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通用10篇)
绍兴 篇1
一、漓渚镇发展花卉产业的前景
花卉产业作为漓渚镇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镇党委和镇政府始终把它作为一项强村富民工程来抓,致力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基地面积大
漓渚镇面积36.6平方公里,耕地10000亩,其中水田8274亩、旱地726亩,林地28447亩。从目前看,全镇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27800亩,其中镇内基地面积为13210亩,面积在10亩以上的农户达308户,100亩以上的农户有36户,最大的一户面积已超过1000亩。全镇已有6个村被命名为花卉专业村。
(二)从业人员多
全镇有12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23315人,其中农业人口19802人,劳动力10165人。村村都有人从事花卉的生产与经营,从业人员达6600人,约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66%。有些村的比例更高。如棠一村(是首批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的花木种植户有580户,从业人员937人,分别占该村总户数和总劳力的92%和96%。
(三)销售渠道广
花卉生产关键是抓好销售,做好花卉经营网络和销售队伍工作至关重要。目前,全镇有一支3500多人的花卉运销队伍,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不仅把本地的花卉苗木销售到全国各地,而且把全国各产地的花卉苗木贩销到各个城市。许多运销大户还在全国各大城市租地经营,设中转站、建窗口搞批发。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花卉市场,如上海、昆明、成都、广州芳村、顺德陈村等地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四)兰花特色强
绍兴是中国春兰和蕙兰的故乡,漓渚是绍兴兰花的主产地和集散中心,种兰养兰的历史源远流长。全镇现有兰花基地近百亩十余万盆,拥有数百个春、蕙兰精品名种,专业养兰户达510家,其中规模在百万元以上的养兰大户有27家。特别是近年来兰农培育的兰花在国际国内各类兰花博览会和兰展中获得了很多荣誉,金奖银奖达300多枚。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兰花商、兰花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交流、切磋兰艺。棠棣兰苑被评为“中国春兰样品园”,“越兰”牌兰花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也培育了许多兰花名贵精品,如宋梅、搂梅、奇种绿云、红太阳宝鼎、福荷素等。
(五)工程队伍多
作为花卉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队伍的建设也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伴随着花木种植业的发展,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也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加强。目前已有3家二级绿化施工企业,6家三级企业,3家四级企业。这些企业在开展苗圃生产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园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承接各类园林绿化工程,一方面强化了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拓展了花卉产业,增加收入。
(六)经济效益好
花卉生产除兰花外,大批农民还根据当前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发展以园林绿化苗木为主的花卉产业,形成品种多、规格齐的格局,如桂花、茶梅、杜鹃等。仅2006年全镇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净收入达1.45亿元,人均7248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从每亩花木的经济效益分析,年收入也在5000元以上,高的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呈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漓渚花卉产业之所以在短期内迅速发展,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做好规划和大力引导。从2000年起,浙江省实行“三放开”,不再下达粮食种植面积,引导农民积极调整大田种养结构,许多花农放开胆子种植花木, 使漓渚花卉产业朝着区域化布局、产业化方向发展。根据目前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门制定了《绍兴现代花卉示范园区规划》和《绍兴县万亩花卉基地发展规划》,并对园区内的花卉市场进行专门规划设计,建好产地市场,拓展外部市场,利用各种场合、多种形式引导花农扩大基地规模,提高花卉档次,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发挥花卉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引导企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同时,通过组织参观、外出考察、举办花卉节等形式,帮助花农扩大视野,了解信息,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术,进一步拓展市场。二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由于生产效益比较高,消费潜力大,花卉业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和企业的投资热点。社会投资及企业投资开发名优花卉,这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大特色。首先,每年都制定重农政策,鼓励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花卉产业,积极鼓励工商业主投资效益农业。其次,为了方便广大农民、服务花农做好土地协调、植物检疫、税收开票、技术培训、对外宣传和信息技术等工作,镇政府专门设立了产地检疫员,以帮助花农做好植物检疫。为了解决广大花农学习系统的花卉园林知识,浙江林学院在镇里设立全省第一个园林专业大专证书校外班,至今已有45名学员顺利通过了园林专业证书班的考试,既学到了系统的知识,又解决了学历问题。240多名花木从业人员取得园林工程师职称。再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不仅有新建花卉市场这一有形市场,而且还建立网站这一无形的市场,如建立“中国春兰网”和“漓渚花木产业网”两个专业网站和“农民信箱”进村入户工程,既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又及时发布漓渚花木信息,收集外界信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进一步开拓网上市场。三是在面积上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漓渚镇在发展花卉方面,不强调快速扩大面积,而是把精力放在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和销售上。据统计,近5年来,全镇花卉种植面积增长了39%,而产销额则增长了117%。四是在经营上由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流通方式转变。近几年,网上交易、拍卖、鲜花速递等现代化的交易方式开始逐步进入花卉流通领域。同时,扩建了占地数百亩,设施齐全,集购销、观赏、休闲、观光、服务于一体的“全国重点花卉市场”———绍兴花市,成为浙江省主要的花卉繁育基地和花木集散中心。五是在规模上由“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变。实现了“二个突破、三个转变”,即突破了一家一户的零星种植向连片块状发展,形成花卉特色镇、专业村、现代园区,突破了单一的小苗小花零售向长途贩运找市场、拓基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从原来的收集兰花为主向以兰花为特色发展园林绿化种苗基地转变,从原来的传统培植小苗为主向现代“温室”大棚培植时令花卉转变,从原来的分散经营向集团化经营转变。六是种植上由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向科技兴花方向转变。花卉扦插成活率由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95%以上,除草、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普遍推广应用,肥培管理水平提高;引进大批量多品种南方观叶植物,引进花卉新品种20多个,新选育培植兰花新品种近500个;兰科植物大宗品种培育已得到普及,春蕙兰品种普遍推广采用传统技术和现代温室培育龄相结合,发芽率提高80%以上。
二、漓渚镇在发展花卉产业中的瓶颈
花卉是一项高效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同时,花卉也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在生产上要求技术含量高、市场信息灵,才能取得较高的收益。但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忽视目前花卉业存在的问题,否则极有可能导致当前花卉业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当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龙头企业少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在花卉产业中也呈现了不少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产值上都较大的花卉企业,纵向比有优势,但横向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如与国外或云南的花卉产业比,漓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培训、推广、加工、保鲜、运输的软硬件条件上还有许多欠缺,急需完善提高。大多数花卉业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个体自由经营,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合作,除华良兰苑、越州兰苑、三代祖传兰苑、国忠兰苑、棠棣花木等几家规模较大外,其余的规模较小。整体看,漓渚花卉业小型苗圃多、大中型苗圃少,综合型苗圃多,专业型苗圃少。这导致缺乏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科技含量不高
