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电影赏析(通用7篇)
《活着》电影赏析 篇1
《活着》电影赏析
《活着》是由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由张艺谋1994年执导,葛优饰演福贵,功利饰演家珍的一部电影。我第一次观看它,是在高一一次晚自习,那个时候看到后的第一感觉是震撼,感情是随着故事的情节波动而起伏不平,那时年轻的我感觉结局似乎太过悲凉,大二的选修课上,第二次观看这部作品,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看后不再觉得只是故事中主人公的命运的悲剧,而是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悲凉,看到了那时候真正存在的社会本质问题。
故事主要围绕福贵一家及其一声坎坷的命运为主要线索展开,讲述了20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几十年中福贵一家的变化情况。
故事从国共内战时期开始讲起,福贵(葛优饰)是当地一个显赫有钱家庭的长子,他天性懒惰,嗜好赌博。因他人设计,福贵很快把家产全部输给了狡诈的皮影剧团的领班龙二,福贵的父亲因此气得一病不起,在龙二来讨要房契的时候被活活气死了。因为生计,福贵被迫沿街卖线。六个月后,福贵无奈向龙二借钱,但龙二并没有借给他,只是把他以前工作时的皮影给了他,让他自谋生路,后来福贵和他原来的长工长根带着那个皮影箱子,在乡下走街窜巷靠表演皮影谋生,但福贵又被国民党抓去当名,解放后一家人团聚。
当福贵回到了现在已经被解放的村子,被告知他母亲已经死了,凤霞因高烧哑了,龙二又被新政府定为恶霸地主,被枪毙了。福贵和家珍重新建设起他们的生活。到了1958年,开始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有一天晚上,福贵正在唱皮影戏,被告知有庆被区长的汽车倒车撞倒砖墙砸死。在此期间,嫁给了二喜(姜武饰)的凤霞要生产了,福贵和家珍连忙把她送往医院。凤霞生了,但随后却突然大出血,学生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孩子虽然健康地出生了,但凤霞却由于大出血死去了„„
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默默的生活着。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因此,作者在塑造福贵这个角色时,即使只是大千世界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我依然可以在他身上看到那份坚强。他一夜之间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一文不值的穷光蛋,他的父亲因他气死。破败钱的少爷不懂的伤心,破败后的福贵没资格伤心,他成了佃农。此后的日子里,他亲手埋藏了自己的儿子,女儿,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世间最大的悲伤。他因为年轻时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不断付出沉重的代价,厄运的阴影一直追随他的脚步,残暴地夺走他至亲的生命,毫不怜惜,毫不同情。但是他依然活着,只能活着,一头牛在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这部电影,让看的人都不禁感叹:人就是这样也只能这样活着,只要活着就有痛苦也会有希望。
《活着》活得奖项分别有:获第四十七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葛优)、人道精神奖;第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0大华语片之一;全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英国全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这是观众对电影的肯定和欣赏的一种表现。下面我来简单叙述一下电影里的两大主角:
影片中的主人公徐福贵——葛优。他善于表现小人物的内心,对小人物诠释的也比较得当,此片中有一句很深刻的台词:“千好万好,活着就好”。另外,还有他跟春生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活着不容易,要好好活啊!”,这可能就是他能在生活的压力和丧失亲人的悲痛中能活下来的精神力量吧。这种知命术的叙述可见跟剧本及编剧的深刻功力是分不开的。一个富家公子,赌的什么都不剩,然后开始苦涩的人生经历,给我感觉他是坚强的。还值得赞扬的就是,一个富家公子,借了别人一箱皮影戏(片中曾多次提及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戏箱子——富贵的捞食工具),他可以说是尽力保护,这很让人感动。
这部片子女主人公家珍——巩利的表现也是不错的。首先在片头,一看她就不贪财,在旧社会,嫁入大户的哪个不贪财,起码电影里都是这么处理的,可是他却可以带着孩子离开丈夫,也正是这点,对一个讲究三从四德的女人是不容易的,后来见到落魄的丈夫后又回来支撑起这个家,她给给人总的感觉就是一个值得佩服的中国女性——执着而可爱。而后来,当上区长的春生倒车撞倒了墙,压死了她儿子有庆时,她曾对春生冷言冷语,怒目以待,“死活不让他进门”。但当春生被判为走资派,妻子自杀,旁人疏远并划清界线,他不想活下去的时候,她说他还差徐家一条命,劝他不要自寻短见,好好活着。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影片中显然易见。
张艺谋的《活着》是一部不朽的影片,因为它是一部表现小人物的命运,表现苦难的题材,表现了人类那些共有的古老的情感。人生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奈的,人类如同被操纵的玩偶,无法抗拒命运的主宰。面对无法抗拒的命运,一个人该如何去做呢?电影《活着》所给的答案极为简单明了,正如影名所示的那样,活着。是啊!人应该活下去,无论生活多么悲惨也要活着,坚韧地活着,充满希望地活着。
《活着》电影赏析 篇2
一、大众化
余华在《活着》中文版自序中说道:“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 “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3], 文学很多时候直接面对的并不是读者, 真正的作家不会故意迎合读者的喜好而放弃与自己内心的对话, 许多伟大的小说总是曲高和寡, 知音难觅。导演和作家毕竟是不同的, 导演一部电影终究不是一个人的创作, 并且电影自身担负着强大的大众媒介的功能, 如何面对观众是绕不过去的思虑。同样, 将小说《活着》改编成电影也面临着如何大众化的问题。
1. 时间
