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6-01

《葡萄沟》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10篇)

《葡萄沟》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

21葡萄沟(第2课时)

知识目标:1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那里的葡萄特别著名。

2了解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1学习抓重点句和结合资料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二段。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好事物的情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

教学难点: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图片 资料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 激发情感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说说葡萄沟在你的头脑中是什么样的?

过渡:既然葡萄沟这么美,这么好,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葡萄沟游览一番,希望你边看、边想、边感受。

二、 细读课文 结合资料感悟

第一段

1默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哪一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板书 水果多)

2葡萄沟的水果这么多,人们最喜欢葡萄,你能读出喜爱之情吗?(生读体会)

过渡:人们为什么最喜欢葡萄呢,我们一起去葡萄沟看看。

第二段

1默读,画出描写葡萄枝叶和果实的句子,自己读读,想想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2反馈画的句子 订正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3感悟句子 谈体会 引导理解

(1)“茂密的枝叶”什么样?(板书 枝叶茂密)

(2)为什么是“一个个凉棚”而不是“一个凉棚”(联系葡萄种在梯田里的插图,想像凉棚的多。)

(3)介绍气候情况 葡萄沟是我国气候最热的地方,白天气温高达30-40度,当人们顶着炎炎的烈日,来到葡萄架下,会立刻感觉到什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自己试试。

(4)葡萄的颜色很多,可以换成什么词,比较读读,那个词更合适,为什么?(“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比较,从而体会“五光十色”的魅力。)读出这种感觉,

(5)“一大串一大串”理解葡萄的丰收之喜。

4朗读指导 语言训练

(1)一起读读这两句,想像这时你看到的葡萄沟什么样,说说。

(2)读读补充的资料,丰富对葡萄沟的理解。(附:吐鲁番葡萄品种繁多,有无核白、大无核白、长穗无核白、马奶子、红葡萄等数十种地方品种。1960年以后,先后从国外引入京早晶、无核紫、无核红等500多个优良葡萄品种,吐鲁番号称世界葡萄植物园。风景秀丽的葡萄沟,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脑,而有的绿如翡翠。)

(3)看图片 提升感性认识

5师介绍过渡:我们看到了茂密的葡萄,你们还想去哪看看。(引出第三段对阴房的介绍)

第三段

1阴房是干什么的?轻声读,思考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两人组互相说说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可以用上学过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如:先……接着……

2汇报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语言训练)

3出示阴房的图片,理解制作的方法。

4阅读对于阴房的资料,扩充对书本的理解。(葡萄沟两侧的山上,建造了大批葡萄干晾房,墙上露出一个个洞眼,房中挂上成串的新鲜葡萄,就凭借当地自然的热风大约经过30-40天吹成葡萄干,他们碧绿甘美、酸甜适口,被誉为中国绿珍珠。)

5读读对葡萄干的句子,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葡萄干色鲜、味甜、有名)

三、 回顾整体 语言训练

1假如你是葡萄沟的一名导游,你想向游客介绍些家乡的什么?(指导分方面、有条理地说话。)

2自己读读1-3段,选择要介绍的内容练习。

3出示图片,自荐介绍。

四、 师补充资料 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阅读,激发情感。(葡萄沟铺绿叠翠,茂密的葡萄田漫山遍谷。桑、桃、杏、苹果、石榴、梨、无花果、核桃和各种西瓜、甜瓜及榆、杨、柳、槐等多种树木,遍布沟中,使葡萄沟又成了“百花园”、“百果园”。 吐鲁番葡萄已有多年的种植史了。吐鲁番所产葡萄的产品质量远远超过它的原产地--地中海沿岸,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葡萄在吐鲁番的寿命长达数十年,亦有达百年以上的。成片而古老的葡萄园随处可见。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量高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

葡萄沟现已成为旅游胜地,一有民族风味的食堂,有蒙古包,还有划船游玩的地方。二有葡萄山庄。三有葡萄展览馆。四是维吾尔族民居民俗馆。五有以葡萄为主要原料生产葡萄酒和饮料的中外合资厂家。六有葡萄乡的度假村。)

2这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带着你的赞美之情读一读---带着你的自豪之情读读。(板书 真是个好地方!)

