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资助感恩(通用8篇)
受资助感恩 篇1
资助政策 助我成长
XX
我很幸运的来到这所学校,因为她不仅帮助我实现了大学梦,而我也可以在她的怀抱中安心学习。我可以不必为家里贫困而为大学生活与学费而发愁,因为是祖国帮助了我,是学校关心着我。
我们谁都不希望贫穷,谁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可当我们别无选择的遭遇上贫穷时,我们就要学会把握贫穷给予我们的力量,因为,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没有感恩,爱心之树就失去了成长的沃土,没有感恩,爱心之舟也将搁浅在心灵的荒漠。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因为进入大学使我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参加团体与社会生活。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就应当认真把我每一个“第一次”,让他成为我们未来人生的基石,在大学四年里,大家都应当努力编制自己的梦想,坚持奋斗,为未来铺路。
如今,祖国对于大学贫困生的帮助让很多怀有梦想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点燃了学习与生活的希望。我也有幸成为荣获国家助学金的同学之一,我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要感谢祖国,感谢国家助学政策,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人。
国家助学金帮助我们大大减轻了我们的接听经济负担,让我的学习与生活得到了物质保证,让我们能够更加安心的学习,我懂得了知恩图报,给了我生活与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我要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珍惜时间,努力奋斗,立志成才,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社会中,有很多人是值得我们去感恩的。感恩抚养我的人。使他们的笑容使我不断成长。感恩帮助我的人,使他们的援助使我渡过难关,感恩鼓励我的人,使他们给了我力量。感恩教育我的人,使他们给了我知识。感恩遗弃我的人,是他们使我学会了独立。我懂得了,去感恩一切帮助我,使我成长的人。
国家助学金在表现出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的同时,也教育了那些受资助的同学以及那些参与的人。作为一名受助者,我在感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并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像帮我的人一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国家助学金在给予了我物质上的极大关怀的同时,启迪了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启迪了我“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感恩的心灵在心中成长,敢跟的热血在体内流淌,感恩的思想在眺望,敢跟的胸怀无比坦荡。感谢国家助学金为我们困难的同学提供了帮助,感谢伟大祖国的美好和谐政策,感谢那些帮助别人却不求回报的善良的人。
我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国家助学金,以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报党和祖国对我的关怀,来感谢学校领导和学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今后努力学习,把我时间,珍惜机遇,做祖国的接班人!
受资助感恩 篇2
1. 信用法律意识的衡量指标, 主要在于助学贷款的违约率高低。
助学贷款工作对于受资助者信用意识的强烈要求, 与助学贷款的性质紧密联系。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的发放与回收实现自身的收益, 助学贷款亦由商业银行经营, 其自身具有逐利性, 这是助学贷款与普通商业贷款本质相同的一面。助学贷款的福利性主要表现在贷款资格的认定以贷款人的经济状况为标准, 并不以其具有还贷能力为基础, 贷款利率也稍低。普通商业贷款中, 信贷双方的契约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持续性关系契约, 而围绕助学贷款双方的契约则是一次性契约。一方面, 对于银行来讲, 就增大了其放贷风险, 若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 最终会影响银行开展助学贷款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对贷款人来说, 由于助学贷款服务于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 因此受资助者在接受贷款时无需具有担保能力, 这使贷款人面临采取机会主义逃避偿贷的道德风险。这样, 基于信用交易的不共时性和关系性契约中控制事项的不可罗列性, 银行本身在贷款回收中处于劣势地位。
2. 贷款主体的信用沦陷, 对于以财经类学科为主的大学生而言, 有其自身的特点。
财经类学科的大学生更能凭借本学科的知识, 理解市场经济初期商业信用缺失、寻租经济以及短期行为的现实;更能通过经济学和博弈论知识的学习, 认识信用机制缺失状态下, 失信相对于守信所可能具有的效益投机性;而毕业初期在商业社会不成熟的打拼, 又可能使其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采用取巧的方式达到目的。当这些非正面的判断成为其行动的依据, 而监督与强制执行成本又较为高昂时, “败德危害”的诱惑就会使“守信”变得犹豫, 而“失信”反成为一种自认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二、引导受资助者建立信用法律意识的培养思路
1. 对于受资助大学生而言, 需要正确认识助学贷款, 特别是这一公共政策的有限福利性特征。
纽约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
家约翰斯顿曾提出:“高等教育是有投资、有收益的活动, 满足了多个主体的需要, 收益人包括国家、受教育者个人、纳税人、企业、家庭、大学, 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 谁受益谁付款, 高等教育的成本必须由这些主体分担。”针对贫困主体, 结构贫困观的理念认为, 为维护社会公平, 国家对公民的贫困应当承担某种责任。因此, 对于因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本集中与贫富分化, 国家应当发挥其保护性职能, 以使弱势公民免于某种生存和发展的风险, 但也要避免因福利性措施造成的个人努力、冒险和创新的日趋减少。而对于受教育者个人来看, 教育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和非经济的收益, 大学为人的全面提升创造了条件, 因此, 个人应当为教育成本作补偿。而对家庭来讲, “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深入人心, 绝大多数家庭会牺牲即期消费利益投资子女教育事业, 乃至贫困家庭会为此举债。对于农村贫困家庭而言, 其有限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制约了私人选择, 投资子女教育成为唯一实现其“望子成龙”目标的路径依赖, 具有更强的边际效应。由此, 国家设立助学贷款制度, 这一制度的福利性旨在帮助学生获取发展机遇, 而同时, 鼓励个人对自己的福利负责, 即救助所实现的良好目标是个人自助能力的提升。
2. 培养受资助大学生建立成熟的责任法律意识, 认识到自
