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就老了抒情散文(共4篇)
活着活着就老了抒情散文 篇1
在心理学家看来,被视作一种全新“现代病”的初老症实际上是一种面对社会压力的集体意识和心理暗示,通过情绪调整和接受变化,完全能够从这种不是“病”的生活状态中获得新的感受,
初老其实是恐老
“初老症被很多人看做是现代社会压力的产物,但是从小学开始一切都是按照培养成人的教育方式来做,可是到成年时却希望保持童心,开始怀旧。”
在网络上,喊“初老症流行”的也多是80后、90后的青年。在知名心理咨询师胡慎之看来这不过是年轻人对成年面对压力的自嘲,是压抑之后的一种反弹。“现在孩子们是少年老成,但成年之后却不愿意接纳长大面对压力的现实,这种自我退行的状态是初老症之所以流行的原因。”
前一段时间胡慎之去了尼泊尔,在旅途中遇到一名在伦敦读大学的英国女孩斯曼林,她说要在恰当的年龄做恰当的事情,年轻就要多了解世界,而且她在上学期间打零工支付假期旅行费用,完全不需要家庭支付相关开支。“联想到国内差不多年龄的孩子都被保护得很好,少年不知愁滋味,然后直接进入社会后就产生了断层,无法适应社会的压力,看到‘初老症’这样的标签就会不由自主往自己身上贴,从而产生集体认同感。”胡慎之说初老症其实是种恐老的表现,说到底是家庭与社会教育的问题。
调整生活接受内心变化
其实,仔细看看初老症列出的50条症状,例如“一天没有吃绿色蔬菜就会觉得身体怪怪的”、“按时回家”、“不爱凑热闹”这样评定“是否提前衰老”,却是生活状态面对内心变化而改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将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在心理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要求,因此,不同时期的人都存在特有的心理危机。而所谓的“初老”也不过是25岁之后青年心理发展随着社会变化在调适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危机”。
著名心理学家张怡筠说,能否安然度过人生阶段中特定的“心理危机”要靠情商和自我心理调节,
管理资料
她的工作状态对于当下很多奋斗中的年轻人来说可以算是超负荷运转,可是张怡筠觉得完全可以通过心理暗示和生活安排来释放和调节压力。“我会在固定时间跑步,这对压力释放有很大帮助。”不仅日常饮食“不吃红肉不喝咖啡”,“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温茶,覆着面膜开始30分钟安静的阅读”,这是她的一天“情绪启动仪式”,是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法宝,“当你用很沉静的心打开一天的时候,就会得到很充沛的能量,然后去思索今天要做的事,我该如何去面对,根据这些做好调整。”
寻找积极归因愈疗
胡慎之也认同,当下一部分青年对于初老症的认同感不仅来源于个体,也是集体意识消极归因的心理暗示。“我有个小助理是1988年出生,每天都听到她在那里喊累,但什么是累呢?”70年代生人的胡慎之,每天过得都很充实,一天乘坐3种交通工具辗转3个城市完成工作、每天只睡5个小时,在9个电视台不同类型的节目做嘉宾,业余开设专栏出书,出门旅行,并仍然能保持充沛的精力。用他的话说归根到底是寻找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别人娱乐的时间见缝插针地工作。现在很多都是30岁左右的人喊自己老了,但他说自己恰恰就是在30岁之后找到新的人生规划。“提前做好规划,寻找支持自己人生的信条,你会发现不会有逃避压力的无力感,相反会享受人生。”
他常对前来咨询的求助者问一个问题,如果半夜3点让你去取100万现金,是老板让你去取或者你自己去取,有什么不同?“如果把这件事情当作任务去处理,自然会有一些消极的心理暗示。”他觉得很多年轻人总是把很多问题当作任务去解决,同样把人生也当作任务,完不成就会感到焦虑,却不能体会这是一个过程,要去接受,去主动改变和享受。
失去天真无邪的同时,也拥有了成熟的魅力及视野;少了夜店的乐趣,也学会了善待自己的身体;不知道时新流行,反而懂得欣赏经典……不要害怕随着年长而不断“失去”的事实,而把这看做是一种有趣的过程,启发我们再度思考“获得”的意义。
看看电视节目,现在的小孩说话像成人,老人周游世界去冒险,却留下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在喊老。预防“初老”,请从娃娃抓起。
初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后遗症状的沮丧焦虑,无痛无感的麻木状态,想摆脱这种状态,很简单,交钱上一个培训班,无论舞蹈声乐美术之类陶冶情操,还是烹饪格斗调酒等生活技能,先重拾有目的的生活乐趣。
按照网络问卷对号入座会让初老症患者数量呈阶梯状上升趋势,所以关掉电脑,去楼下散散步吧。
活着活着就老了 篇2
这两天的朋友圈总能看到圈内好友悼念傅抱石外孙女,同为画家的傅蕾蕾,12月29日晚傅蕾蕾意外去世,疑为抗抑郁药物使用过量所致,年仅33岁。就在月初,她的个展刚在北京艺凯旋艺术空间与大家见面,这个在创作上毫无祖父影子,画面上尽是奇思妙想的女孩把画画作为一种疗伤的过程,她说画是画给自己的,是只有自己才懂的语言,如同日记一样。只是绘画终究未能疗其伤,留住年轻的生命。
