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免费开放自评报告

2024-08-04

博物馆免费开放自评报告(精选8篇)

博物馆免费开放自评报告 篇1

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 自评报告

(2014)

单位名称: 平凉市博物馆

单位地址:平凉市崆峒区宝塔路 主管部门:平凉市文物管理局 报告报出时间:2015年7月26日 2014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 绩效考评自评报告

为加强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免费开放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深入可持续发展,根据甘肃省文物局、财政厅《关于开展2014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平凉市博物馆高度重视,本着客观、准确、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细致地组织开展了2014免费开放绩效考核自评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业务情况及免费开放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况

平凉市博物馆位于平凉市区明代敕建的韩王紫金城延恩寺旧址——宝塔梁上,占地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1200平方米。核定编制15人,现有职工37人:其中正式职工18人(管理人员4人,专业技术人员12人,工勤人员2人;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14人,专科学历4人);聘用人员18人(安全保卫人员14人,讲解员3人,保洁员1人)。内设办公室、业务部、保卫部、信息中心、养护中心和宣教部。馆藏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玉石器、碑刻壁画、书画皮影等十多个种类的国家珍贵文物1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31件,二级文物221件,三级文物583件。是一处集历史文物、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

(二)业务情况

业务工作和学术研究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础,也是免费开放工作的重要支撑。平凉市博物馆在全力以赴确保免费开放工作顺利实施的同时,持续重视并做好收藏、保管、研究、保护等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在多年业务积累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了大型文物图谱资料《平凉精品文物图鉴》,收录全市珍贵文物300余件,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印制精美,是博物馆建馆以来唯一编撰出版的一部大型典藏类图书资料。二是创办馆办期刊《平凉文博》,目前已连续出版4期,刊登全市各博物馆专业人员及社会人士稿件80多篇,成为平凉文物研究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单位职工在国内各类刊物发表专业文章30余篇;三是充分利用文物养护室的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外向型业务,先后与国家文研所、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为陇东地区各博物馆修复馆藏文物3批次500余件,极大地提升了博物馆的综合业务能力和行业知名度。

(三)免费开放工作成效

平凉市博物馆自2008年4月免费开放以来,由于措施得当,管理有力,服务到位,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年均免费开放310天以上(每周闭馆1天,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均正常开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免费开放后,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平凉日报、平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对博物馆免费开放进行了大篇幅、长时间的跟踪报道,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参观人数倍增。2014年馆内基本陈列、临时展览接待各界观众30余万人次;创新办展形式,主动出击,积极开展“送展览下乡村、到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34场次,发放文物宣传册和文物知识与文物法调查问卷8000余份。吸引观众10万余人次。观众总人数比上年增长15%;观众结构趋于多元化,青少年观众14万多人次,低收入群体、村镇居民、农民工、老人和儿童的参观人数较免费开放前有了很大提高。二是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6.9文化遗产日”和其他重大节庆活动,精心筹划举办了13余场形式多样的广场展览宣传活动,制作了精美的移动展牌,印制散发各类文物宣传资料10大类20万张,现场播放《文物保护法》录音带,开展文物法规咨询和文物鉴定等便民服务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积极接纳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人士到博物馆开展新党员宣誓仪式、助残献爱心活动、党员主题团队活动等,因地制宜地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观众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获得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

三是博物馆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免费开放以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了基础设施,更新了安防消防系统,增设了服务项目,添置了便民服务设施,开辟了观众休息场所,加强了讲解员队伍建设,博物馆参观环境和服务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管理运行机制得到有效完善。

二、绩效管理实施和完成情况

(一)经费保障与使用

平凉市博物馆严格按照国家及省上有关部门制定的免费开放专项经费管理制度规范对免费开放资金进行管理使用和会计核算,并每年申请平凉市审计局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资金管理使用规范,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审计报告,2014免费开放经费情况如下: 2014年免费开放经费到位情况:2014省文物局下达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140万元,经市财政于当年全部拨付到位。

2014年免费开放经费使用情况:2014年支出106.48万元,其中设施设备维护和购置27.64万元(主要用于陈列布展和维修、安消防系统维护、环境整治等支出),举办临时展览11.47万元,宣传费2.15,水电费及网络费7.01万元,印刷费6.9万元,聘用人员工资40.62万元,其他正常公用支出10.69万元。

平凉市博物馆是平凉市级财政保障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4市财政拨付基本保障经费(人员工资及福利)142.73万元。

(二)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

1、基本陈列突出特色,临时展览形式多样

一是基本陈列不断提升。从全市数万件文物藏品中精心筛选出近500件精品文物,精心打造推出《文华物宝》——平凉历史文物精品展和《丝路遗珍》——平凉佛道教文物艺术展两大特色展览作为基本陈列。展线总长度为1200米,展品数量496件,其中一级文物72件,二级文物118件,三级文物106件。

二是临时展览常办常新。在完善基本展览的同时,充分挖掘馆藏文物的特点,适时推出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4个临时展览,进一步满足广大观众全方位、多层次的观展需求。6月份举办了《毛泽东同志诞辰121周年图片展》、8月份举办了《馆藏宋代画像砖展》临时展览。为加强馆际的交流,提升和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我馆于10月份联合华亭县博物馆举办文物展览交流活动,在引进华亭博物馆安口陶瓷展的同时,我馆也赴华亭举办了民国纸币展。丰富多彩、常办常新的临时展览极大地调动了观众走进博物馆的浓厚兴趣,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加强了与观众的交流互动,赢得了广大群众和各界的一致好评。

2、完善导览设备,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完善语音导览设备。购置了3套无线导览讲解器,在展厅配备了2台多媒体触摸屏,使观众得以在较短时间内涉猎更多的信息量;播放优雅和谐的背景音乐,使观众参观学习的过程犹如闲庭漫步,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按照文物的年代、质地、作用,完善展览说明、中英文介绍及文物说明,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参观需求。