我作为具有独立思想和行为的成熟个体的责任, 对自我选择和行为负责, 对承诺负责, 树立“我有信心借贷, 我有能力还贷”的信念。受资助者诚信精神的建立和遵守, 实际上是良好信用观念的体现, 但从最根本意义上来说, 以产权观念为基础的法律意识及其实践遵守是信用得以保障的基础。产权制度的基本功效就是给市场主体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产权意识不仅是一种经济意识, 更是一种法律意识, 是对稳定合法的财产秩序的认同和遵守。由于产权制度的保护是现代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那么产权意识也自然应当成为法治社会公民应当具有的人文精神。对于受资助者而言, 助贷合同的他方主体虽是以银行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贷款, 但不妨碍合同的民事法律性质, 遵循民法上的产权制度基础和诚实信用的合同原则。实际上, 在很多时候, 签订助学贷款协议成为受资助者走入社会所签订的第一份民事借贷协议, 代表了受资助者健全的民事主体资格和行为能力, 这应当成为大学生走向信用法治社会光荣的一步。当然, 这种对于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深刻体会和认识, 亟待在贷款工作中启动法治思想教育, 因为, 毕竟这可能是受资助的大学生第一次和法律打交道。而其对于助学贷款自身性质的认识, 也是一个其对于还贷正当性认识的内化过程, 对于这种心理内化过程最有实际效用的不是道德说教, 而是对贷款本身产权归属的清晰判断和内心确认。
3. 培养受资助者的信用法律意识, 需要资助工作者的努力,
深入到助学贷款工作的每一步细节, 诚信而热心地对待每一位受资助大学生。 (1) 政策宣传要饱含情感。《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手册》一般是新入校大学生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感知助学贷款真情的第一步。因此, 要保证每一位学生了解贷款的每一道程序和工作进度、所需要的申请材料和注意事项等, 这可以避免对于程序的重复咨询, 减少失误和漏洞。 (2) 重视实体评判标准的透明和公正。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主要责任是实现制度正义, 因此, 助学贷款需要发放到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手中。在发放现实中, 如何进行发放对象的评判成为难点问题。这需要制定严格而清晰的规章制度, 从物质贫困、精神贫困、能力贫困的多重角度思考和确立贫困生界定标准, 并按照这一制度逐项考核。 (3) 组织相适应的活动, 如关于诚信校园的演讲比赛、短信大赛、小品汇演等, 将诚信教育汇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坚定“以诚信为本、以诚信立身”的核心价值观。
三、受资助者信用法律意识的制度约束与规制
1. 加强宣传, 促使征信制度在生活各领域的运用, 综合发挥其信用监管职能。
我国在2004年以后逐步建立起助学贷款征信体系, 加大征信科研和教育的投入力度, 保障高效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 成为解决助学贷款信用危机的关键, 也成为工作的重点, 这一制度使失信者在信贷消费、购房、工作录用等环节受到制裁, 从而有助于在全社会建立“诚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损、违法者受惩”的良好诚信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 仍有大量毕业学生无法按时还贷。究其原因, 一方面, 我国的信用评级和监督制度并不健全。信用监管主要存在于银行系统内部, 对于其他行业, 信用控制和审查并不严格, 甚至缺乏这一制度, 因此, 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并不会因为不良信用记录而遭遇困难。特别是一些女生认为自己不用供房、买车, 也不使用信用卡, 因此难以和银行信用体系打上交道, 助学贷款当然也是可以不还的。这种观念与我国的生活习俗有关, 但对其个人日后发展存在潜在不良影响。另一方面, 受资助学生初次与国家信用体系接触, 还不能意识到违反信用规则可能受到的不利影响和惩罚。其长时间违反助学贷款合约, 未能按时足额还款, 当需要进行按揭买房等信用业务时, 却发现自己已经有了不良信用记录, 无法贷款买房或受到额度限制。
2. 完善信息管理, 加强学生毕业后的个人情况定期查询和登记制度。
正是由于国家征信制度目前所存在的缺陷和推广的困难性, 以及考察受资助学生因为不能按时还款所带来的不必要麻烦, 加强事前的信息预告制度就非常重要。这一制度建设应当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这就需要发挥高校的信息中介作用。高校在学生的信息管理掌握上具有一定优势, 发挥这种优势, 可以减少借贷学生与金融机构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在校期间, 学校需加强对于借贷学生实际情况的跟踪管理, 毕业后, 各高校可在省助学贷款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资金支持下, 依托省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建立专业性的助学贷款回收机构, 或者委托一般贷款回收机构进行毕业生日常联系和贷款回收, 一方面继续宣传助学贷款政策, 并及时将国家政策、金融机构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对毕业学生状况做跟踪反馈, 督促其按时足额还款, 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在美国也有类似的制度, 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学生贷款信息中心, 高校、银行、担保机构将有关学生贷款的信息汇总到该中心实行信息共享, 贷款学生也可利用免费电话或互联网查询有关信息和本人还贷情况。一旦借款人违约, 专门的追款机构将对拖欠者进行追讨, 拖欠者需加付滞纳金、额外利息和追讨过程所需费用等。对于恶意违约人, 将由法院强制执行, 并由违约人负担审判费、律师费等费用。
3. 在完善个人信用制度的同时, 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 合理配置政府、高校和银行的权益责任体系。
即使在个人信用体系非常完善的发达国家, 助学贷款都存在连带担保责任主体或者由政府提供最终的担保责任。在美国, 联邦政府主要承担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学生贷款的担保人, 二是学生贷款利息的补贴者。担保的范围包括贷款中的拖欠及借贷者死亡、残废、破产而发生的呆坏账。在我国目前的个人信用体系下, 完全取消担保, 仅靠个人信用, 只能增加违约风险。虽然政府要为贷款中发生的拖欠进行全额核销, 但银行并未从外部获得补充, 银行在助学贷款中的拖欠风险较大, 即使在河南模式下, 银行和高校进行贷款回收的压力亦较大。因此, 应当设立贫困大学生家庭的保证制度, 设立贷款大学生的学校联系人制度, 多方面采取措施化解贷款信用风险。
4. 受资助者脱离校园环境后, 整体社会环境对其具有较大影响。
对受资助学生群体感恩教育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学生;资助工作;感恩教育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少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形成了以国家资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的资助体系;形成了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立体化资助模式,搭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尤其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资助工作作为推进贫困家庭脱贫的重要手段,重要性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五个一批”中提出要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湘西自治州结合州情实际,提出要大力实施教育脱贫工程,要求构建覆盖贫困村和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发展帮扶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实行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和生活资助。由此可见,各级政府对贫困家庭学生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工作覆盖面将进一步增大,受资助学生人数也会更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现行资助制度下萌芽出来的感恩教育缺乏问题也将进一步突显。
