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水平

2024-05-17

投资收益水平(精选9篇)

投资收益水平 篇1

一、大数据时代

(一) 大数据

“大数据是着么产生的?”这是人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互联网是大数据产生的重要媒介, 数据经过移动互联网的催化而爆炸, 这使得整个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个时代, 人们对大数据的挖掘深化了信心技术的应用, 也由此产生了新业务, 接着也就颠覆了旧的产业格局, 相继引发了产业变革。这其中, 投资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数据”这个词出现在很早之前, 然而, 如今被称之为“大数据”, 关键在于它的“大”字上。大数据究竟有多大?我们用一组数据来告诉大家, 一天之内, 互联网产生的文字信息可以印满500亿份报纸;一天内发出的音频、视频也是过去总和的好几百倍。据统计, 从大数据到来到现在, 产生的数据量是过去400年的2倍。

(二) 数据的价值

从计算机被发明开始到互联网被普及计算, 从数字到数据,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量的变化, 更是一个质的飞跃。现在的社会已经是由信息构建而成的, 信息也就成了一种新型的要素, 如何有效利用这种要素, 将会带来巨大的财富。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是一场又一场的变革, 因为想从这庞大的数据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企业必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数据战略, 必须得到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 大数据的特征

业界通常用4个V (V olum e、V ariety、V alue、V elocity) 来概括大数据的特征。

数据量大 (V olum e)

这是第一个特征, 也是最主要的特征, 数据量大。

数据类型繁多 (V ariety)

这是第二个特征, 数据类型繁, 这主要是由于数据的来源广、数据种类繁多和格式日益变多, 以前所限定的格式化早已被冲破。

价值密度低 (V alue)

这是第三个特征, 这个特征主要由于第一特征数据量巨大的影响, 随着海量数据的涌入传统数据源的局限被打破, 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一个待解决的难题。

速度快 (V elocity)

数据处理速度快对于人类来说, 即是新的挑战, 也是机遇。

(四) 大数据面临的问题

数据来源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数据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 并且每个地方的对于数据的判断依据也不同, 进来的数据量又非常大, 结构形式也多样, 又具有实时性, 数据采集和整合的难度也被这些杂乱的来源增大了很多。

数据的分析处理是大数据时代的关键, 但也是最大的问题。数据的分析过程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但是它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首先, 分析大数据带来了巨大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数据噪音和杂物。在进行数据清理等处理工作是必须更加的谨慎, 因为清理过程中, 清理程度太大, 会把有用的信息清理掉, 清理程度太小, 则会留下很多不要的信息, 不能达到预计的效果, 因此在质和量之间需要进行平衡。

二、企业投资

(一) 投资收益和风险

投资具有收益性和风险性, 这是所有人都知道并且明白的事情。所有投资者进行投资时, 最理想的目标就是取得最大投资收益的同时取得最小投资的风险, 但这种情况却不可能出现, 这是因为客观性的存在, 风险和收益时相对的, 当风险上升时, 收益也会随之上升;当然, 当风险下降时, 收益也会随之下降, 这是必然的结果。

投资者进行投资的目的很简单, 必然是为了获得利润,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是非常小的, 一般都会低于投资者所预期的收益, 有些投资根本没有收益, 甚至会让投资者赔个体无完肤。在股票中, 我们就能很好的看出风险的存在。投资者买入的股票开始跌, 并且下跌的比买入时的价格更低, 那么投资者必然会心急的卖出股票, 但这个时候投资者已经损失了, 这就会造成投资的损失。

但在专业投资者眼里, 像上述所说的买出时的股票价格比买入时股票价格低并不是风险的全部。在他们看来, 风险也包括那些买入时股票价格高于卖出时股票价格的情况。我们再以股票为例, 假如一个股票的价格走势在不断的爬升, 并且比预期的价格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卖出了股票, 从表面上看, 实际收益比预期收益高, 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这就是收益, 但对于专家来说, 在这种情况下卖出股票, 就算是失去了这次可以获得收益更多的机会。因此, 对于卖方来说, 这也是一种风险。

投资中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程度, 是指投资的实际发生的收益和风险与预测中收益和风险的差别有多少, 这个差别可能是高, 也可能是低。

例如在股票投资市场上, 如果有一只预测要的上升的股票, 并且上升的程度可能会很高, 那么可以确定这只股票的价格肯定不会低, 而在此时, 投资者会考虑买入这个股票, 但若投资者买了这个股票, 而这时股票却开始下滑, 投资者必然会赔个血本无归。同样的, 如果一只预期下跌的股票, 并且跌得很严重, 这时候股票的价格也已经不高了, 那么此时投资者若卖出股票, 一旦股票上涨, 也会损失惨重。这就是股票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当然, 做投资, 就要做好面对风险的准备, 相对的, 想要取得预期高的收益, 那么就要面对大风险也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可以从债券和股票这两个投资方式来进行对比, 股票投资的风险比债券投资的风险大, 股票会涨回跌, 而且幅度也有大有小, 非常难确定, 有时甚至会上涨50%、60%也是非常常见的, 而债券就很难出现幅度那么大的涨幅。

(二) 大数据对投资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对整个社会甚至是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颠覆, 投资行业在未来也将由大数据所主导, 大数据将成为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关键性因素。投资者甚至可以根据大数据的技术来更准确地预测投资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程度, 以此来为自己创造更大的价值。如今, 大数据时代才刚开始, 一切都处于初级阶段, 大数据的价值也还没有被正真的挖掘, 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未被完全探索的无穷无尽的信息空间和它所带来的价值。

(三) 新投资分析与传统投资分析的区别

目前而言, 人们对大数据的看法仍停留在统计数据分析的层面上。因此, 人们很难区分如今在大数据影响下的新投资分析和传统投资分析的区别。新投资分析与传统的的投资分析在数据分析上就有不同。而从数据规模上看, 传统数据一般为T B, 而大数据的规模则是T B的100倍、1000倍。从分析方式看, 以前的投资分析以批处理为主, 而大数据则支持流式分析。

(四) 大数据给投资收益和风险带来的变革

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 这是投资行业一直在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历史数据中得到一些信息, 从2006年一直到今天以来, A股市场的变现有好有坏。变现的最好的是2007年市场平均的收益率在100%以上, 表现最差的比如说2008年, 市场下跌了68%, 2011年下跌了19%。如果把历史数据中超越市场30%的股票拿出来, 这些股票数量有多也有少。但不管是在股票收益好的2007年还是股票收益差的2008年, 能够超越市场30%的股票平均收益仍然很多。所以, 如果能找到这些变现相对较好的股票, 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风险, 提高收益率。

但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找到这些好的股票。股票是由人形成, 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分析企业的经营数据, 更要分析人的行为, 要了解整个市场的参与者对这些股票的成交量、价格、交易数据以及公司相关报告的反应, 然而, 这些反应往往只能通过现在的大数据才能进行。从微观上来讲, 股票的走势我们没有办法去预测, 然而, 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股票未来走势的准确率, 这将是根本性的改变, 并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个时代, 我们的优势是数据量的急速攀升, 但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得到想要的有价值的数据, 这个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如何快速采集收纳数据、分析数据、再从海量数据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已经成为现在研究的新方向。

三、案例分析

(一) 数据分析

以下是某公司三年里的财务数据以及一年中三个公司的比较数据。

以上表中的四个数据进行分析可知, A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比较弱的, 而C公司在短期偿债能力上就会相对较强一些。并且B公司的现金流量比率波动比较大, 主要是由于其经营现金流量起伏较大。

