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导学案学生用

2024-09-18

麋鹿导学案学生用(共8篇)

麋鹿导学案学生用 篇1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27《麋鹿》第一课时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孟庄学校王满红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会写本课生字,理解“悄无声息”“销声匿迹”“颠沛流离”等词语的意思。

3、我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层次。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难点: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不想听?这个故事发生在3000多 年前,相传有一天,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找找吧,他这么张眼一望,看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麋鹿》

二、自主学习:

1、一读课文,圈画出课后生字所在的词语,并找方法识记、描红。

2、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新词的意思。“悄无声息”“销 声匿迹”“颠沛流离”

3、三读全文,找出比较难读的或优美的段落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4、默读全文,思考:全文讲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试根据这几方面给课文 分段。

三、展示交流:

1、展一:生字

教师听写生字,组内相互检查,对于出错较多的字或难写 的字进行交流,补充。“沛”“哺”“殖”

2、展二:词语

重点理解“颠沛流离”积累四字词语 说出与“销声匿迹”结 构相似的词语“翻天覆地”“翻箱倒柜”“斩钉截铁”等等。

3、展三:课文朗读

重点指导朗读2、3、4、及最后一段。第六自然段中的长句子进行指导断读。

4、展四:主要内容

抓住三个方面“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 历”

分层

第一部分:(1)生活环境

第二部分:(2——4)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介绍外形特点时也提到生活习性,所以这两部分不可以分开。)

第三部分:(5——8)传奇经历。

四、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shâ

zhí

pâi

zhǎo jiāng

跋()繁()颠()流离

()泽()子牙

2、qiǎo()zhuàn()shǔ()chá()

悄 传 数 叉

qiāo()chuán()shù()chā()

3、本文介绍了麋鹿的------------、-----------------和-----------------------的经历。使我懂得了要保护-----------,要保护-------------。

五、拓展延伸:

课下搜集了解麋鹿的其它资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27《麋鹿》第二课时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孟庄学校王满红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3、知道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麋鹿》这篇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麋鹿,具体地去认识一下麋鹿

二、课前链接

选词填空。

飘浮

漂泊

飘扬

1、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在黄海滩涂上。

2、在解放前,爷爷为生计,到处()。

奇特

奇怪

1、真(),为什么这时候他还不来呢?

2、在沙漠地区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的景象。

三、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3分钟,画出课文中介绍了麋鹿外形特征的句子,想想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的?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2、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合作探究

1、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联系?

2、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是因为:

3、有感情朗读课文,探究课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

4、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五、展示交流(略)

六、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跟随课文了解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了解了麋鹿的传奇经历。让我们去热爱麋鹿,保护麋鹿,保护一切野生动物吧!

七、课堂检测

1、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小练笔: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广阔”、“茁壮成长”。这四个词语中任选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麋鹿导学案学生用 篇2

【案例】第一次用“导学案”是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乘除》时.当时之所以选用这节内容作为新模式的开端, 是因为我觉得在学生已有的分数乘除的基础上讲解这节课较容易.虽然课前进行了充分的思考, 反复揣摩编制了学案, 且考虑了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整节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两极分化较大, 学生探究归纳、交流表达的能力弱, 以往很多新知识都是经过教师“咀嚼”后才得以消化, 就是有探究, 也是部分“精英”掌握着课堂的“发言权”.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探究, 这样的课会是什么效果呢?

在忐忑不安中, 我开始了新的教学模式下的第一节课.待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 我引导学生进入了学习导航部分, 因为这部分以分数为主所以学生很快就独立完成了.一切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心里感觉踏实多了.“下面我们进入探究新知部分, 请大家独立完成”, 在我的一声令下学生们开始埋头苦做, 5分钟过去了, 只有寥寥的几个学生完成了, 8分钟过去了, 还有很多学生对“探究”无从下手.按照这个速度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肯定是无法完成的, 我心里开始着急了:不行, 必须要速战速决.于是, 我迅速地把学案上的数学式子写在黑板上, 一一让学生观察, 半推半就中学生很快将“分式乘除法法则”“探究”出来了, 我总算松了一口气, 心想只要学生记住法则会做题就行了.可天不遂人愿, 学生今天不知是怎么回事, 在接下来的各个环节中做题频频出错, 交流常常卡壳.就这样, 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了这节课.

