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茶外茶闲话抒情散文

2024-05-29

茶里茶外茶闲话抒情散文(共10篇)

茶里茶外茶闲话抒情散文 篇1

茶里沉思散文

淡,是茶的品质。即使再浓的茶,也会有淡淡的清香,也能看到它淡雾轻摇的身姿。茶是饮中贵族,具有形而上的品格。

茶和粥的区别,就像天和地、云和尘的对比一样。所以,即使皓齿轻开、青葱捻勺的小家碧玉,或者教养颇高的现代淑女,也不想在喝粥时展示自己的魅力。

当然,倘若饥肠辘辘了,狼吞虎咽一番,也没人说你失了文雅。甚至,这种“饥不择食”的情态,还会让人想到那些西风猎猎之中开怀大饮的豪爽汉子。但你要是敢抬头挺胸、手握海碗、迎风痛饮一番,而碗里是茶,不是酒,也不是粥,那就不能原谅你的`粗豪了。

品茶需要心静,用碗不行,即使是精雕细镂的白瓷小碗,也要伤了茶的雅致——

紫砂壶,玉竹盘,古色或透明杯具,在小园香径,等燕子归来、落红轻坠时节,沐衣弹冠,心怡神闲……

然后,静坐品茗。可以谈些清淡的笑话;可以谈些凝重的历史;可以沉思默想;也可把平淡生活中的琐琐碎碎,在茶香弥漫里,过滤成淡而有味的趣闻。当然,也可以在午睡刚起、无精打采的时候,在夏日绿阴下,在夕阳却上时,沏一壶茶,燃一支烟,静坐夕阳下,石台上,沉思,发呆,在茶香里,让睡思昏沉渐渐退去,如同晨雾,徐徐散尽。此时,你全身舒展,神清气爽,就像紧缩的叶片,在清水中,云卷云舒;又似闲庭漫步——舒展的叶片,在杯里,悠悠旋转。

然而,在这个灰尘蔓延、绿色被囚的时代,去何处,寻一块青山绿水,好让我们采菊倦归之后,能眼望南山,悠然品茗,心之所至,逸兴遄飞……又到何处,去寻一种世外淡然的心境,好还原一片悠古的宁静?

与其说,我们是在寻一处品茶的环境,不如说,我们都在寻一处心灵的港湾——让灵魂如缕缕茶香,随烟轻扬,从疲倦之躯袅袅升腾;与其说,我们都在寻一种茶里滋味,不如说,我们都在寻一处有古典风韵的情怀,寻心灵的皈依之地,可茶香飘来,茶香又散。

这就是人生。

我们脱不了尘世之苦,因此断断续续的收获,就更值得我们欣喜和激动,这短暂的心灵放松,就更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人生如茶,有苦有香。你需要在苦中理解香,但我们似乎只品尝着这份苦,却体会不到那份香。

是我们麻木了?还是这个世界收走了人间的美?是这个快速前进的经济时代,让我们沉默在前途和金钱面前?还是我们把不能承受的幸福之重,全压在青春的肩膀上了?或者,过重的期待和亲情,让我们不敢停下“在云端”的脚步……

当品茶时,我们在沉思,在寻找,正如这茶,当它面对我们时,也在沉思,也在寻找……

不信,你看,看它不再袅娜的姿态,看它上升得多么艰难。

思绪氤氲在一杯茶里唯美散文 篇2

夜里,煮一壶茶。淡淡的茶香氤氲起流转的日子,思绪,如茶叶舒展,于心头沉浮,像一支悠扬的乐曲,穿透每个记忆的角落,描摹人生四季的颜色——

茶浮在水中,诉一腔浓郁深情;水浸入叶里,沸一盏悱恻缠绵……茶与水,宛若一对前世的眷侣,共赴今生的砂壶,续一段未了情缘。红尘之外,茶香,水澈,陪着寂寞的我,静观人世浮欢,细品尘世悲苦。