近年来,漓渚花卉业在引种驯化、组织培养、盆花栽培和保鲜、花期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推广应用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全县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花卉研究机构,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少,资金不足。主要体现在花卉科研上力度不够,生产上科技成份较低及广大花农的科技素质和种花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数花卉企业还是依靠传统的技术、经验进行经营,花卉专业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也因为多方面原因难到企业就业,这将影响到花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花卉结构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绿化苗木生产面积大,鲜切花等花卉面积小,大苗优质苗小,小苗次苗多。目前花卉品种一般为中低档次花卉,主要有桂花、茶花、杜鹃、茶梅、广玉兰、兰花、铁树及绿化苗木,盆景,还有近年引进的乐昌含笑、杜英、大花蕙兰、红掌、仙客来等,花卉的品种结构极不合理。
(四)土地资源制约
随着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土地及运输市场的治理整顿,土地紧张,运费上涨,花卉成本提高。尤其是绿地面积大量减少,导致绿化工程量减少,花卉苗木滞销。而花卉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公司化运作,都离不开大量的土地资源,如何加快土地流转,也是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绍兴市发展花卉产业的思路
漓渚的花卉产业实质上是绍兴市花卉产业的一个缩影。绍兴是中国春兰的故乡,兰花是绍兴的市花,绍兴发展花卉具有悠久的历史。绍兴的花卉产业起步早,发展速度快,效益好,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但随着整个花卉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国其他地方的花卉产业也在快速发展,目前漓渚花卉产业在发展中所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关键是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方面保持自己的优势、特色,另一方面必须适应新形势下花卉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在困境中觅出路。
(一)进一步发挥优势花卉生产龙头企业作用
龙头企业的龙头大户,内联基地和农户,外联市场,在促进绍兴市花卉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大力度扶持发展一大批能够对本地有带头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以此解决当前存在的花卉产业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对现有的花农要加以扶持,大力推广花卉种植,采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壮大基地建设规模,带动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发展。做大做强整个花卉产业链,使弱的变强,使强者越强,进一步巩固漓渚的花卉产业优势地位。
(二)进一步发挥花卉旅游产业,以旅游业带动花卉产业发展
生态旅游是当今社会发展一个新的亮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解决基本的生存条件后,接着就是不断增加旅游、度假、休闲等养生活动。在目前花木公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花卉旅游的潜力,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开发菊花、玫瑰、荷花、百合等多品种的花卉产业,以花卉促旅游,既能满足游客观赏、娱乐、休闲的各方面需求,又能提高旅游档次和品位,对促进绍兴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花,推进产业升级
发展花卉业,科技是关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每年派出科研人员到荷兰、日本等国家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至少要办一期高层次的技术培训班,并请外国专家、学者来讲学,逐步形成培训体系。同时,以科技兴花,适应绿化市场对苗木需求的变化,抓好花卉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大对新品种的引进、培育,促进花木品种结构的调整。发挥兰花组培中心作用,使之真正成为高科技农业龙头企业。对花卉农技人员及花卉生产企业进行花卉栽培技术及贸易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生产经营技能。以教兴花,继续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强教育培训,使花农由传统种花人向经营人方向发展,也就是由原先种植为主向种植、营销、科技等多方面综合能力提高转变。协助抓好园林大专班教学点工作,继续培育园林工程师、技师、帮助绿化工程企业升级,增强企业在园林绿化工程市场中的竞争力。积极开发和利用野生花卉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特优新品种,形成育种、良种繁育和生产一体化;积极研究、引进、推动先进实用技术;在进一步完善“越兰牌”兰花地方系列标准的基础上,促进花卉产品的系列化与标准化生产。引进技术人才,切实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推广和应用。要瞄准市场,种植名木优果,繁育出集江南水乡与家庭绿化特色的花卉苗木。转向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提高花卉的档次,推进产业升级。花卉生产的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名牌战略,培育高档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要继续实行名牌战略,积极创花卉名牌,培育特有的野生花卉产品。
(四)进一步把握市场导向,健全流通体系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花木种植结构调整,积极拓展绿化工程业务;二是以花市为龙头,促进并带动整个花木产业及绿化工程业务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集聚人气、财气,繁荣花市;三是以市场营销建设为重点,整合花木贩销队伍,外拓市场基地,搞好花木流通领域建设,提高花木的市场占有份额。
要进一步完善绍兴花卉市场,加强花卉市场设施建设,使之成为集花卉销售、信息、科技于一体的中心,带动花卉业健康发展。花卉市场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拍卖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花店、花摊)功能各一、层次分明的花卉流通体系。在完善市场主渠道建设的基础上,推行网上购货、订单交易、连锁经营、代理制等现代营销方式;制定交易规则,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对市场的规范性管理和有效监督。
(五)进一步挖掘花卉在家庭中的市场潜力
花卉不仅色彩缤纷,姿态优美,给人们以美与乐的享受,而且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业余生活。花卉种植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普及率极高,不仅能达到美观的效果,更有利于人体的健康。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花卉已经“开”入寻常人家,成为普通老百姓赏心悦目的生活点缀。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花卉在家庭中有巨大的市场。另外,不同的花卉有着不同的特点,如普通花卉重在视觉上的欣赏,而药用花卉是欣赏与药用的紧密结合。同时,大多数居民平时工作忙或对花卉了解不多,因而对花木缺乏科学的管护,造成花卉病、死现象;这也为花农开辟了一条新的业务,提供技术服务或技术支持等。也可推出药用花卉的种植, 将欣赏与养生相结合, 保健与防病相结合,则能保证普通百姓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满足健康需求。
摘要:花卉产业是近几年新兴的高效农业产业, 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花卉已成为当今交往、庆典及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本文拟从绍兴县漓渚镇大力发展花卉产业, 引导农民走花卉产业致富的实际, 针对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产业结构,农业经济,花卉产业
参考文献
[1]唐开学.关于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西南农业学报, 2005 (1) .
[2]李宗艳.解决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瓶颈初探, 2004 (2) .
[3]郎立新, 蒋兰玲.全球卉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J].农业经济, 2007 (3) .
