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收益

2024-10-24

环境收益(精选12篇)

环境收益 篇1

摘要:在模糊博弈环境下,引入参与度作为模糊变量,建立企业知识联盟形成阶段的模糊网络博弈模型、联盟伙伴选择的模糊简化博弈模型、联盟贡献度评价阶段的模糊平均单调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结合数值算例对博弈结果进行验证分析。

关键词:企业知识联盟,模糊博弈,博弈解,收益分配

一、引言

近年来,在有关联盟利益分配的研究文献中,不少学者致力于运用投资评估理论、满意度理论、博弈理论等开展联盟利益分配的研究。然而,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面对很多不确定因素,参与者分别以不同的参与程度或参与率参与到多个联盟中,且他们在合作前并不确定甚至不清楚在不同合作策略下的收益,及各自在特定联盟中所获得的分配。本文将模糊理论与经典博弈论相结合,建立了企业知识联盟组建过程的模糊网络博弈模型、模糊简化博弈模型、模糊平均单调博弈模型来分析最优决策及收益分配方案,最后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应用算例进行论证分析。

二、模糊博弈模型描述

(一)模糊网络博弈

(二)模糊简化博弈

(三)模糊平均单调博弈

企业知识联盟收益分配的模糊平均单调博弈模型描述为:

三、模糊博弈模型求解

模糊环境下,企业知识联盟收益分配向量x={x1,x2,……,xn},描述为:

(一)模糊核心解

关于企业知识联盟模糊合作博弈,Aubin模糊核心分配C(v)即为如下集合:

x∈C(v)表示对企业知识联盟合作总收益值的最优分配向量,其中,任意知识联盟s中的伙伴i∈N所获得的收益与其合作的参与程度有关,即,联盟伙伴i以全部资源参与到知识联盟s中获得收益值为xi,若以参与度Si部分参与到知识联盟中将获得值为si·xi的收益,而且每一知识联盟s的总收益值不会比v(s)少。

(二)模糊谈判集

令x是企业知识联盟合作的模糊博弈v的一个收益分配向量,可能有两个合作伙伴k和l对此分配方案存在异议:k可能感觉自己所得收益太少,而质疑l获利太多。而且k可以找到一个知识联盟s,使得,针对知识联盟s,各合作伙伴的收益分配向量y的分量是car(s)中的成员,同时满足:

同样,针对伙伴k提出的模糊环境下的异议(y,s),l可能也会采取相应的抵制策略,即l可以组织一个没有k参与的知识联盟t,

由此可知,在知识联盟t中的各合作伙伴其收益至少与他们参与在s中所获得的收益相等,并且对于那些同时又在s中的参与者,它们的收益不少于其在s中所获得的收益。则二元偶(z,t)称为模糊环境下伙伴l针对k的异议(y,s)的反异议。

因此,基于Mas-Colell模糊谈判集MCF(v)的企业知识联盟博弈的利益分配方案可进行如下描述。

以企业知识联盟伙伴合作模糊合作博弈v的一利益分配向量x为谈判点,如果针对每一对合作伙伴k和l,有:k针对l关于收益分配向量x的任何模糊异议(y,s)都要遭到l针对k的模糊反异议(z,t),则企业知识联盟伙伴合作模糊合作博弈v的谈判点的全体称为企业知识联盟伙伴合作博弈的Mas-Colell模糊谈判集,描述为:

四、博弈结果分析

以参与度1参与到联盟中时,求得企业A,B,C应获取的收益分别为2.83,3.34,3.83,若三家企业各自拥有100单位的资源,在实际合作时,由于不确定因素,企业A,B,C在合作中分别只投入20单位,40单位,50单位的资源,即,A,B,C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与联盟的参与度分别为S1=0.2,S2=0.4,S3=0.5,应用模糊核心及模糊谈判集解求得企业A,B,C从其共同参与的最大模糊知识联盟中获取的收益分别为0.56,1.37,1.57。若企业A,B,C形成最大知识联盟,则可分别获利0.56,1.37,1.57百万元。也就是说,三家企业参加大联盟后分得的收益比各自单独完成时要多。因此,均会同意加入联盟,确保联盟的有效性及稳定持续发展。

五、结论

本文的模糊网络博弈、模糊简化博弈、模糊平均单调博弈模型,充分体现了模糊环境下企业知识联盟组建过程中,博弈现实决策者行为对博弈联盟收益的影响,改进了传统经典博弈模型的弊端,使收益分配直接与参与程度相关,模糊博弈模型更贴近实际、更全面。

参考文献

[1]Ron Holzman.The comparability of the classical and the MasColell bargaining sets[J].Int J Game Theory.(2001)29:543-553.

[2]M.Le Breton,G.Owen,S.Weber.Strongly balanced cooperative gam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1992)20:419-427.

[3]李翠,薛昱.基于谈判集的模糊合作博弈的收益分配方案[J].控制与决策,2014,29(11):2101-2107.

[4]Rodica Branzei,Dinko Dimitrov,Stef Tijs.Models in cooperative game theory[M].Nijmegen,January 2008.

环境收益 篇2

余额宝理财通收益对比-余额宝理财通收益对比?

余额宝理财通收益对比

支付宝推出余额宝培养了用户互联网理财的使用习惯,眼看到了大面积丰收的时候,腾讯的微信跳了出来,推出了理财通。培养一种新的习惯难度可想而知,腾讯似乎就是在等这个时刻,微信几亿用户一下子就让余额宝坐不住了。关于余额宝和理财通的比较很多,在这里就余额宝和理财通的收益进行比较分析。

余额宝收益怎么样

余额宝背后的货币基金是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它的收入比银行要高出很多。由于可以和支付宝内的钱一样消费,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把零钱存到余额宝内。有具体资料显示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的走势,可以看到余额宝的收益没有上过7%,并且大部分时间在6%之下,余额宝的收益走势比较平稳。

理财通收益怎么样

微信理财通背后是华夏财富宝货币基金,理财通的收益要比余额宝要高一点。最高的时候七日年化收益率有超过7%的收益,最近的收益不到5%,跟余额宝差不多持平。但是使用余额宝的用户要比理财通要多。现在理财通没有余额宝火。

余额宝和理财通未来收益

单从理财通上市以来的趋势看,理财通的收益明显完胜余额宝,那么在未来会发生什么呢?首先余额宝不会坐以待毙,已在定期理财产品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尝试,推出了新的理财收益。而理财通也必然会有新的动作。

余额宝和理财通规模大小

余额宝和理财通规模大小不可忽略,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规模是1853.42亿元,而理财通仅有10.65亿元,在理财通继续成长的过程中,其收益走势我们将拭目以待。

余额宝和理财宝哪个更安全

余额宝先火了,接着理财通又推,两家公司互牵对于用户是件好了,他们现在拼的是收益。下面小编以大家最关心的安全来对比一下这两种理财产品。

1、余额宝可以转账和直接消费,安全方面和支付宝是一样的,如果有了支付定绑定的手机和支付密码。就可以把余额宝内的钱转出来。所以用余额宝的朋友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如果手机丢了,不是先找手机,而且先挂失手机号码。这样让拿到手机的人不可以接到收短信验证码。

2、理财通呢?就算是有了安装并登陆了微信账号和绑定银行的支付密码。这样里面的钱是转不出来的,因为理财通没有转账功能。如果把理财通里的钱续回来,钱会把到绑定银行卡的账户上。不过拿到手机的人,可以消费,冲值手机话费,游戏币。所以手机和支付支付密码一定要保存好。同样,如果手机丢了,不是先找手机,而且先挂失手机号码。这样让拿到手机的人不可以接到收短信验证码。

3、由于其在手机端上线,为了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微信理财通官方宣布账户资金安全由中国人寿全额投保,如果用户账户资金被盗,由中国人寿保险财产提供7×24小时全额承保。但是在损失发生时,还要满足《财付通服务协议中》中例如“......该损失非基于您故意或重大过失”、“......操作环境、支付过程中使用财付通公司推荐或认可的安全工具”等条件,方可获得赔偿。

4、相比较余额宝如日中天的声势,微信理财通的上线则显得低调的多,其上线首日未见大规模宣传造势,微信系统本身也没有任何推广,不过从体验上来看,微信理财通简洁易用,功能线条很轻巧,充分沿袭了腾讯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个人觉得理财通的安全性要高一点。但是如果以后理财通有转账功能就会和余额宝的安全指数是一样的。

支付宝和理财通如何选择

支付宝是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由前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先生在2004年12月创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目前,支付宝实名用户超过3亿,在电商支付、移动支付、航空支付等多个领域占有优势。

微信理财通,这款互联网金融产品,在上线前,没有发布会、没有交流会、也没有媒体宣传。它是腾讯财付通、微信与华夏基金合作推出的,一个货币基金类的理财产品。

1、我们来看下流程哪个比较简单。相对来说,支付宝、微信两款产品都是大家熟悉和常用的,注册等流程自然不需重复操作。然而,微信在用户的生活中高于支付宝,所以微信占据优势,但是两者的操作都非常简单。

2、大家都知道支付宝是第三方支付工具,是网络支付方式。通过银行卡与支付宝绑定,可以在线支付网上购物的费用,若与合作商合作,还可以使用支付宝支付,无需使用复杂的网银。支付宝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支付工具那么简单,其已经发展成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您可以实现多种支付体验,交水电费、交网费等等,还可以实现银行卡转账等多种功能。

3、理财通背后的金融产品为货币基金,2014年1月22日正式上线,当天合作的华夏基金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为7.394%。而且理财通自上线推出以来收益率一直保持稳定水平。

4、支付宝与理财通的主要区别在于,理财通可以获取收益,而支付宝则不能,另外在安全性方面,支付宝要比理财通安全。

★ 怎样理财才安全?