人世无常。流年里总是点缀着一些分分合合的愁绪,掺杂着一些莫名的失落与伤感。于是,总是感觉孤寂,感觉清冷,却妄想给落满尘埃的心修筑一座城堡,好让自己的灵魂有一个安栖的场所。曾几何时,因怕伤及无辜而将心门紧闭,为掩盖寂寞一路笙歌。殊不知,当经历了太多的伤感之后,心会变得麻木而不去患得患失 ; 感受了过无尽的孤单之后便会爱上寂寞和冷清。

但今夜,我用品茶,消遣寂寞。心情沉寂在一杯浓郁的茶水里,感觉光阴像被茶水润泡一样,简约且馨香。

茶叶在水中曼舞,心绪仿佛沉入杯底。今夜,让我携一份几近淡然的洒脱和自己对酌,让绝妙的沉静与心情轻轻的相拥。茶融水中,水则清香;静在心里,心自空旷。手捧茶杯,心与茶合,酝酿憧憬的美好在今夜驻足,恍然间,一丝久违的温暖在心头泛起……

今夜,暂且拆除心的那层堡垒,让久埋心底的焦虑沐浴在氤氲的月光下。我不知道,是不是心不再有任何设防,便会收获坦诚的正比?但我希望我能用一种坦然,去收获人生的甘甜。让那些点点滴滴的`烟尘往事,在低眉的瞬间涌起,在捧起茶杯的刹那散去!

清寒的今夜,心底升起的那份感动,或源于你电话那端短暂的想起。今夜,我把记忆中你的模样,幻化成心灵深处的那片叶子,当这片叶子,走下枝头,走进我冒着热气的茶盏,生命,便有了深层的含义……

也许,生命就如一场翻飞在水中的等待,等待枝头一次翠绿的微笑。也许,温暖就是偶尔一通电话的想起,想起远在心底的身影……

闲话农具散文 篇3

如今,农活都实现机械化了,大多老式农具已在完成历史使命后退役了。老式农具的印痕,铭刻在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的心中,忆老式农具,乡土情结仍难舍难分。

老式农具种类很多,每件农具都是农人在生产劳动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发明的,堪称农人智慧的结晶。

耥耙。一种长柄,一种短柄。耙头由宽窄之分,上面均有数排尖齿。长柄耥耙的耙头较窄,主要用于水稻株距间松土,叫“耥稻”。短柄耥耙的耙头较宽,主要用于水稻行距间松土,叫“竖稻”。

铁耙。均有四个齿,还有尖齿、套齿、板齿之分。尖齿铁耙还有长短柄之分,其余种类的铁耙均为短柄。长柄尖齿铁耙用于从灰仓里往上搭河泥。短柄尖齿铁耙用于插秧前水田笃灰或猪养兔圈的起粪。套齿铁耙在中间两个齿上再套一个约十厘米长,七八厘米宽的铁齿,用于田坌好后种麦前削碎土块,叫“落别”。板齿铁耙用于坌田翻土。