一、受助群体感恩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当前,学生资助、社会救助等确实为困难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提供的资助怀有感恩之心,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受助不感恩的不良现象,令人堪忧。
一是思想存在误区。现阶段,学生资助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精准脱贫对象家庭中的贫困学生和其他发生特殊致贫事故的学生,因此,存在部分困难学生把贫困作为资本,不思进取,坐等其成,出现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二是界定有待加强。贫困生作为一个具有隐性特征的群体,在实际操作中,贫困生的界定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尤其是作为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贫困生数量多、资助工作力量薄弱,贫困生界定更加困难。现阶段,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均把精准扶贫对象户中的学生纳入资助工作范畴。但在实施精准扶贫之前由于识别标准不统一,个别一直享受资助政策的家庭因为不符合精准扶贫政策,导致资助被取消,部分家长和学生表现出不理解,甚至出现到教育部门上访的事件。
二、受助群体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目前,随着受助群体的扩大,单纯的资助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必须与育人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受助群体感恩意识缺失有以下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功利主义也日益渗透到了人们的思想中,片面追求利益的同时,使部分人的道德出现滑坡。一些社会资助和个人资助因为过于注重经济的资助,忽略了受助者的心理需求,使受助者产生一种理所当然、受之无恩的心理。同时由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服从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更多地人们关注自身发展,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判断,导致其价值观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发生畸形,造成学生在意识上产生失恩现象。
(二)学校教育中的功利色彩影响。多年来,中小学教育更多是在关注升学率,教学成绩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在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学校又将重心放在考试知识的掌握上,关心最多是升学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虽然一直提倡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实际上,普遍还是对学生的知识和智能方面的教育,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采取灌输式、注入式的教育方法,没有真正把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感情、有需求、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并充分尊重他们,从而导致学生的能动性丧失。
(三)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再穷不能穷孩子,是中国父母的传统心态。当前90后、00后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要求更多的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往往忽略了对子女的三观教育,弱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育。个别单亲家庭和孤儿家庭,因为缺乏父爱或者母爱,家庭教育缺失,学生在道德教育方面有更大的差距。
三、加强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对策
在资助工作中进行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感恩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备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受助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受助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同时对经济资助的长效运行有推进作用。
(一)引导受助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正确感恩观的形成。感恩不单单是传统美德的要求,更是健全人格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感恩教育需要遵循由知到情再到行的一个过程,利用对学生的经济资助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把握受助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育人效果。感恩品质的形成大致包括三个阶段,即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实践层面。认知层面是指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德,正确分析施恩方的目的和意义,产生心理的认可;情感层面,是基于认知产生的情感共鸣,产生心理上的愉悦与幸福感,近而形成自觉的感恩意识,并伴随回报恩情的冲动;实践层次,是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具体行为,升华成自主的习惯行为,形成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良好品行。学校要加强感恩教育,教育学生知荣明耻、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学生在对待家庭贫困和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时,要逐步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端正自己的心态,坦然从容地面对问题和挫折。
(二)营造受助学生群体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资助政策实施的关键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公开、公正、准确的认定,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程,进行科学合理地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是阻止个别学生不诚信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各种宣传渠道,让学生深入了解新资助政策实施的意义、主要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既可以让受助者明确国家这一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影响深远的重大政策,是构建社会和谐、保证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又能让其他非受助学生对受助学生进行有效监督。同时,教育部门要会同扶贫部门、乡镇、村委会,从制度上做好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班主任、班级和宿舍同学等多层面对学生的生活情况、消费情况等进行了解,建立跟踪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学校要充分利用团委、社团等各种资源开展主题鲜明的感恩教育,通过讲道理、明事理,把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融合,让受助学生的心灵在温馨平等、受到尊重的氛围中接受洗礼。要通过校园广播、学校橱窗、班级板报、网络等宣传阵地,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使感恩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排解受助学生的孤独情绪,养成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