★ 微信祝福语

★ 微信邀请函

★ 微信招聘模板

★ 微信策划书

★ 微信文案

★ 微信优秀作文

★ 春节微信贺词

★ 微信投票倡议书

环境收益 篇3

债券型基金发行量较大

2013年一季度共有85只公募基金发行成立,募集总份额为2050.20亿份,季度同比上升435%,环比下降3.19%。平均每只基金的发行规模为24.12亿份,环比略有下降。从更细的分类来看,一季度发行量较大的基金类型是理财债券型基金和准债债券型基金,共发行了729亿份和401亿份;其次是货币型(183亿份)、纯债债券型(178亿份)和偏债债券型(119亿份)。从个基平均募集份额来看,较受欢迎的品种是债券ETF、短期理财债券型、中期理财债券型、复制债券指数型、准债债券型等,平均募集份额都在35亿份以上。在指数债券型基金中,复制指数型基金募集规模大于增强指数型基金;在主动债券型基金中,可转债债券型基金募集规模最小;在QDII基金中,债券型QDII基金的募集规模最大。市场风险偏好由此可见一斑。在理财债券型基金中,运作期限为短期和中期的基金由于流动性较好,相对于长期基金更受欢迎。

(据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

券商集合理财

整体业绩差强人意,国泰君安、银河表现较差

纵观非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今年来的业绩表现,整体业绩差强人意,各类型产品间的业绩差异不大,偏股型产品表现相对突出。而券商集合理财发行仍然是以稳健类为主,债券型新产品仍占绝大多数。

目前在券商集合理财市场中,国泰君安、东方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前四强。不过在2013年截至4月18日的产品排名中,国泰君安占据了后10名的2个席位,而银河证券则占据了3个席位,可谓表现不佳。

信托

谨防“借新债还旧债”的项目

银监会8号文公布,限制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上限。而银行、信托在过去的三年,已经在“非标债权产品”上,充分享受了超额收益,后续机构如果想要成立信托计划,需要严选项目,特别对于项目的资金用途要格外谨慎,对于大量的“借新债还旧债”的项目更应该十分慎重,否则,就有可能成为银行表内外信贷潜在坏账的接棒人。 (据华宝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理财产品

8号文下的理财产品

环境收益 篇4

1. 电子商务环境下冷链宅配的内涵与流程

冷链宅配是指将冷藏或冷冻产品由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物流节点,依据顾客订单的地址,流向至每个住宅与家庭,直达冷链产品需求者,所进行的及时、保鲜配送[1]。与传统的冷链物流相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冷链宅配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小批量、多批次、终端用户过度分散。

对于线上商家而言,绝大多数的顾客都是单个消费者,每张订单上的商品量较小,且消费者的需求又往往具备多样性。

(2)注重服务品质。

影响服务品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送达给顾客的产品自身质量,二是呈送给顾客产品的送货员服务态度[2]。冷链宅配服务是线上商家与最终用户的桥梁,为顾客服务的最后一个环节,宅配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顾客对购买产品的评价。

(3)配送成本相对较高。

国内尚未形成大规模具备网购生鲜产品习惯的消费者,由此造成订单量不足[3],使得冷链宅配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冷链物流商受到固定投资与运输风险双重影响,冷链的运行成本比传统物流的运行成本高昂。

作为冷链物流的一部分,冷链宅配实质上是运用冷链技术与冷链设备使产品快速从供应地运送到顾客手中的服务。冷链宅配构成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其运行的基本特性。

冷链宅配过程中具有多个相关的参与主体。首先是,选择定位销售的生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产品信息,进而促使顾客实现网上订购的主体,一般为线上商家。他们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定位出售的产品,结合顾客反馈适当调整产品种类,并对达成的交易进行管理,及时更新交易状态,对售出的产品提供售后服务。他们是冷链宅配过程的第一个节点,是与干线运输企业直接接触的冷链宅配需求方。其次,是利用城市冷链配送体系将生鲜产品运输到目的地城市的主体,一般为干线运输企业。他们接收线上商家交付的生鲜产品后,提供专业的冷库保鲜、分拣包装等服务,依据顾客订单要求,将生鲜产品运输至目的地城市。他们是冷链宅配过程中的主体,是保障生鲜产品质量的重要实现者。最后,是完成冷链宅配最后一公里,直接接触顾客,实现生鲜产品最终价值的主体,一般为落地配送企业。他们是入宅配送,提升顾客感知的重要途径,决定顾客对购买产品的评价。

从表面看,冷链宅配是由各参与主体连接而成的链条;从本质上看,冷链宅配是为提供能满足顾客需求的生鲜产品,将相关配送服务在各参与主体之间进行分工,通过参与主体之间的有机合作,及其配送环节的有效衔接,以最小的产品损耗,将顾客在线订购的生鲜产品送达顾客宅内的服务。

2. 基于收益视角的冷链宅配参与主体的合作博弈

冷链宅配可以看作为以顾客在线订购的产品为运输对象,通过配送服务将相关节点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由各个节点负责的子任务所构成的总任务为目标的物流系统。其中各个子任务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互相衔接,互相依赖,是全局任务的有机部分。下面从收益的视角,采用博弈论的方法来解释冷链宅配过程中,为使收益最大化,各环节的参与主体愿意共同合作完成冷链宅配的任务。

将冷链宅配划分为3个主要环节:生鲜产品销售——干线运输——落地配送。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线上商家将生鲜产品出售给顾客,为了能够保障产品的质量,线上商家将生鲜产品交付给冷链干线运输企业,冷链干线运输企业完成城市间的运输工作后,再将生鲜产品交付给落地配送企业,由落地配送企业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运输。至此,冷链宅配结束。

为了便于描述冷链宅配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最优化目标和均衡状态,给出以下变量表示及意义,如表1所示。

假设1:参与主体。

冷链宅配博弈的参与主体为落地配送企业、干线运输企业、线上商家,三方以理性经济人身份参与决策,也就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收益最大化。

假设2:博弈类型。

该博弈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当一方先行动,其它方随后行动做出策略选择。

假设3:策略选择。

冷链宅配博弈的参与主体有两种策略,分别是合作与不合作。

(1)假设各参与主体之间互不合作

这种情况下,整个冷链宅配服务是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一阶段是落地配送企业确定其最优价格提供配送服务给线上商家,第二阶段是干线运输企业确定其最优价格提供运输服务给线上商家,第三阶段是线上商家确定其最优价格提供生鲜产品给顾客。依据上述变量以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冷链宅配流程可知,线上商家(m)每售出一个单位的生鲜产品需要向干线运输企业(t)购买一个单位的运输服务,向落地配送企业(d)购买一个单位的配送服务,即Qd=Qt=Qm,此时生鲜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m=-tQm+m (t,m为常数,均大于0),则落地配送企业、干线运输企业以及线上商家的最优化目标可以表示为:

线上商家

最后通过计算,得到冷链宅配各参与主体之间互不合作时,各参与主体的均衡结果如表2所示。

(2)假设各参与主体之间部分合作

①若落地配送企业与干线运输企业合作结成联盟,与线上商家不合作

这种情况下,冷链宅配服务构成一个两阶段博弈。第一阶段是联盟={落地配送企业+干线运输企业}确定其最优价格提供配送服务给线上商家,第二阶段是线上商家确定其最优价格提供生鲜产品给顾客,并实现各自收益最大化。依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冷链宅配流程可知,线上商家(m)每售出一个单位的生鲜产品需要向联盟={落地配送企业+干线运输企业}(dt)购买一个单位的配送服务,即Qtm=Qd,此时生鲜产品的需求函数仍为Pm=-tQm+m (t,m为常数,均大于0),则联盟与线上商家的最优化目标可以表示为:

最后通过计算,得到落地配送企业与干线运输企业合作结成联盟,与线上商家不合作时,各参与主体的均衡结果如表3所示。

②若干线运输企业与线上商家合作结成联盟,与落地配送企业不合作

这种情况下,冷链宅配服务构成一个两阶段博弈。第一阶段是落地配送企业确定其最优价格提供配送服务给由干线运输企业与线上商家组成的联盟,第二阶段是联盟={干线运输企业+线上商家}确定其最优价格提供生鲜产品给顾客,并实现各自收益最大化。依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冷链宅配流程可知,联盟={干线运输企业+线上商家}(tm)每售出一个单位的生鲜产品需要向落地配送企业(d)购买一个单位的配送服务,即Qtm=Qd,此时生鲜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tm=-tQtm+m (t,m为常数,均大于0),则联盟与落地配送企业的最优化目标可以表示为

