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文学鉴赏

2024-11-10

《活着》文学鉴赏(精选8篇)

《活着》文学鉴赏 篇1

死磕到底的活着的理由

——余华《活着》赏析

摘要:活着的意义?有些人为爱而活,有些人为钱而活,有的人为事业而活,而余华认为人是为活着而活着。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

活着的内涵实在太丰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着的理由。《活着》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小说采用福贵老人向我叙述的方法,用一天的时间给我讲了自己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福贵的一生是一首行动的诗。福贵从一个阔少爷到一个碌碌老人,他的一生总是在悲剧中度过。福贵的悲剧在于苦尽甘来之时已经没有甜了。福贵,年轻时是一个地主少爷,经常在城里吃喝玩乐——嫖妓、夜以继日地豪赌并乐此不疲,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钱在赌桌上面哗哗地流,在他听来却是最美妙的声音。在那奢靡的生活中福贵完全沉沦,而这正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他的母亲宠出来的。此时的他在声色犬马之中沉溺。活着,对他已没了意义:行尸走肉,漠视亲人的关怀,哂薄妻子的情意,此时的他完全没有自己活着的概念。他觉得自己的一生就注定这样过完。然而好景不长,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很快

让他付出倾家荡产代价,半年赊帐的积累,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在一夜之间输得精光,由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所有的风光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荡然无存。若没有这半年豪赌的惨败,他会在这种状况中慢慢地僵化,直至死去。

福贵失手打破天堂般的生活,生生气死了自己父亲。从此,他和母亲,妻子,女儿三人相依为命,过着与往日大相径庭的自力更生的农家生活。经历了如此的剧变,福贵别没有悲观的去寻死,这是亲情一直在支撑的他一直走下去,他不能抛下自己的老母亲,妻子,女儿,还有那未出生的孩子。福贵这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是亲情支撑的他活着的信念。徐家从“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积攒起来的家资,被福贵输的一分不剩,然而即使经历了这么惨痛的剧变,悲剧依然没有抛弃他们。母亲不久之后又病重,福贵去拿药时,却被国民党抓壮丁进了部队,这两年他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仍在枪炮声中,在又冷又饿的恶劣环境下坚忍的活着,老劝说过:“只要想着自己不死,就死不了。”所以他“想着自己的家,想想凤霞抱着有庆坐在门口,想想我娘和家珍。”正因有了对她们的牵挂、亲情的羁绊,福贵有了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的信念,只要还活着,就还有再见家人的希望在。亲情支撑的他,让他在枪林弹雨,无情的炮火中活了下来。

回家后的日子并不就是梦中的天堂,回家后他发现母亲

死了,而凤霞成了哑巴。而且生活依旧是贫困中挣扎,然而亲情

却在酸涩的日子里弥漫,让一家人都有活着的希望。懂事的儿子,体贴的女儿,还有那美丽勤劳的妻子,温暖的亲情让这个家即使在极度缺粮的,甚至连野菜都没有,为了一个地瓜差点闹出人命的生活中仍然坚持了下来。似乎再大的磨难也不能打破这一家子坚强的活着的决心。但悲剧又接踵而至。儿子有庆因献血而死,命运有对他开了个玩笑。终究他们还是在丧子之痛中活了下来,仅存的三个亲人之间的亲情支撑的他们苦苦前行。女儿凤霞终于长大成人,还找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并且不久凤霞还有了孩子,生活似乎正在向美好的方向迈进。此时的福贵和家珍即将要带孙子的快乐中。不久凤霞却因难产而死,自己的一双儿女都先自己而去,本身就有病的家珍终于抵不住痛苦,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从此福贵只剩下了自己的女婿还有自己的小外孙相依为命。最亲的亲人都一一离去,但至少自己还有亲人,在这仅存的一点的亲情中,福贵仍旧坚强的活着。但命运仍然在永无止境的折磨着他,即使他已经伤痕累累,似乎是在惩罚他年少无知时所犯下的种种错误,女婿二喜惨遭横祸,被水泥板夹死,热热闹闹的一家人仅剩下一老一小相依为命,“这样的日子苦是苦,累也是累,心里可是高兴,有了苦根,人活着就有了劲头。看着苦根一天一天大起来,我这个做外公的也一天比一天放心。”苦根成了福贵活着的信念。但聪明伶俐的苦根却被豆子撑死了。最后的一丝亲情支撑也随着苦根的离去而离去了。此时的福贵真的已经

没有了任何的亲情的信念支撑的他活着了。

即使是所有的亲人都离开了,福贵依旧活着,一年又一年,真的此时没有什么支撑着他继续活着,但他仍旧活着。他不在乎死,他只是带着伤痛继续往前走,即便是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也一样。此时他真的是,因为活着,所以活着。为了活着,所以活着。由此可见活着真的是活着最大的理由,即使一切都已经失去,为了活着,依旧努力的活下去。他虽没有亲情的支撑,却在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他是无声无息地顺从、忍受,用“生”“活着”来向死亡挑战。文本最后,福贵与一头牛相依为命,怡然自乐,似乎是一种宁静平和,但透过这表面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对生活的无追求和绝望。