【反思】课后, 我心里很是郁闷,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再三反思自己的授课过程, 终于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只考虑了时间问题, 重结论而轻探究过程的结果.不可否认, 课堂上当出现与自己预设情况不一致的情况时我出现了急躁情绪, 这种急躁情绪影响了学生, 影响了课堂效果.并不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问题, 问题出在我的操作上.在授课中, 我谨记“老师要少讲”的形式做法, 试图通过“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 却忽视了教师“导”的作用, 并且没有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其实, 当部分学生对探究新知的内容感觉困难时, 教师可以分层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促使全体学生参与探究.如果本节课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交流有困难时, 教师再提一些小梯度问题适当进行引导, 要探究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在教学手段上也需要灵活, 在后面的习题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作适当的强调, 因为这节课中分式约分也是学生的一个易错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教学效益是“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我的这节课无疑是穿着“导学案”这双新鞋走老路, 有“导学案”的“形”却“无导学案”的“神” .

首先, “学案导学”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索数学知识是数学探索活动的核心环节, 是决定探索活动成败的关键.探索的数学知识是未知的, 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 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 除了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经历探索的过程, 获得积极的体验, 感悟探索数学知识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而学生探索策略和方法的主要来源, 就是老师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其次, “学案导学”也应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呼唤学生主体意识, 塑造学生主体人格, 推动学生主体行为特征和能力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 尊重学生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更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初中阶段, 学生自我意识急剧发展, 希望通过自主思考来参与活动, 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人格, 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 不苛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同样程度的成功, 不急于给学生个体下结论, 应着眼于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挖掘其潜能, 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合作中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关注其能否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运用“导学案”模式进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形式, 变为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动耳认真听、主动动口说的“我要学”形式, 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后通过教师的“导”, 让学生掌握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 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所以说, “导学案”模式更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也更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麋鹿导学案学生用 篇3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56-03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合作课堂教学在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已经开展了5年的时间,导学案在语文教学组中使用得较为系统。本文以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情况,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方面提供合理的建议。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为了解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情况,了解学生对导学案的意见及看法,使导学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使用,帮助高中阶段学生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我们对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全年级学生(420人)、高二全年级学生(40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以书面问卷匿名方式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导学案的编写体制、导学案的使用以及学生使用导学案的具体感受等。共发出学生问卷820份,收回有效问卷809份,问卷回收率98.7%。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期待。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语文阅读课上,你最希望的语文阅读课的学习方式”这一提问中,有41.35%的学生选择了“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和老师指导相结合”,28.8%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看书学习,有问题再请教老师”,29.74%的学生选择了“老师全程讲解”。说明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对老师还是比较依赖的,当然,也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托导学案展开小组讨论。在语文阅读自主学习时,学生遇到困难时的一般做法,有57.76%的学生选择了“求助小组同学”,27.99%的学生选择了“求助于教师”。在学生喜欢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方式中,大部分学生更加倾向于“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和“以学生为主的讨论交流”,占到68.7%。说明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希望能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同时,也更期待老师在导学中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显然,作为高中生,学生更愿意也更接受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拥有自我思考和体悟的时间,但同样也渴望在遇到疑难时可以与同学进行探究,或者得到老师的指导。这不但符合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规律,同样符合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认识比较明确,同时也认同教师的主导地位。那么,将课前预习、课中疑难的探究、课后复习形成文字形式的导学案,就是能够满足学生期待的、保证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有章可循、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载体。

(二)学生对导学案编写体制的评价。在“你使用的语文阅读课的导学案包括哪些部分”的提问中,重难点、课前准备、课堂研究、达标测试是导学案中最常出现的部分,占所有选项的80.45%。这一数据说明,老师们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都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够比较清晰准确地在导学案中呈现出来,并且设计了一定的环节对课程知识的重难点进行了反复的强调。而情景创设、作业布置、学法指导是不常出现的部分,只占到总量的17.76%。

导学案学法指导的弱化,其实是弱化了导学案“导学”的作用,也就是弱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这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具体的学法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就很难说实现了课前预习的目标。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得不到相应的学法指导,对即将展开的课程内容并没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也很难实现课前预习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影响教师对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有53.25%的学生在“你对老师每次发放的语文阅读教学导学案的总体满意程度上选择了“一般”。结合导学案的主体内容可知,导学案的设计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情景设置,导学案此时等同于一张张的讲义和练习,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导学案失去兴趣甚至有厌倦情绪,这就违背了编写导学案的初衷。可见老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必须直面如何“导学”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这一重要问题,这也是导学案编写过程中必须突破的问题。

20.39%的学生在“你认为导学案在什么时间使用效果最好”的提问中,选择了“课前、课中、课后均使用”。说明学生在为何使用导学案、何时使用以及怎样使用导学案这些问题上,认识是不充分甚至是比较模糊的。其中的原因应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担任着主导角色的语文教师,并没有透彻理解导学案的内涵,没有能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导学案的使用进行正确引导。教师对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的目的不能理解透彻,在课堂上的操作必定是失误连连,不能发挥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效果。这一现象在“你的语文老师是否在语文课堂上配套使用导学案”有所体现,28.32%的学生选择“偶尔”,30.31%的学生选择了“很少”,只有37.89%的学生选择“经常”。教师对导学案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导学案的重视程度。

