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写作教材(通用10篇)
法律文书写作教材 篇1
控告状
控告人:张××(被害人之母),女,××年×月出生,×族。××省××市人,职员,住×市×街×号。
被控告人:李××,男,××年×月×日出生,×族,×市人。
王×,女,××年×月×日生,×族,×市人。
案由:李××故意杀人案和王×包庇罪案。
诉讼请求:××年×月×日×时许,被控告人李××在××地方干××时与蒋××、被害人发生争吵并殴斗。李××用刀砍杀被害人多处,致使被害人失血过多死亡。李××作案后逃至王×家,并把案情告诉了王×。王×对此不仅知情不举,而且资助李××潜逃。现李××已不知逃往何处,王×依然在单位上班。
证据及证据来源:
1.死亡证明单一份。被害人送至医院后不久死亡,医院开具了死亡证明单;
2.证人证言二份。
(1)李××同蒋××、被害人发生争吵并殴斗时,唐××在场劝解,事后他出具书面证言一份;
(2)蒋××的证言一份。
此致
××公安局(或××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
控告人:张××
代书人:××律师
××年×月×日
法律文书写作教材 篇2
一、从教材中抓精髓
一般来说,很多教师都以统一的写作形式来要求学生的作文,以便于集中批改和讲评,并更好地发现学生写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细细品来,在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当中所写出来的作品根本体现不出学生的真情实感,那还何来写作意义呢?如果把学生的写作禁锢在一个比较狭隘的圈子里,学生根本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来。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当中提倡写作自由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写作,贵在审题,但学生习作中跑题、偏题现象时有出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动学生研讨课文题目。要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了文章的主旨大意,分析探讨题目与文本内容的统一性,学生们能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理解和审题方法运用到写作当中。同时还要对作文题目的构思进行具体分析,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离题太远,也会让学生在选题上有很大的突破。
二、从课本中汲取优秀语言
在日常的高中写作教学当中,教师不免会让学生进行课内作文的写作。对于教师来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要求的作文,对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十分奏效。但是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始终是被动的,其写作思维和自由发挥的潜能受到限制,因此学生在此种环境下写出的作文难免有应付差事之嫌,很难出现优秀的作文。
写作的第一要素就是掌握足够的词汇,必须有丰富多彩的语言。几个精彩的词汇便能点亮全篇。美词从何而来,笔者认为来之于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言辞优美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自己提炼文章的精华,利用这些优美的文字加上自己的构思,从而组合成美文。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在背诵的基础上仿照写景的段落写一段景色,并要融情感于其中,加入一些圈定的动词和叠词。这样,学生们在学和练的过程中,体会文本中的优美词汇,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使文本语言成为自己的习作语言。
三、从教材中采摘立意点
内容是靠形式来表达的,因此习作需要追求表达形式,明确体裁特点。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少模仿前人而作,时间长了,文章自会高人。”高中语文课本中多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种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手法,找寻规律,进行多种多样的写作训练。如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典范史论的佳作,也是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范本。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出中心问题,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也提供了表达范例。回归课文,许多独具匠心立意的名篇,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庄周买水》这篇杂文,上千字用来引出“官倒”社会问题,并描述出作者对这一现象的反思与评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研读,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意模仿这一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时的扣题能力。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当堂训练,对这一写作方法及时运用,从而加深印象,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充分运用。
四、从教学中建联系
语文教学,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枷锁,勇敢求异,大胆推陈出新。如此,才会使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找出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比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可以选择反映兰芝和仲卿性格特点的相应段落,并设置问题:他们双双殉情,并以死抗争封建制度是值得歌颂的,对此你有何看法?学生通过整体讨论回归原文品读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他们的行为对封建制度是一种反抗;而另一种看法则不尽相同,他们虽然双双殉情,得到了后人的理解和同情,但是却不应该被歌颂,他们的死是可悲的,因为他们没有去珍惜他们宝贵的生命。在学生们思考和讨论意犹未尽的时候给他们留下一个短文作业,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又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锻炼。
教材出版法律陷阱的规避 篇3
一教材出版中所折射出的法律问题
1政治问题
我国现行的《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列出了“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等10项内容为禁载内容。然而,很多人认为:在教材出版上,除了政治思想类教材涉及政治问题,其他方面的教材不会涉及政治问题。因此,无论是教材编写者还是出版者,往往只专注于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而忽视了政治性和思想性,从而导致一些教材的内容中或多或少、或明或暗都隐藏着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政治问题。比如一部地质构造方面的教科书稿中,有一幅介绍全国地质构造分布的中国地图,没有标明南沙群岛;又如在一部教科书初稿中介绍世界各国煤炭资源分布时,却把台湾、香港与中国、美国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样的书稿一旦公开出版,极易误导读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著作权问题
许多人认为,教材编写不外乎一个“编”字,教材的编写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引用他人成果和作品的。以至于在教材编写中既不搞研究,也不作调查,更疏于严谨地查资料,只是找来几本已有的教科书,框架体系稍作改动,章节顺序稍作调整,文字叙述稍作处理,一本“新”教科书就“浮出水面”,其中有意无意地引用了他人的作品和成果,都未加说明,便堂而皇之地署上自己的大名。却不知,如此炮制教材的后果无异于埋下了侵权的“地雷”,随时都有可能引发著作权纠纷。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可以不经作者同意而使用其作品的教科书仅限于“为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用书写作时都可以随意引用他人的作品,不恰当的“引用”就是抄袭或剽窃,必须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近年来,屡遭曝光的“剽窃”事件中有不少即涉及教材编写中的著作权问题。