这一生中支撑福贵活着有两大信念,一是亲情,一是活着本身,纵观福贵一生,亲情是支撑福贵活着最强大的力量,而活着本身是支撑福贵活着最坚强的力量。

《活着》以平淡的文字表达了人间至高无上的情感。它

剔除掉了城市的浮噪和喧哗,它赋予人类精神洗练和升华的过程。它给那些为金钱而生与死的人以当头一棒,它教训了那些亵渎自己生命的懦夫,它更多的只是在告诉人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的。

余华给了苦苦追寻活着意义的我们一个似简单的无比深刻的答案:活着是一种过程,生命只是活着,无论幸或者不幸,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只有活着,生命才有意义。因为,幸

福与苦难都是生命中的必然,不能轻易的放弃生命才是活着本质。

参考文献:

为尘沙打磨的灵魂———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

活着的意义——读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活着》的思想内涵;

《活着》文学鉴赏 篇2

一、苦难的承受

在《活着》这部作品中所塑造的主人公福贵,虽然年轻时期是一个纨绔子弟,但是之后的一生却充满了苦难。而在这场似乎没有终点的苦难之旅中,福贵对待苦难的态度,也正呈现出了余华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生存哲学,即苦难主体以及对苦难的承受。

在《活着》中,福贵将家产败光的同时也迎来了数不尽的厄运,本已走出绝望心境并希望平安度日的福贵,又经历了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女婿二喜以及妻子家珍、孙子苦根的接连死亡,这些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也更是衬托出了这些苦难所具有的悲剧性。如同《圣经》中的叙事一样,余华所创作的《活着》也是从人类所具有的原罪入手进行了讲述,基督教所说的原罪包括猜忌、孤傲、愤怒、吝啬、贪婪、怠慢、浪费、情欲,而《活着》中年轻时期的福贵吃、喝、嫖、赌,气死父亲等行为,也正符合这些原罪的内容。同时,基督教认为,人类必须为救赎自身的原罪而经历苦难。从福贵之后的生活来看,父亲的死亡让福贵开始转变自身玩世不恭的态度,并逐渐找回了自身一些好的品质,特别是在被抓壮丁的几年中,死里逃生的福贵更是看到了生命的珍贵与生活的不易,因此,福贵虽然承受着自身之前生命历程中从来没有过的贫穷生活,但是却逐渐的乐观和豁然起来。然而即便如此,苦难也没有结束对福贵的惩罚,不断承受生离死别的福贵,逐渐认识到了自身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无能为力。但是,福贵依旧选择了活下来,这种选择也体现出了福贵异常顽强的生存意识,同时也与福贵年轻时期的境遇和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烘托出了这种生存意识的难能可贵。福贵的所有经历,让他变得“麻木”,也让他将“活着”当作自己的唯一信仰,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福贵也具有了直面人生、承受苦难的勇气和力量,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使他的变得更加坚强。

二、乐观的态度

面对苦难,福贵选择了无奈但是又勇敢的直面和承受,然而,每一次苦难的来临,都会对福贵带来不可言喻的巨大冲击,因此,福贵需要一种支撑,而到底是怎样的支撑能够让福贵度过如此这般苦难的人生呢?基督教认为,苦难并不会因为人的努力而避免,而在经受苦难的过程中,“爱”能够成为巨大的支撑,正如耶稣明知道自己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由于自身对人类充满了“爱”而毅然承受了这种苦难。

福贵在承受苦难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利用死亡来结束一切,但是正如余华所说:“他拥有着比别人多很多的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也正如福贵所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由此可见,“担心”是他选择活着的原因,而这种“担心”,也正是“爱”,是属于福贵的“十字架”。另外,在福贵的这句话中隐藏着一种幸福感,“为全家送葬”能让福贵踏实,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是福贵对自身一生苦难最为坚定的回应。这种乐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福贵的回忆,它能够回忆起许多与家人相关的美好的事情,也始终认为自己的家人在陪着自己,如福贵和自己的老牛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说道:“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在这句话中,福贵历数了自己的亲人,而在说这头老牛时,又像是在说福贵自己。福贵的苦难和福贵的乐观以及老年之后福贵的自言自语,难免会让读者感到心酸,但是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福贵强大的内心。与年轻时玩世不恭的“败家子”相比,此时的福贵具有更高的幸福感,由此可见,在承受苦难的过程中,福贵并不是麻木的接受,而是在苦难中不断的感悟和成长。老年的福贵走出了直面着苦难,走出了原罪并实现了重生,这与三天之后十字架上的耶稣得以复活的意义十分相似,即福贵利用自己的乐观以及对家人的爱,完成了自己的坚持,也完成了对自身的救赎。

参考文献

[1]吕丽.苦难中的人性之思——余华小说的主题及其精神向度[J].学习与探索,2013(6).

[2]魏来.苦难的救赎之路——余华小说苦难主题解读[J].才智,2010(6).

