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的思路与方法

2024-09-21

创作的思路与方法(精选11篇)

创作的思路与方法 篇1

论文摘要:鲁迅与张爱玲是两位享有不同成就和影响力的作家,但在小说创作领域里他们存在着值得分析的类似的创作主旨或艺术手法:鲁迅站在启蒙主义角度对整体国民性加以揭示,张爱玲以启示的小说观对凡人软弱性加以展示;鲁迅凝聚了自身的灵魂与情感却冷静地在普通人事里寻找悲哀,张爱玲以苍凉的个人生命体验不露声色地讲述普通人的故事;鲁迅将继承传统与冲破传统统一,张爱玲将中国传统与现代先锋结合;鲁迅用一生绝望的抗争影响着每一代人,张爱玲在世俗生活中寻找永恒的意味,影响力有时代特点。论文关键词:鲁迅 张爱玲 国民劣根性 凡人软弱性 冷静 传统 现代 影响力 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于青则在《张爱玲传略》里说:“如果说,鲁迅毕生致力于国民性的批判,是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的一个贡献,那么,张爱玲对女性意识里‘女性原罪’意识的展露和批判,则是张爱玲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的一个补充,是对女性意识进化和发展的一个贡献。”我们发现张爱玲与鲁迅在小说创作上似乎确实存在着某种关联,吸引着研究者不自觉地将二人放在一起加以论述。本文试从四个方面,从二人的创作思路与表现方法上发现这两位不同成就、不同影响力的作家在小说创作领域里的某些异同之处。

一、鲁迅:“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小说观与对中国整体国民劣根性的暴露。张爱玲:“给予周围的现实一个启示”的小说观与对软弱的凡人卑微生命与苍凉情感的展示 张定磺说过这样一段话:“鲁迅先生站在路旁边,看见我们男男女女在大街上来去,高的矮的,老的小的,肥的瘦的,笑的哭的,一大群在那里蠢动。从我们的眼睛,面貌,举动上,从我们的全身上,他看出我们的冥顽,卑劣,丑恶和饥饿。”但鲁迅绝不是停留于鉴赏,而是要挖掘他看到的整体中国人、中华民族病态的根源,找到根治的良方。他用那只廉价的“金不换”做工具,成了手术台上的外科医生,他在显微镜下看清血淋淋的病变组织,并将它切除。而张爱玲也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她却是站在都市的公寓阳台上,去窥破都市家庭内部挣扎着的女性们的人生。从她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看出现代社会女人们生存的艰难与灵魂深处的怅惘、悲凉与无奈。于是她要做女性们的心理医生,用她慈悲却含而不露的方式,坐在屋里面对病人,亲切又冷静的娓娓而谈,揭露她们自身软弱、自甘堕落造成的病态,但又安慰她们活着就必然麻烦,她用启示的办法引导女人们理解、宽容、慈悲,从烦恼中危机中寻求人生永恒的意味。她用这种方式呼唤着、渴望着女性挣脱心灵沉重的负荷,拥有自尊优美的生活。

应该说,他们都是高明的大夫,都有一样的良苦用心,但二人采取了不同的观察角度与治疗方法,挖掘着中国男男女女的病根,他们的相似点何在,取得的效果如何呢? 鲁迅有过痛苦的家庭生活经历,少年时小康家庭没落让他体验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淡薄。中年时兄弟反目让他体会了亲情带来的残酷打击。这些经历,让他看透了所谓礼仪之国人心的势利与险恶,个体之间灵魂的隔膜与自身内心深处的矛盾困惑,再加上对历史、对现实、对世界的透彻研究,他决心要用自己所能使用的最有效方式揭示中国人的种种病态,促其自省,从而真正排除瘤疾,使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说:“说到‘为什么做起小说罢,我仍旧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这是鲁迅创作小说的出发点,他强调‘“人”,“国民”,才是社会与国家的主体,要改造社会必须着眼于“人”的改造,要改造“人”必须从精神与个性上“立人”,而改造国民精神,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要推文艺,所以他就拿起了文艺这一精神工具去做改造国民性的工作。所以他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纵观鲁迅全部的小说创作,他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题材,而纵笔所至又几乎囊括了中国“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人民的不幸”。最终以他的努力为我们提供了熟悉的一张张典型的中国面孔与灵魂,如阿Q、闰土、祥林嫂等等,让我们看到了属于每个中国人灵魂深处的疾患和由它带来的灾难。[!--empirenews.page--] 张爱玲也有过不幸的家庭生活,没落的封建家庭,缺少无私的亲情关怀。从成长经历里,她看到的是现代中国社会的变形,人性的自私、空虚,生存的艰难。她愿以文学作品探询这人生的麻烦,并从中找到“永恒的意味”。她说“文学史上素朴地歌咏人生的安稳的作品很少,倒是强调人生的飞扬的作品多,但好的作品,还是在于它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的。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末。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就是失败在不知道把握这底子。”“我用这手法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而以此给周围的现实一个启示。”“女人是最普遍,基本的,代表四季循环,土地,生老病死,饮食繁殖。女人把人类飞跃天空的灵智拴在踏实的根桩上。”作为一个女人,她尤其同情于生活在男性社会里的软弱的女性们。生存本身是艰难的,理想的爱人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情是渺茫不可及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表面或和谐或圆满或华丽的背后,是“那种不明不白,狠琐,难堪,失面子的屈服,然而到底还是凄凉的。”生活在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苍白、渺小,女人们更是难以摆脱内心的恐怖与荒凉。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女性的未来如何自己掌握?她用曹七巧、白流苏、葛薇龙等女人做代表,以否定现在生态下女性的女奴角色的方式,让我们听到了她深沉的叹息,体会了她深情的渴望,引导我们思考女性如何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心理的诸般枷锁的栓桔,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的生存。[1][2][3]下一页 不能否认二人的理想与追求存在博大与狭小的区别。鲁迅将最终的目的定在中华民族的觉醒与自立上,张爱玲则要给周围普通的中国人一个生活的启示。但是,警醒“睡在铁屋子中的人”也好,怅惘周旋于无爱的家中的女人也好,二人都是伟大的寻求者,都以自己的作品成为中国人不再麻痹的一剂良药,提醒着中国的男男女女正视眼前恐怖的生活状态,寻求一条新生之路。

