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

2024-08-07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通用12篇)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 篇1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为及时调查、处理本部门的突发卫生安全事件,查清事件原因,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方案。

一、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发卫生事件的发生,建立本部门传染病防治组织和机构,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三、当公共场所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2、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3、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O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O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4、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四、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六、卫生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存档备案。

、安康宾馆洗浴部 二00九年二月十九日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某市旗县区级CDC为调查对象,包括市区4个区级CDC、两个农业县级CDC、一个牧业旗级CDC、两个矿业区级CDC,共计9个县级CDC。

1.2 方法

按《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中的传染病防控类标准,考察2011年某市9个县级CDC(J1-J9)具体传染病防控应急物品的储备情况,由市CDC组织各旗、县、区CDC相关人员填写问卷,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某市县级CDC传染病应急物品储备离国家《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要求的5类、88种差距较大,储备率最高的县级CDC仅有5类28种,占31.82 %;最低的CDC仅有2类6种,占6.82 %。见图1。各旗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应急物品储备不仅品种不够,种类也不全。

J1-J9分别为9个CDC 5类应急物品中,个人防护用品拥有率最高,有6个CDC拥有6种个人防护用品,分别为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防护眼镜(眼罩、护目镜)、乳胶手套、防护靴、防护鞋套;现场工作人员预防性药物拥有率最低,仅有2个CDC有2种药物,分别为胸腺肽和蚊障(驱避剂)。见表1。

现场样本采集、保存设备一般拥有咽式子及其密封器、血尿便样本采集容器、微生物采样箱、鼠夹鼠笼、小铲镊子等小型采集工具,但均没有便携式浮游菌采样仪、深井采样器等装备,离标准要求27种相差甚远。

现场快速鉴定、检测设备和试剂严重不足,只有最基本的甲肝、戊肝试剂盒、SS培养基,9个县级CDC均没有SARS抗原快速金标试纸、SARS抗体(IgM、IgG)、SARS抗原(N抗原)、禽流感抗体中和试验试剂、流感抗原、呼吸道多病原抗体(肺炎诊断)、军团菌抗原快速检测试剂、霍乱制动血清、霍乱金标试纸、O157金标试纸、炭疽(ELISA、PCR)、出血热IgM、伤寒副伤寒诊断试剂、呼吸道疾病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试剂、肠道疾病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试剂、人兽共患疾病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试剂、经血传播疾病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试剂、乙脑检测试剂盒、麻疹IgM诊断试剂盒、风疹IgM诊断试剂盒等检测试剂,无法进行病毒检测。全市各CDC均没有配备病原微生物检测车、BIO-seeq puls手持式生物毒剂侦检仪。现场消杀装备及药物也严重缺乏,大部分CDC只有最基本的84消毒液,个别配备了漂粉精、次氯酸钠片、溴敌隆毒饵。

3 讨论

在传染病还未发生时,应提前储备充足的应急物品以备不时之需。当传染病疫情暴发时方可有备无患,沉着应对。

与亓晓雨等[5]调查南京结果相似,某市县级CDC传染病应急物品严重储备不足,不仅种类不全,数量也不够。传染病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最低为6.82 %,最高只有31.82 %,与国家推荐标准100 %相差甚远,低于李松光等[6]2010年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研究中调查得出的全国县级CDC 32.7 %的平均水平。全市有77.8 %(7/9)旗县区疾控机构具有6种个人防护用品,其余则在6种以下,所有疾控机构没有配备动力送风呼吸防护器和携气式呼吸防护器。现场样品采集和保存装置、现场检验、现场消杀仪器设备也严重不足,很多仪器平均不到1台。如果疫情大规模暴发,无法保证能够及时采集和保存样品,更没有现场检测能力。只有2/9的CDC拥有2种预防性药物,储备量很低,这也与李松光等研究结果相似。

从本次调查结果及多篇文献结果可见,国家绩效考核中传染病应急物品标准定制过高、过全,使得基层、尤其是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疾病防控机构很难达到。某些仪器价值过高,以基层CDC的资金投入根本无法企及,如BIO-seeq puls手持式生物毒剂侦检仪价值约14万美元,全国也没有几台,以此标准要求县级CDC,尤其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显然不合时宜;建议替换为有相似功能、价格相对低廉的国产仪器[7]。同时,由于各地所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经济条件相差较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分阶段、过渡性、不同层次的传染病应急物品储备制度。应随时搜集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了解国内、外疫情动态,同时结合本地常见传染病的季节分布特点,及时补充相应的消杀、预防性药品。

