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

2024-09-24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精选10篇)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 篇1

新课导入

(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过渡说明)本课侧重介绍了当时5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们将这9位代表人物与8个纵向小组分别对应起来。(对应见下)

新课讲授

(分组阅读)每个同学分别找到自己组对应人物的相关介绍加以阅读,能与自己的课外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相结合。

第1、2小组——孔子(儒)

[学生活动1]

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简介孔子的生平

(通过假设这一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而达到了解孔子的目的)

(备注)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放牧牛羊)这样的小官。由于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三十岁后便开始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卓有政绩。后先后任小司空,大司寇。54岁时因鲁君不听朝政,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他带着弟子到过7个国家,但未能得到任用。后回到鲁国,专心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工作。5年后逝世。

[学生活动2] 随堂小品:因材施教

(参考)教材p44上的文字材料(补充)学生公西华的询问与孔子的答复

(提醒)注意表演时的人物性格和神情

(引申)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学“问”

(说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此外,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

(联系)语文教学“《论语十则》”

(从进度上看,初一语文教学刚好教到《论语十则》这一课,可与历史教学实现互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相通之处,如下面提到的周国平《人生寓言》等,这与历史课向历史与社会课的改革也是一致的)

(启发思考)1、孔子的教学思想给你的学习状态有什么启发么?

2、可能你已经理解并记住了这些言论,但落实到行动中了么?

(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如何更好的实现启发式教学,做好这样的“君子”,是教学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内容。)

(简介)孔子的政治思想:“仁”——的道德准则

(说明)“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苛政猛于虎”,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反对暴政虐民。

(对初一的学生而言,过多直接引用古语加以说明,会使学生不知所云,一一加以解释,又不为时间所允许,故而在授课过程中只选择具典型意义的言论加以解释,下同)

第3小组——孟子、荀子(儒)

[学生活动3] 知识竞赛

(抢答/备注)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认字写字)、数(算术)

明清时期以四书五经为题的文章叫什么/八股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通过知识抢答这一方式促使学生多接触这方面的课外知识,实现探究性学习,同时通过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对本课内容加以补充)

(小结)孟子的生平: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曾游历数国,阐述其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思想:“仁政”——“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赋税”、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其他:“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舍生取义”……

(简介)荀子:名况,赵国人。在多年的游历中,他接触到各种学派的人物,研究了各派的学说思想,总结了各派学说的成就,吸收其中的积极因素,成为儒学大师和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说明)斗转星移、暑往秋来都是自然现象,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天地官而万物役”)

第4小组——老子(道)

(简介)老子生平: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道家创始人

思想: 1、“道”——万物的本原,宇宙的准则

“无”——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礼治

2、朴素的辨证法: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结合)教材p45“动脑筋”以柔克刚

(说明)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回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学生活动4]

找出你所知道的事物对立面相互转化的事例或理论

(备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孔子、韩非子、李连杰、施瓦辛格、周杰伦、丑小鸭、周国平《寓言两则》……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方式,带给学生关于成长的一些启示)

第5小组——庄子(道)

(简介)庄子生平:名周,宋国蒙人,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归隐。著有《庄子》一书。

思想: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更加消极。(无为、无己、绝圣弃智)

[学生活动5]

小调查:你读过《庄子》这本书么,你能给大家讲述其中的寓言故事么?

(备注)朝三暮四、庖丁解牛、望洋兴叹、吐故纳新、贻笑大方、邯郸学步……

(说明)本活动与下节历史活动课“《庄子》成语故事会”结合进行

(从某种角度而言,历史本身即是由一个个故事组合而成,在历史教学过程 中,利用故事会这一形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6小组——墨子(墨)

(简介)墨子生平: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墨子后学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对认识论,逻辑学,自然科学中的力学、光学和几何学等都有一定的研究和贡献。墨者组成具严格纪律的团体,服从其领袖“钜子”的指挥,过着简朴的生活。西汉后墨学渐趋衰微。

思想:兼爱(“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节葬……

[学生活动6] 简介墨子和公输班的故事

(备注)公输班为楚国造云梯准备攻宋。墨子赶到楚国,希望说服公输班和楚王不要以大国欺侮小国,墨子与公输班在楚王面前设置沙盘,演习攻防。公输班用九种方法攻击,墨翟用九种方法防御。公输班不能取胜,最后,公输班说,“我还有最后的一着,但我不说出来。”墨翟说:“我知道你还有最后的一着,但我也不说出来。”楚王听不懂他们的哑谜,墨翟说:“公输班不过以为杀了我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我的三百余门徒已进入宋国,登城协防,等待作战。”楚王于是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第7小组——韩非子(法)

