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益(共4篇)
粮食收益 篇1
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由于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态势不可逆转, 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人口大国, 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长, 立足自身解决粮食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保护粮农利益、提高粮农收益是最关键的环节。
一、粮农增收与粮食增产的关系
1. 粮农增收是保护耕地和集约用地的重要条件。
目前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两大问题:一是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粮食需求量继续增长, 二是工业化和环境不断恶化等因素导致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耕地保有量是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 我国耕地面积2010年约为18亿亩, 人均0.097公顷,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8%[2]。耕地资源不足是实现粮食增产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在现代社会, 耕地的用途更加多样化。应该看到,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 建设用地的占用具有不可避免性, 或者说, 在某个时期, 耕地减少是发展经济的必要代价;但也必须看到, 在城乡建设中, 一是存在对耕地乱占乱用现象, 二是在农业生产中, 存在撂荒和粗放经营现象。耕地被浪费的关键在于耕地价格和耕地用于农业生产的相对收益较低。首先, 耕地是稀缺的资源, 稀缺性需要通过价格加以体现, 如果价格不能反映其价值, 即使再宝贵, 也很难珍惜。其次, 耕地作为生产要素, 在用途上具有流动性, 耕地资源在农业用途和非农业用途之间的配置与两种用途的边际净收益有关, 如果耕地用于农业的相对收益过低, 土地就容易流向非农用途。其三, 耕地的价值主要反映在产出物上, 耕地资源在粮食生产和非粮作物生产之间的配置、耕地的利用程度也服从收益规律, 如果耕地用于粮食生产比较收益不高, 就不能稳定粮田面积和有效利用。现实也表明了耕地保护和利用程度与收益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如在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条件下, 依然存在土地浪费。为实现耕地资源社会配置状态的帕累托最优, 政府实施耕地保护政策具有合理性也有必要性, 但要达到预期政策目标, 必须充分考虑耕地资源使用者和决策主体的私人决策函数。也就是说, 只有提高农业生产, 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 才能较好地实现保护耕地和稳定粮田面积的目标。
2. 粮农增收是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关键环节。
提高单产是增产的根本途径, 而农业技术进步对提高粮食单产具有显著和持久作用。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反映在研发水平上, 而且反映在对现有技术的利用程度上。中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8%左右, 远低于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更低, 很多新技术不能很好地得到推广和应用, 由此导致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粮食实际产出远低于生产能力。如中国虽然培育出了多个粮食高产新品种, 但农户在种子选用、施肥、灌溉和种植等方面的技术知识相对薄弱, 利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也不高,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 也浪费了稀缺的资源。农业技术的进步不仅需要研发力量、研发投入等供给条件, 而且要靠市场需求的拉动。需求是研发的目的, 需要是研发的方向, 需求是研发的动力。农户是农业技术需求的主体, 也是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 但他们对技术的需求强度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和物质条件, 更取决于应用新技术的收益率。应用新技术不仅有成本而且存在风险: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增加物质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专门知识从而产生学习成本;应用新技术也会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运用新技术成本一定条件下, 能否有效运用新技术取决于使用者的预期收益。如果预期收益较低, 农户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激励和运用新技术的动力必然不足。虽然可以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虽然可以调动农业推广、科研、教学单位以及龙头企业的技术力量,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但技术创新和推广效果最终依赖于应用主体的积极性。只有当技术被农户应用从而产生更多收益时, 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技术研发和推广。
3. 粮农增收是提高粮食生产要素质量和利用率的核心。
粮食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交织的过程, 粮食的产出水平是在一定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 土地、资本、劳动, 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的结果, 但劳动要素或生产者的积极性无疑起关键性作用。其一, 各种生产要素的存量与质量提升都与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密切相关。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保护性耕作, 改造盐碱地、渍涝地、风蚀沙化地和旱地等, 不仅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资本的投入, 而且依赖于生产者积极参与;物质技术装备、人力资本是粮食生产率和粮食产出的重要条件, 而装备水平提高和人力资本积累更要依赖于生产者对收益预期。其二,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粮食增产的重要条件, 但只有在服务对象 (生产者) 获得更多收益的条件下, 才能为专业服务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持久和内在需求。其三, 粮食生产的当期投入与存量要素的利用率决定粮食的实际产出, 投入的多少和能否有效地利用存量要素直接取决于生产者当期收益。归根结底, 粮食产出的根本问题是解决粮农的激励问题, 而激励强度主要取决于投入粮食生产的资本收益和劳动收益的多寡。从长期看,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积累与粮农的收益高度相关;从当期看, 收益决定了农户的投入决策, 即农户愿不愿意进行充分投入和有效管理。当种粮不赚钱或种粮收益与社会平均收益过于悬殊时, 物质技术装备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 资本及劳动要素的外流或闲置也是难以避免的[3]。总之, 保证种粮收益是提升粮食生产要素质量和有效利用的核心因素或前提条件。