二是制作精美导览图册。2014年印制了精美的参观导览手册和馆藏珍贵文物宣传册页,在展室增设了宣传资料架,观众走进展室便可以从资料架上免费拿到属于自己的导览手册和宣传资料。资料内容包括博物馆简介、基本陈列介绍、特色藏品介绍等,图文并茂,印制精美,为观众更深入地参观展览、了解博物馆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是狠抓讲解员队伍建设。为加强宣教教育,2014年讲解员针对不同观众群体撰写了科学准确、语言生动、口语化强和易于观众理解的讲解词,定时进行义务讲解服务,并且根据参观需要每月安排至少2到3三次馆长及馆内专家主持讲解。为提高讲解员业务素质,聘请市电视台主持人多次来馆对讲解员进行讲解知识、语言仪态等方面的培训辅导,讲解员综合素质和讲解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3、加强社会互动,发挥教育功能 一是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活动。我馆按照年初确定的教育计划开展了各种针对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主题活动。各月份的“历史文化校园巡回展”主题活动走进了实验小学、解放路小学、红旗街小学、等数个学校当中。“从博物馆看到的平凉”主题活动吸引了平凉医专、平凉二中、信息工程学校、平凉农校等学校的参观。“拉起手来唱起歌“主题活动针对幼儿园小朋友,使小朋友和家长不仅游览了博物馆也愉悦了心灵。“博物馆一日游”主题活动也使处于假期的学生把参观博物馆变为了一次夏令营。各种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使平凉地域文化知识留在了广大未成年人的心里,也逐步扩大教育工作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提升了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年共接待未成年人11.3万多人次,人数达到了全部观众的1/3。

二是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服务活动。2014年我馆加强了与社会各界合作,积极联系学校、社区、驻防部队、企事业单位,并建立“馆校、馆企、馆与单位、社区合作等长效机制,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步伐;今年,我们精心制作的文物流动展览走进了“平凉市实验小学”“崆峒区解放路小学”“平凉医专”“宝塔社区”“武警部队”等单位,把博物馆的文物知识通过展板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印制散发各类文物宣传资料10类20余万张,现场播放《文物保护法》录音带,开展文物法规咨询和文物鉴定等便民服务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和普及文物法规和文物知识,培养他们保护文物和爱护文物的意识,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同时,还组织学生、职工、官兵来我馆参观,达到了内外结合,统筹兼顾的宣传效果。

三是建立博物馆门户网站。平凉市博物馆网站借助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来宣传自己,网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有平博概览、展览大观、典藏精选、社会教育、新闻动态、服务指南学术园地、平博商店、友情联结、联系方式等10大版块,让社会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更快捷更方便的了解我馆动态,使他们获得更好,更满意的服务。

4、加强业务研究,提高业务水平一是编辑出版了《平凉文博》,分文物研究、管理探索、考古调查、科技养护、展览陈列等栏目板块,向博物馆及社会专业人士征稿三十余篇,约十万多字,完成印刷1000册。二是积极举办文物交流展。为加强馆际的交流,提升和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2014年10月份市博物馆联合华亭县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文物展览交流活动。在引进华亭博物馆安口陶瓷展的同时,我馆也赴华亭举办了民国纸币展。此次展出的安口窑陶瓷共有90余件,均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器物。民国的纸币品种多样,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货币的历史变迁。通过举办文物交流展,进一步加强馆际之间交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带动博物馆合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是认真举办学术交流展。5月23日,平凉市博物馆邀请崆峒区博物馆、崇信县博物馆馆长及相关业务人员,组织进行了一次博物馆管理与发展学术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大家讨论和交流了三个方面普遍关注的问题:一是各馆所辖区域内野外文物保护点的保护和管理;二是馆藏珍贵文物的日常保护和修复;三是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和不足。通过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各馆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大家思考和探索学术问题的热情

(三)管理运行与安全保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根据本馆实际,制定了《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须知》、《平凉市博物馆讲解员制度》、《平凉市博物馆保安制度》,在已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基础上,细化制定了针对文物损坏丢失、观众人身伤害、意外自然灾害和群体性骚乱事件的《平凉市博物馆文物安全“四防”应急处置预案》等,印制了《平凉市博物馆制度汇编》。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展馆西门广场显著位置设置公示栏,公示免费开放管理办法、文明参观须知,公布值班领导、值班电话、观众服务投诉热线,畅通公众监督渠道。

二是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为观众提供物品寄存、参观导览、宣传册页、休息座椅等各种服务设施;组织对保安员、讲解员、保洁员等一线工作人员集中强化培训,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招募社会志愿者8人参与临时展览布展和送展览下基层活动,缓解了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各类服务人员短缺的压力。

三是加强安全措施,确保文物安全。根据免费开放后安全保卫工作压力倍增的实际情况,成立安全保卫部,组建了一支由2名正式职工和13名招聘保安组成的专职安保队伍,全天候负责展览馆和文物库房的安全保卫工作。建立和完善各类安全保卫制度,加强保卫人员对制度和设备规范的操作学习,做到制度明确,操作规范,责任到人。坚持安全保卫领导带班制,每天安排1名馆领导驻馆带班。坚持每周安全工作例会制和安全交接班制度,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认真查找漏洞。2014年投入5万多元对展馆照明系统、安防、消防设备进行了检修维护,确保文物安全和免费开放工作顺利进行,止2014年连续22年文物安全无事故。

四是观众投诉制度健全。我馆制定了观众投诉管理办法,对投诉的回复、违规人员的处理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及时有效处理观众投诉提供了保障。2014年,我们未接到任何形式的观众投诉。

(四)观众评价

一是进行社会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建议和需求。2014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不同人群发放民意调查表100份,从展览陈列、服务设施、服务态度、环境面貌等方面征求到公众对博物馆的意见建议20余条,及时进行了落实整改,并将整改结果进行了公示。根据调查结果,公众对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整体给予较好的评价,社会反响良好,观众满意率达98%。

二是加强舆论宣传,2014年,省市文物局网站、平凉门户网站、平凉电视台对我馆陈列展览和免费开放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从2010年起在平凉电视台连续4年播放平凉市博物馆制作的公益宣传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

(五)基础工作

一是具有健全的藏品管理制度。为了科学保护馆藏文物,平凉市博物馆的藏品严格按照所藏文物的质地进行分类存放,珍贵文物均放置于囊匣中,设立专柜保管,藏品保管由业务馆长负责,建有平凉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设立了专门的保管科室,藏品保管由业务馆长负责,建有平凉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并配备5名专职保管人员。库房内配备了密集柜、木制柜、恒温恒湿系统、烟感报警与防盗装置等文物保护设备,2004年被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标准化达标试点单位。二是建立了规范的藏品档案。平凉市博物馆藏品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化的账目、档案管理体系。账目有藏品总登记帐、藏品编目卡、藏品分类账、各库藏品电子版登记册及藏品出入库凭证等,填写规范,内容详实。并建有一、二、三级珍贵文物档案及目录,档案以文物级别、文物质地分类编号,摆放于档案柜中,并建有纸质版和电子版的珍贵文物数据库,方便查询,利于工作。各种凭证每年装订成册、集中保存。建立了文物养护室,定期对文物进行养护。三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2014年我馆正式职工1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占单位总人数的79%。为了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6月份我馆派出3名同志赴庄浪县博物馆参加了金属器修复工作,初步掌握了青铜器文物修复的方法和步骤,为开展文物养护修复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7月份派出1名同志赴兰参加了甘肃省古籍保护工作会及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进一步开阔了业务人员眼界,提高了业务能力,为更好的开展博物馆工作积累了知识和经验。8月份我馆两名同志赴各县区参与完成全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认定工作。11月份,我馆1名同志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2014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对外交流。

