监测由智慧景区系统(浙江动态人口统计分析平台)统一采集、统计和分析。智慧景区项目尚未建设完成之前,采取人工和智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当预测或实时监测数据达到景区最佳接待量,进入预警准备状态。

(二)预警

1.四级预警:景区游客量达到最佳承载量,进入准备状态,指挥部全体成员到岗到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调控措施:

①交警大队、景区保安队启动交通调控,通过周边道路管控、区内停车控制、景区景点人流调度等措施控制进入核心景区游客流量,错峰接待。

2.三级(黄色)及以上预警:景区游客数量达到三级及以上预警响应时,启动应急预案,进入预警状态,由指挥部发布相应等级预警启动指令,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内容:通过预警渠道发布“九龙湖风景区游客人数达到最大承载量80%,请广大游客合理安排游览行程”信息。同时,通过景区短信平台,由指挥部向各班组发布预警信息。

调控措施:

①及时发布景区游客流量信息,供游客参考。

②合理设置售票窗口,实行团体票务、散客票务、电子票务分开办理,缩短购票时间。

③人工引导,在各景点增设引导人员值守,进行客流疏导,合理设计引导游客排队等候的方式和途径。

④实时发布短信、微信等提示信息;改善内部交通,设置合理线路和醒目指示牌,尽量让游客不走回头路。

⑤游客投诉中心负责做好游客咨询和解释工作,当景区内游客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指挥部可通知售票窗口暂停售票待客流疏散后再行开启,并向游客发布告示,做好解释和疏导等相关工作。

(三)应急处置

1.售、验票拥堵的应急处置。因受现有条件的.限制,当售、验票口游客积压时,必须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现场值班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增设窗口,加快售、验票速度,缩短游客等待时间。

2.交通拥堵的应急处置。因运力不足,当游客积压时,必须向指挥部报告,积极采取措施,增配车辆,增设等待提示牌,引导游客在游客中心休息,并提供茶水、影片观看等服务,缓解游客急躁情绪。

六、组织和实施

(一)预案启动。当入园人数达到景区最大承载量的80%,由指挥部宣布启动预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二)预案实施。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班组根据指挥部发布的预警等级,认真落实调控措施,并及时向指挥部反馈。

(三)预案终止。指挥部在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适时宣布终止预案。

七、分析总结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及时进行工作总结,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景区高峰期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确保游客安全和旅游秩序稳定,提升景区游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实现景区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八、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工作是贯彻实施《旅游法》的重要任务,是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实际行动,是提升景区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指挥部各成员要进一步强化对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二)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系统性工程,各成员要认真履职,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确保各环节通畅,形成强大合力。

(三)严格程序、规范实施。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工作,牵涉面广、群众性强,各成员要严肃工作纪律,严守工作程序,严格按规则制度操作实施。

最新旅游景区灾害应急预案 篇9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旅游景区灾害应急预案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旅游景区灾害应急预案1

鉴于xxx景区的房屋密度高,街面狭小,交通不畅等实际情况,一直被定位为火灾易发区,为了确保xxx景区的消防安全并能在应急情况下协调一致,指挥有力,将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生安全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设立若干应急小组

(1)疏散引导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景区管理和配套员工

职责:负责人员的疏散,稳定现场人员的思想情绪

(2)游客安抚组

组长:副组长:

职责:负责做好游客的安抚工作,配合疏散组的有序疏散,避免惊慌

(3)配套设施保障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配套公司员工

职责:负责切断电源,关闭燃气管道阀门

(4)安全救护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景区安保员工

职责:负责伤员与财产的转移

(5)灭火战斗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消防队员

职责:带领战斗队制定灭火战术并实施灭救火

(6)人力支援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人力资源部员工

职责:组织与保障可调人员的充实

(7)车船保障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车船工

职责:配合各组,车船保障人员和财产迅速转移

(8)宣传报导组

组长:副组长:

职责:现场资料保存,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口径统一,提出媒体应对方案。

(9):后勤保障组

组长:副组长:

职责:负责物资的供给,保险理赔协调

(10):善后处理组

组长:副组长:

职责:负责现场后期工作布置,受伤人员护理及财产损失清点

二、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

1、线路故障、超负荷用电

2、炊事用具等操作不当

3、节日中燃放烟花爆竹

4、在不适当的地点使用明火

三、预防措施

1、配套分公司负责对景区的线路、电器、燃气设施定期检查和做好台帐,确保安全。

2、各酒店、民宿驻店经理、厨师长加强对辖区内厨房间设施的检查和厨师的督促。

3、景区消防队对易燃易爆物品负责监督与管理。

四、接警报处置程序

发现者应报119、110、景区应急电话清楚告知火灾的确切地点,迅速报告公司领导,立即启动本预案。

五、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公司领导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指挥灭火行动组灭火;初起火点发现的人员要沉着冷静就地取材用各种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六、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1、起火点有人员被困时,发现者应迅速报告安全救护组;并打开通道。疏散引导组进行有组织地疏散,如火势已蔓延,要稳住被困人员的情绪。

2、疏散引导组立即到达各指定位置,弄堂口,转弯口等,到达疏散集中地,要安慰、管理好人员。

七、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领导小组成员的通讯必须24小时保持通畅。

2、宣传报道组接警后,应迅速到达现场,了解相关情况报告公司领导,及时掌握网络信息,应实事求是做好正面报导,并保存资料。

3、安全救护组要就地对伤员展开救护,并迅速送伤员到医院救治。

八、现场保护和处理

1、火灾后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2、火灾发生后,人、财、物要及时到位,迅速传递有关信息,尽最大可能保证人员、财产安全,使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旅游景区灾害应急预案2

为切实保护好武当山风景名胜资源,使风景名胜资源达到有效利用,做到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以最佳的方法灭火,把火灾所引起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根据武当山风景区目前的管理职责分配情况及实际需要,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挥系统及其职责

1、火灾总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职责:

片区指挥:

南岩景区

琼台景区

金顶景区

职责:根据火灾发生的天气、发生地的地形及扑火资源等情况,迅速组织扑火力量进行扑救。

通讯:移动电话、座机、对讲机、广播,要求全天候保证畅通。

2、火灾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

职责:审查扑火方案,动员和组织扑火力量赶赴现场,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及向邻区呼援。

参谋:

职责:研制适合实际情况的扑火方案,并依据当时的气候、地形、扑火力量等情况来确定扑火的具体措施,及时把火灾现场的发展情况汇报给总指挥部。

3、扑救组

组成:景区护林防火大队、辖区各中队、村组防火应急分队负责人:

职责:按照防火指挥部的要求,组织现场人员合理科学的扑救森林火险。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森林火灾威胁的居民和财产转移。及时把现场情况通报指挥部。

4、交通组

组成:武当山旅游车队、景管局、索道公司各确定1人。

职责:服从总指挥部调度指挥,负责调集车辆和索道,及时输运扑火力量,并要求协助医疗组运送伤员、食物等。

5、医疗组

组成:特区红十字会、特区医院、景管局、并至少配备2名医护人员。

负责人:

职责:服从总指挥部调度指挥,配备必要的医疗器具、药品等救护车赶赴现场,负责救护伤员。

6、宣传组

组成:护林防火大队、政策法规科、各配备2名人员负责人:

职责:服从总指挥调度指挥,动员现场人员投入扑火行动,及时向指挥部传递现场情况,负责现场秩序及治安。

7、后勤组

组成:景区各经营单位、个体经营户

责任人:

职责:服从总指挥部调度指挥,协助车队运送前线食品及其他用品。

8、善后组

组成:火灾发生地所属片区中队全体成员、景管局

负责人:

职责:负责火灾调查及处理,如有人员伤亡,则还要负责做好安抚工作,并拿出处理报告。

二、具体实施方案

一旦发现火情,应立即拨打火警119,同时还要通知护林防火大队及火灾发生地所属片区责任人,报警及通知人员应快速准确地报告发生火灾的地点及具体位置、火势大小及火源情况。

1、如果是森林火灾,灭火人员必须马上成立临时指挥部,调动一切救火专业人员、干部群众及现场人员。除用灭火器材对火势进行控制外,要立即对火势、风势、火灾发生地地形及现场可进入性作出较准确的判断,然后分小队进行隔离带的选择与建立。积极配合消防队的工作,如果火势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则应该向上一级部门报告。

