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共12篇)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篇1
强化基层的理论武装工作, 加强对普通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贯彻落实方针政策, 发挥政治优势, 调动和组织广大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化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今天, 人的思想意识更显多元性、自主性和功利性。加之,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基层的理论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这要求我们应顺应时代要求, 创新思路, 创新理念,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工作, 努力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为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教育对象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落后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受教育程度、思维模式等直接影响理论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年龄普遍偏大, 文化水平偏低, 同时深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 “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严重, 个性固执保守, 思想不解放, 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比较慢, 往往安于现状, 缺乏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辨别是非能力不强, 对一些不正确的言论和信息很容易误传误信, 给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
2.“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客观的社会基础条件的变化, 使一些人对理论教育工作产生了误解, 尽管中央一再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纠正“埋头抓经济工作, 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 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 脱贫致富成了首要任务, 人们的主要关注点是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的压力大、任务重, 把经济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 经济工作成效如何成为评判干部政绩的标准, 更是党员干部升迁提拔的重要依据。相当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对理论教育工作“无暇顾及”, 把它看成软任务、虚功夫, 觉得理论教育意义不大, 有的甚至觉得会对中心工作产生影响, 会使干部的群众工作跑偏走调。他们对新时期加强理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没有把理论教育工作放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高度去认识, 认为只要经济建设搞上去了, 思想教育工作做多做少、做和不做都无所谓。另外, 大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可支配的经费少, 需要用钱的地方多, 使得理论教育工作缺乏充裕的经费保障。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 理论教育工作经费紧缺、用钱难, 对上级布置的理论教育任务层层应付, 对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的宣传教育草草了事、不求深入, 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严重制约了理论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 缺乏高素质的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
做好理论教育工作, 一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农村地区工资待遇低, 难以吸引和留住年轻的、优秀的理论教育工作者, 使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呈现断层现象。一些理论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不适应当今理论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特别是面对新的知识经济的冲击, 农村基层理论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是理论教育工作队伍稳定性的挑战。理论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 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有着特殊的要求, 不仅要求工作能力要强, 而且要求有坚定的信念、丰富的经验。从人才成长规律来说, 培养一个优秀的思理论教育工作者, 至少要在理论教育工作岗位工作8~10年。这就要求理论教育工作者必须长期从事这一工作, 积累经验, 经受磨炼, 培养职业观念, 还要要求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总体上要保持稳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保持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是非常困难的。不少地方对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不重视, 认为理论教育工作者是耍嘴皮的, 干不了大事, 很难得到重用, 这影响了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稳定。加之受到社会流动、市场机制、自选职业等社会与体制因素的影响, 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稳定就更难了。其次是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受到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挑战。理论教育工作是费心又费力的复杂劳动, 要求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对理论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方面要有理论教育工作的专业训练, 另一方面应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和较广的知识面。农村地区的理论教育工作者, 大多数年龄较大, 知识结构老化, 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最后是理论教育工作队伍受到先进技术的挑战。在信息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 理论教育工作也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但绝大多数农村基层的理论教育工作领域不仅装备落后, 而且应用先进技术的意识淡薄, 应用能力不强。
4. 理论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陈旧
农村地区理论教育工作还习惯用以前的一些传统做法, 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注意研究工作对象的新特点。突出表现为:一是教条主义严重。做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 不从实际出发, 对一些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照抄照转, 当“传声筒”“收发室”, 不注意了解“下情”, 宣传教育缺少针对性。二是形式主义突出。不顾基层党员的需求, 不做入情入理的说服教育工作, 习惯于“一刀切”的格式化工作, 不能把理论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 造成理论教育工作的“渗透力”不强。三是不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对现代的网络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掌握不够、运用不广, 理论教育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步伐缓慢, 农村的许多单位和乡镇都没有为理论教育工作配备电脑, 办公自动化水平低、信息传播速度慢, 直接影响了新形势下农村理论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地区基层理论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新的形势下, 做好农村地区的理论教育工作, 必须按照“三贴近”的要求, 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不断开创新局面, 为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引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强化党委、政府对理论教育工作的领导职责
现代社会, 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做好, 关系人心向背, 关系事业兴衰, 关系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是第一位的, 是党委政府主要职责, 但在发展经济中不可忽视理论教育工作, 一定要把理论教育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一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消除对理论教育工作的错误、片面的认识, 明确“一把手”为理论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切实把理论教育工作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依靠制度本身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 保证理论工作的实效性。二要完善运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 构建“大教育”工作网络, 利用多种途径, 把理论教育工作渗透到具体工作中去。三要明确评估机制。要充分考虑到理论教育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性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为理论教育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是理论武装工作的第一任务, 要使社会成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要解放和统一思想。要抓住理论武装这个首要任务, 努力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不断巩固和发展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要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实际, 紧密联系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 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二要完善学习制度, 健全学习网络。要以党委中心组为龙头, 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 完善学习制度,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规范中心组集中学习、集中辅导、个人自学等学习活动, 努力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思考、带头宣讲的良好风气, 并以此推动全社会理论学习的热潮。要建立健全理论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 把理论建设作为考评班子和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 做到干部考察时考学, 干部述职述廉时述学, 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理论建设水平。要利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利契机, 把经常性的理论教育与集中性的学习教育结合起来, 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积极探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各级党校和党支部为阵地带动全体党员学习, 建设学习型政党。以基层党校、成人中心学校、青年农民政治学校等各类思想教育阵地为依托, 加强基层党员、普通群众的学习教育,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教育网络, 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为干部群众所掌握。
3. 立足实际, 创新理论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理论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保证。唯有创新, 理论教育工作才具有时代感、凝聚力和战斗力。一要有效整合社会宣传教育资源, 形成党政工团组织密切协作、优势互补的理论教育工作合力。要着力解决长期以来理论教育工作缺少的应变机制, 潜心研究和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思想实际, 适应人的思想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的现实, 善于区分层次, 因人而异, 提高理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二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实现理论教育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现代科技和媒体、互联网技术等构筑理论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又要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系统论和信息论等相关学科知识和人类的思想文化成果, 不断增加理论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三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自主性的特点, 注重思想渗透。要渗透到党员干部群众的业务工作、文化生活中去, 力求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命令式的工作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整体素质, 增强全民的向心力、凝聚力。
4. 建立高素质、复合型的党的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
党务和政工干部是理论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是理论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专职党务和政工工作人员的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后继乏人, 是欠发达地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 我们要把好党务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关, 认真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和政工干部队伍。第一, 要拓展党务和政工干部的选拔培养渠道。第二, 要关心理论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进步。第三, 要着力提高理论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于阳.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 2016