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不仅要注重实物储备,还可以允许合同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等多种储备方式并存[7,8,9]。对于市场紧缺、供应不足,传染病暴发时又必需拥有而且保存期限很长的应急物品,如防护服、N95口罩等,可以进行实物储备;对于市场供应相对充足而又有有效期的广谱抗生素等,可以采取资金储备;对于某些特殊时期现场需求量较大并有有效期的消杀药物,可以选择具有资质的生产企业,与其签订购销合同,明确在需要时优先供给,保证质量和数量;某些仪器设备或试剂,如沙门志贺诊断血清,价格昂贵又有有效期,可以同相关机构签订共享协议,保证传染病暴发时可以有效使用,同时节约成本,实现资源共享[7,8,9]。

国家应按地域依托各级CDC建立传染病应急物品储备基地,形成辐射周边的储备中心,在传染病暴发时由政府统一调度资源,集中到最需要的疫区。应加强对传染病应急物品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相关知识,正确保存应急物品和仪器,使传染病应急物品在传染病疫情暴发时真正发挥作用[10]。

摘要:目的:了解西部某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传染病应急物品储备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对某市旗县区级CDC传染病应急物品储备情况进行普查。结果:该市各旗县区CDC传染病应急物品储备严重不足。结论:应加强西部地区县级CDC传染病应急物品储备,同时因地制宜完善传染病应急物品储备制度及标准,提倡储备方式多元化。

关键词:传染病,应急物品,储备,现状

参考文献

[1]David S,Kelly H,Kathryn L,et al.A Survey of EmergencyDepartment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Surge Pre-paredness-Atlanta,Georgia,July-October 2009[J].ClinInfect Dis,2011,52(suppl 1):S177-S182.

[2]Woolhouse M.How to make predictions about future infec-tious disease risks[J].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2011,366(1573):2045-2054.

[3]Xiaohui Fan,Huachen Zhu,Boping Zhou.Emergence andDissemination of a Swine H3N2 Reassortant Influenza Viruswith 2009 Pandemic H1N1 Genes in Pigs in China[J].JVirol,2012,86(4):2375-2378

[4]Dasaklis TK,Pappis CP,Rachaniotis NP.Epidemics controland logistics operations:A review[J].Int J Prod Econ,2012,139(2):393-410.

[5]亓晓雨,陈家应.南京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分析及建议[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348-351.

[6]李松光.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7]江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管理实践与体会[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2):110-112.

[8]张永领.中国政府应急物资的储备模式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1,25(2):92-96.

[9]刘旭红,贾玉新,李国太,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消杀药械储备问题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91-93.

校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篇3

【关键词】学生;传染病;预防控制

学校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之一,一旦出现传染疾病,则极有可能大肆蔓延,引起学生感染导致流行,甚至暴发流行,对校园内部正常教学教学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1]。据近年来相关研究统计表明,各类传染病在不同学校内部的暴发情况有所上升,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及校园内部的管理,给大部分学生带来了身心方面的双重折磨[2]。基于此,为探讨预防与控制校园传染病的发生,维持校园内部良好的教学教学秩序,本文根据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对校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控措施建议。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相互合作,改善学校卫生工作,加强学校预防传染病管理措施工作。这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理想,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卫生管理、卫生宣传工作不到位,卫生设施以及卫生意识不强,一旦到了春秋季节传染病开始蔓延,学生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害[3]。所以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预防为主,重点加强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防控传染病在学校蔓延。

1学校常见传染病及其来源

学校人群密度较高,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乙肝、风疹、血液传染病、动物性传染病等。这些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学生、教师、外来办事人员、临时劳务人员等,这些传染源携带的传染病有潜伏期、不典型症状期、健康带菌者等,非常容易造成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

2学校传染病发生的特点

2.1年龄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学生年龄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小学生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基础免疫水平不高导致的;中学生较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这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所决定的。

2.2季节性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和社会上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但是学校传染病还与寒暑假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肠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另外,寒暑假学生开学时也是传染病高发的时间段,因为学生和老师一起集中到学校,很可能把各地的传染病病菌带到学校来,致使传染病急剧增加。

2.3易发性学校的人群密度高,通常情况下,很多人聚集在一个教室里,每天一起生活、学习,接触密切。如果学校的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不好,就为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传播途径,再加上传播源、易感染人群,极易造成传染病流行。传染源越多、易感者的密度越大、传播途径越有利,学校传染病的流行就越严重。

2.4流行性学校主要是由学生组成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千家万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各个家庭里去。病菌传染非常容易从某一个角落被传播到学校里来,而后又从学校流向家庭和社会。可见,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地,具有扩散性的特点。

3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3.1学校传染病的预防

3.1.1加强学生卫生知识教育针对比较容易在学校发生、传播的传染病,比如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卫生知识竞赛活动,增加师生的卫生知识和意识,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防范。

