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2024-08-01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通用8篇)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篇1

合同编号:受理编号:

文件编号: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合同

(计划类别:事业单位科技计划(切块管理))

用款单位:

单位地址:

电话:传真:

深 圳 市 科 技 和 信 息 局

二ОО七年制

甲方(管理单位):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

乙方(用款单位):

乙方法人代表:身份证号码:乙方负责人:职务:身份证号码:乙方开户单位名称:乙方开户银行:帐号:

根据深府办[2007]133号通知要求,根据乙方的办学和科研规模安排一定额度的切块资金,由甲方委托乙方依据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则进行管理,并确定给予资助的科研项目/单位和资助额。

根据深科信[200]号文件,甲乙双方为做好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切块资金的管理,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甲方安排乙方市科技研发资金切块资金为人民币(大写)佰拾万元

(小写)万元,由市财政局拨付。市财政局对拨付的市科技研发资金

实行专户划拨、监督使用,乙方应当在市财政局指定的银行开立专户。

第二条乙方应当按照《深圳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单位研发经费资助计划

操作规程》(深府办[2006]133号)的要求对切块资金进行管理,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财务监督。

第三条乙方负责对资助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监督检查项目合同的执行情况,建立资助

项目档案,审查项目执行情况,组织项目中期检查及验收。如有项目失败,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条乙方负责与获得资助的单位或部门签订项目合同书。项目合同书的内容应当包

括资助金额、资助款的用途、技术经济指标、知识产权和仪器设备的归属、绩效考评事项及违约责任等事项。

第五条本专项资金管理实行绩效评估制度。甲方有权对市科技研发资金的使用情况进

行跟踪评价或绩效评估,包括聘请中介机构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独立审计和评估,乙方应当给予配合。如乙方不予配合,甲方有权通知市财政局停止资助乙方未到位之科技研发资金或收回已划入专户但尚未使用完毕之资金。

第六条甲方负责对切块管理资金进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是否在研发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是否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3、是否获得了一定数量、质量的科研成果,包括论著及知识产权。

绩效评估的结果将作为下一切块资助额度确定的依据。

第七条本切块管理资金开支范围只包括人员费、仪器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

费、差旅费及其它与项目研究开发相关的费用,不得用于支付给所在单位有事业费拨款的项目组成员的工资性费用,不得用于采购单台(项)十万元以上设备及软件。

第八条乙方应在收到市财政局拨付的切块资金后及时与项目承担单位或部门签定项

目合同书,同时拨付项目经费或办理项目经费使用手续(须在本合同后附立项项目清单)。

第九条切块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违反财经纪律,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在管理和监督中滥

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挤占切块资金的,交由相关管理部门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深圳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规定的权限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处分或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条项目合同期内,合同书内容一般不作调整。乙方若确需变更合同书内容或项目

失败的,应当提出书面报告并说明原因,经甲方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或终止项目,否则视同擅自变更合同书内容按照本合同第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乙方在履行本合同期间,如违反本合同有关规定或擅自变更合同书内容的,甲方有权单方立即解除本合同。甲方单方解除本合同后,乙方应进行项目清算,并在收到甲方解除合同书面通知30日内全额退还甲方资助的市科技研发资金,否则应按逾期还款日万分之一支付甲方延期付款违约金。同时,甲方有权在乙方违约之日起三年内不再受理乙方的项目申请。

第十二条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经双方协商订立的附加条款将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

分。

第十三条甲乙双方发生争议,应本着协商一致的原则解决,当合同非因乙方违反本合同的规定或擅自变更合同书内容需要更改或解除时,双方应协商一致后订立书面变更条款或协议。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的争议,协议各方同意提交深圳仲裁委员会按该会规则仲裁解决。

第十四条本合同未尽事宜,按照《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科技

研发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及《深圳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单位研发经费资助计划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4本合同一式六份,甲、乙方及市财政局各执二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单位盖章)通讯地址:深圳市上步中路1001号深圳科技大厦

邮政编码:518031

局负责人(签字):

处室负责人(签字):

项目负责人(签字):

联系电话:

乙方:

通讯地址:

组织机构代码:

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代理)(签字):

单位负责人(签字):

项目负责人(签字):

联 系 人:联系电话:

E-mail:

日期:年(单位盖章)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联系电话:联系电话:移动电话:年日月日5月日期: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篇2

一、浅谈光明新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的特点与认识

1.投资项目多,建设周期长,资金监管审核程序复杂,专业技术性强。光明新区成立已有八年,截至目前新区政府立项投资的项目已有800多个,加上市政府投资项目更是多达1100余个;每个项目建设周期少则数月,多则长达几年,个别项目甚至从新区成立至今尚未竣工移交;期间资金监管审核程序较多,财政部门不仅要把握工程建设进度,还要把握每个合同建设的合理性,资金支付是否超概(包括明细概算)、是否超计划等,每一步都就要严格把控,而且程序较为烦琐复杂,工作量较大,专业技术性要求较高。多项目、长周期、高技术性成为政府投资管理中的突出特点。

2.工程建设涉及部门多,财政作为审核的最后环节,既要质量又要速度,成为矛盾的集中点。新区政府投资项目从工程款申请开始要经过多次审批,涉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财政审批审核拨款单位;同时,每笔合同支付要经历较长的手续准备阶段和资料审核程序,较为烦琐,费时较长,而且最终到财政审核阶段时均已历时较长,如果施工单位对工程款需求较急,就对财政审核工作将带来很大困难。财政审核工作是资金支付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如果急于付款,就必然会影响审核的效果,如果按程序按部就班,则可能会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为解决这一难题,增速、提效将成为唯一途径。

3.现行财务制度滞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账务记录工作人为手工登记工作量大且正确率无保障,尚无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管理专项审批管理平台。政府投资项目重结算、轻决算的问题较为突出。建设单位缺乏必要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工程的竣工结算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致使工程结算搞不好,更谈不上决算;资金管理前紧后松,在项目建设初始阶段财政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资金支付把得较严格,按工程预算或合同支付进度款,建设单位一般会主动按程序向新区财政部门申请项目进度款。但工程竣工审计决算工作是在项目完工后进行的,此时建设工程已实际完成并投人使用,工程款项已支付到85%,没有资金和进度的压力,并且审计工作还会涉及到建设单位自身的管理质量、是否执行好相关法规等问题,因此每当企业迟迟不愿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新区成立以来一直也没有一套专业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系统,所有数据和工程完成情况,支付进度均有人为手工记录,费时且效率较低,准确性和完整性也有待提高。