通过以上表中的数据, 可以知道A公司的周转率并不理想, A公司的盈利能力没有完全从资产中发挥出来, A公司应该加强其产业管理的水平, 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A公司这几年的销量增长超过了30%, 增长十分稳定, 波动也比较小, 是典型的高成长型的企业。我们可以从销售市场的比较入手, 在2015年, 我国的市场的增长率高达25.56%, A公司的销售增长率却达到59.2%, 远远高于市场的销售增长率。从A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毛利率来看, 也是非常高的。

(二)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A公司从与自身和其他同类公司的对比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出, A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差, 即使在同类公司中也是很差的, 但是长期偿债率在下降, 说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在提高, 而且这几年的长期资产负债率处于最适宜的0.4-0.6水平之间。即使偿债能力在上升, 但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 A公司的周转率就不理想, 这反应出A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水平低下。

企业管理层必须深刻认识周转率的重要性, 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存货周转速度决定着存货的周转、占有和流动性, 这也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企业应该加大力度与产业的管理方面, 尽可能的提高销售额, 减少库存, 使周转率提高, 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左红.浅析金融市场利率和风险管理[J].会计之友, 2008.

[2]刘莹.“互联网+”将成经济增长新引擎[J].江苏企业管理, 2015.

[3]赵振全, 刘昌洁.证券投资风险量度的探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4]徐贵彦.关于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分析与研究, 2002.

花店的投资收益 篇2

不同档次的花店的投资金额差距相当大。花的成本较低,一次性进货的数量不会很多,所以先期投资不是很大,主要是店铺的租赁和装修。如果要开一家规模较大、格调高雅、技术水平较高的花店,那么就需要在店面的基础上加上一间仓库。昂贵的铺位租金、庞大的装修费用、技术人员的培训费用和薪金以及较大的流动资金算在一起就需要10多万元。但是如果只是开一家小花店,几千元也可以搞定。

花店的投资收益:

开花店的利润可达50%―80%,十分可观。但是由于鲜花很容易枯萎,所以它的损耗率相当大。一位花店老板介绍说,损耗的概率相当大,如果进回来1000枝花,最多只能买出去200到300枝,卖不出去的只好扔掉。所以这位老板说,中档花店一般要一到两年才能收回成本。

花店经营风险:

开花店是一种投资小风险小的经营模式,它的风险表现在:

(1)鲜花的保养难。

开花店不可避免的会碰到鲜花的损耗问题,因此如何保养好鲜花,尽量降低花朵的损耗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保养工作做得不好,损耗过大,就会入不敷出。

(2)淡季的顾客少。

每年的淡季是花店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如果不能在淡季找到新的销售渠道,保持一定的顾客量,那么这几个月花店就很难挺过来。

经营花店策略:

(1)花艺设计是立店之本。

花店的经营秘诀在于花店卖的不仅是花,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者提供高水平的花艺作品和花艺设计服务。如果花店对鲜花只是简单的包扎,或是说花店光卖鲜花,只拼价格,那么花店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可以将员工送到专门的培训学校进行培训。另外,鉴于如今人们对花艺作品的喜好各不相同,所以量身定做是花店发展业务的方向。

(2)为花店选择正确的定位。

花店的档次相差巨大,如果定位不当,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定位的档次高于该地区顾客的实际消费能力,那么巨大的投资就很难收回。但是如果定位过低,店面过于“寒碜”,产品质量低下,那么就只能在市场上拼价格,很难拿到花店的正常利润。

(3)选择适当的店址。

投资收益水平 篇3

1 ST股票投资回报分析

研究ST股票投资回报, 首先要对全部ST股票进行分类, 根据处理结果不同分为首次ST、摘帽、重组和暂停/终止上市四大类。第二, 分别统计后三类的所有股票的戴帽年及当年的最低价和处理年及当年最高价, 其中暂停/终止上市的ST股票的处理价格一律以0元记。第三, 统计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成分指数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各年的历史最高值和最低值, 并根据股票的戴帽年和处理年, 求出“年平均收益率”, 其公式为:undefined, 其中R为年平均收益率, N为处理年份与戴帽年份的差, H为处理年份的最高指数, L为戴帽年份的最低指数。最后, 以“年平均收益率”为折现率分别求出三类ST股票的“每股投资收益终值”, 其公式为B=h-l×RN, 其中B为每股投资收益终值, h为该只ST股票处理年份的最高市价, l为该只ST股票戴帽年份的最低市价

据统计, 深市和沪市首次ST的上市公司有97家, 摘帽的有105家, 重组的108家, 暂停上市的27家, 终止上市的41家。投资收益分析详情见表1。

资料来源:湘财证券行情软件。

根据湘财证券行情软件, 重组的108只股票中, 每股投资收益终值为正的有80只, 占74%, 超过10元的有15只, 占14%, 平均每股投资收益终值为2.8200元;摘帽类的105只股票中, 每股投资收益终值为正的有75只, 占71%, 超过10元的有11只, 占10%, 平均每股投资收益终值为1.8064;暂停/终止上市的68只股票每股投资收益终值全部为负, 且亏损超过10元的有12只, 占18%, 平均每股投资收益终值为-7.7045元。根据以上统计, 投资于重组和摘帽类的ST股票可以赚取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且重组类股票的收益大于摘帽类股票;而投资于暂停/终止上市的ST股票则将承受很大亏损。

2 影响ST股票投资回报因素分析

2.1 地区因素

本文按照重组、摘帽、暂停/终止上市的分类统计了1998年至2008年中国A股市场的所有ST股票的地域, 统计结果见表2。

根据表2可以得出:

(1) 东北 (34%) 、南部沿海 (35%) 、西北 (31%) 、天津 (34%) 、海南 (75%) 和湖南 (31%) 的股票被ST的概率较高;而东部沿海 (13%) 和中北部地区 (12%) 的概率较低。

(2) 东北 (41%) 、南部沿海 (25%) 、中南部 (23%) 、陕西 (27%) 的ST股票被暂停/终止上市的概率较高;海南 (6%) 、北部沿海 (0%) 、中北部 (9%) 和西北部地区 (3%) 的比例最低。

(3) 东北地区 (20%) 和东部沿海地区 (25%) ST公司被重组的概率较低, 而北部沿海 (40%) 和中北地区 (45%) 的ST公司被重组概率较高, 其中蒙古地区的重组比例高达到100%。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

(4) 东北 (17%) 和中北部地区 (18%) 的摘帽概率较低, 浙江、云南、安徽、新疆四省上市公司摘帽比率分别为50%, 75%, 50%, 67%,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黑龙江、广西、山西、内蒙古、陕西的摘帽比率为0。

综合分析以上四项结论, 我们可以得到:

(1) 东北地区的上市公司稳定持续盈利能力低, 退市几率大, 重组和摘帽可能性很小。由于东北是老工业基地, 企业设备老化、思想僵化、负担重, 因此竞争力弱, 容易亏损, 扭亏为盈困难, 且兼并价值低, 成本高, 因此东北地区的ST公司的投资收益低, 风险大。

(2) 北部沿海地区上市公司ST比率较低, 没有暂停/终止上市的公司, 有近半数的ST公司被重组。由于北部沿海地区以北京为中心, 有政府支持;又有天津、秦皇岛等港口;靠近陕西、内蒙古、辽宁等资源能源大省。因此投资于该地区的ST股票风险低, 收益较高。