绍兴品三羹 篇2
中国传统的“羹汤文化”在古越之地的绍兴是十分丰富的。直到今天,绍兴人及其周边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羹汤总有深厚的不解之缘。一道古朴而滋美的“芋艿时件羹”,对现代人仍有大快朵颐的巨大魅力。“芋艿时件羹”中的“时件”用的是鸡或鹅、鸭的肫、肝、心、肠等。时件初加工必须用粗盐或明矾擦洗干净,漂清沥去水,再切成片状后,用绍兴老酒浸渍备用。芋艿要选用紫芋子,洗后先煮到八成熟,剥去皮,切片改成小方丁。烧时先将芋艿丁、时件片和鲜汁汤一道放入锅里,加盐烧沸,约煮5分钟后见汤汁变稠粘时,加入猪油,盛入汤碗中,撒上葱花,就可上桌供食。芋艿本身含淀粉,会自然成芡状,故此菜不必勾芡,且芋艿芡质地更为柔滋滑软利口,加上鸡汁汤的鲜美,味道分外诱人。绍兴老家逢年过节、招待来宾每每杀鸡宰鸭,此时大都爱用时件烹制这道风味奇异独特的羹菜。一般农家乡宴上,也常少不了这道乡土美味,称得上雅俗共赏之品。
绍兴西南的诸暨,是西施的故里。那里农家结婚宴上的头道菜就是“西施豆腐羹”。相传这是西施当年在家侍奉爹娘的拿手菜品,后来慢慢地成了小辈尊敬长辈的一种孝心的象征食品。“西施豆腐羹”上席后,第一汤匙品尝它的,照例是席间的长者。尝了一口后,往往先称道几句,然后才是众匙群起,蜂拥分享。“西施豆腐羹”的原料简单:嫩豆腐、嫩瘦猪肉丁、竹笋丁、虾米等。可制作却十分讲究。豆腐切成小棋子块后要入沸水中焯过,使除去豆腥味。所用汁汤,一般应是炖鸡的鲜汤,或撇去浮油的肉汁汤,并要求清澈洁白,油而不腻,淡而不薄。铁锅必需涮洗得非常洁净,切忌产生“锅蚂蚁”(黑焦小点)。锅上火后,先注入鸡汁汤,下肉丁、笋丁和事先用绍酒浸过的虾米粒,加盐后烧沸煮几分钟,再放入豆腐块,约煮2分钟后,撇净浮沫,用湿淀粉勾芡,加入味精,淋上猪油,撒上胡椒粉,盛入汤碗后,撒上细细的葱花,立即上席。让人领略现熬现吃,一热顶三鲜的可口滋味。勾芡的厚薄,是烹制中的重要关键,必须恰到好处地一次性完成,切忌添添改改。诸暨农村,新媳妇入厨烧做的第一只菜肴,也就是这道“西施豆腐羹”。一来表明学西施敬长辈的孝心,二来也是新媳妇烹调手艺的表演菜。因此“西施豆腐羹”熬制的如何,往往是人们评说新媳妇治家才能的第一印象。当地民间俗谚云:“熬得好豆腐羹,理得好三代账”,或许不无一定道理。
绍兴 篇3
我能行——相信自己
盈盈月光,我拥一捧最清的;落日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美的。
在漫漫人生生路上,我要永远牢记那弥足珍贵的两个字——我能。
什么是“我能”?“我能”是那轮悬挂在苍穹的太阳,一点点迸发出灿烂的光芒;“我能”是那百花园中娇艳的花儿,一朵朵散发出春的绿意和生机;“我能”是那戈壁滩上耸立的白杨,一棵谱写着生的伟岸与执著。相信自己,就是“我能”。
说不尽的自信,在楚霸王破釜沉舟时,随着那高山流水流淌了千年;说不尽的自信,在小爱迪生试制灯泡成功时,随着那坠落的灯丝飘飞了百代;说不尽的自信,在《花布》中小姑娘焦急的等待中越过了几载。
也许因为自信,也许因为冲动,我们想说就说,想做就做,总想与世俗与成规扳一扳手腕。在人山人海演讲会上,场上一片肃静,自信就会促使我走上讲台,不管是否还有一句“沉默是金”。在车辆来往的马路上,看到有人正艰难前行,自信告诉我快去扶他过马路,一起走过这甜蜜的酸涩------
也许因为自信,我们的心情不因世俗的深深浅浅而放假。在报纸上看到灾区学生,那一双眼睛充满了自信和希望。那褴褛的衣衫在风中摇晃出不可磨灭的沧桑。于是,自信让我们拿出刚攒的零花钱,掏出一块新买的橡皮,捧出一件还未穿过的新棉衣。让它们捎去我们的祝福吧!让他们越过千山万水,停留在小朋友的心上和手上吧!别怕!因为我们拥有同一片自信的天空。
波澜壮阔的海上,海鸥在迎难而上,其引以为豪的真谛是自信;
白雪皑皑的原野,腊梅正迎风开放,其引以为荣的真谛是自信;
荒无人烟的戈壁,白杨在昂头畅想,其引以为乐的真谛是自信。
绍兴 篇4
绍兴县、越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绍兴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八月十五日
绍兴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适应绍兴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根据《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意见》(绍政发〔2006〕52号)精神,现就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根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面向群众、改善服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归口管理、规范经营;国有为主、民营参与;规模经营、适度竞争;市县一体、城乡统筹;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通过加强政府管理职能,整合现有公交资源,优化公交经营模式,调整公交路网布局,合理设置公交站点,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改善公交车辆档次,提升公交服务质量,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高效、畅通有序、富有活力的城乡公交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二、总体目标
根据目前城乡公交发展现状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争取用二年左右时间,建立完成城乡公交互相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公交网络新机制,着重要做好三个优化、二个完善、一个提升。
三个优化:一是优化经营主体。根据目前公交企业现状,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优化线路资源。按照方便百姓、效率优先的原则对现有公交线路进行整合,建立市、县公交资源共享、布局合理、畅通便捷、优质有序的城乡公交网络;三是优化运行环境。根据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要求,对城乡公交行业实施政策规定、服务标准的统一。
二个完善:一是完善站场建设。加快城乡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公交枢纽站、中转换乘站、港湾式停靠站、招呼站、终点站回车场的建设,建成与公交发展相适应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站场基础设施;二是完善道路设施。树立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原则,确保公交车辆畅通行驶。优先改造影响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和道路交叉口,路口交通信号系统应使
公交车优先通过。对现有公交站台分批进行港湾式改造,具备条件的道路应逐步开辟公交专用道,有关道路绿化及其他设施应有利于公交车的安全通行。
一个提升: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公交行业管理,加强市场监管,创新管理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全面提升城乡公交服务水平。
三、改革重点
(一)整合经营主体
按照尊重历史、适度竞争的原则,基本保持目前三家公交企业现状,即绍兴市公交总公司、绍兴市汽运集团公交分公司、绍兴县公交公司。对绍兴市公交总公司下属的袍江工发中巴公司,绍兴市汽运集团公交分公司下属的绍兴县汽运巴士有限公司及绍兴县舜江客运有限公司,由所属公司整合。通过深化公交企业改革,有利于现有公交企业扩大优势,形成规模经营。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公交企业优胜劣汰和公交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制定发展规划
按照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原则,加快制定《绍兴市城乡公交发展规划》、《绍兴市城乡公交线网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绍兴城乡公交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努力完善城乡公交线路网络,严格控制绍兴主城区内公交线路总量,适当减少绍兴主城区主干道上运行的公交车辆,既减轻绍兴主城区的交通压力,又能满足市民乘车需求;大力兴建公交站场,提高公交标台基础设施,满足公交车辆的运营需求;因客制宜,灵活机动,针对客流量大的乡镇、旅游区采用快速直达和普通线路相结合的形式运行,发展旅游经济,促进城乡交流。
(三)调整公交线路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统一整合公交线路,合理归并站点,调整过密站点,实行利益补偿。因线路调整过程中使企业利益受到损害的,相应在另外线路配置上给予利益补偿,最终达到“优化线路、普遍服务、提高效率、畅通道路”的目的。目前已进入城区主干道路营运的乡镇公交线路,在同方向基本保留一条主线可沿城区主干道通行外,其它线路一般沿内环线进入指定的公交站场;新规划的市区到柯桥、袍江组团以及到东湖、兰亭、禹陵、柯岩、吼山五大景区的线路和车辆可以进入绍兴主城区,其它所有线路的公交车辆只能经过内环线到指定站点,不得进入内环线以内道路。
制定《绍兴市城乡公交线路专营办法》、《绍兴市城乡公交线路招标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公交线路经营权特许制度,确定经营年限,建立退出机制。对历史形成的与公交规划一致的现有公交线路,通过办理确认手续,准予特许经营。新增、到期的公交线路,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通过拍卖和服务质量招投标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经营者。
(四)建设公交站场
按照“资源共享、有偿使用”的原则,对公交站场进行有效利用。采取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对现有市区和绍兴县的公交站场资源进行整合,成立国有控股的绍兴市公交站场经营公司,负责市区和绍兴县公交站场的经营管理。公交站场经营公司以绍兴市公交总公司、绍兴市汽运集团公交分公司、绍兴县公交公司现有公交站场为基础,对三家公司的公交站场进行资产评估,按照资产评估价值共同参股经营。站场经营公司管理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站运分离的模式,公交企业使用公交站场采取租用方式,站场经营公司负责公交站场的建设、日常经营管理和维护。
