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仑定律》教案(共9篇)
《库仑定律》教案 篇1
库仑定律
教学目标: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学会用库仑定理解题,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重点:定性与定量的描述力与距离和电量的关系,库伦定理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库仑定理的适用条件,探究力与电量和距离关系的实验。教师:上一节课,我们探究一种新的性质力的产生条件,并对这一条件进行了认识,就是物体必须带有电荷。电荷的种类有哪些?起电方式?它们有什么样的相互作用规律?请同学们一起回顾以上所涉及到的知识。学生:回答
1、探究库仑定理
老师:我们研究一种性质的力,除了研究产生的条件,有时更关心的是它的大小,那么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复习了相关知识,我们看几张图片更直观的了解带电体相互作用的性质。看到第一张图片我们可以想到语文中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呀?怒发冲冠对不对?只不过这里冲冠的原因是因为受到静电的作用,由于人与带电体都带上了同种电荷,在斥力的作用下,使人的头发竖起来了!我们再来看下一张图片,这是带电的塑料勺子,当靠近细流时,因为同种电荷相吸,使水流的方向发生偏转。我们看一下视频。……神奇吧,静电居然有这样的魔力。那想想,改变水流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力
老师:嗯,非常正确。看了以上两张图,结合你们现有的知识,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两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同学:猜想电量、大小、形状,两电荷间的距离……探究实验好像就只针对电荷量与距离,没有考虑其他因素若他们猜想与质量有关 老师:同学们的猜想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其实实验已经以证明,当两个点电荷相距较远时,改变它的质量或体积都不会改变他们之间作用力的大小。那与距离以及电荷量对他们的作用力有何关系呢?
我们看一个动画(FLASH)。注意课本将这个内容的目的大家要认真观察,注意老师是怎么演示的!这是带电的固定小球A,金属小球通过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先后悬挂于P1、P2、P3位置,为了方便我们比较不同位置的偏转角度的大小关系,我们将小球在不同位置的三种状态呈现在同一张图上。同学们观察,此时三个位置的偏转角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依次变小。
老师:嗯,对!那我们现在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以知道,F= 说明了偏转角度越大,它受到的力越(大)。那造成这个小球在不同位置受力大小不同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因为他们距带电体的距离不同。
老师:嗯,那是不是说明距离越小,力就越大。现在当老师将带电体靠近金属小球时,大家注意,偏转角度如何变化?学生:越来越小 老师:嗯,对,根据这个式子,说明力也是越来越(小)的!现在我们有一次说明了距离越小力越大,距离越大力越小!
老师:现在我们控制距离不变而去改变带电体的电量,看看会有什么现象?(改变小球电量)同学们,小球是不是在原来的偏转角下变得更(大)了。
老师:同学们,我们同样可以得到随着电荷量的增大力也会变得更大!
老师:我们定性地得出了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以及它们的电量。但是怎样得到他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刚开始也不是很快明白的。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物理规律探索的过程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很多物理学家不断地做实验,然后总结归纳,最后才走到成功的!同样库仑定理的发现亦如此!对库仑定理有贡献的首先是富兰克林。他做了一个空罐实验,有一个带电的金属桶,当以用细线悬挂的金属软木球靠近在金属外表面,会受到引力作用。但若将软木球放在桶内,不管软木球置于何处,都不受到电的吸引作用。当时,富兰克林百思不得其解。大约过了十年,富兰克林写信告诉他英国的朋友普利斯特里。普利斯特里核实了富兰克林的实验,并以非凡的洞察力领悟到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电力反平方定律,因为当软木球放在很深的带电金属桶内时,没有电力作用在这个球上,这个事实是与没有万有引力作用于物质球壳内部的质点上这个事实相类似的。由于万有引力服从反平方定律,也许电力也服从反平方定律。
在上述实验事实和推测的启发下,库仑通过实验定量的测出电荷间作用力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并最终得到库仑定律。
从库仑定律的发现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类比推理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不是先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并利用类比推理进行合理猜想,单靠具体实验数据的积累,不知何年才能得到严格的库仑定律表达式。那同学们此时应该会问:库仑当年是如何定量的得出力与距离和电荷量的关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当年库仑做实验的装置——库仑扭秤。这个装置与当年卡文迪许测量引力常量的装置十分类似。
2、库仑的实验(学生自学,观看相关实验教学视频)