五、 师小结: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不过我国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地方,它过去是好地方,现在是好地方,以后会更美、更好!

六、 作业 画一幅葡萄沟风景图或写一段导游词。

板书

水果多

枝叶茂密

21 葡萄沟 葡萄 真是个好地方!

果实五光十色

葡萄干色鲜、味甜、有名

[葡萄沟(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妈妈留下的葡萄树》是语文出版社第6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小狐狸肚子饿了,狐狸妈妈翻山越岭去给他找好吃的,当她不辞辛劳地摘回一串葡萄,却在家门前碰到了猎人,在这危险时刻狐狸妈妈喊孩子快逃。小狐狸逃了出来,长大了,但始终没有找到妈妈,却看到了妈妈曾经为他而留下的葡萄树,感激之情由然而生。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而学习本课,就是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思路:

本课我采取了“朗读--讨论”式的教学模式。首先,在课的开始,先让学生默读,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感悟。然后,让学生找出哪些描写了狐狸妈妈爱子情深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通过汇报朗读、评价交流,读出自己的个性化感受;通过教师的指导,师生互动朗读让学生进一步学会朗读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在有层次的朗读训练中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狐狸妈妈很爱孩子?课题为什么叫《妈妈留下的葡萄树》,这棵葡萄树有什么含义?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复习5个会认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童话故事中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3.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4.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比较生动地续编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感受童话故事语言的流畅、情节的曲折、人物的生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方法:指导朗读,组织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注意要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理解感悟,体会母爱:

1. 出示默读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默读要求:

①默读时不指读、不出声。

②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

③读完课文后,说说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2. 学生默读完后自由发言。

3. 指导朗读,体会狐狸妈妈的爱子情深。

①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狐狸妈妈很爱孩子?(分小组讨论,把找到的词句画上标记。)

提示:可以从狐狸妈妈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三方面入手。

汇报讨论结果。

投影放映“终于“一词,体会它的用法,并说说可不可以换成“然后”或“最后”,为什么?

②请体会狐狸妈妈的心情:课件播放:“狐狸妈妈喊起来:‘呜--孩子,危险!快逃哇!’”,

想象一下狐狸妈妈当时想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③你在朗读时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学生朗读相关句段,师生、生生共同评价。

4. 读到这里,你除了感动,还有别的情感吗?

合作讨论:课题为什么叫《妈妈留下的葡萄树》,这棵葡萄树有什么含义? 回想起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5. 教师总结:狐狸妈妈无论是翻山越岭为孩子找一串香甜的葡萄,还是危急时刻那揪心的喊声,都是母亲对孩子最深切的爱。

6.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感悟道理,续编故事

1.小狐狸明白了这棵葡萄树是怎么来的,你能替小狐狸说说吗?

(指名回答。)

2. 妈妈为小狐狸留下了一棵葡萄树,可是妈妈到底在哪里呢?我们分小组续编课文吧!

3.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四、拓展延伸:

回想起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动手写一写,回家后读给妈妈听。

板书设计:

7 妈妈留下的葡萄树

狐狸妈妈 小狐狸

找吃的 等妈妈

摘葡萄 哭起来

喊起来 蹿出洞

没回来 找妈妈

作者邮箱: 442417936@qq.com

《葡萄沟》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3

课 题 7、荔枝

课 型 新授 教法 讨论与启发 课时 2

标 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资、安慰、剥开、妥贴、慰藉、报偿、遗憾、弥补

能力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母亲的心。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体会母亲对儿女的深厚的爱及作者思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2、通过讨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 具 图片或录像带。

教 学

体 会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写母爱的文章,调动学生的情感细胞,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关键。应引导学生多读课文。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双边活动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板书课题,并打出荔枝的插图)你想到了什么?(联系以往学过的写物的文章,让学生自由发言)课文中重点所写的是荔枝的形、色、味吗?让我们认真读课文,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按自学要求充分自学。