4.各岗位重复性工作效率低,且对账工作难以开展。由于新区六年来建设项目较多、规模较大、程序处理较为复杂,同时时间跨度较大,加上基建账目管理人员账务调整不够及时,使得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已对政府投资项目拨款审核的正常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由于管理方法的不科学,从专管员到出纳员都做了大量重复劳动,这不仅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具体情况主要体现在对账工作的复杂性上,即发改指标与财政指标的核对、财政指标与会计指标的核对、财政指标与建设单位指标的核对。

5.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相对薄弱。服务是政府软环境建设的永恒话题,是现代政府管理的本质要求。政府作为架构于社会其他组织上的更高的管理机构,是因社会需要而存在的。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是政府存在的价值基础。事实上,政府工作人员的意识上转变的还不够及时,尤其在地方政府,一直以政府为中心,重管理、轻服务的意识依然严重。这使政府的效率低下,为人民服务成为一句空话,使政府形象大打折扣。

鉴于以上各种情况,提效、增速、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平台,破解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难题,成为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经发财局主管领导批准,该局工作人员对政府项目财政管理进行大胆改革创新,提升新区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一套切合新区实际“聚人气、接地气”的管理平台应运而生。

二、光明新区政府投项目财政管理平台集“十大功能”、“八大创新”破解项目资金管理难题

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发财局工作人员认真筹划,研发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平台。此平台融入经发财局开发人员的集体智慧,以“创新、改革、人性化”为目标,“精、简、易”为导向,平台将实现数据结果导向化、操作功能平面化、指引菜单图表化,着力打造人性化服务平台。

1.平台开发附带“明细概算”的项目管理功能、“分门别类整理”的计划管理功能,解决超概算(明细概算)超计划问题。系统对项目概算和计划进行了设置,首次在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闭环管理中实现发改概算、计划、财政指标管理和会计核算以及审计决算的一体化管理,实现了概算带计划、概算控合同、计划制约合同支付,实现了概算、计划、合同、支付四个环节在一个系统中相互衔接、制约,解决了超概算超计划的问题。首次使用明细概算控制合同拨款,使资金调配更为合理;项目支付金额一旦超过概算总额或计划金额,系统将自动提示,有效避免了资金超付问题,实现了资金的事前控制,同时为方便项目和计划管理在系统开发工程中还添加了项目合并、解决两个项目之间合并问题,主要是针对发改项目合并而设计的,该功能实现后省去了项目修改和删除的麻烦,省时高效,简单易懂。

2.系统开发具有“支付进度”的合同管理功能及项目审计报告结算、决算及财政确权功能。为简单明了地识别项目竣工结算情况,提醒相关建设单位及时对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和财政确权,在软件系统开发时,我们在项目管理模块中单独增加了审计结算、决算报告上传功能,并且在项目上设计增加了文字识别标记,即上传审计结算和决算的项目会显示“结”或“决”的字样;同时,还增加了项目完结时财政确权功能,当点击该功能后,整个项目将会被冻结,表示项目的完结。

建立项目概算与计划及合同支付一一对应关系,确保进程中每一项经费都按照发改概算拨付,施工单位完成一项工作,财政支付一项款项;项目完工后,施工单位只有做了工程决算,上传了竣工决算报告,过了质保期后才能办理资金结算和支付尾款。这一控制真正解决了建设单位轻决算的问题。同时附属在每个项目下的项目合同管理功能,它是对本项目下所支付的合同进行排列,有序管理,让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该项目下合同数量,还可以清楚得知每个合同的支付进度,由原来被动接受建设单位提供支付进度付款,变为主动掌握检查核实建设单位提供的进度情况,不仅提高了准确性,也使财政在审核进度款方面握有主动权。

3.便捷高效的“实时数据”查询功能和电子档案“存储配比”功能。

(1)为更快、更准、更便捷的实现项目实时数据统计,以便用于开会统计和突发需求,系统在注重项目整合和数据查询方面也下足了工夫。首次在财政软件系统使用二维码技术,首次引入高拍仪,有效提高了数据录入的效率;首次将有关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拨款资料(含发改部门下达的项目概算和计划文件及审计本门的审计报告),全部进行电子化保存并实现智能化匹配,极大地简化了政府投资项目历史数据资料的查阅使用;实现了项目、计划、合同、支付及项目附属电子文档的“一查”、“一点”、“一打”速效获取功能,即查询所需项目、点击所需资料、即可即时打印电子文档等一系列操作在一分钟即可搞定,大大节省了数据的查找时间。

(2)政府项目财政管理系统,采取“统一受理、分类管理、集中审批”的管理模式,实现一站式管理,一次录入,全区项目相关单位共享信息。这样,既能满足资金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的需求,又能方便各建设单位把控项目进度,方便资金申请与核拨,省工、节时、高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拨款意见的审核上,无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平台时,各项目管理单位财务人员申请资金和财政审核人员做出审核意见大概各需要30分钟的时间整理核对资料,平台上线后大约只需要4分钟的时间,效率提高了数倍。

第二,工作流程上,无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平台,建设单位需要填写申请单;专管员需要做出审批单,还要手动进行指标扣减;出纳拨款和会计记账环节同样要重复之前的工作。换句话说,即自项目款项申请到最终结束,每个岗位都需要重复录入项目计划和支付信息。而系统上线之后,只需要建设单位申请岗位录入项目、计划、和支付信息,其他各岗位只需要进行审查核对,杜绝了重复录入的弊端。不管是审核岗、出纳岗还是会计岗都实现了在系统中只需轻轻一点就可以打印出所要的单据,减少了各岗位至少80%的工作量。这样,既缩短拨付时间,又提供完备、准确、灵活的账务账表,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及时、安全、准确的拨付。

4.两次“核定”操作的支付管理功能,减少重复申请和补充申请环节,为操作人员提供便捷性;同时,平台独具的“易操性”特点使各类人员都能轻松掌握平台。在开发支付功能时,为操作的方便性,在建立基本的审核、打印、支付功能之外,还添加了支付取回、修改、审核意见修改及审核资金两次核定功能。即支出阶段分初审和复审,在每个审核阶段均可对申请资金进行核定,无须做退单重申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工。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平台简单方便,易操作等性能让即使不懂财务、计算机水平不高的人员也能轻松使用,并且可以较快地找出所需要的的数据。同时,简单易懂的操作方法和清晰明确的模块分类让领导一目了然,将成为领导实时把控政府投资项目财务数据的得力助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系统的易操作性也让新区报账员和会计核算人员受益颇多,省去了花费较多时间学习财务平台使用的环节。

5.项目计划“自动导出”功能和项目概算、计划、合同、支付在“同一平面全过程浏览查询”功能使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平台更具实效、更接地气,为新区项目管理聚集了“人气”,吸引了其他兄弟单位参观借鉴。