[2]王政堂、黄建明.增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1 (3)
[3]马建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州学刊, 2016 (9)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篇2
近日,笔者就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问题在xx区xx街道进行了调研,xx街道位于xx市xx区东部,总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人,辖4个行政村,5个社区,是中华一绝——雨花玛瑙石的故乡,是一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xx街道人文荟萃,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经济发达,街道财政和9个村居集体经济均有一定的规模,尤其是镇区周边的村居经济较为活跃,资金流量较大,工程建设和项目资金较多,为干部腐败提供了空间,因此,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街道在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部分基层干部踏实肯干、廉洁自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思考,xx街道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统一思想,认识廉洁自律重要性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和领导农村工作,服务群众,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群众天天接触到的共产党的代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系到经济和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直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从这个高度上充分认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意义。xx街道2009年和2010年因为经济案件先后有包括4名公务员和2名村居党总支书记在内的共6名党员干部被逮捕和判刑,案件的查处深深地教育了每一名干部,起到了任何廉政宣传教育都未曾达到的效果,发生在身边的活生生的案例统一了所有干部的思想,使他们真正感到必须做到廉洁自律,不廉洁自律就会导致违法犯罪,而司法机关对违法犯罪的查处是动真碰硬的,违法犯罪的代价是沉重的,不但名誉扫地失去工作,而且身陷囹圄失去自由,不但对不起党和人民,而且对不起家庭和自己,最终追悔莫及,从而使党员干部筑牢了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贪欲之心得到了有效遏制。
二、多措并举,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一是强化思想教育。
街道班子成员和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开作出廉洁自律承诺;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每名干部都写出学习廉政准则加强自身廉洁自律的学习心得文章,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区纪委和区检察院结合办案情况在xx街道开展了廉洁自律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在街道和各个村居建设廉政文化墙,还在xx社区建设了廉政文化广场。这些教育措施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是完善各项制度。
xx街道在加强“自律”教育的同时,还加强“他律”的实施,以“他律”促进“自律”,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由于前些年有些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够,导致集体资产处置不够规范,集体资产有不同程度的流失,针对群众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切,xx街道高度重视,下发了“六横办字[2011] 26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xx街道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指派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吴本友同志专职负责此项工作,加大三资清理和村级合同管理的力度,对过去所有不规范的和显失公平的合同进行清理,把过去被贱卖的各村小学、村部以及闲置的厂房等资产和土地收回归村,这样既可复垦成田解决用地指标的问题,又保护了集体资产,这项工作的开展,推进了“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今年街道还出台了六横委字 [2011] 4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xx街道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在执行“九加一”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制度、重大项目支出审批制度、外出参观学习报批制度、发放奖金补助报批制度、非生产性费用限额制度、村级举借债务管理制度、村级发包收入管理制度、村级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规范和约束干部的行为,将有效预防农村基层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是加强审核审计。
我街道领导高度重视财务审核、审计及整改工作,街道经管站和财政结算中心对所有村居和机关部门的收支票据进行严格审核,不合规定的票据一律不予入账,并且每年组织两个审计小组对所有村居和机关部门的财务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审核审计来检验和促进干部的廉洁自律。
四是改进干部作风。
改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街道和村居xx名干部每人联系一个企业、两个生产组或小区和三户群众,每周必须到联系点一次以上,写好下访日志。干部做得正,经常下去了,干群关系从过去的“水火”关系变成了“鱼水”关系,社会实现了和谐稳定。干部改变了作风,走出了办公室走进了农户和企业,既可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又让干部的廉洁自律在与群众的接触中接受考验和监督,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三、执政为民,初见廉洁自律显成效
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的实施,现在,xx的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普遍增强,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成果已经初步显现:
一是改善了投资环境。
过去客商到xx投资,少数干部以权谋私,要好处,介绍人做工程,导致有的企业不敢来投资,案件查处后,干部廉洁自律了,不敢向企业提出不合理要求,使许多客商放心地到xx来投资兴业,xx年xx集团投资xx亿的项目和xx食品等其他10个项目先后在xx落户开工,总投资达xx个亿,一年投资总额超过过去20年累计投资的总额,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是保证了财税入库。
过去干部由于个人利益驱动以每亩xx万元的低价违法卖地,导致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流失,建筑税收难以入库,财政收入任务无法完成。经济案件查处后,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没有干部再违规操作,所有用地一律到市政府挂牌出让,土地出让金达到每亩xx至xx万元,甚至更高,同时各种税收规费足额征收,xx年土地出让金返还和建筑税收就达xx多万元,街道实现财政收入xx万元,x年来首次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财税任务。
三是促进了集体增收。
过去工程招标和集体资产出租出让过程中暗箱操作屡禁不绝,窜标现象时有发生,给集体经济造成严重损失,通过案件查处和廉洁自律教育,如今令行禁止,一年来没有出现一件违规违法操作现象。xx社区xx厂过去发包时由于窜标导致每年上交社区只有xx万元,xx年社区重新发包,各项规定得到执行,通过竞标实现每年上交社区xx万元,社区邀请村民代表监督招投标全过程,竞标当天许多村民喊出了共产党万岁。去年一年中xx街道和村社区所有工程招标比过去减少集体支出资金xx万元,所有集体资产出租比过去每年增加xx万元,这些都是干部廉洁自律取得的硕果,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四是维护了社会稳定。
干部以权谋私,群众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尤其是违规违法用地,少数干部谋私利,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过去每年群众到省、市、区上访不断,阻止工地施工时有发生,群众堵街道办事处大门和村办公室大门现象经常出现。如今,干部廉洁自律了,幕后交易杜绝了,办事程序正规了,群众的怨气消散了,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了。
五是重塑了干部作风。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面广量大,而做好基层工作只要树立正气,政令畅通,落实起来就不难。前些年xx街道正气不足,邪气上升,少数党员干部自律意识极其淡化,xx年居然出现村党总支书记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二孩的事件,一度造成恶劣影响,致使各项工作被动应付,任务难以完成。如今,通过廉洁自律教育,重塑了干部作风,所有干部一门心思干事业,不再想也不敢想谋取私利,更不敢违反政策。街道领导班子坚强团结,街村干部无私无畏,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任务,而且走在全区的前列。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除,计生工作被评为先进,特别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的拆迁工作,全体机关干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起早带晚,节假日放弃休息,全身心的深入到群众家中做细致的工作,xx年街道完成了xx户拆迁工作,使集镇建设形成了新的亮点。在全区街镇中,第一个x层高楼正在建设,提升了xx街道的档次,多次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表扬。如今的xx街道干部廉洁自律,事业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
四、保持清醒,查找廉洁自律薄弱点
xx街道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总体良好,但街道领导没有满足现状,保持清醒的头脑,查找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家庭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酒席几十桌,十分铺张浪费;二是少数干部工作日中午饮酒,影响办事效率;三是个别党员干部参与赌博,虽然数额不大,但是影响形象;四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验收环节群众参与度不够;五是街道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还不到位。这些都有待加以纠正和改进。
五、树立目标,做到廉洁自律六个明
一是决策开明。
街村两级干部充分发扬民主,不论大事小事都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绝不搞个人说了算,这样既确保了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又不给干部提供谋取私利的机会,促进干部的廉洁自律。
二是政务透明。
全面做好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政务公开工作,规范程序,严格时限,真正做到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让群众来评价干部的廉洁自律。
三是纪律严明。
街村干部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明白做违法乱纪的事必将受到惩处,从而做到遵纪守法,不贪不沾,以严明的纪律来促进廉洁自律。
四是爱憎分明。
全体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热爱党的事业,憎恶违法违纪行为,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
五是做人光明。
全体党员干部以廉洁自律来确保做人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
六是治家文明。
党员干部在自身做好廉洁自律的同时要教育和要求家属子女不拖后腿,树文明新风,家庭大事不大操大办,不收受礼金礼物,共筑拒贪反腐的思想防线。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篇3
一、严守党的纪律规矩必须强化学习,内化于心
建立思想统一、内心强大、能够始终把党的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必须把学习放在首位,只有对党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规章经常学、反复学,吃透精神,才能内化于心。而基层工作具有承上启下,工作繁忙琐碎的突出特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把学习放在首位,并坚持制度雷打不动并不容易,因为工作和事物冲淡学习的问题并不鲜见。因此,要真正做到把学习放在首位,坚持制度雷打不动就要切实把握好两点,一是要科学确定学习时间。根据部门、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将集中学习时间确定在部门工作、群众来访相对较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保证学习制度的落实。二是要建立学习时间补偿机制。基层工作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确因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而冲淡了学习,可另择时间补偿,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通过保证学习时间确保学习效果,将党的纪律规矩内化于心。
二、严守党的纪律规矩必须细化规章,做细做实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靠制度管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要确保这些权力能够正确行使,确保所有干部都在党组织里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党章、党内各项法规、规章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财经纪律都做了规定,落实这些规定,就要结合部门、行业特点精细化、具体化,制定操作性更强的部门、行业规章制度。在这方面,许多基层党组织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例如,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许多基层党组织明确提出了“几不准、几禁止”等,把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转化为日常行为重要规范,既有部门、行业特点,简单明了,又便于基层党员干部遵照执行。在落实行业补贴、惠民政策方面,有关部门制定了百分考核、好中选优、公开公示、联合验收等制度,既防止了优亲厚友、促进了干部廉洁,又充分发挥了党的惠民政策的积极作用。