二、鲁迅:表层冷静地在普通平凡的人事里寻找永久的悲哀,深层却对表现对象凝聚了自身的灵魂与情感。张爱玲:不露声色地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却流露着以个体生命体验为背景的苍凉感受 张家瑛说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有的只是些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你天天在屋子里街上遇见的人,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你自己„„在这个习见的世界里,在这些熟识的人们里,要找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是很难的„„然而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偏是这些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事里含有一切的永久的悲哀。鲁迅先生并没有把这个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告诉我们,他不是那种人。但这个悲哀毕竟在那里,我们都感觉到它。”“我们知道他有三个特色;那也是老于手术富于经验的医生的特色,第一个,冷静,第二个,还是冷静,第三个,还是冷静。”即使是《故事新编》这样的历史小说,他也让每一个历史人物以普通人的身份面貌与表现站立在我们面前,成为千千万万小老百姓其中的一员。鲁迅在1927年冬天的一次讲演中谈到现在的文艺创作时说“以前的文艺,好像写别一个社会,我们只要鉴赏;现在的文艺,就在写我们自己的社会,连我们自己也写进去;在小说里可以发见社会,也可以发见我们自己;以前的文艺,如隔岸观火,没有什么切身关系;现在的文艺,连自己也烧在这里面,自己一定深深感觉到;一到自己感觉到,一定要参加到社会里去!”这些都让我们看到鲁迅的创作方式,他采取了很多象征的隐晦的方式,将自己似乎深深藏了起来,但每一篇作品都可以看到背后立着的一个优患又痛苦的鲁迅的灵魂。他从不将自己置身事外,而是参与着每一场对灵魂的审问与对病体的剖析。《孤独者》、《在酒楼上》可以看到鲁迅灵魂深处的矛盾体在对话;《伤逝》中涓生的软弱、自私、绝望何尝不是来自鲁迅内心的叹息;《铸剑》中冷峻的黑色人宴之敖者身上闪烁的正是鲁迅那颗高贵的反抗一切的心灵光辉。正因为如此,鲁迅的小说如同一面具有魔力的镜子,那么有说服力地照见了历史的虚空,照见了社会的污浊,照见了国人的病变。[!--empirenews.page--] 张爱玲说:“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让故事自身去说明„„因为事过境迁之后,原来的主题早已不使我们感觉兴趣,倒是随从故事本身发现了新的启示,使那作品成为永生’的”。于是她冷静讲述一个个女性的故事,不用苦口婆心的说教,不用摇旗呐喊,不用哭诉愤怒,却让这“普通人中的传奇,传奇中的普通人”缓缓地流进读者心中,冲击着他们内心深处柔软的灵魂。她似乎只是欣赏人生的舞台上表演的戏剧的观众,如此冷峻、不露声色。她说:“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她又说:“胡琴晰晰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倾城之恋》她看透了人生的虚妄,也理解女性短暂的一生挣脱不了的时代、历史、生理与心理的种种束缚。她叹息于艰难生存中的女性的妥协、苍白、畸形的追求,但是,透过那不和谐处,我们依然能领悟着张爱玲来自自身生存体验的深挚的同情与慈悲,因为那里流露的是以个体生命体验为背景的苍凉感,那也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夏志清教授早就精辟地指出:对于张爱玲,“人生的愚妄是她的题材,可是她对于一般人正当的要求(适当限度内的追求名利和幸福),她是宽容的,或者甚至可以说是赞同的。这种态度使得她的小说的内容更为丰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是在男人世界里索求微薄报酬的女奴,但是,这可悲可叹的故事,却穿透了历史甚至穿越了今天与明天,照见女性几千年来难以治愈的生命之伤。在这一点上,二人有着同样的良苦用心,也取得了艺术的坚实力度,他们的作品因此而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烟消云散,而以它无穷的后劲影响着一代代读者与文学的发展。上一页[1][2][3]下一页

三、誉迅:继承发展了白.描等古典文学优良传统,成功运用象征主义等现代创作方法。张爱玲,搜长故事的叙述等传统叙述手法,自如运用精神分析法等现代创作方法 鲁迅的小说继承并发展了古典文学中的白描手法,人物形象与场景描写简炼干脆又韵味十足,这深得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故乡》中闰土的肖像,《祝福》中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神,都很逼真传神。但是,他在分析人物灵魂与揭示社会病态时,又常常采取象征主义、精神分析学等西方现代主义的各种手一法,将表层平静生活,表面伦理道德背后的恶浊不堪细腻深刻地展示给人们。《狂人日记》《长明灯》《在酒楼上》等是象征主义成功运用的典范,《肥皂》《兄弟》《补天》等可看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被鲁迅合理地接纳和吸收。鲁迅自己说:“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张爱玲的小说读起来总是令我们回味中国古典小说的叙述方式、塑造人物上的美。她擅长营造一个个讲故事的环境,讲述普通男女的感情纠葛,生存的无奈。她也喜欢用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红楼梦》的手法描写人。但是,她又可以游刃有余地将现代心理分析法、电影手法等融汇进小说创作中,达到了中西古今的完善转化与结合。《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生母早逝,潜意识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无法转移或升华,因而对曾倾慕生母的老师言子夜产生了病态的爱恋,并对其女儿产生嫉恨进而实行报复。《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作者也不厌其烦地刻画主人公伶振保性本能冲动中“本我”与“自我”的对峙和交战,“超我”对“本我”的防范和压抑,及“本我”对“超我”的反扑和颠覆的全过程。最能代表她运用心理分析学说塑造人物、刻画两性心理所达到的登峰造极程度的还得推《金锁记》,小说对畸形人生和变态人性的表现和批判令人触目惊。[!--empirenews.page--] 鲁迅的成功,正在于他将“继承传统”与“冲破传统”统一起来,丰富了自己的创作,也推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而张爱玲也以中西结合、俗与雅并存获得了声誉,影响了之后大批的创作者。在这一点上,他们都是中国文学的伟大传承者,又使自己的作品与世界文学融为一炉,共同推进了中国文学的进步。