二、粮农增收的实现路径
1. 完善粮食生产补贴稳定增长的制度, 提高粮农的收益。
粮食增产满足了社会全体对粮食增长的需求, 但由于粮食需求弹性较小而供给弹性较大, 粮食价格提高空间有限。如果市场不能完全解决粮农的平均收入问题, 由政府进行直接补贴是合理政策选择。2004年以来, 中国已先后出台了综合性收入补贴、专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 这些政策措施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同时也提高了粮农的收入。但目前的补贴额度还不足于补偿要素成本的上升, 难以解决粮食生产者比较收益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粮农相对收益过低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突出。因此, 应根据财力和居民收入水平变动的情况, 逐步增加补贴规模, 提高对粮农收入的保障力度。
通过公共财政投入改造中低产田和推动科技进步不仅具有现实性, 也具有合理性。不断加大国家公共财政投入比重改造粮食生产的要素条件, 不仅可以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加快粮食生产现代化的速度, 而且可以降低粮食生产的长期成本, 从而提高粮农的间接收益。
2. 改善宏观调控的方式, 防止粮农的收益波动。
产量波动是粮食生产发展中循环出现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4]。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中可能是一种紧平衡状态, 但不排除现阶段性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供给过剩不仅导致“谷贱伤农”, 而且导致粮食生产波动, 破坏已形成的生产能力。因此, 在关注粮食安全的前提下, 通过以下措施解决粮农收益波动甚至下降问题: (1) 建立预警机制, 密切关注粮食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状况, 增强政策调整的及时性、弹性和有效性, 这包括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通过粮食国际贸易调节供求, 在取得贸易利益的同时保护生产者利益。 (2) 充分认识粮食生产与农业生产乃至非农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复杂的制约和促进关系, 充分认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与促进经济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在关注粮食增产的同时, 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 促进农业内部种植结构动态调整,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最大限度提高农民收入。 (3) 粮食生产面临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 为防止粮食生产和粮农收益的大起大落, 应积极探索农业灾害保险的路径, 实施大宗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的政策, 提高粮农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总之, 稳定和提高粮农收益是防止粮食生产波动最重要的一环。
3.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粮农的规模收益。
在现有的经营规模条件下, 通过多种措施, 可以实现中国粮食增长目标;但在农户目前经营规模的条件下, 无论是通过财政的补贴还是保护性的价格政策, 都无法从根本解决粮农的收入过低的问题。以粮食主产省河南省为例, 每个劳动力经营不足0.33hm2地, 过小的土地经营规模, 制约了种粮效益的提高, 也造成粮食产业与其他产业在利益上的极大差别, 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5]。粮食生产与其他行业一样, 农户的生产资料占有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收益的多寡;与其他行业不同, 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耕地总量难以扩大, 农户的经营规模问题只有通过土地流动来解决。在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 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的内部条件;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减少农业人口是推动土地流转、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外部条件和前提条件。而解决后一问题的必有之路是在不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上, 消除要素流动壁垒, 给进城农民同等的城市居民待遇, 从而加快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步伐。
摘要:建立中国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的根本在于提高种粮农民收益。粮农增收是保护耕地和集约用地的重要条件, 是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 也是提高粮食生产要素质量和利用率的核心。提高粮农收益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和完善粮食生产补贴稳定增长的制度, 改善宏观调控的方式和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粮食增产,粮农收益,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钱万强, 钱小勇, 刘燕美.促进农业基础研究, 保障中国粮食安全——973计划对中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及其发展建议[J].中国软科学, 2010, (3) :9-13.
[2]王卿, 陈绍充.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战略意义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0, (3) :75-78.
[3]魏剑锋.中国粮食产量增长的潜力及实现机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4) :168-174.
[4]顾莉丽, 郭庆海.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波动研究[J].中国统计, 2009, (9) :17-19.
[5]蔡世忠, 孔琳.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9) :209-211.
粮食收益 篇2
关键词:粮食生产,成本,种粮收益,河南省