3涉密问题
出版的公开化特点决定不管什么秘密,一旦出版就再也没有任何机密可言,在高度网络化的世界尤其如此。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规定:“报刊、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机密。”教材应该体现先进性,与时俱进,应该反映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点已经获得教材编写者和出版者的普遍认同。然而,在教材出版过程中的涉密问题却往往被人忽视。教材出版过程中涉及的保密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军事方面。一些教材尤其是军事教材容易泄露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方针与规划、军事领导机关的重大决策、重要军事会议、军队的编制和实力等。二是经济方面。一些教材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教材,在案例和引用数据中容易泄露不能或者不便于公开的经济决策、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正式颁布的统计数据信息和国家的经济情况。三是科技方面。一些教材为了体现先进性,会泄露我国处于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二教材出版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对于教材出版中所折射出的法律
问题,如果编辑在工作中不加以认真注意和合理防范,那么法律便会一次次扮演无情的角色,令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如何有效地加以防范,变被动为主动,方法有很多。
1提高编辑的法律素质和法律修养
因政治问题和涉密问题导致出版社停业整顿或被撤销,因为著作权问题导致出版社出现在被告席上……诸多案例告诉我们,出版无小事,而编辑的法律素质和法律修养直接关系到出版单位的生死存亡。因此,编辑要在工作中多听、多看、多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和法律修养,掌握防范和处理出版纠纷事件所需要的法规知识,才能将法律风险减少到最低。
2订立完善可行的出版合同
出版合同是图书出版者与著作权人订立的出版该著作权人作品的协议,是对出版者和著作权人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是规范出版者与著作权人法律关系、处理法律纠纷时的重要依据。在出版过程中出版者与著作权人签订合同是保护自己、规避风险的重要前提。因此,签订合同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订立的合同要切实可行并具有法律效力。一方面,订立的合同要符合国家的出版法规,否则无效;另一方面,合同的订立要在公平、公正、自愿、无欺诈的基本原则下,否则订立的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我们曾见过不少出版社的合同,居然堂而皇之地将“包销”等条款写在出版合同中,这暂且不说是否符合自愿的原则,就是形式本身也违背了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有关禁止出版中要求作者包销的规定。不妨将出版行为与商业购买行为分成两个独立的行为考虑分别订立合同。一旦出现具体的单项纠纷,两者也不会混为一谈,也不会因签订的合同不符合法定要求而导致出版者败诉。
(2)订立的合同要尽可能周到和详细。合同不仅是保护作者与出版者利益的法律基础,更是双方合作当中一切行动的指针和原则。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的基础就是合同。著作权法只对出版过程中的主要条款进行了原则上的规定,而如何使之细化,就需要详尽和周密的思考,要尽可能包含出版环节中的所有约定。
(3)订立合同时双方都要尽到告知义务。一方面,作为出版者,在与著作权人签订合同时应尽到提醒和告知的义务,告知著作权人不要在授予专有出版权的有效期内重复授权,更不要侵犯他人的著作权等;另一方面,作为著作权人,在将其作品交付出版者之前,如果曾将该作品的全部或一部分交付第三人出版或发表的,著作权人在与出版者订立合同时,应如实告知出版人。
3加强审稿工作中的把关作用
(1)强化审稿人的专业分工
我们倡导编辑是杂家,但前提是一专多能中的“杂”。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古语云:“术业有专攻。”人的能力和知识是有限的,不同专业的人的才智、专长往往限于某个领域。作为审稿人,最精通的还是自己的专业。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审稿的专业分工,审稿人才能敏锐地分辨书稿中的是非,才能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和规避教材书稿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2)“抓大”与“清小”并重
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工作精力也是有限的。在长期繁杂的审稿工作中,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注意力显然是不客观的。这就要求编辑学会“抓大”“清小”。“抓大”就是对稿件中的关键问题每一审都要抓住,不能放过。如政治观点问题、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科学标准问题、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等。“清小”是指在“抓大”的前提下再留意清理细节的问题。一部书稿,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审稿人在审稿时往往关注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要做到万无一失,就必须有不厌其烦的审读作风,多重设防,层层把关。万不可为了抢时间、赶进度而“偷工减料”,减少了审查环节。大的问题要高度警觉,“齐抓共管”,小的问题也要“精打细算”,多人审校。只有这样才能把隐藏在教材书稿中的法律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专家外审事半功倍
专家审读是审稿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法律问题的有效措施。专家往往是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具有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很多问题编辑花很大工夫也难察觉,但专家审读时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和解决。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教材,如果存在作者抄袭剽窃行为,作为普通编辑不一定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而外审专家由于对行业内比较尖端和前沿的情况了解多,容易发现问题,由此使问题在萌芽阶段即被解决。
(4)关注文后参考文献
〈法律文书写作〉笔记 篇4
1、制作的合法性;
2、形式的程式性:①结构固定化;②用语成文化;
3、内容的法定性;
4、语言的精确性;
5、使用的实效性。
二、法律文书的概念: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以及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和案件当事人、律师以及律师事务所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单方的文书的总称。
三、法律文书的类别:
1、依制作主体的不同: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诉讼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
2、依写作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
3、依文种的不同: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
四、法律文书的作用:
1、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
2、进行法制宣传的生动教材;
3、有关法律活动的忠实刻录;
4、综合考核干部的重要尺度。
五、法律文书阐述理由有哪些具体要求?