(三)学生使用导学案的体会。30.01%的学生在“老师设计的导学案中的各种知识点的内容讲解,是否注意培养了你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中,选择了“时而注意时而没注意”。显然,学生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受不到教师设计导学案的初衷,感受不到导学案在阅读课文时给予他有效的帮助。导学案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反而成为学生手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资料。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与同学合作探究、讨论问题以理解掌握知识的作用,30.59%的学生认为“相互启发,培养了能力”,36.26%的学生认为“有些作用”,但仍有将近30%的学生认为“仍然是形式主义,效果与以前差不多”。基于学案导学的合作课堂教学,并没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寻找到适合的合作方式,学生没有在合作讨论中得到自我提升,这也是导学案得不到重视、导学案的使用不到位的具体体现。

在语文阅读课上讨论时会出现的现象中,41.35%的学生选择了“讨论结果达成一致”,余下将近60%的学生选择了“讨论场面不热列,讨论不起来”或“难以达成共识,草草收场”又或者“讨论无秩序,乱轰轰”。可见课堂的讨论时常是以无效收场,这一方面反映了教师并未较好地在讨论环节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没能及时地对学生讨论冷场的情况给予引导;同时也反映了导学案的问题不适合学生讨论,导致讨论冷场。

27.76%的学生认为,导学案对语文的复习“很有帮助”,51.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或“帮助不大”。对于课后如何使用导学案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导学案的设计并没有真正地体现课后复习的指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也是不到位的。有21.81%的学生认为导学案对他的最大帮助是“按照导学案预习,简单方便”,20.39%的学生认为导学案“训练了解题思路”。

24.93%的学生认为通过导学案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有31.73%的学生认为导学案的使用培养了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8.78%的学生选择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35.8%的学生在老师使用导学案后,认为自身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有得到提高或者有所提高。学生在使用导学案之后,仍然能够感受到自身在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方面的收获,可见,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是可行的。

(四)学生的评价和建议。对于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的评价和建议中,学生集中表达了如下观点:一是希望能够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和合作课堂的学习,提升语文成绩和能力。二是导学案编写时重复的内容过多,形式较为固定,引导不足,更像是抛出题目供给学生解决,希望导学案的编写能有更多的新意。三是导学案中较难的题目,还是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讲解。

综上所述,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的导学案,从编写到使用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必须承认,导学案的使用适合于本校学生的学情。但是,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编写和引导导学案使用的语文教师在思想上对导学案在语文课堂上的使用要有高度的认同,需要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掌握方式方法,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到使用导学案的重要意义。

三、建议

针对当前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导学案的使用情况,我们提出了如下合理化的建议:

(一)教师应注重提高个人教学能力,打磨教学的各个环节。(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确保对导学案的使用目的理解透彻、高度认同。认真研究导学案的编写方法,力求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适合各种类型课堂的成型导学案模板。(2)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合作课堂教学形式为基础,以导学案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改进授课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使用导学案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3)注重引导。一是引导学生对语文课堂上使用导学案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并力求得到学生对导学案使用的认同。二是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依托导学案进行预习、讨论展示和总结反思等工作。将导学案的作用最大化。三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讨论、勇敢展示、敢于质疑,将学生的难点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地解决,让学生有收获,有成就感。

(二)学生应改变传统的学习习惯,主动参与课程学习。(1)学生要加强对导学案的理解和认同。课前要分配足够的时间完成导学案课前学习的相关内容。在课前对课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在预习时难以理解的内容务必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课堂学习时有个人专属的、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2)学生要培养乐于合作和分享的精神,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的讨论环节。导学案的最佳载体是课堂中的合作讨论,只有勇于暴露问题,乐于合作和分享,才有可能在课堂中对课前疑惑的问题、课内的重难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提升。(3)要学会在课后将导学案功能最大化。导学案的使用分别体现在课前的自主预习、课中的讨论展示、课后的整理复习。学生往往会忽视对导学案的课后整理。实际上,经过课前的认真预习和课中的积极讨论,对于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应该说已经实现多次重复,学生在课后对导学案的整理,实则是对知识的整理和巩固。待到一段时间学习结束后,整理过的导学案将会是学生复习相应知识的重要载体。

(三)学校应重视导学案的使用,积极推进学案导学的进程。学校要给导学案的使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是要多方面给予教师相关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让教师从理论的高度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有更深刻的认识;二是要建立健全以导学案为依托的课堂评价体系,强化教师在课堂中正确使用导学案的意识。推广实用的课例,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

总之,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全方位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教师的通力合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直面此次调查问卷中反馈的突出问题,不断寻求解决的办法,力求导学案在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日臻完善,实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素养的终极目标。

