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角说课稿(共9篇)
圆周角说课稿 篇1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说课稿
13组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4节《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第1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的第1课时是在学习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弦,弧,圆心角等概念以及圆的对称性的基础上,并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和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教学;从学生熟悉的足球射门游戏这一实例出发,引出圆周角的定义,再应用推理论证的方法研究圆周角定理,同时向学生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借助几何画板软件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更加直观的理解圆周角定理得相关问题。圆周角定理不仅是解决与圆有关问题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习圆有关性质的重要基础,因此这节课不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本节课教学内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掌握圆周角的概念及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能熟练地应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进行论证和计算;
2、经历圆周角定理的探索、证明、应用的过程,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圆周角定理猜想,验证,推理的过程,增强主动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自信。
综合这些教学目标的确定,我认为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理解掌握圆周角定理。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采用的分类思想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由以上分析,为了教之有序,行之有效的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教学上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重于探索。意在帮助学生通过直观情景观察和自己动手实验,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取知识,并通过讨论、练习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调动、挖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精讲应该与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求知密切结合,环环相扣。本着最近发展区原则课堂上,学生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直观感知上升到理性思考。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论证、归纳、推理的学习过程,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有不同收获与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能够直观、生动地反映图形,增加课堂的容量;另一方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有序的,有效的进行教学。我设置了五个教学环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提出猜想,分类化归 3巩固训练,培养能力 4小结归纳,总结提升 5布置作业,深化认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学生熟悉的足球射门游戏为背景,在实物场景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提问:球员射中球门的难易程度与什么有关?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圆周角的形象。接着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圆心角的定义来类比给出圆周角的定义,并在此给出一组练习题。通过图形的辨析,强化对圆周角概念中蕴含的两个特征(顶点在圆上,边与圆周交于两点)的理解,达到教学目标中要求的理解圆周角概念的目的。
(二)提出猜想,分类化归
回到足球射门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球员在D、E位置射门,射中球门的难易与B相同吗?观察三个角在图中的位置,它们所对同一条弧AC,再联系“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提出问题: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圆周角有什么关系?相等的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又有什么关系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同学们先作圆心角∠AOC,作弧AC所对的圆周角∠ABC,并用量角器初步测量一下它们角度的大小。接着,利用“几何画板”中的度量工具,测出同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度数。通过改变圆周角顶点的位置,发现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度数大小不变且为圆心角的一半,进而引出圆周角的定理。
板演圆周角定理。并强调定理中的核心次 圆周角 圆心角 一半 随和,我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演示你们发现了同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之间有哪些不同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思考,根据刚才的演示过程,学生可以顺利的回答同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有3中不同的位置关系,进而需要进行一一证明。(证明不都需要在课上完成,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证明第一个,其他两个可根据时间进行学生课上板演或课下练习)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用化归思想推理验证圆周角定理,充分给予学生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体会将一般情况转化成特殊情况的思维过程,理解添加辅助线的必要性,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当然,学完相关知识,我们还要知道怎么运用。所以,我以题组的形式编排了两组练习。本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数学基础,以题组的方式进行训练,在题组之间以及每个题组内设置一定的梯度,其目的是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题组一:
1、举出生活中含有圆周角的例子。旨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实例,切实感受圆周角在生活中的运用。
2、在圆O中,BOC50,求BAC的大小。
题组一,完全是从基础出发,检查学生对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最直接的认识 题组二:
1、AC为圆O直径,OB是圆O的半径,AOB2BOC,ACB与BAC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针对本题我将采用提问的方式,待学生回答完毕,再次询问学生“角ABC的大小是什么呢?”;“三角形BOC是什么三角形呢 ?”