(3) 中北和西北地区ST股票比例较高, 但鲜有暂停/终止上市的。由于这两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上市公司少, 政府不希望上市公司退市, 便通过政策支持 (例如宁夏自治区政府给ST银广夏5300万元无息借款) 帮助ST公司渡过困境, 撮合重组并购;且该地区资源丰富, 收购价值高。因此这两地区的大型国有又占有资源能源优势的ST公司, 投资价值很高。

(4) 南部沿海地区的上市公司被ST的概率高, 且暂停/终止上市比例大。由于该地区多外向型企业, 极易受到金融危机、汇率政策、信贷政策的影响, 因此容易发生亏损;同时该地区市场经济发达, 以市场调节为主, 因此亏损企业获得政府帮助的可能性很小;加之大多数企业为劳动密集型, 重组并购的价值较低, 因此暂停/终止上市比例较高。

(5) 东部沿海地区的上市公司被ST的概率很小, 其中被暂停/终止上市的少而摘帽的多。由于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企业设备先进、人才集中、融资便利, 中央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因此投资该地区的ST股票风险小, 收益不高。

(6) 西南和中南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因素, 经济发展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该地区的上市公司ST比例为全国平均水平, 暂停/终止上市风险比东北和南部沿海小, 但比西北部地区大, 重组、摘帽概率中等。因此在投资这一地区ST股票时要谨慎分析。

2.2 行业因素

本文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CSRC行业分类对所有ST股票的行业进行了统计, 结果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

根据上表:

(1) 占有资源能源 (如采掘业100%) 和固定资产比例高 (如石化塑胶业53%、房地产业53%、建筑业50%) 的公司被重组的可能性较大。这些行业的公司一般规模较大, 资产价值高, 在ST时进行兼并可以以低价收购到这些资产;这些行业又是国家经济的支柱行业, 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因此, 投资于该类股票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2) 产品需求弹性小、固定资产较少的公司 (如纺织服装业90%、批发零售业90%) 的重组比例也很高。一方面, 由于这些公司的产品具有需求刚性, 因此通过兼并收购并对“问题公司”进行整顿, 可以获得良好的经营成果;另一方面, 由于这些公司收购成本低, 受到借壳上市公司的青睐, 例如在重组的9家纺织服装业的上市公司中, 有4家为借壳上市, 分别是华业地产 (房地产业) 、上海辅仁 (医药生物) 、英特集团 (批发零售) 、中汇医药 (医药生物) 。

(3) 服务行业 (如水电煤气业100%、社会服务业71%、运输仓储业67%) 、占有技术资源的中等规模制造业 (如电子产品制造业70%、医药生物制品制造业67%) 、食品饮料行业 (58%) 和机械设备制造业 (50%) 则有较高的摘帽比例。这类公司对市场风险比较敏感, 因此容易在经济萧条时出现亏损, 而在复苏时摘帽。此外, 这类公司通过改善公司治理, 改善服务和产品, 也比较容易重新建立社会声誉。因此容易扭亏为盈。

(4) 以人才和商誉等无形资产为主要竞争力的企业 (如信息技术行业、传播文化行业) 一旦发生持续亏损, 极容易被暂停/终止上市。由于这类公司的价值大部分是人才、商誉等无形资产, 而一旦被ST, 人才流失, 商誉贬值, 发生严重的资不抵债, 鲜有收购价值, 因此这两类行业的多数企业最终被暂停/终止上市。

(5) 农林牧渔业重组和暂停/终止上市比例都很高, 这主要是因为, 一方面, 农业是受到国家政策扶持的行业, 因此重组比例较高;另一方面, 农业是弱势行业, “靠天吃饭”, 容易亏损, 又很难通过自身的经营扭亏为盈, 一旦重组失败, 农业企业往往只能接受暂停/终止上市的命运。

(6) 造纸印刷业、金属非金属业和综合类的企业三种处理方式比较均匀, 因此在投资这些行业的股票时投资者要具体分析个股的其他条件, 再做投资决策。

2.3 财务状况因素

尽管当今社会普遍承认会计指标不能完全反映一家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和未来预期情况, 但是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发现, 不同处理方式的ST股票的财务指标的恶化的程度也不同, 并且有一定的规律, 而每股投资收益终值与几大财务指标也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关系。本文统计了所有重组、摘帽和暂停/终止上市的281只股票在ST前一年12月31日的每股收益、每股未分配利润、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经营净利率、主营业务增长率、资产负债率, 运用JMP软件分别对上述六项财务指标对每股投资收益终值做一元线性回归, 得到如下结论。

资料来源:湘财证券行情软件。

根据上表得, 摘帽类ST股票的七项财务指标均值好于重组类的ST股票, 重组类又好于暂停/终止上市的ST股票。

根据JMP软件得到如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每股投资收益终值 = -1.315142 - 1.6580899*每股收益 (元) , t=-3.04

每股投资收益终值 = -1.392913 - 1.2162542*每股未分配利润 (元) , t=-2.67

每股投资收益终值 = 0.3537179 - 0.3511795*流动比率 (%) , t=-2.16

每股投资收益终值 = -0.314875 + 0.0417642*存货周转率 (倍) , t=1.13

每股投资收益终值 = -0.034913 + 0.0001094*经营净利率 (%) , t=1.28

每股投资收益终值 = 0.2288996 + 0.0231649*主营业务增长率 (%) , t=2.26

每股投资收益终值 = -1.114057 + 0.0136329*资产负债率 (%) , t=1.83

由于α=0.9时, tα/2=1.29, 可见每股收益、每股未分配利润、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增长率、资产负债率对每股投资收益终值有显著影响, 而存货周转率的t统计量为1.28, 十分接近临界值。其中, 每股投资收益终值与每股收益、每股未分配利润和流动比率呈负相关关系, 与存货周转率、经营净利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和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

2.4 股本结构因素

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 上市公司的股东一般分为流通股股东、国家股股东以及法人股股东。本文对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所有曾经被特别处理 (ST) 过的上市公司的在被特别处理前一年年末公布的股本结构进行了统计, 其结果如图1。

通过上图可知, 重组和摘帽的ST股票平均国家股比例为20%, 而暂停/终止上市的公司的国家股比例仅为10%。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资料来源:金融界网站。

(1) 国家股比例高的公司大多是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的公司, 其本身实力较强;此外国家股比例高的公司具有国家信用, 在困难时期容易获得贷款以渡过难关, 扭亏为盈;而且国家股比例高的公司因其背景更容易被兼并收购。

(2) 由于监管水平不够, 我国资本市场上法人股股东容易利用监管漏洞, 采用非法手段转移或占用公司的资产, 造成公司实际资产与账面资产严重不符。如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的募股资金, 让上市公司为母公司巨额担保, 甚至贪污腐败, 使上市公司严重资不抵债。例如*ST金荔, 截至2005年中报, 该公司对外违规担保金额达25792万元, 公司被间接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直接占用资金990.33万元, 直接导致了*ST金荔的终止上市。

(3) 因为流通股的股东大多为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 因此流通股比例高的公司在被ST以后容易因为市场的“羊群效应”而陷入更严重的困境, 直接或间接导致其暂停/终止上市。

根据以上结论, 在筛选ST股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 选择国家股比例较高的股票进行投资, 可以降低暂停/终止上市的风险, 增加投资收益。

3 结论

通过上述对于中国股市中ST股票进行分类, 并从地区、行业、财务指标、股本结构和时机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总结其规律, 可以得到对ST股票进行投资的指导方法。