老师:首先我们来介绍库仑扭秤装置。纽秤的结构如图。在细银丝下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小球A,另一端是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现在从容器正上方放入一固定小球C。为了研究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先使A、C各带同种电荷,这时秤杆会因A端受力而偏转。此时银丝就会产生一个扭转力矩。那么悬丝的扭力矩等于施于小球A上电力的力矩。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可以知道在此距离下A、C之间的作用力。这就是扭秤装置的原理。那现在如果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设计一个实验,你们又该如何得出力与距离以及电荷量的关系呢?设计实验,首先要确定的是用什么研究方法!那有多个变量影响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是不是与我们之前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所用的方法是一样的,是(控制变量法)。现在给大家两分钟思考一下。大家应该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只要合理就是可以的。现在我们给出一种方案,大家在看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与自己的设计进行对比。如果有更好的,下课后和老师同学分享。这个视频中的实验在库困扭秤的基础上,对装置进行了改进,用杠杆平衡的方法,最终也定量的测出了力与距离、半径的关系。(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实验装置。这是微量天平,这是滑道,滑道的右侧有一标尺,有两个完全相等的带电小球,一个装在微量天平的右侧,另一个装在滑道上,他可以在滑道上上下移动来改变两球的距离,距离的大小从标尺上读出。微量天平的左侧有一游码,可以左右移动,来维持衡量的水平。这个实验员操作是相当规范的,他将绝缘小球通过与人体接触,是之不带电。再让它和与它相同的小球相碰,从而使带电小球的电量减半。)看了这个视频,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先保持电量不变,改变两球之间的距离r,得出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然后控制距离不变,改变两球的带电量,得出力与电量的乘积成反比。而库仑当年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3、分析库仑定律内容 老师:阅读教材,库仑定律的内容是怎样叙述的。大家一起来阅读一遍。根据库仑定理内容,我们得出了其表达式。我们要明确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义。K值是静电力常量,大小为……请问K常量有没有单位?如果有,又给如何得出它的单位?通过表达式得出。我们来看一下应用库仑定律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同学们都知道电荷具有正负,但在计算力的大小时,为了避免出错,我们一般只带电荷的绝对值进行计算。至于力的方向,就直接通过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来判断。
从库仑定律内容的表述中,我们看到该定理成立是有条件的。请你们画出库仑定理的条件。学生:阅读并画关键词。
老师:你们画出的关键词汇有哪些?***,你起来回答一下。学生:真空、静止、点电荷。
老师:嗯,也善于把握定理的条件。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真空: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在真空,为什么其他介质不行呢?因为放在任何一个介质,在电荷的作用下都会被极化,产生的极化电荷会对我们带电物质的作用力产生影响。同学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k值,前面K的大小是在真空中的大小,对于其他介质,比如玻璃,K值就已经不是那么大了。所以不能用真空中的库仑定律公式来求其他介质中的静电力。现在观察库仑扭秤装置,他将带电体放在圆柱体的容器中,我们应该发现,库仑已经注意到减小空气方面的影响。前面看的那个视频,实验是在空气中做的。所以在空气中,高中阶段我们依然使用库仑定律的近似处理。
静止:当同学们深入学习就会明白,如果带电体具有相对运动,那运动的电荷会产生磁场,那他不仅会受到电场力,还会受到磁场力,所以库仑定律不再使用。
点电荷:这个请同学们自己来分析,怎样的带电体可以看做点电荷?点电荷类似力学中的质点,那怎样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呢? 学生:当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是就可以看成质点。
老师:同样的道理,通过类比,我们知道在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时,如果带电体自身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以至带电体自身的大小、形状及电荷分布状况对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影响甚小,相对来说可把带电体看作一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也就是说,点电荷和质点一样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分析了库伦定理的的适用条件,应该对该定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任何规律的成立,都有其成立的特定条件。所以,在以后使用这些规律分析问题时,千万要注意:所研究问题是否与所使用规律的条件相符。同学们,如果有两个带点的小球不断靠近,力会不会变得无穷大呢?若学生说不会,那我应该问为什么呢?因为此时已经不能再看做点电荷了……对,也就是说不满足库伦定理的适用条件,所以不能再用表达式计算库仑力的大小。问题提问方式,不要自己不断解释(当他们的大小与两者间的距离相比不能忽略时,是不是此时就不满足库伦定理的适用条件了,因为此时在力的作用下改变了带点球体上的电荷分布,电荷不再均匀分布在带电体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电荷就不能看成是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所以不能用公式计算力的大小。)删掉这段内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检验同学们掌握的情况……()通过这道例题,同学们在应用库仑定律时应该会小心很多。同学们,普利斯特利从空罐实验的现象,受到了万有引力平方反 比定理的启发,进而猜想到库仑力的影响因素。物理学家们在探究的过程就一直认为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有相似之处。而自然规律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它们两者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你们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同点呢?