2,AC是圆O的直径,点B、D在圆O上,图中等于COB的角为? 针对第二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圆周角和圆心角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容易看出CABCOB,我将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得出CDB11COB、DBOCOB;221212题组二,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例题对圆周角的定义、同弧或等弧的圆周角相等与圆周角定理,即同弧或等弧圆心角是原周角的一半
进行了考察,并与之前所学过的圆心角和内错角的定义等知识紧密的结合起来,在练习中能更好的进行本节课的知识的理解,并尽快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时反馈有助记忆,还能通过学生的练习,及时发现问题,评价教学效果。在运用知识,巩固能力后,本节课进入第四个教学环节——小结归纳,总结提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采用问答法来进行师生共同总结:
首先,大家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将知识简记为“一个角,一个定理”,并且强调圆周角的关键词与圆周角和圆心角的数量关系,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与巩固;其次,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哪些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回忆教学过程中的几何画板样例,加深学生的记忆;如何证明这三种位置关系下的圆周角定理?在此,强调将角放在三角中,利用圆的半径特点,构造出等腰三角形并联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关推论,将化归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三个基本问题来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发展学生深入思考,注重内涵的良好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设计的是布置作业,引导预习,为了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做好分层测试,我面向学生布置了基础题和拓展题。同时,提出本节课最后一个思考题: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有什么特点呢?用这个2问题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圆周角定理的相关推论,使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感谢大家的聆听。
圆周角说课稿 篇2
橡皮泥是现代泥塑材料, 可塑性强, 色彩鲜艳, 塑成的作品效果好, 适合小学教学用。本课要求学生以橡泥作材料, 以小刺猬为例, 塑造出可爱的小动物。
《小刺猬》要求学生能抓住刺的剪法, 探讨剪的技巧, 并用此方法, 学做其他小动物。同时注意先整体后局部的制作方法。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塑造各种小动物,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也抒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颗爱心。
从教10年来, 笔者一直在《劳动与技术》这块土地中耕耘, 十分喜欢这门课程, 几年来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纵观平日的教学, 学生仍然是“跟我学, 跟我做”, 并没有完全摆脱“你教我学”的学习方式, 与新一轮课改中强调的“使学生从学会技术变为会学技术”, 显然是有差距的。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作如下安排:
1.知识目标:学习剪的技法塑造小刺猬, 并能用此方法做其他动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激发学生对彩泥作品的兴趣。在小组的分工、讨论、评价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环境的创设, 抒发对大自然、对小动物的热爱。
4.本课的重点:通过探究, 学会用剪的技法来塑造小动物。要始终牢记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二) 说教法
劳动与技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培养能力, 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动手创造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可采用“引导发现法、个体探究、全班讨论、实践交流、展示评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欢乐、紧张、和谐的气氛中, 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技术素养的形成, 也从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和合作成功的愉悦。
(三) 说学法
新课程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 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 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 所以在“小刺猬”这一课中, 可创设一个学生乐于实践、乐于体验的环境 (小刺猬邀请动物朋友们到大森林里分享丰收的快乐) 。本节课, 学生学习的技术术养是“剪的技巧”, 所以“剪”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 运用联想的学习方法; (2) 动手尝试的学习方法; (3) 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教法和学法, 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 (展示用“剪“的技巧塑造的其他动物) 、橡皮泥、森林的情境。学生动手、动脑, 尝试、探索, 由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 并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美丽与创造的快乐, 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 说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发散技巧。“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好朋友,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把你喜欢的动物介绍给大家。今天这节课, 我们要用橡皮泥来塑造动物, 要让橡皮泥听话, 就得用基本操作方法。大家回忆一下, 我们在接触橡皮泥时用到过哪能些技法?每个同学拿一小团橡皮泥, 耳朵听老师的指令, 完成相应的动作:捏、揉、搓 (听清要求, 搓成一个象老师一样的近似圆稚的形体)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你觉得这个圆稚体有点像什么?预设 (老鼠) :如果请你把他制作成一只老鼠, 尾巴要掉下来怎么办?胡须可用什么代替?) ; (刺猬) , 刺猬身上的刺你想到了哪些表现方法 (剪刀、针、火柴、牙签来表现) 。”讨论得出:为了使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除了用手捏制以外, 可以使用技巧, 巧妙地运用到橡皮泥的制作中, 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本设计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 结合教材特点, 学生直接用手来回忆橡皮泥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制作想象, 让学生发现身边的一些工具与辅助性材料在橡皮泥中造型中的作用。同时老师用语言渲染情境, 激起了学生对制作的兴趣与冲动。创设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具有较大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2.突破难点, 探究技巧。用剪刀剪小刺猬的刺是本堂课的重点。针对这一重点, 做如下设计:
(1) 自学课本内容。学生对刺猬的刺的表现方法有自己的想法, 顺着学生的思路, 让他们自学书上的内容:小刺猬的制作分成几步;课本中小刺猬的刺用什么方法来表现?
(2) 师生互动交流。以小刺猬的制作举一反三, 明白橡皮泥造型的方法:先整体后局部。
(3) 自主探究“剪”的技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尝试着在刚才搓好的圆椎体上剪刺。老师巡视, 把较好的作品与存在问题的作品收集起来。
(4) 全班交流、讨论。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的半成品, 比一比, 谁的刺剪得更形象?得出剪的技巧 (翘;深度;角度) (要突破难点, 此步骤是关键, 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探究, 表达, 学生暂时表达不清, 别急, 耐心地引导, 不要急于求成, 轻易灌输。)
(5) 再次实践“剪的技巧”。通过交流, 学生对如何剪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趁热打铁, 让学生再次尝试, 用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角度剪刺, 感受刺的效果。 (这一步的实施, 让讨论的结果得到实际意义上的体现。)
(6) 完成作品。小刺猬的其他几个步骤比较简单,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通过自学完全能够掌握, 所以老师没有一一加以示范, 而是放手让学生实践。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3.发散思维, 紧扣技巧。如何剪刺是难点, 也是本节课学习的一项技术。相信通过难点的突破, 全班同学都能做一只刺猬, 如果到此为止, 那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 要积极引导他们发散思维, 在动手操作中养成善于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可做如下设计:
(1) 看到刺猬身上的果子, 最先跃入你脑海的是个什么情景? (这是秋天的森林, 树叶已落了, 果子都成熟了, 你们看, 小刺猥正忙着运果子呢。) 这么美的森林, 小刺猬很孤单, 你有什么好办法?