三、评价过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平凉市博物馆高度重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工作,根据省市通知要求,认真安排部署本馆绩效考评工作,成立了以馆长为组长、各副馆长为成员的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各部室主任为成员的评价工作小组,对各项自评考核指标进行分解细化,明确责任部室,确保绩效考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实事求是,认真开展自评。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根据各部室工作职责分解考评目标,对照考评内容,认真开展自评,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撰写自评报告和自评打分表,最后统一汇总,领导小组讨论后,由评价组组长签字确认。

(三)邀请专家和公众,实地进行评价。按照绩效考评办法和评分标准,邀请市局专家组深入到博物馆,通过实地调查,形成客观、准确、公平、公正的评价性意见。同时通过开展公众问卷调查和观众自由发表留言意见,了解公众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满意程度,据此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四、评价结果

根据《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办法》(草案)和《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进行了自评打分:评分表总分为100分,此次自评得分为

97分,自评等级为优。

五、存在的问题

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五年多来,虽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广大观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免费开放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人员比较短缺。平凉市博物馆人员编制15名,正式职工19人,聘用人员18人。免费开放以来,虽然多次争取市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先后通过引进特殊人才、“三支一扶”等途径引进高校毕业生6人,极大改善了馆内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为实施免费开放提供了急需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但是随着免费开放以来观众量、业务量的与日俱增,专业人员捉襟见肘的问题仍显得比较突出,聘用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流动性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免费开放外向型业务的开展。

二是展陈面积相对不足。平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一万多件,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常设基本陈列2个。免费开放后,为拓展展陈空间,投资30多万元将文物养护室一部分隔断改造成临时展室,但100平方米展室很难满足较大规模办展要求,陈列展览规模档次和更新频次受限较大,大量珍贵文物和特色藏品尘封库房而无法与观众见面,与观众寄予博物馆陈列展览不断推陈出新、常办常新的期望值尚有一定差距。

六、措施及建议

(一)改进和加强免费开放工作的具体措施

平凉市博物馆将以此次考评为强大动力,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强化日常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多措并举,务求实效,切实推动免费开放工作再上新台阶。

1、修建平凉市博物馆新馆。为适应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拟在崆峒山生态旅游文化示范区修建一座总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层数为4层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功的现代化、高品位、多用途展览馆,满足博物馆免费开放、举办展览和文物科技养护需要的现代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

2、努力改善服务设施,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平凉市博物馆资源优势和场地优势,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增加观众互动设施,开辟多媒体放映室,增设文化产品展销柜台,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努力实现博物馆社会效益最大化。

3、积极拓展外向型业务,努力延伸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坚持“走出馆门办展览”思路,深入城镇社区、农村乡镇、中小学校和部队企业举办流动展览,宣传普及文物法规和文物知识,延伸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吸引更多观众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

(二)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增加经费投入。建议财政和文物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博物馆的扶持力度,对博物馆陈列展览提升、文化产品研发、设施设备更新、安防技防维护等项目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增强博物馆自我造血功能,保障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保持博物馆对广大公众的持久吸引力。

博物馆免费开放自评报告 篇2

一、博物馆免费开放所带来的问题

1、秩序和卫生的问题

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后所面临最直接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秩序和卫生问题, 问题的出现多半是由中国根深蒂固的民族劣根性———“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引起的。在免费开放之初, 博物馆曾数度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状况, 而其中大部分人是来此看热闹的, 真正来此进行学习观摩的人却微乎其微。虽然博物馆管理人员在免费开放之初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但面对蜂拥而至的人群仍然感到措手不及。如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第一个星期, 客流量是一日高过一日, 有时门口的队伍居然能排上千米之长, 而馆内则屡屡出现秩序混乱、乱扔果皮纸屑、厕所人满为患、地上痰迹斑斑等诸多令人侧目的行为。另外, 存在个别素质低下之人对展品的直接损害的劣迹;事实上, 即使大家都遵守规则文明参观, 那么过量的参观者将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也将会导致含硫的有害气体大大超标, 进而影响展室的温度和湿度, 对文物产生非同小可的影响, 尤其易使青铜器之类的文物生锈, 书画纸张变脆。拥挤的人流与污浊的空气, 不仅影响游客的身心健康, 同时也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甚至存在踩踏等隐患。

2、经费难以解决的问题

以前博物馆维持经营和维护设备所需的经费主要来自于“门票”, 而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之后, 便失去了“门票”这一主要收入来源, 但运营成本反而大大增加了, 这令博物馆常常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 这此种情况之下, 如果政府许诺的经费补贴不及时或不充足的话, 那么大型博物馆的生计都将会难以长期维持, 而一些实力薄弱的中小型博物馆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所谓的提高服务质量更是无稽之谈了。这也间接导致了展览难以为继的难题, 引进的临时展览要不要收费, 收多少合适, 都没有统一的标准, 有些博物馆为了避免麻烦纠纷干脆将其取消。

3、内部管理的问题

博物馆免费开放前期出现的参观者流量急剧增加, 导致博物馆内部管理也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 部分员工产生惰性心理, 服务质量逐渐降低, 博物馆管理水平因跟不上不断增加的客流量, 以致形成了十分消极的后果。这种消极的后果导致了在另外一种情形的发生因为担心巨大的客流量所带来的烂摊子难以收拾博物馆管理人员显得很怕有人来, 有新的展览项目也不积极进行宣传推广, 为了确保文物、展品及参观者的安全, 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力投入到接待与安全保障中, 不少博物馆关闭或停止了一些互动性的项目, 还有的取消了讲座、巡展等活动, 以全力保证日常工作的有序与安全。以致于许多博物馆竟然出现了免费后参观者比卖票时还少的状况, 这和免费开放之初出现的“人满为患”的状况所形成的巨大反差, 比“人满为患”本身更令人忧心忡忡。