3.1.2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现代学校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给学生注射防病菌疫苗。与此同时,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进行,完善卫生设备,引导学生不随便扔垃圾,保持教室、宿舍的卫生条件和室内空气流通。俗话说“病从口入”,所以,学校应特别注意食堂卫生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学校食堂的卫生条件,如:食品原料的检查、炊事员是否定期体检、食堂售票工具的卫生情况等等,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

3.1.3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学校常见传染病传播根本方法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自身的抵抗力。老师要引导学生经常锻炼身体,除了平时的体育课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猜[4]。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换衣、勤晒被褥,不随地吐痰;作息时间规律、饮食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如果发现身体不适或者类似传染病反应时及时向老师反映、及时诊治。

3.2传染病的控制管理

3.2.1及时发现传染源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及早地发现传染源,才能有目标、有計划地防止传染病的进一步扩散,具体做法有很多种,可以成立疫情报告网,以班级为单位,由校医担任学校的疫情报告员。校医一旦发现就诊的学生是传染源,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在进行病情处理时,对不同的传染源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对于呼吸道传染源病的传染源,应该立即隔离,并做好消毒工作,并且对于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做好登记。

3.2.2及时隔离隔离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将携带传染病菌的患者与健康人群隔离开来,防止病原体随着空气传播扩散,同时便于管理与消毒、治疗等。根据传染病的类型安排不同的隔离方法,起到真正隔离的作用。对于受到感染而成为潜伏期病人或病原携带者,也需要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如果一直观察到潜伏期过去,仍没有发病症状,才可以解除隔离[5]。

3.3及时消毒控制学校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除了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外,还要进行及时的消毒,以彻底摧毁病菌。对于患者居住的宿舍和生活场所,进行彻底的消毒,可以采取有效的化学或者是物理消毒法,消除学校内外的病原体,从而切断传染源的传播途径。消毒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类型进行具体的安排,比如:呼吸道传染病的空气消毒可用开窗通风、紫外线照射、漂白粉上清液喷雾消毒等;对于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可采用每50kg的水加0.5~1.0g左右的漂白粉,加药后搅匀(漂白粉要晾晒20~30min方可进行消毒工作);也可采用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碘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等

4小结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家庭的幸福、祖国的未来,学校要认识到学生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卫生管理工作,控制学校传染病的传播。总之,学校传染病的的预防和控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校领导高度关注,不停监督与观察,做好卫生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另外,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健康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或清除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参考文献:

[1]秦玉梅.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7:396.

[2]李凤伟.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515.

[3]白燕.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与管理.中外医学研究,2010,08(17):142-143.

[4]鲁小凡.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处理.神州,2012,26:226-227.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 篇4

1.目的制定本紧急事件预案的目的是在发生(发现)任何紧急事件的情况下,物业服务中心各部门的每位员工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各尽其责,协助管理层控制事态的发展,及时恢复正常的管理秩序,最大限度的保证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避免或减少由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2.适用范围

义乌市渔火贸易有限公司

3.工作目标

3.1

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住户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3.2

完善传染性疾病疫情信息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3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发生和蔓延。

4.经常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4.1

宣传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员工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改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2

预防措施

改善所管辖区域内住宅、销售中心、商业、会所的卫生设施与条件;加强对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搞好环境卫生。

对公司员工发病情况进行监测与排查。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严格病区消毒、隔离传染源,做好医护人员防护等综合性措施,严防发生交叉感染。

5.应急措施

5.1

一旦发现有传染性疾病病例,实行疫情每日“零报告”制度。指定报告人负责每日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出现的病例或疑似病例。

5.2

加强小区、销售中心、商业和会所的环境清洁及消毒工作。对宿舍、食堂、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按照相关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消毒,并保证空气流通。

5.3

对病人或疑似病例活动过的场所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专门消毒。

6.应急反应

6.1

一般事件的应急反应

接到传染性疾病病例的报告后,应征得物业总经理同意后,向XX区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机构报告,并派人指导与督促落实有关传染病防控措施,协助解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6.2

重大事件的应急反应

除做好一般事件的应急反应工作外,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启动公司应急工作预案,对小区卫生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实施各项应急措施。同时应征得物业总经理同意后,向庐阳区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领导机构报告,以获取必要指导和支援。

6.3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 篇5

甲型H1N1流感具有较强的传染病和致病性,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布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14日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通过要求各地各校进一步完善本地本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预案,特别是中考、高考期间的防控应对措施。为切实按照教育部、卫生部通知要求,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一)要把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作为当前一个时期学校宣传教育重点,通过形式多样、形象生动的宣传形式普及科学防控知识,教育并督促学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二)要加强疫情监测。要全面实施晨检,对缺勤的师生员工逐一进行登记,并查明缺勤的原因,发现流感样疫情要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和教育部门。