以市区环城河周边地区为依托,加快建立一定数量的公交枢纽站,从县城及乡镇到市区的公交车一律进入公交枢纽站,乘客在枢纽站中转换乘。加快建设公交始发终点站和港湾式停靠站,在学校、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客流集散的乡镇(街道)和大型商业中心、大型
文化娱乐场所及旅游景区、体育场馆、城市主次干道等,都必须规划建设公交场站设施,逐步使现有占道的公交始发终点站全部退路进场。
(五)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城乡公交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公交“一卡通”、“城乡通”,加快城乡公交智能化系统、电子站牌、电子调度平台等建设。对原公交IC卡公司进行重组改造,分别由绍兴市公交总公司、绍兴市汽运集团公交分公司、绍兴县公交公司进行合股组建绍兴市公交智能信息有限公司,开发、应用公交智能信息系统,如公交电子站牌、公交车辆GPS调度平台、公交自动语音报站、公交站场监控等系统,制定公交IC卡的发售、使用、结算等规则,负责公交IC卡的发售、结算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意见》,切实加强对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绍兴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有市交通局、市建设局、市人事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公安局、绍兴县政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
(二)成立管理机构。设立绍兴市公共交通管理处,负责全市公共交通的行业管理,与绍兴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合署办公,实行二块牌子一套班子。
(三)规范行业管理。根据《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意见》,制定《绍兴市城乡公交客运管理办法》,对城乡公交实行统一的发展政策和经济政策,采用统一法律法规体系。交通、财政、税务部门依法对全市公交车辆和经营单位,按统一的政策征收税费,达到城乡公交一体化车辆税费征收政策的基本统一。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部门对城乡公交运价进行一次调研,制定合理、惠民的城乡公交客运票价体系。城乡公交车实行统一的公交票价,取消车站站务费,真正让利于人民群众,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城乡公交一体化带来的便利。制定《绍兴市城乡公交行业服务标准》和《绍兴市城乡公交线路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由市民对三家公交公司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评议,每月在媒体上公布考评结果。城乡公交线路服务质量实行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制定政府对公交行业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公交车辆更新、站场设施建设等的投入力度。对市、县公交事业给予的政府补助或优惠政策应继续保持并逐步加大。逐步实行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税费政策、运作标准、服务标准、经营方式和优待政策等“八个统一”。
五、实施步骤
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6年8月),制定方案,发布《绍兴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06年12月底之前),编制规划、企业整合、经营特许。
1.制定《绍兴市城乡公交发展规划》和《绍兴市城乡公交线网专项规划》;
2.完成绍兴市公交总公司、绍兴市汽运集团公交分公司对下属公司的整合工作;
3.制定《绍兴市城乡公交线路专营办法》,推行特许专营制度,确认全部公交车辆经营年限;
4.整合、调整不合理公交线路;
5.出台相关办法规定。
第三阶段(2007年),抓站场建设、抓统一规范。完善公交枢纽站场、停靠站候车亭建设,建立统一经营管理机制。
绍兴的旅游报告 篇5
绍兴地处中国东部,是历史上的大都会和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素有“会稽天下本无俦”的美誉,号称“海内巨邑”。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华东天然交通枢纽,民营经济第一城,中国品牌之都,中国经济民富强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和全球纺织中心。绍兴近年快速发展,着力构建大绍兴都市圈(交通枢纽、商务集聚、旅游名城、新兴产业),重现东南巨郡风采。
中文名称: 绍兴
别名: 会稽、山阴、越州、吴州、吴会
所属地区: 浙江省
下辖地区: 1区,3市,2县
政府驻地: 越城区
地理位置: 长三角地理中心、天然交通枢纽
面积: 8256平方公里
人口: 491.22万(2010年)
方言: 吴语绍兴话
著名景点: 鲁迅故里、东湖、柯岩、兰亭、沈园、镜湖湿地、唐诗之路、大禹陵火车站: 绍兴站、绍兴北站
生态绍兴: 城市中心湿地湖泊、水网纵横
国粹: 中国第二大戏曲(越剧)、黄酒
绍兴旅游著名景点
东南山水越为首,天下风光数会稽,绍兴的山水之美,堪称翘楚。历史上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400多位著名诗人都留下了赞美稽山镜水的绚丽诗篇。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绍兴共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尤以山水风光、古城风貌、人文景观为王牌特色。鲁迅故里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崇山岭岭,茂林修竹。书法圣地,中外驰名。名人古墓,流芳百世。柯岩鉴湖景区
融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始于汉代,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至清代,有“柯岩八景”之称,为越中名胜。东湖
绍兴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篇6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 浙江省中部杭甬之间, 历史悠久, 名人荟萃, 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土之乡等美誉。绍兴淳朴的乡土风情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很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而绍兴发展乡村旅游, 有利于调整旅游产业结构, 丰富旅游资源, 从而扩大绍兴的旅游市场, 进而推进绍兴旅游业的发展;同时, 它也为绍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
1绍兴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1独特的乡村自然风光
绍兴的乡村山青水秀、水网交错, 还有茶园、竹林、梅海等, 这些独特的自然风光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绍兴县稽东镇的山娃子绿色生态园, 是一个集休闲、观光、生态、小型会议及特色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 有蔬菜基地、养殖基地、果园、鱼塘和水库, 这些对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1.2浓郁的乡村民俗风情
绍兴乡村的各种生产活动、生活方式, 还有传统节日活动, 如抢亲、社戏、祝福、扯白糖、做年糕等, 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绍兴可以凭借淳朴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乡村民俗风情, 开展乡村旅游活动。
1.3丰富的乡村文化艺术
绍兴的乡村文化艺术丰富多彩, 比如有越剧、绍剧、莲花落、鹦哥戏等;各种民间工艺也深受游客的喜爱, 如绍兴铜雕、木雕、花雕酒制作技艺、文房四宝、嵊州竹编等。这些极具地方色彩的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 有利于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
2绍兴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2.1发展现状
在“2006乡村旅游年”、“2007和谐城乡游”两个主题的推动下, 绍兴乡村旅游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乡村旅游也通过休闲度假游、农家乐、观光旅游等各种形式展开, 凭借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已经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观光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景区, 如大香林景区、安昌古镇、王坛香雪梅海生态观光农业园、同康绿林竹海观光园、富盛生态史林观光园、诸暨沈家湾休闲山庄、嵊州剡溪渔园山庄等等。绍兴乡村旅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且绍兴政府的大力支持, 更是把绍兴的“农家乐”和观光农业旅游等乡村旅游活动推向高潮。
2.2存在问题
2.2.1 在开发中发展模式单一、雷同较多
目前绍兴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较为单一, 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 一味的发展农家乐等等, 而对乡村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另外还存在产品雷同较多, 缺少特色产品等现象, 比如许多农家山庄, 向客人提供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钓鱼、打麻将、打扑克、吃饭, 旅游内容单调、乏味, 不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2.2.2 缺少统一规划