1、列举事实证据确凿;
2、分析整理以法为据;
3、据案引法依法论理;
4、前后照应统领全文。
六、公安机关的侦查文书的概念:是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会)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依法制作或者认可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七、呈请拘传报告书,是指承办案件的单位在侦查过程中,需要犯罪嫌疑人到案接受询问时报请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的文书。
八、取保候审决定书,分为取保候审决定书和取保候审执行通知书,是指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凭证文书。
九、监视居住决定书,是指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时所制作的文书。
十、呈请拘留报告书,是指承办案件的单位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需要采取拘留措施时所制作的报请到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的文书。
十一、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嫌疑人涉嫌某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时制作的文书。
十二、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且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制作的文书。
十三、检察文书,是各级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保证法律实施的重要载体,是行使检察权办理案件的重要凭证。检察文书的性质与作用,是由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及职能决定的。
十四、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于自己管辖的职务犯罪案件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人民检察院按照管辖 范围决定对职务犯罪案件立案侦查的,应当制作立案决定书。
十五、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定的逮捕条件,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
十六、起诉意见书,是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对于本院立案侦查的犯罪案件侦查终结,认为应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移送公诉部门审查起诉时制作的文书。
十七、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过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依法交付审判,而将被告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所制作的文书。
十八、不起诉决定书,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以下检察机关侦查部门)移送起诉的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时,所制作的文书。
十九、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结果的三种形式:
1、定罪判刑的“被告人。。犯。。罪,判处。。”
2、定罪免刑的“被告人。。犯。。罪,免予刑事处分”
3、宣告无罪的“被告人。。无罪”
二十、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指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对审理终结的刑事案件,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确认被告人是有罪还是无罪,构成何种罪,并科以刑罚、免除刑罚或者宣告无罪等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决定。
二十一、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所提出的上诉或者抗诉案件,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有错误,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作出的书面决定。
二十二、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在审理和执行过程中的程序问题和部门实体问题,依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作出的书面决定。
二十三、民事裁判文书,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为解决诉讼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就案件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二
十四、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指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对审理终结的民事纠纷和商事纠纷等案件就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决定。二
十五、第二审民事判决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民事判决提起上诉的民事案件,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后作出的书面决定。
二十六、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判决执行过程中,为解决程序问题而作出的书面决定。
二十七、第一审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依照第一审程序通过调解方式处理民事案件和商事纠纷案件,根据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地达成的协议所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二十八、第一审民事裁定书适用的范围:
1、不予受理;
2、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3、驳回起诉;
4、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5、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6、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7、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8、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9、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10、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11、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二
十九、第一审民事判决书阐述理由应当把握哪几点?
1、坚持“以事实为住所,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单核理由要有针对性;
3、说理的逻辑要严密。
三
十、行政裁判文书,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为解决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争议,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三
十一、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判决结果有哪几种情形?
判决结果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诉讼争议作出的实体处理结论,主要有以下四种具体情况。
1、判决维持;
2、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3、判决被告限期履行法定职责;
4、判决变更具体行政行为。
三
十二、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理由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理由部分要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和科学理论,就行政主体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进行分析论证,阐明判决理由。
三
十三、监狱执行文书,是指我国监狱在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远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和教育履行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根据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总称。
1、罪犯入监登记表;
2、提请减刑建议书;
3、提请假释建议书;
4、监狱起诉意见书;
5、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
6、罪犯出监鉴定表。
三
十四、提请判刑建议书,是监狱依法在对服刑改造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且已执行符合法定要求的刑期的罪犯,提请法院审核裁定判刑时而制作的一种文书。三
十四、监狱法律文书的分类:
1、依写作和表达的方法不同: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
2、依文种的不同,决定类文书;建议和意见类文书;审批表和报告类文书;通知用证明类文书;登记表和其他文书;
3、依文书内容和作用的不同:执行刑罚文书;狱政管理文书和监狱侦查文书;
4、依受文对象和处理方式的不同:监狱内部文书和监狱对外文书。
三
十五、诉状是指各类案件的当事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自书或委托他人代书的向司法机关提出指控、答辩或申诉等法律意见的书状。
三
十六、辩护词,是指在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委托的辩护人为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当庭发表的系统性法庭发言。
三
十七、民事上诉状主要应针对原审判决的什么错误而上诉?