练习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课文围绕荔枝写了哪几件事?选一件事说说你的体会。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你感受最深的那件事。

提出认真思考后仍不能理解的问题。

三、同桌间或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1、用按自然段论读或按事件轮读的形式,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2、交流第二题,让小组成员结合具体实例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3、小组讨论那件事最感人,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4、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准备全班交流

各小组同学商量一下,看你们对那个问题经自学和讨论后解决的最好,就向大家汇报一下,并商量汇报的方式。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自选内容,全班交流

1、结合具体的实例谈体会,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谈,感受到母子、祖孙之间的浓浓亲情。

2.选择最喜欢的方式有感情朗读深受感动的部分,小组借鉴、欣赏。

二、随文练笔

据课文结尾“荔枝依旧年年红”,体会作者饱满的情感,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几句作者没有说出的话。

学生可作出形式多样的答案,只要能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就要给予鼓励。

(如: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而我慈爱的母亲却再也看不到、尝不到荔枝了。他临终前未能吃上荔枝,是我终生的遗憾。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母亲确已长眠地下,再也不能醒来。我真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也有鲜嫩的荔枝,让母亲好好的享受一番。)

三、语言积累

1、把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最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四、课外作业

1、了解母亲节是哪一天记起来历。

2、帮助妈妈做一件事,听他说些什么,然后写在日记里。

导入新课

学生按自学要求自学

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全班内交流

随文练笔

语言积累

布置作业

达 标 测 评

说说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关心和爱护自己的

板 书 设 计

荔 枝

母亲: 儿子:

为儿子买沙果并洗干净 每年给母亲买新鲜的荔枝

为儿子解除尴尬

把大个荔枝给儿子 为当年母亲临终时没有吃上荔枝而懊悔

临终前讲荔枝全部给孙子

《葡萄沟》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感悟文学创作中的形象。

2、交流与沟通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3、通过与文本对话理解母爱,使学生能够心存感激的面对生活。

4、养成思考生活的习惯。

重点:理解母爱,能够心存感激的面对生活。

难点:感悟文学创作中的形象。

一、创设情境,诱发情感

导入:

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看过之后你要告诉我母爱是什么?(多媒体)(将学生的回答提炼成诗)

母爱是滋养生命甘甜的乳汁

母爱是连夜整理的沉甸甸的书包

母爱是那枚柔软温暖,爱意绵绵的枕头

过渡:母爱如淡淡的风,浓浓的酒,在高楼林立的水泥深林里有母爱,在小巷深处同样有母爱,就让我们走入小巷深处去感受一份普通又别致的母爱。

二、品读文本,增进情感

1、请看小导航1:(多媒体)

○A、请用“为了我”为开头诉说盲母为作者都做了什么?

○B、汇报中可以补充、辩驳。

○C、可以评价同伴的回答。

(把学生的回答落实到母亲的内涵上,如:勤劳,忍耐,容忍等)

过渡: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而悠远,在盲母所做的这些事情当中,哪一件使你最感动。(多媒体)

小导航2、

○A、哪里最感动,为什么?

○B、说一句以“母爱是”为开头的诗。(可选择,如是B而且好就写上黑板)

过渡:这鲜活的感动,是因为母爱,这芬芳的感动,也是因为母爱,盲母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感动,它是否使你联想到了你身边的人给予你的感动,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好吗?(多媒体,母亲形象)

三、思维拓展,升华情感

1、谈身边人给自己带来的感动。

过渡:我们生活中一直不缺少感动,虽然我们曾经忽略了如此美丽的感动,但是,今天我们终于能够理解这份母亲恩赐的感动,我们该如何回报给爱我们的人一份感动,让爱我们的人觉得爱我们就是一种幸福。

2、谈感恩回报。(要点拨学生说出,行动的,想法的,语言的)

过渡:母爱是极其普通的,他就是那枚枕头,他就是那根竹竿,他就是 就让我们将这份感动传承下来,分享给身边每一个爱我们的人。就让我们把母爱美丽的感动分享给在座一直陪伴我们的所有人吧!(齐读黑板上的写成的诗)。

作者邮箱: lihongwei1977@tom.com

假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一.引

昨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你们喜欢吗?

