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启德”抢险救灾先进事迹(精选3篇)
党员干部“启德”抢险救灾先进事迹 篇1
流星村支书满琳珊带头深入各户防台抗灾抢险工作 8月17日,今年第13号强台风“启德”来袭,我镇受到严重影响。为了避免严重损失,全镇党员干部进行了积极有序的领导,各村干部认真把工作做到实处,其中流星村委会支书满琳珊表现尤为突出。
台风“启德”来势猛、危害大,全村上下迅速进入防台抗灾警戒状态。该村先是召开防台抗灾紧急会议,贯彻落实镇党委李书记在会上提出防台抗灾抢险要求,一是必须重点防范。所有工程建设、水产养殖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各项目负责人要加强警惕意识,如发现人身财产安全隐患必须立刻采取应对措施;二是必须联络畅通。全体村干部必须立刻投入到防台抗灾抢险的行动中,保持通讯联络24小时畅通,村干部要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各类信息流畅;三是必须积极应对。村干部必须紧密配合,强力作为,迅速排查隐患、应对险情,做好受灾民众的心里安抚和转移安置工作,要及时上报,及时做好人员撤离工作,尤其针对五保户、特困户,村干部要及时做好安全转移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满琳珊支书等村干部兵分两路,挨家挨户查询灾情,详细记录流星村委会各村民小组的险情汇报和五保户、特困户名单,周密部署抢险方案;把住在危房里的群众安全转移到学校,送上矿泉水和面包,保障群众的食宿安全;把危及群众安全的竹子、树木及时砍除,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满琳珊支书一天顾不上吃饭喝水,不畏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危险,每隔1小时深入该村委会各村各户实地查看群众受灾情况,安抚群众心理,指导抗灾抢险小组开展救灾工作。党员村干部在危难时刻最先考虑到的是群众。次日,满琳珊支书拖着疲倦的身躯在各组各户中巡逻:指导群众排涝,对农作物喷洒喷施宝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疏通主要交通道路,并组织群众砍掉台风吹倒的树木,保障交通的畅通。
满琳珊支书在此次抢险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的作用,该村委会各村群众积极服从防台抗灾抢险的调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富山乡党员干部抗台救灾事迹范文 篇2
--记富山乡党员干部抗台救灾事迹
受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影响,至8月10日,富山乡降水量已达909毫米。面对强台风袭击,在富山乡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坚守抗台第一线,冲锋在前,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精神,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7日下午,面临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天气,富山乡随时会出现山体滑坡、房屋倒坍等自然灾害,乡党委、政府迅速采取行动,班子成员全部靠前指挥,到地质灾害重点村落实各项安全预防措施;全体机关干部与村党员干部全部到岗到位,做好居住在危房、危险地段及地质灾害区人员的转移工作。
天渐渐暗了下来,在畴路村地质灾害区依然隐隐约约地能看到十来个忙碌的身影,乡村两级干部还在忍着饥饿,冒着风雨转移地质灾害区域的群众。当他们来到戴金森家里时,转移工作再次碰到困难,因为戴金森的儿媳妇10天前刚刚分娩,小孩子甚至眼睛都还未能完全睁开,这样的情况下,任凭工作人员苦苦劝说一个多小时,他们一家四口仍然不愿意转移,怕淋湿了母子俩,1
但戴金森家房子建在毛竹山上,而屋后又是高山断崖,随时有被冲垮的危险,转移工作不容迟缓,见此情形,驻村干部毕建勇脱下自己的雨衣,恳切地对老戴说:“我们用雨衣把孩子包裹起来,我帮你们把孩子抱下去,你们扶着你儿媳走吧,为了你们一家人的安全,晚上无论如何我们是不能让你们留在自己家里了,你如不走话,我们也就不走了。”听了这一名句句番肺腑之言,在老戴的再三犹豫之下,一家人终于同意了,当他们到了安置点后,而毕建勇早已全身湿透,老戴一家人此时早已倍加感动,但毕建勇一行人都没歇脚又冲进雨中开始了另一番工作。