锄头。主要用于旱田间的削草松土。

轧稻机。早先的一种靠人工脚踏,由齿轮带动主机,两人以上操作,用于稻麦脱粒。后来变成电动轧稻机,稻麦脱粒时不用人工脚踏了。

连枷。竹制,打谷物豆类之用。轧稻麦时会产生很多乱柴,乱柴中夹杂不少稻麦穗,将乱柴摊开晒干,除净残留的稻麦粒,必须用连枷打。

稻床。竹木混制,主要用于掼麦。

风车。木制,体积较大,扬净谷物之用。将打下的谷物倒入风车上面斗中,打开漏门,用手摇动风车,强劲的人造风,将混杂在漏下谷物中的壳叶及瘪子吹走,将谷物扬净。

翻耙。耙头木制,柄竹制。翻晒场上谷物或用于谷物归堆。

爪耙。稻麦在脱粒时产生不少乱柴,用爪耙除净乱柴。爪耙头用竹片制成,就像一只张开的巨型手掌,柄用竹制。

乌枪。枪头是一个铁叉,枪柄竹制。其用途是:稻麦上场后要堆成垛,垛堆高后,垛下的`人用乌枪挑起一捆捆稻麦递给码垛人。

扁担。有竹扁担,还有树扁担。竹扁担只能挑稍轻的重物,树扁担则能挑起百斤以上的东西。一般挑稻挑麦挑大粪都用树扁担。

担钩。稻麦收割后,从田里挑进场园,挑担人必须用两只担钩。担钩用硬树叉制成,担钩绳必须是结实的长麻绳.将几十捆稻麦用担钩绳扎紧,将稻麦一担担挑回场园。

栲栳。用藤柳编制而成,装谷物之用。

土达。又叫土箕,竹制,形状如畚箕,用于挑土或挑河泥,挑干粪等。

粪桶。木制,用于挑大粪或挑水浇地。

罱网。网用细麻线编成,用竹片或铁条固定后装在两根长竹杆上。罱泥人操纵长竹杆,罱网便张合自如,将一网网河泥从河底捞起送进船舱。

水车。木制。早先农村没电的时候,给稻田灌水都用水车。

散章闲话散文 篇4

【家有孩子随你长】

长得漂漂亮亮的小宝贝可人的小模样是最让我眼馋的,总忍不住抱了宝贝儿,在那粉嘟嘟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但一会儿,我便有了活思想而意欲逃离宝贝儿。

一二岁的宝贝儿,路还走不稳,但遭贱起东西可不含糊。伸手可及的物件统统拂到地下;能吃的东西这个咬一口、那个咬一下;玩具娃娃、小火车到了手中,一会儿就扔在地上,小脚丫踩着,咯咯直笑;最惨的要数图书。好好的一个册子,最终的结局一定是碎纸片片……宝贝儿在哪儿呆上一二个小时,到处便是一片狼籍。宝贝儿不懂事,叹口气也就算了。但看我们的长者,绝不说一个“不”字,还极其欣赏似地放任宝贝儿的“暴力”。如此长者……气就郁在心间,好好的一场造访便再难轻快。人未散,我已被感慨重重淹没。俗话说三岁看老。老者又总在抱怨,孩子长大了,如何如何的不好。

长大的孩子种种的不好是一天长成的么?对于埋怨孩子的话,我统统硬硬地顶回去。

孩子的成长无外乎,家庭场景。学校场景。社会场景。家长是孩子一生自始至终的第一现场老师。潜移默化,是不可忽视的最巨大、最直接的影响力。什么家庭出什么样的孩子。马上就有人不服跳起来跟我理论。“我从不撒谎,可我真不知我那孩子怎么就满嘴谎言。”“唉,别跟我说孩子。说起孩子,我就牙长,恨起来上口咬。”家长愁得几乎拧断眉头。有那么夸张么?我们可爱的孩子这是怎么了,怎么就连最最爱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待见了呢?

唉,一言难尽。孩子小的时候,天天盼着长大。长大了才知真不如孩子坐在童车里省心。你这样,他非得那样,不气死你他誓不罢休。孩子大了,当然得有自己的思想。长大了的孩子生活态度、接触事物不同,志趣和思想与家长相悖,应该很正常,否则,人云亦云的孩子哪儿来创造力和独立生存能力?

不是,不是,我们说的和你说的压根是两码事。长者做苦不堪言状。我那孩子……毛病太多。不知心疼人,不知爱惜钱物,不知孝顺父母……我闭嘴,只在内心明灯似的。懂得爱惜钱物,懂得心疼他人,懂得孝顺父母是一天速成的么?长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否一如既往地把同样的品质展示给了孩子?我从来坚持,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孩子成长过程中学校场景、社会场景固然也是塑造孩子品质的重要因素,但归根到底,这些因素终重不过家庭场景。多年与长者朝夕相处、耳濡目染的习惯,绝不能小视。所谓,习惯成自然。我们的长者如果想要孩子未来的种种好,那么,就必须在家庭场景,把种种的好一如既往地示范给孩子。