在地区选择上, 谨慎投资东北、南部沿海、中南地区和陕西省的ST股票;推荐北部沿海、中北地区、西北地区和海南省的ST股票。

在行业选择上, 推荐投资占有资源能源的公司 (如采掘业) 、固定资产比例高的公司 (如石化塑胶行业、房地产业、建筑业) 以及产品需求弹性小、固定资产较少的公司 (如纺织服装业、食品饮料制造业、批发零售业) ;避免投资于固定资产比例低、以人才和商誉等无形资产为主要竞争力的企业 (如信息技术行业、传播文化行业) ;仔细分析农林牧渔业、造纸印刷业、金属非金属业和综合类的ST股票的各方面信息, 考虑其是否具有垄断优势、是否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否容易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等, 来判断其未来的走向和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在财务指标方面, 选择投资各项财务指标中等水平的ST股票进行投资。

怎样投资杠杆收益产品 篇4

创新型封基瑞福基金旗下的两只子基金瑞福优先和瑞福进取,通过份额结构与收益分配结构的分级设计,使得基金投资也具备了杠杆功能。基金成立以来的表现也充分印证了杠杆的资金放大作用。如今年8、9月份的上升行情中,瑞福进取充分发挥了资金杠杆的作用,净值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的同类型基金;而10月后的股市调整中,瑞福进取也出现了大跌的行情。而对比之下,可享受优先收益的瑞福优先在调整行情中倒是显得相对比较稳定,净值表现反而优于大多数基金产品。

“优先”与“进取”的设计理念也被运用到了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之中,在近来所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有几款产品就是仿效了瑞福基金中这一设计的,同一款产品中包括有两只子产品,通过份额及收益分配结构的分级设计,使得两只子产品具有了完全迥异的风险和收益特性。

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这样的理财产品,在了解产品特性的基础上,更需要结合自己的投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做出正确的选择。

代表性产品1工行某新股申购结构化产品

在这款以新股申购为主题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仿效了瑞福基金中的“优先”与“进取”的设计,把产品按照份额比例划分为“优先份额”和“进取份额”两个子产品。不过在工行的这只产品中,两者的比例不是1:1,而是9:1,即在20亿元的产品总份额中,“优先”募集的额度为18亿元,“进取”募集的份额为2亿元。

产品的收益分配又是如何设定的呢?原来这款产品为“优先份额”所设置的预期年收益率为6%(认购金额低于50万元)和6.5%(认购金额大于50万元),对于总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将首先用于满足“优先部分”的预期收益,由于“优先份额”的投资期限为12个月,短于“进取份额”16个月的投资期,在投资期满时。“优先份额”如果因为市场走势不理想,将获得“进取份额”所提供的收益和本金补偿,以达到预期收益率。

那“进取份额”所获得的收益呢?根据产品的设计原理,在为“优先份额”实现预期收益率之后,整个投资产品所获得的全部收益均归“进取份额”来进行分配。

不难看出,尽管是同一款新股申购型理财产品,通过份额与收益分配之间的“分级”,却构造出了两款收益与风险完全不同的产品。

其中,对于认购“优先份额”的投资者来说,无异于授资于一笔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分别为6%(认购金额小于50万元)和6.5%(认购金额大于50万元)。无论新股申购市场如何变化,假使新股申购获益水平与目前基本相当,投资者可以稳当地获取预期收益;而未来新股申购行情发生扭转,投资者也不必忧虑,因为有了“优先份额”的参与,这很类似于一些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的自有资金参与并保障承诺的条款,在整体投资不发生巨大亏损的前提下,认购“优先份额”也基本可以稳赚预期收益。不过风险总是与收益对等的,在市场较为有利的情况下,在获得保障收益的同时,整个投资所获得的超额收益与“优先份额”的投资者就无缘了,届时你的投资额就相当于在为“进取份额”的投资者“打工”。

而选择“进取份额”的投资者,在没有收益保障、本金亦有可能受到亏损的高风险之下,则有可能受益于杠杆所带来的收益放大效应。由9:1的份额比例,可以计算出杠杆的放大倍数为10倍。由于无法获知“优先份额”中50万元以下及以上的认购比例,我们不妨假设“优先份额”中所有的认购额均可获得6.5%的预期收益,对于20亿元的总投资计划来说,当总投资计划获得的收益率等于5.85%(18亿元×6.5%/20亿元)时,“优先份额”的投资者可以获得预期回报;而当总投资计划的收益率高于5.85%时,投资的所有收益都将归“进取份额”的投资者所有,这时候总收益每上升1%,“进取份额”的投资者所获得的收益率就上升10%。比如总投资计划的收益回报上升至7.85%,那么20亿元×(7.85%-5.85%)=0.4亿元的收益将分配至2亿元的“优先份额”中,不考虑资金管理方的收益提取等因素,此时“进取”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回报为20%,资金杠杆将收益放大了10倍。

由此足见“进取份额”是一份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当然对于这部分的投资额,资金管理者也设置了较高的收益提取条款,会对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点也是投资者需要关注到的。

代表性产品2中行私人银行某信托计划

与上述的工行新股申购产品相比,中行私人银行部所销售的一款信托计划从份额与收益率分配结构上,与瑞福基金更为类似。但是不同的是,作为一款理财计划,该产品为“进取型”投资者设定了止损位,使其在拥有获得杠杆效应所带来的高额收益可能性的同时,拥有部分本金保障。

中行的这款信托计划投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A股股票、封闭式基金和权证、申购新股、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银行存款以及监管部门允许的其他投资品种。同样,这款投资计划也将产品份额分作了两个部分——“稳健型”和“进取型”,两者的资金规模比例为1:1。

按照投资计划的设定,总投资计划获得的收益将优先由“稳健型”的投资者获得,直到达到6.87%的固定收益回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之后的收益将由“进取型”的投资者获得,直到达到同等的收益回报。在两者均获得这一回报之后,投资计划的总回报将按照1:9的比例在两者之间进行分配。

也就是说,当“稳健型”和“进取型”份额均达到了一年期存款利率+3%的收益回报后,“进取型”产品的投资者就可以享受到“杠杆”所带来的收益放大效应了。假设总体投资收益回报超过了6.87%,那么总投资计划的收益每增加1%,“进取型”份额的收益就增加1.8‰而“稳健型”份额的收益增加0.2%。

对于不同的投资者选择“稳健”或是“进取”,都各有利弊。“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通过总投资计划的设计,达到固定的收益,同时在投资标的表现向好的情况下,有机会获得额外的浮动收益。“进取型”投资者则能在“稳健型”投资者获得预定收益回报后,获得1.8倍的杠杆放大投资回报。当然,放大回报的实现也需要付出代价,“进取型”除本身投资失利外,亦有义务保证“稳健型”投资者收益回报的实现。但中行在这一产品中设定了“最高亏损额”比例为“进取型”投资额的20%。

代表产品3光大某新股申购产品

与工行和中行的两只产品中客户可自行选择收益分配的“分级”所不一样,近期光大银行所推出的几只新股申购理财产品中,则采用了与信托产品相结合的投资方式。投资者通过银行理财产品所进行的投资份额,将投向于信托产品中的“优先受益权”部分。换句话来说,在信托计划中进行了“分级”的份额与收益分配设置,但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则为信托产品的“优先”部分。

光大的产品设计人员介绍说:“这一类型产品主要是针对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而设置,在获得稳定的收益回报的同时,还可以从信托计划的总体收益中获得收益补偿。”

