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新区规划多媒体解说词

2024-06-14

毕节新区规划多媒体解说词

毕节新区规划多媒体解说词 篇1

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新区项目概念

毕节地处乌蒙山腹地,位于川、滇、黔三省交通要冲,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自1988年建立试验区以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更新完善,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毕节市现有的城区已经满足不了空间发展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城市北拓,建设碧海新区是毕节市空间发展战略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碧海新区的兴建,将起着承接老城区部分功能的转移和为新型产业配套服务的作用。

(毕节市区位图可参考P20区位,毕节市城市建设的照片,毕节市区城市空间拓展分析图P21)

碧海新区位于毕节市北部,西接老城区,东连黔西北生态工业园,南靠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总规划用地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P5碧海新区区位图、碧海新区与周边区域关系图P22)

规划区域呈带状,总体地势较为平坦,周边山体环绕,环境景观优美。(P8规划区空间示意图、P10现状照片)区域内现状交通主要依托703、709和710三条县道进行内外联系。现状用地主要为村镇建设用地,农用地和低丘山体。(P10道路交通现状图、P8土地利用现状图、)

地处老城区边缘地带,坐拥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独特资源,使碧海新区具有景观和区位的双重优势。综合区位条件、城市景观和城市发展的需求等因素,未来的碧海新区将形成以自然生态的居住生活为核心,以现代商业中心为支撑,以会展商贸经济为平台,融居住、商业、办公、文化、游憩、商贸、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图、整体鸟瞰图)

碧海新区用地规模为15.60平方公里,可容纳22万的人口,未来城市将实现最富有活力的商业新城区、最高尚的生态文化居住区、最具辐射力的行政会展商贸区的三大建设目标。(P24三张意向图:表现商业新城区、生态文化居住区,行政会展商贸区)

针对城市建设的发展定位与目标,规划提出建设碧海新区的四点规划构思: 构思一:以碧海大道为中央走廊串联老城区、碧海新区与黔西北生态工业园,围绕着中央走廊形成碧海新区最具活力的公共生活带。

碧海大道是碧海新区唯一一条贯穿东西,连接毕节老城和黔西北生态工业园的主干道,是碧海新区的城市发展轴,也是城市景观轴,规划将在碧海大道两侧形成最具活力的单元街区,通过设置现代商业中心,城市历史文化绿色长廊、红色旅游文化景点、高尔夫山地公园、会展中心等多种功能,形成一带串珠的城市景象,打造最具多样化且富有活力的公共生活带。

(P27 中央走廊分析图)

构思二:创造三大节点中心:现代商业中心、生态休闲中心、行政会展中心,成为带动碧海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引擎。

根据区位与现状特征的不同,规划在碧海新区内构建了三个具有特色的区域中心。位于最西边的是现代化商业中心,该区域为毕节老城与碧海新区的衔接地段,东西侧都聚集着大量的居住人口,作为现代化的商业中心,既可补充完善老城所缺乏商业功能,又可引导人们流往新区,达到疏解老城人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碧海现代化新城区的形象。

位于中间为生态休闲中心,规划利用该地段低缓的丘陵地形形成环境优美的高尔夫山地运动公园,为碧海新区及毕节市提供一处独具特色休闲场所。

位于东边的为会展商贸中心,规划借助该区域毗邻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区位优势,结合新区的政务中心,形成集展示、贸易、会议、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会展经贸中心,立足毕节,辐射川滇黔,实现传统商业贸易的转型升级。

(P27功能中心分析图,同时每个中心显现该区域的效果图)

构思三:结合周边环境景观,构筑多条与山体绿化相联系的生态景观廊道。碧海新区北侧为低丘山体,南侧为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利用独特的环境景观资源,规划形成多条南北向的生态景观廊道,创造生活与大自然地对话,将山景引入城中。

(P28生态廊道分析图、配以景观绿道的示意图)构思四:挖掘地域文化特征,弘扬地域文化内涵。

毕节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同时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具有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民风,规划希望将毕节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融入到碧海新区内的公园设施、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内,形成文化的“博物馆”,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让毕节文化得到了弘扬与宣传,体现碧海新区内的地方特色。(P28文化功能分析图)

基于以上四点构思,碧海新区形成了“一轴连三心,多廊抱组团”总体规划格局。“一轴连三心”为沿着碧海大道的城市发展轴,由西至东串联着现代商业中心、生态休闲中心、行政会展中心等三个功能中心,通过三个中心的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