二、博物馆免费开放引发的思考

1、尽快解决秩序和卫生问题

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后出现的“人满为患”是导致秩序混乱和卫生隐患的根源, 我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茅盾, 首先对参观者的数量要进行限制, 笔者建议采取分批进行参观的方式, 比如每日固定发放一定数量的门票, 或者向社会承诺有一定的免费日期, 如一个月有几次、一周有几次;另外还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设立发票点, 并在参观票上印上有效日期, 进行提前散发, 也可通过学校宣传部有组织地发放门票, 以此来减少学生散客。

2、尽快解决经费问题

经费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笔者建议主管部门可以先对博物馆日平均游客流量、设备、人员等方面进行测算核定, 提前补帖经费, 同时经费来源可由原来的全部由政府补帖改为收入与财政补帖并存, 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欧美一些国家的做法, 不完全免费开放, 也可以实行低门票制。有专家指出:一些博物馆出于管理需要, 暂时不能完全免费, 但门槛要尽可能降低, 可以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低保户、残疾人等实行全部免费。另外在经营范围方面, 可以围绕博物馆展开营销策略, 多做一些国内外的交流展览, 使文物复仿制品得到合理的开发与推广, 同时让相关的文物资料、出版物、宣传资料也多一些出版发行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来弥补经费的不足。

3、加强博物馆内部管理

免费开放对博物馆管理员和观众文明素质皆是一种考验培养。首先, 管理员素质应该进行强化, 要化消极为积极;其次, 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免费开放之便利, 加强宣传和教育。要着重培养高素质讲解员或吸引高素质的志愿讲解员, 尽量让每位参观者都能得到优质满意的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 还要争取吸收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 加大培训力度。第三, 资料室是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该设立博物馆资料室, 将博物馆的专业书籍和反映博物馆及文物考古最新动态的书籍汇集一起培养研究队伍发挥科研功能

摘要:随着我国公益设施逐渐免费开放, 博物馆在零八年元月也正式宣布免费开放。这一举措令人拍手叫好, 但同时带来的问题也发人深省。该文首先阐述了博物馆免费开放所带来的秩序和卫生的问题、经费难以解决的问题、内部管理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博物馆免费开放引发的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博物馆,免费开放,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1]佚名区博物馆免费开放近半年喜忧参半南方周末2009, 6.

博物馆免费开放之思 篇3

首先是勇于面对问题,剖析问题

博物馆承载着记录文化、历史的社会功能,其公益性和非盈利性早已是社会共识。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在不少国家已形成惯例,它已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和知识讲堂。然而,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不是打开大门就草草了事的,它对国民素质、博物馆的管理能力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执政能力都是一种考验。

一年多来,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现状可谓良莠不齐,引发的一些问题更是令人始料未及。较为突出的是,首先,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观念比较滞后。如对免费开放的意义认识不深,单纯的认为免费开放就可以万事大吉,由此坐等观看,致使守株待免的被动局面开始出现;工作积极性下降,进而造成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薄弱;严重忽视博物馆的社会公益性、教育职能性等等更是层出不穷。这些观念上所存在的积弊及问题,毫无疑问,需要及时进行更新、改进。

其次,博物馆免费开放带来观众流量的猛增,使得接待讲解变成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致使参观环境质量下降,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文物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再次,免费意味着没有门槛,致使参观环境不同程度出现恶化:不难看到,有孩子在本应安静的展厅里奔跑嬉戏,有参观者抱走成捆的宣传页准备去卖废纸;冬天有来取暖的,夏天有来乘凉的;有来躲风避雨的,也有来上厕所的……参观环境的恶化,致使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观众望而却步。一些博物馆竟然出现了免费后参观人数比卖票时还少的情况。这样的门庭冷落,实在比最初的人头攒动更令人心惊与忧虑。

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博物馆服务能力、应变能力有限,管理水平欠佳等根本性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并非不能解决,作为从业人员,需要从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多方面把脉确诊,对症下药。

其次要探讨方法,解决问题

博物馆的开放,是新形势下的新事物,在年轻的成长路途中,暴露出一些问题纯属正常之事,问题出现不要紧,可怕的是任其泛滥发展。当务之急我们要迅速地追其原因并找到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以下是笔者本人的一些思索。

一、免费开放的内涵需深刻认识。

2008年初,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并配套了12亿元专项资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博物馆事业最大的一次投入,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推动文化惠民政策的胆魄和决心。同年3月5日,与全国博物馆免费相关的内容,被写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K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无疑确立了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博物馆及广大的文博工作者,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高素质,决定着博物馆教育的高质量。为此,我们应该与翘首企盼的广大公众一道为其喝彩,为其拍手称快。

二、免费开放要正确进行定位。

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体验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博物馆是寻求知识,提高文化,追求智慧的精神圣殿,因此,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不能以人气指数多少论成败,要力求变“教育”为“吸引”。从表象来看,有些博物馆免费后观众队伍空前壮大,但偌大的参观群,需要我们进行深入采访、了解、调查、研究:他们是抱着怎样的目的走进博物馆的,参观学习的收获又是什么?是否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获取知识,还是走马观花看热闹?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要面对的主要观众是谁,必须正确进行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使观众在参观中有所收获,否则就是博物馆教育的失败。

举例来说,不少博物馆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把观众群体定位在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兴趣培养上。例如《自然博物馆》将中学生物课开在博物馆,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标本,在科普专家指导下,学生经历着观察实物、制作模型、查阅文献、数据、记录结果、分析交流等科学研究的必要环节,培养同学们的科学兴趣。又如《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展品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整合,找出陈列内容与中小学地理、生物、历史和语文教学的相关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观讲解,直观地了解课堂教学中无法体验的实物;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科学巡回展览,走出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进公园等,这些相关举措延伸了学校的教育,充分发挥了学校第二课堂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变教育为吸引,变守株待兔的被动为积极进取的主动,在传播科普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方法并挖掘出他们的智慧潜能。在有限的陈列展览中,发挥了无限的社会教育作用,十分值得学习与借鉴。

三、免费后的管理水平需要进行再提升。

博物馆免费开放决不是敞开大门就行了,也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必须在管理上科学化、人性化。这不仅要重视高新技术和设备的采用,更要重视树立现代科学管理意识,转变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要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重视人际管理理论在工作实践中的实施与执行,建立适应当前博物馆的最新管理模式,对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都有相应的岗位要求,制定各种紧急情况的预案。