(三)加强对寄宿制学校预防防控的指导,制定并落实防控措施和工作制度。对患有流感样症状的师生要劝其及时就医,并遵照医嘱进行医学观察。

二、建立校预防甲型H1N1流感型肺炎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林金妙

副组长:童跃琴、于建春、周永焕

成员:王建华、俞益平、徐未宇、徐跃新、朱小园、王纪伟、张孝诚、戴建波、张串边、马军超、刘晓燕、虞晓淑、田弘民、邵小峰

职责:

文件精神,制定全校防治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政策。

(二)收集上级、报刊、学校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做好宣传工作,及时与市教育局联络。

(三)组织指挥学校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

(四)确保各项防治工作能够及时、规范、有序地进行,做到组织、人员、物资、技术“四到位”。

二、各职能部门职责

政教处:

(一)全面负责全校各年级各班的管理。

(二)负责对全体师生有关防治甲型H1N1流感知识、工作情况宣讲。总务处:

(一)负责学校甲型H1N1流感型防治工作的所有物品购买。

(二)加强食堂管理。

(三)联系消毒物品,过氧乙酸,防护用品口罩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校医室:

(一)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型防治的医务指导工作。

(二)督检全校环境卫生情况。(一)认真贯彻执行市政府、教育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型肺炎防治工作的(三)负责全校的消毒工作以及各班、各年级晨检的督查汇总工作。

(四)负责做好学生的病情症断,隔离护理工作。

学校工会:

(一)全面关心学校教职工的健康情况。

(二)定期了解统计教职工及临时用工人员的家庭成员流动情况。

(三)督查学校各教师办公室的卫生状况。

校办:

(一)收集甲型H1N1流感型防治的信息资料,及时向防治领导小组汇报。

(二)负责学校甲型H1N1流感型宣传工作,设置宣传栏,把有关资料、文件、学校甲型H1N1流感型防治工作情况及时上墙宣传。

年级组长:

(一)全面负责本年级组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

(二)指导、督促、检查班主任对学生因病缺课排查上报工作。

班主任:

(一)全面落实班级缺课学生排查工作。

(二)及时向校医室报告,因病缺课学生情况。

三、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师生防范甲型H1N1流感型肺炎意识。

四、严格晨检,对缺勤的师生员工逐一进行登记,并查明原因。

五、发现流感样疫情要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和教育局。

六、严格教室开窗通风、寝室办公室、保持空气清新,对教室实行每周二次紫外线消毒制度。

七、对患有流感症状的师生,对其及时就医,并遵照传染病进行医学观察。

八、加强疫情监控、摸底工作,接触过疫区来宾的,严格隔离7天。

九、认真做好师生缺勤及健康状况登记,按时上报教育局。发现疫情及时上报教育局防治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市、区疾控中心。

宁波四中预防控制

学校传染病预防应急预案 篇6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应急预案。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传染病预防应急预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传染病预防应急预案1

根据教体局的文件精神,为加强我校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有效应急处置校内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保障我校教学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一、成立传染病预防和控制领导小组。

组长:江廷明

副组长:张付显

成员:全体教师

二、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及时准确掌握全校师生身体状况,协调和组织全校力量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紧急处置,确保对疫情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保健教师负责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日常工作。

三、建立校长、各处室、班主任、学生通讯联络住处网:

建立学校与教工及家属单位信息,保证通讯畅通,能及时取得联系。

四、预防措施

1、坚持晨检,严禁体温在38℃以上师生进校,如遇班上有38℃以上的3位同学有同种症状,应立即由保健教师上报卫生院防疫站和教育局。

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环境整洁。

3、坚持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4、保证在校学生及时接受预防接种,同时做好预防接种证的.登记工作。

5、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并不能歧视他们。

6、谢绝外来人员(包括学生家长)进校。

7、利用黑板报、广播、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广泛宣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五、传染病应急事件的处置:

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立即做到:

1、迅速将该病人隔离,对该病人所在班级、楼面隔离消毒。

2、保健教师对该生所在的班级及任教老师密切观察,确保做到“四早”。

3、学校传染病和控制领导小组在最短时间内,设立临时现场指挥部,立即上报去疾病控制中心和教育局。

4、得到上级部门允许后,启动通讯联络信息网。

5、后勤部门准备好钱和物品,以备隔离之需。

学校传染病预防应急预案2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为有力地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订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1、成立常见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2、职责:

(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2)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管理,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做好检查落实。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9、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按照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县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2、医务室要坚持对饮食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停止上岗,并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3、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4、医务室要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常见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领导组报告。

5、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小组。

四、应急处理预案

一旦学校发现传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市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工会组长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镇小学中心校、县教育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 篇7

一、概述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民间有“锁口风”、“脐带风”、“七日风”、“四六风”之称。潜伏期一般为4~12天, 平均7天。