余华的小说有一种模糊的时间感, 小说对于时间并没有突出的标明, 正如余华自己所说的那样“时间的方式就是福贵活着的方式”、“描述一生的方式是表达时间最为直接的方式”[4], 在小说中不是以时间来记述生活, 却是以生活来记录时间。这样的时间是属于福贵一个人的时间, 时间不是靠其鲜明的时代性得以记录, 而是靠福贵的生命经历得以纪念。那些在历史上重大的时间节点都淡化成了福贵的生命背景, “所有的时间隶属于个体, 有意地消解了与时代的联系, 时代的特征隐匿于幕后, 影影绰绰。”[5]尽管福贵的家人死于特殊的时代, 但是他们的死亡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归因于这些特殊的年代, 他们的死亡在其他年代都具有其可能性。带走他们生命的与其说是时代, 不如说是流逝的时间, 同样地, 福贵最后同样会在流逝的时间里消逝。于是死亡的偶然性在生命化的时间中得到其必然性的阐释与消解, 正如余华在日文版自序中说道:“在文学的叙述里, 没有什么比时间具有说服力了, 因为时间无须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6]与小说不同, 对于电影来说, 要在2个多小时内像小说那样描述福贵是怎样走过来又怎样走过去的一生, 实在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并且在电影的富有冲击性的画面中, 每一次死亡叙事都会给人造成最震撼的印象, 在紧凑的时间中叙述那么多次死亡, 无疑会造成为每一次死亡铺垫的刻意与生硬。电影截取了福贵一生中的一段时间加以突出的展现, 用字幕直接打出了“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和“以后……”对“40年代”与“以后……”也做了很大的压缩, 特别突出时代感鲜明的“50年代”与“60年代”, 通过家家户户上交铁器, 集体大炼钢铁, 集体大食堂, 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婚礼, 以及一系列文革时代的布景等等, 将小说中抽象的文字描述, 用具象的空间造型给予人巨大的冲击, 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中。时间不再依赖于人物记录, 反而是人物的命运在时代中浮沉, 时间不再是福贵一个人的时间, 而是变成了大众化的时间, 是所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的共同的时间。由此福贵一家成为了小人物在特殊年代的典型, 观众得以看到许多人的影子甚至是自己的身影, 剧中人物就是曾经同自己一起经历过时代风雨的人, 是小人物对特殊年代的见证。除了通过字幕与造型布景上对时代进行清晰的说明之外, 在情节改编上, 也将特殊年代推到了台前。小说中凤霞产后大出血而死并没有与时代牵连, 而影片中凤霞的死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归罪于文革时代。影片中帮助凤霞生产的只是一批年轻的红卫兵护士, 而教授医生却被关进了牛棚, 当凤霞大出血时, 小护士们手忙脚乱, 只说没学过, 而从牛棚中找来的王教授却因被饿了好几天一下吃了七个馒头而晕了过去。因此凤霞的死可以说是文革所造成的悲剧。再如有庆的死, 如果有庆不去学校炼钢是不是就不会死?如果春生不是因为巡查炼钢以致连续五天未睡觉, 是不是就不会撞倒墙?死亡的种种偶然性背后都蕴含着时代的必然性, 生命被牵缚在时代上, 不由自主, 使大多数人都能感同身受, “这是张艺谋这样一代人对自身成长过程的一个影像隐喻和表达”[7]。从个性化的时间到大众化的时代, 从抽象的时间哲学到具象的时代画面, 电影《活着》作出了一次可以说是对小说原作颠覆性的改编, 表现出其极力希望唤起大众情感共鸣的努力。
2. 人物
福贵:小说《活着》中的福贵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角色, “少年去游荡, 中年想掘藏, 老年做和尚”, 在生命的一次次悲怆体验中, 他从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变成勤恳谨慎的农民, 最后留给世界一个超脱生死的背影, 他的坚韧与宽广在生命无常的苦难中愈现深刻。而电影则紧扣住了小人物的心态来表现福贵, 着力突出其“苟且”的生命感。影片对50年代之前的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 对福贵市井无赖式的混劲, 年轻时的彷徨无着没有过多戏剧性的表现, 胖妓女变成了纯粹的人力轿子, 福贵与老父亲和老丈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减弱, 老丈人的戏份甚至被全部剪掉, 小说中福贵在青楼里对来劝赌的家珍又打又踢, 影片中福贵对家珍也只是冷言冷语而已。小说里老年的福贵平静地诉说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那种只为活着而活着的超然, 对待世界的同情的眼光在电影中由于叙述角度的改变, 也被通通删去了。小说以福贵为中心, 而影片则以事件为中心, 从事跟着人走变到人跟着事走, 影片对人物刻画的落脚点放在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物的生存状态上, 这种生存状态实际上还是对时代政治的一个映衬。福贵投降时直挺挺地高举着双手, 一直不敢放下;看到龙二被押去行刑, 失魂落魄地吓出尿来, 听到一声枪声就全身抽搐一下, 急急忙忙将洗湿的解放军证明挂在墙上, (葛优将这种恐惧刻画得入木三分) ;福贵让有庆去学校炼钢, 生怕落后;听到镇长说到自家祖宗房产被烧时, 连忙撇清关系, “那是反革命的木头, 反革命的木头”;有庆在大食堂将面条倒到欺负姐姐的调皮孩子的头上, 当孩子父亲喊道:“小孩子懂什么, 还不是大人教的!”“破坏大食堂, 就是破坏大跃进”时, 福贵也当众狠狠地打起了孩子, 生怕牵连进政治漩涡;二喜提到春生被定为走资派, 要福贵二老与其划清界限时, 福贵沉默片刻后, 随即频频点头说:“那当然!那当然!一直有界限。多少年了也没有好好理过他。”电影巧妙地添加桥段, 借助于演员夸张的表演、戏谑的语言等电影自身影像化的优势, 对福贵的小人物心态进行了细腻生动的展示。这种对福贵性格的把握与定位可以说是一种从小说到电影的大众化的改编, “苟且”的生存状态正是许多经历过历史磨难的人所共同体验过的, 它贴近了中国人在五六十年代的谨小慎微的萎缩的生存现状。但是另一方面, 福贵身上对于生死的坚韧、对于善恶的超然, 在历经生命无常之后对于世界的友善, 这些宽广与丰富的力量在影片中却没有得到有力的表现。