法律文书写作选择 篇5
1甲认为儿媳妇乙对其百般虐待,诉请法院追究其刑事责任,应当提交(C刑事自诉状)。
2监狱制作的起诉意见书中,当事人应当称为(C罪犯)。
3在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各类诉讼案件时,由书记员当庭记载全部法庭审理活动的文字材料是(B法庭审理笔录)。
4民事再审申请书的当事人叫做(D申请人)。
5律师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按照法律程序,向法庭发表的为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演说词是(A 辩护词)。
6刑事判决书尾部的日期,应是:(D宣判日期)
7人民法院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对未成年被告人,必须写出(D出生年月日)。
8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结果,定罪判刑的,表述为(A被告人王××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年)。
9.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被告人的住所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其住址应当写(B经常居住地)
10发表公诉意见,是公诉人对(A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罪行和适用法律等重要问题的进一步阐述和论证。
11人民法院审理刑事上诉案件,认为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量刑适当,程序合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时应当用:(B刑事判决书)
12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中,公诉案件的被告人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B原公诉机关)。
13人民法院制作的第二审民事判决书理由部分在引用法律时,应当(C先引用程序法,后引用实体法)。
14“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хх人民法院”。这一段交待上诉事项的行文是(B民事判决书)中的规范用语。
15第二审人民法院对审理终结的民事上诉案件应当制作的法律文书的名称是(B第二审民事判决书)。
16刑事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因不服已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裁决而向司法机关递送的,要求按审判监督程序引起再审的书状是(C刑事申诉书)。
17仲裁调解书的效力相同于(C仲裁裁决书)。
18裁判文书的制作主体是(C人民法院)。
19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对审理终结的第一审民事纠纷案件和经济纠纷等案件,就(A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决定。20民事起诉状中“附:证据××份”,属于民事起诉状结构中三大部分的(B 正文)。1人民法院在制作的民事法律文书中写明:“上述协议,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该文书属于()。(B)
B民事调解书
2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1999年立案第110号刑事案件,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案号可以表述为()。(A)
A(1999)海刑初字第110号
3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结果,定罪判刑的,表述为(A被告人王××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年)。
4人民法院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证据不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一段文字,应当是该判决的(D结果)。
5第一审行政判决书中,判决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结果的行文是(B责成被告„„)。
6人民检察院的法律文书中决定事项写为:“本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涉嫌××一案立案侦查。”该文书是(A立案决定书)。
7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应当受到刑事追究,决定将其交付审判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所作出的书面决定称为(A起诉书)。
8不起诉决定书对当事人应当使用(D被不起诉人)这一规范称呼。
9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过程中,依法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时,所制作的文书是()。
(A)A逮捕决定书
10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时,使用的文书有()(D)
D监视居住决定书
11法律文书从结构上划分通常可分为以下三部分()。(C)
C首部、正文、尾部
12法律文书案件材料的选择应当围绕文书的(B主旨),按照文书制作者角色的不同,合理加以选择。
13法律文书对语言有很高的要求,语言运用必须(B高度准确)。
14下列关于判决书案号的说法,错误的是()
B年度用公元纪年,可以简写
15下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有:(B民事调解书)
16(B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且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而制作的文书。
17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对于查清了犯罪事实,认定了犯罪嫌疑人,并收集了确凿证据的刑事案件,报请批准破案时制作的法律文书是()。
B刑事案件破案报告书
18下列文书之中,(B起诉意见书)是公安机关法律文书。
19侦查文书的制作主体包括:(C公安机关)
20人民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追加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不提请批捕,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
D决定逮捕通知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2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刑事抗诉书包括(AB)两种。
A二审程序抗诉书B审判监督程序抗诉书
2不起诉决定书分为((ABD))三类。
A存疑不起诉B相对不起诉D绝对不起诉
3不立案通知书送达对象是(AB))
A控告人(单位)B公安机关
4起诉书对证据的写法要求是(ABC)
A证据要真实无误;
B证据要有相关性;
D证据要能够互相印证。
1刑事抗诉书包括(AB)两种。
A二审程序抗诉书
B审判监督程序抗诉书
3不立案通知书送达对象是(AB)
A控告人(单位)
B公安机关
4起诉书对证据的写法要求是(ABD)
A证据要真实无误
B证据要有相关性
D证据要能够互相印证
5下列文书之中,((AD))是检察院的法律文书。
A提请抗诉报告书
D起诉书
6一审刑事判决书事实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B)
A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犯罪的事实和证据
B被告人的供述、辩解和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及证据
7犯罪事实叙述方法有()。(ACD)
A按时间顺序叙述
C按综合归纳法叙述
D由轻到重叙述
8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主要指()。
(ABCD)
A刑事判决书
B刑事裁定书
C刑事调解书
D刑事决定书
9刑事自诉状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BCDE))
B案由和诉讼请求
C诉讼的事实和理由
D证据和证据来源
E证人姓名和住所
10下列情形中,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书的是(BC)
B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
C犯罪情节轻微,免除刑罚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 6.0 分,共30.0分。
1刑事自诉状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自诉人与被告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诉讼请求、诉讼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错误)
2提请抗诉报告书、起诉书是检察院的法律文书。
(正确)
3不立案通知书送达对象是控告人(单位)、公安机关、检举人(单位)、被告人。(错误)
4非规范性法律文书包括:司法机关依法制作的司法文书、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文书、仲裁机构制作的仲裁文书、行政机关写作的行政公文。
(错误)
5由人民检察院制作的法律文书有:提请抗诉报告书、提请批准逮捕书、呈请拘留报告书、不起诉决定书。
法律文书的写作感想 篇6
法律文书的写作,与解答法律咨询一样,是律师的入门功夫,也是基本功。一张嘴,一支笔,律师就是靠这两样东西打天下。光写不会说,或许还可以混得下去,因为非诉讼律师主要从事的是案头工作;但是光会说不会写,律师这碗饭绝对是吃不下去的。
法律文书,有一定的格式,但毕竟不是填表格,还是属于创作的性质。只是这种创作不像是文学写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种写作必须忠实于事实和法律。写作也有一个态度问题。如果偷懒,一份法律文书可以写成八股文,味同嚼蜡,面目可憎。如果勤勉过分,又是拖泥带水,令人昏昏欲睡。一份精彩的法律文书,就是要在固定的文书格式里面,完整清楚地表达当事人的观点,同时又带有律师本人的鲜明特色,内行可以看出门道,外行也有热闹可瞧。一篇好的法律文书,是一篇论文,是一篇檄文,是匕首,是打狗棒,是软猬甲。要写好一篇法律文书,首先当然是要清楚文书格式。常用的文书格式无非就是那么几种,而且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个律师,什么都可以错,文书的格式是绝对不能错的,这是对律师的最低要求。
了解文书格式以后,就要看写作者对于事件本身的掌握程度。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详细向当事人了解有关情况,而且要反复核实。尤其是主体身份一定要落实,不可出错。对于事件的了解程度越深越好,动笔之前,可以向当事人复述一遍事情的过程,让当事人来纠正里面错误的地方。