受资助感言 篇4
有爱相伴 生命不再坎坷
每次回头,看那来时的路,每个脚印载满了生命每一刻的记忆。是汗水?是泪水?是希望?是失望?也许,只有路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只有路见证了每个不一样的时刻,只有路明白生命的曲折和不易!然而,我没有站在人生的路口望着那崎岖坎坷的路而止步,而是选择了远行,选择了一条无悔于人生的路。
对于每个农村孩子来说,出生就意味着选择了承担。承载个人的梦想,承担着家庭的使命,承担着巨大社会压力,承担着无知的苦恼,承担着无以言诉的辛酸和泪水。然而,我一直就坚信,既来此世,必有我可走的路,回首走过的路,看着那些远去的同拌的背影,是些许悲哀,又觉是庆幸。悲哀的是,与我一同站在同一路口的无数农村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被求学之路无情地抛弃。庆幸的是,在众多的农村孩子中,我是那最幸运的一个,能一直走到现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规划人生的蓝图。然而,这一条路,却在每一步都种下了感恩的种子,是爱,一直不离不弃,伴随着我走到今天。
有爱相伴的日子,我丢下了重重的包袱,与同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人生之路,满怀激情,跃跃欲试!曾几何时,看着并不富裕的家庭,看着辛勤劳动却所获甚少的父母,看着热爱知识的兄弟姐妹,想到自己还是那么无知时,感到无限的悔恨和罪过。不止一次,在幼小的心灵里,任泪水的侵蚀,任绝望的疯长。不止一次,下定决心离开那心爱的校园,独自闯荡人生,为家庭减轻负担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然而我错了,当面对社会,我才发现自己的无知,才发现金仅凭自己目前的能力,踏不平人生路上的荆棘。于是在免费得教科书和国家提供学费的机会下,重返那知识的殿堂。与同龄孩子们又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从此,我懂得了轻装上阵,丢下了那些不必要的包袱,在人生的马拉松上,坚信只要坚强与坚持,必可夺得桂冠。是的,常言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桥头自然直‛。是国家的爱,让我在‘无路’时看到那无限的曙光,给予了我无限的动力,在能走进高中为数不多的农村孩子中,带着荣誉走进了重点高中。
有爱相伴的日子,我的心充满了感恩之情,从此不再空乏,从此不再彷徨。只记得那个写满了秋意的早晨,第一次走进市里最好高中之一的学校,伴随的是喜悦和激情。看着已经为人生展开的宽阔大道,万丈激情难以言表。那时看来一切困难不过脚下一粒弹丸而已!是的,在这种激情下,我连续获三年‚大爱奖学金‛(一种社会奖励机构专门为我所在学校优秀贫困生设立的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感受着来自社会的爱和关怀,任其在我的心灵种下感恩的种子,埋下那永远不会消失的爱的源泉,我想,人生追求,就是等待那感恩之树开花结果的那一刻,就是等待那爱的源泉喷涌而出的那一刻。从此,我看清了前方的路,看到了努力的方向,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从此,我心灵不再狭隘,内心不再彷徨,时时涌动着向前的力量。
有爱相伴的日子,我不再犹豫,不再局限于眼前,敢于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审视人生的得失,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社会的博大,积极融入社会大家庭,充实自我,锤炼人格,增加生命的厚度。当拿到那为之拼搏三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知道人生又将踏上另一段征程,或许离自己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近了,无限的期待和兴奋是那一个漫长的暑假的所有。虽然看到本专业高昂的学杂费,但我还是默默地告诉自己,没有过不去的苦,只要去面对,总能找到出去的路。于是我踏上穿越大半个中国的列车,开始了我的大学求学之路。一路忽略了艰辛感受南北风情,展望人生旅途,又一次为自己充满了奔跑的力量。来到学校,得到老师和学长们热心的帮助,解决了许多久集于心的困惑。人生的路上,总不会缺少爱。不久,通过学校的审核,我被认定为贫困生,接受国家助学金的补助。这无疑是一大喜讯,因为此时家庭里兄弟姐妹有五人在校读书,每个都是一大笔开资。国家的资助,犹如雪中送炭,大大减轻家庭压力,也给我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之课,因为,我不再只是我个人了,我已经和社会和国家分不开,感恩的心,再一次在心灵深处茁壮成长。无穷的力量,让我不再犹豫每一秒钟,我常常告诉自己‘如果有一分钟可以让你变得更优秀,为什么要浪费?’,是这样一种力量,让生命不再有空虚的理由。对于我来说,爱不是一种鞭策,每一个行动,只是对心灵的一个答复。这一年来,虽然面临许多问题,我没有让自己停下,也没有轻言放弃。国家助学金帮我解决了大部分后顾之忧,我便能腾出更多精力,紧紧把握这个提升各方面水平的机会。为了将来能更好服务与社会,为了
能报答国家及社会给予的爱的万一,我要求自己立足于更高远的角度,长远的目光看待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的路,不要局限于本专业的领域,要求自己变得更广博更有厚度。同时,抓住每一个机会,努力锤炼自身人格素质,用哲理思辨看待生命,享受生命历程中的苦与乐。
受资助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校所有受资助的同学向陕西鲁班装饰工程公司表示深深的谢意。我们为有这样的国家感到幸福,我们为有这样的学校感到自豪,更为有这样关爱我们的老师而感到幸福。
我们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小孩相比,环境上尚存在一些差距。但我们好学上进的心是一样的,尽管我们当中的有些同学家庭贫困,但面对困难,我们没有灰心。在学习上我们勤于思考,认真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上我们勤俭节约,不乱花钱,我们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但爱心给了我们失落的心灵坚强的力量,也许只需一滴水,饥饿的树苗就不在枯萎,也许只需一丝风,沉睡的翅膀就翩翩高飞。因为有人伸出双手,我们无望的眼镜看到光辉,因为有人敞开胸怀,我们贫瘠的心灵找到了港湾。“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不会忘记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一定用行动来证明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我们的朋友。小草的成长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花儿的开放离不开雨露的滋润。今天,你们带着一份沉甸甸的爱心向我们走来,你们是真正爱的使者,让我们感受到温情,感受到集体的伟大,社会也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而变得那么美好,那么和谐,那么富有暖意。
我知道其实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我们深深的谢意,是你们的慷慨捐助再一次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感谢你们的厚爱。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用心读书,来感谢我们的学校和帮助我们的好心人,还有我们的祖国,我们一定会好好做事,不辜负你们的期望,让你们的帮助与关爱得到价值的体现,尽我们所能去奋斗,为这个社会奉献我们的微薄之力。
谢谢大家!
受资助演讲稿 篇6
下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地代表接受资助的同学,在这个会上讲话,心情很激动。首先,我代表全校接受资助的同学,向我们的党和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关心和帮助我们的老师和领导表示真诚的感谢!(鞠躬)让我再说一声:谢谢你们!