学生:回答(公式、适用范围、影响力大小的因素、不同点)我们一起比较了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及对比。这样我们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们知道任何有质量的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那想想电荷间是不是既受到万有引力也受到静电力呢?那在研究微观带点力的相互作用力时,是否两者都要算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左边的一组同学算万有引力,右边的同学算库仑力。告诉老师你们计算的结果。万有引力的大小?库仑力的大小?那我们将这两个力比一下,得出了库仑力比万有引力大得多!所以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电子、质子、离子、原子核等等)的相互作用时,由于微观粒子间的万有引力远小于库仑力,通常可以忽略微观粒子间的万有引力。
库仑定律内容中描述的是两个点电荷,那如果换成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点电荷,库仑定律是否还适用?那又如何求力的大小呢?我们知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不因第三个点电荷的存在而有所改变。因此三个或三个以上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可以先分别求出各个点电荷的作用力大小,利用平行四边行法则进行矢量合成,就可以所受到的合力了。那我们来看书本上的一个例题。
《库仑定律》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1.库仑定律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
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还要求定量了解和应用。
2、展示库仑定律的内容和库仑发现这一定律的过程,并强调该定律的条件
和远大意义。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和表达式,知道静电常量。了解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学习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渗透理想化思想,培养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思维建立物理模型的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识科学家在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善用类比方法、理想化方法、实验方法等物理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库仑定律探究过程的讨论,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二)难点
对库仑定律发现过程的探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已经学习了万有引力的基本知识,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演算能力。能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展示学案上预习的情况,老师准备必要的课件
六、教学方法
比较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异同。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教师演示1.1-6的实验。
2.学生注意观察小球偏角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定性分析得到: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4.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用实验研究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这就是库仑定律。
内容: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表达式:5.介绍点电荷:
①不考虑大小和电荷的具体分布,可视为集中于一点的电荷。②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③介绍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6.任意带电体所受的力可以看作是多个点电荷所受力的合力。7.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下题)
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已知电子的质量m1=9.10×10kg,质子的质量m2=1.67×10kg,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0×10C。
分析:这个问题不用分别计算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而是列公式,化简之后,再求解。
解: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分别是:-27
31,k叫静电力常量,k=9×10 N·m/C。
922
(回答“思考与讨论”)可以看出: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仑定律公式在表面上很相似,表述的都是力,这是相同之处;它们的实质区别是:首先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的力只能是相互吸引的力,绝没有相排斥的力。其次,由计算结果看出,电子和质子间的万有引力比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小的很多,因此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主要考虑静电力,万有引力虽然存在,但相比之下非常小,所以可忽略不计。
九、板书设计 1库仑定律
a.内容: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b.表达式:2.点电荷
a.不考虑大小和电荷的具体分布,可视为集中于一点的电荷。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c.介绍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十、教学反思
1为突破重难点应讲清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说明库仑力符合力的特征,遵守牛顿第三定律。2为定性演示库仑定律,应使带电小球表面光滑,防止尖端放电,支架应选绝缘性能好的,空气要干燥。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4-3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和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学习例5。(1)出示例5(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2.学习例6。(1)出示例6(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c=a×(b×c)(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3.学习例7。(1)出示例7。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3.学习例8。
(1)出示例8。
(2)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3)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4)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方法①:
方法②:
12×25=300
12×25 1 2
=(3×4)×25
× 2 5 =3×(4×25)0
=3×100 2 4 3 0 0 方法③: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5)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3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2.完成练习七的第3题。3.完成练习七的第5题。4.完成练习七的第8题。
四、小结