2、如果是建筑性火灾,首先要确定是否有人员被困,同时通知护林防火大队及火灾发生地所属片区负责人,并带上由2到4人组成的医疗救护组。在专业灭火人员未到达时,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火势控制,如果是文物着火应尽量抢救未被毁坏及即将遭到毁坏的文物,如果火势加大,除用建筑物附带的干粉灭火器使文物隔离大火外,还要充分发挥蓄水池的作用。

3、如果是电失火,则不能慌忙灭火,首先要查明起火点,并找到电源开关,然后关掉电源,再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灭火。

旅游景区灾害应急预案3

一、安全应急预案指导方针是: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联动处置”,把保障游客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景区首要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建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安全应急值班电话和安全应急救援分队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安全应急值班电话(24小时):

安全应急救援分队组成人员:

杨宏兵(安全应急救援队队长)

全体安全应急救援分队队员(共11人,附名单)

三、应急处置程序:

1、发生情况和报告

一旦游客在景区内因道路交通事故、火灾、强风、雷击、冰雪灾害或因滑跌、落水、疾并食物中毒造成人员伤亡,以及遇险、迷途走失等报警求助紧急情况,各工作点(岗位)员工要迅速报告本部门主管(负责人),部门主管(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作紧急处置并迅即报告办公室和应急领导小组当日值班领导。对报告已明确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险情)和人员伤亡的,各级负责人应以最快速度报告集团领导以及相关的公安派出所、交警、旅游质监、安全生产监督、卫生防疫等政府部门。

2、出发救援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值班领导接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各位成员根据分工做好车辆调度、组织相关人员、准备应急处置装备(工具)、联系有关单位等各项准备工作,集合待命。

安全应急分队队长以最快速度通知各位队员。所有应急分队队员不论人在何处,无论白天黑夜,必须立即携带通讯、照明等应急装备(工具)赶到指定地点,在应急领导小组值班领导和队长带领下,火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处置工作。

3、现场处置

⑴情况报告

应急分队到达现场后,迅速全面掌握了解情况,随时向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事件性质、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员伤亡损失、救援处置进展以及是否需要后继人员和装备支援等情况。

⑵抢救伤员

应急队员利用携带的担架、急救箱,尽快将伤员(患者)抬(搀扶)至安全地段,由受过医疗救护专业训练的队员进行基本情况检查并进行精神安抚。根据伤员(患者)情况,或送山下景区游客中心休息康复,对重伤员(患者)直接送下花园区医院诊治。

⑶保护现场

设立警戒范围,安排人员在现场警戒、守候(在搜救伤员和紧急排险时,对现场原始状态应作好标记标号),等待有关部门来勘察现常

⑷疏导游客尽快撤离危险地段。

⑸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

4、信息汇总

应急处置信息中心设在集团办公室

四、安全应急处置

在紧急情况下可直接听从下花园公安派出所和下花园交警大队的调遣,参加统一指挥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五、因景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处置难度较大,适用法律要求高,故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根据交通管理部门要求另行制定实施。

六、工作总结

每次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后,应急领导小组应组织参与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工作总结(总结内容主要有:事故发生原因、预防事故对策、应急救援措施的成功与不足,整改措施等),以利不断修订完善本预案。

旅游景区灾害应急预案4

一、总则

(一)目的和依据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有效预防、控制和扑救森林火灾,及时处置火灾事故,保护景区森林资源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森林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及《沐川县森林防火预案》,结合景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处置森林火灾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景区管委会的领导下,执法大队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预案,同时指导景区内经营单位和农户的森林防火工作。

2、专群结合,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半专业扑火队和发动群众相结合,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快速有效处置森林火灾。

3、以人为本,安全防范。在处置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

4、警钟长鸣、常备不懈。要落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各项措施,做好紧急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特别是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森林火灾的长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三)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沐川竹海景区内发生的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

二、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一)本预案启动后,景区森林防火领导小组承担本景区应急处置森林火灾的各项组织指挥工作。

(二)景区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景区执法队负责电话值班、森林火情动态变化监测、信息统计汇报、森林火灾扑救协调等工作。

(三)景区森林防火领导小组下成立义务扑救队共计20人。

人员名单、联系电话附后。

(四)森林防火领导小组职责

在景区管委会统一领导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动扑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快扑灭火灾。具体职责是:

1、组织扑火力量,保证通信联系,做好火场监测及部门间的协调等各项具体应急处置措施落实工作。

2、负责协调扑火队伍调动,确保扑火机具、装备及救援物快速运输,协助提供后勤保障。

3、指挥开展扑火救灾工作,负责及时向镇政府和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反馈火场信息,解决在扑火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五)景区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片区责任制,要经常性地在片区进行宣传、检查、督促。

片区划分如下:

1、第一片区:北大门至陈明安屋基(包括万寿3、4组的景区内的林区)。

2、第二片区:陈明安屋基至茶场沿景区环线的林区。

3、第三片区:茶场至箫洞飞虹沿景区环线的林区。

4、第四片区:箫洞飞虹至南大门沿景区环线的林区。

三、森林火灾预防、监测、预报、报告

(一)森林火灾预防

1、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宣传要做到重点突出、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着重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扑火安全知识、扑火科学知识。

2、要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规范生产、生活用火行为,严禁在林区野外用火;管护人员要坚持巡山护林制度,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口的检查监督,做到见火就查、违章就罚,特别是对春耕生产季节烧灰积肥、清明节、端午节、春节前后上坟烧纸等野外用火严加制止,切实消除各项火灾隐患。

(一)信息报告和处理

1、发生森林火情后,任何单位和个人要立即向景区执法大队上报火情动态及组织扑救情况,执法大队接到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森林火灾的信息后,要立即做出分析判断,及时向镇、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并积极组织扑救。严禁组织动员残疾人、老年人、孕妇、中小学生和儿童参加扑救森林火灾。

2、出现重要火情时,执法大队应在发现火情半小时内详细准确地将森林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报告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扑火力量及设备,现场指挥负责人及联系方法,火情动态,发生地森林资源,道路交通、河流水系、地形地貌状况,火灾现场气象情况在1小时内报告县森林防火指挥部。

(二)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和设立情况

砍刀:20把油锯:2台铲子:14把灭火拖把:10把斧头:2把、水桶:10个水瓢:10把干粉灭火器:6支

设立森林防火警示牌、标志牌:46个,发放森林防火宣传资料2000余份。

四、森林火灾扑救

(一)火灾扑救分工

火灾扑救分为前线指挥部、扑救组、后勤保障组、医疗组及保卫组。具体分工如下:

1、前线指挥部(景区管委会)职责:制定扑救实施方案;指挥扑救火灾工作;统一组织、调动和调整扑火力量;做好后勤保障、火场保卫和医疗救护。

2、扑救组职责:全权负责火灾扑救工作,紧急制定现场扑火作战方案,并组织实施;准确掌握火情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调动扑火队伍,并负责向上级报告进展情况及问题;及时报告扑救火灾人力、物资需求计划;根据上级部署和前线指挥部决定,调整作战方案,做好火场清理、火场看守的人力部署工作。

3、后勤保障组职责:根据前线指挥部提出的人力、物资需求计划,及时从后方组织扑火人力、物资(包括扑火人员、扑火工具、汽油、机油等)及食品,保障前方扑火需要;统一组织管理扑救火灾车辆;负责做好临时通讯系统的组建和架设;负责安排扑火人员住宿;负责组织财产转移或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

4、医疗救护组职责:组织管理好现场医疗救护车辆和医疗卫生人员;及时组织抢救伤病员;搞好食品检疫和防疫工作;接收、管理救灾药品。

5、保卫组职责:负责起火原因调查和火案嫌疑人的调查、拘留、审理工作;负责维护扑火现场治安秩序,保障各项扑火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二)火场清理

森林火灾扑灭后,前线指挥部要及时组织人员对火场进行全面、彻底清理。确定无余火后,报经镇森林防火指挥部批准方可撤离火场,同时要安排专人留守火场,经检查确认无火后,方可撤出看守人员。

(三)扑火原则

1、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安全。

2、在扑火战略上,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3、在扑火战术上,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隔离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4、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扑火队等专业力量为主,其他经常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

5、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段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四)扑火安全

在扑火过程中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进、驻地选择扑火和作战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的安全。

(五)群众安全防护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预先制定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当居民区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五、森林火灾案件查处