平台首次实现在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拨款系统中自动生成(导出)该项目的决算数据,即每个月月末,系统都会在凌晨零时准时自动导出。截至到本月末系统项目所属的全部计划及计划使用金额和剩余情况,省去了人为导出的操作过程,也解决了人为导出“易遗忘”的问题;首次添加最具创新性的设计“同一平面全过程浏览查询”,它可以全程展现单个项目立项、概算、所属全部计划及所涉合同支付的全部详细信息,并可清单式导出打印在一张纸上;此外,系统还首次在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财政管理平台中采用“指纹识别”安全保密措施,提高系统安全性能。

光明新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平台的开发,实现了概算及明细概算控制拨款的功能,实现了概算和计划同时控制合同支付的功能,实现了计划指标和概算的自动扣减功能,实现了合同支付比例自动计算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都较大的提高里效率,降低了误差和错误率,把工作人员从烦琐的审核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这一成果不仅得到新区财政局领导的认可,同时还吸引了相关兄弟单位的学习和借鉴。

三、践行群众路线,提高服务质量

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中提出的“提高服务意识”的号召,积极“提速”、“提效”、转变服务意识。光明新区政府项目管理系统开发本着“人性化”目标进行建设系统,不仅高质量、高效率把工作人员从繁重的计算中彻底解放出来,同时独特的人性化设计使其更加贴合实际、更加接地气,很好地顺应了“走群众路线”、“转工作作风”、“提服务质量”的大环境。

现在,光明新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平台的第一、二期已上线运行,使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高速车道,实现了项目的全部电子化管理,实现了资金审批、出纳拨款、会计记账直接对接;紧接着三期的上线,建设单位和财政部门进行平台对接,将实现双方进行实时申请和批复,使效率提高数倍。届时,政府投资项目基建管理的整个流程也将圆满衔接。这宣布了新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系统正式走入智能化、高速化、规范化的申、审、拨、记,四位一体时代。在总结新区发展成就的基础上,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落实“五个光明”,即质量光明、速度光明、园区光明、绿色光明、幸福光明的发展思路。相信在新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发展和财政局的努力下,光明新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工作将会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要:在转变政府职能,创建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紧密贴合“四个创新”举措,加强项目管理,规范资金核拨流程,努力探索、不断总结,利用高新技术搭建起一套结构严谨、内控逻辑严密的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平台,实践总结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实用、高效、接地气的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之路。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篇3

据悉,长城开发计划在惠州仲恺高新区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购地约12.5万平方米,主要研发、生产及销售新一代消费类移动通信终端。同时长城开发在园区设立新能源产品基地,研发、制造及销售太阳能光伏逆变器、LED封装与照明、动车组用超大电容等产品。预计该项目完全量产后,可实现产值约80亿元人民币,年缴纳税收超1亿元人民币,创造就业岗位约6000个。

据了解,长城开发移动通讯终端项目也是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继三木通信、迪斯卡威、联代科技、信佳利之后落户的第五个移动通讯终端项目。五个项目完全量产后,预计园区可实现年产移动通讯终端产品8000万台,年产值约180亿元的产业规模。长城开发消费类通讯产品项目的成功落户,将进一步促进移动通讯类企业在该产业园的聚集发展,为园区打造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也将对惠州市和仲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篇4

申报及审核说明

一、申报程序

(一)项目申请人项目申报

项目申请人需登录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科教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http://ky.szhpfpc.gov.cn/index_html),网上填报项目申请书,并通过系统打印项目申请书,网上填报的项目申请书与书面材料必须一致,如出现不一致,项目申请自动作废。

(二)单位审核

项目申报单位(区属单位尚需各区卫生人口计生局、区卫生局、区计生局、新区公共事业局)登录系统,网上审核,并需按《形式审查及材料整理要求》(见附件)对上报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查。

(三)项目申请人查新申请

项目申请人需同时在系统中申请查新,如有半年内由市医学信息中心出具的查新报告,需在项目申报时填写查新报告编号。

二、申报材料

除网上填报项目申请书以外,需提供以下书面材料:

(一)本单位科研管理相关制度,如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非资助项目管理制度等(2011年已上报过的此次不必再报,如上述制度有修改的,1需将修改后的制度重新上报)。

(二)《2012年度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汇总表》,由申报单位从系统中打印、盖章,一式两份。

(三)《2012年度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申请书》一式四份,打印及装订要求见《形式审查及材料整理要求》(见附件),申报项目必须有单位或区主管部门的评议和签署意见。

(四)《2012年度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非资助项目经费资助证明》(一式一份)。

上述申请书或表格均需从系统中下载。项目申报材料由申报单位统一交送市医学信息中心,不接收个人申报。所有申报材料需自行留底,不予退还。

三、查新评审费用

申报项目需交纳查新评审费900元,由项目申报单位统一向市医学信息中心交纳。(户名: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开户行:交通银行深南中支行,账号:***017128)。

四、申报、受理时间

网上申报时间为2012年2月20日至3月20日18:00,各区卫生人口计生局、区卫生局、区计生局、新区公共事业局、各直属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须于2012年3月25日18:00前完成审核并提交,对不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一律不得提交,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书面申报材料受理时间为2012年3月26日至

32月28日,逾期不再受理。未通过系统申报、审核、提交的项目,将不受理书面材料申报。

五、联系方式

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地址:罗湖区人民北路2202号科研服务部,联系人:甘慧清,电话:

询电话:82299566。

82226701,网上申报技术支持咨

3附件

形式审查及材料整理要求

一、各类项目申请符合条件要求。

二、所填内容真实,无虚假材料或不实信息。

三、《2012年度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申报项目汇总表》必须从系统中打印,按项目申请类别分别汇总打印、加盖公章,表中所填写的内容必须与《申请书》中的相关内容一致。

四、《申请书》格式必须为网上下载格式(2012年版),一式四份,用A4纸打印,连同另附的有关附件装订成一册。

五、上报的四份申请书均要求:项目组成员签字、承诺书签字必须为亲笔签名,审批表签名及盖章均为原件。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篇5

5年)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规范2015水务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管理,提高水务科技创新能力,突破深圳水工程水科技瓶颈,带动水务工程建设和管理技术进步,根据《深圳市水务科技创新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水务重点工作,制定本申报指南。

一、科技项目分类和申报方向

本水务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主要支持项目类别包括:重大专题项目、一般性项目、配套项目和创新平台配套项目等。项目申报主要面向在建重点水务工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基层水管单位生产管理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以及社会关注的民生水务问题等。