其次,要注重加强安全工作。包括文物安全、公共设施安全以及观众的人身安全,这是第~位的工作。具体举措包括增强安全消防措施,配备必要的专职保卫、消防人员、及时纠正观众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等。

最后,为观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免费开放除了对公共设施提出高要求外,对人性化的服务要求相应更高。服务人员要温和亲切,讲解员的讲解要生动细致。适当配置一些观众可以控制的多媒体设备,可以通过分发或出售相关资料,来满足观众的要求。还可以进一步使观众与博物馆、展览馆展开互动交流,亲身进行体验。除此,还要注重观众及社会的监督与反馈,在展厅显眼处设置《观众留言簿》,广泛征求意见。将得来的意见与建议交由决策层参考、分析,拟定相关方案,再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总而言之,通过一次螺旋式上升过程,使得免费后的博物馆获得良性发展。

当然,由于各个地方、各个博物馆的实际情况不同,具体执行举措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已着手建立免费开放博物馆的质量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措施。相信这一体系的出台,将成为我们解决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有力依据。我们期待着!

点评

论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安全管理工作 篇4

[摘要]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文物安全面临着很大的危险。为此,博物馆保卫部门必须改变原有观念,切实提高安保人员素质,以确保文物安全。本文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博物馆安全管理工作作了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安全管理;科学防范体系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2-0084-02

博物馆是文物、标本、资料的主要收藏机构,也是国家严加防护的要害部门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人民群众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渴求也愈发强烈。这些渴求在了解历史、欣赏艺术、品味文化等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博物馆,给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文博工作的前提就是安全,安全管理是确保博物馆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文物保护的永恒主题。只有文物安全有了保证,才能顺利开展其他各项工作。

2006年底,甘肃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开馆,与之配套建设的安防、消防系统也正式投入使用,使博物馆的安全保卫硬件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技防方面由原来的单纯依靠微波报警改变为针对周界、通道、重点部位的多种报警手段和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同时,结合人防、物防,对馆区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监控。为此,博物馆还根据岗位需要进一步充实了保卫人员队伍,并对保卫人员进行了专门业务培训。另外,还与保安公司签订安保服务协议,聘请保安公司对馆区外围进行安全巡逻、检查,真正实现了以人防为主,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为确保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和制度建设

文物工作,安全是底线,安全得不到保证,文物工作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多年来,甘肃省博物馆通过合理规划、及时请示、主动汇报等方式,在全馆牢固树立了安全是立馆之本、重中之重的思想,始终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安全问题想在前,安全问题放在前,隐患解决在事故前”的工作原则,把安全工作作为第一要务贯穿于全年的工作中,常抓不懈,随时发现安全隐患,随时加以解决。

为做好文物安全工作,甘肃省博物馆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按照有关职责的要求和范围,结合本馆文物安全保卫工作要求,制定了《保卫处人员工作守则》、《监控中心管理规定》、《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博物馆保安守则》、《博物馆技防工作规则》等切实可行的安全保卫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了有章可循、行之有效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实现了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从近几年发生的案例来看,许多发生案件的单位制度完备,但安全管理工作还是出现了问题。这说明尽管制定了制度,但具体工作中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安全措施没有落实。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坚决贯彻,严格执行,才能进行管理,落实岗位责任,严格按制度办事;建章立制,贵在检查落实。在每一季和年节假日,甘肃省博物馆安全保卫处都要对全馆进行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同时督促部室进行自查,并对检查有详尽记录和登记,对发现问题形成书面材料,上报馆领导,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对违规事项及时查处;建立了上下联动、步步为营的责任人制度,对任何工作、任何环节要指定到人、到事,明确主管、分管、具体实施人的责任和职责,确保“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在广大干部职工中逐步树立起安全无小事,人人遵章守纪,一切按章行事的良好风气,使甘肃省博物馆的文物安全保卫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文物安全保卫队伍职业道德建设

实践证明,加强保卫队伍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干部职工防范教育,是做好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安全管理正规化建设,是关系单位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从近几年文博系统发生的文物被盗案件可以看出,由于安全保卫人员素质修养、敬业精神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发生案件的不在少数。这就说明文物安全保卫工作对人员的要求很严格,一支政治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安全保卫队伍是做好人防工作、保障文物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博物馆必须加强教育学习、培训和职业道德观建设,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安全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尽量细化、量化工作指标,使人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尽心尽职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加强技术防范建设,确保文物安全

新形势下,文物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除了提高警惕、加强责任心外,技术防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担负着人所不能及的工作。随着甘肃省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设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求安保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了解、掌握更加先进的安防、消防报警监控技术,熟练、准确、规范的操作,强化防范手段。为此,甘肃省博物馆安全保卫处经常邀请施工方技术人员讲解系统原理及操作方法,以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果断采取措施的能力。同时,按照上级规定,监控中心24小时安排保卫专人值班。一旦接到防盗、防火报警信号,立刻对报警部位进行检查,反复核对,若有情况,立即通告相关人员,做好值班记录,确保文物安全。

近几年来,甘肃省博物馆从战略高度考虑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并将其纳入单位整体人才建设方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自主培训、参观学习、实践锻炼、帮带指导、交流提高”等方式,加大对安全管理建设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关心安全管理队伍的成长进步,注重解决人员的实际困难和个人问题,是保证员工作用发挥的动力源泉,因此,博物馆安全管理工作要在“用人”的同时,不忘“关心人”,以期获得安全管理建设最大效益。

另外,加强保安队伍建设,明确保安在各个点的值班情况和夜间保安人员的巡逻路线、时间和次数,加强防范措施和对人员的检查,确保不出任何事故。

四、树立“文物安全,人人有责”的工作理念

文物部门的首要任务是管理好文物,这是所有文物工作者的责任。所以,文物安全对于文物工作者来说都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现在文博单位保卫部门以外的工作人员都有这样的思想,认为文物安全是保卫人员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文物保卫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物安全无小事,没有安全保障,没有安全的工作环境,还谈何研究,更谈不上发展文博事业。安全意识淡薄的危害性很大,不容忽视。没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责任心,工作当中难免出现疏忽,粗心大意,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物安全人人有责。

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始终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花大力气彻底改善了技防水平低下的面貌,先后投入资金,改善基础条件,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水平。同时,拥有了双监、周界等多种报警手段,防火报警系统也得到了改善,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多功能,不留死角的实时监控,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现代化技术的报警系统,为文物安全防范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中,甘肃省博物馆的文物安全工作向着科学化、有序化方向发展。