时间临近七点,正在吃晚饭的乡长蒋智灵接到电话,说张里村有位70多岁的老人,因喝醉酒酣睡在床上,任凭村干部在门外大喊,迟迟不肯开门,情况危急,蒋乡长当时就放下筷子,顾不上吃饭驱车来到老人家,找来一根竹棒打开木门,见到老人时,她还昏沉地睡着,迷迷糊糊地说家里很安全,不想离开居住点。考虑到老人本来身体状况就不好,现在又喝醉了酒情绪不稳定,蒋乡长一边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一边安抚老人,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后,终于说服她安全撤离。
台风“莫拉克”还在步步逼近,截止7日晚上11时,全乡共转移405名群众,整整一个晚上,乡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以及各村党员干部几乎都是彻夜未眠。然而,8日早晨,气象台发布消 2
息,台风依然还未登陆,正以每小时5公里速度缓慢前行,乡村两级干部更加的忐忑不安。由于转移时间太长,好多在安置点的群众不听工作人员的劝说要求回家,为了群众的安全,各转移点的干部一边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边当起了服务员,为群众准务饭菜和被褥,为防个别群众私自溜走,各位干部只能与转移群众同吃住,但由于被褥有限,工作人员累了只能在边上打个盹,这样坚持到了天亮。9日是风雨最强的一天,特别是台风“莫拉克”
登陆前后,狂风大作,连续几个小时的强降雨,山洪顿时呼啸而下,洪水夹杂着泥土直冲民房,此时乡防汛指挥部里电话不断,各村相继报告险情不断加剧,很多原来没有列入地质灾害区的山体都发生了滑坡、泥石流和塌陷等地质灾害现象,三处山塘水库相继告急,均已满至坝顶,一时间,全乡需转移群众迅速猛增加到2000多人,安置点的落实也已陷入困境,怎么办?乡防汛指挥部迅速做出了决定,下达命令要求各村就近安全转移受困人员,对拒绝转移的群众实行强制转移,不惜一切代价,以确保人身安全为最高宗旨。
下达命令之后,乡党委书记徐道楚再也安奈不住,带领指挥部人员直奔现场,亲临指挥抗台工作。然而此时,他们刚到险情最重的畴路村时,乡内唯一的主杆道也已发生多处山体滑坡,交通中断。无奈,他们只能走小路,下村徒步以最快速度赶往各村。3
当到达双坑桥时,双坑溪的洪水呼啸而下,拍打着前面的路面,震的整座桥都有些摇晃,对面的半岭堂村此时已被洪水围困,双坑、半山、西岩、畴路的溪流全都汇集到了半岭堂溪,半岭堂两岸的堤坝已进水,随时都有溃坝的危险,全村的房屋都有被冲毁的可能性,村内已没有一个完全安全的地方可供转移。就在这时,驻村干部王永明再次向指挥部求救,想转移人员到乡避灾中心,但由于道路已被洪水冲垮,无法转移到乡避灾中心,雨还在肆虐的下着,风吹的人站不住脚,就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几位领导一边艰难地行走,一边和宁溪镇取得联系,争取外援帮助,尽快落实人员转移工作;另一方面,驻村干部王永明在将村民集合后极力做好转移群众的情绪安抚,承诺一定要把他们安全转移出去,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下午5点,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将第一批需转移群众安全转移到了宁溪中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转移第二批人员时,一位生患重病、长期卧床的老人因家人极力反对, 转移工作陷入僵局,驻村干部王永明在苦苦劝说后,老人的家人依然无动于衷。“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看着公路上方的水不断冲向村庄,房屋基本上都已进水,整个村庄随时都有可能被洪水冲走的可能,情况十分紧急,他再次和村干部商议,最终决定和村干部一起将老人抬出去,一方面,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即使转移了,还是随时有生命危 4
险,于是,他又急忙联系了宁溪120急救车,以便最快速度将老人送至医院。做好准备事项后,王永明就和两个村干部一起冲进老人的房间,一打开房门,一股臭味迎面扑来,原来,老人长期卧病在床,加之又大小便失控,身上几乎已全是屎和尿,但此时此刻,王永明二话没说就招呼两位村干部一起将老人抬到一张椅子上往外跑,一步一步艰难地把他抬向公路边上安全地带,当救护车载着老人奔向宁溪的那一刻,王永明和几位干部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此时他们才感觉到了自已身上有一股恶臭,一看身上全是粪便,就这样他们随便用水冲了一下又投入到了转移当中,当他们把最后一批群众送到安置点时,已是晚上9:40,此次,半岭堂共转移群众221人,无一人伤亡。