(2) 除了小刺猬的家人外, 森林里还有小刺猬朋友, 他的这些朋友, 同样也用到了剪的技巧?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CAI出示橡皮泥作品 (强调用剪刀“剪”的技巧) 。
(3) 这节课, 我们要用刚刚学的“剪”的技巧来塑造小动物, 然后把他送到这个美丽的森林中。
4.在动手前, 老师应给予提示:
(1) 小组分工合作, 一部分同学做小刺猬主人, 一部分同学做小刺猬朋友; (如果塑造小刺猬朋友时, 碰到困难, 大家可以讨论、合作)
(2) 制作时间15分钟, 用上剪的技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实践为主,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 除了看到老师的组织与相关的引导外, 基本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实践, 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
(3) 小组内评出最佳小主人和最佳好朋友。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制作小刺猬, 老师提醒他们, 制作的小刺猬能与众不同, 可以在形态上、姿势上进行设计。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尝试制作其他动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 老师边巡视边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同时牵线搭桥, 让制作同一种动物的同学互相交流。
本设计, 既承上又启下, 在书本制作小刺猬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散与拓展。设计具有一定的梯度, 使各类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所收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与其实际水平相适应的方法, 既照顾了动手能力差的学生, 又激励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以整体把握班级群体和个体的实际水平, 解决“合格+特长”的问题。学生在与情境的交互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目标, 即“生成性目标。”学生有权利决定自己最想学做的, 并且越来越深入地进行探究。
(四) 创设情境, 欣赏技巧
每一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 评出了最佳小主人与最佳好朋友, 老师从不同角度把作品一一拍摄下来。
1.欣赏最佳作品。
2.学生介绍作品的亮点, 介绍自己的感受。同学互评 (评优点、说建议) 。课堂上不但有学生的自我评价, 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有教师最后的总结评价。互动评价, 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 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信心, 促进学生的发展。
3.每个同学的作品都有亮点,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 小刺猬主人想把可爱的小动物们邀请到美丽的森林中。“同学们, 在送别小动物的时候, 轻轻地送上你真诚的祝福。我想采访几个同学, 你送上了什么祝福?”这节课并不只是单纯地进行劳动技术的学习, 而是把思想教育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有机地渗透在劳动实践中。
4.是呀!小刺猬主人和他的朋友在这美丽的森林里快乐地生活着。这都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爱:朋友的爱、大自然的爱, 大家的爱。同学们, 爱动物, 爱自然吧, 在爱的怀抱中, 会更加幸福, 更加快乐!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在实践中运用, 在运用中提高。
《网络搜索》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选自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第三章第三节《网络查询与交流》第三部分,属于信息素养中信息获取范畴的内容。学会运用信息工具网络搜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失的工具,他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搜索引擎网址,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类别,最终找到最贴近的相关信息。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所使用的搜索引擎的机制,针对不同的搜索目的,选择不同的搜索策略,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动脑和动手的习惯。
情感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处理信息能力,及对网络技术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3.重点难点
重点:①常见的搜索方法。②搜索语法的运用。
难点:搜索策略和搜索语法的灵活运用。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一般的搜索方法有所了解,但却是片面的,但如果让他们去搜索更加复杂和深度的信息,就会变得有些不得法,所以除了需要他们灵活掌握常见搜索方法外,还要学会针对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策略,掌握更有深度的一些技巧和语法规则。
三、说教法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我注重更新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重点、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任务驱动法
当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有初步了解后,利用事先设计好的由易到难的任务,驱动他们去完成,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新课的内容,解决重点难点。 例如普通网页搜索、图片搜索、区域搜索,然后到语法的应用,层层任务,由浅入深。
2.提问引导法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通过更复杂的问题来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不减。带动学生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然后我会给他们讲解更深奥的知识,变学生“想学”为“积极地去学”。例如,区域搜索、站内搜索、文件搜索等等。
四、说学法
搜索引擎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技巧也灵活多样,一字之差,结果差之万里,方法决定着成败。而且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技巧和方法可谓天天在增加,所以我只能选择最典型、最常用的技巧,层层深入,具体采用如下方法:
1.示范促进法。例如普通的搜索操作,我在简单讲解后会叫那些优秀的学生去示范操作,教师变成学生间的桥梁,并形成全体学生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