2004年以来, 河南省粮食连年增产, 总产量已经连续迈上400亿kg、450亿kg、500亿kg、550亿kg4个大台阶。2013年河南省粮食生产总产量达571.37亿kg, 连续10年增产, 2014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达333.88亿kg, 同比增幅为3.2%, 再创历史新高, 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更要看到2004年以来河南省粮食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 种粮收益下降问题越来越突出, 给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了深刻影响。将就2006年年来河南粮食生产成本和收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对策启示。
1 粮食生产成本变化趋势分析
从经济学上来说, 粮食作物的收益等于销售总收入减去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成本, 粮食作物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物质成本和人工成本两部分, 它是反映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费用, 也体现着技术水平, 对作物的市场价格及竞争力有着最为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 河南的粮食生产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全力围绕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目标, 粮食生产由过去的重夏轻秋已转向夏秋并重全面发展。但是, 由于耕作和管理方式等因素的不同, 夏粮种植收益远低于秋粮。根据2007-2013年河南粮食生产成本与收益一览 (表1) , 该表数据来源于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40个县 (市、区) 600个农户的粮食生产成本调查结果整理而成。从资料来看从近7年来河南粮食生产成本是不断上升的趋势;2007年的361.64元上升到2013年1 043.6元, 7年之内成本上升了180.6%。虽说也有个别年份有所下降, 但主要趋势还是上涨的。其特点如下。
1.1 2008、2009年的生产成本比2007年上涨较大
分别上升了45.1%和132.6%。其主要原因是:农资价格的上涨直接拉动粮食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例如, 造成2008年全省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667 m2比2007年增加53.66元, 增长19.4%。其中:化肥成本增长20.5%, 达到每667 m299元, 占生产成本的30%;机械作业成本增长23.4%, 达到68.08元, 占生产成本的20.6%;种子成本增长14.1%, 达到每667 m230.9元;农药、农地膜、灌溉成本分别增长21.8%、25.6%和0.3%。加之粮食生产的土地成本比2007年增长11.1%, 致使2008年全省粮食生产总成本每667 m2均达到425.92元。
1.2 2010年比2009年生产成本有所
2010年比2009年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幅度为1.6%。其原因是:2010年比2009年生产成本出现夏粮、秋粮生产成本双下降局面。在夏粮生产成本方面:物质费用下降1.4%。主要是化肥价格比上年降幅较大, 总体还是拉低了物质费用的投入;生产服务支出与上年基本持平;人工成本下降2.7%。在秋粮生产成本方面:物质费用下降0.4%, 主要化肥和农药价格基本在低位运行;生产服务支出增1.2%。主要是作物收割机械的广泛应用, 使得机收费用目前已占到了生产服务总支出的三成还多;人工成本下降3.2%, 由于玉米倒伏少, 收获容易, 加之机收面积的持续增加, 使用工数量比上年下降了。
1.3 2011、2012、2013近三年生产成本在逐渐攀高
原因是:2011年的夏粮、秋粮双双大幅度拉升生产成本, 2012、2013年生产成本缓慢的推进。2011年的夏粮生产成本情况如下:物质费用增长6.8%。其中:种子比上年增长14.8%;化肥比上年增长7.0%;农药比上年减少9.4%, 虽然农药支出比上年有所减少, 但是由于种子和化肥的费用比上年增加较多, 大大拉高了物质费用的投入。而种子和化肥投入增加的原因, 主要是价格上涨引起的;生产服务支出增长15.8%。其中:机耕费比上年增长9.2%;机播费比上年增长3.3%;机收费比上年增长9.2%;排灌费比上年增长64.4%。机耕、机播和机收费用的增加皆缘于农用柴油价格的大幅度走高引起的;人工成本增长13.5%。随着经济形势的回暖和企业用工需求的增加, 招工难、用工荒促使企业提高工人工资, 而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用工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2011年的秋粮生产成本比夏粮上涨更快, 情况如下:物质费用上涨26.5%。其中:化肥价格上涨21.4%, 农用种子价格涨5.8%;生产服务支出上涨8.8%。原因一是生产服务价格上涨;二是秋作物灌溉次数增多;人工成本上涨19.3%。原因是用工价格上涨所致。
1.4 2012、2013年生产成本在缓慢的推进
例如2013年夏粮生产成本各要素全面上涨, 但涨幅不大, 2013年生产成本增长幅度比2012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生产成本变动呈以下特点:一是主要农资价格不同程度上涨, 物质费用相应增加。其中:化肥购买价格比上年增8.7%, 种子价格比上年增7.4%, 农药费用也上涨较多。二是排灌费用提高, 生产服务支出大幅增加。其中, 与2012年相比, 机耕费增长1.7%;机播费增长6.6%;机收费增长6.1%;排灌费增长90.3%, 农用柴油价格上涨也是导致生产服务费用提高的原因;三是劳动用工价格继续上涨, 人工成本小幅增加。与2012年相比增长3.4%, 但是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上调和农民工打工收入的持续提高, 留守农村的劳动力用工价格也随之攀升, 这使得人工成本逐年增加主要原因。四是生产成本增加使增加的惠农收益近一半被蚕食。按照本次调查结果每户种植3 466 m2小麦计算, 2013年河南农民户均种植小麦的生产收益仅为1 879元, 而2012年全国农民工月均工资为2 290元, 每个农户辛辛苦苦劳作一季所得的收益, 还远远比不上一个农民工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在秋粮生产成本方面, 按照户均3 400 m2的秋粮种植面积计算, 户均秋粮种植收益仅为2 572元, 只相当于一个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一个月的收入。所以, 种粮收益的不稳定和不理想, 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目前一些地方出现了粮食粗放经营或隐形撂荒现象。
1.5 2014年夏粮生产成本与2013年基本持平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夏粮生产数据, 河南省再次交上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据统计, 2014年全省夏粮总产达到创纪录的333.6亿kg, 顺利实现夏粮十二连增, 相较2013年增长超过10亿kg, 年增长率3.2%。2014年夏粮生产成本与上年基本持平, 在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保护收购价的基础上, 种粮农民增收显著。2014年种植每667 m2小麦的生产成本为583.7元, 和上年580.5元的成本相比基本持平。其中物质费用为238.6元, 比上年减3.1%;生产服务支出155.5元, 比上年增4.9%;人工成本189.6元, 比上年增1.9%。其中:化肥价格下降使物质费用减少, 比2013减少3.1%;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生产服务支出费用增加4.9%;劳动用工价格继续上涨, 人工成本小幅增加, 比2013年增长1.9%。