四、鲁迅:历史使命感使他没有仅仅普眼于个人的成功与作品的畅销,而是用尽一生孤独的叛逆、绝望的抗争。张爱玲:急于成功并渴望被世人接受,在世俗生活中寻找踏实与一刹那让人心明眼亮的“永恒的意味” 这也许是他们最大的区别,于是一个成为经典的伟人作品,一个成为经典的阅读作品。其实经典可以分为很多种。有的是以思想的深刻,气势的宏伟,视野的广博成为评论家交口赞誉的对象,并深刻影响着后人。有的则靠着不同的时代特点吸引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张爱玲的作品显然属于后者。也许张爱玲的份量终难与鲁迅相提并论,但不能否认的是,二者都是优秀的小说家,以不同的方式确立了自身的价值与其文学的永恒魅力。

如果再进一步研究,会发现二人还有很多相似的思路与创作体现。例如他们都特别重视文学的真实性,人物来自生活原型,又采用了不同的生活原型进人小说后的改造法。他们都强调了作家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题材。鲁迅说过,能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趋势,自然更不必硬造一个突变式的革命英雄,自称“革命文学”。张爱玲说“像恋爱结婚,生老病死,这一类颇为普通的现象,都可以从无数各各不同的观点来写,一辈子也写不完。如果有一天说这样的题材已经没的可写了,那想必是作者本人没的可写了。即使找到了崭新的题材,照样也能够写出滥调来。”再比如写人物,鲁迅特别欣赏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人物心理的方法,认为他“将人的灵魂的深,显示于人”,是一个“残酷的天才”,“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间者”张爱玲的优秀作品都着力于分析人物灵魂深处的挣扎、矛盾、软弱、失落。伶振保、七巧都是典型例子。

鲁迅以自己一生的奋斗与抗争成为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的成就张爱玲是难以企及的。即使在小说创作领域,也不好将二人相提并论。但是,透过以上的分析,也许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小说家某些方面的共识与取得成就的原因,这也许是研究它的价值所在吧。

创作的思路与方法 篇2

事实上, 当我们观察周围那些作画的人, 会发现学习绘画的学生或专业绘画作者中他们很多人在自然面前没有“看到”太多的东西, 他的眼睛和头脑里占据的是一些各种别人作品记忆的残片, 是那些艺术史中被人们所崇拜和欣赏的作品残影。这些人用那些记忆中的残片套在自己所表现的自然对象上, 以此完成自己的作品。我在英国近十年的学习和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众多艺术院校考察时几乎没有看见学生或艺术家在模仿艺术史上某个画家的样式或风格作画,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现象带来我长久的思考。就我个人观察所得到的答案是欧美的学生、艺术家及学人面对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态度与研究方法与我们不同。

当代欧美教育哲学尽管存在诸多流派, 但其共同点是强调个人的价值, 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显而易见, 个人的研究角度、方向和态度就成为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

如何能直面自然, 珍视你感知的东西, 并坚定你的认知与判断, 让你心灵和它交流的时候获得的东西能够自然的流出来, 这个很珍贵。在我们的艺术类高校的教学中, 我们推崇对经典作品的学习, 我们以为学会了这些以后自然就有了自己价值。因为这样长期习惯模习、效仿的学习方法, 使我们自然弱化了自己观察, 也不情愿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当然也就不可能建立自己价值取向与思考。接下来两个研究生周勇老师和罗晶晶研究生可以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相关的思考。

周勇:我原来本科读版画系的四年时间里, 当时看很多东西还是属于模糊的状态, 再往后面走的时候, 就觉得某个东西可能还是属于某一特定年龄阶段, 新鲜感过后, 会对其它东西产生兴趣, 很多当代艺术也会去看、弄, 后来考研也考过新媒体专业, 还考了安老师的研究生。在这个过程当中, 将过去接触的东西放在眼前再重新审视和思考就不一样了。我发现以前对造型技术的认识相对来说太过于简单。比如大家都在用中文, 但是之所以会出现鲁迅、矛盾、巴金, 除了他们对最基本开始的语言词汇做过大量功夫, 花过时间外, 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认识方法。是和自己的情感勾连, 通过对语言的把控能力, 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述出来。在研究生这一段时间, 对语言词汇进行重新思考, 又花了很多时间对艺术史和理论进行思考。安老师对我们要求比较高, 要求研究和思考不能只是表面历史现象的研究, 要推到当时很多艺术家在创作背后的精神层面上, 或者个体思想上考虑的东西。而且我现在不太会像本科阶段那样进行简单模仿, 定力会好一点。这种方式也很符合东方人的感觉。

罗晶晶:我们从小学画画开始, 并不是说就是面对自然的, 我们看到一本画册, 会觉得这个画家很好, 套用在自己身上, 发现很容易自己有很快的进步, 后来又会认识新的老师, 又跟着他走。这个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 在开始会有很快地进步, 但以这种方法继续学习到本科阶段就会出现很多混乱, 不知道自己目标在哪里。之前的方法与之后的方法在理论上会存在诸多冲突。直到研究生阶段开始重新思考:应该采用怎么样的角度去绘画, 采用怎样的角度去思考。比如之前画家画的一些乡村的风景, 描写的是他们曾经生活劳作的地方, 他们热爱这块土地, 而现在对于我们这些主要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 去看到这块乡村, 找到一种休闲, 世外桃源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区别于以前画家的一种心态、一种角度, 怎么在自己的绘画当中, 把自己这种新的思维角度表现出来, 这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安滨:刚才两位同学都讲到学习过程中, 出现的纠结和矛盾, 这都说明一个问题,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仅要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与能力, 还需要与此同时逐步建立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态度, 应该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真实事物。正如艺术家亨特从特别深入研究老一辈大师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他悟到, 任何一个学派当它停滞不前时, 都是由于它的后继者是从那些艺术家的体系中, 通过引申出教条去推究他们的风格, 而不是从自然提供的雏形去探究规律 (据伦敦George, Newnes Ltd. 图书出版的《拉斐尔前派》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1910) .如果缺失了这种直面事物的精神和思辨的头脑, 也很难孕育出具有真实个体气息和真实精神内涵的作品。

学习和研究肯定要有模拟阶段, 你没有模仿无从进入。但是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情感与精神的特殊产品, 是他独特的生活背景、独特的经历和独特精神生活的显现, 你去模拟他的作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模仿的作品也不可能有灵魂。