神笔神在哪里?你们听了故事有什么想法?

是呀,我们都想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来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有一首小诗表达了我们的愿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假如》

二.自由读诗

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小诗。

讨论:小诗中谁需要我们的帮助?

板书:冬天的小树

饥饿的小鸟

不幸的西西

读一下板书。

问:你们想先帮助谁?

三.第一段教学预设

1.指读第一段

2.冬天的小树遇到什么困难?(冷)

出示:它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朗读,读出冷。

讨论:它会怎样叹息?

3.寒风中的小树最需要什么?(温暖、太阳)

好,让我们来帮助小树吧。

出示: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朗读。

有了太阳,小树怎么样了?

出示:有了太阳,小树 -----------------。

4.在阳光里,小树笑了。让我们再为快乐地朗读第一段。

5.小树得到了帮助,下面我们来帮助谁?

四.第二段教学预设

1.自由读第二段

2.讨论:小鸟遇到什么困难?(饥饿)

它为什么饿得哭泣?(它妈妈去寻食还没回来)

3.出示: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

朗读。读出遥远的感觉。

读这一句,小朋友们明白什么?想到什么?它为什么要飞这么远呢?

4.鸟妈妈飞呀飞,天黑了还没找到食物,还没回来,小鸟在家里怎么样?

出示:小鸟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朗读。

想象,小鸟在家里会怎样等待?

5.如果我们有一支神笔,会怎么做?

出示: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

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画了怎么样的谷粒?朗读指导。(许多、好吃)

6.许多有多少?鸟窝有多大?那么这里的许多能画多少?

对呀,鸟窝太小,其实画不了多少谷粒?可能一次就吃完了,或者二次就吃完了。那么怎么办呢?你们能不能想个更好的办法,让小鸟天天有吃不完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去寻食。(画一棵神稻,吃了会自己长出来。或者一棵神稻,只要说芝麻芝麻,我要谷粒,它就会长出来。或者画一个聚宝盘似的鸟窝,盘里会自动长出谷粒。)

7.小朋友们真有办法。下面我们再来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还有谁正等待我们的帮助呀?

五.第三段

1.自由读,谁来说说西西的不幸?

它为什么失去双腿呢?

当西西看到小伙伴们……西西多么希望自己……多么希望自己……

2.我们忍心看着他天天流眼泪吗?

让我们来帮助他吧,读前五行。有感情朗读。

出示:有了一双好腿,西西 。

六.第四段

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还会帮助哪些人?

放苦难的画面。世界上有太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让爱心洒满这个世界吧。

作者邮箱: guoenp@sina.com.cn

天窗(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2、正确读写本课生字及10个词语,继续学习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体与喻体,并会用“像……似的”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说说自己透过玻璃窗观察景物的所见所想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语句“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 继续学习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体与喻体。

拓展目标:

把生活中透过的各种窗口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学习习惯: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试着背诵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教学策略: 继续学习比喻句,懂得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1. 这句话主要些什么。

2. 分清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3. 说说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教具准备

1、三张带有比喻句的幻灯片。

2、录音机及录有暴风雨声响的磁带。

教学时间 3课时。

板书设计:

天 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 想象

雨脚 闪电 星云 无穷无尽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出示投影片:这是什么?(天窗)

板书课题:天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天窗》。

二、 初步阅读。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音。

2、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词语“慰藉”、“一瞥”、“神奇”、“威力”。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想一想,每节各讲什么?可以合并成几段?

2、讨论交流(第一段1-3节,天窗的来历;第二段4-7节,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第三段8-9节,天窗是神奇的。)

四、 讲读课文第一段。

1、谁来读一读第1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城里的房子和乡下的房子有什么不同?(乡下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板窗)

2、乡下人为什么要开天窗?请同学们找一找句子来读一读。

师小结:乡下人为了使关上木板窗的屋子里有光线,所以开了天窗,来,我们齐读课文第一段。

3、漆黑的屋子有了天窗,有了亮光,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通过学习第二大段,解决“为什么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慰藉”,理解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体会运用比喻句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第一大段,知道了乡下人为了采光而在屋面开了一个小方洞,装块玻璃,成了天窗。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出示板书: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唯一”、“唯一的慰藉”呢?