(单位:元)
资料来源: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
2 粮食收益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2007—2013年年河南粮食生产成本与收益一览 (表1) , 7年来河南粮食每667 m2净收益是不断上升的趋势;但也应看到种粮每667 m2净收益由2007年的356.96元上升到2013年865.6元, 7年之内上升了142.5%。平均每年上升20.4%, 与生产成本每年平均上升25.8%相比, 虽说每667 m2种粮净收益有所上升, 但是上升的幅度赶不上生产成本上升的幅度。分析如下:
2.1 2008年粮食生产效益比2007年下降
由于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总体水平仍显偏低。粮食市场价格相对较低, 而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 出现粮食生产的成本利润率下降。导致2008年全省粮食生产的每667 m2均生产效益 (净利润) 由2007年的271.93元, 下降到269.91元, 下降0.7%。2008年粮食补贴增加, 反而比2007年每667 m2净收益增加5%。由此可见, 惠农政策为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2009年粮食收益增长的主要因素粮价
根据2009年粮食生产成本及收益对比表分析 (见表2) , 2009年种植粮食的每667 m2均总产值为1340.4元, 如果扣除总成本, 加上每667 m275.9元的种粮补贴后, 每667 m2均纯收益为302.1元;如果只扣除生产成本, 加上每667 m275.9元的种粮补贴后, 每667 m2均生产收益为575元。但应看到2009年每667 m2粮食净收益比2007年和2008年的356.96元和365.56元, 分别增长了61.1%和57.2%, 所以增长较快, 2009年粮食价格上涨因素起决定因素。因为2007年、2008年混合小麦价格分别是每斤0.69元和每斤0.72元, 由于2009年小麦收购价格上涨较大混合小麦价格每斤0.83元, 涨幅分别达到了20.3%和15.3% (见表3) , 2009年是种粮生产成本和收益都在上涨的一年。
资料来源: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
(单位500g/元)
资料来源:中华粮网
2.3 2010-2012年三年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较低问题突出
根据2007--2013年河南粮食生产成本与收益一览表 (见表1) 分析, 从每667 m2净收益绝对值来看, 三年分别是663.7元、700.1元和718元, 表面来看是在缓慢增长;但从2010-2012三年的成本与收益的比率来看, 分别是80.2%、73.6%和71.1%, 说明3 a的种粮收益在下降。以2011年为例如, 2011年种植每667 m2小麦的主产品产值为735.3元, 扣除生产成本后, 每667 m2均净收益是229.4元, 比上年减少4.1%;加种粮补贴后, 每667 m2均总收益是264.37元, 比上年减少0.7%。2011年秋粮的每667 m2均生产成本为452.1元, 比上年增长20.9%。每667 m2均净收益为430.5元, 比上年增长8.3%;加上种粮补贴后每667 m2均总收益为477元, 比上年增长8.8%, 低于生产成本增幅12.1个百分点。原因是一是生产成本在逐年增长;二是粮食收购价格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见表2) , 三年的粮食收购价格分别为白麦价格为0.90、0.95和1.02元。综合分析, 2010-2012年粮食生产以进入高成本时代, 而粮食价格大幅度提高可能性又很小, 因此, 2010-2012年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较低问题较为突出。
2.4 2013-2014年种粮净收益有所增长, 但每户粮农种粮所得收益较低
以2013与2014年夏粮的收益比较 (见表4) , 2013年全省夏粮平均每667 m2产为399.9公斤, 依照2013年小麦最低平均收购价每公斤2.24元计算, 每667 m2小麦的总收入为895.8元, 比上年增加88.3元, 增长10.9%, 扣除580.5元的生产成本再加上46元的粮补贴后, 种植每667 m2小麦的收益是361.3元, 比上年增加47.2元, 增长15%。如果按照每户种植3 466 m2小麦计算, 2013年河南农民户均种植小麦的生产收益仅为1 879元, 而2012年全国农民工月均工资为2 290元, 每个农户辛辛苦苦劳作一季所得, 还远远比不上一个农民工打工一个月的收入。
3 提高粮食收益的对策
3.1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增加农民种粮收益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的收购价格是不断在上升, 但是与国外相比还是处在较低水平, 河南省2009年和2013年种粮收益有较大提高, 粮食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 2010年每公斤小麦和玉米收购价没提高和下降0.1元, 小麦和玉米每667 m2收益就分别增加或减少38.8元和36.9元。合理的粮食收购价格不仅是农民种粮收益的基本保障, 也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所以, 提高粮食价格, 增加种粮收益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3.2 完善种粮补贴办法, 继续加大补贴力度
近2004年以来, 国家粮食补贴范围不断扩大, 补贴标准不断提高, 农民种粮得到一定实惠。但补贴政策和实施方式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合理。例如, 补贴标准不按农民实际种植粮食面积而按以前的计税面积, 有些农民承包的耕地种粮补贴没有发放到种粮者手中等。特别是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 目前小麦生产成本高、效益低, 现行的小麦种植良种补贴群众普遍认为太低。所以, 今后种粮农民的补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该项工作:一是扩大补贴范围, 提高补贴标准,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二是调整补贴方式, 使直接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 新增补贴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向种粮农民集中, 改变种不种、种多种少都按承包地平均发放的做法, 切实调动种粮人的积极性;三是有关行政部门要对各地粮食直补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3 加强农资价格监管, 稳定农资价格
近年来种粮生产成本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资价格的快速上涨。从种粮生产成本的构成可以看出, 目前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资投入的比重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在35%~40%之间, 如果不计人工成本, 那么所占比重更是高达70%左右。因此稳定农资价格对降低农民种粮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稳定农资价格对降低农民种粮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加强农资价格政策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对农资价格政策进行宣传, 要求经营者严格执行有关的规定。引导经营者价格自律、诚信经营, 自觉执行国家的价格政策, 自觉规范价格行为。第二, 重点组织价格检查。检查主要是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销售价格是否存在不正当价格行为, 重点查处在农资产品经营中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串通涨价、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第三, 及时监测农资价格, 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价格变化。