家珍:小说中家珍是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 善良、勤劳、逆来顺受, 但是小说中段对家珍着墨并太多, 并且小说中家珍生了软骨病, 长久地在床上遭受病痛的折磨, 在凤霞难产死去后, 家珍在不久之后也随之去世了。而影片中则大大增强了家珍的戏份, 家珍的性格也在柔顺中更添了一些烈性。小说中家珍是在福贵倾家荡产之后被自己的父亲接回家的, 而影片中家珍则是在劝赌无用后自己带着凤霞回娘家的;在电影中有庆被福贵打了, 护犊的家珍也会和福贵闹脾气, 她一把把有庆拉过来, 对福贵说“你打!你打!”后来有庆端醋给唱皮影戏的福贵喝, 也是家珍想出来的, 可以看出家珍不再是小说中的柔顺性格, 而是带有烈性的。影片中家珍也并没有很早就得了软骨病, 卧病在床, 最后也没有死去, 而是跟随着剧情一直走到剧终, 这种增加女人戏的做法无疑是对小说的另一种大众化的改编, 它一方面使剧情不那么单一, 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有力, 另一方面正如张艺谋所说:“一部电影里, 如果没有女人戏, 也会显得不好看。”[8]出演家珍的是当时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巩俐, 她不仅是票房保证, 而且其国际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增加演员巩俐的戏份绝对是吸引大众的强有力手段。
有庆、二喜、苦根 (影片中叫“馒头”) :有庆在小说中是在医院中为救县长太太被不负责任的医生抽血抽死的, 组织未成年人鲜血这一点本来就有所争议, 再加上按照原作处理在电影表现上会过于残忍, 缺乏一定的真实性, 因而在电影中将其改编为有庆靠在墙角睡觉, 为了巡查炼钢的情况连续五天未睡觉的区长倒车时把墙撞倒, 这才发生了悲剧。影片也并没有对这一惨剧做直接的正面的描述, 而是通过孩子给福贵报信, 纷乱的人群的脚步, 躺在担架上的有庆来表现有庆的死亡, 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有庆的死亡所造成的情感冲击。另一方面, 小说中二喜在苦根四岁那年被两排水泥板夹死了, 而苦根七岁那年吃豆子撑死了, 而在电影并没有安排二喜与苦根的死亡结局, 影片最后以福贵、家珍、二喜和苦根一家人吃饭的温情画面结束。这种一家四口的其乐融融化解了此前的悲剧阴影, “在一部电影中重复地渲染死人的情节, 这也是拍电影的大忌……要的是中国最普通老百姓所经历的那种生活, 所以我们只让福贵死了两个孩子, 没有让他全家死光, 比较有分寸。”[9]《活着》继承了张艺谋一贯的“好看电影”的原则, 减弱小说的悲剧性以及过多的戏剧性和偶然性, 避免了紧张的快节奏的死亡叙事, 拉近了与生活真实的距离。
3. 主题
余华在韩文版自序中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 也不是来自于进攻, 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 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 因为他们互相感激, 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 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 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 《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的巨大的苦难, 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他没有断。我相信, 《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10]小说《活着》的主题在这段自序中得到了直接的表达, 作者通过叙述福贵的一生, 表现了人在苦难面前的坚韧, 即使经历一生苦难, 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 对这个世界抱着乐观的态度。
“关于《活着》, 艺谋说:就是活着的还活着, 死去的死了。说得再通俗点, 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他认为一部好片子, 应该是知识分子和大众都爱看, 而且用一句话就能把影片的题旨意义说清楚……艺谋说他信奉的是:把艺术还给世界, 把世界还给人, 把人还给自己。并强调《活着》中的生命感就是‘苟且’。这是中国人身上所特有的一种很真实的生命状态。”[11]从小说到电影, 主题从“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人生哲学偏倚到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活状态。而这一主题的偏移, 也是与情节的改编相关的 (余华得知二喜与苦根在剧本中没有死后, 认为作品会变味, 福贵这个人物会缺少力量[12]) , 而对于情节内容的改编之由又可追溯到二者对于小说中死亡的偶然性的态度。
不同于电影所力求展现的生活真实, 余华自己说过:“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 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 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13]有评论者说过:“余华将‘减法’运用到了极致的特点, 他成功地把‘历史’和‘现实’删减成了‘哲学’, 通过对事件与背景的简化和剥离、通过对具体性的抽象画, 实现了对叙事内容的‘经验与形式’的提取, 由此达到了‘形而上学的高度’, 并获得了朴素和更高意义上的真实……”[14]余华的真实从现实生活的琐碎的细节的真实超脱出来, 在《活着》中表达了自己对偶然性真实的深刻见解, 个人命运中的偶然性却在人类命运中具有其必然性, 与此相反, 电影却恰恰认为偶然性拉开了与生活真实之间的距离, 并试图增加更多的生活化的细节来淡化观众对偶然性的印象。
小说《活着》中充满了偶然性, 正是这些偶然性层层叠加, 塑造了一个“偶然”的福贵, “活着”的坚韧与超然才愈加深刻。而电影则竭力抑制这种偶然性, 对死亡叙事做了很大的删减, 也使得福贵这个人物在坚韧性格上的表现缺少了力量, 人物的着眼点也就从坚韧转到了苟且。“余华期望制造一个命运中的特例, 而艺谋则希望这个故事能落到普遍意义上。”
影片的结局表现了“小鸡长大了就是鹅, 鹅长大了就是羊, 羊长大了就是牛……”的希望与憧憬, 以一家四口的脉脉温情结束了叙事, 力图消除沉重的悲剧感, 留给人光明的希望。而在小说中苦根最后也还是死去了, 即影片中希望的毁灭。在电影中, 活着是因为有一种相信生活会越来越来好的信念———鸡会变成鹅, 鹅会变成羊, 羊会变成牛……而在小说中, 正如福贵爹所说的那样, “从前, 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 鸡养大后变成了鹅, 鹅养大了变成了羊, 羊就变成了牛。到了我手里, 徐家的牛变成了羊, 羊又变成了鹅。传到你这里, 鹅变成了鸡, 现在是连鸡也没啦。”[15]希望与绝望都是轮回, 因而都是不存在的, 活着并不依赖于任何希望和信念, “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 而只是为了活着。这种活着本身所显示出的是和时间与大地一样绵长和永久的坚韧的生命力, 这远远比影片所表现的主题更加深刻。电影《活着》相较于原作在主题上的薄弱, 可以说是在大众化的改编中所作出的思想性上的让步。
二、个性化
在电影《活着》对小说的改编中, 除了大众化的考虑, 张艺谋也力图表现自己在“第五代”导演中独树一帜的个性色彩。
1. 荒诞性