“多廊抱组团”为根据地形地貌特征所创建的多条景观廊带和绿色通廊,这些廊道既有机的分隔着各个功能组团,又潜移默化的将各组团有效的联系起来,形成环抱之势。整个碧海新区呈现出城在山中,绿在城中的城市景象。(P35规划结构分析图、总体鸟瞰图)

综合考虑开发的时序、区域功能不同等因素,规划将碧海新区由西至东划分为 A、B、C三个主要区块。(P44分区划分图)

A区:利用毗邻老城区的优势,形成以商业零售、文化娱乐、饮食服务、综合办公、金融商务、专业市场等功能为主,居住、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商业新城区。

(P45A区土地利用规划图,P46A区日景鸟瞰图)

规划策略:

(1)引入具有实力的城市综合体品牌,推动新城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区域土地利用价值,塑造毕节城市名片,增强碧海新区的吸引力。(在土地利用规划图上闪现该功能地块,同时出现万达广场图片等商业广场图片)

(2)建立多个专业市场,提升商业服务平台,带动区域朝商业现代化和专业化发展。(在土地利用规划图上闪现专业市场地块,同时出现专业市场的意向图片)

(3)在铁路两侧构筑毕节城市历史文化长廊,既弱化了高速铁路过境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又展现了毕节城市历史,铁路发展和红色记忆等地域特征文化。绿色长廊既为市民提供一处休闲游憩的公园,又成为宣传展示毕节文化的窗口。(在土地利用规划图上闪现该功能地块,同时出现绿色长廊的图片)

(4)以南北两侧山景为依托,在商业区两翼打造生活便利,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的宜居住区。(在土地利用规划图上闪现该功能地块,同时出现生态住区的意向图片)

通过东西向空间轴线的组织将城市综合体、商务办公、城市历史文化长廊、美食广场、娱乐广场、数码城等商业功能串联起来,形成新区的商业中心带。利用高大体量感,层次丰富的建筑空间,突出区域的中心感,塑造地标性建筑。(P47A区夜景鸟瞰图)

B区:利用周边的山体景观资源,融入生态、人文、休闲等多种元素,形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生态宜居住城区。(P48B区土地利用规划图,P49B区鸟瞰图)

规划策略:

(1)根据场地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创建高密度、中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等多种类型的居住社区,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住区品牌。(居住区意向图)

(2)避免大街廓的开发形式,通过小型的邻里街道和绿化廊道对地块进行分割,以建设步行友好的居住社区,增加社区的归属感和亲切感。(居住区间的绿色步道,多媒体制作公司找找看意向图片)

(3)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建设红色文化博物馆、红色主题公园、民俗文化艺术中心、民俗特色商业街等文化休闲场所,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成为具有文化主题品牌的城市社区。(民俗中心\特色商业街)

(4)打造高尔夫山地公园,举办具有地方性、民族性 的旅游文化活动,增强新城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丰富住区的旅游休闲功能。(高尔夫山地公园图片)

(5)创建多条景观廊道,加强住区与周边生态环境的联系,形成具有特色景观绿地网络。(P39绿化景观分析图)

C区:建设一个融行政办公、商务会展、金融贸易、体育休闲、文化娱乐、生活居住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多元化的综合区域。(P50C区土地利用规划图,P51C区鸟瞰图)

规划策略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政府资源,打造新的行政办公中心,塑造新区形象。(在土地利用规划图上闪现该功能地块,同时出现行政中心意向的图片,可在动画中截取)

(2)引入先进的办公服务理念,创建商务办公中心,吸引周边企业总部入驻,形成总部经济区。(在土地利用规划图上闪现该功能地块,同时出现商务办公的图片)

(3)借助区位优势,引入会展功能,推动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土地利用规划图上闪现该功能地块,同时出现会展意向的图片,可在动画中截取)(4)发展专业市场,以产业带动新城发展,成为区域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集散中心,形成集展示、交 易、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专业市场。(在土地利用规划图上闪现该功能地块,同时出现专业市场的意向图片)

规划通过构建行政办公中心与会展中心之间的中央绿轴,鼓励轴线两侧商业办公建筑向高层建筑发展,建筑布局向簇群化发展,以形成层次丰富、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城市空间形态,同时充分利用保留的山体绿化构建绿色步行系统,营造“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空间形象。(P51C区鸟瞰图)

大河潮涌天地阔,长空风劲丹霞舒。在这片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热土上,毕节人正以超人的胆识、豪迈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勾画美好壮阔的发展蓝图,一座具有强劲辐射力和持续发展力的现代化新城,必将以大河奔流涌、千帆竞待发之势破浪前行、屹然崛起。

汇报结束,谢谢!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塑造个人形象下一篇: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