焦耳定律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选修模块3—1中第二章“恒定电流”中的内容,其基本内容是“电功和电功率”“焦耳定律”。本节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功和电热,区分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教科书没有通过实验归纳引入焦耳定律,而是从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得出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版《物理》选修3—1第2章第5节。教材内容由“电功和电功率”“焦耳定律”两部分组成。在“电功和电功率”部分,教科书根据功和能的关系,从电能的转化引入电功的概念,然后根据静电力做功的知识和电流与电荷量的关系得到了电功的计算公式,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用电器中的能量转化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电功的物理意义:1.从静电力做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电流通过用电器的过程中,消耗了电能,同时产生了其它形式的能,这个能量转化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静电力做功,电势能减小,增加了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即电功等于电路中电能的减少,这是电路中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关键。3.推导电功的公式时,在时间t内,相当于把电荷q由电路的一端移到另一端,移动电荷所做的功可由第一章静电场的知识求得。4.不同的用电器电流做功的快慢不同,引入电功率概念,还可以类比速度等概念进行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要让学生知道额定电功率的含义,并让学生知道额定电功率的含义,并让学生对常见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材安排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因为学生在这之间已学习了静电场和能量守恒定律,在学生看来这样的一部分内容只是已有知识的一个演变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完全扫清了障碍。“焦耳定律”中,电路中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其中很常见的就是内能。教师可以用电动机电风扇等常见的家用电器作为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两部分。让学生清楚,对于非纯电阻电路,电功和电热不相等。这时可以从能量守恒角度来考虑问题。这部分学生既可以学习新知识亦在生活中学习物理,也是物理联系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
2.学情分析
教学主体是普通高二年纪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功能关系的知识以及简单的静电学的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对于简单的公式的推导基本已经可以接受,但是本节侧重从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较为繁琐,这对学生学习造成了困难,因此本节老师要引导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总结电功和电热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经过本节的学习,对于将来学生遇到更复杂的能量守恒问题能轻松自然地解决。
二、教案
课题 焦耳定律 授课时间 学生 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电功电功率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了解电功和电热等价几个公式的适用条件
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关系,此时电功大于电热
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关实例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
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教学难点
学生对电路的能量守恒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难
教学方法策
讲授法、概念转变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主体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复习导入)
新课教学
回顾知识:(1)把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移到另一点静电力会对电荷做功:
EMBED Unknown ________________定义式
如果是匀强电场:那么有
EMBED Unknown
_____补充:如果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将要减少,如果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将增加,这中间有能量的转化。
(2)我们还学过电流,其定义式:
EMBED Unknown
一、电功和电功率
图2.5-1表示很小一段电路。电荷做定向移动,电荷在做从左向右的定向移动,它们从这段电路的左端移到右端所用的时间为t。那么我们将知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这段电路的电荷总量为:
EMBED Unknown
在这段电路中静电力做功:
EMBED Unknown
如果代换q,则有:
EMBED Unknown ________电功的表达式
表示,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U、
电路中的电流I、通电时间t三者的乘积。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EMBED Unknown EMBED Unknown
小结:(1)定义:电路中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
(2)实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电能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表达式:
(4)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
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通电时间t三者的乘积。
(5)单位: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压单位用伏(V),时间单位用秒(s),则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6)电功率的表达式:
电功率的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上做功的功率P等于电流I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U的乘积。
(7)单位:功的单位用焦耳(J),时间的单位秒(s),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
EMBED Unknown EMBED Unknown EMBED Unknown
(8)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是所需的电压叫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额定功率。
一般来说,用电器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但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的输出功率不是额定功率,而是实际功率。
(9)实际功率:
二、焦耳定律
欧姆定律教案 篇5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会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加深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认识
2.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养成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2.通过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形式的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用(每组):笔记本、演算本。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小品《狭路相逢》的片段:
过渡:这段视频中交警手里拿的是什么?