2015年楼市投资收益展望 篇5

【长期】人口老龄化限制了房产需求方的发展

长期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不能脱离人口因素的考量。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确定了需求势必趋缓。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正是结合当前城镇化发展等新形势对我国城市规模的最新划分。该《通知》按照城区常住人口,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超大城市依仗着人口规模,市场自身的调节动能和幅度势必不如其他城市灵活。另一方面,政策导向型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多项不确定因素,如何合理的量化这些人为的因素是我们近期的工作之一。

【中期】进入了自身震荡调整的阶段

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三期叠加”的客观经济形势迫使房地产市场势必进入一个震荡自身调整的必然阶段。经济引擎之一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是经济顺利迈向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行,各地已经相继放松了限购政策,银行也在酝酿调整房贷款比例。

【短期】政策效应只能短暂助推

明后两年正逢“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整体经济趋势适应新增长阶段的关键时期。结合预测数据我们判断,新执行的信贷政策对四季度房地产销售增长,特别是超大型城市会有积极作用,多少会改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状况。

暂时抛开政策环境,依托大数据的支持,以超大城市上海为例,我们利用空间状态模型对上海二手房均价未来10个月的走势区间进行预估,50% 和95% 的概率区间为明年人为的市场干预留下了足够的调整空间,结果见图1和表1。

在此背景下,我们先对4个超大型城市今年(2013年11月-2014年11月)的二手房均价进行了优化投资回顾分析,再结合未来10个月的预测数值,利用12个月的移动窗口回测法模拟了未来9个月各城市的均价走势及相应的优化投资收益率走势。

首先,利用拉格朗日优化理论对超大型城市二手房均价进行了量优分析。预期收益设定为略高于一年期银行的定期收益,即3.5%。拉格朗日优化理论建议在投资配置方面应该采取北京-3.53、上海3.74、广州-0.71、深圳1.50的权重分配。我们看到,北京和广州被建议适时地进行短卖操作,获得的资金用于继续增持上海和深圳的投资份额。

另一种投资优化想法是确定一条投资收益轨迹,它能帮助我们找出最低风险下的投资组合收益率。如图2所示,作为一个有避险倾向的投资人,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适当的优化配置在2014年(2013年11月 -2014年11月)获得略多于2.00% 的投资收益。

【投资展望】最小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论投资连结保险的收益 篇6

关键词:投资收益,投资连结保险,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人口老龄化来临,人们对人寿保险需求逐步增加,人寿保险业在近几年内得到了较快发展。人寿保险业在逐步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手中拥有一些闲散资金,顺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消费者需求,寿险业在传统健康险种、医疗、养老等险种基础上借鉴国外保险业发展经验,开发了集保障与理财于一体的投资型保险,与股票、债券、基金等共同形成投资组合工具中的一部分。投资型保险在中国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同在于中国不断攀升的通货膨胀率及利率波动,广大消费者通过购买投资型保险来抵消通货膨胀影响。据《2007年中国保险年报》刊载,截至2007年末,投资型保险的三类产品:(1)投资连结险种(简称投连险)占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为8%,(2)万能保险占比17%,(3)现金分红和增额分红保险占比44.9%,三者相加,投资型保险占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已达69.9%。说明投资型保险深受广大客户认同及喜爱。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各种问题,社会保险固然是养老很重的一部分,但为了以后生活更加充裕和应付生活中各种意外,购买投资型保险将成为个人理财的重要部分。投资连结保险是投资型保险起步最早、发展也很迅速的一个险种,是一种新型人身保险。

1 投资连结保险的发展现状

1928年,MR·H·E·Raynes提出了投资连结保险的概念。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既有保障功能又有投资理财功能于一体的险种。投保人缴付的保费除少部分用于购买保险保障外,其余部分通过购买由保险公司设立的独立投资账户中的投资单位而进入投资账户,投资账户中的资金由保险公司的投资专家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投资,投资收益及风险均由客户承担[1]。投资连结保险必须单独设立账户,而不能与寿险公司的其他账户混合使用,投资方向包括股票、基金、债券、银行存款、不动产等。根据各种资产投资比例的不同,投资连结保险的销售渠道主要为代理人及银行保险渠道。

在国外,投资连结保险首先出现于荷兰。1956年,荷兰率先开办了Fraction保险,开投资连结保险之先河,之后,英国开办了“Unit Linked Assurance”,德国开办了“Fund Linked Assurance”,法国和意大利也于1970年开办了投资连结保险。1987年到1997年10年间英国投资连结保险保费占寿险保费的比例由39%提高到50%。美国于1976年开发出首个投资连结保险,到2000年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3%,成为美国寿险市场的主流[2]。随后,在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国家也相继开发了投资连结保险。在国外,投资连结保险已经成为寿险市场的主流品种,代表着寿险业发展趋势。

1999年10月23日,平安保险公司在上海推出“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标志着国内第一个投资连结保险险种的诞生。之后,中国人寿、太平洋、中宏人寿、友邦、新华等公司也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投资连结类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在近10内的发展随着股市行情的波动起起落落,2003年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销售几乎绝迹。随后,在保监会及寿险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了第二代、第三代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在产品设计和销售管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07年投资连结保险发展尤为火爆,我们对既有的45家寿险公司共81种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进行分析,有71%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是在2007年开发出来的;据资料显示,2007年投资连结保险的保费收入实现367%的增长。

2 投资连结保险收益

投资连结保险的收益主要是通过寿险公司投资专家运作,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各投资账户所取得收益的加权平均值,对各种资产进行投资组合,以期获得较高收益和承担较低风险;因此,投资连结保险的收益理论即是投资组合理论。马科维茨(Markowitz)于1952年在《金融杂志》(Journal of Finance)上发表了被称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开端的文章———《资产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对风险问题进行了正规描述,说明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缘由,并提出投资组合的均值-方差模型[3],利用John von Nneumann[4]的效用函数理论,给出了利用无差异曲线在投资组合有效集上选择最佳组合方案的一种准则。1959年他又出版了同名专著,详细论述了证券组合基本原理。从此马科维茨把现代组合投资带进一个全新领域,其投资组合的均值-方差理论也就成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奠基石。

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管理账户投资收益率=(本期期末卖出价-上期期末卖出价)/上期期末卖出价×100%。如计算2008年年度收益率时,本期期末卖出价为2008年12月31日的投资单位卖出价,上期期末卖出价为2007年12月27日的投资单位卖出价。投资单位卖出价为投保人向公司卖出投资单位时的价格,投资单位的买入价为投保人向公司买入投资单位时的价格。其中:投资单位卖出价=投资账户价值/投资单位数,投资单位买入价=投资单位卖出价×(1+买入卖出差价),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寿险公司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买入卖出差价为零,有的则不为零。投资连结保险投资管理账户的单位买入价与卖出价会在各寿险公司网站上定期公布,投保人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购买的投资账户买卖价格,计算出自己的投资收益。

3 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与多目标模型

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提出的证券投资组合预期收益、风险的计算方法和有效边界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常用资产优化配置均值-方差模型。

其中:RP为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Ri为资产的预期收益率(i=1,2,…,n);wi为资产在组合中所占比重;σ2P为资产组合方差;Ω为资产组合协方差矩阵。