在英国我最深刻的体会是他们除了要求有大量的、广泛的阅读经典文献、各类著作外, 在自己写作时候一定要强调独立的个人见解, 这种教育方法不论是在少儿时期、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中, 都十分注重自己独特的见解、观点的培养。他们在文章中非常强调自己的观点, 这个观点不是那么容易产生的, 要阅读非常多的上下文, 才能找到别人所忽略的而被你你关注到的东西, 这是最具价值的。我们的学生写不好论文, 其原因也是研究方法没有掌握, 缺少独立思辨意识的培育, 这些与绘画实践的问题是一样的。

周勇:我感觉, 可能也是跟现阶段中国整个大时代人的精神状态有关系, 临摹所花时间比较短, 又马上能够直接出效果, 所以很多人往模仿这个方向走。

安滨:其实我们这个时代跟西方也是同处一个时代, 但为什么西方的学界没有这样。从英国到欧美多个国家, 我进行了很多学校的考察, 我几乎没有看到学生在那里摹仿别人的画, 每个人在教室里一个位置上堆了很多他作画的素材和材料, 做绘画实验和探究, 每个人的个人面貌都极为鲜明。如果中国艺术领域的学术门栏的阐述的标准和价值判断是注重个人的创意和独立意识以及作品的制作品质, 把这方面树立到较高的位置, 整个教育形式和方法可能就会不一样。

罗晶晶:现在大家也在强调, 对绘画的评审要有多元化的考虑, 什么是不变永恒的评价和审美标准呢?

安滨:如果说有不变和永恒的东西, 那就艺术的规律和人类不懈的探究与进取的精神。人类在艺术领域的探索也从未休止, 正如英国艺术史家, 21世纪最赋盛名的艺术理论家、批评家, 罗杰福莱 (Roger Fry1866-1934) 评价塞尚所言, 塞尚的那句“L’art est une harmonie parallele a’la nature” (“艺术乃与自然平行之和谐”) , 他的这一观点对于欧洲的绘画传统具有开启新航向的作用, 因为他改变了艺术家面对自然的态度。为什么勃拉克、毕加索, 包括米罗一些现代的艺术大师, 他们都认为是塞尚给我们启发的, 并在立体派的理论信条中以此作为理念的阐释基础。因为这种面对自然的态度和思考给艺术家们开辟了新的领域, 更多的可能性从这里展开了。

罗晶晶:现在中国教育又开始重新推崇国学, 可有些学生会认为我们的生活已经西化了:我就是生活在现代城市里, 天天吃麦当劳、肯德基, 回到家里看美剧, 还要学习英语, 我的思维模式很多都是西化了。请问我们该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安滨:从人类文明进程中来观察, 哪个国家的文明在在世界上占优势的时候, 必然其他的国家就会追随, 这是自然而然的, 文化交流也因此而来。即使吃麦当劳、穿西方的衣服, 哪怕你说一口留利的英语, 你还是中国人, 你的血统、你的文化背景已经深置于你的一切方面。

另外还有文化和文明的差异, 包括民族、种族之间区别。因为文化历史已经形成了“文化版图”, 中国有自己的宇宙观, 尽管在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吸纳了各种文明和民族的智慧, 但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历史脉络和文明体系。

中国绘画史、文学史、思想史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中国绘画最高品格是逸品, 再下来是神品, 有神韵在那面, 再下来是能品。一层一层分的非常有境界, 如何表现、, 如何显现个体和自然之间一种关系, 已经在几千年反复思考与实践中形成了非常丰厚的智慧成果。我们今天提倡国学, 这是东方的文明, 不仅我们珍惜, 西方人高度重视。我在英国大学里做理论研究的时候, 导师就推荐我西方学者写的《半个世界——中国与日本的历史和文化》 (英文版) (Half the World-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andJapan, Arnold Toynbee, 1973) , 无疑, 中国文化是占主导的, 日本是深受中国影响, 所以可以说中国的文化版图就占据这个地球的半个世界, 可见西方学界对中国重视的程度。说明什么?说明你这个国家文明太有高度了, 你的历史太有价值了。其实世界各国的文明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而我们是中国人, 是中国文明的载体, 我们怎么会在吸收外来文化时舍弃自己文明和历史呢, 这就是今天为什么中国人重新提倡国学的意义所在。

尽管我大学是研究版画和水彩, 到英国后研究版画和油画, 但我会经常研究这些真正中国国粹的东西——中国画。它的很多东西会带动我, 中国人那种笔端写的感觉极富意趣并直抵心境, 作画时不是西画那种慢慢的描绘对象, 而是一种气韵与造像贯通的状态, 思维方式也非常不同。所以我画这些油画人物写生, 会把中国人绘画的那种注重笔意和“写”的状态灌输到造型中去, 西方人看了很明白, 会说这是中国人的东西。

比如英国皇家水彩画协会会长大卫帕斯凯特教授 (David Paskett) 来杭州参加我们的当代学院水彩展开幕和研讨会活动, 我们陪同他到郭庄游览和写生, 他说你们中国人画水彩喜欢我们西方水彩方式, 我认为你们应该运用一些中国绘画的方式, 他跟我谈了许多关于齐白石的艺术。其实一旦你的艺术走在世界舞台上的时候, 你就知道什么太重要了。

小学美术的学习方法与创作 篇3

关键词:高年段兴趣 学习方法 学习目的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16-01

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来源,我们的学习离不开对生活的认知。美术活动最具有人性意味,因为它是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既诉诸人的心理,又诉诸人的生理;既针对人的理性、又针对人的情感。活动教学是调动所有感官的过程,是理论和实际结合,想象与运用结合的过程,同样具有综合性特点。事实已证明,美术教育确实具有开发人的智力、情感、思维、创造等有助于人的创造素质全面发展的功能,培养创造素质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作为观念形态的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脑中的产物,脱离生活是不可能创造鲜活的艺术作品的。美术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的美术学科不是为了技能或是学科知识专业化的训练,而趣味性,应用性,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美丽,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的愿望和能力。

高年段很多学生表现出对美术课倦怠情绪,特别是美术技能方面比较弱的学生。对艺术,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在小学低年段,学生表现出对美术课非常高的兴趣。为什么在渐渐进入高年段的时候,学生会出现这样的状态呢?我通过近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我们的教材是否有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吻合,是否包含某种惊奇,是否诱发某种疑问,是否赋予更深更强的感受,是否具有想象力,是否能够体会到成功感,是否使学生体验到表现的喜悦?