[学生活动7] 简介韩非子和李斯的故事

(备注)韩非子是战国后期韩国人,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他写了《孤愤》等文章,集为《韩非子》一书,这些文章为秦王嬴政读到,极为赞赏。当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时,李斯妒忌其才能,加以陷害,韩非逼迫服毒自杀。

(简介)韩非子的思想:1、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世异事异,事异备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2、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理论,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只有实行严刑重罚,统治才能巩固

(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第8小组——孙武、孙膑(兵)

(简介)孙武:春秋晚期人,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将,率军攻破楚国。代表作《孙子兵法》

孙膑:前以介绍,此略,代表作《孙膑兵法》

[学生活动8]

你能给大家介绍《孙子兵法》中有哪些的观点?

(备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十击一,以众击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就虚”、“不战而屈人之兵”……

(联系)对商业,学习的启发有哪些

1—8个小组

[学生活动9] 比较各学派间的异同

(备注)如治国: 儒:仁政,后退的,希望回到西周时期

道:无为而治,消极保守的,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时期

法:法治,以向前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战争观:儒: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墨:反对非正义战争

(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各学派间的异同,从而为思考下面的问题打下基础)

新课小结

[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我是一国国君/班主任,我认为应该以

? 来治理国家/班级

(说明)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班级与治理一个国家是否有相似之处呢?

(通过这种假定思考和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推荐一套好书)蔡自忠漫画集

(说明)可以在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中,非常生动直观的了解诸子百家学说

(介绍一个网站)

(说明)一个很有意思的网络mud游戏,你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然后选用儒、道、墨、法、兵、农六种思想之一来发展自己的国家,不同的思想会带来不同的发展效果,想知道怎么回事?那就试一试吧!

(如何将网络更好的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如何通过游戏这一普遍受学生喜爱的方式,更值得我们思考)

教案说明

本课属于思想史内容,理论性较强。故而教学的关键在于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述,及通过多样化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的兴趣和主动性;又由于内容较多,故而通过情境设置等方式,使问题可以作为专题,供学生课后进行探索性学习。如: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在汉代以后被推崇备至,而当时却处处碰壁?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在近代被批判,而现代又为何加以重新认识?作为儒学大师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和李斯为何会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儒、道、法思想多有相对之处,为何常常为历代统治者同时采用?……此外,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这些思想的深远影响,在感受这些思想魅力的同时,能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有所启发。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 篇2

一、数形结合思想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既分析其数量关系, 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结合,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使问题轻松得以解决。每个几何图形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 而数量关系常常又通过图形的直观性进行反映和描述,即数与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借数解形、以形助数,使某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迎刃而解。

如, 数轴是七年级数学教材中数形结合的第一实例, 它的建立不仅使简单的形———直线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还揭示了数形间的内在联系,使实数的许多性质,可由数轴上相应点的位置关系得到形象生动的说明, 也为学习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运算等知识打好了基础。

又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使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是实现数与形结合的重要工具。由点找坐标,由坐标确定点的位置,通过坐标变化呈现图形的变换,也促进了数形之间的互相转化。

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用字母表示数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抽象, 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代数方法。教学“字母表示数”,其中“摆火柴棒”的实验中 ,就蕴含着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如果能先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中计算一些具体的数值,启发学生用字母表示数,使其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具有问题的一般性,便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学生领会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就可顺利地进行以下内容的教学:1.用字母表示问题(理解什么是代数式,学会怎样列代数式);2.用字母表示规律(运算定律、计算公式);3.用字母表示数来解题。因此,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理解并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基础,为学生后续的代数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是指求解数学问题时, 从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入手,找出相等关系,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将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 (方程组),再通过解方程(组)使问题得到解决。应用方程思想可以把很多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归结为方程来处理, 并且用方程思想解决比用其他方法要简便得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就蕴含了方程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清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区别,明确代数解法的优越性。代数解法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已知数和未知数, 在这个整体中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地位是平等的, 通过等式变形改变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关系,从而使未知数变为已知数。而算术方法往往是从已知数开始,一步步向前探索,到解题基本结束才找出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关系, 这样的解法是把未知数排斥在外的局部出发的, 因此未知数对已知数来说地位是特殊的。与算术解法相比,代数解法显得省时省力。