《活着》文学鉴赏 篇3

《活着》是一部充满血与泪的小说,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福贵的苦难生活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炼狱般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无意义;讲述了人活着的内涵……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出身于地主家庭,家境殷实,丰衣足食,富有得随心所欲。幼年时,有长根为他代步,出入家门都由长根背着。年轻时吃喝嫖赌,又有一个丰满的妓女为他代步,过着放荡堕落的生活。后来他中了别人的套,把家产输了个精光,于是一夜间从天堂坠入地狱,福贵的父亲郁闷而故,妻儿也被岳父强行带走。这个打击如当头棒喝,亦如一瓢冷水,使福贵清醒过来,决定重新做人。从此,他成了租种过去属于他家的田地的佃户,穿上了粗布衣服,拿起了农具,开始了他与命运交恶的一生。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从解放前的1946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几十年中国农村的时事变迁。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都通过男主人公的眼睛和亲身经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动的再现。而在此期间,福贵也经历了与多个亲人、朋友的悲欢离合: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他把女儿送给了别人,不久后女儿跑了回来,全家重又团圆;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结果儿子被一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

后来发现县长竟是福贵在国民党军队时的小战友春生——春生在后来的文革中经不住迫害,悬梁自尽;几年后,凤霞嫁了个好女婿,可不久死于产后大出血;两个孩子死后,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只剩下他和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祖孙三代相依为命;几年后,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惨死,福贵便把外孙接到了乡下和他一起生活;可是好日子没过几年,小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生命里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的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死亡如同一只凶猛的巨兽始终盘踞在福贵的生活道路上,总是趁其不备时吞噬着他的希望和幸福。

生活是如此残酷,弱者的生命被无情地摧残和撕裂,最后一个个走向死亡。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冰冷的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线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给善良的二喜并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苦难不再会降临在他身上时,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通过那些冷酷的文字我们又不难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另一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输了房子,保住了命;家破了,媳妇回来了;战场上没死,女儿却哑了;生活好转了,儿子没了;有了孙子,没了女儿……作者试图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这样,就像是大海行船,跌宕起伏,有碧波荡漾也有暴风骤雨。

二、《活着》的文学现实世界里的善与恶

“福贵”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余华精心处理过后文学现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叫福贵,那一定寄托了他的父辈希望他大富大贵的愿望。但是让我们来看看《活着》中的福贵吧!福贵在青年时候的确享受过一段淫奢放荡的日子。但是从他把万贯家产赌输后,灾难就一个又一个地接踵而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福贵的一生体现了佛家所谓的因果报应,福贵近乎坦然地面对了“果”,我们不难看到文学现实中的福贵在一次次命运交恶时,总是以一颗平直善良的心寻找平衡。

作品最后福贵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从他的语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像他这样尝尽人生百味的老人,在晚年对生命的那种平静、自然的乐观态度。

由此我们看到余华安排福贵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命运多舛的一生是不无道理的。回忆是一种处理文学现实的最好的方式,在福贵平和的叙述中,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带给我们的震撼远比现实中的死亡来得更加深刻,更加沉重。同时在死亡的背后我们又能拥抱到淡淡的亲情的温暖。

远离那个年代的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当初的社会是多么的混乱,但是有庆的死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在那个年代可怕害人的可恶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在现在的社会中无法体会的。

余华直接将福贵安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以此来考验人生在尘世中“活着”的基本品质和信念。从受难到发出终极呼告,福贵替余华找到了一条缓解苦难的有效途径——忍耐。正是因为忍耐的存在,使得这部小说变得沉郁、悲悯而又顽强、坚定,没有血与泪的控诉,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更没有绝望的嚎啕,只有福贵在一个个亲人离去时的默默承受。

文学现实中善与恶被作者赋予了特定的审美意义的内涵,一切似乎“不正常”,但是这就是文学现实中的善与恶,余华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

三、对抗恶与积攒活着的希望

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福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慢慢显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福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的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福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令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

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

作品惨烈慑人,客观上去看的话,只写了个人遭遇的外部苦难,在精神上没有能够触动整个民族的苦难神经的意识。作品告诉我们,对待苦难的办法是忍受它,逆来顺受,放弃内心的挣扎和疑问,并用佛、道的逍遥和遗忘来瓦解痛苦,最后将其下降到纯感性的麻木之中。

福贵年老时,内心平和,几乎是个没有什么“看法”和“想法”的人,他的眼中只有“事实”,问题就出在这里,余华为福贵安排了一大堆精心杜撰的“文学中的现实”,却惟独没有让他成为有“看法”的人。结果,存在的尊严、价值和光辉就无从建立起来。余华忙于在福贵身上堆积“文学中的现实”的结果,是将一种生活的希望彻底写死了,写成了福贵对自己的生存没有了任何“看法”。读完小说之后,我们对他也就失去了任何想象的空间。——他不过是在苦难面前丧失了存在自觉的老人,在他身后,存在的意义隐没不见,活着仅仅是维持生命。