在畴路村,驻村领导张璐生早已发挥独立作战的精神,迅速成立了以驻村干部为组长,当地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为骨干的抗台抢险小组,忙而不乱地开展转移抢险工作。他们首先对深陷塌方处群众实行安全转移,而后两人一组立即奔赴新出现的16处地质灾害户,紧接着又马不停蹄赶到不愿意撤离的群众家,逐户做好安全转移思想工作……就这样,畴路村抗台小组反反复复跑了50多个来回, 最终成功转移全部危房村民共103人.那一晚,他们一直奔波到凌晨两点,之后又来到集中安置点安抚群众的恐慌心理。在这次抗台当中,乡村两级干部就这样度过了第三个无眠之 5
夜,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三天三夜的抗台过程中,有些干部仅仅睡了3个小时左右,而台风过后的次日早晨,全体干部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村里全面巡视统计受灾情况,直至10日下午,才在村民的一片赞扬和感谢声中撤离战场。
党员干部“启德”抢险救灾先进事迹 篇3
1月12日夜晚,一夜雨雪漫天飘洒,铺天盖地,笼罩在黔中大地上。紧接着,气温逐渐降低,越来越低。在**县的映山红林场森林防火瞭望塔上,极端最低气温达到-10.1℃。穿着厚厚冬装的林场护林员仍感觉象只穿一件单衣那
样,寒彻侵骨,冻得发抖。今年是怎么一回事,出奇的冷?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没有见象往年一样有化冻的迹象。而且雪凝不减而加,冰雪包裹着树枝树叶在加厚,电线杆子和输电线路在加粗,路面结下了厚厚的冰层,山塘、水库成为了冰的平面,河流凝固了,这个世界好象也凝固了,灾害性气候发生了!持续几天的低温,冻雨天气,县委、县政府领导已预见到这可能是一场罕见的气候灾害,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灾抢险工作。
交通中断,供电中断,通讯中断……一个接一个的灾难降落在**人民面前,大米短缺,油料短缺,燃煤短缺,供水困难!罕见的雨雪凝冻灾害,沉重地打击了人们期待新春佳节的美好心情,破坏了现有生产生活环境,甚至想要掠夺人们的生命。危急关头,县委、县政府断然一声令下,全县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领导干部站在了抗凝抢险救灾的最前沿,加入到可歌可泣的伟大的抗御自然灾害的斗争中。
在灾害面前,**县林业局从局领导班子到普通职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涌跃地站到了抗凝救灾的第一线,随时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一场抗击冰雪灾害的战斗,涌现出许多不怕死、不怕苦的英雄群体和先进事迹,而**,就是那许许多多的平凡人中做着不平凡事的其中一员。
连续的凝冻,整个县城停水停电,广大群众吃水十分困难,城里各大小商店的各种桶装、瓶装水卖断了货、商品奇缺。怎么办?县委、县政府立即要求县林业局想办法,协调一切力量从**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调用山泉水供应市场,以缓解群众的吃水问题,稳定人心。
**是黔中腹地的一块绿色明珠,是远近闻名的原始大森林,地**、**、**等两县一市结合部,距**县城30余公里。***里流淌的山泉水清彻甘洌,硬度极软,是饮用水中的绝好佳品。近年来,**林业局利用朱家山山泉水的绝好品质,建起了桶装和瓶装饮用水厂供应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深受人们的喜爱。但从朱家山到**县城,是一条50年代修筑的简易公路和一条13公里长的林区公路,全程崎岖蜿蜒曲折,傍山临沟,地势十分险峻和危险。平时天气较好时,在这条路上行车的驾驶员都是加倍小心的,一遇到雨雾天气就只能停止运输,因此,尽管朱家山的山泉水品质良好,但产量因自然气候的影响受到限制而运水的成本也较高。
由于连续不断的雨雪凝冻天气,大雪凝冻封锁了进山公路,公路两旁的许多树木倒伏在公路上,将路严严堵塞。步行进山已经十分困难了,何况还要将货车开进山去,把水运出来,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目前饮用水问题关系到全县人民的生活生存,县委书记.**亲自向林业局长***布置了调水供应市场的任务,强调有米有水、市民才不会恐慌,社会才会稳定。**深深领会了书记的良苦用心和确保民生的决策。但面对冰天雪地,险阻重重,如何冒死前行?谁敢驾车前往呢?这确实难到了这位平时坚毅果断的林业局长。经反复思量,他召集了林业局的新老驾驶员们,共同商量进山运水的方案。经反复磋商,最后决定组成抗灾抢险车队,由局长亲自带队进山运水。这时,个子矮小的驾驶员***站了出来,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党培养了我,现在党需要我,人民也需要我,就让我带头去吧!局长应当座阵指挥,不能亲自前往。”朴素的语言,坚毅的决心,不怕死的精神,让局领导感动和自豪,让同行们敬佩。在他的带着下,其他驾驶员纷纷表示愿意参加运水。局长同意了。20多名会驾驶的职工,经过一番精心准备,落实各自的任务,有的进山排除交通障碍,有的抢修机器、维护车辆,然后顶着极端低温严寒,冒着生命危险踏上抢险运水之路。