最后通过计算,得到干线运输企业与线上商家合作,结成联盟,与落地配送企业不合作,各参与主体的均衡结果如表4所示。

从部分参与主体合作结成联盟的博弈均衡结果来看,不管是落地配送企业与干线运输企业结成联盟的情况,还是干线运输企业与线上商家结成联盟的情况,冷链宅配参与主体的收益均得到提升,即便是未参与联盟的主体,其收益也得到了提升。

(3)假设各参与主体全部合作结成一个联盟。

当所有参与主体全部进行合作时,整个冷链宅配服务只有一个联盟={落地配送企业+干线运输企业+线上商家}(dtm),此时的博弈只是一个简单的完全信息博弈,联盟确定最优价格向顾客提生鲜产品,并实现联盟收益最大化。此时生鲜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dtm=-tQdtm+m(t,m为常数,均大于0),则联盟的最优化目标可以表示为:

最后通过计算,得到冷链宅配各参与主体全部合作结成一个联盟时,均衡结果如表5所示。

从博弈均衡结果来看,当冷链宅配各参与主体全部合作,结成一个联盟时,收益是最大的。

由上述博弈可以看出,冷链宅配各参与主体的收益情况是:当部分参与主体联盟时,其收益大于不联盟时的收益;当冷链宅配的参与主体全部联盟时,其收益大于部分联盟时的收益。因此,冷链宅配上各参与主体以获得最大收益为目标时,最优策略是全部参与主体合作,结成一个联盟,如表5所示。

3.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冷链宅配合作机制

合作机制是实现资源对接,提升配送效率,保障产品品质的有效方式。为充分挖掘合作联盟的收益空间,根据以上对冷链宅配参与主体之间合作流程的分析以及从收益视角对冷链宅配参与主体合作博弈的验证,本文从风险分担机制、信息分享机制、收益分配三个方面构建冷链宅配的合作机制。

(1)收益分配机制

在冷链宅配过程中,收益分配机制是结成合作联盟的基础,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无论是从整个冷链宅配合作联盟来讲,还是单个参与主体,合作联盟的存在是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因此,在分配收益时,需要顾及各参与主体的期望利润率,其收益利润率不能低于同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但也不能高于整个冷链宅配合作联盟的利润率[4]。与此同时,还需考虑各参与主体对冷链宅配合作联盟的贡献率、各参与主体承担风险的大小以及运营成本的高低。综合以上因素,公平合理地制定冷链宅配合作联盟的收益分配机制。

(2)风险分担机制

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对未来事件无法预测的不确定性引起。冷链宅配是供应链的一种特殊模式,其不确定性也表现为衔接的不确定性和运作的不确定性[5]。目前,电子商务平台的生鲜市场仍然处于培育阶段。合作联盟内的成员各自承担风险的大小有所不同,如冷链干线运输企业的整车运输与零担运输成本相差很大。因此,合作联盟内部需要加强沟通,共同分担,降低风险。比如,干线运输企业可以就生鲜产品的包装问题与线上商家进行沟通,产品是裸装,还是采用泡沫箱加冰袋[6];线上商家产品包装的尺寸能否与干线运输企业的保温箱尺寸匹配等,以此确保运送的速度、降低生鲜产品的损耗率、保障生鲜产品的质量,减少运输的风险。

(3)信息分享机制

冷链宅配能够稳定高效有序地运行,需要依托资源的高度共享与有效利用,建立健全的信息分享机制。这必须借助信息共享平台才能实现。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保证市场信息对接,消除信息不对称,确保信息的及时交互,保障合作联盟内部资源有效整合,实现透明化运作[7]。线上商家可以将顾客在电子商务平台购买生鲜产品的信息及时地传送到信息共享平台,如卖家的要求、配送的城市,以便干线运输企业与落地配送企业根据这一系列的信息,及时组织分拨、中转、各环节的交接,确保订购的产品能够及时、保鲜地送达到顾客手中[6]。

参考文献

[1]刘颖.电商大佬与冷链宅配的“亲密接触”[N].现代物流报,2013-11-19(005).

[2]赵敏.蓄冷式冷链物流的宅配模式研究[D].烟台:烟台大学(2011):30-31.

[3]中国物流设备网.跨区域B2C冷链物流二段式配送难点浅析[EB/OL].http://www.5648.cc/news/detail/13577.html,2014-01-22/2014-04-30.

[4]魏修建.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8(2):78-83.

[5]刘宝碇,彭锦.不确定理论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刘培军.看得见温度的冷链宅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24):50.

官员自杀的收益 篇5

1.消除罪证,保护同僚。由于反腐败法律和政策日渐趋紧,单个官员要想贪腐后不被抓住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近年来集体腐败、“塌方式腐败”和“家族腐败”才日渐增多。

2.保护家属的部分既得利益。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死者为大”。一旦某个人死了,即便他是贪官,社会舆论也希望“手下留情”、“适可而止”,穷追猛打、挖地三尺的做法尽管合理合法,但是却不合情。

环境收益 篇6

在保险投资范围不断拓宽的背景下,保险理财不再是低收益理财的代名词,“稳健+收益不错”成为保险理财新的标签,更逐渐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

新政“东风”助保险投资迎来黄金期

长期以来,保险投资由于各种限制,大量资金被闲置,无法充分发挥其投资能力。保险资产管理尚只在债市和股市间逡巡,为波动不堪的股市和低迷的收益率而踌躇。

自2009年新《保险法》颁布,到2010年保险资金投资股权、不动产暂行办法的出台,直至2012年保险资金新政“13条”公布,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新的政策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和范围进行了大幅度放开,从信托、券商资管、银行理财、资产证券化,再到境外投资、优先股、对冲工具和金融衍生品,工具更为齐全。

信托计划、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等过去险企触不可及的另类投资金融产品正不断出现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标的中。2014年11月底的数据显示,在近8.95万亿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另类投资已超过1.7万亿元,占比19%。值得关注的是,这占比19%的另类投资资产配置,投资收益贡献度则超过了20%。

随着保险投资范围的拓宽,险资的长期投资优势得以发挥,投资收益也能持续上升。保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是五年以来表现最好的,利润增长比前年增长了106%,今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率也颇为亮眼。这其中有股市上涨的原因,但并不是全部。截至6月底,除去股票型基金,整个保险可运用资金投到股市的比例在7%-8%区间内。可以说,保险投资的收益成绩与保险资金运用的多元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产品创新让保险理财收益攀升

众所周知,保险理财是一种稳健的理财方式,但稳健并不等于低收益。

自2013年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启动,寿险不再执行2.5%预定利率上限以来,很多保险公司纷纷加强产品创新,寿险新品的预定利率也在不断提高。

今年2月,万能险费率也迈出改革步伐,放开最低保证利率。太平人寿率先响应推出的“太平网赢一号终身寿险(万能型)”最低保证结算利率为3%,三年预期结算利率为5.5%。在央行降息的背景下,这样的收益率已经颇具市场竞争力。

根据改革路线图,年内保监会也将放开分红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我们可以想象,很快整个保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保险公司的产品创新不仅体现在帮助客户长期管理资金财富,还涵盖客户在购买并持有保险过程中各种资金运用的环节。比如,太平人寿针对续收保费推出的“续优保”产品,客户可以选择在保单缴费期的前三个月,将原计划缴纳保费的资金拿来购买这款“续优保”产品,在三个月产品到期之后,用于购买产品的资金将直接作为续期保费转到客户所需缴纳的保险账户中,收益则可以选择提取出来。此举相当于保险公司帮助客户将原计划缴纳保费的资金做了一次短期理财,既能确保客户保单的及时缴费,又能让客户的资金不留空隙地实现利益最大化。

之所以说保险理财不是低收益理财产品的代名词,还在于保险的复利叠加长期收益,比如近期上市的“太平盛世连年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产品,除了具有增额分红,其产品返还的生存金还“零费用”可以转存太平人寿“财富金账户”,实现钱生钱、月月复利结算,就更进一步帮助客户实现了财富的安全增值。

随着保险产品的不断创新,种类日益丰富,其收益水平也更具吸引力。

公司投资能力是购买产品的重要参考

虽然说购买保险理财不能只注重收益,但是在众多保险理财产品中该如何选择?保险公司的投资实力是必须参考的重要条件之一。

太平人寿隶属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多年来,中国太平的投资能力在业界一直颇具口碑。记者了解到,中国太平参与了众多优势项目的投资,包括纽约曼哈顿翠贝卡101项目海外不动产投资、海外互联网企业股权投资,以及美年大健康、拉卡拉、太平石化金融租赁等投资项目。近几年,中国太平在投资领域也是颇多大手笔,约50亿元拿下北京金融街广安中心项目,投资27亿在上海周浦打造高端养老社区,还以股权形式投资中石油西一、二线西部管道项目。