安全管理正规化建设是免费开放形势下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博物馆要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创新理念,认真谋划和抓好具体工作,在发展中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努力实现“安全稳定,和谐进步”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市免费开放调研报告 篇5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向社会开放是国家惠民政策的一大举措,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市文广新局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免费开放文化场馆对推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接到免费开放工作任务后,迅速行动起来,就免费开放问题专门召开部门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具体部署免费开放向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工作。为使免费开放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吸引更多群众走进文化场馆,全市文化单位认真组织,周密安排,结合文化工作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入手,狠抓制度建设,增强责任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免费开放工作。

(一)制度保障。及时转发了省文化厅、财政厅《关于推进全省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 》,并就开展好此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县市区认真研究制定文化馆(站)、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及免费开放服务的项目内容、方式方法、开放范围,为免费开放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二)责任到人。明确责任人,各项工作专人专管,做到各活动室、各辅导培训任务与责任双落实。

(三)安全保卫。加强管理力度,要求各免费开放单位职员工学习防火用电安全常识,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制。在免费开放期间组织专门人员维护正常秩序,确保进馆群众、学生和活动人员的安全。

二、我市基层文化设施的现状

目前我市所辖5个县市,3个区,155个乡镇。现有市级图书馆1个,县级图书馆6个;市级文化馆1个,县(市区)级文化馆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6个。

(一)、图书馆基本情况

XX市图书馆基本状况统计表

根据文化部评估标准,市级图书馆最低不得低于平方米,其中一级馆6000平方米,二级馆4000平方米;县级馆最低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其中一级馆2500平方米,二级馆1500平方米。 目前我市XX县、XX县、XX县图书馆达标。

(二)、文化馆基本情况

XX市文化馆基本状况统计表

根据文化部评估标准,市级文化馆一、二、三级馆馆舍面积标准分别是4500、3500、2500平方米。县级文化馆一、二、三级馆馆舍面积标准分别是2500、2000、1500平方米。我市只有XX市文化馆达标。

(三)、乡镇综合文化站

全市8个县市区共有乡镇155个,今年底已全部完成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建设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市共有15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列入国家建设项目。25个、28个、10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省民生工程。20已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运行正常,今年新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大部分正常开展业务,已发挥自身作用。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实现了“当年建成,建成使用”的工作目标。

三、活动开展情况

(一).图书馆: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图书馆本着普及性、教育性的宗旨,充分利用文化部门的师资力量和活动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1、免费开发以来,全市各级图书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出借率底的原因,利用条幅、墙报、媒体、组织活动等形式,多方面广泛宣传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鼓励青少年、农民工走进图书馆,学习文化知识,探索科学发展致富之路。

2、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优质的读书环境,各地图书馆免费开放,免费办理成人、少儿阅览证、借书证,各类阅读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免费存车,免费提供茶水。在借书处、阅览室安装五台立式空调,更换成人阅览室阅览桌、椅,更换阅览、外借等处的窗子,悬挂窗帘,为读者提供舒适的读书环境。

3、探索创新工作亮点和服务品牌

各地图书馆虽然受条件限制,但都能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送书下乡,举办农业科技讲座,深受农民朋友欢迎,成为图书馆工作中的亮点。如市图书馆通过开辟颍州论坛(与省社科联联合,邀请省内知名学者,选择读者感兴趣,并且有定深度的社科类专题,每季度举办一次读书讲座),举办金起点讲座(邀请农业专家举办养殖、种植、农业产品销售等有关方面的讲座、每半年举办一次),举办中学生图书阅读征文比赛活动(每年五月份举办)。各县市区也通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共图书馆公益活动,提高图书馆文化服务能力。从本单位抽调精英帮助和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有电子阅览室的县市,实现绿色上网、经学校或图书馆组织、寒暑假、双休日让学生有序的`上机、上网。并选派专人负责管理未成年人进入电子阅览室。通过“书刊全开架借阅”、“一证通借阅”服务等,多种措施并举,着力打造图书馆服务品牌。

(二)、文化馆(站)

各地文化馆一改过去被动的服务方式,开拓思路,努力改善群众服务设施条件,加强服务培训力量,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做到不降低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

1、设施场地免费开放。市文化馆和各县市区文化馆(站)在设备不足、办公简陋的情况下,积极想办法,努力创造条件,开辟了美术培训室、舞蹈排练室、声乐培训室等活动场所,免费向群众开放;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安徽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办法》要求,实现“按时建设成,建成能使用”的建设目标。

2、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向群众提供。积极开展免费培训工作,开办花鼓灯、非遗、少儿美术培训班,积极培养业余文艺骨干,开展送文化进社区、进军营、下基层等活动。各县市区文化馆(站)有明确的开放时间和开放内容。如:

XX县文化馆免费开放项目公示表

3、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我市业余群众文化队伍多年来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遍布城乡的业余文艺团队1000余个,人数万余人,这些团队在市直及县市区文化馆的组织和辅导下,积极参加全市各类节庆,集会、广场演出和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如我市XX县的长官、杨桥民舞队,迎仙马戏团,飞燕马戏团、XX县花鼓灯艺术团、XX区口孜民舞队等业余文艺团队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文化骨干力量;市区有小红花艺术团、红舞鞋少儿艺术团、小红帽艺术团等近100多家文化艺术学校和培训中心,在丰富校外少儿文化生活的同时,少儿艺术素质得到了较好的提高;XX市文化馆整合艺术人才资源,每个社区固定辅导人员定期辅导,同时坚持阵地建设,开设了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声乐、吉它、小提琴、二胡、电子琴、少儿拉丁舞等多个培训班,培训艺术新人近5000多人,3000千余人通过安徽省社会艺术考级获得各类考级资格证书;太和的“狮子灯”“太和刺绣”“太和清音”等众多项目,多次在文庙广场、乡镇社区等场所演出、展示。各县市区异彩纷呈的各类群众文化,已成为阜阳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馆舍面积严重不足,设施设备严重匮缺、简陋。我市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现有规模设施设备与文化部颁布的两馆达标要求相差甚远,大部分文化馆、图书馆有限的业务活动设备多购置于六、七十年代,简陋、老化、设备残损严重,专业设备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当前开展多项业务活动的需要。我市大部分图书馆、文化馆还未达到最低标准。XX县图书馆为全省最小图书馆之一、XX市文化馆为全省最小市级文化馆之一。以上两图表显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相对滞后,与当前经济发展及群众需求、上级的要求不相适应,和全市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极不协调,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距甚远。