张艺谋认为“第五代”导演对于重要历史时期的表现有一种沉重得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态度, “‘第五代’到现在还是在哲学地反思人生, 不会玩幽默, 不愿意甚至不屑博人一笑”[16], 而“他发现许多从‘文革’中过来的人或是从大狱中熬出来的人, 每当谈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总喜欢用一种调侃的语气光论说过去, 这种态度在他看来就是一种跳出来看昨天的眼光。”[17]他试图从‘第五代’导演严肃沉重的态度中超脱出来, 区别于过去拍的五六十年代的电影。“不要让人一直沉浸在沉重的反思中。笑谈人生, 把过去的事调侃一把。”[18]因此张艺谋在电影改编中着重加入了许多荒诞与幽默的因素。比如在表现五十年代的大跃进中, 镇长去福贵家收铁器, 有庆把家里装皮影戏的箱子拖出来, 说箱子上的钉子也是铁, 观众和福贵、家珍一起紧张起来, 这皮影箱不仅对福贵有着特殊的意义, 家里有铁器隐瞒不报也可能招来祸事, 幸亏家珍说到时候让福贵在炼钢时唱皮影戏给大家鼓劲这才救下了箱子, 而有庆最后一句“那不解放台湾啦?”既是孩子的天真又是一种戏谑, 使先前的紧张气氛反而呈现出了一种可笑的荒诞。在大炼钢铁时, 还加入了福贵唱皮影戏、有庆骗爹吃醋、福贵追着有庆要打, 唱戏声与大家的哄笑声都盖住了沉重的时代感。在六十年代的文革叙事中, 也通过二喜与凤霞的婚礼对文革进行了生动的展现, 在婚礼上大家齐唱《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 新人摆出雄赳赳气昂昂的姿势, 手里拿着毛泽东语录拍结婚照, 二喜对着福贵家墙上的毛主席像说:“毛主席他老人家, 我把徐凤霞同志接走了”, 春生送结婚礼物时也送了一幅大的毛主席相, 而家珍因此对春生心怀芥蒂, 不要收春生的礼物时, 扮演福贵的葛优一脸认真地现出毛主席相说:“这是毛主席!”, 这些都避开了文革叙事的沉重性, 通过喜庆的婚礼表现了一个荒谬时代的荒谬性, 而更让人觉得荒诞的是所有人都抱着一种极大的热情主动地融入和沉浸在这个荒谬的时代里甚至推波助澜, 而这些则更是引人深思的。
电影《活着》以一种荒诞和幽默的观点来反思历史, 看似浅薄的调侃, 反而在“第五代”导演的“造势”、“说事”和“文人气”中, 展现了一种站在高处的超脱的胸怀与锐利的眼光。
2. 皮影戏
小说中福贵是一个农民, 而在电影中则安排福贵以唱皮影戏为生, 皮影戏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富有韵味的民间艺术形式———光影下, 纷繁灵巧的皮影人物的纷繁动作, 配以磅礴高亢的秦腔和铿锵紧凑的鼓点弦乐, 具有极强的艺术观赏性。皮影戏的加入不仅冲淡了时代背景的沉重感, 而且使得电影的审美性和可观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皮影戏作为一条重要的叙事线索在电影中贯穿始终, 它见证了福贵从少年浪荡到中年落魄, 从被拉壮丁到给解放军唱戏, 从大跃进到文革的人生经历, 虽然皮影人在文革中被烧毁, 但是最后皮影箱又承载着小鸡新的生命, 孕育着“小鸡长大了就是鹅, 鹅长大了就是羊, 羊长大了就是牛……”的生活的希望。同时, 皮影又负载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皮影为人所操纵, 而人也像皮影一般被时代与命运所操纵着, 身不由己, 平凡的人们就如同影片中被刺刀所挑起的皮影, 在风中脆弱地飘零。“人生如戏”的苍凉与荒诞通过虚幻的皮影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皮影箱也是家的象征, 在战场上, 福贵不肯丢弃皮影箱, 因为他始终挂念着家, 皮影箱正是家庭的经济支撑, 而影片最后皮影箱成为了小鸡的新家, 虽然皮影箱中的皮影人在文革中被烧毁了, 但是皮影箱作为一个家却依然存在着。福贵爹娘、有庆和凤霞虽然已经死去了, 但是这个家却并没有散, 并且还在孕育着新的生活。皮影戏不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 同时又是影片中的一条结构暗线和一个赋有重要象征意义的道具, 在影片中闪耀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是张艺谋对小说匠心独运的个性改编。
3. 朴实的镜头语言
小说中的主要情节是通过福贵为第一人称的回忆叙述展开的, 所以在具体情节中有不少福贵主观情感的流露, 这种细腻又跳跃的心理很难通过画面语言进行全面深刻的揭示, 并且影片又将重头戏转向了五六十年代的黑色幽默, 试图以不介入的态度让历史反思落到更普遍的意义上。因而影片摒弃了福贵为第一人称的叙述, 将电影镜头变成了旁观不语的第三者视角, 冷静地展示了福贵一家在时代风云中的命运起伏。镜头以中景、近景为主, 减少煽情性的特写镜头, 平稳少变, 以写实与冷静的态度进行最简单最直接的记述与表达, 情节和人物带着镜头走, 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生活质感。影片在朴实平淡的镜头语言叙述中, 不动声色的让历史、人生慢慢浸透其中, 举重若轻中将政治历史大叙述融入到普通家庭的小叙述中, 反而有一种云淡风轻的豁达。这种质朴无华的镜头语言正是在“第五代”导演“造势”和“说事”的文人化反思中开辟了一条平民化的道路。
微电影《活着》创作手记 篇3
我们从拍摄的手法上并没有太多复杂的变化,全程为手持拍摄,也没有用斯坦尼康,轨道等这些辅助设备,这是为了让画面平淡真实,更贴近于现实生活。索尼PMW-EX1R恰恰能做到真实色彩还原,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这种真实情感来打动更多的人,所以在颜色的处理上我们以墨绿色来作为暗部层次,这样的真实感会更加出众。
拍摄当中在跟高哥(片中主人公:高树权)接触的这段时间里,让我学习了很多,能让我深刻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的含义。他并不消极于生活,而是乐观面对的积极态度,看起来更像是去享受生活。由于我们是在端午节期间拍摄,他的一句“端午节快乐”更让那些买报纸的人心中一暖。
设备运用上我们是以索尼PMW-EX1R加上外接调音麦克。先说音频,对于声音的要求我们选择直采音,嘈杂喧闹的汽笛声迫使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音质。拍摄时索尼PMW-EX1R光圈开的不是特别大,原因在于早上的光特别强烈,打在人脸上特别硬,所以我们光圈会在正常曝光的情况下减少1-2挡左右,以解决强烈的光源。
由于是单机位拍摄,所以我们尽量多角度的拍摄,争取达到多机位拍摄的效果。有心的朋友会看到片中基本没有出现虚实对比的变化,只有直接的画面。原因很简单,在我的理解中对于纪录片这样的题材,更多是选用直观镜头,让人理解故事中的情节片段,更能表达故事的内容,而不是为了花哨反复的前虚后实,同样我们结合人物的风格来完善我们的作品。高哥的风格是坦荡坚强,平淡的语言就会深入人心,所以我们的镜头也是一样坦荡直接。