【一纸婚约重几何】

单位准备盖房,说是要搭上房改的末班车。

单位员工都可申请买房,但有一条件,一户只能享受一次房改房,明白点说,也就是,一户只能有一套房改房。于是,马上就有人跟话:那还不简单,明天我们就去把红本本换成黄本本,先扎扎实实享受了两套房再说。怎么说,房改房接近成本的房价要比商品房便宜太多。这笔账不能不算。呵呵,那本本放在家里N年,从来没发现,原来还挺值钱。拜托,红本本不值钱的,你得花九块钱的工本费把它换成黄本本才值钱。有人耐心地指点迷津。原以为不过是玩笑,还真有人这么去做了。于是,假离婚便成为某种特定政策下的时尚。哎,你说,这潮人就是不同,什么都能玩出花样。生性愚笨的我羡慕不已,也不由地动了心思想跟风时尚一把。

别瞎折腾。小心假做真时你哭也来不及。马上有好心人相劝。我不由地笑弯了腰:真的假的,不过是一个本本,难不成真有这等魔力,能抵过几十年的相守、相安无事?

那可不是一个本本,那是某种承诺、某种保障、某种制约……点点点后,是意犹未尽之意味。而正是这点点点之后的意味,让我犯了脾气:我还就真不信了,风雨同舟我们走了过来,还走不出那无形的本本?胖子不置可否:别闹了,不就是一套房嘛,何必认真?我马上跟上一句,这是一套房的事么?你明明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胖子转过脸懒得理会我的无理取闹。

于是,有那么几天,我沉浸在某种情绪中,郁郁的。现实中,不少夫妻早已名存实亡,无论单方如何的苦苦相逼或苦苦相求,就是换不来本本的`变色。又有年轻情侣,根本不要那本本,倒也过得怡然自得。到底是什么,构建了我们的婚姻之城?我们的婚姻之城怎么就一定离不了那一纸文书?我知道我在挑衅《婚姻法》,但我更知道,实际上,我在逼视婚姻城池中夫妻的情感。

【交“白卷”背后】

一年一度,又是领导班子民主测评,又是民主推举后备干部。

干了一年,成败就在于这一天。于是单位的领导们极其重视这场会议。早早地做了横幅,早早地通知了与会人员,早早地迎候在大门外。

大会开始。领导们在台上事无巨细地细陈当年政绩。民众在台下,手里拿着几页民主测评表犯愁。

班子的优点、不足、廉洁自律,每个领导的优点、不足、廉洁自律,好几页纸,空白处都需要亲手填写。怎么填呢?写什么呀?民众交头接耳。组织部官员在上面提示,不要相互看,自己填自己的。于是,空白的弃权卷一打子。你们医院还知识分子多的单位呢,民主意识如此淡薄。组织部领导拿了“白卷”责怪单位领导。单位领导苦了脸,在接下来的会上发脾气。平时我们对你们怎么样,该给你们的什么没给你们,怎么到了该说话的时候就是不说?弃权,算你运气了,如果给你胡填一番……民众也气领导的不知好歹。

民主,我们的民众不向往么?为什么有了民主的机会却自动放弃?再回看一下组织部那几页表,答案自现。如果是简单画勾,那么,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我们的民众很乐意在一秒内圈定。但如果手书体做卷……谁愿意纸上“留名”?如果“留名”是好好好,那么,领导开心,大家开心,如果“留名”稍有微词,那么,领导的脸色、日后的小鞋……不会填写显然是搪塞之词,具体填什么、怎样写才是交“白卷”的症结所在。一个单位,各有岗位,各有需求,各有状态。民众对领导的期望值不同,审视问题的角度当然也不同。但,没有人愿意愚蠢到把自己的真心话落在纸上。于是,就有了我们的民主现状——说好难,说不好也难,不如弃权。

闲话正月不剃头散文 篇5

每年正月初五过后,大街小巷里各种店铺都放起鞭炮陆续开门营业,很快地恢复了往日红红火火的景象。唯独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街头各家大小理发店却是异常冷清,与节前排队做发型的场景有了天壤之别。这种现象来源于流传三百多年的民间传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

