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程老师《葡萄沟》一课有感

2024-10-12

听程老师《葡萄沟》一课有感(通用2篇)

听程老师《葡萄沟》一课有感 篇1

听程老师《葡萄沟》一课随感

每次听完程老师课后总有种意犹未尽之感。这次的《葡萄沟》教学,又让我耳目一新,足见程老师的教学功底之厚。本课程老师以“趣、美”贯穿全文,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有情趣。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之“美”。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面是我一些最有感触的地方也是我要学习的地方,说来与大家共勉。

1、精美课件,赏葡萄沟的景美。

从课堂上展示出的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可见老师的巧妙心思。在一张张生动直观的图片和优美语言连贯自如的引领下,孩子们仿佛真的乘上游览快车来到了葡萄沟,亲眼看到了像轨道又像龙卷风的梯田、似一个个绿色凉棚的茂密枝叶、大串大串的五光十色的葡萄和像碉堡的阴房„„课件图文并茂,既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保持了学习兴趣,又较好地推动教学流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葡萄沟的景美。每件课件都用的科学实效,真正为教学锦上添花。

2、品词读句,感葡萄沟的物美。

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比较、体会葡萄沟的物美。如结合图片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让学生展开想象,并通过指名读、比赛读、老师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品尝葡萄干等环节,使学生感受葡萄成熟时量多色鲜味美。引导科学,问题设置层层递进,科学符合学生特点。无空、大、不切实际之问。学生的参与性较强,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3、创设情境,悟葡萄沟的人美。

程老师在学习中注重整体感悟,始终能站在高出,而不是就每段中心去割裂开来去讲。每段都能紧扣文章主旨。例如在学习认识“梯田”时先为学生理清新疆吐鲁番的地貌特色,再让学生理解梯田之必要,从而体现了这儿人民之聪明。在学习葡萄沟人美时,教师又紧扣“吃个够”进行想象,体会到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之后,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扮演当地的小导游,向游客们介绍葡萄沟。这一设计是课堂的一个亮点,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能力。

4、重点突出,思路清晰。

整个课堂,围绕“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老师采用了多样的形式教和学,使学生学有兴致,学有所得。

最后,我要感谢程老师,谢谢你的这一堂课为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创造了思考的契机。在听课评课这一合作多赢的平台上,相信我们的教学水平会在实践中提高,教育理念会在碰撞中升华。

听程老师《葡萄沟》一课有感 篇2

2011年1月16日, 笔者有幸聆听了北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老师的观摩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深为程老师的教学艺术所折服。在程翔老师的课上, 实现了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 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实现了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听了程老师的课, 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 笔者认为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 有时甚至把课堂变成了优秀学生才艺展示的舞台, 明明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是不自然地照顾了尖子生。可以说, 程老师是我们语文教师指路的明灯, 他的课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让生本理念扎根心中的土壤, 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具体到程老师的这堂课, 笔者认为生本理念有如下体现。

1、诗歌朗读的训练

可以说, 诗歌教学主要是朗读的教学。这节课上, 在老师的引导下, 师生一共读了七遍课文。首先是学生的自读熟悉 (一读) , 接着是学生齐读 (二读) 。教师发现第一次齐读的效果非常不好, 在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后, 又生生推荐学生读课文, 先是找了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读 (三读) , 充分发现朗读中的问题, 指导之后又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课文 (四读)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端正坐姿齐读 (五读) , 教师深情范读 (六读) , 最后又是学生齐读 (七读) 。在整个朗读的过程中, 全部学生均参与其中, 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

2、疑难字词的掌握

在这一环节, 教师没有硬性给学生出示一些自己认为的所谓难字生词让学生掌握, 而是针对学情设计了如下问题:

“你觉得那个字最生疏了, 生疏在哪里?”

“还有生疏字吗?继续说说。”

这样, 教师就把字词掌握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 每一个学生均能在教师的鼓励的语言和亲切的目光下扫清阅读上的“拦路虎”,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的学习方式, 更好的体现了生本理念。

3、对学困生的扶持

在学生读课文这一环节, 程老师让一位学生推荐本班朗读课文最好的同学朗读课文, 在该生推荐后, 师生生成了如下对话:

程老师:“请问, 你为什么不推荐自己呢?”

A同学:“我读的不好。” (羞怯状)

程老师又叫起来一位同学。

程老师:“你来说说, 他俩谁读的好?”

B同学:“我认为是A同学。”

程老师:“B同学读的不好吗?”

B同学:“我没有听过。”

程老师:“我们今天就听听我们没有听过的, 好吗?”

然后, 程老师占用了不少的时间指导该生读课文, 直到该生能够流畅的读完课文才罢休。笔者想:如果我是那位有幸被指导的同学, 还有何颜面不再好好读课文呢?如果还不好好读, 对得起老师的栽培吗, 还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吗?

在这一环节, 程老师连一位学困生都不放过, 师生耐心的纠正了该生读课文中出现的大量错误, 并且再纠正后又让该生读了一遍, 直至该生会读为止, 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

4、对优秀生的鼓励

笔者深深记着有这样一个环节, 程老师问:“同学们, 你被这首诗感动了吗?如果被感动了, 是那个地方感动了你?”这时一位男同学站了起来, 回答说杜甫虽然自己贫苦, 但仍然心系天下寒士, 忧国忧民。学生回答完后, 程老师对该生的回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试问, 谁又能对老师如此高的评价置若罔闻呢?

5、板书的书写

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程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给这首诗分几个小层次, 并概括层意。程老师在学生概括出来之后并没有亲自把内容板演在黑板上, 而是把板演的权利交给了学生, 真正放手学生, 学生能自主完成的程老师绝不包办代替,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权利。

上一篇:IT职业素养论文要求下一篇:温暖的家信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