麋鹿导学案学生用 篇4

马云的个人介绍

马云,汉族,男,1964年10月15日生于浙江杭州

工作简历 1995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和利用到因特网,回国后创办中国最早的搜索网站之一“中国黄页”。

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

2003年 创办独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目前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一。

2005年 和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战略合作,阿里巴巴因此成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2006年至今成为央视二套《赢在中国》最有特色、最具影响力的评委,还用中国雅虎和阿里巴巴为《赢在中国》官方网站提供平台。为千百万创业者提供平台。

2005年创办的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成为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本土化的独特道路。

2013年5月28日,马云联合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多家民营快递企业,组建物流网络平台“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

获奖状况

2000年10月,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1年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 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选他为2001“商业领袖”;

2004年12月,荣获CCTV十大经济人物奖;

2009年,在马云45岁时,个人净资产达80亿,位列胡润富豪榜77位;

2012年《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排行榜,马云排名第八;

2014年4月,入选《时代》周刊2014“世界100名最具影响力人物”名单。……

创业历程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杭州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1999年3月,马云和他的团队回到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两次共获得国际风险资金2500万美元投入,迅速招揽国际人才,全力开拓国际市场,为中国企业迎接“入世”挑战构建电子商务平台。2000年10月,阿里巴巴公司依托世界级的网上贸易社区,顺应国际采购商网上商务运作的趋势,推荐中国优秀的出口商品供应商,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国际订单。

-马云的个人介绍

截至2003年5月,阿里巴巴会聚了来自2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万注册商人会员,每天向全球各地企业及商家提供150多万条商业供求信息,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

马云透露了阿里巴巴以及自己成功的秘诀:那就是梦想、学习和坚持。

“第一你自己要相信,就是„我相信‟,„我们相信‟;第二是坚持;第三,我们学习,第四,我们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正是这四个关键使阿里巴巴走到现在。”

在马云看来,人必须要有自己坚信不疑的事情,“你没有坚信不疑的事情,那你不会走下去的,你开始坚信了一点点,就会越做越有意思。”他告诉与会者,自己坚信的是,互联网会影响中国、改变中国,中国可以发展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要发展,则必须先让网商富起来。

除了理想外,坚持也是马云非常看重的一点,“很多人比我们聪明,很多人比我们努力,为什么我们成功了,我们拥有了财富,而别人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坚持下来了。”他笑称,有的时候傻坚持要比不坚持好很多,如果空有理想,没有坚持,理想将变成一种痛苦。

学习能力,也是阿里巴巴不断成功的要素。“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互联网加上我们的年轻,如果我们不学习,不成长,我们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这个时代。”

最后,马云还特别强调了“诚信”。“网商逐渐诞生起来,最重要的是诚信,所以选择最正确的事情,大力投入诚信建设。”

最初的梦想-范玮琪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

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 才走得到远方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 千钧一发

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 拥有隐形翅牓

把眼泪装在心上 会开出勇敢的花

可以在疲惫的时光 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

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

又能边走着边哼着歌 用轻快的步伐

沮丧时总会明显感到孤独的重量 多渴望懂得的人给些温暖借个肩膀 很高兴一路上 我们的默契那么长 穿过风 又绕个弯 心还连着 像往常一样 最初的梦想 紧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最初的梦想 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 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30寓言四则导学案(教师用) 篇5

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

初中2013级学科:语文教师:唐亚利审核:备课组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学习目标 】(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

3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5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学习重难点:

3、4,5

【学习课时】 3 课时

【课前准备】(看谁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预习要求同前。

【知识链接】

1、体裁介绍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2、(1)伊索生平介绍

伊索(Aesop620~560B·C),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舅舅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田里做最艰苦的工作。

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大家都喜欢伊索说故事,也都敬佩他过人的聪明。伊索曾经靠机智救过朋友和主人的急难;凭机智避免敌人的伤害,解除奴隶的桎梏。据说伊索因得罪特耳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凭记忆口授。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中大多以动物为主:有的用豺狼、狮子等比喻人间权贵,揭露其残暴、肆虐的一面;有的则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原则。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

(2)《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的神

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是众神之王。他掌管着天地的秩序。赫拉,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畜牧、竞技、演说以至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3)、《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

《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等编著。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有人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它转身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希腊寓言故事,看看它们讲了什么故事,又蕴涵怎样的哲理。

二、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

1、寓言定义:寓言。这是一种隐含有 “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获得一些教训。寓言的故事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生物,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事物。对于生物或无生命的事物,寓言作者往往把它们人格化。我国先秦的寓言创作,成就很高,许多寓言故事流传至今。古希腊产生的《伊索寓言》,历来为世界各国所传诵。

2、参看知识链接。

三、研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自由诵读。

思考: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答案: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集体诵读,思考下列问题。然后讨论、回答。

思考:赫耳墨斯是一个的人。

答案:(如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等)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① 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答案:“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词,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上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②“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的“笑”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态? 答案:嘲笑宙斯,讥笑赫拉,表达了赫尔墨斯的爱慕虚荣。

③赫尔墨斯为什么先问宙斯、赫拉像的价钱?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

④一个银元是贵还是便宜?