记者从公开资料查阅到,本年度截至6月底,在寿险公司投连险账户半年度业绩排名中,权益类投连账户的第二、三位均被太平人寿获得,可见公司投资实力过硬。

小议综合收益与其他综合收益 篇7

一、综合收益的概念

修订后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将综合收益相关内容补充纳入准则正文,还对我国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解释、讲解中相应的规范性条款内容进行了整合。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三十二条指出: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除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之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利润表中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的是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相加后的合计金额。

综合收益总额的构成主要包括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两部分内容。净利润是由收入、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组成的;其他综合收益主要指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由此可见,综合收益由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四个部分组成。收入和费用是利润的组成部分,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但利得和损失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也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这两者如何区分?笔者认为:已经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属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而尚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综合收益概念的提出突破了原有的收益观,它不仅仅局限于已经实现的收益,还包括尚未实现的收益,涵盖了企业所有的收益,更接近经济收益。这里的净利润是一个大家熟知的概念,所以,理解综合收益的关键是明确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

二、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三十三条指出: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也就是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或发生且不计入当期损益的、会导致所有权变动但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以上对其他综合收益定义也只是给出了一个宽泛的框架,并没有具体详细说明,增加了对其他综合收益理解的难度。要想把握其他综合收益,必须先从准则所给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分类进行理解。

三、其他综合收益的构成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三十三条指出,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两类列报。

(一)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这一类主要包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规定,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例如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产生的精算利得或损失,计划资产的回报(利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在我国的会计核算实务中,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为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到目前为止也只有这两种。

(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这一类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则比较多,主要包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的规定,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的规定,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自用房地产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部分等等,这一类,以后满足条件可以重分类进损益。

四、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

在2006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中,上述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是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来核算的,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上,设置“其他综合收益”一级科目,并按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对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进行会计处理。过去“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包含的内容过于复杂,这种改进,使“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核算的内容可以明确地区分开来。

下面就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内容,简要举例说明“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运用。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作如下会计分录:

或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

对于发生的汇兑损失作如下会计分录:

对于发生的汇兑收益,作相反会计分录。

(三)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1. 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日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或摊余成本,该项金融资产没有固定到期日的,与该金融资产相关、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仍应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在该金融资产被处置时转入当期损益。

2.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入当期损益。

3. 按规定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改按公允价值计量,将相关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入当期损益。

(四)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1. 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投资方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减少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

(五)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1.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

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

2. 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因转换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应转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

(六)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部分,直接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七)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按照外币折算的要求,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的当期,将已列入合并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与该境外经营相关部分,自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如果是部分处置境外经营,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五、其他综合收益在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改进

(一)其他综合收益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报

其他综合收益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改进,总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所有者权益类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二是设置“其他综合收益”一级科目进行会计处理。

旧CAS 30中,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核算与资本公积项目混合在一起的,具体而言是在资本公积的二级科目“其他资本公积”下,分为其他综合收益产生的其他资本公积和非其他综合收益产生的其他资本公积,例如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等。在报表的列示上,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是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者权益类中资本公积项目下反映。所以,很难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取其他综合收益的相关信息,也无法和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形成勾稽关系。

新修订的CAS 30,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类原有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项上,增加单独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来列示。同时,在会计核算上,设置“其他综合收益”一级科目进行会计处理。这种改进,不仅有利于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使报表的项目更加明晰,而且在会计核算上,将“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的内容可以明确地区分开。

由此,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可以形成勾稽关系。

(二)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中的列报

根据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我国首次引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要求在利润表的“每股收益”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并在附注中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新CAS 30针对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中的列报予以改进,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将其他综合收益区分为两类:一是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为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二是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为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第二,将其他综合收益每一个明细项目要单独且以税后净额列报。根据新CAS 30,我国企业选择以税后为基础列报其他综合收益,关于相关税收的影响金额将在附注中予以披露。此外,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位置由在“每股收益”项目下改为直接在“净利润”指标下列报。

(三)其他综合收益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列报

《财政部关于做好2009年年报工作的通知》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做出了相应调整:删除“(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所有明细项目,增加“(二)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相比较而言,新CAS 30对于其他综合收益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报的改进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横向上即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横向列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原来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现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因此,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横向上也要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这样组成部分由原来的四项变成五项。

纵向上即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删除综合收益的具体组成部分,列示“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因为,构成综合收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已经在利润表中列报,不需要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重述了。纵向上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很多,篇幅已经很长,再重述综合收益的具体组成部分使得报表的信息量过载,并不利于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

总之,对综合收益与其他综合收益的理解,作为一个新的内容,笔者也发现无论是IASB发布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还是我国新修订的会计准则,都只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方式,均未从概念上解决其他综合收益问题,也就是说缺乏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框架。相信通过多方努力和国际持续趋同,此类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摘要: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CAS 30)准则的规定,探讨“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构成内容以及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报的改进之处,并简要举例说明“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运用,希冀给予会计实务工作明确的指引。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S〕.2014(1).

[2]杨文雁.浅谈对综合收益及其他综合收益的理解〔J〕.现代企业文化,2015(14).

[3]彭宏超.对我国“其他综合收益”报告新变化的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2).

[4]王晶晶,卿烈琼.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修订解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36).

[5]隗进.浅议外币报表折算差额〔J〕.商业会计,2009(12).

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计量与审计 篇8

(一) 会计收益的概念

从操作的角度讲, 会计收益被定义为本期交易中已经实现的收入和与此相对应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会计收益的五个特点:一是会计收益是基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 (主要是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减去实现这些收入的必要的成本) 。从传统意义上讲, 会计界是用交易观来计量收益的。二是会计收益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之上的, 是指某一期间的财务成果。三是会计收益是建立在收入原则之上的, 需要对收入进行定义、计量和确认。四是会计收益需要依据历史成本计量费用, 要严格遵守历史成本原则。一项资产按照获得时的成本核算直到被销售, 才能确认所有的价值变化。因此, 费用是耗费的资产或耗费的获得成本。五是会计收益要求当期实现的收入与适当的或相应的相关成本联系。因此, 会计收益是建立在配比原则之上。从本质上讲, 某些成本或期间成本被分配或与收入相配比, 而其他的成本则结转为资产。

(二) 经济收益的概念

亚当·斯密 (Adam Smith) 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最早将经济学上的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 尤其是艾尔弗雷德·马歇尔 (AlfreMarshall) 遵从斯密的收益概念并将其引入企业。当代经济学家J·R·希克斯 (Hicks) 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将经济收益定义为:“一个人在期末与期初保持同等富裕的情况下所可能消费的最高数额”。该定义虽然指的是个人收益, 但企业收益也可以用这个最基本的收益定义来加以解释, 即在期末与期初资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企业本期可用以消费或分配的最大金额 (汤云为, 1997) 。由此可见, 经济收益是与资本保全或资本维护密切联系的, 它实际上要求在确认企业收益时必须严格区分资本收益和资本保全。

二、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计量

(一) 会计收益的计量

会计期间损益的确认和计量, 应分析该期间实际发生的交易, 确认和计量各种收入和费用, 根据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来计算。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必须遵循收入实现、应计制、历史成本、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原则。对于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波动, 如无客观事实认定, 不予确认。会计收益只确认已实现收益, 不确认未实现收益。

(二) 经济收益的计量

根据经济收益观, 期间损益的确认和计量应比较该会计期间期末和期初的净资产, 在扣除投资人追加投资、加回已对投资人所分配利润后, 即为该期间的损益。若期末和期初净资产相等, 资本得到保全;若期末净资产小于期初, 资本就没有得到保全, 差额为资本亏绌;若期末净资产大于期初, 资本不仅得到保全, 而且产生盈余, 差额即为利润。人们按资本计量属性的不同, 又将资本保全分为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前者强调名义货币资本的保全, 后者强调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能力的保全。在资本保全观下,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为取得收益而发生的费用必须以现行成本 (资产的现行购买市价) 而不是以历史成本来计量, 在企业已经耗费的资产未得到重置之前, 不得确认企业收益。在这类资本维护概念下所确定的企业收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收益。此时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概念所确认和计量的收益在量上存在如下的关系:会计收益+未实现的有形资产变化-前期发生的已实现的有形资产变化+无形资产价值的变化=经济收益 (公式1) 。上式中的无形资产不是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传统的无形资产, 而是另一个概念即主观商誉。以资本化方法举例加以说明:

[例1]某经营实体总资产剩余有用寿命4年, 每年期望的净现金流转额如表1: (假设贴现率为5%, 每年折旧7000, 单位为﹩)