对事情的经过有所了解以后,接下来就是查找相应的法律规范。我主张,对于有关的法律规定,要一网打尽,通过对事件的了解和法律的规定,树立自己的观点。就算自己的观点有些勉强,也要找出一些对于支持自己观点有利的法律规定来。
写作者的文字功底是很重要的。遣词造句一定要准确,不能让他人找到语病和歧义。对于拿不准的地方,要在文书里留有余地。而且,作为由律师写作的法律文书,激情当然是可以有的,但是还是应该冷静客观,情绪性的、攻击性的、污辱性的词语,那是绝对要避免的。否则最后追究起来,当事人一句话“这是律师写的”,你就麻烦大了。就算当事人要求律师加入这样的字眼,律师也应该对其进行劝说。
律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很多律师出身理科或者半路出家,驾驭文字的能力有限。窃以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最快手段就是,捏着鼻子读《人民日报》之类大报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或者是毛选),这些社论和文章对于遣词造句都是十分讲究的。想当年我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硬是逼着自己每天抄写报纸的社论或者评论,一个月之后,感觉收获颇丰,动笔的时候,那些官话套话源源不断。而且还都是四平八稳,令人无懈可击。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心里想着的不能是自己痛快。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作不一定要文采,但是一定要让读者看明白你说的是什么,只有他看明白了下一步才是接受你的观点与否的问题。如果读者看了半天不知所云,那你下笔千言也不过是废话一堆。
所以,在动笔之前,还要考虑你的读者。他的身份,他的文化层次,他的感情倾向,他的理解能力。对于文化不高的外行,你满篇艰深的法理和绕来绕去的逻辑,那是对牛弹琴。我一贯主张,法律文书不是法律论文,应当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要知道,就算是公检法的人员,在基层,大多也是对法律懂得很少。你写得太深了,固然可以唬得他一愣一愣,但是他没那么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一个法律文书,观点一定要鲜明。不能骑墙。或者可能也许大概,这些词语最好是不要出现。如果别人看完你的文书之后,问你一句:你的观点是什么?那你可以一头撞死在他面前。
下面说说具体的法律文书写作的想法:
1、诉状。一定要简洁。诉状本身就是一个靶子,言多必失,给对方提供了很多反击的机会。只要把事情大概说清楚了,符合了立案的条件,具体的东西可以一笔带过,留到法庭上跟他慢慢切磋。不能让对方有备而来,要打他个措手不及是最好。尽管现在有举证期限和交换证据的规定,但是对于一些简易程序的案件,这种做法还是有效的。更何况,提交证据的时候并不说明自己想要证明什么事实,对方未必可以很清楚我方的思路。
有时候,在诉状里面,不妨玩一点技巧,有意误导对方。比如,与我方真实目的无关的事实和证据说详细一点,掩盖我方的真实用意。真实用心则云山雾罩,语焉不详。等到法庭上,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目瞪口呆。
2、上访材料。本人胆小如鼠,自从写过几次上访材料挨领导批评之后,从此封笔,不再为当事人写上访材料。在这里,我也忠告各位实习律师朋友,如果不是十分必要,最好不要写上访材料,因为在我们这个国家,上访者一般都是被认为属于刁民的性质,都是给咱们的党和政府找麻烦的。而且,上访者在上访过程中如果有什么过激行为,很容易牵涉到律师身上。--说这个话我是要昧着良心的。但是现实如此,做律师首要的任务不是保护别人,是保护自己:(如果实在无法推脱,那么,上访材料一定要更加的理性和客观,上访材料里面不能有攻击党和政府的内容,相反要表明上访者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激和企盼,对于涉及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更要注意,一不小心就涉嫌诽谤和诬告陷害了。涉及的有关事实,一定要准确,要对当事人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而且,上访材料切忌激情,要有理有据,要充满期待。
3、辩护词。辩护词是最容易写成八股的法律文书。我一直在摸索具有自己风格的辩护词。由于刑事案件是律师创品牌的机会,而法庭辩论又是整个案件最出彩的地方,所以,我认为,辩护词应该是情与法的结合,是理性与激情的结合。当然,所谓的激情也要把握分寸,毕竟法庭不是电视台的演播厅,法官不是倪萍,而你,也不是周杰伦。
4、代理词。相对辩护词而言,代理词就比较文绉绉了。除非当事人确实有点窦娥冤(比如被人暴打),否则还是说理为好。
用活教材例子 激发写作思维 篇7
一、从课例中捕捉不同寻常的观察视角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就无法进行写作,作家们往往把观察作为获得写作素材的最好途径,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经常教导其要细致观察。源于细致的观察和熟悉的生活,鲁迅笔下儿时的百草园之形、声、色、味俱全以及春夏秋景皆备,沈从文笔下山野对哥、山路慢歌、山寨传歌的场景,朱自清笔下江南的春,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无不刻画得细致逼真、入情入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纵观全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瞄准细节,“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物我两忘。阅读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外,还应当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体验生活的态度,特别是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以激发学生观察和求知的兴趣,使其养成好观察、善观察的习惯,观察多了,积累的素材多了,写作的思路就宽了,写作时也就有话可说了。
二、从课例中认识独具匠心的选材立意
选材和立意,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也是指导学生写作的重点。教材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戏》、《羚羊木雕》、《竹影》等反映的童年生活与学生如影随形,《猫》、《马》、《斑羚飞度》等体现的动物特性让学生敬畏有加,《散步》、《我的第一本书》、《台阶》中人物之间的朴素情感充实着学生的精神世界,《端午的鸭蛋》、《春酒》既丰富学生的认知,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风俗,《春》、《秋天》、《三峡》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阅读中获得欣赏美、发现美的启示……一篇篇美文,就是一把把开启学生灵感的钥匙,借助课例,及时引导学生对积累的原始生活素材“删节”、“挑出”、“修正”和“改造”,久而久之,学生写出的作文就会主题鲜明、立意深远。
三、从课例中领略惟妙惟肖的细节描写
细节决定成败,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千人一面,千景一色,原因在于不会抓主抓重精雕细刻。作家笔下的景物往往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美妙生动,他们通过行为、情态、装束、语言和心理刻画,把人物描写得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如《春》写江南的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看云识天气》写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云“像羽毛”、“像鱼鳞”、“像羊群”。同是对人物的描写,《藤野先生》中作者紧抓“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外貌,“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的举止,“缓慢而有顿挫”的声调,寥寥几字,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位生活简朴、为人正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依托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引导学生摹写身边的人和物,学生学会了细节刻画,其作文内容就会更加充实。
四、从课例中借鉴风格各异的写作语言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安塞腰鼓》)大量运用快节奏的短句,一个接一个的排比,热烈奔放,不给人半点喘息的机会。“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平缓的语气娓娓道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与读者交谈……语文教材选取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兼备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等不同表达方式,语言或朴实或华丽,或严谨或诙谐,特别是那些经典的古诗文是学生积累和借鉴的有效载体,适时紧抓课例,指导学生品味不同文章的语言,使其拿起自己的笔,仿一仿名家,练一练笔性,日积月累,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语言风格自然就会多样。
五、从课例中感悟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
经典作品往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与景水乳交融。如《大自然的语言中》,作者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既引人入胜,又使人浮想联翩;《大雁归来》中“在这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诗歌”,写春风过后大雁回归,大雁离开了食物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来到了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方,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它们的鸣叫给整个大陆带来了诗意,作者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文章不胜枚举,关键在于借助这些言丰意美的文字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对生活、对事物的喜爱和情感恰当地流露出来,融入笔下的景物,浸入作文的语言。
巧妙利用教材文本写作 篇8
一、演绎课文
对课文中的某些内容、概念、主题重新加以演绎,使其具有新的内涵、新的发展。例如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哀痛者·幸福者》,就是对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的重新解读。现摘录其中两个段落:
然而,他们是“幸福者”吗?他们真的幸福快乐吗?我时常在心底叩问,按庸常者的思维方式,刘和珍们被校方开除,何来快乐!被执政者镇压,何来幸福!