整个片子在夜间拍摄的难度特别大,昏暗的路灯、喧闹的声音,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是当我们调节机器光圈对比时,发现暗部层次依然有,噪点几乎是为零,这时就体现出设备性能上的优势,这时的光圈上需要增加一挡,但是不要用增益效果,使人物的面部有一些弱光即可,即使是逆光的条件下,也会出现不错的艺术效果。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夜晚高哥的家中,由于家中简朴只有这唯一的一盏白炽灯,大家都知道倘若白平衡调为白色,拍摄出的作品必然会偏蓝,原因在于你调节白平衡的色温,没有达到白炽灯的色温,自然就会偏色,这道理就像是从室外调节的白平衡拿到室内是一样的,肯定偏黄。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不可以用正常白平衡设置进行拍摄,首先你要明白颜色的原理也就是三原色,三基色的基本色调以及互补色。本片中我们将白平衡调节到灰色,因为灰色是综合白与黑的效果,所以拍摄出的效果就会还原出原始的颜色,从而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
电影活着影评 篇4
——一个生与死的故事
高中的时候我曾经读过余华的小说《活着》。那时候感受不是个特别深。张艺谋导演将此小说改编拍成同名电影。再加上葛优、巩俐、姜文等老演员担主角,虽然年代较久远,但也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怀着欣赏的好奇心我一口气将电影看完了。这一次电影《活着》带给我的感受非常深刻。
与小说类似,电影《活着》也是以主人公福贵的遭遇为主线而展开的。福贵是一个阔绰的少爷,但喜欢赌博,可以说是嗜赌成性,他怎样也改不了赌博的习惯,赌债也越积越多,最后房子输光了,他父亲被气死了,母亲病了,妻子家珍带着女儿与肚子里的身孕回娘家离他而去。福贵只有以摆地摊为生。家珍发现福贵不再赌以后又回到他的身边,夫妻俩准备重新开始。福贵皮影戏唱得好,从龙二那里得到了皮影戏的家当,又以唱皮影戏为生,哪知又被国民党军队抓走,后又当解放军的俘虏,给解放军唱皮影戏,后终于回家,却发现女儿凤霞成了哑巴。龙二被定成了地主阶级,镇长邀请福贵去看龙二的死刑仪式,福贵很害怕,很幸运。福贵的儿子上学时在墙边睡着了,却被区长的车将墙撞到,活活打死了。区长来道歉时才发现区长是曾经的好朋友春生。家珍责备春生,说春生欠他们家一条命。
后来凤霞长大成人,嫁给了工人阶级万二喜。福贵又遇到春生,春生被定为走资派,妻子自杀,自己也绝望到了不想活的地步。家珍对他说还欠他们一条人命,要他好好活下去。后来凤霞生孩子的时候,护士年轻没经验,凤霞大出血而死。但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福贵的孙子馒头,电影在一家人吃饭中结束。
这部电影任人物并不算多,但它所讲述的年代跨度非常大,从三四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再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年代,可以说是以历史的刻度深刻地剖析展现了福贵一家人的生活变化。在那样特殊的年代,福贵一家人中,死去了好几个,活下来的并不多。福贵,家珍,馒头,万二喜,活下来的都只有在那样的社会中继续活着,以活着为目标,以活着的名义而活着。
电影很长,剧情也很丰富、饱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电影中诸多意义深刻的镜头与细节刻画。这些镜头或欢喜或悲恸,让我感触良多。
电影初始,奢侈阔绰的福贵在赌场赌钱,好一副少爷像。电影中的一句好笑的台词深刻形象地展现出了富少爷、败家子的模样,福贵说:“账欠了不少,字也练得大有长进!”这句玩笑话突出了福贵输钱甚多,但似乎心中并不关心钱,甚至不知道自己即将把房子都输出去。更令人捧腹的是赌完钱福贵由一个胖女人像轿子一样背回了家,这败家子败得可真彻底,不知道灾难正等着他。
人的生命说短可以只是一瞬间。老全的生似乎是注定了的,但一声枪响,一瞬间,老全就死了。在被国民党军队抓起来之后,福贵和春生认识了老全,三人成了好朋友,一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其他人都死了。老全去看战友,却在一瞬间被枪打中。福贵和春生眼睁睁地看着老全倒下,死去。生与死的间隔如此之近。不论时间与空间,事物都是处在客观的发展变化之中,我们无法预料到下一秒钟究竟会发生什么事,究竟谁会死去,谁会继续活着。这让我想起了2008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汶川大地震。一瞬间地动山摇,一瞬间很多人失去了自己的至亲,那一刻,不只是正常的生活被打乱,而是鲜活的生命的终止。而经过大地震洗礼之后而活下来的我们,不能沉浸在失去同胞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而应该坚强地活下去,上帝赋予我们的使命就是活着。
让我惊异的还有这样的片段:地主龙二被枪毙的时候,福贵去看,当龙二被押解从福贵身边走过时,四目相对,有的只是生与死的距离。害的福贵都不敢看,跑进巷子里发抖,吓得他连裤子都尿湿了。福贵说:“五枪,就五枪,就死了!”这个时候我想福贵真正能体会到什么是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如果福贵不将房子输给龙二,也许枪毙的就是福贵了。事物的发展瞬息万变,下一秒的偶然性很大,你无法知道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也许现在来说是正确的,但是换一个时代,换一个社会环境,你的所作所为也许就是错误的。对错只有相对,没有绝对。
有一些事情看上去真觉得是巧合的。比如福贵儿子有庆的死。区长将墙撞到,有庆恰好在墙下睡觉,区长又恰好是春生,有庆那时候恰好困的打瞌睡„„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是恰好发生的,都仿佛是命中注定的。缺少其中一个“恰好”,也许有庆就不会死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很多时候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巧合,不禁让我们经过科学洗礼的大脑困惑与不解。事情发生后,福贵有的只是深深的自责与后悔,但后悔是没有用的,事情已经发生,客观存在,只是结果不符合人的主观愿望罢了。但是想到作为一个人,有些时候的却不容易接受。但对于福贵来讲,痛苦之后,唯一能做的就是活下去,继续活着。
巧合还发生在凤霞的死上。凤霞的死是由于大出血,恰好那时是文化大革命,有经验的老医生都被打倒,恰好只有一些护士学生在医院。万二喜他们把老医生请来,但福贵给他们吃了馒头,吃多了,老医生也出问题了。又是这么多事情集合在一起发生了凤霞的悲剧。同样,福贵与家珍除了痛苦之外,只有活着。作为那样一个时代的中国人,作为曾经经历过由富到一穷二白,经历过丧子之痛的福贵夫妇来讲,也只有活着,只有岁月时间才能冲淡一切。