受资助感恩 篇7
关键词:高校,资助体系,感恩,新模式
0 引言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使大学生树立感恩观念,并在生活中努力践行,是富有时代特点的一种思想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大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和谐思想的人,具有和谐人格的人。中央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进一步解读了高校感恩教育的内容,要以孝为先,以国为重,以邻为友。感恩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但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开展的情况,总体来看并不乐观。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匮乏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探讨感恩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情况,重点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感恩教育的模式革新。
1 高校资助政策的主要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自2007年始,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及其配套实施办法,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此外,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至此,针对高校的资助政策已比较完备。
2 当前资助政策下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现实状况
当前,社会经济呈多元化发展,信息技术异常发达,青年人受到经济环境和网络信息的冲击越来越大,使得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越来越被淡化了,很多大学生缺少了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感恩教育在高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感恩教育的实施还仅仅体现在每学期一次或每学年一次的感恩主题班会、感恩主题团日活动而已,且多数情况下主题活动也只流于一种形式。另外,高校在开展感恩教育过程中面临着教育内容无参照,教育组织无教材的情况。只能靠高校辅导员或活动组织者来确定教育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教育效果更是无从考量,也不利于感恩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持续推进。
其次,就高校的教育对象而言,当前大学生群体都是“90后”的新生代,其情感特点是:自我意识明显,过分以自我为中心,感恩意识淡薄。在“90后”群体的成长中,他们被尊为是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教育方式多是“只看不说,只养不教。”这种在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教育中,宠爱远远大于教导,祖辈和父辈对于孩子是只重付出,不计回报。也正因如此,使得“90后”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只重索取不懂回报。
3 借助资助体系探索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工作新模式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以熏陶净化他们的心灵,对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当前完备的资助体系,做如下探讨:
3.1 在当前资助体系下,感恩教育应结合实际,抓住年级特点,循序渐进的开展
感恩,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引导才能形成稳定的行为表现。高职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奖助学金评审和其他资助活动的开展,结合年级特点有侧重的选择感恩教育内容,搭建教育的层次,逐步推进感恩教育。
3.1.1 对于新生要借助资助工作,加强感恩意识的培养
感恩教育属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新生入校后在组织好传统文化活动内容的同时,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抓住新生入校后评选第一次奖助学金的时机,将感恩教育作为重点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历来与亲情有着天然的联系,此时,要抓住新生第一次离开家亲情的暂时缺失的情感特点,以“亲情”为感恩教育的切入点,倡导“百善孝为先”的传统观念,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和锻炼自己,将来回报父母。如,倡导大学生以书信的方式与家长交流感情报平安,即便现在的通讯很发达,这种最普通的教育方式依然可以在感恩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除了开展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外,还要依次开展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同学朋友的帮助之恩,进而升华到感谢国家、社会的培育和资助之恩,让感恩意识的培养在层层递进中得到落实。
3.1.2 对于二年级大学生要利用资助工作培养和树立身边典型开展感恩观念教育
高校二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一次奖助评审后,特别是经过第一年的感恩意识培养后,对资助工作的评审程序、大致标准等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更希望在第二次的资助评审过程中看到具有广泛说服力的结果出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这时进行常规的说教式的感恩教育远不如树立典型,让榜样们以真人真事说话更实际。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典型人物可以从网络或其他媒体中去挖掘,例如,可以选择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展播来教育大学生什么是感恩。与此同时,也要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挖掘出典型,让“传说中”的人物不断出现在学生身边,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榜样就在你我身边,感恩就是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同时,在榜样挖掘和典型树立的过程中能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资助评审工作的公平性,使感恩教育和资助评审工作互为促进。
3.1.3 对于高职院校三年级的学生,应注重感恩行动引导,将前期教育内化为社会实践
三年级的学生即将步入工作岗位,就角色而言,他们即将从学生转变为社会工作者,经过了系统的感恩教育引导和熏陶后,高校应该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感恩回报的平台,例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对贫困地区的文化帮扶、社会调研、勤工助学、专业相关兼职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对贫困资助的认识,在助困接力中提升对感恩的理性认识,实现感恩回报。
3.2 在现有资助体系下,感恩教育需要一个系统的理论指导平台
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分年级特点进行教育的同时,要加强感恩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把感恩教育打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切入点,给枯燥的理论学习注入亲切的人文色彩。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感恩文化氛围的营造,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学生认识感恩的重要性,提升感恩的意识观念。
3.3高职院校应将感恩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让学生做懂得感恩的职业人
高职院校的理论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融入感恩教育,使其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将感恩教育内化为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做到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在专业实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自立的机会,通过社会实践体会生活的艰辛。从而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才会由衷地感激父母和社会,懂得回报。
4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不走形式,不空谈,否则,资助政策再完善也仅仅是一时的资助,而不能实现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因此,只有不断摸索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高尚的感恩情怀,并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才能实现高校的社会责任,帮助高校资助做到“精准扶贫”和感恩教育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红海.高校资助体系下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5(9).
[2]王海波等.高校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6).