(一)重大专题项目 1.城市防洪排涝

针对深圳市综合防洪排涝体系仍较薄弱、城市暴雨内涝较为严重、雨水径流控制水平不高,雨洪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排水防涝信息化体系不健全、流域洪水综合调度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重点开展立体排水系统关键技术,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关键技术,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城市洪涝灾害数字化预报预警系统等方向的研究。(1)立体排水系统关键技术:通过地面(屋顶)滞蓄、浅层雨水管网、承泄河道、深层隧洞等技术系统集成,建立多生态因子、多目标协调的调度模型,从雨水蓄、滞、渗、净、排、用等全过程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管控。

(2)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可利用的雨水资源量,借鉴国内外最新的雨洪管理理念,开发雨洪收集、调蓄、利用的技术体系。

(3)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探索城市雨洪收集、滞蓄、调控等技术的使用条件,提出深圳市典型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制订和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技术规范。

(4)城市洪涝灾害数字化预报预警系统:按照云——雨——水的路径,建立流域下垫面、降雨、产流、河流流量的洪涝灾害决策系统,提供城市洪涝灾害数字化预报预警机制。

2.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供水安全

针对深圳用水总量受限,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供求矛盾依然突出;本地水源地水环境质量下降,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境内外水质受污染威胁大,水资源配置精细化不够;水源水质下降和优质供水的矛盾,对供水处理工艺提出更高要求等方面的问题,重点开展东江水质监测预警及改善措施,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原水嗅味的产生机理,快速监测及控制技术,水源地藻类监测与控制技术,水库分层水质分析,微污染原水水质净化技术研究等方向的研究。

(1)东江水质监测预警及改善措施:针对东江水质下降问题,通过东江引水水质监测,深入分析东江水质时间序列资料,建立水质预警体系,提出水源水质保护措施,探索水厂工艺改进措施,保障供水安全。

(2)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结合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和珠江三角洲水源配置等重大水源工程建设,开展全市水资源配置研究,提出深圳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保证供水安全。

(3)原水嗅味的产生机理、快速监测及控制技术:针对供水频繁出现的嗅味问题,分析产生嗅味的主要物质,探索原水嗅味物质的产生机理,开发嗅味的快速监测技术,研究原水嗅味分布规律,提出水源地嗅味控制技术。

(4)水源地藻类监测与控制技术:调查水源地藻类爆发的水温、水质、水动力和水深等因素,分析藻类繁殖的控制因素,提出藻类控制技术,研究藻类快速监测技术,建立水源地藻类预警与控制体系。

(5)微污染原水水质净化技术研究:针对深圳市多个水库出现季节性的Fe、Mn、氨氮和臭味等超标问题,开发快速识别技术;开展关键处理单元强化控制技术研究,提出基于常规净水工艺的优化和升级改造技术,形成净水厂生产全流程工艺基础控制体系。

3.河道水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 针对深圳在河流生态修复、西部感潮河流污染治理、截污系统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技术问题,重点开展感潮河流生态补水方案及补水标准研究,河流水生态修复治理集成技术,河道底泥原位处理技术,截流系统泥沙淤积及控制技术研究,沿河截污系统气体监测及控制技术等方向的研究。

(1)感潮河流生态补水方案及补水标准研究:为统筹考虑感潮河流水动力不足导致的水污染问题,探索海水补水的可行性,研究典型感潮河流生态补水方案,提出基于水生态健康的补水水质标准。

(2)河流水生态修复治理集成技术:开展外源控制——水生境系统修复——底泥治理于一体的河流生态修复体系研究,探索典型河流指示物种,研究河流生态评估体系,为生态河流治理提供指引。

(3)河道底泥原位处理技术:针对河流淤泥深厚、清淤难度大、清淤风险高等问题,开展河道底泥原位削减与固化技术研究。

(4)截流系统泥沙淤积及控制技术研究:针对截流系统泥沙淤积问题,开展截流系统淤积程度调查,复核截流系统过水能力,研究截流系统的泥沙含量,分析造成管涵淤积的原因,提出泥沙淤积控制措施。

(5)沿河截污系统气体监测及控制技术:通过沿河截污系统气体成分监测,分析沿河截污系统有害气体主要成分与浓度,探索有害气体产生规律,研究有害气体的控制技术。4.城市污水处理与排水

针对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升级改造与管理、污水提标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等问题,重点开展城市排水设施数字化管理及内涝预测预报技术,雨季混流污水生态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污泥原位减量化技术,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向的研究。

(1)城市排水设施数字化管理及内涝预测预报技术:根据深圳市降雨规律和排水系统特点,借鉴国内外排水设施数字化管理技术,研究排水设施数字化关键技术,建立深圳市典型区域排水内涝预测预报系统,开展排水设施数字化管理。

(2)雨季混流污水生态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针对雨季混流污水量大、污染物负荷低等特点,研究雨季初期雨污混流水快速处理技术,实现雨季混流污水生态和资源化利用。

(3)污泥原位减量化技术:总结国内外污泥减量化研究,对比分析各技术的优缺点,针对深圳市污泥特质,探索深圳市污泥原位减量化技术。

(4)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针对目前污水厂污泥传统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对比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污泥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提出适合深圳市污泥资源化利用方案。

5.城市水土保持 围绕水土流失量化、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治理效果等问题,重点开展城市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量化指标研究,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控及效益评估技术,饮用水水源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防治等方向的研究。

(1)城市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量化指标研究:在已有成果总结基础上,通过典型区域水土流失监测,分析水土流失程度与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量化指标体系。

(2)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控及效益评估技术:通过对建设项目不同阶段、不同防治分区、不同水土保持类型区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特点,分析不同水土保持类型与水土流失总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控技术,研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评估技术。

(3)饮用水水源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防治:通过水库水源地土壤污染调查,划定水库入库口土壤污染防护区范围,提出水库流域饮用水源地土壤污染生物过滤体系。

6.信息技术与自动化

重点开展水联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地下管网智能探测与管理技术等方向的研究,提高信息化新技术在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运用。

(1)水联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在现有水务数字化基础上,开展水联网平台构架与技术体系研究,水联网云服务的计算技术研究,基于水联网的水文洪水预报技术、水资源精准管理和高效利用技术、管网智能化管理过程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2)地下管网智能探测与管理技术:总结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原理和方法,提出适合深圳市地下管网探测技术,研究地下管线探测质量控制技术,建立地下管网信息化管理技术体系。

7.水务工程建设和管理

围绕水务工程运行维护、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等,重点开展供水网络干线结构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水库安全运行技术,水务工程施工与管理技术等方向的研究。

(1)供水干线结构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通过现场监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数据仿真方法,建立支护结构设计、大断面隧洞施工过程监控量测与反馈分析、隧洞病害预防预警及风险控制、围岩衬砌联合承载安全评价方法等研究。