第一年期望的净现金流转额 (R1) =7000, 第一年初总资产的资本化价值:7000× (1+5%) -1=6667, 8500× (1+5%) -2=7710, 10000× (1+5%) -3=8638, 12000× (1+5%) -4=9872, 合计为32887。第一年末总资产的资本化价值:8500× (1+5%) -1=8095, 10000× (1+5%) -2=9070, 12000× (1+5%) -3=10336, 合计为27531。第一年的主观商誉= (折旧) 7000- (32887-27531) =1644, 每一年的会计收益=每一年的净现金流转额-每一年的折旧, 第一年的会计收益=第一年的净现金流转额-第一年的折旧, 0=7000-7000。同理可得第二年、第三年和第四年的主观商誉和会计收益, 将各年的数据带入公式1可得到各年的经济收益 (本题中有形资产未发生变化, 故其数值为0) , 汇总见表2:

三、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计量差异对审计的启示

(一) 以会计收益为基础的审计

应综合考虑企业的持有利得、现有资产实际价值及实物资本保全。一是已实现收益与全部收益的差别。会计收益只包括已实现收益, 而将未实现损益排除在外, 经济收益则将企业的经营收益与持有利得同样对待, 而不考虑收益是否已经实现。因此, 在通常情况下, 两者之间不一致, 其差额主要是持有利得。二是历史成本与现时价值的差别。会计收益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 有利于客观反映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责任。但是, 由于历史成本原则内在的缺陷, 特别是收入按现时价值计量而费用按历史成本列支, 使得会计收益的计算缺乏内在的逻辑统一性, 而且使配比原则难以贯彻执行, 以至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其实际价值, 成本也不能得到足额补偿。而经济收益按现时价值计量, 其反映的是资产的实际价值, 有利于成本的足额补偿。三是财务资本保全与实物资本保全的差别。会计收益维护财务资本保全, 即只要求业主投入的货币价值不受到损害, 企业收入超过投入价值部分即作为会计收益, 注重报告经营财务成果。经济收益则坚持实物资本保全, 只有当业主投入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得到保全时, 才能确认收益, 只有保持企业实际生产能力, 企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二) 内部治理方面的经济收益审计

应完善的内部控制带来的经济收益、良好的内部治理战略带来的经济收益、妥善的风险管理策略带来的经济收益。一是企业有健全的管理系统、财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和责任机制, 以及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这样的企业管理是科学的, 无管理漏洞能使企业减少由于内控混乱而造成的损失。即从管理角度来考察被审计项目的收益状况。如建设单位通过改善管理, 使一个建设项目的工期得到提前;一个仓储企业通过管理或重新设计使一个仓储设施的布局更加合理, 使有限的空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等都属于这一范峙。这些方面管理的改善虽不能马上反映在用货币价值来衡量的评价结果上, 但最终会对用货币价值反映的经济收益产生影响。二是内部治理战略的好坏也会影响到企业最终的经济收益, 对其进行审计, 实质是站在一个较高角度审视企业内部治理状况。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深入,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审计内容也将更加丰富, 对人力资源审计的内容不仅是当前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问题, 而更关注的是其治理战略的最终效果问题。三是风险管理旨在确保组织有效运转, 即确保组织的技术先进、道德规范、环境优良、避免意外风险的侵扰,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面对风险, 高级管理层应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建立风险管理部门, 并将风险管理置于公司的整体管理过程中, 将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的职责放在最了解企业经营过程的人身上, 发挥公司治理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风险管理审计的关键是确认、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审计经营管理人员为降低经营风险所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管理者是否有助本企业降低风险, 以实现企业经济收益增加的目标。收益与风险对称是经济生活中的普遍规律, 企业在高风险状态下运行而获取中等甚至低水平的收益显然不是投资者所愿意看到的。收益的稳定性是企业所面临风险大小的表象特征, 收益稳定性越差说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反之, 说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越小。

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有着不同的概念和含义, 两者在计量上也存在量差, 而经济收益力图计量企业的实际收益而非名义收益, 因而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收益。因此, 在对企业的收益进行审计时, 应在对其会计收益进行审计的基础上考虑其经济收益的审计, 因为它不仅能帮助企业查错纠弊, 而且也有利于管理政绩、管理责任等方面的审计, 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益水平。

参考文献

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比较及思考 篇9

一、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内涵

(一) 会计收益

目前的会计收益仍然是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 将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结果。会计收益从财务资本保全观念出发, 强调已实现收入与相关历史成本的配比, 体现的是“收入费用观” (交易观) 的要求。现行会计实务遵循的原则仍然是:收益必须能够客观计量, 并且还必须通过交易予以证实。会计收益具有以下特征:

1.会计收益以交易观为基础。根据交易观, 只有经过交易检验的收益才能予以认定。在这一观念之下, 会计收益的确认要遵循实现原则, 企业收益被划分为营业收益和持产收益。营业收益的确定必须在商品或劳务销售等关键性事项发生以后, 才能予以确认, 而持产收益因为没有经过交易的检验, 只能作为未实现收益而不予确认。

2.会计收益以分期假设为前提。会计收益是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的, 它是某一特定期间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所以, 会计收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 将当期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受权利和义务的约束, 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便逐步与现金失去了直接联系。

(二) 经济收益

经济收益是从实物资本保全观念出发, 所体现的是以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为基础的全面收益观, 因此又被称为“真实收益”。最早提出经济收益概念的当属亚当·斯密, 他在《国富论》中将经济收益解释为:在总收入中减去维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费用。约翰·希克斯从经济学的角度将收益进一步表述为:一个人的收益是他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裕的前提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希克斯的收益概念建立在资本保全的基础上, 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支配地位, 并对会计收益理论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认为经济收益以资本保全为基础, 是剔除追加投资和利润分配等企业与投资人交易之后净资产的增加额。

二、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模式比较

会计期间损益的确认和计量, 应分析该期间实际发生的交易, 确认和计量各种收入和费用, 根据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来计算。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必须遵循收入实现、应计制、历史成本、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原则。对于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波动, 如无客观事实认定, 不予确认。会计收益只确认已实现收益, 不确认未实现收益。

根据经济收益观, 期间损益的确认和计量应比较该会计期间期末和期初的净资产, 在扣除投资人追加投资, 加回已对投资人所分配利润后, 即为该期间的损益。若期末和期初净资产相等, 资本得到保全;若期末净资产小于期初, 资本就没有得到保全, 差额为资本亏损;若期末净资产大于期初, 资本不仅得到保全, 而且产生盈余, 差额即为利润。人们按资本计量属性的不同, 又将资本保全分为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前者强调名义货币资本的保全, 后者强调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能力的保全。在资本保全观下, 损益的确认和计量还可能包括未实现收益, 如接受的捐赠、重估增值、外币折算差额等。

根据亚当·斯密的财富增加论, 引入经济学中的增值观念, 企业收益应为财富的增加, 所增加的财富不仅包括支付给股东的股利和企业的留存收益, 还包括支付给员工的薪金、上缴的各种税金 (不包括增值税) 、对外捐赠等。按照这一观念, 经济收益可根据“收益-折旧-外购商品或劳务的成本=本期增值额”的等式计算, 企业经营不应单一地追求利润, 而应谋求参与企业活动的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谋求企业财富的增加。财富增值的受益者不仅是股东、管理层, 也包括一般员工、贷款人、政府部门、其他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

具体可以总结为下面五点:

1.经济收益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收益的本质———财富的增加;会计收益更多地依赖人为设计的确认和计量模式, 包含很多选择、分析、判断和估计程序, 较多地关注形式和名义, 强调符合特定的会计标准。

2.经济收益不仅包括已实现收益, 还包括未实现收益, 可以完整反映企业收益信息的全貌;会计收益更强调经营活动, 强调实现、应计、配比、历史等概念, 不确认未实现收益。

3.经济收益更强调资本保全, 原资本 (期初资本) 必须得到保全, 成本耗费得到充分补偿后, 超过期初资本的部分, 才能确认为收益;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 会计收益虽然可使财务资本得到保全, 但却不能体现实物资本的保全。

4.经济收益的计量按照“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的模式进行, 只与资产、负债的计量属性有关, 不会因为会计核算模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会计收益的计量则根据“收入-费用”的模式进行, 因采用会计方法和程序的不同而不同。

5.经济收益的计量结果从属于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计价, 计价方法一经确定, 人为选择和判断的空间很小;会计收益在确认和计量过程中包含大量不确定因素, 很多地方需要估计和判断, 从而使会计收益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成分, 调整的弹性较大。

三、对传统会计收益确认和计量模式的反思

(一) 会计假设可能扭曲会计收益的确认和计量

1.通货膨胀严重时,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会造成费用低估, 补偿不足, 按现行价值计量的收入和按历史成本转化的费用在逻辑上不能配比, 从而使会计收益虚计。

2.货币计量只反映收益数量, 很难反映其质量, 会计上反映为同一数量的收益, 其实际质量却可能千差万别。财务信息的本质并不在于货币量化的数据本身, 而是这些数据所描述的经济过程的本来面目, 很多情况下“质”比“量”更重要。

3.当交易涉及多种货币时, 会计上应选择记账本位币, 其他币种应按选定汇率折算成记账本位币反映。以外币编制的财务报表在进行汇总或合并时, 也必须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外币折算也会曲解会计收益的本质。