绍兴乡村旅游缺少统一规划, 很多仍是小打小闹, 很难形成规模性产业。近年来建立的不少农庄, 大多靠农民群众自发兴办, 这些农庄各自为阵, 形成了单纯的个体间竞争状况, 这样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3 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差
绍兴很多“农家乐”不提供住宿, 一些旅游接待点居住条件较差, 人工造景过多, 服务员大多是没有经过任何训练、文化素质很低的当地人, 服务没有自身特色, 这是因为从经营者开始就没有重视到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这使得乡村游很难被更多的城市居民所喜爱。
3绍兴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
3.1乡村田园风光模式
这是最为普通的乡村旅游模式。它以清新秀丽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土气息吸引游客。如绍兴越城区的方圆农业观光园, 园区内有水产养殖区、果蔬种植区、园林花卉区、垂钓休闲区、野禽养殖区, 内有餐饮、大型会议室, 设计有浪漫小屋、花卉廊桥、才艺娱乐等供游客与大自然互动的场所。游客到这里可以避开城市的喧嚣, 欣赏田园风光, 品尝当地特产, 采摘四季瓜果, 悠闲自得垂钓, 感受的是一份轻松悠闲和回归自然的情趣。
3.2旅游农业开发模式
通过创造农业观光特色, 农村群落景观、科技农业景观等来吸引游客, 在这些地方, 游客可以参加各类采摘活动获得农事活动体验, 通过采摘活动及参与农事活动, 品尝亲自采集制作的食品, 对都市居民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如上虞最新推出的“四季仙果”之旅, 是以上虞二都杨梅、上虞野藤葡萄等知名农产品为龙头, 联合下管樱桃、丁宅桑果等其他特色农副产品, 以全市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景点为依托, 针对休闲游、自驾游推出的集水果采摘、生态体验、山水鉴赏为内涵的乡村旅游产品。
3.3地域风情文化模式
它将原始的自然生态、秀丽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生态景观、特色的历史文化和原始的乡情风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 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如绍兴安昌古镇, 它的水乡古镇建制保留得比较完整, 有1700多米的沿河老街、十七座跨河的古桥以及一批旧式台门建筑。正是由于它有着保存完好的江南古镇风貌、富有特色的河埠街景、纯朴如初的民风民俗, 这个小镇有着很大的知名度。在安昌, 绍兴几千年的乡村民俗风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穿梭的乌篷小船......乃至祝福、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等乡村风俗一应俱全。
3.4居民住宿旅游型
由于都市的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工作压力也日益增加, 城市人对乡村生活的悠闲和恬静十分向往, 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十分怀念。因此, 到农村去小住几天, 已经成为比较流行的一种休闲方式, 在乡间, 人们可以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如采摘、品尝、垂钓以及农家访问, 传统庙会和考察生态农业等来放松心情, 洗净城市所带来的铅华。如嵊州剡溪渔园山庄, 有垂钓区、休闲服务区、新品种水产养殖区、苗种培育区、果树区、生态林区等, 提供餐饮、垂钓、棋牌、住宿、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 是开展乡村旅游的理想场所。
4绍兴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4.1长远规划, 科学策划, 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 要通过系统规划, 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 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因地制宜, 对绍兴每个地方制定合理的政策, 如在新昌主打休闲观光线路, 在上虞主打水果采摘线路等。在绍兴乡村旅游开发中, 要在乡村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 加大传统工艺品和农产品的开发力度, 诸如暨珍珠、嵊州竹编、花雕酒、乌毡帽、梅干菜、新昌小京生、平水珠茶等, 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纪念品, 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4.2保持本色, 突出特色, 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度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 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 突出田园特色, 避免城市化倾向。如富盛生态史林观光园, 它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 这里有农庄风味区、四季笋生态区、水上垂钓休闲区、皇家狩猎区、生态养殖区、有机茶生态区等;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挖笋、垂钓、狩猎、采茶、放养家禽家畜的乐趣, 品尝新鲜的农家菜, 充分享受乡村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和乡村旅游的无穷魅力。
4.3政策扶植, 技术支持, 营造乡村旅游的发展氛围
政府对乡村旅游业提供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一般乡村旅游很难带来高收益, 因此除了给乡村旅游开发提供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 还要制定对乡村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 如绍兴新昌出台了《关于加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积极鼓励社会资本, 通过参股、合作、租赁等形式投资建设观光农园、休闲农庄、森林游乐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加快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工作, 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用地视作农业结构调整用地, 用电享受农业用电待遇。这些政策鼓励了新昌乡村旅游的开发, 全面推动了绍兴乡村旅游的发展。
4.4社区参与, 引导村民, 增加乡村旅游的农民收益
乡村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 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要加大社区参与力度,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 让他们参与到乡村旅游的方方面面, 如做讲解员、服务员、安保人员、民间工艺表演者等;从而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 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 体现特色的绍兴乡村文化, 增加旅游收益, 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4.5保持乡村文化本色, 注重优良民风的培育
乡村环境的独特性形成了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 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文化特点, 重点体现“真味”、“原味”。保持乡村原始风貌及当地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 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淳朴的民风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之一。然而旅游经营活动的开展, 经济利益的凸现, 都会给原有的朴实民风带来冲击, 如绍兴有些乡村旅游景点曾出现村民为争客源而强行拉客、兜售商品等现象, 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在关注村民经济利益与保持朴实民风之间, 寻找最佳契合点。培育优良的民风, 不仅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更可为乡村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 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摘要:绍兴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地域优势显著, 乡村旅游资源雄厚, 这都为绍兴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通过阐述绍兴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 分析了绍兴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绍兴
参考文献
[1]孟铁鑫.绍兴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06, (3) .