3.4 加快土地流转, 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当前河南粮食生产经营方式面临诸多问题, 例如经营规模小、方式粗放、劳动力老龄化、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特别突出。根据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的实验表明:种植3-7公顷水稻的农户, 其成本收益率分别比种植0.5 hm2和30 hm2的农户高90%和高51.7%, 产量则分别高14%和9.8%。因此建议河南各地在推进“三化”进程的同时, 加快土地流转, 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进而增加种粮农民的收益;同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特别是要加快构建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组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对提升河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粮农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3.5 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 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因此要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资金投入力度, 尤其是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 解决防洪防涝、干旱缺水和水资源恶化的等问题, 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抗风险能力。
(1) 进一步加快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加强中低产田改造, 扩大有效灌溉和节水灌溉面积, 建成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2)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鼓励和引导发展设施农业, 建立和完善设施农业标准化体系, 示范和带动河南全省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3) 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 推广秸秆还田, 增施有机肥, 切实提高地力; (4) 积极推广优质高产品种, 提高品种优质率, 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 推广高效低毒农药, 引导合理施药、安全用药, 提高农产品质量; (5)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提高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时效和准确率, 有效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凤伟.河南粮食产量预测及增产路径研究[J].郑州轻工学院学报, 2012 (3)
[2]王马晓河.中国农业收益与生产成本变动的结构分析[J].价中国农业经济2011 (5)
[3]王宾.河南粮食作物成本变化趋势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 (1)
[4]宗义湘张国梅杨永明2004—2010年河北小麦生产环节的成本收益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3 (41)
粮食收益 篇3
1 收入缩水的粮贩子
天气已逐渐转暖, 然而, 以贩粮为生的粮食经纪人们, 却在此时遭遇着“倒春寒”。
“玉米楼子、栈子里面的苞米, 一粒都别想收到, 能收到点地趴粮就实属万幸了, 即便是收到了, 价格也高得离谱, 养牛的、酿酒的, 根本就没有人买你账。”榆树市五棵树镇以贩粮为生的田磊, 对眼下的行情不停的“抱怨”。
现在国家储备库已经开仓收粮, 平均收购价格达到1.86元/kg左右, 这给粮食经纪人造成了很大压力。
现在运费上涨、仓储费用增加, 如果每斤苞米在9毛钱以上, 贩粮就是赔钱, 收到手里就是个赔。往年的这个时候能贩1 000 t玉米, 可现在300 t还不到, 最头疼的是, 玉米价格上涨, 而最大的客户酒厂、养殖户却仍嫌价高, 导致个人收益缩水60%。
与田磊的大手笔不同, 但同样以贩粮为生的齐亮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去, 在遇到粮价攀升、农民惜售的情况后, 10台收粮车, 有8台在家里停着, 养车需要费用, 无奈只能下乡收购“隔年粮”, 从而来维持日常开销。
“半个月才收了10 t隔年粮, 油钱都赚不出来, 干着真没劲, 车在家里停着也不是个事, 不行的话, 过几天和货站联系一下, 做空车配货算了。”齐亮承认, 去年贩粮赚了90万, 如果这种僵局不打破, 今年能赚20万就不错了。
即便当地粮食部门不断提醒, 随着春季到来, 气温逐渐升高, 对手中待售的余粮, 特别是对“地趴粮”, 要择机择价出售, 但事实上这种局面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2 粮价看涨农民惜售
在榆树市了解到, 往年这个时候, 农民都要卖粮买农资, 眼下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今年春天农民捂粮惜售的现象十分普遍, 农民卖粮积极性不高。
现在已经是3月份了, 往年的时候, 农民卖粮心里没底, 贱价卖粮的很多, 但吸取今年年后玉米价格上涨的经验, 村里的农民, 有一半将玉米放进“栈子”里, 准备等到理想的价格出现再卖出, 有的农民甚至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宁愿贷款备春耕, 也不愿低价卖粮。据介绍, 村里一些大户的玉米大多数没卖, 还在院里垛着, 粒都没脱, 他们看好玉米行情, 价格不合理坚决不出手, 一个月内, 从1.66元/kg涨至1.86元/kg, 玉米每斤涨了一毛钱, 并且还有上涨的趋势, 单从价格上看, 农民似乎够本了, 可实际上却不是这个样子, 生产资料大幅上涨抵消了玉米涨价所带来的利润, 村里的农民除了急需钱的卖了一些玉米外, 全村300多户农民有一半捂粮惜售。
正常年景下, 一亩地平均收入大约在1450元左右, 但除去生产资料、人力成本投入, 80元的种子、220元的化肥、100元的尿素、150元的钾肥、30块钱的农药、外加150元的人工, 算下来需730元, 利润只能剩下720元, 生产资料价格过高, 也是农民捂粮惜售的重要原因。
与互助村的情况类似, 榆树市刘家镇也出现囤粮待涨的局面。“苞米今年价格高, 农民一年就打这点粮食, 城里人炒股票还看行情呢, 看着价格往上涨, 谁能轻易卖掉, 要是每斤能再涨一毛钱, 那可能多赚不少啊。”榆树市刘家镇人郭辉坦言, 捂粮惜售的农民们盼着粮价节节升高, 村里两天前来了一个外地粮商开着能载重60 t的大卡车收粮, 每斤给到0.93元, 但特别有意思的是, 空车开来, 空车回去, 根本就没人卖。
3 现金收粮无人登门