3、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

(1) 找一找“唯一的慰藉”在第二段中出现了几次?(二次)

(2) 那么,我们可以把第二段分几层?(分两层)

2、学习第一层4、5小节。

(1)(出示学法1)初读,想一想4、5小节主要讲什么?

小结:我们通过初读,知道了夏天阵雨来时,天窗成了孩子们的唯一慰藉。

(2) 再读课文,了蟹在夏天阵雨天时,为什么天窗会是孩子们

唯一的慰藉?

○1自由读课文,找找划划文中语句,用“因为……所以……”

句式回答。

○2理解词语“顶,偏就不,关”这些词语体现孩子心情不愉快。

(3)(出示学法2)精读,了解为什么“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的

慰藉”?

(4)夏天阵雨来时,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

洞似的屋子里了。(出示比喻句)

○1这是句什么句子?(比喻句)

○2读一读。

○3把什么比作什么?(把屋子比作地洞)

○4这个比喻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屋子的静和黑)

(5)请同学在这两节中找找,有没有这样的好句子?

出示句子:“透过……闪电一瞥。”

(6)(出示学法3)细读,体会课文语言的精妙之处。

请同学们听着音乐,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这风、这雨、

这雪、这雷、这闪电是怎样扫荡这世界的?

学生交流。

孩子们的想象要比真实的大十倍百倍,真是无穷无尽啊!

板书:无穷无尽

(7)总结:我们学习了第4、5节,运用了初读、精读、细读“三

读”课文的方法,知道夏天下雨时,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慰藉的原因,体会了文中比喻句的精妙之处,展开了想象,深刻理解了天窗是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慰藉。

3、我们现在用这种方法自己来学第二层6、7节。

(1) 初读。课文讲什么?

(2) 精读。四人讨论:“为什么是唯一慰藉?”

(3) 细读比喻句。

(4) 现在孩子们在屋中除看见的事物外,又想到了什么?

(5) 有感情地读6、7小节。

三、 总结全文:

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的仅有的光明,通过天窗看见了雨点、闪电、星星、云彩,这些都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另外,我们这堂课还学习运用了初读了解内容、精读解决问题、细读体会语言的“三读”读书方法。

第三课时

课时要求:

进一步理解天窗对孩子来说是神奇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下雨天,孩子们从窗外看到了什么?是怎样想的?

二、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你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我们先来理解(出示句子)“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会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物”这句句子。

(1) 句中的两个“它”指什么?(天窗)

(2) 自由读句,完成练习。

如果有了 ,你就会永远 。

(3) 句中有两处否定,改成肯定形式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因为有了天窗,你才会联想想到种种事情)

3、“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么从……”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师小结:因为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富有变化的,所以想象到的内容要比看到的更真切、更复杂、更确切。也正因为天窗使孩子的想象丰富,比实际看到的更多更好,所以说天窗是神奇的。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练习设计:

把生活中透过的各种窗口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A”:选择一个下雨的天气,透过自己家的玻璃窗看看外面的世界,说说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B”:乘汽车或火车时,仔细看看窗外的世界,说说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C”:以《窗外》为题,选择你看的景物,展开想象,写写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备注:“A”为学习困难学生完成,“B”为中等学生完成,“C”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为学(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

为学

[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贫者至而富者不至的原因,从而得出世事无难易,重在立志地去为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体会作者借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文字较枯燥的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平时生活中有无难易相互转化的事情(学生举例)

二、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文言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为、恃、钵、鄙、惭

2、一词多义:之

3、古今词义不同:明年、买舟

三、重点学习课文“蜀鄙二僧去南海”一段

1、思考:文章以“为学”为题,但却以较长篇幅写了二僧去南海的故事,为什么?