轻微违章野外用火及森林火警案原则上由景区执法大队协同镇防火办处理,一般及一般以上森林火灾案件报县森林公安局立案查处。

六、后期处置

(一)火灾调查及评估总结:火灾扑救工作结束后,要及时组织人员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准确掌握火灾面积、森林资源损失、组织扑救森林火灾、起火原因、肇事者等相关情况。

及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火灾发生原因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上报镇或县森林防火指挥部。

(二)奖励与责任追究:对在扑火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参照《森林防火条例》等相关规定执行奖励与表彰;

对在;扑火工作中牺牲的人员需要追认烈士的,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报县级有关部门和部队系统办理;对火灾肇事者,报司法部门依法查处。

(三)灾后安置及灾后重建:火灾发生后,景区管委会协同镇政府根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保证灾民不受冻、不挨饿、情绪稳定,并重点保证基础设施和再建工程。

旅游景区灾害应急预案5

一、总体目标

围绕“通畅、顺畅、舒畅”总体工作要求和“进得来、出得去、环境整洁、秩序井然、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工作目标,建立公司、管理处、服务区三级预案体系,强化现场管控,提高服务区通行效率,坚持优质服务,做好后勤保障,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优质、安全、快捷的服务。确保节日期间各项工作平稳开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组织机构

组长:公司副总

副组长:服务区负责人

成员:服务区各组长

三、节假日车客流主要特点

国庆节:国庆节7天长假,旅客自驾出行较多,车、客流量较大,客货叠加,车型、人员复杂,尤其是节日开始、结束时段,易出现拥堵现象。

春节:由于春节7天假期前后有春运高峰,总体车、客流量比平时多,免放期间货车较少,大型客车、小型客车较多,客流量大,公厕、餐厅、商场人流较大,结束时段(初六)车、客流急剧增加,容易造成服务区爆满。

清明节:节日时间短,车、客流量大,客货叠加,扫墓和旅游车流距离较短,且部分客流当日往返,造成清明当天车、客流猛增。

劳动节:节日时间短,距清明假期较近,车、客流量稍大,客货叠加,流量相对平稳。

四、具体要求及分工

(一)总体要求

1.人员管理:实行管理人员“双值班制”、一线员工“三三制”排班管理模式,即免放期间管理人员要保证每天两人以上同时在岗值班,一线员工三分之一在岗、三分之一在服务区备勤、三分之一休息并保持通讯工具畅通;保安、保洁等提前落实好后备人员,根据客流情况及时调配。

所有人员按照“定人、定岗、定位、定责”的要求,科学安排,合理调整人员班次和工作分配,就餐重点时段应保证前后班次时间的重叠,实现高峰时段双班在岗。要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保证各项应对措施落实到位。

2.现场管理:按照“入口分流、广场分区、加油分道”的原则,在加油站、公厕、收银台、开水器等重点部位设臵排队隔离设施和醒目的排队指引标识,安排专人在各易拥堵点位维持秩序,科学疏导车流、客流,提高服务保障能力,防止出现长时间拥堵。

3.经营管理:坚持“保障供应,方便顾客,人本服务”的理念,备足商品、原料,调整经营服务项目,满足顾客需求,树立良好对外服务形象。

4.联动协作:按照“警民联动、共建协作”的要求,加强与高速交巡警、地方派出所的沟通、联系,共同商讨应对保障方案及特情处臵措施,联动协作,保障安全畅通。

5.安全管理:针对免放期间客流量大、工作量大、员工状态较疲劳,容易出现安全疏漏的特点,重点防范员工人身、设备运行、营业资金及旅客车辆、人身财产等安全事故。外场工作人员(保安、保洁、加油工及临时在广场疏导交通的其他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着反光背心。

(二)各部门具体要求

1.加油站

(1)加油站负责人或油管员及时掌握油品库存量及当天油品入库数量,估算加油车辆的数量。

(2)值班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加油站现场实际情况,油源出现供应紧张时,加油站要迅速采取限量供应措施,并在第一时间与油品供应部门联系,争取临时供应,同时向监控中心、服务区、交巡警、保安相关部门汇报。