?喝没喝酒、喝多喝少用它一测就知道了,大家想不想知道怎么回事?学习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板书课题:§17.2欧姆定律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其思维很快拉到物理课堂上。)?
观看视频。
回答:酒精浓度测试仪。
想知道。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
(一)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例1:
4、生活中的应用
?(一)合作探究、研讨
引导语: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实验的结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得到的数据。则表一中控制不变的物理量是: ;表二中控制不变的物理量是: 。
将表一、二中的数据填充完整。
表一:
表二:
填充表一中数据的依据是:
填充表二中数据的依据是:
过渡:如果将上面的两条实验结论综合起来,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提出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能用图象说明吗?请同学们交流。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过渡:能利用你的数学知识将这两种关系用一个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吗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提出问题:在欧姆定律中的三处用到“导体”,是指几个导体呢?使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什么
温馨提示:使用公式时,要注意三个物理量的同体性、同时性、统一性。
(设计意图: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过渡:有同学可能会想,原来欧姆定律这么简单啊,我一节课的实验,就发现了欧姆定律。真的像你想得那样简单吗
多媒体展示:
介绍欧姆和欧姆定律的建立,可以利用教参中参考资料的内容。
知道了欧姆和欧姆定律的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不畏困难地探求科学真理是一切伟大科学家的共同追求,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都是与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分不开的。我们要珍惜今
天的良好环境和学习条件,努力学习,用同学们的努力去推动人类的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欧姆生平,达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欧姆定律的应用:
过渡: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多媒体展示:
例1: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板书】解电学题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
未知量的符号。
(3)利用欧姆定律求解。
例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通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阻R的阻值。
例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设计意图:例1由老师讲解,例2、3采用由各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讲解,老师点评补充的方法。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地位。)
小结提问:同学们刚才的演算说明大家已能用欧姆定律解答简单的电学应用题,通过解答这些题目你有什么收获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加深对相应知识的掌握。)
追问:对于公式R=U/I,能否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对于公式U=IR,能否说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大家讨论。
温馨提示:公式R=U/I,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公式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对物理公式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篇6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课型
新课
第几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三维)
1.通过实验演示经历探究感应电动势的存在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里感应电动势,并能判断其方向。
2.通过对的区别来体会这三个物理量的本质含义。
3.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使学生体会在发现和认识物理规律中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在物理实验中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能力。
4.经历由推导的过程,让学生再次体会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条件,从而加深学生对感应电动势物理本质的理解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和理解 难点:和E=BLvsinθ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实验法问题法类比法
使用教材构想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前面几节是从感应电流的角度来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这节课以感应电流为引子,在此进一步深入到感应电动势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所以,在引课时通过一个例题引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有电流就得有电动势,从而引入感应电动势的概念,然后采用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动手做实验,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找出规律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过程。对于公式,让学生自己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手推导,使学生深刻理解。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类比得出物理规律。认识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本质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的能力
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推导过程及其含义。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问:a、b两图中,若电路是闭合的,有无电流? 图b中有电流时,哪一部分相当于电源?
教师:线圈既然是电源,就一定有电动势,同时线圈的电阻即为电源的内阻。问:图b中,若电路不闭合,当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时,有无电流?有无电动势?