时至今日,许多人依然坚守着正月不进理发店的习俗。一般人们早在春节前就理了发,即便节前太忙没有理发,也要等到二月初二这一天才去理发。二月初二被称为“龙抬头”,在这天理发是“剃龙头”,一年都会顺利,从而有了“二月二剃龙头”之说。

正月不剃头的说法有多种。相传,很久以前有个穷理发匠,他和舅舅的关系非常好,在给舅舅拜年时拿不出像样的礼物,于是,串亲戚时就带上理发工具,精心地给舅舅剃头、刮脸,也算是送上了一份礼物。舅舅非常理解外甥的一片孝心,每逢春节,专等外甥来拜年时给他理发。后来,舅舅去世了,理发匠一到春节就会想起死去的舅舅,在给别人理发时,精力集中不起来,稍一分心,就在顾客头上开个小口子。顾客不满意,就责怪理发匠并问其原因,理发匠说:“思舅。”于是,人们在正月里就不敢找这个理发匠理发了,因为“思”和“死”谐音,人们就把不理发的原因讹传为“死舅”。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最有说服力的是源于清朝统治者多尔衮入关后颁布的剃发令。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旗杆,打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这些剃头匠在城市搭建席棚,勒令行人入内剃发。

而汉族男儿自古就蓄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简直就是“剃命”。当时的江浙一带对于剃发这种制度非常抵触,而且民间以“正月不剃头——思旧”的方式对清政府剃发令进行抵抗。为了避免因“思旧”遭到打击,就演变成了“正月不剃头——思舅”,思舅是思旧的.谐音。民间传来传去,后来,“思舅”被讹传为“死舅”。

闲话老村的经典散文 篇6

初识老村,缘于他的画。我是酷爱国画,但终究画不出半笔来的那一类。偶然的机会,无意浏览,发现了一幅署名老村的国画。画风简约、朴实、凝炼、厚道,有一种被黄土窖藏过的感觉。细细玩味,有股真气从画面逸了出来。于是我加老村为博友。此后,凡有老村新画从博客里贴出来,我都要反复赏玩,偶尔还要评上一两句。自然,我的评语全是外行的行外话,估计老村看到时,怕是一笑了之了吧。

随着交往的加深,渐渐了解到老村的不凡。他原来还是位大作家,一部《骚土》让他蜚声文坛,后又出了十几部书,是中国文坛的佼佼者。我于文学本是门外汉,平时也爱看个小说、散文什么的,只当是无聊时的消遣。大概是爱屋及乌的缘故吧,我对老村的文学作品也发生了兴趣。闲来无事,常常到他的博客里溜达。一来二去,竟成了常客。

老村的文字与别家大不同,他从不故做惊人之作,自然,坦诚,率真,无油滑气和市侩气。读他的随笔,就像是和老朋友一起聊天拉家长,他的辛酸让你落泪而感动,他的倔强让你惋惜而赞赏,他的桀骜让你敬佩而生畏,他的坦然让你亲近而仰慕。他的语言是朴实的,就像深山小溪,纯净而活泛,读后,让我等红尘中的人神静而气宁。大凡烦闷之时,我总要打开老村的博客来,把心放进去静一静。

老村的话全是大实话,不曾矫揉造作,更不哗众取宠。这样的话值得反复咀嚼,就像是咀嚼老家过年时的蒸馒一样,越咀越觉得有生活的真味。后来,我把那些让我深深感动的话摘录了出来,大概有了二十多页,并命之为《老村语录》,可惜后来因为电脑出故障,全丢失了,很是让我痛惜了一阵子。