三、严守党的纪律规矩必须严格党内政治生活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党的规矩,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基层党组织身处一线,要敢抓敢管,敢于板起脸来批评,才能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真正做到敢抓敢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一是要坚持小恶必除。古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恶不除,必然积小为大。对于牢骚怪话、小道消息、谣言邪说以及工作时间饮酒、公车私用等过去认为不是大事的事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敢于批评指正,切不可事不关己、见怪不怪、听之任之,否则必将酿成大祸。二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习总书记说:“严肃的党内生活,是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基层领导干部都要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党内政治生活贵在坚持经常,注重细节。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千丝万缕,具有突发性和复杂性特点,各种违反党的纪律、规矩的问题随时可能出现,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监督作用,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对违反党的纪律规矩的问题切实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始终保持党的纪律规矩的刚性约束,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三是要严格执纪,强化追责。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要使广大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矩,确保制度规章落到实处,在搞好对党员干部纪律教育,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的同时,对于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要敢抓敢管,敢于追责,不怕得罪人。对于该批评教育的要进行批评教育,该纪律处分的要进行纪律处分,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要提请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只有严格执纪,才能确保守纪。
四、严守党的纪律规矩必须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篇4
一、加强学习教育, 树立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党的基本政治观点, 群众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 才能为群众着想、替群众说话、为群众办事。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既是信仰问题、思想问题, 也是实践问题和行动问题。因此, 基层党员干部要通过改造学习来改造思想, 并最终改进作风。
一要突出学习重点。我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群众路线, 具有一整套的理论体系, 基层党员干部既要系统准确地学习把握这些理论, 增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又要紧紧围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党性党纪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 力求真学、真懂、真信, 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条, 始终保持精神上不缺钙, 肌体上不得“软骨病”。
二要创新学习方式。坚持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 系统学习和专题讨论相结合, 原原本本学和联系实际学相结合, 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 又要向专家学者学习, 努力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
三要保障学习时间。要少些交际应酬, 多些静心读书;少些迎来送往, 多些伏案苦读;少些吃喝玩乐, 多些殚精竭虑。自觉克服自甘平庸、读书无用等不良习惯, 安排时间学, 抽出时间学, 利用一切时间学, 向书本学, 向同事学, 向群众学, 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状态, 通过学习修身养性、培育风尚、改进作风。
四要注重学习效果。学习教育重在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 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重在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通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开展有深度的专题讨论和互动交流, 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核心要义, 把握党的群众路线基本内涵, 把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做到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知行合一, 让人民群众真正看到新变化、新气象, 新作风, 以实际行动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二、强化基本意识, 增进群众感情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对人民群众怀有真情实感, 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根本前提。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带着浓厚的感情自觉深入到群众中去, 才能加深与群众的感情, 才能了解群众的要求和期待, 与群众息息相通, 保持同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做到感情到位, 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 必须坚持以下几种基本意识。
一要有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基层党员干部要以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等先进先辈为标杆,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做群众的知心人和贴心人。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在一线, 是与人民联系最为密切的干部, 也是人民生活最为依靠的人, 危房改造、人畜饮水工程等等, 甚至有些看似简单、渺小的事情, 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大事、难事, 基层干部要亲力亲为, 多行惠民之举, 多办利民之事。
二要有任劳任怨的公仆意识。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工作, 以利他的态度服务群众, 要把群众当做亲人, 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心里时刻装着群众, 事事为群众考虑, 处处为群众着想, 做到先人后己, 不与民争利。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 要拿出更多时间、抽出更多精力, 深入到群众中去, 倾听群众诉求, 体察群众疾苦,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 在与群众同甘共苦中增进公仆情怀, 让人民群众能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
三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习近平同志指出, 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十分复杂, 基层党员干部肩上的责任重大,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路人、领头雁, 只有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敢于直面改革发展难题, 善于应对复杂严峻局面, 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才会抓住发展机遇, 有所作为。只有树立时不我待、成败在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才会对工作尽职尽责, 不畏艰难, 敢于“亮剑”, 积极在困境中找出路子想办法谋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尊敬。
四要有着眼长远的大局意识。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 想问题, 办事情, 要从长远的利益着眼, 不能只看眼前。当前, 正值经济转型期、社会变革期、改革攻坚期, 各种思想潮流相互激荡, 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 而其中最突出的是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博弈和较量。因此, 基层干部要有强烈的大局意识, 识大体、顾大局, 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要把国家的大政方针、战略部署以及重要会议精神给群众讲清楚、讲明白, 教育引导群众既要有问题意识, 还要有过程意识和大局意识, 要把自己的利益诉求放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去考虑, 引导群众理性地看待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 合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三、坚持科学方法, 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党历来重视方法问题, 一再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我们的世界观, 又是我们的方法论。方法对头, 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 则事倍功半。当前形势下, 为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 提升服务水平, 应特别讲究方法。
一要坚持调查研究。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调查, 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基层干部要了解实情, 就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通过蹲点深入基层、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只有真正蹲下去、深进去, 才能听到真话、实话、心里话。常与群众聊天、拉家常, 才能多听到他们的意见建议, 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这样既能融洽干群关系, 又能从他们的谈话中开阔视野、学习经验、得到启发, 为理清工作思路、弥补工作不足, 纠正决策偏差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坚持公平正义。公生明, 严生威。作为基层党员干部, 每天与人民群众打交道, 常常处理一些家长里短, 时时面对利益决断, 必须把公平正义牢记于心, 更要把公平正义当做价值追求, 在调解民事纠纷中不能走过场、抺稀泥, 必须坚持不偏不倚、客观公正, 必须坚持公私分明, 是非清楚, 特别对待群众与村组干部产生的矛盾时, 应该态度坚决, 立场鲜明, 敢于纠正某些干部身上的歪风邪气, 让人民群众觉得有依靠, 更让人民群众觉得有希望。
三要坚持民主平等。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的本领, 是法治进程中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工作方法。发扬民主的过程, 本身就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平等待人和民主决策, 不能搞强迫命令, 不能颐指气使, 遇事要多同群众商量。要坚持公开民主决策形式, 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让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发挥,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四要坚持依法办事。法治是规矩, 要善于把一切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中。法治是秩序, 要引导基层群众遵守法律规定, 避免过激行为。法治更是方法, 通过拍案说理, 权力平衡, 实现和谐。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既要强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化人, 更要讲究依法办事, 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做好群众工作,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篇5
2005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案件167件167人,受党纪政纪处分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干部138人。如何强化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已成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对农村基层党
员干部监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监督意识不强
一方面是作为监督主体的镇(街道)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认为党(工)委信任的、党员选举出来的一般都不需要怎么样去监督,对监督的内涵和意义缺乏全面和客观的认识,思想和行为上只停留在对有问题者的监督;另一方面是作为被监督者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认为上级党委监督是“不胜任”,群众监督是“找茬”,思想上消极抵触。
(二)上级党委监督力度不够
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对其所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监督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其一,监督工作多,监督思想少。注重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等工作任务完成得如何,而对其所思所想不甚了解,特别对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掌握不够。其二,以领导身份监督多,以组织名义监督少。监督往往依靠领导个人感情和威望,谈话时很少说明是代表组织,对存在的问题,也很少以组织的名义去提醒教育。有的同志反映,从当领导到下台,组织只找他谈过两次话,一次是任职,一次是免职。其三,集中教育多,经常性监督少。即使发现了问题,即便纪检监察部门着手调查,也总是千方百计“捂盖子”,生怕查了案子,乱了班子。党委监督力度不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后果是,监督被软化,被弹性化。在一些行政村,往往出现项目引进了,工程上去了,而干部却下去了;群众一上访,村干部的乌纱帽就难保。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原副区长马惠明,因受贿罪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马惠明在事发后道出了自己的心理话:“如果当时监督及时,对我敲敲警钟,也许我会悬崖勒马,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一步。”这话多少有点为自己所犯罪行开脱之嫌,但也算得上是迟到的醒悟,值得各级领导干部深思。
(三)党内监督不力
党组织内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被说成不团结,“一把手”批评班子成员怕影响情绪,班子成员批评“一把手”怕被说成有野心,班子成员相互批评怕伤和气,自身有问题批评别人怕引火烧身,结果造成好人主义盛行。个别村长期没有召开党员大会,即使是召开了党员大会或民主生活会,党内生活会也是缺乏原则性,对相互之间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四)群众监督渠道不畅
