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诗词(精选3篇)
山川秀诗词 篇1
山川秀集锦诗词
广东鼎仙湖
紫气东来聚福堂,鼎仙湖水绿漪长。
王孙携酒飞兰棹,燕子衔泥缀秀妆。
俯首阳春歌不尽,开怀细雨著未央。
岳台巨鼎今犹在,第一神舟古乐章。
吉林龙潭山
接天翠柏掩峦冈,紫气东来聚福堂。
高丽旱牢凝古韵,龙潭水月鉴沧桑。
枝头绿叶云烟雨,湖畔丹枫露雾霜。
弘历风流驱圣驾,遗篇璀璨著华章。
吉林北山
飞峙松江秀女妆,北山华夏美名扬。
翠微南止收湖水,紫气东来聚福堂。
雾霭憧迷钟袅袅,禅房错落柳长长。
旷观亭上飞黄鹤,不知神仙去哪方。
华南禅寺
华南禅寺谒焚香,神殿高标烟霭藏。
宝刹飞檐接斗拱,佛堂彩绘画雕梁。
轻霜北降染枫叶,紫气东来聚福堂。
慧聆禅吟僧入梦,蓬莱仙阙忘还乡。
马嵬坡驿站
占断天姿国色香,太真妃子马嵬亡。
旧时驻燕寻常巷,新韵开花小苑乡。
金盏君前聆月妒,玉环人后伴谁殇。
梨花树下香魂散,紫气东来聚福堂。
漓江
西王阿母飞罗带,化作漓江绿水花。
两岸青山怀抱日,一弯碧浪腹溶霞。
蓬莱画境君沽酒,渔火诗情我煮茶。
纵使陶翁依五柳,莫如醉里话桑麻。
阳朔山水
叠彩星岩碧水迢,嵯峨倒影翠微摇。
兰舟短棹轻翻绿,箬笠蓑衣深染绡。
斑竹萋萋千点恨,苍梧淡淡一身娆。
无须墨客生花笔,阳朔江山自秀娇。
陶渊明故里
愁霜染鬓风华谢,危厦高标摩广寒。
携酒拥琴辞闹市,采薇垂钓子陵滩。
荷锄南浦桑梓路,植菊东篱叠翠峦。
鹤子梅妻云逐月,何须斗米拜俗官。
西湖·昨夜星辰·(步李商隐无题韵)
冷雨西湖冷雨风,断桥流水理安东。
雷峰宝塔三潭影,苏轼长堤一脉通。
死后春蚕丝未尽,燃空蜡炬脂犹红。
素贞难舍连丝藕,羁押仙踪泪染蓬。
嘉岭寺塔·延安宝塔
不信唐明凡匠筑,神功造化塔玲珑。
丰林俯视红尘起,嘉岭高超碧落逢。
书院摘星楼阁外,摩崖东岳庙山中。
天公赐我三杯酒,登顶攀临阆苑宫。
菊花展·深圳东湖公园
芙蓉初谢九华黄,抚月瑶台袖驻香。
缓透幽芳弥曲径,轻撷冷艳秀西厢。
酒承雅韵寒诗尽,琴伴羞妆暖梦长。
仙卉本合天上有,何人盗取世间藏。
山川秀诗词 篇2
张雪晨老师多年来潜心教学, 获得多项奖励。2001获得西城区普教系统“我心中的好老师”荣誉称号, 2007年教学论文获中国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一等奖, 2009年获第三届“西城杯”高中新课程优秀教学课例评选一等奖, 同年获中国教育协会“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论文一等奖, 等等。
教育座右铭:天道酬勤
在教学的园地里耕耘, 需要辛勤的汗水, 更需要充沛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身处在信息社会, 时代的日新月异改变的不仅是生活方式, 还有我们的教学方式。回首这些年的教学生涯, 蓦然发现, 信息技术伴我一路走来, 留下处处美景。
●●信息技术应用, 为我打开一扇窗
2001年,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正方兴未艾。学校在进行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后, 要做一节成果展示课, 作为青年教师, 我勇敢地承担了这一任务。为了充分展示多媒体功能, 我选择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意境深远, 耐人寻味。为了营造氛围, 我找来同名琵琶古曲作背景音乐, 渲染烘托。我还精心挑选有关春、江、花、月、夜的图片, 为学生直观地展现诗歌意象的特点和魅力。因为这首诗比较长, 我把全诗打印出来, 作为课堂阅读的文本。毕竟是第一次将这么多元素运用到课堂中, 我手忙脚乱地到处找素材, 还请了一位好朋友帮我将这些都刻在一张光盘上。终于迎来了上课的这一天, 全校领导和教师都来观摩。新颖的形式、多种感官效应, 让学生自然地融入了诗歌, 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课后大家都感到耳目一新, 但是自己反思这节课还有很多稚嫩未处理好的地方:因为不会截取音乐且没有经验, 所以我的背景音乐循环播放一直没有停, 虽然比较切合诗歌的意境, 但在我讲解和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音乐似乎成了一种干扰;图片与文字的组合不够理想, 学生一会儿看课件, 一会儿看发的文本, 思维容易被打乱;还有我在备课中将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课件的制作上, 诗歌中许多可挖掘的东西没有充分剖析出来。虽然有不少遗憾, 但这次做课毕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让我树立了信心, 我开始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更好地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促使我将视野从教材本身投向更加广阔的生活中, 思考教学应当如何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如何更加完美充分地构思。
●●功能多样的信息技术, 让我的教学更加成熟、自信
2004年, 信息技术更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这一年, 我参加了区里举办的教学比赛。复赛阶段要求所有教师都上一节作文课。在语文教学中作文课一直是一个难点, 如果让学生写得太多, 课堂显得枯燥;如果说得太多, 又不能体现出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时我想到了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我设计的主题是《联想和想象》, 先区别联想和想象的不同, 插入音频, 进行听音乐写感受的训练, 让学生体会想象可以很主观, 而联想则一定要找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再运用超链接展示奥运中国印, 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图片的联想后, 我设计了关于“水的联想”的思维训练。最后请学生当堂进行“窗的联想”的片段写作训练, 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 并且展现了自己的个性思考。比如, 有的学生把中国印联想成奔腾的黄河长江、有的联想为万里长城, 还有的从王军霞夺冠后挥舞国旗奔跑的形象, 联想到了运动员欢庆胜利的画面;写作训练也及时地将学生的课堂所得加以反馈。总的来说, 这节课涉及面比较全, 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训练,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理性, 没有喧宾夺主, 切入的时机比较恰当。当然也有不足:教学内容的容量过大, 各个环节进行得比较快, 教师点拨的时间比较少, 分析得不够深入。学生的习作应当当堂修改, 体现出训练后的提高。这节课最终获得区级二等奖。虽然没能取得一等奖, 但我感到了自己的进步。教学设计注重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 我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参与度。运用信息技术的丰富功能使得教学设计更加从容。这次比赛让我收获了很多, 也更深刻地感受到, 信息技术已经成了我离不开的好帮手, 在教学的路上让我更加成熟、自信。