看似顽强的福贵,经历了很多他所生活的世界里滋生出来的恶、暴力、耻辱和苦难。到最后,我们在福贵身上只能看到一种存在的麻木,没有幸福,也没有尊严,他的生活只是重复,内心一片寂静,而存在的寂静就是存在的被注销。作为个体,福贵的存在可以被注销,可是生活中的“恶”的日子却是无法被注销的。在《活着》中,我们细细寻觅,不难发现那冰冷的文字背后同样残存着善,那就是亲情。我们可以看到,福贵对苦难的忍受并非孤立无援的,而是建立在强大的伦理亲情之上的。这种亲情上的伦理温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活着》中最为闪光的精神基点,它虽然加剧了福贵面对亲人逝去时的心理伤害程度,但也更有力增强了福贵忍受苦难的心志和耐力。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命运如何变幻多殛,在风雨飘摇般苦难的日子里,福贵和他的亲人们从来没有抛弃过彼此,从来没有停止过自我牺牲。不管《活着》如何的让我们体味着绝望,它也仍然是打动我们灵魂深处,玩味人生真谛的文学。文学中的现实带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韧地生活着,带着真实的希望,拥抱着那唯一能缓解内心寒冷的“善”。

·高考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 篇4

[测 试 要 点]

本部分考核内容共有两个方面4条要求:

1.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题材

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和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文学体裁知识

2.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

现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一般地说,文学常识的内容知识性强,应侧重于识记;文学鉴赏并不要求动笔作大段分析,只是要求学生就命题者对作品的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重要作家作品

这部分内容虽然要靠记忆,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中国古代作家作品最好按时代去记,现代作家作品最好按作品性质分类记忆,外国作家作品最好按国籍识记。

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时代: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屈原《楚辞》(屈原创作了骚体,楚辞作者还有宋玉等;历代把“诗经”和“楚辞”合称“风骚”)。历史散文《左传》(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由西汉刘向编定)。诸子散文《论语》(儒家经典)、《孟子》(儒家经典)、《荀子》、《庄子》、《老子》、《墨子》、《孙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儒家经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2.两汉时代

司马迁 《史记》(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分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班固 《汉书》(纪传体断代史)汉赋: 枚乘《七发》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张衡《二京赋》 班固《两都赋》 扬雄《甘泉》 贾谊 《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政论散文 晁错 《论贵粟疏》 王充 《论衡》

3.魏晋南北朝时代

建安文学:公元196~220年是汉献帝建安时期,建安文学指汉末至魏初以建安时期为中心阶段的文学。建安七子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玚、应瑀、刘桢。曹氏父子: 曹操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 曹植 《白马篇》、《洛神赋》 曹丕 《燕歌行》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桃花源诗并记》、《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登池上楼》。刘义庆 《世说新语》(轶事小说)刘勰 《文心雕龙》(文学理论著作)范晔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陈寿 《三国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四史”或“前四史”)

4.唐代

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唐初四杰。盛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杜甫(字子美,别号少陵),被称为“诗史”“诗圣”,代表作有《春夜喜雨》、《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集子有《杜工部集》、《杜少陵集详注》等。王维(字摩诘)《山居秋瞑》《渭城曲》诗,著有《王右丞集笺注》。孟浩然(襄阳人)《临洞庭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春晓》(王维、孟浩然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高适《燕歌行》 岑参 《白雪歌》、《走马川行》 王昌龄 《出塞》(高适、岑参、王昌龄被称为边塞诗人)中唐: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白香山诗集》 元稹《元氏长庆集》。(元稹与白居易世称“元白”。)韩愈(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昌黎先生”)《师说》、《原毁》、《进学解》等。著有《昌黎先生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封建论》、《捕蛇者说》等,著有《柳河东集》。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李义山诗集》》、《玉溪生词集筹注》等 杜牧(字牧之)《樊川文集》。(杜牧与李商隐世称“小李社”)李贺(字长吉)《李长吉歌诗》 贾岛(字浪仙)《长江集》 温庭筠为“花间词派”鼻祖 五代: 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虞美人》等

5.宋代: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欧阳文忠公集》 苏洵(字明允)《嘉祐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东坡全集》 苏辙(字子由)《栾城集》等。(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世称“三苏”。)王安石(宇介甫,号半山)《临川先生文集》 曾巩(字子固)《元丰类稿》(以上六人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唐宋八大家”)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乐章集》 晏殊(字同叔)《珠玉集》 秦观(字少游)《淮海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漱玉词》 周敦颐(字茂叔)《爱莲说》 沈括(字存中)《梦溪笔谈》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四书集注》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稼轩长短句》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剑南诗稿》、《陆放翁全集》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指南录》、《文山先生全集》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白石道人歌曲》

6.元代

关汉卿(号已斋叟)《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郑光祖《倩女离魂》。(以上四人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王实甫 《西厢记》 纪群祥《赵氏孤儿》 睢景臣 套数《高祖还乡》