教学中,一个教材是否具有这样的魅力很多时候是需要我们教师来调动,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惊奇,产生疑问,展开想象,体验成功。在最近一课上《泥塑脸谱》的教学中,一开始我没有提到今天的课题,而是进行一场简单的比赛,花两分钟的时间用彩泥塑出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不需要体现具体内容。很快,学生捏出各种各样形状奇特的泥饼。然后我提出如果我们把他们变成脸谱的话,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学生“哗”的一声惊呼,因为学生塑出的形状有很多在他们看来与脸谱相差很大。而脸谱的风格是怎么样的?传统的脸谱和自己做好的造型怎么结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围绕这些问题,我引导学生对脸谱的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开始有各种各样的设想。然后又出示风格各异的脸谱作品让学生欣赏,进行讨论。动作投入创作时,学生很兴奋。在这次教学中,没有直接给学生接触脸谱的内容,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展想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学习过程的不同需要,自主选择适合自己作品的知识。生成自己独特的课程经验,有了兴趣,有了技能方面的提高,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体会到了创作表现的喜悦。

二、强调美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用穴道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

企业文化落地的思路与方法 篇4

所谓文化,是企业共享的感受、认识和思考问题的基本假设,包括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好的、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工作等基本面。基本假设多种多样,选择哪种假设,必须与外部功能联系起来。所以,构建企业文化理念,首要的明确战略,通过战略为文化理念定向,使文化理念满足和支撑战略的发展。比如做食品业务,就要强调品质的理念;做航空业务,就要强调安全的理念。

基于战略构建出系统的文化理念之后,就进入文化落地的阶段了。通常文化落地,都是孤立的借助培训、活动等方式加强员工对文化的认知与认同,这很容易导致文化的虚化。所以,必须为文化找到一个粘着点。这个粘着点就是管理行为,包括具体的管理策略、制度与流程等。在这个阶段,首先需要基于文化理念评估管理行为,即企业采取的管理行为是否与文化理念一致。如果一致,那么企业就拥有一个符合文化的管理环境。环境决定行为,管理环境会引导、固化员工的行为,促使员工做出符合文化理念的行为。

创作的思路与方法 篇5

★ 高考备战

★ 高考文言文倒装句翻译方法

★ 高考备战口号

★ 备战高考演讲稿

★ 备战高考励志句子

★ 备战高考励志语录

★ 高考备战励志座右铭

★ 备战高考家长会发言稿

★ 备战高考励志演讲稿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与思路 篇6

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咬笔头,老师皱眉头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稍微归纳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发现最难的莫过于无东西可写,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都吃过蜂蜜,也知道它是蜜蜂遍采百花才酿成的,我们要想写好作文就得象蜜蜂一样,那就是要先博采百花——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写作文时才会做到下笔如有神。那么,学生的作文素材该如何积累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便可使写作有水到渠成之效。

一、看

我们常说:太阳光每天都是新的,意即每天都有新变化。然而,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生活每天都是相同的。而对于那些善于写作的同学而言则不尽然,他们对生活中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尽收眼底,他们有意识地打量生活,通过自己眼睛的仔细观察生活来积累知识,这样积累得多了

只要一见到作文题目,各种生活场景尽奔笔下,文思泉涌,手到擒来。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训练自己的眼睛。例如:关注生活环境——天空是不是每天都在变蓝?小河里的水是不是逐日在增强?关注季节变化——花草树木四时不同,田间道边随季节的变化,穿着也在更新;关注周围人与事——朋友、同学,他们每天也都会有丰富的内容。因此,积累写作素材的第一步就是睁大我们的眼睛,关注身边的凡人小事,做生活的有心人。

前几年,一篇学生作文中的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星期上学前,母亲都要忙着炒菜,一边往瓶里装,一边叮嘱:这菜上半瓶可以给别人吃,下半瓶可要自己吃啊!小作者奇怪地问母亲,母亲解释道:油都流到下半瓶了,菜全都被油泡着,多养人啊!

这一细节,写出了贫困的农村母亲对儿子的一片爱心,非常感人。还有这样一个细节:是写小作者有一次到厨房看母亲煎鱼,看到那只鲫鱼在锅上拼命地拱着身子,好使肚子不贴着锅底,母亲把它翻了几次都是这样,母亲奇怪了,把鲫鱼拿到案板上,剖开肚子想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

剖开一看,呆住了:这是条母鱼,肚子里面全是鱼卵!母亲哭了,没有吃那条鱼,把它埋了。这一细节,表现了动物界中尚有伟大的母爱,令人类感叹不已。这些动人的细节是编不出来的,是小作者用眼睛发现、用心灵去感悟的,这样的生活情景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

可是能写进作文中去的又有几人呢?由此可见睁开明亮的眼睛,观察精彩的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二、思

观察生活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而且要用心去想。生活纷繁复杂,让我们迷惑不解的事要多进行思考,让我们喜悦、愤怒、忧伤的情境也要思考,通过思考才能加深对人物事件的认识,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所在。前些时我看到一篇习作:秋天,枣子都还没有红的时候,总看到自家院子里的枣树权梢有一些枣子红得透亮晶莹,小作者便嚷着要吃

可姐姐总是说,孩子,别看它多么红,它不是熟透的红,而是这些枣子里面有虫子吃心,是坏枣才红的,可他不信,非让打下来吃不可,结果,打下后剥了一个又一个,真有小虫子正在里面蠕蠕而动。原来这些枣子正如奶奶所说,是被虫咬心后才变红的。

由此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看待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有致判断失误,通过这一件小事,认识了一个道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思考的力量。有了缜密的思考,主题的开掘才有深度,所以观察生活不仅要用我们的眼睛,还要带上敏感多思的心。

三、问

今年暑假,我读到一篇回忆父亲的文章:父亲是个平和慈爱的人,但有一次,小作者做题错了一个小数点,父亲竟大发雷霆。作者认为父亲太小题大做了,为此,父子俩产生了一些隔阂,后来与她妈妈谈及此事

才解开谜团,原来父亲大学毕业后在研究所工作,在参与一项研究工作时,因他负责计算的数据点错了一位小数点而导致实验失败,国家遭受了巨大损失,,他也因此被发配到地方上班。这时,小作者才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培养孩子严谨的学风,不让孩子重蹈覆辙。