2.探究法。随着问题的深入,终究要有老师去讲解。例如我说你们谁能在百度中搜索下河北省发生了的最新新闻。大家感觉不难,但我会进一步提出,那么我们秦皇岛的最新新闻呢?然后向某些学生提问,估计很多人用的方法比较“落后”,只是用简单的网页搜索,而不是地区搜索,经过讲解后,经过学生独立尝试操作,自行分析问题,加深方法的理解,让学生从“陌生”到掌握。
五、说教学程序
1.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开场白:吟诵古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等待其他同学随我一起背完。“你们想知道今天的爆炸性新闻吗?你想知道奥运会金牌一共产生多少块吗?你想找和你同名的人是哪里的吗?你想知道什么,百度全能告诉你。百度,相信大家已经不是很陌生,这节课我们就以百度搜索为例,讲一下本节课的知识——网络搜索。首先给大家讲一下搜索的相关基础知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幽默的开篇,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并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2.层层深入,任务驱动
①首先讲解概念性的知识。例如什么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常用网址有哪些。(基础知识)
②以百度网站讲解下面的知识。
“你想知道今天的爆炸性新闻吗?我告诉你答案”通过这个环节讲解分类搜索,如新闻、网页、图片、音乐。
为了增加本课的趣味性,我准备增加以下两个有趣的搜索——翻译和算数。
“碰到不认识的单词怎么办?”
“难道百度还有线上英汉互译词典?”众多同学肯定有这样的疑惑。
“没错!”。
通过演示,随便输入一个英语单词,留意一下搜索框上方多出来的词典提示。如,搜索“high”,点击结果页上的“词典”链接,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翻译结果。
“百度还会算数,你们信吗?”通过演示一个复杂的算式,例如log((sin(5))^2)-3+pi,结果很容易出来了。我相信通过以上的演示肯定会让所有的学生惊叹不已,继而把所有同学的兴趣调动起来。
③继续不断加深知识难度。问“你们谁能查阅下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河北区域的新闻或者咱们秦皇岛的新闻呢?”学生肯定會用上面的普通方法继续查找。此时我会引出技巧搜索方法——区域搜索。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起到抛砖引玉效果。学生知道了河北的,那么通过启示就会了所有区域的方法。
④学生查到了新闻,那么我可以通过某新闻网站继续提问,以引出后面更加复杂的知识——语法篇。
站内搜索,就是如何在“某一个网站内”查找“某些信息”。
语法规则:site:Urlkeywords
这些地方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且内容新颖有趣,所以,学生必定感觉很惊奇,所以他们会很投入。然后趁此机会,引出下一个知识点。
⑤文件类型的搜索。
搜索除了网站给我们提供分类外,还可以通过语法进行分类搜索。
例如搜索word文档、ppt文档、pdf文档等等。
老师通过讲解语法和演示,学生通过思考,学会举一反三,达到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语法规则:filetype:doc/ppt/allkeywords(老师讲解)
演示:查找2008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老师演示)
本节课从开始到结束讲解知识虽多,却一直体现着新奇的味道,整节课学生的兴趣一直高涨不减,同时,教师一直掌控着整个课堂的氛围,使整个课程讲解顺畅、自然,学生学习效果良好。
3.归纳总结
这个环节不容忽视,通过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通过回顾,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有个梳理过程,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
1.常用网络搜索引擎网址
2.区域网址搜索语法规则
3.站内搜索语法规则
4.文件类型的搜索语法规则
七、本课亮点
圆周运动说课稿 篇4
讲课教师:王喜宏
尊敬的各位老师:
我讲的是《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匀速圆周运动》的复习课,这节课: 【高考考点】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I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II 离心现象 I 【学习目标】1.掌握描述圆周运动的一些物理量。2.学会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
3.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受力特点,能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特点。
这节课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后,接触到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复习课,主要通过学案的自主复习和针对训练,让学生复习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和解决匀速圆周运动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式;还有向心加速度的几个计算公式;向心力的计算公式,通过针对性训练进一步理解运用这些关系式,通过做题体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以及解决匀速圆周运动动力学的方法和公式的选择,为后续复习含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问题、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天体运动问题、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为这几年高考与实际应用和与生产、生活、科技联系命题已经成为一种命题的趋向:
1、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大多与电磁场结合起来综合考查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与相应的力学知识、电磁学知识紧密联系,由粒子的受力特点寻找粒子的运动特点,或由运动特点分析受力情况.利用圆周的数学知识求出轨道半径与几何尺寸的关系式等。
2、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和万有引力、人造卫星综合起来考察也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飞船、卫星运行问题与物理知识(如万有引力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及地理知识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以此为背景的高考命题立意高、情景新、综合性强,对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信息提炼处理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是新高考突出学科内及跨学科间综合创新能力考查的命题热点,特别是神舟八号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探月计划即将付诸实施,更会结合万有引力进行命题。常见问题如计算天体质量和密度,星体表面及某一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和卫星运行的变轨等。