总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十分重要。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提炼、揣摩、概括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这样才能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落在实处。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 篇3

课程标准: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样式及其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和对古代名诗、名作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以及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课堂上的朗诵、讨论等活动为切入点,广泛搜集历代文

学名篇和课本中提到的著名文学家的生平事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文学作品和作家的理性认识。

2、整理文学领域中的杰出成就,并制作简单的表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吟诵、欣赏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古 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深挚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2、伟大的诗人和作家,都有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伟大的作品离不开作者高尚的人品。

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唐宋以来,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学样式丰富多彩,风格题材丰富多样,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

重点: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及代表作,词人苏轼、辛弃疾及代表作,四大古典名著。

难点:如何使文学作品的讲述和学习体现历史课的特点。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 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出:《早发白帝城》、《赤壁怀古》、《窦娥冤》、《西游记》 等图片。

提问:以上作品的题材、作者及生活的历史时期?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以上四部作品分属于不同的文学样式,分别是诗歌、词、杂剧、小说,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据了当时文学的主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学艺术”(板书课题)

唐诗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2、请阅读过这四部长篇小说或连环画的学生讲述这四部小说 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情节或片断,并尝试概括其思想性、艺术性。

3、教师对四部小说进行总结分析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善于表现大量历史

事件,写人物各具性格,提醒学生注意历史事实与小说演义的区别。《水浒传》应明确此书的作者,至今尚无定论,它揭示了当“官

逼民反”的社会现实,挖掘了产生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和黑暗。

《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通过神魔斗争的故事,曲折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红楼梦》代表了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以贾宝玉、林

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具体解剖了封建社会后期衰败的过程及原因,向人们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小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几个高

峰,我国古代文学领域、名家名作灿如星斗,值得我们吟咏诵读,从中获得生动的史实材料,吸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课堂练习

1、中国是诗歌的王国,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

峰,词兴起于 代,至两宋达繁盛,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元代文艺以 最为光彩夺目,其中 最负盛名,他的代表作是《 》,明清时期,十分兴盛。

2、材料分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宋代哪一位著名词人的作品?

这位女词人的作品,以宋室南迁为界线,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思 想感情,造成宋室南迁的是哪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诗中涉及了中国历史上哪一场重要战争?

3、动脑

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教学后记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 篇4

李建敏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如何学习数学,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注意观察、实验和猜测的探索能力,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感性知识。3.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4.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第二章 有理数

1.通过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做到形数结合。

3.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和运输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优越性,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初步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对所给的数,能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或有效数字的个数)取近似值。第三章 整式的加减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掌握代数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2.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初步体会到数学中抽象思维方法和食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单项式系数与项数、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幂或降幂排列。

4.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能准确的去括号和添括号。能熟练的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5.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的运用数的运算,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

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 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3.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理解频数、频率、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必然发生的概念。借助频率,正确区分“不太可能”、“很有可能”、“必然发生”在数学中与日常语言中的不同用法。借助频数或频率的大小,初步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内容 课时

1.1与数学交朋友 3课时 1.2让我们来做数学 3课时 小结与复习1课时

2.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2.2数轴 2课时 2.3相反数 1课时

2.4绝对值 1课时 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课时 2.6有理数的加法 2课时 2.7有理数的减法 1课时 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 2.9有理数的乘法 3课时

2.10有理数的除法 1课时 2.11有理数的乘方 1课时2.12科学记数法 1课时

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课时 2.14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课时

2.15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便运算 1课时小结与复习2课时 3.1列代数式 3课时 3.2代数式的值 1课时 3.3整式 3课时 3.4整式的加减 5课时 小结与复习2课时

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课时 4.2画立体图形 2课时 4.3立体图形与表面展开图 2课时

4.4平面图形 1课时 4.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2课时 4.6角 3课时 4.7相交线 2课时

4.8平行线 3课时 小结与复习1课时 5.1数据的收集 3课时 5.2数据的表示 2课时

5.3可能还是确定 2课时 小结与复习1课时

四、奋斗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有理数”这个重点内容;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的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长江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生字词。

2、品味本文感情浓郁的语言特色。

3、学习本文昂扬向上的风格,培养乐观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文中长江的形象,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时代的赞美。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7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

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三)、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齐读全文或指名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3、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读试划分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归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描写长江很早就醒过来了。

第二部分(3-7)自然段,抒发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8)自然段,呼应开头,点明主旨。

(四)互动学习:合作 探究

讨论

互动1:作者描写长江问什么选取长江的黎明,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长江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

明确:这里作者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这里的黎明象征的是祖国的新气象,象征的是祖国美好的明天。这里的黎明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象了。

互动2:本文的作者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描写长江的?你能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或词语吗?