用粮企业越是着急, 农民们越是不急着卖粮, 因为他们感觉, 价格还得往上涨。榆树市鑫丰粮油有限公司李经理看到眼前的一切, 有点“着急”了, 因为没有生意, 公司员工近半放假, 过去3万吨的玉米收购量, 如今收购还不到1万吨。
“一个星期, 大车小车连个影子都看不到。”李经理说, 门外“现金收粮”的大牌子特意挂上的, 为的就是让农民知道高价收粮了, 可依然无人登门, 价高粮少。
目前, 吉林中部地区烘干玉米出库价格已经达到2 020~2 030元/t, 随着深加工企业的复工, 价格也不断上扬, 长春某大型粮食深加工企业在3月初连续三次上调报价, 二等玉米的收购价格目前已达到2 050元/t, 吉林省内其他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平均也达到1 900元/t以上。
农民囤粮待涨, 能否如愿以偿?对于粮价未来的走势, 天富期货赵国玉博士认为, 从目前的国内形势来看, 农民的判断不无道理, 国内玉米产量不能满足国内过快的需求, 整体来看, 去年玉米种植量普遍偏低, 即便是进口可以缓解压力, 但仍存较大的缺口,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 暴涨可能性不大, 不过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仍未结束, 由于产销区用粮企业均开始锁定玉米供应, 贸易企业收购积极性普遍提高, 市场看涨预期仍在增强, 未来一段时间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加速上涨仍存空间。吉
粮食收益 篇4
关键词:粮食安全,经济效益,生产成本,安全隐患,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多维度、多角度地既包括有关价值与价格、长期与短期、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等方面的问题[1]。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在现今,而在发展的未来[2],粮食生产投入减少、粗放经营、劳动力流失、土地遭弃耕抛荒及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等现象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是种粮收益尤其是比较利益的日益降低,导致农民对粮食生产的土地感情变淡。粮食主产区的粮农种粮积极性是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促使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保障的关键在于提高粮农收入,尤其是粮食生产环节收益和利润的提高。
1 湖北省粮食种植收益变动趋势分析
1.1 研究对象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湖北省是我国典型的农业大省与粮食大省,现有耕地面积330.84万hm2,粮食生产能力为每年2500万t,并常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00万t以上。选取湖北省进行粮食生产收益情况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从粮食生产成本收益角度,了解粮农种粮积极性高低的源泉及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主产区是粮食生产效率最高的“最佳实践者”,成本收益指标也是生产效率的衡量标准之一,通过分析其现实表现,对其它产粮地区具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数据来源主要为:《湖北统计年鉴》、《湖北农村统计年鉴》等;相关政府部门调研数据;网络、文献等数据资料。
1.2 粮食生产的绝对收益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粮食种植收益总体趋势呈现波动式上升及“顺周期”波动两大特点:
(1)粮食生产收益在波动中上升。1978—2009年,湖北省粮食生产产值由819元/hm2增加到10383.15元/hm2,增长幅度约12倍,其中,粮食主要品种稻谷、玉米和小麦分别增加了13.8倍、12.9倍、9.2倍。近30年来,该省粮食种植收益时有起伏波动,但总体趋势仍呈上升趋势。粮食单位面积收益最高的是该省的优势粮食品种——稻谷;其次是玉米,而小麦收益最低(表1),说明该省应发挥本地区的粮食生产优势,加大粮食品种的规模化经营。
(2)粮食生产收益波动呈现“顺周期”特征,即粮食效益与整体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和波动高度保持一致。湖北省粮食产值自1978年以来可划分为五个阶段(时期):(1)1978—1984年的稳步增长期,1979年,国家对粮食的提价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刺激了粮农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收入;(2)1985—1991年的停滞期,1983年前后出现的全国性“卖粮难”,打击了粮农生产积极性;(3)1992—1996年的迅速增长期,这一时期农民的粮食生产收益进入快速发展期;(4)1997—2000年的再次困难期,受外部宏观经济波动与通货紧缩以及农产品结构性买方市场等影响,湖北省粮食收益呈下降的趋势;(5)2001年至今,随着一系列党中央政府利农、支农和强农政策的出台,粮食生产收益增长进入快速增长期,尤其是2004年湖北省开始实施的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及2005年全部免征农业税的政策的实施,更是激发了粮农空前的种粮热情。
(单位:元/hm2)
资料来源:湖北省改革与发展委员会调研数据并整理。
1.3 粮食生产的相对收益分析
尽管湖北省的粮食种植收益在时间分布的纵向比较中,波动上涨的趋势明显,但农民收入在种植业内部的横向比较中却略显单薄。油菜是湖北省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009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达116.59万hm2,产量为236.6万t,居全国第一位,是仅次于粮食生产的种植业品种。
2009年全省粮食谷物总产值为4207483万元,油菜籽总产值为1341861万元,前者为后者的三倍强;平均生产单位面积产值粮食为10383.15元/hm2,而油菜籽高达11509.426元/hm2,说明单位面积粮食生产收益低于油菜籽。2009年湖北省粮食单位面积总生产成本7766.55元/hm2,高于油菜籽5869.65元/hm2的种植。其中,粮食与油菜籽生产的直接物质费用分别为3921.45/hm2元和2543.7元/hm2,直接人工费用分别为2456.4元/hm2和2148.45/hm2;间接费用分别为1388.7元/hm2和1177.5元/hm2。这些数字都说明,在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位面积生产收益低于油菜籽的同时,其成本支出总额及成本主要项目构成皆远远大于油菜籽,虽然粮食生产具备良好的自然与经济、政策环境等优势,但效益不及经济作物。按照经济规律的作用,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进行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生产决策,将促使大量生产要素(如资金、人力、土地等)向收益高的产业进行自发式转移,目前粮食生产的相对收益较低,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的一大隐患。
2 影响粮食种植收益的主要因素
从湖北省历年粮食产量数据看来,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粮食单产达到6313.43kg/hm2的历史最高峰,此后粮食单产始终在5250kg/hm2上下波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除非有重大粮食科学技术刺激单产增加,否则,影响粮食生产收益的直接因素,莫过于粮食价格与粮食生产成本。