[2]李文舒.浅谈旅游观光农业的前景[J].中国林业企业, 2005, (3) .
[3]陈晓燕, 田菲.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前景广阔[J].中国农业信息, 2005, (2) .
[4]郑雨尧.休闲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 2006, (6) .
[5]佟王权.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J].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6, (1) .
[6]高化囤, 宋庆喜.关于中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J].甘肃:甘肃农业, 2007, (1) .
绍兴的霉食 篇7
制作霉干菜必须选用芥菜,这种菜表皮粗糙,叶梗较长,边缘呈不规则的锯齿状,俗称“百叶芥”。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是芥菜的收获时期。收割来的芥菜先在阳光下暴晒一天,然后在阴凉处放三四天(俗称“堆黄”),就可以腌制了。取一口大缸,一层芥菜一层盐地码入缸内,直至装满,最后压上一块大石头。腌制半个月,将芥菜从缸里捞出来,还得挂在长绳或竹竿上晾晒,也可切碎后摊在竹筛、青石板或水泥地上面晾晒。晒干后的芥菜香气迷人,乌黑的霉干菜也就做出来了,这时便可以把它装入瓦罐中保存,随吃随取。
对初到绍兴的外乡人来说,第一次吃到又臭又霉的“霉食”时,大多会避而远之,但当地人却将其视为不可多得的美味。一碗开水泡饭加一些霉干菜,就是大多数庄稼人的早餐。尤其在农忙季节,常常是做顿饭都得挤时间,哪里还有闲情去做什么精细菜。所以,“霉干菜焖肉”也就成了庄稼人不可缺少的一道家常菜。买回三四斤五花肉,洗净切成小块,放点味精、白糖和酱油拌匀,然后一层霉干菜一层肉地叠放进大碗,蒸饭时一起蒸熟就行了。在农忙时,普通人家常常是一次要做大量的霉干菜焖肉,吃剩的霉干菜焖肉下顿蒸饭时又接着蒸来吃。如此反复蒸制,既减少了每顿做饭的时间,又使霉干菜焖肉更好吃。神奇的是,與霉干菜一起蒸出来的肉,夏天即使不放进冰箱里,也能保证三五天不变质。
用霉干菜做汤,只需将水烧开,加入一把霉干菜,放点盐和味精就可以了。其汤色如琥珀,入口咸鲜,回味悠长。夏天,绍兴人喜欢把霉干菜汤当茶水饮用,据说,此汤有解热防暑之功效。
不要以为霉干菜只是普通百姓饭桌上的寻常小菜,君不见绍兴城的各大酒楼里,大龙虾都用霉干菜烧,这可是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大龙虾拧下头,剁成大块,入沸水锅里氽一下。另起锅,加入一撮霉干菜,下龙虾块,再加入一勺清水,稍煮片刻即可起锅。霉干菜能助龙虾提鲜去腥,当龙虾的鲜味溶于汤汁,即使不加一滴油脂,也鲜美无比。此外,当地用霉干菜烹制的菜还有很多,如干菜烧笋、干菜炒刀豆、干菜炖荷花蹄、干菜饼等。
在绍兴,与霉干菜齐名的还有霉苋菜梗。关于霉苋菜梗,还有一个传说:春秋时期,吴越争雄,越国兵败后国穷民贫,多数百姓只得采野菜度日。有一农人采得野苋菜一把,先食其叶,又将菜梗切段置于酱罐里,以备日后食用。岂料数日之后,罐内飘散出阵阵香气,农人取出蒸食,味道鲜美无比。从此,这霉苋菜梗便成了当地的一道特色佳肴。当地人说霉苋菜梗香,而外地人却说它臭。据说,这味逆风能行三里,顺风则飘散十里。
苋菜一般在夏天收割,苋菜梗色绿而直,有一人高,叶子绿色,近似桃形,手掌般大小。有的苋菜底面绿色,叶面有不规则的红斑(俗称“血花”),这种苋菜品质最好。将苋菜去掉根和叶,扎成捆堆放在河边浅滩上,浸泡一周后,洗净切成段,再放入干净的酱罐里,掺凉水淹过菜梗,最后撒上一层盐并封紧罐口。接着将酱罐置于阳光下晒三四天,再移到阴凉处放置一周,这就是自然发酵。等闻到苋菜梗发出阵阵霉香时,便可食用了。
霉苋菜梗放点盐,上笼蒸制,取出后滴几滴麻油,即成著名的“香油霉苋菜梗”。做好的苋菜梗已经“壳肉”分离,食用时只要拿住一端,轻轻一吸,里面的酱汁便会涌进嘴里,软嫩香滑,透彻肺腑,叫人大呼“过瘾”。在绍兴人家里,霉苋菜梗大多用于蒸菜,如霉苋菜梗蒸蛏子、霉苋菜梗蒸南瓜、霉苋菜梗蒸黄鱼等。
酱罐里的苋菜梗吃完后,剩下的卤汁也是宝,把南瓜、冬瓜、西瓜皮、豆腐干等放进卤汁里泡上一两天,再取出来蒸着吃,也会变得酥酥的、香香的,别有一番风味。著名的绍兴“臭豆腐”,正是用这样的卤汁泡出来的。
绍兴地方戏曲欣赏 篇8
转眼间,这一学期的绍兴地方戏曲课已经结课了。在短短十余次的课程学习中,周老师带着我们欣赏了很多优秀的戏曲作品,而其中给我留下映像最深的是绍剧《生命的飞翔》。
这部根据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创作的作品,通过绍剧高亢激越的唱腔和豪放洒脱、文武兼备的演剧风格,生动再现了邱光华机组5位烈士的英雄风采。随着剧情的展开,军人家属为抗震救灾互让帐篷、军人及军属为救百姓先人后己等一系列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一呈现,再次把观众带回全国军民合力同心抗震救灾的情景中。“我以前从来没有演过军人的角色,但看了剧本以后,被邱光华机组的事迹深深打动,下决心一定要扮演好邱光华的角色。”在剧中饰演邱光华的国家一级演员姚百青说。
绍剧《生命的飞翔》以抗震救灾英雄邱光华机组的英模事迹为原型,用戏曲艺术的形式,塑造了邱光华机组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英勇无畏、勇于奉献的英雄主义群像,热情讴歌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汶川大地震后,浙江省剧协副主席吕建华受中国剧协委派,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体验生活,被邱光华机组的英雄事迹所感动,先后四次深入第一线搜集素材,六易其稿,创作出剧本《生命的飞翔》。中国剧协多次组织专家研讨剧本。