●●交互式信息平台, 将我引进新的世界
2009年, 信息技术已经日新月异,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优质媒介走进了课堂教学。在市级比赛中, 我设计了诗歌鉴赏课《鹿柴》, 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 注重教学环节中的生成与互动。首先是精鉴环节, 利用其拖拽功能, 让学生将五言诗改写成四言诗, 与原诗比较, 体会被遮盖的字对原诗意境的营造有何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我请学生将自己的改写及感悟发到班级博客上, 互相评论交流, 延伸课上的思索, 然后在妙悟环节中, 请学生将这首五言诗改写成散文, 保留原诗的意象, 还原原诗的意境。学生写作时, 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营造典雅的氛围。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并由学生评委点评并加以修改。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并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的博采环节请学生将这首诗与裴迪的同名诗进行对比, 体会诗人王维诗歌的独到之处和诗人的独特风格。这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对诗歌的鉴赏, 使学生真正走近王维, 体会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歌特点, 并懂得鉴赏诗歌的几个途径。其中精鉴环节让学生学会炼字, 体会每个字的妙处。妙悟环节把诗歌展开, 使读者身临其境, 走进诗人的心灵。博采环节学会对比, 感受诗人的特质。在课堂教学中, 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一位曾在课前说“难道二十个字要讲一节课吗”的学生, 在本节课中多次参与活动, 表现踊跃。
本课教学中, 我不仅重视学生的参与, 更注重生成性的教学成果;深入地分析探讨, 利用班级博客, 将课堂讨论延伸到课外, 弥补了课堂时间有限的遗憾;师生互动, 既有教师的点拨, 也有学生评委的点评, 给学生更加广阔的空间展现自己的才华;自主探究, 多层次多角度思考, 让学生掌握方法, 学会举一反三。这节课获得了北京市优秀课例评比活动一等奖, 并在同年的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教学的辅助, 不仅使得教学环节更加灵活, 也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师生互动、过程性教学不再是一种理念, 而成为了一种现实, 让我看到了教学领域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教学实践中, 对于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的学科, 要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锻炼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同时, 受到文章艺术美的感染、作者深邃思想的熏陶。从语文学科本身来说, 同样也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为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体系。从语文教学来看, 课程改革提出了“过程化教学”的具体建议。一节好的语文课, 并不单纯是教师讲得如何精彩, 而更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听、说、读、写活动开展起来,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因此,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充课堂知识容量, 提高教学的效率。
回首这些年的教学历程, 有初次接触信息技术的紧张与兴奋, 也有不断丰富信息技术应用的成熟, 更有紧跟时代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更新理念的蜕变。一路走来, 有遗憾也有欣喜, 但不变的是信息技术的陪伴与支持。我相信在这“秀美山川”的映衬下, 徜徉在教学的旅途中, 会迎来更加美丽的风景。
编者感言:
学科与信息技术间的整合, 带给教师和学生的最大变化是教与学的理念、方式方法的转变。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峰山川秀 名镇放光彩 篇3
杨书山,男,汉族,196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尚店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2002年5月,组织安排他到尚店镇任党委书记。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杨书山把“振兴尚店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全镇4.2万党员、干部和群众,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实干创业,求实为民,使全镇党的建设、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健康发展。