二、流行基本环节

新生儿主要是通过脐部感染本病, 大多数是由于旧法接生所致;也有的虽是新法接生, 但由于接生包消毒未达标, 或由于未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或由于出生后脐部感染等, 也可发病。

三、主要临床表现

新生儿破伤风首发症状常表现为不能正常吸乳。疾病的早期, 表现为想吃而不能吃, 故烦躁不安, 啼哭不止;继而由于面肌痉挛致牙关紧闭、眉举额皱、口角上牵, 而出现苦笑面容, 再进一步发展则出现全身抽搐。一般神志清醒, 无发热或只有低热, 发热高者可能由于并发症或严重抽搐所致, 预后均较严重。

四、免疫接种

最积极的预防措施是推广新法接生, 严格消毒切断脐带, 做好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如果遇上未经消毒断脐的新生儿, 则应争取在24小时内用3%过氧化氢 (双氧水) 或1∶4 000的高锰酸钾冲洗脐部, 洗后搽以酒精, 重新切断脐带, 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U或人体免疫球蛋白75~2 5 0 U。另外, 按要求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 (D T P) 。

复习题

如何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第八节脊髓灰质炎、急性弛

缓性麻痹病 (AFP)

一、概述

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脊髓灰质炎病例主要是:疫苗衍生病例、野病毒输入病例。任何小于1 5岁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 (A F P) 症状的病例, 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A F 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 而是以起病急、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二、脊髓灰质炎流行基本环节

1. 传染源:病人及无症状的带病毒者。

2. 传播途径:

粪便污染饮食, 经口摄入为本病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污染病毒的双手、用品、玩具、衣服及苍蝇等皆可成为传播媒介, 饮水污染常引起暴发流行。

3. 人群:以学龄儿童和少年为多, 成人患者也有。

三、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 咽痛, 肢体疼痛, 肢体麻痹。

四、免疫接种

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 (IPV) , 减毒活疫苗 (OPV) , 后者目前应用较多。复习题

脊髓灰质炎与A F P的关系?

第九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概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为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3天, 最短1天, 最长7天。

二、流行基本环节

1.传染源:带菌者、流脑病人, 潜伏末期、急性期均有传染性, 隐性感染率高, 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呼吸道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 2岁以下幼儿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同睡、怀抱、喂奶等) 。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三、主要临床表现

1.早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鼻炎、咽炎, 极少数患儿以结膜炎为主要体征。

2.败血症期:起病急, 突发高热, 恶心呕吐, 头痛及全身痛, 惊厥, 精神极度萎靡, 脉搏细速, 皮肤黏膜出现出血点并呈红色针尖大, 迅速增多, 扩大, 互相融合成片, 常见于肩、肘、臀等皮肤受压部位和口腔黏膜或眼结膜。

3.脑膜炎症状:多数患儿发病24小时左右即出现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等脑膜刺激征,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或嗜睡, 重者昏迷。此期仍有高热和出血点, 脑脊液呈典型的化脓性改变。

四、免疫接种

A群菌苗用于预防由A群N m引起的流脑。A+C群疫苗现已广泛应用。复习题

流脑的病原是什么?

第十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经虫蚊媒介传播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急性传染病, 属于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潜伏期多为10~14天。

二、流行基本环节

1.乙脑病毒是虫媒病毒, 需要蚊虫作为媒介将病毒传入人体。所以, 乙脑有明显的发病季节。

2.每年5、6月份, 乙脑病毒的感染先在猪群中流行, 蚊吸猪血后病毒在猪体内繁殖, 可使猪群中发生第二次流行;带有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人时, 病毒即经皮肤进入人体。

三、主要临床表现

1.起病初期:高热、寒战、精神不振、嗜睡、头痛和呕吐。

2.极期, 病情突然加重, 体温进一步增高, 神志改变加重, 转入昏迷或半昏迷;反复、频繁抽搐, 多为四肢、全身的强直性抽搐或四肢的强直扭曲性抽搐。

3.恢复期:体温在3~5天内逐渐下降至正常, 抽搐由减轻至停止, 神志逐渐清楚, 病理反射消失。

4. 后遗症:

若乙脑发病后1年仍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或精神异常, 应视为后遗症。其发生率为30%左右, 多为智力发育障碍、多动、癫痫发作等。

四、免疫接种

乙脑减毒活疫苗。复习题

流脑与乙脑的传播途径有何区别?