绍剧是绍兴的地方戏,是鲁迅笔下社戏的主要内容,以猴戏著称。观众们熟悉的也多是绍剧中的古装戏。最终敲定以绍剧演绎《生命的飞翔》,源于绍剧高亢激越的唱腔和豪放洒脱、文武兼备的演剧风格最能反映剧本所体现的英雄风采。浙江绍剧团团长在接受新浪娱乐独家对话时表示,演职员们也接受了全新的挑战,这些舞台上活灵活现的猴戏演员,为了演好军人进行了一个月的集中军训,并专程赴四川灾区某陆航团体验生活。
更令人意外的是,绍剧演员姚百青此前最擅长的是演猪八戒,而在《生命的飞翔》中,他却成功地塑造了我军英雄飞行员邱光华。姚百青表示,演员们除了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还在传统绍剧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表演方面的改进。他说:“《生命的飞翔》不是纯绍剧,打破了程式化的东西,进行创新。身段动作、对白等,都与绍兴当地的社戏不同。" 编剧吕建华,当地震仍在肆虐时,以艺术工作者的强烈责任性和敏锐洞察力,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浙江文联的支持下,参加了由中宣部统一组织的五个小分队之一的“中国文联抗震救灾体验生活小分队”,三赴灾区采访。亲眼目睹了地震灾区震慑人心的惨烈现状,感受了抗震救灾英雄们感人肺腑的豪迈壮举。经历了寻找邱光华直升机机组英雄下落的过程,深深为英雄们的事迹所感动。在写出了报告文学和诗歌的同时,决心以戏剧形式来为英雄高唱颂歌。于是,现代戏曲《生命的飞翔》由此诞生。
剧本经多方征求意见,几易其稿后,浙江绍剧团朱燕团长怀着对灾区人民的爱心和对英雄的崇敬,主动接招,大胆应战,挑起了创排该剧的重任。在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文广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2月,组织了工作班子,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艰苦创排。该剧由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中国戏剧家协会;绍兴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联合制作。浙江绍剧团承演。确定由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主任裴福林和我联合执导;由资深绍剧音乐家,一级作曲罗萍和一级演奏员张海江担任唱腔设计;一级作曲谈声贤担任音乐制作;由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主任李威担任舞美设计,舞美系副主任马路,副教授彭丁煌分别担任灯光设计和服装设计;二级演员屠建华担任技导等。演员阵容更是强大:由一级演员姚百青领衔主演,一级演员马超英,刘建杨,周剑瑛,钱小宝,姒元法;和二级演员薛永良,郭劲松,沈宏良,施洁净,龚萌芽,章金刚,顾全荣,赵树春等倾巢上阵。加上刚毕业几年的一批虎虎生威的青年演员,可谓绍剧史上一次最强演出组合。
该剧于2009年6月14日在成都首演。此后又在成都、杭州、绍兴等地演出了17场,两万人观看了演出。据导演陈伟龙透露,巡演过程中,主创们边演边改,根据观众审美整整修改了16稿,尽可能地寻找更多感动点。将大量现代元素融入表演、舞美、灯光中,剧情也在逐步变紧凑
我不是绍兴人,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绍剧,虽然个别台词我还听不清楚,但演员真挚的表演和该剧表现出来的解放军为人民利益舍生忘死、英勇献身的精神让我倍受感动。该剧主要讲述了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副师职飞行员邱光华在汶川大地震中,带领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四名机组人员,在极为恶劣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挑战极限,60多次飞越灾区执行任务。他给家乡父老送去帐篷,却唯独没有送给自己的父母;他有机会接自己的母亲回成都养伤,但还是把机会让给了更困难的受灾群众;他甚至不顾妻子的担忧,把儿子带上了抗震救灾的最前线„„这一幕幕场景无不重现了烈士的战友情、母子情、父女情、夫妻情和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壮烈情怀。军人的丰碑,是军人及其亲属们以巨大的牺牲和付出凝结而成。邱光华机组五位英雄,在毒雾弥漫,气流肆虐的时刻,面对死亡,义无反顾,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线忠诚„„
同时,该剧演员的表演细腻真挚,舞美也很有创意。舞台上停靠的直升飞机,飞机飞行中的群山背景,都很有特色。特别是飞机失事前机组人员与恶劣天气的搏斗场面,导演充分发挥了空间想象力,文戏通过武演,显示了独特魅力。现场掌声不断,充分表达了绍兴人民对抗震英雄的敬意。
绍兴过年习俗 篇9
绍兴过年习俗
在绍兴,一跨入农历十二月,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买酒、春糕、裹粽、掸尘、杀鸡宰鹅、买鱼买肉,准备新年穿戴的衣着鞋帽,购置馈赠亲友的礼物等等,可谓忙得不可开交,唯恐筹措不周,闹出笑话。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一种富有粘性的糖,借此粘住灶神的牙齿,使他没法向玉皇大帝陈说人们的过失。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所祭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人叫祝福菩萨、大菩萨,据说是宋代的皇帝。南宋灭亡后,遗臣们慑于元朝统治者的淫威,不敢公开设祭大宋君王,因此只好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进行。这种带有民族意识的祭记,后来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增添了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的意义。