教师: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不论电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就有感应电动势。有感应电动势是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提出问题: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新课教学:
一、探究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教师引导:
1.请同学们对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想: 2.利用图b装置如何进行实验探究 ①如何比较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②如何控制磁通量变化量的大小和快慢? 3.请同学们利用手中器材进行实验 4.请同学们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磁通量变化的快慢用磁通量的变化率来描述,即单位时间内磁通量的变化量,用公式表示为。可以发现,越大,E感越大,即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完全由磁通量的变化率决定。精确的实验表明: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即E∝。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教师: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于1845年和1846年先后指出;1.内容:
2.师生共同推导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达式:
设t1时刻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Φ1,t2时刻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Φ2,在时间Δt=t2-t1内磁通量的变化量为多少?磁通量的变化率为多少?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如何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动势单位是伏(V),磁通量单位是韦伯(Wb),时间单位是秒(s),可以证明式中比例系数k=1,(同学们可以课下自己证明),则上式可写成 设闭合电路是一个n匝线圈,且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都相同,这时相当于n个单匝线圈串联而成,因此感应电动势变为 说明:(1)(2)两式计算时取绝对值。请同学们思考:
磁通量Φ、磁通量的变化量△Φ、磁通量的变化率有何不同?
练习:有一个1000匝的线圈,在0.4s内通过它的磁通量从0.02Wb增加到0.09Wb,求 ①线圈的感应电动势
②如果线圈的电阻是10Ω,把一个阻值为990Ω的电热器连接在它两端,通过电热器的电流是多大?
提出问题: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如何计算呢?
三、导线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例题:如图所示电路,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ab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ab的长度为L,以速度v匀速切割磁感线,求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问题:当导体的运动方向跟磁感线方向有一个夹角θ,感应电动势可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吗?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处于匀强磁场中,导体棒以v斜向切割磁感线,求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强调]在国际单位制中,上式中B、L、v的单位分别是特斯拉(T)、米(m)、米每秒(m/s),θ指v与B的夹角。
请同学们比较:公式E=n与E=BLvsinθ的区别与联系
思考并回答:
a图中有电流,b图中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时,有电流。回答:线圈相当于电源.类比a、b两图回答: 无电流,有电动势。猜想:
①与磁通量变化的大小有关 ②与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
答:用电流表代替电阻,在闭合电路电阻一定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越大,感应电流就越大,可用电流表示数表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答:当同一条形磁铁从线圈上某位置开始插入到另一位置,只要初、末位置相同,磁通量的变化量就相同。插入越快,磁通量变化就越快。两同学合作进行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
磁通量的变化量就相同,插入越快,电流表示数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说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量的大小无关,与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结论: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阅读教材回答:
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推导:
在时间Δt=t2-t1内磁通量的变化量为ΔΦ=Φ2-Φ1,磁通量的变化率为感应电动势为E,则 E=k E=(1)E=n(2)
(1)磁通量Φ是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磁通量的变化量△Φ=Φ1-Φ2表示磁通量变化的多少,并不涉及这种变化所经历的时间;磁通量的变化率表示磁通量变化的快慢。(2)当磁通量很大时,磁通量的变化量△Φ可能很小。同理,当磁通量的变化量△Φ很大时,若经历的时间很长,则磁通量的变化率也可能较小。
(3)磁通量Φ和磁通量的变化量△Φ的单位是Wb,磁通量变化率的单位是Wb/s。
(4)磁通量的变化量△Φ与电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没有必然关系,穿过电路的△Φ≠0是电路中存在感应电动势的前提;而磁通量的变化率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相联系,越大,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越大,反之亦然。
(5)磁通量的变化率,是Φ-t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分析解答(略)
解析:设在Δt时间内导体棒由原来的位置运动到a1b1,这时线框面积的变化量为ΔS=LvΔt 穿过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量为 ΔΦ=BΔS=BLvΔt
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E==BLv
(3)解析:可以把速度v分解为两个分量:垂直于磁感线的分量v1=vsinθ和平行于磁感线的分量v2=vcosθ。后者不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动势。前者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BLv1=BLvsinθ
(1)研究对象不同:E=n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回路,而E=BLvsinθ研究对象是磁场中运动的一段导体。
(2)物理意义不同:E=n求得是Δt时间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当Δt→0时,则E为瞬时感应电动势;而E=BLvsinθ,如果v是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则E也是该时刻的瞬时感应电动势;若v为平均速度,则E为平均感应电动势。
(3)E=n求得的电动势是整个回路的感应电动势,而不是回路中某部分导体的电动势。整个回路的电动势为零,其回路中某段导体的感应电动势不一定为零。
(4)E=BLvsinθ和E=n本质上是统一的。前者是后者的一种特殊情况。但是,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用E=BLvsinθ求E比较方便;当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用E=求E比较方便。分析求解:(略)学生讨论后发表见解。
电动机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削弱了电源的电流,阻碍线圈的转动。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电动机停止转动,这时就没有了反电动势,线圈电阻一般都很小,线圈中电流会很大,电动机可能会烧毁。这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检查。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什么叫感应电动势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 篇7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回答:发烫.是电流的热效应.