说起从朱家山抢险运送山泉水到县城的经历,说起抢险运水中**这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次次临危不惧的表现,同行的人们还清楚记得那悲壮动人的情景,林业局的干部职工乃至许多普通群众都由衷地钦佩和感激……
那天,雪凝还在加剧,气温仍在下降,地面的冰冻厚度已达20余cm,汽车装载着几百桶山泉水从朱家山上缓缓下山,向县城行进,沿途山路多是悬崖绝壁,如果稍有不慎,将使人车滑下几十米深渊,后果不堪设想。承担了敢死运水任务的驾驶员***,尽管开车已有三十余年,但也从未遇到如此险恶的气候和路况。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开着车,带着防滑链的轮子仍在不停地打滑,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每到极险处,他就请随行的同志下车给他看道,然后独自一人开着装满山泉水的重车慢慢越险。每过一次险道,他额头上都会冒出豆大的汗水。30多公里的山路,要在平时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到达,而如今却用了3-4倍的时间,才将这救命的水运到县城。等到了县城,才发现被汗水打湿的内衣和车外的天气一样的冰冷,冻得他直发抖。第一车水到达县城供水点后,县抗凝救灾指挥部紧急调动警力,维护秩序,但水还是被市民一抢而空。这情景让***和同事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即请求再次进山。局长非常担心他们的安全,但又希望能为市民们多供些水,同时看到自己的职工能在困难的时候、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也十分感动。局长问***:“你怕不怕死?”他平静地说:“局长,我是一个普通党员,没有其它本事,今生只学会了开车。运水是党交给的任务,这个任务很光荣,我不怕死,如果我真的死了,请你告诉我的爱人和儿子,我是为抢险救灾而死的就行了!”局长又组织护送人员,连夜上山拉水。等他们又一次回到县城时,天已经大亮了。一桶水,一颗心,颗颗红心为人民,市民们看到陆续有水拉到供水点,陆续有油到油库,陆续有米上超市,恐惧的心情逐渐趋于平缓,由恐慌变为感激,市民们悬挂出:“凝冻无情人有情!”、“凝冻无情党有情!”的标语,有人发自肺腑地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连续半个多月,***和同事们往返于**县城和朱家山之间,开车行走在生命的悬崖边上,用实际行动为抗灾抢险作贡献。无数次的险情,没有吓倒他们。又一次运水的途中,汽车正在爬坡,突然,山上一株被雪凝压断的树木轰然倒下,连枝带丫砸向车头,***同志紧急停车,雪凝上汽车根本不听使唤,一头歪向一边,横滑着向后退去,歪着滑下公路,倒在山沟里。前车上护送的同志们吓坏了,赶紧下车抢救,幸好山沟不深,车辆损伤不大,惊险有加,驾驶室里的***受到惊吓,好一会才缓过神来。大家千方百计,车拉人推,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将运水车施救到公路上,到达县城后,局长安排***等同志休息,让其他驾驶员上,但他坚持说他路况熟悉,还是由他来开车。
【党员干部“启德”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推荐阅读:
富山乡党员干部抗台救灾事迹范文05-14
基层党员干部驻村扶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8-27
党员干部先进性个人党性分析材料10-21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标兵事迹材料07-30
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优秀党员干部心得观后感01-15
法院干部抗洪救灾先进事迹12-01
村干部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06-26
关于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收看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10-20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发挥党员的先进性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