(二)、运转经费严重不足。我市图书馆、文化馆财政投入不足。各县市区大部分图书馆多年来购置一本新书或购置新书很少。有些文化馆平时活动主要靠个别单位赞助,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财政没有预算,建成后的文化站水电、办公用品、设备损耗维修、网络通讯活动、流动服务、交通、管理人员补助等仅靠上级给的免费活动开放经费,无法保证正常运转。由于对群众文化建设投入总量不足、比例偏低,基层文化工作举步维艰。

博物馆免费开放自评报告 篇6

——杭州免费博物馆推广策划方案之广告创意

一、主题介绍:穿越·发现

详细介绍:穿越历史,发现自我 针对每个博物馆特色,进行标

题设计模式为穿越·发现。

针对当下人们对穿越一词的新鲜感与热衷程度,我们选择穿越•发现为总体主题。每个博物馆,分别会有与其相对应的自我主题,如穿越南宋·发现古街,针对河坊街博物馆等等。借着穿越热潮,吸引更多的白领、青年学生来博物馆参观。

二、推广形式: 站牌海报,校园、社区宣传,杭州纸质媒介推广,网站海报、活动推广,博物馆内部讲解

三、活动形式: 历史人物Cosplay,并穿着当时朝代服饰为游客免费

讲解。

设计系类参观门票,以便收藏

详细介绍:杭州正在打造国际动漫之城,借此契机,博物馆可以

与各大专业Cosplay团队,或者高校业余Cosplay团队合作,借以宣传博物馆,并且如有可能,将宣传做大,与专业动漫设计公司合作,为博物馆设计系列动漫。

现在各大博物馆都是免费参观,免费发放,但是每个博物馆的门票都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统一的样式。

建议杭州市各个博物馆将参观门票设计成一系列与

主题穿越·发现相关的优秀作品,参观的同时也具

有收藏价值。

四、活动目的:以新颖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参观杭州各大博物馆

五、具体活动准备如下:

1、前期宣传

高校志愿征集令:向杭州各大高校发出邀请,联络各大高校对

志愿服务、Cosplay真人表演、历史文化感

兴趣的学生,集中选拔并进行培训。在节假

日时,为游客免费讲解博物馆内展品。

高校志愿者培训:针对学生的专业,可分配不同的讲解任务,如:纺织类学生可在丝绸博物馆讲解等

广告宣传推广:海报设计符合主题穿越·发现,将历史与

现代的观念融合。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

融合与交融。

活动准备:由于形式的新颖,博物馆方面需提前定制讲解

人员服装,道具等。

2、活动期间

讲解员以身临其境的身份,为参观者讲解博物馆内部展

品。例如河姆渡人居住房屋的介绍:这是我们生活的房

子,它的结构是……它的功能是……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讲解员要适当改变讲解语气。

为参观者提供免费精美参观门票,集齐后,可适当赠送

画册或本子等。

3、活动后期:针对活动情况,进行市场回馈调研。然后进行分析。

博物馆免费开放自评报告 篇7

1 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优势分析

由国家财政资助免费开放博物馆有利于人民身心素质的提高, 这是我们公认的一个事实。如2009年9月23日到10月15期间, 上海科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了成就展区, 综合利用图片、视频、模型, 给游客全方位展示了建国六十年中上海科技发展的成就, 反映了科技创新对人们生活、生产各个方面的深刻影响, 确实是引导人们回顾历史、感悟生活的最好形式。博物馆免费开放是我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是执政为民, 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树立正确的舆论引导,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当然, 就世界范围来说, 免费开放博物馆也是世界文物展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只有适应这一趋势, 才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公益文化职能及其社会价值, 才能更好地宣传和推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更好地与国外各界进行文化交流。近几年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实践过程也已经证明, 博物馆是对历史和文化发展与变化最好的记忆, 应该兼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

自从免费开放博物馆以后, 只要是喜欢到博物馆参观的人都不再用支付高额的费用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只要是自己有时间到博物馆来就行。即使是遇到有特展、临时展览, 民众也只要支付特展费就可以观看新鲜的展示内容了。从这一点来说, 免费开放使人们进一步增加了对博物馆的认识, 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来感受历史的发展、文化的传承、艺术的魅力和科学的神奇, 特别是青年学生可以从博物馆中学到书本当中所没有讲的、更具有实践价值的知识。此外, 民俗博物馆和其它博物馆本土特色的展览一方面可以丰富本地人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也给外地游客增加了神秘色彩, 有利于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博物馆中, 我们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以最精炼的方式来全方位地了解旅行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旅游所受的时间的局限性。

2 免费开放博物馆的弊端分析

实行免费开放后, 来到博物馆的不仅仅有好学之士, 其中更多的是素质参差不齐的大众群体, 这就导致了博物馆中经常出现秩序混乱、乱扔废弃物、故意破坏文物等不良现象。在博物馆中, 有些儿童在无视馆中的警示语, 在馆中竞相追逐, 大呼小叫, 博物馆俨然成了儿童乐园。例如:去年7月5日到7月10日, 上海科技馆举行了“巴斯夫小小化学家活动”, 免费向7~12岁的小学生开放, 迎来了近十万人次的小游客, 但是由于一些小游客有意或无意地触摸展柜, 每天报警高达近万次, 对博物馆的正常秩序造成了严重干扰。另外, 由于免费开放引起了游客流量的激增, 博物馆内部管理之中存在的漏洞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有人担心没有了门票收入, 博物馆员工的工资就只能有国家补贴一个来源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博物馆内部员工有“吃大锅饭”的想法和倾向;与此同时出现的就是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下降、服务质量的降低、游客投诉量的增加等不良现象。

与以往相比, 免费开放使博物馆失去了门票收入, 但又增加了投入, 如免费开放带来了游客的剧增, 博物馆需要加大人力, 雇用更多的编外人员来从事保安和保洁工作, 还要购置新的自动存包柜、安检设施等。对此, 国家有关部门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博物馆免费开放后, 失去的门票收入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增加的运转费用则由中央财政按东部20%、中部60%和西部80%的比例分别予以补助。从表面上看, 博物馆的运转经费已经不再是难题, 但事实上在对费用进行审核时需要诸多的手续, 许多博物馆迟迟拿不到自己申请的补贴, 即便补贴到位也往往数额相差较多。由此来看, 相关部门所做的由政府来对博物馆的经费买单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博物馆工作的自主性, 展品购置和展馆的修葺都需要经过周期漫长的政府预算, 这无疑也就成了博物馆发展的严重阻碍。