首先是情况不明,不易监督,有的村村务大多由党支部、村委会直接研究拍扳决定,普通群众难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这种暗箱操作的做法在很多村是普遍存在的,有的村还是比较严重的。许多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的,村“两委”、甚至有的村民小组长往往采取先斩后奏的做法,即先定扳后走形式召开村民大会,这是当前群众上访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是大部分村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公开表面的东西多,实质性的东西少,群众最关注的财务收支问题不详细、不具体,监督无从入手。再次是有的村民主理财制度不规范,村民理财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参与村财务计划的制定,检查村财务计划的执行,审查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每季度末对村一个季度以来的收支进行理财,填制财务收支理财表,由民主理财小组长对村级收支票据签字后到镇农业服务中心(或结算中心)报结,可在实际操作中民主理财小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能,因此也就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监督的对策与建议
防止腐败滋生蔓延,监督是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有权力就必须受到监督,使领导干部习惯于接受监督,让监督成为一种“常态”,杜绝权力不受监督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权力被滥用。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监督,主要是思想的监督,权力的监督,作风的监督和生活的监督等。监督,关键是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从“注重预防”的角度看,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与事后立案惩罚要结合起来,不可软硬失衡。关于监督,当前现实中的一大问题是事前、事中监督显得十分薄弱,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行政村,当这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权力处于鼎盛时期,也就是最需要监督制约的时候,权力运作却往往处于虚监、空监状态;而当某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一旦出了问题。失去了权力和地位,各种监督才纷至沓来。这样一来,监督与需要就显得十分不协调,也就是说,在权力最需要监督的时候,监督的力度不够;在权力已经失去的时候,再来监督,意义已经不大。所以,监督是一个全过程。正确把握监督的时机,强化监督的内涵,创新监督的形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
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监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发挥党委监督作用
2006年11月13日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是关键,乡镇是基础。乡镇、街道党(工)委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是最实质、最重要、最直接的监督。要按照管理权
和监督权相一致的原则,建立起一套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使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制度化、经常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出现问题,要视情况追究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失察失教的连带责任,从根本上解决上级党委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重用轻管的问题。同时要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有效监督:政治上的监督,主要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党的最新理念是否真信、真学、真懂、真用;民主作风监督,要解决好独断专行、“一言堂”的问题;权力运行监督,要防止用权上的“私有化、人情化、庸俗化、商品化”;生活交往监督,应积极研究探索具体监督什么,怎样监督的措施办法。
(二)完善党内监督体系
在干部监督体系中,党内监督是最直接最有约束力的监督。党内监督的关键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要结合干部考察、日常管理、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切实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监督的重点是村两委“一把手”,要建立和完善村领导班子内部权力制衡机制,通过合理分权,以权力监督权力,以权力约束权力,科学制衡村两委“一把手”权力过大的问题。一是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切实按照《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尤其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村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机制。二是要健全领导班子内部监督机制,把村级党组织议事决策程序规范好,防止个人说了算,避免暗箱操作;把党的生活原则坚持好,防止一团和气好人主义;把班子的生活制度落实好,严格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谈话谈心等制度,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三是要完善党员监督机制,落实发挥好党员“四权”,即扩大党员知情权,将党内事情定期通报作为畅通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信息渠道;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定期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党员的监督权,定期评议领导班子和“一把手”工作情况;落实党员选择权,村委会、组民小组重大事项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公布,接受党员的监督,使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
(三)健全教育引导机制
坚持关口前移,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实现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有效监督。一是坚持教育为主为先的原则。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政策法规教育,充分利用党校等阵地,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坚定性,增强依法行政、规范用权的自觉性;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正确权力观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真正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不要把权力作为捞取个人资本的砝码,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权和地位观;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通过组织收看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严格自律的紧迫感,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二是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加强对村级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必须内外并举、标本兼治。党组织无疑要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严格监督,但作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则要严格自律,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教育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把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各方面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使规章制度、纪律条例以及法律的限制和约束,内化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个人的自律要求。三是要坚持预防和严惩相结合。要使监督的重点从过去重事后追查惩处轻事前防范教育,向事前教育防范和事后严肃查处并重转变。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将监督的重心和关口前移,立足于教育防范,采取谈话、诫勉、打招呼、亮黄牌等方式,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坚持从严惩处,加大对违法违纪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惩处力度,增强震慑力,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四)建立联动监督机制
一是纪检部门要坚决依纪行使监督职能,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不断强化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其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坚持实行廉政诫勉谈话制度,镇、街道主要领导和纪检部门每年要有重点地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开展诫勉谈话,对有违纪苗头的,及时提醒;对存在一般问题的,进行批评,限期改正。二是要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要对村两委“一把手”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坚持年度审计与任期审计相结合,任期内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凡离必审、先审后离;凡用必审,先审后用。重点审计“一把手”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经济项目的决策经营情况、遵守财经纪律情况、个人的经济收支情况等。审计结果存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干部考察的内容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审计制度可以适当延伸到村民小组长一级。三是纪检、审计、信访、公安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和沟通,统一组织监督检查活动,通过合作,形成监督合力。四是要强化群众监督,采取走访、信函、设立举报电话、聘请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等形式,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做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权力运行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情况就掌握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五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努力做到防微杜渐。
(五)深入推进村务公开
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村级组织要把各级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及其使用情况、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处置情况,以及对村干部的民主评议、考核和审计结果等事项,纳入公开的内容。乡镇要把贯彻落实村务公开制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不公开、假公开、不及时公开等问题。众所周知,村务公开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由于村务公开问题引发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屡见不鲜。所以,要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时限,不断提高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使村务公开成为农村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在公开的内容上,要因村制宜,注重实效,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政策和工作都要公开;在公开的方式上,以便民、利民为基本,采取群众点题、党员与村民代表质询、村“两委”与群众互动的方式;在公开的时限上,群众什么时间需要,就什么时间公开,建立村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发挥好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并将监督结果定期公开。总之,通过村务公开,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村级组织“一把手”的工作切实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组务组帐公开工作也要逐步推开。
(六)强化自我监督意识
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研究 篇6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
一、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带领和推动,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新时期,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其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他们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确保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促进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冲击着农村,农村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如果先进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农村阵地,腐朽、落后的东西必然会滋生蔓延。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引领者,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文化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和水平,决定着一个村风气的好坏。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建设,可以提升其参与和领导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繁荣农村社会文化建设。