现实社会中的决策问题,往往是含有多个目标的复杂决策。决策者需要综合分析各个目标,从而进行决策。对于这种多目标决策,不存在一个“完美”的决策方案,对所有目标都是最优的。因此,决策者只能在各个目标之间,在各种限制条件下,找到相对“满意”的方案。投资组合决策,就是要在投资收益最大化目标和投资风险最小化目标之间合理安排,统筹决策。投资组合决策模型就是一个双目标规划模型。

本文研究对象是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决策问题,有收益和风险两个目标,是双目标规划模型。故以确定最优投资组合方案为出发点,将权重函数引入多目标投资组合模型,引入投资者风险偏好系数λ(0燮λ燮1),将多目标决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决策问题,将多目标非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单目标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使得模型求解简单有效。其基本模型为:

其中:E为期望收益率;σ2为组合风险。

通过求解上述模型,就可以求得当函数F取最大值时,各种资产投资比例。最后,wi通过相关约束条件的检验,以获得不同风险偏好系数下的最优投资组合,并完成有效性检验。

4 投资连结保险收益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策略既要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又要追求投资收益性,这就决定了投资连结保险投资组合要同时满足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要求。由于我国寿险投资不允许卖空,寿险资金对各种资产投资比例必须是非负的,因此,投资连结保险的各种资产投资比例也必须符合此要求,即wi叟0,(i=1,2,…,n)。于是,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其中:f1,f2分别为期望收益和风险;ri为第i种资产收益率,为随机变量;wi为第i种资产投资比例;Cow(ri,rj)为资产收益率ri与rj之间的协方差。

针对以上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我们引入投资者风险偏好系数λ(0燮λ燮1),可以将其通过加权简化为单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

令λ和1-λ分别为投资组合中收益和风险的权重系数,代表的是投资者对于收益和风险的重视程度。我们可以得到投资者风险偏好系数λ的性质:当λ取值较小时,投资者赋予收益的权重较小,更看重风险的降低,表明投资者为风险规避型。当λ取值较大时,投资者赋予收益的权重较大,相比于风险的降低,投资者更看重收益增加,这表明投资者为风险偏好型。

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系数的性质以及非线性规划模型特征,我们可以把基本模简化为:

标准化为:minF′=-λf1-(1-λ)f2

截止2008年底,寿险公司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渠道主要有:银行存款、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以及不动产等。

债券按发行主体的不同有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三者的收益和风险由低到高。我国的金融债券是从2000年开始发行,期间发行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金融债的收益率比国债高,而且金融债的期限较短,所以投资于金融债券后基本都是持有直至到期日,投资收益等于债券到期收益率。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债券的市场比较小,而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金融债券数量很少,因此,本次研究未将金融债券列为研究对象。不动产投资作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渠道,但是在投资连结保险投资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所以,本文也未将不动产列入研究范围。

因此,本文要研究的寿险公司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组合为银行存款、国债、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及股票的组合,根据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选择不同的投资组合,获得相应的收益及承担风险。

寿险公司的银行存款主要为定期存款和协议存款两种形式,表1为根据央行公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及Wind资讯的商业银行61个月的协议存款利率加权平均而得的年利率,得出银行存款的收益率水平为3.36%。

关于国债、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及股票的收益率,我们选择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日指数,分别根据上证国债指数(代码SH000012)、上证企债指数(代码SH000013)、上证基金指数(代码SH000011)及上证180指数(代码SH000010)作为推导国债收益率、企业债收益率、基金收益率及股票收益率的来源和基础。本文选取2003-2008年共6年的年收盘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年收益率=(本年末收盘价-上年末收盘价)/上年末收盘价,计算每年资产的收益率,进而得出各种资产的年均收益率,将其作为国债、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及股票的收益率。同时,计算出各种资产的方差,作为对风险的度量。表2列示了国债、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及股票2003~2008的年平均收益率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本办法所称企业债券是指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发行,且经监管部门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评级在AA级以上的企业债券)、《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寿险公司规定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投资于银行存款、国债、企业债、证券投资基金及股票的比例均可以达到100%,即模型中0燮wi燮1。本文应用LINGO软件对模型求解。

对于各种资产的风险及各种资产之间相关关系的度量,要计算各种资产方差和协方差,表3给出了各种资产的方差和协方差。

针对λ的不同取值,由LINGO软件求得的最优投资组合如表4所列。

上述模型的研究结果是理论上,那么在现实中的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账户的比例是怎样的呢?现以平安人寿为例来说明。平安人寿保险自2003~2008年间都存在的账户有三个,分别为平安发展账户、平安保证收益账户及平安基金账户,以这三个账户2003~2008年各种资产的投资比例及年均收益率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见表5。

通过理论研究的结果与平安人寿投资连结保险账户实际投资比例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1)由于投资组合模型中没有考虑投资连结保险账户其他类型的投资,会给模型的解释效果带来误差。

(2)由于风险偏好系数的取值是一个固定的值,在取固定的值时要使实际投资比例与理论的投资比例相符合比较难,实际的投资比例可以看成是风险偏好系数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取值,比如平安基金账户可以看成是风险偏好系数在0.7~1之间取值时得出的最优投资组合比例,平安发展账户可以理解成是风险偏好系数在0.5~0.7之间取值时得出的最优投资组合比例。

(3)理论研究的年均收益率与实际投资连结保险投资账户的收益率相差不多。

5 结论

本文对投资连结保险的收益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不同投资账户的收益情况,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适合长期持有的理财产品,其收益受股市行情的影响较大,但是投资连结保险可以转换投资账户,在股市行情不好时,可以将购买的投资账户转换到风险较小的货币型账户,当股市行情好时,可以将投资账户转换到偏股型的账户,让资金流入股市,这样既避免了风险又增加收益。在股市行情不好时,投资者退保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应通过转换投资账户来避免损失。因此,投资连结保险在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参考文献

[1]张琳、曹龙骥:《中国商业保险市场创新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07-109。

[2]胡艳:《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投资连接保险产品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4)。

[3]Markowitz Harry M.Portfolio Selec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52,7:77-91,151-158.

小议“投资收益”科目的核算内容 篇7

上述内容可作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教材中前后两种说法是矛盾的,前一种说法是将“投资收益”科目的核算内容归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后一种说法是将“投资收益”科目的核算内容作为收入处理。如果是这样理解,那么“投资收益”科目的核算内容究竟是属于收入还是属于利得和损失,就值得商榷了。另一种理解是“投资收益”科目的核算内容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投资过程中获得的债券利息和现金股利,这一部分按教材的规定应作为收入处理,另一部分是投资处置时产生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以及投资时发生的相关费用,这一部分应列作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笔者倾向于第二种理解,即“投资收益”科目的核算内容一部分属于收入,一部分属于利得或损失。但这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投资收益”科目的核算内容在利润表中应放在“营业利润”项目之前还是之后呢?而同一个账户既用来核算收入又用来核算利得或损失是否合适?对外进行股权投资产生的现金股利划分为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是否恰当?