和老村交往,其实相互言语并不多;估计是太忙的缘故吧,他也很少上网。虽然很少言语,但他却时时给我以鼓励,有时竟以兄称之,让我很是汗颜——这也看出他的谦虚来。前段时间,他发纸条要我的地址,说是要寄本书给我。我很是惊讶,心想,大名如老村者,平时能给我发个纸条、回个消息,已是莫大的荣幸了,现在竟然要寄书来,岂不是做梦?过了几天,他又发了纸条,说“邮件已用挂号寄出,大概十天收到。”我等待着,焦灼地等待着。4月23日,我收到了老村寄自京郊的邮件,打开一看,嚯,是三本书和一幅画!一本是长篇小说《黑脎》,另外两本是散文集《闲人野士》和《我老了的精神头儿》。画是我先前在他的博客里见过的,名为《荷花翠鸟图》,记得当时还评过“师法大自然,满纸是真情”的话。这些书和这幅画是我有生以来收到的最为珍贵的.礼品了。当时激动的心情,是用语言无法言表的。

茶里的新鲜事小学作文 篇7

远观手中的这杯茶,淡黄的茶水微微颤动,如月光般柔和、恬静。随之,飘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那种颜色是那样的明净,而那种香气也是透明的令人难以捉摸。近观,细小的茶叶在杯底轻轻摆动,使你的心也沉静,袅袅的清香随着热气缭绕着,氤氲在你的脸上,你的全身都好似浸泡在这软软的、酥酥的茶里。

端起小小的茶杯,轻抿一口,香气便在口中弥漫,我的心,如同裸露在茶园里,每一寸空气,都是奢侈的芬芳。味道很清洌,很解渴,更多的,是那久久不散却又淡淡的香气弥漫在口中,微苦。

第二杯,依旧清香,已在口中难以分辨。茶的颜色更深了些,味道是点点的苦,喝罢,回味竟是涩涩的甜。那种苦与甜的完美结合,令我稀奇,令我留恋。嗯,有点像位害羞的小姑娘,款款地优雅地融入我的口中。

于是,接着第三杯,倒茶时,透过玻璃茶壶,我看见那一片片柔软多姿的茶叶伴随着水卷舒自如。它们那种随和、淡泊,有如一位隐居深山的君子,任天上云卷云舒,都能应变自如。我也愿变成茶叶中微小的一份子,能自如地面对生活,面对命运。

茶水沿着壶口缓缓流下,此时的颜色,已经因为茶叶长时间的浸泡而偏浆红,这澄清的色彩不因颜色改变而变换,它依旧明朗、干净,令人有说不尽的喜欢。抿一小口,口中竟是令人皱眉的苦!那苦涩,围住了我的整个口,使我不得不闭上眼,等待着苦味的过去。终于,极其艰难地咽下了,收口,又意外地收获了满满的甜。甜的蜜丝缠住了我的咽喉,使我好像浸泡在糖水里,丝毫没有掩盖的.甜味将我的口,我的心都包裹住了。

三杯茶,各有不同,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第三杯,尽管它最苦,但它苦后的沁甜却让我痴痴地喜欢,让我陶醉于茶的世界里。也许是那种透彻心扉的苦,才更显现出那种沁人心脾的甜。先苦后甜,这也许是茶教给我的吧!人生亦如此,只有经过痛苦、艰辛的磨炼,才有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学习茶叶的处变不惊,坦然自若,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灵魂,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

立冬的抒情散文 立冬散文 篇8

倏然就流失的岁月,轻轻又滑到了冬季。雨丝绵绵,把寒露的珠帘挂满窗户。

思念什么呢?或是流逝的岁月,也是远去的亲人,冬日用枯木搭建祭坛,让一个窗下身影与雨水同泪,时光象屋檐流落的水柱,流向那条不知名的河,洗涤了许多熟悉的面孔,随波而去,渐行渐远,永不留下。此刻,若给我宣纸一幅,怕留下的只是一滴摊不开的水墨,凝聚于思念的触点上。