明确:见课本

互动3:作者的心情是“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一点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为什么作者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这和“青春”不矛盾吗?

明确: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它是“古老的”。古老的长江在经历的岁月的洗礼后,如今在新时代光辉的照耀下,看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所以心情才“书场”“欢愉”,强调长江是“古老的”也是为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发言,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梳理归纳

(五)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1、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梳理文章的语言特点:

(1)、既有诗歌的精练又有散文的舒放。

(2)、注重长短句的交错运用,词语参差错落,读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诵。

小组内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教师评价,鼓励优秀。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 篇6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记叙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②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③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知识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难点

①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②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③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 课型 探究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 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现在我国部分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

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结论:(1)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能是营养问题。(2)这两组图片中儿童少年是不是得了营养方面的病?一是营养不良,一是营养过剩。(3)是不是与生活环境有关?一个生活环境艰难,一个生活环境优越。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7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教学工作计划

赵琼雅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赵琼雅——七一班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入学了,学生总体情况如下:七年级1班共有学生:59人,通过调查,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还不错,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不太好;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二、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丰富的图形世界”、“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式及其加减”、“基本平面图形”、“一元一次方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在合理的推证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这部分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是认识到事物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过程中,要亲自去展开与折叠、切截,亲自去观察、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从而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控制练习和习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继而介绍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采用了与第二部分内容相同的设计思想,即从实际问题着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实现学生的思维由数到式的飞跃,并运用类比的思想探索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代数工具并用于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识别线段、射线、直线、角、平行与垂直等有关概念,从事折纸、模型以及使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几何工具,画角、线段、平行线、垂线,制作七巧板、图案设计等活动。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解方程和运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丰富的实例,从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利用天平直观地归纳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归纳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立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实践活动,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对大数进行感受和估计。学习表示大数的一个重要方法:科学计数法。通过数据统计过程,从扇形统计图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习制作扇形统计图。通过对报纸中数据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1、利用图形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并能字母表示算式,初步认识角并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总之在每一章中都要与学生一起认真的来研究学习。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共12课时)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课时)第二周:1.2展开与折叠(2课时)

1.3截一个几何体(1课时)

1.4从不同方向看(2课时)

1.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1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第一章测试

第三周: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共21课时)

2.1数怎么不够用了(1课时)

2.2数轴(1课时)

2.3绝对值(1课时)

2.4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第四周: 2.5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

2.7水位的变化(1课时)

2.8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第五周: 2.9有理数的除法(1课时)

2.10有理数的乘方(2课时)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课时)

2.12计算器的使用(1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第二章测试(2课时)第六周: 国庆长假

第七周: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共12课时)

3.1字母表示数(1课时)

3.2代数式(1课时)

3.3代数式求值(1课时)

3.4合并同类项(2课时)第八周:3.5去括号(1课时)

3.6探索规律(1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第三章测试(2课时)第九周: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共11课时)

4.1线段、射线、直线(1课时)

4.2比较线段的长短(1课时)

4.3角的度量与表示(1课时)

4.4角的比较(1课时)

4.5平行(1课时)

第十周:4.6垂直(1课时)

4.7有趣的七巧板 1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第四章测试(2课时)第十三周: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共15课时)

5.1你今年几岁了(2课时)

5.2解方程(3课时)

5.3日历中的方程(1课时)第十四周:5.4水箱变高了(1课时)

5.5打折销售(1课时)

5.6“希望工程”义演(1课时)

5.7能追上小明吗(1课时)第十五周:5.8教育储蓄(1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第五章测试(2课时)

第十六周: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共7课时)

6.1 认识100万(1课时)

6.2科学记数法(1课时)

6.3扇形统计图(1课时)

6.4你有信心吗(1课时)