(三)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党的力量在于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党同农民群众的关系,最广泛、最直接地体现在农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农村基层干部是基层党组织的细胞,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的凝聚力,关系到党执政基础的巩固。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密切联系群众,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道德现状与问题
客观上,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有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在道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淡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的农村基层干部不同程度的产生了理想平庸、信仰危机的现象。比如,有的基层干部对自身定位不明确,缺乏发展意识与发展思路;有的基层干部核心价值观发生扭曲,价值取向物化;有的基层干部角色意识颠倒,宗旨观念淡化,党员意识弱化。
(二)道德意识有待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更加注重农村基层干部的带头致富能力,而忽视了农村基层干部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因为长期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平时缺少学习总结,对自身道德认识及定位比较模糊,认为干好工作就行,经济发展就行,道德提高可有可无,道德要求的标准无形中有所下降。
(三)道德行为有待约束。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最终体现。当前,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忽视农民的利益,对农民的困难漠不关心;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喜欢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办事不公;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处理事情,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从文化程度来看,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情况普遍偏低,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比较普遍,小学文化程度的也大有人在,而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却并不多。农村基层干部文化水平偏低直接影响思想觉的提高,导致他们私心较重,民主意识淡薄,容易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在工作中执行不到位,方式简单粗暴。(2)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少数基层干部由于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政治的思想,理论学习存在应付现象,理论体系掌握不够。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导致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观念偏于保守,视野比较狭窄,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健全。在干部考核中,“德”作为软指标,一直是基层组织部门考察中的弱点和难点,有时甚至是处于盲区,考核目标仍然侧重于经济发展指标,考核内容和形式也没有突出对干部“德”的要求,考核主体和评价结果之间缺乏有效的定性指标,使“德”的考核呈现程式化、简单化和模糊化倾向。
三、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道德素质下降虽然发生在少数农村基层干部身上,但其危害很大,必须高度重视,但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教育。第一,规划道德教育内容。要根据农村基层干部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合理确定知识结构,突出道德培训重点,逐步健全由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等方面构成的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第二,拓宽道德教育渠道。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涉及多个层面和部门,新形势下,要拓宽道德教育的渠道,需要县和乡镇两级密切配合,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和其他基层干部培训机构,特别是县级党校的独特优势,突出县级党校在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地位。第三,创新道德教育形式。从农村基层干部的角度出发,通过集中培训、座谈、开展活动等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教育富有成效。
(二)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环境。第一,夯实坚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是有效开展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对于广大农村来讲,优化经济环境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抓住改革的机遇期,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大趋势,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可能在纯粹“理想国”中。因此,要通过各种措施扼制庸俗、低劣文化的蔓延,在全社會树立良好风气,净化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文化环境。第三,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安定团结才能激发出凝聚力,培养出崇德向善的农村基层干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改革的难度不断加大,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调整,面临的阻力也在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社会改革,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而带来的振荡,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构建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第一,构建和完善监督机制。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必须不断完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机制。通过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激发各方面监督的积极性。第二,构建和完善考评机制。在干部考核体系中,将“德”的考核放在首位,确立干部考核导向。根据农村基层干部的特点和考核效果,科学设置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做到定期考核和常态考核相结合。同时将考核结果合理运用,对经科学评价后的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行为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戒。对道德品行优秀的干部进行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比如与提拔重用、晋升工资、优先录用等挂钩。对道德失范的干部进行处罚,如批评教育,记过、降职等措施。
总之,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多措并举,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入手、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构建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好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淑娟:《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福州党校学报》,2004年第8期。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篇7
一、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党章党纪党规学习的必要性
基层党员干部应树立正确的党章党纪党规学习观。在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学习党章党纪党规极其必要。此外, 刘云山同志在开展“三严三实”座谈会时亦强调了党章党纪党规的重要地位。党章党纪党规作为党员修身养性的标准, 对规范全体党员言行具有积极意义。作为基层党员干部,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各级政策, 就必须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学习, 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
1. 学习党章党纪党规, 确保基层党员永葆生命力、凝聚力
党章党纪党规属于我党一大特色。纵观其发展历史, 笔者发现党章党规党纪符合我党实际发展情况, 符合我国基本国情[1]。对党章党纪党规的修改, 都是我党重大成果、重要经验的体现, 反映了其与时俱进的特点。一直以来, 党章党纪党规在我国党建工作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经研究发现, 党章党纪党规在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 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学习, 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刻不容缓。
2. 学习党章党纪党规, 确保基层党员从严治党
党员在国家和社会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必须加强对党员的从严管理。实践证明, 党章党纪党规对从严治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章党纪党规为基层党员干部制定了刚性约束, 对规范党员言行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学习党章党纪党规, 基层党员干部能够明晰其价值取向、精神实质, 从而更好地遵循、施行。党章党纪党规作为全体党员的行动指南, 有利于党员干部建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3. 学习党章党纪党规, 确保基层党员顺利实施“四个全面”战略
“四个全面”战略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国情, 为我党治国理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作为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层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入学习党章党纪党规, 对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工作激情、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适应发展潮流能力等颇有益处。
4. 学习党章党纪党规, 确保基层党员党风廉政建设、反腐斗争有效开展
当前, 党风廉政建设、反腐斗争是我国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重点。经调查发现, 很多基层党员干部党章党纪党规意识较为淡薄, 尤以少数民族基层党员干部为代表。党风廉政建设、反复斗争任务繁重, 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纪党规迫在眉睫。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学习, 旨在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党章党纪党规意识, 规范干部言行, 降低干部犯错几率, 推动全社会党风廉政建设、反腐斗争进程。
5. 学习党章党纪党规, 确保基层党员拥有强大的责任心
党章党纪党规的学习, 除了对规范基层党员干部言行有益, 还有利于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以便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学习, 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的有效策略
守纪律、讲规矩对基层党员干部而言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表明, 讲规矩是一个党员党性、忠诚度的体现。学习、遵守党章党纪党规, 关键是要把纪律、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每位基层党员干部应自觉遵守党章党纪党规的刚性约束。
1. 基层党员须将党章党纪党规视为行动指南
党章为党纪党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立党、治党、管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规范党员言行积极地意义。作为党员, 基层党员干部须严于律己, 遵守党章规定, 在工作中做到讲规矩、守纪律, 进而促进基层党组织团结、统一, 为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党章对党性、指导思想、组织制度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基层党员须熟悉、理解、记忆党章内容, 并在思想、言行方面认真贯彻落实[3]。党章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基层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心中, 努力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
2. 基层党员须将政治纪律、规矩放在首位
讲规矩、守纪律主要指的是政治规矩、纪律。经研究发现, 基层党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违纪现象, 都在不同程度上危害着党的发展。近年来, 国家加大了对党的建设, 但仍有许多官员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封建迷信, 主要表现为烧香、拜佛等。这些行为, 对广大群众和党建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 很多基层党员干部有“偷工减料”, “搞特殊政策”等违纪现象。因此, 作为党员干部, 基层党员须严格要求自己, 依法、依规处事。
3. 严格执纪、违纪必究
对于基层党员干部而言, 遵守党章党纪党规属于其应尽义务。全面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等, 对党风廉政建设、反腐斗争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今, 党中央明确规定全面执纪、违纪必究, 加大对党员的监督、管理力度, 以提高党员对党章党纪党规的重视, 并相继制定、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相关法律、制度, 以确保执纪严明, 切实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学习, 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是我国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希冀全体基层党员干部能够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认真贯彻落实党章党纪党规, 切实为人民、社会、国家谋福祉。
参考文献
[1]郭文亮, 洪汛.中国共产党党规党纪建设实践与经验梳理[J].人民论坛, 2014, (35) :26-30.