笔者认为,会计准则既然提出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那么在核算过程中就应该将收入、费用与利得、损失区分开来,通过不同的科目予以核算。因此笔者建议增设“其他业务收入———利息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股利收入”明细科目,“其他业务收入———利息收入”明细科目用于核算对外的长期债权投资获得的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股利收入”明细科目用于核算对外的长期股权投资获得的现金股利收入。而用“投资收益”科目核算转让股权、债权时产生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时发生的相关费用、持有期间的现金股利和债券利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而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定义,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应属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所以笔者认为这两项不应列入营业利润的计算项目中。结合前面所述,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及利润总额的计算过程应作局部修改: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资产减值损失,这样更符合基本准则的要求。

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分析 篇8

(一) 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制衡关系及衡量方法

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制衡关系是指预期回报高的资产其风险也高, 反之亦然。风险的衡量是由投资回报的波动性开始的, 当人们运用资产配置技巧建立投资组合时, 还需考虑资产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风险分散效应, 其量化的衡量方法就是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主题。投资回报率被定义为投资时段中所赚的钱占所投入资金的百分比, 多期回报通常以算术平均值或几何平均值来衡量。几何平均值在衡量长期回报时较算术平均值精确。由于通货膨胀对货币价值的影响, 投资回报率多为去除通货膨胀效应之后的比例, 确切称为真实投资回报率。为了量化风险, 人们运用统计学的概率分布的概念对可能的投资收益结果进行估算。收益结果分布中的中值μ (或称平均值) 为预期投资回报, 方差δ用来衡量风险, 表示对预期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按常规, 短期3个月政府债券回报率被视为无风险的收益, 因为回报基本可保证确收无误, 任何高于此无风险回报率的部分即为风险溢价。投资回报率的历史数据是用以估计风险溢价和方差的重要渠道。

(二) 风险分散化

本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的, 即投资应分散于不同的发行公司和金融工具中, 以减少风险。与经济环境相关的系统性风险很难被分散掉, 但是与公司状况相连的风险可通过分散投资消除。图1是以纽约股票市场的1000家公司的股票数据绘成, 显示了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散效应, 投资愈分散风险愈低。如图1所示, 含20种股票以上的投资组合风险被明显减低到单一股票风险的40%, 在成熟资本市场中, 投资不仅分散于单一股票和债券之间, 还在不同投资类型中进行分散化。投资类型分类方式很多, 如可分为按揭债券、银行和保险公司股票等, 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长远看, 投资分散到不同类型中去的组合比局限于单一投资类型的组合收益要好。二是在每一种投资类型中, 将投资充分分散于不同股票或债券中也是同样重要的, 其能帮助避免单一股票大跌的冲击。

(三) 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要寻得最佳资产配置, 必须先衡量资产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统计学的相关性用以衡量资产间的相互作用, 显示两种资产间共同低落的倾向, 运用中值μ、方差δ和资产间的相关性ρ, 可计算出最佳资产配置比重, 以实现风险最小化和投资高回报。图2和图3显示了投资组合资产分配于股票、债券、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时可能的投资结果, 可以看出通过有效、合理的资产配置, 股票投资和海外投资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危险, 在债券组合中加入风险较高些的股票成分, 能切实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 而不是增加其风险。在股票和债券投资的最优组合时, 风险最低而收益较高, 最佳组合的预期回报率为11%, 风险 (方差) 仅为10.8%;而完全债券组合的预期回报率仅为10%, 风险 (方差) 却达12%;另外同为12%的风险, 吸收了股票投资的组合回报可达到13%, 而完全债券组合只有10%。海外的投资也有相同情况, 原因在于股票和债券的收益的升降方向通常相反, 各国也有各国持有的情况, 世界各国经济不可能完全同方向、同幅度地移动, 适当混合国外和美国国内债券、降低了风险又提高了回报。资产配置包括了一系列不同风险程度的资产, 从无风险到高风险, 如现金、现金等价物、国内债券、国内股票、国际债券、国际股票以及房地产, 以实现最佳资产配置和风险分散。运用量化的投资技术分析, 人们可以设计出包含不同风险层次的有效组合。

二、我国企业年金投资渠道选择

(一) 我国企业年金投资渠道选择

企业年金进入资本市场需要合适的投资渠道和科学的管理机制, 使这些资金能够被有效配置, 保证在较低风险下实现收益最大化。因此也就需要市场为年金提供合适的投资产品。从国外经验看, 产品设计主要有两条路径:一种是选择市场上已有的集合投资产品, 如各种类型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性保险产品等, 另外一种就是独立账户管理, 由投资管理人设计专门针对企业年金的产品, 在一个独立账户中运作资金。

随着产品创新的加速, 企业年金的投资选择也相应扩大, 几乎涉及所有的投资工具。但在目前情况下, 国内企业年金更需要的是低风险产品。国内企业年金为缴费确定 (DC) 计划, 而管理上却采用待遇确定 (DB) 计划式的集中管理模式, 基本是企业代替职工进行投资选择, 年金管理者实际难以承担较多的投资风险, 低风险产品是近期年金投资的主要方向, 如银行存款、国债、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债券等。在金融市场成熟阶段时, 可以考虑发展到多元化投资, 构建多样性的投资组合, 兼顾收益性和安全性。而另一方面, 对于规模较大的年金基金, 则可以采用独立账户管理模式, “量身定做”企业年金产品。产品设计的前提是年金的需求, 设计年金产品需要充分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内部因素, 如年金方案、运行模式、基金收支预测等;另一方面是外部因素, 如投资对象特性、市场情况、投资策略等;在风格特点上, 年金产品应该能满足中长期投资需要, 风险介于存款 (国债) 和股票之间;预期收益高于存款 (国债) ;同时还要选取合适的基准, 确立业绩目标。

(1) 国债及银行储蓄。我国目前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主要是投资于国债或存入银行, 虽然在安全性上有充分保障, 但无法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国外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的实践表明, 股票或其他权益证券的增值能力显然高于国债或银行存款。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 机构投资者数量的不断增加, 新的投资工具也在不断推出, 为企业年金进入资本市场创造了条件。因此, 只要合理运用各种投资工具, 就能有效规避企业年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投资风险, 达到企业年金保值增值的目的。

(2) 开放式基金的投资。在西方成熟金融市场上, 开放式基金是企业年金的主要投资渠道, 各种形式的企业年金占开放式基金资产的60~70%。国外养老金之所以热衷于开放式基金, 主要是因为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普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且风险介于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之间;另外, 开放式基金还具有可随时赎回、进出自由、透明度高、规模不受限制等特点, 因此, 其非常符合企业年金基金对流动性、安全性的要求, 成为企业年金基金进行投资运营的理想选择。企业年金在选择开放式基金的品种类型时, 应根据各自的风险收益特征, 选择相应类型的开放式基金产品。开放式基金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追求长期资本增值的成长型基金;第二类是追求当期高收入的收入型基金;第三类是兼顾长期资本增值和当期收入的平衡型基金。三类基金的风险、收益和投资工具状况如表1所示。目前国内投资基金基本属于平衡型基金, 随着新产品开发创新力度的加快, 企业年金基金可以根据既定的投资目标, 灵活选择不同类型基金的投资比例。所设定的投资目标不同, 基金获取收益的方式也不同。收入型基金会有较高的当期收入, 平衡型基金在分配到利息和股利的同时也能够实现一定的资本利得, 成长型基金注重长期的资本利得, 对当期的股利和利息收入并不注重。

(3) 股票和企业债的投资。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将使股票投资收益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随着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逐步提高, 企业年金基金也可以考虑参与股票的投资, 增强基金的盈利能力。

无论是就安全性还是收益性而言, 当前国债和企业债的投资, 显然要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尤其债券基金的出现, 也为企业年金基金提供了重要的投资渠道。

(二)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模式

和基金管理公司有关的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模式, 主要包括直接购买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产品或委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管理。其比较如表2所示。