6.5统计图的选择(1课时)第十七周:回顾与思考(1课时)

第六章测试(2课时)第十八周: 总复习第十九周: 总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七一班

赵琼雅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科书中的所有章节: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习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九章:多边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第十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四、奋斗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八认真工作。把教学八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开展导学教学模式,按照教案设计要求,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学困生,实现共同进步。

6、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7、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8、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9、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要照顾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10、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1、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12、注重平时错题收集整理。

六、教学进度 第六章

2月24日——3月15日 第七章

3月16日——4月05日 第八章

4月06日——4月20日 期中复习及考试

4月21日——4月30日

第九章

5月01日——5月15日 第十章

期末复式及考试

5月16日——6月5日 6月5日——6月25日

张立新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 篇9

班级姓名计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踌躇(chou)颓唐(tui)宽绰(chuo)棉絮(xu)

(zha)xie)dan)ru)

C.(shi)(gui)(chan)

D.祈祷(dao)怂恿(song)数落(shu)慈祥(ci)

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石破天惊无精打采B.惴惴不安虎视眈眈

C.丰姿卓约如法炮制D.心旷神怡一本正经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坐:坐在B.勒:刻

C.排:冲破D.老:衰老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远上/寒山/石径斜B.更在/斜阳外

C.自古逢秋悲/寂寥D.岁岁/重阳

5.揣摩下面各句中“哭”的原因。(4分)

A.我一回到家就号啕大哭。我用头撞墙。我的小人书是我巨大的财富。

B.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第二天上午,船快要到北海道了,这回是两口子一齐来到那位财主夫人的舱房。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6.诗词默写。(8分)

1)胜似春光。

2)无边落木萧萧下,3)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的豪情的诗句是4),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母亲节来临,某报社正在举办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你也将参与这项活动,你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__(2分)

8.“永远的丰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

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请你回答以下问题。(共8分)

①“永远的丰碑”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②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黄继光写几句赞语。(3分)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的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当

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挺身而出,冲向敌人地堡。他用手榴弹炸掉敌人几个

火力点,但还有一个火力点仍在喷着火舌,严重阻碍了战友前进。这是,他已经受伤,手榴

弹也用完了。为了部队的前进,他忍着伤痛,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

枪射口。上甘岭战役最后取得了胜利。

答:

③请你谈谈观看这个专题栏目后的感受。(3分)

答: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列课内文段,完成9-16题。(18分)

①不必说_____的菜畦,______的石井栏,______的皂荚树,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

鸣蝉在树叶里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____向云霄

里去了。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

乌有臃肿的根。⑥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

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得远。„„

„„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

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着,_____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便______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9、在选文第一段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2分)

10、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第二段的横线处,只填序号。并谈谈这些词有什么特点。(2分)

备选词:A、顶B、支C、撒D、拴 E、系 F、拉 G、牵 H、拽 I、罩 J、盖 K、看

11、第一段文字描绘百草园的生活着重突出哪两方面?这体现出“我”什么天性?(2分)

12、这一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方法有:A.B.C.(3分)

13、结合选文谈谈作者对百草园有种什么感情?(2分)

14、“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有何特点?仿照例句,造一个句子(不少于50字)。(3分)

15.第二段文字写冬天百草园很无味,而写雪地捕鸟却津津乐道,这样写有何好处?(2分)

16、文中遗漏一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成仙”应放在何处?插入这一句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5分)

真情

①当时我叫他“小老弟”。其实,我们的年龄还差着辈分,我只能这样称呼他。②那天,家里电冰箱坏了,我到修理部请求上门修理。修理部的同志说:“现在人手少,需稍候两天,你要急,可以拉来修理。”这可难为了年过花甲的我,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旧书旧报纸的卖!”一声吆喝使我闪出了一个念头。

③看上去他二十多岁,一个很精神的小伙子。我叫了一声“小老弟”,把来意向他讲一遍,并表明急切的心情,最后还特别加重了一句“我给您劳务费!”他憨厚地笑了笑:“走吧”。

④我们二人从三楼把冰箱抬到平板车上,拉到修理部。冰箱修好了,他又帮我抬回家。我当即从衣兜里掏出二十元钱,他的脸“腾”地红了:“您还真给钱呀?”我说:“那当然。”他执意不要。最后他说:“你有旧书旧报就卖给我吧。”看来这是他惟一的要求。我把所有的旧书旧报纸都找了出来。我想说不要钱,可在他坦诚的表现面前愧于开口。

⑤说真格的,平时我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这些人,对他们存有戒心。而这件事使我转变了看法,在我们生活中,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的人,人人都有一片真情,人人都有可能向你献出一片真心,只要我们敞开心扉,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我们的周围就会是一个真诚明亮的世界!