这个情节给了我们的写作以启发,我们平时看到的、平常的或者反常的现象背后,说不定就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对此要多问一个为什么,发掘出平常现象或者反常现象背后的秘密。比如,现在许多家长对子女要求又严又高,弄得子女颇多反感,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

凡是这样高标准严要求的家长多半是因为想在子女身上弥补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缺憾,让子女有一个较为完美的人生。如果我们能够与父母沟通一下,就有可能读懂父辈人生中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痛楚——这样珍贵的素材是很难用眼睛看到的,也是凭空想象不出来的。

因此积累写作素材不能停留在看、思的层面上,还要问,要多与人交流,发掘表面现象背后的故事,以弥补看和想的局限,为我们的作文增添一份厚重的内容。

四、记

常言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到的,想到的内容都要记下来,这也是作文高手的成功之道。其实留意一下我们自己作文的成功体验,不少精彩的细节和思考很多来自于自己秘不可宣的日记。记的方法不同,有的用日记、周记的,有的用材料手册或作文手册的。

我倾向于用日记的`方式积累材料,每天一记,可长可短,可严谨或随意,当然留下的都是当天最有意义最精彩的江西,周记因周期矿长,难免要遗忘一些精彩的细节,至于材料手册与作文手册,虽然目的明确,但在记录时有些事件我们可能因暂时没有发现它的价值而传诵了,等到有朝一日重新认识这一材料时,当时的情境又成了过眼去烟难以追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应该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我清楚地记得一篇习作中的一件小事:小作者与父亲进城卖西瓜,中午酷热难熬,小作者口渴了,叫嚷着在吃瓜,父亲左挑右挑找出一个小瓜,剖开后小作者吃了个精光,忘了给叫卖了半天的父亲留下一块,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父亲却在啃他扔掉在地的瓜皮上残留的红瓤

小作者哭了,他幼小的心灵从此懂得了父母挣钱的不易与那朴实感人的父爱。这则材料就出于小作者平时所写的日记里。可见,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迹还是很多的,它需要我们一双敏锐的眼睛与一双勤劳的手。

创作的思路与方法 篇7

中国传统画论作为中国文人“诗, 书, 画”三大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创作观念, 而基于历代文人所强调的“诗, 书, 画同源”观念, 也可认为中国传统画论具有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思想的广义价值。

从创作理论角度研究中国画论, 南朝齐梁间谢赫在其著作《古品画录》中提出的“六法”是传统画论中不可回避的论题:“六法者何?一气韵, 生动是也;二骨法, 用笔是也;三应物, 象形是也;四随类, 赋彩是也;五经营, 位置是也;六传移, 模写是也[1]。”谢赫六法既为中国绘画提出了评价标准, 也明确给出国画创作的技术性指标, 在之后中国画论发展史中由不同文艺理论家诠释, 被赋予了多元的理论意义。在本文中仅从创作逻辑的角度对“六法”进行理解。为进一步理解“六法”中所示的创作逻辑, 在此对“六法”进行逻辑分类 (见图1) 。

如图1所示, 六法本身存在一个创作逻辑层次:气韵生动是六法之宗要, 提出了创作目标和评价标准;经营位置可视为六法的技术性总要, 统领具体创作手法;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传移模写从笔法, 造型, 色彩, 传承等具体创作层面进行了手法诠释。

为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画论的创作思路, 本文特选择西方艺术创作理论以示对比。被尊称为西方艺术史之父的意大利艺术家和作家乔治奥·瓦萨里于1550年提出了“设计的艺术 (Arti del disegno) ”这一术语, 认为“设计为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并在其著作《名人传》中对“设计的艺术”提出了五项标准:规则 (regola) 、样式 (ordine) 、比例 (misura) 、设计 (disegno) 、手法 (maniera) 。在瓦萨里的艺术理论中, 设计被作为理论框架的总概念, 规则、样式、比例、手法等标准, 都成为了属概念[2]。“设计的艺术”五项标准逻辑关系见图2。

唐代张彦远在中国第一部画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指出“至于经营位置, 则画之总要”, 把“经营”看作六法中最为技术性一法, 而古代“经营”一词源自建筑学领域, 相当于今“设计”一词含义 (“设计”一词今义于近代由日本引入) 。古“经营”一词的含义除与“建筑设计”同义之外, 也被应用于文论、书论及画论, 与“布局”“结体”和“构图”有互指关系, 谢赫将“经营位置”作为六法之一, 既说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已认为建筑与绘画具有空间规度上的可比性, 也表明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重视诗、书、画与建筑等艺术形式间的同源类比关系[2]。至此可发现, 谢赫六法中所示“经营”概念与瓦萨里提出的“设计”概念有着极强的相似性, 而“六法”与“五项标准”也有一定的逻辑可比性。

如图3所示, 六法中的“经营位置”与五项标准中的“设计”相相对应, 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技术性总则, 而其他各项分概念则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创作及评价标准, 其中各项又各自具备一定范畴之内的可比性 (图中箭头所指并不代表完全相似性和可对换性, 仅代表一定范畴内的可比性和相似性) 。而“谢赫六法”与“设计的艺术五项标准”的核心差异则在于六法在技术性总要“经营位置”之上还设有“气韵生动”一法作为六法之宗要, 这也是东西方艺术创作理论的本质区别之所在。

2“气韵”在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理论中的定位与价值

“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最为古老和最为重要的概念, “气”的概念介入艺术理论始见于魏曹丕的“以气论文”。谢赫六法中的以“气”论画与以“气”论文、以“气”论书、以“气”论诗同理, 皆属于汉语词汇发展中“远取诸物, 近取诸身”的借词规律。如《管子·心术》所释:“气者, 身之充也”, “气”表示生命之本, 以“气”论诗、文、书、画, 即视诗、文、书、画为独立生命体, 实为“近取诸身”的借喻。谢赫在六法之中以“生动”一词释“气韵”, 既让“气韵”概念浅近切事, 也拓展了“气韵”概念在艺术理论中的适用范畴, 《礼记·乐记》中对“生气”的描述即可看作是对“气韵生动”概念的经典诠释:“合生气之和, 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 阴而不密;刚气不怒, 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 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2]。”