3、质点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的问题是牛顿定律、机械能守恒应用、小球通过最高点有极值限制的综合题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我与地坛说课稿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本单元是一个散文单元,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借鉴吸收,同时进行适当的分析评价。因此要从文章内容着手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和情感,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我与地坛》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非常清晰。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品位作者沉静、细密、抒情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学习对散文的整体感知和借鉴吸收。
(三)德育目标: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对生与死的感悟和对母爱的感悟。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及对母爱的感悟。
二、说教法和学法
《我与地坛》是一篇充满着哲理和感情的散文,它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情义浓厚,文辞优美。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体会,完成情感的自我升华,很显然要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本堂课在学法上,我主要采取课前自学和课堂品读、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播放朗读录音,充满感情的讲述和设计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各种形式的品读来使学生揣摩文意,感悟哲理;通过分组讨论来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感悟母爱,拓展延伸,并通过作业写读后感《地坛给我的启示》适时进行写作训练,提高语文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一)导入:
平常,我们常常抱怨命运对我们的不公平,为什么不给我一张漂亮的脸蛋,有了漂亮的脸蛋,又抱怨为何没有更聪明的头脑,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等等,我们总是没有学会感恩,没有学会感谢现在的美好生活,感谢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感谢周围存在的许多东西„„如果有一天,就在你们如此青春欢畅的时候,突然失去了一条腿或者一只手,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会恐惧害怕吗?
学生发言„„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史铁生他在生命最灿烂,最狂妄的年龄——21岁,忽然瘫痪时,面对生与死,他又有怎样的感悟?又是什么给了他生命的真谛呢?
设计依据: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健康的,因此,他们很难理解一个残疾人的心理,有的学生甚至对残疾人抱有歧视鄙夷的态度,我之所以这样设计课文的导入是为了拉近作者与读者(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残疾人的心理有一个的初步的体会。
(二)进入课文
⑴首先,让学生一边听课文朗读录音,一边跟着默读课文。
设计依据:学生初读课文可能不能够十分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所以先让学生听朗读录音,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让学生跟着默读课文,可以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获得美好的阅读印象,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⑵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①我为什么要去古园?(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可以想象,作者不仅在身体上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他内心的痛苦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特别是在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作者自然会想到死。但是,他最终选择了活,在由“死”到“活”的过程中,是地坛给了他启示和感悟。)
②回答古园的特点,这样的古园给了他什么启示呢?
荒芜(读第三段)——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但并不衰败(充满着生机)(品读第五段并请同学说说你感兴趣的句子)——“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
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明确:地坛和地坛里的小生物它们全都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去关注它们,可它们仍按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这些小生物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
(分析: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一时不能准确地找到答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古园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一起朗读文本,在朗读中寻找、思考答案。如果学生非常准确地回答了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作者感情的体味,从而引起心灵的共鸣。)
③这些古园的景致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结果怎样?
A、想关于死的事:(学生朗读,然后齐读,并试着背诵)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明确:对于死的思考使作者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为现实痛苦、迷惘。
B、想关于怎样活的事:(请学生朗读第七段)
六个譬如:落日、雨燕、脚印、古柏、草木和泥土的味道、秋风——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
小结:地坛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令作者感动的是地坛看似沉寂、荒凉、萧瑟,但其中却蕴涵着醇厚、深厚的超然博大、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正是这些难以言说的包含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静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者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④课文第二部分转入写对母爱的感悟,那么,他在什么时候体会到母亲的关爱的?