4.会计收益仅仅反映企业的短期利润。是按照人为划分的等长会计期间定期提供的。对一个生产经营带有明显季节性或存续时间很短的企业来说, 当经营周期和会计期间不一致时, 分期计算的会计收益可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

(二) 会计原则对会计收益确认和计量的影响

1.会计收益根据权责发生制确认和计量, 当款项收付的日期与收入、费用的归属期间不一致时, 会计上要求通过递延、预提、应计等专门技术进行人为的跨期调整, 这容易导致收益操纵。

2.会计收益只确认已实现收益, 而不确认未实现的资产持有收益、接受捐赠的收益等, 收益信息揭示的不完整, 必然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判断。从经济学角度看, 收益实现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处于不同阶段的资金形态, 其收益的实现程度不同, 只有最终以货币形态形成的收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已实现收益。会计将以债权形式形成的收益也确认为已实现收益, 而从经济学角度看, 以债权形式形成的收益只能是可实现收益。

3.配比原则要求收入和为创造这些收入而发生的支出在同一期间确认。配比原则要求在收入和支出之间找到一种合理的配比关系,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种逻辑关系很难找到。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收益带有主观性和武断性, 影响收益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也为管理层选择于己有利的分配程序敞开方便之门。配比原则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业绩脱节, 不利于反映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收益质量等。

(三) 会计收益关注较多的是数量, 而未足够重视收益的质量

收益确认不仅要确认数量, 更要确认质量。收益的创造是商品价值形成、增值和实现过程的统一, 甚至贯穿于企业资本循环过程的始终。在经济学上, 收益实现过程与收益实现是有差别的。实现过程从企业投入货币资金开始, 通过生产过程将其转变为产品, 通过产品销售、取得货款或债权, 最终又回到货币形态。只要尚未到达终点, 收益就仍然处于实现过程。只有收益实现过程到达终点, 收回全部贷款, 才是真正的收益实现。会计收益把以债权或其他非现金资产形式形成的收益确认为已实现收益, 不利于反映收益的质量。

(四) 会计收益因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对收益确认产生重大影响。如:一家挪威公司, 1992年按所在国规定报告净收益为1.67亿挪威克朗, 若根据美国会计准则却高达17.63亿挪威克朗;一家澳大利亚公司, 1992年按所在国规定报告利润为5.02亿澳元, 但若根据美国会计准则仅有2.41亿澳元。改变会计政策更是管理当局进行利润操纵的惯用手法, 误用和滥用会计政策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五) 从构成内容看, 会计收益不利于评价企业的盈利性和盈利能力

会计收益不仅包括企业努力创造的经营收益, 也包括大量的非经营收益, 如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政府补助、罚没收支、盘盈盘亏、非货币性交易损益、处置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净损益等。由于大部分非经营收益是偶然的、非循环的, 因而它不能反映企业正常的盈利能力。如果信息使用者不加分析地利用了包含大量非经营收益的会计利润进行评价、决策, 必将被其误导。

四、新的收益观念的提出与思考

鉴于会计收益理论存在的缺陷, 人们从决策有用观出发, 当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发生矛盾时, 宁愿“牺牲一点可验证性而增加相关性”。学术界在不损害可靠性的前提下, 突破了历史成本原则, 实现配比原则和谨慎原则, 试图形成一种新的收益理论。1961年爱德华兹和贝尔在其著作《企业收益理论与计量方法》中肯定了经济收益的理论价值, 即企业收益应当理解为一定时期内该企业资本净值的增值, 但因它不能被客观计量而无法用于实际计量中。同时, 他们将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相结合, 提出了“企业收益”的概念。随后,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于1980年正式提出了“全面收益”这一新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 除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以外, 由于其他一切原因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变动。这一定义对传统的会计收益概念进行了重大修正, 与传统的会计收益相比, 有以下不同:

1.全面收益涵盖的内容更广泛, 不仅包括了传统的会计收益———净收益部分, 而且包括其他全面收益。也就是说不仅计量构成其主要来源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导致的损益及其已经实现的持产损益, 而且也计量传统会计收益难以处理和反映的物价变动或其他一些外在环境事件所引起的已确认而未实现的损益, 从而能够全面反映在报告期内产生 (而不是实现) 的净资产的全部变动。1997年6月, FASB在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报告全面收益》 (FAS 130) 列举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包括:外币折算调整项目 (currencv translation adjustments) 、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 (minimum pension liability adjustments) 、可销售证券上的利得和损失 (unrealized gains/losses on securities) 。

2.采用资产负债观代替传统的收入费用观来确认收益。在资产负债观下, 收益的确认处于从属地位, 即收益的计量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把企业一定期间内净资产变动作为收益确定的前提。

3.突破了传统会计计量上“三位一体”的限制。会计计量不以历史成本作为仅有的计量属性, 即:与收入、利得相应的资产负债采用现价计量, 与费用、损失相应的资产耗费或价值变动既可采用历史成本, 也可采用现价法计量, 解决了当前会计计量和报告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从而为今后确认和计量更多的可实现利得 (特别是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业务所产生的利得与损失) 开辟了道路。1998年6月美国FASB又发布了FAS l33《衍生金融工具和避险活动会计》准则, 要求计量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并应在当期损益或其他全面收益中确认有关用来避险的衍生工具上的公允价值变化或现金流量的变化, 包括对预期的以外币标价的交易进行避险的衍生工具上的利得或损失。

4.全面收益的提出, 增加“收益”这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和真实性。收益是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的能力, 全面收益包含了当期已确认而未实现但近期可实现的利得和损失, 因此更能使人们准确、及时预测“所有”未来现金流, 增强了“收益”信息的相关性。

5.全面确认、计量收益, 增强了“收益”信息的透明度, 减少了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的空间, 保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全面收益理论的形成, 一方面代表着会计收益理论与经济收益理论的融合, 使人们在处理新问题时有了新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收益质量问题的研究与深入, 比如, 账面收益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实际经济收益 (真实收益) ;对外公告的会计收益与实际经济收益差异有多大;会计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人们主观意愿和利益驱动的影响等;有关收益质量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面收益理论的成熟以及应用等。因而, 我们认为提出全面收益观的形成与理论的逐步成熟, 不仅是收益理论深化的标志, 还对我国经济具有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琼.会计收益的质量特征探析[J].事业财会, 2002, (5) .

[2] .刘文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收益质量研究[J].企业经济, 2008, (9) .

[3] .李健, 李东.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衡量指标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 (1) .

环境收益 篇10

本文与他文探讨的不同之处在于: (1) 归纳了各个层级的教育等级分别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不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的数量上, 而更加关注教育层次。 (2)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也并非是经济总量, 而是对人均GDP的影响, 原因在于, 对于不同人口基数的时期, 若只比较国民经济总量, 则不能较全面的说明社会经济进步。

一、明瑟收入函数及个人教育收益率

(一) 函数表达

明瑟收益率指的是利用明瑟收入函数计算出的教育边际收益率, 反映了受教育者多受一年教育收入的变化率。通常设定明瑟收入函数形式如下:

其中, Y是就业者的收入, S是就业者受教育年限, X是就业者的工作经验 (年限) , 按照劳动就业理论和国际上劳动力市场的实际经验, 工龄对收入呈现二次曲线关系。

公式中变量S的系数β满足:

称β为明瑟收益率, 其含义是:在相同工作年限条件下, 多接受一年教育的就业者收入比未接受该年教育的就业者的收入的变化率。

(二) 近期中国教育收益率变化及原因

陈晓宇、陈良等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中, 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20世纪后十年, 短短的十年时间里, 教育收益率严重低下的状况得到了基本扭转。中国教育收益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3%左右, 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到2000年的8.5%, 虽然略低于, 但已逐步接近了国际平均水平。

张俊森和赵耀辉的研究发现, 1988—1999年间高等教育收益率依次为3.9%、3.4%、4.3%、4.0%、4.9%、5.2%、7.4%、6.3%、7.4%、6.7%、8.8%、10.0%。

上述调查研究虽然数字有细微的差异, 但均有力地证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收益率确实呈逐年上升这一特点。

关于明瑟收益率快速增长的原因, 已有如下分析:技术进步 (劳动力需求) 和教育扩展 (劳动力供给) 赛跑导致收益率的长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劳动力流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则导致收益率短期的增长。

(三) 明瑟收益率的扭曲及收益函数的限制

明瑟收益函数从相当理论程度上可以解释教育与收入的关系, 个人可以设定预期收入, 通过该函数计算自己最佳受教育年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中国的特殊国情及制度下, 尚存在一些影响因素, 使受教育年限不能很好地反映出预期收入水平, 在中国, 工资收入的绝对并非完全取决于或者主要取决于受教育年限, 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工龄、职称等工资体制的影响及个人能力:

1. 工资体制。

在中国, 工资中工龄、职称等工资体制对收入的影响要比预期大得多, 中国城镇的企业工资体制是基本不反映劳动者教育程度的差别的。邬剑军和潘春燕在《个人教育投资回报率与企业工资体制》中计算出, 每十年工龄的增长, 工资都以超过20%的幅度增长, 各组平均增长率为25.7%。而小学以下到初中, 初中到高中, 高中 (含技工学校和中专) 到大专, 大专到本科以上, 其增长率分别为1.7%、-0.9%、20.8%和18.8%, 各组平均增长率为12.6%, 低于按工龄分组的平均增长率约13个百分点。