文学鉴赏 篇5

杨竺鹏201142265

大三上学期,我们开设了文学鉴赏课,这对于文学知识十分匮乏的我们无疑是必需和及时的,这次课程,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李干事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奇幻的文学漂流。这次漂流中,我们既领略了西方的文学风情,也感受了中国的文学韵味,从安娜卡列尼娜,到王尔德,再到楚辞离骚,我觉得我的视野开阔,我看人、看世界的视角变了,再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的小圈子,世界上生活着那么多各形各色的人,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都不一样,而我们也从文学这个视角,看到了这个大千世界。

记得开课之处,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开这门文学鉴赏课,对于我们来讲有多大的意义,我想当这门课结束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我觉得对我触动很大的是关于真实和虚无问题的讨论,李干事用她独有的锐利眼光,一步一步引导我们进入更深层次的理论学习和思考,她和我们的年龄差不多,交流起来没有任何的障碍,也知道我们喜欢什么,所以她的讲授总是那么的灵活多变,第一次带我们去小礼堂看电影,我想对于我这样一个从来没有在电影院里看过电影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激动的,看了电影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更加深刻、鲜活和让我不断地想要思考这个小说人物,我也曾经读过一些西方文学,《茶花女》《傲慢与偏见》《飘》等,我觉得西方文学人物的表现都非常具有张力,耐人寻味,正如安娜,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要么爱,要么死,也许这就是她的人生信仰,也正是这样一位敢爱,生命中只有爱的女人无数次的征服了世界各国人的心,因为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不同,让我对安娜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我觉得,人,离开爱是无法在这个社会上存活的,但不要狭隘的理解爱这个定义,我想她包括亲情、爱情、和友情,不要认为只要爱情就够了,或者没有爱情就活不了,世界上有会一直爱你的父母,有你的家人,有你的朋友,生命的意义那么多,不要认为爱情是生活的全部,我始终觉得人生的的意义要靠自己去寻找,不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就会觉得豁然开朗,阳光明媚。通过文学鉴赏课的学习,我还更加了解了王尔德,知道了他的《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等。还有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思想,楚辞《离骚》中书写了屈原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对祖国的热爱,采用比兴的艺术手法,来烘托是人高尚的人格和对腐朽势力绝不妥协的顽强精神。

文学作品鉴赏 篇6

文本细读要达到预期效果,也需改变教师单纯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

讲授法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述、讲解、讲演,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在传授新知识的早期阶段必不可少,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知识。

但若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不利。

戏文专业的学生比中文专业的学生文学基础弱,很容易形成学生学习能力差的误解。

其实不然。

以鲁迅《狂人日记》为例,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出“吃”狂人的有哪些人,但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解读却感觉困难。

这种茫然并非是智力问题,而是因为鲁迅的作品经常被安排在课程之首,学生此时还不懂文学批评的方法导致一时无从入手。

但如果将文学鉴赏的方法单列出来讲给学生,必将枯燥无味,不如将方法以问题的方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问题教学法是将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文学鉴赏的过程也可以视为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初期,通常需要教师设计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

后期则应逐步转变到学生提问题。

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阅读作品,让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中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提问,一组回答;或者一组将学习成果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另一组则提问质询。

知识的学习之外,探究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讨论则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若再以作业形式课后形成论文,亦可锻炼戏文学生较为欠缺的论文写作能力。

现当代文学课程所面临的另一难题,是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

由此,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范例”效用。

所选的作品应可起到范例的功能,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总结、归纳文学鉴赏的规律。

以《沉沦》为例,解读潘先生时很多同学还不能注意到其“先生”的身份,之后再看“他”,则能很快注意到其“留学生”的身份,并由此身份入手对人物加以分析和评判;更有部分同学将这一知识分子形象与狂人、潘先生等知识分子形象相对比,反思现代史上知识分子的道路与命运,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是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而正所谓授人以不如授人以渔,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交互运用,是学生掌握文学鉴赏基本方法的有效手段。

二、文学鉴赏与专业实践的融合

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与研究能力相比,他们更希望得到提升的是实践能力。

这也是他们对理论类课程兴趣不高的一个原因,是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掣肘,却也是创新的切入点,若能发挥文学与戏文的双重优势,则将实现双赢。

讲授与表演的结合,是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课程可选用的教学方法。

表演是戏文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他们的兴趣与特长,将表演带入课堂,截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表演并加以陈述,能够检测他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也能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以巴金的《家》为例,可表演觉民逃婚后众人的不同反映,演完后开放“观众”进行点评。

在互动环节中,对觉新帮觉民说话到底有几分真心等问题经常产生分歧,“演员”表演时对人物内心的揣摩与“观众”对人物的认识在碰撞中激发思考的火花,在讨论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表演的加入弊端在于所需时间较多,即便课前准备所耗费的时间不计,一节课时间学生表演加上点评与讨论,最多只能完成一到两个片段,很难全面铺开。

若要实现全部学生的参与,所需课时量占的比重势必过多。

当下社会,早就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标志着图像主因型文化取代传统的语言主因型文化。”图像文化的流行对于以文字作为表达手段的文学来讲是巨大压力,而当大众习惯于通过各种影像资料侧面了解文学文本时,误解与偏见也随之而来。