第十一节狂犬病

一、概述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 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人狂犬病, 为人畜共患疾病。潜伏期长短不一, 多数在3个月以内, 最短10天, 最长可达5年以上。

二、流行基本环节

当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人时, 其唾液所含病毒经伤口进入人体, 除咬伤外, 抓伤及舔伤人后, 病毒即可从损伤黏膜处进入人体。

三、主要临床表现

1.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 偶见超过10日者。在兴奋状态出现前, 大多数病人有低热、食欲缺乏、恶心、头痛 (多在枕部) 、倦怠、周身不适等, 酷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 对声、光、风及疼痛等较敏感, 并有喉头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 有麻、痒、痛及蚁走感等, 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 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患者的神志大多清楚, 随着兴奋状态的增长, 部分病人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幻视幻听等。病程进展很快, 很多患者在发作中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

2.并发症:可出现不适当抗利尿激素分泌, 可并发肺炎、气胸、纵隔气肿、心律不齐、心衰、动静脉栓塞、上腔静脉阻塞、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等。

3.病死率几近1 0 0%, 患者一般于3~6日内均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

四、免疫接种

1.接种对象: (1) 被狼、狐等野兽所咬者; (2) 被发病随后死亡 (包括观察期内) 或下落不明的犬、猫所咬者; (3) 皮肤伤口为狂犬唾液沾污者; (4) 伤口在头、颈处, 或伤口较大而深者, 如咬人动物 (指非流行区而言) 5日后仍安然无恙, 注射即可中止; (5) 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为狂犬病病人沾污者等。

2.轻度咬伤者于第0、7、14天各肌注2ml, 重度咬伤及头、面、颈部咬伤于第0、3、7、14及30天各肌注2ml。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 以及适宜的抗菌药物。复习题

如何预防狂犬病?

第十二节手足口病

一、概述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柯萨奇病毒A16型 (Cox Al6) 是最常见的一种。潜伏期一般2~7天。

二、流行基本环节

1.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尤其在流行期间, 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急性期, 病人粪便排毒3~5周, 咽部排毒1~2周。

2.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杯子、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 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亦可经口传播。与患者同一室最易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也可经口感染, 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3.易感性:人对Cox Al6及EV71型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 手足口病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三、主要临床表现

1.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 多在38℃左右。

2.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部曲) :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 皮疹不痒, 斑丘疹5天左右由红变暗, 然后消退;疱疹内有混浊液体, 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 如黄豆大小不等, 一般无疼痛及痒感, 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

3.并发症:无菌性脑膜炎, 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 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 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四、免疫接种

目前尚无相应疫苗。复习题

1简述手足口病的流行环节。

2简述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收稿:2008-12-12)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 篇8

关键词:春季;住宿生;传染病预防;预防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87-01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之一,出现传染病就可能蔓延,引起学生交叉感染,对学校教学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给学生带来了身心方面的折磨。

在冷暖交替的冬转春、春转夏、夏转秋的季节,天气多变,如果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流行性传染病,如:流感、胃肠道、荨麻疹、风疹、手足口病等。这些传染病主要是依靠空气传播,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把带有病菌、病毒的唾液喷向空气,又被周围同学吸入得病,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为了减少常见传染病给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困扰,维持校园内部良好的教学秩序,预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我校结合近几年门诊统计,对春季传染病制定预防控制手段

1.春季气候早晚温差大,气候变化无常,所以感冒的学生极为常见。提示:注意加减衣服,讲究个人卫生,寝室要常通风,通风时间要注意不要晚上睡觉开窗以免着凉。如果有人发热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感冒发热时个人不能私自用药,要及时来医务室就诊。

2.春夏季节胃肠道疾病为多发病。提示: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饭前洗手,尽量不要在街边小摊位和不卫生的小餐馆就餐,不要过食冷饮。提示大家得了胃肠道疾病要尽快就医,防治出现时间长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的问题。

3.荨麻疹病人增多。提示:春季花粉、柳絮过敏,夏季紫外线过敏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尽量要减少皮肤暴露的情况,尽量穿长袖衣服,户外戴口罩,同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只有体质增强,才会减少过敏的现象发生,用药期间注意尽量避免开车,一般抗过敏药都含有扑尔敏,容易引起瞌睡。)

4.春夏季节气候变暖,爱好运动的同学开始参加室外运动。提示:注意运动后保暖,防止出现感冒和运动后肌肉受寒的现象发生。(大家习惯打球后在场地边聊天)

5.春夏季节血压低的同学常出现全身乏力,头晕,气短等症状。提示: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同时避免突然的体位变化,防止形成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摔倒的情况的发生。中午休息30—40分钟为宜,醒后先喝少许白开水后再活动,可以避免全身乏力等睡不醒的情况发生。

以上是校园内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学校除了做好预防与控制,也应从监督、制度、管理等层面上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学校如何预防控制传染病

1.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各学校应按照要求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确保职责到位、检查到位,共同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2.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

按照传染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即“四早”原则),学校需要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卫生保健人员、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发现、疫情监控与报告机制。