2. 个人能力。

自从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 开始彻底抛弃了“大锅饭”的思想, 实现了按劳分配, 个人能力也便成了决定自身价值及收入的主要因素。但是, 教育程度并非与个人能力直接相关。从某种程度上, 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中, 未避免逆向选择, 教育程度只是一个个人能力的信号发送过程, 并非完全替代。高学历低能力, 低学历高能力屡见不鲜。在市场化的今天, 重视的是能力, 而非教育程度本身, 因此, 收入的决定也不是完全与教育程度相关。

二、教育层次社会收益分析

以往学者关注比较多的是, 各个层级的教育加权为一个量———即人力资本总量和社会物质资本对国民经济总量GDP的影响分析。通常运用的是,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实证分析模型。模型表达为:

其中, A表示技术参数, 往往为便于分析, 假定各期的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以Kt表示各期物质资本投入, Lt表示劳动力投入, Ht表示接受大专及上学历教育的人力资本投入, 代表当年高等教育系统输送的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本, etμ为随机误差项, Yt表示当期GDP。αβγ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劳动力及高等次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

模型采取对数形式:Ln Y=Ln A+αLn Kt+βLn Lt+γLn Ht+μ

本文与之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文章将各个层级的教育进行划分, 归纳了各个层级的教育等级分别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到目前为止, 我们一提到教育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的数量上。但是, 仅仅关注数量不能令人满意”, “首先, 没有考虑到教育质量上的差异”;二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也并非分析的是, 经济总量即GDP的影响, 而是, 对人均GDP的影响, 我认为, 中国, 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大国, 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实施对人口影响力巨大, 以往生育观念导致多生, 而使人口增量多, 近来少生、优生的概念相对减少了人口数量, 因此, 对于不同人口基数的时期, 若, 只比较国民经济总量, 而不是人均经济, 则不能较全面的说明社会经济进步。因此, 基于以上观点, 鄙人认为, 将人均量作为考察对象则更适宜。

教育 (或高等教育) 投资的社会收益, 既是投资主体所关心的问题, 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经济所应当考虑的问题。以下将分析教育对宏观的影响。将以各教育程度作为自变量, 教育对经济的贡献额 (表现为人均GDP) 作为因变量, 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进而得出结论:何种的教育程度对人均GDP贡献最大。

(一) 数据来源及模型建立

把观测到的十二年的不同教育阶段毕业生数量作为该教育水平的主要体现, 同时把对应各时期的人均GDP作为社会进步, 人民生活物质水平提高的主要考察指标。

将从1996—2007年的主要数据———人均gdp (pgdp) (单位:元) 、该年毕业研究生数量 (yjs) 、实际普通大学毕业生 (sjpt) , 普通大学毕业生数量 (pt) 、实际高中生毕业数量 (sjgz) 、实际初中毕业数量 (sjcz) , (1) 研究生招生数量 (yjszs) 、普通高中招生 (gzzs) 和普通大学招生数量 (ptzs) (单位:人) 整合为下表:

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按:普通大学毕业生数量=实际普通大学毕业生数量-研究生招生数量 (即pt=sjpt-yjszs)

高中毕业生数量=实际高中毕业生数量-普通大学招生数量 (即gz=sjgz-ptzs)

初中毕业生数量=实际初中毕业生数量-高中招生数量 (即cz=sjcz-gzzs)

三个计算公式, 合并按年份人均的GDP得出表2: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一) 计量分析及结论

由此, 可初步写出人均gdp决定式:

方程中回归系数下方括号内的数值是其相对应的t检验值, 根据统计经验规则, 若t检验值的绝对值大于2, 则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过。 (1) 拟合优度检验:R2=0.998178, R2=0.997137, 说明人均GDP的变化有99.82%可以用各类教育毕业生数量来解释, 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 F检验:F=958.74, 是一个很大的数值, 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3) t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 自由度为n-k-1=6临界值t0.05 (6) =1.9432。由上式t统计量, 研究生和普通大学毕业生因素较显著。 (4) 经济学解释:人均GDP的变化有99.82%可以用各类教育毕业生数量来解释, 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在教育层次对人均GDP的影响中, 研究生和普通高校教育的毕业生数量对人均GDP影响最大:毕业研究生每增加10万人, 人均GDP增加为33 623元;普通高校毕业生每增加10万人, 人均GDP增加为568元。

二、结果分析及政策建议

1. 通过以上分析看到, 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相关, 且学历越高对人均GDP的影响就越大。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 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的各种高层次专门人才,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 逐步瓦解在中国独特的户籍制度, 实现人力资本的地理流动, 促进和加强市场化改革, 从而从短期实现收益率的提高。

3. 建立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价值和受教育价值的收入分配企业工资体制。改革的方向应是逐渐加大教育程度差别对工资的影响, 并配以相应的选拔和业绩评估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4. 国家应继续增加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关注度, 多渠道增加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例如,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有利于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投资行为, 在提高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因此, 政府应积极推行此项政策的实施, 扩大资助的覆盖面, 使得更多学生享受到资助。另外, 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 培养具有更高专业化程度、知识面广的高精尖人才。

参考文献

[1]邬剑军, 潘春燕.个人教育投资回报率与企业工资体制:第1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2) .

[2]陈晓宇, 陈良, 等.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第1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2) .

[3][英]盖伦特.琼斯.教育与经济增长[J].郑磊, 杜育红, 译.教育与经济, 2006, (4) .

环境收益 篇11

面对今年来上证指数13%的跌幅,大多数人的表情可能都是“蓝瘦香茹”。但也有例外,比如鹏华基金旗下绝对收益策略基金的持有者们,不但不会“蓝瘦香茹”,相反可能幸福得要“爆表”。

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对今年一季度之前成立的,规模在0.5亿元以上的684只灵活配置型基金(Wind分类)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鹏华旗下13只“弘系列”灵活配置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57%。海通数据显示,同期全市场灵活策略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负。

值得一提的是,鹏华基金旗下基金产品图谱已率先步入“固定收益PLUS”时代,加(PLUS)的内容广泛,包括如一级市场的打新,一级半市场的定增,二级市场的权益和量化投资,以及海外市场及另类投资等,在以固定收益资产防守的基础之上,辅之以多策略进攻,多方位博取增强收益,逐渐形成了攻防兼备的投资效应。

“绝对收益类产品有较为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希望实现在一个下跌的市场中保住投资者的本金并获得基础收益;在一个震荡的市场中获得稳定收益;在一个上涨的市场中实现一定的超额收益。” 鹏华绝对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姜山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将时间拉长看,这样的产品才能为投资者实现稳定增值的目标,而实现这样目标的产品,也一定能最终得到投资者的广泛认同。鹏华弘系列、兴系列等绝对收益策略的产品,也都是“积小胜为大胜”战略的有效实践。

超强回撤控制 灵活配置的正收益样本

2016年的行情特别难做。先是“熔断”让指数下了一个大台阶,截至10月17日,上证指数收盘3041.17点,较2015年年末收盘点位3539.18点下跌了14.07%。不但前三个季度多的时间里没有大的机会,即使是从第三季度来看,上证指数仅微弱反弹了2.56%。记者采访过的很多基金经理都表示,“今年能做到正收益已属难得”。

在这样的市场里,想要取得一个好的业绩回报,无疑要比在牛市里难上百倍,是否能实现“绝对收益”呢?“如果说有人质疑绝对收益策略不赚钱,那就是他的投资策略和覆盖品种还不够多。”鹏华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姜山曾提出这样旗帜鲜明的观点。《投资者报》记者从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托管部了解到,其所托管的鹏华旗下的多策略绝对收益组合,无论组合成立于什么市场点位,目前都没有出现过亏损,显示出团队对组合回撤的超强控制。

以鹏华旗下弘系列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基金的成立时间正好赶上一个牛市的尾巴。不但赶上了2015年的“断崖式”大震荡,2016年初的“熔断”也一样身历其中。但鹏华旗下弘系列却出人意料地挺住了。为什么?