2.1 粮食价格因素
在国外发达国家,粮农通过粮食生产得到的收益由两部分所构成:一是来自国家对粮农进行生产过程中的大量财政补贴,二是粮食作为商品出售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湖北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这项政策虽然得到了粮农的一致认可与好评,但由于粮食生产补贴中存在诸多问题,许多专家认为这项政策只能暂时解决农民是否种粮的问题,而非解决农民“是否种好粮”的有效途径。2009年该省粮食生产所获直接补贴金额为842.85元/hm2。与粮食总生产成本(7766.55元/hm2)相比,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民增收带来的效应仍显杯水车薪。由此,实际上粮食主产省粮农通过粮食生产所得收益,绝大部分为商品粮出售所得,粮食价格成为粮农直接收入的决定因素:
(1)粮食价格的波动与粮农直接收益相关。粮食平均收购价格与粮食单位面积生产收入波动趋势一致,粮食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以粮食生产为主要产业的主产省粮农的直接收入(图1)。
资料来源:湖北省统计局调研数据并整理
(2)宏观经济环境与国家政策直接影响粮价的走势。当前,在粮食领域仍然是我国政府“管制最严和计划色彩最浓”的产业之一的背景下[3],粮价受国家最低保护价与利用粮食储备松紧控制市场粮价等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的控制比较紧密。在2006年至今高企的国际粮价背景下,我国采取了国内粮食出口及微调粮食收购价格来平衡粮食供求市场,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也扼住了粮农生产积极性。
2.2 粮食种植成本因素
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由粮农生产的支出与收入两因素决定,在单产与粮价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粮食生产成本决定了粮农所获利润的多少,即粮食生产成本越小,粮食安全动力指数越高。近年来,湖北省粮食生产成本呈现出三大特点:上下波动略有反复;刚性上升;生产成本上涨幅度远大于粮食价格增长幅度。调研数据显示,湖北省粮食生产成本由1978年的747.6元/hm2升至2009年的7766.55元/hm2,涨幅高达9.4倍,而同期粮食价格由10.9元/50kg涨到86.25元/50kg,上涨幅度为7倍弱,说明粮食价格上涨为粮农带来的增收效应被粮食生产成本上涨所吸收。
3 粮食生产成本因素对粮食安全带来的动力契机与隐忧
3.1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路径的表现与隐忧
从湖北省粮食生产调研数据来看,机械作业费由1978年的12.3元/hm2,逐年上涨至2009年的672.45元/hm2,目前湖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2797万千瓦;与此同时,人工使用量在逐年递减,1978年粮食生产用工数量为475.8日/hm2,2009年仅为110.25日/hm2。机械资本的增加与劳动力投入的递减,粮食单产的提高,说明湖北省粮食生产方式在转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已成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动力的引进还有待继续提高。湖北省粮食生产租赁作业费由2004年的644.55元/hm2上升至2009年的1112.7元/hm2,畜力费也从291.45元/hm2涨至355.95元/hm2,说明传统的畜力仍是主要动力来源,其原因是农民购买力不足以支付购买和租用农业动力机械的开支。粮食生产机械供给与应用不足,容易产生规模偏向效应,从而拉大农村居民贫富差距,将成为湖北由产粮大省走向产粮强省的阻力之一。
3.2 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路径的表现与隐忧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加速了生物化学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1978年初,湖北省粮食生产施肥费用为133.5元/hm2,2009年粮食施肥费用达1702.95元/hm2;农药使用费也从改革初期的10.2元/hm2上涨至2009年的309.3元/hm2,涨幅近30倍。生物化学技术的使用,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粮食单产从1978年的3291.15 kg/hm2,一跃提高至2009年的5917.5 kg/hm2,体现了该省粮食生产的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的特征。但生物化学生产资料的使用,也会给粮食生产安全带来隐患:
(1)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性与日俱增。当前我国粮食追求高产的需求,直接导致生产的“轻简化”[4],导致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土地生产率下降的同时,会带来农村耕地和整个农业生产的环境危机[5]。
(2)农药化肥物资的使用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成本。1978年湖北省农药和化肥投入金额为59.25元/hm2,占生产物质与服务总费用的25%弱,至2009年达到1884.45元/hm2,占单位面积生产物质费用近50%,且这一比例还在提升,这也印证了研究界有关“化学生产要素是粮食生产物质费用上涨乃至总生产成本上升的决定性因素”的结论[6]。
(3)施肥结构不合理。农家肥对于土壤质量的改善与经济效益方面的好处已成为各界共识,但从调研数据发现,农家肥的施用量几乎淡出粮食生产环节。1978年该省粮食生产使用化肥与农家肥折算成本分别为49.05元/hm2和84.45元/hm2,而至2009年,粮食生产的化肥成本与农家肥折算成本分别为1575.15元/hm2和127.8元/hm2。一方面说明减少化肥施用量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的关键路径;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施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3 农村劳动力“自我剥削倾向”的表现与隐忧
湖北省劳动力成本调研数据显示,粮食生产人工成本经过几个阶段的缓慢增长,人工费用从1978年的380.7元/hm2逐年增长至2009年的2456.4元/hm2,30余年的时间内始终保持匀速缓慢的增长。同时,劳动日工价也同样以“低起点、低速度”呈均匀稳速增长,直到2004年,湖北省粮食生产人工劳动日单价才进入加速增长期,从258.6元/hm2增加至2009年的322.5元/hm2。2009年湖北省农业生产年均工资为14105元/人,远低于该省各行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23709.49元/人。粮食生产远不及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其他行业的报酬,可见主产省粮食生产劳动力价值被严重低估。社会及粮农自身对粮食生产劳动用工的价值认知如此之低,也验证了研究界关于粮农存在将自身劳动力投入,不计入粮食生产成本核算中的“自我剥削倾向”现象的存在[7]。
劳动力价格低下形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乃至全国较低的农产品生产成本,满足了城乡粮食消费者以较小成本获得粮食安全权利的意愿。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被错误低估的劳动力价格与较低的种粮收益给粮食安全动力带来隐患:
(1)在短期内,造成劳动力的“自发逃逸”与转移。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波及我国后,7000万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自发或被迫提前返乡,但次年这批返乡农民工中的95%均已返回城市各生产领域重新就业。农业生产相对低下的比较效益,大量农村劳动力逐渐自发向收益较高的生产行业转移,部分农村出现严重的“种粮口粮化、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问题,短期内隐患体现在劳动力数量的流失方面。
(2)在长期内,造成粮食生产领域“劣质”劳动力驱逐“优质”劳动力的隐患。由于城市生产领域具有提供更高报酬的劳动岗位,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民,会自发由农村的粮食生产岗位向城市其他生产领域以短期兼业或长期全职的形式过渡与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在年龄、身体素质、所受教育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劳动力(“优质”劳动力)将会获得更多较好在城市工作的机会,于是大量农村青壮年“优质”劳动力离开土地,致使农村劳动力日渐流失,剩下“386199”等综合素质较弱的劳动力(“劣质”劳动力)在原有土地上耕作。粮食生产劳动工价的低估,使得在现金收益已经低下的粮食生产领域,更加不能吸引“优质”劳动力重新回归农业生产,同时,“劣质”劳动力因在先进科学技术引入方面的能力较弱,加上因自身劳动力质量禀赋原因导致粮食生产能力降低,引发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持续降低。继而,粮食生产的劳动力价值持续被严重低估。再次地,对经济效益的理性“逐利”心理,使得“劣质”劳动力中稍微质量稍好的劳动力继续自发逃逸至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留下更次一等的“劣质”劳动力留在农村继续粮食生产。此时,农业生产从农业经济的支柱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只有出现城市就业机会减少等外力不可抗因素时,才会出现农民工劳动力回流至农业中来。恶性循环往复,粮食生产劳动力的价格持续低下、粮食生产绝对收益与比较收益的持续劣势、农村留守劳动力的持续“劣质”,整个动态演变过程类似博弈论理论中的“柠檬市场”效应,长期内隐患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质量持续低下方面。
3.4 新时期农民负担问题依旧对粮食安全产生影响
当前的农民负担在新时期呈现新的变化与特点,2004年至2005年先后实行的农民补贴政策与税费改革政策正式实施以来,湖北省粮食生产成本利润率反而由2004年的51.83%迅速跌落至2009年的33.69%,在略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净利润反而从2004年2824.35元/hm2降至2616.6元/hm2。而粮食生产净利润由2004年的24.35元/hm2降为2009年的21.74元/hm2,说明粮农的生产负担与增收压力依旧存在。除了农资价格上涨外,土地使用成本也成为新时期农民负担之一。2004年该省土地成本费用仅为522.45元/hm2,此后迅速增加至2009年的1388.7元/hm2,成为农民增收的动力阻碍之一。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基本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以湖北省为代表的粮食主产省,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粮农经营收入与成本二者皆呈波动上升趋势,前者增长速度小于后者。农民粮食生产经营收入重点受经济环境与国家政策的控制影响,而粮食生产成本却重点随经济规律的作用发生更快的增长。从研究结果看来,目前湖北省种粮比较收益却不如绝对收益,与种植业内部经济作物代表相比,粮食生产收益明显处于劣势;另外,从粮食生产成本结构看来,表面上表现出“物质成本费用与土地成本走高与人工劳动力价格偏低”这样成本走势不配比、看似矛盾的局面,实际上这些都是湖北省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逐渐加大的表现。
相对劣势的粮食生产经营收益、逐年增长的粮食生产现金支出成本与严重被低估的粮农劳作用工报酬,这三者决定了农村原本投向粮食生产的各种投入要素的流向,理性小农的“逐利”心理可能会导致生产要素趋向于自发向报酬较高的生产领域转移,造成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不足或质量不高的问题,长期内不利于主产省粮农生产积极性的保持与提高,成为粮食主产区乃至国内粮食安全动力的隐患。
4.2 政策建议
以湖北为代表的粮食主产省正逐步迈进高成本时代,粮食生产方式正在经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如何使农民真正通过粮食生产获得科学合理的种粮绝对收益与比较收益,是新时期增加粮食安全动力的核心要求:
(1)规范土地流转制度,扩大主产区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必须建立和健全现今的土地流转制度,因地制宜推进种粮大户依据最优适度规模进行粮食生产,发挥粮食经营规模效应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2)实施粮食生产优惠政策,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除了减免粮食生产的“明税”,也要通过补贴解决减少粮农经营中的“暗税负担”问题。着重明确补贴对象,尤其加大诸如购买大型粮食作业农机等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方面的补贴。
(3)重点提升粮食主产区科技水平,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进步是粮食生产的长期推动力源泉,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成为短期内改善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源泉。
(4)运用价格手段为粮农增收创造条件。一方面,适当放开粮食价格会增加各粮食安全主体的整体福利水平;另一方面,严格监测与控制粮食生产物资价格。由前文,有效控制生产要素价格,也是提高粮农生产效益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秦玉云.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2]王雅鹏.粮食安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0-23.
[3]张晓涛,王扬.大国粮食问题:中国粮食政策演变与食品安全监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77-79.
[4]马宗俊.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力与化肥利用效率的区域特征[D].南京农业大学,2006.
[5]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J].读书,2006,(3):72-80.
[6]李宁.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变化的总趋势及其规律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9):46-47.
[7]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小农户真的更加具有效率吗?来自湖北省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2010,9(1):9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