[2]陈铁雄.在全厅党员干部党章党规党纪专题学习培训动员会上的讲话[J].浙江国土资源, 2015, (8) :4-10.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篇8
抓好思想教育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
重视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必须采用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高度强调和准确聚焦理想信念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归结到底就是信仰缺失,信念迷茫的问题,有鉴于此,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建设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的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坚定干部的理想信念,强化党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定力,让干部时刻心中有党,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自觉维护党的利益。一是要把学习党的先进政治理论作为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础, 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在平时的学习中,公司主要领导坚持带头学、自觉学、重点学。在集中和分组学习会上,主要领导亲自搜集有关资料,把学到的、看到的信息资料传递给班子干部一起交流,共同畅谈学习“三严三实”的心得体会,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宏伟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教育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以身边人、身边事来鼓舞人、激励人”先进典型人物宣讲会、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观看《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 《小巷总理》、《挑山女人》、《焦裕禄》事迹图片影片展、劳模事迹报告会等形式以弘扬劳模精神、崇尚爱岗敬业,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实践。三是牢牢记住党的宗旨,积极投身实践,补足精神之 “钙”,筑牢精神之“魂”,提振 “精气神”,遏制“腐败风”。通过不断开展反腐倡廉的宣传活动,加强警示教育(一年不少于四次),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形成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建设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关键要强调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增强创新意识、进取意识, 要始终以“三严三实”为标杆,对照 “四面镜子”和焦裕禄精神,力争做个新时期的好干部。在工作实践中, 一是要使每个党员干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责任,不断解放思想,敢于打破常规,无私无畏,尽责尽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要把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心里时时装着群众,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特别要做好离岗职工、一线职工的帮困关爱工作,及时了解困难职工的所思所盼, 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对职工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要主动跨前服务,想办法、花力气尽力解决。
抓好作风建设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保证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 “四风”问题,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治本之策。作为基层党组织在这项活动中,要坚持抓好学习教育,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以务实的作风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建设敢于清扫,洁身自好的干部队伍。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说到底就是党性问题。党员干部作风与自身的党性修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本,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作风和党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扫除的要求,认真做好“大扫除”这门功课,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出 “清扫”方案。清扫之一:认真撰写个人对照材料。企业各级干部努力把自己摆进去,写得实、画得像,重点写清“四风”突出问题。深挖思想根源,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等方面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整改措施。清扫之二:按照“四必谈”的要求,企业主要领导干部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同志等开展谈心活动。 大家敞开心扉、以诚相见,主动亮明自身存在的问题,诚恳指出对方的问题。在交换意见时,彼此出于公心、 与人为善,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起到了真诚帮助共同提高的效果。清扫之三: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民主生活会上,每位干部认真对照检查,查摆个人身上存在的 “四风”问题,从主观行为进行对照,从思想深处进行剖析;互查问题抓住实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以整风精神清洗干部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体现了领导带头、紧扣主题、辣味浓厚的特点。清扫之四:领导干部下基层面对面征求职工意见;抽调基层干部进行交叉式个别访谈;印发 《意见征求表》开展问卷调查;设立意见征求箱等多种形式充分听取意见,确保客观性和真实性。
建设自我监督,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作风之弊的整改并非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而是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持从严管理的常态。其一企业“一把手”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严格约束,洁身自好;其二要加强党内生活的历练,按照《党章》要求,重建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 党性分析的制度,教育干部自觉“照镜子、正衣冠”,自我清扫,自我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其三要进一步做实“8+2+2”组织生活案例设计活动,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不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其四着力在长效常态管理机制上下功夫,自觉把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初步成果,转化为改变干部作风的自觉行动,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
抓好干部自律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
在中纪委十八届五次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全党提出了五个方面必须严格执行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党内的各大案件的反思。所以,广大党员干部应从反面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以案为鉴, 自警自律,慎独慎微,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守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的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建设纪律严明,廉洁自律的干部队伍。纪律和规矩,具备这“两个”意识,对于基层每一个党员干部而言,极其重要。两者关系密切:要守纪律,必须先讲规矩。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干部, 必须在注意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认真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党性原则,牢牢记住: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纪律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守纪律是底线,讲规矩靠自觉。要本着对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防微杜渐,自觉遵守政治规矩,做到懂法纪、明规矩, 知敬畏、存戒惧。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第一责任人要把落实从严治党的责任担当起来,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制度,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要按责任分解、责任检查、责任追究等环节签订责任书,守好责任田,把从严治党和廉洁自律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建设防腐拒变,循规蹈矩的干部队伍。守纪律,讲规矩,重在 “讲”上。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要多讲广传,做到众所周知。在日常教育中,基层党组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循规蹈矩” 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对党的宗旨意识、信念教育、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教育,使廉政教育经常化、常态化,进一步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道德和法纪防线。但守纪律,讲规矩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要的是付之于行动,贵在平时的党务、政务、日常事务和社会交往中都能讲规矩,守纪律。不违规,不违纪,不违法,过好金钱关、权力关、美色关、子女亲友关以及改革关,在任何时候坚决不闯红灯,不踩底线,稳住心神,守住节气。
抓好干部选拔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
从严把好选人用人关,这是干部工作的底线,也是从严治吏的重点。 干部如何选拔,标准很多,但必须是以强烈的政治责任从严选人用人,把事业的舞台留给那些政治坚定、敢于担当、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优秀人才,这是克服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最根本的保证。
选拔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新型干部。选好人用好人,基层党组织要在认真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的监督机制,以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竞争机制与组织考察的形式结合起来,做到近距离、多侧面、多渠道考察了解干部,重点考察工作业绩、工作作风、群众公认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内容。在干部任用之前,必须经过组织谈话、个人答辩、群众测评等程序,最后经党组织讨论研究, 发榜公示听取意见后,被提拔干部方能开始干部岗位的任职锻炼。严格执行干部任用的过程,旨在确保选拔任用程序严谨、权力透明、责任清晰。确保优秀的干部出得来、 用得起、干得实。
培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新型干部。一个好干部的成长,不仅需要干部自身的努力,还需靠组织的精心培养。锻炼培养干部,要有科学的方法,不能放在温室里培养,而是要为他们打开广阔的空间。纵观干部成长规律,基层一线始终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培养平台。党组织要有计划的把优秀干部放到条件最艰苦、困难最大、矛盾最多的地方去锻炼,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出业绩;党组织要做好新任干部的带教工作, 要不断地向他们交任务,压担子, 有担当,让每一个新任干部深刻地懂得:深入基层工作锻炼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对个人一种生活的历练,当干部就必须要付出更多辛苦,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不断成熟,不断成长。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篇9
一、当前基层党员干部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由于各方面原因, 基层党员干部在实施具体工作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1、干群之间的感情逐渐淡漠
近年来, 腐败案件频发, 大案要案增多, 有的党员干部贪污受贿, 以权谋私;有的党员干部嘴里说的是“主义”, 心里想的是“生意”;有的党员干部官僚作风严重, 群众观念淡漠, 宗旨意识淡化, 高高在上, 导致群众办事情“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部分党员干部不重视群众工作, 方法简单粗暴, 甚至作威作福, 欺压百姓;有的党员干部“嫌贫爱富”, 热衷于“傍大款”而不愿意“结穷亲”, 有的党员干部“坐老百姓的床怕有灰、吃老百姓的饭怕染病”, 到群众中去西装革履, 很难与群众交流沟通。有人说:当前党群干群关系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曾经的干群“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或者是“水火关系”。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使得干群关系越来越淡漠。
2、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责任心逐渐缺失
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某些党员干部对自己不负责任, 表现在对事业目标不明晰, 因为种种原因而进入公务员系统后, 发现理想与现实有差距后出现消极怠慢思想, 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另外在实际工作中不注意工作方式不仅影响工作甚至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事业和前途不是在学习和奋斗中升华而是在投机取巧中止步, 既可惜又可悲。二是对自己所在的集体不负责任, 领导干部有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充当“甩手掌柜”, 曲解“无为之治”。三是对群众不负责任, 为应付检查, 闭门造车, 做表面文章, 玩“数字游戏”, 汇报“假大空”。有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认真对待, 不及时解决, 相互推诿, 习惯“打太极”、“踢皮球”。有些干部实行“走读”, 区县干部住主城、乡镇干部住县城, 一些便民服务机构形同虚设, 群众办事经常找不到人。
3、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不重视民生问题
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慢, 多年山河依旧, 面貌不改, 特别是贫困地区财政困难, 无力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群众感受不到发展带来的实惠。部分地方党员干部不注重发展社会事业, 公共服务基础薄弱, 群众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就业难、房价高、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长期解决不好;有的地方在征地拆迁、移民迁建、企业转制、资源开发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 制定政策不周全, 甚至与民争利, 甚至出现某地村民为阻止强拆而自焚的干群扭曲现象。