今年以来,新股发行加速,尽管中签率屡创新低,市场打新热情不减,公募基金成为基民分享新股收益机会的主流方式。第三方机构报告显示,“以债券驻底、打新增厚收益”(固收+新股申购)已成为灵活配置型基金的主流策略。

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截至9月30日,最近三年鹏华基金以接近100%的高中签率力压同业,旗下产品共有累计82个组合参与新股申购,参与首发配售次数达5973次,累计申购动用资金额超过2万亿元,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超过3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鹏华基金的上述五项指标均在行业首屈一指。

“在我看来,绝对收益是以周期内收益为正作为基础,在控制最大回撤风险的条件下争取最大回报。”姜山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未来绝对收益理念会逐渐成熟,这类产品拥有较大发展前景。

固定收益本源 多策略、多品类增强收益

在近期发布的《2016年全球资产管理报告》中,波士顿咨询公司指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日益青睐以结果为导向的产品,为擅长提供多资产组合的资管机构带来机会。事实上,在当前债券收益率不断下降的行情下,传统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确已相形见绌。而“固定收益+”收益增强型基金,满足了投资者稳健、可期的投资需求,因而成为时下竞相追捧的新宠。

鹏华基金正迎着这样的时代潮流而上。据一位接近鹏华基金的市场人士介绍,鹏华基金固定收益团队组建于2003年,在业内属于先行者,并作为第一批社保管理人开始管理社保基金债券组合,同年即发行并管理公募债券基金。据了解,截至2016年9月底,鹏华基金旗下管理的固定收益组合包括36只公募基金、数只社保组合及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累计管理资产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鹏华旗下19只成立半年以上的、偏债类基金的年化平均收益率超过7%,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据鹏华基金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鹏华基金固定收益PLUS,是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基础型配置力争获取稳定收益,同时发挥鹏华基金在资产配置和跨市场投资积累的投研优势,分别在银行间市场多品种的固定收益投资、一级市场的新股申购、一级半市场的定向增发、二级市场的主动权益投资和量化投资、以及海外市场投资中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力争获取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为投资者提供可覆盖全市场的资产配置工具。

固定收益就像一台HUB,链接各类资产来增强收益。除了已有的新股申购、定增、二级市场及量化、海外,还会有更多资产可以“接入”吗?《投资者报》记者进一步采访获悉,下一个布局风口或在私募可交换债(私募EB)。

可交换债和可转债一样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特性,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作为兼具股性和债性的品种,可转债和公募可交换债逐渐估值高企,一些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机构投资者对于私募可交换债(私募EB)的兴趣日渐浓厚。记者了解到,以鹏华基金为代表的公募基金早已开始对私募EB的研究和投资布局。

展望未来可交换债的投资机会,鹏华基金绝对收益投资总部总经理姜山进一步表示,“投资私募EB,在获得稳定利息收益的同时,可以得到一个价格远低于可转债和公募EB的换股权,而这恰恰是固定收益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的有限的几个手段之一。既可以保持较强的安全性,又可以通过分享权益市场的上涨获得超额收益。当前市场,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处于有利于私募EB市场的趋势之中,未来市场发展空间较大,我们坚定看好私募EB市场,在甄选发行人和债券条款的情况下,该类投资标的会呈现出较优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机会获取较好的投资收益。”

环境收益 篇12

1 技术类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形成过程

由于技术是构成技术类无形资产的核心因素, 高智能投入是高水平技术类无形资产取得的保证, 因此, 具有技术优势是技术类无形资产超额收益取得的前提。具有技术优势的无形资产 (即技术类无形资产) 一般是与一定的产品相联系, 即其超额收益是与使用该无形资产的产品紧密联系的。

技术类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形成过程可描述为:

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产品销售→技术转让

即首先通过技术开发获得新技术产品, 再经过生产阶段, 最终通过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或技术转让从销售和转让收益中回收开发投资和获取超额收益。

2 技术类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估测方法

由于技术类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是通过相应产品的销售实现的, 因此某一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与企业其他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相互间很难区分, 在运用收益现值法对技术类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 无法对其预期收益单独进行估算, 评估实务中通常采用技术收益分成的方法来预测被评估技术类无形资产的未来超额收益。

2.1 技术收益分成法的估测思路

技术收益分成的思路是指实施一项技术并获得利润后, 应由技术和其依附的经济资源共同分享, 所以可以根据技术资产在获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贡献确定技术在利润中应分享的比例, 即技术分成率, 进而获得技术类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用公式表示为:

技术类无形资产超额收益=技术分成率×资产收益额

在技术类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预测过程中, 资产收益额的表示方式可以是利润总额、净利润或现金净流量, 估测方法与有形资产收益额的估测方法相同, 具体数据可以采用趋势预测法、因果预测法等定量方法再结合定性分析加以调整获得。而技术分成率的确定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

2.2 技术分成率的确定方法

技术分成率是指许可方分享被许可方应用该技术获得的利润比例。确定分成率没有统一的规定, 它与技术的复杂程度、产品的产量、销售额提成年限或利润高低等有直接的联系, 不同技术领域、不同交易条件其分成率也有所不同。目前, 采用综合评价法来确定技术类无形资产的技术分成率更为合理。

综合评价法是对评价对象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价值进行权衡、比较、优选和决策的活动。利用综合评价法确定分成率, 主要是通过对分成率的取值有影响的各个因素进行评测, 确定各因素对分成率取值的影响度, 再根据由多位专家确定的各因素权重, 最终得到分成率。它的具体步骤为:

(1) 确定技术分成率的取值范围

技术分成率的取值范围是根据国际技术贸易中已被众多国家认可的技术提成比率范围确定的, 可以根据技术类无形资产所属的行业, 利用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确定出技术分成率的取值区间。

(2) 建立技术类无形资产评测体系

(A) 建立技术类无形资产评价指标体系, 并确定指标标值。首先对技术分成率及它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对影响因素按照其内在的因果、隶属等逻辑关系进行分解, 并形成评测指标的层次结构;最后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 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修改和完善, 最终确定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以专利技术为例, 通过分析各项影响因素, 确定其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B) 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权重的确定通常采用对比求和评分法, 在确定过程中, 首先将待定权重的指标列出, 设计调查表, 请专家根据自身对各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判断, 采用多对分值、按照两两比较得分和一定的原则, 将某项指标同其他各项指标逐个比较、评分得出其权重wi。

(C) 设计综合评价表。经过上述步骤, 可以得到技术分成率的综合评价表。仍以专利技术为例, 根据图1的专利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设计出其技术分成率综合评价表如表1所示。

取值说明:

专利类型及法律状态:发明专利、经异议、无效或撤销程序的实用新型专利 (100) ;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40) 。

保护范围:权利要求涵盖或具有该类技术的某一必要技术特征 (100) ;权利要求包含该类技术的某些技术特征 (50) ;权利要求具有该类技术的某一技术特征 (0) 。

侵权判定:专利技术是生产某产品的唯一途径, 易于判定侵权及取证 (100) ;通过对某产品的分析, 可以判定侵权, 取证较容易 (80) ;通过对某产品的分析, 可以判定侵权, 取证存在一定困难 (40) ;通过对产品的分析, 判定侵权及取证均存在一些困难 (0) 。

技术所属领域:新兴技术领域, 发展前景广阔, 属国家支持产业 (100) ;技术领域发展前景较好 (60) ;技术领域发展平稳 (20) ;技术领域即将进入衰退期, 发展缓慢 (0) 。

替代技术:无替代产品 (100) ;存在若干替代产品 (60) ;替代产品较多 (0) 。

先进性:各方面者超过 (100) ;大多数方面或某方面显著超过 (60) ;不相上下 (0) 。

创新性:首创技术 (100) ;改进型技术 (40) ;后续专利技术 (0) 。

成熟度:工业化生产 (100) ;小批量生产 (80) ;中试 (60) ;小试 (20) ;实验室阶段 (0) 。

应用范围: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多个生产领域 (100) ;专利技术应用于某个生产领域 (50) ;专利技术的应用具有某些限定条件 (0) 。

技术防御力:技术复杂且需大量资金研制 (100) ;技术复杂或所需资金多 (50) ;技术复杂程度一般、所需资金数量不大 (0) 。

供求关系:解决了行业的必需技术问题, 为广大厂商所需要 (100) ;解决了行业一般技术问题 (50) ;解决了生产中某一附加技术问题或改进了某一技术环节 (0) 。

可以对照上述取值说明, 根据专利技术的具体情况确定所列各影响因素的取值。

(D) 构造综合评价模型, 计算调整系数。根据综合评价表的取值, 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和作为综合评价模型。即:

由式 (1) 确定的值z即为技术分成率的调整系数, 所代表的意义是技术分成率在可能取值的范围内所处的位置。

(3) 确定技术分成率的具体数值

根据上述步骤确定的技术分成率的取值范围及调整系数, 利用下式计算可得到技术分成率的具体数值。

式中, α———技术分成率;m———分成率的取值下限;n———分成率的取值上限;z———分成率的调整系数。

运用综合评价法确定的分成率, 考虑了可能对分成率取值有影响的各种因素, 并且参考了国际技术贸易中对技术提成率的数值, 因而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及公正性。

参考文献

[1]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中评协[2008]217号) [Z].2008.

[2]张晓满.专利技术的特点、评估原理与方法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 2002 (2) .

[3]李秀娟.专利价值评估中的风险因素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 2009 (12) .

[4]赵晨.专利价值评估的方法与实务[J].电子知识产权, 2006 (11) .

【环境收益】推荐阅读:

安全收益05-11

私有收益05-16

基础收益05-20

创新收益05-21

收益余额05-25

收益波动06-06

谈判收益06-14

粮食收益06-14

收益法06-20

固定收益06-26

上一篇:冬小麦减产下一篇:道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