(2)水库安全运行技术:围绕水库安全运行相关技术问题开展专项研究,为水库安全运行提供科技支撑。

(3)水务工程施工与管理技术: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污染等重大水务工程的施工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推动水务工程顺利实施。

申请单位结合自身优势及工作重点,按照以上重点研究方向组织申报重大专题项目。

(二)一般性项目

1.各申请单位结合深圳市水务行业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科技需求,研究解决具体工程技术问题。

2.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先进实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一般性项目由申报单位自拟题目和研究内容,每个项目申报资金不超过80万元。

(三)配套项目

已取得科技部、水利部、住房建设部,广东省科技厅、省水利厅和省住房建设厅、深圳市科创委等立项并在深圳市实施的水务科技创新项目,可以申请资金配套补助。但已获其他资金渠道全额补助的,不得重复申请资金配套。

(四)创新平台配套项目

在深圳市建设实施的水务工程实验室、水务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含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可申请资金配套补助。但已获其他资金渠道全额补助的,不得重复申请资金配套。

二、组织申报要求

(一)选题要求

申报单位应按照《深圳市水务科技创新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不同类型项目的要求,通过整合和统筹规划研究内容,精选题目,选准角度、着力创新,突出重点,讲求实效,避免重复研究。

(二)严把项目初审关

各申报单位应根据本重点工作,从研究目标的可达性、研究内容的全面性和合理性、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案的可操作性、考核指标的明确性、经费编制和科技人员结构的合理性等方面,结合研究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严格把关。

(三)合理编制项目经费预算

各申报单位应按照《深圳市水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其细则、《深圳市水务科技创新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合理编制详细经费预算,项目预算的各项支出要详细说明主要用途、与项目的相关性、测算依据和测算过程。

(四)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

水务科技创新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当在相关领域和专业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或者技术优势,且承担实际工作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般应具有高工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离退休人员和外籍人员不能作为项目负责人。对于违规操作的项目负责人及其承担单位将集体记失信行为,违规三次(含三次)的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将停止其三年以上申报深圳市水务科技创新项目的资格。

(五)配强配好课题组

各申报单位应根据课题内容,为课题组配备较强的研究力量和较完善的科研设备,同时提供有力政策扶持项目开展、激励项目组成员。

三、申报材料、申报时间及方式

(一)申报材料

水务科技创新项目由各单位自主申报,经专家咨询及市水务、财政主管部门审核确定项目选题。申报时应提交如下材料:

(1)深圳水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表一式两份,加盖本单位公章(在深圳市水务局综合计划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填写项目信息并打印表格);

(2)水务科技创新项目申请书及项目详细预算一式两份(申请书可在“深圳水务网”下载,一般性项目在提交申请表时提交,重大项目经专家选题论证通过后提交);

(3)水务科技推广项目需要补充提交材料:推广项目的科技成果鉴定和技术成果报告或专利证书等证明材料;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同意书(该同意书由技术成果推广依托工程的项目业主提供);

(4)配套项目需要补充提交材料:原项目申请书复印件两份,验原件;原项目签订的合同书复印件两份,验原件;

(5)创新平台配套项目需要补充提交材料:平台成立批复文件等相关资料复印件,验原件。

(二)申报时间及方式

水务科技创新项目可常年在“深圳水务网”上的“深圳市水务部门综合计划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无登录账号和密码的单位可向市水务局申请(联系人:陶工,电话:83072096)。

四、申报单位要求

申报单位为全市水务系统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

五、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篇6

支持科技创新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深圳市龙岗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项目。

第三条

区科技创新局是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的主管部门,依照《管理办法》履行相关职责。

第二章

支持条件和标准

第四条

配套扶持。对获得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立项扶持的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载体)、众创空间、深圳创新“十大行动计划”等项目,给予配套扶持,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申请扶持应具备以下条件:

1.依托单位系在龙岗区依法注册、纳税或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2.申请项目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2门备案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去除龙岗区财政扶持后的余额50%、最高300万元扶持;有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的,给予其上经税务部门备案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去除龙岗区财政扶持后的余额50%、最高600万元扶持。

(2)没有成立企业的创新团队,连续3年将其研发费用去除龙岗区财政扶持后的余额计入新型科研机构,给予新型科研机构上研发费用50%、最高500万元扶持。

(3)入驻项目期间搬离新型科研机构的,不再享受扶持。4.入驻项目获得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扶持的,给予上级扶持金额50%、最高500万元配套扶持。

5.成果转化基金支持。按照龙岗区政策性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以不高于基金总规模30%的出资比例、不控股原则参股成立成果转化基金。

(三)区政府“一事一议”项目或获得我区“深龙英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扶持的,不予重复扶持。

第六条

区级创新平台扶持,分为区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认定扶持、区级重点实验室认定扶持、区级产品检测中心认定扶持、国家认可资质检验检测实验室扶持、众创服务平台扶持。

(一)区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认定扶持按以下规定执行: 1.申请扶持应具备以下条件。

(1)依托单位系在龙岗区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依托单位上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净资产1000万元以上,近两年每年经税务部门备案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500万元以上。该中心的专业技术开发人员20人以上,其中中级职称或硕士学历以上的人员占比35%以上,高级职称或博士学历的人员占比10%以上。

(3)具备必要的科研设备、工艺设备及场地等条件,有必要的检测、测试、分析手段。科研仪器、设备的原始购置价300万元以上。

(4)所属领域研发技术实力应达到深圳市领先水平。(5)同一项目未获得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各类创新平台认定。

2.经评审符合条件的,一次性给予其建设投入50%、最高300万元认定扶持。

(二)区级重点实验室认定扶持按以下规定执行:

1.申请扶持应具备以下条件。

(1)依托单位系在龙岗区注册、纳税或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2)依托单位能够为组建区级重点实验室提供资金保障、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学术交流等配套条件,其中提供科研场地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科研仪器、设备的原始购置价500万元以上(软件类300万元以上)。

(3)具备相应的科研实力,有研究经费、人员和制度保障,具有承担大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或产业化项目的能力。

(4)具有高水平的专职研究开发队伍。其中,教授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历的学术带头人1名以上;能承担国家、省、市、区重大项目的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的实验室主任1名;硕士

61.在龙岗区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企业。2.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并已按照政策要求在税务机关进行备案。

3.正常运营1年以上。

(二)经核准符合条件的,给予深圳市国家高新技术培育入库企业上经税务部门备案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10%、最高50万元的研发投入激励。

给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经税务部门备案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10%、最高100万元的研发投入激励。

给予中国五百强企业上经税务部门备案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10%、最高500万元的研发投入激励。