引导:二僧去南海是属于“天下事”的范畴。

2、分析:二僧去南海的这段文字是如何与作者的观点一一对应的。

结论:二僧去南海的故事证明了天下事无难易,关键在“为”。

3、引导学生说出“天下事”和“为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文章的论证方法“借事喻理”。

4、利用媒体制作动画,引导学生根据动画复述故事内容,体会文中二僧的心态和语言,并与下列一段文字作比较,说出优劣。

“富者曰:‘吾数年而来欲买舟而下,犹恐资粮不足,故未成行。子何恃而往?’贫者曰:‘吾所恃者,志耳!子姑待之!’遂行。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所历告富者。富者有惭色,曰:‘子诚勇者,吾恨不与子同往也!’”

四、思考交流:

文章中蜀鄙二僧的故事其实并未结束,请根据文中二僧的性格特点,给二僧的故事补上结尾,重点突出富者的神态,语言和行动。

五、布置作业:

将上述“思考交流”内容形成150~200字的短文。

作者邮箱:ztq05110853@sina.com

养花(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找出中心句来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阅读方法.

2、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及19个词意思.

3、能分别用计较、关切和关联词“不是……就是……”“要是……就……”写句子。

4、能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5、感受养花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找出中心句,领会作者养花的乐趣。

教学难点:理解养花有哪些乐趣,体会“泪”也是乐趣之一。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找出中心句,体会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

2、自学生字词。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1、引入:在四年级,我们学过一篇课文《猫》,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

2、老舍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著名作家、语言大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另一篇文章《养花》,来感受一下老舍在养花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他在养花中的乐趣。(板书课题)

3、如果让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呢?(随机板书)

养花

为什么养花(1):爱花、当作生活中的乐趣

养了哪些花(2):好种易活、

怎样养花(3):

养花有什么好处(4、5):

养花也有伤心的时候(6):

养花的乐趣(7):

二、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生字词、初步理解新词意思。②想想课文所写的是不是所推测的,如是,它们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2、学生自由讨论。

3、学生回答,师板书

以上的内容都是养花的乐趣,那老舍是用哪句话来概括地讲了养花的乐趣呢?学习中心句:“有忧,有笑有泪,有香有色,有花有果。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为什么说忧、泪,劳动都是养花的乐趣呢?(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是呀!生活,是多么有趣,多么令人欢喜呀。虽然有时会不成功,有时也会有伤心事,但生活本来就是由这许多酸甜苦辣组成的,生活本身就充满了喜怒哀乐嘛!只有这样,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才会充满乐趣么。

三、深入研读。

引入:喜怒哀乐,对老舍来说,都是乐趣,让我们来看看,他都领略了哪些的乐趣?

(一)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回答:我为什么养花?板书:(爱花、当作生活中的乐趣)

3、你从哪些句子能深切地体会到老舍的爱花呢?(不计较、满)

4、朗读体会。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想想这一段的写作方法和主要内容。

2、生回答(板书)

3、分层次,指名读,分组读,体会乐趣。

(三)学习第三段

1、范读,说说这一段中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什么乐趣。

2、生回答。

3、朗读、体会、自由说。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中心句,完成文章的体会。

2、总结全文。

教学方法:自读体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二、学习课文第四段。

引入:养花是劳苦的,为了养花,老舍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老舍却认为这也是一种乐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段,给这一段分层。

2、讨论该怎么分层。

3、分层研读:

第一层:

“循环”是什么意思?你能举些例子吗?(举些数学上的例子如3.15151515……;2.638638638……等)

在文中将具体描写“循环”的语句划出来。

第二层:

指名读,说说文中的“这多么有意思呀!”“这”指什么?“我”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劳动?

第三层:

齐读,说说“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中的“这”又指什么?

4、齐读第四段,归纳段意。

5、朗读背诵。

三、学习课文第五段。

1、默读,说说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2、分层,概括层意。

3、朗读背诵。

四、学习第六段

1、自由读,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为什么说伤心事也是一种乐趣?