4、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急功近利
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 干部的考评、选任依然存在各种制度落实上的缺憾, 利益分配上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各种干部公选、上挂、下派、借调时有发生, 很多干部卯足劲思考如何才能升迁, 恐慌、焦虑、攀比、郁闷, 种种负面心态时时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困扰。于是, 干部中热衷“短、平、快”的急功近利者有之;兴师动众, 搞“政绩工程”的好大喜功者有之;架空程序, 轻率随意地“拍脑袋”决策者有之。结果导致“官场打假”、升迁无望跳楼自杀、“跑官、买官、要官”等现象层出不穷。另外从基层年轻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集中报考国家、省级公务员现象来看, 虽然反映了年轻一代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昂然士气, 同时也暴露出部分年轻基层干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二、推进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对策
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状况如何, 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除了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之外, 还必须积极探索, 建立健全制度, 和谐党群干群关系, 调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1、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性职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转型, 政府财政体制对生产型和服务型经费的投入比逐渐减小, 政府的职能将会转变为以服务为主导。因此基层组织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依靠人民群众构建新型基层组织。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局面。
2、建立健全机制, 用制度促进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符合现实需要的制度, 促使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在公允的和谐氛围中扮演自身所充当的角色。一是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党员干部的规范行为确保基层工作氛围风清气正, 形成一种良好的地方社会管理文化。二是完善群众监督机制, 实行定岗定员定责的公开绩效考核制度, 将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目标面向群众公开, 确保人人身上有指标, 充分做到政务公开、责任明晰, 将群众的评分权重加大, 打破干部考核领导说了算的陋习。三是制定基层干部驻村制度, 要求干部深入到老百姓家里了解群众面临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就业、人畜饮水、饮食卫生、空巢老人、特困家庭和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等民情社情, 解决好民生问题。四是要制定更加适合优秀干部 (年轻干部) 施政创业的激励政策, 让他们在基层创业中享受成就感。
3、关怀基层干部, 提高物质待遇
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待遇水平亟待提高。部分地区干部每月的工资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些干部上有老体弱多病, 下有小学习生活费用高。有些年轻干部因待遇低而面临住房压力、婚恋压力以及后续学习与发展事业的压力, 导致他们忧心忡忡, 精力分散, 不利于很好的开展工作。对此, 应该以人为本, 帮助解决基层党员干部面临的困难。基层党员干部始终战斗在第一线, 他们在长期的工作与生活中也会面临很多困惑。党组织应适时给予关怀与帮助, 从思想上引导他们, 从精神上鼓励他们, 从物质上帮助他们。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党员干部, 上级党组织要积极予以帮扶, 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4、加强培训与学习, 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基层公务员实行逢进必考的准入机制是目前选材用人比较好的方式, 在进入公务员系统后的培训也必不可少。在进入工作岗位前期应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群众工作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知识、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等的培训, 让他们尽快学习了解基层工作特征, 尽快适应农村发展的形势, 尽快实行角色转变。做好人才梯队建设, 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懂得经营组织管理的年轻干部吸纳进入领导后备人才库中。严格按照“两推一选”办法把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务工青年、大学生村官中的作风正、懂政策、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支部书记岗位上来。严格按照《组织法》选好选准村委会主任, 真正选出群众的带头人。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2]。
三、结语
“正心诚意, 身心和谐, 知行合一”对于今天党员干部从事社会管理应具备的道德修养的借鉴来说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当党员干部身心失衡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将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与矛盾。干部个人身心和谐, 群众也能受感化而和谐, 人群的和谐, 最终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 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摘要:转型时期, 基层党员干部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带领基层群众走出一条幸福路, 是当前党建工作重要思考的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基层党员干部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探讨并予以改进, 对推进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层,党员干部,社会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求是》, 2005年第6期。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预防研究 篇10
一、案件的主要特征
( 一) 涉案的罪名相对集中。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主要集中于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等这几种常见的罪名, 尤其以贪污罪为最多, 这些案件大部分都跟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资金有关, 涉及的领域主要有土地专用补偿款、扶贫优抚款等易于发生贪污等经济型职务犯罪的领域。
( 二) 涉案金额大, 社会危害性大。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中, 涉案金额大, 5 万元以上的占了案件总数的50% 左右, 10 万元以上的占了案件总数的20% 左右, 数额较大的案件占相当的比例。窝、串案较多, 共同作案特征明显。随着新农村建设各项资金的注入, 多人合伙作案特征突出, 不少案件都是查处一案, 带出一窝, 查处一人, 牵出一伙。
( 三) 案发领域广, 发案的环节多, 主体多样化。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 从国土资源、惠农项目建设, 发展到教育、医疗、林业等各领域在发案的环节上也呈现宽广化的特点: 从规划、立项审批到采购、执法监管、代管等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发的环节。作案主体方面, 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有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及村财务人员等。
( 四) 作案方式、手段多样化, 案件发现难, 查办易。作案方法多种多样: 一是采取村务收入不入账、虚报冒领装入自己腰包等, 公然贪污公款; 二是以吃喝等名义少支多报、虚报、重报侵吞公款; 三是利用“白条子”和虚假发票报账频频作案; 四是截留农户救济款物和各种指标、补助款进行贪污、挪用; 五是在专项建设款项目中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 公然索贿等。
二、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原因分析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多发、易发是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 既有农村基层干部个人的原因也就是内因即主观因素, 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 外因即现实存在的客观因素。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 就是这两大方面的原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有以下主客观因素: 一是村委干部文化水平相对低, 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不高, 容易诱发犯罪; 二是国家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 项目多资金大, 当前体制下很多补助项目必须首先经村委干部初审才能呈报上级审批, 说明村委干部手中权力较大, 一旦“水源”出了问题, 后果不堪设想。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对村委干部的廉洁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到位, 有的走形式, 会上一句带过, 往往比较重视村委干部完成工作任务, 忽视纪律要求和加强监管。在所查处的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中, 面对道德评价的偏离、金钱欲望的膨胀、贫富差距的扩大, 往往容易出现“三观”错位和扭曲现象, 面对诱惑时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这些“三观”扭曲的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者一般有以下几种心理: 一是想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二是赌一把的冒险心理; 三是居功补偿心理; 四是见缝插针的投机心理等。
查处不严, 惩处失当。一些司法机关、纪检部门认为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时间跨度大, 案值小, 不屑一顾, 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在大要案上, 对案件的查处往往不重视、不及时, 对基层干部违法违纪的问题, 基本上是“民不举, 官不究”。在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和移送上, 一些部门为了“保护干部”, 发现了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线索后不移送司法机关, 最终以党纪、政纪处分代替刑事处罚。
财务管理较混乱。随着国家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新农村建设的倾斜, 每年都有一定项目资金在农村实施, 在客观上使农村基层干部有了职务犯罪的条件。从查处的职务犯罪情况看,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大部分是贪财图利的经济犯罪, 这和基层财务管理不规范有极大的关系。财务状况不公开、不透明, 对重要的财务收支情况部分公开, 公开的部分也普遍含糊其辞, 甚至存在干脆不公开的情况, 使财务公开的规定形同虚设。
三、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对策及司法建议
检察机关作为职务犯罪预防的重要机关, 要主动做好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工作, 积极探索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切实可行的路径,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 一) 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培训
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一是强化政治业务培训。各级乡镇政府要建立专门村教育活动室, 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方案和教材, 利用冬春农闲季节, 集中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党性教育、财务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 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培养造就一批责任心强、素质高、会经营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二是强化警示教育。检察机关应结合查办的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 编选典型案例, 以案释法, 重点讲解与农村基层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三是司法机关及政府相关部门应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下乡”和“法律进村”等活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引导农民群众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 二) 加大查办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力度
各级司法机关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 强化查办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工作措施, 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 积极查处违法犯罪行为, 特别是对群众意见大, 多次上访影响稳定的大要案要坚决依法从快、从严查处, 并将处理结果向群众反馈。对不构成犯罪的违纪案件, 也要将查处结果向群众公开, 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 对案件的查处进行跟踪监督, 确保案件有处理结果, 不让犯罪分子有侥幸心理。
( 三) 加强廉洁教育, 营造浓厚的廉政氛围
一是各级各部门要将廉洁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抓早抓好。重点加强易发高发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干部职工的廉洁教育, 夯实干部职工廉洁基础, 警示干部职工慎用权力, 抵制腐败诱惑。二是各级各部门要注重用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干部职工。当前我国反腐败工作不断推进, 查办案件的规模和涉及的犯罪领域不断扩大, 不同部门不同领域典型腐败案件具有极强的警示教育效果。各级各部门应善于运用典型案例抓好干部日常监管工作。三是各级各部门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廉洁教育。通过邀请检察官讲授职务犯罪法律知识, 增强干部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
参考文献
[1]邢同宝, 梁昭.农村职务犯罪的综合防控——以冠县人民检察院2005年以来查办的涉农案件为视角[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02) .