受资助感恩 篇8
【关键词】资助者类型 资助意图 感恩 亏欠感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56-04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加大投入推行国家奖助学金制度以及社会资助的增多,许多贫困生从中获益得以顺利完成学业。然而,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学生受资助后不知感恩的情况时有报道,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等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多。这些社会现象反映出人们对感恩的关注与需求,为此,研究感恩心理的发生机制对当前学校的感恩教育,特别是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表明,即使受助者承认接受帮助带来自己期望的结果,他们并不一定会产生感恩,而可能产生的是亏欠感。那么什么因素影响或决定受助者的感恩还是亏欠的情绪,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的?唯有探明这些问题,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学生接受了资助却不知感恩的原因。为此,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本研究将采用情景实验研究,探讨资助者类型、资助意图对感恩和亏欠感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为当前高校感恩教育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
感恩是指人们接受了某种有价值的礼物或恩惠时产生的即时情绪体验。一般认为,只有当受助者知觉到帮助者是有意提供具有价值的帮助时才会体验到感恩情绪。然而,一些研究表明,个体受助后并不一定会产生感恩,有可能是产生的是亏欠感。亏欠感是指个体因别人的帮助而获益所产生的有责任去偿还帮助者的一种情绪状态。过去的研究者常常混淆感恩和亏欠感,当前的研究发现,二者虽同是接受帮助或恩惠之后的情绪反应,但二者是有差异的。首先,亏欠感是基于互惠主义规范做出的,根据平衡—互惠理论,当接受他人的帮助或恩惠时,受助者可能感到彼此关系的平衡性被打破了,因此觉得应该给予对方回报来恢复彼此的平衡关系。一旦没有回报对方,个体就会觉得亏欠对方。感恩或许也受到这个规范的影响,但感恩大于甚至是超越了“一报还一报”的心理。更具体而言,亏欠感会驱动个体去考虑帮助者所付出的代价,并努力去偿还相等的价值。相反,感恩促使人们感激帮助者,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激发受助者对第三方的慷慨,表现为感恩的溢出效应。其次,感恩往往是与积极的情绪相联系的,而亏欠感与诸如羞愧、内疚等消极情绪相关;在行为倾向上,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倾向有关,而亏欠感与反社会的行为倾向有关。由此不难推测出,如果大学生接受他人的资助,他们感恩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亏欠感;且在这两种情绪的影响下,受助者可能会产生不同回报和助人意愿。那么在高校资助情境下,什么因素影响受助大学生的感恩和亏欠情绪呢?一般来说,引发感恩/亏欠感的因素有四个:帮助对受助者的价值或重要性、帮助者的努力或代价、义务、意图。其中,帮助意图能直接预测感恩/亏欠感,被认为是区分这两种情绪的强有力指标:当帮助是无偿的、不要求回报时容易引发感恩;反之则引发亏欠感。然而,这个结论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得出的,它是否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特别是高校资助的情境仍有待检验。据此,本研究预期当资助者持有不求回报、无私的资助意图时,则被试将会更加感恩,反之,期待回报、自私的资助意图则引发更高的亏欠感。
此外,帮助者类型也会影响到受助者的感恩和亏欠感。根据不同的标准,帮助者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许多研究倾向于从帮助者和受助者之间关系来区分,并发现个体对父母和兄弟姐妹显示出较少的感恩,而对朋友和陌生人有较多的感恩;在亏欠感方面,日本和泰国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对陌生人的帮助持有最高的亏欠感。此外,Watkins发现当受助者喜欢帮助者时,他们显示多的感恩稍微少的义务感。资助或捐助是一种特殊的帮助形式,在很多情况下,资助者和受助者并非同一时间在场,且二者多数是相互不认识的;但资助者可能是企业或政府等组织,也可能是个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受助者的感恩和亏欠感是否有所不同呢?一些证据显示我国的企业组织的捐助更多出于慈善、利他的动机,而慈善的捐助意图引发更高的感恩;为此不难推测,组织可能比个人资助者引发受助者更高的感恩,虽然没有关于亏欠感的相关文献,但本研究认为,与感恩类似,组织和个人资助者可能也会带来受助者不同程度的亏欠感。
综上,虽然感恩研究逐步增多,但感恩的影响因素、感恩和亏欠感差异的研究仍然较少。为此,本研究基于接受了资助后大学生不知感恩的现实问题,探讨中国高校资助背景下大学生感恩和亏欠感的前因和后果变量来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根据对已有的文献梳理,本研究将资助者类型和资助意图作为前因变量,而回报和助人意愿被视为感恩和亏欠感的直接结果。具体而言,本研究的问题包含:(1)资助者类型(组织VS.个人)、资助意图(自私的VS.无私的)是否会不同地影响受助者的感恩和亏欠感?(2)感恩和亏欠感是否会对受助者回报意愿和助人意愿产生不同影响?根据上述的文献梳理,本研究的假设是:
假设1:资助者类型、资助意图对受助者的感恩和亏欠感有影响。具体而言,资助者是组织或个人对受助者的感恩和亏欠感的有不同的影响;无私的资助意图比自私的资助意图引发更高的感恩以及更低的亏欠感。且资助者类型和资助意图交互影响感恩和亏欠感。
假设2:感恩和亏欠感对受助者的回报和助人意愿有不同的影响。感恩与回报和助人意愿的关系比亏欠感与这二者关系更密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2(资助者类型:组织VS. 个人)*2(资助意图:无私的VS. 自私的)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感恩和亏欠感情绪,以及回报和助人意愿。
(一)研究对象
广西某所高校参加教育学、心理学公共课的265名大学生(68名男生,5人性别信息缺失;M年龄=20.64岁,SD=1.43岁)。这些大学生被随机分配到4种实验条件中,其中,基于无私动机的个人捐助处理中有66名被试,基于无私动机的组织捐助处理中有71名被试,基于自私动机的个人捐助处理中有67名被试,基于自私动机的组织捐助中有61名被试。此外,在所有调查对象中,74人(占27.9%)未获得资助,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均获得学校或社会资助。
(二)研究工具
1.情景短文。本研究通过情景短文来操作自变量。这个短文主要是讲一个准备创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资金问题最后接受他人资助的故事。故事如下:
大学临近毕业,你经过谨慎考虑之后决定创业,但多方筹借仍差几万元的资金,这令你十分苦恼。一天你了解到有家企业(组织资助者条件)『个人资助者条件:有位企业家』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愿意为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提供5万元的资助。同时你也了解到这家企业/这位企业家是无偿提供帮助,受资助后不需要任何回报(无私动机条件)『自私动机条件:同时你也了解到这家企业/这位企业家并非无偿提供帮助,受资助者要以年利润的5%作为回报直至连本带息偿还满6万元即可』。此外,为了确保资助款项确实用于创业,申请者需要上交一份相对完善的创业计划。你确实需要这笔资金,为此完善自己的创业计划并邮寄到资助单位。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你终于到通知:你的创业计划不错,可以获得创业资助。