⑤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答案:表明了他自己的小人之心自命不凡。

3、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语调和神态。

①一生扮赫耳墨斯,一生扮雕塑者,一生旁白。(揣摩人物心理)

②师生同评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语气、神情

4、师生一起对照板书概括寓意:这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谦虚,有自知之明,不要妄自尊大„„

5、集体诵读。读出语气、语调。

四、学习《蚊子和狮子》

1、自由朗读,读顺文章。(提醒学生多音字“粘” 字的读音)

2、指名朗读,并请学生评点。

3、师:蚊子的话用怎样的语气读?

答案:胸有成竹、信心百倍„„

4、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战斗前:是因为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胜利的信心。

战斗后:是得意忘形,吹嘘自己的胜利。

(通过追问,穿插分析:两个“吹”的不同,以及重点词语“冲”“咬”“唱”“叹息”等。

5、概括寓意

答案:骄兵必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6、阅读如果改编寓言结局,寓意与原文有什么不同?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答案:通过与文中寓言相比较: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师小结: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所以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寓言就是这样通过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以后我们读寓言的时候就要想一想: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在阅读过程中记下自己的收获,给没有直接寓意的故事添加寓意。

第二课时

智子疑邻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读准确,读通畅。

(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朗读中不添字,不漏字,每一个字都读准确。

2、说说不认识或字形需要注意的字、词。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4、听个别读。

三、疏通文意,掌握故事情节。

1、疏通文意:对照课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

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

2、解释下列词语、句子意义:

(1)、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意思是“以。。。为聪明”。

(2)、不筑筑:修补。

(3)、其邻人之父亦云父:古代对老年人(多指男性)的称呼。

(4)、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

3、翻译寓言。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坍塌毁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将会有盗贼进来。”

其邻人之父亦云。

他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天晚上他家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以自己的儿子为聪明,却怀疑隔壁那个老人是盗贼。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理解寓意。

1、小组讨论,再在全班说。

教师指导: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答案:(1)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

(2)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3)与人为善。不要凭感情无端猜疑他人,如果能做到公正无私,便不会被感情左右而影响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4)、判断事情应该客观,不可以加入主观因素。

答案: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是正确的,效果也不见得好。

2、作者写这则短小的寓言故事的本意是什么呢?

五、联系生活,谈体会。

生活中是否有“智子疑邻”的现象?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谈谈。

六、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塞翁失马

一、初读----读准确,读通畅。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朗读中不添字,不漏字,每一个字都读准确。

2、说说不认识或字形需要注意的字、词。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4、听个别读。

二、疏通文意,掌握故事情节。

1、疏通文意:对照课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

2、解释下列词语、句子意义:

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

人皆吊(安慰)之

居(经过)数月

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喜欢)骑

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3、翻译寓言,复述故事。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跑进入胡人的领地去了。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祸害呢?”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家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长城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人的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三、研读-----提问题,探寓意。

1、分组讨论探究。

教师引导: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及众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

(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从“塞翁”“众人”的态度来看:(塞翁沉着冷静,静观事情的变化)面对一系列的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

引导: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

答案: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是不需要一定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答案: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3、寓意总结。

坏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转化的。(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子: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四、联系生活,谈体会。

五、小结。

麋鹿导学案学生用 篇6

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导学案

科目:思品年级:七年级序号:主备人:时间: 学习目标:

1.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运用①申明自己是清白的,告诉管理人员随便搜身是违法的②忍气吞声,事后私自报复③找超市负责人员,进一步申明自己的清白,拒绝搜身行为④通过拨打“148”“315”“110”

等电话,求得救助A②③④B①③④C②D①②③④3.中学生李某,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经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青年交往,逐渐变得品行恶劣。他不听父母和老师的教诲,后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给我们未成年人的启示是()

A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起主要作用B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掌握一些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增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能力。

3.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课前延伸

一、自学要求(1)阅读课本68——74页。边预习,边记忆答案明显的问题。

(2)认真完成导学案中自学内容。

二、自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自学内容

(一)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阅读课本68——71页)

1、阅读68页,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保护,只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要真正收到良好效果,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自我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途径。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解决。还可以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_______________,制止侵害,有效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既要_________又要

__________.有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拨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要时还可以实施______________.(二)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阅读课本71—74页)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四、自学检测 1一天,小丽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两名歹徒对她实施抢劫。这时,弱小的小丽应()①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同歹徒搏斗 ②伺机拨打“ 110”报警电话,寻求警方紧急救助 ③伺机采取“呼救法”,求得他人的帮助 ④设法稳住歹徒,寻求机会脱身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李华到超市购买学习用品,在付完款准备离开时,超市管理人员硬说他偷了东西,坚持要对他进行搜身。此时此刻,李华应该()

C学校承担着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D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础课堂探究 知识拓展

【你说我说】阅读课本第69页,列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能受到哪些侵害? 讨论:我们应如何应对?