五年来,尚店镇分别获得了河南省纪检监察先进集体、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平顶山市“治安模范乡镇”、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镇等省、地市级荣誉30多项,连续5年被舞钢市委、市政府评为目标管理一等奖和2006年度突出贡献奖,获得舞钢市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40多项。2003年,杨书山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被市政府记二等功一次。
自2005年5月起,杨书山积极组织带领镇党政班子成员围绕“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这四项重点,浓墨重彩谱写尚店镇经济发展“四大篇章”。
一是做大“产业化”这篇文章,努力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强力实施“基础带动、产业化富民”战略,抓重点,上规模,形成自己的特色。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以料庄、王庄等村为主建立了无公害蔬菜基地3000亩;以尚东、丁庄、王西等村为主建立了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以朱庄、贾沟、王老庄等村为主建立了1000亩的优质高产林果基地;先后建立了运河、瑞祥、料庄等农业龙头企业;以平河、小黄等村为主建立了优质的粉条粉丝生产专业村;以王东、后岗、马岗等村为主建立了5000亩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以杨庄、平河、尹楼等村为主建立了250万棒(袋)食用菌生产基地。畜牧饲养业发展迅猛,相继建成了以朱庄、料庄等11个村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基地。2006年,全年完成生猪饲养15万头,肉蛋鸡饲养60万只,黄牛、羊育肥3万头,完成畜牧业产值875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烟叶生产以“抓大户、联大方、建大村”为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强力推动烟叶规模化生产,吸引和调动更多的种烟能人承租烟方,发展烟叶生产。在烟水配套、烟路配套、新建炕房上给予资金支持,并落实好对种烟农户的各种承诺,2007年,全镇共发展烟叶种植5000多亩,目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二是做强“工业化”这篇文章,努力实现农业大镇向经济强镇的快速转型。五年来,按照“重点突出、服务更强、环境更优”的原则,扑下身子抓招商,着力推进项目立镇战略,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以工业项目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做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推进地方工业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产业群。目前,投资1亿元的舞钢立方科技公司、投资6000万元的瑞祥万头饲养场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的虎锐新型墙体材料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舞钢市精密材料公司等4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发展势头强劲,形势喜人。
五年来,通过项目带动,招商引资,该镇的食品加工、花岗岩开发、粮油加工、建材等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16家,全镇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890个,实现年产值38663万元,年创利税226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300余个,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做好“城镇化”这篇文章,努力打造舞钢南部商贸重镇新形象。五年来,筹措资金200余万元,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力度。投资50万元,完善了集镇供排水系统;投资20万元,建成了镇农贸市场;投资20万元,完成了镇北环路、政府东路的硬化建设任务;投资6万元,建成了水冲式公厕一座;投资14万元完成了北环路道路美化、亮化工程;投资31万元完成了五峰山南北路的拆迁、硬化、美化、亮化工程;投资33万元完成了平桐线镇区段560米的道路配套改造工程;投资36万元完成了南环路西段的道路硬化及大桥建设工程。同时,取缔了中心街马路市场,美化了沿街墙体,镇容镇貌得到了明显改观。
四是做活“新农村”这篇文章,努力构建和谐富裕新尚店。2006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动力,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为主、财政补助、部门帮扶、社会赞助”的工作机制,投入资金150多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尚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该镇又积极争取市政府的支持,把尚东、金岗、朱庄、三冢郭四个村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目前,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摄影:王东炜
【山川秀诗词】推荐阅读:
《祖国山川颂》教案05-27
祖国山川颂教案01-14
《祖国山川颂》教案-精选文档09-14
山川易景高中作文09-29
《山川美景 诗情画意》专题01-09
中秋诗词中秋诗词06-12
古诗词欣赏之杜甫诗词08-30
李煜诗词的诗词成就及主要作品08-28
优美古诗词 古诗词之最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