(3)通过高速公路情报板或加油站宣传戗牌,提前向驾驶员发布油量供应信息。

(4)免收通行费期间,加油站全员在岗,开足加油机,提前备好定额加油票。加油站值班人员要坚守现场,安排加油服务人员引导车辆,摆放锥桶,向等待加油的车辆驾驶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同时加快加油速度,减少车辆等待时间。严禁向顾客推销加油宝,严禁灌桶、无序加油。

(5)出现加油排队情况时,加油站管理人员全部在加油现场,根据车流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开足全部可用的加油枪同时加油,在排队现场采取:一是用防撞隔离墩排出加油排队车道(事前由服务区和加油站共同做好加油车辆的进出口线路设计方案),引导客户有序排队,设臵的加油排队车道要保持足够的长度、合理的走向,并保证为其它正常出入服务区的车辆留下通畅的进出车道。二是在划定的加油排队车道入口处设臵醒目的油品类别、标号提示牌,提醒客户按车型、油箱位臵和所需油品类型自觉分道排队。三是在入口处安排员工以及保安用手势和语言引导顾客,避免顾客争抢车道,同时保证油罐区卸油通道畅通无阻。四是在两台汽油机夹角处安排员工引导车辆,一方面尽量提高加油机使用率,另一方面避免车辆抢道、碰撞。如遇极端事件,值班管理人员要果断停止加油,切断电源,立即疏散车辆,降低人员、财产损失。

(6)保安应协助做好车辆疏导和引导,做到两个谨防:一是谨防驾驶员之间因车辆磨擦发生打架的治安事件;二是谨防驾驶员与加油服务人员发生争吵造成人身伤害事件。同时做好对闲杂人员驱赶,确保治安案件零发案,确保经营秩序正常。必要时可通知高速交警到现场维持秩序。

3.餐厅

(1)各项设备设施在节日前做好全面检修及调试,确保正常使用。

(2)备足餐具、托盘,适当增加餐具清洗人员,提高清洗效率和质量,加快周转,以便供应。同时,收残服务员要加快收残速度,必要时增加人员和收残工具。

(3)在就餐高峰时,餐厅现场领班要密切关注客流量,快餐供应质量等信息,积极做好与厨房后台协调沟通、现场人员调配工作。如出现客流高峰,服务区可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固定套餐、家庭套餐等预分装好的快餐销售形式,以缓解顾客排队压力。

(4)设臵团队接待处,由专人负责,做好团队就餐的服务。

(5)提前备足零钱,准备好发票。

旅游景区灾害应急预案6

一、目的为了提高对恐怖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景区接待的的安全进行,保护所有游客和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二、成立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应急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建立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基本原则:

⑴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游客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暴力恐怖事件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⑵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景区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暴力恐怖事件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成立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应急小组,各成员在组长、副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实行分级负责制。保安部要重点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制定严格的值班巡逻制度。后勤部做好日常水电设施的安全管理,防止有人潜入破坏。餐饮部做好库房管理工作,负责人加强检查次数,严防有人投毒破坏。各子公司做好游客集散区管理,发现有人员异常聚集,立即上报。

⑷严格遵循平息事态、防止事态蔓延,减少损失为主的原则。针对不同性质的事件采取制止、宣传、保护、求援、疏散、等方法,确保迅速控制局面,保护游客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应急工作。

四、应急处置方法:

(一)首先要迅速报告信息。

在发生暴力恐怖事件时,要迅速报告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应急小组组长,在没有伤及人员的情况下,以宣传教育为主稳定当事人情绪,并组织周围人员疏散防止事态的扩大蔓延。如有人员受伤,应急小组人员要立即组织实施救援。

(二)处置暴力恐怖事件时的同时,应急小组人员要迅速报告主要领导,并注意观察事态的特征准确判断事件的严重性,甄别情况并立即报警请求支援。

(三)主要领导到场后,迅速报告上级政府机关相关领导,并请示指示,以现场警务人员为主配合警务人员进行处置。

保护好人员安全和现场,并积极协助公安部门组织安保力量保护现场、疏散群众、维护景区安全。

(四)、总结报告。

以详细报告形式,书面报告上级部门,报告内容如下:

1、当日值班人员姓名。

2、发生攻击的时间,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处置的过程,处置的时间,电话上报的内容,接电话的人员的姓名。

上一篇:营销人的3种观点和6本书下一篇:村官培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