明确: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之后
不理解——理解、痛悔:“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母亲不在了,就像当初反复思考生与死一样,“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这时,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着透彻,而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毅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更加鲜明深刻”,从而他对无私的 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和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⑤母爱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呢?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一幕或者哪一细节呢?(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设计依据: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感受力和情感的表达力,通过前面对语言文字的多次品读,学生也大致感受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就会擦出思维的火花。同时,让学生自己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阅读能力的迁移,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体会,从来产生深层次的感情。当学生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后,他们的思绪就会非常活跃,此时,即使是平常非常调皮的学生,在讲述自己母亲的时候,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因为他们流露的是内心最真实最原始的感情。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做总结
⑶课外延伸,向学生推荐英国诗人玛格利特·魏德玛的《妈妈的牵挂》
(三)、布置作业:有人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堂课的作业就是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我与地坛
史铁生一、二、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圆周角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梯形的面积是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3中的内容,位于课本的73页。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之上学习梯形的认识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属于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与前面已学的各种图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为进一步探究梯形的面积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平行及平行线间的距离等有关内容,为本课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梯形虽然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图形,但在生活实际中,学生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只是很难准确的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另外对于梯形高的概念的理解和作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及其属性。
数学思想目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问题解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探究梯形的本质属性的过程,以及做梯形的高。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采取“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五、教具学具:我准备了课件和各种梯形卡片,直尺,量角器,这样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六、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分类比较,初步认识梯形
1.组织教学,复习引入:“老师这有一些图形,摆放的有些混乱,谁能帮老师整理一下。”学生上台分类。“你是怎样划分的,你能说一说它们的本质特征吗?”“谁来说一说这组图形的几何名称,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3.揭示课题:梯形的特征。出示学习目标。
4.生活感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有一个面类似于梯形的物体?(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引导观察比较,激发探索动机,培养发现意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经验,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引发思维共振,培养发现能力】
二、操作体验,了解特征
1.学生活动:拿出学具袋中的1号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再借助手中的工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通过对比来发现梯形的特征并做好记录。
2、学生分层次汇报,集体总结概念。课件出示概念。学生齐读,圈出关键词,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后学生再读。
3、教师板画一梯形,引导学生说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4、画一画,量一量:画出一个梯形,指出各部分名称并作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交流和讨论,从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认识等腰梯形。高的意义指的是两底间的距离;并明了两底间的垂线段(高)有无数条。更清晰的展示出梯形的主要特征,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既符合直观性原则,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操作探究,深化新知
活动一:利用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任选其一,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说明:破坏一组平行线)
板书:直角梯形
活动二:利用三角形,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说明:创造一组平行线)
活动三:利用一条类似于长方形纸条,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讨论交流、归纳小结:等腰梯形)
说明: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是梯形的两种特殊形式。
引导主体参与,预设活动进程,强化发现能力
本环节,以小组合作、操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转换,进一步加深了对梯形本质属性的理解,同时又认识了“直角梯形”及“等腰梯形”的独特属性。主要优点有:
1.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符合新课程要求。
2.由共性到异性,由表象感知到创造新知,体现阶段渐进性原则,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3.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开放性动态学习进程,没有刻意区分梯形与各种图形的特征差异,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体现比较、归纳的数学思想。
四、游戏活动,拓展新知
1.找一找
出示七巧板图,设疑:图中你能找出几个梯形?这个梯子最多能达到多高的高度?(见课件)
2.拼一拼:
①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出一种你熟悉的图形。
②利用多种梯形图片,摆出一种最喜欢的图案。
创设问题情境,深化思维层次,构建知识体系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2.教会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新知、拓展思维、加深认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3.在拼摆中渗透转化思想,为梯形的面积推导作铺垫,构建新知学习的立体框架。
五、交流评价,总结升华
1.小结全课:
谈谈你的收获及感想。
2.集体评价:
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
完善知识结构,训练思维品质,升华发现能力
①通过人性化语言,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②引入互动评价方法,交流活动感受,形成自我反馈机制。
六、课堂评价
《说“木叶”》说课稿 篇7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二课, 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 这些文章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 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 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 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问题, 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 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 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所以本篇文章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表现力进行了精辟的透视, 不但使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 提高文学鉴赏力, 还能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 从中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 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 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 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 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 准确体察语言的微妙之处, 于细微处见精神, 含英咀华, 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 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走进课文)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 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 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 (走出课文)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 积累古诗词名句;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 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学生学过多篇诗歌, 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 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 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 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 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 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 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本文要用的是归纳法, 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具有暗示性这一特质, 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 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 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 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 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 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 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 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 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 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 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 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导语。