但与其排斥,不如将影像资料引入课堂,化危机为转机。

影像之于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不能不重视,其一是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其二是难以体味文字之美。

对于不喜阅读文字、只通过电影或其他艺术形式了解文学作品的学生而言,作品是以一种固化了的形象出现的,这就弱化了小说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

再者,电影与文学作品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转化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改编,一部分图像无法或很难展示的部分必然会丢失,其他内容也会经由导演或编剧的理解产生一些“误差”,或增或减或变。

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正是戏文专业学生发挥其专业特长的空间。

教师在课堂上可引入比较的视野,在对改编的评价中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准。

同时,老师也可指导学生讲文学作品自己改编成剧本,表演并制作成短片,既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也为文学与影视教学之间搭起了合作的桥梁,不同课程之间若能相互沟通配合,让学生既不必增加学习负担又能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复杂,单一的教学方法通常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综合运用讲授、范例、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使之相辅相成。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也越来越普及,电影、电视、图片等不同艺术形式也应参与到课堂教学,通过与文学作品的互读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更重要的是,文学课程要与应用型专业的专业特征相互协调与配合,实现双赢。

大学生如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2】

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文化素质教育,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重视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的教育。

它类似于国外所提倡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懂专业和会操作的“职业人”,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不仅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修养,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求给予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历史及文化的理解鉴赏能力、对伦理价值的鉴别与判断能力的训练,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结构。

《活着》文学鉴赏 篇7

一、意识形态理论

上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翻译研究出现重大范式变革,欧洲低地国家和以色列的一批学者从文学接受和文化传播的角度,以译文描写替代原文分析,将翻译产生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语境进行系统考察,从而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翻译观和翻译研究的模式。

在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过程中,比利时裔美籍比较文学学者和翻译理论家Andre Lefevere提出,翻译是一种改写,翻译文学作品要树立何种形象,主要是由两种因素决定,这两种因素是译者的意识形态(不管是译者本身认同的还是赞助人强加给他的)和当时在译语环境中占主流地位的诗学观。从宏观层面上,意识形态会影响翻译的目的,翻译题材,翻译标准,翻译策略;从微观层面上会影响到具体词语的翻译。而在论及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时,原文语言和“文化万象”(universe of discourse) 带来的各种难题,译者也会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依据自己的意识形态寻找解决办法。根据勒菲维尔的这一理论,从庄柔玉对翻译意识形态的提法,置白睿文于美国21世纪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中,来分析他的文学翻译观。

二、《活着》及其译文

《活着》是余华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力作,一出现便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该作品的英文译本由加洲大学芭芭拉分校东亚系副教授Michael Berry (白睿文)翻译,于2003年8月由兰登书屋(Random House)首次出版发行。

《活着》讲述了人承受生活的故事。余华在《活着》中,已不聚焦于人们的生存环境现实变迁、以及政治话语所辐射的权威意识形态,而只关注人的生存本身,即支撑人的存在的所有支点,这些支点不只是颓废的、无望的、带着世纪末情调绝望的呐喊与颤栗,还拥有浓郁的人文关怀,闪耀着人类引以为豪的生命力。正如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颂奖词中对余华所作的评价:“你的中篇和短篇小说反映了现代主义的多个侧面,它们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并把这种有关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怀回归到最基本最朴实的自然界,……而你,一位中国作家赋予21世纪的生活以道学的精神,由此带来一种全新的视野。”

在《活着》英译文中,译者Michael Berry (白睿文) 在忠实体现原文作者初衷的基础上折射出原作中的人文关怀。白睿文对《活着》的再现主要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上他成功的再现了原作中的语言形式,即完整保留了原作的情节,在文本结构上与原作保持一致,并在人物刻画上与原作相契合。在微观层面上,白睿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传达了原作中的中国文化特色。余华说:“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佛教也宣扬“苦海无边”,叫人忍受一切。显然,《活着》所表现出来的“忍受”精神留下了佛教影响的烙印,但它排斥了宗佛教对世界、对人生的消极态度,剔除了佛教对人精神上的麻醉,张扬了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活着》具有民族文化象征的功能。在译文中,白睿文成功的传译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和生命哲学。而且对于文中特定的文化词汇的翻译,白睿文用了直译加注的方法,没有加上自己任何的主观感情色彩。另外原文中的修辞手法,譬如明喻和重复在《活着》英译本中也得到了忠实的再现。照勒菲弗尔的理论来看,白睿文的这些处理主要是由他所处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他本身的意识形态两个因素决定的。

三、意识形态对白睿文文学翻译的影响

1.文化相对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和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其中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为个中翘楚。

继博厄斯之后,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从文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阐发了文化相对主义观点。该理论的核心人物梅尔赫尔斯科维茨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根据这一说法,跨文化研究 (或译交往)(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就成了文化相对主义的重要内容。