12月21日下午,已经在《三联生活周刊》19年的朱伟发微博公开表示自己将于22日离职,这条微博中透出一丝解脱,“编《三联生活周刊》19年有余,太多恨不得每一个句子都要改的稿子。每每为这样的稿子恨不得将自己的头发揪起来,就感慨于每人为何不能尽心做好自己的事,少给他人添堵?好在这一切终于可结束了。明天是操心的最后一天了。”自1995年至今,《三联生活周刊》的发行量一直保持增长,哪怕是近两年纸媒最不景气的时刻,零售有些许下滑的情况下,订户依然保持了增长。在中国的媒体生态下做一本大众化的刊物终归会受到诸多限制,朱伟在可能性之内,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市场需求之间,争取保留一点点自己的态度,而这一点点态度让同为编辑的我颇为受教。差不多一周前的12月13日,封新城也離开了他奋斗了18载的《新周刊》。
2015年伊始,这个本该充满喜庆的时刻传来的却尽是忧伤的消息。
12月28日北京市民“喜迎”公共交通涨价,一部分人群从地下转移到了地上。12月29日18时深圳开始实行汽车限购,不少人抢在最后的二三十分钟里刷卡购车。一时间交通成了民生热议话题。我们无力改变各种政策,只得应付。
本期特别报道将视角放在了时下最为主流和洋气的艺术形式“装置艺术”,这个曾经最前卫,最受官方排挤的敏感形式经历了20余载的发展,如今也变得习以为常,颇有无装置不艺术的意味。装置这一形式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老去,唯有艺术家的创造能够随着年华老去不断翻新。
真是应了冯唐那本杂文集的题目,活着活着就老了。
焦 萌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书笔记 篇3
冯唐的这本书,分为四卷,总共收录了239篇文章。看起来好像内容涵盖广泛,有写文学大家的,有些日常生活的,也有些城市记忆的。但是翻了几篇之后。发现每篇文章出了题目之外似乎没什么区别,239篇读下来没有一篇有印象的,没有一篇和其他不一样的。这么多篇文章,看来看去说的都是那么几件事:他学过妇科、他很懂古玩、爸妈住在美国、司马迁受过宫刑、曾国藩很牛、胸部、小鸡鸡,不管什么主题,都是他在自夸式的东拉西扯,唠唠叨叨。乍一看有些王小波的味道,但是也只能是乍一看,王小波所经历的年代,对冯唐来说有些陌生。可以想象,冯唐从小家境应该不错,不为吃穿和前途发愁,十几岁就可以出书,这给了他一些误导性的优越感,以为随便读几本书随便贫几句嘴就是才子了。所以他完全没有王小波的神韵,也只能学学样子,只可惜也只有个模糊的样子。
初读的时候,确实觉得他的文字挺惊艳,但是再读下去,发现除了贫嘴也没什么了。任何话题都可以转移到女性的乳房和男性的小鸡鸡上去,虽然很多时候这些比喻都没有必要而且牵强,又不敢多少,就突然来那么一两句有点不知所云。但是冯唐依然屡试不爽而且似乎乐在其中,看得人哭笑不得。
不可否认,冯唐是挺聪明的,小聪明不少,但是沉淀下来的没有。字里行间多是得瑟,但是具体有什么好得意的也没透露出来。他说他的小说比杂文要好,我难以相信。一部好的小说需要精妙的设计和构思,不仅要自己写的痛快,更要从读者的角度去审视作品的可读性。需要比随口唠叨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性,当然还有才学。一个连散文都写得前言不搭后语的人,自己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管连贯不连贯啰嗦不啰嗦,这样的人怎么会沉下心来好好构思小说?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500字 篇4
刚刚读完了冯唐的杂文《活着活着就老了》看完之后整体的感想有这么几点,第一,写作者阅历比较丰富,读书比较多,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第二,作者状似无意,实则在文章中处处宣扬一种“口无遮拦”的被他个人认为是“说真话”的精神;第三,写的好的很多,但是看完之后,我却不能明白作者的意图,或者于我而言,喜欢的还是言之有物的写作,像作者这样,仿佛睥睨天下,用一句大实话说,好像天王老子在他面前都一文不值,他又是个什么东西,做出了多少经世致用的好文章出来,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值钱。文人相轻,自古有之,我所不能接受的是,我们的谦虚呢?自古流传下来那么多的名人,被贬的居多,可是一个人在一个文化环境下自然有他的贡献在那里,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嘲笑巨人也不过尔尔,实在太过愚昧无知。
于我,看他的文,或许是欣赏一下作者的文笔,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才气,其他人又有几个能这么酣畅淋漓写出这么一大本看完之后,好像又什么都没看的书呢?不过,我也就看了一本而已,何况是杂文集,从名字上看就知道,杂文嘛,没事的时候胡言乱语的东西,拼凑在一起,其他的不敢胡乱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