【共同探讨】2004年8月27日晚,16岁的小任在回家的路上,遇到2名逮徒正在对邻居家的小女孩进行抢劫。思考:这时的小任应该怎么做? 辩一辩:

未成年人要不要“敢于斗争”? 当堂检测

1.一天,你放学回家,发现门虚掩着,定睛一看,原来家中来了小偷,你会…… 2.周末,只有你一人在家,家中突然失火了,你会……

3.你的自行车被盗了,你会……针对以上的种种侵害,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4.2008年12月3日搜狐新闻:14岁少年因手头无钱上网,竟然持刀抢劫,尽管仅抢了区区16元钱,而且法院因其未成年做出了从轻处罚,但仍因抢劫罪被集美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元。吸取教训,青少年应当()① 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②加强道德修养,遵纪守法 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拒绝网络生活④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课后提升

材料一:某中学生杨某,被本校高中学生李某“洗”去了十元钱。杨某不服气,回去喊来自己的哥哥及其好友五六个人,将李某痛打了一顿,并要回了二十元钱。学校得知情况后,让杨某还了十元钱,并对杨某、李某进行了批评教育。杨某却说:“我是在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我自己的权利,怎么还受到批评?”

材料二:学生小明在上学路上被人“洗”去了十元钱,小明马上拨打“110”,警察赶来抓住了

1.你支持明浩和刘芳的行为吗?为什么?

初中数学导学案重在学生主动参与 篇7

一召唤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种愉悦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学“抛物线”时, 将体育课上“掷铅球”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当抛射角与水平方向成多大角度时, 铅球掷得最远?通过这样的生活实例, 触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参与到定义的建立过程。

二初中数学导学案重心应放在合作交流上

导学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案, 对于学生来说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工具, 是对学生进行当堂达标检测的卷案。能否高效的利用导学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结合我校数学科课堂教学情况, 可以把数学导学案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自主学习, 第二部分是合作探究, 第三部分当堂检测, 第四部分是拓展延伸。

第一, 自主学习。很多学生不会预习或不预习, 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有了导学案, 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就不再茫然, 学生思路清晰, 可对数学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难点、目标, 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习。因此, 将导学案提前发到学生手中, 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 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带着问题看书, 找出重点和难点, 独立完成导学案中预习自测部分, 并勾出不明白的问题, 带着问题进课堂, 久而久之, 可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 合作探究。笔者根据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及学生预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例题, 展示给学生, 主要是以分析、点拨例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力求做到: (1) 例题要能揭示同类型习题的解题规律。 (2) 例题要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尽快找到尽可能多的解题方法。 (3) 既要知识覆盖面大, 又要能突出教材的重点。每道例题一定要经历自主探究、组内讨论、课堂展示三个阶段。最后进行要点归纳, 可以是学生小结、教师小结或师生共同小结。

第三, 当堂检测。在选择练习题时,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分层次练习,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档次的练习,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使学生全员达标。当堂检测题应由基础题、拓展题、提高题组成。

第四, 拓展延伸。以兴趣为依托, 实现后进生的转化, 成绩优秀的同学加入高难度的练习。拓展延伸也是由基础题、拓展题和提高题三部分组成, 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老师要于当日全批全改, 或抽查部分批改, 并及时发回给学生, 让学生对自己做错的题目及时订正, 如果学生个人不能自行解决, 可以在小组内通过“兵教兵”的形式解决, 做到“日日清”。

三使用导学案教学的好处

1. 实现了向数学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导学案, 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课堂探究、当堂检测、回顾反馈、归纳小结;课后练习、能力拓展。从导学案本身就能看出一节课的知识点有哪些, 学生一目了然。在选择例题时, 都是经过多次反复的探究后设计的。

2. 实现了后进生的转化

每一个班级都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后进生, 这些后进生在课堂上无心听课, 做练习极慢, 拖拖拉拉, 一堂课的时间往往被这几个人浪费了大半, 他们会这样, 是因为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利用导学案, 可以慢慢减少这种现象甚至完全消灭。原因是在“当堂检测”中, 教师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 提出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的内容。有了竞争意识, 后进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也能提起精神来学习, 每一节课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都很浓, 学习效果就更明显了。