(三) 基金管理公司产品开发策略

适应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特点, 基金管理公司将根据市场需要, 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 形成基金超市, 充分满足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管理模式的企业年金的投资需求。在基金超市中, 有成长型、价值型、收入型、指数型、债券型等基金产品, 还可推出稳健型的保本基金产品 (应当有法律政策的允许) 。另外, 可以设立伞型系列基金, 以便投资者建立基金的投资组合及满足投资变换的需要。

(四) 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企业年金策略

基金管理公司如果作为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受托人, 将以委托资产管理协议的形式, 确定企业年金的管理规模、管理期限和管理费用。对于基金管理公司来说, 与管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一样, 必须始终坚持“勤勉尽责、为投资人服务”的宗旨。

基金管理公司在受托管理企业年金的过程中, 主要参与以下投资管理工作: (1) 制定经营计划书。按照受托人应尽的义务和履行这些义务的标准, 参照所适用的法律、投资监管规定以及企业委托年金管理的要求, 形成完整的经营计划书, 主要包括年金委托的管理架构、资金筹集、投资运作、会计政策和投资基准等。 (2) 负责投资运作。根据双方确认的经营计划书的有关要求, 实施年金基金的投资运作。 (3) 回顾投资运作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委托人汇报基金的运作和绩效情况, 包括年金管理相对于投资基准的表现、相对于投资决策的表现等。

参考文献

[1]Thomson, R.J., The use of utility functions for investment channel choice in defined contribution retirement funds.In:Trans.16th Conf.Int.Assoc.Cons.Act.1998.

[2]Blake, D., Pensionmetrics:stochastic pension plan design and value-at-risk during the accumulation phase.Insurance: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Number29, pp.187-215.2001.

[3]Reisen, H., Liberalizing Foreign Investments by Pension Funds:Positive and Normative Aspects.World Development, Vol.25, No.7, 1997.

[4]Jeremy Gold, Nick Hudson:“Creating value in pension plans (or, Gentlemen prefer bonds) ”,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Volume15Number4, Fall2003.

[5]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与管理规范》,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6]李绍光:《养老金基金的投资及管理──国内理论探讨与实践综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1期。

[7]魏加宁:《养老保险与金融市场》,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8]和春雷:《养老金的投资运营与保值增值》, 《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第4期。

[9]林义:《东欧国家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启示》, 《经济学家》1999年第3期。

投资收益的多层面分析 篇9

2007年,上证指数从年初的2675点升至6000点,然后在5000点附近进行调整。而新会计准则恰恰于2007年初在上市公司中施行,人们自然会把新会计准则的引入与资本市场波动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认为,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引入导致了企业投资收益的大增,从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利润,形成了股市的泡沫。

首先,笔者将从新会计准则的理念、投资收益的确认、计量方法等方面阐述新会计准则下投资收益的本质;其次,结合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的确认情况以及新旧会计准则在投资收益科目上的差异来说明投资收益的增加与会计准则变更并无关系;最后,将为投资者阐述投资收益科目对于投资决策的参考价值。

一、投资收益科目体现了新会计准则的核心理念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

根据投资者决策有用目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包括各项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或潜在的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最终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新准则将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将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凸显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会计准则引入资产负债表观,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按照资产负债表观,企业财富的增加不能只单纯关注利润,而是要关注净资产,关注期末净资产和期初净资产相比是否真正增加。同时,也要关注净资产的价值是否为真实价值,只有在真实价值的前提下净资产增加,才能表明企业财富的增加。

新会计准则中,只有当投资企业已经实现收益并表现为企业净资产增加时,才能将该收益计入投资收益科目。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投资者决策的需要,新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变动科目,以反映资产的现时价值。由于公允价值并没有带来现金流入和净资产的增加,从而只有当处置投资时,才可以将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投资收益科目。新会计准则在投资收益科目的设置上,一方面以服务投资者决策为出发点,稳健地看待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也把上市公司的动态利润变动加以反映,体现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新会计准则中投资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方法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进行投资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即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回报。投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所分得的股利和收到的债券利息,以及投资到期收回的或到期前转让债权所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等。投资活动也可能遭受损失,如投资到期收回的或到期前转让所得款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即为投资损失。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则为投资净收益。随着企业拥有的管理和运用资金权力的日益增大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投资活动中获取收益或承担亏损虽不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或劳务供应活动所得,却是企业利润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其比重发展呈越来越大的趋势。以下将对新准则中规定计入投资收益的情况具体进行分析。

(一)长期股权投资中投资收益的核算

在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即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够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利时,以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核算。在成本法核算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企业应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本企业的部分,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被投资单位在取得本企业投资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借记"应收股利"等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或者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按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本科目。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的,比照"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上述规定外,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

(二)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核算

按照准则要求,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几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当期的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第一类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处置该金融资产和负债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第二、三类金融资产,企业应在持有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处置该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类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和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处置该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价值之差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

三、新旧会计准则中投资收益的异同

(一)新旧会计准则中投资收益核算的差异

新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中,需要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升高,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降低,则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旧准则中,当资产的价值升高时,由于谨慎性原则不对资产进行处理;当资产的价值降低时,要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二者所计入的科目不同,但是两个科目中的金额都只有在处置该资产时才能转入投资收益科目。

新旧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中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范围不同。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时,新准则采用成本法对其进行核算,而旧准则采用权益法对其进行核算。

(二)新旧准则中投资收益核算的共同点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股利,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但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属于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而影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应按所持表决权资本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照所收到的处置收入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已确认但尚未收到的应收股利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与新准则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含义相同,在核算时,只有在处置该资产时才会确认投资收益。

旧准则中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与新准则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含义大体相同。其投资收益既包括资产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也包括处置时的处置收入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四、2007年中报投资收益激增的原因分析

2007年10月31日,A股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报告公布结束,剔除新上市公司样本数据,1454家公司第三季度、第二季度、第一季度的单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720.05亿元,1744.06亿元和1389.43亿元;剔除建设银行等75家新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3687.79亿元,较2006年同比(有可比数据)增长67.58%;在投资收益方面,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投资收益1814.31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32.16%。可见,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在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由于股市在2007年二季度的繁荣,中报投资收益更是引人注目。据统计,截至2007年8月31日,1493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的投资收益合计为1 1 44.57亿元,占利润总额的36.53%。其中18家金融类上市公司实现的投资收益合计为738.26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的64.50%;其他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406.31亿元,占净利润的10.76%。

2007年中报投资收益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被投资单位业绩的增长,导致上市公司(投资方)按照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增加。据统计,1493家上市公司由此原因产生的投资收益合计为150.21亿元,同比增加80.10亿元,增幅为114.24%;二是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以及股票、债券、基金等交易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的投资收益。由于上半年股市价格大涨,上市公司转让投资产生了大量的收益。据资料显示,1 493家上市公司处置股权投资实现的投资收益合计994.36亿元,同比增加641.63亿元。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原准则和制度的规定,也应确认同样金额的投资收益。可以说,受投资金额变化较大,主要是在牛市的作用下,上市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将自有资金投入市场参与新股申购等而产生的收益,这实质上是由市场监管问题而不是会计标准改变所带来的。

中报投资收益较大的三家上市公司为巴士股份、上海电力和两面针:巴士股份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为1.35亿元,主要是转让民生银行股权获得的收益0.82亿元,按照原会计准则制度也是这样的金额;上海电力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为2.53亿元,主要是对合营及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即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按照原会计制度也是这样的金额;两面值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为2.33亿元,主要是出售中信证券股权获得转让股权收益2.23亿元,以及基金投资损益,成本法核算的利润分配等,按照原会计制度同样也是这样的金额。

上一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下一篇:住房使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