关于春生,我想到两件事。一件是他在军队里说:“能开汽车,死都愿意”,可见他对汽车是真心狂热地热爱,但是后来将有庆压死了之后,后悔自责的力量让他不再开车,远离汽车了。这就是生命的生死对一个人的影响,它能让人放弃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它能改变人很多东西。我回想起今年寒假我的爷爷去世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只在那里忙这忙那,经常坐在那里听着哀乐发着呆。爷爷的去世给我的影响真的很大。一个平时一起说话吃饭的就一下子消失了,平时的沙发,床上都不见了爷爷的踪影,让我体会到生与死之间的反差很大,对于我们还活着的人来说非常非常大。
还有一件是家珍在有庆死了之后对春生说:“你欠我们家一条命!”后来春生在妻子自杀以后绝望寻死,家珍也用这句话来劝他:“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你不能死!”同样的一句话前后照应,但不是相同的含义,不是相同的语气,虽出自同一人之口,但期望与目的截然相反。这句话也许决定了春生的命运,生与死,在于春生的选择。
对于我来说电影当中福贵的一套台词让人过目不忘:“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牛长大了„„我们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了。”这句话反映了事物的变化与发展的连续性。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一种成长观,一种由少成多,由穷变富的积累观,这种积累观与中国长期的文化观念息息相关。这句话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福贵送儿子有庆上学时给儿子说的。只不过儿子出意外死了。有庆的死给这句希望的话扇了一个大耳光,有时候生命的旅程不一定是由弱变强,由少变多。很难预料到什么时候会出现意外生命的一切积累都会变成灰烬。第二次是在片尾福贵在把小鸡装进木箱里时对孙子馒头说的。第二次这句话的确是充满希望的。初生的小鸡、馒头代表着新生命的开始,都象征着人的生命的延续,这是对“活着”最好的延续。影片最后福贵说出这句话,带着对人生的体悟,和对孙子的喜爱和对活着真谛的诠释。
另外,这部影片也引发了我对中国社会的思考。我认为福贵一家的的命运与当时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凤霞的死,富贵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决定的。福贵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特殊的年代,只有服从社会的安排,随波逐流,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挣扎,活着。中国较底层的劳动人民对社会的影响是极其弱小的,是微乎其微的。大家希望的是过平常普通的安生日子,只要不出事,不发生重大变故就行的。这也是中国人民普遍心理与文化现象的反映。
这部电影是一个庞大的生与死的故事。很多人死了,从历史长流中消失了,留下活着的人们,活着的人们只能继续生活下去,继续活着,延续着生命的长度。活着,我想,也许就是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吧。
我个人对这部影片被定为禁片是非常有意见的。这部影片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本身也是一种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不能因为它里面对中国历史上的事件的联系,会引起不好的影响而将它禁止。事实上,它恰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很多真实的情况,比如大跃进大练钢,比如文化大革命时期。而这些社会背景的描绘对本片来说是很重要的,可以说很多剧情(比如凤霞的死,福贵的命运)都是由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因此将《活着》列为禁片是非常不合理的。
我想福贵的命运虽是电影里的情节,但是现实生活中在那样一个年代,必定有很多人的命运与福贵相似。电影中的故事不仅是福贵一个人的人生反映,更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观电影《活着》有感 篇5
---观电影《活着》有感
很多年前就看过这部意味深长的电影《活着》,本次民主生活会再一次回味了这部影片,感觉上了大学的自己,回过头来品味这部影片,感受更加深刻了,现在的自己深深的体会到活着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证明,是一种对未来成长的历练。
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福贵一路走来的生活,时光在推移,不变的是坚持活下去的理念。片名为《活着》,但是我感觉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是福贵身边的亲人的死去,在影片的最初他因为好赌而输了家里的祖宅而气死了自己的父亲,在内战中他被迫远走他乡以致母亲逝去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最让我痛心的是在“大跃进”中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最后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唯一的女儿。这一次次的死亡,无不牵动观众的心,但在眼泪流下来的时候我明白福贵这一生所经历的也许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而且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发展大概是一种必然。有人说: 电影《活着》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当代野史,我觉得这确实名副其实。因为在福贵生活的那个动荡、抑制的时代里,更多的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实现,一贫如洗。电影虽然很平静,但我还是大哭了一场。
这部电影是根据书改编来了,我曾经看过这本书,书中的情节比电影演的更让人心痛,不过在看完书和电影后,我们活着的人更应该珍惜身边的美好,在那样艰苦的时代里,福贵都坚强的活下来,积极面对生活,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学习的。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不管田地是怎样的贫瘠,我们能做的就是凭借自己的勤劳双手不放弃播种,努力耕作并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收获。生活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福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因为活着比什么都好。当然,不得不提的是,有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困难,打击,活着是需要莫大的胆量和勇气。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如果我们在遇到困难,挫折和失去一些珍贵的人和事时都拥有福贵那样坚强活下去的精神的话,我想再也没有什么能击垮我们,那样的话,我们的未来将更加光明灿烂的。