3. 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利用导学案, 基本上是在生生互动探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下完成的, 然后通过达标检测, 进行师生互动, 教师将普遍出错的知识点在全班进行讲解, 个别出错的问题则化解在小组的合作探讨中。学生之间在讲解时比较容易沟通, 同时讲解的同学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运用。由于导学案设计考虑到学习的各个阶段, 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在每一阶段都要按部就班地进行, 每一阶段都不能忽视, 这样有助于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4.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自主互助课堂不但减轻了师生负担,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每节课的当堂达标,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答题速度, 而且学生还总结出了考试答题技巧, 使学生面对大型考试不再紧张, 能从容合理地安排时间, 从而提高成绩。

四使用导学案的注意事项

第一, 教师必须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发给学生, 学生预习后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 以了解学情, 二次备课, 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 最好不组织学生代批。

第二, 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是课前还是课后学生都要主动根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 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要求学生不可抄袭他人, 弄虚作假。

第三, 课堂上要求教师随时把握学情, 灵活进行调控, 教师只讲疑点,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提炼做题方法, 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训练。课后教师要及时填写“教学反思”, 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教师的“错题集”。

第四,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周周清”和“月月清”或“单元清”等巩固措施。

麋鹿导学案学生用 篇8

我校思品科老师以《通过改进学习评价机制缩小初中生思品知识认同度与实施度差距的研究》课题(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学C类课题)研究为指引,科组全体老师经过多年教学探索,编写了蓝天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导学案大量情景素材来自学生生活的蓝天校园、海珠区、广州市,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亲切感,使知识、能力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如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导学案部分案例:

第一课 第一课时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导引】略

【自主预习】略

【思考探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情境一:2002年,在庄严的国徽下,海珠区人民法院代表再次接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荣誉表彰,成为广东省唯一两次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称号的基层法院,被打工者和困难群众誉为保护神。

问题1:海珠区人民法院力争成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你对“人民”如何看法?

答:

问题2:根据课本回答法官们努力为之服务的全体人民在现阶段包括哪些人?

答:

【思考探究】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情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006年9月18日,广州市蓝天中学黄永晃校长作为凤阳街第七选区代表候选人在与选民见面会上回答选民提问,这次选举所需的场地、经费均由政府相关部门做了妥善的安排,保证选举顺利进行。从充满活力的年青人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凤阳街的选民们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黄永晃校长代表民意当选为海珠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问题1:以上情景再次证明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答:

问题2:请结合上述情景说说什么是公民权利?其中什么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

一位祖居凤阳街的美籍华人回国探亲,他带着小孙子看到街坊们选举人大代表的场面,感慨地说:“这才是我们自己的家呀!”小孙子拉着他的手说:“爷爷,你也投票吧。”

问题3:请问这位美籍华人能投票吗?暨此谈谈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答:

【知行合一】

“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系列——第一课主题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主人翁意识。

活动要求:根据自身经历或通过新闻时事观察到的具体案例,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写出相关评论。(侧重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案例)

活动过程:

《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实施过程,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统一,学生学习的知与行合一。第一步,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本的主干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以问题为中心,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体现生活的学习方案。我校思品科组全体老师每人承担课本一部分内容,在个人认真备课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集中大家智慧,不断修改《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教师个人在使用导学案过程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调整导学案,上完课后,老师及时反思,进一步改进完善导学案。第二步, 实施导学案:上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根据导学案要求,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与主干知识,在阅读课本基础上,个人尝试完成导学案提供的思考探究问题,在预习中完成导学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开始上课,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精讲本课的学习目标及主干知识,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在小组内共同研讨、以求解决;接着让小组代表展示问题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不同问题进行点评、归纳。教学过程老师要关注不同水平、不同态度学生的学习差别,也要及时运用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进行教学。第三步,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知行合一栏目的作业,指导学生参与体现知识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做好观察者与行动者的角色,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效果。

责任编辑 潘孟良endprint

如何突破初中思品课教学的难题,让学生学习思品课达到知行合一?多年来我校思品科教师进行了探索。

我校思品科老师以《通过改进学习评价机制缩小初中生思品知识认同度与实施度差距的研究》课题(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学C类课题)研究为指引,科组全体老师经过多年教学探索,编写了蓝天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导学案大量情景素材来自学生生活的蓝天校园、海珠区、广州市,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亲切感,使知识、能力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如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导学案部分案例:

第一课 第一课时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导引】略

【自主预习】略

【思考探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情境一:2002年,在庄严的国徽下,海珠区人民法院代表再次接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荣誉表彰,成为广东省唯一两次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称号的基层法院,被打工者和困难群众誉为保护神。

问题1:海珠区人民法院力争成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你对“人民”如何看法?

答:

问题2:根据课本回答法官们努力为之服务的全体人民在现阶段包括哪些人?