谢赫标“气韵”为六法之第一法, 统领其他五法, 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六法时提到:“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 以形似之外求其画, 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 以气韵求其画, 则形似在其间矣。”又如“若气韵不周, 空陈形似, 笔力未遒, 空善赋彩, 谓非妙也[1]。”可见在中国传统画论中, 作为艺术评价标准的“气韵”高于代表作品功能性的“形似”。仅具“形似”, 尚不得其“气韵”, 须“形神兼备”方可得其“气韵”, 而“以气韵求其画”, 则“形似”已得。由此可见, “气韵”是一个概括了艺术性与功能性的抽象理念, 作为一个综合性创作概念和评价标准存在于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理论之中。

3 中国传统画论与建筑创作理论的类比关系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注重“同源性”, 往往在创作中强调“诗、书、画同源”, 宋苏轼提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画本一律”, 元赵孟頫指出:“书画本来同”, 并以书法“永字八法”来类比画竹笔法……这些观念都显现出中国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同源性的崇尚。

如上文所述, 六法之一的“经营位置”即为建筑设计术语引入画论的例子, 而宋李诫在其著作《营造法式》中也与谢赫画论相呼应, 这表明自谢赫时代开始, 建筑与绘画在空间规度上的共通特征不仅已为文人雅士所知晓, 建筑师与艺术家也相互推崇如此的理论引证关系。

而自古以来, 中国传统绘画与制图并未有详细区分, 绘画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例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述古之秘画珍图》选入《西王母益地图》《地形图》《地形方丈图》和《草木图》等具有功能性用途的绘画作为“秘画珍图”[2], 又如历史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目的为李后主窥探名臣韩熙载私生活的记录图作[3]。可见, 中国传统绘画中传达的图像内容即为其功能性的体现, 也可认为上文所引“形似”即等同于国画的功能性,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传统绘画多以“图”命名。

传统“图画”具有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双重艺术属性, 这与建筑学有很大的共通性, 使得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与建筑创作有着丰富的联系, 也为两者构建对应的理论类比及引证关系赋予了可能性与实际价值。

当代建筑设计理论基于西方思想体系, 一大特征在于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是对事物进行分类解析, 即对事物的组成元素进行拆解, 再逐一对每项元素进行分析与定义。所以当代建筑设计理论往往倾向于将建筑设计命题拆解为如空间、形式或功能等单项命题的组合, 建筑师会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主要突破点, 再基于主突破点依次综合考虑其他各项命题, 从而完成整个建筑设计流程。

而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则是采用类比的思路来考量事物。中式传统思维并不重在对事物组成各元素本身进行定义, 而是尝试为各个元素赋予可以类比的属性 (例如五行) , 通过探讨单一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来认知该元素本身, 换言之, 中式传统逻辑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事物, 不重视元素单体, 却看重元素之间的联系。本文所述的基于“气韵”的绘画创造思路就是典型体现。

如将“气韵式”的创作思路应用于建筑领域, 则不会依照现代建筑学体系中按形式、空间、功能进行分类构思, 而是采用典型东方艺术思维模式, 确定设计意象后综合考虑问题, 每一步设计手法都指向设计意象, 设计思路融会贯通, 相辅相成, 在设计过程中同步处理了形式、空间与功能问题, 以求把握住作品“生动的气韵”, 又进一步升华到“气韵相合”的艺术意境。

综上所述, 气韵论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可概述为用国学思维概括西方方法的综合性创作思路, 既可作为建筑师创作的出发点及创作过程中审核控制作品的依据, 又可为建筑评论建立起综合性的评价标准, 是对我国传统艺术创作理论的继承与延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军.中国画论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51, 91.

[2]邵宏.衍义的“气韵”:中国画论的观念史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67-87, 169-172, 175-182.

[3][美]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241.

[4][美]巫鸿.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5]郭熙.林泉高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0.

拓宽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创作思路 篇8

一、欣赏作品,激发自我

面对孩子们创作贫乏的弱点,给孩子们欣赏同一年龄的优秀作品,让他们通过观摩、体验,说出内心的感受,引导孩子们欣赏构图、色彩和线条的表现方法。在组织孩子们进行作品欣赏时,第一要注意选材的恰当,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选择孩子们看得懂的、熟悉的、地域鲜明的、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如我们选择了《甜甜的午觉》为题材,孩子们立刻被熟悉的画面吸引住了,他们对睡觉的姿势、小床的摆放十分敏感,因此理解就非常深刻。欣赏之后,马上对类似的在园生活产生了观察探究的兴趣,萌发了创作欲望。第二要注意方法的得当,我们经常采用最直接的作品对比欣赏法,突出优秀作品线条的大胆粗放、造型的奇特有趣、色彩的张扬等特点,充分领悟作品的创作技巧和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重视生活,积累素材

一线销售人员工作思路与方法问题 篇9

一、如何听领导的?——紧紧围绕回款目标做工作。

二、如何看同行的?

其次,怎样“看同行的”?销售人员一旦下市场,就必须养成“长期研究主要竞品”的习惯,密切关注他们的动态,长期在终端网点关心他们的销售数据、人员布局、推广力度、促销手段、陈列方式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推出自己的应对策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三、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

首先,投入100%的时间于日常工作中。

其次,工作重在解决“轻重缓急问题”,要事第一。

四、再次,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

一要:明白自己所在的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起步阶段?成长阶段?还是成熟阶段?

二要:明确这时候公司对本岗位工作主要要求是什么。是强调个人独立开发能力还是市场管理能力?是强调团队培养和管理还是经销商管理为主?三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哪?跟公司的要求有多大差距?

四要:根据以上分析,确定自己目前最需要发挥什么,弥补哪块短板,又怎样在工作中弥补?是通过上司帮忙?还是向其他区域同事取经?还是向行业资深的成功人士求教?