2.情绪测量。借鉴已有的状态感恩测量方法,本研究采用情绪词汇测量学生的感恩和亏欠感,由于已有的状态感恩的测量不具备中国文化的适用性,且目前无状态亏欠感的测量,为此本研究从字典中选取了与感恩和亏欠感意思相近的情绪词汇,如感恩的、感激的、铭感不忘的、负债的、亏欠的、受恩惠的、有压力的、有责任的,并结合我国学者修订的积极/消极情绪量表(PANAS)进行测量。其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各有9个项目。要求研究对象以“0(基本没有)-4(非常强烈)”来评定自己的情绪。
3.特质感恩。个体自身的感恩特质被认为会影响到其感恩情绪,为此,研究也将特质感恩作为控制变量,研究采用GQ-6的中国修订版进行测量,要求学生以“1(完全不像我)-5(完全像我)”回答6个项目。
4.回报和助人意愿。本研究主要以回报和助人意愿来考察学生在感恩/亏欠感的不同情绪下的行为倾向。其中对帮助者的回报意愿,采用题项是“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回报你的资助者”进行测量。助人意愿主要考察了受助者对处于相同状态的人的帮助意愿,题项是“如果有人也想创业,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提供创业咨询帮助”和“如果你今后有条件,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资助有创业意向的人”,这3个题项均要求学生以“0(非常不愿意)-6(非常愿意)”进行回答。
(二)程序
首先,研究对象被随机分配4篇短文中的其中一篇,阅读之后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处于故事所描述的情景并评价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此外,学生还需要推断资助者的意图,题项如“你认为这个资助者的动机是?”要求学生以“ 0(完全无私的)-6(完全自私)”进行回答。其次,学生对GQ-6进行回答,并报告自己的年龄、性别以及是否获得过学校或社会的资助等信息。
三、结果
(一)操作检验
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资助者意图的实验操作在学生所推断的资助意图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要求回报条件下的学生(M=2.91,SD=0.93)比在不要求回报条件下的学生(M=2.25,SD=1.28)更倾向认为资助者是自私的,t(1,262)=4.73,p<0.01,d=0.59;说明了资助意图的操纵成功。
(二)因素结构
将描述感恩和亏欠感的9个情绪词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感动的、感恩的、铭感不忘的、受恩惠的、有责任的在第一个因子上具有高载荷,因素载荷在0.39-0.84之间;负债的、亏欠的、有压力的在第二个因子上有高载荷,因素负荷在0.71-0.86之间。然而“有责任的”跨因子载荷较高,故删除该项目。为此,第一个因素被命名为感恩,第二个因素被命名为亏欠感,两个因素共解释64.50%的总变异,因素分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国大学生所感受的感恩和亏欠感是存在有差异。此外,感恩和亏欠感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0和0.72;且感恩与积极情绪(r=0.54,p<0.01)、亏欠感与消极情绪(r=0.57,p<0.01)呈显著正相关,相反,感恩和消极情绪(r=0.07,p>0.05)、亏欠感与积极情绪的相关(r=-0.09,p>0.05)均不显著,说明了感恩和亏欠感的测量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
(三)资助者类型和资助动机的影响
在感恩和亏欠感情绪上,2(资助者类型)*2(资助意图)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情绪的主效应显著,F(1,259)=213.62,p<0.01,η2=0.45,说明了在受资助的情况下,学生产生的感恩情绪(M=3.01,SD=0.83)显著高于亏欠感(M=1.98,SD=0.95)。资助者类型(F(1,259)=4.55,p<0.05,η2=0.02)和资助意图(F(1,259)=18.83,p<0.01,η2=0.07)的主效应均显著。
在交互作用方面,资助者类型与情绪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259)=0.02,p>0.05,η2=0,资助意图与情绪的交互作用显著,F(1,259)=4.45,p<0.05,η2=0.02;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无私资助的大学生(M=3.26,SD=0.72)感恩显著高于接受自私资助的被试(M=2.75,SD=0.87),F(1,264)=26.61,p<0.01;二者在亏欠感上并无显著差异,F(1,264)=3.26,p>0.05。资助者类型和资助意图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259)=2.11,p>0.05,η2=0.01。资助者类型、资助意图和情绪的三者交互作用不显著F(1,259)=0.83,p>0.05,η2=0.001。
在回报和助人意愿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意愿的主效应(F(1,261)=0.93,p>0.05,η2=0.004)、资助者类型(F(1,261)=0.002,p>0.05,η2=0)和资助意图的主效应(F(1,261)=3.10,p>0.05,η2=0.01)均不显著。
在交互作用上,资助者类型与意愿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261)=2.61,p>0.05,η2=0.01,资助意图与意愿的交互作用显著,F(1,261)=6.50,p<0.05,η2=0.02;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无私资助的大学生(M=5.18,SD=1.06)的回报意愿显著高于接受自私资助的大学生(M=4.81,SD=1.16),F(1,263)=7.08,p<0.01,二者在助人意愿上并无显著差异,F(1,263)=0.04,p>0.05。资助者类型和资助意图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261)=2.52,p>0.05,η2=0.01。资助者类型、资助意图和意愿的三者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261)=0.15,p>0.05,η2=0.001。
(四)感恩/亏欠感与回报、助人意愿的关系
由于特质感恩可能带来影响,研究采用偏相关分析探讨感恩、亏欠感和回报、助人意愿的关系。结果发现,控制特质感恩的影响后,感恩和亏欠感的偏相关为0.16(p<0.05);感恩与回报(r=0.32,p<0.01)、助人意愿(r=0.17,p<0.01)均存在显著的偏相关;而亏欠感与回报(r=0.06,p>0.05)、助人意愿(r=-0.01,p>0.05)的偏相关均不显著。
四、讨论
本研究主要通过情景实验法,探讨中国高校资助背景下感恩和亏欠感的前因和后果变量,其中前因变量包括资助者类型和意图,而后果变量则是回报和助人意愿。研究结果发现,资助者类型和资助意图对受助者的感恩和亏欠感、回报和助人意愿存在不同的影响,且感恩、亏欠感与回报、助人意愿的关系也存在差别,为此,本研究假设基本得到了验证。