引入新课
(1)演示实验:
1、介绍如图9-7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装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串联起来,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里会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上升得越高.观察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2、三种情况:
第一次实验:两个电阻串联它们的电流相等,加热的时间相同,甲瓶相对乙瓶中的电阻较大,甲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二次实验: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实验,让通电的时间与前次相同,两次实验比较甲瓶前后两次煤油上升的高度,第二交煤油上升的高,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三次实验:如果加长通电的时间,瓶中煤油上升越高,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2)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表示: Q=I2Rt
公式中的电流I的单位要用安培(A),电阻R的单位要用欧姆(Ω),通过的时间t的单位要用秒(s)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J).
例题 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流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 I=U/R=36V/60Ω=0.6A
Q=I2Rt=(0.6A)2×60Ω×300s=6480J
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电功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推导出焦耳定律公式如果电流通过导体时,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作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等于电流做的功W,即Q=W. W=UIt,根据欧姆定律U=IR推导出焦耳定律Q=I2Rt,
(3)总结
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库仑定律》教案 篇8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2)K:静电力恒量。重要的物理常数K=9.0×10Nm/C,其大小是用实验方法确定 的。其单位是由公式中的F、Q、r的单位确定的,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是:F:N、Q:C、r:m。
(3)关于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是引力还是斥力的表示方法,使用公式计算时,点电 荷电量用绝对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判断方向即可。
(4)库仑力也称为静电力,它具有力的共性。它与高一时学过的重力,弹力,摩 擦力是并列的。它具有力的一切性质,它是矢量,合成分解时遵从平行四边形法则,与其它的力平衡,使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加速度。若点电荷不是静止的,而是存在相对运动,那么它们之间的作用力除了仍存在静电力之外,还存在相互作用的磁场力。
(5)FK9
22Q1Q2r2,F是Q1与Q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是Q1对Q2的作用力,也是Q2对Q1的作用力的大小,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能理解为Q1Q2,受的力也不等。
三、库仑研究定律的过程 1.提出假设 2.做出假说 3.实验探究:(1)实验构思(2)实验方案
(3)对假说进行进行修正和推广 4.思考:(1)库仑通过什么方法比较力的大小?
(2)库仑通过什么方法比较电荷量的大小?
5.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方案:
a.q1、q2一定时,探究F与r的关系
2结论:F∝1/r
b.r一定时,探究F与的q1、q2关系 结论:即 F ∝q1q2 6.思想方法:(1)小量放大思想(2)电荷均分原理
四、库仑定律的应用
完成课本例题1和例题2.五、课堂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真正的点电荷是
不存在的.
B.点电荷就是体积和带电量都很小的带电体
C.根据FKQ1Q2r2 可知,当r趋近于0 时,F趋近于∞
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
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2、两个半径为0.3m的金属球,球心相距1.0m放置,当他们都带1.5×10−5 C的正电时,相互作用力为F1,当它们分别带+1.5×10−5 C和−1.5×10−5 C的电量时,相互作用力为F2 , 则()
A.F1 = F2 B.F1 <F2 C.F1 > F2 D.无法判断
3、已知电子的质量m1=9.10×10-31kg,质子的质量m2=1.67×10-27kg,它们之间的距离为5.3×10-11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值)(1)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
(2)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质子给电子的的引力为多少?(3)电子给质子的库仑力?
(4)电子绕质子运动的向心力由谁提供?