答:

【思考探究】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情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006年9月18日,广州市蓝天中学黄永晃校长作为凤阳街第七选区代表候选人在与选民见面会上回答选民提问,这次选举所需的场地、经费均由政府相关部门做了妥善的安排,保证选举顺利进行。从充满活力的年青人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凤阳街的选民们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黄永晃校长代表民意当选为海珠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问题1:以上情景再次证明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答:

问题2:请结合上述情景说说什么是公民权利?其中什么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

一位祖居凤阳街的美籍华人回国探亲,他带着小孙子看到街坊们选举人大代表的场面,感慨地说:“这才是我们自己的家呀!”小孙子拉着他的手说:“爷爷,你也投票吧。”

问题3:请问这位美籍华人能投票吗?暨此谈谈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答:

【知行合一】

“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系列——第一课主题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主人翁意识。

活动要求:根据自身经历或通过新闻时事观察到的具体案例,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写出相关评论。(侧重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案例)

活动过程:

《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实施过程,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统一,学生学习的知与行合一。第一步,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本的主干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以问题为中心,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体现生活的学习方案。我校思品科组全体老师每人承担课本一部分内容,在个人认真备课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集中大家智慧,不断修改《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教师个人在使用导学案过程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调整导学案,上完课后,老师及时反思,进一步改进完善导学案。第二步, 实施导学案:上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根据导学案要求,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与主干知识,在阅读课本基础上,个人尝试完成导学案提供的思考探究问题,在预习中完成导学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开始上课,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精讲本课的学习目标及主干知识,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在小组内共同研讨、以求解决;接着让小组代表展示问题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不同问题进行点评、归纳。教学过程老师要关注不同水平、不同态度学生的学习差别,也要及时运用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进行教学。第三步,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知行合一栏目的作业,指导学生参与体现知识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做好观察者与行动者的角色,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效果。

责任编辑 潘孟良endprint

如何突破初中思品课教学的难题,让学生学习思品课达到知行合一?多年来我校思品科教师进行了探索。

我校思品科老师以《通过改进学习评价机制缩小初中生思品知识认同度与实施度差距的研究》课题(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学C类课题)研究为指引,科组全体老师经过多年教学探索,编写了蓝天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导学案大量情景素材来自学生生活的蓝天校园、海珠区、广州市,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亲切感,使知识、能力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如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导学案部分案例:

第一课 第一课时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导引】略

【自主预习】略

【思考探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情境一:2002年,在庄严的国徽下,海珠区人民法院代表再次接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荣誉表彰,成为广东省唯一两次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称号的基层法院,被打工者和困难群众誉为保护神。

问题1:海珠区人民法院力争成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你对“人民”如何看法?

答:

问题2:根据课本回答法官们努力为之服务的全体人民在现阶段包括哪些人?

答:

【思考探究】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情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006年9月18日,广州市蓝天中学黄永晃校长作为凤阳街第七选区代表候选人在与选民见面会上回答选民提问,这次选举所需的场地、经费均由政府相关部门做了妥善的安排,保证选举顺利进行。从充满活力的年青人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凤阳街的选民们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黄永晃校长代表民意当选为海珠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问题1:以上情景再次证明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答:

问题2:请结合上述情景说说什么是公民权利?其中什么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

一位祖居凤阳街的美籍华人回国探亲,他带着小孙子看到街坊们选举人大代表的场面,感慨地说:“这才是我们自己的家呀!”小孙子拉着他的手说:“爷爷,你也投票吧。”

问题3:请问这位美籍华人能投票吗?暨此谈谈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答:

【知行合一】

“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系列——第一课主题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主人翁意识。

活动要求:根据自身经历或通过新闻时事观察到的具体案例,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写出相关评论。(侧重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案例)

活动过程:

《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实施过程,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统一,学生学习的知与行合一。第一步,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本的主干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以问题为中心,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体现生活的学习方案。我校思品科组全体老师每人承担课本一部分内容,在个人认真备课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集中大家智慧,不断修改《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教师个人在使用导学案过程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调整导学案,上完课后,老师及时反思,进一步改进完善导学案。第二步, 实施导学案:上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根据导学案要求,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与主干知识,在阅读课本基础上,个人尝试完成导学案提供的思考探究问题,在预习中完成导学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开始上课,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精讲本课的学习目标及主干知识,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在小组内共同研讨、以求解决;接着让小组代表展示问题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不同问题进行点评、归纳。教学过程老师要关注不同水平、不同态度学生的学习差别,也要及时运用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进行教学。第三步,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知行合一栏目的作业,指导学生参与体现知识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做好观察者与行动者的角色,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效果。

上一篇:苏小懒经典情感语录下一篇:国企捐赠奖学金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