17、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2分)

18、用简明的语言概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分)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给文章分层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0、文中划线的部分是人物的________描写。(A、语言描写 B、行动描写 C、肖像描写 D、心理描写)它真实地刻画出小伙子是一个_______的人。(A、朴实善良 B、慷慨大方 C、主动热情 D、无私无畏)(4分)

21、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

A、说明是“小老弟”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了我,使我改变了对外地人的看法。

B、真切地表明,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C、鲜明地揭示出所记事情的意义——只要我们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人世间就会充满真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D、深刻地表现出无论是哪儿的人,无论是从事何种工作的人,都有一片真情的社会现实。

(三)阅读以下诗词,答题。(7分)

渔 家 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2.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

23.“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5分)

三、作文(50分)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物,都给了我们帮助、教育和启迪。请以“感谢”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可以以“感谢你,××”为题,也可自拟题目。

3.字数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C2.C3.A4.C

5.A.失去心爱图书的悲痛。B.对自己错误的行为感到羞愧。

6.略7.略

8.①示例:革命英烈的业绩、精神及其英名永存。

②示例:你用血肉之躯,铺平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你虽然倒下去了,却在人们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③示例: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加倍珍惜。

二、(一)

9、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长吟 伏 窜

10、B C E G K F I(具体、形象、生动)

11、植物 动物 爱玩

12、A.排比B.比喻C.拟人

13、喜爱

14、略

15、突出孩子爱玩的心理

16、⑤和⑥之间,儿童的好奇心理,对自然有浓厚的兴趣,对传说有很强的探求心理,表现儿童的天真、幼稚。

(二)17、小老弟

18、起因:坏了的冰箱要送到修理部去而我却年老办不了。经过:小老弟义务帮我运送冰箱。结果:我将旧书报卖给“小老弟”。

19、D

点拨:这篇短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总述,然后详细记叙事情经过,最后是写对此事的感想。

20、B、C、点拨:神态描写是肖像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

21、C

点拨:在整体感知文章所表达的主旨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结尾作者议论的用意。

(三)22.边塞秋色思乡之情

23.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 篇10

六年的学习生活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幼小孩童变成了富有知识的青少年,让我从之前的孤陋寡闻到如今的小有见识,但是还不够,都说“十年寒窗苦”我却刚刚掌握了仅有的3/5,剩余的还要慢慢领悟。老师经常教导我们:“一个人要有气质和自信,而拥有它们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好好学习,满腹才华。”因此,我深深的记住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记住了经久不衰的真理和不可磨灭的现实。

我永远忘不掉那次大扫除,全班同学齐心协力清理班级,负责擦玻璃的把玻璃擦得如水晶一样透明,负责擦瓷砖的把瓷砖擦得如镜子一样闪亮,负责扫地的把地扫的一尘不染……最后经过我们的辛勤劳作我们的班级被学校授予“最干净的班级”,并得到嘉奖,同学们欢呼雀跃,手舞足蹈。

我永远忘不掉,那几次班级辩论会,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正反方都振振有词,唇枪舌剑,你方唱罢我登场,互相不甘示弱,为各自的观点据理力争。

在母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收获了许多,有了知心朋友,得到了老师的言传身教,这使我成为知书达理的好少年,得到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愿望,也留下了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更重要的是汲取了最好的知识,受到了最好的教育,为我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方向。是的,我在母校学习的日子已屈指可数,猛然回首,平易近人、体贴入微的师长还有可爱的校园,都要在我们轻唱的歌声中封存,不知何时,我们已经成了校园中的大哥哥,大姐姐,成了弟弟妹妹们学习的榜样。

忘不掉,忘不掉,一幕幕生动的画面,都记录着从入学到毕业的丝丝毫毫,记录着我们获得知识的分分秒秒,正是这一幕幕的画面,让我们更加留恋,更加难忘,更加珍惜。

上一篇:状元谈高中学习方法下一篇:教案《爱吃水果的毛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