(5)在电子、质子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放一电子,与质子、电子构成等边三角形,求此时质子受到的合力?
答案:F引=3.6×10-47N F电=8.2×10-8N F电=8.2×10-8N F合=14.2×10-8N
六、小结:
(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大小用库仑定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篇9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电路、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基础上的综合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也为后面电功、电功率内容做铺垫。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来的定律,它的逻辑性、理论性都很强,实验难度也比较大,特别是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面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所以教师要做好适时引导、恰当点拨,要学生加强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过教材在这方面已降低难度,只要求探究“同一个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不再要求探究“固定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
通过学习欧姆定律,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领悟“控制变量法”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在实验探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思路和方法
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者的分析】
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于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但对于U、I、R三者关系知之甚少,规律性知识的概括往往以偏概全。【重点与难点】
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具与学具】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若干、定值电阻(5Ω、10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多媒体展示平台,自制课件。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欧姆定律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I- 电流-安培(A)R-电阻-欧姆(Ω)
公式变换:U=IR 或 R=U/I
3、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短路:R=0,I很大;断路:R很大,I=0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引入新课
●.展示演唱会舞台灯光和声音变化的视频片段,问:舞台灯光强弱和声音强弱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引导回答: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问:电流与电压、电阻可能有什么关系?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猜想并归纳总结学生的各种猜想:I=UR,I=U、R,I=U R,I=U-R等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到抽象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猜想,提出学习的主动性。
二、进行新课 1.引导讨论
●.问:既然电流与电压、电阻都有关系,那电流的变化究竟是电压还是电阻变化引起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物理实验探究中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一个物理量与另两个变量有关时,可以先探制其中一个变量不变,再探究另一个变量与物理量的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在电压不变时,电流变化是由电阻引起的;在电阻不变时,电流变化是由电压引起的。
●.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
2、设计实验
●.实验课题:在电阻一定时,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问:如何保证电阻一定?怎样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引导回答:定值电阻可保证电阻一定,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问:根据你们的猜想,想想需要的什么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教材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要多给予鼓励,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作简单分析和评价。最后把较好的作品投影给全班同学,简要分析优点。
●.阅读教材18-19页实验探究内容,●.学生讨论,积极回答。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评估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设计实验对学生是有较大难度的,所以通过学生间积极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3、进行实验(课件)
●.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完成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中。教师提醒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教师巡视学生实验过程,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明确实验任务,实验方法,进行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过程复习实物的正确连接方法,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分析评估
●.展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并要求学生简要分析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出什么结论。对于实验数据出入较大的组别,鼓励其思考出错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引导回答实验结论: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共同分析展示的学生的实验数据,比较自己实验数据的优缺点,归纳出实验的初步结论,并用图象法表示。
●.提出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能力,学会用图象分析数据。
5、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I- 电流-安培(A)R-电阻-欧姆(Ω)
●.简述欧姆个人生平和他的一些趣事。
●.公式变换:U=IR 或 R=U/I,展示教材相应例题,提醒注意解题格式以及计算过程要统一国际单位。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阅读教材19页欧姆生平内容。
●.阅读教材,留意解题思路和格式,积极回答。
●.帮助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为其应用做好准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学以致用,巩固反馈。
三、额定电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什么是额定电压? 引导回答:额定电压就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阅读教材,积极思考作答。
额定电压不是本章重点,只作常识性了解即可。
四、短路
问: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什么?什么是短路?演示短路实验。从欧姆定律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短路。
引导回答:短路就是电路中电阻很小,电流很大。
积极思考并回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复习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短路是故障的一种,它的危害,为下来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五、评价小结
1.学生小结学到的知识。2.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3.设计实验探究“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3.课堂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积极回答,思考并完成相关练习。
检测学习效果,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库仑定律》教案】推荐阅读:
《库仑定律》教案分析07-15
电荷、库仑定律、电场强度 教案05-24
库仑定律复习课件07-20
电荷库仑定律学案11-17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高中必修三10-01
焦耳定律教案09-27
焦耳定律教案示例07-05
184焦耳定律教案10-1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教案05-27
小数乘法运算定律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