立冬雨至,思念一梦寒于一梦,外面的雨都会带了些许的凄然,朝不至夕,夜不能眠,我能做的,除了把寒夜坐穿,剩下的只是看灯花明灭,烛泪流干。

一路走来,岁岁年年,经历过多少悲欢离合,嘲弄过多少逢场作戏,也在行走中迈过多少坎坷,但岁月之河依旧这样流动,不变信念,守着渡口,过尽千帆,没有幽怨,没有心寒。

朝阳抒情散文 篇9

早上的阳光不似正午的灼热,但也比傍晚的热烈一些,但不过分刺目,亦不过分耀眼。大地逐渐褪去暗沉的外衣,光亮从东方蔓延。

树荫在道路上投下深浅不一的影子,树叶与影子一同随着清风摇晃,清晨的微风夹带着一些凉意。走出阴影,步入阳光下,温度在皮肤上缓慢地升腾,整个人逐渐暖了起来。

行至水边,因是朝阳,所以不是我惯常的地点,但关于美的展现,两者并无不同。日出的阳光洒落在水面,留下一条微锥的光带,从对岸铺展到岸边。

波纹柔和的晃动着,水面上金亮的零落光点,也不停变动着位置,闪烁着奇异的光辉。

与日落时不同,日落的色彩是变而斑斓,朝阳之色虽显单调,但其光芒显朝气,更加夺目。直视时便倍感眩目,微微刺眼。

沿着山路向上而行,坡度渐陡,人烟渐稀。虽已过破晓,但鸡鸣声不断,夏蝉经过一宿的鸣叫依然未歇,越是行至高处,小路越发狭窄。那些陈旧的仿古建筑,沾染了时光的痕迹,荒草遍生的房檐上,隐约透射着淡金而偏黄的阳光。

阳光倾泻于琉璃筒瓦,在四角挑檐的屋脊处折射着白亮的光辉。一只蝴蝶落在屋檐,展开翅膀,蓝绿与青黛交织,斑点与条纹交错,有着斑驳的色彩与对称的美感。

鸟虫起的比人要早,树林间早早响起了清脆悦耳的鸣叫鸟儿在树桠间往来穿梭,虫儿在枝叶上旋转跳落,天光渐亮,日光渐强。

享受孤独抒情散文 篇10

第一种孤独,是饱尝过世事磨难后寂寞难耐,孤独凄凉的心境,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是“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并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漂泊凄苦之意。那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睹物伤情,无不是诗人心中孤独凄苦的象征。亦或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此等孤独,是身为亡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心中复杂且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第二种孤独,是历经过人世的沧桑变迁后,从厌倦孤独,到开始习惯孤独,从彷徨无助到学会从容面对,一如晏殊所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虽是景物萧索,人亦孤独,登高望远,虽有无限广远寥阔,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一种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种空阔旷远,却又能带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第三种孤独,是千帆过尽之后,习惯了孤独,学会享受孤独的坦然与从容。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万籁俱寂、天地一尘不染的景象,而心灵亦是一片纯洁寂静,不染纤尘。亦或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宁缺毋滥,宁愿孤独,也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自古以来,知音难觅,若是无法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莫不如,独自守着孤独,同自己成为知音,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与自己互诉衷肠,将心事说给自己听。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份孤独,或是因为不被人理解,所以才开始练习和自己对话;或是从一开始,你就不喜欢置身于人群之中,不喜欢那种拥挤纷扰的环境,而喜欢自己独来独往,喜欢独处时无拘无束的畅快之感。其实,一个人的时候,或许并不孤独,只要内心充盈丰富,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不会感到迷茫无助。其实无论是烈士伟人,还是平凡普通的我们也好,都拥有一份孤独,而生命的至高境界,乃是学会享受孤独,善用孤独,又在孤独中修行,即便再繁华的热闹,再荒芜的处境,也要有一颗冷心观红尘,才不会迷失在尘世的风雨中。

其实,世间所有的路都相似,生命的此岸与彼岸也只是隔了一缕不算太长的雨线,而我,亦可以将苍凉谱写成美丽,将寂寞舞成春秋。于繁华中守住真淳,于纷芜中静守心性,与寂寞为邻,与孤独相伴,于这烟火人间,又似无尘境界中,保持如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自由自在,并保有永久的清明与澄澈。在人群里有一颗独处的心,在独处时也要有人群里的爱。

上一篇:初一数学怎么学好 有哪些学习方法下一篇:六年级备课第二单元