于是,我不能不改换一种思维方式,以战士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刘和珍们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信仰的拥有者。
二、拓展课文
通过想象和联想,对课文中的某些细节进行拓展,从而使文本故事变得更充实、更丰富、更生动。
例如,江苏高考作文《项王项王奈若何》,将《乌江自刎》中的某些语句进行想象性描写,使虞姬和项王的形象变得更为丰满。
三、填补空白
根据文本逻辑,将课文中没有但可能发生的内容补写出来。它与拓展课文的相同之处是通过想象的手段和大胆的假设,对文本予以补充;不同之处是它经常无中生有,即在课文中找不到类似的情节。填补空白的方法,实际上是将文本跳跃性较大的地方,当作作文写作的想象性空间来处±里。
例如,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孔雀东南飞新传》,作者根据作文题意要求,对原作大胆改造,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如此为文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
四、故事新编
与填补空白有相似之处,即都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课文中没有的内容(主要为事件与时间,而人物往往一致)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不同的是,故事新编通篇进行想象,是借用文本之躯,充入全新的血肉,具有相当的原创性。
例如,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天魔劫火》,借用《屈原列传》的人和故事,将张仪、郑袖和屈原之间的斗争描写得惊心动魄,将楚王的心理活动刻画得一波三折。
五、故事接龙
以教材中的文本为依据展开想象,从文本结束段写起,创造一个全新的故事。故事接龙是能体现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写作形式之一。
例如,江西高考优秀作文《桃花源祭——不听智者之言的悲剧》,写渔人受高价诱惑,将桃花源出卖给电视台,导致桃花源过度开发,最终给当地人带来毁灭性打击的故事,切合环保主题。文章虽多夸张之语,但总体上是符合逻辑的。
六、旧事新论
主要出现在议论文中,即作者不盲目认同课文中的某些观点、评价、情感和态度等,而是作出自己的分析和价值判断。例如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间也》一文,是对《红楼梦》中黛玉与宝钗的评述,而作者的评述与常論相异,既紧扣话题,又突出自己的独到之见,显得新颖生动,能激起读者的兴趣。现摘录其中一段:
宝钗则不然,且不说她在“宝黛”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看她的为人处事,和气里头带着刚强。她待人接物亲厚,无论谁她都一视同仁。在被人言语冒犯后一笑置之。这需要如海一般宽阔的心胸,如水一般轻柔灵活的心思。做人能做到这样,也算是一种境界——兼具山的沉稳和水的变通。
七、描写作者
教师每上一篇新课文,都要对课文作者进行或简单或详细的介绍,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多数学生都没有将这些材料利用起来,白白浪费了许多作文资源。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多数作家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在他们的一生中,曾经拥有过许许多多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将这些故事整理深化就是一篇篇很好的文章。
例如,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山水中走来的沈从文》,用朴素平实的笔触,阐释了沈从文先生性格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灵动与沉稳,突出了湘西的山水对先生性情的孕育、熏陶与同构。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但简单的叙述,足以使人看到了一个性情中人,一个充满了人格魅力的作家。
对于课本素材的处理方法,具体有以下三种。
一、摘抄式
摘抄,就是对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感情、态度、评价的词语或句子,对有深刻内涵、寄托了作者感情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整理。
例1
面对失意、伤感和痛苦,不同性格的人物写下了如下的注释:
那片弥望着田田荷叶的荷塘,那朵朵袅娜开着的荷花,那如高楼上渺茫歌声似的荷香,还有那淡淡的月光,给“不平静”的朱自清带来了宁静。
那西天温柔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那波光里的艳影,还有沉默不语的夏虫,给离别康桥的徐志摩带来了安慰。
《卫风·氓》中的那个女子,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的爱情幸福变成“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生活折磨的时候,她对“二三其德”的丈夫义无反顾地说出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话。这句发自内心的话,为痛苦的她带来了希望。
那串让自己高雅迷人的钻石项链,舞会时还挂在自己漂亮的脖子上,后来却莫名其妙地弄丢了。美丽、丰韵、娇媚的马蒂尔德从此过上了漫长的偿还债务的生活。粗重的家务活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争价钱、受嘲骂的市井生活褪尽了她高贵的气质。这些穷人艰难的生活,为虚荣的她带来了真实。
例2
面对社会的黑暗,有良知的人做出了如下的选择: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先生面对凶残杀害刘和珍等青年的段祺瑞政府,不是沉默不语,而是用投枪和匕首般的文字给他们迎头痛击——“凶残的杀人者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的龚自珍面对文人画士“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的社会现象,他选择了对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才的罪恶进行抨击。一句“丈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表现了他满腔的愤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面对皇朝权贵的无理排挤和无耻忌妒,他选择了自由和个性。
二、感悟式
感悟式的方法主要用在诗歌和散文的文章中。感悟,就是要对文章的人或物有一点切身的体会,把自己的感情和文章的人或物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升华。
例1
我从遥远的《诗经》中走来,静女你依然保持着“爱而不见”的俏
皮和美丽;我从激情的《楚辞》中走来,屈原你依然保持一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之心;我从悲剧的乐府诗中走来,兰芝你依然保持着“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的爱情坚贞……时代真的不一样了吗?为什么现在的人有那么多的欺诈和谎言呢?