3.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流行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专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阻断一切可能传播的途径,遏制校内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应急预案 篇9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幼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和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传染病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传染病事件不在幼儿园

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传染病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幼儿园突发传染病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的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防治工作。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一)工作职责

成立由园长负责的幼儿园突发传染病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传染病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园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教职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幼儿缺席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传染病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幼儿园教室、食堂、盥洗室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幼儿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街道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幼儿园的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幼儿园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幼儿园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100%的调离。

2、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禁止让学生食用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6、严格执行新生入园(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培养幼儿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教职员工及幼儿、家长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教职工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

4、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幼儿园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非典、禽流感等)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等),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传染病事件的监测系统。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传染病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传染病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有关幼儿园及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幼儿园传染病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及其他突发传染病事件时,幼儿园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园突发传染病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六、保障措施(一)组织机构保障

幼儿园应成立突发传染病事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

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财力和物资保障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 篇10

一.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2)利用健康安全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组织全 校 教 职工传 阅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 强 教 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5、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6、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7、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8、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二、应急处理预案

1、当学校出现传染病疫情时,校长应立即报告湖头中心学校、教育局、卫生防疫部门。

2、把病人立即送往医院隔离治疗,并立即对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调查处理。若病人是学生,由班主任护送。

3、学校安排人员迅速、严密、彻底地做好全面消毒工作。

4、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5、认真做好病人家属工作。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 篇11

【关键词】 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30-01

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类型趋于多样化,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甲型流感等,该类疾病以其发病迅速、传染性极高、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样等特点,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隐患。作为医院传染科,应该针对该类疾病的特点积极发挥其社会效益,做好该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以降低感染率[1]。本文就我院近年来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方面的工作措施进行总结,我院传染科积极实施了科学的疾病控制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就诊及医护人员治疗的安全性,降低了该类疾病的危害及影响,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1 预防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隔离、治疗等各个流程十分重要,缺一不可。作为基层医院,积极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在基层早期予以切断,可以降低更多不必要的疾病传播和流行。

11 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其主要对象为15岁以下儿童,注射疫苗后,可以有效提高受治人群的免疫水平,该方式是使人群在病发之前进行预防,亦可用于某些传染病病发之后的治疗及控制。目前,用于人群接种的病毒疫苗种类较多,如风疹、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疫苗,接种后可防止致病菌的侵入,从根本上达到降低发病率的目的。

12 一般药物预防 许多药物对于传染病有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如磺胺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预防作用;红霉素可以预防百日咳、衣原体、支原体肺炎;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患者可口服异烟肼,以控制病情[2];若为可能接触炭疽的人群,可以使用青霉素,给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或者使用四环素一周,给药方式为口服。不过这些方法目前临床应用并不多。另外,如果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措施没有严格把控,与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有过接触,应立即采取隔离观察措施,必要时使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避免出现医护人员的感染。

2 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方法

21 及时隔离观察 医院应对传染科日常诊疗工作进行细化,设立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的独立区域,这样便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在接受患者时,发现有症状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相似的患者,应第一时间送至医院独立设置的特殊区域,将其隔离,医院医护人员必须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如使用外科口罩,出入隔离室时,应使用隔离衣,医疗设备应一对一使用,非该科室的医护人员严禁进入隔离室。另外,应将患者随身的污染物及时运送至医院的制定区域内,医生、患者的通道与患者污染物的运送通道也应分开,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22 做好消毒工作 呼吸道传染疾病的致病菌对高效含氯消毒剂的耐受性不佳,容易被杀死,因此,呼吸道传染病的病房内,应严格做好消毒工作。使用含氯高效消毒剂时,应选用国家批准的消毒剂,并保证质量合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及使用说明,每天定时在病房内进行消毒工作。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物资等,均需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如氧气湿化瓶、喝水的水杯等。每个患者的衣物等也应该分别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在进行清洗时,不仅需与一般患者衣物分开,统一病房的患者异物也应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感染[3]。每日监测含氯高效消毒剂的浓度,保障消毒工作的有效性。患者治愈出院后,其使用过的物器械等,需经过终末消毒,才能正常投入使用。

23 患者分类管理 患者症状的患者,其致病原因各有不同,不能对其一概而论,而需将其进行准确诊断后,科学分类,并进行分类管理。一般的呼吸道传染分为三类,即发热患者、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及类流感样患者,三者的控制措施均有所区别,具体方法如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发热患者。一般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都会出现发热现象,对于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应注重其第一部的诊断,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正确的分诊,再进行具体的后期控制与治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明原因肺炎。该类患者应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了解其变化、控制病情发展发现及其相似的病例时,应组织院内相关骨干医师进行讨论、分析,及排查,若还是无法确诊,应先将患者有效隔离,并及时向当地传染病控制中心报告,以待后期处理[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类流感样患者。加强类流感样患者的监控,把握该疾病的变化情况及活动特点,以便及时发现变异,控制疾病发展,同时亦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刘坤,曹彬,丁枭伟,闫勇,李春燕,侯生才,王辰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02):23-25