给予世界五百强企业上经税务部门备案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10%、最高1000万元的研发投入激励。

其他科技型企业,给予上经税务部门备案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5%、最高50万元的研发投入激励。

第八条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激励。对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认定激励,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申请激励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龙岗区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2016年1月1日以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二)首次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激励的,经核准符合条件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认定激励。之后再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的,每次给予10万元激励。

(三)企业更名后重新核发认定证书的不予重复激励。

第九条

高端科技企业培育扶持。对龙岗区高端科技企业给予研发费用扶持及场地租金扶持,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申请扶持应具备以下条件:

1.2016年1月1日以后在龙岗区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企业。

2.具备高水平的研发技术团队,并拥有经深圳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股东1名以上,且该高层次人才占股30%以上。

3.在A轮获得风险投资3000万元以上。

4.上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且增长率30%以上。

(二)经核准符合条件的,给予以下扶持:

1.连续3年给予上经税务部门备案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去除龙岗区财政扶持后的余额30%、每年最高300万元扶持。

2.给予场地租金实际支出50%、5年累计最高1000万元扶持。

(三)获得我区“深龙英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扶持的,不予重复扶持。

第十条

生物创造激励。对拥有新药医疗临床批件、医疗器械注册证、药品生产批件、新版药品GMP证书的企业,给予生物创造激励,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申请激励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龙岗区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生物企业。主营业务涉及生物制品、生物制药、化学药物、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制药机械(及包装材料)、医用材料、诊断试剂、医药中间体、药用及实验动物等领域。

2.申请激励的知识产权授权证书须为上一年获得。

(二)经核准符合条件的,给予以下激励:

1.境外专利(外观设计专利除外)。

(1)获境外专利(外观设计专利除外)授权,激励金额2万元/国/项。

(2)通过PCT国际专利途径申请的,对其额外激励金额1万元/项。

(3)同一项专利获多个国家授权时,最多激励5个国家的授权,且通过PCT国际专利途径申请的只激励1次。

(4)同一单位或个人每年累计获得激励总额不超过100万元,中国五百强企业每年累计获得激励总额不超过300万元,世界五百强企业每年累计获得激励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2.国内专利(包括港澳台)。

(1)发明专利激励金额5000元/项。

(2)实用新型专利激励金额2000元/项。

(3)同一单位或个人每年累计获得激励总额不超过100万元,中国五百强企业每年累计获得激励总额不超过300万元,世界五百强企业每年累计获得激励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3.国外植物新品种。

(1)获得国外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激励金额5万元/件。(2)同一单位或个人每年累计激励金额最高100万元。4.国内植物新品种(包括港澳台)。

(1)获得国内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激励金额3万元/件。(2)同一单位或个人每年累计获得激励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第十三条

技术标准研制激励。对参与技术标准起草的单位,给予技术标准研制激励,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申请激励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龙岗区内注册、纳税或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

2.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前5名起草单位之一。其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主导研制单位。

(1)标准的唯一起草单位。

(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标准文本“前言”中注明的“负责起草单位”。如未注明“负责起草单位”,前两名视为主导研制单位。

(3)国际标准经专家组核准后作为主导研制单位的。

3.该技术标准已公开发布。

4.在技术标准公开发布之日起2年内提出申请。

(二)经核准符合条件的,给予以下激励:

1.国际标准。

(1)主导国际标准研制的,给予项目实际投入50%、最高100万元激励。

(2)非主导但参与标准研制的,给予项目实际投入25%、最高50万元激励。

2.国家标准。

(1)主导国家标准研制的,给予项目实际投入50%、最高60万元激励。

(2)非主导但参与标准研制的,给予项目实际投入25%、314(5)按时上报有关统计报表,主动报送工作信息,配合区科技创新局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各项工作。

2.经评审符合条件的,给予以下扶持。

(1)一次性给予其建设投入30%、最高300万元扶持。已获得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载体)配套扶持的,给予差额扶持。

(2)每三年对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给予新增建设投入50%、最高100万元扶持;考核不合格的,撤销其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资格。

(三)科技企业加速器认定扶持按以下规定执行:

1.申请扶持应具备以下条件。

(1)建设运营单位系在龙岗区注册、纳税或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2)有明确的产业导向,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须为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3)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团队;实行市场化运作管理,与高端创新资源对接。管理团队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加速器专职管理人员1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6人以上。

(4)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其中用于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租售的面积占比2/3以上,作为加速器用途使用期限5年以上,场地具有合法产权,产权关系明晰。

(5)产业服务功能完善,配套服务设施齐全,能够为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等深层次专业化服务。

(6)建立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对接机制,并建有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从孵化器快速入驻的通道。建立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准入机制,优选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入驻。

(7)在加速器内以及与加速器紧密合作的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强,可为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提供资本、信息、咨询、人才、市场、技术开发与交流、国际合作等多方面服务。

2.经评审或核准符合条件的,给予以下扶持。

(1)经评审符合条件的,认定为区级科技企业加速器。

(2)对入驻区级科技企业加速器,且2016年1月1日以后在龙岗注册、纳税的科技型企业,经核准符合条件的,给予租金扶持:

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3年给予场地租金实际支出50%、每年最高30万元扶持。

对深圳市国家高新技术培育入库企业、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连续3年给予场地租金实际支出50%、每年最高20万元扶持。

对获得各级创新创业比赛前三等次的科技型企业,连续3年给予场地租金实际支出50%、每年最高10万元扶持。

(四)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扶持按以下规定执行:

1.申请扶持应具备以下条件。

(1)获得区级科技企业加速器认定。

(2)正常运营2年以上,正常运营的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数量30家以上。

(3)加速器内科技型企业发明专利授权20件以上,国家高

718园区签约的中介服务机构10家以上。

(5)创新产出及工作绩效明显,引进了一批创新人才(团队)及企业。

(6)按时上报有关统计报表,主动报送工作信息,配合区科技创新局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各项工作。

2.经评审符合条件的,给予以下扶持。

(1)一次性给予其建设投入30%、最高500万元扶持。(2)每三年对区级科技创新产业园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给予新增建设投入50%、最高300万元扶持;考核不合格的,撤销其区级科技创新产业园资格。

第十五条

获奖企业激励。对获得创新创业比赛奖项的科技型企业给予获奖企业激励,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申请激励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龙岗区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企业。

2.获得国家、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各级政府举办的创新创业比赛前三等次。

3.获奖项目须以企业主体形式在获奖后半年内提出申请。

(二)经核准符合条件的,给予以下激励:

1.获得国家级比赛前三等次的项目,分别给予50、40、30万元激励。

2.获得省、市级比赛前三等次的项目,分别给予40、30、20万元激励。

3.获得区级比赛前三等次的项目,分别给予30、20、10万元激励。

4.同一项目在多级比赛获奖的,按最高激励金额给予差额激励。

第十六条

众创活动扶持。对积极参与龙岗区组织的国家双创周、国际创客周、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众创活动的单位,给予活动费用扶持,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申请扶持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龙岗区组织众创活动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2.相关活动已纳入龙岗区活动方案。3.活动结束后1年内提出申请。

(二)经核准符合条件的,一次性给予活动实际投入费用50%、最高50万元扶持。

第十七条

技术转移交易激励。对龙岗区技术转移促进中心交易平台运营单位,给予技术转移交易激励,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申请激励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龙岗区注册、纳税或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2.交易须在龙岗区技术转移促进中心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金额按实际履行金额计算。

3.交易完成的项目须落户龙岗区。

(二)经核准符合条件的,给予平台运营单位上一年实际交易履行金额5%、单个项目最高50万元激励。

第十八条

科技金融扶持。对获得银行贷款的科技型企业给予利息扶持及担保扶持,对通过龙岗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向龙岗区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贷款风险奖励,按以下规

122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咨询。

(3)科技服务收入应占其当年营业收入总额70%以上。

2.经核准符合条件的,给予以下扶持及激励。

(1)租金扶持。连续3年给予上场地租金实际支出50%、每年最高10万元扶持,扶持面积最高200平方米。

(2)运营激励。连续5年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运营激励,前3年和后2年分别给予上一年主营业务收入的3%和1.5%。

(二)新兴组织机构运营扶持按以下规定执行:

1.申请扶持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龙岗注册或登记1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为创新创业进行服务的新兴组织机构。

(2)按规定在民政部门进行登记,业务主管部门为科技部门。

(3)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开展活动,上一开展活动5场(次)以上。

2.经核准符合条件的,连续5年给予每年10万元运营扶持。

第二十条

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分为扶持类及非扶持类,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申请扶持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龙岗区注册、纳税或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2.具有项目实施的工作基础和条件。

3.项目研究开展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

4.项目研究内容具体、技术路线清晰、预期成果先进、应用前景广阔、社会效益显著,有助于提高我区医疗卫生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二)经评审符合条件的,给予以下扶持:

1.扶持类项目经评审认定为重点项目的,给予最高20万元扶持。其他一般项目,给予最高5万元扶持。

2.非扶持类项目予以立项但不给予资金扶持。

(三)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为验收类项目,须在合同到期后6个月内提请验收。

第二十一条

软科学扶持。对在龙岗区开展的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软科学项目给予扶持,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申请扶持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软科学研究能力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

2.具有软科学项目实施的工作基础和条件。3.项目研究开展周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

4.项目主要为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战略规划、政策法规、体制改革、产业创新、重大任务、政府管理、创新管理研究,以及软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等。

5.项目成果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学价值,研究成果应用潜力大。

(二)经评审认定为重点软科学项目的,给予最高30万元扶持。其他一般项目,给予最高20万元扶持。

(三)软科学项目为验收类项目,须在合同到期后6个月内提请验收。

526第三十二条

根据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需要,区科技创新局有权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获扶持或激励的单位或个人应予配合,并根据要求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按时提交实施报告。

第三十三条

对项目申报、执行过程中弄虚作假、未按规定专款专用、未及时告知重大变更信息、拒绝配合监督检查的,区科技创新局有权终止项目实施或者撤销项目,追回已拨付资金,并对项目承担单位或个人给予通报批评,3年内不受理该项目承担单位或个人的项目申请,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区科技创新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创新局办公室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篇7

1 广州“十一五”期间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

“十一五”期间,广州建成重点实验室73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9家、市重点实验室(培育)28家),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1家;建成企业技术中心131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8家。建成已有规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14个。

2 广州、深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比分析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衡量区域创新体系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广州市科技工作的重要部分。深圳作为广州的同省兄弟城市,在经济基础、政策环境、科技实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究分析两市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异同之处,认清广州当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形势,对广州“十二五”时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跃上新台阶有重要意义。以下,本文将从制度体系、管理方式、经费投入以及运用模式几个方面对广州与深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加以对比分析。

2.1 广州、深圳科技创新平台制度体系对比

规性术中心ians,起步于深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起步早,制度较完善,已逐步体系化。深圳在特区建立之初,开始以检测服务为主的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工作;90年代中后期,进入以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为重点的研发条件建设阶段;世纪之初,深圳市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开始得到全面快速发展。期间,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规划及管理办法,2007年制定了公共技术平台发展规划。

广州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紧跟国家及省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步伐,结合广州技术创新及社会发展需要,稳步发展,但制度体系建设较深圳有一定差距。广州的科技创新平台管理,除《广州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管理办法》、《广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以外,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市级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均参照国家相关管理办法管理,缺乏针对广州的地方性管理法规。

与深圳相比,广州市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组建申报要求必须有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有一定优势,但在注重提升工程中心后续研发水平及对工程中心的激励政策方面,与深圳尚有一定差距。同时,广州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上前瞻性研究不足,尚未对平台建设做出具体规划。

2.2 广州、深圳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方式对比

在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管理上,深圳市专门制定了条件与平台建设计划(下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孵化器建设四个专项),设立科技研发资金用于支持;同时结合当前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深圳专门设立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针对生物、互联网、新能源领域的工程中心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另设专项支持。

广州2010年以前,以项目形式设有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行业工程中心专项认定,但未形成体系。2010年科信局制定广州市科技计划体系,对广州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管理进行完善,初步形成体系。

较深圳而言,广州市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较分散,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科信、经贸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管理,投入分散,形成公共资源分属多个政府部门主管。而深圳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统一管理各类专项认定。

2.3 广州、深圳科技创新平台经费投入对比

深圳市每年从科技研发资金、产业技术进步资金中拿出专项资金对科技创新平台进行资助。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予以最高500万元资助;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予以300万元资助。评估优秀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予以最高1000万元的创新能力提升资助;评估优秀的市级重点实验室,予以最高500万元的创新能力提升资助;评估优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予以最高200万元的创新能力提升资助。

广州设立专项资金每年对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行业技术中心、孵化器进行资助。对市工程技术中心项目给予每项最高50万元的资助金额,对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没有配套经费支持;市经贸委每年从技术改造资金中提取经费,以项目形式对企业技术中心给予每项50万元资助,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100-2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则没有配套支持;对于立项的市级培育重点实验室,给予200-400万元的建设经费。

从2010年两市科技创新平台财政经费投入来看,无论是经费总量还是各平台类别,深圳经费投入均高于广州。而经费投入作为平台的财力支撑,在区域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州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做大做强,必须加大各类平台的财政扶持力度。