五要:始终站在上司角度去思考,如果我是上级主管我会怎样布局市场?我会怎样提炼产品卖点,销售话术?我又会怎样去策划方案?又会怎样管理团队?我的上司做对了吗?从他身上我又得到什么启发?等等。

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总结 篇10

朱丽云 2009013136 一院09 中西医

摘要:本文大致总结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进程,中西医各自体系的理论指导的优缺点以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及应当遵循的原则。关键词:中西医

结合研究思路

原则 正文: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和方法,以便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 人体与环境的要求, 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与生命问题的科学。

鸦片战争打开的不仅是我国的国门,也打开了我们国人的眼界,随着西学东渐的脚步,我国的传统医学受到了西医学的冲击,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进程,并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如中西汇通四大家等,由此至今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特别是在20 世纪中叶兴起和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不仅架起了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桥梁, 促进了中西医学术交流、渗透和结合, 而且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实验研究, 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走向世界。通过不同时期医家的努力,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已将《中西医结合医学》列为一个独立学科。1尽管中西医结合医学

【】在各方面都显示出强大的优势,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中西医是

无法结合的。他们坚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

认为中医的特点是从整体方面的变化和反应体表的现象中观察人的生理、病理现象,从直观所获得的规律来辩证论治。所谓“有是证,则用是药”、“添一证,则添一药”。而西医则是以近代科学解剖具体形态和功能变化来诊断和治疗疾病。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如何结合?首先我们要看到这两种医学体系各自所存在的问题。由于中医的行之有效的临床治验来源于经验总结,而缺乏现代科学实验的依据而不被公认及推广。而西医建立在解剖基础上的理论又难免陷入机械唯物论的弊端,在治疗上对集体的整体调整远不如中医得心应手。为此,为有中西医的理论相结合,相互补充,从而创立出一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去指导临床实践,使中西医结合有质和量的飞跃。2

【】为了是中医的临床效果得到西医的认可,从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势必要和西医的实验手段相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中西医结合的研究。那么该如何进行这项结合呢?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方两种医学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过程。一般地,中医学的特点所在是辨证论治,体现的是整体观念,重视人体整体以及人体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而西医的特点所在是辨病论治,体现的是微观观念,重视的是局部的气质和功能的变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其独特的针对性。因此,要做到中西医结合的研究,首先必须要坚持两个结合,即宏

观和微观的结合,以及辩证和辨病的结合【3】。

在研究方法上,由于我国的传统医学主要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很少有通过实验的手段从而得出规律性总结的过程,近现代尽管有中西医结合的例子,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或经方实验录等,但大多都是不系统的。故此,西医的研究方法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循证医学方法、数理统计方法、计算机科学方法等,就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利用。

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好度,既不可关门造车,自我膨胀,名曰结合,实则仍是中医的独角戏;也不可崇洋媚外,绝对西化,完全抹杀了中医的作用。再者,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中医也好,西医也好,还是中西医结合也好,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人类的进步服务的,所谓“不管白猫黑猫,捉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参考文献:

基于伦理观文学创作革新的新思路 篇11

关键词:伦理观 文学创作 因素 新思路

文学创作是社会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学业规划与现代化建设标志着国家精神文明变革趋势,对社会群体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近年来国内文学作品种类日趋繁多,以文学为主要项目的文学作品推动着社会文化的改革进步,不同思想类型、文化蕴涵、题材结构的文学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

一、文学创作的论理性

“伦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准则,涉及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等两大关系,以及对待这两种关系所遵循的准则。虽然现代社会理念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基本伦理道德依旧处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范畴,并且对实际社会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遵循时代思想变革趋势下,也开始进入“伦理文学”改革时期,以伦理道德为规范编制文学活动,进一步优化了文学作品的构思与题材。对文学的伦理性进行评析,必须要掌握文学本身结构发展趋势,才能弄清具体的伦理道德范畴。

二、文化因素:生活流的戏剧冲突

受到西方哲学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学伦理观在编排方面也更加道德化,编剧人员不仅考虑文学标本制作的基本要求,也开始顾及到社会大众对文学的心理需求,对整个文学流变趋势的回顾。从现代社会道德观念发展趋势看,文学伦理关系呈现了多样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道德关系、道德标准、道德原则”等方面变化,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学伦理模式,这是伦理类文学创作的本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主观世界的载体,任何主观事物都是由人参与创作过程,体现了人在主观世界改造中的主导地位。中国作为东方传统文明古国,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十分重视的,这奠定了伦理关系变化的基础。随着社会生活环境不断变化,人们对道德伦理的认识水平不一,社会文化是推动伦理剧主体流变的一大因素。另一方面,主观意识也是人特有的思维模式,根据个人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进行调整,适应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

三、政治因素:社会转型、文化转型逐步深入

社会政治环境影响着文学的创作思维,文学伦理观主题流变往往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例如,中国文学伦理文学以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前提,文学关系只是其中的表现形式,当国家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文学关系也将有所变动。对现代社会的综合预判中,作者主观思想缺少广泛的认识,导致编剧过程出现了能动性误区,所写文字内容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事实,这是编剧过程需要调整的。此外,文学作品也是要靠作者主观能动性为支撑点,才能激发出伦理在文学领域的思想认识,从不同角度思考社会变迁、时代转变、思想变革等方面内容,体会主观能动性对编剧的指导价值。中国文学伦理文学具有两重性特点,这种两重性相比于国外文学作品而言,体现出了中国社会伦理观念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性。但正是由于中国文学伦理的两重性,才使本国文学伦理观呈现出多样化姿态,满足了不同观众对文学作品的需求。一般来说,文学伦理文学是最能体现创作者主观思想的方式,文学创作过程也是主观思想表达的历程,通过对文字语言的艺术性加工处理,可以体现出编剧的思想观念特点。

四、历史因素:文学作品人文化主题发展

文学伦理观取得如此之成功,让“创造者、研究者、观赏者”对文学伦理文学发展历程给予了高度关注。基于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文学作品欣赏标准也越来越高,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带有某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伦理”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便有的关系准则,文学创作的发展与伦理道德也必然存在某种联系,这些都是加快文学伦理观流变的主要动力因素。文学伦理文学策划阶段,最先考虑的是文学伦理观的历史蕴涵,从相关历史题材中挖掘可利用资源,对文学伦理观进行多方面的策划与编排。新伦理剧作品要懂得知识领域的广泛性,任何题材、内容、主题都是文学伦理的客观反映,都能表现出各种编剧意识。例如,“孝道”是中国历史的文化传承,文学伦理观作品也广泛采用了“孝”为题材。因此,在脑力创作阶段,作者要广泛阅读不同领域的资料,广泛思考与伦理剧主题相关的思路,才能提高自身的编剧水平。

五.结论

总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一直注重伦理道德规范,对人们社会活动及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意义。文学是人生经历的综合描述,是人们用文字语言表达出编剧情感、客观事物的一个过程,文学创作需要人生履历作为基础,在文学创作中融入伦理观,能够进一步挖掘当代文学创作的新思路。

上一篇:网络营销代理合同下一篇:社区党员大会会议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