电影的细节我不想再过多的去复述,因为我们都真的用心去看了。在此,我只
想说这部影片带给了我许多的感受,给了我很多对于未来的启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好好的学习电影主人公的精神,学习福贵他那种历经了很多人难都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仍然能做到忍受,忍受生活的各种重压,学习他那种为了活着而去不断的努力,不放弃的精神。福贵,比今天新时代的我们过的日子都要艰苦,悲惨,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想着坚强的活下来,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珍惜如今的好生活,好好的活下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我相信,如果自己拥有电影主人公的那种精神,并在未来的道路上努力去开阔自己的一片天地,终有一天会收获成功和欣慰。我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活着比什么都好。因为,唯有活着,才能创造未来;唯有活着,才能获得成功。
好电影值得观看,好书值得品读,好精神值得学习。我看了《活着》,读了《活着》,我明白自己应该好好的活着,为未来不懈的打拼,活着比什么都好,唯有活着未来才有希望,因为活着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证明,是一种对未来成长的历练。
学号:41106824
姓名:周帮桃
辅导员:罗文
电影《活着》观后感 篇6
福贵,本是旧社会中的显赫家庭的公子,因为沉迷于赌博,最后输掉了家业,输掉了祖宗留下的老宅,最后父亲被活活气死,妻子也带着孩子离开了他。故事的开头就充斥着压抑,伤感和旧社会的的沧桑无力。一段时间后,妻子带着一双儿女回来了,潦倒的福贵决定重新振作开始过日子。于是便向着曾经夺走他老宅的皮影戏领班龙二借钱,而龙二只借给了他皮影让他自力更生。当福贵在演出皮影戏的时候却又不幸地被蒋介石的国军强征入伍。他历经了千辛万苦,从死人堆里爬出,最终回到了家中,结果老母已故,女儿也因生病无法根治变成了哑巴。更让他惊讶的是,龙二竟然被指成了大地主,被连开了5枪丧命。这令人胆颤的情节也为影片的后文埋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大跃进时代,家家炼铁,户户炼钢。影片中老村长的一番话尤其让我记忆很深刻。当他准备拿着村名炼出来的铁去县上交纳时,他呼吁全村的俄百姓说“今天食堂里头吃饺子庆功,每个饺子里头都包了一头猪。大家要放开吃,敞开吃,吃饱了接着干,十五年赶上英国,超过美国,不在话下。”每每看到这段,我都怀揣着非常复杂的心情去品味这段黑色幽默,这种落后时代的落后文明的落后产物和思想是如此的愚昧和肤浅,让我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感到一种深深的惆怅和落寞。而这时,福贵的儿子有庆也不幸在一次交通意外中丧生,肇事者正是福贵曾经最好的朋友和“战友”春生。导演往往在这种应该让人悲痛的时候加入一点小小的喜剧的巧合,让人无法彻底掩埋于痛楚之中。但却更加加深了对现实和时代的追忆和反思。
六十年代,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是我称之为中国的黑色十年。福贵一家也经历着这些。福贵的皮影被烧了;凤霞嫁给了县城里工厂的小头头王二喜;春生被批斗成了反革命,他的妻子也被逼“自杀”;老村长成了走资派;凤霞生下了儿子馒头后因没有大夫而导致大出血,死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文革的错误,因为时代的错误;福贵,家珍这些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只能跟随历史的洪流颠沛流离。看着凤霞死去的那一段,是多么的惋惜。被批斗的王教授因为3天没有吃东西而饿的站都站不稳。福贵好心帮他买了7个馒头却让他被噎,间接耽误了救助女儿的机会。当然,这部剧对不是福贵的错,也不是教授的错,也不是那些在里面动刀子的小屁孩的错,这只是一切太过巧合,又那么的在情理之中,而正是这些,组织在一起才构成了最终的悲剧。看着家珍抱着女儿痛苦的场景,我只能说,身处那样的时代,很多事情自己都无能为力。
影片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活着,也与片名相呼应。看着这一路近乎悲剧的走来,我总在心里有个期望,也许结局会是好的。可是知道把片子看完,我才发现我的希冀落空了。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为了这样的人生而活着呢。如果福贵当初在战场的时候就知道接下来的人生回事如此的心酸,那么他当时还会坚持说要活着回去吗?也许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影片的真谛就是这个。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为活着而活着。不为任何多余的理由和借口,只要是活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是好的。很喜欢这样的一段对此故事的影评“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故事,很亲切,很真实,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观,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报着无限美好的希望。”
我也曾经或茫然无措,或愤世嫉俗,也曾经有那么一刻想着我为什么而活。但是我渐渐发现,不论生活有多么的艰苦和无奈,活着总是好的。我能在每天睁开眼时看到照进窗口的第一缕阳光,能在感到饥肠辘辘时吃到可口的食堂饭菜,能在连续上好三节痛苦的物理课后舒服的生个懒腰,能在疲劳的时候爬上床睡个安稳觉。因为活着,所以我能体会到这些,体会到酸甜苦辣的人生,因为活着,所以我如今才能坐在这里思考着活着的意义。活着不多不少,幸福只要够用就行。记得有句歌词是这么唱的“就算是整个世界,把我抛弃,而至少快乐伤心我自己决定,所以我说就让他去,我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活着,就很了不起。