3、小结:是呀,只有喜怒哀乐俱全,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所以说,伤心事也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鸬鹚(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风景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能用“像……似的……”、“恢复”造句。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1、读好课题。

①课件呈现课题。

②教师: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得非常生动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

③指多名学生朗读课题,再齐读课题。注意!“鹚”是第二声,不翘舌。

2、简介鸬鹚。

①教师:鸬鹚是一种水鸟。它们爱吃鱼,也爱捕鱼,而且捕鱼的本领特别高。大家看!这就是鸬鹚。

②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

③教师:鸬鹚捕鱼后吞进自己的喉囊。要是让它继续吞,那鱼就被吞到肚子里去了。所以,鸬鹚捕鱼前,渔人得先用绳子扎住它的喉囊。捕完鱼后,再把绳子解开。大家看,这就是鸬鹚的喉囊。

④课件呈现出鸬鹚喉囊的位置。

⑤教师范写“喉囊”两字,边写边说明书写要领。

⑥学生在课文的插图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练写“喉囊”。

3、引入新课。

教师:课文对鸬鹚的描写会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请大家闭上眼睛,由老师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①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闭目欣赏。

②读后促醒学生的语感:小湖的景色优美吧?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生动吧?

2、学生练读。

①教师: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像老师这样,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

②学生自读,教师巡视。随后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教师指名朗读课文(抽五位学生,分段朗读)。

3、再读感悟。

①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对你们有些什么启发和帮助?(指名回答)

②教师:懂得了这些道理,咱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的哪些地方带给你特别优美、特别生动的感觉。

③学生自由读全文。

④读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

4、选段朗读。

①教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对课文的优美和生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但是,每人的感受又都是不同的。你可以把自己感觉最优美、最生动的那段课文挑出来,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的同学要专心、要投入,要边听边想,你最欣赏同桌哪些地方的朗读。

②同桌互读。

三、揣摩思路

1、教师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最后一段)。

2、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课文,看看你能从这短短的17个字中读出多少东西来。学生解读的结果可作如下推想:

①从“恢复”可以看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②从“渐渐”可以看出,鸬鹚捕鱼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③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不难发现,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是有关系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捕鱼前 捕鱼时 捕鱼后

平静 不平静 恢复平静

4、齐读最后一段(“又”字要念重音。因为只有这样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湖面开始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四、课堂作业

认真抄写下列词语。抄几遍由自己决定,难写的可以多抄几遍(学生抄写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

夕阳 柔光 悠然 喉囊

一望无垠 波光遴遴 炊烟袅袅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咱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读,对小湖的优美、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生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这节课,咱们继续通过读,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品味这些美好的感觉。

二、读、悟、写捕鱼前的段落

1、自读感悟。

①教师:自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划一划、圈一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品味到了小湖的平静和优美。

②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感悟。

④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反复读好有关词句。对学生的朗读,可作如下调控:

▲这句话,谁能读得更平静、更优美?

▲读开头这句话,声音要低一点,速度要慢一点,要给人以一种静静的、悠悠的、美美的感觉。你再试一试。

▲“悠然”这句话,你可以摇头晃脑、慢条斯理地读,这样读起来才有味儿。

⑤教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每一个字,都飘散着小湖的这份悠悠的平静和淡淡的优美。你们再读读课文,体会这种感觉。

2、积累语言。

①教师:你们能不能不看书,把这段优美的文字背出来。(学生试背)

②教师: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现在是怎么背诵这段课文的。(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办法:一句一句地背;找出重点词背;看着画面背;由同桌提醒背;闭眼想像画面背)

③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

④指名配乐背诵第一自然段。

三、读、悟、写捕鱼时的段落

1、品味“一抹”。

①教师:小湖的平静和优美的确令人陶醉,小湖的活跃和欢腾同样叫人心动。当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的时候,小湖的平静消失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活跃、一派欢腾的热闹景象。你们读读第二至第四段课文,特别注意渔人的“一抹”,看看是不是这样一种感觉。读完以后,把自己对“一抹”这个词的感受和理解写到练习纸上。(学生读书并动笔练写)

②课件呈现练习(这些词语供大家参考,要是你认为还有别的更好的词语,也可以用你自己的):