二十一世纪,由于全球信息社会的来临,各种文化体系的接触日益频繁,东西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传通中不仅要对各种文化差异有较深人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不能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价其他民族的文化,要判断或解释他人的行为就因该依照他群的文化逻辑或文化模式,并以此为标准。在跨文化交流的新世纪,美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异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文化相对主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而且,余华最终所达到的思考深度仍不过是宿命式的东方神秘主义,与西方宗教精神有所不同。但在表现人类共同生命体验上还是非常到位的。因此余华的作品便具有了足够的世界性,能吸引更多的西方读者。

因此,白睿文在翻译时,不但要考虑自身所处的时代、所属的民族、阶级的文化背景和作品受众的需要,还要考虑原作体现的文化、思想、风格和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创作意图,以及译文可能产生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等。

2.白睿文个人意识形态的影响。翻译过程中的多数决定最终由译者做出。译者在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受到各种因素,主要是译语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这并不说明译者在这个过程中是被动的。恰恰相反,译者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处于中心能动的地位,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对于他对文本处理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活着》的译者白睿文1974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文学与电影博士,也是台湾留美汉学家哈佛教授王德威的学生,中文造诣极佳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包括港台海外)文学、华语电影、中国通俗文化和翻译学。

白睿文的翻译策略是跨国界的,他的翻译作品向西方读者显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在翻译作品的选择上,白睿文主要基于自己的爱好:“总体来说,我喜欢用开阔的心理来面对翻译。对作品的选择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作品是否写得好,自己是否喜欢。”

1996年,白睿文翻译了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文国际报章星岛日报评论白睿文先生不仅中文造诣极深,更难得的是他能准确地抓住并传递原作的精神。白睿文在2014年的一次访谈中谈到了自己的翻译主张:“身为译者,我希望读者看不到Michael Berry的风格。我希望我扮演是一个透明人的角色。通过我,原作可以在英语环境中开口说话,来表达原作的精神世界。我的翻译目的就是希望自己译得好。如果在译本中我带有个人的风格,那我就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成功的译者。”

翻译完成后,他联系了十几家出版社,都被拒绝。2002年左右,当年拒绝白睿文的世界最大英语商业图书出版集团兰登书屋的一位主编却主动联系他,想要出版《活着》的英译本。出版社为了照顾到英美读者的阅读习惯,常常要求译者对译作进行一定的删减和改动,舍弃作者某些文学特质,使作品更为美国化,而白睿文对这种要求选择了说不:“那时编辑寄回给我的译稿,满版都是密密麻麻的改动,我觉得他改得有点过了,离原作的意思有点远,于是我就把那些改动都还原,再寄给他。”

以上对白睿文翻译《活着》过程的追溯自然而然地揭示了译者对原作处理的成因。白睿文的翻译主张体现了他是个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不仅对原作尊重,对中国文化尊重,而且对翻译工作极为郑重,这些都能解释他在译文中对原作的把握。总而言之,在文化相对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下,白睿文文化相对主义的个人意识形态决定了其翻译的行为和结果。在白睿文这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是译者与社会的相互交融产生出了这一翻译成果。

文学鉴赏课教学一得 篇8

关键词:

文学鉴赏课;教学实践;人文素质

收稿日期:2010-02-27

作者简介:马芳(1981-),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师范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学。

近年来,笔者主要在高校从事文学鉴赏课的教学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特殊性,制定出符合教学主体即大学生实际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也有了一些真切的教学感受和体会。分述如下。

一、文学鉴赏课的教学依据

在高等院校除中文专业之外的其它专业开设文学鉴赏课,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加强思想品德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实质是一种美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其作用不可小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加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段话高屋建瓴,精辟地阐述了美育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这是开设文学鉴赏课的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不论什么专业,都要有一些文化艺术方面的爱好和修养,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对人才的现实要求。文学鉴赏课,就是针对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重科学、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针对当代大学生文化修养、人文素质相对欠缺的实际情况而设置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只有经济和物质的追求,还应该有精神和价值的追求,这对于一个民族增强自己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美育是一种熏陶,一种感发,一种对人的情感和精神起激励、净化和升华作用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思维、胸襟等等,并且可以引发人的创造潜能,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基于此,把侧重于情感教育、美育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文学鉴赏课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据是非常充分的。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从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认识真善美、假恶丑;懂得什么样的人生价值理想可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取向可弃;从而感到心灵的震撼,得到性情的陶冶,受到文明的教育,学会做人的道理,涵养爱美之心。