这部片子给我的震撼很大,给我的思考也很多。这个世界上常常有很多的人因为遭遇到太多的不公正待遇,或者是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而感到深深的绝望,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要知道,结束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结束了就意味着正真的失去,意味着空白,也许会有很多人为了你的死亡而难过,但是就你自己而言,虽然你是摆脱了痛苦,但是当生命已经终结,摆脱痛苦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你无法去感受摆脱一切后的愉悦和轻松,却只能化成灰永远的待在地底下,成为回忆。
电影《紫雨》音乐赏析 篇7
音乐能在电影中适时的转变情绪, 带观众走入主人公们的内心世界。《紫雨》中当王子与艾芙罗妮亚见面时的情节, 音乐表现得情意绵绵, 恰到好处的渲染了这对恋人交谈和内心世界, 一种浪漫的气氛四处飘扬。王子对一把吉他的注视, 引起了艾芙罗妮亚的注意, 她已经看懂了王子的内心, 为后期艾芙罗妮亚卖自己的镯子, 后又买了一把吉他做出了铺垫。旋律急速的奔腾, 音符溢满整个影院, 王子驾着摩托车带上艾芙罗妮亚浪漫的行驶在山野之间, 满目清脆, 晨风拂面, 音乐轻快的节律表现出两人内心的喜悦。尔后, 一首《take me with u》出现, 王子和艾芙罗妮亚来到湖边, 尽管秋天的落叶和枯树很多, 但没因此而影响这种浪漫气氛, 他们的内心燃烧着, 一路的景色在他们的眼中都是美丽的。到达湖边之后, 背景音乐消失, 留给他们一个二人世界, 初次约会的地方, 一片青蛙的叫声, 水流声, 火车鸣笛声, 渲染着湖水周围的气氛。而这一刻的音乐明显的显示出了王子的不轨意图, 那种滑稽感油然而生, 水波粼粼, 一声奇怪的音乐声后, 艾芙罗妮亚准备跳入湖中接受“入门仪式”, 一声怪叫之后, 她迅速跳入了水中, 音乐声中显示着艾芙罗妮亚尴尬的神情。而当王子戏耍完艾芙罗妮亚上摩托之后, 音乐又劲爆起来, 随之进入了第一街。
用音乐讲故事, 是电影《紫雨》的一大特点。影片较为精彩的地方出现在中段, 第一街的舞台, 音乐飘扬, 人群随之摆动, 观者和剧中人都沉迷在音乐的世界中。王子的音乐依旧那么火爆, 他的音乐生涯并不是很顺利, 乐队成员丽莎和温娣给他的新曲子, 他从未唱过, 此时他根本不知道就是这首《Purple Rain》会成为她职业生涯的新的转折点。王子的强劲对手莫里斯向艾芙罗妮亚献媚, 这一幕恰好被王子看见, 对莫里斯的仇恨、对乐队成员的伤害, 使她在登上舞台之后, 接近疯狂。但是, 他歇斯底里的演唱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共鸣, 只有艾芙罗妮亚一个被他伤感的音乐所迷醉, 团队的演奏, 王子的说唱, 风骚性感的他表现着各种姿势, 以及伤感的歌声, 艾芙罗妮亚仿佛读懂了他的内心, 此刻, 她已经潸然泪下, 深深地陷入了这种悲伤之中。
面对现实和理想的无奈, 王子内心十分苦闷, 他渴望成功, 但又觉得力不从心, 据此, 影片在这一部分的音乐, 充满惆怅与无奈、迷茫而凄恻, 一种悲凉的情绪在影片中弥漫开来。当他在回家路上看到被打的伤痕累累的妈妈。影片中王子的爸爸具有典型的家庭暴力倾向, 他动辄都在他母亲身上施加暴力, 拳脚相加, 污秽满嘴, 给家庭造成不和谐的音律。然而, 当他怒气冲冲的推开门, 却又被他爸爸坐在钢琴前弹奏的优美哀伤的旋律深深感动, 内心的怒火全然消失, 也就在音乐的世界里, 他和爸爸才能心平气和的沟通和交流。音乐能够化解矛盾, 消减内心的痛苦, 电影在着力渲染音乐的艺术张力和美感效应, 一个癫狂错乱的, 精神抑郁的患者, 在他最无助的时候选择了与音乐为伍, 继后, 他在琴上一阵狂乱演奏后, 轰然倒下, 自杀结束了他爸爸的生命。所有这一切, 现实的丑陋与高雅的乐音形成鲜明的对照, 更加深了电影本身的感化力度。面对严酷的生活, 王子决定改变现在生活、爱情、和事业上的窘态, 他鼓起勇气, 重新登上了舞台。这次, 带给大家的就是队员丽莎和温娣写的《Purple Rain》, 队友的眼神中表现出惊讶, 吉他抑郁的音响, 与王子的嘶哑的声音, 回荡在整个大厅, 王子企图将内心的沉痛抛在脑后, 让舞动的旋律飞扬起来, 冲淡他内心的悲哀和忧愁。乐圣贝多芬在世时曾经说过, 在铿锵音乐中战胜死亡的人才是英雄, 面对威胁, 你挺直腰板, 勇敢前行, 才是真正的男人。影片中的王子形象, 嫣然一副具有骑士风范的英雄形象, 电影的寓意在于他, 在乐声中挺立, 在音符间走向了成功!
怀揣着音乐梦想的两个人王子和艾芙罗妮亚都步入了成功的殿堂, 一路潇洒走来, 尽管有很多的挫折和失败, 曾经有过争执和矛盾, 但他们对音乐的痴迷和执着, 让他们走在一起, 铸就了他们人生最后的辉煌。
《紫雨》描写的故事情节具有浓郁的都市风味, 摇曳的节奏, 狂躁的音响, 闪烁的光斑, 均透射出美国现代城市的文化信息。王子与艾芙罗妮亚都喜欢音乐, 他们的职业舞厅歌手在旋动的舞台生涯中, 艾芙罗妮亚渐渐被王子具有男人磁性的歌声所吸引, 每次演出, 她都耐心的在台下倾听王子的演唱, 并对五光十射、震耳欲聋的舞台现场演出所感怀。艾芙罗妮亚追慕王子, 一心想从事王子的歌唱事业, 她痴迷期间, 不惜纵身跳入卡罗湖以表示她对王子以及他所从事的音乐的忠心, 等她赤裸裸的从卡罗湖赤身裸体爬出后, 才知道这只是一个游戏, 王子故意开玩笑说“只要你敢脱掉衣服, 敢跳进卡罗湖, 将来必定成其为世人追捧的大明星”, 时隔多年, 艾芙罗妮亚的事业被王子所言中, 当艾芙罗妮亚的乐队如日中天时, 王子的歌唱事业渐进衰败, 艾芙罗妮亚的爱给了王子重新跃起的力量。《紫雨》可谓是美国近代歌舞片, 这部影片可用艳丽、新潮、新奇无比来形容。影片中, 多以劲歌狂舞为背景, 摇滚乐、爵士乐、雷鬼音乐相间其中, 给世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感受。
美国是歌舞影片的制造大国, 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歌舞片《绿野仙踪》《雨中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西区的故事》《红菱艳》都为大家熟知, 这类影片显著的特点在于有宜人的旋律, 较为平稳的节奏, 给世人留下清晰地乐音映像。《紫雨》追求的是另一种风格, 整个影片被狂躁的乐声和流行的曲调所包裹。异或正是这一特点而赢得了青年人的认可, 电影所反映的均为年轻人火辣执着的恋爱情结, 躁动不安的都市节拍, 紧张疯狂地生活情境, 面对着一切, 我们不能用过去的审美习俗来将电影的模式固定, 追求未知突破传统, 是《紫雨》电影给人留下的最深刻映像, 影片里的音乐尽管疯狂躁动, 镜头泼辣大胆, 但它真真切切的反映了处于美国癫狂时期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年轻人冲破繁密, 走向未来的思想实情。
【《活着》电影赏析】推荐阅读:
电影《活着》影评11-22
《活着》电影观后感08-23
活着电影观后感作文700字11-17
教育性电影《活着》观影感800字09-24
观看电影活着观后感及影评800字05-28
活着活着就老了抒情散文11-29
电影赏析07-27
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07-09
英文电影赏析07-06
电影赏析论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