[2]薛国君, 李志刚.农村基层组织成员职务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J].当代法学, 2011 (01) .
[3]杨红梅, 刘荣.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实证分析——以基层院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 2010 (34) .
[4]赵雪克, 陈金章.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探讨[J].中国检察官, 2010 (19) .
[5]张鹏飞.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防范对策——以江西渝水区为例[J].老区建设, 2010 (16) .
[6]宜都市人民检察院"三项重点工作"课题组.宜都市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现状调查及预防对策研究[J].中国检察官, 2010 (15) .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篇11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利津开发区、凤凰城街道党工委加强领导、明晰责任、狠抓落实,党员冬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此次教育培训工作主要针对第十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后产生的新“两委”成员及农村全体党员干部,以增强党性、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培训内容实用、培训形式多样。针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建章立制,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长效性,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党员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凤凰城街道,党员教育培训,基层党建
中国分类号:D261.4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让农村党员成为带领广大农民推进社会发展的领头人,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利津开发区、凤凰城街道党工委分批集中开展党员冬季培训工作。先后组织了3批为期6天的村“两委”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集中培训班;以工作区为单位组织了16期培训班,对全部农村党员进行了集中轮训;以各党支部为单位,组织43个村党支部扎实开展了集体学习、讨论交流、民主评议、党员承诺等活动。为了推动党员培训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凤凰城街道党工委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党工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先后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全体机关干部会议,进行调度指导,层层传导压力,推动责任落实。通过书记上党课、观看教育片、撰写学习体会、党员交流陈述等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深入学习了党的政策理论、村财管理、三务公开、民主管理、集体经济等内容。突出强调培训纪律,把从严要求贯穿党员冬训工作的全民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党员的理想信念、纪律意识、群众观念和优良作风教育。
培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现有的工作离新形势下对党员干部培训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村党员偏向老龄化且文化程度比较低,对学理论、学政策不感兴趣,科学实用新技术又听不懂,缺乏接受教育培训的主动性。二是党员参加冬训不积极,存在培训迟到,上课懒散等现象,缺乏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三是培训内容理论性的多,实用性、操作性的少,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倾向于单纯的政治理论教育,而忽视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培训。四是培训互动性不强,上面讲下面听,受训党员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和主动权。
党员是基层乡镇建设的骨干,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开展党员集中培训工作,对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发挥党员在基层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对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做好工作:
一、创新形式,增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性。以往的党员培训教育内容较为程式化,学习方法单调,学习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很难激发农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应改变原始的“上课”模式,可采用案例式教学、交流研讨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寓声于教,增加党员干部学习的兴趣,提高党员干部自学和研讨的能力。通过专题讲座、社会调研、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寓教于乐,增强教育培训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党员干部实践和考察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教育与体验活动相结合,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活动,促进党员培训教育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二、丰富内容,增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首先要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强化党员的纪律意识。其次,要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按需施教。深入调查,掌握基层组织最为关注、最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基层党组织的需求分析。然后根据掌握的情况精心設计课程、编制教材,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学为所需、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篇12
一、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与作风建设面临的形势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总的来看, 广大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 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展示出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优良作风, 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但也要看到, 一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不强、作风不正甚至违法违纪问题仍然突出。这些问题, 虽然表现在少数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身上, 但腐蚀了党员的党性, 损害了党的形象。出现这些问题, 根本在于这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放松党性修养。
现阶段, 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与作风上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宗旨意识不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但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出现思想上弱化, 行为上有时有偏离的现象;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群众意识淡漠、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做官当老爷;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高高在上, 不深入基层, 不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 失职渎职, 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推了之, 长期不予解决, 结果激化矛盾, 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第二, 理论和实际脱节。理论联系实际, 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但是, 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轻视理论、忽视学习, 或者理论学习不扎实、不深入, 把学习理论当作装璜形象的工具和自我炫耀的资本, 有哗众取宠之心, 无实事求是之意, 存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到位和放松世界观的改造等不良倾向;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注重调查研究, 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遇到具体问题就无所适从, 遇到突发事件更是束手无策。
第三, 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责任心和事业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但是, 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 作风飘浮, 得过且过, 敷衍了事,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贪图安逸, 奢侈浪费, 讲排场、比阔气, 甚至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 享乐主义严重。
第四, 政绩观不正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求真务实、埋头苦干, 查实情、出实招, 办实事、求实效, 把全部精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 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只有这样,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但是, 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重自己“政绩”、轻百姓疾苦, 好大喜功, 急功近利, 不尊重规律, 乱上项目、乱铺摊子, 做表面文章, 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第五, 个人主义严重。反对个人主义, 是我们党的思想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 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新台阶”;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 向组织讨价还价;利欲熏心、见利忘义, 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亲友谋取利益。
第六, 纪律观念淡薄。加强党性修养, 严守党的纪律, 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也是弘扬优良作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前提条件。但是, 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自恃地位特殊, 不能严格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各项纪律, 对中央三令五申的禁令和规章置若罔闻、我行我素。
二、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与改进作风的对策分析
李源潮同志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9年秋季开学典礼上讲话时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到政治清醒、正气在身、为政以廉, 洁身自好。合起来就是一句话, 党的干部必须清正廉洁。”“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 既要靠自我严格要求, 又要靠组织严格教育和管理。”针对当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与作风建设面临的严峻考验, 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正在全国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二十四字”的目标要求, 锲而不舍地加强党性修养, 大力倡导和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项要求”的良好风气, 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作风, 切实解决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中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 以此促进良好作风的养成。
第一, 加强思想教育, 构建思想道德防线。思想教育是前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情况比较复杂, 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教育, 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权力观、群众观和政绩观, 才能夯实拒腐防变的根基, 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一要狠抓理想信念教育,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头脑, 使其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二要狠抓党的执政能力教育, 强化执政观念, 克服“官本位”意识, 确立“公仆”思想, 真正解决好“参加革命为什么, 当干部应该做什么, 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三要狠抓思想道德教育, 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以严谨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作风, 堂堂正正做人, 清清白白为官, 扎扎实实干事。四要狠抓艰苦奋斗教育, 弘扬勤俭节约精神, 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 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真正做到清正廉洁。
第二, 完善制度建设, 构建法纪防线。制度建设是保障。要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就必须完善制度, 规范他们的行为。首先, 要完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考察、考核制度。将党性修养和作风情况明确纳入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考察和考核的范围, 丰富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的考核内容, 并将其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 要完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述职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等制度。针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出现的党性修养和作风方面的种种问题, 要进一步完善有关规定和制度, 使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再次, 要积极完善奖惩制度。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风正派、情趣健康的优秀基层党员领导干部, 要大张旗鼓地给予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在党性修养和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 违反党纪的要给予组织处理, 触犯法律的要按照有关司法程序进行惩处。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推荐阅读:
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05-19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09-27
从“三基”入手培养农村基层干部08-13
农村基层干部中国梦演讲稿11-18
浅谈如何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05-23
致农村基层干部的一封慰问信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