二、文学鉴赏课的性质和教学内容

文学鉴赏课是一门既不同于中文专业的文学课,又不同于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的独立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主要教学对象是高校非中文专业(如理工、社会科学、艺术、经济等学科)学生。课程的性质决定文学鉴赏课教师,必须了解教学对象的文学常识等基本文学素质,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正式进入教学之前,笔者都要在学生中进行一次民意测验。结果表明,大多数非中文专业学生对于中外文学常识、中外文学作品漠不关心,知之甚少,更不知道如何去欣赏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有些甚至认为阅读与专业无关的文学作品是浪费时间,毫无用处。可以说,在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上,属于“文盲”程度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开设文学鉴赏课不仅带有“补课”的性质,也具有引导功能。即,通过有效的补课,培养他们對文学的兴趣,对文学的想象力和欣赏能力,为他们已经习惯的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注入一些人文精神的因子,使他们在以后从事工作的过程中,多一些创新性和开拓性。这样的教学目的既有基础性的达标要求,也有长远性的发展设想。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重视基础性的达标要求。因为教学对象的实际程度决定了这门课程的着眼点是普及,而不能比照中文专业的文学课那样过于精深,因此不能照单复制文学院文学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所以在考虑教学内容时,以通俗、简明、便于学生接受为原则。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还决定了它与大学语文课有很大不同,大学语文课的内容过分求全而失之琐碎,缺乏中心,作为一般性知识介绍尚可,作为文学鉴赏课的内容则显单薄,分散。所以在编排教学内容时,笔者以线索清晰、内容集中、重点突出为原则。这样,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以文学常识为面,以文学发展为线,以中外文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经典作品为点,笔者编排了一套线索清晰、内容集中、重点突出、通俗简明、便于学生接受的教案,从而赋于文学鉴赏课以独立的品格。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笔者精心选择那些具有真情实感、具有较高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的经典作品篇目,特别是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在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具有审美意义和启迪作用的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品。

(一)通过欣赏优秀作家的经典名著,净化灵魂,升华精神

通过欣赏优秀作家的经典名著,使学生在了解文学常识的基础上,为作家的高尚人格和作品的情感力量所震撼、所感染,从而实现与作家心灵上的相通和共鸣,净化灵魂,升华精神,改善自己的为生之道。例如欣赏李白的诗歌,可以感到,李白在权贵面前是那样桀傲不驯,从来不肯弯下自己的腰:“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对朋友却满腔热情:“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在劳动者面前则更是非常谦恭:“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中国古代许多写景咏物的诗歌,现代不少抒怀记游的美文,外国许多描写日常际遇的随笔,或诗画交融,或情意酣畅,或耐人寻味,或幽默风趣,都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娱悦,增添高雅情趣,从而内化为文明的修养和向善的人格。

(二)通过欣赏中外优秀作家作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本质

中外文学史上许多作品,能启发学生体会人生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本质,使他们受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这也是文学名著欣赏课的目的。中国古典诗文里的格言警句,本身就明白说出了许多道理,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许多诗文通过读者的想象、引申,也能挖掘出它们的深刻内涵,中国现代文学名作如鲁迅的小说、钱钟书的《围城》等;西方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易卜生的话剧,雨果、巴尔扎克的小说等,无不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曲折演进的故事情节和冲突,昭示了鲜明的思想意义,折射出作家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

(三)对中外优秀作家作品鉴赏,有益于培养创新意识

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学作品欣赏教育)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联系紧密,往往能启迪和开阔学生心智,保证他们思维的求异性与创造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精神。杨振宁、马寅初、邓稼先、达•芬奇等科学家和艺术家,无不具备高深的人文素质和修养。所以在选择中外文学名作时,充分考虑到有利于活跃与丰富、完善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这一点,这也是良好的人文素质的明显表征。总之,精选那些易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欣赏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名作,可以点线相连,突出精品,有利于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三、文学鉴赏课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以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大家都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这样富有说服力的事实,作为激励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精神资源和思想动力,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欣赏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知道得多了,动力有了,也就学会了欣赏,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讲授与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相关的文学鉴赏常识。力避面面俱到和浮光掠影。例如:摄影专业的学生比较注重画面和色彩感,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要选择画面感和色彩感比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那些具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的古典或现代诗歌就比较适宜。摄影专业还开设短剧拍摄课,短剧拍摄必然要有剧本,所以,笔者就会提供剧本方面的有关材料进行重点解析。

(二)联系现实,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真义

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时间沉淀,与当代社会有一定距离,不经过深入解读,难以产生真切共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会设计一些与时代、社会和人生紧密相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文本,深刻体悟作品。与此同时,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重点列举经典作家最有代表性、趣味性的人生经历和经典作品进行点评。这样处理,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作家的独特人生经历、个性特点和创作实际有一定了解,于潜移默化中为作家的人格所震动、激励,从而受到知识和思想的双重教育。

(三)课堂活动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文学鉴赏的主体性

课内,设计一些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如文学作品讨论会、朗诵会。课外,鼓励、指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撰写鉴赏文章。这样内外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演讲和欣赏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自信心和感受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如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播放由名著改編的影视作品,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作品,增强作品感染力和课堂效果。这一方式对一些难度较大、时代久远、学生陌生的文学作品更为有效。如果再辅之以幽默诙谐、带有启发性的提示性语言,并以声情并茂、条分缕析的方式带动学生的感受和思路,就能够促发学生的联想和感悟,使他们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丰富、发挥作品的主旨,获得审美的享受。

课后的跟踪调查表明,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适应了非中文专业学生提高文化素质的需要,既弥补了自身文学修养的欠缺,扩大了知识视野,又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欣赏能力,而且促进了专业课学习,有的还开始了文学创作,甚至还想转到文学专业去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1999-6-17.

上一篇:幼儿园后勤工作年度计划书下一篇:企业员工心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