第一,资助意图对感恩和亏欠感有直接的影响。具体而言,无私的资助意图引发更高的感恩,但无私的与自私的意图所引发的亏欠感并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Watkins等人的发现不一致,但与Tsang的发现相一致,同时也支持“帮助意图是区分感恩和亏欠感的重要因素”这一论断。在回报和助人意愿上,无私的资助意图影响大学生的回报意愿,但不影响其助人意愿。出现这一结果可以采用平衡—互惠理论来进行解释。接受了别人的恩惠,不管这个恩惠和帮助是否处于无私的还是自私的目的,都会打破这种帮助者—受助者之间平衡,进而使受助者产生亏欠感。然而,在自私的资助意图条件下,由于资助者提出了自己的回报预期后,受助者会将这种回报预期视为对资助者恩惠的偿还,换句话说,受助者将这种资助视为互惠的关系而非帮助关系,从而达到平衡感,且不会产生额外的回报意愿,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私的资助意图所引发的亏欠感与无私的资助所引发的一样,但在回报意愿上有差异的原因了。
第二,研究发现资助者类型在感恩和亏欠感上存在显著的主效应,显示出接受来自组织的资助引发受助者更高水平的感恩和亏欠感;但资助者类型不影响大学生的回报和助人意愿。这一结果可能与组织资助者更倾向被认为是出于慈善、无私、回报社会而非想谋取回报的目的有关。
资助者类型与资助意图在感恩、亏欠感、回报和助人意愿上均无显著交互作用。这一方面显示了资助者类型和资助意图对感恩、亏欠感的不同影响,另一方面也预示了资助者类型与感恩和亏欠感之间可能存在一些中介因素。正如上述所言,组织的资助可能被视为更无私的,本研究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点,即大学生认为组织的资助意图是更无私的,从而产生更高的感恩。为此,今后的研究需要更细致地检验资助意图推断在资助者类型与感恩、亏欠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第三,研究也发现,感恩与回报、助人意愿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亏欠感与这二者的相关不显著。该结果一方面进一步支持了过去的研究结论,即感恩具有积极的功能,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积极情绪;另一方面也回答了“为什么有些大学生接受资助后不知感恩”这一问题,即接受资助引发学生的高亏欠感,则会抑制他们表达回报和助人的意愿,从而表现为不知感恩。
第四,本研究的结果也支持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感恩与亏欠感也是有区别的两种情绪状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诸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桃报李”“知恩不报非君子”等俗语,体现了国人高度重视感恩,但也将感恩与责任和义务联系起来作为基本的道德准则来要求,后者反映出亏欠感的内涵。换句话说,感恩和亏欠感在中国文化中界线更加模糊。一些研究也指出亏欠感在东方文化中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本研究证实了虽然这两种情绪在文化或道德上容易被混淆,但在心理层面上,二者仍是可以区分的。且在接受资助后,大学生仍是感恩情绪占主导;虽然我国文化中的感恩特别注重互惠,即采用一些行动去表达这种感恩、去回报帮助者,但不可否认,这些回报行为主要是由感恩情绪而非由亏欠感驱动的。
本研究结果对我国高校的资助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回报、助人意愿是感恩而非亏欠感所驱动的,这一结果不仅回答了“为什么有些大学生接受资助后不知感恩”这一问题,也提示了高校资助工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亏欠感的消极影响。从具体实施上看,一方面,资助工作应该强调资助的慈善、无私意图,充分引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另一方面,尽量避免一些不当的言行引发学生的亏欠感,正如有研究指出的,一些资助工作在宣传过程中没有保护受助者的隐私,并存在加重受助者“感情债”的心理负担,甚至让受助大学生认为接受资助是一种伤害。这很难达到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目的。
总之,本研究通过情景短文实验方法探讨了资助者类型和资助意图对受助大学生感恩、亏欠感的影响,初步回答了“为什么有些大学生接受资助后不知感恩”这一问题,为高校进行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提供一定的启示。然而,要想有效地提升高校的感恩教育,特别是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的实效性,仍需要对感恩心理的产生机制进行更多实证探讨。
【参考文献】
[1]Emmons R A,Mccullough M E.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aily lif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2)
[2]Greenberg M S.A theory of indebtedness[M].Social exchange,Springer,1980
[3]Watkins P C,Scheer J,Ovnicek M,et al.The debt of gratitude:Dissociating gratitude and indebtedness[J]. Cognition & Emotion,2006(2)
[4]Grant A M,Gino F.A little thanks goes a long way: Explaining why gratitude expressions motivate prosocial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6)
[5]Hu Y,Gan Y,Liu Y.How Chinese people infer helpers' ambiguous intentions:Helper effor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2(5)
[6]Tsang J A.The effects of helper intention on gratitude and indebtedness[J].Motivation and Emotion,2006(3)
[7]Naito T,Wangwan J,Tani M.Gratitude in university students in Japan and Thailand[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5(2)
[8]郑筱婷,钱艳萍.理性人为何捐赠?——关于慈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一个综述[J].世界经济文汇,2014(1)
[9]邱林,郑雪,王雁飞.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J].应用心理学,2008(3)
[10]McCullough M E,Kimeldorf M B,Cohen A D.An adaptation for altruism:The social causes,social effects, and social evolution of gratitude[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4)
[11]黄雁玲.慈善与感恩:贫困大学生民间助学问题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
【作者简介】付 进,广西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育研究。
【受资助感恩】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论文06-17
感恩资助田雨06-16
感恩资助 励志青春10-18
资助感恩主题班会教案07-12
杨静四年级感恩资助演讲稿06-27
受资助教师感言10-21
感谢信范文受资助07-09
受资助学生感言3000字08-09
学校受资助感谢信09-25
受资助感谢的范文500字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