3 针对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措施

通过前面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免费开放博物馆对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提升国民素质极其有利, 但也给博物馆的管理秩序和运转费用带来了难题。不过总体上看来, 其利是大于弊的。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针对其弊端采取有力措施, 以化弊端为利, 使问题迎刃而解。

(1) 出于对文物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我们应该对到博物馆参观的人数加以限制。受空间所限, 博物馆不可能容纳大量的人群同时穿梭其中, 因此, 博物馆在免费开放之前应该进行科学的预算, 以有效地对博物馆的客流量加以限制。

(2) 加强内部管理, 完善设施、设备, 全力保障文物安全和游客的人身安全。在免费开放之后, 安全问题成了博物馆众多问题之中的焦点和难点。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要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更要保证文物的安全。为此, 我们应该在每天开放之前对出入口、卫生间等区域的设备进行排查, 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游客产生堵塞, 进而危及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文物的安全。

(3) 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和博物馆管理的配套制度。也就是要求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集思广益, 想尽一切方法增强质量评估体系和博物馆管理的配套制度。

(4) 对参观游客加强思想教育。主要依靠两个渠道来开展, 一是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文物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二是适当地进行游览观光前的思想教育, 营造文物保护氛围。

(5) 强化员工职业技能培训, 树立为游客服务的理念。

免费开放博物馆, 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在实践过程中自然会遇到许多值得深入研究与分析的问题。本文中的观点仅仅是笔者个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看法, 其中定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在此提出只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从2008年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联合下发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的通知以后, 博物馆“门可罗雀”的情景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但游客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也给博物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仔细分析和对比后我们会发现博物馆免费开放利大于弊。为解决免费开放带来的问题, 我们应该从限制到博物馆参观的人数;加强内部管理, 完善设施、设备;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和博物馆管理的配套制度;对参观游客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员工职业技能培训, 树立为游客服务的理念等五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免费开放,博物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笑.浅析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利弊[J].商情, 2009 (12) .

浅析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宣教工作 篇8

关键词:博物馆 免费开放 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博物館作为社会政治文化的一个特殊载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爱国主义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社会课堂。它的作用发挥是潜移默化的,多层面的。博物馆所面临收藏、研究、宣传教育的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却有着先前再后、承前启后的顺序。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宣传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等等,它的宣传教育大多是以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发扬革命传统为主题内容的。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博物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宣传教育职能?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1 加强讲解员素质建设,提升宣传教育水平

宣传教育是博物馆的中心工作和主要职能,讲解是博物馆辅助观众参观的重要手段,是博物馆宣传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工作,而讲解员则是向观众传播知识进行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联系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加强博物馆讲解员素质建设,对于宣教水平的整体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观众结构层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更加广泛、复杂的情况。根据不同层次的观众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精心设计不同版本的讲解词,“因人施讲”,以适应不同观众群的口味。讲解员要把专业展览与文化素养结合起来,使观众在学习性、观赏性、知识性上获得更高享受,真正达到提升宣教的目的。上海市淞沪抗战纪念馆在免费开放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宣教人员要应对许多新问题,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深入的学术研究是很难胜任岗位要求的。我们知道,免费开放后,不再是单一的讲解员,他既是宣教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引导员、讲解员、策划员和宣传员,。面对不同的参观观众,他们的知识架构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我们馆领导倡导岗位成才,边学习、边实践,边工作、边研究,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在提高中升华。每年,我馆举办业务培训班,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学习文博、写作、礼仪等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职工素质不断提高。同时,不断加强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淞沪魂》、《四个月的战争·1937》、《淞沪抗战遗迹大观》、《口述淞沪抗战》(一)(二)(三)、《川军与淞沪抗战》、《湘军与淞沪抗战》等专著,还举办了全国抗战类博物馆、纪念馆首届“宝山论坛”,加强馆际交流,共架友谊天桥,共谋发展方略,共商发展大计。

2提高服务质量、注重社会效果、拓展宣传教育内涵

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真正目的是要培养公众走进博物馆的习 惯和兴趣,同时也对博物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 高服务质量、注重社会效果、拓展宣传教育内涵上博物馆应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使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受众面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强。

( 一) 打造活动品牌、塑造活动亮点。我馆在2003年1月28日率先实行免费开放以来,不断的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如14岁生日、18岁成人仪式、入团、入党仪式、小红领巾换戴大红领巾等。举办征文、诗歌、朗诵、演讲、抗战故事等比赛活动,让广大未成年人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感悟人生,传承抗战精神。我们还设计制作流动展览,免费为社区居民、部队、学生观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如今都成为我馆的品牌活动,受到未成年人广泛欢迎和社会的普遍好评。

( 二) 传递人文关怀,提高服务品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水平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博物馆也有一份责任,观众满意 程度是博物馆服务功能的基本体现。因此,博物馆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将“耐心服务、细心服务、贴心服务、热心服务、专心服务”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提高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以达到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

( 三)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功能。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多媒体高科技的发展,博物馆信息化应运而生。信息化建设注入了陈列展览的发展,为陈列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博物馆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整合文化资源 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更好地了解博物馆里展品所展示 的历史文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文化服务的功能。

3 加强博物馆志愿者管理,拓宽宣传教育服务功能

志愿者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面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拓宽博物馆宣传教育领域的重要桥梁,他们已经成为博物馆取之不绝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免费开放后,观众量的增加给博物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博物馆正面临着讲解员、管理人员及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时期,积极发展志愿者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极好办法。如今,我馆的志愿者们统一着装,在每个双休日、节假日无私的为观众服务,观众总能看到她们充满活力的身影,听到她们满腔热情的讲解,这也是我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专职讲解员与志愿者的配合下,我馆接待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为基地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志愿者是博物馆服务队伍的补充和延伸,极大地发挥了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随着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也应该发展一些外国志愿者。因此,中国博物馆界应致力于打造一支国际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志愿者队伍,为博物馆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不竭的动力。

总之, 博物馆宣教工作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宣教职能要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在免费开放下,只有搞清了观众的社会需求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应对, 才能使宣教工作富有生命力, 使博物馆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生活。这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博物馆协会,宁波博物馆编. 21 世纪博物馆核心价值与社会责任[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2] 祁涛.博物馆志愿者———让人类文化遗产走向社会的桥梁J]. 文物世界,2011

上一篇:白领心理调节措施下一篇:什么是收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