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惮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五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其摆法都有一定的规矩,如鸡鹅要跪着,头朝福神,表示欢迎;一尾活鲤鱼用红绳穿过其背刺吊在“龙门架”上,用红纸贴住色眼睛,是取“鲤鱼跳龙门”之意。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百身莫陵的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的太太、小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
祝福后便祭祖(俗称“请回堂羹饭”)。祝福时桌子是照桌面的木纹横摆的,祭祖时则改为直摆;祝福时祭扫者朝外行礼,祭祖时则朝内跪拜。祭祖后,便用煮福礼的汁汤烧年糕或面吃,名日“散福”,表示神所赐之“福”放给了一家人。过年的习俗,绍兴和外地大同小异。“除夕吃喝,尤已穿着”,这是过年的高潮。在新年旧岁交替的一个月里,人们就是这么忙碌着的。然而,在吃人的旧社会里,对劳动人民来说,过年如过关,祈神祭祖是得不到什么“福”的。像管四老爷家里那种阔绰的祝福排场,令人只有在电影《祥林嫂》里,作为历史的陈迹而重现。
绍兴美酒,把酒临风 篇10
绍兴人嗜酒风气之盛,外地人是难以切身体验的。想一想,世上哪个民族能有绍兴人饮酒的豪放呢?饮酒,竟能喝到“气壮河山”,进而达到“千古流传”的程度。
《吕氏春秋》记载,越国出兵伐吴,父老于绍兴城外“劳师馁行”,献酒于越王马前。勾践投酒于大江,并与众将士迎流痛饮,一时士气高昂,锐不可当。有如此豪壮之将士,那么,还会有什么强敌不能摧毁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箪醪劳师”典故。
绍兴酒晶莹澄澈,馥郁芬香,是酒中珍品。世上的三大古酒:啤酒、黄酒、葡萄酒,黄酒是我国的“国粹”,绍酒又居黄酒之冠,色泽澄黄清亮,醇厚甘甜,人称“酒中极品”。
绍兴人饮酒的豪爽,外省人也许只能在鲁迅小说中感受,难以如法炮制。绍兴酒的喝法是,先将酒置于温水中烫热,然后,置一高口酒壶,一杯老酒,几碟小菜,坐下细品慢酌,其中心态的滋润与口中的滋味,难于言表。古人说,只有这样饮酒,才能觉出酒中的滋味。清代《浪迹续谈》这样说:“绍酒以初温为美,重温则味减。若隔火温之,酒虽胜而性热,于口体非直。”
从这些记载中多少可以看出,绍兴人这种饮酒风俗的传承久矣。
绍兴酒好,声名在外。究其原因,除了绍兴有悠久的酿酒工艺之外,还和绍兴地方的水质大有关系。清代《浪迹续谈》这样说:“盖山阴、会稽之间,水最宜酒。易地则不能为良。故他府皆有绍人如法制酿,而水既不同,味既远逊矣。”现在,全国各地均有酒厂,礼聘绍兴师傅,采用优质原料,如法炮制绍酒。虽然配方相同,师傅也是绍兴请来的,工艺亦相同。但是,做出来的老酒,其色、香、味等远逊绍兴当地产的老酒,品酒家一尝便知“相差大矣”!
原因何在?皆因无山阴之水的缘故。所以,这些酒的名称,也只能叫做“仿绍”,或者“苏绍”等,而不能统称为“绍酒”。
我们到绍兴旅游,参观了沈园之后,信步来到附近的“三味酒楼”吃饭。尝了酒楼的小菜之后,几位杭州同行感到小菜烧得“蛮入味的,很有几分乡土特色”,不由称赞了几句。
老板听了,高兴起来,也就滔滔不绝地和我们聊起了绍兴人饮酒吃菜的习俗。原来,现在时尚的绍兴人进酒楼“吃酒”是很另类的,他们甚至饮什么酒,需配什么菜下酒,也不落俗套。
那位老板告诉我们,绍酒的“四大名品”,即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和古越龙山酒,不同的酒品,要配不同的菜肴,才能对得起这种酒的特性。“好酒须有好菜配”,犹如俗话说的“好马须有好鞍配”一样。
加饭酒一般要以“冷盘外加湖蟹”下酒。深秋时节,酒楼里生意特别好做,原因是绍兴人素有“秋深菊秀蟹肥时,把盏持螯品绍酒”的传统。黄昏时分,只见酒客慢慢踱进来,上了楼,要一瓶上好的加饭酒,点上两对湖蟹。即使一个人进酒店喝闷酒,也会临窗择个座位,自酌自饮,自得其乐。
善酿酒通常配的菜是甜菜糕点。初春,也有打工者歇班后,沿街找一个位子,坐下,要一盆盐煮笋,一碟卤豆腐,美美地喝一盅,将醺未醺,意犹未尽时打道回府。
元红酒,闻其名,品其味,就知道此酒需以鸡鸭肉蛋相佐。婚庆酒宴上,大都以元红酒为首,好鱼好肉,开一瓶元红酒,众人须一醉方休,此时主客其乐无穷,无以言表。
古越龙山酒,现在一般青年人引为时尚的饮法是:在酒里加冰块,兑上汽水当饮料喝。也有在酒水中放入冰块后,加冷水稀释,调入鲜柠檬汁或者樱桃。饮时口感舒适,如同清泉入腹,酒香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绍兴人饮酒的方法甚多,难于尽诉。诗人陆游曾这样描述绍兴的酒风:“城中酒垆千百所,平时酒价贱如水。”关于绍兴老酒记载最早的,大概要算是《国语》:越国兵败,越王为增强国力,实行奖励生育的措施,竟是“生男,二壶酒,一犬;生女,二壶酒,一豚”。以“酒”作为对百姓的奖励,在国外恐怕是闻所未闻的事。
绍兴人饮酒的风俗很有讲究,他们凡有婚宴寿庆必要喝酒,婚宴上,一杯酒一对新人同喝,意为“合欢”。
饮完,掷酒杯于床下,一仰一合,意为“翻云覆雨,阴阳和谐,大吉大利”,也含有新婚夫妇今后要“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用意。
绍兴人对酒情有独钟,甚至在日常生活习俗上也处处表现出来。婴儿出生,要喝酒庆贺;满月要喝酒,建房要喝酒,迁居、房事、驱灾、中榜、告捷、寿庆等等都要喝酒。以酒助兴,以酒助乐,酒仿佛已经点点滴滴地渗入绍兴人的起居生活中了。
到绍兴人家喝酒,见到最令人难忘的场面,莫过于他们的“行酒令”了。酒喝到兴头上,高声劲呼:“独占鳌头”、“两相情愿”、“连中三元”、“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六顺”、“全家福”等。行拳猜令,当众满樽,举杯痛饮,一醉解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