利索 满怀希望 兴致勃勃 自信 轻松自如 喜滋滋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 )地一抹,好像在说:“ ”

③组织交流,随机点拨。

既然渔人这句话是对鸬鹚说的,那总得先有个称呼吧。(小东西、捕鱼能手、亲爱的、孩子们、兄弟们、朋友们、小家伙们……)

④教师小结:你们看,渔人这一抹,抹得多么自信、多么自如呀!他抹出了活跃,抹出了欢腾,抹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2、广化语感。

①教师:你们再读读这几段课文,看看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由渔人的“一抹”抹出的活跃和欢腾。(生读文体会)

②组织交流。

③课件播放鸬鹚捕鱼的画面。鼓励学生边看边议,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可以手舞足蹈,甚至可以欢呼雀跃。

④齐读这几段课文。

四、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2.说说你脑中出现了哪几幅画面?

(1)夕阳西下时,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烟,鸬鹚待命的平静景象。

(2)黄昏时,渔人指挥鸬鹚捕鱼,湖面上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

(3)天色逐渐暗下去,渔船满载而归,湖面上又恢复平静的景象。

3.列小标题。

鸬鹚待命 勇敢出征 凯旋而归

4.小结:

《鸬鹚》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平静之美--柔和安宁的静态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活跃之美--生机勃勃的动态美。有动有静,动静交替;动美静美,动静皆美。

五、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完成作业本上作业。

看雪(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省”、“店”等10个生字,会写“讲”、“打”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又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难点:朗读领会文章,体会台湾小朋友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看过雪吗?玩儿过雪吗?

2、台湾的小朋友却很难看到雪。他们多么希望看一看雪,多么希望去北京看一看雪啊!(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熟读课文。

3、小组互助学习,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4、自由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认记生字

1、小组合作互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2、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3、动作演示理解记忆:

指、(用手指一个地方)

接、(用手做一个接的动作)

铺(用手做一个铺的动作)(学生跟着一起做)

4、借助偏旁认记:银、橱、讲

5、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6、借助短文巩固识字。(比一笔,看谁最先把这段话读通顺)

在省城长途汽车站的对面,有一家新开张的金店。金店的橱窗里摆放着一件件闪闪发光

的金银首饰样品。金店地面上铺着红色的地毯。妈妈看见玻璃柜里的一条银色的项链,便指着这条项链,问营业员多少钱。营业员拿出这条项链说:“8000元,不讲价。”妈妈接过项链,觉得挺不错,就买下了。

四、写字教学。

1、教学“指、接、打”

(1)学生观察共同点,并说一说

(2)教师讲解:指”字右上是“”,不要写成“”;“接”字右下的“女”,横画要长些;

(3)学生观察“讲”并描红书写。

五、熟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老师小时候是怎么玩雪的?

2、完成课后“我会连”

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准备地图一张,请生在此图上找到北京与台湾。

2、学生收集的关于台湾的资料展示。

3、老师小时候是怎么玩雪的?(指导朗读第九自然段,读出高兴的感觉)

二、朗读课文,提出问题。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老师为什麽要深情地说?心里在想什么?

2、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4、将小组合作不能解决的问题,但又有意义与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5、各组选取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讨论理解。

6、全班交流讨论解决:老师为什麽要深情地说?心里在想什么?(教师深情地说一句话,帮助学生理解深情)

三、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情感。(生:惊奇,师:深情)

1、师范读课文,生体会情感。

2、生自由读。

3、抽生读,教师指导。

4、齐读,配乐。

四、实践活动:你有什么心里话相对台湾小朋友说吗?(可让生在课外给台湾小朋友写一份贺卡)

五、写字教学:

1、教学“惊、故、候、奇”

“故”字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候”字,不要漏写中间的“竖”;

“奇”要写得上小下大。

2、复习巩固:同桌互相考一考本课生字。(不会的互相教一教)

板书设计:

台 湾

思 向

12 看雪

北 京

(注:此板书形成一个心形。)

上一篇:鉴别信息真伪的方法有下一篇:民庭法院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