例2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让我学会了青年豪情;“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舒婷让我学会了对祖国的自豪;“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窦娥让我学会了区分善恶;“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你让我在无路可走时学会了超然。
例3
我不知道死亡对海子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他临死前写下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总给我以幸福和温暖的感觉。痛苦而伤感的海子啊,为什么当你决心把生命化为尘土的那一刻,你还在为我们吟唱“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诗句。难道这就是你用感伤而痛苦的生命带给我们最好的祝愿?
三、评论式
评论式主要用在论说文中。对一些经典文章像《过秦论》《师说》《拿来主义》等一定要注意作者的观点。这种方法就是要根据作者的观点或赞同或深化或补充,最好能联系现实进行思考。
例1
好一个“拿来主义”!在鲁迅先生的眼里不“拿来”或是自以为“拿来”的人就是“孱头”“混蛋”“废物”,我们要学会“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做到去粗取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至于沦为“孱头”“混蛋”和“废物”。
例2
维纳斯的双臂因偶然的缺失而获得了必然的完美,缺失给维纳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但转念一想,这样的缺失不是每一件艺术品都能承受得起的。人生亦如此,挫折对大师来说,是笔财富,是种历练。但对一般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灾难!请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吧,不要让缺失成为我们美丽的借口。
例3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他的意思是说,在我们的前面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只有我们坚持跋涉完那段艰难路途的时候才能领略得到。最后他還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前面有“奇伟、瑰怪、非常”的风景,但奇怪的是有的人不“尽吾志”却照样能领略那处风景,君不见有人不流一滴汗,不出一分力,也能“裘马扬扬”?贪官就是如此。他们掠夺别人的“风景”来装点自己的“风景”,虽然能获得一时之快,但也需知道好景是不常在的!
《法律文书写作》教学大纲 篇9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法律文秘专业 授课学时:32学时 课程学分:2分
一、课程性质、任务
法律文书写作课是法学专业专科阶段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具有法律专业知识性质和特点的应用写作课。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传授国家司法机关、依法授权的法律组织、律师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为解决法律事务而制作的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使学生达到能用会写各种法律文书的目的。
二、课程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法律文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要素、表达方法、语言特点。
2、技能目标
(1)、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遵循原则和法则进行写作,从而达到规范法律文书写作的目的。(2)、掌握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与方法技巧。
(3)、能结合司法实践,实际写作和使用各种法律文书。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文书写作素养。(2)、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感。
(3)、在写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认真的态度。
(4)、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法律意识。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版本信息
/ 6
该门课程选用的教材系裴显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
2、教材使用评价
该教材编写思路从传统的只关注纸质教材,转向对课程教学活动的综合考虑上来,设计出“纸介图书+导学光盘+学习卡学科网站”的新形态教材模式。不仅有固定的知识性内容,还提供丰富的、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教学资源,体现出教学设计、教学服务的理念。
3、选用的参考资料
(1)、《法律文书写作教程》 主编:欧阳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法律文书写作》 主编: 宁致远,北京大学出版社。(3)、《公安应用写作》 主编:林国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1、先修课程:法学概论、经济法、民法
(一)、刑法
(一)、合同法。
2、后续课程:民法
(二)、刑法
(二)、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海外经济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3、与其他课程配合与取舍情况。
本课程与刑法、刑诉法、民法、民诉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联系紧密,应配合上述课程有针对性的同时进行。建议增加仲裁法、监狱法。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属性与特征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作用 第三节 法律文书的分类
第四节 法律文书的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法律文书的概念、理解法律文书的作用、分类,掌握法律文书的特征、学习目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法律文书的价值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正义价值
/ 6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效益价值 第三节 法律文书的秩序价值
(二)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法律文书的正义价值,掌握法律文书的效益价值、秩序价值。
第三章 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主题与材料 第二节 法律文书中的事实与法律 第三节 法律文书结构与章法
(二)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法律文书的主题、材料、事实、法律,熟练掌握法律文书的结构与章法。
第四章 法律文书的写作表述方法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表述方法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法律文书的表述方法,熟练掌握法律文书的写作方法。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语言特点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法律文书语言的准确性 第二节 法律文书语言的精练性 第三节 法律文书语言的朴实性 第四节 法律文书语言的庄重性
(二)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和掌握法律文书语言的准确性、精练性、朴实性、庄重性。
第六章 公安文书写作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立案决定书 第二节 呈请报告书 第三节 通缉令
第四节 提请批准逮捕书 第五节 起诉意见书
(二)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公安文书的概念,掌握提请批准逮捕书、起诉意见书的写作格式、写作方法。
第七章 检察文书写作