2.4 广州、深圳科技创新平台运作模式对比

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目前已形成项目带动型、基地认定型、市场运作型、机构实体型4种运作模式。项目带动型主要是通过设立专项计划,以项目申报形式组织相关单位组建。基地认定型,主要通过优惠政策及资金支持方式把基地纳入平台管理,市场运作型,通过政府引导、规范及政府扶持建立市场化、规范化平台。机构实体型,由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投资组建以独立法人机构形式在运作。

广州市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前主要采取的是由企业或科研机构作为平台承担主体,政府予以补助的做法。主要有项目带动型,基地认定型,与深圳相比,广州在专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市场化等方面存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平台的公共性定位不明确。平台资源的共享机制缺乏、平台对社会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特别是依托企业为主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由于其投入主体单一,缺乏其他社会力量参与,造成部分平台只为依托企业服务,技术溢出效益不大。

二是平台组建后的可持续运作机制缺乏。由于广州主要是政府引导组织组建平台的模式,政府主要提供引导经费支持,用于平台组建,但是平台组建授牌后可持续运作上缺乏政府资金投入及监管企业继续投入机制。在平台可持续运作机制上,深圳的经验值得借鉴。深圳对优秀工程技术中心及重点实验室都设有专门的提升发展专项,以提升两者的整体研发水平。如:针对上一年被评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中心,根据其发展方向,设立重大研发项目。针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建成运行后通过开放性服务收入维持日常运行,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

三是针对平台运作的优惠政策缺乏。较深圳相比,广州通过项目申报认定的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缺乏优惠政策。深圳针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规定: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可以享受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和便捷通关服务;针对工程技术中心优惠政策有:优先纳入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优先列入市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优先承担市科技开发任务及项目、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各项优惠政策;针对重点实验室建设,深圳建立了其持续发展机制,对优秀市重点实验室改建和扩建提供了政策保障。

3 广州科技创新平台“十二五”发展建议

为建立完善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广州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视力度,借鉴深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经验,开展平台建设前瞻性战略决策研究,制定广州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十二五“规划,完善各类创新平台地方性管理法规,规范创新平台的管理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平台经费投入,探索创新科技创新平台运作发展模式,促进广州科技创新平台成熟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完善。

(1)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前瞻性战略研究,制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

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广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政策要求,在深圳经验基础上,开展广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研究。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平台技术领域分布、运行状况、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未来广州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重点等。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广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十二五”发展规划。

(2)规范管理,制定完善广州市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

按照广州科技计划体系中设立的科技创新平台专项计划,制定广州市市级平台管理办法。如: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行业工程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等专项均需结合广州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针对广州科技创新平台多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的现状,广州市科信局会同其他政府部门共同讨论协商,做好明确责任分工,整合各部门掌握的公共资源,避免资金投入重复及公共资源的浪费。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公共性,实现广州市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3)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平台经费支持力度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资金的引导支持。一是为培育新兴产业建立的科技创新平台资金投入,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平台,该类型平台,在产业发展初期,公共服务需求不足,不能市场化运作,政府需要先期投入建设资金。二是对已有创新平台的提升发展资金投入。如:对重点领域及优秀工程技术中心研发水平的提升专项资金,需要政府持续投入。三是对一般常规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前期投入。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主要是提升广州的技术创新能力。四是公益性的基础条件服务平台资金投入,如:科技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文献公共服务平台,该类型平台难以市场化运作,需要政府持续投入。同时,要提高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单项资助额度,充裕各创新平台资金,为各创新平台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发挥平台的公共性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

(4)实现高效运作,探索创新科技创新平台运作模式

结合广州科技创新平台实际情况,借鉴深圳的经验,做好科技创新平台市场化、资源共享及可持续提升发展工作。一是推进平台市场化运作。对于建成后的专业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政府的扶持及规范下,条件成熟时鼓励其通过公共服务创收,实现自身盈利,市场化经营,保证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实现平台运作的公共性、公正性。政府对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进行规范和监管,引导创新平台实现运作及管理人员相对独立,财务单独核算,收支基本平衡,对外服务必须签订保密协议等。实现最大限度创新平台资源共享。三是建立平台可持续运作机制。借鉴深圳经验,在政策上,制定科技创新平台相关优惠政策,如:对认定的工程技术中心在承担科技研发任务、新产品试制鉴定等方面实行一定优惠政策;在经费上,设立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发展专项,激励带动创新平台自身资金的投入,为广州科技创新平台的可持续运作提供动力及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啸,朱星华.广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7(9):17-20,32

[2]马涛,赵宏.滨海新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发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74-77,32

[3]谭文华,张丽萍,郑庆昌,等.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回顾与展望[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2):28-31

[4]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5]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再提升[Z].2011

深圳松本先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篇8

公司集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网络系统中的楼宇对讲产品、住户室内报警产品、周边防范报警产品、保安在线巡更产品、家居智能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其中工厂拥有SMT表面装贴等12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下设上海、广州等十多个销售分公司及办事处,强大的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形成全方位快捷便利的全程销售服务体系完善。产品外观造型新颖性、技术的先进性和性能指标、系统可靠性使产品远销香港、加拿大、苏丹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产品饮誉海内外。

公司在国内同行中率先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取得公安部和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入网证书、检测报告和质量许可证和安防产品3C认证。作为中国建筑智能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中国建筑智能专家网单位、深圳安防协会副会长单位和人事部博士后工作站,拥有大批安防行业的技术精英及资深管理专家。

1999年公司荣获建设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颁发的“优秀住宅产品奖",2001年被建设部评选为“全国住宅小区与智能建筑推荐产品”;2003年,我公司还独家协办了第九届安防博览会期间的“企业圆桌会议”成为《安防宣言》的发起和起草人之一。

松本智能注重把安全、体贴、健康,人性化和环保的生活理念融注于产品的每一个细节。 “松本智能”安防系列产品以品种多、性价比高、科技含量高著称。以家庭智能终端、嵌入式DVR、网络摄像机、集成软件和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等数字产品全力打造数字化安防的平台。

嵌入式操作系统、Arm9、网络等技术的应用,使松本智能产品技术含量又一次走在行业的前列。公司产品系列多达5个大类200多个品种,是各式住宅、楼宇、小区的理想配置。其智能楼宇可视对讲系统通过权威技术机构的鉴定,迄今为止在国际同类产品中,它是唯一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小区信息发布和访客留影留言的对讲产品,已获国家专利并开创了传统楼宇对讲产品的全新局面。在家居智能控制系统方面,松本智能也是安防行业企业中唯一能够生产家居智能控制产品的厂家。

上一篇:电子监管下一篇:国内著名大学校庆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