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 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这个导语意在让学生快速进入诗歌语言的美感情境。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把握全文。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 并加以整理, 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提取筛选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初步掌握作者行文思路及文章所论述的中心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本环节设计意在使学生认真阅读文本, 从而把握文章内涵, 认识并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另一种是解读课文之后进行自测。这里我设计了一道关于填补“树或木”的一组诗歌。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有利于在45分钟内提高阅读效率。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 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 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 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 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 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 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 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 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 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比如说梅的意象, 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并让学生看四首咏梅的诗歌, 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第二个意象是柳, 三首诗, 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 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 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乌 (鸦) ”、“昏鸦”、“寒鸦”、“轻舟”、“孤舟”、“扁舟”等意象, 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 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 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 (相同或不同) 。这个环节是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 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规律, 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五、选题设计
《黄河颂》说课稿 篇8
《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的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祖国为主题的。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情绪慷慨激昂。同时,歌词节奏鲜明、音节洪亮,长短句结合,韵律自然和谐。这首诗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营造出了宏大壮阔的画面之美。学习《黄河颂》这首抗日救亡的诗,要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相结合,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深化拓展,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黄河。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黄河颂》全篇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句式长度悬殊极大,长短结合,节奏强烈且富于变化。在韵脚上,巧妙地运用了双声叠韵词,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总体上,韵律响亮、节奏铿锵,朗诵起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美。正如诗人所言:“我……惯于为朗诵或制曲而锻句。在我看来,诗歌的语言,主要地不是诉之于视觉,而是诉之于听觉的。”因而,该课教学无疑需要特别重视朗读。同时,《黄河颂》从内容和主题上又是反映抗日救亡的,结合单元目标中要求“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一目的,我们需在培养爱国情操方面加以关注。此外,诗歌的时代背景与学生距离较远,且初一学生的朗读能力还不够强,把握不准诗歌的节奏、语气、重音等。因而,根据上述我们分析的《黄河颂》的特点,根据单元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背景介绍、朗诵聆听和自我朗读,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深刻感悟黄河的雄伟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深刻感悟黄河气概,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深入理解民族品格。
三、教学学法
(一)说教法
本课教学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结合学情、课文和教学目标,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入文、入情、入境,在师生、生生等多重对话的基础上,体味诗歌情感,感悟黄河气概,激发爱国情怀。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诗歌紧扣黄河雄姿,刻画出了黄河磅礴雄浑、恢宏壮观的形象。对于不在黄河边长大的学生来说,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等相关的直观方式来让大家了解黄河的形象。而对领唱部分的朗诵和歌词中黄河乃民族魂、民族神的内涵必须以学生对黄河雄姿的感受为基础。领唱部分可以极快地在学生内心产生震撼,深化对“英雄气魄”的感悟,歌词中的第一段可加强学生对黄河雄姿的感受。
2.朗读法
本诗节奏鲜明铿锵,富于音乐美,适合朗读。朗读是深化理解和体味诗歌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朗读方式来展开教学环节,如:阅读前的名家朗诵聆听,赏析前的配乐自由朗读,赏析中的个读、配乐齐读,赏析后的配乐领读与齐读相结合等。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生悟,在悟中促读。
3.互文补充法
本课内容涉及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黄河的地理位置等,加之又是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歌词,涉及到历史、地理、音乐等相关知识。对于诗中所言“黄河”为“摇篮”、“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的理解需要借助相关历史、地理知识,而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和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则又不得不借助背景知识。因而,在教学中,可把写作背景、黄河的地理知识及图片等充分引入教学中。
(二)说学法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朗读和讨论等,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体味诗歌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话说黄河史
此环节意在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一个厚实的背景。
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多媒体演示战争画面及八路军战士在黄河岸边行军的画面,利用声音和画面,再加上老师的讲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讲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抗战。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战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背景画面】汹涌奔腾的黄河(画面直观、醒目,让学生内心油然升起豪壮之情。)
然后,简单介绍一些与课文学习有关的黄河的历史知识。对此,主要关注中华民族的其他表述词语,引导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他们就曾于黄河流域群居。借此切换到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同时,教师深情讲述:“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域自古就是古文明的发源地,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对这条河流有着深厚的感情。”
接着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相关的知识。
(二)吟读黄河颂
此环节重在借助朗读和赏析,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层次,初步感悟和体会作者情感和诗歌的意蕴。
首先,让学生聆听名家朗诵,强化第一环节中已唤起和激发的兴趣与情感,在学生内心深处掀起一阵感触的高潮,同时也借此形成教学节奏层面的一个小高潮。听完名家朗诵后,让学生自由言说自己的感受。
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关注“啊,朋友”中的“朋友”,“我站在高山之巅”的“巅”,“啊!黄河!你……”中的“你”,但不做具体阐释,只是要求学生在配乐自由读的过程中,细细体会这些词及其效果,和这些词在朗读层面的处理。学生配乐自由读完后,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或相互讨论来加以落实,借此关注诗人在人称表达层面的转换及效果,体会歌词中第一部分的视角转换及效果。
再次,引导学生紧扣“啊!黄河!”的三次重复,同时关注课文中的“朗诵词”、“歌词”等字眼,落实课文结构层次的把握。
此环节将学生引入了课文情感的波涛中,从中感受体味诗中澎湃激昂的颂扬与赞美之情。
(三)探究黄河魂
这一环节重在理解课文主旨,感悟作者情感,体会民族品格。
首先,以一段话“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探究黄河精神”来过渡。然后屏幕展示相关问题,让学生合作探讨:
1.黄河有着怎样的气势和精神?你是怎样体会的?
2.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3.请用相似的短语来替换诗歌结尾的“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你的誓言。
4.引入《长江之歌》,类比体会两个文本情感层面的一致性,以深化理解和升华爱国情感。
(四)咏唱黄河曲
师生齐唱《保卫黄河》,然后教师说结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持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今天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奋斗,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奉献自己的力量!