[2] 高洪敏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护措施[J]职业与健康,2009,25(24):2819-2821

[3] 李正兰,李东,罗鹏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及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09):1854-1855

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 年3 月‐2015 年3 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428 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标准[2], 428 例患者中, 男209 例, 女219 例;年龄5~81 岁, 平均 (54.5±10.4) 岁, 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407 例, 占95.09%, 咳嗽381 例, 占89.02%;呼吸急促102 例, 占23.83%;呕吐、腹泻82 例, 占19.16%;重症或低氧血症患者21 例, 占4.91%。

1.2 防治措施

1.2.1 加强管理制度感染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呼吸道传染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培养感染科人才, 提高本院医务人员的防感染意识, 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 并做到彻底落实。

1.2.2 对患者的管理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控制措施, 多指导患者进行身体锻炼, 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 保证患者充足、高质量睡眠, 定期对橱柜、地板消毒。对患者使用过的仪器、医疗器械设备和相应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1.2.3 加强防治宣传工作可建立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治宣传小组, 采用标语、广播、宣传海报、讲座、墙报等形式对呼吸道传染疾病措施进行宣传, 让人们对防治措施进行仔细地了解, 宣传对象主要针对本院住院患者及其家属, 此外, 还可以与中小学校进行合作, 面向易发病的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防治宣传讲座[3,4], 真正将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治宣传工作落实到实处。

1.2.4 避免医院感染认真分析医务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个危险情况, 并学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分级防护。时刻注意加强护目镜、手套、防护面罩、医用口罩及防护服等防护工具的使用, 认真按照五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5,6]。单独为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设立具有良好隔离效果的医疗区域, 保证空气流通, 明确划分传染疾病专用通道, 医护人员及家属进出病房要穿隔离衣。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X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道传染疾病临床特点

428 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中, 不同性别患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但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类型及不同季节患病情况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见表1。

2.2 呼吸道传染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统计428例患者对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等相关的知识掌握情况, 仅有19.63% 的患者可以正确地掌握呼吸道传染疾病预防措施, 患者中对呼吸道传染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 虽有部分患者知晓疾病前期具有传染性, 但仅有28.27% 了解传播形式和途径, 具体见表2。

3 讨论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水痘、麻疹、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等均为临床常见呼吸道传染病[7,8], 本文针对呼吸道传染疾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为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主要发病方式, 且以冬春季节为高发期, 通过对呼吸道传染病的人群统计, 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18 岁以下青少年及60 岁以上老年等免疫力低下人群,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在冬春季节等传染病爆发阶段, 要提前做好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控制传染来源, 严格隔离感染患者, 重视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和预防, 降低感染发生。此外,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 428 例研究对象中仅少数患者可正确了解掌握呼吸道传染疾病预防措施、传播形式和途径等呼吸道传染疾病相关知识, 因此, 加强对防治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宣传, 各个学校及辖区对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使人们认识到有效的预防对控制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传播的重要性[9,10]。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探讨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428例, 统计分析其人群分布、疾病类型及发病季节等特点, 并针对其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方法, 加强呼吸道传染疾病控制。结果 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类型及不同季节患病情况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仅少数患者可正确了解掌握呼吸道传染疾病预防措施、传播形式和途径等呼吸道传染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18岁以下青少年及60岁以上老年等免疫力低下人群, 冬春季节为高发期, 针对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点做好相应的预防、治疗工作, 从而减少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传播。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疾病,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楠媚, 莫运政, 刘利群, 等.大气二氧化硫与居民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相关性的时间序列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 30 (5) :385-389.

[2]刘坤, 曹彬, 丁枭伟, 等.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J].中国医院管理, 2010, 30 (2) :23-25.

[3]嵇赟喆, 王晓杰, 李晓静, 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负压隔离病房带菌飞沫和CO2分布特性的模拟比较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1, 26 (21) :1-5.

[4]李正兰, 李东, 罗鹏.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及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9) :1854-1855

[5]金伟斌, 卢建华, 吴建国.基于健康管理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社区防控策略[J].医学与社会, 2011, 24 (2) :49-51.

[6]晁明霞, 毛爱军, 刘琦, 等.细菌溶解产物佐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51 (4) :74-75.

[7]苏丁绪, 周崇安, 李明波.浅析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12) :5510-5511.

[8]张霞.整体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35) :148-149.

[9]陈学军, 刘静浓, 李彩霞.泛福舒 (细菌溶解产物) 预防儿童入园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0) :84.

上一篇:中班保育员工作反思下一篇:护士三问三解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