/ 6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批准逮捕决定书 第二节 起诉书
第三节 不起诉决定书 第四节 抗诉书
(二)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检察文书的概念,掌握起诉书、抗诉书的写作格式、写作方法。
第八章 法院文书写作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 第二节 刑事裁定书 第三节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 第四节 民事裁定书 第五节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 第六节 行政裁定书
(二)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法院文书的概念,掌握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的写作方法。
第九章 律师文书写作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辩护词 第二节 代理词
(二)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律师文书的概念、种类,掌握辩护词、代理词的写作格式、写作方法。
第十章 诉状与申请书写作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自诉状 第二节 起诉状 第三节 上诉状 第四节 答辩状
(二)教学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刑事自诉状、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的写作格式、写作方法。
第十一章 仲裁文书写作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仲裁协议书 第二节 仲裁申请书
/ 6
第三节 仲裁裁决书 第四节 仲裁调解书
(二)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仲裁文书的概念、种类,掌握仲裁协议书、申请书、裁决书、调解书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方法。
六、教学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为32学时,包括指导学生写作练习的学时。各部分内容学时分配如下表:
序号***13141516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法律文书的价值第三章 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第四章 法律文书的写作方法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语言特点第六章 公安文书写作(1--4节)第六章 公安文书写作(5--7节)第七章 检察文书写作(1--3节)第七章 检察文书写作(4--6节)第八章 法院文书写作(1--3节)第八章 法院文书写作(4--6节)第九章 律师文书写作(1--3节)第九章 律师文书写作(4--5节)第十章 诉状、申请书写作(1--3节)第十章 诉状、申请书写作(4--6节)第十一章 仲裁文书写作教学内容理论1.51.51.511.51.5121211.511.511.5课内学时实践、实验总学时0.520.50.510.50.5101010.510.510.***2合 计
七、课程考核要求及考核方法
2210
32(一)考核方法:目前该课程被学院定为考查科目但由于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建议学院将该课程确定为考试科目。
(二)试题类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写作。
(三)成绩构成
/ 6
1、教学过程占30%: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教学参与(课堂提问、讨论、辩论、实践环节与情况)、实训报告、见习报告、平时作业。
2、半期考试占30%
3、期末考试占40%(统一命题、制卷、书面闭卷考试)。
教学大纲编写组:李印平
组长:李印平
年
本课程大纲执笔: 李印平
年
系部专家审查组:
年/ 6
法律文书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篇10
提高检察人员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最基本途径。今年6月至7月,成都市检察院分别对近年来该市两级检察机关(共计21个检察院)公诉、民行检察部门撰写的法律文书开展评查活动。从评查结果看,多数法律文书能够以静态的形式全面反映诉讼的动态过程,客观地表达出案件的焦点和证据的对抗,阐述了检察机关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正确性、合法性;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法律文书存在质量不高、制作粗糙、内容不全面、说理不充分等现象。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法律文书格式不够规范。公诉、民行检察部门对外叙述性法律文书的首部对于人民检察院名称的表述应在本院名称前标注所在省的名称,而一些法律文书却忽视了这一要求;部分法律文书编号存在问题,如将“检刑诉 号”误为“检公诉 号”;一些法律文书字体、字号、间距与法律文书格式规范要求相异,使人阅读起来格外吃力,形式不够完美;有的法律文书在数字、符号等书写上不规范,本应用大写却为小写,或本应用小写却为大写;起诉书中只标明对被告人适用的强制措施,而未标注具体的地点;对涉案主体基本情况的叙
写不够准确,有的缺少关键内容,有的则啰唆庞杂。
2.个别文书未反映案件基本概况。法律文书是对整个案件诉讼的归纳和总结,不管是当事人或是案外人看了法律文书,应该对整个案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然而,部分法律文书却没有对案件受理时间、案件来源、证据补查等问题进行详尽表述,而这些叙述涉及到对事
实、证据的审核与认定,是法律文书反映程序公正的重要体现。
3.存在方言、土语、口语等非规范性语言。一些承办人撰写法律文书时未对当事人的诉辩高度概括,而是直接引用当事人在讯(询)问过程中的一些方言、土语乃至黑话,使法律文书谐而不庄,失去了严肃性。个别法律文书中存在非规范性语言,如直接书写当事人的绰号、把“连襟”表述为“老挑”、把“妻弟”表述为“舅子”等等。
4.叙事不够简练和清晰,缺乏内在逻辑性。法律文书认定案件事实要按一定的逻辑进行,或者按照事情发展的经过认定,或者按时间顺序叙述。如故意伤害案件,由于案件涉及到定罪量刑,应先把伤害的原因、经过、后果叙述清楚。又如对嫌疑人所犯重罪的叙述要占
主要篇幅,而轻罪应占次要篇幅,不能不分轻重,两者几乎同等叙述。
5.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未罗列完整。案件认定的事实要有证据来证明,如没有证据证明,事实也就不存在,其正确性显然要受到质疑。个别法律文书对证据的罗列不是很完整,主要表现为对不是很重要的次要证据没有完全罗列出来,客观上影响了证据之间的衔接和印
证作用。
6.论理部分不够充分,个别文书存在“不讲理”的现象。论理部分是法律文书的精髓,也是检察人员工作水平、技巧及职业素养高低的最集中体现。一份好的法律文书不但能使当事人看到检察人员辨法析理的过程,而且能够使当事人达到胜败皆服的息诉效果。但有相当部分法律文书在论理部分阐述理由时,要么寥寥几笔,草草收尾;要么虽有阐述,但很不充
分,也不完整,难以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7.引用法律条款有不妥之处。法律条款往往是法律文书中最具说服力的依据,在撰写过程中加以引用,可以增强法律文书的权威性。评查中发现,部分检察人员在引用法律条款上存在不妥之处:一是引用法律条款发生错误;二是过多地反复引用同一条款,显得重复、啰唆;三是引用条款不具体,只引用条文而未具体到项或款。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检察人员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必须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明确制作优秀法律文书的重要意义,强化检察人员责任。二是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撰写法律文书的各种基本能力。如检察人员要熟悉法律文书格式,按格式规范制作,同时熟知法律条文、熟悉法理,才能在文书中针对诉讼理由、查明的案件事实及证据,以及法律规定把理说深说透,否则,就会使文书内容显得苍白和单薄。另外,检察人员还要具备较高的文字写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检察人员的敬
【法律文书写作教材】推荐阅读:
法律文书写作能力05-31
法律文书写作简答题05-09
法律文书写作试题及答案08-13
法律文书写作辅题及答案08-29
1月自学考试法律文书写作试题参考答案10-01
全国2010年10月自考法律文书写作试题和答案解析06-20
企业法律文书07-28
法律文书试题07-31
法律文书学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