五、板书设计
本文为井冈山大学教改课题“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和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师范生语文教学技能培养策略研究”(编号:JXJG-09-15-24)的阶段性成果。
(刘梅珍 江西吉安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343009)
圆周角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是人教A版必修1第一章第3节第2课时“函数的奇偶性”。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的分析、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首先,来看一下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奇偶性”是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3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第2小节。
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 及入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它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了一定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同时,刚刚学习了函数单调性,已经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从学生的思维发展看,高一学生思维能力正在由形象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转变,能够用假设、推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能运用函数奇偶性的代数特征和几何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经历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观察抽象能力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虽然“函数奇偶性”这一节知识点并不是很难理解,但知识点掌握不全面的学生容易出现下面的错误。他们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只根据奇偶性的定义检验f(x)f(x)或f(x)f(x)成立即可,而忽视了考虑函数定义域的问题。因此,在介绍奇、偶函数的定义时,一定要揭示定义的隐含条件,从正反两方面讲清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我把“函数的奇偶性概念”设计为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问题上我除了注意概念的讲解,还特意安排了一道例题,来加强本节课重点问题的讲解。
难点: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
由于,学生看待问题还是静止的、片面的,抽象概括能力比较薄弱,这对建构奇偶性的概念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把“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设计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类比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2、学法
让学生在“观察一归纳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
三、教学过程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共分六个环节:设疑导入、观图激趣;指导观察、形成概念;学生探索、领会定义;知识应用,巩固提高;总结反馈;分层作业,学以致用。下面我对这六个环节进行说明。
(一)设疑导入、观图激趣
由于本节内容相对独立,专题性较强,所以我采用了“开门见山”导入方式,直接点明要学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达到开始就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效果。
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对称美。再让学生观察几个特殊函数图象。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指导观察、形成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共设计了2个探究活动。
探究1、2 数学中对称的形式也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以函数f(x)x2和f(x)=2-︱x︱以及f(x)x和f(x)1x为例展开探究。这个探究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实现的,由于有图片的铺垫,绝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说出函数图象关于Y轴(原点)对称。接着学生填表,从数值角度研究图象的这种特征,体现在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有何规律? 引导学生先把它们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借助课件演示(令
, 再令 ,得到
比较
得出等式)让学生发现两个函数的对称性反应到函数值上具有的特性,f(x)f(x)(f(x)f(x))然后通过解析式给出严格证明,进一步说明这个特性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都成立。最后给出偶函数(奇函数)定义(板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形规律的感性认识,转化成数量的规律性,从而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切实经历了一次从特殊归纳出一般的过程体验。
(三)学生探索、领会定义
探究3 下列函数图象具有奇偶性吗?
yx3,yx[4,3]yyx2,x[3,2]4O3x3O2x
设计意图:深化对奇偶性概念的理解。强调: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4道题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4(2)f(x)x5
11(3)f(x)x(4)f(x) 2xx选例1的第(1)及(3)小题板书来示范解题步骤,其他小题让学生在下面完成。
例1设计意图是归纳出判断奇偶性的步骤:(1)先求定义域,看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再判断f(-x)=-f(x)还是 f(-x)=f(x)。例2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f(x)x2x例3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f(x)0
例2、3设计意图是探究一个函数奇偶性的可能情况有几种类型? 例4(1)判断函数f(x)x3x的奇偶性。
(2)如果给出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你能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画出它在y轴左边的图象吗?
例4设计意图加强函数奇偶性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了学生的推理过程的表述。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认识、理解和应用都能提升很大一个高度,达到当堂消化吸收的效果。
(五)总结反馈 在以上课堂实录中充分展示了教法、学法中的互动模式,“问题”贯穿于探究过程的始终,切实体现了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法的特色。
在本节课的最后对知识点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应积累的解题经验。知识在于积累,而学习数学更在于知识的应用经验的积累。所以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错误的预见能力是提高数学综合能力的很重要的策略。
(六)分层作业,学以致用
必做题:课本第36页练习第1-2题。选做题:课本第39页习题1.3A组第6题。思考题:课本第39页习题1.3B组第3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人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进一步达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是我对教学设计的六个环节的简要说明。下面是我的板书设计:
为了简洁明了的给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及讲解,我将黑板版面分为四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函数的奇偶性定义;第二部分用来演练例题;第三部分用来学生黑板演练习题;第四部分用来进行课堂总结及布置作业。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任重而道远,在此引用一句古人的诗句自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圆周角说课稿】推荐阅读:
圆周角、切线的判定教学设计07-20
圆周检测09-05
圆周运动09-30
游圆周村作文10-22
变速圆周运动09-18
圆周运动式11-22
圆周运动问题归类05-22
圆周率怎么求10-09
圆周运动及其模型分析10-04
竖直平面上圆周运动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